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五种鉴别玉器的年代方法

五种鉴别玉器的年代方法

五种鉴别玉器的年代方法
五种鉴别玉器的年代方法

五种鉴别玉器的年代

一、从材料鉴识古玉

1、古人说;“远看玉,近看工”对古玉的鉴识首先把握的是材料,也就是说古玉首先断质而后断代,玉狭义的讲是指硬玉(翡翠)和软玉(和田玉),硬玉流入中国历史很短清初才流入民间。软玉在良渚文化已出现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

2、从广泛的角度讲“玉石之美者”,因此在古代玛瑙、绿松石、水晶、都称其玉,我们今天要从材料上鉴识古玉,除了要从材料上鉴识古玉外,还要了解这些材料被使用的“历史”。如红山文化玉器用的大多数是岫岩玉,良渚文化玉器用于产江苏的“软玉”,新疆和田玉的使用是从商代开始的。汉代以前的和田玉多为仔料,俄罗斯玉、青海玉和河摸料玉的使用只是20年的历史。

3、古代主要玉种;1、岫岩玉矿物成分蛇纹石已有12000的历史。红山文化大都采用的材料。2、透闪石-阳起石产于江苏的“软玉”但外观不能与新疆的和田玉相比,其外部特征有云母壮闪光点。在良渚文化被采用。3、独山玉是一种蛀变的辉长岩独山玉在新石器晚期已被采用。

4、和田玉产玉新疆是商代以后独领风骚的美玉,是中国人心中的玉宝,为历代宫廷御用。是真正意义上的“玉”。

5、绿松石,在新石器时期已被采用。

6、玛瑙在新石器时期已被采用。

7、翡翠高档玉石产于缅甸清初进入中国。

二、从器型鉴识古玉

在漫长的玉文化史中,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器型。抓住每个时期玉器造型的主要特征,是古玉器鉴识的第一道门坎。例如,红山文化的圆雕玉龙、玉猪龙。良渚文化的玉琮、商代的玉璇玑、西周的凤鸟人物饰、从西周到西汉的玉璜、战国到西汉的出廊玉璧和玉舞人、西汉的辟邪三宝、唐代的玉飞天、宋代的童子、明代的玉牌、清代的山子等。每个时代的器型都有各自的特点,要从细微之处加以鉴识。

三、从纹饰鉴识古玉

饰纹,可以说是玉器的“符号”每一个朝代的玉器都有其特定的符号,纹饰已有上百种,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新的纹饰出现,一些纹饰不断的消亡。有的纹饰“生命力”极强,跨越了整个玉文化历史,了解这些纹饰“出生”的时间,就能断定这类纹饰玉器出生的年代。

1、红山文化的网状纹,出现在龙首或龙下颔处。

2、良渚文化的兽面纹,后世再也没出现。

3、纽丝纹从良渚文化直到清代一直使用。

4、方型云纹出现商代,盛行春秋至西汉。

5、双环纹为商代特有的纹饰一般用于龙身。

6、脊齿纹商代特有的纹饰。

7、饕餮纹西周极为流行。

8、夔龙纹,一条腿的短身龙西周用的比较多,后代有较大变化。

9、两只头的虺纹源于春秋,后世少见。

10、春秋时期的云纹繁密、繁而不乱,极有规律。

11、战国的云纹用细线雕出隐约凸起,云朵排列规律,正反完全吻合。

12、战国出现勾连云纹,两汉普遍使用。

13、三角型勾连谷纹源于战国两汉普遍使用。

14、谷纹源于春秋一直延续到晚清。

15、螭纹源于战国一直延续到晚清。

16、唐代出现流云纹、卷草纹、胡人伎乐纹。

17、宋代出现娄雕花鸟纹,折枝花卉和风鸟纹。

18、明代出现山水人物纹,谐音隐喻纹。

四、从雕工鉴别古玉

中国古代玉器的雕刻不外乎阴雕、阳雕、浮雕、圆雕、镂雕。这些技法在红山文化已经成熟,但是同样这些技法,在各个朝代,又有自己的个性。由于受当时的生产工具的影响每一个时代对玉器的加工都有一定的办法,并出现一定的特征。高古时期加工一件精美的玉器要花费数年的时间,后代人很难仿制成神形毕肖的玉器。

红山文化:平面打洼;片状,将玉器平面中心磨凹下去,边沿均呈斜坡薄刃状。穿孔为象鼻穿孔。红山文化玉器特点;“三不”“一横”。

夏代:当时已使用砣轮式工具,根据玉器的需要在表面刻划出条条细阴线。此法统称为勾法,再将砣轮将它向外加以扩展,形成斜面,为勾彻法.此工艺为

几千年玉器阴线纹的工艺奠定了基础。

商代:出现了压地隐起和减地雕法成熟了勾撤雕法,

西周:出现两条阴线构成的勾撤雕法。

春秋:出现了精细的减地琢法;

战国:出现了出廊雕法;

汉代:西汉出现了双钩雕法。粗刀、陡刀、细刀、(游丝毛刀、汉八刀)

唐代:出现短细阴线雕。

宋代:出现了深层立体缕雕(花上压花雕法)

明代:工的特点为,“北大名,南细工”。

五、从沁色鉴识古玉

古玉之所以“能动人心”,就是古玉在地下睡眠几百年,几千年之后,会因为受地下各种各样化学物质的影响,从而产生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色彩、质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之沁色。椐统计沁色有七十余种,沁色受“阴阳二气”,的影响产生,又是那么的美不胜收,于是有沁色的古玉就成了人们刻意追求的目标。往往一块古玉因为沁色美而身价骤增百倍。而各种沁色也成了鉴识古玉的重要手段。

真正的沁色,皆由外纳于内,沁色沁于玉的内部而假沁则是浮在玉的表面。汉以前的古玉,决大多数沁相当深重,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1、沁色:沁点、沁纹、沁脉、沁片、钙化层、沁凹;

2、沁坑:沁沟、沁孔;

3、沁质:土沁、金属沁、酸碱沁;

4、沁浆:所有受沁的远古玉,一旦脱离土埋的环境,进入适当的温度,湿度,玉的表面就会发生变化。经过温水浸泡附在玉表面的异质,将会脱落,原玉显露出来,同时泌出一层“包浆”。另外凡是古玉开水浸泡后在其雕工处,有时是整个玉会有一层白灰,那就是“出灰”出灰是古玉的一种标志。

掌握玉器断代技术,必须从玉料、形状或纹饰等方面来找出伪作

的破绽:

1、从玉质上辨伪,古代玉器特别是商代以来玉器,凡贵重器物,都是用优质玉料,如和田玉、南阳玉等,如用次的玉料来制作,就很可能是假货。

2、从浸色上辨伪,伪造古玉者为达到古色效果,使用蒸煮烧烤、酸碱浸泡,甚至涂绘颜色等,但这都表现在玉器表面,与古玉自然形成的沁色有明显差异。

3、纹饰上辨伪,伪造假玉器者常用的一种技法就是在素面旧玉器上加刻纹饰以求高价出售。但因其雕琢纹饰与玉器非同一时代,故其刻纹处与没有刻纹表面沁色和新旧程度是不同的,即雕琢纹饰处色新,而原器未刻表面色旧。

古玉的沁色是鉴别古玉的重要标志,为此许多古玉制假者往往先制作沁色,让人以为玉有沁就是古玉,何为古玉?古代玉器长期埋于地下,由于受地压、温度、湿度以及各种物质的作用而发生的色变,被称为沁色。黄色沁称土沁,白色为水沁,绿色为铜沁,紫红色为血沁,黑色为水银沁。

仿古者为达到以假乱真,往往人工仿沁。仿沁也在北宋时初现,及至明清,仿沁的手法各种各样,极难辨认。

但凡出土或传世的古玉真品,光泽如新者极其罕见,其上多带有一种非人为造成的沁色,因为它的沁色丰富多彩、绚丽斑斓,故而为历代收藏家、鉴赏家所珍爱。

若按照今人的智慧加上现代的科学技术和考古学中的某些方法,还是可以把握一些玉器受沁规律的,这主要应从地理位置、埋藏环境、葬具结构等几方面来验证。众所周知,我国的地势西高北东低,尤其是西北五省,土壤多呈碱性。反之,东部海拔低,土壤湿润肥沃并呈酸性,因而对玉器的腐蚀和色变不尽相同。同理,以北纬32度为界,南温北寒,这也是造成北方多土沁,南方多水沁的重要原因之一。埋葬环境是古玉各种色沁的又一重要原因,例如新石器时代,入葬的礼仪中有往棺底铺设朱砂的习俗,因而造成陪葬的玉器出土后,侵染了朱砂并深入玉器内部,美其名曰“宝石红”、“孩儿面”。其余例如铜沁、朱银沁等,一望名称即可知其然。

葬具中的棺一般为石质和木制的,石棺耐用但其封闭不严,故细泥沙水随水会渗入,因而造成底部的沁色会重于上部。木制棺椁是用榫齿构成,时间一长便会腐朽,形同直接掩埋,玉器上就会出现满沁现象。当然,后代的墓葬法中也用木制葬具,即使朽尽塌陷,玉器却能保存完好,但在古玉接触地表的一面沁色严重,而没有接触地表的一面则基本无沁。

绚丽的沁色是历代伪古玉者追求的对象,最晚从明代开始就有用苍黄、杂色、边皮、葱玉冒充玉沁的,而经常有卖得高价的记载,其后的清、民国乃至当代,作沁的方法更加隐蔽,手段也更加高明,给无比灿烂的古玉文化蒙上了一层阴影。

综上所述,古玉的沁色是鉴赏古玉的核心之一,也是仿制古玉的关键,真假之辨却无非只在玉器的“自然”方面审视。这需要多看书、多看物、多请教、多思考才能掌握要领。不要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这样必会有所收获和提高。

古玉的初步判断

玉器的器型是有明显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每个时代都有一些独特性的器型种类。某些器型延续几个朝代,在每个时代又有不同的细部特征。所以古玉玉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壁是玉器中沿用时间最长的器型,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几乎都有。

本文主要研究壁和璜。

名词解释:

1、璜(huang):两端有孔,佩带时两端向上弯,拱背在下。沿用时间:新石器时代到西周

2、珩(heng):中间有孔,佩带时两端朝下,拱背朝上,有的中间及两端有孔,是组佩饰配件。沿用时间:春秋战国开始使用。

3、双区纹饰壁:一般由一圆纹线将肉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为谷纹或蒲纹,外区为一首双身的兽纹或凤鸟纹。

4、镂空纹饰壁:一般有4种:

A:壁的外沿上端或左右对称附雕镂空的龙纹,凤纹,螭纹。

B:壁的内心镂空龙,凤,螭纹。

C:将壁肉镂空纹饰。

D:将壁作为透雕玉壁之一组成部分。

石器时期各文化遗址中玉器分布略表

PS:明朝以前无翡翠

今天读书关于古代翡翠的介绍。

“多年的考古证实古玉中没有发现明朝以前的翡翠,这一条为翡翠古玉鉴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一般来说,如果有人要卖明朝以前的翡翠给你,必定是假货无疑!”

古玉器的名词解释

1、琮(cong):古代一种玉器,外边八角,中间圆形,常用作祭祀的礼器

2、司南:指南针

3、圭(GUI):古代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形。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越大越尊贵)

4、璋(ZHANG):古代一种玉器,形状象半个圭

5、戚(QI):古代兵器,象斧。

6、珌(BI):刀鞘下端的装饰。

7、觥(GONG):古代酒器,腹部椭圆,上有提梁,低部有圆足,兽头形盖,亦有整个酒器做兽形的,并附有小勺。

【好玉的鉴别方法有哪些】 好玉的鉴别方法图解

【好玉的鉴别方法有哪些】好玉的鉴别方法图解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佩戴玉饰品,玉饰品对人体有极大的功效,那么对于好玉该怎进行鉴定呢?有什么方法和技巧?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好玉的鉴别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好玉的鉴别方法之通过经验来鉴定 一看:与鉴别珍珠相反,玉石鉴定时必须要到灯光下看。(以后若有机会我还可写一点关于珍珠的)好的玉石,在莹光灯下,玉体呈柳絮状,可隐约看到石头内一团一团的,象是棉花一样。玉石是半透明的,有的带一点绿,通常称之为翠,翠越多,越值钱。有的活玉刚买来时只有一点翠,但戴的时间久了,玉养人,人养玉,翠会变得越来越多,玉石也因而升值。 二摸:如果大家在上物理课时没有看武侠小说,就会知道玉是热的良导体。真正的玉,导热是非常快的。你用手去摸,会感到一丝凉意。这个道理与你夏天在地下浇水的原理相似,并不是水的温度使你凉快,而是水蒸发之前吸收热量,降低了房间的温度。你把玉石戴上,或握在手中,感到凉快片刻后,因为它的良导体本性,一会儿玉石就与你的体温相等了,这时你再将它暴露到空气中,你会发现,片刻之间,他就会恢复到原先很凉很凉的温度。这是他导热快的体现,导热越快,玉石质量越好。 三敲:如果你手上有一块肯定的真玉(比如我这块),拿需要鉴别的石头与它相敲,如果发出清脆的呻吟,那很有可能是真玉。如果呻吟颇为浑厚,那恭喜你上了大当,买到了赝品。(这与选西瓜好象有点相反:)但拿玉敲的时候不要用手直接去拿,应该用细线将二者系住,然后摆动细线,使二者相撞。 四烧:前面几种方法简单,后面复杂和带高难度。第四种方法同样利用玉的导热性,将长发拔下一根,然后把她紧紧缠绕在玉石的表面,用火去烧,你会惊奇地发现,由于玉的良导热,短时间之内,你无法烧短女朋友的秀发。当然要注意的是,要缠得稍紧一点,让头发和玉石充分接触。还有烧的时间也不是太长,你用酒精灯外焰烤个七八分钟,玉石都要化了,头发还焉能不断。 五摔:如果用了上面四法,你还是不太放心自己买回来的玉石,那我不得不向你郑重吐

简单鉴别真玉的方法

简单鉴别真玉的方法 珠宝网百度百科部tougao@https://www.wendangku.net/doc/1714652598.html, 一、最可靠的鉴定真玉的方法: 目前,市场上一些出售宝玉的摊点,常常混杂进一些加工精湛的人工玉。可靠的辨别方法是:看、听、测试。 看,主要看晶体透明度,真玉透明度较强,油脂光泽; 听,真玉声音清脆,反之声音闷哑; 测试,真玉从玻璃上划过,玻璃上留下划痕,而玉石本身则丝毫无损。

常见的假玉有塑胶、着色玻璃、云石(大理石)、电色假玉以玉粉和水晶加盐水制成的合成班用硝子仿制的玉器等不同的做假方法,其鉴别的手段也有所不同。 塑胶的质地比玉石轻,硬度差,一般还容易辨认。 着色下班也容易区别。只要拿到灯光或阳光下检查,就会看见玻璃里面有不少气泡。 二、最简单的鉴定真玉的方法: 1、对着阳光看,玉里有些云雾状的东西,一团一团的,象棉絮一样。 2、玉的硬度很高,象金刚石一样,所以可以在玻璃上划出一道道的痕来。 3、玉是凉的,放一根头在玉石上,用打火机烧,贴着玉的头发烧不断。 比较难辨的是电色假玉,这旨经过电镀,给劣质玉镀上一层美丽的翠绿色外表,很容易误以为是真玉。这时就需要仔细观察,如果上面有一些绿中带蓝的小裂纹,就是假玉。因为电镀时会留下裂纹,行家称为”蜘蛛爪”。也有人说,将电色假玉放置热油中,电镀色就会消退,还其本来面目。 以玉粉、水晶加盐水制成的合成玉是仿深色老坑玉。鉴定方法很简单,即它们的比重不同。天然玉比重3.3-3.4,而人造合成玉比重仅2.8。用手掂掂轻重,或用天平称量即可辨别真

假。 用硝子仿制的玉器,看去比玉还洁白莹润。古人说:”玉赛硝,必定高。”就是,白玉要象硝子那样,才算是高级的。可见,硝子和玉难以分辨。然而真假终究是不同的。就颜色来说,白玉的白色中常常泛青,纯白者极少,硝子则是匀净洁白的纯白色。就玉性来说,玉温润细腻,如脂如膏,硝子虽也温润,莹润之中却难免有贼光。白玉是天然产物,体质很难全部均匀一致,内中玉筋、玉花等。硝子为人工所制,则无上述表象。白玉质地坚实,无气泡可寻。硝子加工再好,常有气泡、气眼外露。弄清这几条,就不会把硝子制品当成玉器了。 文章出处:珠宝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1714652598.html,) 投稿邮箱:tougao@https://www.wendangku.net/doc/1714652598.html,

蛇纹石玉的特征和鉴别

蛇纹石玉的特征和鉴别 蛇纹石玉是最广为使用的一种玉石材料,颜色多变,品种多样,而且名称也非常不统一,常以产地名等作为名称,例如陕西蓝田产的蛇纹石玉被称为蓝田玉,辽宁灿岩产的称为灿玉,新西兰产的则为鲍文玉,美国宾夕法利亚州产的称为威廉玉等。蛇纹石玉由于产地多、产量大,具有与翡翠相似的颜色,常常用来仿冒翡翠。 1.蛇纹石玉的基本特征 (1)蛇纹石玉的矿物组成特点 蛇纹石玉的矿物成分以蛇纹石为主,可含有数量不等的透闪石、滑石、方解石、磁铁矿、硫化物等次要矿物。蛇纹石是一种含水的镁质硅酸盐,化学式为Mg3Si2O5(OH)4,其中Mg 常会被Fe, Ni,Mn和Cr, Al等替代,F一则可替代结构中的OH-,当这些杂质元素含量高时,可形成不同的变种,并产生物理性质的变化,如颜色等。 蛇纹石是一种典型的热液蚀变的矿物,蛇纹石玉主要与强烈蛇纹石化的大理岩、超基性岩有关。 (2)蛇纹石玉的结构特征 蛇纹石玉由隐晶质的极细粒的纤维状、叶片状蛇纹石组成的致密块状体,抛光表面上无论是肉眼或是放大镜或是宝石显微镜均看不出纤维状的结构标志,但蛇纹石玉具有参差状的断口,反映了其结构的特点。 (3)蛇纹石玉的外观特征 蛇纹石玉一般为蜡状光泽,半透明至微透明,颜色多样,有墨绿、绿、浅绿、黄绿、灰黄、白和黑等各种颜色,同时可含有黑色的磁铁矿或铬铁矿,以及具有强金属光泽的硫化物等,白色云雾状的团块也是蛇纹石玉重要的特征。 (4)蛇纹石玉的主要物理性质 折射率:1.56-1.57;摩氏硬度:2.5-5.5,变化较大,与矿物组成有关,纯蛇纹石玉的硬度低,为2.5-3,帕产的蛇纹石玉硬度最大,一般为5-5.5,可能与其中所含的石英或透闪石微晶有关;相对密度:2.44-2.820 (5)蛇纹石玉的特殊品种 市场有时可见到特征的蛇纹石品种有: ①含透闪石蛇纹石玉,又名甲(假)翠,是灿岩产的一种玉石,特点是透闪石呈白色的团块状与浅绿色半透明的蛇纹石组成白绿相间的斑杂状外观. ②黑色的蛇纹石玉,这种蛇纹石玉无论是在反射光或是在透射光下都呈灰黑色,颜色均匀,质地细腻,呈油脂光泽。 2.与翡翠的鉴别 蛇纹石玉虽然在颜色上与翡翠有相似之处,但仍有很多不同的特征可以识别。 (1)结构特征和光泽 蛇纹石玉的结构细致,即使在显微镜下也看不出粒状结构,抛光表面上一般没有桔皮效应的现象,相当于老坑玻璃种质地的翡翠,但这种质地的翡翠为玻璃光泽,蛇纹石玉为蜡状光泽。 (2)内含物特征 蛇纹石玉常有特征的白色云雾状的团块和黑色的铬铁矿、硫铁矿和具有强烈金属光泽的硫化物。 (3)相对密度 蛇纹石玉的相对密度比翡翠小很多,手掂会感到比较轻。用静水称重或重液可以准确地

玉石的鉴别之方法大全

玉的鉴别之方法大全 1。玉石的笼统坚定方法 鉴别玉石首饰,应该从硬度、透明度、颜色、光彩和有无斑点几个方面去看。真正的玉石非常坚硬耐磨,晶莹剔透,颜色纯丽,光彩熠熠。如果能看出玉石内部有裂纹、棉花纤维般的棉纹或暗伤,它就是低劣的玉石。凡是假玉石,表面有皱纹,内部有气泡,重量轻,硬度小,互敲时声音清脆。 玛瑙鉴真法 玛瑙是稀奇珍贵之物,市场上的假货也特多,大多数都是用精练松脂加入明粉同玻璃碎制成。要鉴别真伪,必须把它放在掌心中磨擦一番,其色、其形、其气味不变者即是真品。但是,有的人认为,经磨擦,易发热者是真品,这是误解,不可靠。 宝石肉眼鉴别法 宝石可分为天然宝石和人造宝石两大类,我们在选择宝石首饰时,如何用肉眼去鉴别它呢?天然宝石一般色泽柔和,自然,色彩有时很混杂,几种共处于一宝石体中,有花纹却不规则,但很细腻。用肉眼对强光看宝石,或用五倍以上的放大镜仔细观察,有时可见宝石内部有如棉絮状、网状或树根状的包裹体和小裂缝,偶尔可见明显的扁平生长线。有些宝石手感发凉、滑手,显得湿润象浸过油。好的宝石经研磨后具有“猫眼”和“星光”效果,即宝石中有一道白线,恰似猫在白天强光下眼中的一条白线;“星光”则是在阳光下转动宝石,经折射的光闪闪如月夜间星星的眨眼。而人造宝石一般颜色鲜艳、均匀、纯净。经抛光后,光泽耀眼,颜色的人工意识强,由于加入了某些稀土元素,有单色的,如黑、红、黄等;也有复合色,如玫瑰红、酱紫。但绝不会出现象天然宝石几种色彩共处于宝石体中那样的现象。另外,有些宝石中有较为明显的圆形小气泡及人工合成生长的子品痕迹;生长线呈线型较为明显;颗粒较大;同一颜色规格数量较多;较为坚硬,一般在莫氏六级

玉的鉴别方法

玉的种类有很多,玉分为翡翠、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等很多种,不同的玉有不同的鉴别方法,下图是小便为您总结的翡翠玉的鉴别方法。 缅甸玉图片 翡翠代用品的鉴别目前市场上的翡翠代用品,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常见的翡翠代用品有83玉、硬钠玉、水沫子、不倒翁、软玉、独山玉、岫玉、青海翠玉、绿玛瑙、澳玉、东陵玉、马来玉、玻璃等,这些代用品在外观和颜色上与翡翠的某些品种相似,但有些不具有翡翠的粒状、纤维状交织结构,它们的物质组成、折射率、密度和硬度等都与翡翠不同,下面雾露河翡翠网为您介绍常见的玉的鉴别方法。

83玉主要组成矿物为硬玉(约90%),次要矿物为透辉石(约10%),伴有透闪石化,结构为似斑状变晶结构,一般认为83玉为翡翠变种,属新山料。83玉绿色呈斑状、块状、条状分布,飘不鲜艳的灰蓝花;83玉水头一般都较好,多呈半透明,相对密度为3.25~ 3.31,折光率1.66,玻璃光泽,硬度略低于翡翠,紫外光下无荧光反映,分光镜下,在437nm处出现一吸收谱线。83玉可以其色形特征,飘灰蓝花水头较好,敲击声发闷,不易碎裂等特征为鉴别标志。 83玉与翡翠B货的区别是,翡翠B货是经人为处理,结构已被破坏,结构松散;83玉结构完整,不松散。B货表面有微细沙眼,翠性模糊;83玉表面光洁,翠性明显。B货绿色飘浮,呈蜡状光泽,83玉飘灰蓝花,色实在,呈明亮的玻璃光泽。红外光谱分析,83玉的谱线与翡翠A货一致,不像B货出现异物

吸收峰。要指出的是,市场上的83玉一般经过类似B货处理的方法处理,因此识别83玉是较困难的事。在业内,有人甚至称83玉就是“B货”。 染色缅甸玉

玉石的品质鉴别

玉石的品质鉴别 鉴定玉的品质,有六条标准,即“色、透、匀、形、敲、照”。 (1)色 玉以绿色为最佳,红、紫二色玉石的价值仅为绿色玉石的1/5。玉当中若含红、紫、绿、白四色,称为“福禄寿喜”;若只含红、绿、白三色,则为“福禄寿”。色泽暗淡、微黄色的为下品。如果是单色玉,以色泽均匀的为好。 (2)透 透明晶莹如玻璃,没有脏杂斑点,不发糠、不发涩的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则分别称为中级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带有红、绿、白三种颜色的玉才称为翡翠玉。到了现代,翡翠玉泛指一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并带绿色的居乡。 (3)匀 玉的色泽重在均匀,虽含白、绿但色泽不均匀的,则价值很低。 (4)形 玉石的形状可根据不同的审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样式,无特殊标准。一般地说,玉石的个头愈大愈好。 (5)敲 玉当中常有断裂、割纹,一般不易观察到,如果用金属棒敲一敲,或者把玉轻轻抛在台板上,可以从声音的清浊辨出裂纹存在与否。声音越清脆越好。 (6)照 玉当中有肉眼不易发现的黑点、瑕疵,只要用10倍放大镜照一照,便可一览无余。 玉的品质可分为10级,每一级又可细分为上、中、下3档。其中,白玉无论其色泽好坏,透明度如何,价值都是最低的。 天然玉石的特点是略呈浅色,而不带有浅蓝色(俗称邪色)。另外还有一种合成玉,以玉粉、水晶加盐水制成,外观颇似深色“老坑玉”。鉴定的方法很简单,因其同天然玉石比重不同,可用手掂掂轻重,或用天平称量,重者为真玉。 目前,市场上常常混杂一些加工精湛的假玉。辨别假玉的一般方法是看、听、测。 (1)看 主要看晶体透明度、内部结构、光泽等。真玉透明、油脂光泽,花纹自然,内部纤维状态是不易模仿的。 (2)听 真玉声音清脆,人造假玉声音发闷。 (3)测 主要是测硬度。以玻璃板(摩式硬度5.5)为标准,除岫玉、绿松石外,一般都能在玻璃板上划出条痕,而玉石本身丝毫无损。假玉一般较软,划不动玻璃。 常见的假玉一般用塑胶、玻璃加工而成,它们都是非晶质材料,硬度低,密度小,还有材料本质的特征。如塑胶能用钢针挑得动,或能刻出划痕,拿在手中轻飘。玻璃在灯光或阳光下内部显示气泡,偏光镜下显示非晶质性(转动时无周期性的明暗变化),有原料制作漩涡状条纹等。 软玉的鉴定 一、软玉优劣鉴别:

五种鉴别玉器的年代方法

五种鉴别玉器的年代 一、从材料鉴识古玉 1、古人说;“远看玉,近看工”对古玉的鉴识首先把握的是材料,也就是说古玉首先断质而后断代,玉狭义的讲是指硬玉(翡翠)和软玉(和田玉),硬玉流入中国历史很短清初才流入民间。软玉在良渚文化已出现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 2、从广泛的角度讲“玉石之美者”,因此在古代玛瑙、绿松石、水晶、都称其玉,我们今天要从材料上鉴识古玉,除了要从材料上鉴识古玉外,还要了解这些材料被使用的“历史”。如红山文化玉器用的大多数是岫岩玉,良渚文化玉器用于产江苏的“软玉”,新疆和田玉的使用是从商代开始的。汉代以前的和田玉多为仔料,俄罗斯玉、青海玉和河摸料玉的使用只是20年的历史。 3、古代主要玉种;1、岫岩玉矿物成分蛇纹石已有12000的历史。红山文化大都采用的材料。2、透闪石-阳起石产于江苏的“软玉”但外观不能与新疆的和田玉相比,其外部特征有云母壮闪光点。在良渚文化被采用。3、独山玉是一种蛀变的辉长岩独山玉在新石器晚期已被采用。 4、和田玉产玉新疆是商代以后独领风骚的美玉,是中国人心中的玉宝,为历代宫廷御用。是真正意义上的“玉”。 5、绿松石,在新石器时期已被采用。 6、玛瑙在新石器时期已被采用。 7、翡翠高档玉石产于缅甸清初进入中国。 二、从器型鉴识古玉 在漫长的玉文化史中,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器型。抓住每个时期玉器造型的主要特征,是古玉器鉴识的第一道门坎。例如,红山文化的圆雕玉龙、玉猪龙。良渚文化的玉琮、商代的玉璇玑、西周的凤鸟人物饰、从西周到西汉的玉璜、战国到西汉的出廊玉璧和玉舞人、西汉的辟邪三宝、唐代的玉飞天、宋代的童子、明代的玉牌、清代的山子等。每个时代的器型都有各自的特点,要从细微之处加以鉴识。 三、从纹饰鉴识古玉 饰纹,可以说是玉器的“符号”每一个朝代的玉器都有其特定的符号,纹饰已有上百种,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新的纹饰出现,一些纹饰不断的消亡。有的纹饰“生命力”极强,跨越了整个玉文化历史,了解这些纹饰“出生”的时间,就能断定这类纹饰玉器出生的年代。 1、红山文化的网状纹,出现在龙首或龙下颔处。 2、良渚文化的兽面纹,后世再也没出现。 3、纽丝纹从良渚文化直到清代一直使用。

玉的种类,鉴别方法

玉 玉是在世界(尤其是东亚)各地区受到广泛欢迎的一个宝石的分类,在矿物学上玉分为硬玉(也称翡翠,主要成分为NaAlSi2O6)和软玉(透闪石、阳起石一类,因化学成分的不同而呈现各种颜色,种类较多,但主要成份均为Ca2(Mg, Fe)5Si8O22(OH)2)。 二玉的种类 玉有软玉、硬玉之分软玉一般指产于我国新疆一带的白玉、青玉、碧玉与东北岫玉等,硬玉是指产于缅甸的翡翠。无论是软玉、硬玉,它们的质地都非常坚硬,颜色十分璀璨,故冠

以“石中之王”的美誉。玉石价值本已不菲,再经过巧匠的加工雕琢,就变成了一件件价值连城的宝物。玉器随着时代发展,就逐渐形成了玉的文化。 三玉的鉴定 玉器可分为软玉和硬玉两种,硬玉又名翡翠。从化学成分来看,软玉是含钙、镁和铁的硅酸盐,而硬玉则是含钠和铝的硅酸盐。 下面介绍鉴别真假玉器的一些常用方法: (1)水鉴别法 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状,

久不散者是真玉。 (2)手触摸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凉润滑之感。(3)观察法 将玉对着光亮处观察,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的是真玉。 (4)舌尖鉴别法 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 此外,还可以用放大镜观察,主要看有无裂痕,有裂痕的其价值 玉石的品质鉴别 鉴定玉的品质,有六条标准,即“色、透、匀、形、敲、照”。 (1)色

玉以绿色为最佳,红、紫二色玉石的价值仅为绿色玉石的1/5。玉当中若含红、紫、绿、白四色,称为“福禄寿喜”;若只含红、绿、白三色,则为“福禄寿”。色泽暗淡、微黄色的为下品。如果是单色玉,以色泽均匀的为好。 (2)透 透明晶莹如玻璃,没有脏杂斑点,不发糠、不发涩的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则分别称为中级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带有红、绿、白三种颜色的玉才称为翡翠玉。到了现代,翡翠玉泛指一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并带绿色的

红山玉器盐碱古沁的特征等鉴别三篇

红山玉器盐碱古沁的特征等鉴别三篇 红山玉器盐碱古沁的特征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古玉 专家,研究古玉十分细致深入,深知盐碱对玉质的腐蚀力度。古玉受侵,土沁较普遍,盐碱沁较少。清代陈性在《玉纪》中说,:“沿东海一代出盐之处,谓之碱土。玉在其中不过百年,已腐烂不堪矣。”此言虽说盐碱腐蚀过甚,还不至于百年就腐烂不堪,但的确腐蚀性极强。刘大同在《古玉辨》中说:“出自碱卤地者,多腐烂。” 红山玉器的高仿者,深知当代强酸对玉质的腐蚀效果,有近似盐碱古蚀之处,所以大批仿品无处不在,无处不见。红山玉器的盐碱沁,与人为强酸腐蚀的仿品,有本质区别。现在以本文的插图《青白玉猪龙神与变形勾形龙组合器》为例,剖析红山玉器盐碱沁的特征。此器由猪龙神与变形勾形龙两件玉器组成,应该是红山玉器中的奇品奇观。赤峰市博物馆所藏小河沿文化(前红山文化)异型玉佩饰,玉蜻蜓或玉蜜蜂,就是一件组合器。此件玉猪龙神,猪首,人身,坐姿。双手牵扶龙鬃,坐骑在龙背上,双足并立于龙脊(猪龙神臀下有深槽,以夹卡龙脊)。变形勾形龙,是无足的勾形龙化育后而生出四足,变为弯頸,弓背,卷尾(尾端出现卷涡纹)。此形龙应是成龙,勾形龙应是龙之幼子。成龙则是猪龙神升天的坐骑或乘具,猪龙神则是成龙的御手或主宰。此器可证,

在红山时代诸种玉龙中,猪龙(玦)或兽首龙(玦)的品位,应当高于勾形龙。 红山玉器的盐碱沁,是随着玉器所埋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而逐渐形成的。由于积水,水中含有盐碱物质。积水经过旱涝变化,盐碱浓淡亦发生变化,其腐蚀力的强弱亦随之变化。红山玉器,几千年中必然经受过若干次环境的大变化,几百年几十年中亦经受过若干次环境的小变化。所以研究红山玉器的盐碱沁,与研究其他沁状一样,就是要研究其自然状态,研究其自然状态中的不同层次。 此件《青白玉猪龙神与变形勾形龙组合器》,出土于滦河沙滩,应是祭器。经过二十余年的观察与研究,红山玉器盐碱沁的特征如下:一、玉器表面有较为平展的腐蚀层,腐蚀层的高度一致,沁凹却有深有浅;腐蚀层面原始的刮磨痕迹,其痕受侵而变形(或深或浅或宽或窄);腐蚀层上有沁坑、沁孔、沁沟,重处底部蚀空,上部相连,似核桃皮状;腐蚀较轻处,玉表有较轻浅的沁凹或其他形式的沁迹。二、玉器表层的原始玉质受侵而异化为新的盐碱类,色白似盐碱层。此层上亦有原始的刮磨痕迹,证明是原始玉质的异化层,而非盐碱的沉淀层。三、沁入玉内的盐碱,不断向玉表分泌,凝聚为面状、醭状、絮状,此状不大可能人为仿造。四、玉表上的微黄色,是泥沙颗粒,而非人为的胶状黄色涂抹物。人为的泥沙涂抹,必须掺合胶质,其状可辨。五、玉表上的

常见玉石的鉴定

第5章常见玉石的鉴定 5.1 翡翠(硬玉)(jade)的鉴定 5.1.1 翡翠原石的鉴定 1. 习性与产出状态 2. 矿物成分 3. 结构构造 4. 翠性 5. 比重 5.1.1 翡翠成品的鉴定 1.肉眼鉴别 颜色变化、变斑晶交织结构、纤维状交织结构等,若斑晶够大,尚能见“翠性”或“苍蝇翅”;玻璃到珍珠光泽;透明度变明大,一般关透明到不透明。 2.仪器测定 (1)折射率仪:折射率约为1.66。 (2)比重:3.34。 (3)分光镜:无色者能见到437nm的谱线;绿色者除此之外,在690、660、630nm 处可能分别见到一弱带。 (4)偏光镜:在正交偏光镜下旋转360度,为全亮。

3.和相似宝石的区别 和翡翠易相混的宝石有软玉,独山玉,澳玉、石英岩玉、符山石玉、岫玉、祖母绿、染色大理等,但通过肉眼观察和仪器测定很容易将它们区别开来,因为它们的物理特征有明显差别。 4. 优化处理翡翠B货、C货和B+C货的鉴定 在珠宝界,一般将除加工外,未经过任何物理、化学处理,颜色结构均匀天然的,没有外来物加入的翡翠称为A货;颜色为天然的,为了增加其净度而经强酸处理,并在处理后进行注胶或其他物充填的翡翠称为B货;天然无色,其颜色由人工染色而成的翡翠称C货;若既经强酸处理,胶充填,又进行过染色的翡翠称B+C 货。 (1)C货翡翠的鉴定:可从下列几方面去留意观察。 A. 对颜色; B. 查尔斯滤色镜; C. 用分光镜观察; D. 紫外光下的反应。 (2)B货翡翠的鉴定:可从下列几方面去留意观察。 A. 颜色方面; 2. 光泽方面; 3. 结构方面; 4. 比重方面; 5. 表面特征; 6. 紫外灯下的反应; 7. 用红外线吸收光谱仪鉴别; 5.2 软玉(nephrite)的鉴定 5.2.1 软玉原石的鉴定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纹饰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纹饰特点 云雷纹 春秋早期玉器装饰纹样,是一种线条方折的纹饰,以阴刻手法制成。单体云雷纹呈“S”形,在装饰上,每三个雷纹构成一组图案,构图对称,纹饰显得比较细密。这种纹饰是春秋早期特有的一种纹饰,具有断代的意义。是受当时青铜器上所盛行的云雷纹的影响而出项的,但装饰在玉器上却显得比较呆滞,缺乏生气,到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便成为了最富变化的勾连纹。

谷纹 春秋、战国玉器装饰纹样,又称之为谷粒纹,是以剔地浅浮雕的方法,在玉器表面雕琢出许多凸起的弧形圆点,这些圆粒排列有序,抛光后闪闪发亮,十分悦目。谷纹是战国时期最流行的纹饰之一,由于谷纹制作难度很大,所以它所装饰的玉器往往比较精致。 玉镂雕螭龙合璧,战国,直径11cm。清宫旧藏。 此璧为新疆和田青白玉制,局部有色变,圆形,内、外边沿略平。璧两面皆饰凸起的谷纹,作交错的斜线排列,谷粒呈旋状。璧孔内镂雕一螭龙。 蝌蚪纹

春秋战国玉器装饰纹样,是从谷粒纹派生出来的一种纹饰,是在谷粒的边缘琢出一道弧线,形似蝌蚪的尾巴,故得名“蝌蚪纹”。其尾巴方向并不固定,似是随意而为,但装饰效果很好,长饰于玉龙上,增强了龙的动感。 卧蚕纹 春秋战国装饰纹样,有谷纹派生出的一种纹饰,以剔地浅浮雕的方法,在谷粒的边缘上琢出一条弧线,形似卧蚕,故称“卧蚕纹”。卧蚕纹的谷粒和弧线大笑比例匀称,一般分布在云纹和蟠虺纹之间,似为随意而为,与蝌蚪纹较像。;流行于春秋晚期的玉器上,战国中期以后逐渐消失。 青玉蚕纹璜,战国,长11.3cm,宽1.7cm,厚0.5cm。 云纹

春秋战国玉器装饰纹样,状如云头形,以阴刻或浅浮雕方法雕出,每组云纹式有两个单体相对的谷纹或涡纹尾部相连构成。这种纹饰既有玉工有意雕琢的,也有随意而为的。前者往往排列整齐,后者则常与谷纹、涡纹相杂,显得美观富丽。云纹式春秋战国时期常见的一种纹饰,由其派生出的一种变体云纹,纹道长而细,富有飘逸感。 玉云纹剑首,战国,外径5.3cm,厚0.7cm。清宫旧藏。 此剑首玉质青白色,呈薄片状,中心有圆孔,一面花纹较复杂,环孔有一周6瓣柿蒂纹,其外又有两周阴线勾云纹。另一面以双阴线分为内外两区,内区素而无纹,有3个隧孔,外区饰“丁”形勾云纹。 勾连纹

宝玉石鉴定与评价——玉石的评价

第10章玉石的评价 10.1 玉石原料评价方法 10.1.1 玉石原料(raw material)的特征 其典型的特征有: (2)可能将仪器带往原料产地。 (3)可能在程度上掩盖了玉石原料的本来特征, (4)原料进行作假,方法各种各样。 (5)原料的交易带有很大的欺骗性(因此许多玉石原料称为“赌石”)。 10.1.2 玉石原料的评价方法 玉石原料的评价最好在实验室进行,至少下列方法是可以使用的。 1. 显微镜放大观察 2. 称或天平 10.1.3 玉石成品的评价方法 1. 用肉眼进行总体观察 2. 放大检查 3. 比色石 4. 天平 5. 综合评价 10.2 翡翠(jade)的评价 11.2.1 翡翠原石的评价 1. 皮与质量 (1)粗砂皮。 (2)细砂皮。

(3)砂皮。 (4)伪造皮。 (5)染色皮。 2. 外皮与绿 (1)绿硬。 (2)绿苔。 (3)绿眼。 (4)绿丝。 (5)绿软。 3. 外皮与绺 绺对翡翠的质量危害极大,即使有高绿,而且质地又好,但裂绺太多,也将会毫无价值。 绺有大型绺和隐蔽绺之分,大型绺(如通天绺、夹皮绺和恶绺等)在外皮上表现较明显,易于认识。而一些与仔料融为一体的隐蔽绺就很难识别,危害大,常见有下列几种类型: (1)台阶式。 (2)沟槽式。 (3)交错式。 4. 外皮与门子 (1)线状门子。 (2)面状门子。 (3)多处开门子。 (4)假门子: a、镶门子。 b、高翠镶门子。 c、垫色门子。

d、灌色门子。 11.2.2 翡翠成品的评价 1. 评价的依据 表10-1 翡翠质量评价因素及百分比例表 2. 各依据评价特征 (1)颜色: (2)透明度 (3)结构 (4)裂绺和瑕疵。 (5)工艺质量 (6)重量。 3. 综合评价 表10-6 翡翠综合质量经济评价表

画艺网:以弘扬文化为己任,收藏油画的当代艺术者

以弘扬文化为己任,收藏油画的当代艺术者 尽管年纪尚轻,但对于中国古代玉器却有着深入研究,已公开发表古玉研究论文30余篇,合著专著1部,并主持教育部课题子课题1项。丁哲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考古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高级研究员、台北杨建芳师生古玉研究会会员,属于典型的“学者型藏家”。他曾参与内蒙古博物院馆藏玉石器清点、整理,以及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通史博物馆的藏品征集、鉴定和布展工作,并多次参与国家级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项目,还参与筹备创立了内蒙古收藏家协会玉器专业委员会并曾担任副主任一职。 与很多藏家属于“半路出家”不同,丁哲从儿时起便与玉结缘,且很早便涉足古玉收藏。据丁哲介绍,他的外祖母出生于天津一个民族资本家家庭,家族长辈们不仅从官经商,且精鉴赏、富收藏,然而,经过建国以来历次运动,尤其是十年文革浩劫,家族收藏的文物艺术品大多流失和损毁,文革结束后返还了部分藏品,由于家族成员众多,最后留给他外祖母的有几件瓷器和十几件玉器。“我小时候常跟外祖母一起生活,从小便接触到这些东西。这些玉器中,既有玉牌饰,也有圆雕动物等造型,都属明清玉雕作品,雕工非常精美,现在看来价值不菲,但当时就是我的玩具。”丁哲说。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耳濡目染,使丁哲对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玉器产生了浓厚地兴趣,于是,当时还是高中生的他便开始涉足古玉收藏了。“那时,我一有空就会去潘家园、报国寺等古玩市场淘宝,当时的古玩市场,赝品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泛滥,还是能淘到一些真东西、好东西,价格也远没有现在这么贵。我刚开始主要是收藏明清玉器,我父母也比较开明,在这方面还是挺支持我的。”丁哲说。 由于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丁哲的古玉收藏多是来源于一级市场和藏家间的相互转让。除收藏整器外,丁哲还大量收购古玉残件以作标本研究。面对如今赝品泛滥、鱼龙混杂的古玩艺术品市场,丁哲建议年轻的收藏爱好者们首先应该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标准器”数据库,所谓标准器就是考古出土的玉器,至少要将上千张标准器的图片烂熟于心,在充分熟悉标准器特征以及各朝代玉器风格的基础上,要从料,工,形,纹,沁五点综合考察,做到触类旁通,在收藏时应多看少买,避免“捡漏”心理。“在古玉面前,我们都是匆匆过客,谁都不可能是永远的拥有者。收藏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深刻认识器物的文化内涵,学习鉴赏知识。”丁哲说。 当谈及未来打算时,丁哲表示他将会投入更多精力向大众普及玉文化知识,弘扬中华玉文化。同时,他也正着手研究东周时期古玉发展脉络,力图通过梳理东周时期玉器纹饰、器型等特征,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期断代和地域分区。“东周时期时代文化变迁迅速,玉器纹饰变化也非常频繁,这项研究目的在于构建出一个新的序列,对东周时期玉器断代重新定位。” 本文先后采访了5位80后新生代青年收藏家,客观记述了他们的成长背景及收藏历程等。这5位青年藏家中,既有出生于80年代初者,亦有出生于80年代中期和80年代末者。他

最简单最全面的玉石鉴别方法

玉的分类: 玉可以分为软玉和硬玉,二者为两种不同的矿物。软玉的颜色有半透明白色、黄色、绿色及黑色等,而颜色分布均匀;至於硬玉则主要有白色、紫色、黄色及绿色等,颜色分布均匀度则於不同种质会有差异。 在中国境内出产的绝大多数为软玉,而「羊脂白玉」则为软玉中之珍品,质地细致而颜色洁白,很多精湛的玉器艺术品均以软玉雕琢而成。 硬玉的主要产地为缅甸,较软玉更罕有。由於硬玉在玉质、颜色及价钱各方面都较软玉优胜,故现时市场上的玉器饰品主要以硬玉制成,而且消费者的需求亦非常大,所以接着会集中介绍硬玉-翡翠。 玉器的鉴别,有三个内容,一是鉴别玉质,即玉器的玉料品种是什么;二是鉴别人工处理,即玉器的颜色及古玉的沁色或者其它特性是否人工处理所致;三

是鉴别仿冒品甚至合成品,即将真品的假冒者鉴别出来。 1.软玉鉴别 软玉通常被人工处理者并不多见,因其追求的是色白,因而用不着想方设法去染色。软玉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名贵的玉种。因而有仿冒品出现。出现最多的仿冒品是蛇纹石玉、石英岩玉和方解石玉等。 软玉的感观特征: 一、光泽。为特征的油脂光泽,或带有油脂感的玻璃; 二、结构。软玉是一种纤维状小晶体交织组成的玉石,可以见到纤维状小晶体交织组成的、稀疏不等的花斑,但却没有透明的颗粒状小晶体,也就是所谓的“斑晶”; 三、透明度。相对可能混淆的玉石而言,它的透明度相对较差,虽说是半透明至不透明,实际上大部分玉石是微透明的,而半透明的软玉已不容易见到。 2.硬玉鉴别

翡翠的表面有星点状、线状及片状闪光。翡翠的颜色丰富多彩,是其他宝石所不具备的,所以看颜色不仅要看色彩与色调,也要注意到颜色的组合和分布。 翡翠的光泽是玻璃光泽、油脂光泽或者是带油脂的玻璃光泽。透明水头好的翡翠清润透撤,为其他玉石所没有。 将翡翠光滑表面于脸上或唇边有凉凉的感觉。 最简单的方法: 1、对着阳光看,玉里有些云雾状的东西,一团一团的,象棉絮一样。 2、玉的硬度很高,象金刚石一样,所以可以在玻璃上划出一道道的痕来。 3、玉是凉的,放一根头在玉石上,用打火机烧,贴着玉的头发烧不断

小度写范文[汉代玉器的鉴定]汉代玉器鉴定模板

[汉代玉器的鉴定]汉代玉器鉴定 西汉玉器西汉是在秦末农民大起义后建立的又一个统一的王朝。西汉玉器是中国玉器继新石器时代、商代和东周玉器之后的又一个黄金时期,在中国玉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经济的繁荣是西汉玉器发展的重要前提。昆仑和田玉的大量开采,则是西汉玉器繁荣的根本保证。公元前121年,西汉军队打通了通达西域的河西走廊,以后又联络乌孙人击溃了匈奴人在天山南北的统治,把西域之国纳于西汉王朝的统治之下。西汉王朝同时也控制了昆仑山脉的玉料,使其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原,供各玉器作坊选用。同时陕西的蓝田玉、河南的独山玉等也得到了广泛的采掘。玉矿的大量开采,为西汉琢玉业提供了丰富的玉材料。汉袭秦制。汉代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与秦代有许多相同之处。汉初刘氏得天下后,分封了许多同姓或异姓诸侯王,如冀地的中山靖王、中山怀王,燕地的广阳王,鲁地的昌邑哀王,中原的梁王,岭南的南越王,江淮的楚王等。由于西汉是政治、文化统一的王朝,尽管分封的诸侯王各有自己的琢玉业,有自己的文化特性和琢玉风格,但从总体上讲,西汉玉器还是共性大于个性。如数量众多的西汉玉璧、玉具剑、玉舞人,虽归属于不同的诸侯王所有,但基本形式和装饰风格大同小异,仅在细部略有不同。这是西汉政治制度对西汉玉器的影响之一。西汉为了适应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需要,从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皇家大学中,以儒家传授的五经作为统一的教材,从此儒家学说在中国思想上取得了正统的地位。由于东周以来儒家提倡“君子贵玉”“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观念,故西汉时期的礼仪玉、装饰玉特别发达。这是西汉意识形态对玉器发展的影响。西汉时期在上层社会大力提倡儒家学说的同时,民间却广泛流行神仙学说,冀望修行成道或羽化成仙。因为玉被认为具有使人羽化成仙的神奇法力,这种思想的广泛流行推动了西汉丧葬玉的发展。多样的用途西汉玉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社会思潮、意识形态、风俗习惯、实际用途,对传统玉器进行了一次大调整,有所扬弃,有所创新,有所调整,具体可以概括为:礼仪玉的进一步衰弱,丧葬玉的进一步完善,装饰玉的进一步调整,实用玉器及艺术品的进一步增加。至西汉时期,《周礼》规定的璧、琮、圭、璋、琥、璜“六器”,仅存璧、圭、璜三类。西汉出土的玉琮不是时作玉,而是前代遗留旧玉。玉圭数量不多,多见素面玉圭,所饰纹样者,多为用玉璧等扁平玉器改琢而成,可能用于祭祀。除少数玉璜单独作礼仪玉外,更多的玉璜成为玉组佩的重要构件。实际上,西汉真正的当家礼仪玉,可能只有玉璧一种。西汉玉璧数量多,形式多,用途也广,当时祭祀礼仪莫不用玉璧。玉璧在西汉时期除作礼仪用外,也用作丧葬,常镶嵌或悬挂在棺椁的外表,是丧礼的重要用玉。西汉时期,不仅将生前实用的玉器大量用于陪葬,而且丧葬玉相互配套,使西汉成为中国历史上丧葬玉最为完备的时期。西汉丧葬玉大量流行的前提,是其时提倡孝道,实行厚葬,希冀通过使用大量玉器陪葬,实现尸体千年不朽,在阴间继续享受荣华富贵的梦想。西汉丧葬玉有保护尸体的玉衣,使人的精气不外泄的九窍玉,还有不使死者空手而去的“握玉”,不使死者空口而去的“玉琀蝉”,不再看到人世间的“玉覆面”。西汉时期的玉面罩或称玉覆面多出土于贵族墓葬,用数十块旧玉编缀成人的五官形象,覆盖于人面。玉衣是丧葬玉的最高形式,只有高级官吏及皇戚人员才能享用,分金缕、银缕、铜缕、丝缕玉衣四类,一般都是由朝廷特赐。但从各地出土的西汉玉衣形制、穿缕材料的不同看,各地都在大量缝制玉衣,因而级别不够但有经济实力的人死后亦穿高级玉衣。这种使用的混乱迫使东汉时期朝廷不得不对玉衣的使用作出规定,这在《后汉书·礼仪志》中有记载。除玉衣外,还有“九窍玉”。目前所见成套的“九窍玉”,只出土于级别较高的墓葬中。如河北省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出土成套“九窍玉”,有耳塞、鼻塞、口塞、肛门塞、眼盖和生殖器套共九件。而刘胜的男性生殖器玉套,是用良渚文化玉琮改制的,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西汉平民百姓只能用零星的丧葬玉,简陋者仅用耳塞、鼻塞,富裕者则用口

鉴别古玉真伪沁色的诀窍

鉴别古玉真伪沁色的诀窍 人们以受沁的古玉为美,以受沁多、色美者为贵,却很难知道鉴别真伪沁色的诀窍。历来制造假古玉者更不会公开作伪沁的方法,这就需要从历史的资料中和当代的手段上分析辨伪的依据。沁色的辨认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沁的深浅变化;玉的土蚀现象;沁色透光情况。如下:沁色分布很难匀净,其中往往有呈色深浓的斑点状或丝缕状的形貌。辨认沁色时要仔细审视沁色最外缘部位的颜色,如果明显较深,往里明显变浅,这种沁色就是真沁色;而利用皮色仿制的赝品古玉,其细薄的边缘处最浅,呈况与沁色正好相反。沁色的产生过程是玉质蜕变的发生,受沁古玉表面往往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多能找到一些土蚀的现象,只是大小深浅与表现方式不同,它可以是烂斑、土隔、蛀孔,也可以说与其它天然缺陷一起表现出的绺裂,因为天然的绺裂正是沁色渗入的良好通道。出土的古玉沁色大多数都可以透过一点光线,即便密不透光者往往也会在边缘处稍有透光现象,沁色不透光其玉质必

定很粗砺或者石性很重,辨认沁色少不了此三者作为确定证据。想靠杂色、边皮、色玉来伪乱古制并不容易,不说沁色的表深里浅、中不匀无法伪造,即使显眼的土蚀形貌也不是能轻易伪造的,何况玉沁的透光现象更加难以把握,故文献上记载的伪沁名目可观,而实际上难以见到真正的实物来佐证。掌握较为易懂的三种现象是对沁色的总结,是认识沁色行之有效的方法。沁色作伪由来已久,历代文献中记载制作伪沁的方法,今天看来都缺乏科学的依据,大都出自道听途说,甚至出自个别文人的主观臆想,大有以讹传讹、混淆视听的嫌疑,也成了作伪者故弄玄虚的资本;但辨认沁色的真伪又不能不知道这些名目,就应知其名并从中找出规律,这是古玉爱好者的基本功课之一。 人工染色作沁在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卷一》中就有记载,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时期玉器上就有玉色之外沁色的存在;宋元明清之际,仿古作沁的玉器大量出现,但与之前玉器染色的方法有别,出土的玉器也不像古籍中描述的那样变化广泛,由于历代人们对沁色的追捧,染色之风盛行,出现了众多的仿沁色玉器。 伪沁 人工仿沁主要是用火烧、油炸、酸浸、染色等方法来改变玉器颜色,以达到与古玉的沁色相混淆的目的。 1.叩锈:也称“阿叩法”即“醋屑法”。《古玉辨》中:“相传有‘叩锈’之称,因阿叩善作毛坯玉器,用铁屑拌之,热醋淬之,置湿地十余日,再埋于通衢数日,然后取出,则玉为铁屑所蚀,浑身‘橘皮纹’。纹中铁锈作深红色,煮之即变黑,且有土斑,不易盘出,宛

钠长石玉的特征和鉴别

钠长石玉的特征和鉴别 钠长石玉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品种,又称“水沫子”,是与缅甸翡翠伴生(共生)的一种玉石。上百年来,在缅甸开采翡翠经营翡翠的各族百姓,早就知道“水沫子”,其特点是“有滑皮,底杖不韧而脆,体重比玉石轻许多”,不是翡翠,也不当作玉石,但现在却不时地出现在翡翠市场上,略不注意,也会蒙受不小的损失。 1.钠长石玉的基本特征 (l)钠长石玉的矿物成分特征 钠长石玉的矿物成分以钠长石为主,含量85%-95%,次要矿物是少量的硬玉、绿辉石、透辉石、碱性角闪石和阳起石。 (2)钠长石玉的结构特征 钠长石玉具粒状结构,钠长石主要为中粗粒状,粒径1-2.5mm,另有细粒的形成于粗粒钠长石之后的第二世代细粒钠长石,沿第一世代钠长石的边缘、裂隙和解理缝充填。辉石类和闪石类的矿物成短柱状到针状体(有的也被交代成绿泥石),组成细脉状、团块状分布在钠长石玉中。 (3)钠长石玉的外观特征 钠长石玉的最大特征是透明度好,透明到半透明,相当于翡翠的冰地到藕粉地。但绿色不鲜艳、不均匀,只是呈草丛状、丝丝状、青苔状的蓝绿或墨绿色,少见翠绿,故也被形象地称为飘兰花。其光泽为蜡状到玻璃光泽,可有桔皮效应现象。 (4)钠长石玉的物理性质 折射率:1.53左右; 相对密度:2.66左右; 摩氏硬度:6左右; 钠长石玉的手镯的撞击声沉闷,与翡翠B货的撞击声相似。 2.钠长石玉与翡翠的鉴别 钠长石玉肉眼下看不出与翡翠之间的明显区别,略不细心观察,容易出错,由于钠长石玉在成因上与翡翠有密切关系,有人建议把钠长石玉也当作翡翠的一个品种,但是,钠长石玉的各种性质与翡翠差别太大,传统上不把它看成翡翠,很少人赞成这一建议,所以必须准确地加以区别。 (1)钠长石玉原石与翡翠的区别 如同经验所云,钠长石玉原石外皮光滑,多为水石状,水头虽好,但质地脆,敲击远较翡翠容易碎裂,但这不是在商贸上允许的测试方法。最重要的特征是“体重轻”,与体积大致相当的翡翠比较,钠长石玉的重量要小很多(近113 )。 (2)钠长石玉成品与翡翠的区别 大多数钠长石玉呈白色或灰白色,杂有浅灰蓝色、墨绿色的飘花,同时还含有白色的絮状物,粒状特征不明显,无翠性。此外也可以通过测量折射率和相对密度来区别。 3.商贸情况 钠长石玉与翡翠是共生的一种玉石,在中缅边境的翡翠市场上比较多见,既有成品也有毛料,尤其毛料不易与翡翠的原石区别,故被人称为翡翠的四大杀手之一。 文章来源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1714652598.html,/article.php?id=22881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

五种鉴别玉器的年代的方法

五种鉴别玉器的年代一、从材料鉴识古玉 1、古人说;“远看玉,近看工”对古玉的鉴识首先把握的是材料,也就是说古玉首先断质而后断代,玉狭义的讲是指硬玉(翡翠)和软玉(和田玉),硬玉流入中国历史很短清初才流入民间。软玉在良渚文化已出现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 2、从广泛的角度讲“玉石之美者”,因此在古代玛瑙、绿松石、水晶、都称其玉,我们今天要从材料上鉴识古玉,除了要从材料上鉴识古玉外,还要了解这些材料被使用的“历史”。如红山文化玉器用的大多数是岫岩玉,良渚文化玉器用于产江苏的“软玉”,新疆和田玉的使用是从商代开始的。汉代以前的和田玉多为仔料,俄罗斯玉、青海玉和河摸料玉的使用只是20年的历史。 3、古代主要玉种;1、岫岩玉矿物成分蛇纹石已有12000的历史。红山文化大都采用的材料。2、透闪石-阳起石产于江苏的“软玉”但外观不能与新疆的和田玉相比,其外部特征有云母壮闪光点。在良渚文化被采用。3、独山玉是一种蛀变的辉长岩独山玉在新石器晚期已被采用。 4、和田玉产玉新疆是商代以后独领风骚的美玉,是中国人心中的玉宝,为历代宫廷御用。是真正意义上的“玉”。5、绿松石,在新石器时期已被采用。6、玛瑙在新石器时期已被采用。7、翡翠高档玉石产于缅甸清初进入中国。 二、从器型鉴识古玉在漫长的玉文化史中,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器型。抓住每个时期玉器造型的主要特征,是古玉器鉴识的第一道门坎。例如,红山文化的圆雕玉龙、玉猪龙。良渚文化的玉琮、商代的玉璇玑、西周的凤鸟人物饰、从西周到西汉的玉璜、战国到西汉的出廊玉璧和玉舞人、西汉的辟邪三宝、唐代的玉飞天、宋代的童子、明代的玉牌、清代的山子等。每个时代的器型都有各自的特点,要从细微之处加以鉴识。 三、从纹饰鉴识古玉饰纹,可以说是玉器的“符号”每一个朝代的玉器都有其特定的符号,纹饰已有上百种,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新的纹饰出现,一些纹饰不断的消亡。有的纹饰“生命力”极强,跨越了整个玉文化历史,了解这些纹饰“出生”的时间,就能断定这类纹饰玉器出生的年代。 1、红山文化的网状纹,出现在龙首或龙下颔处。 2、良渚文化的兽面纹,后世再也没出现。 3、纽丝纹从良渚文化直到清代一直使用。 4、方型云纹出现商代,盛行春秋至西汉。 5、双环纹为商代特有的纹饰一般用于龙身。

隋唐至明清古玉刀工及特征鉴别

隋唐至明清古玉刀工及特征鉴别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玉器制作工具、碾琢工艺也在不断演进。所以历代碾琢工艺各有特点,大量出土和传世玉器上较为清晰地展现出了不同时期工艺 痕迹的时代特征。正确把握历代玉器的制作风格和工艺痕迹特点对于古玉的断代与辨伪而言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对部分封建时期玉雕作品进行考察,排列隋唐至明清玉器(主要为软玉)的碾琢风格和工痕特点。疏漏谬误之处望方家指正。 隋唐五代 隋唐五代玉器考古发现较少,但大多制作精美,开始向写实方向发展。该时期玉器砣工简练,突出神韵,雕塑感很强。下面笔者结合隋唐五代玉器常见器类带板、梳背和步摇对此期琢玉工艺进行探讨。 唐代玉带板多以剔地隐起浮雕工艺制作,即将主体纹案及框沿之外的玉料以偏刀铲去,并处理平整,从而主体纹案便略微平凸于地子之上。工痕为面小底大,正面自矩形各边向内呈坡状渐凹(能见到微微铲痕)。主体纹案多扁平,带板边框很窄。背面钻孔皆为牛鼻穿。如西安市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兽纹玉带(图1)。 唐阴刻线细、密、匀、短、平行、精美,平行短阴线是唐的典型风格。动物两两相对,双翅尖、小、翘,昂首,翅短而

宽,上翘。花朵式长尾云纹为唐所创。鹤双目小圆坑和阴刻三角形,或不饰眼。珠纹始于汉,唐尤盛,受西域影响。孔崔写实最早见于唐。牡丹纹最早出现于唐代。多辨朵云和鸟翅下有锯齿纹为唐晚期和宋的特点。汉以前少有花鸟题材,唐开始增多。汉以前的凤非常夸张,表现威严和神秘,唐追求美感,接近于实物。绳带上随形的阴刻细线为唐特有。唐代马造型温顺。玉狮最早见于唐代。凤与牡丹合雕一器始于唐。玉梳唐以前无纹饰或饰夔凤和兽面纹,唐多见花鸟纹,唐以前粗、长,唐细、密,叶脉双线,鱼刺形,唐代叶脉有点距离,宋代连在一起玉飞天最早传世于唐,披带,托云,持花宝,细眼,三再鼻,一字状咀,花结。唐代玉板较厚。玉象题材汉代以前罕见,唐代复见,反映唐代训象常见。连花纹魏晋南北朝就兴起,唐代尤盛。连花始见于唐,佛教题材。火球纹始见于唐玉带版厚, 五毫米以上玉质温润,造型丰满是唐代时代风格突显造型的随意镂空是唐的重要特征凤鸟 尾部高耸, 雕作如意云朵形状, 在飞天、云龙等图案中多见长平行线是唐典型纹饰, 见于风翅等龙头较长,头上有毛发,丹凤眼,口大张, 咀角超过眼角, 是唐代龙纹断代标准之一龙身似蛇形,四肢粗壮似兽形, 是唐代开始出现的龙腿作蹬踏行走状, 肌肉丰满,关节处有撮三角形腿毛飘拂,足较大, 三爪,爪尖锋锐, 为断代标准唐代飞天半卧式,椭圆形脸,头顶挽高髻,身体修长,身着贴身衣裳,衣褶简单,肩披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