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解析》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

《解析》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

《解析》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
《解析》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

2014-2015学年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

一、单选题:共12题

1.研究民俗的学者都注意到中国的亲属称谓系统十分繁复精细,如男性长辈称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等;女性长辈称伯母、婶母、舅母、姑母、姨母等。这种不厌其烦的称谓方式,实际上反映了

A.“家国一体”观念的影响

B.“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排他心理

C.尊崇血缘亲疏宗族观念的影响

D.尊卑贵贱等级观念的思想盛行

2.秦代只设置郡县制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权力较大;宋代设置路府州县四级机构,地方事权分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君主专制的加强

C.中央消除了地方的威胁

D.地方实权的扩大

3.据史料记载:明代的南京“薪粲(柴米)而下,百物皆仰给予贸易”,北京是“九门一闭,则煤米不通,一日无煤米,则烟火即绝”。这反映了当时

A.出现了全国性的工商业城市

B.商业生产更关注市场需求

C.居民生活倚重商业发展

D.农村和城市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4.有学者认为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前期)商业革命。其中第二次“商业革命”比第一次突出的是

A.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B.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

C.南方工商业市镇的兴盛

D.民间对外贸易空前活跃

5.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商”。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商业环境的艰难使经营者重视经商技巧

B.重义轻利的观念被社会各阶层全面认可

C.封建经济日益繁荣使商业竞争更趋激烈

D.重农抑商政策致使商人的地位相对低下

6.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7.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再到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这一时期思想界活跃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B.西学传入中国、儒学受到批判

C.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D.自然经济解体、重农抑商破产

8.随着佛教在我国的盛行,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写经体”。这说明

A.魏晋时期我国文学艺术达到最高峰

B.魏晋时期的书法最高成就是“写经体”

C.书法艺术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需要

D.书法艺术的产生源于宗教艺术的发展

9.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在江南地区出现儒贾、贾儒。儒贾相同的社会趋势的出现说明

A.印刷术的进步促进商业繁荣

B.商人成为经济的主要传播者

C.经济发展加快社会阶层的流动

D.富家子弟厌恶科举制,弃儒从商

10.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曾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促使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B.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

C.导致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D.推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1.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经历了一个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其中被称为中国共产党“成人礼”的是

A.中共“二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南昌起义

12.1935年8月,蒋介石说:“我们本部十八个省份哪怕丢了十五省,只要川滇黔三省能够巩固无恙,一定可以战胜任何的强敌,恢复一切的失地。”这反映出国民政府

A.为纵容日本侵略寻找借口

B.战前即已在构想抗战战略

C.准备抗战爆发后消极抵抗

D.寄希望于国际社会的援助

二、综合题:共3题

13.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历朝统治者都很重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建立严格的户籍登记制度,即“上计制度”。秦国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确立了以“立户分户”、“什伍连坐”和“使民无得擅徙”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隋唐时期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元朝的户籍制度出现新的特点,它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随着雍正王朝“摊丁入亩”税收政策的实施,国家税收由人头税转向财产税和土地税。

——摘编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材料二在20世纪之前只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现代意义的户口和人口信息登记制度,二战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建立健全了这一制度。以美国为例,最能证明个人身份的资信材料为社会保障号码。人们可以凭借社会保障号码证明自己的身份、或者办理银行卡、信用卡、医疗卡、驾驶证等,或者依法申请失业救济。……美国国会利用人口普查得来的人口总数决定各州在美国众议院中的席位。此外,各州还根据这些数字来分配其立法机构中的席位。……企业则利用这些数字来降低金融风险、定位潜在市场。

——材料汇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并分析形成这些功能的重要因素。

(2)据材料二,指出相对中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而言,现代西方户籍管理制度所呈现出的主要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作用。

14.阅读图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问题:根据图一至图四,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要求:提取信息要充分;总结和归纳的史实要准确、完整;解读和分析逻辑要严谨、清晰。)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与戎狄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

——《战国策》

材料二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

今恃多官众吏,官立丞、监。夫置丞立监者,且以禁人之为利也;而丞、监亦欲为利,则何以相禁?……别其势,难其道,故曰:其势难匿者,虽跖不为非焉。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

私利塞于外,则民务属于农;属于农则朴,朴则畏令。

——《商君书》材料三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斗,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秦国民风的特点。并从材料二,指出商鞅为转变民风所采取的措施。

(2)据材料三,简析秦国民风变化带来的影响。(不得照抄原文)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据题干可知,从各种亲属称谓方式上可以看出,它是基于我国古代宗法制度而形成的,体现的是血缘关系的远近、宗法观念的影响,故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体现了忠孝一体的观念,B项体现了盲目排外的心理,D项体现了等级观念,都与题干材料相背离,故排除A、B、D三项。

2.A

【解析】本题考查中央集权的强化。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两级地方行政机构到四级地方行政机构、从郡县长官权力较大到地方事权分化,所反映的共同的本质问题是中央集权的强化,故A项正确。B项材料没体现,C、D两项表述错误,均排除。

3.C

【解析】本题考查明朝商业的发展,结合材料中“柴米、煤米、贸易、闭、不通”可知C项正确。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中“关注”错误,排除;D项与题干无关,题干没有反映农村和城市的联系,排除。

4.C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解题时抓住题干中关键信息“第二次是明清(前期)商业革命”,即明清时期的商业概况,联系已学知识可知A、B两项出现在宋朝时期,不符合题意,明清时期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还出现了商帮,因此C项符合题意,D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

5.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政策。题干的意思是古代商人的胸襟宽阔,非常敦厚,后来由于道德水平的下滑,才变得奸诈狡猾,究其原因就在于统治者始终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处境恶化,为了生存,才变得奸诈狡猾,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6.B

【解析】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意在强调通过对事物的探究,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其获取认识的方法具有科学性,故选B项。A、C、D三项均在强调伦理道德,可排除。

7.A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思想。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无关,均排除。

8.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材料反映了佛教盛行——出现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形成新的书体“写经体”。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的需要,故选C项。

9.C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在江南地区出现儒贾、贾儒”分析可知,明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导致儒商相同,这说明经济发展加快社会阶层的流动,因此选C项。

10.A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结合材料中的“中世纪、近代”可知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A项符合题意;B、C两项与材料无关,D项表示错误,均排除。

11.B

【解析】本题考查遵义会议。结合材料中的“由幼稚走向成熟”和所学知识可知,B项正确;A、D两项是中共处于幼稚时期的表现;C项是中共早已走向成熟的表现,均排除。

12.B

【解析】本题考查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结合材料中的“可以战胜任何的强敌”可知A、C两项错误,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根据材料“只要……一定”分析可知B项正确。

13.(1)功能:征收赋税及征派兵役;限制人口流动;维护社会治安;控制职业,固定身份;维护等级特权。

重要因素: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长期存在;高度集中中央集权的强力维持;森严的等级制度和普遍的等级观念等。

(2)特点:以社会保障和服务为主。

作用:为社会管理提供服务;为民主政治的完善提供信息服务;推动经济决策的科学化;为政府制定福利政策提供依据

【解析】本题考查中外户籍制度。

(1)关键信息:为了敛收田赋和征集兵员、统治者为防止民户逃亡、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目的是加强人口控制,增加税收和改革兵制”、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国家税收由人头税转向财产税和土地税。”第一小问的特点依据关键信息分析归纳;第二小问的因素则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方面分析归纳。

(2)现代西方户籍管理制度“可以证明公民的身份、或者办理银行卡、信用卡、医疗卡、驾驶证等,或者依法申请失业救济”,据此回答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西方户籍管理制度在民主政治、政府决策、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14.解读:国民革命时期,打倒列强除军阀是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共产党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形成国共两党对峙、内战局面。日本乘机发动侵华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经过八年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坚持内战独裁方针,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内战爆发。经过三年战争,共产党推翻国民党大陆政权,国民党逃往台湾,台湾与大陆分裂。

国共两党的关系经历了合作——对峙(抗)——再合作——再对峙(抗)的历程。历史证明,对抗、分裂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与统一,合作利于社会发展,实现共赢。

【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图一结合北伐的背景即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的任务即打倒列强除军阀进行回答;图二结合长征的背景即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回答;图三结合当时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回答;图四结合蒋介石的阶级本质以及代表的阶级利益进行归纳,从而得出:对抗、分裂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与统一,合作利于社会发展,实现共赢。

15.(1)特点:尚武(强悍);轻义(重利);缺乏诚信。

措施:刑罚平等,废除贵族特权;采用分权办法,加强官吏职权管理;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重视农业,让农民专心务农。

(2)影响:治安稳定,社会和谐;百姓富足,国家富强;人民勇于为国战斗,军队战斗力增强。【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

(1)特点:根据材料“虎狼之心”、“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无信”等进行归纳;措施:根据材料“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夫置丞立监者,且以禁人之为利也”、“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民务属于农”等分析归纳即可。

(2)结合商鞅变法的积极影响回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