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学物理标准答案第10章

大学物理标准答案第10章

大学物理标准答案第10章
大学物理标准答案第10章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10-1将一个带正电的带电体A 从远处移到一个不带电的导体B 附近,则导体B 的电势将( )

(A )升高 (B )降低(C )不会发生变化 (D )无法确定

分析与解不带电的导体B 相对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由于带正电的带电体A 移到不带电的导体B 附近时,在导体B 的近端感应负电荷;在远端感应正电荷,不带电导体的电势将高于无穷远处,因而正确答案为(A ).

10-2将一带负电的物体M 靠近一不带电的导体N ,在N 的左端感应出正电荷,右端感应出负电荷.若将导体N 的左端接地(如图所示),则( ) (A )N 上的负电荷入地 (B )N 上的正电荷入地 (C )N 上的所有电荷入地(D )N 上所有的感应电荷入地

题 10-2 图

分析与解导体N 接地表明导体N 为零电势,即与无穷远处等电势,这与导体N 在哪一端接地无关.因而正确答案为(A ).

10-3如图所示将一个电量为q 的点电荷放在一个半径为R 的不带电的导体球附近,点电荷距导体球球心为d ,参见附图.设无穷远处为零电势,则在导体球球心O 点有( ) (A )d εq V E 0π4,0=

=(B )d

εq

V d εq E 02

0π4,π4== (C )0,0==V E (D )R

εq

V d εq E 020π4,π4==

题 10-3 图

分析与解达到静电平衡时导体内处处各点电场强度为零.点电荷q 在导

体球表面感应等量异号的感应电荷±q′,导体球表面的感应电荷±q′在球心O 点激发的电势为零,O 点的电势等于点电荷q 在该处激发的电势.因而正确答案为(A ).

10-4根据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在电介质中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等于这个曲面所包围自由电荷的代数和.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 )若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等于零,曲面内一定没有自由电荷 (B )若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等于零,曲面内电荷的代数和一定等于零 (C )若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不等于零,曲面内一定有极化电荷 (D )介质中的高斯定律表明电位移矢量仅仅与自由电荷的分布有关 (E )介质中的电位移矢量与自由电荷和极化电荷的分布有关

分析与解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通量积分等于零,表明曲面

内自由电荷的代数和等于零;由于电介质会改变自由电荷的空间分布,介质中的电位移矢量与自由电荷与位移电荷的分布有关.因而正确答案为(E ). 10-5对于各向同性的均匀电介质,下列概念正确的是( )

(A )电介质充满整个电场并且自由电荷的分布不发生变化时,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一定等于没有电介质时该点电场强度的1/εr倍

(B )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一定等于没有介质时该点电场强度的1/εr倍

(C )在电介质充满整个电场时,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一定等于没有电介质时该点电场强度的1/εr倍

(D )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一定等于没有介质时该点电场强度的εr倍

分析与解电介质中的电场由自由电荷激发的电场与极化电荷激发的电场迭加而成,由于极化电荷可能会改变电场中导体表面自由电荷的分布,由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仅当电介质充满整个电场并且自由电荷的分布不发生变化时,在电介质中任意高斯面S 有

()∑??=?=?+i

i S S ε

χq 0

1

d d 1S E S E 即E =E 0/εr,因而正确答案为(A ).

10-6不带电的导体球A 含有两个球形空腔,两空腔中心分别有一点电荷q b 、q c ,导体球外距导体球较远的r 处还有一个点电荷q d (如图所示).试求点电荷q b 、q c 、q d 各受多大的电场力.

题 10-6 图

分析与解根据导体静电平衡时电荷分布的规律,空腔内点电荷的电场线终止于空腔内表面感应电荷;导体球A 外表面的感应电荷近似均匀分布,因而近似可看作均匀带电球对点电荷q d 的作用力.

()2

0π4r

εq q q F d

c b

d +=

点电荷q d 与导体球A 外表面感应电荷在球形空腔内激发的电场为零,点电

荷q b 、q c 处于球形空腔的中心,空腔内表面感应电荷均匀分布,点电荷q b 、q c 受到的作用力为零.

10-7一真空二极管,其主要构件是一个半径R 1=5.0×10-4

m 的圆柱形阴极和一个套在阴极外、半径R 2=4.5×10-3

m 的同轴圆筒形阳极.阳极电势比阴极电势高300 V ,阴极与阳极的长度均为L =2.5×10

-2 m .假设电子从阴极射出时的速度为零.求:(1)该电子到达阳

极时所具有的动能和速率;(2)电子刚从阳极射出时所受的力.

题 10-7 图

分析 (1)由于半径R 1<<L ,因此可将电极视作无限长圆柱面,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电场具有轴对称性.从阴极射出的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加速,电子所获得的动能等于电场力所作的功,也即等于电子势能的减少.由此,可求得电子到达阳极时的动能和速率. (2)计算阳极表面附近的电场强度,由F =q E 求出电子在阴极表面所受的电场力. 解 (1)电子到达阳极时,势能的减少量为

J 108.4Δ17ep -?-=-=eV E

由于电子的初始速度为零,故

J 108.4ΔΔ17ep ek ek -?-=-==E E E

因此电子到达阳极的速率为

1-7ek s m 1003.122??===

m

eV

m E v (2)两极间的电场强度为

r r

ελ

e E 0π2-

= 两极间的电势差

1

2

00ln π2d π2d 2

1

2

1

R R r r V R R R R ελ

ελ-=-

=

?=?

?r E

负号表示阳极电势高于阴极电势.阴极表面电场强度

r r R R R V R ελe e E 1

2

11

0ln π2=-

=

电子在阴极表面受力

r e e E F N)1037.414-?=-=(

这个力尽管很小,但作用在质量为9.11×10-31

kg 的电子上,电子获得的加速度可达重力加

速度的5×1015

倍.

10-8一导体球半径为R 1,外罩一半径为R 2的同心薄导体球壳,外球壳所带总电荷为Q ,而内球的电势为V 0.求此系统的电势和电场的分布. 分析若2

00π4R εQ

V =

,内球电势等于外球壳的电势,则外球壳内必定为等势体,电场强度处

处为零,内球不带电.

若2

00π4R εQ

V ≠

,内球电势不等于外球壳电势,则外球壳内电场强度不为零,内球带

电.一般情况下,假设内导体球带电q ,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电荷的分布如图所示.依照电荷的这一分布,利用高斯定理可求得电场分布.并由?

?=

p

p V l E d 或电势叠加求出电势的

分布.最后将电场强度和电势用已知量V 0、Q 、R 1、R 2表示.

题 10-8 图

解根据静电平衡时电荷的分布,可知电场分布呈球对称.取同心球面为高斯面,由高斯定理

()()∑??=?=?02

/π4d εq r E r

r E S E ,

根据不同半径的高斯面内的电荷分布,解得各区域内的电场分布为

r <R 1时,()01=r E R 1<r <R 2时,()2

02π4r

εq

r E =

r >R 2时,()2

02π4r εq

Q r E +=

由电场强度与电势的积分关系,可得各相应区域内的电势分布. r <R 1时,

2

01

03211π4π4d d d d 2

2

1

1R Q R q V R R R R r r εε+

=

?+?+?=?=????∞

l

E l E l E l E

R 1<r <R 2时,

2

00322π4π4d d d 2

2

R Q r q V R R r r εε+

=?+?=?=???∞

l

E l E l E

r >R 2时,

r

q

Q V r 03π4d ε+=

?=?∞

l E 3

也可以从球面电势的叠加求电势的分布:

在导体球内(r <R 1)

2

0101π4π4R εQ

R εq V +=

在导体球和球壳之间(R 1<r <R 2)

2

002π4π4R εQ

r εq V +=

在球壳外(r >R 2)为

r

q

Q V 03π4ε+=

由题意

1

02001π4π4R εQ

R εq V V +=

=

Q R R V R q 2

1

010π4=

=ε 于是可求得各处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分布: r <R 1时,

01=E ;01V V =

R 1<r <R 2时,

22012012π4r R εQ

R r V R E -=

;r

R Q R r r V R V 201012π4)(ε-+= r >R 2时,

2

20122013π4)(r R Q R R r V R E ε-+=

;r

R Q

R R r V R V 2012013π4)(ε-+= 10-9地球和电离层可当作球形电容器,它们之间相距约为100 km ,试估算地球-电离层系统的电容.设地球与电离层之间为真空.

解由于地球半径R 1=6.37×106

m ;电离层半径R 2=1.00×105

m +R 1=6.47×106

m ,根据球形电容器的电容公式,可得

F 1058.4π42

1

22

10

-?=-=R R R R εC

10-10两线输电线,其导线半径为3.26mm ,两线中心相距0.50m ,导线位于地面上空很高处,因而大地影响可以忽略.求输电线单位长度的电容.

分析 假设两根导线带等量异号电荷,电荷在导线上均匀分布,则由长直带电线的电场叠加,可以求出两根带电导线间的电场分布,

-++=E E E

再由电势差的定义求出两根导线之间的电势差,就可根据电容器电容的定义,求出两线输电线单位长度的电容

解建立如图坐标,带等量异号电荷的两根导线在P 点激发的电场强度方向如图,由上述分析可得P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1

1(π20x

d x E --=

ελ 电场强度的方向沿x 轴,电线自身为等势体,依照定义两导线之间的电势差为

x x

d x l E U l

R

d R

d )11(π2d 0--=

?=??

-ελ 上式积分得

R

R d ελU -=

ln π0 因此,输电线单位长度的电容

R

d εR R d εU λC ln /πln /π00≈-==

代入数据F 10

52.512

-?=C

题 10-10 图

10-11电容式计算机键盘的每一个键下面连接一小块金属片,金属片与底

板上的另一块金属片间保持一定空气间隙,构成一小电容器(如图).当按下按键时电容发生变化,通过与之相连的电子线路向计算机发出该键相应的代码信号.假设金属片面积为50.0mm 2

,两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是0.600mm .如果电路能检测出的电容变化量是0.250pF ,试问按键需要按下多大的距离才能给出必要的信号?

题 10-11 图

分析按下按键时两金属片之间的距离变小,电容增大,由电容的变化量可以求得按键按下的最小距离:

解按下按键时电容的变化量为

??

?

???-=0011Δd d S εC

按键按下的最小距离为

mm 152.0ΔΔΔ00200min =+=

-=S

C d Cd d d d ε

10-12一片二氧化钛晶片,其面积为1.0cm 2

,厚度为0.10mm .把平行平板电容器的两极板紧贴在晶片两侧.(1)求电容器的电容;(2)当在电容器的两极间加上12V 电压时,极板上的电荷为多少?此时自由电荷和极化电荷的面密度各为多少?(3)求电容器内的电场强度. 解 (1)查表可知二氧化钛的相对电容率εr =173,故充满此介质的平板电容器的电容

F 1053.190-?==

d

S

εεC r (2)电容器加上U =12V 的电压时,极板上的电荷

C 1084.18-?==CU Q

极板上自由电荷面密度为

2-80m C 1084.1??==

-S

Q

σ

晶片表面极化电荷密度

2-400

m C 1083.111??=??

?

???-='-σεσr (3)晶片内的电场强度为

1-5m V 102.1??==

d

U

E 10-13如图所示,半径R =0.10m 的导体球带有电荷Q =1.0×10-8

C ,导体外有两层均匀介质,

一层介质的εr =5.0,厚度d =0.10m ,另一层介质为空气,充满其余空间.求:(1)离球心为r =5cm 、15cm 、25cm 处的D 和E ;(2)离球心为r =5cm 、15cm 、25cm 处的V ;(3)极化电荷面密度σ′.

题 10-13 图

分析 带电球上的自由电荷均匀分布在导体球表面,电介质的极化电荷也均匀分布在介质的球形界面上,因而介质中的电场是球对称分布的.任取同心球面为高斯面,电位移矢量D 的通量与自由电荷分布有关,因此,在高斯面上D 呈均匀对称分布,由高斯定理

?∑=?0

d q

S D 可得D (r ).再由r εε0/D E =可得E (r ).

介质内电势的分布,可由电势和电场强度的积分关系?

?=

r

V l E d 求得,或者由电势叠

加原理求得.

极化电荷分布在均匀介质的表面,其极化电荷面密度n P ='σ.

解 (1)取半径为r 的同心球面为高斯面,由高斯定理得

r <R 0π42

1=?r D

01=D ;01=E

R <r <R +d Q r D =?2

2π4

2

2π4r Q

D =

;202π4r εεQ E r

= r >R +d Q r D =?2

3π4

23π4r Q

D =

;2

03

π4r Q E ε= 将不同的r 值代入上述关系式,可得r =5cm 、15cm 和25cm 时的电位移和电场强度的大小,其方向均沿径向朝外.

r 1=5cm ,该点在导体球内,则

01=r D ;01=r E

r 2=15cm ,该点在介质层内,ε

=5.0,则

282

2

m C 105.3π42--??==

r Q

D r 1

22

2

0m V 100.8π42-??==

r εεQ E r r r 3=25cm ,该点在空气层内,空气中ε≈ε0,则

282

3

m C 103.1π43--??==

r Q

D r ; 1

32

2

0m V 104.1π43

-??==

r Q E r ε (2)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由电势与电场强度的积分关系得 r 3=25cm ,

V 360π4d 0r 331

==

?=?∞

r

εQ

V r E r 2=15cm ,

()()

V

480π4π4π4d d 002

0r

3222

=++

+-

=

?+?=??+∞

+d R Q

d R Q r Q V r r d

R d R εεεεεr

E r E r 1=5cm ,

()()

V

540π4π4π4d d 000321=+++-=

?+?=??

+∞

+d R εQ

d R εεQ R εεQ V r r d

R R

d

R r

E r E

(3)均匀介质的极化电荷分布在介质界面上,因空气的电容率ε=ε0,极化电荷可忽略.故在介质外表面;

()()()

2

0π411d R εQ εE εεP r r n r n +-=

-=

()()

282

m C 106.1π41--??=+-=

=d R εQ

εP σr r n

在介质内表面:

()()2

0π411R εQ εE εεP r r n r n -=

-=

()282

m C 104.6π41--??-=-=

-='R εQ εP σr r n

介质球壳内、外表面的极化电荷面密度虽然不同,但是两表面极化电荷的总量还是等量异号. 10-14人体的某些细胞壁两侧带有等量的异号电荷.设某细胞壁厚为5.2×10-9

m ,两表面所带面电荷密度为±5.2×10-3

C /m 2

,内表面为正电荷.如果细胞壁物质的相对电容率为6.0,求(1)细胞壁内的电场强度;(2)细胞壁两表面间的电势差. 解 (1)细胞壁内的电场强度V /m 108.960?==

r

εεσ

E ;方向指向细胞外. (2)细胞壁两表面间的电势差V 101.52

-?==Ed U .

10-15如图(a )所示,有两块相距为0.50的薄金属板A 、B 构成的空气平板电容器被屏蔽在一金属盒K内,金属盒上、下两壁与A 、B 分别相距0.25mm ,金属板面积为30mm ×40mm .

求(1)被屏蔽后电容器的电容变为原来的几倍;(2)若电容器的一个引脚不慎与金属屏蔽盒相碰,问此时的电容又为原来的几倍?

题 10-15 图

分析薄金属板A 、B 与金属盒一起构成三个电容器,其等效电路图如图(b)所示,由于两导体间距离较小,电容器可视为平板电容器,通过分析等效电路图可以求得A 、B 间的电容. 解 (1)由等效电路图可知

13

23

2123C C C C C C C C ++?=

+=

由于电容器可以视作平板电容器,且32122d d d ==,故1322C C C ==,因此A 、B 间的总电容

1

2C C =

(2)若电容器的一个引脚不慎与金属屏蔽盒相碰,相当于2C (或者3C )极板短接,其电容为零,则总电容

13C C =

10-16在A 点和B 点之间有5个电容器,其连接如图所示.(1)求A 、B 两点之间的等效电容;(2)若A 、B 之间的电势差为12V ,求U A C 、U CD 和U D B .

题 10-16 图

解 (1)由电容器的串、并联,有

μF 1221=+=C C C AC

μF 843=+=C C C CD

5

1111C C C C CD AC AB ++= 求得等效电容C AB =4μF .

(2)由于AB DB CD AC Q Q Q Q ===,得

V 4==

AB AC

AB

AC U C C U V 6==

AB CD

AB

CD U C C U V 2==

AB DB

AB

DB U C C U 10-17如图,有一个空气平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S ,间距为d .现将该电容器接在端电压为U 的电源上充电,当(1)充足电后;(2)然后平行插入一块面积相同、厚度为δ(δ<d )、相对电容率为εr的电介质板;(3)将上述电介质换为同样大小的导体板.分别求电容器的电容C ,极板上的电荷Q 和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 .

题 10-17 图

分析电源对电容器充电,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势差等于电源端电压U .插入电介质后,由于介质界面出现极化电荷,极化电荷在介质中激发的电场与原电容器极板上自由电荷激发的电场方向相反,介质内的电场减弱.由于极板间的距离d 不变,因而与电源相接的导体极板将会从电源获得电荷,以维持电势差不变,并有

()δS

εεQ δd S εQ

U r 00+-=

相类似的原因,在平板电容器极板之间,若平行地插入一块导体板,由于极板上的自由电荷和插入导体板上的感应电荷在导体板内激发的电场相互抵消,与电源相接的导体极板将会从电源获得电荷,使间隙中的电场E 增强,以维持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不变,并有

()δd S

εQ

U -=

0 综上所述,接上电源的平板电容器,插入介质或导体后,极板上的自由电荷 均会增加,而电势差保持不变. 解 (1)空气平板电容器的电容

d

S

εC 00=

充电后,极板上的电荷和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为

U d

S εQ 00=

d U E /0=

(2)插入电介质后,电容器的电容C 1为

()()δd εδS εεδS εεQ δd S

εQ Q C r r r -+=???

?

??+-=0001/ 故有

()

δd εδSU

εεU C C r r -+=

=011

介质内电场强度

()

δd εδU

S εεQ E r r -+==

'011 空气中电场强度

()

δd εδU εS εQ E r r -+==

011 (3)插入导体达到静电平衡后,导体为等势体,其电容和极板上的电荷分别为

δd S

εC -=

02 U δd S εQ -=02

导体中电场强度02

='E 空气中电场强度

δ

d U

E -=

2

无论是插入介质还是插入导体,由于电容器的导体极板与电源相连,在维持电势差不变的同时都从电源获得了电荷,自由电荷分布的变化同样使得介质内的电场强度不再等于E 0/ε

10-18为了实时检测纺织品、纸张等材料的厚度(待测材料可视作相对电容率为εr的电介质),通常在生产流水线上设置如图所示的传感装置,其中A ,B 为平板电容器的导体极板,d 0为两极板间的距离.试说明检测原理,并推出直接测量量电容C 与间接测量量厚度d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果要检测钢板等金属材料的厚度,结果又将如何?

题 10-18 图

分析导体极板A 、B 和待测物体构成一有介质的平板电容器,关于电容C 与材料的厚度的关系,可参见题10-17的分析. 解由分析可知,该装置的电容为

()

d d d S

C r r -+=

00εεε

则介质的厚度为

()()C εS

εεd εεC εS εεC d εd r r r r r r r 11

10000---=--=

如果待测材料是金属导体,其等效电容为

d

d S

εC -=

00

导体材料的厚度

C

S

εd d 00=

-= 实时地测量A 、B 间的电容量C ,根据上述关系式就可以间接地测出材料的厚度.通常智能化的仪表可以实时地显示出待测材料的厚度.

10-19有一电容为0.50μF 的平行平板电容器,两极板间被厚度为0.01mm 的聚四氟乙烯薄膜所隔开,(1)求该电容器的额定电压;(2)求电容器存贮的最大能量.

分析通过查表可知聚四氟乙烯的击穿电场强度E b =1.9×107V /m ,电容器中的电场强度E ≤E b ,由此可以求得电容器的最大电势差和电容器存贮的最大能量. 解 (1)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V 190b max ==d E U

(2)电容器存贮的最大能量

J 1003.92

132

max e -?=CU W

10-20半径为0.10cm 的长直导线,外面套有内半径为1.0cm 的共轴导体圆筒,导线与圆筒间为空气.略去边缘效应,求:(1)导线表面最大电荷面密度;(2)沿轴线单位长度的最大电场能量.

分析如果设长直导线上单位长度所带电荷为λ,导线表面附近的电场强度

0π2εσ

R ελE ==

查表可以得知空气的击穿电场强度E b =3.0×106

(V /m ),只有当空气中的电场强度E ≤E b 空气才不会被击穿,由于在导线表面附近电场强度最大,因而可以求出σ的极限值.再求得电场能量密度,并通过同轴圆柱形体元内电场能量的积分求得单位长度的最大电场强度.

解 (1)导线表面最大电荷面密度

250max m C 1066.2--??==b E εσ

显然导线表面最大电荷面密度与导线半径无关.

(2)由上述分析得b E R ελ10max π2=,此时导线与圆筒之间各点的电场强度为

()1210m π2R r R r

R r E <<=

=ελ

0=E (其他)

222102

m 0m 2121r

E R E w b εε==

沿轴线单位长度的最大电场能量

r r

E

R r r w W R R

b d 1πd π221

22

1

0m ?

???Ω=?=ε

141

2

2210m m J 1076.5ln

π--??==R R E R W b ε 10-21一空气平板电容器,空气层厚1.5cm ,两极间电压为40k V ,该电容器会被击穿吗?现将一厚度为0.30cm 的玻璃板插入此电容器,并与两极平行,若该玻璃的相对电容率为7.0,击穿电场强度为10MV· m -1

.则此时电容器会被击穿吗?

分析在未插入玻璃板时,不难求出空气中的电场强度小于空气的击穿电场强度,电容器不会被击穿.插入玻璃后,由习题10-17可知,若电容器与电源相连,则极板间的电势差维持不变,电容器将会从电源获取电荷.此时空气间隙中的电场强度将会增大.若它大于空气的击穿电场强度,则电容器的空气层将首先被击穿.此时40k V 电压全部加在玻璃板两侧,玻璃内的电场强度如也大于玻璃击穿电场强度的值,则玻璃也将被击穿.整个电容器被击穿. 解未插入玻璃时,电容器内的电场强度为

16m V 107.2/-??==d U E

因空气的击穿电场强度1

6m V 100.3-??=b E ,b E E <,故电容器不会被击穿.

插入玻璃后,由习题6-26可知,空气间隙中的电场强度

()16m V 102.3-??=+-=

δ

δd εV

εE r r

此时,因b E E >,空气层被击穿,击穿后40k V 电压全部加在玻璃板两侧,此时玻璃板内的电场强度

17m V 103.1/-??==δV E

由于玻璃的击穿电场强度1b

m MV 10-?='E ,b E E '>,故玻璃也将相继被击穿,电容器

完全被击穿.

10-22某介质的相对电容率 2.8r ε=,击穿电场强度为61

1810V m -??,如果用它来作平板

电容器的电介质,要制作电容为0.047 μF ,而耐压为4.0 k V 的电容器,它的极板面积至少要多大.

解介质内电场强度

16m V 1018-??=≤b E E

电容耐压U m =4.0k V ,因而电容器极板间最小距离

m 1022.2/4-?==b m E U d

要制作电容为0.047μF 的平板电容器,其极板面积

21

0m 42.0==

εεCd

S 显然,这么大的面积平铺开来所占据的空间太大了,通常将平板电容器卷叠成筒状后再封装. 10-23一平行板空气电容器,极板面积为S ,极板间距为d ,充电至带电Q 后与电源断开,然后用外力缓缓地把两极板间距拉开到2d .求:(1)电容器能量的改变;(2)此过程中外力所作的功,并讨论此过程中的功能转换关系.

分析在将电容器两极板拉开的过程中,由于导体极板上的电荷保持不变,

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亦不变,但电场所占有的空间增大,系统总的电场能量增加了.根据功能原理,所增加的能量应该等于拉开过程中外力克服两极板间的静电引力所作的功. 解 (1)极板间的电场为均匀场,且电场强度保持不变,因此,电场的能量密度为

2

022

0221S εQ E εw e =

= 在外力作用下极板间距从d 被拉开到2d ,电场占有空间的体积,也由V 增加到2V ,此时电场能量增加

S

εd

Q V w W e e 022ΔΔ=

= (2)两导体极板带等量异号电荷,外力F 将其缓缓拉开时,应有F =-F e ,则外力所作的功为

S

εd

Q QEd 02e 2ΔA =

=?-=r F 外力克服静电引力所作的功等于静电场能量的增加.

大学物理第十章原子核物理答案

第16章 原子核物理 一、选择题 1. C 2. B 3. D 4. C 5. C 6. D 7. A 8. D 二、填空题 1. 171076.1?,13 1098.1? 2. 2321)(c m m m -+ 3. 1.35放能 4. 9102.4? 5. 117.8 6. 2321`c h m m m -+ 7 . 67.5MeV ,67.5MeV/c ,22 1036.1?Hz 8. 121042.2-? 9. 1.49MeV 10. 115kg 三、填空题 1. 解:设从t =0开始做实验,总核子数为N 0,到刻核子数为N 由于实验1.5年只有3个铁核衰变,所以 1<<τt ,)1(0τ t N N -≈ t =0时,铁核总数为 31274 0106.310 66.1104.6?=??=-N t =1.5年时,铁核总数为 )1(300τ t N N N -≈-=由此解得 3131 00108.15.13 106.3?=??=-=t N N N τ年

设半衰期为T ,则当t =T 时有2/0N N =,由τ/0e t N N =得τ/e 2 1T = 所以, 31 311025.1693.0108.12ln ?=??==τT 年 2. 解:设氢核和氮核的质量分别为N H m m 、,被未知粒子碰撞后速度分别为v H 和v N ; 未知粒子的质量为m , 碰撞前速度为v ,与氢核碰撞后为v 1,与氮核碰撞后为v 2 未知粒子与氢核完全弹性碰撞过程满足关系 H H 1v m mv mv += 2H H 2122 12121v m mv mv += 未知粒子与氮核完全弹性碰撞过程满足关系 N N 2v m mv mv += ● 2N N 2122 12121v m mv mv += ? 联立 ~?得 2 N N 2 H H N H )()(m m m m m m E E ++= 带入数据,可解得 03.1H =m m 由其质量比值可知,未知粒子的质量与氢核的质量十分接近,另由于它在任意方向的磁场中都不偏转,说明它不带电.由此判断该新粒子是中子. 3. 解:与第一组α粒子相对应的衰变能为 α1α12264.793MeV 4.879MeV 4222 A E K A ==?=- 与第二组α粒子相对应的衰变能为 α2α2 2264.612MeV 4.695MeV 4222A E K A ==?=- 226 86Rn 的两能级差为 ()α1α2 4.879 4.695MeV 0.184MeV E E E ?=-=-= 光子的能量与此两能级差相对应,所以光子的频率为 619 19340.18410 1.60218910Hz 4.4510Hz 6.62610 E h ν--????===??

大学物理标准答案第10章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10-1将一个带正电的带电体A 从远处移到一个不带电的导体B 附近,则导体B 的电势将( ) (A )升高 (B )降低(C )不会发生变化 (D )无法确定 分析与解不带电的导体B 相对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由于带正电的带电体A 移到不带电的导体B 附近时,在导体B 的近端感应负电荷;在远端感应正电荷,不带电导体的电势将高于无穷远处,因而正确答案为(A ). 10-2将一带负电的物体M 靠近一不带电的导体N ,在N 的左端感应出正电荷,右端感应出负电荷.若将导体N 的左端接地(如图所示),则( ) (A )N 上的负电荷入地 (B )N 上的正电荷入地 (C )N 上的所有电荷入地(D )N 上所有的感应电荷入地 题 10-2 图 分析与解导体N 接地表明导体N 为零电势,即与无穷远处等电势,这与导体N 在哪一端接地无关.因而正确答案为(A ). 10-3如图所示将一个电量为q 的点电荷放在一个半径为R 的不带电的导体球附近,点电荷距导体球球心为d ,参见附图.设无穷远处为零电势,则在导体球球心O 点有( ) (A )d εq V E 0π4,0= =(B )d εq V d εq E 02 0π4,π4== (C )0,0==V E (D )R εq V d εq E 020π4,π4== 题 10-3 图

分析与解达到静电平衡时导体内处处各点电场强度为零.点电荷q 在导 体球表面感应等量异号的感应电荷±q′,导体球表面的感应电荷±q′在球心O 点激发的电势为零,O 点的电势等于点电荷q 在该处激发的电势.因而正确答案为(A ). 10-4根据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在电介质中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等于这个曲面所包围自由电荷的代数和.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 )若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等于零,曲面内一定没有自由电荷 (B )若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等于零,曲面内电荷的代数和一定等于零 (C )若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不等于零,曲面内一定有极化电荷 (D )介质中的高斯定律表明电位移矢量仅仅与自由电荷的分布有关 (E )介质中的电位移矢量与自由电荷和极化电荷的分布有关 分析与解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通量积分等于零,表明曲面 内自由电荷的代数和等于零;由于电介质会改变自由电荷的空间分布,介质中的电位移矢量与自由电荷与位移电荷的分布有关.因而正确答案为(E ). 10-5对于各向同性的均匀电介质,下列概念正确的是( ) (A )电介质充满整个电场并且自由电荷的分布不发生变化时,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一定等于没有电介质时该点电场强度的1/εr倍 (B )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一定等于没有介质时该点电场强度的1/εr倍 (C )在电介质充满整个电场时,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一定等于没有电介质时该点电场强度的1/εr倍 (D )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一定等于没有介质时该点电场强度的εr倍 分析与解电介质中的电场由自由电荷激发的电场与极化电荷激发的电场迭加而成,由于极化电荷可能会改变电场中导体表面自由电荷的分布,由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仅当电介质充满整个电场并且自由电荷的分布不发生变化时,在电介质中任意高斯面S 有 ()∑??=?=?+i i S S ε χq 0 1 d d 1S E S E 即E =E 0/εr,因而正确答案为(A ). 10-6不带电的导体球A 含有两个球形空腔,两空腔中心分别有一点电荷q b 、q c ,导体球外距导体球较远的r 处还有一个点电荷q d (如图所示).试求点电荷q b 、q c 、q d 各受多大的电场力.

《大学物理》 第二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章

习题精解 10-1 在平面简谐波的波射线上,A,B,C,D 各点离波源的距离分别是 3 ,,,424 λλλλ。设振源的振动方程为cos 2y A t πω? ?=+ ?? ? ,振动周期为T.(1)这4点与振源的振动相位差各为多少?(2)这4点的初相位各为多 少?(3)这4点开始运动的时刻比振源落后多少? 解 (1) 122,2,2x x π ?π ?π πλ λ???== ?== 3432,222x x π?π?ππλλ ???==?== (2) 112233440,, 2 2 2 3 ,222π π π ????ππ ??π??π = -?== -?=- =-?=-=-?=- (3) 121234 3411 , ,,2422 3,,,242t T T t T T t T T t T T ??ππ??ππ ???==?==???==?== 10-2 波源做谐振动,周期为0.01s ,振幅为2 1.010m -?,经平衡位置向y 轴正方向运动时,作为计时起点,设此振动以1 400u m s -=?的速度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试写出波动方程。 解 根据题意可知,波源振动的相位为32 ?π= 2122200, 1.010,4000.01 A m u m s T ππωπ--====?=? 波动方程 231.010cos 2004002x y t m ππ-??? ?=?- + ??????? 10-3 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0.05cos 410y x t m ππ=-,求(1)此波的频率、周期、波长、波速和振幅;(2)求x 轴上各质元振动的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 解 (1)比较系数法 将波动方程改写成 0.05cos10 2.5x y t m π??=- ??? 与cos x y A t u ω?? =- ??? 比较得

大学物理第二十章题解

第二十章 稳恒电流的磁场 20-1.如图所示,将一条无限长载流直导线在某处折成直角,P 点在折线的延长线上,到折线的距离为a .(1)设导线所载电流为I ,求P 点的B .(2)当20A I =,0.05m a =,求B . 解 (1)根据毕-萨定律,AB 段直导线电流在P 点产生的磁场0B =;BC 段是“半无限长”直导线电流,它在P 点产生的磁场为001224I I B a a μμππ= =,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根据叠加原理,P 点的磁感应强度 001224I I B a a μμππ= =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2)当20A I =,0.05m a =时 75141020410(T)22005 B .ππ--??=?=?? 20-2.如图所示,将一条无限长直导线在某处弯成半径为R 的半圆形,已知导线中的电流为I ,求圆心处的磁感应强度B . 解 根据毕-萨定律,两直线段导线的电流在O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0B =,半圆环形导线的电流在O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0122I B R μ= .由叠加原理,圆心O 处的磁感应强度 04I B R μ=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20-3.电流I 若沿图中所示的三种形状的导线流过(图中直线部分伸向无限远), 试求 各O 点的磁感应强度B . 解 (a )根据毕-萨定律和叠加原理,O 点的磁感应强度等于两条半无限长直线电流

的磁感应强度和14个圆环形导线的电流的磁感应强度的叠加 0000111(1)22224224 I I I I B R R R R μμμμπ πππ= ++=+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 )根据毕-萨定律和叠加原理,O 点的磁感应强度等于下面一条半无限长直线电流的磁感应强度和34个圆环形导线的电流的磁感应强度的叠加 000133 (1)224242 I I I B R R R μμμπππ= +=+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c )根据毕-萨定律和叠加原理,O 点的磁感应强度等于两条半无限长直线电流的磁感应强度和12个圆环形导线的电流的磁感应强度的叠加 000111222222I I I B R R R μμμππ= ++()024I R μππ=+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20-4.如图所示,电流I 均匀地流过宽为a 2的无限长平面导体薄板.P 点到薄板的 垂足O 点正好在板的中线上,设距离x PO =,求证P 点的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为 x a a I B arctan 20πμ= 解 把薄板等分成无限多条宽为d y 的细长条,每根细长条的电流d d 2I I y a = ,可视为线电流;无限长载流薄板可看成由无限多条无限长载流直导线构成. y 处的细长条在P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d B +,y -处的细长条在P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 度为d B -,二者叠加为沿Oy 方向的d B .所以P 点的磁感应强度B 沿Oy 方向,B 的大小 02 2 2 cos 2a B x y θπ= +? 022 2 2 022a a x y x y π=? ?++? 0220d 2a Ix y a x y μπ=+?001arctan 2a Ix y a x x μπ=0arctan 2I a a x μπ = *20-5.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木球上绕有密集的细导线,线圈平面彼此平行,且以单 层线圈盖住半个球面.设线圈的总匝数为N ,通过线圈的电流为I ,求球心O 处的B . 解 在14圆周的圆弧ab 上,单位长度弧长的线圈匝数为 224N N R R ππ=

大学物理答案第10章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10-1 将一个带正电的带电体A 从远处移到一个不带电的导体B 附近,则导体B 的电势将( ) (A ) 升高 (B ) 降低 (C ) 不会发生变化 (D ) 无法确定 分析与解 不带电的导体B 相对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由于带正电的带电体A 移到不带电的导体B 附近时,在导体B 的近端感应负电荷;在远端感应正电荷,不带电导体的电势将高于无穷远处,因而正确答案为(A ). 10-2 将一带负电的物体M 靠近一不带电的导体N ,在N 的左端感应出正电荷,右端感应出负电荷.若将导体N 的左端接地(如图所示),则( ) (A ) N 上的负电荷入地 (B )N 上的正电荷入地 (C ) N 上的所有电荷入地 (D )N 上所有的感应电荷入地 题 10-2 图 分析与解 导体N 接地表明导体N 为零电势,即与无穷远处等电势,这与导体N 在哪一端接地无关.因而正确答案为(A ). 10-3 如图所示将一个电量为q 的点电荷放在一个半径为R 的不带电的导体球附近,点电荷距导体球球心为d ,参见附图.设无穷远处为零电势,则在导体球球心O 点有( ) (A )d εq V E 0π4,0= = (B )d εq V d εq E 02 0π4,π4== (C )0,0==V E (D )R εq V d εq E 020π4,π4= = 题 10-3 图

分析与解 达到静电平衡时导体内处处各点电场强度为零.点电荷q 在导 体球表面感应等量异号的感应电荷±q′,导体球表面的感应电荷±q′在球心O 点激发的电势为零,O 点的电势等于点电荷q 在该处激发的电势.因而正确答案为(A ). 10-4 根据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在电介质中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等于这个曲面所包围自由电荷的代数和.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 ) 若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等于零,曲面内一定没有自由电荷 (B ) 若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等于零,曲面内电荷的代数和一定等于零 (C ) 若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不等于零,曲面内一定有极化电荷 (D ) 介质中的高斯定律表明电位移矢量仅仅与自由电荷的分布有关 (E ) 介质中的电位移矢量与自由电荷和极化电荷的分布有关 分析与解 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通量积分等于零,表明曲面 内自由电荷的代数和等于零;由于电介质会改变自由电荷的空间分布,介质中的电位移矢量与自由电荷与位移电荷的分布有关.因而正确答案为(E ). 10-5 对于各向同性的均匀电介质,下列概念正确的是( ) (A ) 电介质充满整个电场并且自由电荷的分布不发生变化时,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一定等于没有电介质时该点电场强度的1/εr倍 (B ) 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一定等于没有介质时该点电场强度的1/εr倍 (C ) 在电介质充满整个电场时,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一定等于没有电介质时该点电场强度的1/εr倍 (D ) 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一定等于没有介质时该点电场强度的εr倍 分析与解 电介质中的电场由自由电荷激发的电场与极化电荷激发的电场迭加而成,由于极化电荷可能会改变电场中导体表面自由电荷的分布,由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仅当电介质充满整个电场并且自由电荷的分布不发生变化时,在电介质中任意高斯面S 有 ()∑??=?=?+i i S S ε χq 0 1 d d 1S E S E 即E =E 0/εr,因而正确答案为(A ). 10-6 不带电的导体球A 含有两个球形空腔,两空腔中心分别有一点电荷q b 、q c ,导体球外距导体球较远的r 处还有一个点电荷q d (如图所示).试求点电荷q b 、q c 、q d 各受多大的电场力.

大学物理学-习题解答-习题10

第十章 10-1 无限长直线电流的磁感应强度公式为B =μ0I 2πa ,当场点无限接近于导线时(即 a →0),磁感应强度B →∞,这个结论正确吗?如何解释? 答:结论不正确。公式a I B πμ20=只对理想线电流适用,忽略了导线粗细,当a →0, 导线的尺寸不能忽略,电流就不能称为线电流,此公式不适用。 10-2 如图所示,过一个圆形电流I 附近的P 点,作一个同心共面圆形环路L ,由于电流分布的轴对称,L 上各点的B 大小相等,应用安培环路定理,可得∮L B ·d l =0,是否可由此得出结论,L 上各点的B 均为零?为什么? 答:L 上各点的B 不为零. 由安培环路定理 ∑?=?i i I l d B 0μρ ρ 得 0=??l d B ρ ρ,说明圆形环路L 内的电流代数和为零, 并不是说圆形环路L 上B 一定为零。 10-3 设题10-3图中两导线中的电流均为8A ,对图示的三条闭合曲线a ,b ,c ,分别写出安培环路定理等式右边电流的代数和.并讨论: (1)在各条闭合曲线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B ? 的大小是否相等? (2)在闭合曲线c 上各点的B ? 是否为零?为什么? 解: ?μ=?a l B 08d ? ? ? μ=?ba l B 08d ? ? ?=?c l B 0d ?? (1)在各条闭合曲线上,各点B ? 的大小不相等. (2)在闭合曲线C 上各点B ?不为零.只是B ? 的环路积分为零而非每点0=B ?. 习题10-2图

题10-3图 10-4 图示为相互垂直的两个电流元,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否等值、反向?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两个垂直的电流元之间相互作用力不是等值、反向的。 B l Id F d ρρρ ?= 2 0?4r r l Id B d ?=? ?πμ 2 21 2122110221212201112)?(4?4r r l d I l d I r r l d I l d I F d ??=??=? ρ?ρρπμπμ 2 12 12112 20212121102212)?(4?4r r l d I l d I r r l d I l d I F d ??=??=? ρ?ρρπμπμ ))?()?((42 12 121221************r r l d l d r r l d l d I I F d F d ??+??-=+? ρ?ρρρπμ 2 122112 210212112221212102112) (?4))?()?((4r l d l d r I I r l d r l d l d r l d I I F d F d ?ρ? ρ?ρρρ??=?-?=+πμπμ 一般情况下 02112≠+F d F d ρ ρ 由此可得出两电流元(运动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一般不满足牛顿第三定律。 10-5 把一根柔软的螺旋形弹簧挂起来,使它的下端和盛在杯里的水银刚好接触,形成串联电路,再把它们接到直流电源上通以电流,如图所示,问弹簧会发生什么现象?怎样解释? 答:弹簧会作机械振动。 当弹簧通电后,弹簧内的线圈电流可看成是同向平行 的,而同向平行电流会互相吸引,因此弹簧被压缩,下端 会离开水银而电流被断开,磁力消失,而弹簧会伸长,于是电源又接通,弹簧通电以后又被压缩……,这样不断重复,弹簧不停振动。 10-6 如图所示为两根垂直于xy 平面放置的导线俯视图,它们各载有大小为I 但方向相反的电流.求:(1)x 轴上任意一点的磁感应强 度;(2)x 为何值时,B 值最大,并给出最大值B max . 习题10-4图 r 12 r 21 习题10-5图 y

大学物理第二章习题及答案知识讲解

第二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 )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B )物体速率不变,所受合外力为零 (C )速率很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D )质量越大的物体,运动状态越不易改变 2.用细绳系一小球,使之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 ) (A )将受到重力,绳的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 )将受到重力,绳的拉力和离心力的作用 (C )绳子的拉力可能为零 (D )小球可能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3.水平的公路转弯处的轨道半径为R ,汽车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要使汽车不致于发生侧向打滑,汽车在该处的行驶速率( ) (A )不得小于gR μ (B )不得大于gR μ (C )必须等于 gR μ2 (D )必须大于 gR μ3 4.一个沿x 轴正方向运动的质点,速率为51 s m -?,在0=x 到m 10=x 间受到一个如图所示的y 方向的力的作用,设物体的质量为1. 0kg ,则它到达m 10=x 处的速率为( ) (A )551s m -? (B )1751 s m -? (C )251s m -? (D )751 s m -? 5.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升降机底板上,物体与底板的摩擦因数为μ,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 上升时,欲拉动m 的水平力至少为多大( ) (A )mg (B )mg μ(C ))(a g m +μ (D ))(a g m -μ 6 物体质量为m ,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今在力F 作用下物体向右方运动,如下图所示,欲使物体具有最大的加速度值,则力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应满足( ) (A )1cos =θ (B )1sin =θ

大学物理知识总结习题答案(第十章)量子物理基础

第十章 量子物理基础 本章提要 1. 光的量子性 · 物体由于自身具有一定温度而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周围发射能量的现象称热辐射。 ·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全部吸收照射到它表面上的各种波长的光(电磁波),则这种物体称为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 单位时间内物体单位表面积发出的包括所有波长在内的电磁波的辐射功率,称为辐射出射度。 2. 维恩位移定律 · 在不同的热力学温度T 下,单色辐射本领的实验曲线存在一个峰值波长λm ,维恩从热力学理论导出T 和λm 满足如下关系 λm T b = 其中b 是维恩常量。 3. 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 · 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表明黑体的辐射出射度M 与温T 的关系 4T M σ= 其中s 为斯忒藩—玻尔兹曼常量。对于一般的物体 4T M εσ= e 称发射率。 4. 黑体辐射 · 黑体辐射不是连续地辐射能量,而是一份份地辐射能量,并且每一份能量与电磁波的频率ν成正比,这种能量分立的现象被称为能量的量子化,每一份最小能量E hv =被称为一个量子。黑体辐射的能量为E nhv =,其中n =1,2,3,…,等正整数,h 为普朗克常数。 · 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简称普朗克公式 25/λ2πhc 1()λ1 hc kT M T e l =-

· 光是以光速运动的粒子流,这些粒子称为光量子,简称光子。 · 一个光子具有的能量为νh E =。 5. 粒子的波动性 · 德布罗意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它的能量E 、动量p 跟和它相联系的波的频率ν、波长λ满足以下关系 2E mc h ν== λ h p m u == 这两个公式称为德布罗意公式或德布罗意假设。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物质波或德布罗意波。 · x x p D D ?h 或者E t D D ?h 这一关系叫做不确定关系。其中为位置不确定量、动量不确定量、能量不确定量、时间不确定量。 · 物质波是一种表示粒子在空间概率分布的概率波。 6.薛定谔方程及其应用 · 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需要用波函数来描述,通常以y 表示。一般来说,y 是空间和时间的函数,即(,,,)x y z t y y =。波函数的运动方程为薛定谔方程。 · 粒子出现在单位体积内的概率就是2y 。因此,2y 又叫概率密度。 · 定态薛定谔方程的非相对论形式为 22222222()0m E U x y z y y y y 抖?+++-=抖?h 其中,m 为粒子的质量,U 为粒子在外力场中的势能函数,E 是粒子的总能量。 · 在无限深方势阱中的粒子能量为 22 2222 22n k h h E n m ma p == 整数n 称为量子数。每一个可能的能量值称为一个能级。 · 在势垒有限的情况下,粒子可以穿过势垒到达另一侧,这种现象叫做势垒贯穿。 7. 电子运动状态 · 量子力学给出的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由以下四个量子数决定 (1) 主量子数n ,它大体上决定了原子中电子的能量。 (2) 角量子数l, 1,2,3,,(1)l n =-L 它决定电子绕核运动的角动量的大小。一般说来,主量子数n 相同,而角量子数

大学物理1章习题解答03

1-3.一粒子按规律32395x =t -t -t +沿x 轴运动,试分别求出该粒子沿x 轴正向运动;沿x 轴负向运动;加速运动;减速运动的时间间隔。 [解] 由运动方程59323+--=t t t x 可得质点的速度 ()()133963d d 2x +-=--== t t t t t x v (1) 粒子的加速度 ()16d d -==t t v a (2) 由式(1)可看出 当t >3s 时,v >0,粒子沿x 轴正向运动; 当t <3s 时,v <0,粒子沿x 轴负向运动。 由式(2)可看出 当t >1s 时,a >0,粒子的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当t <1s 时,a <0,粒子的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因为粒子的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时,粒子加速运动,反向时,减速运动,所以,当t >3s 或0

大学物理 第十章 习题

第十章 机械振动和电磁振荡 例题:P 10 10-1 习题: 一、选择题(共5题) 1、一小球与轻弹簧组成的系统,按??? ? ?+=38cos 05.0ππt x 的规律振动,式中t 以s 为单位,x 以m 为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角频率为25.12rad/s ,周期为0.25s ,振幅为0.05m ,初相为 3π (B)角频率为25.12rad/s ,周期为4s ,振幅为0.05m ,初相为3 π (C)角频率为25.12rad/s ,周期为4s ,振幅为0.05m ,t=1s 时的相位为 3 25π (D)角频率为25.12rad/s ,周期为0.25s ,振幅为0.05cm ,t=1s 时的相位为325π 2、一弹簧谐振子,振幅A 变为原来的2倍,周期变为原来的0.5倍,初相变为原来的3倍,则谐振子能量变为原来的( ) (A )4倍 (B)不变 (C)0.5倍 (D)3倍 3、某质点做简谐振动,周期为2s ,振幅为0.06m ,t=0s 时质点恰好在A/2处,且向负方向运动,则该质点的运动学方程为( ) (A)??? ??+=3cos 06.0ππt x (B)??? ? ?-=3cos 06.0ππt x (C)??? ??+=32cos 06.0ππt x (D)?? ? ??+=34cos 06.0ππt x 4、一谐振子从A 运动到-A/2,所需最短时间为( ) (A) T/6 (B)T/12 (C)T/3 (D)T/2 5、一质点做简谐振动,位移等于振幅的一半时 ,系统的动能与势能的比值为( ) (A) 1:6 (B)1:3 (C)6:1 (D)3:1 二、填空题(共5题) 1、一振动质点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质点的运动学方程为 ,点P 对应的相位 ,从振动开始到达P 点相应位置所需时间 。(建议利用旋转矢量法)

大学物理上海交通大学20章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20 20-1.从某湖水表面反射来的日光正好是完全偏振光,己知湖水的折射率为33.1。推算太阳在地平线上的仰角,并说明反射光中光矢量的振动方向。 解:由布儒斯特定律:tan n i =,有入射角:arctan1.3353i ==o , ∴仰角9037i θ=-=o o 。 光是横波,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所在的平面。 20-2.自然光投射到叠在一起的两块偏振片上,则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夹角为多大才能使: (1)透射光强为入射光强的3/1; (2)透射光强为最大透射光强的3/1。(均不计吸收) 解:设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夹角为α,自然光光强为0I 。 则自然光通过第一块偏振片之后,透射光强012I ,通过第二块偏振片之后:α 20cos 21 I I =, (1)由已知条件,透射光强为入射光强的13,得:200 11 cos 2 3I I α=,有: (2)同样由题意当透射光强为最大透射光强的3/1时,得:200111cos () 232I I α=,有: arccos 54.733α==o 。 20-3.设一部分偏振光由一自然光和一线偏振光混合构成。现通过偏振片观察到这部分偏振光在偏振片由对应最大透射光强位置转过ο 60时,透射光强减为一半,试求部分偏振光中自 然光和线偏振光两光强各占的比例。 解:由题意知: max 012max 011211cos 6022I I I I I I =?????+=+??o ?max 01max 0112111224I I I I I I ????=+=+????01I I =, ∴即得0111I I =::。 20-4.由钠灯射出的波长为589.0nm 的平行光束以ο 50角入射到方解石制成的晶片上,晶 片光轴垂直于入射面且平行于晶片表面,已知折射率 1.65o n =, 1.486e n =,求: (1)在晶片内o 光与e 光的波长; (2)o 光与e 光两光束间的夹角。 解:(1)由c n v =,而c λν=,有:c o o n λλ=,c e e n λ λ= ∴589.0356.971.65c o o nm n λλ===,589.0396.371.486 c e e nm n λλ===; (2)又∵sin sin i n γ= ,有:sin 50arcsin 27.66o o n γ==o o ,sin 50arcsin 31.03e e n γ==o o , ∴o 光与e 光两光束间的夹角为: 3.37e o γγγ?=-=o 。 20-5.在偏振化方向正交的两偏振片1 P , 2 P 之间,插入一晶片,其光轴平行于表面且与起 偏器的偏振化方向成ο 35,求:

大学物理第十章答案讲解

第十章 一、填空题 易:1、质量为0.10kg 的物体,以振幅1cm 作简谐运动,其角频率为1 10s -,则物体的总能量为, 周期为 。(4510J -?,0.628s ) 易:2、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y 0.01cos(20t 0.5x)ππ=-( SI 制),则它的振幅为 、角频率为 、周期为 、波速为 、波长为 。(0.01m 、20π rad/s 、 0.1s 、 40m/s 、4m ) 易:3、一弹簧振子系统具有1.0J 的振动能量,0.10m 的振幅和1.0m/s 的最大速率,则弹簧的倔强系数为 ,振子的振动角频率为 。(200N/m ,10rad/s ) 易:4、一横波的波动方程是y = 0.02cos2π(100t – 0.4X )( SI 制)则振幅是_________,波长是_ ,频率是 ,波的传播速度是 。(0.02m ,2.5m ,100Hz ,250m.s -1) 易:5、两个谐振动合成为一个简谐振动的条件是 。(两个谐振动同方向、同频率) 易:6、产生共振的条件是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与驱动力的频率 (填相同或不相同)。(相同) 易:7、干涉相长的条件是两列波的相位差为π的 (填奇数或偶数)倍。(偶数) 易:8、弹簧振子系统周期为T 。现将弹簧截去一半,仍挂上原来的物体,作成一个新的弹簧振子,则其振动周期为 T 。(T ) 易:9、作谐振动的小球,速度的最大值为,振幅为 ,则 振动的周期为 ;加速度的最大值为 。( 3 4π ,2105.4-?)

易:10、广播电台的发射频率为 。则这种电磁波的波长 为 。(468.75m ) 易:11、已知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式为 则 时,在X=0处相位为 ,在 处相位为 。 (4.2s,4.199s) 易:12、若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则振幅; 圆频率 ;初相 。(10m, 1.2 -s rad π ,0) 中:13、一简谐振动的运动方程为2x 0.03cos(10t )3 π π=+ ( SI 制),则频率ν为 、周期T 为 、振幅A 为 , 初相位?为 。(5Hz , 0.2s , 0.03m , 23 π) 中:14、一质点同时参与了两个同方向的简谐振动,它们的震动方程分别为10.05cos(4)()x t SI ωπ=+和20.05cos(1912)()x t SI ωπ=+, 其合成运动的方程x = ;()12 cos(05.0π ω- =t x ) 中:15、A 、B 是在同一介质中的两相干波源,它们的 位相差为π,振动频率都为100Hz ,产生的波以10.0m/s

大学物理II_第十章

第十章 静电场 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守恒定律是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之一. 它指出, 对于一个孤立系统, 不论发生什么变化, 其中所有电荷的代数和永远保持不变. 电荷守恒定律表明, 如果某一区域中的电荷增加或减少了, 那么必定有等量的电荷进入或离开该区域;如果在一个物理过程中产生或消失了某种电荷, 那么必定有等量的异号电荷同时产生或消失. 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Coulomb's law), 法国物理学家查尔斯·库仑于1785年发现, 因而命名的一条物理学定律. 库仑定律是电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定量规律. 因此, 电学的研究从定性进入定量阶段, 是电学史中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库仑定律阐明, 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与电量乘积成正比, 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同号电荷相斥, 异号电荷相吸. 02 21041r r q q F πε= 21212010854187817.8---???=m N C ε, 真空电容率(真空介电常数) 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是用来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实验表明, 在电场中某一点, 试探点电荷(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与其所带电荷的比值是一个与试探点电荷无关的量. 于是以试探点电荷(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为电场方向, 以前述比值为大小的矢量定义为该点的电场强度, 常用E 表示. 按照定义, 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可用试探点电荷(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电场方向来确定;电场强弱可由试探电荷所受的力与试探点电荷带电量的比值确定. 0q F E =;02041r r q E πε= 点电荷系在某点产生的电场的电场强度等于各点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 度的矢量和 ∑∑==02041i i i i r r q E E πε 带电体在一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等于所有电荷元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积分 ? ?==0 2 04r r dq E d E πε 高斯定理 真空中的静电场中, 穿过任一闭合曲面的电通量, 在数值上等于该闭合曲面内所包围的电量的代数和乘以ε0的倒数. ∑?= ?ins i S q S d E 0 1ε

大学物理习题答案第一章

[习题解答] 1-3 如题1-3图所示,汽车从A地出发,向北行驶60km到达B地,然后向东行驶60km到达C 地,最后向东北行驶50km到达D地。求汽车行驶的总路程和总位移。 解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 ; 汽车的总位移的大小为 r = 位移的方向沿东北方向,与方向一致。 1-4 现有一矢量R是时间t的函数,问与在一般情况下是否相等为什么 解与在一般情况下是不相等的。因为前者是对矢量R的绝对值(大小或长度)求导,表示矢量R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而后者是对矢量R的大小和方向两者同时求导,再取绝对值,表示矢量R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和矢量R方向随时间的变化两部分的绝对值。如果矢量R方向不变只是大小变化,那么这两个表示式是相等的。 1-5 一质点沿直线L运动,其位置与时间的关系为r = 6t 2 2t 3 ,r和t的单位分别是m 和s。求: (1)第二秒内的平均速度; (2)第三秒末和第四秒末的速度; (3)第三秒末和第四秒末的加速度。

解取直线L的正方向为x轴,以下所求得的速度和加速度,若为正值,表示该速度或加速度沿x轴的正方向,若为负值表示,该速度或加速度沿x轴的反方向。 (1)第二秒内的平均速度 m s1; (2)第三秒末的速度 因为,将t = 3 s 代入,就求得第三秒末的速度,为 v3 = 18 m s1;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得第四秒末的速度,为 v4 = 48 m s1; (3)第三秒末的加速度 因为,将t = 3 s 代入,就求得第三秒末的加速度,为 a3 = 24 m s2;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得第四秒末的加速度,为 v4 = 36 m s2 . 1-6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和,试证明: (1) v d v = a d s; (2)当a为常量时,式v 2 = v02 + 2a (s s0 )成立。

大学物理课后答案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机械振动 一、基本要求 1.掌握简谐振动的基本特征,学会由牛顿定律建立一维简谐振动的微分方程,并判断其是否谐振动。 2. 掌握描述简谐运动的运动方程)cos(0?ω+=t A x ,理解振动位移,振幅,初位相,位相,圆频率,频率,周期的物理意义。能根据给出的初始条件求振幅和初位相。 3. 掌握旋转矢量法。 4. 理解同方向、同频率两个简谐振动的合成规律,以及合振动振幅极大和极小的条件。 二、基本内容 1. 振动 物体在某一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如果物体振动的位置满足)()(T t x t x +=,则该物体的运动称为周期性运动。否则称为非周期运动。但是一切复杂的非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以分解成许多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周期性运动)的叠加。振动不仅限于机械运动中的振动过程,分子热运动,电磁运动,晶体中原子的运动等虽属不同运动形式,各自遵循不同的运动规律,但是就其中的振动过程讲,都具有共同的物理特征。 一个物理量,例如电量、电流、电压等围绕平衡值随时间作周期性(或准周期性)的变化,也是一种振动。 2. 简谐振动 简谐振动是一种周期性的振动过程。它可以是机械振动中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也可以是电流、电量、电压等其它物理量。简谐振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周期性运动,它是组成复杂运动的基本要素,所以简谐运动的研究是本章一个重点。 (1)简谐振动表达式)cos(0?ω+=t A x 反映了作简谐振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遵循余弦规律,这也是简谐振动的定义,即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作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根据。但是简谐振动表达式更多地用来揭示描述一个简谐运动必须

涉及到的物理量A 、ω、0?(或称描述简谐运动的三个参量),显然三个参量确定后,任一时刻作简谐振动的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都可以由t 对应地得到。 )2 cos()sin(00π ?ωω?ωω+ +=+-=t A t A v )cos()cos(0202π?ωω?ωω±+=+-=t A t A a (2)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为: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总是与物体对其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而方向相反,即kx F -=,它是判定一个系统的运动过程是否作简谐运动的动力学根据,只要受力分析满足动力学特征的,毫无疑问地系统的运动是简谐运动。这里应该注意,F 系指合力,它可以是弹性力或准弹性力。 (3)和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相一致的是简谐运动的运动学特征:作简谐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总是与其位移大小成正比、而方向相反,即x dt x d 222ω-=, 它也是物体是否作简谐运动的判据之一。只要加速度与位移大小成正比、而方向恒相反,则该物理量的变化过程就是一个简谐运动的过程。在非力学量,例如电量、电流和电压等电学量,就不易用简谐振动的动力学特征去判定,而LC 电路中的电量q 就满足q LC dt q d 1 22-=,故电量q 的变化过程就是一个简谐振荡的过程,显然用运动学的特征来判定简谐运动更具有广泛的意义。 3. 简谐振动的振幅、周期、频率和相位 (1)振幅A 是指最大位移的绝对值。A 是由初始条件来决定的,即 2 20 2 ω v + =x A 。 (2)周期T 是指完成一次完整的振动所用时间。ω π 2=T ,式中ω是简谐振 动的圆频率,它是由谐振动系统的构造来决定的,即m k =ω,ω也称为固有圆频率。对应的T 称为固有周期。v T 1 = ,式中v 称为频率(即固有频率),它与圆频率的关系2v ωπ=,是由系统本身决定的。

大学物理第20章

《大学物理》参考答案 第20章几何光学 20-1将一物置于长柱形玻璃的凸球面前25cm处,设这个凸球面曲率半径为5cm,玻璃的折射率n=1.5,玻璃前的媒质是空气,求: (1)像的位置,是实像还是虚像? (2)该折射面的焦距. nnn?n1122??解:?ru11.50.5??(1) ?525实像=25cm, 像距?50.11.5f= 10cm (2)物方焦距,??1 5f?150.11.5=15cm f 像方焦距,??25f?2 cm2折射率为1.5的共轴折射系统,其第一折射面是半径为20-2有一厚为3cm,处cm的球面,第二折射面是平面,若在该共轴折射系统前面相对第一折射面8 放 一物,像在何处? 解:折射面球面P1=2cmu=8cm,r,n=1,n=1.5112nn?nn1212?? P?ru P1250.11.5 =12cm ?, ??1?281P折射面平面2?1,r=n=1.5,n=21) =-(12-3)=-9cm(u虚物25510.1. =6cm , ???2???92 ,玻璃和30cm20-3 一个双凸透镜,放在空气中,两面的曲率半径分别为15cm ,求像的位置和大小,并作图验证之. 折射率为1.5,物距为100cm解:设透镜的厚度忽略不计n?n11110)???( ?rnur210111111.5?)???(?=25cm. , ?30115100??25?||m?放大率=0.25100u1 n?n111.5?111?11?0(?)]?[ =20cm)]?[f?f?( 2130115?rnr201

,其曲率半径cm20-4一对称的双凸透镜折射率为1.5,它在空气中的焦距为124的水,右边为=为多大?另一双凸薄透镜置于下列介质中,其左边为折射率n13,求和水接cm空气,且右侧球面的半径与上一透镜的相同,如果保持焦距为12 触的球面曲率半径多大?设透镜的厚度忽略不计解:(1) n?n11110)??(??rurn210nn?111.5?1111?1?0[(?)]? =12cm )][(?f?f?21r1r?rnr201 r=12cm nnn?n11 (2) 对左边球面???ru11n?nnn00对右边球面?? ??r?21nnn?nn?n0011两式相加后得????rru21=f 焦距f : u=∞,?n?nnnn?n0011???rr?f215331?1.11.5?1.= 4.08cm , r??11212r?1 凹面的曲率半凸面的曲率半径为15cm,20-5一折射率为1.5的月牙形薄透镜,如果平行光束沿光轴对着凹面入射,试求:cm.径为30 折射光线的相交点;(1) 如果将此透镜放在水中,折射光线的交点在何处?(2)设透镜的厚度忽略不计(1) 解:nn?1111 0)??(??rnru201n?n11110)??(? ?rn?r PP2101 2 nn?115?1.1111?1??0[?)](=)]??[(15?30?1rrn2012 相交点?=f= 60cm (2)放在水中n=1.33 0n?n1.5?1.3311111?1??0[)](?=)](??[ 1.33?30?15nrr201f=234.7cm 20-6把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和焦距为40cm的凹透镜密切结合后的焦度是多少屈光度? 111解:??fff21故有Ф=Ф+Ф2111-1???=2.5 D =2.5m 0.20.4 20-7两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放在相距15cm的同一轴线上,求在镜前15cm 处的小物体所成像的位置,并绘出成像光路图. 111解:对第一凸透镜???fu111,????cm?????10151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