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能源公司节能减排及质量控制研讨会材料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丁文龙)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一、防止产生热裂纹的措施

1.材料控制:

1.1在大体积砼施工中,按7天龄期的水化热限制在0.031瓦特/克、28天为0.093瓦特/克以下为度,控制使用水泥的种类种量,并采用火山灰、粉煤灰及活性混合材料。

1.2应优先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等。

1.3在保证砼强度等级的前提下,使用适当的缓凝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以减少水化热。在混凝土中掺加术钙系复合减水剂。据试验,当掺量为0.25%时,每立方米混凝土节约水泥20kg以上,可降低水化热绝热温升2~3℃。

1.4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不得大于1%。

1.5根据搅拌前混凝土原料总的热量与搅拌后混凝土热量相等的原理,可得出混凝土的出机温度T0。在混凝土的原材料中,石子的比热较小,但每1m3混凝土中所占的重量较大;水的比热最大,但它的重量在每1m3混凝土中只占一小部分,因此对混凝土出机温度影响最大的是石子及水的温度,砂的温度次之,水泥的温度影响最小。

1.6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补偿混凝土的收缩,防止温度和干缩裂缝的产生。

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和钢筋下部产生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2.搅拌砼前的准备工作:

为降低混凝土的总温升,减少结构的内外温差,控制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同样是一个重

要的方面。

2.1在搅拌前应对搅拌机、提升架、吊车、输送泵、计量器、振捣器等认真保养和检查,并事先做好在运转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排除和应急的准备工作。

2.2认真检查各预留洞、钢筋、模板,预埋件的情况是否良好,并先浇水润湿模板。

2.3在拌制砼前应先冷却骨料,如对石子浇水、加冰等。

3.砼的拌制、运输:

3.1应认真搅拌砼拌合物,在拌制过程应注意保持各骨料的均匀,严格控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

3.2砼搅拌机使用前,应先加水空转数分钟,倒净积水后再正式搅拌,搅拌第一盘砼,石子用量应按配合比的规定减半,每盘砼卸尽后,才能投入下一盘的拌合物。砼搅拌时要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各骨料用量应分别过磅,力求准确,材料用量允许偏差±2%。

3.3应控制搅拌器容量(即将搅拌前各材料的体积累计起来的容量),使其为搅拌筒的几何容量的0.22~0.4倍。

3.4砼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其匀质性,做到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如发生离析或初凝现象,必须在浇灌前进行二次搅拌。

3.5当气温较高或遇到风雨时,运输工具要遮盖,运输装料要适当,以免过满溢出。

4.大体积砼的浇筑:

4.1砼自由下落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管下落,以保证砼拌合物不发生离析现象。

4.2大体积砼要分层浇筑,每层的厚度H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以保证能够振捣密实,大体积砼分层浇筑的方案有三种:

大体积砼浇筑层厚度H

4.2.1全面分层:即第一层全部浇筑完毕后,浇筑第二层,第二层要在第一层砼凝结之前,全部浇筑振捣完毕,如此逐层进行,这种分层方法适用于平面尺寸不大的结构。

4.2.2分段分层:即砼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到一定距离后,就回头浇筑第二层,如此向前呈阶梯形推进,这种分层法适用于厚度不大而面积和长度较大的结构。

4.2.3斜面分层:即振捣工作从浇筑层斜面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适用于长度超过厚度3倍的结构。

4.3控制浇筑温度:在浇筑砼时投入适量毛石、蛮石(粒径达150mm的大骨料)以吸收热量,但在此砼中,毛石不应超过总体积的20%。

4.4振捣砼时,应采用二次振捣法,以保持砼良好的接搓,以提高密实度,并及时排除砼表面的泌水。

4.5大体积砼应连续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否则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符合GBJ204-83《钢筋砼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方可留设。

4.6预埋冷却水管,然后通过管道系统泵入循环水来降低砼温度。

4.7必须设置测温装置,加强观测并作好记录。

5.砼的养护:

5.1加强砼的养护,提高早期强度,确保砼内外温差不超过25℃。

5.2砼应在浇筑完毕后12小时(炎夏为2~3小时,干硬性砼在1~2小时)内加以覆盖和养护。

5.3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砼,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掺有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砼,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5.4浇水次数以保持砼在整个养护期间内处于湿润状态为度,当气温在15℃左右时每天浇水2~4次,气侯干燥时,浇水次数应适当增加。

5.5大面积结构可采取在四周砌一皮砖蓄水养护。

5.6砼应养护至其强度达到1.2N/mm2以上方可在其上行人。

6.加强温度监测

6.1主要控制浇筑温度,并在不同施工时段对浇筑块最高温度进行抽查,为实施温控方案提供依据。为了准确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并能够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温度测量采用WMY-01型数字测温仪。测温点竖向布置由下向上依次为:距垫层100mm、1/2构件高度、构件表面以下100mm及保温层以下,平面布置根据具体构件尺寸而定。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表面温差控制在25℃以内。当温差超过允许值时,加强保温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

6.2测温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开始进行,测温频率按持续28天考虑。具体安排是:前三天,每两小时测温1次;4天至8天,每4小时测温1次;9天至15天每6小时测温1次;16天至20天,每12小时测温1次;21天到28天,每24小时测温1次。

7.大体积砼施工经验总结

7.1施工过程中的检查表明,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少而分散,多发生在水平孔道顶部块件的上表面及结构转角部位。基础投入使用前由工程监理单位组织检查验收,经超声波仪全面探测,查看混凝土内是否存在有害裂缝。

7.2实践证明,在掺合料源、低热水泥供应受到限制时,用普通水泥混凝土实行薄层浇筑

大体积结构是可行的。关键是要把温控理论、已有经验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施工和温控方案;同时应切实抓好施工组织协调,尽量做到短间歇快速浇筑。在工程试验方面,还须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及极限拉伸值同时满足设计要求,以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为温控防裂打下良好基础。

7.3根据施工经验,在炎热季节进行混凝土表面保护,可有效地防止热量倒灌和减少表面早期脱水产生的干裂,这在一般情况下较易做到,而气温骤降引起的内外温差,必然引起薄层浇筑块表面拉应力复杂的叠加现象,是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的重要原因。基础允许温差是指基础约束范围内混凝土最高温度与稳定温度之差,也是实施薄层浇筑的重要参数。

二、保证浇筑表面质量的措施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一般采取泵送方式浇筑,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后2~8h,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搓板反复搓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在初凝前再用铁搓板压光,这样做较好的控制了混凝土表面龟裂,还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的散发,促进了养护。

为防止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温度应力大于同期混凝土抗拉强度而裂缝,养护工作尤为重要,故采取是保温、保湿养护法。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2层塑料薄膜,覆盖时间以混凝土初凝时间为宜,覆盖塑料薄膜的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然后在塑料薄膜上覆盖3层麻袋用以保温。为防止雨水造成表面温度突降,在麻袋面上又加盖l层塑料薄膜,隔离了较低温度的雨水对麻袋的直接影响,同时又使表面已升高的温度不易散失,有效地缩小了内外温差。混凝土需补充水分时,只在下层薄膜与底板接触表面浇水,然后尽快覆盖,通过14d的养护,混凝士的质量很好,表面光滑、密实,均可以满足验收规范的要求。

华能满洲里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丁文龙

2009年1月10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