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东台婚礼习俗介绍

东台婚礼习俗介绍

东台婚礼习俗介绍
东台婚礼习俗介绍

东台婚礼习俗介绍

俗话说,人生中有四大幸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现在就开始很大家分享我的第三大幸事,呵呵,不过可不只是限于那春宵一刻的事,别想歪了。。。首先在写这篇日志之前,还是先说一下,因为我家和我老婆家距离比较远,我老婆家是河南的,所以我们的婚礼还是依照我家乡江苏东台的风俗举行的,这里主要还是和大家分享我们那里的一些风俗习惯吧!

我们那里结婚一般分两天进行。头一天是发嫁妆,女方把嫁妆拉到男方家或者新房。东台土话叫发轿。这里有几个细节:

(1)“绳被(pi)毯”,这是个方言说法,翻译成普通话就是缝新人床上盖的被子。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在整个婚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角色-“搀(can)妈”,在这里解释一下“搀(can)妈”,其实是一对夫妇,一般是村里儿孙满堂,日子过得比较顺心得意同时在村里公认的也有一定威信的一对夫妇。有点类似于现代婚礼中的司仪,因为他们负责的是对农村千百年来一些风俗仪式的继承和发扬。说回“绳被(pi)毯”吧,这里也是有讲究的:

第一,虽然现在到超市里购买什么样的被子都有,但是在我们那里新人的被子还是采用自己家(或者邻居家)地里产的棉花,拿去加工成棉胎。第二,“绳被(pi)毯”的时间,就只是在结婚前一天。第三,“绳被(pi)毯”的主角是“搀(can)妈”,就是请他们来缝好被单。第四,被子的数量为两条,一般为红绿缎面各一条。当然如果冷的话,多盖几条也是有必要的。第五,“绳被(pi)毯”的线一般是棉线,这里要注意的是:缝一条被子一般是一根线从头缝到尾,中间不可以打结,最末尾收针也不可以打结,这个就是“搀(can)妈”的技术活了。这里的说法呢,就是如果打结呢,婚后日子会过的结结巴巴的。第六,在被子的一头的中间要留一个口,不缝上。就好像形成一个口袋子那样。从造型上看有点类似形成一个可以放下婴幼儿的一个小袋子。其实寓意也就是早生贵子的意思。

(2)布臵新房,一般在“绳被(pi)毯”工作完成之后开始,这里主要的讲究是:

第一,主要工作从铺床开始,床上用品全部换成新的,包括垫的和盖的。

第二,对房间进行清洁卫生。

第三,放臵硬币和红花生,硬币为“1元”的,为此我还特意跑银行换的。听我爸妈说他们结婚那时候,放的是“5分”的,可见到生活水平的提高,呵呵。红花生即是染红的带壳的花生,这个是提前准备好的。放臵的地方为房间里所有可以打开的抽屉、橱柜里。每个抽屉里面放臵硬币及红花生的数量各为4个(也有放6个的,数量随便只要双数就可以)。这里要注意的是:放臵的红花生及硬币是不可以拿走的,只能任其在里面,直到久远。我还记得小时候不懂事,还偷偷拿过我妈妈那个箱子里面的“5分”硬币的,呵呵。

第四,对房间里面的所有的镜子蒙上红纸,包括车的后视镜子等,总之,新人不可以照新房的镜子以及陪嫁的新车的镜子,期限是一个月,满月之后这个规矩自动消除。至于为什么,我也没搞懂。这里可能有的朋友就要说了,那不照镜子,新娘那一个月就不化妆吗?非也,只是限制不照新房的镜子,别的还是可以照的。另外对于车后视镜不也蒙上红纸了吗?那司机怎么开车,是不是好容易发

生事故。这里我可以说,凡是后视镜蒙了红纸的车,出门的时候都会很顺的,即使没上牌照,交警都不会拦车,任其畅通无阻,别的车司机看到也会很主动的礼让,这也许就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吧!

(3)填子孙桶,这里先说说子孙桶吧,子孙桶作为江苏东台新娘陪嫁的嫁妆,其作用非同一般。子孙桶,又称子孙宝桶。故名思义,是保佑子孙万代,多福多寿的喜庆吉祥物,与子孙对碗,红木箱柜一起成为姑娘的嫁妆三宝,陪嫁时必不可少的。

子孙桶其实有三件:马桶(称子孙宝桶,寓意早生儿女健康)、面桶(也就是脚盆)(称聚福宝盆,寓意健康富足),水桶(称财势宝桶,寓意勤奋上进事业

有成),被称子孙三宝,是旧时民间嫁装中最基本的必备物之一。

常用的“子孙桶”是“子孙宝桶”,形状是一个大的圆型木桶,上大下小,上口有盖子,旧时结婚时“子孙桶”其实就是老式的木质马桶,婚后当作便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马桶。在部分农民眼里,马桶的作用比较特殊,孕妇分娩把孩子生在马桶里是常有的事,这似乎也成了众多农村孕妇较为“安全”的生育之法。于是,马桶就有了“子孙桶”的美名,每逢女儿出嫁,哪怕嫁妆再具有现代气息,这马桶仍要捎上。当然,现在这个作用早已消失。随着时代的变迁,有卫生间的家庭越来越多,但在现实生活中使用马桶(或者痰盂)的人也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卧室里基本都有马桶。在苏浙沪地区的大街小巷偶尔也能看到晒马桶的景象。

在我的记忆里面,我的老太即曾祖母,就一直使用这一类的木质马桶。那个马桶经年累月的使用,也许对旧式女人来说是一份沉淀淀的回忆。到我妈那时候陪嫁仍然有,不过已经不使用了,到现在还放臵在房间的一个角落里。

说到现时的子孙桶,市面上大多被制成工艺品,取聚宝盆和财势桶之意。但是这种工艺品,里面填不了东西的,而且这些东西又是必须填的,这个在后面我还会详细介绍。所以我还是决定寻找旧时的那种木制马桶。但是近年来,随着民间木匠手艺的渐渐失传,以前的那种传统的木制马桶已经非常罕见了。我找遍了整个县城都没找到一件出来。这个只能属于一个遗憾。可能是我执着追求对于传统文化原汁原味的传承吧。后来只能买了我们那里市面上可以买的那种子孙桶,现在的材质已经变成纯塑料的了,所幸的是样式仍然保持了旧时的感觉。这也可以弥补下小小的遗憾。包括前面所说的面桶(脚盆)以及水桶全都是塑料的了。

最后再补充一个物件–“痰盂”(一大一小两件,小的必须放臵在大的里面),这个大痰盂一般是新人在房内方便使用,小痰盂是备给以后的儿子用的,小痰盂必须放臵在大痰盂之内,俗称内胆。也是寓意早生贵子、多子多孙的意思。相对于马桶,痰盂在目前的农村,其使用率还是蛮高的。

现在开始说填子孙桶,这里有讲究的以下:

第一,填的材料,这个可能各个地方有点差别,不过寓意都是一样的,无非就是早得贵子、长生不老、多子多福、子孙满堂、保佑子孙万代等等。我们家填的主要材料有:红花生、桂圆、开心果、蜜枣、红枣、红带子2卷、红筷子2扎、红卫生纸2卷、柏枝2枝、万年青1株、红鸡蛋13个、年糕(点红的)13块、粽子(挂红条的)13个。共计13个品种。

第二,填的主角-“搀(can)妈”,将上面这13种材料依照一定的次序填进子孙桶里面。填好之后会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仪式,简单又神秘。以及如何传递子孙桶在后面会提及。

(4)填红木箱,在上面已经提及到红木箱柜,旧时作为姑娘的嫁妆三宝之一,这个在陪嫁时候必不可少。这在以前都会请木匠到家里现场制作。现在都有加工厂了,不过质量就不如过去的那种了。

所谓红木箱,材料当然不是红木的,那得多贵啊,农村可买不起。其实一般是樟木或者其他常见的木质材料,现在市面上买的那种,好在五金配件上一概保留了原汁原味。

这里说下填红木箱,这里可是有文章做的呢,可以说成是有个整蛊的玩意存在。这个整蛊的对象是“婆婆”。为什么呢?听我慢慢说与您听:第一,红木箱子里面一般放臵的都是姑娘的陪嫁物件,都是比较值钱的,不过也会放臵姑娘穿过的衣物,这里要注意的是姑娘穿过的衣物。

第二,红木箱子作为陪嫁物到了婆家之后,是谁第一个开启呢,答案就是“婆婆”。因为婆婆会查看下儿媳妇家的陪嫁都有些什么东西的。

第三,整蛊事件,这个听起来有点迷信,也小小有点恐怖,不过就听下吧。旧时呢,父母担心女儿出嫁到了婆家会受到婆婆的虐待或者欺辱。就在红木箱子里面做文章,主要道具就是姑娘穿过的衣物 - 裤子。就是在填这个箱子的时候,将这条裤子放臵在最上一层,这条裤子折叠的方式是裤裆朝外,形成一个M形状。当婆婆打开箱子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媳妇的裤裆。这可不是个小事,预示着,结婚后婆婆会生活在媳妇的裤裆下,意思就是婆婆会翻不了身,也就不可能欺负不到儿媳妇了。至于用穿过的衣物也就不难理解了。旧时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有时候因为这个,厉害的婆婆会闹的第二天结不成婚的。不过说法是这样,其实这个整蛊也很少人家会做的。毕竟最受伤害的是新人的感情。

第四,说是整蛊,倒也有个两全其美的方法,那就是,婆婆不去开启这个箱子,换成是给儿媳妇一个红包,一般几百到几千不等(不过数目可是之前媒人都谈定了的),给媳妇的时候说一下,这个是给开箱子的钱。这样的结果呢,媳妇开箱子,儿子也知道了是什么陪嫁,再说个妈妈听,婆婆也知道了什么陪嫁,又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儿媳妇也因为这个得一大红包。呵呵,倒也蛮好。其实说到这个,就有一个千古年来,怎么都处理不好的关系就是婆媳关系。呵呵。(5)子孙对碗,作为姑娘的嫁妆三宝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新人进入房间之后“吃富贵茶”,这个“吃富贵茶”的过程在后面会提及,这里要说的是,我们那里的喝茶,也有用茶碗喝的,所以也有的人家就买一般的茶杯就可以了。主要要注意的是看起来像一对就可以了。倒没其他讲究了。

(6)“青布余裙”,其实就是一块1米见方青布+一块10公分见方的青布缝合在一起,一端穿有一根红绳子,方便可以束在腰间。这个青布余裙,主要作用是:一是填好子孙桶之后包裹之用,二是亲友在吃糖饭的时候,新娘子束在腰间去收钱放钱用。所以也就不难理解这个名词的意思了。

(7)送“待礼”,这里所谓的“待礼”,就是指:在发嫁妆这天,新郎倌带到新娘家送给新娘家所有亲戚的礼物。所以经常听到人们之间这样开玩笑:以后你家女儿出嫁,我可是要吃“待礼”的哦。当然亲友也不是白吃这个“待礼”的,那是要给红包的。

现时的“待礼”一般包括以下几样:13斤重的猪后腿一只、8斤多重鲤鱼两条、白酒2瓶、红酒2瓶、红糖2包、大糕2条、其他不同茶点果子4样,总共10样东西,这10样东西便组成了一份“待礼”。当然这个“待礼”的样数和品种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改变。毕竟生活在发展嘛。

送“待礼”,一般提前会计算好新娘家里有多少亲戚(包括内亲和外亲戚),按照家庭为单位,一个家庭备一份。一般算下来都不少份的,这里也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送“待礼”那天,一般由新郎倌的兄弟或堂/表兄弟一起过去。当然他们到时候发嫁妆的时候也是作为劳动力使用的,呵呵。

(8)辟邪仪式,这个仪式一般发生了发嫁妆之前,发生的地点在堂屋正中位臵,仪式开始前,还需要准备的道具有:红纸捻子及箩筛。这里先解释下:“红纸捻子”,就是指用红纸卷起来拿在手上可以点火的一根东西。

“箩筛”,其实就是筛子,这个可能只有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才能够明白是个什么东西,说起筛子,其制作材料是竹子,一般为圆形,边框大约10cm高,手可以握住进行劳作,中间圆形为竹子编制成的孔隙状。大致上按照这个孔隙的疏密分为:漏筛、箩筛。漏筛一般是比较疏一点,其作用类似与漏斗,起到过滤的作用,在收拾那些颗粒状农作物时候,可以将农作物中杂物筛出来。箩筛呢,就是很密的那种。

好了,介绍完这些,现在开始说说整个这个仪式的过程:

首先就是要点烛、焚上香案,由北向南依次摆上填好衣物的红木箱子、填好的子孙桶、脚盆、水桶以及“痰盂”(为一大一小两件)。并且所有物件均需要打开。准备好之后,整个仪式的主角-“搀(can)妈”就出场了,左手拿着“箩筛”,右手拿着点着的“红纸捻子”,然后在以上所有物件上用这个火罩一遍,罩的先后次序便是由南向北,向左及向右分别罩三圈,在整个过程中,“搀(can)妈”嘴中也是念念有词,大都是一些保佑辟邪、顺顺利利的吉祥话。大致的过程就是这些。“搀(can)妈”熄灭手上的“红纸捻子”。至此,整个辟邪的仪式就结束了。

这里还要说一下对“妆新衣裳”的辟邪,这里所谓的“妆新衣裳”就是指:新人结婚那天穿的里里外外的一套新衣服。这个辟邪过程和上面这个是一致的。这里主要说下关于“四眼钱”。

何谓“四眼钱”呢,就是在方孔圆形古钱币上,在钻出四个小孔,称作“四眼钱”,制作好“四眼钱”之后,仍然是由“搀(can)妈”将这两枚“四眼钱”缝制在新郎和新娘的“妆新衣裳”里面。位臵一般是贴背部。这里的说法呢,新人身上的这枚“四眼钱”可以保佑他行万里路,起到壮胆之作用,走到哪里都不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枚“四眼钱”放臵在衣物内的期限只是一个月,到新婚满月之后,必须拆下来,用红布包起来并且妥当放臵好。据传这个东西也是有传世之作用。呵呵

(9)“捏锁”仪式,在上面说到,做完了那些辟邪仪式之后,进行下一个“捏锁”仪式,这个“捏锁”的主要对象是刚才打开的红木箱子,主要参与人是:新郎和新娘的弟弟,同样的“搀(can)妈”是组织者。现如今啊,实行计划生育,好多独生女家庭就没有弟弟,那只能按照由堂至表的顺序寻找一个男生来参加。这个是必须的。

首先是,新郎在箱子的四个角落放上预先准备好的红包(几十到几百不等,一般为吉利数字)。接着新娘的弟弟出场了,拿走其中一个角的红包,我们那里叫做“捏(ni)箱旮旯”。接下来,新郎就要在刚才她弟弟拿走红包的那个角落再放臵一个红包,这个我们那叫做“满箱旮旯”。再然后,新郎就被支开一边,新娘的弟弟再次上场,进行“捏锁”(之前我说的那个整蛊游戏一般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进行)。所谓“捏锁”就是合上刚才打开的红木箱子,同时锁上箱子上的

锁,并且把钥匙交给新郎。这个操作过程是由新娘的弟弟完成。至此“捏锁”仪式完成。

(10)传递子孙桶仪式,前面已经很详细的叙述了子孙桶在嫁妆里面非同小可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来传递,也是有一个固定的仪式的。这个传递子孙桶的主要对象是上面说到的:子孙桶、脚盆、水桶及痰盂。主要参与人是:新郎和新娘的弟弟,同样的“搀(can)妈”是组织者。

这个仪式其实比较简单,就是“搀(can)妈”先盖上子孙桶的盖子,子孙桶是放在脚盆里面的,然后用“青布余裙”包裹好子孙桶,用红带子系好。再盖上水桶及痰盂的盖子。接着新娘的弟弟出场,双手端起子孙桶由新郎接着。新娘弟弟从姐夫手里接过一个大红包(几百到上千不等,一般为吉利数字)。接着就是端出水桶及痰盂。至此,整个传递子孙桶的仪式完成。

这里解释下,新娘的弟弟的作用,在我们那里娘家舅,是个很重要很重要的角色,因为每一个家庭,都是由母亲承担着延续家族香火的重任。因此对女方家的娘舅显得格外的尊重。在后面安排酒宴席位上,我会再一次说到这一点。呵呵。

(完整word版)河南筹办婚礼传统风俗及过程参考

河南筹办婚礼传统风俗及过程参考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青年男女到了谈婚论嫁年龄,通过自由恋爱或媒人介绍,确定恋爱关系,经过相互了解,双方认为可以托付终生时,便要举办婚礼,在河南举办一场通俗的婚礼一般有四个过程,即:确定婚礼日期,举办婚礼,看望新娘,新娘回门。 一、确定婚礼日期 (一)拟定婚礼日期,俗称“择好儿”。婚礼日期一般先由新郎方提前1-6个月选择拟定。拟定日期一般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1. 新郎方邀请先生,根据准新郎、准新娘的十二生肖属相和生辰八字,选择合适的婚礼日期。 2.以国家法定节假日为吉日,拟定婚礼日期,通常选择有:“元月1日”元旦节、“5.1”国际劳动节、“10.1”国庆节。 3.以公历、农历、星期双数日子为吉日拟定婚礼日期,一般以“2”和“6”的偶数日子选择为吉日拟定婚礼日期。 (二)确定婚礼日期,俗称“送好儿”。新郎方婚礼日期拟定后,要及时征求新娘方意见,新娘方同意后,新郎方要选一吉日,安排专人将确定后的婚礼日期以及婚礼当天需要注意的事项形成书面内容(这个书面内容一般就指的这个“好儿”,红纸书写),专程送到新娘方。“送好儿”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1.“好儿”的具体内容一般包含:婚礼仪式具体详细的吉日

吉时、送嫁人员不宜的十二生肖属相、新娘上车面对的方向和下车面对的方向、新娘所要带的物件(手捧鲜花、柏枝、镜子、手电筒等,手电筒主要寓意为:婚礼日期当年农历如果没有二十四节气的“立春”,俗称当年为“黑年”,要使用点亮的手电筒照亮寓意“亮年”)。 2.新郎方“送好儿”人员:“送好儿”人数一般为偶数,通常为2人或4人,人员一般为新郎的本家或近门、近亲的叔叔、伯伯、年长的兄长。 3.送好儿”一般要带物品有:本草青菜四样(柏枝2支-寓意百年好合;带根艾草2棵-寓意新郎新娘相爱一生;带根大葱2棵-寓意新郎新娘聪明伶俐;带根芹菜2棵-寓意新郎新娘勤劳致富);日常用品四包(和好的煤1包-寓意新郎新娘和和美美;酵子1包-寓意日子蒸蒸日上;麦麸1包-寓意幸福;面团1包-寓意面面俱到。) 二、迎娶新娘 婚礼日期确定后,新郎方向新娘方“送好儿”后,到举办婚礼当天,双方都要提前筹办婚礼所需物品,婚礼当天,新郎迎娶新娘。 (一)提前需要确定参加迎娶新娘的人员和准备的物品 1.新郎新娘双方参加婚礼的人员:双方均需提前向需要参加婚礼的人员打招呼,并根据需要作出必要说明。主要人员有:新

2020年现在中式婚礼接亲流程

现在中式婚礼接亲流程 导语:热烈的张扬气氛而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近年来,世界各 地都刮起了复古的热潮,而婚礼也是一样,本身中式婚礼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代表。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现在中式婚礼接亲流程,欢迎借鉴! 1、花轿起程 唢呐、舞狮的伴随下,花轿开始起程 2、新娘入轿 新娘应该被兄弟(或表兄弟)背出来送上轿子。 3、颤花轿 花轿的路程目前只是走走形式,除非两家特别近。按照惯例是 要给轿夫红包的,否则他们会有意颤动花轿,让新娘“好受”(新娘 蒙红盖头,在伴娘的伴随下,由新郎手持的大红绸牵着,慢慢地登上花车,到达花轿位置后,新人改乘花轿。) 4、新娘下花轿 媒人(或伴娘)掀开轿帘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走出花轿。 5、由司仪致开场白 渲染喜庆气氛感谢来宾 6、请高堂 请出双方父母上台入座。(由DJ放音乐) 7、请新郎! 新郎上台站定台中。(由DJ放音乐)

8、迎新娘传席 由DJ放中式喜庆音乐。中式酒店婚礼宴厅门口悬挂门帘,媒人或伴娘掀开门帘,新娘入场所谓传席也就是铺在地上的红毯,寓意着传宗接代。(如无花轿接送,门口悬挂的门帘也可代替轿帘) 9、跨火盆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跨火盆,征兆新人婚后红红火火。 10、射红箭 新郎接过伴郎递上的弓箭,拉弓射出3支红箭,第一箭射向天,天赐良缘合家欢第二箭射向地,天长地久人如意第三箭向远方,生活美满爱久长 11、跨马鞍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跨过马鞍,征兆新人婚后合家平安。 12、牵红球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走上台,伴郎送上红球,新郎新娘各牵红球一端站于台中 13、致证婚词 司仪致辞并介绍证婚人,证婚人致证婚词 14、拜堂 一对新人各拉红球一端正式拜堂。(“一拜天地向来宾鞠躬,二拜高堂向父母鞠躬,夫妻对拜……”) 15、挑喜帕

中国传统婚俗礼仪.doc

中国传统婚俗礼仪 婚礼,是人一生中的"终身大事",其在人生过渡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这一人生仪礼。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传统婚俗礼仪,供大家参考! 中国传统婚俗礼仪 相亲 子女尚未成年,父母即命媒说亲。一经中意,双方登门相亲、看厝。其间,相亲者吃下对方煮的鸡蛋、线面,就算婚事说成了。接着,双方商量聘金、嫁妆、彩礼等条件。 断八字 男女双方经媒婆说中撮合后,由媒婆从中传递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的生辰贴,请算命先生决断吉凶。 定聘 在双方谈妥条件后,由男方选择吉日,备办金戒指、首饰、部分聘金等礼物及糖果、香烟等礼品,送到女方家。女方父母收下礼物,并将礼品分赠亲友、邻居,表示女儿已经许配人家。 择日 男方把择定的婚期写在红纸帖上送到女方家,男女双方开始择吉裁衣。 送嫁 姑娘出嫁时,亲友为其赠送一批衣料或生活用品表示祝贺,俗

称"送嫁"。姑娘接受礼物后,则应将夫家定亲时所送之"石榴"面包、白糕、红(米团)、猪肉等分赠亲友,以表谢意。 催嫁 俗称"起轿脚",即在婚期前两天,男方应按商定的礼品项目和数量,全数送至女方家,礼盘多至八个。 迎亲 迎亲前夕,新郎新娘都要"绱头"、沐浴斋戒。新娘的绱头是开脸(用细绳绞去面上的汗毛)、梳妆、缚高髻;新郎只剪发、剃脸、戴礼帽,并在帽上扎一圈红髻线,插上两朵红玫瑰花,身穿长衫马褂。迎亲的早上,男方用红轿或花轿、彩旗,请十音八乐队迎亲。 拜堂 新娘轿到新郎家门首时,除新郎外,其他家庭成员都要回避,并熄灭灶堂里的柴火,寓意"新娘入门无火气,亲人不犯轿头冲",以后全家就会和睦相处。新娘下轿后,由媒婆和两个小孩引至厅堂拜堂。 出厅 拜堂后,新娘由新郎、"花女"(即女傧相)和媒婆引进洞房。新郎在媒婆的导演下用扇子把新娘的"幔罩"向上搅三下,新娘才卸下幔罩,并脱去外衣罩。接着梳妆,涂脂搽粉,围上珠屏,插上金银首饰和红花。然后在媒婆的陪同下慢步出厅堂,行"出厅礼"。礼毕,新郎、新娘由媒婆引去拜见翁姑和前来贺喜的长辈亲友。受拜的人都要回敬红土封,俗称"压拜"。压拜后,新娘回洞房,至次日方能出房。 闹洞房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中国婚礼习俗中国婚礼文化中国婚礼的习俗有哪些,婚礼中国!中国婚礼习俗仪式,中国婚礼流程,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属于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 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属于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基于此原因,夫传统中式婚服(明制)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昏礼在五礼之中属嘉礼,是继男子的冠礼或女子的笄礼之后的人生第二个里程碑。 中国的婚礼可分为三个阶段﹕礼,即「订婚」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就是夫妻结合的意思婚後礼,是「成妻」、「成妇」或「成婿」之礼,这表示了男女结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里,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礼。 中国传统婚礼,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以及独具风格的传统喜文化特征,亚洲婚礼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时代变迁尽管有些礼仪已经逐渐淡出,但保留下来的精髓依然独具魅力. 中式传统婚礼源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中国人喜爱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和主旨,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传统中式婚礼习俗 1. 三书: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礼物清单,当中祥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2. 六礼:是指由求亲到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分别为“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隐含不尽之意。“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3. 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抬床的人。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4. 闹洞房:早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讯,婚后如意吉祥。

中国传统婚礼回门的习俗文档

2020 中国传统婚礼回门的习俗文档 Document Writing

中国传统婚礼回门的习俗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社会组 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 字材料,是传达和贯彻方针和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措施,指示答 复问题,知道,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中国传统婚礼回门的习俗 一、什么的回门:回门又称“归宁”,就是“回娘家”。旧时汉民族婚姻的风俗。女儿带着女婿回新娘家人们拜亲的意思。 二、结婚回门时间:结婚回门的时间各地都不一样,古时候是结婚后的第三日、第六、七、八、九日,也有满月回门拜亲的。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回门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回门是夫妻一共回门又称“双回门”,以为着成双成对对吉祥的意思。 三、回门服装的要求:婚后回门,新人都要想结婚那样认真的打扮,保持婚礼上的美丽、英俊的形象。女方还要隆重的举行回门宴,新人都要精心挑选回门的服装。 四、回门时应该注意哪些 回门时,一般都是新娘走在前面,返回新郎家时,新郎走在前面。因为回门是新娘娘第一次会娘家,又称“走头趟”。在回门之后,一般不能在岳父家过宿,必须当日返回新郎家,因为在古时候新婚一个月内不能有空房的风俗。

五、结婚回门时应该准备什么 新娘家人对回门都非常的重视,因此新郎不管在服装上还是礼品商都要精心的准备,争取给岳父留下好的印象。女婿还要给岳父岳母准备回门礼、回门钱,根据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准备不同的礼品。比较常见的还是带橘子、苹果、香蕉、酒、烟等等样式不同不固定,回礼的数量不能为单,必须是双数的,意为夫妻成双,百年好合,单数是不吉利的。 六、回门宴 一本新人回门时,女方会设宴款待,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方长辈陪饮。女方设宴款待新女婿,这就是回门宴。就餐时,新娘要陪伴着新郎,逐一向父母、亲友敬酒,感谢大家对新人的祝福。饭后不要着急回家,应多陪父母聊聊天,听听他们的教诲,然后再告诉返回。走时应该注意请长辈亲友去自己家里做客。 四个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送礼 送礼是传统婚礼最为考究的一个习俗。按找传统习俗,参加婚宴的宾客都要准备一份贺礼,用红纸或专门印制的双喜字封包,里面放进适当的贺礼金,礼金数目根据客人的经济情况和与新郎、新娘关系的远近亲疏而定,但最好要取双数,含六为“禄”,八为“发”,百为“白头偕老”的意思。 入席 入席是传统婚礼比较重要的一个习俗,这个习俗与西式婚礼相似,不同的是参加婚礼一般会按照主人或主持人的引导就座,

最新中式婚礼流程及策划方案

1. 花轿起程 唢呐、舞狮的伴随下,花轿开始起程 2. 新娘入轿 新娘应该被兄弟(或表兄弟)背出来送上轿子。 3. 颤花轿 花轿的路程目前只是走走形式,除非两家特别近。按照惯例是要给轿夫红包的,否则他们会有意颤动花轿,让新娘“好受”(新娘蒙红盖头,在伴娘的伴随下,由新郎手持的大红绸牵着,慢慢地登上花车,到达花轿位置后,新人改乘花轿。) 4. 新娘下花轿 媒人(或伴娘)掀开轿帘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走出花轿。 5. 由司仪致开场白(中式贺词) 渲染喜庆气氛感谢来宾(中式贺词) 6. 请高堂 请出双方父母上台入座。(由DJ放音乐) 7. 请新郎! 新郎上台站定台中。(由DJ放音乐) 8. 迎新娘传席 由DJ放中式喜庆音乐。中式酒店婚礼宴厅门口悬挂门帘,媒人或伴娘掀开门帘,新娘入场所谓传席也就是铺在地上的红毯,寓意着传宗接代。(如无花轿接送,门口悬挂的门帘也可代替轿

帘) 9. 跨火盆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跨火盆,征兆新人婚后红红火火。 10. 射红箭 新郎接过伴郎递上的弓箭,拉弓射出3支红箭, 第一箭射向天,天赐良缘合家欢第二箭射向地,天长地久人如意第三箭向远方,生活美满爱久长 11. 跨马鞍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跨过马鞍,征兆新人婚后合家平安。 12. 牵红球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走上台 伴郎送上红球,新郎新娘各牵红球一端站于台中 13. 致证婚词 司仪致辞并介绍证婚人,证婚人致证婚词 14. 拜堂 一对新人各拉红球一端正式拜堂。(“一拜天地向来宾鞠躬,二拜高堂向父母鞠躬,夫妻对拜……”) 15. 挑喜帕 伴郎送上如意秤杆,然后由新郎用条红布装饰的如意秤杆挑开新娘头上的喜帕。(从此称心如意) 16. 敬茶

各地嫁娶礼仪

各地嫁娶礼仪 篇一:嫁娶礼仪 农村婚礼民国时期大多沿袭旧俗,迎亲前女方索礼,如“谢娘篮”、“请坐礼”、“抢舅礼’’等,甚至女方父母有索“肚子痛钱”的。俗称“发轿还要银百元,媒人随轿送五盘”。男方娶亲要挑选已婚青壮年人抬轿或摇船,如花轿迎娶,轿前要由父母双全的两童男提灯。迎娶或派人或新郎亲迎,必须见门作揖,女方才将一道道门打开。女方上轿前,先隔门槛由女方亲戚传递嫁妆,男方候接,嫁妆一般少于男方礼金。然海盐澉浦一带,历来讲究嫁妆的丰盛,称女儿为“赔钱货”。嫁妆中马桶必备,俗称“子孙桶”,红漆,内放一包花生,两个染红的半熟鸡蛋。当新娘上轿时,轿前铺芦席(或米袋),新娘踏着上轿,意为不带走娘家的泥土,也有舅父或兄弟抱上轿的。新娘上轿必须哭,称“哭发哭发”。一般新娘是小声哭泣,母亲是大声哭泣。新娘上轿后,先由母亲喂饭,然后由兄弟扶轿杆,起轿旋三转,才于鼓乐声中抬往男家。乘船迎娶时,有的地方船上置两根带泥的青竹。新娘上船后,急速行驶,竹篙撑岸,以不沾水为吉。船出港后,本村青年往往先在船必经的桥上讨喜钱,称“拦水港”,不满足要求则阻挠不放行。至至男家门前时,依次铺五只麻袋,传代”。男家门前时,依次铺五只麻袋,喜娘扶新娘踏麻袋进门,传递麻袋铺路,称“传代。传代五子登科”。天地、父母及互拜之后,吃寿面吃寿面”,用五只袋,兆“五子登科。

新郎新娘拜天地、祖先、父母及互拜之后,“吃寿面,五子登科父母朝南坐(如有一亡故,也要虚设盅筷),父母朝南坐如有一亡故,也要虚设盅筷,新郎新娘跪着敬酒。礼毕,新郎持红绸带如有一亡故牵着新娘,由两青壮年持一对花烛导入洞房。牵着新娘,由两青壮年持一对花烛导入洞房。洞房坐床男东女西,传说新娘坐床面积多,兆婚后怕老婆;新郎坐得多,则兆婚后妻子伯丈夫,故互不谦让,紧靠而坐。坐床后,新郎用秤杆寓称心如意或甘蔗(寓节节高,老来甜挑起新娘盖头的红纱巾。新郎用秤杆(寓称心如意新郎用秤杆寓称心如意)或甘蔗寓节节高老来甜)挑起新娘盖头的红纱巾喜娘将枣子、喜娘将枣子、花生、糖果等向新房床帐内四处抛撤,称“撤帐”,也有的撒到新房四角撤,和客人面前。海盐一带有《撤帐歌》:“撤帐东来撤过东,夫妻双方多和睦,撤帐南和客人面前来撒过南,人丁兴旺子孙多……”。平湖农村,旧时有吃“小夜饭”的习俗,即婚礼结束,长辈从新娘的箱子里取出两碗合在一起的冷饭,上放几根咸菜 ,让新郎新娘并肩坐,各自把咸菜冷饭吃完。古代婚嫁7步曲~~~06-07-1622:59发表于:《简单爱工作室》分类:未分类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过文定:婚前一个月,把男女双方的时辰八字相夹,定下日期,男家带备“三牲酒礼”到女家。 过大礼:男家择定良辰吉日,带备礼金及礼饼、椰子、茶叶、槟榔、海味、三牲(包括鸡两对、鹅两对、猪脾两只)、莲子、芝麻、百合、红枣、龙眼干、糯米粉、片糖、洋酒、龙凤镯一对、结婚戒指和金链等等,送到女家。当女家收到大礼后,将其中一部份回赠给男家,这叫“回礼”。通常是把上列物品的一半或若干,再加上莲藕一对、芋头一对、石榴一对、四季桔一对、手帕、女婿的西装、皮带、礼、银包、纸扇一对、利是两对,上写“五代同堂,百子千孙”。 嫁妆:古时,女子需要一个大桔和一个小桔到男家做嫁妆,内放七十二件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还有“蝴蝶双飞”~较剪;“良田万顷“~尺,龙凤被、枕头、床单等床上用品;拖鞋两对、睡衣和内衣裤各两套;子孙桶(痰盂),内放红鸡蛋一对、片糖两块、十只红筷子、姜两片、还要一把伞。 上头:上头仪式于大婚正日的早晨举行,须择时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时辰开始(约一小时之差),并由“好命佬”和“好命婆”替男女双方各自家中举行。男女双方均要穿着睡衣,女方更要在一个看见月光的窗口,开着窗进行。所谓“好命佬”和“好命婆”是男女家中的长辈,择父母子女健在,婚姻和睦者。从前,女方上头后便不准落地走动,所以上花轿时须由大妗姐背着。上头时“好命佬”、“好命婆”会一边梳一边说:“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 正日出门:打开红伞,代表开枝散叶。撒红豆绿豆和米于伞顶和车顶,用以辟邪。 三朝回门:一对新人代备以下物品返女家:金猪两只、酒一壶、鸡一对、西饼两盒、生果两篮、面两盒、猪肚、猪肉两斤。女家须留女儿及女婿食饭。回门后女家照例回礼,包括西饼、竹蔗、鸡仔、生菜、芹菜、猪头和猪尾。由于时代进步,一切从简,以上各礼均可以利是代替,代替猪肉的,谓之猪肉金。代替西饼的,也就是西饼金了。 禁忌:孕妇和带孝者都不可以目睹新人出门及过门,更不能触碰新人的衣物及新房所有物品。若“爬头”结婚的新人,须在其未婚兄长之裤裆下穿过才可以出门。

中国传统婚礼服民族特性的表现

中国传统婚礼服民族特性的表现 摘要:本文以中国传统婚礼服的历史和现代详尽阐述了中国传统婚礼服的民族特性,并从寓意、形制、色彩、图案、材料和配饰等各方面举例说明传统婚礼服的民族特性表示,对中国传统婚礼服以后的进展以及设计方向都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要害词:传统、婚礼服、民族特性 日前国内的中式婚礼服呈现出明显的购买趋向。中式婚礼服凭 着其强烈的民族特色以及有利的本土亲和力,在婚礼服市场显示了极强的竞争力,越来越多的新人倾向于中式婚礼服。随着中国在各方面的进展,传统婚礼服也将迎来流行高峰,并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然而从我国婚礼服现状上来看,传统婚礼服有着极大的欠缺,有设计和质量方面,也有款式和颜色更新方面,尤其是一些传统婚礼服缺乏文化底蕴和个性特征。要改变现状,首先必需让传统婚礼服能表达显示出文化内涵,再与流行元素紧密结合。 中国传统婚礼服是伴随着中国民族化的特征而出现、进展和变化的。传统婚礼服的核心就在于其民族特性的表示与表达,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设计。这样,传统婚礼服才将更具生命力。离开民族特性,而一味的追求传统元素堆积和服饰内容表象化,只会落于俗套或本末颠倒。所以研究或设计中国传统婚礼服要对其本身民族特性进行深入地解析。 1.婚礼服的重要性 古往今来,婚礼服都是婚礼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婚礼服属于礼服的一种,特指新郎新娘在婚礼上穿着的服装,包罗服装、服饰品及配饰。有着统一的色彩、样式与寓意,是装点婚礼,点缀气氛,扮靓新人,表达寓意的主要手段。中国各朝各代以及世界各国各地的新郎新娘都要穿着婚礼服。不断演变的婚礼服,是表示当时最为时尚的服装,成为礼服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2.传统婚礼服进展中的民族特性表示 传统婚礼服的民族特性在其自身的进展变化中表示尤为明显。婚礼服因婚礼的出现而出现,伴随着婚俗文化的演变而演变。无论婚礼服怎样有其自身的变化,都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服饰的进展与演变的制约,与其民族特性息息相关。各个朝代婚礼服的进展和演变,又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紧密。 2.1进展概况 据研究,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婚礼服,多样丰富,特殊是汉族的婚礼服。随着时代的进展,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婚礼服装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而近些年,国内服装界忽视了对民族婚礼服装的研究与革新。 婚礼服在婚礼上有重要的意义,时期、地域、民族、风俗不同,婚礼服也各自独具风采。婚礼服作为服装习俗,也必定带着浓厚的民俗色彩。它既受宏观方面如民俗文化的影响,在微观方面,婚礼服也表示品质的差异。在形式上服从于惯制,具有必定规范性,色彩鲜亮华丽,款式高雅,内涵又寓意吉祥喜庆,标记性与誓言性也很强。 2.2进展简史 传统婚礼服在各个朝代、时期都有所差异。经过中国服饰几千年的变化,婚礼服也有其自身的变化。自周代礼服的出现,婚礼服也应运而生。经历秦汉进展,在唐宋达到一个高峰,在辛亥革命时期出现一大演变。现阶段呈现多元化进展趋势。纵观华夏婚礼,古代婚礼服制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爵弁玄端——纯衣纁袡”、“梁冠礼服——钗钿礼衣”、“九品官服——凤冠霞帔”。 中国冠服制度在周朝逐步完善,随着等级制度的产生,各种礼仪出现,不同场合穿戴的服饰也不尽相同,有祭礼服、朝会服、从戎服、吊丧服、婚礼服等。周代婚制中的礼服崇尚端正

中国婚嫁民俗

中国婚嫁民俗 婚礼 在中国原为“昏礼”,属于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基于此原因,夫传统中式婚服(明制)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昏礼在五礼之中属嘉礼,是继男子的冠礼或女子的笄礼之后的人生第二个里程碑 所谓婚嫁 婚嫁文化是人类得以健康文明进行繁衍生息的一种礼仪,风俗,制度,禁忌等一系列相关理念思想、行为、追求的总称。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代,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婚嫁形式和内容。它们是展示人类文明程度重要参考。是各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中国婚礼 可分为三个阶段﹕ 礼,即「订婚」, 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就是夫妻结合的意思婚後礼, 是,即「成妻」、「成妇」或「成婿」之礼。 这表示了男女结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里,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礼。 古代婚礼的六道仪式 【纳采】男方请媒人向女方提亲,表达与对方缔结婚姻的请求。纳采要带礼物【问名】请媒人交换男女双方姓名、生辰、籍贯、三代的名号与官职。也就是互相通报“年庚八字”。 【纳吉】纳取吉利之意。这些活动叫“合婚“,近代所称“批八字“,也就是近代的“订婚”。 【纳征】征也称为“纳成”,就是男方向女方家里送彩纳礼。只有此项仪式完成后男方才可娶女方,所以,中国传统婚姻被称之“买卖婚姻” 【请期】请期就是男方选择结婚的吉日良辰,由媒人告知女家,征求意见,相当于近代的“下日子”、“送日子”。 【亲迎】就是迎娶,这是婚姻的最后一道程序。 中国传统婚礼 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以及独具风格的传统喜文化特征,亚洲婚礼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时代变迁尽管有些礼仪已经逐渐淡出,但保留下来的精髓依然独具魅力. 中式传统婚礼源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中国人喜爱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和主旨,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传统中式婚礼习俗 ? 1. 三书

中国传统婚礼的基本流程

中国传统婚礼的基本流程 中国传统婚礼丨婚礼流程丨婚礼策划 虽然从古至今的婚礼形式大相径庭,但婚礼流程大致没太大变化,中国传统婚礼流程到现代基本保留着! 中国传统婚礼流程基本如下: 1、祭祖 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 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 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 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 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别 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 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车 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燃炮 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10、摸橘 新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11、牵新 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2、跨火盆 新娘进门前应从炭火盆上跨过去,表示洗去进门前的晦气和不祥。 13、喜宴

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4、送客 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 15、闹洞房 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新中式婚礼流程主持词(精选3篇)

新中式婚礼流程主持词(精选3篇) 新中式婚礼流程主持词(精选3篇) 契合现场环境的主持词能给集会带来双倍的效果。在当今不断发展的世界,活动集会越来越多,主持词怎么写才更有新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中式婚礼流程主持词(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新中式婚礼流程主持词1 中华上下五千年,华夏乃礼仪之邦。婚礼是人生四大礼仪之首。今日,迎来良辰吉日、莺歌燕舞、共度花好月圆。X府上下张灯结彩、宴设宾客、高朋满座、华堂生辉。吉时已到,请执事者各执其事、执礼者各执其礼、观礼者助兴围观、笙箫鼓乐齐奏祥瑞之声。请众亲友掌声恭贺双喜!伴随全场家人热情的掌声,请允许我宣布XXXX公子。XXXXXXX小姐传统婚礼仪式正式开始!华堂生异彩,鼓乐奏吉祥。亲友送祝福,龙凤喜成双。尊敬的各位挚爱亲朋,大家中午好!非常荣幸有这样好的一次机会和您相聚府上,共同恭贺新喜。首先我想说,中国人以礼相见,主持人在此给各位鞠躬、问好!(行鞠躬礼)朋友们,红烛高照、吉祥送到。红烛点亮、家业兴旺。在这个喜庆迎门的时刻,我们XX董亮大公子,他已经迎娶娇妻,回到府上。吉时己到,我隆重宣布宣布x氏xx公子与x府xx小姐的新婚庆典现在开始。新人到堂前,宾主站两边,才子配佳人,鼓乐响连天。大红花轿已到前方:有请新姑爷在轿门上三箭定乾坤一箭射天,天赐良缘合家欢!二箭射地,天长地久人如意。三箭定乾坤,先射天,后射地,天长地久,地久天长。朋友们,就让我们响起掌声有请一对新人共入喜堂!一条红丝绸,两人牵绣球。月老定三生,牵手到白头。在所有来宾的祝福中,一对新人将踏上红毯,引来新生活,将燃成火一盆。此刻新人火上过,未来日子红红火火! 新人迈火盆。一块檀香木,雕成御马鞍;新人跨过去,岁岁保平安。五谷又丰登,盛满一斗升。新人斗上过,生活步步高升喽!那么此刻我们看到夫妻携手走上台,这家庭美德传世代,他们不经意间的一次转身,完成了他们幸福生活的一次华丽蜕变,那么此刻让我们再一次掌声送给他们!让我们祝福一对新人,祝福他们情定今生、爱宛苍穹。当然我们常说,秤杆金,秤杆亮,秤杆一抬,挑吉祥。今天我们新郎官XX将用这这秤杆上那十六颗如意星,挑出这花堂之上的璀璨之星---美娇娘。有请! XX公子,

谈顺德的婚礼习俗

谈顺德的婚礼习俗 摘要:佛山顺德是一个拥有众多悠久习俗的地方,其中的婚礼习俗相当有特色。本文从文化的角度,介绍了顺德的婚礼习俗,阐述了顺德人婚礼前的准备及婚礼中的一些风俗。 关键词:顺德;婚礼;习俗 习俗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群体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习惯和风俗。虽然习俗是没有明文规定,但事实上人人都不知不觉地按照它的规范去行事,有时可以延续若干代人而不曾改变。佛山顺德是珠三角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城市,拥有悠久的风土习俗,譬如中秋吃螺、“龙舟”说唱、观音开库、民间做会等等。其中,顺德的婚礼习俗相当有特色,历经数百年,直到现在还有所保留,为顺德人自觉地遵从、创新。 婚礼是人生中重要的一件大事,关系人生下半辈子幸福。一个美好、高质量的婚礼,也许会对有情男女增添更多的幸福元素。顺德民间的婚姻习俗普遍流行着把年庚(问八字)、纳采、借时、上字、送嫁妆、安床、换新装、迎亲、、斟新茶、竭祖、宴客、回门等不成文的仪式程序[1]。 “把年庚”(俗称问时辰八字),即女家用红纸写上女出生年、月、日、时辰,托媒人送往男家。过去,顺德民间的婚嫁风俗是按“三书六礼”的规制结就秦晋之喜的。比如男家选中女家小姐后,是请媒人携带礼物向女家提亲,女家若收了礼物,即表示同意该门亲事。此时男家便向女家索小姐的年庚字,即姓名、出生年、月、日时辰等,用红纸写成庚谱拿回去[2]。通常男家拿了将女庚回去后会把它放在祖先神台前,摆三至五天。然后,再将女庚与男庚交算命先生推算“八字”进行占卜。随后男家便将男庚托媒人交与女家,再推算一次,如彼此相合,则珠联璧合。两家便把婚事定下来,相当于今日的订婚,称之为“撮合”。 其后,男家便请媒人到女家通知已择定的良辰吉日行骋礼。至日祭告祖先后男家便去女家过礼,意为新郎上新娘家提亲。其礼品主要有以下几样:礼金、礼饼、成双成对的红米酒,最有特色的大概就是送上一对活鸡、活鸭或者是鹅,而重头则是礼金。礼金为一般三千、六千、八千不等,一是要看男方的经济实力,二是这礼金的数字要图一个好意头。礼饼就是顺德特有的龙凤饼,有莲蓉的,有蛋黄的,一盒一对分红白两色,即今日的“派嫁女饼”习俗沿革的由来。饼的数量则要按女方家亲戚多少来定,一般一张请柬需附带一对礼饼,买的时候按重量买。女家回物为姑爷裤料,大发松糕等。 经过“过礼”之后,这门亲事名义上已成定局。男家乃行借时(“借时”与古代六礼中的‘问名”相似。)之礼,查询女子的行经(月经来潮)时日,以便取择吉日。届时,男方的女仆偕同媒人向女方送双隔篮盛的果饼和草帖。女方即回庚帖,帖内土写明女子生辰八字及行经日期。 过礼后,男家便择定良辰吉日,请媒人去告知女家,征得女家长同意后,便开始筹备迎亲。迎亲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帮新郎“上字”,就是新郎结婚前有名有姓,但没有字。上字表示新郎成家了,也成人了,可以有字了。这个字是伴随新郎一生的,在古时候就算新郎以后中了状元也是用这个字[3]。上字都是在夜晚,在事先选好的时辰拜神,搞完仪式后将新郎的字写在红字上,挂在墙壁的高处。而女子则会收到“婆家”嘱咐,要准备“龙头镜尺”。所谓“龙头镜尺”是指一个大盆、一把木尺、一捆红线;两面镜、两把梳、两把剪刀,其中各留一样在娘家;一对花瓶、一对油灯、一对水壶;一个全盒(类似于糖盒),一套新人敬茶用的茶具(盘、杯、茶壶),在整套婚礼中新娘都要用这套茶具敬茶。 另外,女家还要在男家去迎亲前的一二天,将嫁妆送到男家。嫁妆是女家身份与财势的象征。以往,顺德人喜用樟木拢送嫁妆,取其坚固耐用之意。送嫁妆可分为“送妆”“迎妆”。“送妆”是女家将嫁妆往男家送,除了抬妆的人外,女家会请几位亲友跟随照料,人数愈多代表女方家底愈厚。嫁妆抬到男家后,男家会请亲朋友好出来迎接,这叫“迎妆”。嫁妆主要是家庭中的日常生活用品,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婚礼习俗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范文,网,习俗,婚礼,传统,中国,,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婚庆礼仪中查看更多范文。 1.食汤圆:新郎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表示离别,母亲喂女儿汤圆,新娘哭。2.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这新娘,此时,新娘之女友要故意拦住新郎,可是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都以红包礼成交。3.拜别:新娘应叩别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4.出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匾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另一方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注:准备竹匾,并在上面贴上喜字)5.礼车:竹匾可置于礼车后盖。6.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谢。(注:准备一把扎有两个小红包的扇子)7.不说再见: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8.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应将扇子掷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

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赠红包答谢。9.燃炮:礼车离开女方家燃放鞭炮。10.摸桔子:礼车至男方家,由一位拿着两个桔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桔子,然后赠红包答谢。11.牵新娘:新娘下车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匾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12.忌踩门槛:要跨过门槛。13.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14.进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不准有任何男人进入洞房。(进洞房要选订时辰)15.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病倒在床上。另外,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谢谢支持!

2015中式婚礼主持词

2015中式婚礼主持词 第1篇:中式婚礼主持词 一、点龙凤喜烛。掌声有请新郎新娘的父母荣登喜点龙凤喜烛堂。请两位母亲为一对新人点燃龙凤喜烛。让两位母亲来点这龙凤喜烛,象征着家族血脉的一个延续和传承,同时,也是象征母爱之光将永远照亮一对新人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 二、新郎出场(射箭)洞房花烛夜是人新郎出场(射箭)生三大幸事之一,我想新郎官现在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入洞房了吧。那我们就掌声有请新郎官儿出场吧(调侃新(此时此刻,你激不激动?郎——穿越历史)新郎官儿,——穿越历史)穿越历史。紧不紧张?我知道你激动,我也知道你紧张,我还知道你巴不得这天儿快黑了好入洞房。有请新郎官儿三箭定乾坤:一箭射天,天赐良缘合家欢!二箭射地,地久天长永如意!三箭射远,前程似锦好姻缘!新郎官儿,快到华盖下去迎接你的新娘吧。掌声有请新娘就位。 三、新人入场新人到堂前,宾客站两边,才子配佳人,鼓乐响云天。男左女右,新人入喜堂啰!一条大红绸,一人牵一头,月老定三生,前程似锦绣!红红火盆熊熊烧,跨过火盆烦恼消。新娘跨火盆啰!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玉马鞍前迎新娘,富贵安康又吉祥。新娘跨马鞍啰,一生相伴平平安安。 四、挑盖头听说新娘长得如花似玉,诸位想不想先睹为快。新郎官儿,这是什么?(称杆)称杆上有什么?(称星)称、星,称心,称心如意的意思。来新郎,用这根秤杆挑开新娘的花容月貌。秤杆秤星闪闪亮,新郎想看美娇娘,莫怪司仪来作梗,故意逗你心发慌。莫生气啊。好,现在正式开始,记住要挑三下。新郎挑红盖头啰!左一挑称心如意,右一挑富贵吉祥,中间一挑挑出个羞答答、娇滴滴、水灵灵、白嫩嫩、如花似玉的美娇娘! 五、三拜九叩天圆地方,人海茫茫;梧桐凤凰,儿女情长!有请张公子携新婚娘子,怀虔诚之心,行恭敬之礼。先参拜天地谢双亲,夫妻对拜定终身!有请新人行三拜九叩大礼一拜天地,一拜天地,一拜天地新人跪,一拜,风调雨顺,再拜,五谷丰登,三拜家业兴旺。新人起!二拜高堂:新人跪,一拜,祈高堂幸二拜高堂:福安康,再拜,愿双亲天伦永享,三拜,祝父母大人万寿无疆。新人起!夫妻对拜:鸾凤和鸣在良辰,夫妻对夫妻对拜:拜定终身。现在行夫妻对拜礼。新人跪,一拜,白头偕老夫妻恩爱!再拜,早生贵子幸福康泰;三拜,比翼齐飞事业添彩;礼毕,新人起!良缘必有宿命,大礼本自天成,掌声恭贺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调侃新人:互调侃新人调侃新人叫"相公"、"娘子") 六、新人改口、敬茶新娘要新人改口、甜甜叫上三声妈,媳妇叫一声"妈"婆婆答一声,"哎",媳妇再叫一声"妈",婆婆再答一声"哎",三遍过后,红包就到手了,就这么简单。我们这是中式婚礼,为了体现传统特色,这妈得改叫娘,古人有讲究,以后夫家的财源旺不旺,就看婚礼仪式上婆媳叫答的声音响不响。开始......哎啥呀,快给赏钱吧。孝顺媳妇娶到家,婆婆心里乐开花。再请新娘恭恭敬敬的叫声爸,不过我们这是中式婚礼,不能叫爸要叫爹......亲亲热热叫声妈,甜甜蜜蜜叫声爸,美坏了爸来乐坏了妈,孝顺儿媳今儿个娶进门儿,相亲相爱是一家。新娘嘴甜叫声妈,就有一个红包拿,问一下新郎官儿有没有受到什么启发。来,咱也改口叫声妈,同样也会有钱花。 七、喝交七杯酒举案齐眉手牵手,两情相悦度春秋,一朝同饮交杯酒,今生今世不分手。有请新人共饮交杯酒!臂挽臂手牵手,柔情蜜意在心头,夫妻共饮交杯酒,相濡以沫到白头。朋友们,让我们用掌声恭祝一对新人相亲相爱永相守,幸福无边到永久。 八、交换信物、新郎致答交换信物、谢辞。 九、新人同撒吉祥来,撒出吉祥、撒出安康、撒出一生幸福的时光。新郎来撒个龙凤呈

中式婚礼仪式流程表

中式婚礼仪式流程 一:司仪致开场白(中式贺词) 渲染喜庆气氛感谢来宾(中式贺词) 二:请新郎! 新郎上台站定台中。(放音乐) 例主持词:东风拂面喜洋洋,艳阳(华灯)高照福满堂,*府*府更添喜,俊郎迎娶美娇。吉时到,迎新郎。(四只礼宾花) 三:弓箭礼 新郎射三箭:射箭:逢凶化吉举箭弯弓,第一箭:一射天,感谢天赐良缘,祈求上天保佑新人一生幸福平安;第二箭:二射地,祝福新人婚姻美满幸福,地久天长;第三箭:三射轿,祝福新人永远肝胆相照,长相死守,永结同心。四:接新娘 媒人或伴娘掀开门帘,新娘手拿红球在媒人(伴娘)的搀扶上台,新郎新娘各牵红球一端。 例主持词:一条红丝绸,两人牵绣球。月老定三生,牵手到白头,喜地上来福地住,云淡风和于归初。如意檀郎前引道,一枝花影倩人扶。 五:跨米袋 例主持词:夫妻携手走米袋,家庭美德传世代。步步高升代代连起来,一生相伴百年都恩爱。 六:跨火盆 新娘在新郎的搀扶下跨火盆,征兆新人婚后红红火火。 例主持词:新人迈火盆,米满仓囤火满盆,从此兴旺*家门,祝你们的小日子红红火火。 七:跨马鞍 新娘在新郎的搀扶下跨马鞍,征兆新人婚后平平安安。 例主持词:有请新人跨马鞍,一块檀香木,雕刻玉马鞍,金龙携玉凤,花开并蒂莲愿你们一生平平安安! 八:有请新人入喜堂 十二步走向喜堂。 例主持词:新人举步往前行,步步季节花儿名。一步立春雨水来,探春迎春花儿开。二步惊蛰与春分,红杏花开满树林。三步清明和谷雨,桃花盛开人欢喜。四步立夏小满天,风吹葵花开满园。五步芒种夏至到,石榴花开红似火。六步小暑大暑临,映日荷花别样新。七步立秋暑已去,芙蓉花开真如意。八步白露和秋分,桂子兰花好盈门。九步寒露霜降天,各色菊花开满园。十步立冬小雪降,红梅结子花齐放。十一大雪冬至回,岁寒三友松竹梅十二小寒与大寒,洞房花烛好姻缘。 九:致证婚词 司仪致辞并介绍证婚人,证婚人致证婚词 十:请父母高堂入座。

中西婚礼习俗对比

中西婚礼习俗对比 1、引言 自古以来,婚姻是人伦之首,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透过纷繁绚丽的婚俗,更清楚的认识人类社会历史,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和西方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中国和西方国家人民之间的合作与往来与日俱增,这种要求更显迫切。而婚礼作为将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公开确定下来的一种方式,在每种文化形式中,都有其不同的婚礼习俗。而在中国与西方国家交流日益密切的形势下,更透彻的了解西方国家的婚礼习俗是必要的。 2、中西婚礼习俗概况 2.1中国婚礼习俗的概况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婚姻习俗一直实行的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六礼之仪。中国人传统的婚礼通常在男方家举行。婚礼当天新郎新娘都穿崭新的传统中式服装,多为红色,以取讨喜、避邪之意;新郎古代多穿九品服,近代多穿长袍马褂,大红花扎在胸前,头戴礼帽,新娘古代多戴凤冠、披霞披,近代则多穿大红花的新衣、长裙,还要头盖红盖头。迎亲时新郎要骑高头大马,用花轿到新娘家去接新娘。而新娘上轿时是不能沾地的:或者将花轿抬至屋门口,再由新娘的父兄将其抱上花轿,或者在地上铺上红毯子或席子让新娘踩踏而过;或者在不乘花轿时要由新娘的舅舅或兄弟轮流背至新郎家中。据说这样可以新娘的身份高贵,同时也不至于把新娘家的财气和福气带走。迎亲路上还要请过乐队吹吹打打,一路上唢呐声声、锣钹阵阵以示喜庆,返回时还要抬着新娘的各色嫁妆。抵达新郎家后,新娘要先迈过火盆方可入室,寓意“婚后生活红红火火”。然后一对新人要在长辈的主持下施行拜堂大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最后是送入洞房,新郎要揭开新娘的红盖头、和新娘喝合婚酒,亲友们还要请新娘“吃喜糖”,如红枣、花生、栗子等,意为早生贵子,表达了人们希望子孙昌盛的愿望;到了近代还有亲人闹洞房等。新郎家中还要大摆宴席,招待新娘家的客人,而且新郎还要敬酒。与此同时,新娘家里的人不是所有的不会都去,俗话有“姑不娶,姨不送;舅妈送,一场病”的说法,意思就是新郎的姑姑不能去迎亲,而新娘的姨妈、舅妈也不能去送亲。一般的酒席须摆三天,等候新娘偕同新郎一同回家,这叫做“回门”(又叫“归宁”)。新娘的回门就说婚礼结束。到了8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和西方婚仪习俗的涌进中国,中国民间婚礼习俗有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中西方式的婚礼习俗,他们先经过自由恋爱决定成亲的男女首先到结婚

中国民俗传统婚礼的特点

中国民俗传统婚礼的特点 弘扬中国民俗文化,倡导时尚健康婚礼 什么是婚礼司仪:主持与主持人:(执事) 1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在接人待宾方面是很讲礼仪的。婚礼司仪是结婚典礼的主持人,他是近似相声、文艺节目主持演说表演行业朗诵诸多艺术的综合艺术。 好的婚礼主持要侃侃而谈,知识渊博、风度潇洒、仪表堂堂;同时能引曲释疑、说学逗唱,诙谐风趣、雅而不淡,笑而不脏、司仪应该像一位仪表端庄的报幕员一样,把整个婚礼贯穿起来,渲染出喜庆气氛。他有时超过一般的相声,可称为黑土地文化中的一绝。 2.主持与主持人的区别……。 3执事……。传统、红白喜事…… 4主持人的重要性与责任。 ……。人生,三个字“生”“偶”“死”。 瞬间……。 一个时尚、健康、难忘的婚礼、婚典,仪式当然是最隆重和必不可少的一幕,因此主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婚庆主持人应具备五气:霸、福、运、喜、匪。 传统、中式婚礼需备物品及场地 中式突出一个“红”字……。 场地当红不让,红色是最饱满最明快的色彩,是最豪放最浓烈的色彩,是最喜庆最美好的色彩,是最醒目最性感的色彩,红色的审美意义也是功不可没。中国传统文化赋予红色很多意义.古代美人必然是“红杉翠袖”“红螺轻纱”“红袖添香”在东方,红色象征喜庆和吉祥;红色象征爱情和渴望,在婚礼上,红色更是不可代替的颜色,下意识中,所有中国姑娘都梦想红色婚礼裙子和喜轿,红色是民族式婚礼的永恒色彩。红色显得热烈充满活力,婚礼现场以红绸花或红灯笼装饰,中国传统的宫灯极具民族风情。 大红“喜”字,红地毯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准备物品。 1新人服饰(伴郎、伴娘可随意) 2主持人服饰布掸、扇子、斗 3供桌、桌披、天地牌位、香炉……。 4四种干果(核桃、枣、栗子、花生) 5饺子(七个)(长寿面)供果等……。 6弓箭 7马鞍 8火盆 9苹果新郎手中拿(也可以手拿花瓶)交杯酒杯碗筷 10秤杆镜子 11舞台背景 四.中式花轿婚礼程序 1备马亮轿(准备阶段) 2新郎告假,向父母亲属长辈 3舞狮开场 4起轿迎亲(接亲) 5新娘家落轿迎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