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考研_计算机_操作系统_操作系统概念总结

考研_计算机_操作系统_操作系统概念总结

考研_计算机_操作系统_操作系统概念总结
考研_计算机_操作系统_操作系统概念总结

操作系统概念背诵

一、进程管理

1.进程管理的功能

①进程控制

②进程同步

③进程通信

④进程(线程)调度

2.程序顺序执行时的特征: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3.程序并发执行时的特征:间断性、失去封闭性、不可再现性。

4.进程由程序段、数据段和进程控制块(PCB)组成。

5.进程的定义

①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

②进程是一个程序及其数据在处理机上顺序执行时所发生的活动。

③进程是进程实体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④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6.进程的基本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结构特征(程序+数据+PCB)

7.进程的状态

三态:就绪状态、运行状态、阻塞状态。

五态:活动就绪、静止就绪、活动阻塞、静止阻塞、运行。

8.进程控制块(PCB)的组成:进程标识符、处理机状态、进程调度信息、进程控制信息。

9.临界区: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叫做临界区。

10.同步机制必须遵循的原则: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

11.P,V操作的定义

P(S):S=S?1;

若S≥0,则当前进程继续运行;

若S<0,则将当前进程插入到S的等待队列中去。

V(S):S=S+1;

若S>0,则当前进程继续运行;

若S≤0,则从S的等待队列中移出一个进程放到就绪队列中去。

12.信号量的物理意义

S=?n时,表示有n个等待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当前已有进程在临界区中访问临界资源;

S=0时,表示不允许任何进程进入临界区,当前已有进程在临界区中访问临界资源;

S=n时,表示临界区是空闲的,该类资源的可用数目为n,可以有n个进程访问该类资源。

13.高级通信机制有:共享存储器系统、消息传递系统、管道通信系统。

14.线程的定义:线程是进程内的一个实体,是处理机调度的基本单位,是程序内部一个单一的顺序控

制流。

15.引入进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多个程序并发执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16.引入线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程序并发执行时的时空开销,使操作系统具有更好的并发性。

17.进程的基本属性

①进程是一个可拥有资源的独立单位;

②进程同时又是一个可独立调度和分配的基本单位。

18.进程与线程的根本区别:进程可独立拥有资源,线程则不能。

19.周转时间:是指作业从被提交给系统开始,到作业完成为止的这段时间。

20.死锁的定义:多个进程在并发运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在无外力的干预下,它们

都无法向前推进,称之为死锁。

21.产生死锁的原因:①竞争资源;②进程推进顺序非法。

22.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互斥条件、请求保持条件、不剥夺条件、环路等待条件。

23.处理死锁的方法:预防死锁、避免死锁、检测死锁、解除死锁。

二、存储管理

1.存储管理的功能

①内存分配

②内存共享与保护

③地址映射

④内存扩充

2.地址重定位:程序在装入内存时分配到的内存空间和它的地址空间通常是不一致的,因此有必要将

程序中的逻辑地址转换成内存中的物理地址,这一过程称为地址重定位。

3.静态地址重定位:地址转换工作是在程序装入内存时由装配程序完成的。

优点:无需硬件支持,容易实现;

缺点:程序经重定位以后不能在内存中移动;

程序在内存中只能连续存储;

程序很难被若干个用户共享。

4.动态地址重定位:地址转换工作是在程序执行期间由硬件地址变换机构动态地完成的。

优点:程序执行时可在内存中移动,有利于内存的充分利用;

程序在内存中不必连续存储;

若干用户可共享同一程序段或数据段;

缺点:需要附加硬件支持,相应的软件算法也较复杂。

5.虚拟存储器:是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加以扩充的存储器系统。

特征:多次性、对换性、虚拟性。

三、设备管理

1.设备管理的功能

①设备分配与回收

②缓冲管理

③设备处理(驱动)

2.设备的分类

低速设备(键鼠)、中速设备(激光打印机)、高速设备(磁盘);

字符设备(键鼠、打印机)、块设备(磁盘)

3.中断:是指在计算机执行期间,系统内发生任何非寻常的或非预期的急需处理的事件,使得CPU暂

时中断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而转去执行相应的事件处理程序,待处理完毕后又返回原来被中断处继续执行或调度新的进程执行的过程。

4.通道:是一个独立于CPU的专门负责I/O控制的处理机,它控制设备与内存直接进行数据交换。

5.I/O控制方式

①程序查询方式

②中断控制方式

③DMA方式

④通道控制方式

⑤I/O处理机方式

6.SPOOLing:在联机情况下实现的同时外围操作,称为SPOOLing或假脱机操作。其基本思想是利用

可共享的外存设备来模拟独占设备的操作,使一台独占设备变成若干台虚拟设备。

7.RAID:是利用一台磁盘阵列控制器来统一管理和控制一组磁盘驱动器,组成一个高度可靠的,快速

的的大容量磁盘系统。

RAID1具有磁盘镜像功能,RAID4和RAID5的区别是RAID5将奇偶校验条带分布在所有磁盘中。

RAID的优点:可靠性高、磁盘I/O速度快、性价比高。

四、文件管理

1.文件管理的功能

①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

②目录管理

③文件的读写和保护

2.文件是存放在存储介质上的具有标识名的一组相关数据的集合。

3.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对文件实施管理的软件机构。

4.FCB是用于描述和控制文件的数据结构,称为文件控制块。

FCB中包含基本信息、存取控制信息和使用信息。

5.目录是文件系统层次结构的一个非终端结点,一个目录通常包含有许多目录项,每个目录项可以是

一个文件或目录。

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计算机操作系统考试是让很多同学都觉得头疼的事情,我们要怎么复习呢?下面由我为大家搜集整理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第一章1、操作系统的定义、目标... 计算机操作系统考试是让很多同学都觉得头疼的事情,我们要怎么复习呢?下面由我为大家搜集整理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章 1、操作系统的定义、目标、作用 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和开放性. OS的作用可表现为: a.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一般用户的观点) b. 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资源管理的观点) c. 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2、脱机输入输出方式和SPOOLing系统(假脱机或联机输入输出方式)的联系和区别 脱机输入输出技术(Off-Line I/O)是为了解决人机矛盾及CPU的高速性和I/O设备低速性间的矛盾而提出的.它减少了CPU的空闲等待时间,提高了I/O速度.

由于程序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都是在外围机的控制下完成的,或者说,它们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故称为脱机输入输出方式;反之,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输入输出的方式称为联机(SPOOLing)输入输出方式 假脱机输入输出技术也提高了I/O的速度,同时还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 3、多道批处理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处理机管理问题、内存管理问题、I/O设备管理问题、文件管理问题、作业管理问题 4、OS具有哪几个基本特征?它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 a. 并发性(Concurrence),共享性(Sharing),虚拟性(Virtual),异步性(Asynchronism). b. 其中最基本特征是并发和共享. c. 并发特征是操作系统最重要的特征,其它三个特征都是以并发特征为前提的。 5、并行和并发 并行性和并发性是既相似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并行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而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少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6、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各主要功能下的扩充功能 a. 处理机管理功能: 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调度. b. 存储管理功能:

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讲义

第5章输入输出设备管理 本章是操作系统的第四大功能,属于对硬件的管理。主要内容有:外部设备的分类及安装、输入输出设备的分配算法、外部设备和CPU 之间的数据传送控制方式(程序直接控制方式、中断控制方式、DMA 方式和通道方式)和设备驱动程序等。 5.1 概述 5.1.1设备管理的任务与功能 1.设备管理的任务 (1)按用户需求提出的要求接入外部设备; (2)尽量提高输入输出设备的利用率。如,发挥主机与外设以及外设之间的真正并行工作能力。 2.设备管理的功能 (1)分配设备 按设备的不同类型和操作系统选用的算法分配,包括分配相应的通道、设备控制器以及对未分配的任务或作业进行排队等。 (2)控制和实现真正的输入输出并行操作 包括通道程序控制、启动设备、及时响应及处理中断讯号等。(3)对输入输出缓冲区进行管理 如:逻辑名的管理,多个缓冲区的分时及串并行操作,同类多个外部设备的均衡工作。 (4)在一些较大系统中实现虚拟设备技术。 5.1.2 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基本输入输出设备的发展共经过了三代 (1)第一代:键盘和打印机; (2)第二代:鼠标和调制解调器; (3)第三代:手写笔和扫描仪等。 5.1.2外部设备的分类 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除了CPU和内存(也叫主存储器)外,其它大部分硬件设备都可统称为外部设备。其中包括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外存设备和终端设备等,还包括将外设和主机连接起来的通道(channel)和控制器(controller)。在计算机系统中,从不同角度将设备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加以管理和调度,归类后简化了设备管理程序,管理工作的关键之一是“分类”和“记录”。 1.按用户和用户分类 (1)系统设备(一般是标准设备)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汇总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汇总 一、计算机的诞生及发展 (一)计算机的诞生 1.时间:1946年 2.地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3.名称:ENIAC (二)计算机的发展 > 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现代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程序控制”的设计思想,同时指出计算机的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的数据和指令。 | (3)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技术(将程序事先存在主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在不需要人员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四、计算机的分类

五、计算机硬件 (一)中央处理器 1.简介 中央处理器又称为微处理器,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 ( 2.组成 (1)控制器 实现计算机各部分的联系并自动执行程序的部件。功能是从内存中一次取出指令,产生控制信号,向其他部件发出命令指挥整个计算过程。 (2)运算器 对二进制数码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二)存储器 1.内存储器 … (1)作用 内存储器又称主存储器,简称内存。内存位于系统主板上,可以直接与CPU进行信息交换,内存储器主要用于存放计算机系统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及所需要的数据和中间计算结果以及与外部存储器交换信息时作为缓冲。 (2)特点 速度较快,容量相对较小。 (3)分类 只读存储器ROM:永久保存数据,存储微型机的重要信息。 随机存储器RAM:断电丢失数据,存储当前运行的程序信息(SRAM、DRAM)。 \ 2.外存储器 (1)作用

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一

第一章 ★1.操作系统的概念:通常把操作系统定义为用以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和数据结构的集合。★2.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①批处理操作系统 特点: 用户脱机使用计算机 成批处理 多道程序运行 优点: 由于系统资源为多个作业所共享,其工作方式是作业之间自动调度执行。并在运行过程中用户不干预自己的作业,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作业吞吐量。 缺点: 无交互性,用户一旦提交作业就失去了对其运行的控制能力;而且是批处理的,作业周转时间长,用户使用不方便。 批处理系统中作业处理及状态 ②分时操作系统(Time Sharing OS) 分时操作系统是一个联机的多用户交互式的操作系统,如UNIX是多用户分时操作系统。 分时计算机系统:由于中断技术的使用,使得一台计算机能连接多个用户终端,用户可通过各自的终端使用和控制计算机,我们把一台计算机连接多个终端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分时计算机系统,或称分时系统。 分时技术:把处理机的响应时间分成若于个大小相等(或不相等)的时间单位,称为时间片(如100毫秒),每个终端用户获得CPU,就等于获得一个时间片,该用户程序开始运行,当时间片到(用完),用户程序暂停运行,等待下一次运行。 特点: 人机交互性好:在调试和运行程序时由用户自己操作。 共享主机:多个用户同时使用。 用户独立性:对每个用户而言好象独占主机。 ③实时操作系统(real-time OS) 实时操作系统是一种联机的操作系统,对外部的请求,实时操作系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毕。 特点: 有限等待时间 有限响应时间 用户控制 可靠性高 系统出错处理能力强 设计实时操作系统要考虑的一些因素: (1)实时时钟管理 (2)连续的人—机对话 (3)过载 (4) 高度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采取冗余措施。 ④通用操作系统 同时兼有多道批处理、分时、实时处理的功能,或其中两种以上的功能。 ⑤个人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复习总结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1.操作系统定义: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功能的首次扩充。 2.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 3.脱机技术:主机与IO设备脱离的技术 4.多道程序技术:在内存中同时有多个程序并存的技术 5.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并发性,共享性,异步性,虚拟技术 6.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处理机管理功能,存储器管理功能,设备管理功能,文件管理功能,用户交流界面(人机接口) 第二章进程管理 1.进程的概念:进程是进程实体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2.状态转换图 3.进程控制块PCB,在进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系统总是通过PCB对进程进行控制,因此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4.原语是由若干条指令组成的,用于完成一定功能的一个过程。它与一般过程的区别在于:它们是“原子操作”。所谓原子操作,是指一个操作中的所有动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 5.进程同步的主要任务是对多个相关进程在执行持续上进行协调,已使并发执行的诸进程之间能有效的共享资源和互相合作,从而使程序执行具有可再现性。 6.临界资源、临界区、信号的概念、同步、互斥问题的解决方法 临界资源:Critical Resouce 诸进程间应采取互斥方式,实现对这种资源的共享,如打印机,磁带机等。

临界区:人们把在每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称为临界区(critical section) 信号: 同步合作直接 互斥竞争间接 7.进程通信的三种类型:共享存储器系统、消息传递系统、管道通信系统 8.线程的概念和两种类型: 线程:被称为轻型进程或进程元,通常一个进程拥有若干个线程。 两种类型:用户级线程和内核支持线程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1.调度三个层次:高级调度,中级调度,低级调度 2.调度算法: FCFS先来先服务 SPF段作业优先调度 RR时间片轮转法 3.死锁的概念,在多个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因为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当进程处于这种僵局状态时,若无外力作用,他们都将无法再向前推进。 4.死锁的原因和条件 原因:资源不足(根本原因),进程推进顺序非法 必要条件:互斥条件、请求和保持条件、不剥夺条件,环路等待条件。 5.死锁解决的三种方案:摒弃“请求和保持”条件、摒弃“不剥夺”条件、摒弃“环路等待”

考研计算机操作系统学习笔记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操作系统的定义: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的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便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工作环境,从而在计算机与用户之间起到接口的作用。 1.1操作系统的目标与作用 1.目标:有效性、方便性、可扩充性、开放性 2.作用:a.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b. 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c.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三种类型的使用接口:1.命令方式;2.系统调用方式;3.图形、窗口方式 1.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批处理系统(单道、多道)、分时系统、实时系统 1.单道批处理系统特征:自动性、顺序性、单道性。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缺点: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2.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的特征: 分时系统的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可靠性 实时系统的特征: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 3.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的比较:a.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以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但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则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b.交互性:实时信息系统虽然也具有交互性,但其交互性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不像分时系统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处理和资源共享等服务;c.可靠性:分时系统虽然也要求系统可靠,但相比实时系统则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1.3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 基本特性: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技术、异步性 1.4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操作系统的主要任务:为多道程序的运行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以保证多道程序能有条不紊的、高效的运行,并能最大程度的提高系统中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和方便用户的使用。 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进程管理、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处理机调度) 存储器管理(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内存扩充)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设备分配、设备处理、虚拟设备) 文件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读/写管理和保护) 1.5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 1.用户接口:供用户组织和控制作业的执行和管理计算机系统; 2.程序接口:供编程人员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调用来请求操作系统提供服务。 1.6OS结构设计 1.操作系统结构:无结构OS、模块化结构OS、分层式结构OS、微内核结构OS 2.微内核技术:把操作系统中更多的成分和功能放到更高的层次(用户模式)中去运行,而留下一个 尽可能小的内核,用它来完成操作系统最基本的核心功能,称之为微内核技术。 补1.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性能指标 系统可靠性、系统吞吐量、资源利用率、周转时间、可移植性、可扩展性 系统吞吐量: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信息量;周转时间:指用户从提交作业到得到计算结果这段时间,又称系统响应时间。 补2.硬件将处理机划分为两种状态即管态和目态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1946年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英文名称是。(答案O A.ENIAC B.IBM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712727599.html, D.PC '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 _____________ 年诞生。(答案:B ) A.1940 B.1946 C.1960 D.1980 .体系。(答案:B ) A.比尔?盖茨 B.冯?诺依曼 C.唐纳德?希斯 D.温?瑟夫 2、世界上首次提出存储程序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是 B _ 型计算机。 B 冯?诺依曼 C 温?瑟夫 D 唐纳德?希斯 【计算机的特点】 1.处理速度快 '现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钟数千亿次 (通常以每秒钟完成基本加法指令的数目来 '表示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这不仅使得许多大型数据处理工作时间大大缩短,促成了天气预 '报、数值模拟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使得许多实时控制、在线检测等处理速度要求较高的工 '作得以实现。同时,计算机具有很高的逻辑运算速度, 这使得计算机在非数值数据领域中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 ' 2 .运算精度高 '计算机一般都有十几位甚至更多位的有效数字,加上先进的算法,可得到很高的计算精度。 '例如,对圆周率n 的计算,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 数学家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算到小数 '点后500多位,而使用第一台计算机仅仅用了 40秒钟就打破了这一记录。 ' 3 .具有逻辑运算和记忆能力 :计算机的存储器具有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功能, 它可以存储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计算机不仅可 '以进行算术运算,而且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可以对文字、符号等进行判断、比较,因而可解 '决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 ' 4 .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计算机内部的操作、 运算是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的, 它能够按照程序规定的步骤完成指 定的任务,而不需要人工干预。 ' 5 .通用性强 '计算机是靠存储程序控制进行工作的。 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 只要编写和运行不同的应用软 :件,计算机就能在任一领域中很好地完成工作。针对不同的需要, 设计不同的程序,这就能 '使计算机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I 计算机的特点有 A.运算速度快 B.具有逻辑判断功能 C.存储容量大 D.计算精度高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年—1958年) 1946 年 2 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现代的计算机系统都属于 冯?诺依曼 现代计算机时 A 比尔?盖茨 。(答案:ABCD )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

1)选择题 (1)为多道程序提供的可共享资源不足时,可能出现死锁。但是,不适当的 _C__ 也可能产生死锁。 A. 进程优先权 B. 资源的线性分配 C. 进程推进顺序 D. 分配队列优先权 (2)采用资源剥夺法可以解除死锁,还可以采用 _B___ 方法解除死锁。 A. 执行并行操作 B. 撤消进程 C. 拒绝分配新资源 D. 修改信号量 (3)发生死锁的必要条件有四个,要防止死锁的发生,可以通过破坏这四个必要条件之一来实现,但破坏 _A__ 条件是不太实际的。 A. 互斥 B. 不可抢占 C. 部分分配 D. 循环等待 (4)为多道程序提供的资源分配不当时,可能会出现死锁。除此之外,采用不适当的_ D _ 也可能产生死锁。 A. 进程调度算法 B. 进程优先级 C. 资源分配方法 D. 进程推进次序 (5)资源的有序分配策略可以破坏 __D___ 条件。 A. 互斥使用资源 B. 占有且等待资源 C. 非抢夺资源 D. 循环等待资源 (6)在 __C_ 的情况下,系统出现死锁。 A. 计算机系统发生了重大故障 B. 有多个封锁的进程同时存在 C. 若干进程因竞争资源而无休止地相互等待他方释放已占有的资源 D. 资源数大大小于进程数或进程同时申请的资源数大大超过资源总数 (7)银行家算法在解决死锁问题中是用于 _B__ 的。 A. 预防死锁 B. 避免死锁 C. 检测死锁 D. 解除死锁 (8)某系统中有3个并发进程,都需要同类资源4个,试问该系统不会发生死锁的最少资源数是 _C__ 。 A. 12 B. 11 C. 10 D. 9 (9)死锁与安全状态的关系是 _A__ 。 A. 死锁状态一定是不安全状态 B. 安全状态有可能成为死锁状态 C. 不安全状态就是死锁状态 D. 死锁状态有可能是安全状态 (10)如果系统的资源有向图 _ D __ ,则系统处于死锁状态。 A. 出现了环路 B. 每个进程节点至少有一条请求边 C. 没有环路 D. 每种资源只有一个,并出现环路 (11)两个进程争夺同一个资源,则这两个进程 B 。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复习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了解) 1、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思想 1、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1623-1662):在1642年发明了第一台机械式加法机。该机由齿轮组成,靠发条驱动,用专用的铁笔来拨动转轮以输入数字。 2、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1673年发明了机械式乘除法器。基本原理继承于帕斯卡的加法机,也是由一系列齿轮组成,但它能够连续重复地做加减法,从而实现了乘除运算。 3、英国数学家巴贝奇:1822年,在历经10年努力终于发明了“差分机”。它有3个齿轮式寄存器,可以保存3个5位数字,计算精度可以达到6位小数。巴贝奇是现代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奠基人。 英国科学家阿兰 图灵(理论计算机的奠基人) 图灵机:这个在当时看来是纸上谈兵的简单机器,隐含了现代计算机中“存储程序”的基本思想。半个世纪以来,数学家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计算模型都被证明是和图灵机等价的。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 诺依曼(计算机鼻祖) 计算机应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应采用二进制简化机器的电路设计; 采用“存储程序”技术,以便计算机能保存和自动依次执行指令。 七十多年来,现代计算机基本结构仍然是“冯·诺依曼计算机”。 2、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2、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计算机的类型 按计算机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 按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1.1.4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含义)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存储容量大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按照程序自动运行 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与实时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远程通讯与网络应用、多媒体与虚拟现实 1.1.5 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计算机操作系统作业及答案

作业2 1.若1页大小为4KB,计算机地址总线为32位,则页号共有多少位?逻辑地址 空间最多包含多少页?逻辑地址60000在第几页?页内偏移是多少?若该页被装进物理块1280中,则物理地址是多少? 解:所以页内偏移即页内地址占 12 位页号占 32-12=20 位逻辑地址空间最大页数为页 60000=(EA60)16=(1110 1010 0110 0000)2 其中低 12 二进制位为页内偏移,即(A60)16=2656。高 4 二进制位为页号,即(E)16=14。物理块号1280=(500)16 物理地址=(500A60)16=5245536. 2.假定当前磁头位于100号磁道,进程对磁道的请求序列依次为57,61,39, 20,88,161,139,38,175。当采用先来先服务和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时,总的移动的磁道数分别是多少?(请给出寻道次序和每步移动磁道数) 解:先来先服务最短寻道时间优先 43 +4+ 22+ 19+ 68+ 73+ 22+ 101 + 137 = 489 12 + 27 + 4 +18 + 1+ 18 + 119 + 22 + 14 = 235 。 3.设系统中有三种类型的资源(A,B,C)和五个进程(P1,P2,P3,P4,P5), A资源的数量17,B资源的数量为5,C资源的数量为20。在T0时刻系统状态如下表所示。系统采用银行家算法来避免死锁。请回答下列问题: (1)T0时刻是否为安全状态?若是,请给出安全序列。 (2)若进程P4请求资源(2,0,1),能否实现资源分配?为什么? (3)在(2)的基础上,若进程P1请求资源(0,2,0),能否实现资源分配?为什么? 进程最大资源需求量已分配资源量系统剩余资源数量 A B C A B C A B C P1559212233 P2536402 P3******* P4425204

操作系统心得体会

转眼间,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即将结束。在这个学期中,通过老师的悉心教导,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一些原理和具体操作过程。在学习操作系统之前,我只是很肤浅地认为操作系统只是单纯地讲一些关于计算机方面的操作应用,并不了解其中的具体操作过程和实用性。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才知道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件资源包括软件资源及数据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为其它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等,使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有效的、友善的服务界面。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也知道了计算机操作系统是铺设在计算机硬件上的多层系统软件,不仅增强了系统的功能,而且还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多层次的抽象。操作系统的一些原理在生活中也有所应用,以下是我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把操作系统的一些原理联系生活所得的心得体会: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件资源包括软件资源及数据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为其它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等,使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有效的、友善的服务界面。计算机操作系统是铺设在计算机硬件上的多层系统软件,不仅增强了系统的功能,而且还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抽象。操作系统的一些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我们会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其原理与操作过程: 1.生产—消费者问题 在实际的操作系统操作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如下场景:某个模块负责产生数据,这些数据由另一个模块来负责处理(此处的模块是广义的,可以是类、函数、线程、进程等)。产生数据的模块,就形象地称为生产者;而处理数据的模块,就称为消费者。 单单抽象出生产者和消费者,还够不上是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该问题还需要有一个缓冲区处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作为一个中介。生产者把数据放入缓冲区,而消费者从缓冲区取出数据。 为了理解这一问题,我们举一个寄信的例子。假设你要寄一封平信,大致过程如下: 1、你把信写好——相当于生产者制造数据 2、你把信放入邮筒——相当于生产者把数据放入缓冲区 3、邮递员把信从邮筒取出——相当于消费者把数据取出缓冲区 4、邮递员把信拿去邮局做相应的处理——相当于消费者处理数据 2、银行家算法——避免死锁

考研_计算机_操作系统_操作系统概念总结

操作系统概念背诵 一、进程管理 1.进程管理的功能 ①进程控制 ②进程同步 ③进程通信 ④进程(线程)调度 2.程序顺序执行时的特征: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3.程序并发执行时的特征:间断性、失去封闭性、不可再现性。 4.进程由程序段、数据段和进程控制块(PCB)组成。 5.进程的定义 ①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 ②进程是一个程序及其数据在处理机上顺序执行时所发生的活动。 ③进程是进程实体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④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6.进程的基本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结构特征(程序+数据+PCB) 7.进程的状态 三态:就绪状态、运行状态、阻塞状态。 五态:活动就绪、静止就绪、活动阻塞、静止阻塞、运行。 8.进程控制块(PCB)的组成:进程标识符、处理机状态、进程调度信息、进程控制信息。 9.临界区: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叫做临界区。 10.同步机制必须遵循的原则: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 11.P,V操作的定义 P(S):S=S?1; 若S≥0,则当前进程继续运行; 若S<0,则将当前进程插入到S的等待队列中去。 V(S):S=S+1; 若S>0,则当前进程继续运行; 若S≤0,则从S的等待队列中移出一个进程放到就绪队列中去。 12.信号量的物理意义 S=?n时,表示有n个等待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当前已有进程在临界区中访问临界资源; S=0时,表示不允许任何进程进入临界区,当前已有进程在临界区中访问临界资源; S=n时,表示临界区是空闲的,该类资源的可用数目为n,可以有n个进程访问该类资源。 13.高级通信机制有:共享存储器系统、消息传递系统、管道通信系统。 14.线程的定义:线程是进程内的一个实体,是处理机调度的基本单位,是程序内部一个单一的顺序控 制流。 15.引入进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多个程序并发执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16.引入线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程序并发执行时的时空开销,使操作系统具有更好的并发性。 17.进程的基本属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教学文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 1.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在美国问世。 2. 计算机的时代划分:电子管计算机时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集成电路 计算机时代和大规模集成电器计算机时代。 3.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网络应用电子商务科学计算 4.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T计算机辅助测试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5. 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量大、记忆功能强,具 有逻辑判断能力、运算自动化。 6. 计算机系统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7. 硬件系统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8. 控制器和运算器合成为中央处理器CPU CPU和内存又称为主机。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又统称为外部设备。 9. 运算器的运算分为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10. 存储器按功能不同可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11. 内存储器又称为内存或主存,主要用来存放CPU工作时用到的程序和数据 及计算后得到的结果:CPU只能直接访问内存,外存中数据需要先调入内存再读取。 12. 随机存储器(RAM)允许用户随时进行数据读写的存储器,断电后数据全 部丢失。 13. 只读存储器(ROM)只允许用户读取数据,不能写入数据的存储器,断电后数据不丢失。 14. 外存储器主要用来存放需要长期保存的程序和数据。 15. 软磁盘又称软盘速度慢容量小;硬磁盘又称硬盘,寿命长、存储量大。 16. 速度、容量、价格:硬盘>光盘>软盘 17. 高速缓存 18. 计算机主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和鼠标;主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屏和打印机。 19. 微机的总线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类。 20. 软件是各种程序的总称,不同的功能的软件由不同的程序组成,这些程序 经常被存储在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中,需要使用时装入内存使用。 21. 微机软件系统通常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2大类。 22. 系统软件是微机必备软件,它是操作使用计算机的基础。操作系统是最重 要的系统软件。 23. 应用软件是人们为了解决某种问题而专门设计的各种各样的软件。 24. 计算机操作系统有:DO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 Linux操作系统。 25. 计算机性能指标:字长、速度、容量、带宽、版本和可靠性。 26. 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都是以二进制形式编码表示的。 27.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28. 二进制的优越性:技术可行性、运算简单性、温和逻辑性。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集

操作系统习题集 参考教材: 汤小丹等编著,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何炎祥等编著,计算机操作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邹恒明著,计算机的心智操作系统之哲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4月。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1.1 选择题 1.下列哪一条是在操作系统设计中引入多道程序技术的好处? A. 使并发执行成为可能 B. 简化操作系统的实现 C. 减少对内存容量的需求 D. 便于实施存储保护 2.Windows XP属于下列哪一类操作系统? A. 单用户单任务 B. 单用户多任务 C. 多用户 D. 批处理 3.下列哪一条不是批处理系统的优点?D A. 吞吐量大 B. 资源利用率高 C. 系统开销小 D. 响应及时 4.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作出响应的操作系统是() A、分时系统 B、网络系统 C、实时系统 D、批处理系统 5.UNIX系统是一个__________操作系统。 A、单用户 B、单用户多任务 C、多用户多任务 D、多用户单任务 6.在分时系统中,当用户数一定时,影响响应时间的主要因素是__。 A、时间片 B、调度算法 C、存储分配方式 D、作业的大小 7.Windows NT属于哪一类操作系统? A、单用户单任务 B、单用户多任务 C、单道批处理 D、多用户 8.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是指:多道程序可同时进入A ,在A 的位置B ,为使多道进程并发执行必须为每个用户作业创建进程,批处理系统由C 创建,而分时系统由D 创建。 选择答案: (1)内存(2)系统(3)固定(4)不定(5)进程调度(6)中级调度 (7)作业调度(8)输入进程(9)系统调用(10)命令解释进程 1.2 填空题 1.在手工操作阶段,操作员在进行装卸卡片或磁带等手工操作时,CPU处于空闲等待,我们称这种现象为。 2.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为。 3.批量处理系统的缺点为;。

计算机操作系统学习总结

计算机操作系统学习总结一填空: 1.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三种类型的使用接口,它们是命令方式和系统调用和图形用户界面。 2.进程在执行过程中,因时间片用完将进入就绪状态。 3.在响应比最高者优先的作业调度算法中,当各个作业等待时间相同时,运行时间短的作业将得到优先调度;当各个作业要求运行的时间相同时,等待时间长的作业得到优先调度。 4.当一个进程独占处理器顺序执行时,具有两个特性:封闭性和可再现性。5.程序经编译或汇编以后形成目标程序,其指令的顺序都是以零作为参考地址,这些地址称为逻辑地址。 6.文件的逻辑结构分流式文件和记录式文件二种。 7.进程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PCB)组成。 8.对信号量S的操作只能通过原语操作进行,对应每一个信号量设置了一个等待队列。 9.操作系统是运行在计算机裸机系统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10.虚拟设备是指采用SPOOLING技术,将某个独享设备改进为供多个用户使用的的共享设备。 11.在分时系统中,时间片给定,用户数越多,响应时间越长。 12.段式管理中,以段为单位,每段分配一个连续区。由于各段长度不同,所以这些存储区的大小不一,而且同一进程的各段之间不要求连续。 13.逻辑设备表(LUT)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设备独立性。

14在采用请求分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地址变换过程可能会因为缺页和越界等原因而产生中断。 的调度分为高级、中级和低级三种,其中低级调度是指进程调度。 17.文件的物理结构分为顺序文件、索引文件和索引顺序文件。 18.所谓设备控制器,是一块能控制一台或多台外围设备与CPU并行工作的硬件。 19.?利用文件目录实现文件共享,文件系统必须设置一个基本文件目录。20分页管理储管理方式能使存储碎片尽可能少,而且使内存利用率较高,管理开销小。20.?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方便用户、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系统软件。 21.?操作系统目前有五大类型: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 22.按文件的逻辑存储结构分,文件分为有结构文件,又称为记录式文件和无结构文件,又称流式文件。 23.航空订票系统属于实时操作系统。 24、在设备管理中,为了克服独占设备速度较慢、降低设备资源利用率的缺点,引入了虚拟分配技术,即用共享设备模拟独占设备。 25、常用的内存管理方法有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和段页式管理。 26、CPU交替执行系统内核程序和用户程序,这种CPU的不同工作模式称为管态和目态 。 27、在存储管理中常用虚拟存储器方式来摆脱主存容量的限制。 28、在请求页式管理中,当硬件变换机构发现所需的页不在内存时,产生缺页中断信号,中断处理程序作相应的处理。 29、碎片现象的存在使得内存空间利用率降低。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超详细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 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①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②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电子计算机发展时间: ?第一代 1946-1958 电子管计算机,主要应用科学计算和军事计算 ?第二代 1958-1964 晶体管计算机,主要应用于数据处理领域 ?第三代 1964-1971 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可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等 领域 ?第四代 1971年以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深入到各行各业,家庭和个人开始使用计算 机 2.计算机的类型 按计算机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按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3.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含义) A.运算速度快运算速度用MIPS(百万条指令每秒)来衡量,是计算机性能的指标之一 B.计算精度高应用于数值计算 C.具有逻辑判断能力信息检索、图形识别 D.记忆性强 E.可靠性高、通用性强应用于数据处理、工业控制、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 办公自动化。 应用领域:1)数值计算(主要是科学研究等数学计算问题) 2)数据及事务处理(非科技方面的数据管理和计算处理) 3)自动控制与人工智能(多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4)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5)通信与网络 4.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1、光计算机 2、生物计算机 3、量子计算机 5.常用的数制 基数:R进制的基数=R 位权:在数制中,各位数字所表示值的大小不仅与该数字本身的大小有关,还与该数字所在的位置有关,我们称这关系为数的位权。 位权:一个与数字位置有关的常数,位权=Rn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

第3章处理机调度1)选择题 (1)在分时操作系统中,进程调度经常采用_D_ 算法。 A. 先来先服务 B. 最高优先权 C. 随机 D. 时间片轮转 (2)_B__ 优先权是在创建进程时确定的,确定之后在整个进程运行期间不再改变。 A. 作业 B. 静态 C. 动态 D. 资源 (3)__A___ 是作业存在的惟一标志。 A. 作业控制块 B. 作业名 C. 进程控制块 D. 进程名 (4)设有四个作业同时到达,每个作业的执行时间均为2小时,它们在一台处理器上按单道方式运行,则平均周转时间为_ B_ 。 A. l小时 B. 5小时 C. 2.5小时 D. 8小时 (5)现有3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1、J2和J3,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是T1、T2和T3,且T1<T2<T3。系统按单道方式运行且采用短作业优先算法,则平均周转时间是_C_ 。 A. T1+T2+T3 B. (T1+T2+T3)/3 C. (3T1+2T2+T3)/3 D. (T1+2T2+3T3)/3 (6)__D__ 是指从作业提交给系统到作业完成的时间间隔。 A. 运行时间 B. 响应时间 C. 等待时间 D. 周转时间 (7)下述作业调度算法中,_ C_调度算法与作业的估计运行时间有关。 A. 先来先服务 B. 多级队列 C. 短作业优先 D. 时间片轮转 2)填空题 (1)进程的调度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抢占(剥夺)式,另一种是非抢占(非剥夺)式。 (2)在_FCFS_ 调度算法中,按照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先后次序来分配处理机。 (3)采用时间片轮转法时,时间片过大,就会使轮转法转化为FCFS_ 调度算法。 (4)一个作业可以分成若干顺序处理的加工步骤,每个加工步骤称为一个_作业步_ 。 (5)作业生存期共经历四个状态,它们是提交、后备、运行和完成。 (6)既考虑作业等待时间,又考虑作业执行时间的调度算法是_高响应比优先____ 。 3)解答题 (1)单道批处理系统中有4个作业,其有关情况如表3-9所示。在采用响应比高者优先调度算法时分别计算其平均周转时间T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W。(运行时间为小时,按十进制计算) 表3-9 作业的提交时间和运行时间

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总结-汤子瀛知识讲解

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总结-汤子瀛

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以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1.1.1操作系统的目标:1.方便性 2.有效性 3.可扩充性 4.开放性 2.1.2 操作系统的作用: 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os用作扩充机器 1.1.3 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 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 2.方便用户 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1.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1.2.1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1.人工操作方式 2.脱机输入输出(Off-Line I/O)方式 1.2.2单道批处理系统(特征:自动性;顺序性;单道性) 1.2.3多道批处理系统: 1.多道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1)提高CPU的利用率)(2)可提高内存和I/O设备利用率(3)增加系统吞吐量 2.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1)多道性(2)无序性(3)调度性 3.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 (1)资源利用率高(2)系统吞吐量大(3)平均周转时间长(4)无交互能力 4.多道批处理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1)处理机管理问题(2)内存管理问题(3)I/O设备管理问题(4)文件管理问题 (5)作业管理问题 1.2.4分时系统: 分时系统是指,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带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同时允许多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共享主机中的资源。 1.分时系统的产生: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用户的需求(需要的具体表现:人-机 交互、共享主机、便于用户上机) 2.分时系统实现中的关键问题:(1)及时接收(2)及时处理 3.分时系统的特征:(1)多路性(2)独立性(3)及时性(4)交互性 1.2.5实时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真题计算机综合硕士真题

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真题计算机综合硕士 真题 一、选择题真题解析 4某系统采用改进型CLOCK置换算法,页表项中字段A为访问位,M为修改位。A=0表示页最近没有被访问,A=1表示页最近被访问过。M=0表示页没有被修改过,M=1表示页被修改过。按(A,M)所有可能的取值,将页分为四类:(0,0)、(1,0)、(0,1)和(1,1),则该算法淘汰页的次序为()。[2016年408统考] A.(0,0),(0,1),(1,0),(1,1) B.(0,0),(1,0),(0,1),(1,1) C.(0,0),(0,1),(1,1),(1,0) D.(0,0),(1,1),(0,1),(1,0) 【答案】A ~ @ 【解析】使用改进型CLOCK置换算法淘汰页面时,其原理是: (1)首先扫描访问位为0,修改位为0的页; (2)若(1)中没有找到,则重新扫描,查找访问位为0,修改位为1的页,此过程中将被跳过页的访问位设为0; (3)若(2)依旧没找到,则开始重复(1)开始查找、若没有则继续(2)查找。

因此该算法首先置换(0,0)、(0,1),若都没找到,此时(1,0)、(1,1)被更改为(0,0)、(0,1)进行查找,所以最后该算法淘汰页的次序为(0,0),(0,1),(1,0),(1,1)。 45使用TSL(Test and Set Lock)指令实现进程互斥的伪代码如下所示。 do{ … whlie(TSL(&lock)); critical; section; lock=FALSE; …}while(TRUE);下列与该实现机制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2016年408统考] A.退出临界区的进程负责唤醒阻塞态进程 B.等待进入临界区的进程不会主动放弃CPU C.上述伪代码满足“让权等待”的同步准则 D.while(TSL(&lock))语句应在关中断状态下执行 【答案】B ~ @ 【解析】A项,TSL指令作用的进程都是短进程,不会出现阻塞情况,退出临界区的进程不需要负责唤醒阻塞态进程;C项,TSL指令作用的进程属于忙则等待的类型,运行的进程等待资源时,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并不会主动放弃CPU。让权等待是指当进程不能进入临界区时,应立即释放CPU,与忙则等待相反;D项,在中断处理中,TSL是多处理器下的进程并发问题,采用PSW关中断/开中断方式是单处理器下的进程并发问题,两者不是混用的,即 while(TSL(&lock))语句不需要在关中断状态下执行。 46某进程的段表内容如表1-6所示。 表1-6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