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蓝藻形态结构观察与分类

蓝藻形态结构观察与分类

蓝藻形态结构观察与分类
蓝藻形态结构观察与分类

蓝藻门各属种观察

XXX,YYY,ZZZ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代表种类的实验观察,掌握蓝藻门的主要特征,学会区分各种蓝藻。

2.理解蓝藻在植物界演化中的地位。

3.制作螺旋藻装片,碘染,观察、分析结果。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

1.实验仪器:显微照相系统、载玻片、盖玻片、蓝藻装片、吸管、培养皿。

2.实验材料:活体螺旋藻。

三、实验内容:

(一)蓝藻各代表属种的装片观察并照相:

1.实验材料:色球藻属、微囊藻属、螺旋藻属、颤藻属、念珠藻属、鱼腥藻属装片。

2.实验步骤及方法:

(1)将各种蓝藻的装片,置于低倍镜及高倍镜下观察并照相。蓝藻各属照相图片如下:1.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

【特征】藻体单细胞或非丝状群体,无论是单细胞体还是群体都是呈球形。繁殖方法通常是营养细胞的分裂,少数物种能产生微孢子,不产生内、外生孢子。

1.1色球藻科Chroococcaceae

【特征】藻体单个细胞呈球形、盘状或卵形,但通常以群体状态出现。群体外被胶质鞘,鞘内细胞排列规则或不规则。由于群体内细胞分裂方式不同,群体呈球

状或扁平状。繁殖为细胞分裂和群体断裂,不产生内、外生孢子。

1.1.1色球藻属Chrococcus

【特征】藻体通常由2-4个细胞组成小群体、或由更多的细胞组成较大的胶质群体、或由小群体间凭借胶质鞘彼此相连而成膜状群体。群体有明显的胶质鞘。胶

质鞘透明无色,厚薄不等,具层次或无层次。藻体细胞球形、半球形或椭球

形。细胞内有或无细小颗粒。

【通过分析特征,初步确认右图为湖沼色球藻盐泽变种Chrococcus limneticus Lemm.var.subsalsus Lemm.】

1.1.2微囊藻属Microcystis Kuetzing,1833

【特征】藻体通常由很多细胞结集成群体。群体外被无色、质黏、均匀的胶质鞘。

群体内细胞球形,排列很紧密。细胞内常有细小的颗粒或假空泡。生殖方式为细胞分裂,少数产生微孢子。藻体自由漂浮或附着,多生于淡水湖泊和池塘中,温暖季节常大量生长而形成水花;海生物种较少,自由漂浮或附着生活。

【通过分析特征,初步确认右图为铜锈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Kuetzing】

2.颤藻目Oscillatoriales

【特征】藻体为丝状体。繁殖时不产生内外生孢子,而是形成藻殖段(连锁体)、异形胞或厚壁孢子。有学者根据藻丝体是否产生异形胞,把颤藻目分为两个亚目。

2.1颤藻科Oscillatoriaceae

【特征】藻体为不分枝的单列丝状体,直形或螺旋状弯曲,单条或多条丝体在一起生活,胶质鞘有或无。丝状体的顶端细胞外侧钝圆或尖细。繁殖时形成藻殖段,

不产生异形胞。

2.1.1颤藻属Oscillatoria

【特征】藻体为不分枝的单列丝状体,直形或略有弯曲,没有胶质鞘,或有一层非常薄的胶质。细胞圆柱形,环面呈窄长方形(少数呈正方形),宽大于高。藻

丝体所有的细胞宽度相等,或细胞由丝体前段向顶端其宽度逐渐减小,使丝

体末端渐尖。顶端细胞的外侧呈弧形凸出或钝圆。藻丝有特征性的摆动运动。

【通过分析特征,初步确认右图为庞氏颤藻Oscillatoria bonnemaisonii Grouan】

2.1.2螺旋藻属Spirulina Turpin,1829

【特征】本物种与颤藻属的不同之处在于藻丝体常围绕其纵轴旋转,呈螺旋状卷曲。

本属物种有横壁,具活动能力藻丝体能做螺旋状或弯曲状活动。分布较广,

淡水和海水中都有本属物种。营附着或浮游生活。

【通过分析特征,初步确认右图为大螺旋藻Spirulina major Kuetzing】

2.2念珠藻科Nostocaceae

【特征】藻丝体不分枝,繁殖时产生异形胞和厚壁孢子。异形胞在丝体的顶部或插在丝体的中央产生。此外,细胞直接分裂。

2.2.1念珠藻属Nostoc Vaucher,1803

【特征】藻丝体不分枝,丝体通常结集成较大的肉眼可见的胶质球形或不规则形群体。细胞通常呈球形或卵形。繁殖时产生过异形胞和厚壁孢子。本属物种

主要分布生活在在淡水环境中和潮湿的土壤表面。

2.2.2鱼腥藻属Anabaena Bory,1822

【特征】藻丝体不分枝,外被胶质鞘,单独生活或结集成小团块。细胞球形至椭球形,异形胞间生,厚壁孢子间生或顶生。海生种较少,淡水种较多,有的

能固定游离氮素。

【通过分析特征,初步确认右图为多变鱼腥藻Anabaena variabilis Kuetz】

(二)螺旋藻活体观察:

实验材料:新鲜螺旋藻属样品

实验方法:

1.用镊子夹取少许样品置于载玻片中央,将其展评,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2.将丝状蓝藻放置在载玻片中央,在显微镜下观察。注意观察蓝藻的储藏物质蓝藻颗粒体。

3.照相并保存。

(三)蓝藻储存物质的观察:

实验材料:I-KI溶液

实验内容及方法:

1.滴加I-KI溶液于螺旋藻装片一侧,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使藻体内蓝藻颗粒体染色。

2.观察显色反应。

【通过染色及观察,得出蓝藻(螺旋藻)体内储存物质为肝醣类物质。利用I-KI溶液可将其染成棕褐色。】

四、实验注意事项:

1.制作螺旋藻活体装片时注意小心操作,以免将水溅出,污染显微镜。

2.使用显微照相系统后,要依据使用情况填写使用记录。

3.显微镜使用完毕后,要将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4.蓝藻装片使用完毕要放回原处。桌面要清扫干净。

五、实验总结:

在本次实验中,我组同学通过对蓝藻代表种类的实际观察,初步掌握了蓝藻门的主要特征,学会了各种蓝藻区分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形态观察,同学们理解了蓝藻在植物界演化中的地位;实验中,同学们每人制作了螺旋藻装片,进行碘染,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得出了初步结果,基本上达到了本次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蓝藻的产生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蓝藻一直是养殖户头痛的问题,尤其是到了夏季蓝藻很容易爆发,还有腥臭味,在阳光越大越热的情况下更多 捞是捞不完的,反而是越捞越多,换水感觉效果不怎么好,下面来说说蓝藻产生的原因 1 水温蓝藻的生长速度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只要水温达到25度以上蓝藻生长的 速度比其他藻类的生长速度快的多,蓝藻不可能在常温下大量生长,只有在高温下才会形成优势 种群,形成蓝藻水华,所以高温是蓝藻爆发的主要原因

2 水体的富营养化随着水温的升高养殖水体中的饲料增多,加上高密度养殖,泥鳅大便,水中的残饵增多 死亡的藻类等有机物不能自然分解,形成自身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而爆发蓝藻,所以不经常换水的池塘更容易 爆发蓝藻 3 有机磷是蓝藻生长的必须因素,他主要存在生活的污水中,只要在洗衣服中含有,去除有机磷也是去除蓝藻的好办法 蓝藻的危害 蓝藻大量繁殖时被吹到下风头会感觉有恶臭,蓝藻中的项圈藻可快速产生致死因子,破坏养殖对象的腮组织,干扰其新陈代谢的 正常运行,麻痹神经,使其死亡,蓝藻大量爆发会造成养殖对象的中毒死亡, 蓝藻的处理方法 有的养殖户想种水上空心菜来控制蓝藻的生长,我感觉不怎么显示,养殖泥鳅真正种水上空心菜的寥寥无几吧,所以我们只有定向 的陪藻类来抑制蓝藻的生长,小球藻,和珊藻可以抑制他的生长,定期用芽孢杆菌使水体后产生大量的胞外酶,能大量消耗池塘中的残饵和动物排泄物等有机质,迅速分解水 中不良藻类及有机物质,抑制有害微生物,有害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其分解的小分子物质可促进

有益微生物,优势藻群正常生长,维持藻相,菌相平衡,增加水体中的溶氧 欢迎大家的加入(高效益泥鳅养殖qq群)

观察种子的结构Word版

《观察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观察种子的结构》是鲁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三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学生虽然对种子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种子的结构却了解甚少。因此,教师应多给学生搭建实验探究的平台,按“学习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归纳出种子的结构”的顺序,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培养技能,学会知识,体验成功。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所以,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通过学生的观察、讨论、展示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并利用这一观点来更好地掌握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减少单纯的机械记忆。 【教学目标】 六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喜欢自己动手主动获取知识;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相关知识。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较易地掌握本节的知识。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本节课我制定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1、描述菜豆和玉米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2、区分菜豆和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通过实验归纳出种子的一般结构。 二、能力目标 1、学会解剖和观察菜豆和玉米种子,记录观察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2、通过对比菜豆和玉米种子的异同,培养学生对比归纳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向学生渗透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愿意与他人交流,认同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3、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认真严肃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以及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难点】: 玉米种子的结构的识别和结构特点。玉米种子的子叶位置和功能。 【教学方法】 种子的结构是本节的重点,也是学生了解生物的生活所必须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认识种子的结构,特别是胚的组成,并理解种子是如何萌发成幼苗的。所以本课采取同步教学法,让学生边观察,边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同伴互助、教师引领,让学生掌握种子的结构。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本节课选用了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做观察材料,这样可以为后面学习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做好铺垫。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①观察种子的结构和探究菜豆子叶及玉米胚乳功能的相关实验用品。 (培养皿、解剖刀、解剖针、镊子、放大镜、稀释的碘液、滴管) ②制作教学PPT投影片。 ③视频: 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种子视频; 观察菜豆种子的操作过程视频; 观察玉米种子的操作过程视频;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萌发过程的视频。

蓝藻的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蓝藻的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对水源地饮用水中藻类去除技术进行了论述,系统分析了目前各除藻技术的去除效果和局限性,并展望了藻类去除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蓝藻;去除;饮用水源地;羟基自由基 随着人类活动对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加剧,富营养化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水环境问题。我国饮用水水源约有25%是湖泊水或水库水。目前,淡水湖泊蓝藻水华发生的频率与严重程度都呈现迅猛的增长趋势。从1986年南京玄武湖蓝藻的第一次暴发,到2007年5月29日无锡太湖蓝藻的全面暴发,导致无锡城市水危机;随后,安徽巢湖、云南滇池、武汉东湖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局;7月份的中国北方长春新立城水库也遭受了蓝藻水华的危害[1]。1991年,我国122个湖泊中,还只有51%的湖泊呈富营养化状态;到了2005年,我国133个湖泊中有88.6%的湖泊呈富营养化状态,其中61%的国控重点湖(库)水质为五类或劣五类。在劣五类水质的湖(库)中,暴发蓝藻的太湖、巢湖、滇池名列其中[1-3]。大面积的藻类暴发,严重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不仅影响了水体景观,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而且水源地的蓝藻爆发直接影响饮用水的水质。因此对含藻水的治理成为给水处理中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1 国内外藻类去除技术的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外主要的除藻技术有很多,主要有生物除藻、化学除藻、物理除藻等方法。 1.1生物除藻 近年来,国内外对生物处理技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从国内外文献报道与试验来看,生物预处理对蓝藻、硅藻、裸藻的去除率较高[4-7]。 1.1.1微絮凝过滤 微絮凝过滤是一种可充分发挥滤池中滤料截污能力的净水工艺,能有效提高出水水质,特别是对常规工艺难以去除的藻类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微生物絮凝剂[8]是一种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絮凝功能的高分子有机物。利用微生物本身或其产生的多肽、酯类、糖蛋白、粘多糖、纤维素和核酸等作絮凝剂,可以对包括藻类在内的大多数微生物产生絮凝作用, 并且对环境无二次污染[9]。昆明第五水厂采用此工艺(陶粒及石英砂双层滤料,滤速6~10 m/h),除藻率平均达到96.4%,远高于直接过滤工艺[10]。M.I.Aguilar等[11]发现利用微生物絮凝剂处理河水和湖泊水时,絮凝后所产生的胶团大,沉降快,上清液剩余浊度低,除藻效果好。但是微生物絮凝剂使用的成本太大,尚未推广应用。1.1.2生物滤池 生物除藻主要利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对藻类的絮凝和吸附作用,把藻类从水中分离出来。但利

《观察种子的结构》教案

《观察种子的结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1)观察两种不同种子的结构并能描述出种子的基本结构。 (2)能说出两种种子结构上的异同点。 2、能力性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3、情感性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合作意识等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重点: 观察种子的结构并用语言描述 三、教学难点: 实际种子的结构有些难于区分,学生不易找到 四、课前准备: 浸软的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培养皿、解剖针、刀片、及大豆种子及玉米种子结构图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绿色植物有四大类群,即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最高等的一类植物是—种子植物。其区别于其他植物的最大特点就是有种子。所以学习之初我们要先看一下种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用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过程 (一)种子的结构 分发给每个学生浸软的种子(若干粒大豆和玉米种子)。

(1)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 注意区分两种种子在外形上的区别,可简单了解种脐、种孔的位置。 注意感受两种种子的种皮有何区别(玉米的种皮不可分离,大豆种子可分离)。 (2)用刀片纵切玉米种子(如上图),沿大豆两片豆瓣切开大豆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3)教师在黑板出示两种种子的挂图,对比挂图尝试找出图中结构,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 1、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包括哪些结构? 2、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结构上有何区别? 3、哪些结构和种子的萌发有关? 4、种子的重要部分是什么?先独立完成。一段时间后,小组间交换意见,并讨论,组织结果。(4)踊跃小组上台展示,教师作出评价,并给出答案。 附: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即先观察外部形态,再观察内部结构;指导学生解剖种子。对于大豆应剥去种皮后,从种脐相对的一侧轻轻分开两个豆瓣,再进行观察,对于玉米种子应在种子中央纵剖,仔细观察内部的结构。 组织讨论,通过问题提示,激励学生动脑思考,踊跃回答。 六、板书设计: 观察比较玉米和大豆种子结构 七、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再找些其它植物的种子并观察其结构 八、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种子的结构 九、课后反思 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是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东西,也相对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通过实验可对相关知识进行重组,并得到升华。

水螅形态结构的观察

水螅形态结构的观察 作者:实验吧文章来源:inter点击数:1280 更新时间:2006-4-6 7:27:57 目的了解水螅形态结构的特点。 实验前的思考水螅是生活在淡水中的腔肠动物,是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它的形态结构比原生动物复杂。观察水螅的形态结构,可以理解腔肠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材料器具水螅,水螅带有芽体的纵切装片;放大镜,显微镜,解剖针,培养皿或试管,吸管。 步聚 1.用吸管吸出玻璃缸中培养的水螅,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或试管里。待水螅触手完全伸展后,用放大镜观察。 2.观察水螅的体型,触手的数目和排列状况,以及口,基盘的位置。 3.夏季或初秋温度适宜时,在饵料丰富的培养缸中,可以找到带有芽体的水螅。观察芽体的形态和着生的位置。在秋末冬初温度下降时,在饵料较少的情况下,寻找体壁带有突起的水螅。这突起就是水螅的精巢和卵巢。注意观察精巢和卵巢的外形和不同的着生位置。 4.用解剖针轻轻触动水螅的一条触手,再稍用力触动它的触手,观察水螅的两种不同的反应。 5.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观察水螅的纵切装片,先观察水螅的外胚层、中胶层、内胚层和消化腔的形态结构。

注意内、外胚层细胞形态和结构的不同。然后观察触手,注意它跟消化腔的关系。 6.用低倍镜观察带有芽体的水螅纵切装片,注意芽体消化腔跟母体消化腔的联系。 分析和讨论水螅的体型呈辐射对称,适于水中漂浮或固着。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构成,而且这两层细胞都已发生了分化。在内、外胚层之间还有一层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这些都比原生动物来得复杂和高级。水螅神经网对刺激的传导是向四周扩散的,在受到较强刺激时,水螅全身会产生收缩反应。环境条件良好时,水螅营出芽生殖,芽体的消化腔是跟母体消化腔相通的。在严寒等不良条件下,水螅营有性生殖:靠近触手的外胚房产生圆锥形的突起,这是精巢;靠近基盘的外胚层产生卵圆形的突起,即是卵巢。当精巢里的精子和卵巢里的卵子相遇,卵受精后形成胚胎,从母体上脱落。待环境好转时,胚胎再发育成新的个体。这些都表现出水螅对环境的适应。

观察种子的结构教案备课讲稿

种子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学生在此过程中提高实验能力,学会简单的观察方法,以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 3.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 二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三教学难点:描绘种子的结构 四教学用具: 1、浸泡过的菜豆种子,玉米种子,放大镜,解 剖刀,镊子,碘液、滴管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不同种子植物的种子形态大小颜色相同么?(不同)它们却有相同的结构。 检查实验器材(种子,放大镜,刀片,稀碘液,滴管)实验注意事项①、在解剖和观察时,按照由外向内的顺序,先观察形态后观察结构。

②、解剖时以不损坏种子的结构为原则,观察时要仔细、勤动手、巧动脑、善动笔。 A菜豆种子的结构 1观察菜豆种子的外部形状:外部结构——最外是种皮、内侧凹陷处是种脐,种脐处不易观察有个小孔是种孔,是种子萌发时吸水的地方,用手捏一下看结果。 2观察完种子的外部,我们观察到菜豆种子的有哪些内部结构。 B种子的结构功能 1:种皮具有怎样的作用呢?答:保护内部结构。总结:也就是保护胚芽、胚轴、胚根、子叶。这四个结构是称为胚。种皮保护胚,说明胚更重要。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总结: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老师板书 2、猜想:胚中哪部分占最大体积?(子叶)为什么?(子叶中储存着营养物质,供种子萌发时所需。)这就是子叶的功能。 类比菜豆种子结构的学习方法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按从外向内的顺序,观察玉米种子的形状、种皮和果皮。 A玉米种子的结构

B玉米种子的结构功能 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什么部位?你怎样知道的?(胚乳里,根据遇到碘液变蓝知道的) (五)整合提升 A: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异同点。 B:种子胚中各个结构的发育 问: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那么,构成胚的胚芽、胚轴、胚根分别发育成植物体的哪些部位?请根据这些结构的名称和部位猜想。 总结: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

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近十几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没有同步,使得太湖的水质越来越差,特别是太湖北岸的城市——无锡曾经发生了饮水危机。临着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却没有水可以喝?——这主要是太湖水中蓝藻的大规模暴发。 蓝藻是一种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在地球上出现在距今35亿年至33亿年前。蓝藻的重要特性是喜高温和光照,高气温、高光照时,蓝藻会迅速生长,高温天气持续越长,蓝藻生长的时间就越长。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蓝藻常于夏蓝藻大量生长,死亡腐败后气味难闻,破坏景观;死亡分解耗氧过多,导致其它生物缺氧死亡;分泌毒素,破坏水质,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那么太湖为什么会暴发蓝藻呢? 很重要的一点是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象、水文和地理条件,即是蓝藻爆发的生境。蓝藻有适宜的生境就会爆发。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 1、气温。日均气温高于200c利于蓝藻生长繁殖; 2、光照。晴热天气光照条件好,利于光合作用,蓝藻繁殖快,易上浮,易爆发; 3、风。影响蓝藻的浮沉和使蓝藻顺风向漂浮; 4、降雨。可降低水温、增氧、易于蓝藻下沉; 5、水域形状。蓝藻易聚集于顺风向的湖湾和凹岸; 6、其它。与水动力、水温、水位、水深、气压以及水体的电导、盐度、酸碱度(PH)、扰动、水的垂直分层和稳定性有关,还与微生物、食物链的相互作用等生物环境有关。 其次是基础环境。蓝藻爆发的基础环境条件主要是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1、水体富营养化。根据太湖蓝藻爆发的实际情况,当氮(N)、磷(P)达到一定浓度,蓝藻就可能爆发,但水体的过度富营养化也不利于蓝藻的生长。 2、氮、磷比值。一般认为,在水体富营养化和N/P大于一定比值,且其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蓝藻就可能爆发。 3、影响蓝藻爆发的其他基础环境条件还有有机质、铁和微量元素等。 物种条件。蓝藻爆发必须有蓝藻的种子和种群存在,并有以下两个条件: 1、蓝藻种源基数较高。一年中蓝藻首次爆发的时间和生长繁殖速度,与底

观察种子的结构

《观察种子的结构》 主讲人:王立芳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观察种子的结构》。 首先,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好多生物知识都是直接或间接从实验中得来的。如果在生物教学不重视生物实验的教学,学生就不能获得一定的生物科学知识和相关的生物学技能,因此,要上好生物这门课,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本节内容在本单元非常重要。因为种子是形成下一代植物体的基础,种子中具有将来发育成幼苗的基本结构――胚;学生只有了解植物种子的结构,才能顺利地理解小小的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原因。 教学重点: 1.认识种子的结构。 2.学习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3.比较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 难点: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能力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及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收集种子的活动,体验与人的交流和合作。 (2).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3).通过对种子结构的认识,理解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这一生物学观点。 在教学中,为了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我设计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主要有:实验法,直观教学法,引导发现法,谈话法,合作学习策略。这些策略和方法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有充分体现。 教学过程:

?接下来是教学过程:课前收集材料,情境设置,实验探究,知识检测。 ?(一)课前收集材料 ?教师: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图。 ?学生:搜集不同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南瓜种子,向日葵种子,黄豆等。 ?(二)情境设置 ?新课程要求生物教学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注意使学生在现实的生活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深入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校园高大的树木,翠绿的小草,盛开的鲜花,都是有种子发育来的。它们的种子大小形态千差万别,它们的基本结构是 否相同呢?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导入新课。 ?(三)实验探究 ①注重观察方法按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的步骤观察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②玉米种子的解剖是个难特别强调。③注意安全,此实验学生避免被锋利的刀片划伤。④按照实验内容设计进行实验。⑤得出实验结论即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学生分小组活动在阅读课文内容以及活动要求的基础上,观察解剖大豆、玉米种子,并注意它们在结构上的区别。课件显示探究活动的要求:①

我国典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第10卷 第8期 中 国 水 运 Vol.10 No.8 2010年 8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August 2010 收稿日期:2010-05-17 作者简介:宋益峰(1978-),浙江海盐人,学士,上海市金山区水文站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研究。 我国典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宋益峰1 ,兰 林2 ,吴 江3 (1上海市金山区水文站,上海 201508;2江苏省水利厅,江苏 南京 210029; 3太仓市环境监测站,江苏 太仓 215400) 摘 要:蓝藻水华成为我国浅水湖泊的重大水环境问题。根据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采取相应控制技术减少其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意义。文中综述了目前我国典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治理中物理控制法、化学控制法、生物控制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治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X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0)08-0154-02 一、前言 我国目前66%以上的湖泊、水库处于富营养化的水平,其中重富营养和超富营养的占22%,富营养化成为我国湖泊目前与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水环境问题[1]。与湖泊富营养化相伴随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蓝藻水华[2],蓝藻水华广泛地存在于淡水生态系统中并产生一系列严重的水环境问题[3]。蓝藻水华控制是世界性难题[4~6],迄今采用的控制蓝藻水华的技术有几种:物理控制法、化学控制法和生物控制法。 二、蓝藻物理强化控制技术 1.机械除藻技术 机械除藻技术包括移动式富集湖面蓝藻“水华”技术、气浮捕集蓝藻“水华”技术。沈银武等[7]利用振动重力斜筛、旋振筛和卧螺离心脱水方法,在单机运行的条件下,在滇池于2001年4月和9月的145天中开机1,700h,共收获富藻水17,000m 3,折合干重为325t。试验区收获的蓝藻干粉经检测其平均总氮(N)为8.51%;总磷(P)为0.49%、总钾(K)0.70%和粗有机物43.47%。依此结果计算,相当于从试验区取出氮(N) 27.66 t、磷(P) 1.6t、钾(K ) 2.28 t 和粗有机物141.28t。有效降低了富营养化湖泊的氮、磷等水平和减轻或缓解了大量暴发的蓝藻生物量。 2.水动力控藻技术 吴张永等[8]对流体动力处理蓝藻技术进行了前期室内试验研究,发现实验条件下除藻率可达100%,且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太湖在闾江口到马山岛之间马围长堤附近修建马山大桥,把大堤打通,沟通马山西的太湖与梅梁湖、贡湖、五里湖的水流,促使流入口袋的水流,从袋底顺利流入西太湖,促使湖水在夏季向西北部分流,冬季西太湖水流灌入两湖以冲洗滞水。如此可把两湖与西太湖整体形成循环水流,以使湖水通过自净、分流促使快速换水,抑制蓝藻暴发。 3.超声波控藻技术 超声波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环境技术,被称为环境友好技术[9],具有操作和控制容易,便于引进自动化操作手段,在处理中不引入其他化学物质,而且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功率超声在水体中空化效应产 生的高压、冲击波、声流和剪切力能够有效破坏藻类的细胞结构,抑制叶绿素的合成,降低蓝藻细胞类囊体膜上藻胆蛋白和某些酶的活性。目前有研究将超声波技术应用于自然水体,通过超声短时间的辐照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从而达到控制水华爆发的目的[10]。 三、太湖蓝藻化学强化控制技术 1.湖底充气扬水筒技术 扬水筒技术,将积聚于表层的藻类驱赶至水库底层,由于光照极低以及温度骤降等原因,藻类失去活性而逐渐消亡,并能显著降低水库底层铁、锰浓度。在荷兰阿姆斯特丹Nieuwe Meer 水库中,扬水筒技术实施结果得到证明:其生物量降低为未处理前的1/20,藻类种群结构也由原先以蓝藻为主转变为硅藻、绿藻为主;此外整个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可一直维持在5mg/l 左右,从而扩充了鱼类的生存空间。 2.黏土除藻技术 黏土除藻华技术最早来源于絮凝原理,曾被作为在海洋赤潮暴发时的一种应急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早在1997年,就有专家在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然》上撰文指出,使用黏土除藻可能是治理藻华的最有发展前途的方法。但由于絮凝除藻机理不清、黏土投量太大、藻华复发和二次污染等问题,许多将黏土除藻技术应用于淡水湖泊中清除藻华的尝试一直没有成功,其技术定位为应急措施。 潘纲等[11]通过改性黏土的快速除藻除浊作用启动并强化沉积物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使其自动地进行长期连锁的健康修复过程,发展了既能快速消除水华又能长期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一系列改性黏土技术。通过对26种不同黏土与藻细胞之间多项絮凝性质的研究发现高效黏土絮凝除藻的黏土架桥网捕作用,根据上述科学发现在架桥网捕性能方面对黏土进行改性,结果改性后的黏土不仅特别适合于淡水藻华的清除,而且黏土的投入量也从国际先进的200mg/l,降到了10mg/l,除藻效率达到95%以上。这种环境友好的天然改性剂可以使各种原先不具有除藻能力的当地黏土/沉积物变成高效除藻剂。 3.化学除藻剂

【CN109796061A】一种高效去除藻类孢子的水力空化器【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53849.2 (22)申请日 2019.03.30 (71)申请人 山东大学 地址 250199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山大南 路27号 (72)发明人 孙逊 陈颂英 侯正金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7219 代理人 陈桂玲 (51)Int.Cl. C02F 1/34(2006.01) C02F 1/72(2006.01) (54)发明名称一种高效去除藻类孢子的水力空化器(57)摘要一种高效去除藻类孢子的水力空化器,包括定子、转轴和空化盘,定子内部形成空化腔,转轴安装在定子中且一端伸出定子,该伸出端与转动机构连接,空化盘固定设置在转轴上并处于空化腔中,空化腔内壁和空化盘外壁上均分布有盲孔,定子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采用上述空化器的藻类孢子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单吸泵、搅拌器、第二单吸泵和沉降池,第一单吸泵、搅拌器、第二单吸泵、所述水力空化器和沉降池。本发明通过转动的方式对含藻水体进行空化处理,在定子空化腔和空化盘的周面均设有盲孔,以增加产生空化泡的数量,机械结构简单,对藻类孢子的处理效果好、效率高,不使用其他化学试剂, 因此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109796061 A 2019.05.24 C N 109796061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796061 A 1.一种高效去除藻类孢子的水力空化器,其特征是:包括定子、转轴和空化盘,定子内部形成空化腔,转轴安装在定子中且一端伸出定子,该伸出端与转动机构连接,空化盘固定设置在转轴上并处于空化腔中,空化腔内壁和空化盘外壁上均分布有盲孔,定子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出水管设置在定子的轴向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去除藻类孢子的水力空化器,其特征是:所述定子上的进水管设置在定子的上端和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去除藻类孢子的水力空化器,其特征是:所述定子的轴向外侧设置有出水端盖,出水管设置在该出水端盖,定子外侧面上在该出水端盖内设置有出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去除藻类孢子的水力空化器,其特征是: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增速器和电机,转轴通过联轴器与增速器连接,增速器与电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去除藻类孢子的水力空化器,其特征是:所述空化盘的直径为400mm,厚度为70~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去除藻类孢子的水力空化器,其特征是:所述盲孔的直径为30mm,深度为30mm~6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去除藻类孢子的水力空化器,其特征是:所述空化盘上的盲孔数量为12~20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去除藻类孢子的水力空化器,其特征是:所述空化腔内壁和空化盘外壁的间隙为4mm~8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去除藻类孢子的水力空化器,其特征是:所述转轴的转速为2800r/min~3600r/min。 10.一种藻类孢子处理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9所述水力空化器,还包括有第一单吸泵、搅拌器、第二单吸泵和沉降池,第一单吸泵、搅拌器、第二单吸泵、所述水力空化器和沉降池依次连接。 2

实验蔬菜种子的形态识别与种子质量鉴别

实验一蔬菜种子的形态识别与种子质量鉴别 一目的掌握从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识别蔬菜种子所属种类,并观察种子结构的特点。识别种子的新、陈及其生活力;种子质量的鉴定方法。 二、材料各种蔬菜,包括种、变种、品种。几种有代表性蔬菜浸泡果的种子和新的及陈的种子。 三方法 1. 形态观察仔细观察并记载新的及陈的种子在色泽、气味等方面的区别。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各种蔬菜种子的外部形态,记载其特点如:形状、颜色、种皮形态等。 2. 结构观察观察浸泡果的蔬菜种子,用解剖刀片横剖及纵剖,用放大镜观察各部分结构,并绘图说明。 3. 种子的纯度测定根据种子大小,秤出种子2份,每份5-100克,仔细清除混杂物后再秤重。根据秤重结果计算种子样品的纯洁度。 4. 千粒重的测定将上述纯净的种子平铺桌面成四方形,按对角线取样,划对角线成为四个三角形,取出其中一半种子混合,再如此继续取样,直到只有种子千粒左右时,数出1000粒秤重。 5. 发芽率及发芽势的测定取上述纯净种子,每100粒1份,各2-3份。置于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喜凉菜置于20℃;喜温菜置于25℃恒温箱中催芽。2天后每天记载发芽粒数,直到发芽终止。根据测定结果计算发芽率和发芽势。 四作业 1.根据实验结果,论述识别种子的内容及其重要性。识别种子的要点。 2. 根据所取种子样品的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说明该种子的品质和使用价值。 1.种子的类别: A 真正的种子:仅有胚珠形成。如葫芦科(瓜类)、豆科(豆类)、十字花科(白菜、甘 蓝、芥菜部分根菜)、茄果类、苋菜等。 B 果实:有胚珠和子房构成。菊科、伞形科、黎科。 C 营养器官:鳞茎(洋葱、大蒜)、球茎(芋头、荸荠)、根状茎(生姜、莲藕)、块茎 (马铃薯、菊芋、山药) D 菌丝组织:蘑菇、草菇、木耳。 2. 种子的形态与结构

除藻技术现状和发展

学号:07415215 常州大学 科研实践论文 (2011届) 题目除藻技术现状与发展 学生黄佳佳 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专业班级给水072班 校内指导教师王利平专业技术职务教授 二○一一年二月

除藻技术现状与发展 摘要:本文简要的阐述了我国富营养化水体面临的现状和目前普遍使用的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几种方法,比如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物法等,对其处理效果做出简要评价。并提出了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富营养化;除藻;物理;化学;生物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合理的生活、生产方式导致了水域中氮(N)、磷(P)等营养盐类大量富集,致使全球性水域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据统计,我国60%的湖泊呈富营养状态,并伴随着藻类水华的发生。其危害主要表现在:“水华”爆发时,大面积的水面被藻类覆盖,阳光难以穿透水层,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可能造成水域上层溶解氧的过饱和状态及底层溶解氧的缺乏,这对水生动物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藻类在代谢过程中或藻体破裂后都会释放藻毒素,鱼腥藻、束丝藻和铜绿微囊藻是三种最常见的含有毒素的物种[1]。微囊藻毒素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以外,也是肝癌的主要诱因。最近研究显示,微囊藻毒素还具有胚胎毒性、免疫功能损害等作用[2],而由鱼腥藻、束丝藻产生的是神经毒素,会损害神经系统;大面积的藻类暴发,严重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不仅影响了水体景观,也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1常用的除藻技术 1.1 物理除藻技术 物理除藻技术目前在许多供饮用水水域(如水库)应用的比较多,利用活性炭去除也是目前各自来水公司比较常用的方法。为防治我国密云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董悦安等[3]曾应用部分物理技术(吸附性材料净水和表底层水体交换试验)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区内水中氮和磷的含量比对照区都有所下降,机械除藻试验后,水中的叶绿素含量比除藻前下降;表底层水体交换试验后,试验区内表、中层水体的温度有所下降,温度降低抑制了表、中层水体中藻细胞的繁殖速率,对水华的发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常用的物理除藻方法有机械去除、过滤除藻,黏土除藻和气浮除藻等方法。物理法可直接消除水体中的藻类,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但因其需要昂贵的费用,因此只能用于小水体或大水体的局部水域。 (1)过滤除藻。对于低浊高藻的水体可用微滤机除藻,有资料报道法国处理塞纳河水时,藻类的平均去除率为55%,在我国,其去除率可达70%以上。上海自来水公司进行的一项试验表明[4],滤网对藻类的去除效果优于混凝沉淀,但微滤机对浊度、色度、COD Mn的去除率很低,远不及混凝沉淀。 (2)黏土除藻。孙佩石[5]等利用昆明地区的粘土矿制作了新型轻质除藻材料,在滇池

实验22 水螅生物学研究

实验22 水螅生物学研究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培养水螅。 2.观察水螅的行为与习性,探讨水螅生存的最适条件。 3.研究水螅的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4.学习动物个体一般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5.初步学习查阅文献及设计实验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 活水螅、活饵(水蚤、水丝蚓等)。 三、实验器具与药品 1.器具 由同学根据实验设计自行准备,如:显微镜、放大镜、解剖针、镊子、吸管、培养缸、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刀片等。 2.药品 洗衣粉、食盐、谷胱甘肽等。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 实验前同学查阅文献、资料,就解决以下某些问题或其他生物学问题提出实验设计方案,然后实施,并报告实验结果。 (一)水螅的培养 了解水螅的生活环境以及食物、温度、水质等因素对水螅生长、繁殖的影响。 (二)观察水螅的行为与习性 1.运动 水螅营附着生活,但能通过身体和触手作各种运动,最为常见的是收缩、伸展运动。注意观察,在什么情况下水螅进行尺蠖样运动、翻跟斗运动、或在附着物上滑行、或倒悬于水中。

2.摄食 (1)观察在不同饥饿状态下,水螅遇到食物时的反应,并注意观察其摄食行为。 (2)观察水螅对不同食物的反应。 3.生殖与再生 (1)无性繁殖行为观察。 (2)有性繁殖行为观察。 (3)再生行为观察。 4.对刺激的反应 (1)观察水螅对不同刺激的反应。 (2)观察水螅离体触手对刺激的反应。 (三)实验设计提示 1.选择实验组合 (1)不同饵料、投喂量喂养水螅的对比试验。 (2)不同水质、换水方法和次数对水螅生长的影响。 (3)pH值、温度变化对水螅生殖的影响。 (4)水螅对外界刺激(如洗衣粉、食盐、谷胱甘肽等)的反应。 2.实验计划书及其他 (1)实验计划书中应包括:目的、材料、器具、步骤及预期结果等内容。 (2)在设计实验时应注意设置重复实验及实验对照组,以减少实验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五、作业与思考题 (1)培养获得一定数量的水螅。 (2)以小论文形式报告实验结果。 附录:水螅的采集、培养和装片 1.采集 采集水螅以夏秋两季最为适宜,尤其是3-4月间,水螅的增殖较盛。水螅喜欢生活在富有水生植物着生、较洁净、缓流的小河沟或池塘里,附着在植物体或其它外物上,喜阳光,

动物学实验 实验三 腔肠动物——水螅的形态和内部结构讲义

实验三腔肠动物——水螅的形态和内部结构 腔肠动物,又称刺胞动物,是第一类真正的后生动物。它是处在细胞水平上的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在进化中占重要的地位,为最原始的真后生动物。所有其他后生动物都是经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 【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水螅的形态结构,掌握腔肠动物门的基本特征。 2.认识腔肠动物在动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实验器材】 水螅的整体装片、水螅纵切片及横切片、水螅过精巢及卵巢横切片、水螅的神经网装片。 【实验用具】 显微镜、擦镜纸 【实验操作与观察】 (一)水螅的整体装片——观察水螅的外形 取水螅的整体装片于低倍镜下进行观察。水螅呈筒形,下端为基盘,有许多粘细胞,能分泌粘液附于它物,另一端为圆锥形突起的垂唇,垂唇的中央为口,呈星形,在垂唇的周围有细长的触手(图3 – 1)。对某些水螅装片,还可见在水螅身体上部有由体壁外胚层长出的指状突起——精巢和身体的下部的球状突起——卵巢(图3 - 2)。

(二) 水螅的横切片 低倍镜下观察水螅的横切片(图3 - 3),辨认出组成水螅体壁的外胚层、中胶层、内胚层以及消化循环腔。 图3 – 3 水螅体壁横切面 (三) 水螅的纵切片 低倍镜下观察水螅的纵切片,区别出水螅的口端和基盘、触手和消化循环腔。结合横切片的观察,辨认出组成体壁的外胚层、中胶层和内胚层。然后仔细观察纵切的触手,注意其结构与体壁是否相同?触手是否有腔?它与消化循环腔的关系怎样? 将体壁较清晰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换高倍镜再仔细观察下列各部分(图4 – 5和4 - 6)。 1. 外胚层 位于体壁的最外层,由各种细胞组成。 (1)外皮肌细胞:这种细胞是表皮细胞,为外胚层的主要组成细胞,呈短柱形。 (2)间细胞:圆形,大小近似皮肌细胞的核,它们常成堆或零散的分布在外皮肌细胞的基部。 (3)感觉细胞:体较狭长,分散于皮肌细胞之间。 (4)神经细胞:位于外胚层的基部,这种细胞都有2 - 3个或更多的细长的突起,彼此相互联络成网状,但没有经过特殊染色的玻片标本,则不易见。 (5)刺细胞:分布于皮肌细胞之间,以触手和垂唇处为最多,刺细胞向外一端有一刺针,内具一细胞核和刺丝囊。 (6)粘细胞:在外胚层主要分布于基盘,能分泌粘液附着在叶片或其它物体上。 2. 中胶层 位于内外胚层之间,为薄而透明的胶状物质。

水中蓝藻对人体的危害

水中蓝藻对人体的危害 自来水的使用是城市居民生活所必须有的,否则很难生存。那你知道自来水中有那些危害吗?新建的房子还好,特别是一些年代比较久的高层楼房因为必须采取二次供水,而二次供水的水箱无法保证按时清洗,形成污染源。可怕的是这种污染源会生成蓝藻,估计很多人可能会不认识蓝藻,笔者告诉大家蓝藻能产生毒素和致癌物! 蓝细菌是蓝藻的学名,在部分蓝藻内部的特定区域存有藻毒素,蓝藻毒素内分为很多种,通过其危害方式可分为肝毒素和神经毒素,它们是已知的会侵袭肝脏和神经的毒素,另一类毒素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当蓝藻细胞破裂或死亡时,毒素就会被释放到水中,当暴露在含有蓝藻毒素的湖水中,虽然一部分人会生病,但是饮用含有受污染藻类的水却未必会导致死亡。长期地暴露在含有蓝藻肝毒素的水中,即使含量较低,也有可能对人体产生长期的或慢性的不利影响,如果你不断的摄入含有蓝藻的水,鱼或者其他水产品,就可能会产生头痛,发烧,腹泻,腹痛,反胃或者呕吐。如果你在受污染的水中游泳,也有可能会产生皮肤发痒或者眼睛、皮肤受到刺激,如果你怀疑直接接触到了污染水源并且身体发生了不良反应,用干净水冲洗身体并立即联系医生,煮沸的水不会去除蓝藻中的毒素,因为你不可能凭借水的外表,气味或者味道去检测毒素的存在,只有化学测试才可以。 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1g/L,化学性质相当稳定。在水中藻毒素自然降解过程是十分缓慢的,当水中的含量为5ug/L时,三天后,仅10%被水体中微粒吸收,7%随沙沉淀。藻毒素有很高的耐热性,加热煮沸都不能将毒素破坏,也不能将其去除;自来水处理工艺的混凝沉淀、过滤、加氯也不能将其去除。有调查试验研究表明在某湖周围3个自来水厂的出厂水中检出低浓度的藻毒素(128~1400ng/L),结果提示采用常规的饮水消毒处理不能完全消除水体中的藻毒素。 对于人类健康,微囊藻毒素也具有很大危害性。其中MC-LR的半致死剂量(LD50)约为50~100 ug/kg。人们在洗澡、游泳及其他水上休闲和运动时,皮肤接触含藻毒素水体可引起敏感部位(如眼睛)和皮肤过敏;少量喝入可引起急性肠胃炎;长期饮用则可能引发肝癌。

初中生物 观察种子的结构——教学案例

观察种子的结构——教学案例 观察种子的结构——案例 目标: 1、了解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2、了解种子的外形和颜色特征 3、掌握种子的结构,理解单子叶植物种子与双子叶植物种子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难点:描绘种子的结构 提前准备:1、绿色开花植物生活史挂图、标本、多媒体课件。 2、浸泡过的菜豆种子,玉米种子,黄豆种子,放大镜,解剖刀,镊子,解剖盘,碘液、种子的结构挂图。 能力培养: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设计: ●一、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师:请同学们观察挂图后,描述图中的绿色植物生活史。 生:种子幼苗成熟植物体花果实(含种子) ●二、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师:先观察实验桌上几种种子的外表形态,看看有什么特征?并出示种子结构挂图。 学生观察后,回答:“种子的形状不相同,但都有一个瘢痕”。 师:这个瘢痕就叫种脐它有什么作用? 学生挤压吸足水分的种子后,回答:种子吸收水分、有机养料的通道。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用镊子夹住豆粒,在种脐的对侧用解剖刀轻轻地划一个小口,将种皮剥下来,露出里面的胚。然后掰开两片肥大子叶,用放大镜观察胚根、胚轴、胚芽等的位置及连接关系。 学生认真操作和观察。

三、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师:请同学们先观察玉米外形,在玉米种子的一侧,透过厚皮可隐约看到什么? 生:里面的胚。 师:用镊子夹住玉米粒沿中线用解剖刀纵向切开,用放大镜观察纵切面。并比较玉米种子和与菜豆种子在结构上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学生认真观察,回答: 1、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都种皮和胚。 2、不同的是菜豆种子没有胚乳、子叶2片,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 玉米种子有胚乳、子叶1片、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 师:把一滴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看有什么变化? 生:胚乳会变蓝色。 师:请同学们完成活动手册上练习题,并进行个别辅导。 学生认真做练习。 师:实验结束后,各组把种子带回去放在玻璃瓶中,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看看 胚根发育成什么?胚芽发育成什么?胚轴发育成什么? 学生整理实验桌。 板书设计: 种皮:保护作用 种皮和果皮 菜豆胚根 胚芽玉米胚乳 胚根 胚子叶:2片胚轴 胚轴胚胚芽 双子叶植物:种子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子叶:1片 单子叶植物:种子中只有1片子叶的植物。

蓝藻无害化絮凝及悬浮收获技术

“蓝藻无害化絮凝及悬浮收获技术”项目实施计划 海洋学院朱明 一、项目目标: 选择蓝藻特定的生长时期和特定的气候条件,在低于蓝藻水华密度的水体中添加无毒的絮凝剂促进蓝藻的絮凝和上浮;设置可拆卸变形围隔,利用风力或机械力量富集上浮蓝藻,并采用吸尘器原理的“藻、“水”分离的吸藻装置和“斜面沥水风干式蓝藻收获装置”实现水华蓝藻的即时高效收集、浓缩和干燥处理,从而大量去除水体中的蓝藻,预防蓝藻水华的发生,该套装置同样适用于蓝藻水华的快速去除作业。 二、项目技术优点与环保优势: 该项技术可以实现蓝藻的活体收集和高效去除,从而大幅度减少水体中蓝藻数量,从源头上预防蓝藻水华的发生,最大限度避免蓝藻及蓝藻毒素对水体的污染,提前预防蓝藻水华的发生,从根本上改变水质状况并促进生态恢复。 该项技术与传统的蓝藻治理方法(化学杀灭蓝藻和絮凝沉降)相比具有独特的生态优势,所使用的絮凝剂本身无毒(实验证明即使对轮虫、枝角类等低等微小生物无不良影响),且从水面去除活体蓝藻,不会造成蓝藻毒素的外泄和生物死亡以及化学试剂残留等造成的二重污染,可以满足太湖水域(特别是水源地)的蓝藻去除和水华预防工作所需的严格的环保要求。 三、项目意义: 该项成果将改变蓝藻(水华)治理中“守株待兔(水华)”的被动局面,掌握预防水华和清除蓝藻的主动权,“以攻为守”预防蓝藻水华的形成,保证特定水域(水源地)的良好水质(达到III类以上水质标准),为有效控制蓝藻的生长规模和预防水华发生提供重要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支持。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促进湖区原生态的恢复和稳定,对稳定沿湖各地的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繁荣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为其它遭受蓝藻污染水域环境治理和生态重建树立典范。 四、考核指标: 撰写研究报告一份;获得蓝藻无害化絮凝剂1-2种(组),总结蓝藻絮凝及自动起浮的环境响应模型一套,提供蓝藻(水华)连续收集技术方案和实用机械一套,除藻方法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进入产业化开发阶段,核心技术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预计发表高水平论文3篇以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新技术2-3项。项目成果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项1-2项。

水螅刺丝囊的分离与观察pdf

刺细胞(cnidoblast)系腔肠动物所特有的微细结构,遍布于体表,触手上特别多。水螅(Hydra)的每个刺细胞有一核位于细胞一侧,胞内有囊状的刺丝囊(nematocyst),淡水水螅的刺丝囊依据其形态和功能分为4种,刺丝囊内贮有毒液和盘旋的待发射的刺丝。每种刺丝囊的大小、内部刺丝的盘旋状态是淡水水螅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观察刺丝囊结构一般采用压片法,即在显微镜下进行整体活体压片观察。该方法观察效果较差,也不易拍摄出清晰的显微照片。为此,作者利用不同浓度的MgSO4、NaCl等常规试剂,反复实验探索分离刺丝囊的方法。经实验比较,MgSO4和NaCl可取得满意效果。1方法 1.1MgSO4分离法在精度为0.1mg分析天平上称取10g分析纯MgSO4·7H2O(分子量:246.47),用高纯水配制体积浓度为10%的MgSO4溶液。用吸管吸取数只水螅于培养皿,吸干水液,滴入10%的MgSO4溶液至完全淹没水螅,浸泡6 min后置于载玻片上,用手术刀片将头部(见图1)切下,身体部分弃之。用高纯水清洗离体的水螅头部2~3遍,加2~3滴高纯水浸泡2min,移至解剖镜下,可观察到外胚层组织逐渐裂解,细胞与刺丝囊游离出来。此时盖上盖玻片,置于数码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刺丝囊结构很清晰。本实验另对水螅胃区、芽区、茎区和基盘(见图1)的刺丝囊分别进行了观察,发现单独取水螅1~2条触手的实验效果更好些。但是,有的物种的钩刺丝囊在触手上非常少见,而在垂唇端部很密集,故对有些物种取水螅头部进行观察和拍摄数码显微图片比较合适。1.2NaCl分离法称取3g分析纯NaCl(分子量:58.44),高纯水配制体积浓度为3%的NaCl溶液。用吸管吸取数只水螅放于培养皿中,加3%的NaCl溶液至完全淹没水螅,浸泡5min取出放于载玻片中,用消毒过的手术刀片将头部切下,身体部分弃之,盖上盖玻片,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获得同样效果。 1.3显微数码照片拍摄刺丝囊大小一般在5~ 20μm,需在油镜下观察和拍摄数码图片,拍摄前把数码像素调到最高。用吸水纸将盖玻片周围多余水分吸干,为防止装片内的刺丝囊游动,影响观察和拍摄成像效果,取Olympus专用显微镜油,在 图1水螅不同体区名称及实验切割位置(虚线);图2穿刺丝囊(stenotele);图3~5钩刺丝囊(holotrichous isorhiza);图6粘刺丝囊(atrichous isorhiza);图7卷刺丝囊(desmoneme);比例尺(scale bars):2~7=10μm 水螅刺丝囊的分离与观察 黄晓莉文晓芬汪安泰* (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摘要水螅的刺丝囊依据其形态和功能,有穿刺丝囊、钩刺丝囊、粘刺丝囊和卷刺丝囊4种,是淡水水螅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使用多种化学试剂探索分离刺丝囊的方法,实验发现利用10%的MgSO4或3%的NaCl处理离体触手5~6min,用高纯水清洗后制作装片观察,可以获得最佳的显微图片和观察效果。最后初步探讨了不同体区刺丝囊的结构特点。 关键词水螅刺丝囊分离形态 中国图书分类号:Q915.813+1文献标识码:B *通讯作者 54生物学通报2008年第43卷第7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