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模一 - 智悲佛网

模一 - 智悲佛网

模一 - 智悲佛网
模一 - 智悲佛网

第五十六课

所说支分 名义

中观庄严论释 真实分析所说论义 译礼

所说论义 论义

如是分析之必要 尾义

认清二谛之理

抉择所知二谛之义 遣除于此之争论

论义 如是通达之功德

以赞如是二谛之理而摄义

宣说胜义中万法不存在 认清二谛之理 建其理 宣说世俗中有实法存在

破周遍之实一

建立离实一

建立宗法 破不遍之实一

建其理 建立离实多

建立周遍

破粗大之实一

破实一之外境

破不遍之实一 破微尘之实一

破实一之识

破认为外境存在宗派所许的实一之识

破实一之识

破认为外境不存在宗派所许的实一之识

破不共各自观点

破认为外境存在宗派所许的实一之识

以说共同实一之识不容有而结尾

破自宗有实二派之观点

破不共各自观点

破外道之观点

破无相有部宗之观点

破自宗有实二派之观点

破有相经部宗之观点

认识自证之本体

建立自证合理

破无相有部宗之观点说明境证非理说明彼为自证之合理性

说明无相观点不合理

希望大家在听课的时候,对于正在讲哪一个科判一定要清楚。在认识自证之本体这一科判当中,麦彭仁波切运用比较广的理论,宣说了三种不同的观点——相识等量、异相一识、相识各一。这里有很多道友可能会误解,认为只有异相一识是唯识宗的观点,实际以上都是唯识宗的观点,经部宗同样也可以分为上述三种观点。

总的来讲,麦彭仁波切通过理证的智慧抉择名言时说,相识等量的宗派非常合理。在这个过程中,也讲到了因明前派以及格鲁派个别高僧大德的观点,当然格鲁派大德承许异相一识是有其密意的,但有些后学者没有通达其密意而作了直接承许,这样就非常不合理。

如果承许相识各一,眼睛见到花色的布时就不应该承认是花色的布,因为你并没有见到具有各种颜色的外境,这种说法显然不合理。如果承许异相一识,花色的对境在外境上确实存在,但在能取上不显现,也就是能取上只有一个而外境却有千差万别的行相,这一点肯定不合理,因为外境所取是通过能取来判断的。

所以,只有在“相识等量”这一宗派的基础上,蝴蝶身体上的斑斓色彩才可以被眼识所见。而依靠异相一识的承许,对境的颜色虽然五彩缤纷,能取却只有一种颜色,这显然不合理。或者,对境明明具有花花绿绿的很多颜色,却固执己见地说:“对境只有一个,有境也只有一个。”这样的能所各一也不合理。正如前面所讲,

对境并不是如无分微尘一样不可分割,既然对境并非唯一的整体,能取为什么不能分?应该是可以分的。因此后两种观点显然不合理。

为什么不合理呢?首先讲相识各一这一观点。他们说外境的白色、红色等斑斓色彩都是存在的,虽然以次第性的方式见到,但速度太快的缘故,根本不能发觉。这种说法并不合理,比如“拉达”是藤条的名称,而“达拉”是达拉树的名称,如果快速重复“达拉”和“拉达”,也就根本分不清到底说“达拉”还是说“拉达”。同样,白、红等众多颜色在眼识前瞬间闪过,因此成为同时见对境上的白色、红色等,这样一来,红色变成蓝色……有境已经全部错乱了。

如果是异相一识,对境上存在白色、红色、蓝色等各种行相,但各种行相的能取并不存在,这样就成了识和行相二者毫无瓜葛。因为识上只有一种行相,所取相则是各种各样的,即使名言中也不合理。而且,显现的对境“蓝色”也具有中、边等分类,取蓝色部分的有境能取也应该存在如此多的不同分类,假设你说不存在这些分类,所谓的“唯识”已经成了无分之识。那么,在这一识上无有任何分类,所取却有各种各样的不同分类,此无分之识又怎么能作为正量呢?肯定不是正量。比如一块花色的布虽然有种种不同颜色,但在镜子里显现时只显现了一种颜色,毫无疑问,这块镜子已经坏了……

而承许“相识等量”的这一观点,在名言中堪称为取所量的正量。承认瓶子为多种微尘组合的自性从而否认“无分”瓶子的人,正是因为在识面前显现为“有分”才作如是承许的。比如照镜子时,面容上的任何部位都可以现见,镜子就是一种正量。同样,外境有多少种颜色,只有依靠眼识来了知,这一点如果不承认,有部宗所承认的微尘组成的瓶子也应该不合理了。

在此“相识等量”的观点中也是同样,所取能取同类的两个识不会在同一时间生起,因为这两者只是在假立名言中分的,实际上无有异体。这一点一定要清楚,所取分是指外境具有各种显色和形色,能取分则是指眼识。当然,这是以色法为标准来讲的,实际上,包括意识在内的六识都可以有能取和所取的部分。

我们也不要认为:既然每个识都可以分能取和所取,那是不是同时产生了同类的两种识,这样不会有两个相续的过失吗?

从外境和有境的角度来衡量虽然是一个识的本体,但从反体上可以分为多种。比如眼耳鼻舌等五根识虽然在同一时间中产生,其实只有一个识的本体,但从反体或者从取外境的作用上可以产生不同的五种识。如同见到白色的布时,虽然只有一个见白布的识,但是其中又可以分为见白布东方微尘的眼识和见白布西方微尘的眼识,这些识虽然不同,但也不会出现多个相续的过失。

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分析清楚,不然,有时说有两种识就会导致众生变成两个

相续;有时又说眼识的本体不是耳识、耳识的本体不是鼻识……。真正来讲,这些不同类别的识并非本体不同,从识的本体上来讲是一体的,但识的内部存在很多不同的分类。比如总的可以说只有一个见蝴蝶的识,但这其中也可以分取白色的眼识和取蓝色的眼识,这两个识不能称为一体。

因此,眼识、鼻识是不是两种识呢?从识的角度可以说都是识的本体。那此二者是一体还是他体?如果说是他体,众生应该有两种相续了;如果是一体,眼识变成了鼻识、鼻识变成了眼识……。实际上,虽然都是识的本体,但是五根识当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有很多的不同类别,总的来讲都属于阿赖耶识或者意识的范畴。同样,所谓的能取与所取也只是在名言中假立为两种,实际上是一体的。

在整个藏传佛教当中,萨迦派在安立名言时以假相唯识为主,格鲁派虽然以真相唯识为主安立名言,但是并不承认相识等量这一观点。麦彭仁波切说,此处宣讲的道理,任何大德都没有如此分析过,但即使是我孤身一人也可无所畏惧地说:“在名言中绝对要承认这一道理。”具德法称论师虽然没有明显宣说这方面的道理,但是他的究竟密意也是如此承许的。

一般来说,汉传佛教对闻思向来不太重视,很多人对转神山或者讲神通、气脉明点有很大的欢喜心。但是藏传佛教和印度佛教当中,有关中观和因明的论典是极其兴盛的,即使如此,像麦彭仁波切此处所抉择的观点那样,如此众多的论典当中是否作过宣说呢?这一点,只要诸位智者拜读一下印藏诸位高僧大德的所有论典就会一目了然。

大家对这一问题一定要重视。不论学因明、俱舍或者大圆满,都应该有一种重视的态度,这一点非常关键。学习任何一个学问都需要有一种兴趣,因此希望你们还是应该下一定的功夫,否则,如此甚深的智慧不可能轻而易举融入你的心间,包括法王如意宝在内的高僧大德们都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自宗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智慧的确非常殊胜,以前法王如意宝也经常说:我的传承弟子相续中的一分智慧以上,也完全来源于麦彭仁波切的加持。所以,对于所学习的论典,金刚道友之间一方面应该互相探讨,另一方面一定要诚心祈祷自宗不共的传承持明上师,这样一来,其中很多甚深的内容也会轻而易举通达的。

关于这一问题,虽然有许许多多需要阐述的,但暂且简略说明到此。下面宣讲真实颂词的意义。

有部宗的观点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比如直接见外境、不承认自证现量、时间成实、得绳实有、虚空实有等等。他们认为:自证是不合理的,因为所取是识,能取也是识,此二者是一本体的,如此一来就成了自己对自己起作用。佛经中说自己对自己起作用是不合理的,很显然,自证不可能合理。

尽管从形形色色之现境、能取之有境各自存在这一角度安立了所取与能取,但实际上,任何识只有遣除了车、墙等无有明觉的无情法自性,具有明觉法相的识方能得以产生。因此,凡是非无情法的自性就称为自身识或者自明自证。

自证应该是这样的,它并不是能取和所取分开的。其他论典中一直对自证到底是自己了知自己还是他识来了知等问题进行分析,有人认为这已经成了胜义谛的分析。实际上,麦彭仁波切在其他论典中说过:这种观察不会成为胜义的观察,真正的胜义观察是通过自生、他生等推理,说明所谓的成实在以理观察时根本不能成立。否则,“这个讲考是我考的还是你考的”、“这个包是你的还是我的”也不能观察了,因为一观察,这个包就不见了……

午二、说明彼为自证之合理性:

一无分自性,三性非理故,

彼之自证知,非为所能事,

故此为识性,自证方合理,

此处说,自证是一体的,根本无有其他的自性,不存在所知、能知和知者,它就是自明自证的。由于根本不是能取所取的这种了知,所以,这种识的本性称为自证非常合理。

所谓的“自证”必须排除其他有实法,而且是除自身以外再无有其他分的自性。对于它来说,所证的对境、由彼所生的证知者与所生之果——自证的本体皆不合理。因此,所说的识之本身证知自己,并非是像斧头砍木柴一样,真正产生由识所证知的对境以及能证知那一对境的事物。

直接来讲,不能说自证存在境、有境或者能生、所生,否则,自证到底是产生已经产生的还是产生从未产生的?如果说产生从未生的则不合理,自证还不存在的缘故,根本不能产生。如果说产生已生就更不合理了,因为能力已经具足,根本没有必要再次产生,而且,如同宝剑不能割自己一样,自己对自己起作用也完全不合理。

由于瓶子等对境是无情法,因而它们不可能有明觉,我们想要了知瓶子就必须依靠心识。而所谓的自证识无须像瓶子那样依靠其他法来了知,它不需要分真正的能取和所取,完全是自明自证的。因此,麦彭仁波切说:所谓的自证并不存在真正的能取、所取,只是成立心识的自明自知,这一点在名言当中必须成立。有关这一问题,无须多加观察,只要稍作分析就可以完全通达。

因此,只要相续中有自证产生,明觉的心就已经出现了,虽然不需要其他法来了知,但也不会出现不成为自证的过失,比如“船夫自己将自己渡过了江河”以及“灯自身照明自体”一样。

有人如果问:船夫是自己渡过了江还是他人渡的,这样观察会不会成为胜义的观察呢?不会成为胜义的观察。我们问船里坐着的船客:“你们是自己渡的还是别人渡的?”他们都会说:“是船夫把我们渡过去的。”船夫则会说:“我自己渡自己……”另一方面,我们不会说灯自己照亮了自己,因为灯的本体根本不会有黑暗的遮障,灯本身是自明的。那么,自己作为所亮,自己又作为能亮,这样的能知和所知在一个灯的本体上可不可以分开?根本不用分开。所以,自己的心了知自心,这就是自明自证,没有必要分开能知和所知。

自证的真正定义就是如此。在自己的相续中产生一种明觉的体会,不论眼识、耳识、鼻识,从内证的角度都存在一种明觉的领受,这就是所谓的自证。对此,无须区分“能证是什么、所证是什么”,否则,对于灯也应该分“能明是什么、所明是什么”,可是这一点恐怕谁也无法做到。所以说,在名言未经观察的情况下,应该承认一种明清之识——自证。如果这一点不承认,无论中观应成派还是中观自续派,在名言中都是很难立足的。

第五十六课

126、若一人生起眼识、鼻识等许多种识,为什么不成为多种相续的众生呢?

127、怎样认识自证的本体?安立它的合理性是什么?

自相续中生起证悟智慧的所有方便中

自相续中生起证悟智慧的所有方便中 最究竟甚深的上师瑜伽引导 堪布阿琼仁波切 解脱道的九乘次第,都需要在自相续中生起证悟智慧方能获得果位。按照新派的观点,所有声闻修行空性的果位即是灭尽定,他们(指新派)认为各乘见解无有高低。按照旧派的观点而言,各乘见解有高有低,当然也并不是说声闻缘觉不具备智慧,但他们只有相似的智慧。菩萨由于证悟般若见解,不是相似的智慧,而是大智慧,或者是高的见解。所以,声闻、缘觉和菩萨的智慧就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声闻、缘觉,起初寻找具足一切法相的亲教师或轨范师,以出离心的意乐驱使受别解脱戒,实修珍贵的胜道三学,从而证得解脱果位。所有道的主体或本体是智慧,戒律和禅定二者作为从属,实修道谛及从属内容,并没有说仅仅是依靠对上师亲教师、轨范师有信心就能得到声闻、缘觉阿罗汉果位。 如果有人认为:那么,经中不是说“舍利子,胜义要依信心而证悟”吗?可见,单单凭着信心就有证悟无我之义的。其实并不是这样,此教证是说明无有信心无法入道,开启诸法之门的是信心,为此首先必须具备虔诚的信心,并不是仅仅凭着信心就可证悟真如的意思。小乘行人,如果对给自己授戒的亲教师、轨范师怀恨在心,那就是修道的障碍,所以需要有信心。可是四谛法一点不修,唯独仰仗信心并不能得到声闻缘觉阿罗汉果。 诸位菩萨如果没有依靠外摄持的上师善知识,没有修行内摄持的慈悲菩提心,就无法现见见道法性真谛,因此《经庄严论》中说:“亲近于善友,调静除德增,有勇阿含富,觉真善说法,悲深离退减。”对于具备十种功德的上师,或者虽然不具备十种功德,但慈悲菩提心已经纯熟的善知识,怀着信心依止,发殊胜菩提心,并没有提及不修学六度所摄的佛子菩萨如海的圆满(功德)、成熟(有情)、修行(刹土)之道只是凭着信心就能现见见谛法性真谛。只是说明损害上师,退失信心,会积下弥天大罪。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所说:“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就像铁能断铁一样,对菩萨上师怀有恶心能摧毁以往所积累的一切善根,需要重新由小资粮道开始积

菩提智慧

智慧菩提(一) 第一辑:加重木桶自身的重量 不想木桶被风吹倒,就要加重木桶自身的重量;不想自己被打倒,惟一的方法就是加重自我的份量! ——编者 风中的木桶 一个黑人小男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只又一只木桶擦拭干净,然后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好。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 男孩很生气,就在一只只木桶上用蜡笔给风写信说:“请不要吹翻我的木桶。”父亲见了,微笑着问孩子:“风能读懂你的请求吗?”小男孩说:“我不知道,但我对风没有别的办法。” 父亲摸着孩子的头说:“儿子,别伤心,我们可能对风本身没有办法,但我们可以想办法去征服风。” 于是小男孩擦干了眼泪坐在木桶边,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去井边挑来一桶一桶的清水,把水倒进那些空空的橡木桶里,然后就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觉去了。 翌日天刚蒙蒙亮,小男孩就匆匆地爬了起来。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橡木桶一只只排列得整整齐齐,没有一只被风吹倒,也没有一只被风吹歪。小男孩高兴地笑了。他对父亲说:“不想木桶被风吹倒,就要加重木桶自身的重量。” 男孩的父亲赞许地点点头。 智慧菩提:是的,我们可能改变不了风,也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我们自身的重量和我们自己心灵的重量,这样我们就可以稳稳地站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不被风或其它东西吹倒或打败。 给自我加重,这是一个人不被打倒的惟一方法。 泥泞留痕 鉴真和尚刚刚剃度空门时,寺里的主持见他天资聪慧又勤奋好学,心里对他十分赞许,但却让他做了寺里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吃苦受累不说,化缘时还常常吃白眼,遭人讥讽挖苦。鉴真对此忿忿不平。 有一天,日已三竿了,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主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见鉴真依旧不醒,床前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芒鞋。主持叫醒鉴真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芒鞋做什么?” 鉴真打了一个哈欠说:“别人一年一双芒鞋都穿不破,可我刚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的鞋子,我是不是该为庙里节省些鞋子?” 主持一听就明白了,微微一笑说:“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看看吧。” 鉴真和主持信步走到了寺前的大路上,寺前是一座黄土坡,由于刚下过雨,路面泥泞不堪。 主持拍着鉴真的肩膀说:“你是愿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想做一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 鉴真说:“我当然希望能光大佛法,做一代名僧。但我这样一个别人瞧不起的苦行僧,怎么去光大佛法?” 主持捻须一笑:“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行走过?”鉴真说:“当然。” 主持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这路又坦又硬,小僧那能找到自己的脚印?” 主持又笑笑说:“今天我俩在这条路上走一遭,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第三课 宋明理学

第3课宋明理学 大家都看过《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吧,孙悟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大家肯定会说就一猴子呗,那么在这个猴子身上体现了哪些宗教的思想和精神?在他的身上体现了道家、儒家、佛家的思想。那么怎么体现出来的呢?你们知道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谁?就是教他72变得那个,菩提祖师,菩提祖师是一个白胡子老道,他哪教派的形象,道教。体现了道家思想。孙悟空西天取经的故事,取回来佛经,这是一个佛家思想。同时最难理解的,孙悟空身上怎么能看出儒家的思想?在取经的过程中,孙悟空降妖除怪的浩然正气,唐僧舍生取义的精神,以及孙悟空本领再大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这种等级观念,都是儒家思想的痕迹,从这里面我们在悟空身上我们看到了佛教、儒教、道教三教合一的思想,三教合一无处不在,时常就在我们身边。今天我们就先讲讲三教合一。 二、新课讲授: (一)宋明理学出现的背景:汉武帝以后,大力提倡儒家思想,使得儒学呈现繁荣的景象。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候儒学地位却受到挑战了,为什么这时候儒学

地位受到挑战呢?因为这时候佛教开始盛行,与此同时道教也开始盛行,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西汉末年通过丝绸之路传进来,到了东汉才慢慢被关注起来,当时一个东汉皇帝汉明帝做了个怪梦,梦见一个身材高大头顶着白光在皇宫里飞来飞去。于是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叫大家来解一下梦,有一位非常博学的大臣傅毅说道:我听说西方有个神,他的名字叫佛,就跟陛下你说的一样。为了圆梦,皇帝拍了18 个人往西方寻佛。在印度遇到两位高僧,并且邀请他们两去中国。两人欣然同意,一伙人以白马驼着一大堆佛经回到中国,这佛经就是四十二章经,就是韦小宝里的四十二章经,到了洛阳。皇帝还特意建立了一个白马寺供着这两位高僧和白马,这就是早期的佛教传入,与之相比北魏时期的龙门石窟的气魄已大不相同,历经几百年营建,石窟佛像达到十万多尊。佛教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盛行。为什么佛教在中国那么盛行呢?其一是统治者大力支持,为什么支持呢?只要人们沉醉在宗教里的时候,就没有心思犯上作乱了,有利于维护他们的统治。那么支持到什么程度?皇帝舍身佛寺,南朝梁武帝,就三次舍身入寺院,每次出来都要捐很多钱以表示对佛的虔诚。其二社会矛盾尖锐,那时候社会动荡不按,人们都渴望在宗教

第二单元第三课心灵的慰藉

第三课《心灵的慰藉》教案 课程题目:心灵的慰藉 教学目的:1)理解在宗教盛行的历史时期,宗教对美术创作产生的影响。 2)宗教美术作品对人的精神影响和作用。 3)了解东西方一些有代表性的宗教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宗教美术的文化内涵以及对人的心灵的慰藉作用。 教学模式:引导式教学。 教学用具与媒体:多媒体播放工具、美术教科书图片。 教学过程与实间分配: 1、导入(5/):教师提问: a、世界上三大主流宗教是哪三个?(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b、中国的主流宗教是什么?(佛教) c、一提到佛教同学们首先想到什么?(西游记、少林寺、敦煌壁画等)。 (接下来看影片《飞天舞蹈》提升学生兴趣) 2、引入新课: a、佛教的产生(2/)。(播放PPT腋下诞生图)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时古印度的一个小国。释迦摩尼的母亲一天晚上梦 见一头通体发光的六齿白象飞进了她体内,因此受孕。而后在腋下诞生一个婴 儿,就是后来的释迦摩尼,佛教的创始人。佛教的教义讲求转世轮回说,教化 人们一心行善,默默的接受人世间一切苦难,来世便会有好的结果,过上好的 生活。 b、佛教传入中国(3)(播放PPT,选择题) 提问:佛教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A、秦朝 B、西汉 C、东汉D魏晋南北朝 佛教是经过古代的丝绸之路逐渐传入到中国的。中国最早的寺院是哪一座? (洛阳的白马寺) 近几年我国舞台上非常受欢迎的舞蹈除了影片中的《飞天舞蹈》还有哪一个? (千手观音)

播放PPT千手观音壁画,介绍千手观音,进一步阐发佛教教义:人间众生的 苦难是多种多样的,众生的愿望和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千手千眼观音能够 看到并且帮助众多受苦受难的人,并且满足不同人的愿望。 c、佛本生故事(3/) (播放PPT壁画) 希达多太子舍身饲虎图,一天希达多佛祖到野外游玩看到7只小老虎围绕在 一只饿得奄奄一息的母虎前,他顿生善心,舍身饲虎。 尸毗王割肉贸鸽图 有一天一只老鹰追着要吃一只白鸽,鸽子飞到尸毗王面前求救,尸毗王从自 己身上割下来与鸽子同样重量的肉来喂老鹰。 粗野狂放的画风,深刻含蓄的寓意,是佛本生壁画的一大特点。表现佛的壮烈的善举。还有很多同样类型的佛本生故事,同学们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找来 共同分享。 d、佛教飞天(5/) (播放PPT飞天壁画) 飞天是佛教中被称为香音之神的能奏乐、善飞舞、满身异香而美丽的菩萨。 飞天壁画是佛教美术中最具有艺术特色的作品。 印度原始飞天图像时腾云驾雾的形式,早期的飞天照搬了这一形式。 飞天在我国本土化以后逐渐改变了这一形式,变成满身缠着优美的丝带凌空 飞舞的形式。这也印证了丝绸之路上的丝绸,非常的唯美。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飞天比较轻巧,而到了唐代,飞天造型就比较肥胖,与 当时主流审美特征有关。 (飞天图片配乐欣赏,含笑《飞天》播放三分钟) e、中国佛教石窟(7/) PPT提问,中国四大佛教石窟? 敦煌莫高窟北魏 麦积山石窟北魏 洛阳龙门石窟北魏 大同云冈石窟北魏 (PPT介绍佛像的一半造型) 肉髻,螺发,白毫,耳垂 通过PPT分别播放四大石窟图片。

修道的智慧

修道的智慧(师传) 我们靠什么修道呢?比知识,知识比我们丰富的多了;比吃苦,比我们更能吃苦的不乏其人;比时间,生生世世比我们更能花时间的多了;比认真,做事情认真的人不可计数;比机缘,比我们更有福缘的多了;比运气,走鸿运的也不少;比信仰,比我们信仰崇敬百倍的不乏其人……古人云: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回顾自身,到底我们凭借什么修道?修道先参透这个问题,你的路就走得快,中道不偏。 读100本书的效果,还不如用读99本书的时间来领悟“如何读书”,然后用正确的方式,读最后一本书,第一种方式收获了金子,第二种方式掌握了点金之手。 庄子说“我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我生命有限,知识、认知的东西无限,用我的有限生命去追寻无限的东西,危险啊)要认识到1、2、3、4、5……不是我们的目的,因为它会走向无穷;修道的人,会在1、2、3、4、5……中找到5、4、3、2、1,不断穿透中心。任何事情,不是多做、多学就行的,关键是方式要对,才不会南辕北辙。修道永远是方式和心态重于一切!方法是根据方式和心态的需要创作出来的辅助手段。 死亡迟早会带走我们的身体,聪明的人就要学会不用身体而活着,不用身体就能体验到自己、体验到亲人、朋友、体验到这个世界。这样就算身体离开了,生命知觉还在。那些还靠着这个身体积累知识、积累

财富、积累仇怨、积累社会关系的人,直到死亡,都还被绑在身体里面。修道的人,要很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最需要的,抓住根源不放手。 世俗中没有人会是生命的主宰,喜怒哀乐愁都是不由自主、来自各自的习惯。不要担心别人怎么看你,不要表演给别人看,别人也在担心着同样的事情,大家彼此相互恐惧,在内心中创造出虚假的绳索把自己捆绑,然后还把责任推给别人--是别人造成的。永远不要责怪别人,一切都是自己的想像。在这个世界上,大家好像在一起,但真相是,大家彼此是独立的,在死亡来到之时,必然会领悟到这一点。 不要依赖任何人,因为任何依赖都会让你失落痛苦,只是迟和早的事情。依赖带来要求,无论是通过爱来要求,还是通过恨来要求,或者通过暴力来要求,都是因为某个部分你在依赖,觉察这一点。成熟的人不会依赖,他透过所有的依赖而成长,通过拐杖学习行走,但决不会永远拄着拐杖。 过去创造现在,现在创造未来。因此即使你现在有多落魄,有多失败,都要保持开朗乐观,因为现在的失败是过去的状态创造的,将来的幸福快乐,要靠现在的状态去创造!不成熟的人,会不断通过失败创造失败,或者成功创造成功,无论成功失败都是身不由己的。但成熟的人,会把握现在,主动创造未来。 修炼方面:

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

第三课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 (2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的 ① 了解并感受宗教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正确对待宗教艺术。 ② 对宗教的性质有一些感性认识。 ③ 进一步学习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 2.内容结构 本课按照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产生的先后,分成三部分,分别鉴赏三大宗教有代表性的建筑,另有“相关链接”,以扩大学生的视野。 3.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学习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着重了解建筑是如何体现一定的思想观念,以及三大宗教建筑的主要特征;二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宗教 艺术的态度和价值观。 本课的难点,主要在于要解决对宗教的认识,以及与宗教建筑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二、教学资料 1.关键词语解释 宗教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当人类还没有形成自我意识或自我意识十分薄弱的时候,宗教是不会产生的。宗教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以前,原始社会的人们无法抗拒各种自然灾害,对变化莫测、庞大而神秘的自然现象不能理解,对人自身的构造和梦境,也无法加以说明,从而引起了恐惧、惊惶和缺乏信心,认为在他们周围存在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主宰着人们的一切,只有用膜拜、祈祷或用巫术、祭咒、舞蹈等仪式去影响它们,才能消灾降福,保证生产和生活的顺利进行,因而产生了原始的宗教观念,形成了最初的宗教──原始宗教。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宗教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在原始社会里,人们信仰的是为数众多的鬼神,即多神教。这些鬼神之间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到了阶级社会,人与人之间

产生了不平等,有了贵贱之分,反映在鬼神之间也有大小主次之别。特别是国家形成以后,出现了统一的君主,多神教也逐渐演变成一神教。许多神的全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移到一个万能神的身上。同时,在阶级社会里,阶级压迫有时往往比自然灾害更惨重,被压迫阶级为了摆脱这种压迫,曾进行过无数次的艰苦斗争,但它并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被压迫阶级对来自社会的阶级压迫和对来自自然界的灾害,同样感到难以理解和无法捉摸,于是便产生了种种幻想,渴望有一个能使他们摆脱苦难的“救世主”和“天堂”,这就是阶级生活中许多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根源。而阶级社会里的反动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总是利用宗教迷信欺骗和麻痹人们的思想,阻挠人民的革命斗争。所以,列宁指出“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列宁:《社会主义和宗教》,《列宁全集》第10卷,第62页),从这个意义上讲,宗教具有明显的消极作用,宗教的本质是唯心主义,它既不能科学地认识世界,也不能揭示出自然现象和社会变化的客观规律。但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充满苦难的年代里,宗教对于一时还找不到正确出路的广大人民群众,又往往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寄托。他们对宗教往往寄托着某种理想和幻想,如对“天堂”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正如鸦片滥用固然是毒品,必要时慎重用之,则可成为有用的药品,这说明宗教是一种极其 复杂的社会现象。 宗教艺术也是这样。一般说来,古代创造的宗教艺术,当时是一种宗教宣传品,并非单纯观赏的艺术品。它们美的理想和审美形式,是与宗教观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宗教艺术的创造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他们怀着虔诚的心情为他们的信仰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宗教艺术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成就,是人民群众智慧的体现。何况,其中还凝聚着当时人们的理想和幻想。所以,古代遗留下来的宗教艺术,可以成为我们今天观赏的对象。 基督教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个教派的统称。公元一世纪起源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的犹太民族。早期的基督教是当时还处在奴隶制阶段的罗马帝国阶级斗争的产物。因为,当时的巴勒斯坦,不仅遭受外来的民族压迫,内部的阶级压迫也很严重,连续不断的奴隶起义遭到了镇压。犹太人中的城市居民、农民和奴隶,对罗马帝国和犹太上层分子怀着刻骨的仇恨,一直坚持斗争,但又找不到指导自己行动的思想力量,有些人就把希望寄托在超人间的“救世主”(“基督”一词的原意就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身上,于是,就从犹太人原来信奉的犹太教中产生一种新宗教。这时的基督教教徒大都是贫民和奴隶,宣传一切受灾难的人死后将进入天堂,而富人要进入天堂“比骆驼穿过针孔还难”。这些思想和活动,反映了下层群众对剥削者的鄙视和仇恨,对贫苦人的同情和支持。因此,它最初遭到了罗马奴隶主国家和犹太上层分子的野蛮镇压。但是,基督教并不是鼓舞和号召人们去和统治阶级进行斗争,改变现实的苦难,却宣扬顺从和忍耐,等待死后从“上帝”那里得到报答。这些思想不久就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给予基督教合法的社会地位,从公元380年,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一种有力的统治工具。它是一种影响很大的世界性宗教,宣扬上帝(天主)创造并主宰世界,认为人类从始祖起就犯了罪,并在世中受苦,只有信仰上帝及其儿子耶稣基督才能获救。它以《旧约 全书》和《新约全书》作为“圣经”。 《圣经》基督教的宗教经典。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前者原是犹太教的圣经,是希伯来民族文学遗产的总汇。它包括《摩西五经》,即《创世纪》、《出

欲得净土,当净其心

欲得净土,当净其心 1、一个人几十年生命,真正做人做事的时间太少,再勤劳的人也只做了三分之一而已。用智能探讨人生真谛,用毅力安排人生时间。 2、当你拥有智慧,并用智慧思索变化无常的人生,便渐渐远离了愁苦。目空一世的人,也是最危险的人。

3、有活力,常思考,行为清净,明辨是非,自我约束,不骄不躁,这样的人定会身心健康。佛曰:能主宰自己命运的人是幸福的。 4、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敬重贵人,礼待小人。真正的妙法是由智慧流露出来,真正的慈悲是用智慧的力量去推动。 5、问大珠禅师:多么大算大?答:无边际。又问:多么小算小,答:看不见。问:大无边际,小至不见,究竟何处是?禅师反问:何处不是呢? 6、享受的若不是自己应得的福分,所得的收获又是无缘无故的,那么多是有人故意设下的陷阱,此时若眼光短浅就会落入圈套。 7、江洋大盗给禅院布施香火钱,要求借宿,禅师:不可能办到,因为凡我所漂白的都将被你弄黑,不同类的人很难相处在一起。

8、禅师讲经:大鸟怕小鸟从窝里掉下来,每天都把窝移低一点,灾难也因此发生,人们把小鸟都捉走了。过度的溺爱是害不是爱 9、我们要像大象一样,在战场上能承受箭的毒害而继续奋战。我们也能忍受别人对我们的*和敌视,而保持内心的安详寂静。 10、什么是人生最有价值的呢?就是爱。把牺牲当享受,能够付出爱心的人,永远都很快乐,而且活得有意义。 11、禅师牵驴云游,突然驴滑向悬崖,禅师紧抓驴尾,可驴拼命挣扎,禅师只好放开:让你得胜吧!禅师叹:事事争胜好斗好吗?

12、一休禅师将老师的茶杯打破了。他问老师:人为什么一定要死?老师答:世间一切有生就有死。一休说:你的茶杯死期到了! 13、一人自命清高,看不惯尘世,找禅师诉苦,禅师: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能成大器。 14、陆亘大夫问南泉禅师:家有一片石,时坐,时卧,欲镌做佛,可否?禅师答:可。一片石即一座佛,一座佛又即一片石,无非是一片心。 15、本在禅寺的翠鸟想求得更安全的地方,便在无人能攀的临海岩石上筑巢,几天后被浪涛卷走。禅师:因心中有敌,便处处是敌。 16、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者调心不调身,愚者调身不调心。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生烦恼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生烦恼 孔子说:仁者无敌。 意思并不是说仁者功夫很高, 天下没有可以抗衡的对手, 而是说,一个内心充满仁爱的人, 他的眼里没有敌人。

这和佛法的“慈悲”, 是同样的含义。 在佛菩萨眼里, 一个善良的人,在六道轮回中受苦,是值得同情和需要拯救的; 而一个恶人,同样在六道轮回中受苦,而且恶人,受“心魔”控制, 其痛苦更远甚善人, 更应该被同情和拯救。 爱的反面,是恨, 所以佛教不讲爱,而讲慈悲。 据说抗战期间, 宋美龄向上帝祈祷降罪于日本人, 她的母亲听到后很生气: “你不应该祈求上帝降罪于日本人,而应该祈祷上帝感化他们, 把他们变成善人。” (宋美龄全家是虔诚的基督徒) 如果你的面前有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你是希望出现一个恶魔一口吃掉他,还是希望出现一个佛祖, 把他感化成一个善良的人呢? 慈悲是“无缘之慈,大体同悲。” 如果我们看到善人就欢喜, 看到恶人就憎恶,

那只是小爱,而不是慈悲。 德山禅师说: “彻世机枢,如一滴投于巨壑。”很明白地把世间的聪明和智谋, 和佛家的“般若智慧”分开。 大多人喜欢以聪明自居, 喜欢聪明人,赞美聪明人。 其实,聪明是最没用的东西, 聪明不能给你带来朋友,诚恳才能;聪明不能给你带来财富,勤奋才能;聪明不能给你带来快乐,智慧才能。它只会让你心存侥幸、 想走捷径、看轻别人…… 所以苏东坡年老感慨说: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如何分辨聪明和智慧呢? 如果一种“用心”, 让你心生烦恼,让别人不舒服, 那就是聪明; 如果一种“用心”, 让你自己自在,让别人欢喜, 那就是智慧。 所以,真正的智慧, 会“与人欢喜,自己自在。” 大乘佛法, 有两条总揽全局的主线:

五方佛代表五种智慧

五方佛代表五种智慧,五方佛各住一方,依愿修行,最终都修成了菩提正果,并称五智如来。佛认为:修行人仅仅依靠念诵咒语和观想曼陀罗,仍然不能达到即身成佛的境界,还需要五佛禅定代表的五种智慧,才能成佛。 中央毗卢遮那佛,又名卢舍那佛,也称为大日如来,为释迦牟尼佛的法身。大日如来有三身相,名为法、报、应三身。称其体依法界真理而住的为法身,名毗卢遮那佛;称其身相圆满庄严的为报身,名卢舍那佛;称其为度娑婆众生,现身秽土的为应化身,名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佛,除示现广博光明法身外,更现庄严之华藏世界,以示深广无穷之法界,含藏无量微尘数世界,如无边海。属于如来部族,手印为觉胜,座骑为狮子,生着白色的皮肤,代表清净人的痴心之毒,将色蕴转为法界体性智慧,三昧耶形为法轮佛塔。 东方阿閦佛,又名不动佛或不动如来,代表觉性。嗔怒为贪、嗔、痴三毒之一,能出生一切不安稳性恶行。唯有无嗔,始能面对逆境而不起害心,不生退意。不动佛以无嗔法门度众生,特以妙喜世界接引众生。妙喜净土,乃不动佛为修行人而设的理想佛国,只待众生发愿,修善往生。属于部族为金刚,手印为触地,座骑为象,生着青色的皮肤,代表清净人的嗔恨心之毒,将识蕴转为大圆镜智慧。三昧耶形为金刚杵。 南方宝生佛,为金刚界曼荼罗五智如来之一,代表福德,能出生福智万行之宝,以济众生,因而得名。宝生佛不特彰显福聚之德,更代表如来一切智中之平等性智。平等性智,表征诸佛了悟所谓阶层高下之分,不过是事相表象,因缘假合。须知万物理体皆一,空无自性,更无自他。一切众生原是法性平等,只为执于尘境,起人、我相,迷而不觉。诸佛以智观自、他、众生本悉皆平等,发起“同体大悲"之心,慈悯拔苦。宝生佛平等施福,令一切众生,皆修福慧至功德圆满。众生若能体察佛之慈悲用心,依法修行,能积聚无边胜福,以此福德,启发自心,觉了万法平等,无人无我,究竟清净。部族为宝,手印为与愿,座骑为马,生着金黄色的皮肤,代表清净人的傲慢心之毒,将受蕴转为平等性智慧,三昧耶形为宝。 西方阿弥陀佛,又名无量寿佛,代表智慧。阿弥陀意为无量。阿弥陀佛成佛前,曾作法藏比丘,立四十八愿,其中愿光、寿无有限量,如: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密教经典以阿弥陀佛为五智如来之一,表妙观察智,谓阿弥陀佛能说诸妙法,断众生疑妄,令入正定。极乐世界,亦名正定。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俱会之处,黄金为地,庄严阶阁,七宝池中,八功德水,四色莲花,香洁盈满,天乐常鸣,杂色众鸟,行树罗网,皆出法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极乐国土,让众生安于修行之乐土。得生其中者,皆自在无苦,于法乐梵音中,谛悟大乘妙理,发无上道心,永不退转。依阿弥陀佛之本愿,凡十方众生,闻其名号,欲生其国者,若能至心信乐,称名观想,乃至临终十念,于命终时,必得佛与圣众,示现接引,生极乐国。部族莲华,手印为禅定,座骑为孔雀,生着赤色的皮肤,代表清净人的贪婪心之毒,将想蕴转为妙观察智慧,三昧耶形为莲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