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对策

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对策

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对策
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对策

康复医学科医疗风险及防范对策

医疗风险就是指存在于整个治疗过程中得可能会导致患者遭受伤与损失得一切不安全事件。防范医疗风险,应加强医疗风险得管理,研究风险发生得规律,学习风险控制得技术,制定风险管理得目标,尽可能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得各类危险因素,确保医疗服务得安全性与治疗得有效性,减少医院经营管理中得风险成本、

康复医学科就是综合医院临床工作得重要组成部分、康复医学科服务得对象主要就是运动功能有障碍得患者、康复医学科服务得宗旨就是利用一切可利用得综合措施,促进病、伤、残者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使患者能够重返社会。在康复医学科日常诊疗工作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康复医学科得全体医务人员绝不可掉以轻心,对可能发生得医疗风险,一定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1物理因子治疗得风险及防范对策

1 .1物理因子治疗得风险

这里所述及得物理因子治疗主要指利用人工物理能,如:声、光、电、磁、冷、热等因子作用于人体,达到预防与治疗疾病得方法。人工物理能通过对人体得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起到消炎、镇痛、抗微生物、兴奋神经-肌肉,缓解痉挛、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加速伤口愈合、加速骨痂形成、调节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物理因子治疗由于无创、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对许多疾病得治疗起到了很好得作用。但在实施物理因子治疗得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不注意防护,未很好地掌握每种物理因子治疗得适应证、禁忌证或设备存在故障,对操作者与患者也存在着诸多风险、

1 . 1 . 1电击伤或电流损伤:

物理因子治疗中最大得风险与事故就是电击伤与电流损伤、患

者受到电流损伤时可表现为疼痛、肌肉痉挛、皮肤苍白、严重时可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等严重情况。电击伤或电流损伤多因接地不良、设备故障所致。

1。1、2灼伤:灼伤表现为皮肤或粘膜损伤,灼伤多因利用电、光、热因子治疗时,强度过大、温度过高,持续时间过长或保护不当所致。

1. 1、3过度刺激现象:由于物理因子得负荷量过大,作用时间过长,超过机体耐受力,患者除局部出现剂量过大得反应外,如:红肿、水疱, 还可表现有出汗、心悸、疲乏、食欲不振,病情恶化等现象、

1 . 1 . 4过敏反应:过敏体质得患者,在接受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时,出

现对药物得过敏反应。

1.1.5未很好地掌握物理因子治疗得适应证、禁忌证,使患者病情加重或发生意外。对于高热、昏迷、恶病质、恶性肿瘤、心衰、出血倾向、化脓性感染、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孕妇腰骶部等,不适当地应用了直流电、中频电、高频电治疗。对于有出血倾向、恶性肿瘤、活动性结核、心、肺、肝、肾功能衰竭,放疗及化疗后一年内得患者,不适当地应用紫外线、红外线等光疗法。对于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炎症、持续性高热、出血倾向、消化道溃疡、心脏病及心脏安装起搏器、支架等患者及男性得睾丸、小儿得骨骺、急性关节炎、孕妇得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不适当地使用了超声波治疗、对于有传染病、心、肺、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动脉硬化、发热、皮肤破溃、月经期、大小便失禁、出血性疾病、过度疲劳等情况得患者,不适当地应用了水疗等。

1 . 2物理因子治疗风险得防范

1.2、1所有理疗设施一定要接合格得地线并使用安全得电压与电流、操作人员要有安全用电常识并告知患者应注意得问题。操作人员在治疗患者前,要检查设备得性能与完好性,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如有电击伤情况发生时,要立即采用安全措施切断电源,对患者及时进行抢救。

1 . 2。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要做好患者与操作人员得防护,要使用合适得治疗剂量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经常询问,随时听取患者得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治疗得强度与时间,避免发生损伤,发现有过度刺激反应得患者,要立即中止治疗。

1. 2、3认真掌握各种物理因子治疗得适应证与禁忌证,杜绝风险得发生。

2运动疗法得风险及防范对策

2.1运动疗法得风险

运动疗法又称治疗性运动,该项治疗就是根据疾病得特点与患者得功能情况,

借助治疗器械与(或)治疗者得手法及患者自身得参与,通过主动与(或)被动运动得方式,改善人体局部或整体得功能,以提高患者日常生存质量得治疗方法、运动疗法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得特点并可通过患者得主动参与,起到调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得主观能动性,增强战胜疾病信心得作用、但在实施运动疗法时,也应很好地掌握适应证、禁忌证,熟练掌握各种运动疗法得治疗技术,掌握治疗中应注意得问题,否

则也存在着一定得风险。

2 . 1 .1肌力训练过程中得风险:由于神经、肌肉、骨骼得疾病与损伤或长时间卧床可造成肌力低下。肌力低下可影响患者得运动功能。肌力训练得目得就是增强肌力,恢复患者日常生活得能力、肌力训练得方法很多,根据肌肉收缩形式可分等长运动、等张运动与等速运动;根据主观用力程度得不同可分被动运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在行主动等长运动或等长抗阻肌力训练时,常可伴有明显得升压反应;等长肌力训练得同时如果闭气可对心血管造成额外负担。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得患者容易发生意外。另外,患者如有明显得肌力低下,过分要求患者做超出肌力范围得活动,也可产生肌肉及关节得损伤。

2、1 .2牵引技术得风险:牵引技术就是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得原理,通过器械或手法得力量,使关节或软组织得到持续得牵伸,从而达到复位,解除软组织得挛缩、痉挛、减轻或缓解神经压迫、消除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得目得、牵引技术可分徒手牵引、机械牵引、电动牵引。牵引技术就是康复治疗技术中常用而有效得措施。但如果有牵引得禁忌证,如牵引部位肿瘤、结核、严重得骨质疏松、明显得高血压、心脏病、青光眼、新近得骨折、肌肉韧带损伤、出血肿胀、神经吻合术后1个月内,如行牵引治疗会使症状加重,严重者可发生牵引意外、另外, 适合牵引得患者,如果牵引力,牵引得角度不适当,也会影响疗效并使症状加重、2 . 1 .3偏截与截瘫患者运动训练时得风险:偏瘫与截瘫得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除应根据神经发育疗法及运动再学习疗法得原理,促使患者正常运动模式出现外,还要根据日常生活得需要进行日常生活能力得训练,如体位转移(包括:床上转移、卧-坐转移、床-轮椅转移、坐-站转移),平衡训练(包括:坐位平衡,立位平衡),步行训练,协调训练等。在进行上述训练时,患者如有认知障碍,不能配合训练;或相关肌力不足,肌张力异常;或

相关部位骨折未愈合、关节不稳;或严重疼痛,平衡功能障碍;或心肺功能障碍;或设备有故障等,在训练时均可发生意外,如摔倒、骨折、肌肉关节损伤,血压升高、心肺功能不全等。

2。1。4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运动疗法得风险:运动疗法对上述疾患等疾病也有很好得疗效。但就是,如果运动项目选择不当或运动量不合适,也会使病情加重甚至发生意外。

2、2运动疗法风险得防范

2、2. 1医师在接诊每一位准备以运动疗法作为康复治疗措施得患者

时,

要认真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并对患者机体得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认知功能、心肺功能进行仔细得评价,制定合适得康复治疗方案、要向患者认真解释治疗内容、目得、方法与注意事项,使患者予以配合。

2 . 2。2治疗师在实施运动治疗方案时,要注意观察患者得反应,及时与医师沟通,以调整与修改康复治疗方案。医师与治疗师要共同做好康复前、中、后期得评价、

2。2、3治疗师在使用器械前,要常规检查设备得完好程度,以确保使用安全。不允许患者未经许可自行操作康复器械。

3封闭治疗得风险及防范对策

3。1封闭治疗得风险

封闭治疗就是指在局部组织,如:肌肉、肌腱、腱鞘、关节腔、硬脊膜外腔等部位注射药物,以达到改善组织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抑制致痛物质释放、缓解疼痛得治疗方法、封闭疗法对于有适应证得患者具有疗效好、见效快得特点,就是康复医学科常用得治疗措施。但该项治疗在实施时如不注意有关问题,风险会随时发生。

3、1 .1消毒不严格,致使封闭部位感染,特别就是关节腔、硬脊膜外腔得感染,会产生严重得后果、

3. 1 . 2基本功不扎实,对封闭部位得解剖结构不熟悉,特别就是胸部、神经节、硬脊膜外腔等部位,封闭针可误伤胸膜、硬脊膜、神经

干,严重者发生气胸、全脊髓麻醉、脊髓蛛网膜炎、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3。1. 3忽视封闭治疗得禁忌证,如:全身感染、出血倾向、明显高血压、咼血糖等,致使封闭后原有疾病症状加重、

3。2封闭治疗风险得防范

3、2、1封闭治疗前要明确诊断,排除封闭得禁忌证,确定封闭部位,选择好封闭用药。

3、2、2严格按照要求消毒治疗室得空气,治疗人员得双手及封闭部位得皮肤。

3、2.3认真学习常用封闭部位得解剖结构,掌握进针部位得解剖层次、特殊部位得圭寸闭,如:胸部、硬脊膜外腔,操作时要十分谨慎,最好要有其她医务人员在场。

3. 2 . 4封闭治疗室必须准备抢救药品及氧气、

4针灸治疗得风险及防范对策

4。1针灸治疗得风险

①基本功不扎实,解剖知识及中医经络、穴位知识缺乏,选穴不准,操作不当,造成内脏、神经、血管等组织损伤,如气胸发生、神经损伤。

②针具、穴区及治疗人员双手消毒不严格,引起感染、

③刺激强度过大,患者过度紧张,加之,针具陈旧,易造成断针。

④患者因紧张、劳累、饥饿、虚弱产生晕针。

⑤有出血倾向得患者,在针灸治疗时,特别就是使用较粗得针具治疗时,出血不止。

4、2针灸风险得防范

①熟悉解剖结构及穴位得部位,掌握不同疾病选穴得原则,特别就是对

有风险得穴位要熟记在心。针灸时一定严格操作常规,根据疾病得不同,选择好针刺得深度、方向与强度。

②严格针具及皮肤得消毒,包括患者针灸部位得皮肤与治疗人员得双

手。

③随时观察患者得反应,对发生得意外要能够做出准确得判断,采取相应得措施进行救治、

④要善于与患者沟通,打消患者得紧张情绪,取得患者配合。

5按摩治疗得风险及防范对策

按摩疗法就是通过手与器械,以不同形式得力作用于人体,使机体产生不同得反应,从而消除症状,改善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目得得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按摩疗法因其疗效可靠,一般无副作用,深受患者欢迎。但如不掌握适应证、禁忌证或按摩得手法不得当, 在治疗时也会发生问题。

5、1按摩治疗得风险

①治疗人员对解剖结构不熟悉,对肌肉、血管、神经得走行及体表投影,知之甚少,未掌握按摩得适应证、禁忌证,从而影响按摩得疗效,严重者可发生骨折、软组织损伤,关节脱位等意外。

②治疗人员未掌握按摩得基本手法,不了解患者疾病得情况,在按摩

得部位,按摩得强度,操作得顺序,持续得时间等基本问题上未能体现因人而异,个别对待得原则,造成患者症状加重。

5. 2按摩风险得防范

①治疗人员必须掌握人体解剖与生理得基本知识,掌握按摩得适应证、禁忌证,

了解疾病得特点与临床表现。

②结合疾病得特点与患者得耐受力,选择合适得按摩部位、手法、强度、顺序与持续得时间,随时注意观察患者得反应,根据需要,予以调整、

③治疗人员在施治时要注意个人卫生,患者在接受治疗前也应洗澡,换干净得衣服,以免交叉感染、

6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得风险及防范对策

6、1脑卒中早期康复得风险

脑卒中早期开始康复可使患者得功能获得最大限度得恢复,因此早期康复有着很重要得意义,但也存在着如下风险。

①再次脑出血发生,在患者病情尚未平稳时,康复训练不适当得介入

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如再次脑出血。

②脑卒中患者因较长时间卧床,深静脉易形成血栓。在有血栓形成倾向得患者,进行肢体按摩,功能训练,易使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或再次脑梗死。

③对卧床得患者未行渐进性坐位或直立位训练,直接让其坐或直立,可造成体位性低血压。使心脑等重要脏器供血障碍,出现晕厥,心功能障碍等症状。

6. 2脑卒中早期康复风险得防范对策

①要选择好早期康复开始得时间。目前认为,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观察2-3天后,可作为早期康复开始得时间、

②注意观察患者对康复治疗得反应,学会识别风险得先兆、早期康复时,治疗师应注意动作要轻柔、与缓,注意观察患者血压得变化,神经学体征得变化,并及时与主管医师联系。在有条件得医院,康复前要给患者做上下肢动静脉得多普勒超声检查,以了解血栓性问题得隐患。

③患者直立位得康复训练要有一过渡阶段、在经过逐渐增加倾斜角度

平台得康复训练后,患者无头晕症状时,方可进行直立位得训练。

7骨关节、肌肉、韧带损伤早期康复得风险及防范对策

7. 1骨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损伤早期康复得风险。早期康复一定要有科学得态度,要根据组织愈合得规律,在不同时期安排不同内容得康复治疗措施。否则,不恰当得早期康复也存在着许多风险。

①骨关节再次骨折。骨关节骨折经复位固定后,骨组织得修复要经历

2- 3个月得时间。在骨痂尚未很好形成时,过早去除外固定,或虽有内固定,但不适当得过早负重,可造成损伤部位再次骨折,严重者内固定断裂。

②不恰当得手法,造成组织得损伤、长时间制动往往造成骨质疏松、

关节运动功能障碍、急于求成、使用暴力得手法使关节运动,可造成关节及关节周围得骨组织、软组织损伤、损伤组织得出血、渗

出、机化、粘连,加重了关节运动功能得障碍。

③肌肉、肌腱、韧带、神经缝合术后,不合时宜地进行不恰当得运动,可使缝合处断开。

7。2风险得防范

①康复医学科得医技人员要熟练掌握骨关节、肌肉、韧带损伤后

愈合过程得基本知识及康复治疗技术得基本技能。做到早期康复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

②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得手法要做到与缓、轻柔,对患者要做到有控制性得训练,要边治疗,边观察患者得反应。治疗过程中不应使患者出现明显疼痛、

8小结

防范医疗风险要加强医务人员规范化培训,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得学习,树立良好得医德医风,建立医疗风险得意识,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得整体素质、此外,要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做到赏罚分明。我们认为,医务人员对患者得高度责任感就是医疗风险防范得前提,扎实得理论,熟练得操作技术就是防范医疗风险得基础,严格规章制度得落实就是防范医疗风险得保证。

医疗风险的防范措施

XXX医院 医疗风险的防范措施 “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界的共识。已建立了完整的医疗风险管理机制,可以有效规避医疗事故、医疗风险,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在医疗过程中,医疗风险始终存在。如何认识和防范医疗风险,并从根本上堵塞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渠道,健全管理机制,近年来,医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一、提高对医疗风险的认识 医院认为,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大改善了社区的保健水平和病人的治疗效果。医疗过程所存在的内在风险,确往往被人忽略。 事实上,所有医疗过程都是风险和利益并存的;而且贯穿诊断、治疗和康复全过程。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也带有风险。医院提出要教育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医疗风险和效益的关系。一是临床人员在决定进行某项治疗时,必须根据已发表的研究成果、专业经验、病人从中所获利益和潜在风险所占比例等因素,作出评估。如果预期的效益较风险为大,则建议病人接纳风险,进行有关

治疗。二是充分认识除了医疗的内在风险外,人为或系统因素也会增加风险,从而产生整个医疗过程中的总风险。因此,为了确保医疗质量,必须鉴别总风险的人为及系统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医疗过程中的风险。三是充分认识病人的行为也是构成医疗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果病人明白本身的病况并与医护人员充分合作,医疗过程中实际效益将大大增加。如果病人有冒险的行为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在治病过程中采取不合作态度,医疗过程的风险将会增加。同时,医院也客观地承认,鉴于医疗过程所存在的内在风险、医疗工作的复杂性和不同病人所需接受的多方面不同的治疗,在医疗过程中要完全杜绝错失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要致力于了解和掌握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一方面,尽力减低风险;另一方面,尽量提高治疗效益。 二、科学地分析医疗风险的主要成因 1、疾病的严重性及病情变化的复杂性。因疾病的自然过程或发展而导致不幸的情况时有发生,而这些情况有时会被病人或其他非医疗人员误视为医疗事故。比如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可能会因与疾病有直接关系的心律失常而导致死亡。又如癌症病人可能需要服用已知有毒性及会危及生命的化疗药物,尽管效果较好,病人仍有可能因中毒致死;再加上治疗前的解释不足或病人的家人难以接受丧亲之痛,则

医疗安全与风险防范教育培训制度

医疗安全与风险防范教育培训制度 为了使科室工作人员能够正确掌握医疗安全知识,提高医疗安全意识,降低 医疗安全风险,保障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 、利用科室晨会、业务学习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 2 、新入职人员需经过科室岗前培训,教育内容包括: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及医院科室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主要仪器设备的性能、项目操作规范、实验室、院感知识等。经考核合格,方可进行相应的工作。 3 、科室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培训,将医疗安全的法律法规、实验室生物安全、仪器设备安全使用、检查项目规范操作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4 、科室不定期的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工作人员医疗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技能。 5 、对脱离岗位半年以上的员工,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6 、 在新技术、 新项目开展前, 新设备、 新产品使用前, 要按新的安全操作规程, 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方能进行操作。 7 、对违规、违纪进行操作,造成事故或未遂事故的人员应停止工作进行医疗安全培训学习。造成重大医疗事故和恶性未遂事故的,上报医务科,按照医院相关制度进行处罚。 8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小组定期对安全教育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主要内容:学习计划、签到情况、学习记录等。 检验科 医疗安全与风险防范教育培训制度 为了使科室工作人员能够正确掌握医疗安全知识,提高医疗安全意识,降低

医疗安全风险,保障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利用科室晨会、业务学习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 2、新入职人员需经过科室岗前培训,教育内容包括: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 法规及医院科室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主要仪器设备的性能、项目操作规范、实 验室、院感知识等。经考核合格,方可进行相应的工作。 3、科室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培训,将医疗安全的法律法规、实验室生物安全、仪 器设备安全使用、检查项目规范操作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4、科室不定期的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工作人员医疗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 理技能。 5、对脱离岗位半年以上的员工,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方可上 岗作业。 6、在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前,新设备、新产品使用前,要按新的安全操作规程,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方能进行操作。 7、对违规、违纪进行操作,造成事故或未遂事故的人员应停止工作进行医疗安 全培训学习。造成重大医疗事故和恶性未遂事故的,上报医务科,按照医院相关 制度进行处罚。 8、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小组定期对安全教育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主要 内容:学习计划、签到情况、学习记录等。 检验科 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

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精编

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 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对策 医疗风险是指存在于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可能会导致患者遭受伤残和损失的一切不安全事件。防范医疗风险,应加强医疗风险的管理,研究风险发生的规律,学习风险控制的技术,制定风险管理的目标,尽可能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减少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成本。 康复医学科是综合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医学科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运动功能有障碍的患者。康复医学科服务的宗旨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综合措施,促进病、伤、残者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使患者能够重返社会。在康复医学科日常诊疗工作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康复医学科的全体医务人员绝不可掉以轻心,对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一定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物理因子治疗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一)物理因子治疗的风险 这里所述及的物理因子治疗主要指利用人工物理能,如:声、光、电、磁、冷、热等因子作用于人体,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人工物理能通过对人体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起到消炎、镇痛、抗微生物、兴奋神经-肌肉,缓解痉挛、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加速伤口愈合、加

速骨痂形成、调节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物理因子治疗由于无创、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对许多疾病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在实施物理因子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不注意防护,未很好地掌握每种物理因子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或设备存在故障,对操作者和患者也存在着诸多风险。 1.电击伤或电流损伤:物理因子治疗中最大的风险和事故是电击伤和电流损伤。患者受到电流损伤时可表现为疼痛、肌肉痉挛、皮肤苍白、严重时可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等严重情况。电击伤或电流损伤多因接地不良、设备故障所致。 2.灼伤:灼伤表现为皮肤或粘膜损伤,灼伤多因利用电、光、热因子治疗时,强度过大、温度过高,持续时间过长或保护不当所致。 3.过度刺激现象:由于物理因子的负荷量过大,作用时间过长,超过机体耐受力,患者除局部出现剂量过大的反应外,如:红肿、水疱,还可表现有出汗、心悸、疲乏、食欲不振,病情恶化等现象。 4.过敏反应:过敏体质的患者,在接受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时,出现对药物的过敏反应。 5.未很好地掌握物理因子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使患者病情加重或发生意外。对于高热、昏迷、恶病质、恶

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对策

康复医学科医疗风险及防范对策 医疗风险就是指存在于整个治疗过程中得可能会导致患者遭受伤与损失得一切不安全事件。防范医疗风险,应加强医疗风险得管理,研究风险发生得规律,学习风险控制得技术,制定风险管理得目标,尽可能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得各类危险因素,确保医疗服务得安全性与治疗得有效性,减少医院经营管理中得风险成本、 康复医学科就是综合医院临床工作得重要组成部分、康复医学科服务得对象主要就是运动功能有障碍得患者、康复医学科服务得宗旨就是利用一切可利用得综合措施,促进病、伤、残者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使患者能够重返社会。在康复医学科日常诊疗工作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康复医学科得全体医务人员绝不可掉以轻心,对可能发生得医疗风险,一定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1物理因子治疗得风险及防范对策 1 .1物理因子治疗得风险 这里所述及得物理因子治疗主要指利用人工物理能,如:声、光、电、磁、冷、热等因子作用于人体,达到预防与治疗疾病得方法。人工物理能通过对人体得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起到消炎、镇痛、抗微生物、兴奋神经-肌肉,缓解痉挛、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加速伤口愈合、加速骨痂形成、调节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物理因子治疗由于无创、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对许多疾病得治疗起到了很好得作用。但在实施物理因子治疗得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不注意防护,未很好地掌握每种物理因子治疗得适应证、禁忌证或设备存在故障,对操作者与患者也存在着诸多风险、 1 . 1 . 1电击伤或电流损伤: 物理因子治疗中最大得风险与事故就是电击伤与电流损伤、患 者受到电流损伤时可表现为疼痛、肌肉痉挛、皮肤苍白、严重时可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等严重情况。电击伤或电流损伤多因接地不良、设备故障所致。 1。1、2灼伤:灼伤表现为皮肤或粘膜损伤,灼伤多因利用电、光、热因子治疗时,强度过大、温度过高,持续时间过长或保护不当所致。 1. 1、3过度刺激现象:由于物理因子得负荷量过大,作用时间过长,超过机体耐受力,患者除局部出现剂量过大得反应外,如:红肿、水疱, 还可表现有出汗、心悸、疲乏、食欲不振,病情恶化等现象、 1 . 1 . 4过敏反应:过敏体质得患者,在接受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时,出

医疗风险防范措施

医疗风险防范措施

医疗风险防范措施 一、医疗风险防范措施 1、告知与沟通: ①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必须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替代治疗方案、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告知要力求全面准确,避免因告知不足而导致医疗纠纷,但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②告知采取口头告知、书面告知和见证告知三种方式。口头告知适用于医院诊疗程序等一般性情况的告知;书面告知适用于有告知义务的医疗管理、患者病情、诊疗措施及风险告知,书面告知必须要有患方签字;见证告知适用于医院有告知义务但患方拒绝在书面告知上签字或无患方家属而本人也无法签字的告知,告知时必须要有第三者在场,并签字证明。 ③按照有关规定需取得患者书面统一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有患者本人签署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近亲属

⑧手术告知原则上由主刀医师负责,特殊情况可以委派有相应资质的助手告知,但告知内容应当经主刀医师审核同意。重大、疑难、多可合作、新开展手术必须由主刀医师亲自告知。 ⑨科室对非手术诊治(包括药物治疗及各种物理治疗、自费药品和治疗方法使用等)的医疗措施及风险要实行告知制度,取得患方同意并签字后,方可采取诊治措施。但情况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时,在告知同时,可采取抢救性诊治措施。 ⑩科室必须对危重、大型、疑难、复杂、高风险、毁损性、新开展的手术或操作进行术前讨论,然后由主刀医师进行第一次术前谈话,填写《新技术、新项目、重大疑难手术审批表》上报医务科,医务科备案并提交业务副院长批准,并由医务科组织人员进行第二次术前行政再谈话后实施。 2、首诊负责和值班交接班: ①第一次接诊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科室,首诊医师和科室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

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

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 为保障患者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确保诊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对医院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成本。积极改善服务态度、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指定本制度。 一、医疗风险定义 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损失和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和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意外、不安全事件、并发症及由这些因素导致的医疗纠纷等。 二、建立医疗风险评估和防范的组织机构 l.医疗风险评估和防范团队 由多学科人员组成,包括医疗、护理、管理、药剂、设备管理、后勤保障、保卫等。 2.建立医疗风险评估体系 基于医疗风险评估、建立常规的医疗风险种类、确定每一类风险的具体危险因素、确定分析方法、选择医院优先级的医疗风险事件,采取有效、动态的医疗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三、医院风险防范和控制方案 处理原则“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重在预防” l.通过完善医院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活动过程。 (l)完善诊疗护理常规、收治标准,界定有关专业疾病收治范围、促进诊疗规范管理。

(2)加强围手术期安全管理,完善手术分级管理、手术授权和再授权机制,加强手术风险评估制度、重大手术审批制度、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管理,对个人技术实行准入管理,提高手术科室的专业技术水平,保证手术质量和安全管理。 (3)实施首诊负责、完善急诊分流制度,确保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完善重危病人的转送流程,为病人提供连贯的医疗服务。 (4)规范药物使用流程,尤其是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5)完善院内感染各项管理制度,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规范管理。 (6)落实病人安全目标各项制度,加强患者入院坠床/跌掉风险评估、手术部位标记、术前安全核查、病人身份确认、高危险药品管理、危急值管理、病人安全转科转院等。 (7)落实病人转科、转院、出院计划制定等制度,确保安全。 (8)确保病人与医务人员、医务人员之间沟通及时有效。 2.健全临床督导和审核制度,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 (1)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等全院质量改进体系的有效运作。 (2)完善院科两级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加强职能部门与临床、医技辅助科室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 3.健全专业教育与培训制度 (1)完善岗前培训、三基培训制度,对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进行定期培训考核。

最新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

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对策 医疗风险是指存在于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可能会导致患者遭受伤残和损失的一切不安全事件。防范医疗风险,应加强医疗风险的管理,研究风险发生的规律,学习风险控制的技术,制定风险管理的目标,尽可能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减少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成本。 康复医学科是综合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医学科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运动功能有障碍的患者。康复医学科服务的宗旨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综合措施,促进病、伤、残者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使患者能够重返社会。在康复医学科日常诊疗工作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康复医学科的全体医务人员绝不可掉以轻心,对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一定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物理因子治疗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一)物理因子治疗的风险 这里所述及的物理因子治疗主要指利用人工物理能,如:声、光、电、磁、冷、热等因子作用于人体,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人工物理能通过对人体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起到消炎、镇痛、抗微生物、兴奋神经-肌肉,缓解痉挛、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加速伤口愈合、加速骨痂形成、调节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物理因子治疗由于无创、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对许多疾病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在实施物理因子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不注意防护,未很好地掌握每种物理因子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或设备存在故障,对操作者和患者也存在着诸多风险。 1.电击伤或电流损伤:物理因子治疗中最大的风险和事故是电击伤和电流损伤。患者受到电流损伤时可表现为疼痛、肌肉痉挛、皮肤苍白、严重时可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等严重情况。电击伤或电流损伤多因接地不良、设备故障所致。 2.灼伤:灼伤表现为皮肤或粘膜损伤,灼伤多因利用电、光、热因子治疗时,强度过大、温度过高,持续时间过长或保护不当所致。 3.过度刺激现象:由于物理因子的负荷量过大,作用时间过长,超过机体耐受力,患者除局部出现剂量过大的反应外,如:红肿、水疱,还可表现有出汗、心悸、疲乏、食欲不振,病情恶化等现象。 4.过敏反应:过敏体质的患者,在接受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时,出现对药物的过敏反应。

医疗风险防范措施(1)

医疗风险防范措施 一、医疗风险防范措施 1、告知与沟通: ①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必须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替代治疗方案、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告知要力求全面准确,避免因告知不足而导致医疗纠纷,但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②告知采取口头告知、书面告知和见证告知三种方式。口头告知适用于医院诊疗程序等一般性情况的告知;书面告知适用于有告知义务的医疗管理、患者病情、诊疗措施及风险告知,书面告知必须要有患方签字;见证告知适用于医院有告知义务但患方拒绝在书面告知上签字或无患方家属而本人也无法签字的告知,告知时必须要有第三者在场,并签字证明。 ③按照有关规定需取得患者书面统一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有患者本人签署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近亲属签字,没有近亲属,由其他关系人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关系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院负责人或者被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④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者,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属签署知情选择书,并及时记录。患者无近亲属或者近亲属无法签署知情选择书,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知情选择书。 ⑤医务人员在各个诊治环节中应当积极与患方进行沟通,并解答其咨询,解答应当热情友善、耐心细致、通俗易懂、表达准确,重要的沟通应当记录在病历中,并请其签名。 ⑥手术及有创诊疗措施(包括各种组织器官穿刺、内窥镜和血管内的诊治等),医务人员

应当将疾病的诊断、手术及麻醉方式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充分告知患方,并请其签字。 ⑦手术过程中,需要改变手术方案、麻醉方式或切除患者组织器官等,手术者必须征求患者(方)同意并签字后才能进行,但情况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时,在告知同时,可采取抢救性措施。 ⑧手术告知原则上由主刀医师负责,特殊情况可以委派有相应资质的助手告知,但告知内容应当经主刀医师审核同意。重大、疑难、多可合作、新开展手术必须由主刀医师亲自告知。 ⑨科室对非手术诊治(包括药物治疗及各种物理治疗、自费药品和治疗方法使用等)的医疗措施及风险要实行告知制度,取得患方同意并签字后,方可采取诊治措施。但情况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时,在告知同时,可采取抢救性诊治措施。 ⑩科室必须对危重、大型、疑难、复杂、高风险、毁损性、新开展的手术或操作进行术前讨论,然后由主刀医师进行第一次术前谈话,填写《新技术、新项目、重大疑难手术审批表》上报医务科,医务科备案并提交业务副院长批准,并由医务科组织人员进行第二次术前行政再谈话后实施。 2、首诊负责和值班交接班: ①第一次接诊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科室,首诊医师和科室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专科等工作负责。 ②危急重患者需检查、会诊、住院或转院,首诊医师应负责安排检查、会诊、联系科室和转诊医院,并联系护送人员。 ③就只危急重患者时,首诊医师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收治科室等决定权,任何科室和

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自查报告

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自查报告 根据“惠州市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专项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要求,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专项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参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对我院的医疗质量和成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认真检查,现就自查结果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一、我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基本情况回顾: (一)我院有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了院科两级责任制,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制定了与医疗安全质量相关的各项医疗管理职责制度。建立了每月定期召开科主任医疗安全质量管理例会、每季度定期召开中层干部医疗安全质量管理例会,医疗安全质量管理由科室自查和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检查相接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深入科室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核心制度的落实,检查结果以质量分的形式与医院绩效考核方案挂钩,有效地促进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二)加强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 通过召开大会和领导下科室参加晨会及建立医院微信平台的形式,对全员进行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并与各科室有关人员签定安全

责任书。加强了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培训和考核。举办了“医 疗质量安全”等培训。安全检查检查结束后,院质量控制科及时召 开会议,认真研究分析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找出核心问题和整改措施,然后召开科长、护士长、业务骨干会议进行质量讲评,有效促 进了医疗质量的提高。 加强三基、三严的培训与考核,按照年初制定的院内医学继续 教育培训考核计划,定期进行“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参考率、合 格率务达95%以上。 (三)健立了“传染病管理小组”、“药事委员会”、“院内感 染管理小组”、“抗菌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配备有兼职传染病、药品不良反应及死亡病例的网络直报 人员。并建立了“不良事件采集制度”和“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制度”。 二、存在问题: (一)某些医疗管理制度还有落实不够的地方: 个别医务人员质量安全意识不够高,对首诊医师负责制、病例讨论制度等核心制度有时不能很好的落实,病例讨论还有应付的情况。患者病情评估制度不健全。 (二)抗菌药物的应用仍存在不合理的想象:

康复科医疗风险与防范

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对策 医疗风险是指存在于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可能会导致患者遭受伤残和损失的一切不安全事件。防医疗风险,应加强医疗风险的管理,研究风险发生的规律,学习风险控制的技术,制定风险管理的目标,尽可能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减少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成本。 康复医学科是综合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医学科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运动功能有障碍的患者。康复医学科服务的宗旨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综合措施,促进病、伤、残者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使患者能够重返社会。在康复医学科日常诊疗工作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康复医学科的全体医务人员绝不可掉以轻心,对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一定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物理因子治疗的风险及防对策 (一)物理因子治疗的风险 这里所述及的物理因子治疗主要指利用人工物理能,如:声、光、电、磁、冷、热等因子作用于人体,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人工物理能通过对人体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起到消炎、镇痛、抗微生物、兴奋神经-肌肉,缓解痉挛、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加速伤口愈合、加速骨痂形成、调节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物理因子治疗由于无创、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对许多疾病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在实施物理因子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不注意防护,未很好地掌握每种物理因子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或设备存在故障,对操作者和患者也存在着诸多风险。 1.电击伤或电流损伤:物理因子治疗中最大的风险和事故是电击伤和电流损伤。患者受到电流损伤时可表现为疼痛、肌肉痉挛、皮肤苍白、严重时可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等严重情况。电击伤或电流损伤多因接地不良、设备故障所致。 2.灼伤:灼伤表现为皮肤或粘膜损伤,灼伤多因利用电、光、热因子治疗时,强度过大、温度过高,持续时间过长或保护不当所致。 3.过度刺激现象:由于物理因子的负荷量过大,作用时间过长,超过机体耐受力,患者除局部出现剂量过大的反应外,如:红肿、水疱,还可表现有出汗、心悸、疲乏、食欲不振,病情恶化等现象。 4.过敏反应:过敏体质的患者,在接受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时,出现对药物的过敏反应。

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严格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院特制订本方案。 一、目标 通过开展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专项整顿月活动,进一步强化依法执业意识,落实主体责任,改善医疗服务,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加强监管,改进医院管理,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杜绝因疏于医疗安全管理、存在重大医疗安全隐患而引发重大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组织领导 我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此项活动,成立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专项活动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制定专项整顿活动具体方案,周密安排,精心部署,组织全院开展医疗安全梳理排查,对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立即进行整改。 三、时间安排 (一)扩大宣传,加强培训:(2月20日—2月24日) 我院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组织全院学习《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并组织考核,要求全院合格率100%。着力增加全院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和防线防范意识,重点抓好岗前培训,关注薄弱环节。强化全院“三基”、“三严”训练教育,落实考核机制,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临床服务能力和技

术水平。要形成医疗不良事件定期分析和通报机制,开展典型案例分析,营造良好氛围。 (二)自查梳理,建立台账:(2月25日—3月3日) 进一步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和重点操作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做好产房、新生儿室、手术室、门急诊、内镜诊疗室、消毒供应室等医疗风险较高的科室和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规范临床操作,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做好对艾滋病、乙肝、丙肝等重点感染性疾病的识别,按照传染病管理的要求和时限进行主动上报。职能部门做好监测和管控。对一次性用品,做到“一人一用一丢弃”。 对梳理排除出的问题要上报,建立问题台账,有利于及时消除医疗安全隐患。 (三)整章建制,消除隐患:(3月4日—3月9日) 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要求,重新细化了18项核心制度,根据18项核心制度开展临床督导检查,各科室开展自检自查,抽查反馈的问题和不足,认真研究解决,及时整改。要求医务人员熟悉并掌握18项核心制度,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四)抽查督导,追究责任:(3月10日—3月15日) 临床各科室要根据本次活动要求进行科室内的自检自查,将检查结果上报院领导小组,院领导小组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指导全院医疗安全管理的风险防范各项工作,对于疏于医疗安全管理、存在重大医疗安全隐患的

医疗风险防范的认识及应对措施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 而医疗安全则是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 所谓医疗安全(medical safety 是指通过积极的手段、方式的设计和运用以防止医疗错误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的行动[1]。近年来, 一些重大的医疗事故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关注集中在医疗安全防范上, 如2009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发生的院内感染等, 作为一所综合医院必须提高对医疗安全防范的认识, 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才能规避风险。在当前的形势下, 我们必须采取多方面的对策应对, 积极吸收新的观念, 发现新的问题, 提出解决的方案, 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建立医疗安全目标责任制 医疗安全防范的关键对策是完善医疗安全责任制, 使各个科室(部门和各级医务人员做到层层对医疗安全负责[2] 。只有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每年年初我院院长与各个科室主任签订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承包责任书, 科室主任作为科室医疗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对全科的医疗安全负主要责任。科主任按照责任书目标制定保障本科医疗安全具体的措施, 确保一年的医疗安全生产, 科室医务人员则按照措施进行医疗工作, 切实做到医疗安全生产层层落实到位。 2 开展医疗安全教育 在所有行业的道德规范中, 医德特别重要, 它表明医务人员肩负的使命和承担的责任, 作为临床工作者, 应该时时处处自觉地遵守医德规范。我院采取专题讲座、座谈会、多媒体示教等多种教育形式增强医务人员的医德; 对新职工进行医德医风的岗前培训, 使其牢记良好的医德是对一个医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对全院职工进行普法教育, 特别是对《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全员培训, 并可以组织考试。让每一位职工都清楚须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规范一切医疗行为, 做到有章必循、有法必

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

康复科医疗风险及防范对策 医疗风险就是指存在于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可能会导致患者遭受伤残与损失的一切不安全事件。防范医疗风险,应加强医疗风险的管理,研究风险发生的规律,学习风险控制的技术,制定风险管理的目标,尽可能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与治疗的有效性,减少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成本。 康复医学科就是综合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医学科服务的对象主要就是运动功能有障碍的患者。康复医学科服务的宗旨就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综合措施,促进病、伤、残者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使患者能够重返社会。在康复医学科日常诊疗工作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康复医学科的全体医务人员绝不可掉以轻心,对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一定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物理因子治疗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一)物理因子治疗的风险 这里所述及的物理因子治疗主要指利用人工物理能,如:声、光、电、磁、冷、热等因子作用于人体,达到预防与治疗疾病的方法。人工物理能通过对人体的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起到消炎、镇痛、抗微生物、兴奋神经-肌肉,缓解痉挛、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加速伤口愈合、加速骨痂形成、调节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物理因子治疗由于无创、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对许多疾病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在实施物理因子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不注意防护,未很好地掌握每种物理因子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或设备存在故障,对操作者与患者也存在着诸多风险。 1、电击伤或电流损伤:物理因子治疗中最大的风险与事故就是电击伤与电流损伤。患者受到电流损伤时可表现为疼痛、肌肉痉挛、皮肤苍白、严重时可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等严重情况。电击伤或电流损伤多因接地不良、设备故障所致。 2、灼伤:灼伤表现为皮肤或粘膜损伤,灼伤多因利用电、光、热因子治疗时,强度过大、温度过高,持续时间过长或保护不当所致。 3、过度刺激现象:由于物理因子的负荷量过大,作用时间过长,超过机体耐受力,患者除局部出现剂量过大的反应外,如:红肿、水疱,还可表现有出汗、心悸、疲乏、食欲不振,病情恶化等现象。 4、过敏反应:过敏体质的患者,在接受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时,出现对药物的过敏反应。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自查报告范文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自查报告范文医疗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要重视。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自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自查报告 医疗安全隐患整改自查报告我院根据市卫生局下发关于医疗安全隐患整改活动的要求,认真组织广大职工学习活动精神,根据要求对医院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专项整改活动。通过整改活动开展以来,现将我院整改时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1、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1.门诊科室存在的问题 根据门急、诊科室的管理要求,我院门急诊科没有单独设立,没有固定的业务技能强的门、急诊工作人员。门急诊医生持证上岗率不高,存在无证行医、非法行医情况。部分医务人员业务技能不高,不能够对一些常见急救设备进行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对一些基本急救技术掌握不够熟练。各科室之间配合不够紧密,科室人员之间协作不够。

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门诊处方书写不规范,要素不全,剂量用法不详,抗生素应用不规范,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门诊留观病历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够严格规范书写留观病例。住院病例质量管理不到位,部分医务人员病例书写不规范、不及时。各种记录不规范,急危重病人谈话记录、抢救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死亡病人讨论记录等书写不规范,书写要求远未达到医疗文书书写质量规范要求。各种门诊日志记录登记不全、不连续、不全面。部分医疗制度及核心制度建立不全、不完善。有待与进一步建立、健全、落实各科室相关制度,尤其是乡镇医院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制度已不符合现阶段医院管理的需要。 护理部存在的问题各项护理制度建立不全、不完善。以前的各项护理制度是以门诊制度管理为起点建立起来的,自从住院部大楼投入使用以来,原来的制度已经不等够适应现在管理的要求,现需结合住院部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关标准制度。 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不建全。未能够按照《护士条例》制度规定,实施相关护理管理工作,未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自医院住院部投入使用以来护理管理部门不能够按照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和任务建立起 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各岗位职责不明确,工作中存在互相推诿情况。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不建全,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护士管理制度。

医疗风险防范管理办法

医疗风险防范管理办法 为了及时有效地识别、分析、评估、处理和监控医疗风险,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保障医疗安全。依据相关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制订本办法。 一、医疗风险识别与监测范围 (一)临床 ⒈推诿、延误救治; ⒉未按规定知情告知,谈话签字不规范; ⒊重点病人管理不到位; ⒋入院一周内仍诊断不清,病情疑难由外院转入的病人; ⒌院内急会诊未按时到达; ⒍超权限、开展诊疗或擅自改变集体讨论诊疗方案; ⒎各种医疗意外; ⒏非计划再次手术; ⒐重大、疑难、复杂、危重等手术未经术前讨论和审批; ⒑病人身份识别错误或手术部门、方式错误; ⒒麻醉、护理、手术和各种有创诊疗的严重并发症; ⒓使用药品、剂量、剂型、浓度错误; ⒔急救药品、设备不能及时到位或失效; ⒕无执业资格独立从事一切诊疗活动。 (二)医院感染 ⒈重大、特殊的医院感染(传染病院内扩散);

⒉多重或泛耐药菌株感染; ⒊消毒、隔离、预防违规。 (三)医技部门 ⒈“危急值(像)范围”检查结果; ⒉医学标本错误、缺失,不能正常检测; ⒊医用试剂或材料不合格,保管不当。 (四)药剂 ⒈处方、医嘱(剂量、剂型、浓度、用法、禁忌症等)错误,调剂差错; ⒉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⒊药物存放不当,效期已过。 (五)仪器、设备、器械 ⒈医疗仪器、设备运转异常; ⒉医用器械使用不正确; ⒊医用耗材、内置物不合格。 (六)医患矛盾 ⒈医疗损害争议; ⒉医疗质量投诉、医疗纠纷; ⒊患者满意率明显下降; ⒋患者占床不出院,高额医疗费拖欠。 (七)后期保障 ⒈供电、供气、供水故障; ⒉防滑跌未禁示或未采取措施;

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总结

医疗安全隐患整改自查报告 我院根据市卫生局下发关于‘医疗安全隐患整改’活动的要求,认真组织广大职工学习活动精神,根据要求对医院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专项整改活动。现将我院整改时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1、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1.门诊科室存在的问题 根据门急、诊科室的管理要求,我院门急诊科没有单独设立,没有固定的业务技能强的门、急诊工作人员。门急诊医生持证上岗率不高,存在无证行医、非法行医情况。部分医务人员业务技能不高,不能够对一些常见急救设备进行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对一些基本急救技术掌握不够熟练。各科室之间配合不够紧密,科室人员之间协作不够。 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门诊处方书写不规范,要素不全,剂量用法不详,抗生素应用不规范,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门诊留观病历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够严格规范书写留观病例。住院病例质量管理不到位,部分医务人员病例书写不规范、不及时。各种记录不规范,急危重病人谈话记录、抢救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死亡病人讨论记录等书写不规范,书写要求远未达到医疗文书书写质量规范要求。各种门诊日志记录登记不全、不连续、不全面。部分医疗制度及核心制度建立不全、不完善。有待与进一步建立、健全、落实各科室相关制度,尤其是乡镇医院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制度已不符合现阶段医院管理的需要。 护理部存在的问题各项护理制度建立不全、不完善。以前的各项护理制度是以门诊制度管理为起点建立起来的,自从住院部大楼投入使用以来,原来的制度已经不等够适应现在管理的要求,现需结合住院部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关标准制度。 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不建全。未能够按照《护士条例》制度规定,实施相关护理管理工作,未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自医院住院部投入使用以来护理管理部门不能够按照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和任务建立起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各岗位职责不明确,工作中存在互相推诿情况。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不建全,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护士管理制度医疗安全隐患整改自查报告医疗安全隐患整改自查报告。对各级各类护士的资质、技术能力、技术标准无明确要求,未能建立健全护士级别、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医院护理人员配备标准,病房护士与床位达不到要求标准。 护理工作考核标准建立不全、不完善。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考核不及时,流于形式。不严格按照《病例书写基本规范》书写护理文书,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书写质量不高。各种登记不全,如消毒记录、留观记录,急危重病人的抢救记录,交接班记录等。 无菌技术观念不强,操作仍需进一步提高。未能有效建立各项护理技能操作规范标准,部分护理人员技能操作不规范,一次性物品的销毁不彻底、不规范。门诊、住院部等科室卫生较差,存在交叉感染隐患,被套、床单陈旧,玻璃不干净,清洗不及时。

医疗风险防范措施

医疗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总则 1、医疗、医技及相关科室必须围绕医疗质量保障工作建立、完善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各种抢救器械设备要处于备用状态,可随时投人使用。根据资源共享、特殊急救设备共用的原则,医务处有权根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调配。 3、全体医务人员要有大局意识,科室之间、医护之间、临床医技之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诊与病房之间应相互配合。 4、严禁在患者及其家属面前谈论同行之间对诊疗的不同意见,严禁诽谤他人,抬高自己的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5、禁止在诊疗过程中、手术中谈论无关或不利于医疗过程的话题. 6、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严禁推诿病人。 7、任何情况下,进修及实习医师均不得独自参加各种会诊。 二、医疗风险防范措施具体要求:

1、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科室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参与决定下一步的诊治措施。主任本人或安排专人接待病人及家属,其它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2、所有“绿色通道”在开通的同时,必须向患者或家属讲明预计医疗费用,要留有充分的余地,并且要履行知情同意,由患者签字;意识障碍或病情危重者由家属签字认可。 3、各项检查必须具有严格的针对性,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程序及顺序。重视对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各项检查及化验,包括阳性结果及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结果,应认真分析,所有资料需妥善保管。 4、合理使用药物,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和毒副作用。严禁滥用抗生素,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不得预防性使用,只有主任医师或科主任有权决定泰能与万古霉素的使用;禁止将奎诺酮类药物用于18 岁以下人群。 5、重视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充分发挥各科院内感染监控小组的作用,对于已经发生的院内感染及时报卡,不得隐瞒,服从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 6、输血时必须进行HIV 、HCV 、乙肝系列、梅毒血清抗体等检查。输血前邀请家属一起核对患儿基本信息,输血后的血袋交由输血科统一保管七天后方可销毁。 7、科室必须配备抢救设备,并保证随时可用;在接到急诊患儿后必须尽快安排抢救。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自查报告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自查报告 医疗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要重视。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自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自查报告 医疗安全隐患整改自查报告我院根据市卫生局下发关于医疗安全隐患整改活动的要求,认真组织广大职工学习活动精神,根据要求对医院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专项整改活动。通过整改活动开展以来,现将我院整改时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1、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1.门诊科室存在的问题 根据门急、诊科室的管理要求,我院门急诊科没有单独设立,没有固定的业务技能强的门、急诊工作人员。门急诊医生持证上岗率不高,存在无证行医、非法行医情况。部分医务人员业务技能不高,不能够对一些常见急救设备进行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对一些基本急救技术掌握不够熟练。各科室之间配合不够紧密,科室人员之间协作不够。

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门诊处方书写不规范,要素不全,剂量用法不详,抗生素应用不规范,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门诊留观病历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够严格规范书写留观病例。住院病例质量管理不到位,部分医务人员病例书写不规范、不及时。各种记录不规范,急危重病人谈话记录、抢救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死亡病人讨论记录等书写不规范,书写要求远未达到医疗文书书写质量规范要求。各种门诊日志记录登记不全、不连续、不全面。部分医疗制度及核心制度建立不全、不完善。有待与进一步建立、健全、落实各科室相关制度,尤其是乡镇医院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制度已不符合现阶段医院管理的需要。 护理部存在的问题各项护理制度建立不全、不完善。以前的各项护理制度是以门诊制度管理为起点建立起来的,自从住院部大楼投入使用以来,原来的制度已经不等够适应现在管理的要求,现需结合住院部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关标准制度。 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不建全。未能够按照《护士条例》制度规定,实施相关护理管理工作,未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自医院住院部投入使用以来护理管理部门不能够按照乡镇 卫生院的功能和任务建立起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各岗位职责不明确,工作中存在互相推诿情况。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不

防范控制医疗风险的措施及预案

防范控制医疗风险的措施及预案 为进一步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防范医疗纠纷,根据国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范措施 (一)各临床医技及相关科室必须围绕“患者第一、医疗质量第一、医疗安全第一”的宗旨,完善医疗质量保障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二)各种抢救设备要处于良好状态,保证随时投入使用。根据资源共享、特殊急救设备共用的原则,医务科有权根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调配。 (三)从维护全局出发,全院各科室及各医务人员之间应相互配合相互维护。严禁在患者面前贬低他人抬高自己等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四)任何情况下,进修及实习期医师均不得独立参加各种会诊。 (五)加强对下列重点患者的关注与沟通: 1、低收入阶层的患者。 2、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睦者。 3、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 4、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者。 5、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

6、对交代病情中表示难以理解者。 7、有感染征兆或已发生院内感染者。 8、病情复杂,各种信息表明可能产生纠纷者。 9、住院预交金不足者。 10、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 11、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 12、由于交通事故有可能推诿责任者。 13、患者选医师诊疗者。 14、特殊身份的患者。 (六)对于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科室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决定下一步诊治措施。安排专人接待患者及家属,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七)各项检查必须具有严格的针对性,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程序及顺序。重视对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各项检查及化验,其结果要认真分析,妥善保管。 (八)合理使用药物,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和药物不良反应,特别关注老年人和儿童的用药安全,禁止将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于18岁以下人群。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严禁滥用抗生素,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一般不得预防性使用。 (九)重视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充分发挥院、科感染监控人员的作用,对于已经发生的院内感染及时登记报告,不得隐瞒。 (十)患者需要输血时,必须进行HCV,HBsAg及梅毒血清抗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