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金冲及

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一直有着不同的议论。作者认为,过去的估计常常过低。辛亥革命虽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问题,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是辛亥革命的巨大功绩。对反动的清朝政府,是像革命派那样抛头颅洒热血去推翻它,还是像立宪派那样维护它?这是根本的道路问题。在这点上立宪派的方向是错了;但对它所起的某些积极作用,也不能予以否定。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强烈地激动过一代人心的辛亥革命,离现在已经整整七十年了。随着岁月的消逝,当年种种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可是,对这场革命的功过得失,在国内以至国外一直还有着不同的议论。这篇文章,不准备全面地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只想就其中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林伯渠同志在四十年前曾经很有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荏苒三十年》)林老亲身参加过辛亥革命。他这段语重心长的话,说得何等中肯!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可以举出很多条。其中突出的一条,就是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我们不能把从君主专制到建立共和国,只看作无足轻重的政体形式上的变化,甚至只看作是换汤不换药的招牌的更换。

中国在君主专制政体统治下经历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这是一个沉重得可怕的因袭重担!多少年来,至高无上的君权一直是封建主义的集中象征。人们从幼年起,头脑中就不断被灌输“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观念,把它看成万古不变的天经地义。“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主成了代表天意、站在封建等级制度顶颠的最高代表。每个人在这种制度面前,必须诚惶诚恐地遵守“名分”,不容许有丝毫逾越。这就是所谓“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河南程氏遗书》卷五)谁要是敢有一点怀疑,轻则叫做“离经叛道”、“非圣无法”,重则成了“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有一句名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可见在那个时候,谁要是想“把皇帝拉下马”,那就得有“舍得一身剐”的大无畏气概,一般人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到了近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急遽激化,使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和变化中。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前仆后继。但是,直到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前,还没有一个人提出过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主张来。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旧式农民革命的最高峰。洪秀全做了天王,其实还是皇帝。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更只是“扶清灭洋”。资产阶级改良派鼓吹爱国救亡,介绍了不少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政治制度到中国来,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可是,他们把忠君和爱国看作是一回事。康有为那些声泪俱下、处处不忘“列祖列宗及我皇上深仁厚泽涵濡煦育数百年之恩”的话,是最能打动当时一般士大夫的心的。而那时世界上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法美两国外,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沙俄等等无一不保留着君主制度。所以,康有为提出以俄国彼得大帝和日本明治天皇的改革作为中国学习的榜样,在许多人看来是很有理由的。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破天荒地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孙中山在几次演讲中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见《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

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见《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1905年8月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明确地把“创立民国”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之一。它在第二年冬颁布的《革命方略》更是响亮地宣告:“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在当时确实是石破天惊之论!比一比,从“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是何等巨大的根本性的变化!

他们坚韧不拔地通过报刊鼓吹、秘密宣传,使这种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到辛亥革命爆发时,推倒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反动势力都已无法把它再扭转过来了。

辛亥革命果真把“皇帝拉下马”了,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倒了。这一下,真是“把天捅了个大窟窿”。它带来的直接后果,至少有两条。

第一,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中国封建社会本来有个头,那就是皇帝。它是大权独揽的绝对权威,是反动统治秩序赖以保持稳定的重心所在。辛亥革命突然把这个头砍掉了,整个反动统治就乱了套了。这以后,从袁世凯到蒋介石,像走马灯似的一个接着一个登场,却始终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的稳定的统治秩序来。不用说人民革命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就是反动阵营内部也无法再保持统一。这自然有很多原因,而辛亥革命在这里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无法抹煞的,它为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开辟了道路。

第二,使中国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大解放。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前夜写过一篇《偶像破坏论》说道:“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但是这等偶像,未经破坏以前,却很有些作怪;请看中外史书,这等偶像害人的事还算少么?”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中国封建势力的统治,实在是太根深蒂固了!推翻它,消灭它,决不是一两次革命运动的冲击所能完成的。辛亥革命诚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这一点,始终应该有一个清醒的估计),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了,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种不朽的业绩,难道不值得我们今天给予热情的歌颂吗?

而过去长时期中,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确如林伯渠同志当年所说的那样,常常被过低估计了。这里,除了认识上的原因外,还有时代的原因。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皇帝,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革命尚未成功”。这是事实,因此,在我们党领导的民主革命阶段,许多同志着重强调的常常是辛亥革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一点,来鼓舞人们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继续奋发向前,去夺取胜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强烈地感受到的也是这一点。这在当时是对的。可是这一来,对辛亥革命在历史上的巨大功绩,就常常来不及作出足够的估计,甚至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或贬低了。到了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极左思潮泛滥,肯定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仿佛就成了替资产阶级涂脂抹粉的莫大罪过。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更谈不上对辛亥革命作出公正的评价。

现在该是时候了!辛亥革命离我们已经有七十年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也已被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推倒了。我们完全应该也可以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作出更加实事求是的评价来!

二、关于立宪派的评价

同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有着直接联系,而在近年来被国内外学者谈论得很多的另一个问题,是关于立宪派的评价问题。

一些同志提出了这样一种看法:立宪派和革命派既然都代表资产阶级,因而在本质上或目标上是相同的,只是采取的方法有所不同。或者说:在辛亥革命准备时期,立宪派功大于过,它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国外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导致辛亥革命的胜利,立宪派起着主导作用,它所起的作用大于革命派所起的作用。

这就涉及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革命派坚持以革命的手段、以武装起义的手段来推翻清朝政府,有没有必要?这是不是多此一举,或者是可有可无的?我想,无论如何不应该得出后面那样一种结论来。

讨论历史上的重大是非问题,决不能离开客观形势的全局、矛盾的焦点和当时把历史推向前进的关键所在等前提,而孤立地就一个一个具体问题来考察。

当我们把目光重新投向二十世纪初年时,那时的中国正处在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山河破碎,国势危亟,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已处在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亡国灭种的威胁,像一个可怕的阴影,时刻笼罩在每个爱国者的心头。而当时统治着中国的清朝政府,不仅是封建势力的顽固堡垒,并且已变成“洋人的朝廷”。煌煌上谕中公然宣称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对人民的爱国行动却一味严厉地镇压。这个反动政府的卖国和腐败,已经表演得淋漓尽致。人们实在忍无可忍,再也无法对它有任何希望了。

对这样一个反动政府究竟抱什么态度?是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去推翻它?还是维护它,只乞求它作一些局部的改革?这是一个尖锐的、摆在每个爱国者面前、谁也回避不了的问题。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许多爱国者当年曾熬过多少不眠之夜,经历了多么痛苦的思想斗争,才毅然决然作出自己的抉择的。黄兴在1902年和许多留学生一起到日本留学,寻求救国的真理。当时,在留学生的房间里,对革命还是立宪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黄兴在辩论中,气极了,把手里的茶壶也摔了,表示他已经坚决地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再读一读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林觉民的绝命书。他在信中对妻子说:“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这种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这样高尚的革命情操,几十年后依然能那样强烈地扣动着每个读者的心弦!

革命派认定:在这个政府的统治下,任何根本性的改革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不推翻这个卖国政府,中国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这是现实迫使他们得出的结论。而立宪派却喋喋不休地要人们去向这个反动政府磕头请愿,希望它作一点局部的改革;并且一再站出来拦阻人们走向革命,威胁说:革命就会造成内乱,造成瓜分,是万万干不得的。梁启超甚至说:“今者我党与政府死战,犹是第二义,与革党死战,乃是第一义。”(《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四册)他们在当时激起无数爱国者那样强烈的愤慨和反对,是毫不奇怪的。不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无情的批判,就谈不上有以后革命的胜利。

这场辩论,从二十世纪初年开始,到1906年的《民报》和《新民丛报》的论战达到了高潮。辩论的结果,革命派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到这年年底以后,双方的重点都转入实际行动:革命派到南方发动武装起义;而立宪派先后组织预备立宪公会、政闻社,以后发展到请愿立宪运动。这事实上仍然是那场辩论在实践中的继续。

这当然不是什么局部性的枝节问题,或只是什么方法之争,而是鲜明对立着的两条道路。事实证明:革命派的方向是对的,立宪派的方向错了。

我想,这样说并不是“老生常谈”,而是不能不说的前提。否则,辛亥革命中先烈们所流的鲜血就成了多余的。这不仅将使先烈们难以瞑目于地下,而且是非不明,连后生者也会在心中感到严重的不安。

还需要指出:立宪派代表的是上层资产阶级,并且是刚由或正由地主阶级转化而来的那部分上层资产阶级。他们往往本身就拥有大量封建地产,并同封建官府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是地主和资产阶级一身而二任的。因此,他们两重性中的消极方面,不仅是一般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且有浓重的封建性。这又决定了他们的政治态度,在革命大风浪面前,常常竭力地反对革命,竭力地维护封建主义的许多东西。这是它的反动的一面,而且是有着深刻的根源的。

那么,是不是要对立宪派全盘否定呢?不是。应该承认,过去近代史的研究中对戊戌变法后的立宪派,常常采取一笔抹煞的态度。对他们在思想启蒙、参加爱国运动等方面的积极贡献,没有给予应有的肯定。对立宪派中的复杂情况,也缺乏具体的分析。这是应该纠正的。

立宪派代表的既然是上层资产阶级,它还是资产阶级的一翼,并且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仍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因此,在它的两重性中,既有消极的以至反动的方面,又有积极的方面。这种两重性是贯串于辛亥革命时期的全过程的。例如,在宣传工作中,他们宣传过爱国,揭露过清朝政府的腐败政治,鼓吹过国民的责任,还介绍过不少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伦理学说,这些都是应该肯定的。在行动上,他们参与或发动的一些爱国运动,对提高群众的觉醒程度也是有积极作用的。就是立宪运动,也不能说客观上一点积极作用也没有起。特别是,当时革命派着重进行的是革命必要性的宣传和武装起义的实际活动,对其他方面的宣传教育常常顾不上,有所放松。同时,他们在内地不能公开活动,而立宪派一般是可以公开活动的。在封建势力比较强固而革命派的力量还没有达到的地方,立宪派在启蒙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就更多一些。这些,我们都应该公平地给予肯定的评价,不能抱着骂倒一切的态度。

立宪派内部的情况也是相当复杂的,需要作具体分析。海外的康梁与国内的立宪派是有区别的。就是国内的立宪派,成分也很复杂,至少有三种情况。第一,是同铁路投资直接有关的那部分资产阶级。特别是川汉路、粤汉路沿线那几省,不少人在铁路方面的投资比在工厂的投资要大得多。后来,清朝宣布把铁路收归国有,这同他们的经济利益发生了尖锐的冲突,不能不起来拚命。这部分立宪派表现得最激烈,积极贡献也比较多。第二,主要是投资工业、农场等,受封建官府的保护也比较多,张謇就是代表。他们特别害怕“秩序一破,不可回复”。尽管在有些问题上对清朝政府有强烈的不满,但总的态度还是千方百计加以维护。直至看到清朝必倒,旧秩序已无法维护,才改变态度。第三,还有些经济落后的地区,实在没有多少资本主义,虽然也叫立宪派,其实与封建士绅没有多大差别,这些人有多少积极贡献就很难说了。至于以个人来说,革命派中有后来变得很坏的,立宪派中也有后来变得很好的,这是另一个问题,这里不需要多说。此外,在不同时期内立宪派的情况也有不同,特别是1910年冬第三次请愿失败后,它本身又有分化,正如有的同志指出过的:有的转向革命了;有的虽还不赞成革命,但对清政府绝望了;有的还在维护,直到大势所迫才改变态度;有的始终坚持反动。这些,都应该如实地恰当地给予估计。

历史的现象总是复杂的。列宁曾经指出:“在具体的历史情况下,一切事情都有它个别的情况。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末,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末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见《统计学和社会学》)历史研究工作者一定要从事实的总和去掌握事实,把一切恰如其分地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否则,就会各持一端,各执一词,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把问题引到不正确的路上去。人民日报1981年04月13日

最新辛亥革命历史局限

【材料素材】 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乃是不彻底的胜利,所以不可避免具有很强的局限性。 首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只完成了第一项——民族主义,其他民权、民生长期挂着欠账。而且就民族主义一项来说,完成的也仅仅是“驱除鞑虏”,各个帝国主义势力原封不动地保存。袁世凯上台后,中国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下,三民主义成了纸面上的东西,他们挂羊头卖狗肉,虽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就这一点来看,辛亥革命的成功虽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却是煮了一锅夹生饭。 辛亥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所以它又是失败了。 其次,领导这次革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缺乏明确反帝纲领和具体行动,由于资产阶级历史的局限性,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的认识不清楚。从同盟会到南京临时政府,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认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西方是会赞成的,孙中山不仅没有辨明对帝国主义的所谓“中立”的伪装,反而在《告各友邦书》中以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权益为代价,和帝国主义维持友好关系。资产阶级的如此妥协,革命实难继续下去。 第三、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就是专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了,正因为如此,这恰恰给了那些擅于投机取巧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以可乘之机,后来袁世凯以清帝退位为交换条件窃取政权,破坏革命,革命派不仅没能识破袁世凯的反革命两面手法,相反竟把袁世凯作为同盟者,这就说明革命派对反对封建主义是不彻底性。 第四,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在同盟会的纲领中,虽然提出“平均地权”口号,但实际上并没有被全体革命党人所接受,也没能找到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因而也未能实行“平均地权”,从而失去动员农民群众的作用,既然革命党失掉农民的支持,就把注意力转到新军和会党。正是由于脱离人民群众,革命力量才是显得十分弱小,毛泽东曾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因而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勾结下,革命遭到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第五,革命党人没有建立和掌握一支有组织的革命武装,同盟会发动新军和会党举行起义,这两者毕竟不是革命党人自己建立的武装,况且新军、会党成员复杂,他们中大多数人接受立宪派和旧官僚,因此,在旧势力煽动下往往会变成破坏革命的力量,革命党人缺乏有力的武装队伍,很难应付反动势力的反扑。 最后,中国同盟会也没有建立一条正确的组织路线,因而在组织上是不巩固的,同盟会内部复杂,政治信仰不一致,思想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所以始终

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辛亥革命对当代政治的影响 辛亥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不言而喻,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启了一个新纪元,对于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经济、社会性质都发挥了关键性的引导力量。我想辛亥革命在驱动中国政治现代化方面的影响尤为引人注目,发人深省。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已绵延整整两千多年,在此期间历经了一代代王朝的变迁。这种历代政权的变迁并非革命,只是一种改朝换代。“原有政权的崩溃并非意味着造反者希望变更体制的运用规则,认可关于政治合法性的新的政治价值标准,仅是对效忠对象的改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辛亥革命在反对封建统治的同时,前所未有地提出建立一个崭新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可以说是我国由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发展的里程碑 ,是几个世纪以来中国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虽然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政治依然命途多舛,发展风云多变 ,但“政治的民主化、制度化、法制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辛亥革命及其以后中国在政治现代化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为我国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珍贵的启示。 首先,辛亥革命从政治形态与体制上彻底推翻了帝制,并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虽然民主共和制度在当时的中国只是徒具形式,但这个形式使人们观念上引起的巨大转变却不容小觑。人们不再把自己看作皇上的“子民”,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有了这样的背景,各种政党团体、社会组织和报纸杂志纷纷涌现,政治生活空前活跃,民主精神普遍高涨。它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继续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其次,我想政党政治是辛亥革命对政治的影响中一个突出的亮点,对于国家政治结构与模式的建立意义十分重大。“皇权专制时代,政党不允许存在,即使在‘预备立宪’的清末,凡与政治及公事有关的结社集会,同样也不可以‘照常设立’。” 最后,我想以上海为例,尽可以说明辛亥革命在帮助各大城市确立以后的政治地位,增大政治影响方面的重大影响。孙中山曾高度评价辛亥革命后上海政治及各方面突飞猛进的伟大意义:“时响应之最有力而影响于全国最大者,厥为上海。”辛亥革命给上海带来的进步可以说是全方面的,尤其推动了上海政治地位的提升。上海本身作为一个驰名中外的通商巨埠,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极强的经济实力。直到辛亥革命爆发后,疾风骤雨般的革命更是为上海提供了一个政治突越的契机。“当时上海聚集了一大批有政治声望、有全国影响、有经济实力的士绅名流,如赵凤昌、熊希龄、伍廷芳、李平书,等等,他们的态度逐渐转变,与革命党人携手合作,大大提升了上海在当时政治风云中的影响力”。由此可见,辛亥革命在上海整个漫长的发展进程中都可以算是一个意义显赫而无比重要的里程碑。

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金冲及 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一直有着不同的议论。作者认为,过去的估计常常过低。辛亥革命虽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问题,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是辛亥革命的巨大功绩。对反动的清朝政府,是像革命派那样抛头颅洒热血去推翻它,还是像立宪派那样维护它?这是根本的道路问题。在这点上立宪派的方向是错了;但对它所起的某些积极作用,也不能予以否定。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强烈地激动过一代人心的辛亥革命,离现在已经整整七十年了。随着岁月的消逝,当年种种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可是,对这场革命的功过得失,在国内以至国外一直还有着不同的议论。这篇文章,不准备全面地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只想就其中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林伯渠同志在四十年前曾经很有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荏苒三十年》)林老亲身参加过辛亥革命。他这段语重心长的话,说得何等中肯!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可以举出很多条。其中突出的一条,就是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我们不能把从君主专制到建立共和国,只看作无足轻重的政体形式上的变化,甚至只看作是换汤不换药的招牌的更换。 中国在君主专制政体统治下经历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这是一个沉重得可怕的因袭重担!多少年来,至高无上的君权一直是封建主义的集中象征。人们从幼年起,头脑中就不断被灌输“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观念,把它看成万古不变的天经地义。“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主成了代表天意、站在封建等级制度顶颠的最高代表。每个人在这种制度面前,必须诚惶诚恐地遵守“名分”,不容许有丝毫逾越。这就是所谓“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河南程氏遗书》卷五)谁要是敢有一点怀疑,轻则叫做“离经叛道”、“非圣无法”,重则成了“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有一句名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可见在那个时候,谁要是想“把皇帝拉下马”,那就得有“舍得一身剐”的大无畏气概,一般人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到了近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急遽激化,使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和变化中。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前仆后继。但是,直到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前,还没有一个人提出过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主张来。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旧式农民革命的最高峰。洪秀全做了天王,其实还是皇帝。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更只是“扶清灭洋”。资产阶级改良派鼓吹爱国救亡,介绍了不少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政治制度到中国来,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可是,他们把忠君和爱国看作是一回事。康有为那些声泪俱下、处处不忘“列祖列宗及我皇上深仁厚泽涵濡煦育数百年之恩”的话,是最能打动当时一般士大夫的心的。而那时世界上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法美两国外,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沙俄等等无一不保留着君主制度。所以,康有为提出以俄国彼得大帝和日本明治天皇的改革作为中国学习的榜样,在许多人看来是很有理由的。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破天荒地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孙中山在几次演讲中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见《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

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启示

辛亥革命的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府,使民主共和的念头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 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关于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可以从两种角度去认识:一种是从主客观方面去认识,一种是从具体原因方面去认识。从主客观来看,一是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一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从具体原因方面来看,可从纲领、农民、政党、军队等四个因素去分析: 第一,资产阶级革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终归失败的原因之一。 第二,资产阶级革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 第三,资产阶级革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

动的武装斗争都是短期的。“二次革命”中国民党人虽然掌握了一些军队,但并不是统一的革命力量,护法运动则依靠军阀的力量,因此每当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就不能不失败。第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同盟会建立后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武昌起义爆发前实际上已名存实亡,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就不能使革命者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坚强的战斗力。袁世凯能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也与同盟会的涣散、领导成员政见不一有关。 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的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第二,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第三,中国革命不能依靠少数人,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起来革命,革命才会胜利。 第四,推翻任何制度或者都要先充份准备,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辛亥革命给我们的启示

辛亥革命给我们的启示 近一个世纪之前,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如同站在光明与黑暗的交界口。 摧枯拉朽的革命,掀翻了统治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启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然而,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唤醒,封建痼疾却未能去除;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已经建立,“良政治之建设”却远非坦途。辛亥革命先驱怀“以浩气赴事功,置死生于度外”之精神,树“振兴中华、迎头赶上”之雄心,面对袁氏窃国、军阀割据,干戈扰攘、民生凋敝,却只能感叹“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务须努力”。 辛亥革命以其伟大的成功与沉痛的失败昭示世人,如果不能提出一个明确的、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最大程度地团结各阶层全民族的力量,不能建立起支撑现代化国家理想的制度框架,便无法救黎民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彻底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彻底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实现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必须有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一个正确的领导路线,一个推进发展的制度保障。 1.探寻符合国情的正确道路 当鸦片战争打破“天朝上国”的自大迷梦,推动国家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便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执着梦想。历经一代代人矢志不移的求索,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们为这条道路进行了富有开创性的宝贵探索,为民族复兴最终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积累了经验教训。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御侮强国之道,“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师法俄日”的戊戌变法,在辛亥革命前数十年间,各种希望推动国家现代化的尝试均告失败。率先发出“振兴中华”呐喊的辛亥革命先驱,以英勇的奋斗与壮烈的牺牲,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民主共和的理念,但却并未能够推动中华民族摆脱封建专制和外国列强侵略,世界上不存在可以完全复制而无视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一切现代化之路,必须以符合国情为基本前提。怎样走出“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的困境,结束“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军阀割据、兵连祸结,真正迎来“一个新时代的黎明”?怎样唤起工农千百万,深入发动蕴藏在最广大民众中的革命力量,推动中国改变落后挨打的命运、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这样的设问,并非苛求前人“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为了探寻历史演进的真实逻辑。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必须唤起亿万民众的觉醒。中国的现代化,不仅是某一批先知先觉者的现代化,也不仅是某一个阶层的现代化,更是广大人民的现代化。任何伟大的制度构想,如果不能融入人民大众现实的生活实践,就不可能找到现实社会的生长点,甚至会被强大的传统秩序扭曲异化。 2.确立推进发展的制度保障 回首近代中国的奋斗历程,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彻底摧毁阻碍社会进步的封建专制,探索同中国现代化进程相适宜的社会制度,改变旧中国任人宰割的衰败命运,改变中国人民备受压迫奴役的悲惨境遇,完成民主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皇帝可以倒去”、“民主可以建立”,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第一次社会变革,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开启了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闸门。然而,在摧毁旧制度的同时,这场震惊世界的革命也留下了沉重的历史问号:为何划时代的革命并未带来“一个新时代的黎明”?为何国家统一的局面旋即被军阀混战所代替?为何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追求依然遥不可及?这样的设问,并非苛求前人“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为了探寻历史演进的真实逻辑。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必须唤起亿万民众的觉醒。中国的现代化,不仅是某一批先知先觉者的。 “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动群众还没有动员起来”,与广大的中下层社会阶层几无关联,无法形成雄厚的社会支持基础和民意基础,这是辛亥革命“上层革命”的历史局限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忠实继承辛亥革命志业的起点所在:什么样的制度能够保障普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影响

100年前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100年后的中国,到处是发展和进步的蓬勃场面,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昔日积贫积弱的历史旧貌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日之中国,国家统一,各民族团结,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今日之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与日俱增,已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今日之中国,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开创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正在展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在新世纪的新形势下,面对民族复兴的伟业,孙中山先生76年前的临终遗言,依然震聋发聩;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所有华夏儿女的共同愿望。中国共产党继承先生遗志,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香港、澳门已经顺利回归祖国,并保持了繁荣稳定。实践证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正确的途径。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地位,绝不允许改变。而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的历史潮流。 站在新世纪的历史转折点上,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和清醒地看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逢其时。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

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现代化。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1)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结束的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是政治体制现代化的重大突破。 (2)经济上,临时政府的经济法令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短短几年内有了显著增长,实业救国成为历史潮流。 (3)法制上,颁布了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临时约法》,确立主权在民、国民的自由权利、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责任内阁制等,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思想上,把西方资本主义学说中国化为三民主义,并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5)文化教育上,理性化和科学化有了发展。 (6)社会生活上,自由、平等、友爱的风气兴起。 3、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地相联。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 4、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它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孙中山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辛亥革命的启示

辛亥革命的启示 辛亥革命的启示几天,都在研究清朝的那些事儿,也研究辛亥革命的一些陈芝麻烂事儿。 在《名作欣赏》上面读到傅国涌先生的一篇《辛亥百年变局》,我也很有启示。 辛亥革命周年了,精英们把孙中推上了前台,我不由得想起之初,精英们把孔先生推到了天安门,又设立了一个什么孔子和平奖,居然第一届给了连战,可是连战没有到位领奖,第二届好像听说给了普京,可是没有给成,就给停办了。 辛亥革命,从小学读书的时候都听到老师说,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考试卷上不知道考了多少遍,可是,今天看,我们还是没有理解辛亥革命的精髓,孙中并没有要砸烂旧世界,只是维修一下,装装瓷砖,粉饰一下就可以了,看精英们把孙中先生送上前台就是这个意思,而且,傅国涌先生说,我们不应该怀疑慈禧太后的立宪动机,况且立宪诏书已经发下,轰轰烈烈的立宪行动已经开始,这个对我们的思维可以说是颠覆性的,我有一些犹豫,想不明白,这样的说法,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情感。

可是把孔子送上前台是什么意思?圣人之于中国,历被翻云覆水,这不,把他弄上前台不到一百天就给撤掉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面子何在,孔老先生的面子何在?连战普京的面子何在?就为了对付一个异见分子刘晓波?不过,我很认同这个专家的一个观点,辛亥革命改变了国人的生活状态,对极了,我不禁大叫一声,老婆说我又在发神经了。 一个时代的最重要的东西是生活方式,他比制度更加本质,如果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而制度没有随之发生变化,那么这个制度一定是千疮百孔的,一个单位,最重要的也是生活方式。 具体到学校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教育生活方式,而不是一些刚性的制度,也不是什么制度的执行力问题,我感觉社会上把执行力这个司之内的词汇用到教育这个象牙塔,这个育人而不是产人的地方,好像是出了问题,先生们,任何一个部门,最重要的都是生活方式,甚至具体到一个家庭都是这样。 甚至具体到一个人也是这样,生活方式绝对不会受制度约束,这个时代对于任何人都没有约束,基本上是想干什么呢就可以干点什么,但是,如果,这个人的生活方式是堕落的,那么他的行为就是低级的,谁也拦他不住。

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摘要:辛亥革命被称为“不结果实的花”,本文围绕着这一观点,以辛亥革命的背景及历程作为基础,阐述了辛亥革命的失败之处与其历史意义。不夸大辛亥革命的正面影响,也不对它的历史进步方面的意义予以抹杀,客观地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袁世凯,失败,历史意义 一、革命背景 1、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而帝国议会产生的历程和君主立宪制的实现,特别是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的胜利,激励了中国官僚、士绅等追求宪政。日本实行宪政的步骤和朝野推动立宪的方式成为了中国朝野各界开展立宪运动的范例。 2、清末变革 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维新派人士发起“戊戌变法”,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公元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无奈变法受到清朝廷内保守势力(尤其是慈禧太后)的反对,导致流产。1901年,原维新派领袖、后来的立宪派首领梁启超便曾发表《立宪法议》一文,鼓吹君主立宪制。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12月5日,清末立宪派开始结成组织推动君主立宪。1905年,清政府曾派五大臣出国“考察政治”,1907年9月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11年(宣统三年)5月清政府组成皇族内阁,彻底暴露了集权皇室的阴谋;令有心改革之士大失所望,转而同情革命,也敲响了亡清的丧钟。 3、文化与军队的革新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废除了延续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到辛亥革命前,全国已经有6万多所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后,大量以参加科举谋求官职的传统文人失去了出路。 为了培养新军的军官,各地开办了许多新军学堂。部分地方的新军(如张之洞主持的湖北和湖南地区)大量起用留学生为军官;相反,北洋新军中留学生却极少。到辛亥革命前夕,组编好的部队已达整编16镇和10余个协、营。 4、革命团体的陆续成立 革命的主要组织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以及后来成立的中国同盟会。除此以外,还有共进会,文学社,同盟会中的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大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中国自身仍面临许多挑战,但是社会发展的坚冰已经被打破,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而在这一时刻,回顾近代中国走过的曲折道路,回顾百年前的先人们为改变中国面貌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与牺牲,仍然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资源。历史上,许多人曾经进行了多次尝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前人从事的努力。 我们重视辛亥革命,是因为尽管1911年的革命有着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的局限,但是,辛亥革命扫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消灭了皇帝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袭的制度。此后发生过两次帝制复辟的活动,但都不能成功,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这是相当重要的功绩。 列宁曾就中国的辛亥革命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没有真实的民主主义高潮,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摆脱历来的奴隶地位而求得真正的解放,只有这种高潮才能激发劳动群众,使他们创造奇迹。在孙中山纲领的每一句话中都可以看出这种高潮。” 辛亥革命吸纳了当时几乎所有的中国先进分子,他们献身革命,同时也在革命中接受教育,不断修正改变积贫积弱中国的想法。孙中山作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与当时的志士仁人们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它没有改变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完成,从这个角度而言不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它的历史功绩虽然卓越,但却是在“欢呼声中失败”了。 上世纪初,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蓬勃发展,终于在1911年爆发武昌起义,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辛亥革命结束了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共和国,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伟大作用,不可泯没。按照某些人的论点,辛亥革命不过是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所主张的“激进主义”思想的结果,因而是可以避免的。然而,历史事实证明,这场革命绝非某种主观意愿和人为因素的结果,而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严重和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产物,是清政府十分腐朽,不愿意或没有能力抵御外国侵略和领导国内变革的结果。一句话,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20世纪初,在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签订了不平等的《辛丑条约》之后,清政府声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沦为“洋人的朝廷”。由于它的卖国和腐朽黑暗的统治,不仅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日益激化,而且与立宪派的矛盾以及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也愈演愈烈。风雨飘摇的清王朝,日益走向孤立的境地。据统计,1902年到1911年,全国各地此伏彼起的民变多达1300余起,平均每两天半发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首先,推翻了清朝封建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其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制定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再次,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对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斗争有重大影响。总之,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一方面,客观原因是国内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另一方面,主观原因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上的软弱性:首先,缺乏彻底反帝反封的勇气和力量;其次,没能提出明确而完整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再次,没能发动农民革命;最后,没有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 辛亥革命历史教训: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第一,说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彻底胜利;第二,宣告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终结;第三,表明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一直有着不同的议论。作者认为,过去的估计常常过低。辛亥革命虽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问题,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是辛亥革命的巨大功绩。对反动的清朝政府,是象革命派那样抛头颅洒热血去推翻它,还是象立宪派那样维护它?这是根本的道路问题。在这点上立宪派的方向是错了;但对它所起的某些积极作用,也不能予以否定。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强烈地激动过一代人心的辛亥革命,离现在已经整整七十年了。随着岁月的消逝,当年种种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可是,对这场革命的功过得失,在国内以至国外一直还有着不同的议论。这篇文章,不准备全面地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只想就其中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林伯渠同志在四十年前曾经很有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荏苒三十年》)林老亲身参加过辛亥革命。他这段语重心长的话,说得何等中肯!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可以举出很多条。其中突出的一条,就是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我们不能把从君主专制到建立共和国,只看作无足轻重的政体形式上的变化,甚至只看作是换汤不换药的招牌的更换。 中国在君主专制政体统治下经历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这是一个沉重得可怕的因袭重担!多少年来,至高无上的君权一直是封建主义的集中象征。人们从幼年起,头脑中就不断被灌输“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观念,把它看成万古不变的天经地义。“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主成了代表天意、站在封建等级制度顶颠的最高代表。每个人在这种制度面前,必须诚惶诚恐地遵守“名分”,不容许有丝毫逾越。这就是所谓“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河南程氏遗书》卷五)谁要是敢有一点怀疑,轻则叫做“离经叛道”、“非圣无法”,重则成了“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有一句名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可见在那个时候,谁要是想“把皇帝拉下马”,那就得有“舍得一身剐”的大无畏气概,一般人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与思考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与思考 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它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它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深切愿望。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后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革命失败。但是,辛亥革命对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社会、革命、民族甚至世界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其一,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埋葬了两千年的君主专制。其二,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其三,颁布了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这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成果和标志。其四,为近代政党政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对此并不认同,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认为辛亥革命仍然是旧式的革命,它导致的政治变动并无实质性意义,或者说是换汤不换药。它没有也不可能跳出王朝更替的传统,更不可能建立起来新型的民主政治和崭新的政治秩序。其二,认为辛亥革命是过激主义的结果,它造成了军阀割据和社会动荡,更严重的是,它导致了启蒙的夭折和历史进程的中断,在政治上反而搞糟了;其三,认为革命的政治作用不在于推翻权威,而在于填补权威的真空。辛亥革命破除旧权威是胜利的、成功的,但建立的新权威未获成功,造成政治稳定性的丧失。因此,辛亥革命、民国建立并未终结中国近代以来的政治衰败过程,中国的现代化一再被延误就是必然的现象了。 辛亥革命是一场重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它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促进了民族觉醒,为社会注入了崭新的思想意识。其一,自由平等意识;其二,民主共和意识;其三,法治意识;其四,独立、自尊、自爱、自信的个性意识。虽然革命派的宣传与思想动员并不深入,难以取得振聋发聩的思想解放之功效,但是它戳穿了君权神授的外衣,催生了初步的国民意识,为新文化运动鸣锣开道。 辛亥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工业化的进程。其一,辛亥革命动摇

辛亥革命的历史结局及其实质

辛亥革命的历史结局及其实质 郭世佑 在辛亥革命史研究这一全球性的学术园地里,海内外各方学者之间的分歧似乎当首推关于革命结局的估价与革命性质的确认。争论各方关于革命性质的意见分歧固然与概念、评判标准与方法的差异密切相关,也同各自对革命结局的估价不同关系甚大。本文拟在已经硕果累累的学术起点上,以探究辛亥革命的结局为切入点,重温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进而就革命的性质问题略陈管见。笔者以为,就“破坏”的情况而言,反满的民族主义任务可谓大功告成;就“建设”的层面而论,民权主义的任务虽然不是那么十分令人满意,但还不能说革命只意味着失败。结合辛亥革命的历史结局可知,就辛亥革命的实质或性质而言,与其说它是资产阶级革命,还不如说是以反满为主题的国内民族革命与变君主政体为民主政体的政治革命的有机结合。 一、反满思想的普遍认同与国内民族革命 在同盟会的三民主义纲领中,革命志士宣传得最多也最无歧义的无疑是其中的民族主义,即革命排满。随着清帝宣告退位,清朝的历史命运由此终结。若以反满为中心的民族主义而言,辛亥革命无疑是成功了,革命先驱们大致完成了国内民族革命的任务。 不少论著为了突出辛亥革命作为近代民主革命的价值与意义,认为孙中山一代民主革命先驱的反满只是手段1,是革命者为了发动群众而从策略层面提出的,创建民国才是目的。倘若根据孙中山等人反满的实际意图及其实效,此论似乎还可进一步推敲。 孙中山等革命者的反满言行尽管是在为创建民国开辟道路,在客观上具有手段的作用,但他们并非只把反满当作手段,而是同时视为目的。《民报》的主要代言人汪精卫当年就曾郑重宣称:“以排满为达民族主义之目的,以立国为达国民主义之目的,此两目的誓以死达,无所谓以此为目的,而以彼为手段也。”2《民报》的另一位重要作者朱执信针对梁启超误解革命宣传家陈天华的遗书中关于政治革命的见解,也强调说:“星台(陈天华字星台——引者)对于种族革命之观念,实为最后决心,一定不摇,以为目的,而非以手段。”3 革命者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及至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即将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汉族出身的北洋军首领袁世凯将于下午通过形式化的选举接任之,孙中山即于“11时率各部及右都尉以上将校赴明孝陵行祭告礼,军士数万”,4向“我高皇帝”祭告推翻清朝的“光复”之功5。此举至少也反映了孙中山等人的一种潜意识,表明他们就是把反满作为革命的主要任务和目的之一,而且非常重要。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认为:“民族不但是特定时空下的产物,而且是一项相当晚近的人类发明。‘民族’的建立跟当代基于特定领土而创生的主权国家(modern territorial state)是息息相关的,若我们不将领土主权国家跟‘民族’或‘民族性’放在一起讨论,所谓的‘民族国家’(nation-state)将会变得毫无意义。尤其我和葛尔诺都特别强调:在民族建立的过程中,人为因素的重要性,比方说,激发民族情操的各类宣传与制度设计等。将‘民族’视为是天生的、是上帝对人类的分类,这样的说法实则是民族主义的神话。”6此论对许多欧洲国家而言,可谓一语中的,对地域辽阔和族群关系比较复杂的近代中国却未必适应。由“夷夏之辨”所派生的既成观念与满洲军队入关后镇压汉人所留下的“扬州十日”、“嘉定屠城”等极端性的故事,以及清朝统治者在吸收汉文化与重用部分汉族官员的同时对绝大多数汉人所采取的压制与防范政策,就容易积蓄和强化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而且不乏历史优越感的汉人族群情绪,并且随时都有激活的可能。 自满洲劲旅直捣幽燕以降,满汉矛盾在不同时期与不同地区是否就一定是趋于缓和,似乎还有待专题探讨。“一般而言,我们都颇能透过文献去了解知识分子的想法,可是,我们却很难透过知识分子的眼光去看穿平民百姓眼中的世界”7。至于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动向,许多文献资料不难证明,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驱的反满口号之所以一呼百应,就是因为国内民族主义颇有市场。震天价响的反满声浪并非全属人为地造势所致。 1此说最早可以追溯到近人杨度。他曾猜度:“今之民主立宪党……必不能更有真正之民族主义,特不过取此以为一手段耳。”(杨度:《致〈新民丛报〉记者》,《杨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00页。 2精卫:《民族的国民》,《民报》第1期。 3县解(朱执信):《就论理学驳〈新民丛报〉论革命之谬》,《民报》第6号。朱执信在《论满洲虽欲立宪而不能》一文中说得更加直截了当:“革命者,以去满为第一目的,以去暴政为第二目的,而是二者,固相连属,第一目的既达,第二目的自达。”(《民报》第1号) 4《民立报》,1912年2月16日。 5《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5页。 6[英]艾瑞克·霍布斯邦:《民族与民族主义》,中译本,李金梅译,台湾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13-14页。 7[英]艾瑞克·霍布斯邦:《民族与民族主义》,中译本,第63页。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

辛亥革命的发起和其失败的原因与启示 回眸九十三年前的辛亥革命,它可称得上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座不朽的里程碑。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还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而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却以失败告终,其中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都很耐人寻味. 1.历史回顾 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接着各省纷纷响应。因为1911年为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不久组成了临时参议院,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政权被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窃取,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宣告失败。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广大工农群众参加的一次“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 1.1辛亥革命的过程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旧历为辛亥年故名。1894年,孙中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团体兴中会。1905年,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此后,资产阶段革命派一方面批评君主立宪派反对革命的谬论,传播革命思想;另一方面,发动了一系列的反清武装起义,促进了革命高潮的到来。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给帝国主义,激起全国人民强烈反对。湖北革命党人利用保路运动的时机,于10月10日在武昌起义,全国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2月12日,清帝退位。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政权最后被大地主大实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窃取,革命失败。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以后,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国的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然而,它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2.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浅谈辛亥革命 众说周知,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随着鸦片战争清政府的战败以及面对外国列强的软弱无力,中国的有志之士们开始寻求中国强盛的道路。作为面对外国列强掠夺般行为的第一线,清政府的官员们不得不为了清廷的延续而尝试做出改变。从洋务运动开始,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在稳定统治与改革之间徘徊不停,而历史却不断给清廷开一个个玩笑。 很多人说中国近代史是中国的一部屈辱史,血泪史。不错,之鸦片战争开始,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的列强侵略战争,清政府打了无数的白条给每一场战争的胜利者,像是在展示中国地大物博似的。每一个不平等条约就像是给中国打了一针吗啡,那些庞然大物们希望中国这头狮子在平静中“安详的”死去。清政府的改革派们试图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立宪运动给狮子打一针强心剂,却无奈的看着强大的北洋舰队,新军一次次的倒下。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一次次的失败,这些改革派们再也没有继续变革的信心和能力,逐步沦为外国列强的傀儡政府。 清政府在失去维护中国独立与统一的信心与能力的同时也失去了广大农民的民心,单纯但是强悍的农民们用自己种了一辈子地的双手反抗着强压于身上的重担。在清政府不怀好意的挑拨和引导下,农民们的怒火释放到了每一个外国人身上。可是延续千年强大的封建观念让这些英勇的农民英雄们倒在了自己人的铡刀之下。 这些英雄们的热血并没有让那些吸收了外国思想的中国精英们有所触动,那庞大的变革力量却让他们害怕,他们怕这些单纯的英雄们会坏了自己的好事,他们依然幼稚的把希望寄托在曾经侵略过自己祖国的列强们。但精英毕竟是少数的,在绝对的数量面前他们所谓的力量什么也不是。一次次的起义换来的不是胜利而是无谓的牺牲,那些应该在革命成功后可以为建设中国做出更多贡献的精英们只能无奈的死在本可以成功的起义之下。终于,可能是老天都看不过去了。1911年10月10号,起义终于在武昌成功了,武昌起义成功的带起来了一系列省市的独立运动,辛亥革命成功在望。 但或许是无奈,或许是一厢情愿,伟大的辛亥革命后这些精英们只能把自己想要打倒的封建官僚们再度拉到身边。袁世凯用一个脆弱的诺言把辛亥革命几乎所有的成功果实骗到了自己手里,中国又回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 关于这段广义上的辛亥革命,历史上一直没有给它一个公认的说法。现在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毛主席1939年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提出的,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

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摘要] 《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是1954年9月14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临时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后的讲话,联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阐明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其历史地位。《纪念孙中山先生》是毛泽东为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撰写的文章,这篇纪念文章是在中国共产党成功引导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对孙中山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所作的一次新的全面、科学的历史评价。这两篇文章是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重要代表性著作。 [关键词] 毛泽东;孙中山;辛亥革命 [中图分类号]a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11)09-0014-007 《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是1954年9月14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临时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后的讲话。现已收入《毛泽东文集》第6卷。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就开始了,“而辛亥革命,则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这个革命,按其社会性质说来,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1](p667)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辛亥革命性质所作的科学判断。但是,在1954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临时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时,一部分党外民主人士对共产党人讲“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觉得不妥,在感情上有些过不去。为此,毛泽东在宪法草案通过后发表了这个讲话,联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阐明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其历史地位。 《纪念孙中山先生》是毛泽东为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撰写的文章,发表在1956年11月12日的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上,现已收入《毛泽东文集》第7卷。 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孙中山是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毛泽东对孙中山始终怀有崇高的敬意,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多次高度评价孙中山的历史贡献和革命精神。这篇纪念文章是在中国共产党成功引导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的历 史条件下,毛泽东对孙中山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所作的一次新的全面、科学的历史评价。 毛泽东一生酷爱历史,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诸多评说。《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和《纪念孙中山先生》,是他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两篇重要的代表性著作。 一、人类历史上几次性质不同的大革命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呈现出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总趋势。为了阐明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其历史地位,毛泽东提到了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几次不同性质的大的革命。 1.奴隶主推翻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毛泽东指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的革命,是奴隶主推翻原始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