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川乌解毒

川乌解毒

川乌解毒
川乌解毒

川乌解毒的研究进展

摘要:川乌的化学成分中含有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单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和其他生物碱,其中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是川乌中的主要毒性成分。对川乌进行炮制,可以降低其毒性,保证其能充分发挥良好的镇痛、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关键词:川乌解毒研究进展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其味苦、辛,大热,有大毒,功能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行淤止痛[1]。研究表明川乌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但因其毒性大,临床上常因用药不当而造成中毒甚至死亡。现代对川乌的毒性和解毒方面做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十年川乌解毒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和动态,旨为川乌今后更深入的研究以及更安全有效应用于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川乌的毒性研究

川乌对健康动物毒性研究相对较多,而川乌对病证动物模型的毒性研究较少。由于乌头类有毒中药的安全性研究中大量实验已证明,乌头类中药水煎液对疾病模型动物产生的毒性效应与健康动物有差异[2]。有实验通过设定7个煎煮时间点和给药剂量,引入均匀设计法,研究川乌水煎液对痹证动物模型的长期毒性的影响。模型对照组和各给药组于复制痹证动物模型后,按组给药30 d。观测动物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变化及停药15d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将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煎煮30min,给药剂量为临床用量120倍时,川乌水煎液对痹证动物产生的毒性最大,但同时药效最佳[3]。张少华等[4]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以川乌与防己配伍前后的水煎液分别给小鼠灌胃,观察防己对川乌急性毒性实验的影响。结果说明,防己与川乌配伍能降低川乌的毒性;但是腹腔注射未出现上述结果。

2.川乌的解毒研究

川乌主要含有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川乌碱甲乙,塔拉第胺,杰斯乌头碱,异翠雀花碱、脂乌头碱、脂次乌头碱、脂中乌头碱等。历代本草均标明其有剧毒。其去毒的方法有水漂、火制、蒸煮及用辅料去毒等。文献记载川乌的炮制法有70余种,医家都十分重视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并为适应临床应用而改进和创造许多新的方法来炮制药材,以达到减毒和增效的目的。

川乌炮制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毒性。去毒机制为:川乌的有毒成分为乌头生物碱类,其中双酯型乌头碱毒性最强,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毒性较小,乌头原胺类毒性很弱,几乎无毒性。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性质不稳定,易被水解,其C8位上的乙酰基水解时失去一分子醋酸,得到相应的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若继续水解,C14位上的苯甲酰单酯碱和乌头原碱的毒性较小,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在炮制工艺中,加水、加热处理(包括干热法、湿热法),或蒸法,或煮法都能促进水解反应,使剧毒的双酯型乌头碱分解而“去毒”。药效学镇痛作用研究结果认为,炮制后由于双酯型乌头碱类成分的分解破坏而使其毒性降低,但其镇痛作用的生物活性仍然作用明显,大致与生品相近。

川乌的炮制原理决定了炮制工艺研究始终围绕着“水”和“热”两个要素而进行,其目的都是通过水和(或)加热的方法来促进双酯型生物碱的水解,从而降低其毒性,用水浸、漂、泡等方法处理乌头,可将毒性强的乌头碱水解成毒性小的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和乌头原碱而解毒。但此种减毒方法,后两种的生物碱随水流失较多。乌头经炮制后,生物碱平均含量减少78%---82%,其损失程度,随原药材体积的大小,质地的坚硬程度,以及浸泡的时间、温度、加水量的多少和换水次数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为了避免成分过分流失,有人采用干热

方法进行处理。生川乌粉90℃干烘10℃h,湿粉末90℃烘10h,生川乌个子药或水润后90℃烘3~10h。生川乌个子药100℃干烘3~10h,除温度在90℃烘3h的毒性仍较大外,其余皆能降低乌头的毒性;加热对乌头总生物碱的含量影响度不大,多数只略有降低,进一步证明,毒性降低与总生物碱含量无关,而与加热温度高低和时间长短有关。生川乌个子药100℃于烘3h的烘制品,虽然无动物死亡,但个别动物有轻度恶心、呕吐反应,故生产时以100℃于烘5h,则更为安全。

湿热处理时目前各地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对豆腐煮、盐煮、水煮乌头片中生物碱和半数致死量进行测定,豆腐煮乌头中总生物碱含量降至生品的1/4,而半数致死量则增加25倍以上,水煮乌头片与盐煮乌头片中生物碱含量同豆腐煮乌头碱相似,而半数致死量分别为原生药的59倍与130倍以上,进一步说明,乌头毒性的降低与其总生物碱含量无关,只取决于毒性强的乌头碱的分解或水解程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自1977年版后采用了清水煮法。有研究认为,川乌水煮、高压蒸法去毒完全,均可不加辅料;另有研究认为,甘草水蒸与常水蒸差别不大,以加压常水蒸为好。100℃干烘3h以上去毒效果好;清水煮4~5h至微有麻舌感为度,采用乌头去毒指数(DI)为质量指标来评估乌头的有效性和毒性,通过L8(4×4)正交试验来确定乌头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认为将乌头整个经清水润湿后,120℃加压蒸制90min好。用正交设计法,以乌头炮制品收率、含水量、总生物碱和酯型生物碱含量变化为指标,采用多指标实验公试评分法处理,优选出乌头的最佳炮制工艺:水浸润至内无干心,切厚片(2~4mm),清水煮120min,该炮制工艺制备的乌头饮片经急毒、药效学实验证实:炮制后毒性降低,镇痛作用明显,抗炎作用优于生品,而药典法制乌头药效极弱。

川乌炮制使用的辅料较多,但对辅料能否解毒的认识颇为不一致。有人认为,明矾的“去毒”作用是因为明矾可与生物碱结合而沉淀出去。另有研究认为,以白矾做辅料,在多次试验比较下显示出有增强毒性现象。还有人认为,乌头浸泡中加入少量白矾,起防腐作用。以甘草为辅料,有人认为,在炮制过程中,甘草中的甘草甜素水解出的葡萄糖醛酸与乌头碱结合而达到去毒的作用。以甘草、干姜、金银花、明矾、黑豆、豆腐等作为炮制川乌的辅料,结果除甘草、干姜有少数表现出减毒作用外,绝大多数实验样品解毒效果皆不明显,甘草、金银花、豆腐等即使增加辅料量达乌头的50%,其解离作用仍不明显。甘草对小鼠及蟾蜍心脏(在体及离体)的乌头碱中毒乌解毒作用,甘草解乌头毒可能与乌头的炮制过程有关。但研究表明,乌头碱与甘草酸在水溶液中混合不产生沉淀,急性毒性实验表明乌头碱的毒性不因甘草酸的加入而降低[5]。

3、体会与感想

综上所述,近年来医药学者对川乌的毒性和解毒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尤其关注川乌的经典药对的减毒增效作用。这可能将成为今后深入研究的方向之一。研究说明,川乌的炮制与毒性作用关系十分密切,不同的辅料、加工工艺可产生不同的结果。炮制方法及浸泡、蒸煮的时间可直接影响生物碱的含量。因此,应根据原生药中鸟头碱的含量来决定浸泡和蒸煮的时间,选择不同的炮制条件,使其乌头碱含量不超过0. 04%,总生物碱含量不低于0. 2%。这样,既可以发挥其临床疗效,又可减少其毒性。

参考文献

[1] 田代华.实用中药辞典[M].化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77.

[2] 杨卓.附子煎煮点时间、给药剂量与毒性的相关性研究[C].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级硕士学位论文,2002, 47.

[3] 刘瑶,彭成.川乌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与毒性的相关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 19( 8) : 1804- 1806.

[4] 张少华,秦林,王平.防己对川乌急性毒性实验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4, 11(11):1281

一1282.

[5] 叶定江,原思通.中药炮制学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05.

常见毒性中药中毒症状及救治

1.乌头类药物 ①中药材:川乌、草乌、附子、天雄、雪上一枝蒿、铁棒槌等。 ②中成药:舒筋活络丸、追风丸、活络丹、大活络丹、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木瓜丸、右归丸等。 中毒机理:乌头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强烈兴奋作用,先兴奋后抑制和对心肌的直接作用,用量稍大即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 中毒表现:口舌、颜面、四肢麻木、流涎、烦躁呕吐、心律失常、肌肉强直、早期瞳孔缩小然后放大,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呼吸痉挛、窒息、呼吸衰竭而死亡。 中毒原因:过量;煎煮不当;配伍或制剂不当;个体差异中毒解救 ①清除毒物,在无惊厥及严重心律失常情况下,反复催吐、洗胃。②肌注阿托品O.5~1.Omg,根据病情可注射数次。如未见症状改善或出现阿托品毒性反应,可改用利多卡因静注或静滴。 ③对呼吸衰竭、昏迷及休克等垂危病人,酌情对症治疗。 ④中药治疗可用绿豆、甘草、生姜等煎汤内服。 2、洋地黄类药物 如夹竹桃、万年青。 中毒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少尿。各种类型的心律失

常并存或先后出现,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中毒解救:清除毒物,支持疗法或对症治疗。中药甘草、绿豆煎汤饮用。 3、蟾酥及含蟾酥中成药 药物:中成药: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蟾酥丸等。 中毒表现:①循环系统表现为胸闷、心悸、心律不齐、脉缓慢无力、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时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大汗虚脱、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心跳骤停。 ②消化系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唇发麻等。中毒解救 ①清除毒物,如洗胃、灌肠、导泻、较大量静脉输液。服用蛋清、牛奶保护胃粘膜并大量饮水或浓茶。 ②对症治疗,如注射阿托品,氯化钾等。 ③中药治疗可用甘草、绿豆煎汤饮用,或以生姜捣汁、鲜芦根捣汁内服。 4.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 药物中成药:九分散、山药丸、舒筋丸、疏风定痛丸、疏络养肝丸、伤科七味片、九转回生丹等。 中毒机理:士的宁首先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强直性痉挛,继则兴奋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并能提高大脑感觉中枢的机能。

制川乌

·27· 制川乌 Zhichuanwu RADIX ACONITI PRAEPARATA 本品为川乌的炮制加工品。 【制法】取川乌,大小个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4~6小时(或蒸6~8小时)至取大个及实心者切开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切片,干燥。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或长三角形的片。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灰棕色形成层环纹。体轻,质脆,断面有光泽。气微,微有麻舌感。 【鉴别】照川乌项下的〔鉴别〕(3)项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检查】酯型生物碱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乌头碱对照品20mg,置10ml量瓶中,用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25ml、0.50ml、1.0ml、1.5ml、2.0ml、2.5ml,分别置25ml 量瓶中,均加无水乙醇使成2.5ml,各精密加入碱性盐酸羟胺试液1.5ml,摇匀,在60~65℃水浴中保温10分钟,放冷,加高氯酸铁试液13ml,摇匀,放置5分钟,精密加入高氯酸试液8ml,用高氯酸铁试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V A)在52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取本品粗粉约10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乙醚50ml与氨试液4ml,密塞,摇匀,放置过夜,滤过,药渣加乙醚50ml,连续振摇1小时,滤过,药渣再用乙醚洗涤3~4次,每次15ml,滤过,洗液与滤液合并,低温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2ml使溶解,转入分液漏斗中,用三氯甲烷3m1分次洗涤容器,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用0.05mol/L硫酸溶液提取3次,每次5ml,酸液依次用同一三氯甲烷10ml振摇洗涤,合并酸液,加氨试液调节pH值至9,再用三氯甲烷提取3次,每次10ml,三氯甲烷液依次用同-水20ml振摇洗涤,合并三氯甲烷液,低温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适量使溶解,转入5ml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分次洗涤容器,洗涤液并入量瓶中,再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上述溶液及无水乙醇空白溶液各2.5ml,分别置25ml量瓶中,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各精密加入碱性盐酸羟胺试液1.5ml”起,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酯型生物碱的重量(μg),计算,即得。 本品含酯型生物碱以乌头碱(C34H47NO11)计,不得过0.15%。 【含量测定】取本品中粉10g,精密称定,照酯型生物碱测定法项下的方法,自“加乙醚50ml”起至“洗液与滤液合并,低温蒸干”,用乙醚-三氯甲烷(3:1)的混合液代替乙醚。残渣加混合液5ml使溶解并蒸干,再加乙醇5ml使溶解,精密加入硫酸滴定液(0.01mol/L)15ml、水15ml与甲基红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滴定至黄色。每1ml硫酸滴定液(0.01mol/L)相当于12.9mg的乌头碱(C34H47NO11)。 本品含生物碱以乌头碱(C34H47NO11)计,不得少于0.20%。 【性味与归经】辛、苦、热;有毒。归心、肝、肾、脾经。 【功能与主治】同川乌。 【用法与用量】1.5~3g。宜先煎、久煎。 【注意】孕妇慎用;不宜与贝母类、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类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附子炮制工艺综述

附子炮制工艺综述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附子炮制工艺综述【历史沿革】附子始载于《本经》,列入下品。《本草经集注》云:“乌头与附子同根。”《纲目》载:“初种为乌头,象乌之头也。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乌头如芋魁,附子如芋子,盖一物也。”根据以上本草所载附子与乌头的原植物应为同一种,即主根称为乌头,侧根称为附子。关于附子的产地,按《别录》载:“附子生犍为山谷及广汉,冬月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据考证,犍为和广汉即今四川省犍为县和广汉市,目前仍为附子产地之一,其原植物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本草图经》龙州乌头图和《纲目》所附乌头、附子图均为本种。 【化学成分】附子为川乌子根的加工品,主含毒性较小的单酯类:苯甲酰乌头胺(benzoylaconine)、苯甲酰中乌头胺(benzoylmesaconine)、苯甲酰次乌头胺(benzoylhypacomne),甚至被水解为毒性更小的胺醇类碱:乌头胺(acomne)、中乌头胺(mesacomne)、次乌头胺(hypacomne)。从水提物中分得新江油乌头碱(neojiangyouacontine)、、华北马头碱、黄草乌头碱、尼奥灵和附子亭等。从日本乌头所加工的附子中已分离出具有强心作用的微量有效成分dl-去甲基衡州鸟药碱(dl-demethylcoclaurine,higenamine),此碱作用强烈,稀释至10^-9浓度时仍显强心活血作用.又报道从附子中分出一种棍掌碱(coryneine),具有升压和强心的活性。附子含(aconitine),(mesaconitine),(hypaconitine),塔拉乌头胺(talatisamine),(higeramine)即是消旋去甲基衡州乌药碱(demethylcoclaurine),棍掌碱氯化物(coryneinechloride),异飞燕草碱(isodelphinine),苯甲酰中乌头碱(benzoylmesaconitine),新乌宁碱(neoline),附子宁碱(fuziline),北乌头碱(beiwutine),多根乌头碱(karakoline),去氧乌头碱(deoxyaconitine),附子亭碱(fuzitine),准葛尔乌头碱(songorine)尿嘧啶(uracil),江油乌头碱(jiangyouaconitine),新江油乌头碱(neojiangyouaconitine),去甲猪毛菜碱(salsolinol)等。 【药理作用】 1.附子、川乌具强心作用,对心动过缓性心律不齐有效,强心成分为去甲乌药碱,

有毒中药现代药理研究之川乌

川乌 [基原1 本品为毛其科植物卡氏乌头Afonj2Mmfarm:fA“汕Debx的干燥主根(母根)或较小 的刨根(子根)。 [化学成分] 一、双露型二藏类生物耀 约o.4%一o.8%,如乌头碱、中乌头碱、下乌头碱、杰斯乌头碱(jasacon比ne)、异翟雀 碱(isodelphinlne)等。这类化台物的分子结构中,CB—OH乙酰化,C矿MOK芳酰化(苯中酰化、茵香酰化或肉桂酰化),因而呈现强烈的毒性,是鸟头中的主要毒性成分。 二、单露型二藏类生物碱 分子结构中仅Ct q宅OH芳香化,如苯甲酰乌头胺(ben20ylaconine)、苯甲酰中乌头脑 (benzoyLmesacontne)和苯甲酞下乌头胺(ben加ythyPaconine)G这类化合物的毒件明温减小,仅为双酯型乌头生物碱的1/1000一1/100,若进一步水解为相应的醇胺:乌头胺、中 乌头脑和下乌头胺,则几无毒性,且作用件质也与母体化合物不同.如不会引起心律失常。 将川乌或附子加工炮制或加水长时间煮沸的目的,就是使双配型生物碱的酯墓水解生成 毒性小很多的单56型生物碱或醇胺: 乌头碱i乌头次碱(苯甲酞乌头胺)*乌头原碱(乌头胺.几无毒,不溶于醚) 三、其他生物碱 去甲乌药碱(hi8enamine,d1—dem碘hylcoclaurine)、去甲猪菜碱(sal s01m01,SAL)均为 川乌和附子中的水溶性强心有效成分,前者的强心有效浓度为10”,后者还兼有届的升压、镇痛等作用。棍攀碱(coryneine)具有明显的升压作用。 [炮制研究3 吕法则’’用TLc—scan法和HPLc法对川乌、草乌、附于及其炮制品的毒性成分进行 了研究*发现未经炮制的药材、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普遍高,醋碱含量低,而炮制品双酯型 生物碱含量低,56碱、苯甲酰单茁型生物碱含量增高。这说明在炮制过程中除了将剧毒性 双酯型生物碱c8值上的乙酰基水解,失去一分子醋孩,得到相应的苯甲酞单配型生物碱 外,另一可能是由于脂肪酰基取代了c8—oH上的乙酰基,生成酯碱(加011ka 3。N)。从而 减少毒性的缘故。 蔡宝5L“对川乌(I)新炮制法进行了探讨: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置容器内,上盖湿 布,每日洒水4次,以底部不积水为宜,浸润36h后取出,切成2cm厚的饮片,置容器内 1h,然后再润36h,取出后连续蒸6h,或煮4h(煮液吸于)。经蒸法或煮法炮制的I,其

川乌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与毒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录 (一)川乌的概述 1.川乌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2.川乌的毒理作用 (二)川乌煎煮时间、给药剂量的影响 1.川乌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药效的相关性 2.川乌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毒性的相关性 (三)问题与展望 (四)结束语 摘要 通过探讨川乌的煎煮时间和药效与毒性的关联,而归纳出此药的最佳煎煮时间,怎样发挥药效而把毒性降为最低。归分析和验证试验表明,川乌抗炎镇痛功效与煎煮时间、给药剂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发挥抗炎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为6小时,最佳给药剂量为2.4g/kg;镇痛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为6小时,最佳给药剂量为2.4g/kg。 关键词川乌,毒性,煎煮时间,药效 (一)川乌的概述 川乌,别名:鹅儿花、铁花、五毒;被子植物门,毛茛科,乌头属。英文名Aconite Root,生于山地草坡或灌丛中。栽培于平地肥沃的砂质土壤,主要栽培于四川。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北至秦岭和山东东部,南至广西北部。为毛茛科植物卡氏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的母根。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根、须根及泥沙,晒干。一般于栽培第二年6月中旬采挖,除去地上茎叶,吸取泥沙,将母根与子根分开,母根晒干后称为“川乌”。 性状特征:根呈不规则圆锥形,稍弯曲,顶端常有残茎,中部多向一侧膨大,长2~7.5cm,直径1.2~2.5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气微,味辛、麻舌 1.川乌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总生物碱含量 2.3%,酯 1.0%,乌头碱0.3%。主要含乌头碱(acon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tine)、塔技乌头胺(talatisamine)、杰斯乌头胺(jasaconitine)、苯甲酰乌头胺(benzoylaconine)、苯甲酰中乌头胺(benzoylmesaconine)和苯甲酰下乌头胺(benzoylhypaconine)等。这类成分的

川乌解毒

川乌解毒的研究进展 摘要:川乌的化学成分中含有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单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和其他生物碱,其中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是川乌中的主要毒性成分。对川乌进行炮制,可以降低其毒性,保证其能充分发挥良好的镇痛、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关键词:川乌解毒研究进展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其味苦、辛,大热,有大毒,功能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行淤止痛[1]。研究表明川乌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但因其毒性大,临床上常因用药不当而造成中毒甚至死亡。现代对川乌的毒性和解毒方面做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十年川乌解毒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和动态,旨为川乌今后更深入的研究以及更安全有效应用于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川乌的毒性研究 川乌对健康动物毒性研究相对较多,而川乌对病证动物模型的毒性研究较少。由于乌头类有毒中药的安全性研究中大量实验已证明,乌头类中药水煎液对疾病模型动物产生的毒性效应与健康动物有差异[2]。有实验通过设定7个煎煮时间点和给药剂量,引入均匀设计法,研究川乌水煎液对痹证动物模型的长期毒性的影响。模型对照组和各给药组于复制痹证动物模型后,按组给药30 d。观测动物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变化及停药15d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将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煎煮30min,给药剂量为临床用量120倍时,川乌水煎液对痹证动物产生的毒性最大,但同时药效最佳[3]。张少华等[4]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以川乌与防己配伍前后的水煎液分别给小鼠灌胃,观察防己对川乌急性毒性实验的影响。结果说明,防己与川乌配伍能降低川乌的毒性;但是腹腔注射未出现上述结果。 2.川乌的解毒研究 川乌主要含有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川乌碱甲乙,塔拉第胺,杰斯乌头碱,异翠雀花碱、脂乌头碱、脂次乌头碱、脂中乌头碱等。历代本草均标明其有剧毒。其去毒的方法有水漂、火制、蒸煮及用辅料去毒等。文献记载川乌的炮制法有70余种,医家都十分重视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并为适应临床应用而改进和创造许多新的方法来炮制药材,以达到减毒和增效的目的。 川乌炮制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毒性。去毒机制为:川乌的有毒成分为乌头生物碱类,其中双酯型乌头碱毒性最强,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毒性较小,乌头原胺类毒性很弱,几乎无毒性。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性质不稳定,易被水解,其C8位上的乙酰基水解时失去一分子醋酸,得到相应的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若继续水解,C14位上的苯甲酰单酯碱和乌头原碱的毒性较小,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在炮制工艺中,加水、加热处理(包括干热法、湿热法),或蒸法,或煮法都能促进水解反应,使剧毒的双酯型乌头碱分解而“去毒”。药效学镇痛作用研究结果认为,炮制后由于双酯型乌头碱类成分的分解破坏而使其毒性降低,但其镇痛作用的生物活性仍然作用明显,大致与生品相近。 川乌的炮制原理决定了炮制工艺研究始终围绕着“水”和“热”两个要素而进行,其目的都是通过水和(或)加热的方法来促进双酯型生物碱的水解,从而降低其毒性,用水浸、漂、泡等方法处理乌头,可将毒性强的乌头碱水解成毒性小的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和乌头原碱而解毒。但此种减毒方法,后两种的生物碱随水流失较多。乌头经炮制后,生物碱平均含量减少78%---82%,其损失程度,随原药材体积的大小,质地的坚硬程度,以及浸泡的时间、温度、加水量的多少和换水次数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为了避免成分过分流失,有人采用干热

中草药中毒16例报告

中草药中毒例报告 河南省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河南,鹤壁,)何光明 中草药较之化学药物毒性较小,因而中草药中毒尚未引起普遍地重视。笔者对年任河南省鹤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期间,本科所治疗的例中毒品种可以明确的中草药中毒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山豆根中毒例,均为男性,年龄、、岁。中毒原因例为服用治疗慢性乙肝的中药汤剂,例为服用治疗咽炎的中药汤剂,中毒剂量为。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一例岁患者出现抽搐。症状出现时间为服药后分钟。 白附子中毒例,均为女性,年龄、、岁。中毒原因均为服用治疗面神经炎中药散剂,中毒剂量为次,次日。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口舌麻木感,咽喉疼痛、头晕。症状出现时间均为服第次药后小时左右。 洋金花中毒例,女性,年龄岁。中毒原因为服用治疗关节炎中药散剂,中毒剂量不详。中毒症状为烦躁、发热、头晕、口干、瞳孔散大、心动过速。症状出现时间为服药后半小时左右。 天仙子中毒例,男、女各例,年龄、岁。中毒原因均为服用游医兜售的治疗关节炎的天仙子原药,每包约,均服包后中毒。中毒症状为烦躁、发热、头晕、口干、瞳孔散大、心动过速。症状出现时间均为服药后半小时左右。

乌头中毒例,均为女性,年龄岁。中毒原因例为服用治疗关节炎中药汤剂,中毒剂量均为川草乌各;例为服用称为“乌头酒”的药酒,剂量不详。中毒症状为唇舌发麻、四肢麻木、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咽喉部发紧感。症状出现时间为服药后分钟。 雷公藤中毒例,女性,年龄岁。中毒原因为服用治疗关节炎的“黄藤药酒”,中毒剂量不详。中毒症状为全身不适、剧烈呕吐、腹泻、心悸、胸闷。症状出现时间为服药后小时。 蚕蛹中毒例,男女各例,系夫妻,年龄、岁。中毒原因为食用亲友所赠送的让其“补养”的柞蚕蛹,剂量约各,油炒后食用。中毒症状为呕吐、腹痛、腹泻、全身麻木。症状出现时间为食用后小时左右。 本组例均经洗胃、补液及对症处理后治愈,除例岁男性山豆根中毒患者住院治疗天外,均在急诊科门诊治疗后出院。 讨论 山豆根含苦参碱等多种生物碱,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大剂量可引起中枢神经麻痹,出现抽搐、昏迷,并可影响周围神经而出现呼吸肌麻痹。常用量煎剂。本组例岁患者仅服即发生中毒,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用量以不超过为宜。 白附子主要成分为有机酸、皂苷等,中毒症状表现为咽喉疼痛、口舌麻木、呕吐、腹痛、脱水等,严重者可使呼吸中枢麻痹。常用量煎剂,散剂,均需炮制后使用。本组例均为服用某乡医自制的治疗面神经炎的“牵正散”而中毒,提示中药入散剂和入煎剂的剂量

川乌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川乌 药材名称: 川乌 拼音名称: CHUANWU 别名: 乌头、乌喙、奚毒、即子、鸡毒、川乌、毒公、耿子。 科属: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 产地: 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北至秦岭和山东东部,南至广西北部。生于山地草坡或灌丛中;多栽培。 性味: [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脾、肝、肾经。 功效: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中成药: 共有266种中成药使用川乌:定喘膏庆余辟瘟丹壮骨追风酒骨友灵搽剂追风壮骨膏天和追风膏复方南星止痛膏阳和解凝膏麝香镇痛膏骨增生镇痛膏等。 应用:

1、用于风寒湿痹。本品能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治寒湿头痛、身痛、历节疼痛,不可屈伸者,常与麻黄、白芍、黄芪等同用,如乌头汤。若治中风手足不仁、筋脉挛痛,常与乳香、没药、地龙等同用,如小活络丹。 2、用于诸寒疼痛、跌打损伤、麻醉止痛等。本品具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若用治寒疝腹痛、手足厥冷,单用本品浓煎加蜜服,即《金匮》大乌头煎;治 外伤瘀痛,常与乳香、没药、三七等同用;取其麻醉止痛作用,可做手术麻醉 用药,多与蟾酥、生南星、生半夏等同用,如外敷麻药方。 用法用量: 煎服,3~9G。若作散剂或酒剂,应减为1~2G,入汤剂应先煎0.5~1小时,外用适量。一般制后用,生品内服宜慎。 注意事项: 阴虚阳盛,热证疼痛及孕妇禁服。反半夏、瓜蒌、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白蔹、白及。酒浸、酒煎服,易致中毒,应慎服。 采收加工: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根、须根及泥土,洗净,晒干。或放缸内 用热水泡12小时后捞出,拌上草木灰,白天摊晒,夜里堆放,反复多次,直至 晒干。 炮制工艺: 1、生川乌:取原药材,拣净杂质,洗净灰屑,晒干,用时捣碎。 2、制川乌:取净川乌,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 4~6小时,或蒸6~8小时,至取大个及实心者切开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剧毒的二萜双酯类生物碱,如次乌头碱、乌头碱、新乌头碱、塔拉弟胺、川乌碱甲和川乌碱乙。尚有毒性较弱的阿替新、氨 基酚及去甲基乌药碱。 2、药理作用:同草乌近似,参看草乌。 临床应用:

中药炮制法

中药炮制学:煅法 (二)_药师考试指导/介绍,执业药师,医药学考试 文章出处:学生大考试站 发布时间:2005-11-12 蒸、煮、炼法为一类“水火共制”法。 一、蒸法 (一)蒸制目的 便于保存,如桑螵蛸、黄芩、人参;有的药物蒸后性味改变,产生新的功能,临床适用范围扩大,如地黄、何首乌、大黄;有的药物蒸制则是为了便于软化切制,如木瓜、天麻、玄参。 (二)操作方法 将待蒸的药物洗漂干净,并大小分开,质地坚硬者可适当先用水浸润1~2h 以加速蒸的效果。与液体辅料同蒸者,可利用该辅料润透药物,然后将洗净润透或拌均匀辅料后润透的药物,置笼屉或铜罐等蒸制容器内,隔水加热至所需程度取出,蒸制时间一般视药物而定,短者1~2h ,长者数十小时,有的要求反复蒸制(九蒸九晒)。 蒸制过程中一般先用武火,待“圆气”后改用文火,保持锅内有足够蒸气即可。但非密闭容器内酒蒸时,要先用文火,防止酒很快挥散,达不到酒蒸目的。 (三)适用药物 清蒸——黄芩;酒蒸——肉苁蓉、山茱萸、女贞子;既可清蒸又可酒蒸——地黄、黄精;醋蒸——五味子;黑豆汁蒸——何首乌 何首乌 有何首乌和制首乌。生首乌苦涩性平兼发散,具解毒,消肿,润肠通便的功能,经黑豆汁拌蒸后,味转甘厚而性转温,增强了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作用,同时消除了生首乌滑肠致泻的副作用,宜于久服。制首乌,取生首乌片或块,用黑豆汁拌匀,润湿、置非铁质蒸制容器内,密闭,蒸或炖至汁液被吸尽,药物呈棕褐色时取出,干燥。每100kg 何首乌,用黑豆10kg 煎汁。总蒽醌、结合蒽醌含量随着蒸制时间延长而减少游离蒽醌开始时增加,20小时后减少,二苯乙烯苷含量随蒸制时间增加而降低。外观质量以蒸32h 为最好。制首乌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和肝糖原积累作用,而生首乌无此作用。 黄芩 有黄芩、酒黄芩和黄芩炭。生黄芩清热泻火力强,酒制入血分,并可借黄酒升腾之力,用于上焦肺热及四肢肌表之湿热;同时,因酒性大热,可缓和黄芩苦寒之性,以免伤害脾阳,导致腹痛;黄芩炭清热止血为主。黄芩蒸制软化一般蒸至“圆气”后半小时,或煮沸10min ,闷至内外湿度一致时,切薄片,黄芩蒸制或沸水煮的目的在于使酶灭活,保存药效,又使药物软化,便于切片。黄芩遇冷水变绿,就是由于黄芩中所含的酶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可酶解黄芩中所含的黄芩苷和汉黄芩苷,产生葡萄糖醛酸和两种苷元,即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其中黄芩苷元是一种邻位三羟基黄酮,本身不稳定,容易被氧化而变绿,故黄芩变绿,说明黄芩苷已被水解。 地黄 有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生地炭和熟地炭。鲜地黄清热、凉血、止血、生津;生地黄性寒,为清热凉血之品,具有养阴清热,凉血生津的功能;蒸熟地药性由寒转温,功能由清转补,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能;生地炭凉血止血,用于吐血,衄血,尿血,崩漏;熟地炭以补血止血为主,用于虚损性出血,熟地黄有酒蒸(30kg/100kg )和清蒸两法,蒸至显乌黑光泽,味转甜,取出,晒至八成干,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生地黄经长时间加热蒸熟后部分多糖和低聚糖可水解转化为单糖。单糖含量比生地黄明显增加。 黄精 有蒸黄精和酒黄精(20kg/100kg )。生黄精具麻味,刺人咽喉,一般不直接入药;蒸

川乌中毒6例病例分析

川乌中毒6例病例分析 菏泽市中医医院宋述菊,宋凯 摘要:目的分析6例中毒,2例死亡病例的致死原因。方法通过6例中毒2例死亡病例的分析,讨论川乌草乌的毒性、导致中毒的原因和毒性表现。结果其中4例为川乌草乌使用过量,2例为煎煮时间过短导致中毒。结论为避免有毒中药中毒反应的发生,应因病施治,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并向患者交待使用注意事项。 关键词:川乌;草乌;毒性;病例 川乌、草乌同为毛茛科植物,川乌为乌头的干燥母根或较小的子根、草乌为附子同属的多种植物的干燥块根,功效同川乌,但毒性大于川乌,其性味辛、苦、热;有毒。归心、肝、肾、脾经。临床用其炮制品,功能为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坐骨神经痛,寒疝腹痛和跌打肿痛等,但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因服药过量,导致中毒,中毒时对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症状,如口舌、四肢麻木,流涎、恶心呕吐、疲倦、呼吸困难,肌肉麻痹,脉膊不规则,血压下降,面色发白,瞳孔散大,甚至突发死亡。现报道6例中毒事件,以提示临床慎用这两种中药。 例1:患者,女性,54岁,因风湿性关节炎,购买安徽亳州某药厂自制中药粉剂,装胶囊服用,厂家告知每次服两粒,一日三次,病人求愈心切,为求速效而每次服四粒,服药七天后,患者开始出现口周麻木、面部肌肉震颤、流涎、频繁呕吐、四肢麻木、乏力倦怠,胸闷等症状。家属请村医诊视,用药两天无效,遂将患者转送医院进行诊治。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早,二联律,诊断为川乌、草乌中毒。立即给予,阿托品、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恢复为窦性心率,再给予吸氧,补液,心电监护,次日凌晨3点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13—16次/分,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0%,遂给予可拉明,洛贝林静脉注射,血氧饱和度短暂上升后继续下降。8点左右,患者出现意识模糊,血压下降至85/55 mmHg(1 mmHg=0.133 kPa),呼吸表浅,心率52~73次/分,律不齐,遂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行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正压辅助通气,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 0mg,快速输液,多巴胺维持血压抢救,患者反复出现心脏呼吸停止,2天后抢救无效死亡。死亡诊断:主要死亡原因为与服用中药有关的呼吸肌麻痹,心律失常。 例2:患者,男性,67岁,因恶心,呕吐咖啡样物1天,双上肢麻木、乏力、心慌、胸闷6小时入院。患者3天前因风湿性关节炎,腿痛,开始服某诊所处方汤药(内含川乌15 g),服第三剂后1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及咖啡样物5~6次。经村卫生室对症治疗,症状减轻,但出现双上肢麻木、乏力、心慌、胸闷、行走不稳,转入我院。入院查体:T 36.4℃,P 72次/min,R 19次/min,BP 125/75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精神差,心肺(-),腹软,胃脘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腹水征(-)。神经系统:语言流利,智能正常。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双上肢呈长手套样浅感觉减退,上肢共济运动失调。呕吐物常规:红细胞++,OB(+),血常规:白细胞13.4×109/L,血红蛋白106g/L,血小板156.2×109/L,肝功能:ALT 78 U/L,AST 96 U/L。心电图正常。诊断:急性川乌中毒,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入院后立即予止血,止吐,抑酸保护胃黏膜,保肝降酶,预防感染,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补液支持治疗,病情渐好转,一周后痊愈出院。 例3:患者,男性,70岁,因恶心呕吐咖啡样物2小时入院。患者2小时前饮含生川乌、草乌的药酒约15 0ml(药酒浸泡十余天),半个多小时后感口舌麻木、胸闷、胃脘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咖啡样物,夹有黑色血凝块,量约1000ml,急诊接入我院。查体:血压110/70mmHg(1mmHg= 0 133kPa) ,神志清,面色萎黄,双瞳等大, 腹软,胃脘部压痛,心率68次/min ,律齐,Ⅱ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急查血常规:WBC11.6×109/L,血红蛋白98g/L,呕吐物常规:红细胞+++,OB(+)。诊断急性川乌、草乌中毒,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给予吸氧,心电监护,止血,止吐,抑酸保护胃黏膜,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对症治疗,

地黄炮制工艺综

地黄炮制工艺综述 历史沿革:本品为玄参科植物(Rehmannia glutionsa Libosch)的根茎加工品。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味甘性寒,主折跌、绝筋、伤中,功能主血痹、充填骨髓、长肌肉。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逐渐发展并且形成了以鲜地黄、生(干)地黄为主的药材及其炮制品。生地黄经过加工炮制而成熟地黄。鲜品、生品被列为清热凉血药,熟品性温,具有滋阴补血的功能,被列为滋阴补血药。地黄在临床应用上十分广泛,除了用于汤剂以外,还有很多将其作为君药的中成药,如八味、六味地黄丸等,疗效明确显著。地黄用于药用部位的主要为跟,其他部位的应用也见诸报道。如《千金方》“地黄叶主治恶疮似癞”,《中药大辞典》将地黄花、地黄实(种子)单列为药。现代临床有报道用鲜地黄外敷疗伤,治疗脓肿痈疮。化学成分:附子为川乌子根的加工品,主要含毒性较小的单酯类生物碱:笨甲酰乌头胺(benzoylaconine)、苯甲酰中乌头胺(benzoylmesaconine)、苯甲酰次乌头胺(benzoyl hypacomne),甚至被水解为毒性更小的胺醇类碱:乌头胺(acomne)、中乌头胺(mesacomne)、次乌头胺(hypacomne).从水提物中分离得新江油乌头碱(neojiangyouacontine)、尿嘧啶、华北马头碱、黄草乌头碱、尼奥灵和附子亭等.从日本乌头所加工的附子中分离出具有强心作用的微量有效成分dl-去甲基衡州鸟药碱(dl-demethylcoclaurine, higenamine),此碱作用强烈,稀释至10^-9浓度时仍显强心活血作用.又报道已从附子中分出一种棍掌碱(coryneine),具有升压和强心的活性.附子含乌头碱(acon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塔拉乌头胺(talatisamine),和乌胺(higeramine)即是消旋去甲基衡州乌药碱(demethylcoclaurine),棍掌碱氯化物(coryneine chloride),异飞燕草碱(isodelphinine),苯甲酰中乌头碱(benzoyl mesaconitine),新乌宁碱(neoline),附子宁碱(fuziline),北乌头碱(beiwutine),多根乌头碱(karakoline),去氧乌头碱(deoxyaconitine),附子亭碱(fuzitine),准葛尔乌头碱(songorine)尿嘧啶(uracil),江油乌头碱(jiangyouaconitine),新江油乌头碱(neojiangyouaconitine),去甲猪毛菜碱(salsolinol)等。 化学成分:经过近30年的研究,发现地黄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苷类、糖类及氨基酸,研究报道中多以苷类为主,在昔类中又以环烯醚菇昔为主。目前己从地黄中分离出32种环烯醚砧昔类化合物,其中以梓醇含量最高。 1.昔类 1.1梓醇:梓醇为环烯醚菇单糖昔,李先恩[1]采用HPLC测定地黄中梓醇的含量(以干重计算),发现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的不同单株中梓醇含量有较大差异。梓醇在生地黄中的含量平均为6.7409/g,在熟地黄中含量只有0.87mg/g[1]。杜红光[9]运用薄层扫描法发现地黄不同炮制品中梓醇的含量差异很大,含量依次为鲜地5.5mg/g、生地 2.2mg/g、熟地1.3mg/g,同样验证了梓醇在炮制的过程中易水解和氧化而损失。 1.2地黄昔D:李更生等[10]用HPLC测定地黄昔D的含量为1.37mg/g~6.91mg/g,从8个不同产地的16份完整药材样品中地黄昔D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以道地优质药材地黄昔D的含量较高。 1.3麦角甾苷:边宝林等[1]通过HPLC测得麦角甾苷的含量在鲜地黄中为1.16mg/g,在生地黄中为0.93mg/g,在熟地黄中为0.40mg/g。 1.4地黄苷A:地黄苷A是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中的环烯醚萜双糖苷,刘长河等[1],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干燥地黄中地黄苷A的含量一般不低于1.ogm/g。 1.5 β一谷甾醇:王淑美等[1]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方法(TLCS)测定不同产地的地黄中β一谷甾醇的含量为0.14mg/g~0.31mg/g。 1.6腺苷:朱等l4I]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产地出产的地黄中腺昔含量为。.07~0.22gm/g。 2.2糖类

草乌的现代炮制研究

草乌的现代炮制研究 彭晓明21010级中药学3100060030 概述 草乌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快根,中医认为它具有搜风胜湿,散寒止痛的功能。草乌有剧毒,主要毒性成分为乌头碱,海帕乌头碱和美沙乌头碱等双酚型生物碱[1],小鼠的LD50 为0.308μg/kg,0.213μg/kg和0.213μg/kg[2]。自古以来,草乌就有很多炮制方法,但在减低毒性的同时,其内在成分却损失了50%-90%[3-4],不利于原药材的充分利用。现介绍几个草乌的现代炮制方法,能够避免传统方法的弊端。 润,蒸,煮相结合的炮制方法 1. 取原药材,大小个分开,除去杂质,洗净; 2. 湿:把药材置不漏水的容器内润(上盖湿布,洒水,4 次/ 日,以底部不积水为宜); 3. 蒸36h后取出,切成2mm厚的饮片, 置容器内蒸1h,然后再润36 h,取出后连续蒸6 h。或者取出后煮4个小时。 优点:润蒸或润煮相结合炮制草乌较药典规定的方法具有内在成分损失减少且污染加工地周围环境的优点,较其它各种传统炮制方法还有不使用辅料生,产周期短等优点。 润的中途切制饮片可以便于蒸汽的穿透,促进生物碱的水解和软化药材[5]。 高压锅蒸法 1. 取生草乌,拣去杂质,快速洗净; 2. 把药材置不漏水的容器内润(洒水,4 次/ 日); 3. 置手提式高压锅内(115℃,0.7kg/cm3),蒸1小时得到成品。 优点:草乌的有毒化学成分在高压下降到最近,而生物碱总含量没有发生变化。 烘制法 1.采集新鲜的草乌块根,拣去杂质,快速洗净; 2.取草乌厚片适量,置5000ml烧杯中,用清水润48小时,润至内无干心; 3. 放置烘干箱内在110℃烘制(4小时内即可) 优点:烘制方法简便,可行,烘制时间控制在4小时内即可,。而且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草乌的毒性[6]。 石灰、生姜制法 1. 取石灰加水溶解,过滤,将泡过的草乌倒入滤液中,加水淹没草乌,浸泡2天,使草乌变成淡黄色时为度; 2. 倾出石灰水再换清水漂浸2天,至无石灰气味为止,捞出去芦,切3mm厚的片,晒至8-9成干(不能晒至全干,因本品富淀粉,晒至全干则易碎烂); 3. 另取生姜加水掏汁,加入草乌片泡1夭,用微火烘干。 用量:每草乌10kg,用石灰1kg,生姜2kg,水10kg。 优点:无污染,操作方便,简单。 加生石灰消除草乌炮制过程中的污染 草乌浸泡液中加入生石灰后,可使溶液中的生物碱含量降低,毒性减少。加入生石灰

附子炮制工艺综述

附子炮制工艺综述 【历史沿革】附子始载于《本经》,列入下品。《本草经集注》云:“乌头与附子同根。”《纲目》载:“初种为乌头,象乌之头也。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乌头如芋魁,附子如芋子,盖一物也。”根据以上本草所载附子与乌头的原植物应为同一种,即主根称为乌头,侧根称为附子。关于附子的产地,按《别录》载:“附子生犍为山谷及广汉,冬月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据考证,犍为和广汉即今四川省犍为县和广汉市,目前仍为附子产地之一,其原植物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本草图经》龙州乌头图和《纲目》所附乌头、附子图均为本种。 【化学成分】附子为川乌子根的加工品,主含毒性较小的单酯类生物碱:苯甲酰乌头胺(benzoylaconine)、苯甲酰中乌头胺(benzoylmesaconine)、苯甲酰次乌头胺(benzoyl hypacomne), 甚至被水解为毒性更小的胺醇类碱:乌头胺(acomne)、中乌头胺(mesacomne)、次乌头胺(hypacomne)。从水提物中分得新江油乌头碱(neojiangyouacontine)、尿嘧啶、华北马头碱、黄草乌头碱、尼奥灵和附子亭等。从日本乌头所加工的附子中已分离出具有强心作用的微量有效成分dl-去甲基衡州鸟药碱(dl-demethylcoclaurine, higenamine), 此碱作用强烈, 稀释至10^-9浓度时仍显强心活血作用.又报道从附子中分出一种棍掌碱(coryneine), 具有升压和强心的活性。附子含乌头碱(acon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塔拉乌头胺(talatisamine),和乌胺(higeramine)即是消旋去甲基衡州乌药碱(demethylcoclaurine),棍掌碱氯化物(coryneine chloride),异飞燕草碱(isodelphinine),苯甲酰中乌头碱(benzoyl mesaconitine),新乌宁碱(neoline),附子宁碱(fuziline),北乌头碱(beiwutine),多根乌头碱(karakoline),去氧乌头碱(deoxyaconitine),附子亭碱(fuzitine),准葛尔乌头碱(songorine)尿嘧啶(uracil),江油乌头碱(jiangyouaconitine),新江油乌头碱(neojiangyouaconitine),去甲猪毛菜碱(salsolinol)等。【药理作用】 1.附子、川乌具强心作用,对心动过缓性心律不齐有效,强心成分为去甲乌药

中医内科学病例分析

六、病例分析题,每题5分,共15分 2.某男,60岁, 干部。 病史:10年前因受凉后咳嗽。此后每因起居不慎,愈而复发,或迁延不愈。 喉痒咯痰不畅,尤以秋冬季为甚,且有逐年加重之势。近两年来,咳 嗽更为频繁,咳声重浊,吐痰量多,痰白粘稠,并感胸闷气粗,饮食减 少,形体日渐消瘦,体力日渐减退,大便溏泄,舌苔白腻,脉濡滑。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2.患者,男,36岁,建筑工人。 病史:双膝关节反复疼痛6年。今年3月份天气突然转冷,关节疼痛加剧,痛处固定,局部较冷,热敷后疼痛稍减,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淡红而 润,苔薄白,脉弦紧。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机概要(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3.患者,男,56岁,工人。 病史:多饮,多食,多尿半年。近10年来常感头晕头痛,经检查诊断为“高血压”,服用西药“尼群地平”控制血压。半年前出现口渴多饮,纳食增 加,小便量多等症。现见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口干唇燥,皮肤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六、病例分析题 1.诊断::咳嗽(痰湿蕴肺型)

分析:因外感后调摄不周,肺卫受损,卫外功能不固,故易感受外邪而反复咳嗽;子盗母气,脾气亏虚,运化失司,痰浊内生,上壅于肺,肺气 不利,故见咳声重,痰多色白质粘,胸闷气粗;脾不升清,则大便溏 泄;气血生化乏源,故饮食减少,形体日渐消瘦,体力日渐减退;舌 苔白腻,脉濡滑为痰湿内蕴之征。 治法:健脾燥湿,止咳化痰。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半夏7g 茯苓12g 陈皮6g 甘草3g 苏子10g 白芥子7g 莱菔子10g 苍术10g 厚朴 10g 党参15g 白术10g 日一剂,水煎服。 2.诊断:痹证(痛痹) 分析:因职业原因,工作辛劳又长期触风冒雨,风寒湿邪易乘虚侵袭,致气血凝滞,经络痹阻,而发为关节疼痛;复感风寒之邪,寒性凝滞收引, 脉络拙急故疼痛加剧,痛处固定,局部较冷,热敷后疼痛稍减,关节 屈伸不利;苔薄白,脉弦紧为寒邪侵袭之征。 治法:散寒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乌头汤加减:制川乌 8g(先煎)麻黄8g 白芍15g 黄芪15g 牛七15g 桂枝6g 苍术6g 甘草6g 每日一剂,水煎滤出药液后 入蜜一匙,分三次温服。 3.诊断:消渴(下消--肾阴亏虚) 分析: 患者年高久病,肾阴亏虚,虚火内生,上燔于肺,则口渴多饮,口干唇燥,皮肤干燥;虚火上扰清窍则头晕耳鸣;中灼脾胃则纳食增加; 肾失濡养,开阖固摄失权,水谷精微随小便排出体外,故尿频量多, 混浊如脂膏;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肾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滋阴补肾,润燥止渴。

毒性中药的炮制方法

毒性中药的炮制方法 1.毒性中药的范围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所列毒性中药共28种: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羊花、雪上一枝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第一部共收载毒性中药材68种,分为3类,其中“大毒”8种、“小毒”24种、“有毒”36种。 “大毒”类有:川乌、马钱子、天仙子、巴豆(含巴豆霜)、红粉、闹羊花、草乌、斑蝥、。 “小毒”类有:丁公藤、九里香、土鳖虫、川楝子、小叶莲、水蛭、艾叶、北豆根、地枫皮、红大戟、两面针、吴茱萸、苦木、苦杏仁、草乌叶、南鹤虱、鸦胆子、重楼、急性子、蛇床子、猪牙皂、绵马贯众(含绵马贯众炭)、蒺藜、鹤虱。 “有毒”类有:干漆、土荆皮、山豆根、千金子(含千金子霜)、制川乌、天南星、木鳖子、甘遂、仙茅、白附子、白果、半夏、朱砂、华山参、全蝎、芫花、苍耳子、两头尖、附子、苦楝皮、金钱白花蛇、京大戟、制草乌、牵牛子、轻粉、香加皮、洋金花、常山、商陆、硫黄、雄黄、蓖麻子、蜈蚣、罂粟壳、蕲蛇、蟾酥。 2.毒性中药的生产 (1)凡加工炮制毒性中药,必须按照《中国药典》、部(局)颁标准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炮制规范》的要求进行,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供应、配方,或用于制剂生产。 (2)制剂生产单位必须对含毒性中药的制剂提出切实可行的质量标准,按品种审批规定报批后,方可生产。 (3)制剂生产中,应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操作规程。毒性中药必须在质检人员监督下准确投料,并应建立完整的生产记录以备查。产品需经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除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保密的品种外,产品包装、说明书上应注明处方、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并应有黑色“毒”字明显标记,严防与一般药品混淆。

中内病例分析

患者女性,28岁,发热3天,目黄1天。于3天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恶寒,自己服用“感冒药”症状无好转。现症见发热,头痛口干,胸闷,不思饮食,小便短少而黄,大便2天未解。检查:体温38℃,两目白睛发黄,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 答题要求:诊断(疾病、证候)、治法、主方、处方。 黄疸阳黄热重于湿。清热利湿,佐以通腑 茵陈蒿汤茵陈蒿18g、山栀子9g、大黄6g (虎杖、板蓝根、败酱草、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等) 患者男性,32岁,反复心悸1年余。于1年多前“感冒”后出现心悸,至今未愈。现症心悸气短,劳累则加重。伴神疲乏力,纳呆便溏,健忘。面色无华,唇色淡暗,舌质淡暗,舌苔白,脉结代而弱。 答题要求:诊断(疾病、证候)、治法、主方、处方 心悸心脾两虚 病机:思虑过度可劳伤心脾,心血虚,不能上荣肌肤,故面色无华,脾气虚则气短,劳累加重,神疲乏力,纳呆便溏,气虚不行则唇色淡暗,舌质淡暗,脉结代而弱 主方:归脾汤加减 处方:当归10g 龙眼肉10g 黄芪10g 人参10g 白术10g 甘草5g 茯神15g 远志10g 枣仁10g 木香后下10g 丹参10g 3剂,每日1剂,水煎服。 患者男性,68岁,2000年1月15日就诊。反复气喘近20年,加重2个月。病人患慢性支气管炎近20年,于3年前被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近2月来于气喘加重。现症见气息短促,咳而痰稀薄,动则尤甚,足跗轻度水肿。舌质淡暗,舌苔白腻,脉沉细无力而数。 答题要求:诊断(疾病、证候)、治法、主方、处方。 答:喘证:虚喘,肾气虚 病机:久病肺虚及肾,气失摄纳,故见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动则尤甚,气不得续。肾阳虚,气不化水,则跗肿,气不运行则舌质淡暗,肾阳不足导致脾阳不足,脾不运化则舌苔白腻,肾阳虚及阴虚则阴阳两虚则脉沉细无力而数。 治法:补肾纳气 方药: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肉桂3g 附子5g(先煎)山茱萸10g 熟地10g 山药10g 泽泻10g 丹皮10g 茯苓10g 人参10g 另煎蛤蚧10g 3剂,每日1剂,水煎服 患者女性,45岁,关节疼痛3年余。现症见右手掌指骨节疼痛明显,入夜尤剧,遇寒痛甚,疼痛骨节处稍肿微红,触之不热,伴身重而累。舌质暗红而润,舌苔白,脉弦。 要求回答:诊断(疾病、证候)、主要病机、治法、主方、处方(含药物及用量用法)。 答:痹病,痛痹 病机:感受风寒湿邪,寒邪偏胜,寒用凝滞,主收引,阻气血,肢体关节故痛。遇寒则血凝,故痛增剧,寒为阴邪,故局部皮肤不红,触之不热。舌质暗红而润,苔白脉弦,为属寒主痛之征。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主方:乌头汤加减 川乌10g先煎,麻黄6g 芍药10g 黄芪10g 甘草5g 桂枝10g 生姜5g 3剂,每日1剂,水煎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