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民政权的巩固教学反思

人民政权的巩固教学反思

人民政权的巩固教学反思

人民政权的巩固教学反思

授课人:李焕

人民政权的巩固是八年级下册第二课的内容,课堂应学校的号召使用了导学案。以期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果。这是第一节使用导学案,感觉效果颇好,但由于还是不熟练,所以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现将上课情况汇报如下:

优点:1、导学案的应用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自学。

2、教学形式多样,引入了适量的图片及音频资料,提起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

3、板书设计的比较合理,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缺点:1、在第一个班上时,引入的内容太多,导致后面时间紧张,课堂检测不充分,未完成。

2、音乐播放上出了一些小问题。

改进措施:1、备课要认真,课前检查要细致,确保无误。

2、以后教学中尽量把一些课堂拓展放到课本知识讲完后

进行,以便课堂容量过大时适情况进行删减调整。

3、课堂练习题要典型,量要适中。

在以后的教学中,在导学案的制作和应用上要多下工夫,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争取次次有进步。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 作业 (2)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1.建国后,毛泽东称哪一历史事件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A.西藏和平解放 B.整顿经济秩序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 2.文学作品中,被称为“最可爱的人”,通常指的是 ( ) A.中国人民解放军 B.中国人民志愿军 C.中国共产党 D.中国人民 3.建国初期,在人民政权的巩固上,采取了很多措施,下列不属于人民政权巩固措施的是( ) A.整顿经济秩序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颁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4.三年抗美援朝,在朝鲜的中国军队使用的名称是 ( ) A.中国人民解放军 B.中国人民志愿军 C.中国志愿军 D.中朝联军 5.中朝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传统的友好关系,在历史上曾联手抗击过日本对朝鲜的入侵,在中国现代史上,两国人民又联合起来,抗击了哪国对朝鲜的入侵( ) A.美国 B.日本 C.苏联 D.法国 6.伟大的抗美援朝开始于哪一年( )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7.右图中这位战士属于中国人民志愿军,要是把他和“火”这个字联系在一起的话,我们自然 而然会想到 (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罗盛教 D.雷锋 8.英雄邱少云为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在 ( ) A.北伐战争战场上 B.抗日战争战场上 C.解放战争战场上 D.抗美援朝战争战场上 9.今天,鸭绿江边的一座“断桥”(右图所示)见证了半个世纪以前的那场硝烟弥漫的 战争,它是 (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10.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有直接关系(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后又将其女喜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该地后,斗倒恶霸,喜儿获得翻身。那么,我国地主阶级被消灭是在 ( ) A.1945年8月 D.1947年底 C.1949年10月 D.1952年底

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6.1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6.1.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二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缺乏大机器制造业和现代技术装备;通过巩固新生政权,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目的: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3.时间:1953—__1957__年。 4.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重工业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5.成就: (1)重工业: ①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__鞍山钢铁公司__恢复并扩建。 ②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第一汽车制造厂在__长春__建成投产;中国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 ③中国第一家__飞机__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2)交通运输业: ①一座大桥:__武汉长江大桥__建成通车。 ②两条铁路:鹰厦铁路(鹰潭—厦门);宝成铁路(宝鸡—成都)。 ③三条公路:修建__康藏__(1955年10月后,改称川藏)、__青藏__、__新藏__公路,密切了与西藏的联系。 (3)以苏联援建的工业项目为中心,我国__工业布局__得到改善。 6.意义:我国开始改变__工业落后__的面貌,向__社会主义工业化__迈进。 7.超额提前完成原因:党的正确领导;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辛勤劳动;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__

苏联__的帮助和支持等。 二、民主政治建设——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背景: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如火如荼地进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2.时间:__1954__年9月。 3.内容: (1)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是我国第一部__社会主义__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__人民利益__的宪法。 ②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__最高国家权力__机关,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等人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4.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__人民代表大会制度__。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__根本__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__民主政治__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时间:1953—__1956__年年底。 2.内容: (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运动)。 ①背景:土地改革后,我国的农业仍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农产品满足不了__国家工业化建设__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__互助合作__的要求。 ②途径(方式):成立__农业生产合作社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__手工业__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途径是成立__手工业生产合作社__。 (3)__资本主义工商业__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途径是__公私合营__。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赎买__政策。这种政策实现了__和平__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__创举__。 3.结果:到1956年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实现了__生产资料私有制__向__社会主义公有制__的转变。 4.影响: (1)积极影响:标志着中国建立了__社会主义基本制度__,这是中国历史上__最深刻的社会变革__。从此,中国进入了__社会主义初级阶段__。 (2)消极影响: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__要求过急__、__工作过粗__、__改变过快__等缺点。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教案 华东师大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教案华东 师大版 【内容标准】 (1)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改进行的大体情况;理解,建国之初整顿经济秩序,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对巩固人民政权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课前收集与本课有关的材料,进一步掌握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通过讲述抗美援朝的有关故事,增强材料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国之初,人民政府整顿经济秩序,完成土地怅鞍些经济政策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府关心国计民生的政权本色和改革落后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伟大实践。抗美援朝的胜利,为国内经济建设争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而且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望。 【教学要点】 重点:土地改革的进行以及学习志愿军战士们体现出的精神。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是建国初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重要作用。 难点:如何理解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土地改革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教师要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分析,让学生对土地改革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导入新课】 (1)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2)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但是新生的国家这面临着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不法资本家还在兴风作浪,他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在很多地区,广大农民的关心的土地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美帝国主义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它们的进攻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 第六单元 1 巩固新生政权教案 人教版

巩固新生政权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发生的重大事件,认识新中国成长的胜利历程及在这一历程中经历的曲折,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初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正确认识抗美援朝史实,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保家卫国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土地改革前后土地性质的变化及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穿插学生的讨论探究。 四、学情分析:我国现在相对稳定,但政权仍需大力巩固,例如腐败问题就长期困扰党和政府,所以,本课与现实具有一定的联系。生初中已学过中国现代史,对这段历史有一定的了解,而所讲述的历史与现在时间相距不远,资料较齐全,影视作品也不少,学生具备学好本课的客观条件。 五、教具:多媒体课件 六、学生课前准备:课前预习,对整一节课有一定的总体认识。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相关资料。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想一想: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是,摆在中国领导人面前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全面解放中国的任务没有完成,国民党旧政权的残余武装、土匪,反动派潜藏的特务,经济凋敝,百废待兴,解放区的有效管理,农民渴望得到土地。 新课学习: (一)抗美援朝 1、背景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军于1950年9月15日在朝鲜中部的仁川登陆。10月1日,所谓的“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放下武器,停止战斗,无条件投降。”美国把战火烧到我国边境,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的城市,还派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我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2、抗美援朝的原因 这是由当时新中国面临的周边形势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对新中国采取“遏制”政策。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军就越过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如果让美军占领整个朝鲜,强兵压到鸭绿江边,新中国势将难以安定地从事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国际国内的反动势力的气焰势必更嚣张。因此,抗美援朝不仅与新中国的国家安危密切相关,也与全体中国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相关。 3、为什么说中国的抗美援朝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美帝国主义的进攻已经威胁到了新中国的安全,中国出兵是迫不得已,既是为了支援朝鲜的反侵略斗争,也是为了巩固政权,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所以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4、抗美援朝的经过 指导学生读图1-13及其文字,让学生了解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的推进情况及“三八线”的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进攻阶段:五战五捷,将美国侵略军赶回 “三八线”附近 相持阶段:边打边谈,上甘岭战役

2021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 第2课 巩固新政权教案2 人教版

巩固新政权教案2 人教版 课题第2课巩固新政权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 1、了解西藏的和平解放。 2. 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3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 方法 1.有效利用课本插图,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大致过程,理解西藏和平解放 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 2.收集整理课本图片、历史网站、文学作品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地改革的 信息,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 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 重点 土地改革的进行 教学 难点 如何理解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 类型 教学作 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时 间 媒体来源 自学指导知识目标文字K A明确学习目标6分钟自制 讲解过程与方 法 图片A E建立表象2分钟下载 观看过程与方 法 图片A E帮助理解2分钟下载

理解情感态度 价值观 图片A I帮助理解2分钟下载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 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 D.讲解—播放—举例; E.播放—提问—讲解; F.播放—讨论—总结; G.边播放、边讲解; H.设疑_播放_概括.I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冀教版历史初二下册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练习题

冀教版历史初二下册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练习 题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封锁、孤立和扼杀。据此回答1~3题。 1.“西方入侵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能够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能够说明这一道理的是()A.北伐战争的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抗美援朝的胜利 2.1950年10月,中国人民理想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鲜作战,要紧是因为()A.美国在外交上孤立中国 B.美国阻止我国解放台湾 C.美国入侵朝鲜,威逼中国安全 D.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强大 3.建国后,为立即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预备了条件的是() ①政治协商会议召开②西藏和平解放③抗美援朝运动的胜利④土地改革的完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下列关于我国军队和国防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人民军队的作用是保卫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②中国的海陆空三军参加了开国大典时的军事演习 ③抗美援朝时入朝作战的有中国人民理想军空军部队 ④国家的安定和进展,必须依靠强大的国防力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完全废止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西藏和平解放 6.美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是()A.“联合国军”悍然干涉朝鲜 B.派第七舰队到中国台湾海峡 C.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朝边境 D.出动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都市 7.建国初期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历史作用是()A.巩固了新生政权 B.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C.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合作化 8.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面临的严肃考查从全然上说是()A.解放区的土改能否完成 B.帝国主义的威逼能否解除 C.新解放区剿匪能否胜利 D.人民民主政权能否巩固 9.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新”要紧表达在() ①取得了平等的民族权益②废止了剥削制度③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④差不多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 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②③④

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巩固新生的政权》335

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巩固新生的政权》 一、课程标准 1-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新中国成长的道路和经历的曲折。 5-3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区域性战争的实例中,找出导致区域性冲突的多种因素。 二、教材结构分析 本课以巩固新生政权、进入社会主义、失误与挫折和成长的骄傲:“两弹一星”精神永驻四个方面的内容,阐述了共和国的风雨历程。一方面反映了新中国成长的胜利历程即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这一历程中所经历的曲折与所走的弯路。 “巩固新生政权”──主要讲述抗美援朝、肃清反革命、土地改革等问题;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阐述,说明中国是如何“进入社会主义”的。 “进入社会主义”──主要围绕新中国的成就展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失误与挫折”──主要通过“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事例,来阐释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的失误与挫折。 “成长的骄傲:‘两弹一星’精神永驻”──介绍了20世纪50~70年代在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迅速发展。重点叙述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研制成功和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从总体上看,本课真正体现了“形散神聚”的特色,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正反两方面)的阐述,使学生对新中国成长的道路和经历的曲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和了解。 三、教学要求 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发生的重大事件,认识新中国成长的胜利历程及在这一

历程中经历的曲折,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2、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初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方法。 3、了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感受“两弹一星”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2-1巩固新生政权:抗美援朝 1-2-2进入社会主义:“一五”计划及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成就 1-2-3失误与挫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1-2-4成长的骄傲:“两弹一星”精神永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涌现出来的各种优秀人物和崇高精神 五、教学方法 制作课件、讲授法 六、课时安排:4课时 七、教学过程 1-2-1巩固新生政权 [导入新课] 导入建议 建议一:歌曲导入 可播放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然后提出问题:“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它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由此导入新课。

巩固新生政权

巩固新生政权 一、背景:1、新中国成立时间:1949.10.1 意义:①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②中国人民开始当家作主。 ③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标志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胜利. 2、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工作,仍面临着巨大困难和严峻挑战。(P13 材料) 二、措施:1、军事上:①国际:抗美援朝 ②国内:肃清了国民党旧政权留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和土 匪。 2、政治上:③实现西藏的和平解放。 时间:1951年意义:标志着中国大陆全部解放 ④建立各地各级人民政府。 3、经济上:⑤1952年底,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⑥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 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⑦1953-1957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并超额完成。 4、意义:①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②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 ③用巩固新生政权的胜利,证明了新中国的强大生命力。 ☆抗美援朝(人物:邱少云、黄继光、毛岸英) ①时间:1950.10-1953.7 ②目的:支援朝鲜,保家卫国 ③交战双方:一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另一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 人民军。 ④主要战役:上甘岭战役 ⑤结果:侵略军被逐退到战前的位置,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 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⑥性质: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⑦胜利的原因:a.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b.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c.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⑧意义:a.国际:打击了美帝国主义,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b.国内: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土地改革 ①时间:1952年 ②内容: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 ③意义(影响):a.对农民: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b.对国家: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 c.政治上: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

《人民政权的巩固》习题3及答案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 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被毛泽东誉为其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的是( ) A、抗美援朝 B、整顿经济秩序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2、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时,我国面临的形势是( ) ①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②美国出兵占领台湾 ③美国从东南沿海对新中国发起进攻④美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A 、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①③ 3、小明要研究抗美援朝期间的历史,他需要阅读哪一时段的历史资料( ) A、20世纪40年代——5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60年代 C、20世纪60——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4、美国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说过:“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那么这场战争是( )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伊拉克战争 5、反映抗美援朝运动的电影《上甘岭》上映后,片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一下子唱响了神州大地,至今影响了几代人。歌中唱道:“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歌曲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热爱和眷念。这说明抗美援朝是为了( ) A、使家乡更富饶,让祖国更美好 B、让中朝两国人民都生活在美丽的土地上 C、打击美国侵略者

D、保卫世界和平,保卫美丽的新中国 6、彭德怀在《彭德怀自述》中写道:“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有力地证明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A、解放战争的胜利 B、越南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7、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国内反革命势力基本肃清 C、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D、土地改革的完成 8、《暴风骤雨》中关于分马有这样一段描写:“……郭全海和老初带领积极分子们,忙于分牲口;……整个场子里,有二百七八十匹骡马,还有二三十头牛,外加五条小毛驴。牲口都标出等次,……他们计算好了,全屯没马的小户,都能摊上一个顶用的牲口。”这样的场面应发生于( ) A、抗战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9、新中国土地改革后,某地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百亩盐碱地变成了良田,这一现象充分地说明了( ) A、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 B、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土地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民 列举题 10、列举1949——1953年间,党和政府为克服内忧外患,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的重大行动。 材料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是在社

6.1.1巩固新生政权练习

6.1.1 巩固新生政权(练习) 一、选择题: 1.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巩固新生政权的斗争有( ) ①抗美援朝②肃清反革命③土地改革④研制人造卫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十周年的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道:“雪山啊闪银光,雅鲁藏布江翻波浪,驱散乌云见太阳……幸福的歌声传四方。”这首歌创作于( ) A.1927年 B.1949年 C.1951年 D.1961年 3.标志着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分离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的重要转折点是( )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4.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完全有能力武装解放西藏,但仍然采取了和平方式,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历史上汉藏两族关系友好 B.担心外国势力干涉 C.避免伤害民族感情,实现民族团结 D.西藏上层愿意服从中央政府领导 5.注重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要求,下面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1950~1952年土地改革 C.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6.1952年,浙江玉环的许多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感到非常高兴。当时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 A.镇压了反革命 B.实行了土地改革 C.加入了人民公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60多年前,新中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下列正确表述此次土地改革意义的选项有() ①彻底消灭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巩固了新生政权

③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的道路 ④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后,我国实行的是( ) A.地主土地所有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 C.人民土地所有制 D.国家土地所有制 9.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0.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词是民主、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1951年中国的时代主题是() A.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B.加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和平、发展 11.下列诗句中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是( )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2.“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中写道:“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美国“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是指( ) A.《朝鲜停战协定》 B.《凡尔赛和约》 C.《雅尔塔协定》 D.《慕尼黑协定》 13.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 ) A.1949年 B.1951年 C.1954年 D.1956年 14.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 )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2课 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第2课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 解 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掌 握 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 料获取 信息 有效利用课本插图和《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图片,了解 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 意义 讨论探 索 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他们“最可爱”之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英 雄热爱 祖国 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 我们学习的榜样 自觉拥 军加强 国防 人民军队是战胜国内外敌人的重要法宝,是维护新中国安 全统一和开展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青年人经受锻炼 和考验的好学校 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 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跟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2. 教师导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宣告结束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美国作为当时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就带头与社会主义国家“冷战”,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在中国,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却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它本来就很不甘心。新中国建立后,公开申明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美国更不高兴了。当时它妄图把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建立了一个针对中国的包围圈。具体情况请看书和《历史地图册》第6页。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课文,结合讲解《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抗美援朝前中国东部形势》图,设问:如果你生活在那时,你将怎么办?无动于衷?任人欺负?(A. 侵略者已经将战火烧到我国,炸我东北、杀我同胞、毁我财产,我们必须奋起维护自己的安全。 (B.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开与新中国为敌,我们除了出兵反抗,别无选择。 (C. 朝鲜在当时国力较为弱小,但是与我们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十分友好。美国已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又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攻占了朝鲜许多领土。我们必须援助朝鲜抗击美国,才符合国际道义。) ·组织学生朗诵课本第6页《文献资料》,体会毛泽东的英明睿智。 2. 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后,由谁首先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 3. 要求学生在《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抗美援朝》图上圈出五次战役的相关地名,完成《历史填图册》第4页第2题。(第一次战役的熙川、介川,第二次战役的宁远、五老,第三次战役的上甘岭,第四次战役的横里,第五次战役的县里。) ·指导学生观看第10页“自由阅读卡·三八线”,体会人民军队战胜强敌的自豪感。 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 你知道哪些志愿军的动人事迹?(根据所剩时间,让若干名学生讲故事,最好有人补充介绍毛岸英、罗盛教、《英雄儿女》中的王成等人事迹。) 2 黄继光与邱少云的事迹中,各有什么特点?(前者是在上甘岭用胸膛堵敌人枪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为巩固新政权而斗争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政权而斗争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经济状况以及应对的措施 2、掌握土地改革的史实,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 3、把握抗美援朝的情况,理解抗美援朝的意义 4、综合归纳为巩固新中国而进行的斗争 【预习指导】 走进历史: 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又企图将其女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白毛仙姑”。八路军来到后,斗倒恶霸,喜儿获得翻身。那么,我们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土地制度迫使喜儿逃居深山的?这种土地制度又是什么时候被废除的? 1、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人民政府同投机商展开了一场“”,通过,全国物价开始趋向平稳。 2、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 年份雇农贫农中农富农新富农地主其他1948年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1)导致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这次改革的时间是什么?颁布了什么法令? (3)土地改革的完成有什么意义?3、读下面材料: 美国人说:“这是我们在错误的时间,同错误的对手,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回答问题: (1)这场错误的战争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发生在什么时间? (2)在这次战争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试列举两个英雄人物及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3)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预习检测】 1、被毛泽东誉为“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的事件是() A “米棉之争”,稳定物价 B 抗美援朝 C 土地改革 D 和平解放西藏 2、标志着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被废除的事件是() A 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3、《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上甘岭》《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作品,都涉及() A 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 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 4、中朝军民并肩作战,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朝鲜战争结束的标志是()A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B “联合国军”退回到“三八线”附近 C 司令官迈尔阿瑟被撤职回国 D签订《朝鲜停战协议》 5、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了一个关于抗美援朝时期人物的网站,收录的历史人物不包括()A 彭德怀 B黄继光 C 邱少云 D叶挺 【课内探究】 再读课文,独立完成课内探究部分内容,独学后对子之间相互交流, 用红笔画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小组内的讨论及小展示进一步 解决问题,同时由小组长统计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根据老师展示点 评表,准备好本组的展示内容和人选及方案,预时30分钟。 仔细阅读(P8—P13)课本内容将书本主要知识点用双色笔标注出来(10分钟),独立自主完成预习指导和预习检测部分,对子之间互查补充,小组长复查,较难的知识点本组内讨论解决,(30分钟)

巩固新生政权

第一单元第二课《巩固新生政权》 课型:新授主备:戎伟审核:时间:2010.8 一、预习交流 1、1949年____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也是影响战后世界格局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2、1952年底,中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中国几千年的___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 3.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某次战争回忆录中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员。”这次战争是() A.抗日战争 B.侵越战争 C.侵朝战争 D.伊拉克战争 4、下列不属于建国初巩固政权的措施是() A、抗美援朝 B、改革开放 C、和平解放西藏 D、参加亚非会议 5、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的结束() A、辛亥革命后 B、建国之后 C、52年全国土改完成后 D、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 6、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反五反 二、目标导学 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而采取的措施 2、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性质、意义 研学 问题导入 探究1、观看朝鲜战争视频学生结合教材P12思考: (1)中国该不该出兵抗美援朝?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决策者,你站在哪一边? (2)你认为中国的抗美援朝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为什么? 了解战争进程思考: (1)、“打败美国野心狼”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2)、中朝人民军队为什么以弱胜强,最后迫使强大的美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呢?(图片说明) 过度对内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新生政权呢?之所以采取这些措施的国内环境是什么? 分析: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土地改革的意义 小结: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而采取的措施 四、训练巩固 1、标志着中国大陆全部解放的事件是() A、毛泽东在天安门庄严宣告 B、解放南京

川教版历史八下新中国政权的巩固随堂练习

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建国初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被废除,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这得益于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A.归农民所有 B.归乡镇所有 C.归集体所有 D.归国家所有 3.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为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 4、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道:“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作者称赞的是 A.抗日军民 B.解放军战士 C.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D.朝鲜军民 5、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土改的是 A.浙江 B.江苏 C.江西 D.西藏 6、坐落在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在醒目的位置陈列着两个著名人物的雕塑,其中一位是毛泽东,另一位应是 A.林彪 B.刘伯承 C.邓小平 D.彭德怀 7、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的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罗盛教 D.杨根思

8、彭德怀在一篇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其中“它”是指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镇压反革命的胜利 9、下列诗句描写了抗美援朝的是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大雄师过大江 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金沙水拍去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0、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进行的斗争有 ①抗美援朝②开国大典③土地改革④三大改造⑤镇反运动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建国初期,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对土地的 A.所有权 B.使用权 C.经营权 D.管理权 12、1949年8月,居住在北京的居民,在户籍的居住地一栏所填的是 A.京师 B.北京 C.北平 D.大都 13、1950年10月开始镇压反革命运动,打击的重点是 ①地主、富农②土匪中的匪首、惯匪③特务、恶霸④反动党团骨干和反动会道门头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建国初期进行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散打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B.基本校庆了国内的反革命势力 C.掌握了经济命脉 D.消灭了地主阶级 15、历史兴趣小组开设有关抗美援朝时期的人物专题网站,收录的历史人物不可能包括 A.彭德怀 B.黄继光 C. 叶挺 D. 邱少云 二、材料解析题

《巩固新生政权》教案

《巩固新生政权》教案 解读课程标准 1-1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新中国成长的道路和经历的曲折。 5-3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区域性战争的实例中,找出导致区域性冲突的多种因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发生的重大事件,认识新中国成长的胜利历程及在这一历程中经历的曲折,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初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感受“两弹一星”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巩固新生政权:抗美援朝 进入社会主义:“一五”计划及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成就 失误与挫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成长的骄傲:“两弹一星”精神永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涌现出来的各种优秀人物和崇高精神 教材结构分析 本课以巩固新生政权、进入社会主义、失误与挫折和成长的骄傲:“两弹一星”精神永驻四个方面的内容,阐述了共和国的风雨历程。一方面反映了新中国成长的胜利历程即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这一历程中所经历的曲折与所走的弯路。 “巩固新生政权”──主要讲述抗美援朝、肃清反革命、土地改革等问题;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阐述,说明中国是如何“进入社会主义”的。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为主,穿插学生的讨论探究。 六、教学时数 1课时 七、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八、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教师在课前收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图(内含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的图片)并制成幻灯,在上课导入新课时播放,并问学生:这是什么事件?(抗美援朝)这又是谁?(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 新课教学: 1.对抗美援朝原因的教学建议 教师用幻灯出示材料和反映当时亚洲形势的地图,让学生了解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并引起学生对中国赴朝作战原因的思考。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继续在军事上援助蒋介石,同时扶持朝鲜、越南等国的反动势力,建立针对中国的包围圈。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即采取武装干涉政策。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明,宣布出兵朝鲜,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学案 华东师大版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 内容提要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的措施有:整顿经济秩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二、抗美援朝: 1、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2、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3、在朝鲜战场上涌现出的著名英雄有:黄继光、邱少云等。(魏巍在他的文章中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称为是最可爱的人。) 4、1953年7月,美军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朝鲜战争结束。 5、意义:抗美援朝是巩固年轻的人民共和国的又一胜利。它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也是新中国的国际声望得到空前提高,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三、土地改革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宣布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导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整理资料形成概念 收集整理课本图片、历史网站、文学作品、乡土教材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

讨论探索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党爱国 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辩证唯物土地改革的胜利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教学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形式:新授 教师讲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导入新课 1 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农民拔除原来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着什么?(这片土地原先属于地主所有,现在已经归翻身农民所有了。) 2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走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因此,他们热切期盼着“耕者有其田”,翻身当家作主人。谁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谁就能得到他们的真诚支持。过去共产党就是通过“打土豪分土地”、“减租减息”等政策获得农民的支持,夺取了全国政权。当时,新解放区还有3亿多人口未进行土地改革。新中国政权要想巩固下来,特别需要这些农民的支持。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历史,具体情况请看书。(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和反思巩固新生政权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和反思《巩固新生政权》 名校资料《巩固新生政权》教学设计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县教研室任美姣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知道西藏解放、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史实及影响,运用相关史实分析,提高论从史出的能力,学会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阅读、逐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养成观察、阅读和运用历史地图等的习惯和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论从史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刻体会志愿军战士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树立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的史实及意义。 2.难点:土地改革的意义和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三、教学策略 1.采取自主讨论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分成小组,并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等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中使用比较、讨论等教学方法,便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2.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整理相关史料,制作任务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3.学生准备:预习课本;通过网络、课外书等查阅有关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故事。 名校资料《巩固新生政权》教学设计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县教研室任美姣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知道西藏解放、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史实及影响,运用相关史实分析,提高论从史出的能力,学会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阅读、逐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养成观察、阅读和运用历史地图等的习惯和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论从史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刻体会志愿军战士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树立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的史实及意义。 2.难点:土地改革的意义和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三、教学策略 1.采取自主讨论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分成小组,并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等教学方法,同时在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