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调查研究

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调查研究

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调查研究

文献综述

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班级:小教10(2)班

姓名:王芳

学号:2010210697

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调查研究

摘要:新课程改革走到今天,课堂教学有了较大改观,新型且富有特色的教学

方式异彩纷呈。但这只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在另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家庭作业上我们依然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字:小学生;家庭作业;

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传统的家庭作业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属于应试型;而新课改背景下的家庭作业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属于素质性型。当前,小学生由于对作业的目的不甚明确,加之作业的数量的偏多、形式单调、内容枯燥,不能产生积极的作业体验,形成了消极的被动的作业态度。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的一线老师也进行过许多的尝试,但通过查阅资料可以了解到这些尝试的效果却并不理想。所以我想更多的通过调查学生,看看当今小学生到底希望他们的家庭作业是什么样子的,以供一线教师参考。

2.研究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知识、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知识、不同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这一理念,许多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均分享了他们的见解或经验。

2.1 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家庭作业的功能狭隘,没有发挥出作业的多元价值

适量的家庭作业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内化学生的纪律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制力以及独立性和责任心的培养、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和了解学校的发展,促进学校合作等。但现实告诉我们这些价值在当今的家庭作业中被表现得微乎其微。

2.1.2 家庭作业的设计较为封闭、单调,以静态的文本是作业为主

在国内,考试主宰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家庭作业主要以强调知识的学习与巩固的练习型和准备型为主,而强调知识综合应用与迁移的扩展型与创作型作业极少,从而导致学生只会学习僵化的、呆板的书本知识,缺乏参与的实践性。

2.1.3 家庭作业的布置较为专制,缺乏多样性、选择性和层次性

传统的小学生的家庭作业的特征有三个:一是课堂教学与练习的机械补充与延伸,只顾本学科,不讲综合性;二是书面(或叫笔头)作业,只讲数量,无的放矢;三是抄抄写写算算,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只练基础,不讲技能。

2.1.4 家庭作业评价方式较为冷漠,缺乏交流和互动

观察学生的作业我们不难发现多数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较为冷漠的“只见分数不见人”以及“对错号”、“等级评判”或是一各“阅”字了事的作业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缺乏师生间应有的情感互动,缺乏一种平等的交流和人文关怀,对小学生来讲这些评价方式是冷漠的,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2 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改进策略

2.2.1 家庭作业功能由“狭隘”走向“丰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改强调的是能够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所以作业形式要灵活多样,内容要丰富多彩。因此我们要坚持做到:一、书面作业与口头、视听、动手作业相结合;二、听、说、读、写、算、做、玩相结合;三、双基训练与智能开发尤其是创新精神的培养相结合;四、书本知识的学习与知识的迁移、运用、操作实践相结合;五、求知、做人、健体、生存等各类基本素质的发展与训练相结合。丰富、开放、灵活的作业更能启迪智慧,从而使学生在不断地探索与解决问题中,在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不断碰撞中得到成长。

2.2.2 家庭作业的设计由“封闭”走向“开放”,让文本式作业与活动性作业相得益彰

现在,老师布置作业更多的要强调的是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迁移的扩展型和创造型,从而达到对学生的多方位、多元智能的培养。所以教师应更多的关注亲子关系的改善、同伴互动、个性的关照、学校合作、课外实践知识与经验的获得等方面,立足于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搭配课外作业的类型,布置和设计家庭作业。因此,老师要善于观察,并与学生沟通互动,以了解不同学生的需求、能力等差异和特点,设计出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层次性和自主性的形式多样的作业。

2.2.3 家庭作业布置由“专制”走向“自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家庭作业的布置需要遵循四个原则即学生主体性原则、学生个性化原则、作业趣味性原则和作业开放性原则。同时形式多样的作业让学生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作业内容,根据自己的水平自选作业难度。还要考虑不同层次和特点的学生的要求,既让优秀生“吃得饱”,也让学困生“吃得好”。最后,为学生创设自主选择和发挥的平台,搭建展示学生个性的舞台,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给学生发挥主动性的空间,让每个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得到最优化发展,实现作业由“专制”走向“自主”。

2.2.4 家庭作业的评价由“冷漠”走向“温情”,让作业评价成为师生心灵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新课改标准下,小学生家庭作业的评价对象有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逐步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不但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而且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评价这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状态的改进。在评价的目的上,从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转向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过程性评价的标准,注重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在评价内容上强调多样化,

如把诊断性、激励性、自我、集体评价等方法相结合,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评价中要求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相互理解,强调平等的相互关系,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把激励、期望、关怀、友善的批评等真诚的语言通过作业评价注入学生的心中,多点温情和鼓励,少点冷漠。在评价的功能上,重视家庭作业的反馈与沟通作用,通过作业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展示自我,发现与发展期潜能。

家庭作业评价应做到由机械走向人本,由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评价学生,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总结

3.1 通过查资料所获得的收获

通过查阅一些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的关于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相关文献,我们能够看到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大量的人在为小学生家庭作业的改革提供不同的信息与方法以供一线教师做尝试并找到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方式进行应用。无论是怎样的表述,不变的是他们都是从“减负”和“新课改”出发为老师提供建议如何把小学生的家庭作业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强调老师无论是从家庭作业的功能、设计、布置以及评价都要考虑学生的人本主义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掌握和运用一些有效的家庭作业策略,可以极大的促进学生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综上所述,教师没有理由不认真研究如何使家庭作业更加有效地发挥其重要作用。

3.2 我的研究方向

一边是越来越严重的升学压力要求老师必须教会学生应试,一边是“新课改”要求老师还学生民主,还学生个性,还学生人本。在这两种矛盾下当今老师在家庭作业这一块到底是怎样做的便是我研究的主要问题。我希望通过对小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观察,了解老师们的这些家庭作业是否能够真正的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有所帮助。更重要的是了解小学生从这两种不同方式的作业中到底可以收获到些什么?

参考文献

[1]王静娴.小学生家庭作业的现状及改进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2.9.15:22—24.

[2]汪亮.小学生课后作业问题研究——家庭作业的设计与评价[J].海外英

语.2010.2:181—183.

[3]李学书.国内外家庭作业比较研究.教育学术月刊[J].2009.10

[4]郑明江.小学生家庭作业改革浅论.教学与管理[J].2001.3.1

[5]肖川.名师作业设计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6.

[6]王晨.提高小学生家庭作业效率.基础教育研究[J].1996.4

[7]

[8]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60.

[9]陈鑫.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家庭作业的教育功能.科学教育[J].2004(3):4—6.

[10]黄媛珍.家庭作业的设计.广西师范学院学报[N].2011.6(32).

[11] 李兴达.让作业评价充满人文关怀.小教研究,2005(6).

[12] 刘新萍.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14—15.

[13]田云兰.谈小学生家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J].教学与管理.2003.8.15:77—7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