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临床分册

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临床分册

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

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临床分册

王 冰 杨上善 张介宾 (注)

主 编 王玉兴

副主编 于 越 杨锦惠 阚湘苓

编 委 (按姓氏笔画排列)

于 越 王玉兴 王志鹏

王思颖 王洪武 李述萍

李晓东 李德杏 杨 坤

杨琳琳 杨锦惠 张迎春 常 柏 矫正强 阚湘苓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临床分册/王玉兴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0(灵兰书院·中医经典三家注系列)

ISBN 978-7-5132-1600-5

Ⅰ.①黄… Ⅱ.①王… Ⅲ.①《素问》—注释 Ⅳ.①R221.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196498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 ********

北京市泰锐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1230 1/32 印张12.5 字数370千字

2013年10月第1版 2013年10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32-1600-5

*

定价 29.00元

网址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f10212450.html,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 ********

购书热线 010 ******** 010 ********

书店网址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f10212450.html,/qksd/

官方微博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f10212450.html,/cptcm

西汉·刘向、刘歆父子著录《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至今已有两千余年,大凡成就卓著的医学大家无一不对其奉若神明而仰慕之、精研之、遵循之、践行之。历代《内经》研究成果迭起,尤其近30年来更是异峰凸显,可谓《内经》研究的黄金时期,无论成果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前无古人的。近日欣喜而用心地习读了津门内经学研究专家王玉兴教授所纂《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颇受教益和启迪。他以独特的视角和发人深省的方法投入研究,使人似曾相识却又耳目一新。

据我所知,玉兴教授所供职的天津中医药大学之于《内经》研究基础坚实、学风朴实、工作扎实。他早年师从于著名医史文献学专家郭霭春教授和内经学专家王士福教授,且尽得所传,故于文、史、哲、医功底深厚,治学严谨,学贯古今,堪称《内经》传承之碣石和砥柱。当今中医队伍鱼龙混杂,不但学风浮躁、急功近利者有之,更有些许不懂《内经》、不懂中医、不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却对《内经》乃至中医学术指手画脚、妄述妄贬者,对此他深感忧虑与不安,惴惴于瑰宝之失泽,惶惶于真言之不彰。于是恪守孔夫子“述而不作”的古训,借鉴宋人纂《史记三家注》而集裴骃、司马贞和张守节三家名注;借鉴清医郭汝聪纂《本草三家合注》集张隐庵、叶天士和陈修园三家之注;还借鉴王冰、马莳、张隐庵三家对《素问》注释纂集(见《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经》)的先例,在仔细勘校的基础上,沿袭通行本《素问》篇目顺序,将《素问》研究史上地位显赫的王冰、杨上善、张介宾的研究成果,依次纂集于相应经文之下。这一体例避免了研读时费力费时的翻检。尤其是杨上善、张介宾两位大家,尽管匠心独具地将《素问》原文按其内容拆割别类使之系统,但却给速检或通读原文及注释者带来不便,《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的编纂恰好解决了长期羁绊和困扰读者的这一难题。

《素问》自其成书以降代有研究,其中文献研究方法最为常见。无论是杨上善、王冰的研究,或者是如今《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的纂集,均属传统文献研究。因其成书久远,“文义高古渊微”(张介宾《类经·序》),加之传抄刊刻造成的讹、脱、衍、倒等问题的确不少,历代医家和学者遂将文献学方法列为《素问》研究之首选。他们以古典校雠学方法、经验及成就,发掘搜集、整理研究《素问》,去伪存真,阙疑补漏,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力求保持、恢复(或接近)其原貌,使之为各个学科、各个层次的专业工作者所了解、掌握和利用。

由于《素问》的专业特征和时代特征十分浓郁,不注不释,后人难以读懂,不懂不通则无从谈及研究及应用,所以在其成书不久,西晋·皇甫谧在其所著《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中即首开分类研究之先河,此后的梁·全元起,唐·杨上善和王冰,北宋·林亿,明·马莳、吴崑、张介宾,清·张隐庵、高世栻、姚止庵等,都对《内经》作了各具特色的注释。

梁·全元起所作训解是《素问》早期注本。据载,全氏训解时,《素问》仅存八卷,卷七已佚,计注释六十八篇,宋时尚存,此后亡佚,在《新校正》中其篇目得以保留,而且此书对杨上善《太素》注和王冰《素问》注,都曾产生过明显影响。全氏之注不仅保存了王冰次注之前的《素问》面貌,而且他善于在讲清医理的同时把对词义的解释融合于串讲之中。《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将全元起的高深见解与《新校正》的真知灼见毫无遗漏地收载其中,为深入考查《素问》提供了完整的资料。

唐初杨上善奉敕撰注的《太素》是分类注释《内经》的早期作品,其将《素问》和《九卷》(即今《灵枢》)原文分为十九大类,每类分若干篇目并加以注释。书中涉及《素问》的部分保存了王冰改动之前的原貌,具有很高的文献学价值。与此同时,杨氏注,熔雠校诂训、发明医理于一炉,实为研习《素问》之所必读。借助《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将杨注与王冰和张介宾注对比参详,是不难发现杨氏诸多贡献和治经特点的。

中唐·王冰在重新编次《素问》的同时,对经文作了系统而详尽的诠释。他“精勤博访”、“敷畅玄言”,对经旨多有发挥。王氏注语竟达4479条之众,所引文献有40种之多。他所采用的校勘、注音、释词、解句、明理诸法为后世研究整理医籍所效法。尤其是将其渊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用于注疏之中,使诸多博奥难识的经文得以焕然冰释。经过王冰次注,使《素问》宏旨大义得到了进一步的阐扬和拓展,并且成为后人注释《素问》的基础和规范。北宋·林亿等在对王冰《素问》进行校勘的同时,又增注文1340余条,其于王注既补未注之文,又正疏解之误,更达未尽之义。在《新校正》中,林亿等除引全元起、杨上善、孙思邈、秦越人、吕广等人之说外,又多申己意,对进一步阐发经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对王冰和林亿等校注的珍贵文献,无一遗漏地尽收其中,对今后研读《素问》助益良多。

明·张介宾既是一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理论家和评论家,又是一位具有高深理论造诣的临床家和实践家。他远绍其业,所著《类经》可谓《内经》分类研究最有成就、最为完整的著作。书中将原文分为十二类,分别摘引《内经》原文,“以类相从”,详加注解,不仅征引、解释并评论了前人的说法,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该书纲目清楚,条分缕析,多从易理、五运六气、脏腑阴阳气血理论等角度阐发经文蕴义,颇能启迪后学。特别是对于诸如“命门”、“寸口诊脉”、“元气”、“三焦”等重大命题均有独到见解和发挥,确有义理周详、畅晓明白、见便得趣、悉具本原等优点。凡此种种,皆在《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中体现无遗,同时也克服了通读和检阅《类经》不便的先天缺陷。

纂集《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是一件极为枯燥而艰辛的事情,若非对《内经》事业之钟爱,不是对中医药事业未来发展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绝不会付出令孜孜于功名利禄者难以想见的艰苦,。无论从全书对原文的校对和析拆,抑或对三家注释的汇集和加工,包括段落的厘定分合、文字的繁简转换、经注的标点使用,凡此种种无一不需严谨审慎。此书玉成充分体现了玉兴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识功底。可以断言,行将付梓的《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将是一部大益学术和惠及后学的难得之作。

陕西中医学院 张登本

2013年6月谨识于古都咸阳

一、本书以王冰次注、林亿新校正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为基础,附以杨上善奉敕撰注、萧延平校正的《黄帝内经太素》和张介宾所著《类经》。

二、《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称“王冰”)以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1550)武陵顾从德翻刻宋本为底本,参考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黄帝内经太素》(称“杨上善”)以1924年兰陵堂萧延平校本和1979年中医研究院据日本盛文堂汉方医书颁布会本排印的《缺卷覆刻〈黄帝内经太素〉》为底本,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年铅印本和1981年日本オリエント出版社《仁和寺本〈黄帝内经太素〉》影印本。《类经》(称“张介宾”)以明·金阊童涌泉刻本为底本,参考196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三、《太素》萧延平校语(即“平按”)和《类经》张介宾注中涉及原文指向,即见《素问》或《灵枢》某卷某篇者概予删除。《类经》张注中涉及引导阅读《类经》书内某类某项以及《类经图翼》《类经附翼》者,在不妨碍理解的前提下概予删除。

四、书中根据主题对经注进行了分段。如段末出现“下文曰”等语句未完结的情况,不以句号结尾。有关方位名词,凡因竖排改横排而受到影响者,概予径改,如“右”改为“上”,“左”改为“下”等。凡无害文义、医理以及注释的繁体字均径予简化,否则不予擅改;异体字改为通行规范字,但对于个别具有特定含义的文字则予以保留,如“痠”不改为“酸”。避讳字、穴位别名原则上不改动;古代通用字原则上不改动,以保持底本原貌。对书中医理不做注释。凡书名、人名、地名,一般不作注释。

五、因卷帙所限,各书序跋均不转录,意欲深究者可寻原著阅读。

六、为方便阅读,将本书分为基础、临床、运气三个分册,独立成书。

凡 例

卷第九

热论篇第三十一①

刺热篇第三十二①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①逆调论篇第三十四①卷第十

疟论篇第三十五①

刺疟篇第三十六①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①咳论篇第三十八①

卷第十一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①腹中论篇第四十①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①卷第十二

风论篇第四十二①

痹论篇第四十三①

痿论篇第四十四①

厥论篇第四十五①

卷第十三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①奇病论篇第四十七①大奇论篇第四十八①脉解篇第四十九①

卷第十四

刺要论篇第五十①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①刺禁论篇第五十二①刺志论篇第五十三①针解篇第五十四①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①卷第十五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①经络论篇第五十七①气穴论篇第五十八①气府论篇第五十九①

卷第十六

骨空论篇第六十①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①

卷第十七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①

卷第十八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①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①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①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1〕。或愈或死,其死②皆以六七日之间〔2〕,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3〕。

①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在第五卷。

②其死:《太素》无此二字。

〔1〕【杨上善】夫伤寒者,人于冬时,温室温衣,热饮热食,腠理开发,快意受寒,腠理因闭,寒居其□□□寒极为热,三阴三阳之脉,五脏六腑受热为病,名曰热病。斯之热病,本因受寒伤多,亦为寒气所伤,得此热病,以本为名,故称此热病,伤寒类也。故曰:冬伤于寒,春为温病也。其病夏至前发者,名为病温;夏至后发者,名为病暑也。

〔2〕【杨上善】阴阳二经同感,三日而遍脏腑,营卫不通,复得三日,故极后三日,所以六七日间死也。

〔3〕【王冰】寒者,冬气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最乘杀厉之气。中而即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夏至前,变为温病;夏至后,变为热病。然其发起皆为伤寒致之,故曰: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新校正云:按《伤寒论》云: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与王注异。王注本《素问》为说,《伤寒论》本《阴阳大论》为说,故此不同。

【杨上善】其不至脏腑两感于寒者,至第七日即太阳病衰,至九日三阳病衰,至十日太阴病衰,至十二日三阴三阳等病皆衰,故曰其愈皆十日以上,其理未通,故请闻之也。

【张介宾】伤寒者,中阴寒杀厉之气也。寒盛于冬,中而即病者,是为伤寒。其不即病者,至春则名为温病,至夏则名为暑病。然有四时不正之气,随感随发者,亦曰伤寒。寒邪束于肌表,则玄府闭,阳气不得散越,乃郁而为热,故凡系外感发热者,皆伤寒之类。

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1〕。其脉连于风府〔2〕,故为诸阳主气也〔3〕。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4〕。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5〕。

〔1〕【王冰】巨,大也。太阳之气,经络气血,荣卫于身,故诸阳气皆所宗属。

【杨上善】巨,大也。一阳为纪,少阳也;二阳为卫,阳明也;三阳为父,太阳也。故足太阳者,三阳属之,故曰诸阳之属也。

【张介宾】巨,大也。太阳为六经之长,统摄阳分,故诸阳皆其所属。

〔2〕【王冰】风府,穴名也。在项上入发际同身寸之一寸宛宛中是。

〔3〕【王冰】足太阴脉浮气之在头中者凡五行,故统主诸阳之气。

【张介宾】风府,督脉穴。太阳经脉复于巅背之表,故主诸阳之气分。

〔4〕【王冰】寒毒薄于肌肤,阳气不得散发,而内怫结,故伤寒者反为病热。

【张介宾】人伤于寒而传为热者,寒盛则生热也。寒散则热退,故虽甚不致死。

〔5〕【王冰】脏腑相应而俱受寒,谓之两感。

【杨上善】足太阳脉直者,从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其风府在项入发际一寸,则太阳之气连风府也。诸阳者,督脉、阳维脉也。督脉,阳脉之海。阳维,维诸阳脉,总会风府,属于太阳。故足太阳脉,为诸阳主气。所以人之此脉伤于寒者,极为热病者也。先发于阳,后发于阴,虽热甚不死;阴阳两气时感者,不免死也。

【张介宾】表里俱受,是谓两感。

帝曰:愿闻其状〔1〕。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2〕,故头项痛,腰脊强①〔3〕。二日,阳明受之〔4〕,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②而鼻干,不得卧也〔5〕。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③,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6〕。三阳经络④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⑤者,故可汗而已〔7〕。

①头项痛,腰脊强:《太素》作“头项腰脊皆痛”。

②目疼:《太素》此无二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