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1.掌握药物剂量的临床意义

经方的药量是用的汉代的度量衡制.如何把”现代用量和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经方药量联系起来”这个问题,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

比方说桂枝汤,桂枝汤中桂枝和芍药的剂量是各三两.如果把桂枝的量用多了,它的方名就叫桂枝加桂汤.它的作用不是解肌驱风,调和营卫,而是温补心阳,降逆平冲,治疗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的奔豚.如果桂枝汤里把芍药的量用多了,它的方名就叫桂枝加芍药汤,它的作用是治疗太阴脾经受邪,太阴脾经气血不和而导致的腹满时痛.

又比方说麻黄汤中的麻黄,桂枝,甘草的剂量比例应当是3:2:1,如果变成1:2:3的话,这个方子就发不了汗.所以掌握剂量之间的关系在临床疗效上是很重要的.

又比方说五苓散这个方子,泽泻用量最多,猪苓,茯苓,白术用量居中,如果按照这样的剂量比例组成的散剂,给试验的动物吃,就有很好的利尿效果.而把这五个药等量的做成散剂,给相同的动物吃,它的利尿效果明显就差.

综上掌握药物的剂量和剂量比例在临床上很重要.

2.汉代的度量衡制

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1)关于重量: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shu)重十二铢,两铢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因为不知道使用北京的黍米,还是用南京的;是用干的,还是用湿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1铢=7.81g。

(2)关于容量,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合升斗斛是十进位)

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1合=20ml ,1升=200ml,1斗=2000ml。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3)关于度量,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通过文物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基本计量单位均为黍米,反应了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的社会现象。3、度量衡制历代变迁史

医药书宋朝以前用汉制,宋朝以后用宋制或者今制

(1)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

①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

②伤寒论中有的方剂,分通份,是指药物之间的计量比例。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如四逆散中各十分。

(2)从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1斤从200g上升到了600g左右,1升从200ml上升到1000ml,1尺从23cm上升到了33cm。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为什么呢?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员他们的理解认为,在这个时期地主收租想多收一些,国家收税想多收一些,于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斗给扩大了,后来大家都这么作,国家就从新制度度量衡了。但是到宋代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库平制(货币计量的制度),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了下来。为什么后面这一千年没有随意扩大呢?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流通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国家征税,地主收租,不再单纯收粮食,而靠货币的流通.所以从宋朝以后,随着商业的发达,随着货币的流通,度量衡再发生什么变化,就没有实际的经济意义了.因此度量衡制就稳定下来了.所以从中国历史上来看,就是汉朝以后到宋朝以前,度量衡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宋朝到清朝度量衡制是基本稳定的.

但晋朝、唐朝、宋朝,国家规定:“天文和医药一定要保留古制.而社会上一般的商业那就用新制”.所以宋以前的中药书,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剂量仍然是保留的汉制.

(3)宋朝至清朝的度量衡制。

宋朝国家在中药的服用方法和计量上进行了改革。服用方法上,宋朝改用了煮散,就是把药物做成了粗散,然后煮散,连药渣一块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一块吃的话,药量一定要减少.你看宋朝书的药量都是很小很小.这样药量一减少,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

宋朝的度量衡制,它衡重的计量单位上,用了斤.两.钱.分.厘.毫.所以当我们看到一本中药书上有斤.有两.有钱.有分.有厘.有毫这样的计量单位来计量的时候,那

我们就知道这是宋朝以后的计量单位.由于宋到清的计量单位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宋到清的医书基本用的是宋代的这种度量衡制.

综上,虽然度量衡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中医药方面却很简单,就是宋朝以前是汉制,宋朝到解放前用的是宋制。

(4)解放后的度量衡制。

把一斤变成了500克,为了换算方便.实际上,在中药计量上变化不大.过去老大夫开药3钱,1钱就是3克,3钱今天我们折合成9克。折合成9克,药房师傅嫌计算不方便,开9克也按10克算。医生干脆就把9克的药都改成10克。有个别的地方在度量衡制改革的时候,和大多数地方不一样。黑龙江在度量衡制改革的时候就把1两当成50克,1钱按5克来算。

5.经方药量的折算方法.

(1)重量的折算:包括精确折算方法和简便方法

其中:精确地折算方法:

如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折算过来就是:45g、30g、15g、28g 经方三次的治疗量

折算过来就是:15g、10g、5g、9g 现在一次的治疗量

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折算过来就是:45g、45g、45g、30g、12枚经方三次的治疗量

折算过来就是:15g、15g、15g、10g、4枚经方三次的治疗量

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这样记起来有点麻烦。

其中: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 ,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2)《伤寒论》中容量的折算:

①有的我们现在仍用容量来计量,如水。

②许多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用容量来计量了,如半夏、粳米。那么我们今天如何折算呢?可以先折算为现代的容量然后再称重。

比如说粳米一升,就用现在的粳米200ml进行称重就是180g。半夏半升,我们用半夏100ml,今天称重大概是50g。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g。麻子仁丸中的厚朴一尺,称重大概是15g。五苓散用一方寸匕,称重大概是5-6g。

(3)《伤寒论》中数量的折算:

用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我们今天还有用数量来计算的如大枣等。但是这种方法已经不常用了,都改成了称重的方法。如杏仁,我们不再数多少个杏仁,而是称重。有人称得杏仁100粒去皮尖是40g,桃仁100粒称重是30g,枳实一枚是18g(中等大小),附子一枚20g,大的附子一枚25g,乌头一枚大约是5g。还有个一钱匕,说法很多,没有考察清楚. 在伤寒论中,大陷胸汤里,用甘遂末一钱匕。甘遂是有毒的,后世医家根据实际情况,一钱匕大约一克左右,量是很小的。也有的书说一钱匕是1克到1.5克,这只是供大家参考。

4. 药量的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但比例不能错)

(1)因人制宜:实际上在临床应用的时候,无论是张仲景还是后世医家,他们都是因人,因时,因地来随时调整药量。以后我们学原文的时候会提到“强人用大附子一”,那就是说身高比较高、重量比较多的人用附子的话要用大个的。一般体质的人用附子的话就用一般大小的。这不就是因人制宜吗?

(2)因时制宜:包括了因季节气候的变化,因时代的变化。比方说,汉代的时候,人们的医药条件比较差,又没有那么多的西医西药,病通常很重,自己不能好的时候才找大夫。所以显然仲景有些药物的用量就比我们今天要多一些,特别是一些辛温的药。我们今天用茵陈的剂量显然要比张仲景那个茵陈蒿汤中的量用得要多。这就是因为时代的发展,人们经验的不断更新,人们对药物药量的运用发生了变化。

(3)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域,人的体质不一样,气候不一样,水土不一样,所以在药量的应用上也有差异。我举过黑龙江的例子,那用的药量都很大。我们在座的一的同学,原来是黑龙江中医学院毕业的,他说我们那里都是5克,10克,15克,20克,50克,100克,150克,200克,甚至有的人还用上500克。来到这里(北京)怎么是3克,6克,10克,这就是因地制宜。

同样的道理,我第一次在韩国给人开方的时候,有一个记者,她是神经衰弱,晚上睡不着觉。我看她舌红,有五心烦热。我就用了养阴清热,镇静安眠的药。过了几天,他的丈夫给我打电话说,你的药有问题,我的妻子原来晚上虽然睡不好觉,白天还能够上班。吃了你的药以后,晚上也困,白天也困,现在她不能上班了,这是什么问题?

我问"你的药是自己煮的,还是你在什么地方煮的呀?"

他说"就在你工作的那个医院煮的"

我刚到那里,对医院的煮药设备不怎么了解,他们煮药使用一个密封的大罐子,

现在我们国家也有这东西了.煮完药以后,把药渣放到一个机器里,既可以挤压,又可以离心,药渣拿出来时非常干燥,药汁浓度高.另外,韩国很多中药是进口的,都选最好的品种.韩国人皮肤的腠理比较疏松,对中药的耐药量不如北京人,因此按照北京人的药量吃完以后,晚上也困,白天也困.我知道这种情况后就告诉她,把你煮的一盒药(韩国煮的药不是装在塑料袋里,而是装在纸盒里)分成两次吃,看看怎么样.结果她就白天精神很好,晚上睡得很好.从此我在给韩国人开放子的时候,就按北京人的二分之一量或三分之二量.这就叫因地制宜.

原文来自《郝万山讲伤寒杂病论》第18讲。因为觉得这部分的内容还是比较有用的,发上来供大家参考。

常用度量衡单位及换算表(近似值)METRICCONVERSIONS

常用度量衡单位及换算表(近似值)METRIC CONVERSIONS 英制单位公制单位英制—公制公制-英制 长度LENGTH inch(in)英才millimetre(mm)毫米lin= 1cm= foot(ft)英尺centimetre(cm)厘米1ft= 1m= yard(yd)码metre(m)米1yd= 1m= furlong(fur)浪kilometre公里1fur=201m 1km= mile英哩international nautical mile 1milee= 1km= (for nvigation)(用 於航海) (n mile)国际海哩1n mile=1852m 1km= mile 重量WEIGHT ounce盎司gram(g)克1oz= 1g= pound 磅Kilogram(Kg)千克1ib=454g 1kg= stone 1stone= 1kg= ton噸tonne(t)噸1ton= 1t= 面积AREA square inch(in2) 平方英寸square centimetcm2平 方厘米 1li2= 1cm2= square foot(ft2) 平方英尺 square metre(m2)平方米1ft2=929cm2 1m2= square yard(yd2) 平方码 metre(m)米1yd2= 1m2= acre(ac)英畝Hectare(ha)公顷1ac= 1ha=

square mile平方 英哩square Kilometre(Km2) 平方公里 1square mile= 1km2= mile 体积VOLUM cubic inch(in3)立方英寸cubic centimetre(cm3) 立方厘米 1in3= 1cm3= cubic foot(ft3) 立方英尺 cubic metre(m3)立方米1ft3= 1m3= cubic yard(yd3) 立方码 1yd3= 1m3= bushel(bus)蒲式 耳 1bus= 1m3= 容积(液体)VOLUME(FLUIDS) fluid ounce(floz) 液体盎司 millilitre(ml)毫升1floz= 1ml= Pint(pt)品脱litre(1)升1pt=568ml 1litre= gallon(gal)加仑cubic metre(m3)立方 米 1gal= 1m3= 力FORCE pound-force(1bf) 磅力 Newton(N)牛顿1bf= 1n= ton-force顿力Kilonewton(KN)千牛 顿 1tonf= 1KN= 压力PRESSURE pound per square inch(pis)磅 /平方英寸Kilopascal(Kpa)千 帕斯卡 1psi= 1kpa=

度量衡换算表

度量衡换算表 长度 1千米(km),0.621英里(mile),0.54海里(nmile) 1米(m),3.281英尺 (ft),1.094码(yd) 1厘米(cm),0.394英寸(in) 1英里(mile),1760码(yd),5280英尺(ft),1.609千米(km) 1浪(furl),40杆(rad),220码(yd),660英尺(ft) 1杆(rad),5.5码(yd),16.5英尺(ft),5.029米(m) 1码(yd),3英尺(ft),0.9144米(m) 1英尺(ft),12英寸(in),0.3048米(m) 1英寸(in),2.54厘米(cm) 1密耳(mil),0.001英寸(in),0.0254毫米(mm) 水程 1海里(nmile)=1.852千米(km),1.1516英里(mile),6080英尺(ft) 1链[英制](cab),0.1海里(nmile),608英尺(ft),185.32米(m) 1链[美 制](cab),720英尺(ft),219.46米(m) 1测链(ch),11英寻(fm),20.117米(m) 1英寻(fm),6英尺(ft),1.829米(m) 1节[锚链长度],2.5米(m) 平面角 1度(?/deg),60分(′/min),3600秒(″/sec) 1弧度(rad),57?17′44.8″ 1[罗经]点,11.25? 面积 221平方公里(km),100公顷(ha),247.1英亩(acre),0.386平方英里(mile) 221平方米(m),10.764平方英尺(ft) 21公顷(ha),10000平方米(m),2.471英亩(acre) 21公亩(are),100平方米(m)

常用国际度量衡换算表

重量换算 7. 重量换算 (一) 公 制 英 制 美 制 中国市制 英 制 港 制 公 制 中国市制 英美制 公 吨 长 吨 短 吨 担 英 担 司马担 公 斤 斤 磅 (Metric (Long (Short (Hundred Kilo- ton) ton) ton) weight) (Picul) gram) (Pound) 1 0.984 2 1.102 3 20 19.68 4 16.53 5 1,000 2,000 2,204.62 1.016 1 1.12 20.32 20 16.8 1,016.05 2,032.1 2,240 0.9072 0.8929 1 18.144 17.857 15 907.2 1,814.4 2,000 0.05 0.04921 0.0551 1 0.9842 0.8267 50 100 110.23 0.0508 0.05 0.056 1.016 1 0.8402 50.8 101.6 112 0.0605 0.05954 0.0667 1.21 1.19 1 60.48 120.96 133.33 1 2 2.2046 0.5 1 0.1023 0.4536 0.9072 1 8. 重量换算 (二) 公 制 英 美 制 常 衡 英 美 制 金 衡 或 药 衡 中 国 市 制 公 斤 克(公分) 磅 两(盎司) 磅 两 (盎司) 两 (Kilo- (pound) (Ounce) gram) (Gram) (Pound) (Ounce) (Troy or A

pothecary) (十量制) 1 1,000 2.2046 2 35.2736 2.679227 32.15072 20 0.001 1 0.0022 0.035274 0.0026792 0.03215 0.02 0.45359 453.592 1 16 1.2152777 14.5833324 9.072 0.02835 28.3495 0.0625 1 0.07595486 0.91145833 0.567 0.37324 373.2418 0.82285714 13.1657 1 12 7.465 0.031103 31.1035 0.06857143 1.0971428 0.08333 1 0.622 0.05 50 0.11023 1.76368 0.13396 1.60752 1 单位长度重量换算 9. 单位长度重量换算 公 制 英 美 制 中 国 市 制 公斤/米 磅/尺 磅/寸 斤/尺 (Kilogram/Meter) (Pound/Foot) (Pound/Inch) 1 0.67 2 0.056 0.667 1.488 1 0.083 0.992 17.858 12 1 11.905 1.5 1.088 0.084 1 ? 单位面积换算 10. 单位面积换算

中国古代度量衡换算

中国古代度量衡换算 中国古代度量衡 尺(cm) 斗(l) 斤(g) 周秦汉 22.5 1.94 256 东汉23.04 1.98 222.73 魏 24.12 2.023 222.73 晋 24.45 2.02 222.7 3 隋 29.51 5.944 668.19 唐 31.1 5.944 596.8 2 宋元 30.72 9.488 596.82 明 31.1 17.037 596.82 清 32 10.355 596.8 2 民国 33.3 10 500 中国历代度量衡制演变简表 以下仅供参考,部分内容学术上还有争议。 中国历代度制演变简表

时代度制统一换算(厘米) 商 1尺 = 10寸,1寸 = 10分 1尺 = 15.8, 1寸 = 1.58 战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2.31 1分 = 0.231 秦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汉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三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西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东晋及十六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5, 1 尺 = 24.5 1寸= 2.45, 1分 = 0.245 南北朝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5, 1尺 = 24.51寸 = 2.45, 1分 = 0.245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1寸 = 10分 1丈 = 296, 1尺 = 29.61寸= 2.96, 1分 = 0.296 唐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小尺:1丈 = 300, 1尺 = 30 1寸 = 3, 1分 = 0.3大尺:1丈 = 360, 1尺 = 361寸 = 3.6, 1分 = 0.36 宋元 1丈 = 10尺, 1尺 = 10寸,1寸 = 10分 1丈 = 312, 1尺 = 31.2 1寸 = 3.12, 1分 = 0.312 明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1尺 = 34, 1寸 = 3.4

单位换算表

S1单位换算表?度量衡换算表 公制单位 中 文 英 文 缩 写 与公尺之关系 互相间之关系 公 里 Kilo-meter km 103m =10公引=100公丈=1000公尺 公 引 Hectometer hm 102m =10公丈=100公尺 公 丈 Dekameter dam 101 m =10公尺 公 尺 Meter m 100m =10公寸=100公分=1000公厘 公 寸 Decimeter dm 10-1m =10公分=100公厘 公 分 Centimeter cm 10-2m =10公厘=104公忽 公 厘 Millimeter mm 10-3m =103公忽=106微毫=107埃 公 忽 Micron μ或μm 10-6 m =103 微毫=104 埃=10-3 mm 微 毫 Millimicron mμ或μμ 10-9m =10-1埃=10-3μ=10-6mm 埃 Angstrom Ao或Aμ 10-10m =10-7mm 英制单位 公英制互换 中 文 英 文 缩 写 与公尺之关系 互相间之关系 公制 1公厘(km)=0.6214哩(mile) 哩 mile 63360 in =1760码=5280呎 1公尺(m)=1.0936码(yd) 码 yard yd 36 in =3呎 ↓ 1公分(cm)=0.3937吋(in) 呎 foot ft(1') 12 in =1000英毫=1/3码 英制 1公厘(mm)=0.03937吋(in) 吋 inch in(1'') 1 in =1/36码=1/12呎 公制 1哩(mile)=1.609公厘(km) 英 分 line 10-1in =1/120呎=1/10吋 1码(yd)=0.914公尺(m) 毫吋(英毫) mil 10-3 in =10-2 英分 ↓ 1尺(ft)=30.48公分(cm) 微 吋 microinch μin 10-6in =10-3毫吋 英制 1寸(in)=25.4公厘(mm) ■对S1单位换算率表(粗线框内为S1单位) 比热 J/kg.k) kcal(kg.℃) 压力 1 2.388 89×10-4 Pa bar kgf/cm2 atm mmH 2o mmHg 4.186 05×103 1 1 1×10-5 1.019 72×105 9.869 23×10-6 1.019 72×10-17.500 23×10-3 注:1cal=4.186 05J(依日本计量法) 1×105 1 1.019 72 9.869 23×10-1 1.019 72×1047.500 23×102 9.806 65×104 9.806 65×10-1 1 9.678 41×10-1 1×104 7.355 41×102 热传达系数 1.013 25×105 1.013 25 1.033 23 1 1.033 23×1047.600 00×102 w/(m 2.k ) kval/(h.m 2.℃) 9.806 65 9.806 65×10-5 1×10-4 9.678 41×10-5 1 7.355 59×10-2 1 8.600 0×10-1 1.333 22×102 1.359 22×10-3 1.359 55×10-3 1.315 79×10-3 1.359 55×10 1 1.162 79 1 注:1Pa=1n/m 2 注:1cal=4.186 05J(依日本计量法) 功率(功率\动力)热流 kw kgf.m/s ps kcal/h 1 1.019 72×102 1.359 62 8.600 0×10-4 9.806 65×103 1 1.333 33×10-2 8.433 71 注:1w=1J/S.PS:法国马力 7.355 ×10-1 7.5 ×10 1 6.325 29×102 1PS=0.735 5kw (依日本计量施行法) 1.162 79×10-3 1.185 72×10-1 1.580 95×10-3 1 1cal=4.186 05J (依日本计量法) 应力 Pa MPaN/mm 2 kgf/mm 2 kgf/cm 2 J Kw.h Kgf.m kcal 1 1×10-6 1.019 72×10--7 1.019 72×10-5 1 2.777 78×10-7 1.019 72×10-1 2.388 89×104 1×106 1 1.019 72×10-1 1.019 72×10 3.600 ×106 1 3.670 98×105 8.600 0×102 9.806 65×106 9.806 65 1 1×10-2 9.806 65 2.724 07 ×10-6 1 2.342 70×10-3 9.806 65×104 9.806 65×10-2 1×10-2 1 4.186 05×103 1.162 79×10-3 4.268 58×102 1 注:1J=1w.s 1J=IN.M. 1cal=4.186 05J (依计量法)

中英文度量衡对照表

. 中英文度量衡对照表 英美制到公制转换 Linear Measure 长度 1 inch 英寸=25.4 millimetres 毫米 1 foot 英尺=1 2 inches 英寸=0.3048 metre 米 1 yard 码=3 feet 英尺=0.9144 metre 米 1 (statute) mile 英里=1760 yards 码 =1.609 kilometres 千米 1 nautical mile 海里=185 2 m. 米 Square Measure 面积 1 square inch 平方英寸=6.45 sq.centimetres 平方厘米 1 square foot 平方英尺=144 sq.in.平方英寸 =9.29 sq.decimetres 平方分米 1 square yard 平方码=9 sq.ft. 平方英尺 =0.836 sq.metre 平方米 1 acre 英亩=4840 sq.yd.平方码=0.405 hectare 公顷 1 square mile 平方英里=640 acres 英亩 =259 hectares 公顷 Cubic Measure 体积 1 cubic inch 立方英寸=16.4 cu.centimetres 立方厘米1 cubic foot 立方英尺=1728 cu.in. 立方英寸 =0.0283 cu.metre 立方米 1 cubic yard 立方码=27 cu.ft. 立方英尺 =0.765 cu.metre 立方米 Capacity Measure 容积 British 英制 1 pint 品脱=20 fluid oz. 液量盎司 =34.68 cu.in. 立方英寸=0.568 litre 升 1 quart 夸脱= 2 pints 品脱=1.136 litres 升 1 gallon 加伦=4 quarts 夸脱=4.546 litres 升 1 peck 配克= 2 gallons 加伦=9.092 litres 升 1 bushel 蒲式耳=4 pecks 配克=36.4 litres 升 1 quarter 八蒲式耳=8 bushels 蒲式耳 =2.91 hectolitres 百升 American dry 美制干量 1 pint 品脱=33.60 cu.in. 立方英寸=0.550 litre 升1 quart 夸脱= 2 pints 品脱=1.101 litres 升 1 peck 配克=8 quarts 夸脱=8.81 litres 升 1 bushel 蒲式耳=4 pecks 配克=35.3 litres 升American liquid 美制液量 1 pint 品脱=16 fluid oz. 液量盎司=28.88 cu.in. 立方英寸=0.473 litre 升 1 quart 夸脱= 2 pints 品脱=0.946 litre 升 1 gallon 加伦=4 quarts 夸脱=3.785 litres 升Avoirdupois Weight 常衡 1 grain 格令=0.065 gram 克 1 dram 打兰=1.77 2 grams 克 1 ounce 盎司=16 drams 打兰=28.35 grams 克

中英文度量衡对照表

中英文度量衡对照表 英美制到公制转换 Linear Measure 长度 1 inch 英寸= millimetres 毫米 1 foot 英尺=1 2 inches 英寸= metre 米 1 yard 码=3 feet 英尺= metre 米 1 (statute) mile 英里=1760 yards 码 = kilometres 千米 1 nautical mile 海里=185 2 m. 米 Square Measure 面积 1 square inch 平方英寸= 平方厘米 1 square foot 平方英尺=144 .平方英寸 = 平方分米 1 square yard 平方码=9 . 平方英尺 = 平方米 1 acre 英亩=4840 .平方码= hectare 公顷 1 square mile 平方英里=640 acres 英亩 =259 hectares 公顷 Cubic Measure 体积 1 cubic inch 立方英寸= 立方厘米 1 cubic foot 立方英尺=1728 . 立方英寸 = 立方米 1 cubic yard 立方码=27 . 立方英尺 = 立方米 Capacity Measure 容积 British 英制 1 pint 品脱=20 fluid oz. 液量盎司 = . 立方英寸= litre 升 1 quart 夸脱= 2 pints 品脱= litres 升 1 gallon 加伦=4 quarts 夸脱= litres 升 1 peck 配克= 2 gallons 加伦= litres 升 1 bushel 蒲式耳=4 pecks 配克= litres 升 1 quarter 八蒲式耳=8 bushels 蒲式耳 = hectolitres 百升 American dry 美制干量 1 pint 品脱= . 立方英寸= litre 升 1 quart 夸脱= 2 pints 品脱= litres 升 1 peck 配克=8 quarts 夸脱= litres 升 1 bushel 蒲式耳=4 pecks 配克= litres 升 American liquid 美制液量 1 pint 品脱=16 fluid oz. 液量盎司= . 立方英寸= litre 升 1 quart 夸脱= 2 pints 品脱= litre 升 1 gallon 加伦=4 quarts 夸脱= litres 升Avoirdupois Weight 常衡 1 grain 格令= gram 克 1 dram 打兰= grams 克 1 ounce 盎司=16 drams 打兰= grams 克 1 pound 磅=16 ounces 盎司=7000 grains 谷 = kilogram 千克 1 stone 英石=14 pounds 磅= kilograms 千克 1 quarter 四分之一英担= 2 stones 英石 = kilograms 千克 1 hundredweight 英担=4 quarters 四分之一英担= kilograms 千克 1 short ton 短吨(美吨)=2000 pounds 磅 = tonne 公吨 1 (long) ton 长吨(英吨)=20 hundredweight 英担= tonnes 公吨 公制到英美制转换 Linear Measure 长度 1 millimetre 毫米= inch 英寸 1 centimetre 厘米=10 mm.毫米= inch 英寸 1 decimetre 分米=10 cm. 厘米= inches 英寸 1 metre 米=10 dm. 分米= yards 码= feet 英尺 1 decametre 十米=10 m. 米= yards 码 1 hectometre 百米=100 m. 米= yards 码 1 kilometre 千米=1000 m. 米= mile 英里 1 mile marin 海里=185 2 m. 米= mile 英里Square Measure 面积 1 square centimetre 平方厘米= 平方英寸 1 square metre 平方米= 平方码 1 are 公亩=100 square metres 平方米 = 平方码 1 hectare 公顷=100 ares 公亩= acres 英亩 1 square kilometre 平方公里= 平方英里 Cubic Measure 体积 1 cubic centimetre 立方厘米= 立方英寸 1 cubic metre 立方米= 立方码 Capacity Measure 容积 1 millilitre 毫升= pint (British) 英制品脱 1 centilitre 厘升=10 ml. 毫升= pint 品脱 1 decilitre 分升=10 cl. 厘升= pint 品脱 1 litre 升=10 dl. 分升= pints 品脱

古今度量衡对照表全表

古今度量衡对照表 我国历代医药书籍中,关于用药计量单位的名称,虽然大体相同,但其具体的轻重、多少,往往随着各个朝代的变迁和制度的改革颇有出入,古制大多小于今制。鉴于读者应用中药时往往会参阅古今文献,在此收录一些有关古今度量衡对照的研究资料,仅供参考(个别折合数字经复算后略有改动)。 (一)古方度量衡对照表(均为十六进位制) 年代朝代 尺度容量衡量 一尺 合市 尺 一尺 合厘 米 一升 合市 升 一升 合毫 升 一斤 合市 两 一两 合市 两 一两 合克 数 约公元前11 世纪~前221年周 0.59 73 19.91 0.19 37 193. 7 7.32 0.46 14.3 约公元前221 年~前206年 秦 0.82 95 27.65 0.34 25 342. 5 8.26 0.52 16.1 3 约公元前206 年~公元23 年 西汉 公元25年~220年东汉 0.69 12 23.04 0.19 8 198. 1 7.13 0.45 13.9 2 公元220年~265年魏 0.72 36 24.12 0.20 23 202. 3

公元265年~420年晋 西晋 0.72 36 24.12 东晋 0.73 35 24.45 公元420年~589年南 朝 南宋 0.73 53 24.51 南齐 0.29 72 297. 2 10.6 9 0.67 20.8 8 粱0.19 8 198. 1 7.13 0.45 13.9 2 陈 公元386年~581年北 朝 北魏 0.88 53 29.51 7.13 0.45 13.0 2 北齐 0.89 9 29.97 0.39 63 396. 3 14.2 5 0.89 27.8 3 北周 0.73 53 24.51 0.21 05 210. 5 8.02 0.50 15.6 6 公元581年~618年随 (开皇) 0.88 53 29.51 0.59 44 594. 4 21.3 8 1.34 41.7 6 (大业) 0.70 65 23.55 0.19 81 198. 1 7.13 0.45 13.9 2 公元618年~907年唐 0.93 30 31.10 0.59 44 594. 4 19.1 1.19 37.3

密度表及单位换算表

密度表及单位换算表 M=密度*体积 千克千克/立方米立方米 常用金属材料的密度表 材料名称密度,克/立方厘米材料名称密度,克/立方厘米 灰口铸铁 6.6~7.4 不锈钢1Crl8NillNb、Cr23Ni18 7.9 白口铸铁7.4~7.7 2Cr13Ni4Mn9 8.5 可锻铸铁7.2~7.4 3Cr13Ni7Si2 8.0 铸钢7.8 纯铜材8.9 工业纯铁7.87 59、62、65、68黄铜8.5 普通碳素钢7.85 80、85、90黄铜8.7 优质碳素钢7.85 96黄铜8.8 碳素工具钢7.85 59-1、63-3铅黄铜8.5 易切钢7.85 74-3铅黄铜8.7 锰钢7.81 90-1锡黄铜8.8 15CrA铬钢7.74 70-1锡黄铜8.54 20Cr、30Cr、40Cr铬钢7.82 60-1和62-1锡黄铜8.5 38CrA铬钢7.80 77-2铝黄铜8.6

铬钒、铬镍、铬镍钼、铬锰、硅、铬锰硅镍、硅锰、硅铬钢7.85 67-2.5、66-6-3-2、60-1-1铝黄铜8.5 镍黄铜8.5 铬镍钨钢7.80 锰黄铜8.5 铬钼铝钢7.65 硅黄铜、镍黄铜、铁黄铜8.5 含钨9高速工具钢8.3 5-5-5铸锡青铜8.8 含钨18高速工具钢8.7 3-12-5铸锡青铜8.69 高强度合金钢` 7.82 6-6-3铸锡青铜8.82 轴承钢7.81 7-0.2、6.5-0.4、6.5-0.1、4-3锡青铜8.8 不锈钢0Cr13、1Cr13、2Cr13、3Cr13、4Cr13、Cr17Ni2、Cr18、9Cr18、Cr25、Cr28 7.75 4-0.3、4-4-4锡青铜8.9 Cr14、Cr17 7.7 4-4-2.5锡青铜8.75 0Cr18Ni9、1Cr18Ni9、1Cr18Ni9Ti、2Cr18Ni9 7.85 5铝青铜8.2 1Cr18Ni11Si4A1Ti 7.52 锻铝LD8 2.77 7铝青铜7.8 LD7、LD9、LD10 2.8 19-2铝青铜7.6 超硬铝 2.85 9-4、10-3-1.5铝青铜7.5 LT1特殊铝 2.75 10-4-4铝青铜7.46 工业纯镁 1.74

国际常用度量衡换算

国 际 常 用 度 量 衡 常用度量衡有:长度、时间、质量、面积、体积、容积 长度 长度用字母表示为L。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字母表示为m。 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忽米cmm、丝米dmm、微米μ等。 英尺与英寸都是国际上较通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十二进位,,是讲、写英语时的用法,英尺英文foot,简写ft;英寸英文inches,简写in。 1英尺(1/3码)=12英寸,英尺与英寸和标准计量--米的换算:1英尺=0.3048米,1英寸=0.0254米 尺与寸是我国现用的市际长度计量单位的一部份,十进位,尺与寸和标准计量--米的换算:1尺=0.3333米,1寸=0.0333米 1千米(1km)=1000米(1000m) 1米(1m)=10分米(10dm) 1分米(1dm)=10厘米(10cm) 1厘米(1cm)=10毫米(10mm) 1毫米(1mm)=10忽米(10cmm) 1忽米(1cmm)=10丝米(10dmm) 1丝米=10微米(10μ) 英尺(ft)与米(m)的换算:1英尺(1ft)=0.3048米(0.3048m) 米(m)与英尺(ft)的换算:1米(1m)=3.28084英尺(3.28084ft) 毫米(mm)与英寸(in)的换算:1毫米(1mm)=0.039370英寸(0.039370in)英寸(in)与毫米(mm)的换算:1英寸(1in)=25.4毫米(mm) 1米=100厘米=1000毫米 1英尺=0.348米 1英寸=2.540005厘米 1米=3.28084英尺 1厘米=0.3937英寸 1英寸=2.5400 厘米

1英尺=12 英寸=0.3048 米 1码=3 英尺=0.9144 米 1英里=1760 码=1.6093 千米 1尺=0.33333米 1寸=0.1尺 时间 时间的标准单位是秒,字母表示为s。 有小时h、分钟min、秒s。 1h = 60min = 3600s 质量 质量用字母表示为m。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字母表示为kg。有千克kg、克g等。 吨=20英担(CWT) 1英担=50.8024公斤 美制1短吨=20短担(CWT) 1短吨

小学单位换算表

小学单位换算表 篇一:小学数学单位换算大全 小学数学单位换算大全 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a×h÷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度量衡的单位及换算1

课题:度量衡的单位及换算 班级:姓名:组 教师评价: 编制人:审核人: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的度量衡单位,熟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发展学生运用单位换算的能力。 3. 让学生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 重点:度量衡单位的换算公式 难点:运用换算公式。 【预习案】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通读教材,完成预习案.重点关注度量衡单位的换算公式。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一、相关知识: 1、长度单位3、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体积的单位及换算 二、教材助读: 1、长度单位:测量长度的常用计量单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用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体积的单位:测量体积的公制计量单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又称_______)用符号_______表示。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分别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预习自测: 1、常用长度单位换算公式:1千米(公里)=_______米 1米=_______分米 1分米=_______厘米 1厘米=_______毫米 2、体积(容积)单位的换算公式:1立方米=_______立方分米(升) 1立方分米=_______立方厘米(毫升) 1立方厘米=_______立方毫米 3、质量(重量)单位换算公式:1吨=_______千克(公斤) 1千克=_______克 1克=_______毫克

常用国际度量衡换算表

常用国际度量衡换算表 一、摄氏和华氏温度换算 华氏 'F(Fahrenheit)= ℃ X 9/5+32 摄氏℃(Celsius or Centigrade)= 9/5X('F-32) 二、粮谷重量、容积换算 一公吨折合蒲式耳一蒲式耳折合 (Metric ton to Bushels) 磅(Pound) 公斤(Kilogram) 小麦,大豆 36.743 60 27.216 玉米 39.368 56 25.402 大麦(英制) 44.092 50 22.68 大麦(美制) 45.931 48 21.773 1 英制蒲式耳(=1.0321美制蒲式耳) 合 36.3677 公斤 三、植物油籽榨油率 (每百公斤油籽榨油公斤数) 椰干 64 大豆 16 蓖麻籽 45 棉籽 16 棕侣仁 46 花生(去壳) 43 亚麻籽 34 菜籽 35 油橄榄 15 花生(带壳) 30 桐果 16 葵花籽 35 1 公斤去壳花生约等于带壳花生 1.5 公斤 四、稻谷折合大米(每百公斤稻谷加工成大米公斤数) 日本 73.7 美国 73.6 缅甸 67.9 泰国 65.0 实用上一般按 65% 计 五、小麦折合面粉 (每百斤小麦出面粉公斤数) 美国 71.5 澳大利亚,阿根廷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72 六、原糖,精糖换算 每百斤原糖大致可出 92 斤精糖和 8 斤糖蜜. 但最常用的换算率是: 原糖 100 公斤 = 精糖 90 公斤或, 精糖 100 公斤 = 原糖 111 公斤 七、鲜蛋,蛋品换算 1 吨鲜蛋一般平均约有鲜蛋 17,360 个. 1 吨冰蛋 = 1. 2 吨鲜蛋 1 吨干蛋 = 4.4 吨鲜蛋 八、活畜重量折合屠宰后重量 (活畜重量除去,蹄,皮,血等重量) 牛: 为活牛重量的 57 %. 猪: 为活猪重量的 65-75 %. 羊: 为活羊重量的 40-47 %. 九、棉花的计量单位换算 从棉株直接摘取的棉花,叫籽棉.籽棉经轧花后得到的棉花称为皮棉 (或原棉).皮棉通常占籽

郝万山汉代度量衡的转换

郝万山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1. 汉代的度量衡。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 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这是五个容量的计 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

的14 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是份的意思。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样的意思。但是《金匮要略》中好几张方子是用分作为计量单位。 从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1斤从200g 上升到了600g左右,1升从200ml上升到1000ml,1尺从23cm上升到了33cm。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为什么呢?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员他们的理解认为,在这个时期地主收租想多收一些,国家收税想多收一些,于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斗给扩大了,后来大家都这么作,国家就从新制定度量衡了。但是到宋代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了下来。没有随意扩大,主要是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变化,地主收租,国家收税不再单纯的收粮食,而是收银子或银票,再改度量衡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晋、唐、宋的度量衡发生了变化但是,当时国家规定,医药和天文是关系到人命和国家兴衰的大事,故度量衡均用旧制,其

密度表及单位换算表

密度表及单位换算表 M =密度*体积 千克千克/立方米立方米 常用金属材料的密度表 材料名称密度,克/立方厘米材料名 称密度,克/立方厘米 灰口铸铁 6.6~7.4 不锈 钢 1Crl8NillNb、Cr23Ni18 7.9 白口铸 铁 7.4~7.7 2Cr13Ni4Mn9 8.5 可锻铸 铁 7.2~7.4 3Cr13Ni7Si2 8.0 铸钢 7.8 纯铜材 8.9 工业纯铁7.87 59、62、65、68黄 铜 8.5 普通碳素钢7.85 80、85、90黄 铜 8.7 优质碳素钢 7.85 96黄铜 8.8

碳素工具钢7.85 59-1、63-3铅黄铜 8.5 易切钢 7.85 74-3铅黄铜 8.7 锰钢 7.81 90-1锡黄铜 8.8 15CrA铬钢7.74 70-1锡黄铜 8.54 20Cr、30Cr、40Cr铬钢 7.82 60-1和62-1锡黄铜 8.5 38CrA铬钢7.80 77-2铝黄铜 8.6 铬钒、铬镍、铬镍钼、铬锰、硅、铬锰硅镍、硅锰、硅铬钢 7.85 67-2.5、66-6-3-2、60-1-1铝黄铜 8.5 镍黄铜 8.5 铬镍钨钢 7.80 锰黄铜 8.5 铬钼铝钢 7.65 硅黄铜、镍黄铜、铁黄铜 8.5 含钨9高速工具钢 8.3 5-5-5铸锡青铜 8.8 含钨18高速工具钢 8.7 3-12-5铸锡青铜 8.69 高强度合金钢` 7.82 6-6-3铸锡青

铜 8.82 轴承钢 7.81 7-0.2、6.5-0.4、6.5-0.1、4-3锡青铜 8.8 不锈钢 0Cr13、1Cr13、2Cr13、3Cr13、4Cr13、Cr17Ni2、Cr18、9Cr18、Cr25、Cr28 7.75 4-0.3、4-4-4锡青铜 8.9 Cr14、Cr17 7.7 4-4-2.5锡青铜 8.75 0Cr18Ni9、1Cr18Ni9、1Cr18Ni9Ti、2Cr18Ni9 7.85 5铝青铜 8.2 1Cr18Ni11Si4A1Ti 7.52 锻铝 LD8 2.77 7铝青铜 7.8 LD7、LD9、LD10 2.8 19-2铝青铜 7.6 超硬铝 2.85 9-4、10-3-1.5铝青铜7.5 LT1特殊铝 2.75 10-4-4铝青铜7.46 工业纯镁 1.74 铍青铜8.3 变形镁 MB1 1.76

中国古代度量衡换算

xx古代度量衡换算xx古代度量衡 尺(cm)斗(l)斤(g) xxxx 22.5 1.94 256 东汉 23.04 1.98 222.73xx24.12 2.023 222.73xx24.45 2.02 222.73xx29.51 5.944 668.19xx31.1 5.944 596.82 xx 30.72 9.488

596.82明31.1 17.037 596.82 清32 10.355 596.82 民国 33.3 10 500 xx历代度量衡制演变简表 以下仅供参考,部分内容学术上还有争议。 xx历代度制演变简表 时代度制统一换算(厘米) 商1尺= 10寸,1寸= 10分1尺= 15.8, 1寸= 1.58 战国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丈= 231, 1尺= 23.1, 1寸= 2.31 1分= 0.231 秦1引= 10丈, 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引= 2310,1丈= 231 1尺=

2.31 1分= 0.231 汉1引= 10丈, 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引= 2310,1丈= 231 1尺= 23.1, 1寸= 2.31 1分= 0.231 三国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丈=242,1尺= 24.2 1寸= 2.42, 1分= 0.242 西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丈=242,1尺= 24.2 1寸= 2.42, 1分= 0.242 东晋及十六国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丈= 245, 1尺= 24.5 1寸= 2.45, 1分= 0.245 南北朝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丈=245,1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