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森林资源调查技术制度

森林资源调查技术制度

森林资源调查技术制度
森林资源调查技术制度

森林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森林资源调查技术大体相同,不同的是因调查目的不同而调查精度要求不一,其主要调查技术规程为:

A、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a、分类系统

主要依据土地的现实利用状况和覆盖特征进行四级分类,图示如下。

b、分类定义

土地(不含海域)分为陆地(含滩涂)和内陆水域两大一级地类。

㈠陆地:常年露出水面的土地和滩涂(包括河流、湖泊的常水位至洪水位之间的滩地,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最大洪水位之间的面积)。

1)、林地:包括森林、疏林地、灌木林地、无立木林地和苗圃地。

(1)森林:由乔木树种构成,郁闭度0.20以上(含0.20)的林地或冠幅连续宽度10米(面积0.1公顷)以上的林带,包括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竹林。乔木树种定义包含乔木经济林树种,例如油桐、乌桕、杜仲、厚朴、漆树、板栗、栓皮栎、黑荆树、桑树等。

①针叶林:针叶树蓄积占65%以上的森林。

②阔叶林:阔叶树蓄积占65%以上的森林。

③针阔混交林:针叶树或阔叶树蓄积均占65%?以下的森林。

④竹林:由竹类构成的森林,不包括胸径2?厘米以下的小杂竹丛。当毛竹为纯林时,每公顷株数不低于?225株(新造毛竹188株)即可划为毛竹林,否则划为荒地。当林木郁闭度不低于0.2,毛竹与林木混交,且毛竹株数每公顷不低于625株时,划为毛竹林;低于625株划为乔木林分。当林木郁闭度为0.10~0.19,毛竹与林木混交时,毛竹株数每公顷不低于225株划为毛竹林,低于?225株划为疏林地。

(2)疏林地:由乔木树种构成,郁闭度0.10~0.19的林地。竹林和灌木经济林不划疏林地。

(3)灌木林地:由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或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构成,且覆盖度不低于30%的林地。

灌木林地分乔木生长范围以内和以外两类。灌木树种定义包含作为经济林经营的小乔木、灌木、藤本种,如油茶、茶叶、柑桔、柚、橙、弥猴桃等果木类。当油茶为纯林时,每公顷500株?(?新造林800株)以上划为灌木林地,否则划为荒地。当油茶与乔木树种混交时,油茶株数每公顷500株以上划为灌木林地;油茶每公顷不超过500株,且乔木郁闭度不低于0.2时划为森林;油茶每公顷株数312~500株,乔木郁闭度0.10~0.19时划为灌木林地;油茶每公顷低于312株,乔木郁闭度0.10~0.19?时划为疏林地。

①乔木生长范围以内灌木林地:立地条件适于某些乔木生长。

②乔木生长范围以外灌木林地:立地条件不适于乔木生长。

⑷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天然更新林地和预备造林地。

①采伐迹地:采伐后保留木达不到疏林地标准且未超过5年的迹地。

②火烧迹地:火灾后活立木达不到疏林地标准且未超过5年的迹地。

③未成林造林地:造林后保存株数大于或等于造林设计株数8 0%,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新造林地(一般指造林后不满3年或飞播后不满5年的造林地)。

④天然更新林地:天然更新评定等级达中等(?含中等)以上,但未达到森林、疏林、灌木林标准的林地。

⑤预备造林地:调查时已整地但尚未造林的土地。

(5)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育苗地。

2)、荒地:调查时尚未利用,其表层为土质,能生长植被的土地(不含上述林地中的各类土地),分乔木生长范围以内和以外两类。

(1)乔林生长范围以内荒地:立地条件适合某些乔木树种生长的荒地。

(2)乔木生长范围以外荒地:立地条件不适合乔木树种生长的荒地。

3)、农地:各种农、牧业用地。

4)、难利用地:因自然、?经济条件和当前科技水平所限而难以利用的土地,包括滩涂、盐碱地、沼泽地、裸土地、裸岩地等。

5)、其他土地:包括交通、城镇、乡村居民点、工矿用地,以及其他未列入上述各种地类的土地。

㈡内陆水域:内陆自然水域和水利设施的常年正常水面,包括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及其他用途的水面。林区内林分郁闭覆盖下的小溪划归所属林地,不列为水域。

B、林种

a、分类系统

类别林种

㈠防护林1、水源涵养林

2、水土保持林

3、防风固沙林

4、农田牧场防护林

益林

5、护岸林

6、护路林

㈡特种用途林

1、自然保护区林

2、环境保护林

3、风景林

4、国防林

5、母树林

6、实验林

7、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

商品林

㈢用材林

1、一般用材林

2、短轮伐期用材林

㈣薪炭林1、薪炭林

㈤经济林

1、油料林

2、果木林

3、特种经济林

4、其他经济林

b、分类定义

㈠公益林: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存

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发挥公益效益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灌木林。

1)、防护林:以国土保安、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等防护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灌木林。

⑴水源涵养林:以涵养水源、改善水文状况、调节水的小循环、增加河水常年流量,以及保护可饮水水源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灌木林。

⑵水土保持林:以减缓地表径流、减少冲刷、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和恢复土壤肥力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灌木林。

⑶防风固沙林:以降低风速,防止风蚀,固定沙地,保护农田、果园、经济作物、牧场免受风沙侵袭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灌木林。

⑷农田牧场防护林:以改善农牧区自然环境、保障农牧业生产条件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灌木林。

⑸护岸林:以防止河岸冲刷和崩塌、?固定河床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灌木林。

⑹护路林:以保护铁路和公路免受风、沙、水、雪等侵害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灌木林。

2)、特种用途林:以保存物种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国防、森林旅游、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灌木林。

⑴自然保护区林:以保存和重建珍稀的森林动植物生态群落的代表性样本,或者保存和重建人为或历史景观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灌木林。

⑵环境保护林:以净化空气、防止污染、降低噪音、改善环境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灌木林。

⑶风景林(含森林公园中的森林):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回归大自然的需要、游览自然风景、探索和感受大自然奥秘、调节身心健康

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灌木林。

⑷国防林:以掩护军事设施或作军事屏障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灌木林。

⑸母树林:以培育优良种子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

⑹实验林:以提供教学或科学实验场所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灌木林。

⑺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位于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

㈡商品林:以生产木材、薪炭、干鲜果品及其他工业原料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灌木林。

1)、用材林:以生产木材(含竹材)?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

⑴一般用材林:以生产木材或竹材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

⑵短轮伐期用材林:以生产纸浆或特殊工业用木质原料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

2)、薪炭林:以生产热能燃料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灌木林。

3)、经济林:以生产油料、干鲜果品、工业原料、药材及其它副特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灌木林。

⑴油料林:以生产工业或食用油料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灌木林。

⑵果树林:以生产各种干鲜果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灌木林。

⑶特种经济林:以生产工业原料(如树脂、橡胶、木栓、单柠等)或药材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灌木林。

⑷其他经济林:以生产其他副、?特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灌木林。

C、公益林区划的地类范畴、事权

划为公益林(含规划公益林)的地类包括森林、灌木林地、疏林地、无立木林地和荒地。公益林按区位不同可划分为国家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

D、国家公益林的区位或地段标准

按照国家公益林划定范围的标准,具体在我省落实如下:

a、水源涵养林

b、水土保持林

山体坡度超过36°、土层脊薄、岩石裸露、森林采伐后难以更新或森林生态环境难以恢复的森林、林木和林地,认定为国家公益林。

c、其他防护林

国铁、国道和国防公路(在建项目以国家批准立项为准)两侧山地第一层山脊之内或平地100米之内的地段,认定为国家公益林。列入《全国防沙治沙规划》的沙化土地上的天然林、人工防护林及周围2公里以内地段大型防风固沙林基干林带,认定为国家公益林。

d、特种用途林

国防军事禁区、国务院批准的自然与人文遗产地和具有特殊保护意义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可认定为国家公益林。其他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以批准该自然保护区的政府批文和总体规

划为依据)的森林、林木和林地认定为国家公益林。

E、地方公益林的区位或地段标准

上述国家公益林范围以外,满足以下条件的地段划为地方公益林。

a、水源函养林

在下列地段范围内,除坡度35°以下的I、Ⅱ生长类型人工林和毛竹林以外及除油茶、茶叶、果木林等灌木经济林以外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均划为水源涵养林。

(1)、三、四、五、六级支流源头5公里范围之内,河流两岸山地第一层山脊或平地1公里范围之内。

(2)、中型水库(库容0.1~1.0亿立方米)周围山地1公里范围之内;小㈠型水库、小㈡型水库周围第一层山脊地段。

(3)、除划为国家公益林以外的其他重要湖泊周围1公里范围之内地段。

b、水土保持林

(1)、海拔500-1000米的主要山脊分水岭两侧200-400米之内,以及海拔1000米以上山脊分水岭两侧各400米的地段。

(2)、坡度36°以下,但水土流失等级达强度以上的地段;露天开采矿区境界外100米之内的地段。

(3)、中山地区难以培育乔木林的地段。

C、其他防护林

1)、农田牧场防护林:平原湖区农田林网的主林带,沙荒上营造

的森林和灌木林,面积100公顷以上的成片农田、果园、茶园等境界200米以内的地段的林带或林网。

2)、防风固沙林:沙化土地上的天然林、人工防护林及周围1公里以内地段的防风固沙林带。

3)、护岸护堤林:堤岸、干渠两侧山地第一层山脊或两侧100米范围之内的地段。

4)、护路林:省道、县道的护路林带及两侧山地各100米范围内的地段。

D、特种用途林

(1)、省级、设区市级、县级自然保护区或自然保护小区范围之内地段。

(2)、有保护观棠价值的风景林和森林公园。

(3)、环境保护林:设区市所在地周围山地第一层山脊之内地段,区划面积500~1000公顷;县城所在地周围山地的迎水坡面,区划面积100~500公顷;乡镇所在地周围山地区划面积不少于20公顷;主要村庄居民点的风景林和风水林。

(4)、培育良种的种子园和母树林的地段。

F、优势树种(组)划分

优势树种(组)指林层中数量(株数、材积或断面积)最多、盖度最大,在林层构成中比例最大的树种或树种组。复层林以主林层的优势树种代表林分优势树种。当各树种(组)所占比重均在65%以下时,树种个数分别为5、4、3个以上,只要某个树种成数分别超过2、3、4?成者,

均将成数大的树种确定为优势树种。但地类为针叶林时,其优势树种不允许出现阔叶树种;地类为阔叶林时,其优势树种不允许出现针叶树种。当树种很多又确实难于确定优势树种时,才允许以其他硬阔、其他软阔、阔叶混交、针叶混交、针阔混交作为优势树种组。优势树种(组)详见树种(组)代码表。

G、龄组划分

公益林以防护成熟或自然成熟划分龄组;一般用材林以经济成熟或数量成熟划分龄组;短轮伐期用材林以工艺成熟或数量成熟划分龄组;毛竹林按“度”划分龄组;薪炭林按数量成熟划分龄组;经济林以结果产量按产前期、初产期、中产期、盛产期、衰产期划分龄组。各林种龄组划分标准见下列各表。

H、立地因子标准

a、地貌:在10平方公里范围内按下列标准划分小班或样地所属地貌。

①中山:海拔1000米以上,相对高差500米;

②低山:海拔501~1000米,相对高差300~500米;

③高丘:海拔301~500米,相对高差200~300米;

④中丘:海拔101~300米,相对高差50~200米;

⑤低丘:海拔不大于100米,相对高差不大于50米;

⑥平原:平坦开阔,起伏很小。

b、坡度:共分为六级。

Ⅰ级为平坡(0~5°);Ⅱ级为缓坡(6~15°);

Ⅲ级为斜坡(16~25°);Ⅳ级为陡坡(26~35°);

Ⅴ级为急坡(36~45°);Ⅵ级为险坡(≥46°)。

c、坡向: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无坡向九个方位。

d、坡位:分脊、上、中、下、谷、平地及全坡七个坡位。

e、母岩

在江西省分布的母岩主要有:花岗岩、板岩、页岩、千枚岩、砂岩、红粘土、石灰岩、片麻岩。

f、土壤

1)、土壤名称:观察记载到亚类。

我省主要土壤类型名称见代码表。

2)、土层厚度:根据A+B层的总厚度确定,划分标准为:

厚层:>80厘米;中层:40~80厘米;薄层:<40厘米。

3)、腐殖质层厚度:根据A层(黑土层?)的厚度确定;若有AB层,则A层的厚度为A+1/2

B。?其划分标准为:

厚层:>20厘米;中层:10~20厘米;薄层:<10厘米。

4)、土壤肥力等级:按土层厚度和腐殖质层厚度两个因子组合确认,分为四个等级:

⑴肥沃级:土层厚度>80厘米,腐殖质层厚度>10厘米。

⑵较肥沃级:土层厚度40~80厘米,腐殖质层厚度>10厘米。

⑶中等肥沃级:土层厚度>40厘米、腐殖质层厚度<10厘米,或土层厚度<40厘米、腐殖质层厚度>20厘米。

⑷脊薄级:土层厚度<40厘米,腐殖质层厚度<20厘米。

g、人工林生长类型等级

依据年平均树高生长量划分的人工林生长类型等级表单位:厘米

杉木林马尾松

等级1-5

6-1

0年

11-15

16-2

0年

21-2

5年

26-3

0年

1-1

0年

11-2

0年

21-3

0年

31-

40

1>8

5>8

>75>70>65>60>6

5

>67>65>5

8

271-

8571-

80

66-7561-7

56-6

5

56-6

56-

65

61-6

7

58-6

5

53-

58

360-

7060-

70

55-6550-6

45-5

5

45-5

5

45-

55

52-6

50-5

7

46-

52

4<6

0<6

<55<50<45<45<4

5

<52<50<4

6

应用上述表时可根据样地或小班平均胸径选择平均木,测定其树高,然后根据林木实际年龄除平均木树高即为年平均树高生长量,再

从表中查出相应年龄的人工林生长等级。柳杉、池杉、水杉及软阔叶树种参照杉木标准执行,湿地松、火炬松及硬阔叶树种参照马尾松标准执行。

h、水土流失类型及强度

水土流失类型分片蚀、沟蚀、崩塌蚀三种,其划分标准见下表:

类型

依据

强度

片蚀沟蚀崩塌蚀植被盖度%

侵蚀沟面积

占细班总面积%

崩塌面积

占细班总面积%

轻度71~90<10<10

中度30~7010~2510~20

强度<3026~5021~30

剧烈>50>30

植被盖度达90%以上,小班(细班)内无侵蚀沟或崩塌面积,则属无水土流失。

I、其他标准

a、林分郁闭度等级

疏:0.2~0.3(0.20~0.39) 中:0.4~0.6(0.40~0.69)? 密:≥0.7

b、权属划分

1)、土地所有权属

⑴国有:土地所有权为国家所有。

⑵集体:土地所有权为乡(镇)、行政村或村民小组集体所有。

2)、林木所有权属

⑴国有:林木所有权为国家所有;

⑵集体:林木所有权为乡(镇)、行政村或村民小组集体所有;

国家与集体联营的林木则以比重定权属,比重一样时定为国有;

⑶民营:指林木所有权为社会团体或个体所有的林木;

⑷外资:指林木所有权为外商、外资企业所有;

⑸其他:指林木所有权为上述所有权之外的所有者。

c、林分起源

根据林分生成方式,划分以下三类:

1)、天然林:由天然下种或萌生形成的森林。

2)、人工林:由人工播种、植苗或扦插造林形成的森林。

3)、飞播林:由飞机播种或人工撒播形成的森林。

d)、材质

用材林近、成、过熟林林木材质划分标准:

1)、经济用材树:用材部分占全树高40%以上。

2)、半经济用材树:用材部分长度在2米以上(针叶树)或1米以上(阔叶树),但不足全树高40%。

3)、薪材树:用材部分在2米以下(针叶树)或1米以下(?阔叶树)。

e、出材率等级

用材林近、成、过熟林根据出材量占蓄积量的百分比或经济用材树数量的多少确定出材率等级。

等级用材出材量百分比(%)用材树占总株数百分比(%)针叶树阔叶树针叶树阔叶树

1>70>50>90>70 251~7031~5071~9046~70

3≤50≤30≤70≤45

f、可及度

用材林近、成、过熟林按即可及、将可及、不可及三级划分。

1)、即可及:已具备采、集、运和开展营林工作条件;

2)、将可及:近期内可建成运输线路将能开展营林工作;

3)、不可及:地势险峻,较长时间无法建线路和开展营林工作。

g、径级组

林木调查起测胸径为5.0厘米,以2厘米为径阶距,采取上限排外法确定径阶,按径阶划分径级组的标准为:

1)、小径级组:6~12厘米;2)、中径级组:14~24厘米;

3)、大径级组:26~36厘米;4)、特大径级组:≥38厘米。

h、林层划分条件

林层的划分应同时满足下列四个条件:

1)、各林层每公顷蓄积量不少于30立方米;

2)、主林层、次林层平均树高相差20%以上;

3)、各林层平均胸径在8厘米以上;

4)、主林层郁闭度不少于0.30,次林层郁闭度不少于0.20。

i、造林保存率等级

等级保存率(%)应采取措施1>80抚育管理

241~80补植或补播

3≤40重造j、森林覆盖率(包括灌木林和平原湖区的林网树、四旁树的覆盖率)%

=

森林面积

×100

+

灌木林地面

×100

+

林网占地面积土地总面积土地总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四旁树占地面积×10

土地总面积

k、天然更新等级

近、成、过熟林、疏林及无立木林地的地类调查记载该项目,调查对象是乔木树种的天然更新幼树。根据不同高度级按每公顷天然更新株数(3年以内的乔苗数量),确定更新等级,见下表。

高度

等级

≤30厘米31~50厘米≥50厘米

良好>5000株>3000株>2500株

中等3001~5000

株1001~3000

501~2500株

不良≤3000株≤1000株≤500株

J 森林灾害等级

a、森林虫害等级:小班(细班)内林分受各种昆虫危害(含树叶、枝梢、果实、树干)的严重程度,按受害立木株数百分率分为无、轻、中、重4个等级。

受害等级判断标准

无未成灾

轻受害立木株数<30%

中受害立木株数30~60%

重受害立木株数>60%

b、森林病害等级:小班或样地内林木受各种病害危害的严重程度,按受害立木株数占总株数百分比分无、轻、中、重4个等级。

受害等级判断标准

无未成灾

轻受害立木株数<20%

中受害立木株数20~50%

重受害立木株数>50%

c、火灾等级:小班(细班)内林分遭受火灾的严重程度,按受害立木株数占总株数百分比及受害后林木能否存活和影响生长的程度,分无、轻、中、重4个等级。

受害等

判断标准无未成灾

轻立木树冠受害<20%,受害株数<20%,均能恢复生长,无

死亡木

中立木树冠受害20~50%,受害株数20~50%,生长明显受

抑制,有少数死亡木

重立木树冠受害>50%,受害株数>50%,以濒死木和死亡木

为主

d、其他自然灾害等级:小班(细班)内林分受风、雪、冻、水灾等危害程度,按受害(死亡、折断、断梢、翻倒等)立木株数占总株数百分比分无、轻、中、重4个等级。

受害等级判断标准

无未成灾

轻受害立木株数<20%

中受害立木株数20~50%

重受害立木株数>50%

K 森林经营类别

a、商品林经营类别划分

㈠用材林经营类别:分集约经营型和一般经营型。

经营类别划分标准

集约经营

型以培育速生丰产林为目的,一般为人工林,也可选择一部分已达速生丰产标准的天然林分;也可将生长等级为1级的人工林或每公顷2700株以上、平均胸径9厘米以上的毛竹林划为本类型。

一般经营

达不到集约经营标准的其他用材林。

㈡经济林经营类别:分名优特经营型和一般经营型经营类别划分标准

名优特经营型江西省或当地确定的优良、特有、名牌的经济林树种或品种。

一般经营型名、优、特除外的其他经济林树种或品种。

b、公益林经营类别划分

公益林按地段和林种状况,分重点保护型、一般保护型,其标准如下:

1)、重点保护型(禁伐区):防护林中的天然林及坡度36°以上的林地,特种用途林中自然保护区林、国防林、名胜古迹及革命纪念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划为重点保护型。

2)、一般保护型(限伐区):防护林中的人工林、竹林、经济林及坡度36°以下的林地,特种用途林中的实验林、母树林,划为一般保护型。

森林资源调查

森林资源资产调查 声明:本文是根据“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2010年后续教育讲义”整理,著作权由授课老师所有,本人上传仅为学习交流用,若需用作其他用途,请与授课老师联系。若因我的上传侵犯了他人权利,请告诉我,我立即删除。 授课老师:王宏伟 小周整理 Neo_18@https://www.wendangku.net/doc/1715552824.html, 2010年10月

目录 第一部分森林资源资产调查 .................................................................. - 1 -1.1森林资源与森林资源资产 . (1) 1.1.1森林资源................................................................................. - 1 - 1.1.1.1森林资源的定义 ......................................................................... - 1 - 1.1.1.2森林资源的分类 ......................................................................... - 1 - 1.1.1.3森林资源的特点 ......................................................................... - 1 - 1.1.1.4森林资源的管理 ......................................................................... - 1 - 1.1.1.5森林区划 ..................................................................................... - 2 - 1.1.2森林资源资产......................................................................... - 2 - 1.1. 2.1森林资源资产的概念 ................................................................. - 2 - 1.1. 2.2森林资源资产的分类 ................................................................. - 2 - 1.1.2.3森林资源资产的特点 ................................................................. - 2 -1.2森林资源调查 .. (3) 1.2.1单株立木测量......................................................................... - 3 - 1.2.1.1直径测定 ..................................................................................... - 3 - 1.2.1.2树高测定 ..................................................................................... - 3 - 1.2.1.3年龄测定 ..................................................................................... - 3 - 1.2.1.4材积的测定 ................................................................................. - 4 - 1.2.2标准地及样地调查 ................................................................. - 5 - 1.2.2.1标准地调查 ................................................................................. - 5 - 1.2.2.2随机样地(简称样地)的调查.................................................. - 6 - 1.2.3角规测树................................................................................. - 6 - 1.2.3.1使用角规测量林分单位断面积(G/hm2)。................................. - 6 - 1.2.3.2使用角规测量林分单位蓄积量(M3/hm2)。............................... - 6 - 1.2.3.3使用角规测定林分单位面积株数和平均直径的近似值。 ...... - 6 - 1.2.3.4角规测树注意事项: ................................................................. - 6 - 1.2.4小班调查................................................................................. - 7 - 1.2.4.1小班区划 ..................................................................................... - 7 - 1.2.4.2小班调查的方法 ......................................................................... - 7 - 1.2.4.3小班调查因子 ............................................................................. - 7 - 1.2.5抽样调查................................................................................. - 8 - 1.2.5.1抽样调查的概念 ......................................................................... - 8 - 1.2.5.2对森林抽样调查需要说明的问题.............................................. - 8 - 1.2.5.3常用的森林抽样调查方法.......................................................... - 8 - 1.2.6森林景观资源调查 ................................................................. - 8 - 1.2.6.1森林景观资源的分类 ................................................................. - 9 - 1.2.6.2森林景观资源的调查内容.......................................................... - 9 - 1.2.6.3森林景观资源的质量评价.......................................................... - 9 - 1.2.7我国的森林资源调查体系 ................................................... - 10 - 1.2.7.1国家森林资源清查 ....................................................................- 10 - 1.2.7.2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 11 - 1.2.7.3作业设计调查 ............................................................................- 12 -第二部分森林资源资产核查 .. (16) 2.1森林资源资产清单 (16) 2.1.1森林资源资产清单 (16) 2.1.2森林资源资产清单编制依据 (16) 2.1.3森林资源资产清单的主要内容 (16) 2.2森林资源资产核查的目的、要求和工作步骤 (16) 2.2.1核查目的 (16) 2.2.2核查内容 (16) 2.2.3核查精度要求 (17) 2.2.4森林资源资产清单可信度的判断 (18) 2.2.5工作步骤 (18) 2.3森林资源资产核查技术方法 (19)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森林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森林资源调查技术大体相同,不同的是因调查目的不同而调查精度要求不一,其主要调查技术规程为: A、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a、分类系统 主要依据土地的现实利用状况和覆盖特征进行四级分类,图示如下。 b、分类定义

土地(不含海域)分为陆地(含滩涂)和内陆水域两大一级地类。 ㈠陆地:常年露出水面的土地和滩涂(包括河流、湖泊的常水位至洪水位之间的滩地,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最大洪水位之间的面积)。 1)、林地:包括森林、疏林地、灌木林地、无立木林地和苗圃地。 (1)森林:由乔木树种构成,郁闭度0.20以上(含0.20)的林地或冠幅连续宽度10米(面积0.1公顷)以上的林带,包括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竹林。乔木树种定义包含乔木经济林树种,例如油桐、乌桕、杜仲、厚朴、漆树、板栗、栓皮栎、黑荆树、桑树等。 ①针叶林:针叶树蓄积占65%以上的森林。 ②阔叶林:阔叶树蓄积占65%以上的森林。 ③针阔混交林:针叶树或阔叶树蓄积均占65%?以下的森林。 ④竹林:由竹类构成的森林,不包括胸径2?厘米以下的小杂竹丛。当毛竹为纯林时,每公顷株数不低于?225株(新造毛竹188株)即可划为毛竹林,否则划为荒地。当林木郁闭度不低于0.2,毛竹与林木混交,且毛竹株数每公顷不低于625株时,划为毛竹林;低于625株划为乔木林分。当林木郁闭度为0.10~0.19,毛竹与林木混交时,毛竹株数每公顷不低于225株划为毛竹林,低于?225株划为疏林地。 (2)疏林地:由乔木树种构成,郁闭度0.10~0.19的林地。竹林和灌木经济林不划疏林地。 (3)灌木林地:由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或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构成,且覆盖度不低于30%的林地。

森林资源调查报告(2)

森林资源调查报告 森林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森林调查报告,欢迎查看! 一、森林培育现状 (一)森林培育的重要性 1、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县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2%,境内群峰耸立,高差悬殊(最高海拔1732米,最低海拔218米),山高坡陡,谷峡水急,加之雨量充沛,且在46月较为集中,极易引起水土流失,对坡耕地、残次林、荒山荒地等生态脆弱的地块采用造林、封育、补植等培育措施,增加林地面积,是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的最佳途径。 2、提高林分质量、增加森林附加值的需要 我县的森林存在较大弱点,首先是分布不均,以山区为主的红岩、洗车、水田较多,而以丘陵为主的里耶、城郊较少;其次是树种结构较单一,天然林以枫香、栎木等为主,人工林以杉木、桤木、日本落叶松为主;再次是林分质量较差,单位面积蓄积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通过森林培育工作,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宜抚则抚、宜补则补、宜改则改、宜造则造,是提高林分质量、增加森林附加值的最佳手段。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需要 通过造林、封育、补植等培育措施,可以增加林地面积,可以实现现有林分提质增效,进而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各种野生动植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间,其种类和数量将会逐年增加,森林的总体功能将得到加强。 4、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森林经营、造林等培育措施,确保森林后续储备增加和森林质量提高,同时实行合理采伐,确保森林得到有效保护,将森林变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银行,实现森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 (二)我县森林培育总体概况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州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的森林培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主要表现如下特点: 1、以林场为骨架,点面结合 县林业局1982~XX年以来,先后建立了永龙界、跑马坪、砂子坡、万宝山等12个林场,林业局局属林场林地总面积达18938hm2,占全县林业用地222368hm2的%,活立木蓄积230327m3,占全县活立木蓄积3636240m3的%。另外,我县有乡(村)级林场及大户林场1234个林场,经营林地面积18938hm2,我县多个林场广泛开展了造林、改培、森林经营等培育活动,规模大,标准高,有力带动了我县森林培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范文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19-10-27 来源:调查报告 为全面摸清全市森林资源家底,掌握资源现状,科学考核全市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成效,根据xx文件要求,决定从今年xx月起,在全市开展第七次县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为确保顺利圆满完成本次调查任务,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调查目的与任务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规划设计、森林分类经营和编制森林采伐限额等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是林业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和公益性工作。搞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对准确掌握全市森林资源状况,建立林业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及时、快捷进行信息交流和科学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调查的目的是掌握全市森林资源分布状况,森林覆盖率指标现状,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为调整我市林业发展方针政策,制定林业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科学指导森林经营提供依据。 调查的任务是查清区域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及其消长变化,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经营管理状况,综合分析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利用意见,并逐步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科学考核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完成情况提供依据。以本次二类资源数据为基础,组织完成全市xx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工作,加快推动各类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实施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

用。 二、调查范围 全面完成xx四县以及xx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任务,总面积约740236公顷。各县(区)区划面积为:xx区1723公顷、xx区1897公顷、xx谱区1204公顷、 三、技术方法 调查方法采取地面调查为主、地面调查与遥感判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面调查采用小班调查和固定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通过固定样地调查(复查),估算总体蓄积、计算间隔期内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并控制和平差小班蓄积;通过小班区划调查,把森林资源落实到山头地块。遥感判读作为补充调查,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资料,辅助判读森林地类、林种和树种等重要因子,提高小班调查精度。 四、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 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编制xx森林采伐限额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面广,为切实抓好调查、编限工作,市林业局成立xx局长为组长,xx 副局长、xx副调研员为副组长,xx为成员的二类调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林政资源管理处,xx兼任办公室主任,xx为副主任,工作人员有xx。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市县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审查调查工作方案,安排筹措调查经费并监督使用,接待上级来人检查,组织专家鉴定调查成果及其他重大问题的决策。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制定全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外业调查操作细则以及质量管理办法;组织全市调查队伍技术培训,统一标准和工作程序;组织完成全市质量检查

森林资源调查常用术语18条

森林资源调查常用术语18条 1 森林 Forest 植被类型之一。以乔木为主体的,包括灌木、草本植物、其他生物及林中土壤在的自然综合体。 2 森林类型 Forest Types 森林按其自然历史地理条件、外貌、树种组成与结构的不同所划分的类别。 3 优势树种 Dominant Species 简称优势种。在主林层中,数量最多,盖度最大,对森林环境作用最明显,并对森林生态环境起指示作用的树种。 4 龄级 Age Class 对林木年龄的分级。是经营上计算林龄的单位。各龄级所包括的年数称为龄级期限。根据林木主伐年龄的长短和起源的不同,通常天然起源的针叶树和硬阔叶树以20年为一个龄级,软阔叶树以10年为一个龄级;人工林的龄级年限要短些。我国有些速生树种,如杉木、檫木、树、泡桐等人工林,多以5年为一个龄级;竹林和灌木树种,根据经济用途不同,又常以1年或2年为一个龄级。龄级由小到大以罗马数字1、Ⅱ、Ⅲ、Ⅳ……等表示。 5 地位级 Site Class 反映一定树种立地条件的优劣或林分生产能力的一种指标,一般分为五级,由高到低以符号Ⅰ、Ⅱ、Ⅲ、Ⅳ、Ⅴ表示。地位级越高,说明立地条件越好,其自然生产力也越高。任一林分的地位级可根据其平均树高和年龄在地位级表中查得。地位级是组织作业级的主要依据之一。对地位级不同的林分应采取不同的经营利用措施。 6 树种组成 Species Composition 又叫林分组成。它说明某一林分中各个树种所占的比重。比重的大小以各树种的蓄积量为准。如各树种的直径相差不大,也可以其株数多少为准。林木组成以各树种所占的十分比表示,叫组成式。如十分之六是落叶松、十分之四是桦树,其组成式为6落4桦。凡比重不到一成,但在0.5成以上则算做一成。比重不到0.5但在0.2成以上时,则以“+”号代之。不到0.2成者,则以“—”代之。如6落4桦+云-冷(落是落叶松,桦是桦树,云是云杉,冷是冷杉)。在组成式里,按树种比重大小排列。如遇比重相同,则经济价值较高树种排在前头。 7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National Forest Continues Inventory 简称一类清查。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全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及其消长动态,制定和调整林业方针政策、规划、计划,监督检查领导干部实行森林资源消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依据。以省(区、市)为单位,每五年复查一次。 8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Forest Management Inventory 简称二类调查,也称森林经理调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林场、自然保护区、县(旗)为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和县级林业区划、规划等需要进行的森林资源清查,其成果亦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实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林业基层单位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周期一般为10年。 9 作业设计调查 Forest Operating Investigation 简称三类调查。查清一个伐区,或者一个抚育、改造林分围的森林资源数量、出材量、生长状况、结构规律等,据以确定采伐或抚育、改造的方式、采伐强度、预估出材量以及更新措施、工艺设计等。一类调查是企业经营利用的手段,应在二类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规划设计的要求逐年进行,森林资源应落实到具体的伐区或一定围的作业地块上。 10 林种 Sorts of Forest 按经营目的不同而划分的森林类别。如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 11 生态公益林 Ecological Forest 生态公益林是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森林和灌木林。生态公益林涉及到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两个林种,相应包括水源涵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 -11-26 阅读:1183次 [关闭] 一、种子与苗木 (一)种子 (1)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2772—1999); (2)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7908—1999); (3)林木种子贮藏(GB/T10016—1988); (4)林木良种审定规范(GB/T14071—1993); (5)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原则与方法(GB/T 14072—1993); (6)主要造林阔叶树种良种选育程序与要求(GB/T 14073—1993); (7)林木引种(GB/T 14175—1993); (8)林木采种技术(GB/T 16619—1996); (9)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GB/T 16620—1996); (10)母树林营建技术(GB/T 16621—1996); (11)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子代遗传测定技术(LY/T 1304—1999); (12)林木种子检验仪器技术条件(LY/T 1343—1999);(13)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选择技术(LY/T 1344—1999);(14)主要针叶造林树种种子园营建技术(LY/T 1345—1999);(15)中国林木种子区杉木种子区(GB/T8822.2—1988);(16)中国林木种子区马尾松种子区(GB/T8822.6—1988)。

(二)苗木 (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 6000—1999); (2)育苗技术规程(GB/T 6001—1985); (3)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LY J128—1992); (4)容器育苗技术(LY/T 1000—1991); (5)国有林区标准化苗圃(LY/T 1185—1996); (6)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LY/T 1882—); (7)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1部分:裸根苗(DB45/T 628.1—代替DB/450000B6101—1993) (8)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2部分:容器苗(DB45/T 628.2—) (9)油茶容器育苗技术规程(DB45/T 625—); (10)香樟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和质量分级(LY/T 1729- ); (11)扁桃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DB45/T 624—); (12)《林木种苗工程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 (13)《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国家林业局)。 二、森林培育技术 (一)生态公益林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1)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GB/T 18337.1—); (2)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 18337.2—); (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 18337.3—); (4)生态公益林建设检查验收规程(GB/T 18337.4—);

乡镇林业资源调查报告

乡镇林业资源调查报告 镇林业用地面积17.2万亩,其中竹山5.7万亩,生态公益林7.52万亩,森林覆盖率88.6%,森林蓄积量83.7万立方米,立竹859万根。近3年来每年木材采伐量 在2万立方米以上,毛竹32万根。如果25年一个经营周期(别个县的一般在20年)能够实现资源永续利用,能够确保生态安全。 一、森林资源好,木材指标较少,矛盾突出。 虽然我镇现在每年的采伐量2万立方米以上。因88年至90年造的人工杉木较多,还剩1万亩左右,蓄积量在10万立方米。今年仍在砍伐87年,少量88年的人工 杉木林,也就是林龄在27年的杉木林(我们现在安排木材指标都按抽签的方法, 序号前的优先安排)如按现有的采伐量,88年至90年的杉木林还要5年才能采伐完,也就是有的杉木林要将近30年才能安排主伐,林农对此意见很大。 建议:增加木材指标,镇近几年安排3万立方米,缓解木材指标矛盾,缩短林业 采伐周期,增加林农收入。 二、毛竹销售价低,成本上涨,采伐量减少。 镇竹山面积5.7万亩,立竹量859万根。20**年雪灾前每年立竹采伐量在120万 根以上,去年的采伐量只有32万根,采伐面积1.9万多亩,还有近3.8万亩未砍伐,其原因是毛竹销售价格低,镇毛竹加工厂现在每吨收购价是560元,每吨折 合毛竹45根左右,平均每根毛竹销价在12.4元左右。毛竹成本:①砍伐工资225 元每吨,折合每根毛竹5元;②运费每根1.5元;③育林费每根1元;④竹山租金每年每亩80元,以每亩每年产竹25根计算,每根毛竹年租金3.2元;⑤斩山抚育 2年一次每次70元,折毛竹1.4元每根。五项合计成本12.1元,还不包括道路维修、新开道路和管理成本。 建议:县里加大毛竹林的投入,对立地条件好,生产条件好的毛竹林培育笋竹两 用丰产林,对边远山区的毛竹林新开公路实行财政补贴。 三、林改后,税费降低,林木、林地价格上涨,导致林权纠纷增多。 林改后,林木每立方米销价在1300左右,每亩林木销价在7000元以上,的林地 一次性付租每亩在1800元以上,高的2300元,而且主伐时还要交3立方米的木 材给林权单位,按年付租的最低每亩220元,最高的399元。如按25年一个周期,最低的每亩林地在5000元,高的上万元。价格上涨,矛盾凸现,主要纠纷有:林 木权属纠纷、林地权属纠纷、林木流转合同纠纷。镇经过近几年对纠纷的调处, 调处率在96%,还剩8起纠纷,其中4起林农与林农纠纷,2起组与组纠纷,2起 镇与镇纠纷,涉及面积1300亩。山林纠纷都涉及到集体、个人的切身利益。特别 是组与组、林农与林农的纠纷难以处理,影响社会稳定,更有个别林农不讲法律、不讲政策,同一宗纠纷我们答复和处理了多次,但还是到处告状,反复上访。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 一、种子与苗木 (一)种子 (1)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2772—1999); (2)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7908—1999); (3)林木种子贮藏(GB/T10016—1988); (4)林木良种审定规范(GB/T14071—1993); (5)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原则与方法(GB/T 14072—1993); (6)主要造林阔叶树种良种选育程序与要求(GB/T 14073—1993);(7)林木引种(GB/T 14175—1993); (8)林木采种技术(GB/T 16619—1996); (9)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GB/T 16620—1996); (10)母树林营建技术(GB/T 16621—1996); (11)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子代遗传测定技术(LY/T 1304—1999);(12)林木种子检验仪器技术条件(LY/T 1343—1999); (13)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选择技术(LY/T 1344—1999);(14)主要针叶造林树种种子园营建技术(LY/T 1345—1999);(15)中国林木种子区杉木种子区(GB/—1988); (16)中国林木种子区马尾松种子区(GB/—1988)。 (二)苗木 (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 6000—1999); (2)育苗技术规程(GB/T 6001—1985); (3)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LY J128—1992); (4)容器育苗技术(LY/T 1000—1991); (5)国有林区标准化苗圃(LY/T 1185—1996); (6)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LY/T 1882—2010); (7)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1部分:裸根苗(DB45/T —2009代替DB/450000B6101—1993) (8)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2部分:容器苗(DB45/T —2009)(9)油茶容器育苗技术规程(DB45/T 625—2009); (10)香樟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和质量分级(LY/T 1729-2008 );(11)扁桃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DB45/T 624—2009); (12)《林木种苗工程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2001年); (13)《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国家林业局 2004)。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 方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XXX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方案 XXX市于2006年开展过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随着XXX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林业建设步伐的加快,7年来,林地现状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满足XXX市林业发展规划、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更新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编制森林采伐限额等必须的森林资源现状信息,为指导和规范XXX市森林科学经营提供依据,XXX市林业局委托XX省林业调查规划院XXX分院开展新一轮二类调查工作。根据《XX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以下简称《操作细则》)及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相关技术标准和规定,结合XXX市实际,拟定本技术方案,作为XXX市二类调查工作的依据之一。 一、调查任务 1、调查目的 查清XXX市森林资源现状,为XXX市科学经营和管理森林、制定林业发展规划、更新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和森林资源管理提供基础资料,为XXX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提供依据。调查成果也是XXX市森林碳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基础依据之一。 2、任务 查清XXX市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分布,综合评价XXX市森林资源现状特征与森林经营管理绩效,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的意见。

二、调查范围及面积确定 1、调查范围 根据XXX市民政局2000年11月勘界图,市级行政界线以内的区域为本次调查范围。余金庵林场鹤庆县境内部分一并纳入调查范围,但不纳入XXX市资源统计。 2、面积确定 根据市民政局提供的界线图,经扫描、配准、矢量化后,在计算机上进行面积求算,经检查后的求算面积为173811hm2(含余金庵林场XXX部分3186hm2),作为本次调查面积,与2006年XXX市二类调查面积一致。 三、调查依据 1、XX省林业厅《XX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以下简称《操作细则》); 2、《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 26424—2010); 3、XXX市林业局与XX省林业调查规划院XXX分院签订的《XXX 市利用卫星影像图开展森林资源调查及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合同书》(以下简称《合同》)。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范文

---------------------------------------------------------------范文最新推荐------------------------------------------------------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范文   为全面摸清全市森林资源家底,掌握资源现状,科学考核全市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成效,根据XX文件要求,决定从今年XX月起,在全市开展第七次县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为确保顺利圆满完成本次调查任务,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调查目的与任务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规划设计、森林分类经营和编制森林采伐限额等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是林业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和公益性工作。搞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对准确掌握全市森林资源状况,建立林业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及时、快捷进行信息交流和科学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调查的目的是掌握全市森林资源分布状况,森林覆盖率指标现状,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为调整我市林业发展方针政策,制定林业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科学指导森林经营提供依据。 调查的任务是查清区域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及其消长变化,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经营管理状况,综合分析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森林资源培 1 / 11

育、保护、利用意见,并逐步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科学考核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完成情况提供依据。以本次二类资源数据为基础,组织完成全市十二五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工作,加快推动各类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实施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 二、调查范围 全面完成XX四县以及XX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任务,总面积约740236公顷。各县(区)区划面积为:XX区1723公顷、XX区1897公顷、XX 谱区1204公顷、…… 三、技术方法 调查方法采取地面调查为主、地面调查与遥感判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面调查采用小班调查和固定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通过固定样地调查(复查),估算总体蓄积、计算间隔期内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并控制和平差小班蓄积;通过小班区划调查,把森林资源落实到山头地块。遥感判读作为补充调查,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资料,辅助判读森林地类、林种和树种等重要因子,提高小班调查精度。 四、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 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编制十二五森林采伐限额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面广,为切实抓好调查、编限工作,市林业局成立XX局长为组长,XX副局长、XX副调研员为副组长,XX为成员的二类调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林政资源管理处,XX兼任办公室主任,XX为副主任,工作人员有XX。领导小组全

(林业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

(林业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林业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编制组 2018-11 目录 一任务来源 (1) 二建设目标 (1) 三编制原那么与依据 (2) (一) 编制原那么 (2) (二) 编制依据 (2) 四要紧工作过程 (2) (一) 资料收集整理,制定编制方案 (2) (二) 方案论证,明确思路和内容 (2) (三) 编制初稿,形成工作组讨论稿 (2) (四) 编制工作组讨论稿,形成征求意见稿 (3) 五标准编制的意义 (5) 六要紧内容 (5) 一任务来源 林业资源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财富。林业数据的现势性和数据质量是林业信息化建设的生命线。缺乏这些,林业资源治理决策就失去了最差不多、最可靠的数据支撑,林业科学决策也就无从谈起。“进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进展”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信息保障。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飞速进展,林业信息产业也有了迅猛进展,林业资源数据的更新速度也逐年递增,大量的数据更新治理工作需要技术治理规范来指导。国外在使用GIS治理林业时空数据方面的研究比较早,然而还没有技术规范出台。国内只在国土方面有关于数据库更新治理的规范,林业行业还没有相关的规范。为此,国家林业局科技司于2018年1月下达了编制《林业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行业标准的工作任务,以实现林业数据库的规范化更新,从而为林业信息化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建设目标 本标准以信息化、标准化理论为指导,以林业信息化建设对标准化的需求为导向,以建立和完善林业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为工作目标,依照相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进展状况,借鉴国内外相关成果和经验,确定标准制订的目标: 1、标准要对林业数据进行科学划分,同时确定林业数据库更新的差不多要求、内容、方法方式、流程、质量操纵与要求,以及成果等方面的要求。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

405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 11林业二班第一小组 组长: 欧阳 组员:谢易成李敏惠 赵发颖王晓航 孟赵斐陈云 达倩 2013年9月

405林场小班区划图

405林场林相图

目录 1.前言 (1) 2.405林场的基本情况 (2) 2.1地理概况 (2) 2.2 气候特征 (2) 2.3 植被 (2) 2.4交通 (2) 2.5社会经济条件 (2) 3.森林资源调查 (2) 3.1调查依据 (2) 3.2调查范围 (2) 3.3主要调查内容 (3) 3.4调查方法 (3) 3.6主要调查数据及计算方法 (4) 4森林资源现状 (5) 4.1林地总面积及构成 (5) 4.2各类活立木蓄积量 (6) 4.3各类森林、林木的起源按面积蓄积统计 (6) 4.4林种、龄组统计 (7) 4.5外业质量检查 (8) 5.森林资源特点、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9) 5.1 405林场森林资源特点 (9) 5.2存在的问题 (9) 5.3相关建议 (9) 6.小结 (10) 7.附表(小班调查卡片) (10)

405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 1.前言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其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依据。 通过调查林职院405林场的面积和各树种的蓄积量。为学弟学妹将来学习实习森林调查技术、森林经营管理、森林经营技术等提供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用4周时间对森林资源管理这门课程全方位、综合性的实习,让学生具备撰写森林资源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的能力,为以后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打下一定的基础;并提交实习结果和实习报告。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 (国家林业局二00三年四月) 来源:国家林业局录入:admin 时间:2006-11-06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技术标准 第三章森林经营区划 第四章调查方法 第五章统计与成图 第六章质量管理 第七章调查成果 附表格式 1.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 2.各类森林、林木面积蓄积统计表 3.林种统计表 4.乔木林面积蓄积按龄组统计表 5.生态公益林(地)统计表 6.红树林资源统计表 7.用材林面积蓄积按龄级统计表 8.用材林近成过熟林面积蓄积按可及度、出材等级统计表 9.用材林近成过熟林各树种株数、材积按径级组、林木质量统计表 10.用材林与一般公益林中异龄林面积蓄积按大径木比等级统计表 11.经济林统计表 12.竹林统计表 13.灌木林统计表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调查目的与任务 为了统一全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技术标准,规范调查范围、内容、程序、方法、深度和成果等技术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等制定本规定。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其主要任务是查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意见。调查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 第二条调查范围与内容 一、调查范围 森林经营单位应调查该单位所有和经营管理的土地;县级行政单位应调查县级行政范围内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二、调查内容 (一)调查基本内容包括: 1.核对森林经营单位的境界线,并在经营管理范围内进行或调整(复查)经营区划; 2.调查各类林地的面积; 3.调查各类森林、林木蓄积; 4.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 5.调查森林经营条件、前期主要经营措施与经营成效。 (二)下列调查内容以及调查的详细程度,应依据森林资源特点、经营目标和调查目的以及以往资源调查成果的可利用程度,由调查会议具体确定: 1.森林生长量和消耗量调查; 2.森林土壤调查; 3.森林更新调查; 4.森林病虫害调查;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建议书样本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建议书

XXX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方案 XXX市于2006年开展过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随着XXX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林业建设步伐的加快,7年来,林地现状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满足XXX市林业发展规划、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更新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编制森林采伐限额等必须的森林资源现状信息,为指导和规范XXX市森林科学经营提供依据,XXX市林业局委托XX省林业调查规划院XXX分院开展新一轮二类调查工作。根据《XX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以下简称《操作细则》)及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相关技术标准和规定,结合XXX市实际,拟定本技术方案,作为XXX市二类调查工作的依据之一。 一、调查任务 1、调查目的 查清XXX市森林资源现状,为XXX市科学经营和管理森林、制定林业发展规划、更新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和森林资源管理提供基础资料,为XXX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提供依据。调查成果也是XXX市森林碳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基础依据之一。 2、任务 查清XXX市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分布,综合评价XXX市森林资源现状特征与森林经营管理绩效,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的意见。

二、调查范围及面积确定 1、调查范围 根据XXX市民政局2000年11月勘界图,市级行政界线以内的区域为本次调查范围。余金庵林场鹤庆县境内部分一并纳入调查范围,但不纳入XXX市资源统计。 2、面积确定 根据市民政局提供的界线图,经扫描、配准、矢量化后,在计算机上进行面积求算,经检查后的求算面积为173811hm2(含余金庵林场XXX部分3186hm2),作为本次调查面积,与2006年XXX市二类调查面积一致。 三、调查依据 1、XX省林业厅《XX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以下简称《操作细则》); 2、《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 26424—2010); 3、XXX市林业局与XX省林业调查规划院XXX分院签订的《XXX市利用卫星影像图开展森林资源调查及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合同书》(以下简称《合同》)。 四、调查内容及精度要求 1、调查内容 ⑴核对和确定调查范围的境界线、各级行政区划界线(市、乡、村)以及森林经营单位管理区界线、保护区界线,转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林地范围界线。

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

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学的复习内容 试卷类型组成: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实验题; 复习内容包括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等几部分: 一、 1.森林资源的特点 答: (1)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和再生的长期性;(2)森林资源功能的不可替代性;(3)森林资源产品转化的巨差性;(4)森林资源具有多种功能,可以提供多种物质和服务。 2.森林资源信息管理(Forest resources information management)概念与内涵 答: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是对森林资源信息进行管理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它是利用各种方法与手段,运用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的管理职能,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生产提供使用服务的过程,以有效地利用人、财、物,控制森林资源按预定目标发展的活动。其前提是森林资源管理,强调信息的组织、加工、分配、服务的过程。通过信息对森林资源及其管理进行分析、决策与控制协调来规范人的行为。 3.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原理 答:复杂系统原理;多元化原理;时空综合化原理;中心渐递性原理;社会开放性原理;动态原理;整分合原理。 4.现代森林资源及其环境管理对信息的基本要求有: 信息时态:过去、现状、未来 信息范围:点、线(带)、面、域 信息载体:文本、数值、图形、图像、声音 信息来源:地面调查、遥感、基础地理数据 信息质量:综合、动态、最小新度 表现方式:个体与总体、量、结构、单位占有量的相对值和绝对值 5.三类调查的基本概念,内容,周期

答: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简称一类清查。其调查目的是为掌握全国和省(区、市)森林资源现状与消长变化动态,宏观分析森林资源变化与发展趋势,为制定全国林业方针政策,编制和调整各种林业规划、计划,开展森林资源监测,预测森林资源发展趋势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主要是以数理统计理论为基础,采取设置固定样地为主,进行定期实测。调查内容主要是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主要对象是森林资源及其生态状况。调查周期为每5年1次。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调查单位是小班。调查周期为10年1次。 森林资源作业设计调查简称三类调查,是以某一特定范围或作业地段为单位进行的作业性调查,一般采用实测或抽样调查方法,对每个作业地段的森林资源、立地条件及更新状况等进行详细调查,目的是满足林业基层生产单位安排具体生产作业(如主伐、抚育伐、更新造林等)需要而进行的一种调查,一般在生产作业开展的前一年进行。其调查成果直接服务于调查目的,例如:林业上常见的伐区作业设计调查、造林作业设计调查等。 6.森林资源信息编码原则 答:1)唯一性:每一编码对象仅被赋予1个代码,在整个系统中,1个代码唯一表示1个对象。 2)简单性:代码结构应尽量简短,以节省机器存储空间和减少代码的差错率,提高机器处理效率。 3)可扩展性:代码结构必须能适应同类编码对象不断增加的需要,必须对新的编码对象留有足够的备用码,以适应不断扩充的需要。 4)规范性:在一个信息编码标准中,代码的结构、类型以及编写格式必须统一。保证同类信息的代码长度相同。 5)适用性:代码要尽可能地反映分类对象的特点,易识别,便于记忆,便于填写。同时,代码结构要与分类体系相适应,空间信息编码应兼顾制图与G IS空间分析。 7.地理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式 答:地理数据在计算机中有三种表示方法:栅格(raster)、矢量(vector)和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