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时事热点素材专题汇总大全

最新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时事热点素材专题汇总大全

最新高考语文作文时事热点素材专题汇总大全

张扣扣案:那些消失的共鸣 (2)

穿日本军服拍照事件谴责之后须反思 (3)

“指路大王”诠释举手之劳的能量 (5)

欢乐春节走向世界尽显中华文化魅力 (6)

飞砖砸伤2岁女童法院判18名住户一起赔,你怎么看? (7)

百万奖金的直播答题火爆,靠答题真能一夜暴富吗? (8)

“妈妈给装的后备箱”满载亲情与叮咛 (10)

别叫我奶奶,叫我同学 (11)

“倔强的裤子”屹立背后是执著坚守 (13)

侮辱人民英雄者必须依法严惩 (14)

用奋斗抒写新时代的人生答卷 (15)

有一个认真的“舒小珍”教师 (18)

传承“西游精神”,弘扬匠心情怀 (19)

为《天龙八部》入选寒假推荐书目点赞 (20)

“穷游”了不得,“跑站”要不得 (22)

“劝烟医生改判”,法律为好人站台 (23)

每一个小苔米都有春天 (24)

谁是范雨素?以文学为武器对抗存在的荒芜 (26)

武亦姝和赵雷为何火了 (28)

当除夕夜万家灯火,这对老夫妻还在实验室坚守 (29)

张扣扣案:那些消失的共鸣

就像纷乱衍生侠客梦,在既有治理系统外溢出另一套何以正义、以何正义的叙事,来自于对社会治理不连贯性的一种透视,其实是对法治不是最终权威积蓄的反应。

陕西汉中男子张扣扣除夕持刀杀害邻居三人的新闻,在这个春节挑动着人们的神经。

在舆论场上,他的经历被“为母报仇”“二十年雪耻”这样词语进行了概括。因为动机的情感正当性——为二十多年前被邻居打击头部致死的母亲报仇,和报仇过程中的选择性——夺仇家性命却不伤仇家妇孺,他进一步被视作壮士和义士,整个人生经历,获得了传统侠客故事的加持。

这种原始民声,发乎自然,几乎很快就受到了知识群体反省。基本的立足点是,“同态复仇”是现代社会的敌人,“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朴素正义观虽然仍是法治的基础,但法治的不同就在于经审判而偿命、合程序而还钱。

不过,上述反驳真正开始变得有力,不是因为评论者的合围,而是因为随后出现了一两篇珍贵的调查报道,具体而不是抽象地还原了张家与王家的之前和今天的两场悲剧,超出了“符号”对“符号”的争论。当远隔万里的人们以“义士”的名号赠与张扣扣时,当地村民和事件的目击者,却称“杀人能是英雄?简直是胡说八道!”——这种来自新闻现场的声音,比讲道理的评论有力的多。

很显然,大剂量的舆论正附着在单薄的新闻报道上,自从调查报道萎缩之后,类似的情况已经相当常见。比这更该引起注意的是,前两年标志性案件在公共空间的共鸣消失了,在具体案件上实现法治进步的操作路径“民声呐喊—报道介入—评论合围—专家阐释—司法回应”正在解体,各个环节间的冲突正在扩张。这种冲突大于共识的情况,不仅出现在张扣扣案中,同样出现在前两个月的“汤兰兰案”中。

最明显的一点,是司法和民意的关系变得更复杂了。在之前的典型的呼格案和聂树斌案中,民间舆论的最终指向是法治正义,这使得沉冤最终得雪时,官方与民间、专家与媒体都觉得自己是胜利者。但现在,以朴素正义观统摄法治叙事的倾向变得明显了,快意恩仇的社会情绪更加强烈,也更强硬。

比如,在张扣扣案中,为了支持其行为的正当性,很多人紧紧追问二十年前对王家判决可能存在的司法漏洞,量刑过轻,服刑时间短等问题(这种追问当然是应该的);但同样在汤案中,同类的司法瑕疵(以口供为证据等)却不是问题,因为这种瑕疵要服从于为受害者汤兰兰主持正义的目标。

就像纷乱衍生侠客梦,在既有治理系统外溢出另一套何以正义、以何正义的叙事,来自于对社会治理不连贯性的一种透视,其实是对法治不是最终权威积蓄的反应。

此外,媒体和民声民意的关系,也出现了某种悖论。在此前种种公共事件的解决中,媒体曾依靠民意托举,民意也曾视前者为代言,在去年“辱母案”的重审过程中,自然正义与媒体主张的司法正义曾出现过完美的合流。但目前展现出的趋势是,媒体的“伸张正义”只有在符合朴素正义观的情况下才能被盖章。媒体人(知识人)曾设想的民心可用,很可能出现叙事上的倒置,换民间舆论为主体,主题变为“媒体可用”。

往深里说,舆论场上已经出现了几套“政治正确”的话语,至少包括,一套主流叙事,一套启蒙以来的政治哲学话语,一套由儒家思想滋养的朴素伦理观。若干年前,以法治和权利为核心的政治哲学话语统驭了公共舆论,持这套话语的媒体具有很大的话语权。现在,随着公共议事平台向网络迁移、大量公众涌入议事场,随着社会转型中启蒙中断,朴素伦理观和正义观成了有限可选的蓄水池,正在形成对民众的导流,积蓄着巨大的对冲能力。

在这个背景下的张扣扣案争议,应该仅仅是个开端。

穿日本军服拍照事件谴责之后须反思一些看似“不经意”的个人行为,往往反映出对于历史的态度、对于历史真相的了解和对于历史是非的认知,而这些也应成为国民素养和整体社会文化自觉的一部分。

近日,有网友微博曝光,两名男子穿着日本军服,在江苏南京紫金山抗日守军碉堡前摆造型拍照。网友们纷纷对这两名男子的行为进行谴责。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此事。

据了解,照片中的碉堡位于孝陵卫,是抗战时期一处中国守军的营连观测所,见证了1937年12月那场惨烈的西山战斗。在如此严肃的“历史现场”,两名男子身着日本军服,手持军刀,合影拍照,其行为对于公众情感的挑战不言而喻。暂且不清楚该行为有着怎样的缘由,可不管是无意识的“玩笑”,还是有意“恶搞”,都是对底线的践踏,都应该被一个成熟理性的现代社会所拒绝。

无独有偶,近年来类似的“闹剧”时有发生。比如,去年8月就发生过两起,先是网友微博曝光了“四名男子穿日军军服在四行仓库拍照”;其后,广西宾阳黎塘镇两名男子“想当网红”,身穿日本服装在宾阳高铁站作秀。这些行为一经曝光,就引发了社会的一致谴责。不过此类现象一再发生,还是警醒社会,对于民族苦难的铭记,对于历史价值观的端正,仍时刻不可松懈。

在时下的网络社会,尤其需要提防一部分人,将无知当个性,以丑为美,借助这样的愚蠢行为博出位。比如,电影《二十二》播出后,片中“慰安妇”制度幸存受害者人物截图竟被制作成了轻佻的表情包。仿佛没有什么不可以拿来解构、戏谑,没有什么不可以被消遣、娱乐的——这些病态的现象,其背后所折射出的部分人的历史观迷失,更值得省思。

对于抗战历史,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社会,都有公论。着日本军服,在抗战历史遗址“恶搞”,既缺乏对历史应有的敬畏,也是对抗战英灵和民族情感的亵渎。如何对待那段历

史悲剧,也关系到我们如何建构国家历史和民族记忆。然而,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矛盾现象:像抗战这样攸关民族大义的事屡屡陷入被虚化乃至娱乐化的境地,如手撕鬼子式等抗日神剧不断出现。由此可见,是非不分、在民族伤痕上“撒盐”的行为,其实有着一定的社会根源。

一些看似“不经意”的个人行为,往往反映出对于历史的态度、对于历史真相的了解和对于历史是非的认知,而这些也应成为国民素养和整体社会文化自觉的一部分。反观当下,一些本来就应该是常识的事,还未能成为常识。因此,在对具体的行为予以谴责乃至追责的同时,也有必要从历史教育、历史真相还原的角度来反思。

“指路大王”诠释举手之劳的能量

有些善举,早已超脱了鸡汤的层次,在质朴中显“大美”。

据新京报报道,21日早晨6点46分,被称为“指路大王”的谢亮老人因病去世,享年87岁。从2001年起,谢亮就在东直门交通枢纽义务指路,熟悉东直门地区的大小建筑物和公交线路的他,因义务指路十几年,在东直门地区家喻户晓。他还引来了一批追随者,除了东直门指路点“后继有人”,很多志愿者也学习谢亮的模式在京城各处设置了指路点。

很多北京人都知道,亚洲第一大交通枢纽站在东直门开始动工那阵子,复杂的交通结构、变化的公交路线,不但让外地人“两眼一抹黑”,许多北京人也找不到北。于是谢亮老人主动当起了义务“指路员”,在“指路岗位”上16年如一日坚持下来。

尽管街头为人指路只是义务服务,但谢亮却做得格外走心,绝不是马虎应景。他不仅熟悉东直门街道周围的每一条道路、建筑,熟悉到达某个地点的最短路线,而且还学习英语制作指路手册,还时常坚持带病指路。做好事是需要成本的,而尽最大努力把好事做好,则需要克服更大的成本,这殊为难得。“指路大王”称呼,正是人们对他的褒誉。

在一个良序社会,总有些善起于自觉。在谢亮老人的带动下,附近的很多退休老人纷纷加入义务指路的行列,“指路点”逐渐壮大成“指路队”,更多志愿者的参与让义务指路成为京城街头一道亮丽风景。这也阐释了“指路大王”树立起的老有所为标杆的价值。

或许,喝多了鸡汤的我们,对很多善举早已麻痹,但有些善举,早已超脱了鸡汤的层次,在质朴中显“大美”。从我做起,从不起眼的小事做起,这些道理不新,却不俗。拿指路来说,之于“指路大王”,这或是一种坚守初心;之于整个社会,这则是掌起了闪着光芒的灯,其意义也溢出了个案本身。

欢乐春节走向世界尽显中华文化魅力民乐、杂技、京剧……一场场原汁原味的中国文艺演出在世界各地精彩呈现;舞龙狮、逛庙会、观焰火……越来越多的春节庆祝活动为各国民众增乐添趣。2018年农历狗年,“欢乐春节”这个走过9年的文化品牌不仅呈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春节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全球范围内焕发出新的活力。(2月20日新华社)春节,永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作为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重要节日,春节不仅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不可逾越的地位,而且在海外的传播速度不断地加快,影响力不断提升。比如,有的国家把春节列为了法定假日,有的国家春节举行异彩纷呈的庆祝活动……中国春节的欢乐气氛和祥和气息在中华大地传承数千年,如今正走出国门,香飘海外,在全球刮起“红色旋风”,尽显世界“范”儿。

春节走向世界,令中华文化生辉。随着中国文化越来越多地“走出去”,春节日益成为了全球人民都愿意参与欢庆的节日。自2010年春节开始,文化部会同国家相关部委、各地文化团体和驻外机构在海外共同推出这项大型文化交流活动,目的是与各国人民共度农历春节、共享中华文化、共建和谐世界。“欢乐春节”活动倡导“欢乐”“和谐”“共享”“祈福”的理念,突出“欢乐春节,和谐世界”的主题,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也

充分反映出世界各国人民的心声。近年来,“欢乐春节”这个走过9年的文化品牌在多国持续发力,亮点频出,通过文化浸润的交流方式,与各国人民分享中国民众的喜悦与欢乐,也让中华文化的春潮在世界涌动。比如,作为“欢乐春节”活动的一部分,中国古典舞经典剧目《粉?墨》今年首次走出国门便轰动中东欧五国。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自2010年正式冠名以来,“欢乐春节”活动形式不断创新,“春节庙会”“行走的年夜饭”等重点子品牌蓬勃发展,内容也从文艺演出拓宽至非遗互动、艺术展览、文贸推介、创新创业、商务对接等方方面面,已逐步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文化品牌。在“欢乐春节”品牌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演艺团体走出国门,让海外观众有机会在家门口就能欣赏中国的文化和艺术。比如,作为今年“欢乐春节”活动的亮点之一,“行走的年夜饭”就在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利轩餐厅、俄罗斯莫斯科阳光餐厅、巴拿马城的金麒麟饭店、尼罗河畔的开罗、冬奥会举办地平昌等等。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文化既是巩固情感认同、赓续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撑,也是凝聚人心、推动进步的强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十九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想见,春节文化作为覆盖全球的中国风尚,是人类文明多彩、平等、包容的明证,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伟大成果,必将使中华文化不断发扬光大,推动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飞砖砸伤2岁女童法院判18名住户一起赔,你怎么看?

因为同一个案子,来自五六个省份的31个人站在了一起。他们彼此都不相识。1年多前,一块砖头从天而降,正好砸在2岁女童小薇(化名)的头上,顿时血流如注。但砖头

是谁扔的,无法确定。2月5日,浙江嘉兴桐乡法院判决,旁边一栋居民楼3楼以上的18位租客分别补偿小薇3105.5元,合计5.5万余元。(2月7日《都市快报》)网友主要观点如下:

正方:赞同!“宁可错罚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个”,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杜绝高空抛物。

图八木:楼上飞砖砸伤路人,全楼判赔,这是有先例的。或许抛砖者就在这些被判赔的人员之中,也有可能没有在其中,但只要大家都没有找出抛砖人,就只能全楼共同承担。

lbg389:此事按理说谁是肇事者谁就负责,问题是肇事者没有找到,那么就殃及其他人了,对于伤害者来说理赔没有话说。反思此问题,我认为,为了避免此类事件殃及他人,最后还是全方位监控,这样可以准确追责。

洞庭小麻鹊:在没有办法找出真凶的情况下,如此判决是最妥善的处置办法,尽管有些无奈,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反方:反对!别人丢的砖头,为什么让我承担责任?

古迪:笔者反对的并不是对于小薇的必须赔偿,而是反对“宁可错罚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个”的错误观点。首先,如果能够排查出“凶手”,赔偿的责任关系自然明确;其次,如果不能确定谁是肇事者,那么政府、小区物业或者住户就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最后,无论是谁赔偿,此事都给各方敲响了警钟,高层住户定要自律,政府部门、小区物业要加强宣传和监管。

楚彧:客观地讲,这样的判决合法不合理。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不能自证清白,便由可能者予以补偿赔付;而在具体事件中,住户中有大人也有小孩、也可能是外来者所为,如果要求自证清白,那必须是针对所有可能的相关者,但事实只是“相关住户”。

按法官的说法,“集体”担责可以更好保障补偿,可对于无辜者来说,肯定极不情愿、也不服气,那么最终判决的“结果”恐怕也难执行到位。总之,法律可以有温情,但法律绝不能是牵强的“集体买单”。

百万奖金的直播答题火爆,靠答题真能一夜暴富吗?

今年伊始,直播答题迅速火热,“百万英雄”“芝士超人”“冲顶大会”等攻占了许多人的手机屏幕。这些答题节目的规则基本相同,一天有几场节目,由直播主持人出题,一共12道题目,每道题目作答时间为10秒,超时或回答错误将被淘汰,全部答对者瓜分当期奖金。然而,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多,每个人能够分到的金额已经比不上起初阶段。记者下载了几个APP进入直播答题,发现各大平台上,几乎每场直播都有超过百万人参与。其中有一场奖金50万元,最后十几万人通关,每人分到四五元。有个答题用户告诉记者,她一天之中参与了六七场答题,最后有四场通关,总共赚到20元钱。(1月16日《工人日报》)

网友主要观点如下:

正方:看好直播答题,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瓜分奖金,总之比沉迷网游要好得多,这种活动多多益善。

李兆清:如今,人们的腰包鼓起来了,需要有充实的精神文化生活。之前,打游戏成为不少人打发业余时间的主要方式。如今,直播答题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直播答题,很显然比打游戏好了很多,可以让人们温习知识,又可以赢得奖金。

差一点:全民参与大家一起玩挺有趣的,钱的多少不重要。

哥是来踢馆的:其实奖金真的无所谓啦,重在参与,说不定哪天就有机会独揽大奖呢,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反方:希望靠直播答题学知识与挣钱,简直是异想天开。人均奖金低,也耗费了大量

的时间,不过是运营商推广APP、获取流量的手段罢了。

洞庭小麻鹊:目前平台机制其实是利用了一种平台方与用户间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来制造轰动效应与人气效应,它本身很可能只是一种利用奖金的幻象刺激来制造人气效应的手段。平台赚足人气,用户却分不到几个钱。

小编易木:这些互联网运营商真是嫌网民的沉迷程度还不够,如今还用巨额奖金来鼓励大家进一步沉迷于网络与手机,流量是赚到了,民众的时间却被白白耗费了,得不偿失。

太平洋的风:城里套路深,我要回农村。为了这奖金,时间费了,流量钱也化了不少,最后没拿到几块钱,谁来赔我的损失。

“妈妈给装的后备箱”满载亲情与叮咛昨天是春节假期最后一天,很多人都于昨天离家,返回工作的地方,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己离家时父母给自己车的后备箱塞满各种东西的照片,从多位网友晒的照片可以看出,基本都是家乡的食品和土特产,香肠、鸡蛋、小米、水果、大白菜,五花八门,共同点是不管轿车还是SUV,整个后备箱基本都被塞得满满的。(2月22日《北京青年报》)

返程时刻,有的网友晒出了家乡的美景,借此表达对家乡的留恋;有的网友晒出了火车站或车票,借此抒发离家的不舍。而更多的网友则晒出自己父母给车后备箱里塞满的东西,有香肠、鸡蛋、小米、水果、大白菜……虽然这些东西没有一样是值钱的,有的甚至是土得掉渣,但正是这些不值钱的东西,却饱含着亲情的叮咛和思念。

事实上,在近几年春节假期结束时的返程大潮中,离家依依惜别的话题一直在升温。前年春节返程途中,一辆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粤牌轿车,其车尾上吊着的两只鸭和后盖上趴着的一只鸡,被网友拍成照片上传到微博上,不经意间成了网民津津乐道的“网红”;去

年春节返程大潮中,一张名叫《母亲的眼神》的离别照片让不少人直呼“眼睛湿润”;今年春节返程时刻,在微博上形成了一个“妈妈给装的后备箱”聚合话题,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共鸣。

毋庸置疑,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外地创业、就业、工作、学习,这固然是时代的进步。但是,这同时也意味着,一家人相聚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外打拼的人们而言,或许只有在重大节日的时候,才能挤出一点时间回家看看父母,才能回家纾解思念了。一面是浓浓的亲情诉求,一面又是短暂相聚的苦恼,浓浓的亲情该如何纾解?

应当看到,守护亲情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情感诉求和价值观念。也正因此,对于多数父母而言,在短暂的团圆之后,儿女就要远去了,儿女就要离开了,他们总是难舍难分的。而父母用“装满后备箱”的方式,表达着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一枚土鸡蛋,一颗大白菜,一把小青菜,父母把最浓的思念、最浓的关爱都给了子女。与此同时,子女们纷纷晒出自己父母给车后备箱里塞满东西,这既是对父母叮咛和思念的一种回应,也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和祝福。

“父母在,人生尚有去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今年春节,一个2分钟的短片悄然走红。你有多久没对妈妈说心里话?你有多久没牵过妈妈的手?平实的语言,感人的画面,让众多网友感触良多。正如网友所说,“走得再远,你我的原点总是妈妈。这是走不出的风景,走不出的牵挂。”从这个角度来看,晒“妈妈给装的后备箱”,晒的其实是妈妈的叮咛,晒的其实是父母的亲情,晒的其实是一抹浓浓的乡愁。毕竟,再遥远的距离也阻碍不了亲情的思念。

别叫我奶奶,叫我同学

2月4日上午,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员举行了现代远程教育2018年首场毕业典礼。这

场毕业典礼吸引了不少媒体到场,因为毕业生中,有一位特殊的同学——81岁的毕业生薛敏修。经过4年的学习,薛敏修终于拿到了她的大学本科毕业证。手捧毕业证,薛敏修的脸上挂着笑容,她说:“别叫我薛奶奶,叫我薛敏修同学。”(2月6日《成都商报》)81岁老人,4年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证书,从上述“关键词”来看,即便在终身学习已渐成风气的今天,也足以构成一段传奇。不过,对于这名“学霸奶奶”,尽管不乏赞誉之声,但大多将其定位于“追梦”。其“弦外之音”便是:老人固然精神可嘉,然终究“学而无用”。

若就事论事,此话并无大错。一来薛敏修老人之所以“壮心不已”,其动因确实出于“圆梦”。就如她本人所说,要“把年少时未完成的梦想变成现实”;二来作为迟暮老人,与其他学子相比,学成后报效社会的时日不多,亦是事实。更何况,本科毕业,就其知识厚度来说,谈论成果显然言之过早。

基于上述认知,在世俗的目光中,“学霸奶奶”此举自然就成了“无用功”。但话说回来,凡事过于功利,目光必然短视。事实上,当人们不再以唯实用的观点看待此事,便不难发现,“学霸奶奶”这种“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精神,无疑对社会具有样本意义。

譬如,“学霸奶奶”以高龄之身攻读本科学业,固然值得敬佩,但毕竟姗姗来迟。之所以如此,用她本人的话说,乃是当年“学习并不认真”之故。显然,“学霸奶奶”是话中有话:若非“少时不努力”,眼下早已是“硕果累累”,又何止于“圆梦”?说到底,“学霸奶奶”其实是以自身经历告诫当代学子:珍惜眼下光阴,莫负大好年华。

再者,在当今的年轻一代中,勤奋学习者固然占主流,但也不乏有人虚度光阴。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无穷。当学子们亲眼目睹“学霸奶奶”不仅与他们一样攻读本科,还自学多国外语,相信会触动不小。而这种源自内心感受而引领的校园学习风气,必然更为持久。

而对社会而言,“学霸奶奶”同样值得效仿。众所周知,当今可谓知识爆炸的时代,需要人们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便是通常所说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但另一方面,“年过三十不学艺”的观念尚且根深蒂固,更别说“人到晚年万事休”了。正因如此,“学霸奶奶”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尤为当今社会所急需。

尤其是在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当下,老年人有着比过往更多发挥余热的空间,故而终身学习尤显迫切。也就是说,若“活到老学到老”能蔚然成风,无疑对未来应对老龄化趋势大有裨益。更何况,随着人们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老年人既能老有所学,也同样能老有所为。对刚刚退休的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

当然,对更多的老年人而言,继续学习要么是为“圆梦”,要么出于“爱好”,就如同有人喜欢跳广场舞,有人爱好吹拉弹唱一般。尽管看上去不那么“高大上”,但其“学习不止”的精神,同样是社会需要的正能量。也就是说,看待这样的老有所学,显然不该太过“功利”,而是“此处应该有掌声”。

值得欣喜的是,而今将学习融进晚年生活的人愈来愈多,如在老年大学坚持学习摄影、绘画、书法、器乐达30年之久的武汉市95岁老人彭楠,以及15次参加高考的南京市86岁老人汪侠等,都让人们赞叹有加。由此期待社会能够涌现更多的“学霸爷爷”“学霸奶奶”,从而让终身学习成为所有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标配”。

“倔强的裤子”屹立背后是执著坚守近日,东北地区迎来入冬最冷天气,一张“裤子站立图”被网络刷屏,成了这个冬季的“新网红”。据了解,这条“站起来的裤子”,来自佳木斯房产段南岔综合车间水道工区的一名普通职工。

在-36℃的天气里,他进入井水中更换水栓开口销后脱下防水裤,裤子瞬间“站”了起来!让人看了莫名的心疼。

随着春运拉开帷幕,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随之被媒体搬到了公众的面前。“倔强的裤子”火了,可谁又能想到,这条让我们感动到泪奔的“倔强裤子”,于这些铁路工人而言,只不过是他们几代人司空见惯的日常图景,只不过是他们艰苦工作中的一个微小细节。

春运坚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些严寒酷暑恶劣天气下的作业环境,不穿厚棉袄、不戴厚手套都不敢出门的日子里,为了让旅客喝上水,他们要拉着寒冷刺骨的自来水注入车辆上的水箱;为了让旅客如厕方便,要挖掉冻成冰碴的粪便……坚守岗位,默默付出,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执着的信念。

正如网友所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为了铺就“平安、有序、温馨”的春运回家路,为了让你我的春运体验更美好,有多少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选择了坚守和奉献,他们或许没有太多亮点,更多还是坚守在平凡的岗位,守护一份职责,守望每一位踏上旅途的人平安回家。无论我们见与不见,他们都在那里,默默劳作,无怨无悔。

春运坚守,坚守的是精神阵地。中国人自古就有不怕牺牲的精神,也不缺乏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在革命年代有,在春运时期也有。

侮辱人民英雄者必须依法严惩

刚刚过去的2018年央视春晚,登场亮相的明星不在少数,而网友评议镜头里最大的明星,当之无愧是“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94岁高龄的黄旭华院士,在央视春晚里给大家送去珍贵的新年祝福。他还希望年轻人继续奋斗,勇于创新,为国争光。老前辈的嘱托,青年当铭记在心。

然而,这位默默奉献一生的老人,在央视春晚给全国人民送祝福之后,却在微博上遭到一位叫禚宝伟律师的肆意侮辱。近日,禚宝伟所在地日照市律师协会官网发布声明,指出禚宝伟早已于去年8月注销律师资格,并对其言行进行谴责。同时,临沭县公安局对此

也发布情况通报,对侮辱黄旭华院士当事人禚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并罚款500元。以此教训为诫,以此事件为警。

为了大国重器,黄旭华院士一生为国披甲铸盾,有三十年的时间隐姓埋名,远离家人。禚宝伟却对黄旭华院士这一段隐姓埋名的特殊人生经历进行无端诋毁,这让国人感到莫名和愤怒。都知道,一个泱泱大国,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国防,恐怕连一张安静的书桌都无法摆下,更遑论一个家庭的片瓦之存。以自己的隐姓埋名,换取国家的屹立于林,这正是对一个家庭的真正守卫。黄旭华院士不是没有骨肉亲情,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他也有小我愿景,却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还大。因为,那是特殊的年代、特殊的使命。

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隐姓埋名的除了黄旭华院士之外,还有更多的“璀璨星空”——中国核武器爆轰物理学的开拓者陈能宽,不知该如何向妻子解释自己肩负的责任,他只是说:“如果组织让我去一个你找不到,我也不能跟你联系的地方工作,你会理解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院士,从学术界走到戈壁滩,“销声匿迹”20多年……为共和国事业隐姓埋名的科学家如漫天星斗,不胜枚举。他们是真正的人民英雄。对人民英雄的诋毁,就是自毁这个国家的长城,人民也绝不答应。

诋毁黄旭华院士的禚宝伟,自己曾经是律师出身,他自然清楚,自己这种口不择言的行径,将得到怎样的法律严惩。去年12月22日,《英雄烈士保护法(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首次审议。这部法律草案将明确英雄烈士的历史功勋,对保护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弘扬烈士精神方面等作出规定。这是我国最高立法机关用行动回应社会各界对捍卫英雄的高度关切,也是对网络舆论广场里那些对抹黑英雄行径的底线划清。对于人民英雄的诋毁,不再是低门槛、零成本的,而是要付出极大代价的。

侮辱人民英雄者,必须依法严惩。目前,日照市律师协会也已将情况通报禚宝伟现工作单位,建议对其依法作出处理。事件的后续进展,众人将持续关注,但这事并不能就此

告一段落。从对黄旭华院士的诋毁,到对“狼牙山五壮士”的抹黑、对邱少云烈士的揶揄,从互联网世界里泛起了诸多的杂音乱弹,其中一些始作俑者都是高知分子、意见领袖,这就表明,很多事件本身已经不能单单是简单的高级黑。

英雄、烈士是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的个体表达,也是最能触及国人内心情感的榜样力量,对他们的无端诋毁,无疑于就是对核心价值观的反向输出,必须要引起极高警惕的。《英雄烈士保护法(草案)》的提请,正是从法律层面来彻底杜绝这种险恶用心。对禚宝伟的法律严惩,也当以此为遵循。

用奋斗抒写新时代的人生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奋斗是长期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这段精彩寄语在青年当中引起强烈反响。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这其中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奋斗和担当。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毛泽东同志曾对青年一代提出的殷切期望:“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当时的新中国青年作出了这样的回答:“为党奋斗50年”“为祖国工作50年”。

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1910年秋日的一天,不满17岁的毛泽东离开故土韶山冲去长沙求学。临行前,他将一首改写的诗夹在父亲的账薄中:“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毛泽东以诗言志:好男儿励志向学,志在四方。1916年冬,23岁的毛泽东写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诗句,青春壮志溢于言表,人生目标豪气干云。1925年的晚秋,毛泽东从韶山去广州主持

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写下了著名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诗充分展现了青年毛泽东百舸争流、鹰击长空的宏伟志向和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英雄气概,更展现了一个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情系家国、心忧天下、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

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1969年1月,15岁的习近平来到延安市延川县的梁家河村插队,在这里度过了七年的知青岁月。在梁家河,习近平甘当一个农民,下决心要像父兄一样好好干一场,做一个地地道道的“老陕”。在这个最艰苦的地方,习近平从容地笑对磨难,他以高天厚土为怀、以人民群众为师,窑洞栖身、书箱做伴,煤油灯下苦读、田野里辛勤劳作。在这里,他过了“四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在这里,他每天吃的是“三团”——玉米团、高粱团、糠窝窝团。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砺,老百姓终于认可了他,称赞他“近平是个好后生!”“再累的活也干得了,再穷的人也看得起,再糙的饭也吃得惯。”在这里,他为老百姓干实事、干好事:打井、开磨坊、办沼气,修路、打坝、育良田,开办铁业社、缝纫社、代销店。在这里,他懂得了什么叫人民群众,什么叫实事求是。七年知青岁月成为习近平一生的财富,这里有他永远不变的初心,这里也是中国梦升起的地方。

革命战争年代需要奋斗,和平年代依然需要奋斗。唯有梦想才能成就事业,唯有奋斗才能实现梦想。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这个历史包含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包含中华民族饱受屈辱的近代史,也包含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史、革命史,同时也包含新中国成立近70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以及40年来的改革开放史。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肩负带领中华民族逐梦的大任,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使中国人民“站起来”;自1978年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让中国人民“富起来”;党的十八大以

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肩负起让中国人民“强起来”的历史大任,这是共产党人在新时期的历史担当,更是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当代青年提出要求和希望:“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寄语青年一代:“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作为新时代的领袖,习近平总书记一次又一次对青年一代作出谆谆教导,提出殷切期望。青年一代决不能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以青年毛泽东、青年习近平为楷模,以中国历史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下青春志向并为之而奋斗终生的仁人志士为榜样,以人民为师、以新时代为舞台,用梦在心中、路在脚下的实际行动交上一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合格答卷!也唯有当代青年的奋斗与担当,才能拥有更好更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之力。

有一个认真的“舒小珍”教师

最近这几天,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河田小学青年教师舒小珍在网上火了,起因是她的“高颜值”备课本。赣县区教育局教研室督导组在河田小学指导教学常规工作时,随机抽到了这本“史上最高颜值”备课本,清秀端正的字迹、精心设计的教案令人直呼“别人家的老师”,引来媒体和网友一片点赞,朋友圈瞬间刷屏。

舒小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工作多年来一直这样做,但她始终认为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而最重要的,是希望自己能够给学生做个榜样,让他们用心对待未来。朴实无华的话语,折射出的是舒小珍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的认真细致。的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一个细节甚至一段话语,看似平凡微小,却有可能点燃孩子心中的激情与梦想,在其人生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尤其是作为小学青年教师的舒小珍,除了“传道授业解惑”,面对的是一群“三观”尚未成型的小学生,她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人和对这个社会的态度,老师认真对待学生,他们必然会有样学样,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件事情。

学生的习惯需要从小和长期养成,舒小珍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在采访时,她说这样做的初衷,就是要引导学生把字一笔一划都能认真写好,进而能够影响到他们,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写字习惯。“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模范永远比教训更有力量,认真的态度,不管是对于学习,还是工作和生活都十分重要,孩子们现在可以学着认真地写一笔一划,将来才能端端正正地做人做事,真正地写好“人”字。

舒小珍的学生无疑是幸福和幸运的,他们遇到了这样一位好老师,我们也需要更多这样认真负责的青年教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谋划了未来中国农村巨变的蓝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乡村要振兴,教育必须先行,因此,我们需要更多优秀青年投身到基层特别是农村教育事业当中来。“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基层特别是农村是青年教师的“练兵场”,也是锻炼才干的“磨刀石”,越是艰苦的基层,越能考验人、磨炼人,越能锻造出新时代的“青年精神”。

“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才完成的”。当然,我们更需要能够坚守在基层的青年教师。舒小珍现在已在岗位上干了7年,并且打算把教书育人当作一辈子的事业。

希望有更多青年像舒小珍老师一样,选择在基层和农村扎根,把教育事业当作人生中最伟大的作品,用青春和汗水为乡村振兴添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传承“西游精神”,弘扬匠心情怀

1986年,《西游记》播出,从此称霸银屏30余载。近日,“西游”剧组原班人马在某卫视节目中的大团圆,又迅即掀起了一股怀旧浪潮,网友们的记忆闸门纷纷被再次开启。经典的作品里,存着几代人的记忆,让大家那么难以忘怀的,是其中潜藏着的艺术,是情怀,也是匠心。

“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一段段艰辛的旅程。”节目里,一众老演员各自为观众演绎了一段剧中的经典台词,一招一式、一声一喝,虽相隔多年,“原来的味道”分毫不减。在某环节中,六小龄童老师更是即兴来了一段剧情“神”还原,一人分饰师徒四角,直接讲述了一段西游故事。众演员用他们高超的还原度,重又将当年的“取经传说”呈现在众人眼前,这波强势的“回忆杀”令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正是当年这套“西游”班子对剧本的熟捻于心、对角色的深入钻研和对艺术创作的敬畏态度,才使得精湛如斯的演绎能跨越三十多年的时光,依然鲜亮如初,大放异彩。

“十万八千里取经路,九九八十一难历风险。”那些年,《西游记》剧组在拍摄过程中也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在技术粗劣、环境简陋的当年,全凭着演员们“真刀真枪”地干,实实在在地演,为了一个景观甘愿跋涉千里,为了最后的成品效果默默坚守十余载。原著的光怪陆离和天马行空,根本没有因技术和资金的原因而有丝毫折损,而长达十七年的创作历程更足以说明拍摄过程中的“多灾多难”,这种创作本就是一个奇迹。最终,剧组团队用十七年的坚持,为人们诠释经典的魅力,显示出一代电视人对待作品的纯粹态度。

可《西游记》导演杨洁在她后来的自传中仍然提到她认为《西游记》拍得还不够好,这样的精益求精、臻于至善,对比当今流量当道、炒作盛行、行业注水的圈内风气,简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