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肺栓塞风险评分(PESI)

肺栓塞风险评分(PESI)

肺栓塞风险评分(PESI)
肺栓塞风险评分(PESI)

肺栓塞风险评分(PESI )

简化版 结果评价

0分:30天死亡率1% ≥1:30天死亡率10.9%

年龄 >80岁=1 肿瘤

1 慢性心肺疾患 1 HR>=110bpm 1 SBP<100mmHg 1 SO2<90%

1

肺栓塞危险程度分层

注意:影像学右室功能不全指:右室扩大,右室/左室直径>0.9或1;右室游离壁运动减低;三尖瓣环收缩期移位。

心肌损伤指标指:肌钙蛋白升高(TNI>0.4ng/ml ,TNT>0.1ng/ml )和/或脑钠肽升高(NT-BNP>500pg/ mL ,BNP>90pg/ml )。

休克/低血压无需评估。

PESI Ⅰ-Ⅱ级/简化评分0,同时心肌损伤指标升高或影像学右室功能不全,属于中-低危。

早期死亡风险

风险指标和评分

低血压/休克 PESI Ⅲ-Ⅴ级/简化评分>1 影像学右室功能不全 心肌损伤指标 高 +

+ + +

中 中-高 - + 双+ 中-低

- + 0/单+

-

-

选择性检查,双-

HAS-BLED出血风险评分

结果评价:HAS-BLED积分≥3分时提示出血“高危”。出血高危患者无论接受华法林还是阿司匹林治疗,均应谨慎,并需在开始抗栓治疗之后加强复查。需要指出的是,9房颤患者出血和血栓具有很多相同的危险因素,出血风险增高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往往也增高,这些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净获益可能更大。因此,只要患者具备抗凝治疗适应证,仍应进行抗凝药物治疗,而不应将HAS-BLED 评分增高视为抗凝治疗禁忌证。对于此类患者应注意筛查并纠正增加出血风险的可逆性因素,并需进一步加强监测。

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风险评估表

市人民医院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肺栓塞(PTE)风险评估表 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号,入院诊断 根据下列风险因素进行DVT及PTE风险评估(请在相应项目“□”打“√”): 1、外伤或骨折部位是 2、骨科大手术:髋膝关节置换□、髋部骨折固定□、重度创伤□、脊髓损伤□、 其他□ 3、是否需手术治疗:是□、否□;手术时间:半小时以内□、半小时以上□ 4、年龄:小于40岁□、40~60岁□、大于60岁□ 5、既往有无DVT或肺栓塞病史:是□、否□ 6、肢体是否需要制动:是□、否□卧床:是□、否□ 7、既往有无恶性肿瘤病史:有□、否□ 8、既往有无血液系统疾病史:有□、否□ 9、术中应用止血带:是□、否□ 10、全麻:是□、否□ 11、肥胖:是□、否□ 12、既往有无下肢静脉系统疾病史:有□、否□ 13、既往有无服用避孕药史:有□、否□ 14、既往有无糖尿病病史:有□、否□ 15、既往有无吸烟史:有□、否□ 16、既往有无肾病综合症:有□、否□ 手术患者危险分度: 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危险分度非手术患者危险分度预防措施危险度判断指标危险度判断指标 低度危险手术时间<45’< 40岁无危险因素低度危险<60岁无危险因素基本预防 中度危险手术时间<45’ 手术时间<45’ 手术时间>45’ 40~60岁 < 40岁 无危险因素 有危险因素 无危险因素 中度危险 >60岁 <60岁 无危险因素 有危险因素 基本预防 +物理预防 高度危险手术时间<45’ 手术时间>45’ >60岁 40~60岁 有危险因素 有危险因素 高度危险>60岁有多项危险因素 基本+物理 +药物 极高危手术时间>45’>40岁有多项危险因素极高危>60岁重度创伤、卧床、 有多项危险因素 基本+物理 +药物+… 根据上述危险分度,您的风险为:低度□中度□高度□极高度□ 预防措施: 1、基本措施:多饮水、抬高患肢、踝关节活动、做深呼吸或吹气球及咳嗽动作。可能的情况下早期肢体活动、下 床活动。都能做到□部分能做到□不能做到□ 2、物理措施: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使用□拒绝使用□。穿弹力袜,使用□拒绝使用□ 3、药物措施: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利伐沙班口服□、华法林口服□ 患者或家属关系医师

肺栓塞风险评分(PESI)

肺栓塞风险评分(PESI ) 简化版 结果评价 0分:30天死亡率1% ≥1:30天死亡率10.9% 年龄 >80岁=1 肿瘤 1 慢性心肺疾患 1 HR>=110bpm 1 SBP<100mmHg 1 SO2<90% 1 肺栓塞危险程度分层 注意:影像学右室功能不全指:右室扩大,右室/左室直径>0.9或1;右室游离壁运动减低;三尖瓣环收缩期移位。 心肌损伤指标指:肌钙蛋白升高(TNI>0.4ng/ml ,TNT>0.1ng/ml )和/或脑钠肽升高(NT-BNP>500pg/ mL ,BNP>90pg/ml )。 休克/低血压无需评估。 PESI Ⅰ-Ⅱ级/简化评分0,同时心肌损伤指标升高或影像学右室功能不全,属于中-低危。 早期死亡风险 风险指标和评分 低血压/休克 PESI Ⅲ-Ⅴ级/简化评分>1 影像学右室功能不全 心肌损伤指标 高 + + + + 中 中-高 - + 双+ 中-低 - + 0/单+ 低 - - 选择性检查,双-

HAS-BLED出血风险评分 结果评价:HAS-BLED积分≥3分时提示出血“高危”。出血高危患者无论接受华法林还是阿司匹林治疗,均应谨慎,并需在开始抗栓治疗之后加强复查。需要指出的是,9房颤患者出血和血栓具有很多相同的危险因素,出血风险增高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往往也增高,这些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净获益可能更大。因此,只要患者具备抗凝治疗适应证,仍应进行抗凝药物治疗,而不应将HAS-BLED 评分增高视为抗凝治疗禁忌证。对于此类患者应注意筛查并纠正增加出血风险的可逆性因素,并需进一步加强监测。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一、评估目的 运用科学合理的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方法,通过对公司消防工作中出现的意外有害因素严格控制,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达到消除危害,规避因措施不到位等原因而导致出现火警甚至火灾和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介质出现泄漏着火等恶性事故的出现。根据评价辨识结果,分别定期及时采取了针对性、可操作性较强的预防性控制措施,从而规范和消除、避免了对人身安全和设备危害,降低了消防工作作业风险。 二、评估范围 公司范围内的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产生的火警、火灾。 三、评估依据 1 公司安全作业操作规程和防火、灭火管理制度; 2 行业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 3 企业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4 合同书、任务书、公司目标中规定的内容; 5 本公司和国内外所发生相类似的事故统计资料 四、评估方法 主要采用安全检查表(SCL)、预危险性分析(PHA)、工作危害分析(JHA)等安全评价方法为主对现有的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价分析。 五、评估人员:风险评价组成员 六、评估时间:年月日 七、评估结果 公司针对本年度各部位门易燃易爆、易产生可燃性物质或介质的场所进行了严密监控和加强风险控制,根据作业环境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和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等,对易产生易燃气体的场所实施事先的控制。并且加强正常运行时期对消防设施、器材的正确维护保养、和器械的日常演练,对所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充分剖析和预先分析,将有危及人身和生产设备安全作业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

进行了针对性评价,在人力或主观上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不明原由产生的火警、火灾情况时,避免因消防设施不备用,或消防操作失灵等因素而出现的意外灾害扩大现象的出现。在各单位(部门)的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配合下,安全处和公司安全评价小组人员利用不定时现场督察,对公司各易产生易燃易爆场所(车间、装置)部分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及重大危源的生产消防设施等进行了系统的危害辨识和危险评价。通过现场监督检查及日常的调查询问,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完成各种消防设施和消防日常演练的符合性评价,较规范的整顿和强化了因消防设施不符合安全要求或存有隐患而导致事故的发生的可能性。 据公司安全评价组对消防工作或消防设施正常备用状态下风险评价过程中可以看出,针对各消防工作过程存有的不足之处进行规范,可以将有害因素逐一消灭于萌芽状态,严格落实各项控制措施,能有效控制绝大多数因种种原因而忽略的细节问题,对此进行细致补充控制各项措施,继而杜绝了事故发生。通过本年度对消防工作作业风险评析,共评价出中度风险(环境因素)因素及其以下风险因素计19项,评价出重大风险因素0项,并对中度风险的消防工作采取改进控制措施,制定了实施计划,在作业过程中始终遵循安全控制措施,从而取得了未发生任何因消防工作出现异常运行而出现的安全事故。 附件一: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 附件二:风险评价准则

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最新篇

一、评估目的 运用科学合理的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方法,通过对公司消防工作中出现的意外有害因素严格控制,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达到消除危害,规避因措施不到位等原因而导致出现火警甚至火灾和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介质出现泄漏着火等恶性事故的出现。根据评价辨识结果,分别定期及时采取了针对性、可操作性较强的预防性控制措施,从而规范和消除、避免了对人身安全和设备危害,降低了消防工作作业风险。 二、评估范围 公司范围内的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产生的火警、火灾。 三、评估依据 1 公司安全作业操作规程和防火、灭火管理制度; 2 行业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 3 企业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4 合同书、任务书、公司目标中规定的内容; 5 本公司和国内外所发生相类似的事故统计资料 四、评估方法 主要采用安全检查表(SCL)、预危险性分析(PHA)、工作危害分析(JHA)等安全评价方法为主对现有的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价分析。 五、评估人员:风险评价组成员 六、评估时间:2010.3.2 七、评估结果 公司针对本年度各部位门易燃易爆、易产生可燃性物质或介质的场所进行了严密监控和加强风险控制,根据作业环境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和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等,对易产生易燃气体的场所实施事先的控制。并且加强正常运行时期对消防设施、器材的正确维护保养、和器械的日常演练,对所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充分剖析和预先分析,将有危及人身和生产设备安全作业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针对性评价,在人力或主观上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不明原由产生的火警、火灾情况时,避免因消防设施不备用,或消防操作失灵等因素而出现的意外灾害扩大现象的出现。在各单位(部门)的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配合下,安全处和公司安全评价小组人员利用不定时现场督察,对公司各易产生易燃易爆场所(车间、装置)部分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及重大危源的生产消防设施等进行了系统的危害辨识和危险评价。通过现场监督检查及日常的调查询问,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完成各种消防设施和消防日常演练的符合性评价,较规范的整顿和强化了因消防设施不符合安全要求或存有隐患而导致事故的发生的可能性。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四综述四 D O I :10.3760/c m a .j .i s s n .1673-436X.2013.016.017作者单位: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科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董丽霞 ?摘要? 目前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不全仍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国内外指南一般结合多种检查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三中危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是否优于单纯抗凝治疗,目前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三本文对中危急性肺栓塞人群右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以及治疗作一综述三 ?关键词? 肺栓塞; 右心功能不全;诊断;治疗P r o g r e s s i o no f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s u b -m a s s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e m b o l i s m D O N GL i -x i a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 e s p i r a t o r y M e d i c i n e ,G e n e r a lH o s p i t a l o f T i a n j i n 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T i a n j i n 300052,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 T h e r e a r e n o u n i f o r md i a g n o s t i c c r i t e r i a f o r r i g h t v e n t r i c u l a r d y s f u n c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a c u t e p u l m o n a r y e m b o l i s m ,d o m e s t i ca n 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g u i d e l i n e sa l w a y sm a k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e v a l u a t i o n b y a v a r i e t y o f i n s p e c t i o n m e t h o d s .W h e t h e r t h r o m b o l y t i c t h e r a p y i sb e t t e r t h a na n t i - c o a g u l a t i o nt h e r a p y f o rs u b -m a s s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e m b o l i s m p a t i e n t s ,t h e r e h a s b e e n c o n s i d e r a b l ec o n t r o v e r s y .T h ea r t i c l e s u mm a r i z e s i n f o r m a t i o na b o u td i a g n o s i sa n dt r e a t m e n to f r i g h tv e n t r i c u l a rd y s f u n c t i o n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s u b -m a s s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e m b o l i s m.?K e y w o r d s ? P u l m o n a r y e m b o l i s m ;R i g h t v e n t r i c u l a r d y s f u n c t i o n ;D i a g n o s i s ;T r e a t m e n t 急性肺栓塞(a c u t e p u l m o n a r y e m b o l i s m ,A P E )是一种常见病,在西方发达国家每年死于肺栓塞的患者占死亡人数的10%~15%, 在死亡病因中肺栓塞高居第3位[1-2 ]三据报道,伴有休克或低血压的大面积或高危A P E 患者病死率高达30%[3] ,血压正常的A P E 患者中至少25%的患者超声心动 图提示伴有右心功能不全(r i g h t v e n t r i c u l a r d y s f u n c t i o n ,R V D ),在这些中危A P E 患者中右心压力的超负荷增加了短期病死率(9%)和不良事件的发生,而血压正常不伴R V D 的A P E 患者病死率 低于1%[4] 三在A P E 患者中,R V D 的发生与疾病 的转归密切相关,是评估预后的一个独立预测因 素 [5] 三2008年欧洲心脏病协会(E u r o p e a nS o c i e t y o fC a r d i o l o g y ,E S C )颁布了新的A P E 诊治指南[6] ,新指南强调A P E 的严重程度应依据A P E 相关的早期死亡风险进行个体化评估三建议以高危二中危二低危替代以往大面积二次大面积及非大面积A P E 的术语三肺栓塞危险分层的参数主要依据有无血流动力 学改变二是否合并R V D 及有无心肌损伤,其中R V D 的诊断目前仍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三此外对每例A P E 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时, 及时界定高危患者给予溶栓治疗外,还需要给予中危肺栓塞足够的重视,这部分患者的预后不一致,初始治疗方案给予溶栓还是抗凝治疗仍有很大的争议,所以中危A P E 人群的筛选识别以及如何治疗仍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三1 R V D 的诊断方法 1.1 螺旋C T 肺血管成像诊断R V D 的价值 多层 螺旋C T 肺血管成像(m u l t i s l i c e c o m p u t e d t o m o g r a p h yp u l m o n a r y a n g i o g r a p h y ,M S C T P A )由于传统扫描技术的辐射剂量二扫描时间的限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不作为评价R V D 功能和形态的首选方法三近年来随着多排探测器的发展及双源C T 的出现,其薄层扫描二薄层重建大大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采集信息量大,具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 可清晰显示主肺动脉及其5~6级分支,并可从任意角度及方位观察肺动脉,清楚显示肺动脉腔内栓子的大小二形态二位置,并可直观地显示全肺血管及栓子的空间结构关系;对栓子的定位也具有重要意义, 对肺栓塞严重程度的评价有了重大推进[7] 三G h a y e 等[8] 提出M S C T P A 能够取代超声心动图的 金标准 地位,因为它在高效诊断A P E 的同时能够通过 计算C T 肺动脉梗阻指数和心血管结构的测量,可以量化分析肺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做出定量 诊断[ 9-10] 三A r a o z 等[11] 研究认为A P E 引起的R V D 在 四 5621四国际呼吸杂志2013年8月第33卷第16期 I n t JR e s p i r ,A u g u s t 2013,V o l .33,N o .16

肺栓塞

急性肺栓塞 急性肺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及高血压,死亡率居第三位,仅次于肿瘤及心肌梗死,但长期以来由于对该病的防治缺乏足够的重视,尤其基层医院经常漏诊、误诊。血流淤滞静脉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综合作用易引起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后可导致肺栓塞栓子的脱落常与血流突然改变有关如久病术后卧床者突然活动或用力排便肺栓塞的栓子多来源于下肢深静脉也可来自盆腔静脉或右心。临床出现呼吸困难、剧烈胸痛、咯血、 病因:绝大数APE患者都有病诱因,如下肢或盆腔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卧床或不活动,慢性心肺疾病、手术、创伤、恶性肿瘤、妊娠及口服避孕药等,在询问病史时要特别注意。症状体征有无呼吸困难、剧烈胸痛、咯血、发热症状。体检:注意有无胸部干、湿啰音、胸膜摩擦音、胸腔积液征及休克、发绀等表现。疾病病因注意有无长期卧床,房颤,长期心衰,细菌性心内膜炎,胸腔大手术,肾周围充气造影,人工气腹,胫、股骨及骨盆等骨折,癌肿,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口服避孕药,糖尿病,白塞病等病吏及发病诱因。血流淤滞静脉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综合作用易引起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后可导致肺栓塞栓子的脱落常与血流突然改变有关如久病术后卧床者突然活动或用力排便肺栓塞的栓子多来源于下肢深静脉也可来自盆腔静脉或右心。 分类 :肺血管床有较大的储备能力,而且肺功能的作用之一具有血液的滤过功能,防止小血栓流入体循环。肺组织对血栓的自溶作用较强,对小血栓有溶解作用。所以临床上部分患者,当小血栓堵塞肺血管床时,由于肺组织的自身溶解作用,临床症状并不持续出现,也称为临床非显性肺栓塞,因此难以作出临床诊断。 1.按肺栓塞的临床可诊断范围分类 (1)临床隐匿性肺栓塞:临床不能诊断。 (2)伴有一过性某种临床症状的肺栓塞:临床难以诊断。 (3)临床显性肺栓塞:临床可以诊断,包括: ①急性广泛性肺栓塞:指血栓堵塞了两支以上肺叶动脉或同等肺血管床范围。 ②急性亚广泛性肺栓塞:指血栓堵塞了一支以上肺段或两支以下肺叶动脉或相同范围的肺血管床。 ③伴有肺动脉高压的慢性肺栓塞。 2.按血栓大小的分类 (1)大块血栓所致的肺栓塞:血栓堵塞了区域性肺动脉分之以上的动脉。 (2)微血栓所致的肺栓塞:指肌性动脉(外径为100μm~1000μm以下的小动脉)被弥漫性栓塞的疾病。 3.按发病时间分类 (1)急性肺栓塞:指发病时间较短,一般在14日以内,新鲜血栓堵塞肺动脉者。若发病时间超过14天,在3个月以内者,为亚急性肺栓塞。 (2)慢性肺栓塞:发病时间超过3个月,肺动脉血栓已被机化者。 4.肺梗死 (1)肺梗死型:急性肺栓塞合并肺组织的坏死称为肺梗死,病理学称为出血性坏死。血栓堵塞肺动脉末梢时,易引起肺梗死。 (2)非梗死型:直径粗大的肺动脉干堵塞后,不易发生肺梗死。 急性肺梗死的重症程度决定于堵塞肺动脉的范围,堵塞血管床的范围愈大,病情愈重。肺梗死的发生几率较低,有人认为合并肺梗死的肺栓塞患者约占肺栓塞患者总数10%~15%。

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分层及早期识别

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分层及早期识别 内容导学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 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本节课内容主要探讨急性肺栓塞的危险分层以及在临床上应该样能够早期识别肺栓塞。 一、肺栓塞 (一)命名变化 从命名变化可以得出:命名更注重功能上的描述。 (二)肺栓塞危险分层的意义 1. 肺栓塞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肺栓塞的面积、发展速度、原有的心肺功能状态、肺血管 内皮细胞及神经体液反应. 2. 累及2-3 肺段无任何症状,重症15-16 肺段可发生休克或猝死. 3. 患者预后决定于病情的轻重和治疗策略的选择。 (三)肺栓塞危险分层的方法 1. 血液动力学分层2008 ESC:SBP<90mmHg 或降低40mmHg 持续15min 或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维持;2011 AHA:无脉或持续心动过缓(HR<40bpm 伴有休克症状或体征)。 2. 右心功能不全的分层(1)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2)右心室扩张;(3)右心 室/左心室舒张内经比率>0.9;(4)右心室游离壁运动机能减弱;(5)右心功能下降伴右心室后负荷增加;(6)心室间隔左移;(7)左心室舒张充盈障碍;(8)心电图出现完全或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2004 ACCP ?大块 ?次大块 ?非大块 2008 ESC ?高危 ?中危 ?低危3. 生物标记物 (1)对于肺栓塞并发血液动力学异常患者无意义. (2)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患者依据生物标记物进行分层有意义:BNP>90pg/mL , pro-BNP>500pg/mL,TNI >0.4ng/mL ,TNT>0.1ng/mL. (3)TNI or BNP 正常,多无右心功能不全. (4)TNI or BNP 增高者,右心功能不全、正常或不正常。 4.解剖学分层CT 下发现典型的充盈缺损,肺栓塞2 个肺叶或7-8 个肺段以上,PIOPED I、PIOPED II、PIOPED III。 (四)心脏超声检查意义 1. 作为高危组患者确诊的手段. 2. 显示肺栓塞的阳性表现,甚至可以提示肺动脉内血栓. 3. UCG 可以做出快速鉴别诊断:心源性休克、急性瓣膜性功能障碍、心包填塞及主动 脉层。UCG 诊断肺栓塞的特异性是90%,敏感性60%~70% ,阴性也不能除外。

内科住院患者肺栓塞临床评分(完整版)

内科住院患者肺栓塞临床评分(完整版)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狭义的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即为肺血栓栓塞症。PE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病情轻重差异很大,轻者基本无明显症状,重者可一经发现即为猝死。《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2018)》[1]推荐PE的诊断与处理采取疑诊、确诊、求因、危险分层的策略。由于PE具有高发生率及死亡率,因此早期识别PE高度可能的患者并确诊,再根据病因及危险分层实施不同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对PE相关评分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内科住院患者常用的PE评分方法综述如下。 1 PE流行病学概述 中国PE防治项目于1997—2008年对全国60余家三级甲等医院共16972182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其中18206例住院患者确诊为PE,其发生率为0.1%[2]。PE的30 d全因死亡率为9%~11%,3个月内全因死亡率为8.6%~17%,综合医院近75%死于PE的患者为因内科疾病住院的患者,占内科患者总死亡人数的10%[3]。内科患者如不采取预防血栓治疗,VTE发生率为4.96%~14.90%,约有5%可死于致死性PE。中国老年内科急症住院患者90 d内PE发生率为2.5%(15/607),与既往白种人中观察所得数据相近,其中致死性PE占13.3%(2/15)[4]。VTE是一

种具有潜在复发风险的高危疾病,其90 d复发率为0.6%~15%,5年复发率为13%~25%,10年复发率为30%以上[5]。 2 PE的相关评分 目前有多种基于VTE危险因素制定的PE相关评分,如临床可能性评分、严重程度评分、血栓形成风险评分、抗凝出血评分、预后评分和复发评分。 2.1 临床可能性评分 PE临床可能性评分主要包括Wells评分(表1)、Geneva评分(表2)及肺栓塞排除标准(pulmonary embolism rule-out criteria, PERC)评分[6-8]。Wells评分不足之处是“PE的可能性大于其他疾病”欠客观,不同评价者重复性存在差异。Geneva评分方法简单,基于临床变量且客观、标准。PERC评分是2015年美国医师协会建议用于对临床评估为低度可能性患者的排除评分,包括年龄≥50岁、初始心率≥100次/min、未吸氧初始血氧饱和度≤94%、单侧肢体肿胀、咯血、4周内手术或外伤史、VTE 病史、雌激素应用等,具备上述任何一项得1分,0分者PE可能性<1%,用以指导对疑诊PE患者是否需进一步应用高敏D-二聚体检测除外PE。

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篇一 一、评估目的 运用科学合理的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方法,通过对公司消防工作中出现的意外有害因素严格控制,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达到消除危害,规避因措施不到位等原因而导致出现火警甚至火灾和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介质出现泄漏着火等恶性事故的出现。根据评价辨识结果,分别定期及时采取了针对性、可操作性较强的预防性控制措施,从而规范和消除、避免了对人身安全和设备危害,降低了消防工作作业风险。 二、评估范围 公司范围内的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产生的火警、火灾。 三、评估依据 1公司安全作业操作规程和防火、灭火管理制度;

2行业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 3企业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4合同书、任务书、公司目标中规定的内容; 5本公司和国内外所发生相类似的事故统计资料 四、评估方法 主要采用安全检查表(SCL)、预危险性分析(PHA)、工作危害分析(JHA)等安全评价方法为主对现有的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价分析。 五、评估人员:风险评价组成员 六、评估时间:2010.3.2 七、评估结果 公司针对本年度各部位门易燃易爆、易产生可燃性物质或介质的场所进行了严密监控和加强风险控制,根据作业环境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和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等,对易产生易燃气体的场所实施事先的控制。并且加

强正常运行时期对消防设施、器材的正确维护保养、和器械的日常演练,对所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充分剖析和预先分析,将有危及人身和生产设备安全作业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针对性评价,在人力或主观上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不明原由产生的火警、火灾情况时,避免因消防设施不备用,或消防操作失灵等因素而出现的意外灾害扩大现象的出现。在各单位(部门)的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配合下,安全处和公司安全评价小组人员利用不定时现场督察,对公司各易产生易燃易爆场所(车间、装置)部分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及重大危源的生产消防设施等进行了系统的危害辨识和危险评价。通过现场监督检查及日常的调查询问,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完成各种消防设施和消防日常演练的符合性评价,较规范的整顿和强化了因消防设施不符合安全要求或存有隐患而导致事故的发生的可能性。 据公司安全评价组对消防工作或消防设施正常备用状态下风险评价过程中可以看出,针对各消防工作过程存有的不足之处进行规范,可以将有害因素逐一消灭于萌芽状态,严格落实各项控制措施,能有效控制绝大多数因种种原因而忽略的细节问题,对此进行细致补充控制各项措施,继而杜绝了事故发生。通过本年度对消防工作作业风险评析,共评价出中度风险(环境因素)因素及其以下风险因素计19项,评价出重大风险因素0项,并对中度风险的消防工作采取改进控制措施,制定了实施计划,在作业过程中始终遵循安全

消防安全风险评估

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操作指南 范围和适用性 1. 隶属于公司集团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HSMS)的本部分旨在符合公司集团应急准备与响应 核心流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以及应急准备与响应参考标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要求。这些操作指南说明了如何满足集团健康与安全政策、核心流程和参考标准的要求。操作指南不是强制要求,但涵盖了管理工作场所消防安全的最佳实践。 2. 综述 4.1 公司意识到,每年都有人因为工作场所的火灾而死亡或遭受重伤。除了丧失生命,企业也因为火灾所致的财产损坏、业务损失、罚款、索赔和保险费用而产生巨大的成本开支。如若有 效地进行消防安全风险评估,就可避免许多火灾的发生。有效的控制措施和程序旨在在切实 合理的范围内避免火灾的发生。 4.2 遵循这些操作指南应帮助管理人员基于控制层级制定相应的健康安全运营控制措施,使 得资源集中用于高风险区域,从而削弱或进一步降低风险暴露。 5. 要求 介绍 5.1 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是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确保了可能导致意外事件 的潜在火灾风险得以强调并最小化。这些操作指南和相关文件的制定旨在明确消防安全危害, 评估风险,将员工暴露降低至切实合理的最低水平,同时创建培训/ 学习要求。这些操作指南同时保障了相关当地法规的遵守,履行了我们照顾员工以及受我们运营影响的他人的责 任。 5.2 在公司运营的每个国家,我们都引入法规,保护人员免受火灾的危害。组织中的胜任人 员须首先和当地的执法机构明确是否需要进行消防安全风险评估,然后再落实公司参考标准的要求(如果标准更为严格的话)。 5.3 消防安全风险评估的范围须涵盖所有活动,包括公司管辖,且产生影响的例行、非例行 和紧急情况中的设备、设施、服务、产品和废弃物。公司办公室和楼宇的消防安全风险评 估活动 5.4 公司办公室和楼宇须开展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明确和记录工作场所的消防安全危害。消 防安全风险评估必须作为风险评估的一部分,涵盖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5.5 消防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明确针对处于风险之中的人员所需要的预防性和防护 措施,包括特殊风险,如场所内或附近的气体装置或危险物质。我们应优先确保相关措施到位,避免火灾的发生,或在火灾发生时减少受伤和损坏的可能性。如果风险评估相关的措施已经到位,那么仅需胜任人员监督和审查措施,保障其有效落实。 5.6 下列的表格定义了公司实施的风险评估活动: -可编辑修改-

肺栓塞评分

1 修正的Geneva量表评分标准 ①年龄> 65(1分); ②以前有DVT/PE(3分); ③1月内手术(全麻)骨折(下肢)(2分); ④恶性肿瘤(实体或血液,目前活动或者1年内治愈)(2分); ⑤单侧下肢疼痛(3分); ⑥咯血(2分); ⑦心率75 ~94(3分); ⑧心率> 95(5分); ⑨下肢深静脉触痛及单侧水肿(4分)。 临床解释:肺栓塞可能性,低度0 ~3分,中度4 ~10分,高度≥11分[12]。较原有的评分标准[13]进行重要修正:危险因素中新增恶性肿瘤;症状体征增加单侧下肢痛、咯血和下肢深静脉触痛和单侧水肿;取消原有的血气分析结果和胸片结果。 2 Wells量表评分标准 ①癌症活动(1分); ②卧床不起或4周内有过大手术(1.5分); ③咯血(1分); ④既往DVT/PE病史(1.5分); ⑤心率> 100次/min(1.5分); ⑥除肺栓塞外其它诊断可能性小(3分); ⑦临床有DVT的症状和体征(3分)。 临床解释:肺栓塞的危险度< 2分为低度;2 ~6分为中度; > 6分为高度[14]。 Geneva评分: (1)年龄:60~79岁(1.0分)、≥80岁(2.0分); (2)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或肺栓塞病史(2.O分); (3)4周内外科手术史(3.O分); (4)心率>100次/min(1.0分); (5)PaC02<35 mm Hg(2.0分,1 ITlm Hg=0.133 kPa)、35~39 mm Hg(1.O分); (6)Pa02<49 mm Hg(4.0分)、49—59 mm Hg (3.0分)、60—71 mm Hg(2.0分)、72~82 mmHg (1.0分) (7)x线胸片表现:盘状肺不张(1.0分)、单侧膈肌抬高(1.0分)。 临床解释:肺栓塞的危险度< 4分为低度;5 ~8分为中度; > 9分为高度[14]。

消防安全风险评估自查报告

消防安全风险评估自查报告 【导语】自查报告是一个单位或部门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对执行某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一种自我检查方式的报告文体。以下是整理的消防安全风险评估自查报告,欢迎阅读! 【篇一】消防安全风险评估自查报告 “重安全,保平安”是xxx幼儿园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为确保我园师生的安全,我们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我园遵照学区领导指示,对我内的建筑等消防安全进行了拉网式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1、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 消防安全责任人:王香池(园长) 消防安全管理人:王慧茹(副园长) 2、落实了安全责任制。 制定了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消防安全责任人,安全领导小组组长王香池园长与各责任人签了《幼儿园安全责任状》。 3、建立、完善和落实了消防安全规章制度。 建立了《幼儿园防火检查、巡查制度》、《用水、用电管理制度》、《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制度》、《消防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消防工作奖惩制度》。 4、我园正在不断地完善消防基础设施。 电器产品的安装,使用和线路铺设也在不断地规范,疏散通道畅通,并安装了应急灯。同时,我园对全园的灭火器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对过期和报废的灭火器进行了处理,并及时更换了一批符合国家标准的灭火器。 二、认真做好各项检查、填写好消防安全记录:

根据消防部门的精神,我园开展了消防安全工作每日一小查、每周大查、每月一总结的方法,针对幼儿园的各项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大检查。同时,我们对检查的结果进行了记录,并要求同查人员一起认真填写好排查记录。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消灭死角,杜绝各项隐患。 三、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1、我园将消防安全纳入日常教学内容,每学期都开展消防安全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来加强教师和幼儿的消防安全知识,同时还开展了“消防演练”活动,在活动中让教师和幼儿知道如果发生火灾的'时候应该如何进行自救。 2、我园以班级为单位,建立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室,在每学期一次的消防主题活动期间向幼儿播放《火灾预防与自救》的光碟,让幼儿接受消防安全教育。 3、我园每学期还进行一次“消防安全”知识答卷活动,把每次的消防知识学习内容通过试卷的形式让全体教师再次加深对消防安全知识的掌握。 我园消防安全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领导部门的要求还有些差距。当是,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努力,加强宣传工作力度,提高全民消防意识;定期、不定期认真开展好防火值班安全检查,让幼儿园这块乐土永远杜绝火灾的发生。 【篇二】消防安全风险评估自查报告 近期,发生在各个地方的多起火灾给每一个人敲响了警钟。施工现场本身就是火灾的多发地点,特别是北方的气候环境所影响。所以我们更应该提高警惕,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本次消防安全自检自查活动是按照洮南市消防部门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同时也为了杜绝和减少火灾发生及尽量避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物资的损失,认真自上而下地开展工作,现将工作情况自检自评如下: 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1、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 2、落实了安全责任制。制定了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明确了施

急性肺栓塞的危险分层和干预策略

急性肺栓塞的危险分层和干预策略 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最常见的PE类型,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占PE的绝大多数。近年来,对PE的认识不断提高,但临床实践中仍存在误诊、漏诊或诊断不及时,以及溶栓和抗凝治疗等不规范问题。提高诊断意识避免误诊、漏诊的关键。 1. 急性肺栓塞的危险分层 PE的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而定,因此,一旦怀疑急性肺栓塞应立即进行危险分层。首先根据是否出现休克或者持续性低血压对PE进行初始危险度分层,以识别早期死亡高危患者。如患者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出现休克或低血压,应视为高危患者,立即进入紧急诊断流程,一旦确诊PE,迅速启动再灌注治疗。休克或者持续低血压是指收缩压<90mmHg,或收缩压下降≥40mmHg并持续15分钟以上,排除新发心律失常、血容量下降、脓毒血症。不伴休克或低血压为非高危患者,需应用有效的临床

预后风险评分,推荐肺栓塞严重指数(pulmonary embolism severity index,PESI),或其简化版本sPESI ,以区分中危和低危患者。超声心动图或CT血管造影证实右心室功能障碍,同时伴有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肌钙蛋白升高者为中高危,对这类患者应进行严密监测,以早期发现血液动力学失代偿,一旦出现即启动补救性再灌注治疗。右心室功能和/或心脏标志物正常者为中低危,中低危和低危病人只给与抗凝治疗。 2.建立多学科合作的肺栓塞专家反应团队(pulmonary embolism response teams,PERT),开辟肺栓塞治疗绿色通道,是救治重症肺栓塞的有效途径。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相对于严重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等的现代治疗策略,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PE)的治疗手段和治疗结局仍没太大改变。但这种状况正在改变,各国指南相继更新,新的治疗策略和治疗手段不断探索中。就像已经在许多医院建立的胸痛中心一样,成立一个管理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的团队,能够更科学更有效地管理病人,提高规范化治疗水平,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随着国际上肺栓塞的救治理念、技术与临床研究不断推陈出新,为提高PE的救治水平,规范化管理PE也需要建立一个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团队(pulmonary embolism response teams,PERT),美国学者Kenneth Rosenfield 教授于2015年发起成立了美国肺栓塞救治团队联盟,旨在指导PERT团

肺栓塞心电图表现.

肺栓塞心电图 一、肺栓塞的定义(pulmonary embolism,PE):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临床上以PTE最为常见。 二、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缺乏特异性。典型的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三联征仅存在于很少数患者中。 1. 呼吸困难和胸痛:发生率达80%以上,与心肌梗塞非常类似。 2. 咯血:见于慢性肺栓塞患者。 3. 晕厥:常常是肺栓塞的征兆。 三、心电图改变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由于栓子的大小、堵塞的部位,堵塞的速度不同,所产生的病理生理学、血流动力学改变千变万化。小到无任何改变,大至全肺无血流,无心输出致患者猝死。心电图变化亦随之表现多样化。 病理生理改变与心电图的关系:右室负荷增加肺循环阻力增高,右心室、右心房压力增高、扩张,导致心电图出现右室负荷增加的表现。右心室扩张,使左室相对受压,右心输出量下降,使左心容量负荷下降,使左室心输出量下降,血压下降、休克;冠状动脉灌注压下降,心肌缺血,造成心电图ST-T改变;右室扩张、压力升高,出现下壁、右室缺血性ST-T改变。 四:心电图改变 (一)胸前导联T波倒置:急性肺栓塞后较早出现、且发生频率最高的一种心电图改变。 发生机制:由于快速增加的右室压力负荷使右室膨胀和游离壁伸展及心内膜缺血。据许多临床研究分析,其发生率高于SⅠQⅢTⅢ。 胸前导联T波倒置的特点: 发生的导联:V1-V4最常见,且T V1-T V3倒置深度>T V4常见。 形态:T波呈尖锐对称性倒置,深度可达1.7mV。 时间:多在急性肺栓塞后1~2h内开始出现,24h内最多见,并有动态变化,病情好转越早,T波倒置恢复越早。

消防风险评估报告

消防风险评估报告 一、评估目的 运用科学合理的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方法,通过对公司消防工作中出现的意外有害因素严格控制,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达到消除危害,规避因措施不到位等原因而导致出现火警甚至火灾和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介质出现泄漏着火等恶性事故的出现。根据评价辨识结果,分别定期及时采取了针对性、可操作性较强的预防性控制措施,从而规范和消除、避免了对人身安全和设备危害,降低了消防工作作业风险。 二、评估范围 公司范围内的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产生的火警、火灾。 三、评估依据 1 公司安全作业操作规程和防火、灭火管理制度; 2 行业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 3 企业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4 合同书、任务书、公司目标中规定的内容; 5 本公司和国内外所发生相类似的事故统计资料 四、评估方法 主要采用安全检查表(SCL)、预危险性分析(PHA)、工作危害分析(JHA)等安全评价方法为主对现有的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价分析。 五、评估人员:风险评价组成员 六、评估时间:2010.3.2 七、评估结果 公司针对本年度各部位门易燃易爆、易产生可燃性物质或介质的场所进行了严密监控和加强风险控制,根据作业环境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和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等,对易产生易燃气体的场所实施事先的控制。并且加强正常运行时期对消防设施、器材的正确维护保养、和器械的日常演练,对所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充分剖析和预先分析,将有危及人身和生产设备安全作业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针对性评价,在人力或主观上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不明原由产生的火警、火灾情况时,避免因消防设施不备用,或消防操作失灵等因素而出现的意外灾害扩大现象的出现。在各单位(部门)的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配合下,安全处和公司安全评价小组人员利用不定时现场督察,对公司各易产生易燃易爆场所(车间、装置)部分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及重大危源的生产消防

急性肺栓塞的评估、诊断及管理要点一览

急性肺栓塞的评估、诊断及管理要点一览! 自2016年上一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和2016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指南更新以来,肺栓塞的风险评估、诊断和管理取得了一些进展。在过去16年间,肺栓塞的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尽管病死率下降,但由于亚段肺栓塞的诊断使发病率增加。那么,肺栓塞该如何进行诊断和管理呢?近日,Salvatore Savona博士等汇总了《2019 ESC 急性肺栓塞诊断和管理指南》的要点,对此给出了解答。 风险评估 1.验前概率评分 验前概率评分包括Geneva评分和Wells评分。基于验前概率评分,在低、中、高风险的患者中,肺栓塞发生的可能性分别为10%、30%及65%。肺栓塞排除标准(PERC)评分适用于验前概率评分较低的急诊科患者,这些患者可不必进行诊断试验。PERC评分包括8个与肺栓塞显著相关的参数:年龄<50岁、脉搏<100次/分、血氧饱和度>94%、无下肢水肿、无咯血、无近期外伤或手术史、既往无静脉血栓栓塞(VTE)史、未口服激素。 2.D-二聚体 a.由于D-二聚体床旁诊断(Point-of-care testing, POCT)的敏感性(88%)较标准实验室分析(95%)低,因此应仅适用于验前概率低的患者。

b.在低-中度临床概率的肺栓塞患者中,D-二聚体应作为初始检查。如果为阴性,则不需要治疗。如果为阳性,应行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 c.对于年龄>50岁的患者,应考虑使用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年龄x 10 mcg/L)来确定低风险患者(IIa级)。 3.明确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定义: a.心脏骤停; b.阻塞性休克(收缩压<90 mmHg,或使用加压素时血压≥90 mmHg 和终末期器官灌注不足); c.持续性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或收缩压下降至≥40 mmHg,持续时间>15min,且不是由于其他可识别原因引起的。 4.肺栓塞临床高概率的患者,应首先进行CTPA检查。 影像学检查 1.对于临床疑似肺栓塞患者而言,若超声显示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则应接受VTE和肺栓塞的诊断。 2.仅凭超声心动图不能除外肺栓塞。超声心动图适用于疑似高危肺栓塞患者,若患者无右心室超负荷或功能障碍的迹象,可基本除外肺栓塞为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原因。 3.多种影像学检查可用于急性肺栓塞的诊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