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非线性假设的人口和碳排放关系研究

基于非线性假设的人口和碳排放关系研究

基于非线性假设的人口和碳排放关系研究
基于非线性假设的人口和碳排放关系研究

第35卷第1期2011年1月人口研究

Popu lation R esearch Vol 35,No 1January20113

基于非线性假设的

人口和碳排放关系研究

王钦池

内容摘要 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人口和碳排放的关系具有动态性,碳排放量对人口要素的弹性系数是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家庭规模、城市化、性别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非线性函数。本文发现,基于人口和碳排放非线性关系假设构建的碳排放模型对历史数据的拟合能力明显优于传统模型,能够较好地揭示不同人口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人口动态对于碳排放的影响。从各国人口发展实际状况出发,制定相应的减排策略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人口;碳排放;非线性;回归分析;弹性系数

作者简介 王钦池,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北京:100081

A Study of the N onli near R elationshi p between

Popul ati on and Carbon Em issi ons

W ang Q inchi

Abstr act:B oth theoreti c a l and e m pi r i c a l anal y ses sho w that the re l a t i o nsh i p bet w een popu l a t i o n deve l o p m ent and carbon e m i s s i o ns i s dyna m i c,and the popu l a ti o n e l a st i c i t y of car bon e m i s s i o ns i s a non li n ear functi o n of popu l a ti o n s i z e,age structur e,househo l d s i z e,ur ban i z ati o n,sex structure, and econo m i c deve l o p m ent.Th i s paper argues that the m odel based on the hypothes i s that the re l a-ti o nshi p bet w een popu l a ti o n and carbon e m i s s i o ns i s non li n ear resu l t s i n a bett e r sm i u l a ti o n to the h i s tori c a l data than does the trad i t i o na lmode,l and a l s o a better representat i o n of the eff e cts of pop-ul a t i o n deve l o pment and econom i c gro w th on carbon e m i s s i o ns.The effects of popu l a ti o n deve l o p-m ent on carbon e m i s s i o ns ar e qu i t e di f fer ent i n deve l o ped and deve l o pi n g countr i e s.Therefor e,cop-i n g str ategi e s need to be adopted accor di n g to the actua l s i t uati o n of popu l a t i o n deve l o pment i n or-der to m i t i g ate c lm i at e change.

Keywords:Popu l a ti o n,Carbon E m i s s i o ns,Non li n ear Re l a t i o nsh i p,Regress i o n Anal y s i s,E l a st i c-i t y Coeffi c i e nt

Author:W ang Q i n chi i s PhD and Research Ass i s tant,Ch i n a Popul a t i o n and Deve l o pment Re-search Center.Be i j i n g:100081.Em ai:l w angqi n ch i@gmai.l co m

4

人口研究35卷

1 引言

近30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凸显,人口和碳排放关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量文献对此进行了探讨。早期的文献主要关注人口数量对碳排放的影响,代表性的有I PAT理论(E r-lich和H o l d ren,1971)、卡雅理论(K aya,1990)、整合评估理论(K elly和K olstad,1999)和ST I RPAT模型(D ietz和Rosa,1994,1997)等。随着对人口和碳排放关系认识的深入,近期的文献开始关注人口年龄结构、家庭规模、城市化等人口要素对碳排放的影响(C lark和Deurloo,2006;Jiang和O N eil,l 2004;Pachaur,i2004;陈佳瑛等,2009;彭希哲和朱勤,2010)。无疑,这些研究大大拓展和深化了对人口与碳排放关系的认识。

然而,人口与碳排放的关系仍然是一个非常缺乏研究的领域(蒋耒文,2010)。人口对碳排放的影响是通过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实现的,而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不仅取决于人口要素自身,还受到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区之间,以及同一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生产和消费水平的显著差别使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极不平衡(蒋耒文和考斯顿,2001)。因此,无论人口自身还是其他因素发生变化,人口和碳排放的关系都可能发生变化。但是在已有文献中,人口动态和碳排放的关系往往被看作是不变的,缺乏对人口和碳排放关系的动态性考察。例如,在人口和碳排放的理论模型中,模型的参数往往被假设为常数。有的文献虽然注意到了人口和碳排放关系的动态性,但是主要集中在人口数量和碳排放的关系方面(C ole和N eu m ayer,2004;李国志和李宗植,2010),而关于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家庭结构、城市化等人口要素与碳排放的非线性关系的研究较少。

缺乏对人口和碳排放关系的动态性考察难以真正揭示人口和碳排放的内在联系,也是导致不同研究的结论具有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关于碳排放对人口数量的弹性系数的测量,大量文献的结论并不一致(参见Cole和N eum ayer,2004;Rosa等,2004;Sh,i2003)。从实践角度看,如果忽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及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异,恐怕难以合理认识和预测其人口动态对碳排放的影响。本文的目的是在借鉴已有文献基础上,考察人口和碳排放的非线性关系。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从理论层面提出人口要素与气候变化的非线性关系假设,第三部分构建人口和碳排放关系模型,第四部分对计量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是总结和讨论。

2 人口和碳排放的非线性关系假设

人口动态涵盖了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家庭规模、性别结构和城市化等多个要素,这些要素与碳排放的关系既与其自身相关,也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换言之,人口要素和碳排放的关系是其自身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外部要素的函数。

人口数量是人口的最基本要素,也是考察人口与碳排放关系的基本角度。人口数量和碳排放的关系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经济增长导致的碳排放量相对较小,碳排放主要来自人口增长,因此碳排放对人口数量的弹性系数较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碳排放大量增加,而人口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相对减弱,因此碳排放对人口数量的弹性系数趋于减小。经济发展水平达到更高水平时,随着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减弱,而人均能源消费数量达到较高水平,此时即使少量的人口增长也将带来碳排放明显增加。根据以上分析,碳排放量对人口数量的弹性系数(E p)可以表示为:E p=f1(g),其中g代表人均GDP,对于任意g>0,有f1(g)>0;存在g*,当gg*时,f1 (g)>0。

人口年龄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年龄结构的人群具有不同的消

1期王钦池 基于非线性假设的人口和碳排放关系研究5

通过劳动力供给而影响碳排放量(蒋耒文,2010)。我们以老龄化程度作为人口年龄结构的衡量指标。老龄化主要由生育率下降和人均寿命延长引起。其中,在老龄化程度较低时,老龄化主要由生育率下降引起,此时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有利(即存在 人口红利 ),从而生产领域碳排放量不断增加,即碳排放量和老龄化程度正相关;随着老龄化程度提高,劳动力供给出现相对减少(即 人口红利 减少或者消失),从而对碳排放产生抑制作用;在老龄化达到较高程度时,人均寿命延长成为老龄化的主要推动力量,经济结构则由 生产主导型 转变为 消费主导型 ,从而促使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量增加。根据以上分析,碳排放量对老龄化程度的弹性系数(E a)可以表示为:E a=f2 (a),其中a代表老年人口比重,存在a*a***时,f2(a)>0;当a*< aa**时,f2 (a)>0。

家庭规模对碳排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规模家庭具有不同的能源利用效率。一般认为,家庭规模具有规模经济性(Sch i p per,1996;ON'e ill和Chen,2002),较小的家庭会导致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口将居住在小规模的家庭中(D alton等,2007),因此已有文献主要关注家庭规模减小趋势带来的碳排放增加(彭希哲等,2010)。但是从理论上看,家庭规模过大也可能降低能源利用效率。根据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应该存在一个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家庭规模,本文称之为最优家庭规模。当家庭规模大于或者小于最优规模时,都会导致能源利用效率的降低和碳排放量的增加。根据以上分析,碳排放量对家庭规模的弹性系数(E h)可以表示为: E h=f3(h),其中h代表家庭规模,存在h*h***时,f3(h)>0;当h* h**时,f3 (h)>0。

城市化和碳排放的关系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有的研究认为城市化导致了碳排放的增加(彭希哲、朱勤,2010),有的研究则得出不同结论(Jones,1989,2004;Pari k h和Shukla,1995)。这种争议的根源在于城市化对碳排放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效应。一方面,城市化通过高度集中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形成能源消费规模效应(Gottdiener和Budd,2005),降低人口出生率(M arti n e,2009),促进环保技术创新(Bro w n和Sout h w orth,2008),增加土地使用强度(蒋耒文和考斯顿,2001)等,抑制或者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城市化通过工业化带来的生产和生活性能源消费的增加,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等导致碳排放增加。考虑以上两种效应,在城市化初始时期,城市化通过能源消费的规模效应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化通过工业化和生活方式改变导致碳排放的增加;当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时,城市发展模式改变和技术进步使得其有助于减少碳排放。根据以上分析,碳排放量对城市化率的弹性系数(E u)可以表示为:E u=f4(u),其中u代表城市化率,存在u*u***时,f4(u)<0;当u*0;当u 0;当u>u**时,f4 (u)<0。

性别结构是考察气候变化根源的重要视角。研究显示,男性 碳足迹 比女性要高出许多,这主要源于女性和男性在消费理念和风险意识上存在差异(Raty和C arlsson-Kanya m a,2008)。性别差异对碳排放的影响也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时,女性和男性的经济社会地位差距虽然较大,但是受到 最低生活水平 的制约,二者的消费水平差距较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男性和女性对碳排放的影响趋于扩大。随着社会进步,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经济社会地位差异减小,因此性别差异对碳排放的影响趋于减小。当经济社会发展达到更高水平时,生活理念和方式成为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性别差异对碳排放的影响又趋于增强。根据以上分析,碳排

6

人口研究35卷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假设:人口和碳排放具有非线性关系,碳排放对人口数量、女性人口比重的弹性系数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函数,碳排放量对老龄化程度、家庭规模、城市化率的弹性系数分别是老龄化程度、家庭规模、城市化率的函数(见图1)。当然,上述假设是否成立,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检验。

图1 碳排放和人口的非线性关系假设

F igu re1 N onli nearity H ypothesis on the R e lati onshi p B et ween Popu l a ti on and Carbon E m

issions

3 计量模型和数据描述

为了检验人口和碳排放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需要建立人口和碳排放模型。首先提出模型的变量选择。已有文献主要把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Gross m an和K rueger1995;Selden和Song,1994)或者二氧化碳总量(Cole和N eu m ayer,2004)作为模型的因变量。由于本文需要考察人口数量对碳排放的影响,而人口数量和人均二氧化碳之间明显相关,故选择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作为因变量。在自变量方面,选择人口数量、老年人口比重、女性人口比重、城市化率、家庭规模等 。由于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密切相关(高振宇、王益,2007;朱勤等,2009),选择人均GDP、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重作为控制变量。变量选择情况以及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假设见表1。

表1 变量选择及相关性假设

T ab l e1 V ariab les and Corre l ation H ypotheses

类型变量符号变量名称(单位)相关系数符号

因变量c CO

2

排放量(百万吨)

自变量p人口规模(百万人)+

a老年人口(65+)比重(%)不确定h家庭规模(人)不确定s女性人口比重(%)-

u城市化率(%)不确定

控制变量g人均GD P(美元)不确定i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f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重(%)+

需要指出,除了老年人口比重外,少儿人口比重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也是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重要指标。由于

1期王钦池 基于非线性假设的人口和碳排放关系研究7

根据D ietz 和Rosa(1994)、彭希哲和朱勤(2010)等的方法,人口和碳排放的关系可表示为:

c = 0p 1

h

2

u 3o 4s 5

g 6i 7f 8

(1)式

其中, 0为模型系数, i (i =1,2, ,8)为相关变量指数,并且 i 是常数。但是,根据本文提出的人口和碳排放的非线性关系假设, i 是可变的。为此,将人口和碳排放的关系表示为:

c t = 0t p t

1t

h t 2t

u t 3t

o t 4t

s t 5t

g t 6t

i t 7t

f t 8t

(2)式

其中t 代表年份 。将(2)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得到:

l n c t =l n 0t + 1t l n p t + 2t ln h t + 3t l n u t + 4t l n o t + 5t l n s t + 6t ln g t + 7t l n i t + 8t ln

f t (3)式

为了考察人口因素和碳排放的非线性关系,传统文献的方法是在(3)式中加入二次项变量。例如,Co le 和Neum ayer(2004)在考察人口数量对碳排放的影响时,采用类似如下形式:

l n c =l n 0+ 1l n p + 1(l

n p )2

(4)式

其中, 1是人口数量对数的二次方系数。将(4)式对ln

p 求导,得到碳排放对人口数量的弹性系数: E p = 1+2 1l n p

在Co le 和N eu m ayer 看来,E p 是p 的函数,即E p =f (p )。但是,根据本文的假设,碳排放对人口数量和女性人口比重的弹性系数都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函数,即有:E p t =f 1(g t ),E s t =f 5(g t )。如果按照Cole 和N eum ayer 的方法,则有:

E p t =E s t = 6+2 6l n g t

显然,由此得到的碳排放对人口数量和女性人口比重的弹性系数相同,难以给出合理解释 。为此,需要采用其他方法求得碳排放对各变量的弹性系数方程。

假设碳排放对各变量的弹性系数函数是连续的。以E p t =f 1(g t )为例。设g t

其中m 是大于1的整数。令 g =g t +m -g t , g = t +m

i =t

g i /m 。那么,当 g 较小时,则有: f ( g ) t +m

i =t

f(g i )/m (5)式

(5)式意味着,为了求得E p t ,可以将样本数据按照人均GDP 分成若干子区间,当区间长度较小并且样本量满足回归要求时,可以用(3)式近似代替(4)式进行线性回归,从而得到与 g 相对应的碳排放量对人口数量的弹性系数。利用类似方法可求得碳排放量对其它变量的弹性系数。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检验碳排放和人口各要素的非线性关系,以人均GDP 为基准变量,将总样本划分为若干子样本,用于检验人口数量和女性人口比重对碳排放的影响;分别以家庭规模、城市化率、老年人口比重、工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和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重为基准变量,将总样本划分为若干子样本,分别用于检验上述变量对碳排放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联合国数据库和世界银行发展指标数据库中的年度数据。样本

实际上,t 代表的是不同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由于样本数据是年度数据,故t 可代表年份。

8 人口研究35卷

表2 总样本数据描述

T able 2 Descripti ve Statistics o f the Sa m ple D ata 变量

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CO 2排放量(百万吨)0.36596.4462.31092.7总人口(百万人)1.41325.679.5222.5家庭规模(人)

2.16.8

3.20.9老年人口(65+

)比重(%)

2.719.911.24.2城市化率(%)

17.489.663.615.7女性人口比重(%)48.154.150.71.0人均GDP (美元)

127.340617.812823.8

10281.3

工业产值占GDP 比重(%)12.849.927.7

5.4化石燃料占能源比重(%)

15.5

100.0

78.2

15.9

数据时间跨度为1970年至2005年。其中,人均GDP 数据以2000年美元为基。所有样本的人口规模均大于100万人。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等国家采取的是超前城市化道路,其城市化水平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具有明显差异,故将上述国家数据剔除。经过筛选后的

样本共1023个,包括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印度、俄罗斯等在内的62个国家和地区。全部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每个子样本的样本量不少于150个 。4 结果和分析

按照(3)式对各子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得到与基准变量对应的碳排放对各变量的弹性系数(见图2)。回归结果显示(见表3),所有样本回归方程调整后R 2

均大于0.95,并且碳排放与各变量一般在1%置信水平下显著相关,说明模型对样本数据具有相当好的解释力。

同时,回归结果支持了碳排放与人口要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随着人均GDP 的增长,碳排放量对人口数量的弹性系数始终为正值,并且表现为U 型曲线,表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人口增长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不同。老龄化水平较低时,碳排放量与老年人口比重正相关;当老龄化水平提高时,碳排放量和老年人口比重变为负相关;当老龄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时,碳排放量和老龄化水平又表现出正相关趋势,碳排放对老年人口比重的弹性系数为U 型曲线。碳排放量对家庭规模的弹性系数成明显U 型曲线,证实了最优的家庭规模的存在。碳排放量对城市化率的弹性系数成倒U 型曲线,证实了城市化对碳排放存在两种不同效应的理论分析和假设。女性人口比重与碳排放负相关,并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女性人口比重对碳排放的影响表现为先增大,然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趋势,这与理论分析是一致的。

从控制变量看,人均GDP 、工业产值占GDP 比重以及化石燃料占能源比重均与碳排放量显著相关。碳排放对人均GDP 的弹性系数成明显倒U 型,这与D ietz 和Rosa(1997)、Sh i(2003)等的研究结论一致,表明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碳排放量对工业化率的弹性系数也成倒U 型曲线,这体现了产业结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对碳排放的影响较小;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工业逐渐成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当工业化提高到一定水平后,产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工业的能源消耗开始下降,而其他产业(例如服务业等)带来的碳排放增加,从而工业对碳排放的影响强度下降。与其他变量明显不同,碳排放量对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重的弹性系数曲线表现为直线,这是因为碳排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稳定,即碳排放量对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

1期王钦池 基于非线性假设的人口和碳排放关系研究9

重的弹性系数基本为常数。

表3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碳排放和人口数量关系回归结果

T able3 R egression R esu lts o f the R e lati onship Bet ween Popu lati on S ize and Carbon Em iss i ons

样本编号弹性系数标准差t值显著性调整后R2人均GDP (千美元)

10.9000.02733.1660.0000.9811.0

20.9650.02243.2150.0000.9781.2

30.9690.02049.2770.0000.9841.5

40.9910.01661.6040.0000.9851.9

51.0160.01661.7360.0000.9781.9

61.0130.01759.1380.0000.9882.2

70.9760.01662.4050.0000.9862.5

80.9740.01952.5890.0000.9862.9

90.9650.02440.9130.0000.9713.3

100.9600.03527.7950.0000.9763.7

110.9580.03726.0790.0000.9644.6

120.9880.01565.5310.0000.9604.7

130.8980.04719.2070.0000.9555.1

140.8220.04020.5460.0000.9506.5

150.8860.03922.7390.0000.9717.5

160.8790.02831.1020.0000.9658.9

170.8790.02732.8680.0000.97310.3

180.9760.02245.1690.0000.95111.1

190.9040.02437.7630.0000.96411.4

201.0520.010110.0040.0000.95812.8

210.9470.01950.5360.0000.98112.9

220.9420.01657.2880.0000.97413.8

230.9410.01853.3290.0000.97414.8

240.9460.01853.6230.0000.96415.6

250.9860.02244.4440.0000.96416.5

261.0100.01953.6830.0000.96617.2

271.0740.01763.4310.0000.98118.1

281.0830.01956.3970.0000.97919.7

291.0710.01762.1320.0000.97720.6

301.0720.02053.4460.0000.97821.5

311.0900.01476.8150.0000.97322.4

321.0790.02151.9830.0000.97522.7

331.0920.02937.6310.0000.97523.8

341.1300.01669.0230.0000.97624.5

351.1710.02059.9120.0000.98127.1

作为对比,利用模型(1)和模型(2)对1961年至2009年全球CO2排放量进行模拟。原始相关数据描述见表4,模拟结果 见图3。可以看出,基于非线性假设的人口和碳排放模型对实际数据的拟合度明显优于传统模型,这进一步说明人口和碳排放非线性关系假设的合理性。

10

人口研究35卷

图2 碳排放量对各变量的弹性系数

T able2 Elasti c ity of Carbon E m issions w it h R espect to V arious V ariab l es

注:图中粗线表示弹性系数的趋势线,虚线表示95%置信区间。

排放、人口和经济发展趋势描述

表4 1961~2009年全球CO

2

T ab l e4 T rends i n G l oba l Carbon Em iss i ons,Popu l a ti on and Econo m ic D eve l op m en t,1961-2009

变量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

排放量(亿吨)95.00312.10202.5257.97 CO

2

人口数量(亿人)30.7067.7048.7411.27

家庭规模(人)3.624.734.250.34

城市化率(%)33.2850.1241.285.07

老年人口(65+)比重(%)5.297.586.120.69

女性人口比重(%)49.5949.9949.700.11

人均GDP(美元)2480.506083.004252.17978.40

1期王钦池 基于非线性假设的人口和碳排放关系研究11

图3 不同模型对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模拟情况对比

F i gure3 Si m ulation o f

G loba l Carbon D iox i de E m issions Based On D ifferentM ode l s

5 总结和讨论

本文的研究表明,碳排放和人口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非不变,而是受到人口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这对于客观认识人口动态过去和未来对碳排放的影响,以及从人口角度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都具有重要意义。

与大多数文献相同,本文的研究也认为人口增长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人口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强度不同。虽然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明显慢于发展中国家,但是发达国家碳排放对人口增长的弹性系数明显大于发展中国家,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都有积极意义。

本文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家庭规模和城市化等人口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都具有不确定性,既可能正相关,也可能负相关。其中,人口老龄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与不同人口年龄结构对应的经济增长和消费需求相关。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并非一定意味着能源消费效率的下降,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优的家庭规模,家庭规模过大或者过小都将对减少碳排放带来不利影响。城市化对碳排放具有正面和负面两种不同的效应,未来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将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影响趋于减弱。因此,从城市化角度看,改变未来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对减少碳排放至关重要。

本文还特别关注了性别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女性既是气候变化中的弱势群体,同时女性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对于减排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与其他因素相比,性别结构相对稳定。但是碳排放对性别结构的变化比较敏感,本文的研究表明,碳排放量与女性人口比重显著负相关。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通过提高女性人口比重的途径来减少碳排放量,而是要是让女性广泛地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提高女性在经济社会决策中的地位,这对于减少碳排放将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R eference:

12

人口研究35卷

2 B rown,M ar il yn A.and Sou t hwo rt h,F rank.2008.M iti gati ng C li m ate Change t hrough G reen Buil d i ngs and S m art

G ro w th.Env iron m en t and P lanning40:653-675.

3 D av id L.K e ll y and Char l es D.K o lstad.1999.Integ rated A ssess m en tM ode l s Fo r C li m a te Change Contro.l In:F o l m er

H,T i etenberg T(eds)Interna ti ona lY earbook o f Env iron m enta l and R esource Econo m ics1999/2000:A Surevey o f Cur-rent Issues(Ed w ard E l g ar):171-197.

4 D alton,M ichae.l,L e i w en Ji ang,Shonali P achaur,i et a.l2007.D e m ographic Change and Future C arbon Em iss i ons i n

Ch i na and Ind i a.P opulati on A sso ciati on of Am erica.N ew Y o rk.

5 D i e tz,T.and E. A.R osa.1994.R e t h i nki ng the Env i ron m enta l I mpacts o fP opulation,A ffl uence,and T echno logy.H u-

m an Eco l ogy R ev i ew1:277-300.

6 D ietz,T.and E. A.R osa.1997.Effects of P opulati on and A ffluence on CO

E m issions.P ro ceedings o f t he N a ti ona lA-

2

cademy o f Sciences o f the U SA94:175-179.

7 Eug ene A.R osa,R i cha rd Y o rk and Tho m as D ietz.2004.T rack i ng t he A nt hropogenic D rivers of E co l og ical I m pacts.A

Journa l o f the H u m an Env i ron m ent32:509-512.

8 G eo rge M artine.2009.P opulation D yna m ics and Po lic i es i n the Contex t o f G loba l C li m ate Change.i n:Jo se M igue l

Guz m an,G eo rge M arti ne,G o rdon M cG ranahan,et a.l Popu l a ti on D yna m i cs and C li m a te Change:9-30.U n ited N a-ti ons Popu l a ti on Fund,Ine rnati onal Institute fo r Env iron m en t and D eve l op m ent.

9 G ottd i ener,M.and L.Budd.2005.K ey Concepts i n U rban S t udies.SAGE K ey Concepts Ser ies.London:SAGE.

10 G ross m an,G.M.and K rueger, A.B.1995.Econo m ic G row t h and the Env iron m en t.Q uarterly Journal of E conom i cs

110:353-377.

11 Jones,D W.1989.U rbaniza ti on and Energy U se i n E conom i c D eve l op m ent.T he Energy Journal10(4):29-44.

12 Jones,D W.2004.U rbaniza tion and Energy.Encyclopedia of Energy6:329-325.

13 K aya,Y.1990.I m pacts o f Carbon D i ox i de Em i ssi on Contro l on GN P G row th:Interpretati on o f P roposed Scenarios.

Pape r P resented to the IPCC Energy and Industry Subg roup,R esponse St R ateg i es W o rk i ng G roup,Pa ris.

14 L e i w en,Jiang.and Brian C.O N e il.l2004.T he Energy T rans i tion i n R ura l Ch i na.In ternati onal Journal of G loba l

Energy21:2-26.

15 M a tthew A.Co l e and Eric N eu m ayer.2004.Exam ing the I mpacts o fD e m ographic Fac t o rs on A ir Po lluti on.Popu lati on

and Env iron m ent26:5-21.

16 O N e il,l B.C.and B.Chen.2002.D e m ographic D ete r m inants of H ouseho l d Energy U se in the U n ited Sta tes.In

M ethods of Population-Env iron m ent A na l ysis,A Supple m ent to Popu l a tion and D eve l op m ent R ev ie w28:53-88.

17 Pachaur,i Shonal.i2004.A n A nalysis of C ross-secti onalV a riati on in T ota lHouseho ld Energy R equire m ents i n India

U si ng M icro Survey D ata.Energy Po li cy32:1732-1735.

18 Par i kh,J yo ti,and V i bhooti Shuk la.1995.U rban izati on,Energy U se and G reenhouse E ffect s i n Econo m ic D eve-l

op m ent-R esu lts fro m a C ro ss-nati ona l Study of D eve l oping Countr i es.G l obal Env i ron m enta l Chang e5:87-103.

19 Paul R.Eh rlich and John P.H o l dren.1971.I m pact o f Population G row t h.Sc i ence171:1212-1217.

20 Prska w etz,A lex ia,L e i w en J i ang,and Br i an C.O N e il.l2004.D e m og raph ic Compositi on and P ro jecti ons o f Car

U se in A ustria.V ienna Y earbook o f P opulati on R esearch1:175-201.

21 R.R a

ty and Ca rlsson-K anyam a, A.2008.Co m pari ng Ene rgy U se by G ender,A ge and Incone i n So m e Eu ropean Coun ries.FO I-R-2800-SE:5-39.

22 Sch i pper,L.1996.L ifesty les and the Env iron m ent:The Case o f Energy.D aeda l us125:113-138.

23 Selden,T.M.and D.Song.1994.Env iron m ent Q ua lit y and D eve l op m ent:Is there a K uznets Curve for A ir Po lluti on

E m issi ons.Journa l o f Env ironmenta l Econo m ic andM anagem ent,27:147-162.

1期王钦池 基于非线性假设的人口和碳排放关系研究13 Den H aag,N ederlands In terd i scipli nair D e m ografi sch Instituut.

25 W illia m A.V.C l a rk and M ari nus C.D eurl oo.2006.A g i ng i n P l ace and H ousi ng O ver-cons umption.Journa l o f

H ousi ng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21:257-270.

26 陈佳瑛,彭希哲,朱勤.家庭模式对碳排放影响的宏观实证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10;5:68~78

Chen Ji ay i ng,Peng X izhe and Zhu Q i n.2010.I mpacts o fH ouseho l d Pa ttern on Carbon Em i ssi on.Ch i nese Journa l o f Popu l ation Science5:68-78.

27 蒋耒文.人口变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人口研究,2009;1:59~69

J i ang Le i w en.2009.I m pac ts o f Demog raph i c D yna m i cs on C li m ate Change.Popu l a tion R esea rch5:59-69.

28 李国志,李宗植.人口、经济和技术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基于动态面板模型.人口研究,2010;3:32

~39

L i Guozhi and L i Zongzh.i2010.I mpact of P opulati on,Economy and T echno l ogy on C arbon D i ox i de E m issions:A Study Based on D ynam i c Pane lM ode.l P opulati on R esearch5:32-39.

29 彭希哲,朱勤.我国人口态势与消费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人口研究,2010;1:48~58

Peng X izhe and Zhu Q in.2010.I m pacts of Population D yna m ics and Consu mp tion P attern on Carbon Em i ssi on in Ch-i na.P opulation R esearch1:48-58.

30 高振宇,王益.我国生产用能源消费变动的分解分析.统计研究,2007;3:52~57

G ao Zhenyu and W ang Y.i2007.T he D eco m po siti on A na l y si s o f Chang e o f Energy Consu m pti on for P roducti on in Ch-i

na.Statistical R esearch3:52-57.

31 朱勤,彭希哲,陆志明,吴开亚.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资源科学,2009;12:2072~

2079

Zhu Q in,P eng X i zhe,Lu Zh i m i ng andW u K a i ya.2009.F actors D ecomposition and Em pirica lAna l ys i s o fV ar iati ons i n Energy Carbon E m ission i n Ch i na.R esources Science12:2072-2079.

32 蒋耒文,考斯顿.人口 家庭户对环境的影响: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人口研究,2001;1:47~55

L e i w en J i ang and C a w st on.2001.A R esearch on Effect o f Popu lati on-H ouseho l d on Env iron m ent.P opulati on R e-sea rch1:47-55.

(责任编辑:沈 铭 宋 健 收稿时间:2010-11)

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测试卷(1)(鲁教2019版)(word无答案)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测试卷(1)(鲁教2019版) 一、单选题 (★★) 1 . 下图示意我国雅鲁藏布江流域人口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B.空间分布总体稠密 C.大多分布在距河7—10km范围内D.距河2km内人口最多 【小题2】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①水能资源分布②矿产资源分布③地形地势状况④取水便利程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 2 .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水源、土壤和气候反映出来;社会经济条件主要通过经济发展水平、政策、交通和历史等因素反映出来。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青藏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B.水源 C.经济发展水平D.交通 【小题2】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黑河—腾冲一线”。导致“黑河—腾冲一线”东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地形 C.经济发展水平D.历史 【小题3】四川与西藏自治区大致位于同纬度,但环境人口容量四川远远大于西藏,其主要差别是() A.自然资源B.开放程度 C.消费水平D.文化观念 (★) 3 . 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是( ) A.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原因是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制度 B.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多,原因是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制度 C.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多,原因是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 D.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原因是城乡收入差别较小 (★★) 4 . 下列不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新特点的是 A.人口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 C.拉丁美洲成为人口净迁入区D.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是劳务输出 (★) 5 . 2019年春节过后大量务工人员将从中西部地区奔向东部地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该现象总体上属于() A.省内人口迁移B.城市到乡村的人口迁移 C.国内人口迁移D.乡村到乡村的人口迁移 【小题2】这种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关于的纯电动汽车碳排放相关指数

关于纯电动汽车碳排放相关指数 1.为电动汽车充电的能源从哪里来? 中国电力结构中72.4%为火电。 2.电动汽车相比传统车可节能47.6%。下表为热能计算。 100Km油耗 100Km Power Consumption 发电煤耗 Coal-Fired 热能(K) Heat of Combustion 汽油车 Gasoline Vehicle 9L——73406.25 电动车 EV 16kWh 0.33kg Standard coal/kWh 36960 燃烧值 Combustion Value 8156.25 (K/L) 2310 (K/kWh) 3.电动汽车排放计算。 下表是传统车与纯电动汽车的碳排放比较: 100Km油耗 100Km Power Consumption 发电煤耗 Coal-Fired 用煤量 Use of coal /100Km CO2排放 系数 E mission Factor 煤电占比 Coal-fired Plants/Total Electricity Supply 100KmCO2排放 CO2 Emission/100Km 汽油车 Gasoline Vehicle 9L———— 2.361kgC O2/L ——21.249Kg 电动车 EV 16kWh 0.33kg Standard coal/kWh 5.28Kg Standard coal/100 Km 2.457kgC O2/Kg 72.40%9.392Kg 由此表可得出,纯电动汽车每年行驶10万公里,在城市中心可 减排二氧化碳2125吨,按照30元人民币(3.7欧元)每吨计算, 可节省63750元;综合火电指数后节省1185吨碳排放,折合35550

我国工业分行业碳排放与增加值关系研究

我国工业分行业碳排放与增加值关系研究 摘要:本文选取2004-2007年我国工业分行业的碳排放量与工业增加值,建立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食品烟草加工业及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部门是碳排放量较多的部门,而过去一直被认为碳排放大户 的采掘业和化学加工业的碳排放量相比却不高。因此,加快食品业的技术进步、 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转变能源消费结构是减少工业碳排放量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碳排放增加值工业能源面板数据 一、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每年因燃烧化石燃料而向大气中排放的 二氧化碳不断增加,碳排放问题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焦点问题。根据IEA (2009)的统计数据,2007年中国消费化石燃料而排放的CO2已经超过美国, 成为全球第一大CO2排放国。据统计,中国使用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各 种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80%。我国2006年底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已明确提出,我国要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如 何优化我国工业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碳排放的减少以减缓和控制 气候变化,是中国乃至世界目前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纵观国内外学者在碳排放研究方法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对数法和结构分解法。 其中指数分解法包括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和拉氏指数法。迪氏指数法的宗旨是把 分解出的都是时间t的连续函数,对时间进行微分,然后分解出各个因素的变化 对被分解变量的影响,随着迪氏指数法的不断发展,更加完善的对数平均迪氏指 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被提出,在计算中LMDI可将余项 完全分解,不会出现不可解释的余项。国外方面, Ang et al [1]运用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分解法对中国CO2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对中国工业部门消费能 源而排放的CO2进行了研究。Liu et al(2007)[2]同样运用此法把对中国工业部门 CO2排放的研究扩大到36个行业集中研究了中国1998-2005年期间工业部门的 CO2排放。国内方面,王锋等运用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分解法[2],把1995- 2007年间中国能源消费的排放增长率分解为11种驱动因素的加权贡献,并得出 结论,在1997-1999年间,中国CO2排放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工业部门能源 利用效率的提高。 结构分解法(Structural Develoment Analysis,SDA)基本思想是把经济变量按 照一定的经济联系和数学规则,将分解的因素再细化,进而拓宽分析的功能,使 经济分析更加透彻、方便和系统。梁进灶、郑蔚等(2007)利用结合法研究技术 效应、中间需求效应、最终产品结构与中国能源消费的关系[3]。刘启运、夏明等(2006)利用结合法分析了中国能耗阶段性变动的短期和长期原因[4]。 本文拟用面板数据将我国工业分行业的增加值与碳排放量进行回归找出各部 门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 二、模型设计及估计 1、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选取2004-2007我国工业各行业的增加值及9种能源实际消费量作为原 始数据,经处理计算得到各行业的碳排放量。(本文所用数据均来源于中国能源 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网站) (1)由于目前无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具体观测数据,本文将进行估算。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口径,将最终能源消费种类划分为9类(煤炭、汽油、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测试题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测试题 一、基础测评(单项选择题) 1.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出现于 A.工业化社会 B.原始社会 C.封建社会 D.高度发达的社会 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较低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关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 B.世代更替快 C.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 D.是第二次生产力大发展的结果 4.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是 A.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B.过渡人口增长模式 C.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D.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5.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A.大洋洲、非洲 B.欧洲、非洲 C.非洲、欧洲 D.亚洲、拉丁美洲 6.在人口增长模式中,具有低死亡率的是 ①原始人口增长模式②传统人口增长模式③过渡人口增长模式④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人类历史上出现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因为 A.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爆发 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不同 D.农业和工业的出现 8.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9.根据各洲人口状况和下表资料,正确的结论是 A.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 B.欧洲的新增人口最少 C.世界新增人口至少50%分布在亚洲 D.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至少是北美的3倍 10.下列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①日本②韩国③印度④巴西⑤古巴⑥埃及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①②⑤ 11.下面四块假想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同,人口机械增长对四地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③>④>② B.③>①>②>④ C.④>③>②>① D.④>①> ②>③ 12.人口普查表明,近年来城市人口增长很快,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 B.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趋缓,机械增长加快 C.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加快,机械增长趋缓 D.主要受国际移民的影响 13.不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是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14.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5.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

浅谈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浅谈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意义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与研究方法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正文 1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意义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也遇到了一系列令人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如人口增长过快、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资源一环境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和谐状态。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以人口与耕地资源为例,1952年,我国人口为5.7亿,耕地面积1.24亿公顷,人均耕地0.22公顷;2000年人口数量已接近13亿,耕地面积虽然也有所增加,但远远落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致使人均耕地面积减至0.08公顷,比1952年减少了一半多。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面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为解决人均耕地不断减少所带来的食物不足问题,人们一方面采取扩大耕地面积的措施,如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等,将大片草原和森林开垦为耕地,这种做法虽然在近期内对缓解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等严惩的生态失调问题,从发展和长远的角度看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人们采取的另一个解决食物短缺问题的措施,就是依靠增加化肥和农药用量,以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这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土地肥力衰减和环境污染加剧的问题,不仅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而且也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大不利因素。 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对矿物资源的开采量迅速增加,资源储量的有限性与需求增量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 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在这被认为是当代社会最严重的3大问题中,我国最先关注的是人口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时,我国老一辈领导人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就意识到了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提出过控制人口增长和鼓励节制生育的主张;在学术界,也开始摆脱前苏联"人口快速增长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的思维模式,马寅初先生发表了《新人口论》,从各个方面论证了人口增长过快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高的矛盾,使人们对人口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由于随之而来的反右扩大化、3年经济困难以及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控制人口的工作未能开展起来。进入70年代后,我国正式启动控制人口增长的工作。适应于计划生育实践的需求,人口学研究开始恢复,并得到很快发展。正是由于在人口理论上首先解决了"三马"之间的关系,即在我国计划生育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批判马尔萨斯的关系,马寅初的新人口论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的联系与区别,并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挖掘出了"两种生产"理论,找到了实行计划生育的理论依据,从而才为计划生育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人口理论的先行,如果不是理论工作者在"老祖宗"那里找到了"两种生产"理论作为"尚方宝剑",在当时的极左思想干扰下,很

各国油耗及碳排放管理[权威资料]

各国油耗及碳排放管理[权威资料] 各国油耗及碳排放管理 1975年以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逐渐制定并实施适合其国情的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和法规。这些国家和地区建立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考核评价体系,不仅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公众对汽车产品多样性的需求,而且已成为国际汽车节能管理发展的方向。而在环保变得日益重要,新能源汽车也全球范围内被大力推广的当下,涉及汽车油耗、二氧化碳排放以及零排放等燃油经济性法规的合理性和兼顾促进新能源发展的有效性,变得比以往更加重要。 多管齐下 关于环保和新能源车的推广以及汽车油耗以及碳排放管理,美国的各种相关法规和标准一直走在前列。尤其是加州的ZEV法案,不仅被美国国内其他州借鉴,也被中国和其他国家纷纷效仿推行。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加州对于企业零排放汽车的规定总是先行一步,也即更加严格,第二,实施效果好。 一直被效仿的ZEV法案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一直认为是借鉴了美国加州的零排放汽车(ZEV)法案。加州的ZEV法案于1990年出台,加利福尼亚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是其执行机构。CARB的副执行官阿拉亚在一次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曾经实施了40余年的CAFE法规(相当于中国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值,简称CAFC),也未能明显推动新能源车的发展,而加州实施ZEV以来,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ZEV法案完全针对的是零排放车辆。主要思路是确定每年零排放车辆的积分比例,然后与车厂的销售总量相乘,计算出这一年该车厂应达到的ZEV积分。对达不到的企业每个积分按照5000美元进行处罚,企业也可选择从其他企业购买积分,这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碳交易积分。也是通过这一积分购买制度,特斯拉几年来获得了巨大利润。仅2013年上半年,特斯拉销售ZEV积分的利润就达到了约1.4亿美元,去年特斯拉在这一项上的收入是1.7亿美金。不过,在最近调整并进一步加严的法案中,特斯拉这方面的收入可能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2018年后ZEV法案的变化 从2018年开始,新ZEV法案将变得更加严格,混合动力汽车将不再列入环保车,不再获得积分,零排放车辆占车企总销量的比例要明显升高。此外,加州政府还将收紧碳排放积分交易,需积分交易的车型对象和数额都将受到限制,车企未来不能再通过购买积分而“侥幸”合规,而必须生产以及销售更多真正的零排放汽车。 首先,从2018年开始,AT-PZEV和PZEV将不再被认可为零排放车型。 ZEV+TZEV的车辆占比将逐年增加。这意味着混合动力汽车不再纳入积分体系,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以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为标志的丰田。其次一个变化是,目前ZEV法案只针对在加州具备一定生产规模的大型汽车制造商,从2018年开始,针对的对象将扩大到大部分车企。从2018年开始,ZEV法案针对的车企将从七大主要汽车制造商――克莱斯勒、福特、通用、丰田、日产、本田、马自达,扩大到富士重工、宝马、戴姆勒、现代起亚、路虎、大众、沃尔沃等。 还有备受关注的一点,从积分体系的角度,一方面从2018年开始,每辆车的最高积分由此前的7分增至9分,即任一款行驶里程达到300英里,且能够在15分钟内充满电的零排放车辆均可获得9分。这项新规将鼓励车企在续航等性能上下功夫,并使得像丰田和现代等生产燃料电池车的企业受益。另一方面,为了鼓励企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分布课后巩固提升鲁教版必修

第一节人口分布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读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和人口比例表,完成1~2题。 地区欧洲亚洲非洲 北美 洲南美 洲 大洋 洲 世界 面积所 占比例 % 48.7 26.9 19.4 38.5 26.8 44.2 30.1 人口所 占比例 % 54.9 47.3 45.1 51.3 62.8 94.3 50.3 1.人口最集中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大洲是( ) A.欧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2.沿海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 ) A.欧洲 B.亚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沿海地区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大洲是大洋洲。第2题,解答此题,不仅要看沿海地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还要结合各大洲的人口总数。 答案1.D 2.B 读我国东北三省人口密度与黑土分布的关系图,完成3~4题。

3.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分布区人口密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黑土自然肥力高,开发历史悠久 B.黑土区农业比较发达 C.气候优越,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黑土区淡水等资源丰富 4.东北地区人口分布( ) ①有明显的偏集聚于沿海的趋势②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递增③人口密度最小的广阔区域是沼泽区④在辽宁山区人口多于平原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第3题,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分布区黑土肥沃,有利于耕作,虽开发较晚,但发展较快,集聚人口较多,人口较周边地区稠密。第4题,东北地区南部沿海的气候条件、交通条件、经济基础等更加优越,人口更加稠密;东北地区所处纬度较高,纬度较低地区气候条件相对较好,人口密度较高。所以东北地区人口分布有明显的偏集聚于沿海的趋势和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递增的趋势。 答案3.B 4.A 下图显示了我国五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及变化情况。读图,完成5~6题。 5.十年间,五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变化由大到小依次是( )

浅谈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论文 )

(摘要)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也遇到了一系列令人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如人口增长过快、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和谐状态。为解决人均耕地不断减少所带来的食物不足问题,人们一方面采取扩大耕地面积的措施,如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等,这种做法虽然在近期内对缓解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等严惩的生态失调问题,从发展和长远的角度看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人们采取的另一个解决食物短缺问题的措施,就是依靠增加化肥和农药用量,以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这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土地肥力衰减和环境污染加剧的问题,不仅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而且也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大不利因素。

伴随着人口数量增长,人类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扩大当然要带来更多的生产废弃物,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当然人口数量增长并非一定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唯一原因,但一定的适应环境发展的人口增长能使人口发展与环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因此,要正确认识人口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辩证地看待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坚定走可持续发民的道路。 一、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 (一)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 人作为一种生物物种,也与一切生物一样,首先必须适应自然环境条件,以保持自己正常生理功能的实现。因此,适应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的自然属性,是生命活动的前提,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条件。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不可能摆脱自然生态环境而存在。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在诸多方面。为了维持人类个体的生存和物种的延续,人类总要以各种方式从自然生态系统中获得物质、能量及信息。 (二)人类与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具体表现在人体物质构成与生物物质化学成份的相似性。通过对人体所含物质成分与生物物质的比较,可以看出人与一切生物及自然生态环境发生学上的联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有诸多的适应性,而自然生态环境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自然条件。自然生态环境为人类的生存

中国电动车与碳排放问题

中国电动车与碳排放问题 文◎倪捷(绿源集团董事长) 关键词:电动车;碳排放;电动两轮车;电动轿车 1基础数据和基本情况 据2007年底的上牌统计资料显示,全国上牌的燃油机动车总量为159777589辆(1.59亿辆),其中,载客汽车总量为31827355辆(3182.7万辆),载货汽车为10465404辆(1046.5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的其他类别为14675006辆(1467.5万辆),摩托车类为87096613辆(8709.7万辆)。扣除摩托车后,全国机动汽车总量2007年为5696.78万辆。小型和微型乘用车总量为2949.08万辆,其中小型乘用车为2634.66万辆(包括轿车1957.8万辆),比2006年的2079.8万辆和1545.2万辆增长分别为26.68%和26.7%。按乘用汽车年增长26.7%推算,到2009年底,中国小型乘用车的总数将到达4229万辆,其中轿车数量将到达3143万辆。 电动两轮车从2004年以后在中国高速增长,在此以前是试 探性制造,其主要目标是替代自 行车成为一种小型的机动化代步 工具,配置的电机额定功率大约 小于250W,一次充电可以行驶 30~40km,车速小于20km/h。 2003年全国产量大约为700万 辆,2004年一举突破1000万 辆关口,2005~2007年的年产 量均在2000万辆以上。特别值 得注意的是,2004年以后的电 动车,机动化性能有了很大的提 高,最大功率可以到达600~ 800W,一次充电行驶里程40~ 65km,最高车速接近30km/h, 百千米电消耗为1.2~1.5kW·h。 这样,在中国的广大地区,特别 是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两轮电 动车的销量已经远远大于摩托 车,这主要得益于其低成本特性 (每千米电费不到1分钱)和使 用方便性(可在居所自由充电)。 从2005年到2008年4年的电 动车全国销量已经超过8000万 辆。估计在2008年底全国电动 车的总保有量超过1亿辆,到 2009年底这个数字将上升到1.2 亿辆。电动车保有量最大的中国 省份有:江苏,山东,河南,四 川,河北,浙江,安徽,江西, 广西,福建10省,以上10个省 份的总量估计在7000万辆以 上,占全国总量的70%。 2小型电动车的碳排放特 性和减排总量 中国绝大多数两轮电动车所 配电池容量为0.576kW·h,新 电池可行驶里程的中位值为50 km,每千米耗电量为11.52Wh, 以每天行驶30km计算,全年行 驶里程30×365=10950km (约1万km),耗电量为 126.144kW·h,平均充电因子 按110%(充电效率91%)计 算,消费电网能量为138.7kW· h。中国矿物发电(主要是燃煤 火力发电)的比例占78%,煤 电的碳排放系数按每度电0.92 kg CO2计算,则每辆电动车使用 过程的全年二氧化碳排放为 138.7×0.78×0.92=99.57kg。 中国各种燃油摩托车的平均 2009第9期 E E LE C TR IC B IC YC L 业界论坛 7

碳排放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研究题目: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研究目标:了解二氧化碳对地球造成的影响 搜集低碳生活的方法 研究计划:(1)了解“碳排放”。 (2)了解碳排放对地球的影响(我们为什么要低碳生活) (3)搜集低碳生活的方法 研究方法:上网查资料、询问 研究方式:家庭动员 研究成果: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而“碳”指的就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排放对地球造成了很多影响,如:地球变暖、地球产生温室效应。 而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中所耗用的能量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同时也成为人们推进潮流的新方式。它给我们提出的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

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 随着碳排放的不断增高,人类也面临了许多难题,如:春季花粉过敏加重、生物体在不断变小、藻类泛滥引发疾病等等。因此,尽早的保证低碳生活无疑对于解放地球、解放人类会有很大的好处。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些关于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和低碳生活的一些准则。 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1、家里一些洗菜的废水可以用来冲马桶等。废水再利用。 2、喝过的茶叶渣不要扔掉,攒起来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 3、购物时尽量用环保袋,少用纸杯、一次性筷子等。 4、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减少电的浪费。 5、一旦长时间不用电器,最好拔掉插头…… 低碳生活准则: 1、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这是第一步,也是个人修养的表现; 不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大家的电,换自己的健康。 2、关掉不用的电脑程序,减少硬盘工作量,既省电也维护你的电 脑。 3、没必要一进门就把全部照明打开,人类发明电灯至今不过130 年,之前的几千年也过得好好的。 4、未必红木和真皮才能体现居家品味;建议使用竹制家具,因为 竹子比树木长得快。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教案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教案 Unit 1 teaching plan of population and enviro nment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 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本教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 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人文地理知识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日常生活方面的 作用,了解人口地理主要内容,理解主要概念和原理。 2.学会阅读相关图表,分析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3.树立进一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观念。 1.了解人口再生产概念、类型及其转变 2.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情况 教学重点: 1.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比较两种“低自然增长率”的本质区别。 2.培养学生绘图技能,让学生对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有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读图、表,分析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

新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中要求,这一单元内容属于“人 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大纲中要求的“人口发展”的内容,实 际指的就是“人口再生产”。严格地说,人口再生产虽然是人口 发展的基本内容,却并不能等同于“人口发展”。两者的内涵并 不完全相同。 人口发展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 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 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绝对数量的变化及人口增长速度的 变化:人口素质反映的是人口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人口 结构可包括自然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地域结构等,在社会发展 的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结构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本单元我们从人口再生产谈起。 一、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 1.人口再生产概念:狭义的概念,即教材中提出的:人口内 部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 断出生、世代更替的过程,使人口总体不断延续下去。实际上,人口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的集合体,其构成是错综复杂的。他们的年龄、性别、民族、文化水平、职业、宗教信仰等等 方面并不完全相同。在人口再生产过程中,不仅人口数量在变化,总人口中的年龄、性别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地域结构及人口的 素质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种意义上的人口再生产是广义的人 口再生产。

碳排放核查技术要点

碳排放核查技术要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要点解析 1、组织边界:报告主体应以企业法人为界,识别、核算和报告企业边界内所有生产设施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2、排放源边界:算:化石燃料燃烧、脱硫剂耗用、净购入电力; 不算:生活能耗、外购热力 什么算、什么不算判别原则是什么?“净”购入到底是什么意思? 生物质、垃圾焚烧电站怎么处理? 3、化石燃料活动水平数据口径 “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应根据企业能源消费台账或统计报表来确定”表述不够清晰,发电企业统计口径复杂。 试点中的实践经验:煤炭的实践、燃料油和柴油的实践、天然气的实践。 3、化石燃料排放因子数据口径 (1)油、气、电、脱硫剂一般采用缺省值 (2)对煤的要求较高:含碳量必须实测、氧化率可实测 讨论:方法学关于煤炭缩分样本检验单位热值含碳量的操作性如何,样本检测结果的代表性如何净购入电力数据口径:购入、净购入的区分为什么要强调“净”上网电量、直供电量怎么抵扣

发电企业碳排放核查技术要点 1、边界核查:包括企业的组织边界、地理边界和主要生产运营系统等;企业的组织边界、核算边界以及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设施与前一个年度以及基准年度相比是否有变化。 2、组织边界和地理边界: 可审核材料:(1)工商营业执照(2)组织机构代码证 (3)股权变更工商登记记录(4)房地产权证明(5)厂房租赁合同(6)财务审计报告 3、主要生产运营系统: 可审材料:(1)厂区(建筑)平面布置图(2)工艺流程图(3)重点设备清单(4)固定资产租赁、转让记录(5)能源统计表及能源利用状况 4、计量设备的检定: 皮带秤、热量仪、工业分析仪、电子天平、马弗炉等涉及计量和测量化石燃料的“量”、“质”的设备是否定期按规定检验、校验合格;涉及送交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机构的资质是否符合规定。

谈人口、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浅谈人口、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中国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国家。经济增长,实际上就是财富的增长,而财富要用资源生产出来,还要有创造财富的环境条件。未来的下一个30年中,我们如果不转变发展模式和生活消费模式,7%—9%的经济高速增长,要满足13.33到15.5亿人口水平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还包括他们就业手段和场所的投资和建设,中国目前现有,甚至是全球的资源和环境条件能满足吗?通过下面的分析,可以确定地说,显然是支撑不住的。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相当严峻。 人口规模太大与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两难 人口超过适度规模太多。按照主流人口和经济学家们的测算,中国国土的人口承载容量在6 .5—10亿之间,适度人口规模应当在这个范围内。2009年底中国人口规模已达13 .34亿人,2040年保守估计可能会达到15 .5亿。目前,中国人均耕地排在世界倒数第6位,农业劳动力劳均耕地排在孟加拉和越南之后,为倒数第3位。中国供生活和发展的优良国土比例不大,从云南腾冲到黑龙江黑河划一条直线,只有5%的人口生活在西部64%的国土上,而95%的人口生活在东部36%的优良国土上。如果仅按东部人口密度计算,每平方公里364人,排在孟加拉(1102人)和印度(393)之后,为全球第三位!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两难选择。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面推行计划生育,1982年定为基本国策,200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至今少生育了3—4亿人口,为平衡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未来是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还是对其进行适当调整,看来存在着两难选择:一方面,如果改变政策,放开生育,2040年人口规模可能达到16 .5亿,甚至更多,从而形成就业、资源、环境等方面更大的压力,国力将不堪重负;另一方面,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在城市中长时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未来也会存在人口年轻的红利下降,养老成本上升的问题。 水土不堪重负与生态环境不佳 有限的国土不堪巨额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中国有全球近20%的人口生活在全球6.44%的陆地面积上,而且人口承载的压力集中在东部。中国沙化土地面积已经达到174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还有30余万平方公里潜在沙化土地,影响着4亿人口的生存和发展。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耕地质量等级总体偏低,生产能力大于1000公斤/亩的耕地,只占6.09%。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 .92万平方公里,受污水、固体垃圾和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占全部耕地的1/10以上,草原沙化和荒漠化面积为13 .5亿亩。与许多国家相比,中国大陆耕地质量不高并被严重污染,沙化面积大,森林覆盖率低,草原退化严重,村庄分散性密集占用耕地过多,国土灰黄不堪。 目前的淡水资源供给相当紧张,并且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越来越多地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缺水在300—500亿立方米;工业用水在正常年份中,缺口达60亿立方米,经济损失2000亿元以上;667个城市中420个缺水,共计105亿立方米。从2008年对21个省级行政区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进行的不完全调查看,共有漏斗81个,总面积达7万平方公里。并且其趋势是,下沉越来越深,面积越来越大。而且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对200条干支流的409个断面检测,Ⅳ类和Ⅳ以下水质断面占到45%,28个国控重点湖Ⅳ类和Ⅳ以下水质的占78.6%。 农村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并且由于村庄分散不成规模,管网和污水厂投资太大,在经济上几乎无治理的可行性。由于农村产业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农业化肥农药面临污染,工业废水污染,污水灌溉耕地,农业养殖粪便污染,加上村庄生活及废弃物污染,导致农村的水污染越来越严重。7亿农村人口饮用水源不合格,约有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

如何减少我们生活中的碳排放量

如何减少我们生活中的碳排放量 近年来全球变暖已成为人们公认的地球最大危机之一,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通常被认为是地球变暖的最大元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去年11月我国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夕承诺,中国将在2020年之前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45%。在过去的一年里,“碳排放量”、“节能减排”、“低碳”已成为我们生活中最为时尚的名词。 我们知道“碳排放量”是指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该产品时所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而生活中同一个单位有的是开私家车上班,有的是坐公共交通有的是骑自行车或者步行,那么他们的碳排放量就具有很大的不同。而吃饭吃同等质量肉与吃蔬菜、水果的碳排放量也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是说我们每家每户生活的每一天都要排“碳”。 在我国年人均CO2排放量3.9吨,而我们的目标是2.0吨。一个城市白领即便只有40平方米的居住面积,开1.6L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排放量也会在2.6吨。生活中的碳排放量是如何计算的呢?碳排放量的计算国际上有很多通用公式,在这些公式的基础上使用中国本土的统计数据和转换因子,使计算更符合中国国情,也更准确地反映我们大家的实际碳足迹。现将部分生活中碳排放量换算方法整理如下表: 类别名称单位碳排放量KG 衣衣服 5.7/件 洗衣粉0.68/kg 食肉 1.24/kg 粮食0.8/kg 烟0.02/包 公斤白酒 1.76/kg 啤酒0.22/瓶 住度电0.79/度 煤气0.71/m3 燃煤 1.97/kg

装修用木材568/m3 装修用铝材料21/kg 行飞机短途(小于200km)0.275/km 飞机中途(200-1000km)0.170/km 飞机长途(大于1000km)0.139/km 火车0.01/km 地铁0.1/km 公共汽车0.04/km 低油耗小汽车(油耗小于8L/100Km)0.19/km 0.3/km 中油耗小汽车(油耗在8L-12L/100Km之 间) 高油耗小汽车(油耗大于12L/100Km)0.41/km 用包装物 2.9/kg 生活中,我们首先要尽量减少碳排放也就是说鼓励采取低碳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low carbon living),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简单的来讲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具体到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的专家提出了“低碳生活”的建议: 衣,随季节更替,穿着适宜的应季服装可以减少空调的使用。选择环保面料并减少洗涤、选择手洗、减少服装的购买。 食,购买本地、季节性食品,减少食物加工过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用少油少盐少加工的烹饪方法,健康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地球。 住,居住面积不必求大,理智选择适合户型。因为住房面积减少可以降低水电的用量,这在无形之中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行,选择合适的汽车车型,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汽车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户,应尽量选择低油耗、更环保的汽车。 用,洗菜水洗澡水循环利用、每间房只装节能灯、不吃口香糖、使用时尚的环保袋、双面打印、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尽量购买包装简单的产品,既减少生产中消耗的能量,也减少了垃圾。

必修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重要知识点归纳

必修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重要知识点归纳 1、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发生在二战以后阶段;原因是(1)科技进步,生活和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2)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 2、世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口高增长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这是由死亡率下降引起的。 人口增长减缓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下降,这是由出生率下降引起的,原因是(1)国家人口政策;(2)社会、家庭生育观念转变;(3)社会福利及保障制度完善; 低增长阶段,人口死亡率有所上升,原因是人口老龄化严重。 3、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传统(高低高)型,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尤其是非洲国家。 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过快;(2)少年儿童比重大;(3)资源、环境压力大;(4)就业压力大,经济生活水平难以提高;(5)不利于人口素质提高;(6)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解决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发达国家的人口模式是现代型(低低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尤其是欧洲国家, 人口问题:(1)人口老龄化;(2)人口增长缓慢;(3)劳动力不足;(4)影响经济增长;(5)社会养老负担重。 解决措施(1)鼓励生育,推迟退休;(2)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3)建立养老机构;(4)完善养老体系。 ※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基数和自然增长率有关。自然增长率为正则数量增加,等于零时人口数量达到极值。 5、人口迁移特点及流向的变化: 二战前:(1)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2)由已开发地区流向未开发地区。即:亚、非、欧为迁出区;北美、拉美、大洋洲为迁入区。 二战后:(1)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2)永久性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3)迁移形式多样化。 故二战前后迁移方向发生变化的是欧洲、拉美。 7、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自然原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矿产等 (2)社会经济原因: 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劳动力、就业、生活条件等) ②两地间距离;③国家政策;④其他,如交通、婚姻等。 应用:※我国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西部到东部(民工流形成)的原因: (1)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生活条件好,就业机会多; (2)东部地区工业发展、城市化需要大量劳动力 (3)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 (4)改革开放政策,放宽户籍管理

碳排放计算方法

碳排放计算 二氧化碳排放的计算可以通过实际能源使用情况,比如燃料账单/水电费上的说明,来乘以一个相应的“碳强度系数”,从而得出您或您家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精确数字。 典型的系数 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t/tce)(吨/吨标煤) SO2(二氧化硫)0.0165 NOX(氮氧化合物)0.0156 烟尘0.0096 CO2(二氧化碳)排放系数(t/tce)(吨/吨标煤) 推荐值:0.67(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 参考值:0.68(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 0.69(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 火力发电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g/kWh)(克/度) SO2(二氧化硫)8.03 NOX(氮氧化合物)6.90 烟尘 3.35 如何计算减排量 近年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世界最关心的环保问题,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温室气体产生,而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二氧化碳(CO2),而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是现代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归根到底是大量使

用各种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造成的,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各国纷纷制定了减排二氧化碳的计划。 通过节约化石能源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减少二氧化 碳排放的两个关键。在节能工作中,经常需要统计分析二 氧化碳减排量的问题,现将网络收集的相关统计方法做一 个简单整理,仅供参考。 1、二氧化碳和碳有什么不同? 二氧化碳(CO2)包含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分子量为44(C-12、O-16)。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空气中含有约1%二氧化碳。液碳和固碳是生物体(动物植物的组成物质)和矿物燃料(天然气,石油和煤)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吨碳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大约3.67 吨二氧化碳(C的分子量为12,CO2的分子量为44, 44/12=3.67)。 我们在查看减排二氧化碳的相关计算资料时,有些提 到的是“减排二氧化碳量”(即CO2),有些提到的是“碳排放减少量”(以碳计,即C),因此,减排CO2与减排C,其结果是相差很大的。因此要分清楚作者对减排量的具体 含义,它们之间是可以转换的,即减排1吨碳(液碳或固碳)就相当于减排3.67吨二氧化碳。 2、节约1度电或1公斤煤到底减排了多少“二氧化碳”或“碳”?

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田雪原 自从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以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引起理论界关注。具有较多共识的是:以人为本是总的思想纲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和当前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阶段,剩下来最重要的是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我以为,可持续发展侧重的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和谐社会侧重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二者之间又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核心是公平问题,不仅是分配上的公平,更重要的是资源占有上的公平;制度是关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和健全对资源占有和分配的公平制度;重点是向弱势群体倾钭,保证各阶层群体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发展的条件;前提是经济发展,只有经济的不断发展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物质保障。从这样的认识出发,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不打好这个基础,和谐社会就建立不起来或者建立起来也不能巩固。因此,可持续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一脉相承、相辅相成,坚持并切实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总体框架结构 迄今为止,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五个领域。这五者在可持续发展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立足于环境,主张“生态核心论”者有之;强调人口因素的作用,主张“人口中心论”者有之;认为经济是包括可持续发展在内的一切发展的基础,主张“经济决定论”者有之,等等。我们以为,这五个方面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基本关系,可如下图1所示: 图1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和关系 上图1中,实线“——”表示要素之间直接作用关系,虚线“……”表示要素之间间接作用关系。宏观上可概括为: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条件,人口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终点和目标,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则是宏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调节器。 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条件。从资源角度审视发展,包括可持续发展在内的一切发展,都可归结为资源的物质变换:自然资源的物质变换,社会资源的物质变换,更多的是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结合的物质变换。因而没有资源的物质变换便谈不上发展,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条件。 人口——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没有人类参与的自然资源进行的物质变换,是自然进化;只有人类参与并且按照人的目的进行的物质变换,才称上我们所说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按照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会员在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的解释,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代际关系上定义可持续发展取得较多共识,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宗旨。发展是可持续还是不可持续,紧紧同人口变动,包括人口数量、质量、结构联系在一起。通过人口的生产活动和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