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方思想史研究方法的演进

西方思想史研究方法的演进

西方思想史研究方法的演进
西方思想史研究方法的演进

提要: 本文探讨了什么是思想史,以及如何去研究思想史的问题。着重就西方思想史研究方法的演进作了勾勒。认为洛维乔易的观念史研究注重的是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剑桥学派将语境方法引入思想史研究,提出了历史的研究方法。新社会文化史的兴起为思想史的研究开拓了新的空间,思想史研究更多地与社会史结合在一起,即思想史研究的“社会史转向”。这种转向并不表明思想史研究在衰落。新社会文化史的挑战开拓了思想史研究的新领域,更加丰富和发展了思想史的研究。

关键词: 思想史观念史

多年来,在我从事思想史的研究中,一直心存着什么是思想史,以及如何去研究思想史这样的一些问题。尽管读到过一些学者对此的论述,但始终还是未能解决我心中的存疑。随着研究的深入,愈发觉得这一问题的重要,不解决思想史上的这一“元”问题,我们也就很难在一种自觉的状态下进行着我们的思想史实践。因而,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的探讨。

在西方学术界,思想史一般被称为“intellectualhistory”或“historyofideas”,为什么要分为这样两个名词,对此,非常有必要进行一番仔细地辨析。一般来讲,前者主要是指心智、知识、精神等等内容,知识分子就是这一词汇(intellectual);而后者更多地指“思想”(thought)这样的观念性的内容。似乎是前者的面宽,而后者稍窄,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指代的都是一种超越现实实践层面的精神上的观念力量。思想史家们认为,观念的创造导致现实的变化,因而,观念的力量要超出于物质的力量,观念的力量可以成为比物质的力量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变化动力。以法国大革命为例,就像拿破仑曾经说过的那样,法国大革命就是由启蒙运动的观念而引发的。路易十六在阅读了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叹息道:“伏尔泰和卢梭亡了法国”。法国历史学家饶勒斯在分析大革命的原因时也说:“社会革命将并不仅仅依靠事物的力量来实现,它要依靠意识和意志的活力。”①这只是思想史研究的一个意义,追踪事物的原因。就思想史研究本身来说,它还包含着另一层意义,即探寻“价值”。探讨世界的真理、价值和意义。而这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更有意义。如果说对原因的探讨是追溯过去的话,那么,这种对“价值”的探讨则将引领人们走向未来。(注释:①转引自王养冲:《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

思想史,又称为观念史(historyofideas)的这一概念最早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伏尔泰曾把理性的成长与进步联系在一起。但对观念史的研究只是在十九世纪末才出现。①为什么这时会在原先已有的“思想史”(intellectualhistory)概念之外,而另创观念史(historyofideas)这一新概念呢?思想史家保曼作了这样的分析:他认为,当时,从事文化史和政治史研究的历史学家们之间展开了争辩,文化史学家不满意于历史研究只限于政治史,想要突破政治史的局限,把历史研究扩展并包括着文明、思想、物质和政治,其代表性人物为雅各布·布可哈特和阿克顿。阿克顿在1880年写道,在理解历史中,一个伟大的课题就是洞察和把握隐藏在人们之后的观念,观念有着自己的传统,从古至今以它们自己的方式在发展,在这一演进中,观念远远超过法律父母的地位,扮演着教父和教母的角色。1895年,阿克顿成为剑桥大学钦定近代史讲座教授,他在所作的首次演讲中说道:“我们的任务是把握观念的演进,观念不是公共事件的结果而是原因。”

②他在主编剑桥近代史时突出了这一主题。在德国,哲学家威廉·狄尔泰被称为近代历史观念

史之父,在1882年成为柏林大学的黑格尔讲座教授后,他通过努力把历史观念史确立成为历史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并建立起了历史观念史研究的方法论。在他看来,观念史不只是研究人的理性的思想,它还应包括非理性的一面,如意志、想象等方面。这时观念史出现的另一原因是,这些历史学家们反对实证主义,反对科学决定论,他们坚持认为,在人类行为中,观念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观念体现和影响着人类的行为。这样,对观念的重视直接促进了观念史研究的兴起。

从一个学科的角度来说,历史观念史的真正建立并成为人们的普遍兴趣是在20世纪。一大批历史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投入了观念史的研究。其中最重要的学者则是弗里德里希·梅尼克,他扩展和深化了狄尔泰的研究方法,并把这种研究方法运用于政治思想史研究。而在美国,则是阿瑟·洛维乔易教授,作为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的哲学教授,他致力于观念史的研究,并把它发展成为一个学科,使观念史研究有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和方法。随后,美国很多大学都相继开设了观念史课程,并且制定了教学大纲和教材。观念史甚至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杂志,1940年,“历史观念史”杂志创刊于纽约,同年,观念史词典也开始出版。值得注意的是,当观念史研究在美国迅速发展之时,但欧洲各国却并未步其后尘。在法国,就不存在着观念史这样一个概念,更谈不上成为一个学科,有关内容常常被称为心态史、心理史学、社会观念史和社会文化史等。欧洲虽然也出现了一批观念史家,如伯哈德·格罗休伊森、费德里克·查保德、丹尼尔·莫奈特、保罗·哈泽德、赫伯特·巴特菲尔德和巴兹尔·威利等人,实际上观念史这一内容在欧洲各国有着不同的指称。正像法国历史学家罗杰尔·夏蒂埃所说,在法国,观念史(histoiredesidees)很难立足,在德国是思想史(geistesgeschiechet)占统治地位,而在意大利,思想史(storiaintellectual)则没有出现。③

尽管观念史概念已经出现,并在学术界取得了一席之地,但各国学者对观念史内涵的理解仍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无法形成共识,使之得到明确一致地定义。正像洛维乔易所说,对观念史中的观念指示着什么有着很大的分歧。④保曼认为,观念史指的是人们的观念,思想的内在世界,但观念也可以指从少数精英的思想到普通人的思想。在这一意义上,观念史界于哲学史和文化史之间,它比哲学史更宽,但没有大众文化宽泛。观念史并不仅仅研究少数精英的思想,这些内容通常是哲学史研究的内容,而文化史通常要研究大众的行为、习惯、信仰和所有人的观念。至于思想史,它是观念史中重要的内容。(注释:①②④franklinl·baumer,moderneuropeanthought:continuityandchangeinidea,1600—1950,macmillanpublishingco.,inc.1977,pp.3,2,6. ③dominicklacapraandsrtevenl.kapeanintellectualhistory:reappraisalsandnewperspectives,cornelluniversitypress,1982,p.13.)观念史关注于思想史的内容,因为思想史体现和代表了把在社会中广为传播的某些观念和信仰进行加工和提炼以及表达的作用。例如,思想者们通过文章、诗歌、戏剧和绘画等方式来宣传和表达其他人明白他们所经历的和想要表达的东西。所以,思想者呼应了其他人的观念,并进行了加工和提炼。①

那么,两者间的区别到底在那里,思想史家琼·埃哈德认为历史观念史包括三种类型的历史:一为大的世界体系中的个人历史,由观念所体现和代表的集体和不同的现实的历史,思想和情感样式的结构史。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历史学家罗伯特·达恩顿则认为思想史包括着“历史观念史”(常常在哲学的阐述上系统地研究思想),思想史自身(研究非正规的思想,观念的氛

围和知识的演进),社会观念(研究意识形态和观念的传播)和文化史(在人类学的意义上研究文化,包括对世界的观念和集体心态)等内容。达恩顿还认为,这四个不同的层面体现着从“高”到“低”的递进,因此,他用“高”和“低”的两个中心概念来概括思想史所研究的全部内容。

②罗杰尔·夏蒂埃认为,思想史领域的研究范围事实上为所有的思想样式。③

这里,我们不需要在思想史研究对象这一问题上长久驻足,我想专门就思想史研究方法的演进作一勾勒。

在20世纪30年代,以阿瑟·洛维乔易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提出并开始了观念史研究,他因此而被称为“历史观念史的主要创始者”。④1936年,他出版了《人类观念的伟大环节》(thegreatchainofbeing)一书,⑤他的研究不像以往那样只是简单地追踪思想体系的哲学史的研究,而是聚焦于“观念的单元”(unitideas)。“观念的单元”意指西方思想传统中那些基本的和经久不变的观念。虽然这些观念可以被分开和重新组织,但一般来说,西方社会的人们都不假思索地继承了这些观念。在人类思想的演进中,这些基本的观念就成为了基本的存在,成为了思想演进发展的“伟大环节”,影响或者决定着人类思想的发展。此后,洛维乔易还发表了“观念的历史编纂学”(1938年)、“现在的观点和过去的历史”

“历史观念史的反思”(1940年)等文,从方法论上进一步阐述了历史观念史的研究。(1939年)、

对于洛维乔易的观念史研究,有些学者指出,过去的思想家们并没有创造或者谈论过“人类的伟大环节”这一概念,它是由洛维乔易自己所建构的。尽管如此,当时洛维乔易所提出的观点对思想史研究还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里,我们必须记住,无论是新开辟的“观念史”研究,还是原先传统的“思想史”研究,在其研究方法上,或者说居于主导地位的解释方法仍然都还是注重对经典文本的理解,特别是一些“伟大思想家”的经典文本。所以,一谈到思想史的研究,就必然是对这些经典文本的解读。正如剑桥大学的斯金纳教授所说,一些主要的经典文本被广泛地视为政治思想史唯一的研究对象。按照这样的研究方法,历史学家的任务主要是把每个人的政治思想系统化,并从中推演出一些结论或他们对某些基本观念的态度。(注释:①franklinl·baumer,moderneuropeanthought:continuityandchangeinidea,1600—1950,macmillanpublishingco., inc.1977,pp.7-8. ②michaelkammen(ed),thepastbeforeus:contemporaryhistoricalwritingintheunitestates,cornelluniversitypress,1980,p.337.franklinl·baumer,moderneuropeanthought:continuityandchangeinidea,1600—1950,macmillanpublishingco.,inc.1977,pp.7-8. ③dominicklacapraandsrtevenl.kaplan(eds),moderneuropeanintellectualhistory:reappraisalsandnewperspectives, cornelluniversitypress,1982,p.14. ④prestonking(ed),thehistoryofideas:anintroductiontomethod,croomhelm,1983,p.8.

⑤此书(thegreatchainofbeing———astudyofthehistorfanidea)已被译成中文,名为《存在巨链———对一个观念的历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然后,历史学家便对这几位思想家进行比较,不管他们是否关心同

一理论抽象层次的问题。他们的相似之处或“共同观念”都被当作历史延续性的表现;而他们的不同之处则被看成是历史变化或发展。政治思想史因而变成了一些基本观念的历史,并被归结为一种单一的、发生在高度抽象层次的历史。①同时,在历史学家对思想史的解释中还隐含着这样的意义,政治理论仅仅充任着在事后赋予政治行为合理性的作用。因此,对经典文本理论的研究将能够解答政治行动和政治思想史上的很多问题。这里,涉及到政治理论或观念与政治行动的关系问题,是先有政治观念还是先有政治行动。英国历史学家纳米尔认为,政治行为只是在其行为之后才被政治观念和政治理论赋予其合法性,或作了论证。并且伟大的经典文本是那个时代影响最大并在人类思想史的演进过程中具有标志性的文本,只有理解了它,才能够很好的理解历史上的那些思想和观念。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英国,一些历史学家当然主要是思想史家开始挑战这一占据主导性的传统观点。以剑桥大学的思想史家波科克为先导,斯金纳和达恩继之。经过他们的努力,终于把剑桥大学发展成为新的思想史研究的重要阵地,他们也在学术界被称为剑桥学派或历史语境主义。

在思想史研究中,我们首先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是否经典思想家们所表达的那些概念其意义总是固定不变的,就像洛维乔易所称的“观念的单元”。对此,剑桥学派认为,没有脱离语境的无时间限制的真理的存在,包括那些“伟大的”经典文本也并不存在无时间限制的绝对真理。因此,必须从产生经典文本的社会和知识背景下研究这些思想。剑桥学派认为,思考政治理论不仅仅是去研究公认的经典文本,还应在更宽广的范围探究每个社会都在谈论的不断变化的政治语言。只有置于这种大背景下,或不同的语境下,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些思想。由此,反思传统的政治思想史研究,其明显的缺陷就是其研究方法是非历史性的。波科克对此作了很好的概括:“首先,思想家变成了一个个孤立个体,被从他们所属的具体社会中分离出来,好像他们身处一切时代,在对一切时代的人发议论;他们的作品也被置于其特殊的体现。再者,传统历史学家往往以哲学的方法去分析政治作品,把它们放在一种作者与过去的读者都可能未曾达到的抽象层次去研究,强加给它们一种它们实际上并未获得的逻辑连贯性。这样做,从哲学的角度看是无可非议的,但从历史的角度看很成问题。因为当历史学家以这种方式去研究政治作品时,他所关心的与其说是作品在过去曾经经历过的,不如说是他自己在现在所能找到的东西。他因为热衷于找出作品中最大理论连贯性,往往添加给作者一些明确的意图,或把作者说成在做一些在其历史条件下不可能做的事。此外,把所有作品都当作政治哲学来对待,就是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政治思想实际上可以在许多层次发生(从实际鼓励到哲学思辨)。也就是说,政治讨论可以为哲学性的,也可以为雄辩性的。即使历史学家要加以哲学式分析的作品恰好是高度哲理性的,也不能因此就认为他的做法是历史性的。因为他提出的问题(更不用说解答)不是真正历史的问题, 诸如这一作品如何在历史中产生,如何置身于历史;或作者为什么要写它,以及为什么以这种方式去写它,等等。”②斯金纳指出,如果我们作为政治思想的研究者继续把我们的主要注意力放在那些以他们的任何同时代人都难以匹敌的那种抽象知识水平来讨论政治生活问题的人身上,我们怎么可能希望实现这种对历史的理解。因此,“我对传统的‘拘泥书本’的方法感到不满意的一点是:虽然这种方法的倡导者往往自称是撰写政治理论史的,但他们却很少能提供给我们真正的历史。”③

我们是否能够得到一部真正的历史?在斯金纳看来,我们不是要得到真正的历史,而是要得到具有历史性质的政治理论史。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对前者来说,这是一个历史学的元问题;而对后者来说,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为此,剑桥学派的学者们创造出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对待历史文本的研究和解释的特殊方式。(注释:①②张执中:《从哲学方法到历史方法》,

《世界历史》1990年第6期。③昆廷·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4页。)具体而言,“不去专门研究主要的理论家,即经典作家,而是集中探讨产生他们作品的比较一般的社会和知识源泉”。①具体而言,即着重探讨在这些时代所出现的词汇,因为,“说明一个社会开始自觉地掌握一种新概念的最明确的迹象是:一套新的词汇开始出现,然后据此表现和议论这一概念。”②同时,“了解一个时代的政治语言……就等于把握了在该时代人们理解特定政治言论的方式方法。”因为,“从历史角度来看,‘政治语言’是该特定‘时代’(一个时代可持续两年到一千年不等)内人们用以表述对政治生活看法的语言”。这样,历史学家的任务是要找寻这种规定思想含义的“政治语言”或“含义的语言”的结构。研究重点应放在分析“语言,而不是运用这套语言的个人”上。于是,“‘思想的历史’便让位于语言、语汇、范式等思想单位的历史。剖析某个特定的思想家,可从构成其时代的特殊语言体系入手,进而发现他的真实的言论、动机和表述的结果”。③同时,“历史学家需要去懂得话语变化的历史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直线式的连续,在这一过程中,新的话语模式克服和代替了旧的话语模式,相反,而是表现为一种复杂的语言,并抵抗着话语模式的转换。”④因此,斯金纳等人认为,越把文本看作为在更宽广的政治话语中的基本内容,它的内容随着变化的场景而变化,我们的研究也就越能把握住其主旨。由此,在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上,他们把注意力从只关注经典文本,或思想的连续性转移到了语境。⑤

在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历史或思想观念演进的连续性和断裂的问题。注重对语境的关注实际上是在考察思想的演进中看到了断裂和差异。这种断裂体现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思想出现,而思想家们关注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如在17世纪的英国革命期间,思想家们谈论的是共和,而在19世纪,像托克维尔这样的思想家则重视民主与自由。因此,思想的演进在发展中呈现出其不同的特质,这就是历史的断裂。不仅如此,即使谈论同样的内容,由于处在不同的时代,思想家们也会对那些看似相同的内容进行增添和删减。即在不同的语境下其定义和含义或意旨已完全不同。斯金纳在研究马西利乌斯的权力分立理论时发现,当时的“分权”与两个世纪之后所流行的分权话题完全不同。后人在研究分权理论时不能将两种不同的“分权”概念相提并论。斯金纳通过建构马西利乌斯的观念形成的语境,证明了他不是权力分权理论的创始者。所以,剑桥学派的代表者都不赞同洛维乔易关于“观念的单元”的观点,认为那只是看到了历史的连续性,是用抽象出的“观念的单元”来体现和印证思想史发展的连续性。

西方政治思想期末大作业及答案

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大作业及答案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次作业(0—3章) 一、填空题 1、国际环境和时代主题在20世纪前半期主要是战争与革命后半期的的主题是 和平与发展。 2、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坛和思想界的政治思潮呈现深化、多样化和相互交融趋势。 3、20世纪的自由主义仍然崇尚以理性为基础的个人自由强调政治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是国际生活的主旨。 4、社群主义的“社群”也可译为“社区”“共同体,是指家庭、邻里、 社团,也指国家。 5、所谓积极的自由,柏林的说法最具经典:“我的生活与选择能够有我自己来决定而不取决于任何外界的力量”。 6、政治自由主义的目的就是寻求一种作为独立观点的政治正义观念。 7、保守主义的思想师祖是埃的们德蒙、柏克。 8、萨托利认为至善论一般强调自由和平等反对精英统治或能人统治,忽视专家的作用。 9、对国际政治问题的理论思考是社会民主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0、70年代后随着能源危机引发震撼西方社会的经济危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也达到紧张状态。 二、选择题 1、当今世界主题是(B ) A.危机与动荡 B.和平与发展 C.革命与战争 D.繁荣与发展 2、70年代理性选择的模式以( A ) A.个人利益为核心,以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B.集团利益为核心,以集团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C.政党利益为核心,以政党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D.民族利益为核心,以民族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3、自由道德的基础应当包括(ABCD) A.自由的平等 B.对那些使我享受自由、繁荣、使我受到启蒙的个人给与回报 C.最单纯与最普遍意义下的正义 D.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4、在个人、社会与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上,自由主义认为(A ) A.社会在理论逻辑上先于政府,也大于政府 B.社会在理论逻辑上小于政府 C.社会在理论逻辑与政府平行

西方政治思想史人物

1西方政治思想史著名人物 对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复习,重要人物一定要总结出来,还有他们的学术著作,比如今年就考到了博丹的《共和六书》!!! 一、名词解释: 1.波利比阿(前201一120年)希腊化时期的史学家,政治思想家。 主要思想: 1.政体循环论,认为历史上的政体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更替过程; 2.混合政体论,认为混合政体就是结合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而形成 3.主张:罗马国家应该通过执政官、元老院以及平民三种权力相互牵制,以保证政治上的持续与稳定。 主要著作:《历史》 2.格老秀斯:1583-1645,17世纪,荷兰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先驱,近代自然法理论创始人、近代国际法学奠基人,开创“论证体系”时代,是主权学说的发展者。 主要思想: 第一次把国际关系问题引入政治学说,把主权国家作为国际法的主体,改变了古罗马以个人权利和契约为基础的万民法概念,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 提出了自然法学说,国家和主权学说,政治学方法论,否定人民主权原则。主要著作:《战争与和平法》 3.《乌托邦》 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英国人莫尔的著作。全名《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集有理又有趣的金书》。乌托邦,即实行财产公有,共同劳动的力量社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生产,家庭是基本经济单位,农业劳动实行义务制,公民有大量的业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文化学习或艺术活动,人人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实行政治民主制度,最高首脑是一位哲学王,城市权力在人民大会手中,法律极为简单明了,公民人人精通。此书深刻的批判当时的专制君主、封建贵族

和教会僧侣,指出国家无非是在为一伙私人利益谋划,法律不过是把富人的阴谋规定成大家必须遵守的东西。(这个已经考过了,不知道会不会重新再考) 4.《上帝之城》 中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的著作。在神学的框架内阐述了一整套政治哲学,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政治价值观。奥古斯丁以《圣经》为基本依据,从神学的角度研究国家,从上帝与人的关系中来考察人,考察国家和政治问题。借助于他的声望,这套政治哲学在整个中世纪对于人们的政治观念及教会与国家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5.《论美国的民主》 是托克维尔的代表作。全书分六大部分,上卷的两个部分分别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分析美国的民主现状,下卷的四个部分阐述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社会学的思想。 6.《论法的精神》 是孟德斯鸠于1784年写成的学术巨著,他在书中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系统地提供了政治和法律制度建设的原则,指出法与各种事物综合就是“法的精神”表达了孟德斯鸠对影响改制和法律性质的规律性的理解。这部著作奠定了他在西方学术界的重要地位,直接影响了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波及到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界。 7.斯宾诺莎 17世纪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他的伦理学说对近代西方思想有重要影响。 主要思想: 他最早提出思想自由、无神论,系统阐释自然权利,他用演绎推理的方法阐述了社会契约论和政体主张。 主要著作:《神学政治论》、《伦理学》、重释《圣经》、无神论

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朱一涛 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政治思想史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教材和专著不下数十种,还有相当一批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可以说成绩斐然。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真正具有创新性、启迪性以及比较系统反映该学科理论前沿问题和当前研究动态的文章、著作尚不多见。因此,21世纪如何深入开展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在理论、观点、资料、研究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建树,是学界的责任。 首先,重视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与当代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 我们回顾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可以看出,人们总是从现实的需要去研究历史,解读经典。西方许多研究政治思想史的学者十分关注研究政治思想史与政治现实的联系,以帮助人们更准确地观察现实中的问题,为认识政治现象和合理的政治决策提供根据。列奥·施特劳斯认为:研究政治思想史对正确理解现代政治现象,消除和解决当代政治难题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显然,人们研究政治思想史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因时代的需要而研究思想史。这种强烈的现实感正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和理论责任的体现。我们对待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应是立足现实,回溯历史。这就是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出发点,或者说是一种“指导原则”。明确这一出发点或研究旨趣十分重要,这样既不仅仅满足于西方政治思想进行介绍,而是将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同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以及中国政治学理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徐大同主编的《西方政治思想史》“导言”结尾部分写道:“西方政治思想史,特别是近代以来,西方政治思想家在个人与国家、政府与市场、权力与制约、自由与法治、效率与公平等关系上所提出的一系列观点,设想与方案,都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启发我们的思考。西方为解决上述问题进行的理论研究中所包含的政治经验、智慧,无疑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从整个西方政治思想发展史来看,有不少政治思想体系中所包含的政治智慧和经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例如,重视制度的作用和建设。众多政治思想家十分关注对推行其政治理论主张的具体方案设计或制度安排。我们知道,任何先进思想理论,如果不能引出制度力量或制度安排,那么,这种理论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他们之所以重视制度的规范作用,这与其对人性的认识相关。在这些思想家们看来,由于人性的缺陷,因而对人的道德自律深表怀疑,强调外在的他律,用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从奥古斯丁的“原罪”思想到近代思想家的人性恶论,基本上是循着这一思路重视制度的作用。这从一个方面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法制建设。 其次,重视对西方政治思想家们思维过程的研究,包括思维方式、观察问题的视角、研究政治的方法以及逻辑思路,分析和阐明他们是如何思考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我们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当然首先是思想家们的观点、理论及其主张,解读经典文献,评述其思想体系。然而,同时要重视对思想家思维过程的分析和阐释。政治思想本身就包含思维过程与思维成果的两重含义。认真分析政治思想家们的思维过程,不仅对于人们认识和把握思想家的理论观点和主张十分重要,而且,从总结政治思想发展过程来看,它对政治理论的发展和进步,对后人思想的启迪更具有价值。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众多伟大思想家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不只是理论学说本身,更为宝贵的是他们探索过程的追求真理知识的探索精神。思维过程往往比它的结论更为重要。 我们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种理论学说的形成和发展,除了思想资料的积累和继承外,更为重要的是从一种新的视角出发,以新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去观察和思考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的结果。视角的转换,方法的更新,人们的视野扩大了,同时也要求理论容量的相应扩大,理论研究有所创新,乃至发展出一种新的理论学说。托马斯·库恩提出:“科学思想的进步常常是通过一个范式突破并取代另一个范式而实现的,并不总是在同一方向上的积累、提高、深化。”这里所谓的“范式”主要指的是研究模式或研究框架,而模式也就是一组系统的解释,以指导对问题的研究。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霍布斯、洛克、孟鸠德斯、卢梭、黑格尔等等,正是由于研究模式上的转变,对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的认识有了新的拓展和进步,才在西方政治思想发展上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即使在对某个具体问题的认识上也是如此。例如,古代希腊政治思想有关对作为政治活动主体的人的认识上,早期自然哲学家从人与自然关系视角来理解;而苏格拉底则是关

西方政治思想史作业参考答案

《西方政治思想史》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C 3.C 4.A 5. A 6. D 7.A 8.C 9.A 10.A 11. B 12.C 二、填空题 1.演变 2.《法律篇》 3.《战争与和平法》 4.吉伦特派5.斯多噶6.法国革命7.霍布斯 8.孟德斯鸠 9.密尔10.民主制 11.《政府论》 12.《社会契约论》 三、名词解释 1.天赋人权: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认为人天生是有生命、自由、财产、平等的权利,这些权利是人与生就有的,不是上帝赐予的。这一观点,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革命精神,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是时代的和阶级的原因决定这一观点有其历史局限性。 2.自然法:西方从古至今流行的一种观点,虽然说法各一,但西方思想家普遍认为自然法是“理性的命令”、理性的规范。自然法理论产生于古希腊,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一思想在西方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曾有过积极的作用,但非科学的因素也是显而易见的。 3.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发生于18世纪的法国,它是由资产阶级领导并发动的,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涤荡了当时禁锢人们思想的宗教神学与封建意识,为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和舆论上的准备,并且对以后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运动发生于18世纪二三十年代,50年代达到了高峰,代表人物是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达兰贝尔、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卢梭等人。他们直接同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进行决战。虽然观点各有不同,但都推崇理性,主张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想王国,并对维护封建制度的意识形态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这一运动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4.《理想国》:《理想国》是古希腊柏拉图政治思想的代表作。在这本书中,柏拉图阐述了他所构想的第一这本书集中反映了贵族奴隶主的利益和要求,但是它的某些思想和框架对后世的西方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5.路德宗教改革:路德宗教改革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它是由新兴的资产阶级发动的,向封建教会发起的一次大规模的社会政治改革运动。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主张实现人们信仰自由的权利;否定罗马教会的权威和控制,提倡“因信得救”;主张国家至上,反对罗马教会霸权。这一改革运动是市民资产阶级与王权联盟得反映,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但是这一改革具有动摇性和反人民性,这是由资产阶级不成熟性和阶级本质所决定的。 6.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运动,由于这一运动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家自称是“人文学者”,研究以人为中心的世俗文化,并把人性论和人道精神推广到各个文化领域。人文主义形成诸多思想派别,但他们都遵循同样的指导原则:反对神权对人权的侵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的束缚,提倡对尘世幸福的追求;反对盲目信仰和崇拜权威,提倡意志自由和个性解放;反对蒙昧主义,推崇人的理性,重视科学理论的价值和作用。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态,它第一次冲破了宗教的和封建的思想的樊篱,揭开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思想序幕。 7.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代表,以古否今,托古改制,借用古典文化而掀起的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启蒙运动,文艺复兴运动被概括为人文主义文化运动。这一运动用人的眼光而不是用神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社会政治问题,它揭开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和反教会斗争的思想序幕。 8.社会契约:这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在国家起源问题上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否定了上帝创造国家的说法,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是,这一观点没有从经济即生产力的角度探寻国家的起源,无疑又是非科学的。 9.三权分立学说:近代的分权学说是由洛克所创立的,为孟德斯鸠集大成,美国人杰斐逊在实践上进一步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分类:默认栏目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关于政治领域,我觉得恩格斯的一段话很能说明。他说:“在全部纷繁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0页)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的,等。 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这种抽象的理论的思维模式,从回答为什么和是什么入手的政治观,在西方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 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 罗马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他的思想观点包括政治思想基本是接受了希腊的思想用于罗马实际。有人说西赛罗是“希腊化的拉丁人”是将希腊文化传入后世的“中介”是有道理的。罗马人除提出共和国思想外,其他思想远远不如法律思想之发达和对后世影响之大。

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大作1

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大作业 姓名: 学号: 学校:天津广播电视大学蓟县分校

总分: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坛和思想界的政治思潮呈现、和趋势 2、所谓积极的自由,柏林的说法最具经典:“我的生活与选择,而不取决于任何外界的力量”。 3、对国际政治问题的理论思考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希望神学产生的标志是1964年莫尔特曼发表。 5、女权主义神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70年代中期传入。 6、自19世纪中期、特别是70年代以来,一些民族主义者堕落成侵略的、扩张的主义。 7、在行为主义革命高潮时期,伊斯顿就倡导过的必要性。 他撰写的论文主旨是反对以专业化为名的过细学科划分,强调各分支学科之间的整体合作与统一。 8、在西蒙看来,政治科学界的行为主义革命并非推崇人的理性,而是性为。 9、战后西欧的社会经济发展、民主化、以及科学组织的创立,也为这门学科的诞生提供了重要前提。 10、981年,伊斯顿发表了论文介绍了国家概念重心向美国社会科学界渗透的情况。这是了解“国家回归派”的重要参考材料之一。 11、政治文化是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的重要。 12、后现代主义最早出现在文学领域,它开始向文化、艺术、建筑、哲学、社会学、文化理论蔓延。 13、政治社会学是运用和方法研究政治现象的一门学科。 14、当代西方政治社会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标志是1959年9月在斯特雷萨召开的第四节社会学世界大会上建立的政治社会学委员会。 15、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的研究在当代政治学中主要表现为。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70年代理性选择的模式以() A.个人利益为核心,以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B.集团利益为核心,以集团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C.政党利益为核心,以政党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D.民族利益为核心,以民族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2、自由道德的基础应当包括() A.自由的平等 B.对那些使我享受自由、繁荣、使我受到启蒙的个人给与回报 C.最单纯与最普遍意义下的正义 D.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3、在个人、社会与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上,自由主义认为()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1.教材 (5)利维坦——《圣经》中所描述的一种力大无穷的巨兽。在西方政治术语中通常用来指称权力不受限制的国家或者政府。 (6)社会契约——人们为了脱离自然状态以让渡个人权利、建立公共权威而换取社会和平与个人安全的协议。 2.《政治学核心概念》 (1) 主权,在最简单的意义上指的是绝对与不受限制的权利原则。但是在使用时通常要对法定主权和政治主权进行区分。法定主权指无上的法律权威,即由法律规定的要求顺从不容置疑的权利。政治主权指的是不受限制的政治权力,即掌控服从的能力,这是通过对强制性力量的垄断来确保的。 (2)合法性,一般表示正当性。它赋予命令以权威或约束力的特性,从而将权力转化为权威。合法性在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中的用法也并不一致。政治哲学家一般将合法性视为道德或理性原则,以及政府可以要求公民服从的根据。因此,对合法性的宣称要比公民服从的事实更为重要。政治科学家则通常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合法性,将其当成是依从某个统治系统的意愿,而不管该系统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正如韦伯所言,这种视野下的合法性,表示的是对合法性的一种信仰,即对“实施统治的权利”的信仰。 (3)经验主义是这样一种学说,即感觉经验是知识的唯一基础,因此一切假说和理论都应接受观察和实验过程的检验。 (4)理性主义是这样一种观念,即世界有一种理性结构,而这种结构又能被人类的理性与批判性探索所揭示。作为一种哲学理论,理性主义坚信知识来源于理性而非经验,并因而与经验主义形成了对照。但是,作为一种普遍原则,理性主义着重强调人类理解和解释世界以及寻找问题解决途径的能力。

(5)功利主义是一种道德哲学,它指出任何一项行动、政策或制度 的“正确性”都能够以其增进幸福的趋势来确定。这一观点基于这样的假定,即个人是由自身利益驱使的,这些利益可以定义为追求快乐或幸福的欲望和避免痛苦或不幸的愿望。因此,个人总是通过计算每项可能的行动方案所产生的快乐和痛苦的数量来选择能保证最大快乐与最小痛苦的行为路线。 (6)宪政在狭义上就是有限政府通过宪法的存在而进行的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政府机关和政治过程受到宪法规章的有效约束,就存在宪政。在宽泛的意义上,宪政指的是一系列政治价值和期望,反映人们希望通过建立制约政府权力的内外机制来保护自由的愿望。(7)民主从字面上看就是由人民来统治,林肯在盖茨堡演讲中极力赞美他所称之“由人民构成、由人民通知并对人民负责的政府”的优点。这一表述凸显了民主的三个核心特征的重要性。第一,对“人民”的强调意味着政治平等,即对政治权力和影响的平等分配。第二,政 府“由”着人民强调了大众参与的重要性。第三,政府“为”着人民突出了民主意味着按公共利益实施的统治理由。 (8)个人主义是一种认为个人的重要性高于任何社会群体和集体的价值观。个人主义作为描述性概念,其表现形式为方法论个人主义,它认为个人是任何政治理论或社会解释的核心——任何关于社会的论断都应该以组成社会的个人为依据。作为规范性概念,其表现形式为道德个人主义,它意味着,个人的权利、需要或利益应放在优先地位;社会应该按照个人受益的目的来建设。 (9)正义是主张从道义合理地分配奖励与处罚的观念。简而言之,正义就是给予他或她“应得”的东西,这又常常被视为他或她的“正当报酬”。 (10)同意的意思就是表示赞同或作出应予。同意,作为一项政治原则一般与权威相联系,是人民答应接受统治并因而服从政治义务的一种方式。

西方政治思想史

绪论 ——《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讲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政治 ?三种政治观的演进 ◇西方政治观 ◇中国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当前学术界的观点 关系说 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过程说 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活动说 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根本经济利益所进行的夺取、组织、巩固并运用国家政权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全部活动。 制度说 处理社会公共生活和公共事物中关于权力与服从关系的一般原则、制度和策略。 现象说 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为实现其利益和目标,运用特殊公共权力,根据一定的原则、整合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使社会纳入一定的秩序,并得到稳定和发展的社会现象。总和说 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政治的要素 ◆政治的原动力是利益 ◆政治的核心是公共权力 ◆政治作用在于整合社会、协调矛盾 ◆政治目的在于社会的稳定、有序和发展 ?政治的界定 基于一定的利益,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社会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什么是政治思想 ?界定 人类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对于政治问题的主张和观点 ?特征 ?以国家为核心主题 ?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国家的观点主张和理论体系 ?政治思想不断变化(政治本身、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者观念) ?如何理解 ?认识国家 对国家的一般看法,如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前途等,属于对历史和现实中国家的

2013年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作业及答案

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次作业(0—3章) 一、填空题 1、国际环境和时代主题在20世纪前半期主要是战争与革命后半期的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坛和思想界的政治思潮呈现深化、多样化和相互交融趋势。 3、20世纪的自由主义仍然崇尚以理性为基础的个人自由强调政治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是国际生活的主旨。 4、社群主义的“社群”也可译为“社区”“共同体,是指家庭、邻里、社团,也指国家。 5、所谓积极的自由,柏林的说法最具经典:“我的生活与选择,能够有我自己来决定而不取决于任何外界的力量”。 6、政治自由主义的目的就是寻求一种作为独立观点的政治正义观念。 7、保守主义的思想师祖是埃的们德蒙、柏克。 8、萨托利认为至善论一般强调自由和平等反对精英统治或能人统治,忽视专家的作用。 9、对国际政治问题的理论思考是社会民主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0、70年代后随着能源危机引发震撼西方社会的经济危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也达到紧张状态。 二、选择题 1、当今世界主题是(B ) A.危机与动荡 B.和平与发展 C.革命与战争 D.繁荣与发展 2、70年代理性选择的模式以(A ) A.个人利益为核心,以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B.集团利益为核心,以集团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C.政党利益为核心,以政党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D.民族利益为核心,以民族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3、自由道德的基础应当包括(ABCD) A.自由的平等 B.对那些使我享受自由、繁荣、使我受到启蒙的个人给与回报 C.最单纯与最普遍意义下的正义 D.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4、在个人、社会与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上,自由主义认为(A ) A.社会在理论逻辑上先于政府,也大于政府 B.社会在理论逻辑上小于政府 C.社会在理论逻辑与政府平行 D.以上说法都正确 5.现代自由主义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提出了(ACD ) A.福利原则 B.利益原则 C.公正分配原则 D.国家干预原则 6、优先原则的含义(B ) A.个人选择优先 B.“先来后到” C.各行其是 D.以上都对

西方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修订版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6×5′=30′) 1.自然法:萌发于古希腊哲学,最早的定义为:世界都处于一种必然性与自然律的支配下,具有永恒性;神与人一样,都服从于这种永恒的自然律;对自然律所确定的秩序,便是一种正义。 2.宗教改革(路德):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代表人物有马丁路德、加尔文及慈运理等,随后发展出来新教教派。 3.法的精神(孟德斯鸠):一个国家的法律与该国的政体、自然环境、宗教、贸易、风俗习惯、人民的生活方式、制度架构、人文传统的关系,以及法律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总和。 4.公民(积极、消极):1791年法国宪法取消等级的划分,将法国人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其中经济上独立,叫积极公民,享有选举权。经济上没有独立性和其他不具备“积极公民”条件的人,叫消极公民,不享有选举权。 5.主权(布丹):主权是国家的主要标志,是对公民和臣民的不受法律限止的永恒的绝对的最高权力。主权是对内具有至高无上、对外具有独立平等的权力。 6.国家(黑格尔):国家是道德理念的现实——即作为显现可见的、自己明白的实体性意志的道德精神。国家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必然产物,而不是任意或偶然的结果。 7.人民主权(卢梭):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是主权者,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主权遵循主权神圣、不可转移、不可分割、不可代表的原则。 8.乌托邦(莫尔):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莫尔的代表作,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乌托邦”是一个幸福的、理想的国家,财产公有、人人平等、没有压迫。 二、简答题(5×8′=40′) 1.斯宾诺莎的自由观念 思想自由权 在国家生活中,每一个人保留他的权利的一部分,由其自己决定,不由别人决定,即思想自由之权。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

《西方政治思想史》 绪论 复习思考题 1,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研究西方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观点,理论和学说,各种政治思想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合乎逻辑的历史联系;各种政治思想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中的具体联系;各种政治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2,西方政治思想史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特征 三个主要历史阶段,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中世纪封建社会和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对应的思想史阶段,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权利政治观。 阶段特点 自然政治观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无论 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还是由于自然发展的过 程,本质上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神学政治观由于基督教神学在中世纪是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因此,基督教 的经典,信条成为人们观察一切问题的根据,政治思想也不例外,无 论是维护教权还是维护俗权,其思想都必须从基督教历史上寻找依 据。 权利政治观第一阶段 应然阶段 (17、18世 纪) 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先进思想家纷纷揭露,鞭挞封建制度和专制主 义是毁灭,摧残人性的制度,从而提出各种取代封建社会的符合理性 要求的理想制度。在他们看来,平等的个人在理想(自然法)的指引 下,可以通过协议(契约)重新建立一个保护个人天赋权利的政治体 (国家)虽然每个思想家关于人权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基本都包括 了生命,财产,自由,幸福和安全,并大体提出了民主和法治的主张。 这些思想家的目的是在于反对封建神学所宣言的专制制度,排除外界 给予人类的枷锁,强调人的内在力量,从而引申出人的天赋权利。 第二阶段 实然阶段 (19世纪 直到20世 纪前期) 面对资本主义暴露的矛盾,资产阶级思想家们面对现实,从理性主义 转向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为了巩固和完善已经建立起的 政权。这个时期,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着重于论证现实的合理性,并 从探讨国家“应该是怎样的”转向了国家“实际上是怎样的”以及现 政权如何运行的问题,为了缓和矛盾,稳定秩序,他们提出了协调, 合作,秩序,安全的口号。 第三阶段 将然阶段 (二次大 战结束至 今) 这是一个实然与将然并存的时代。虽然西方的政治思想派系林立,花 样繁多,但无外乎在于两个方面,其一仍然以维护和发展现存政权为 思想核心,并完成了由描述性到干预性的过渡,对政府的国内,国际 政策出谋划策,或者提供某种理论范式。另一方面,有的派别和思想 家开始揭露和批判现代社会的各种弊端,把一切都归结于现代化所造 成的,指出西方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原有的制度已经不能适应, 需要解构和重建,从而各自提出了一套将然的设想。 3,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是什么?

《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正义(柏拉图) 柏拉图首先从探讨个人正义开始,继而转向对城邦正义的探讨,从而论证了合乎正义的城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所谓的合乎正义 的城邦就是实现或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它贯穿着整体主义精神,追求城邦的整体和谐、统一,要求个 人无条件的为城邦服务。正义是个人内心的一种道德或品质,奠定了后来西方学者对个人正义的思考。城邦的正义集中体现在社 会分工上,国家的三个等级,包括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只要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国家就实现了正义。 这从一定程度上给当权者一定的限制和不自由。 2.《理想国》(柏拉图) 柏拉图首先从探讨个人正义开始,继而转向对城邦正义的探讨,从而论证了合乎正义的城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所谓的合乎正义 的城邦就是实现或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理想国》主题是“什么是理想的国家”?,在《理想国》中 柏拉图描述了一个理想城邦,包括其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生活方式等。这个城邦是不存在于现实中的,是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

的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乌托邦主义的传统。《理想国》一书中还以大量篇幅详尽地讨论教育问题,提出对个人和城邦 进行彻底改造。 3.《雅典政制》 ① 它是亚里士多德关于政治学方面的著作,相当于雅典城邦政治制度 ② 在政治学研究领域,亚里士多德有意识对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和选择,并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研究方法。他运用了历史的和经 验的研究方法,他组织对158个城邦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上升为具有普遍的一般理论。而 《雅典政制》正是这调查材料的一部分,对于认识城邦本质有重要意义,虽然这种调查远没有达到现代精确的定量水平,但 在当时确实是极有创见的做法。 4正义(亚里士多德) 正义有两种形态:对应当平等的方面给人们以平等的待遇;在不应当平等的方面,则对人们加以区别对待。因此,要努力实现分 配的正义,即根据个人不同的地位、财产、能力或贡献给予不同的待遇,另外也要无差别的均等对待每一个人,即实现矫正的正 义。城邦的正义在不同的政体有不同的体现,理想的政体混合了正义的各个方面。城邦正义要借助法律来实现。他认为,法律虽

《西方政治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西方政治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西方思想史》课程复习大纲 (2010年2009级) 第一章西方政治学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其重要思想家简介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杰出人物简介: 代表人物有普罗 泰戈拉、安提丰、德谟克里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 多德、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芝诺、克吕 西波、色诺芬、李维、塔西陀、希罗多德、安提斯泰尼、第 欧根尼、普壁鸠鲁鲁塔克、波利比乌斯,潘尼提乌、波 塞东、卢克莱修、西塞罗、修昔底德、塞内卡、爱比克波利 比乌斯西塞罗泰德、奥勒留、查士丁尼等等。查士丁 尼柏拉图: (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 原名阿里斯托勒斯。柏拉图之名据说是体育老师给他取的, 意思是“宽阔”(指柏拉图强壮的体格)。柏拉图一生著述很多,其最经典的作品是《理想国》、《政治家》和《法律篇》等。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 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开始游遍意大利、西西里岛、 埃及、昔兰尼等地以寻求知识。在四十岁时(约公元前387 年)他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郊的圣城阿卡 德米创立了自己的学校——阿卡德米学园(Academy),学院 成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后世的高 等学术机构也因此而得名,也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

大学的前身。阿卡德米坐落于一处曾为希腊传奇英雄阿卡得摩斯(Academus)住所的土地上,因而以此命名。学院存在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学院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很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据说,柏拉图在学园门口立了块碑:“不懂几何者不准入内”。学院培养出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最杰出的是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的兴起:(名词解释,需略作加工改写) 中古时期,在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官方哲学是经院哲学,因其产生于天主教会办的学院(经院)里,故而得名。经院哲学的基本内容就是神学思想,基本任务是以形式逻辑来进一步论证基督教教义和信条使之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更好地为教会的神权政治服务。经院哲学不研究自然和社会现实,轻视经验,反对实践,因而完全脱离实际,极其空洞和烦琐,所以又称烦琐哲学。正是由于经院哲学不研究自然和现世的问题,所以,经院哲学往往误入歧途: “一个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一个在经院哲学界争论颇为激烈的话题,但毫无现实意义。) 经院哲学经常讨论的另一个话题是“上帝万能”,经院哲学家们不厌其烦地试图对此加以论证。这又引来了另一个反论:“上帝能不能创造一块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有关上帝万能的思辨论题,反映了基督教教义的内在矛盾。) “自然法”思想的传承: 虽

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大作业答案-简答

四、简答 1、简述罗尔斯政治正义观念特征。 第一,它能够适应基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即适用于社会的基本结构,适用于社会的法律与实践。第二,政治的正义观念是作为一种独立的观点表现出来的。第三,政治的正义观念的基本内容是用一些确定的基本术语来表达的。这些基本观念被看做是隐含在自由民主社会的公共政治文化当中。 2、70年代保守主义崛起的主要原因。 首先,福利国家的政策引起的生产停滞和物价上涨的危机是保守主义崛起的主要经济原因。其次,国家干预的过分扩张导致了行政机构的膨胀和官僚主义的滋长和政府权威的衰落。而由此引发人们的严重不满是保守主义兴起的重要政治原因。最后,人们的内心空虚和道德观念淡漠是保守主义兴起的重要思想文化原因。 3、70年代造成民主危机的主要原因。 第一、是社会互动的增加,第二,是经济增长的影响,第三,是传统制度的崩溃,第四,是知识界的混乱,第五,第五是传播媒介的影响。第六是通货膨胀的影响。 4、70年代以来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特征 首先,70年代以来尽管世界上经历了风风雨雨,特别是90年代初期国际局势发生的历史性巨变,西欧社会党人在理论上始终坚持了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价值方向。 其次,社会民主主义在理论上虽然肯定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运动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甚至有些西欧社会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对当今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和批判方面仍然是有效的,但是他们并不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指导社会主义运动的唯一科学的思想体系。 第三,西欧社会党人所代表的政治势力在欧洲的政坛上仍然属于相对进步的中左力量,仍然是一支与欧洲右翼和极右翼势力相抗衡的不可缺少的政治势力。

周四,70年代以来西欧社会民主主义在国家观方面也开始出现一些新变化。 5、简述欧洲的统一。 在欧洲统一问题方面,西欧各国社会党人认为,这并不仅仅是一个当或国家的外交政策的问题,而且也涉及到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和方向。也就是说,西欧各国社会党人在考虑欧洲统一问题时,既要从本国在统一欧洲的组织结构中的地位、作用出发考虑问题,也要从各国社而言会主义发展的共同利益、欧洲的未来出发考虑问题。尽管西欧各国社会党人对此有所认识,但就总体而言,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实际重于理论,政策倾向第一位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是次要的。 二战结束后,丘吉尔指出了欧洲联合的趋势不可避免。 1948年,英国工党积极策动西欧五国参加《布鲁塞尔条约》。次年英美等12个国家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美国与欧洲紧紧联系在一起。英国工党政府在战后初期的主要外交倾向是加强欧美之间的联系,而不是西欧的统一。 50年代,西欧六国在展开广泛经济合作的基础上签订了《罗马条约》、正式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70年代,西欧大陆国家开始真正关系欧洲一体化问题。 80-90年代是欧共体发展的最快的时期。1991年12月召开第四届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了经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为欧洲在经济、政治上实现统一打开了大门。1992年11月成立统一的欧洲社会党,协调各国社会党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额政策,表明了欧洲社会党人致力于欧洲一体化,主张建立一个民主的、开放的欧洲的愿望。1993年11月,通过“共同行动纲领”,为未来欧盟大选中社会党人代表的中左力量取得优势做好了组织上的准备。 近几年西欧几个主要国家的社会党相继在国内大选中获胜,取得了执政党的地位,从而使西欧社会党人在欧洲统一问题上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6、70年代以来基督教政治思想特征。

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_回顾与前瞻_徐大同

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回顾与前瞻 徐大同高景柱刘训练 [摘要]2011年底,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了由徐大同教授担任首席专家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政治思想史》。刘训练和高景柱以此为主线对徐大同教 授进行了专访。该访谈探讨了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所经过的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 观三个阶段,并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最后指出《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特色在于:明 确地提出了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三阶段,在结构上更加突出了西方19世纪以来的自由主义、保守 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外的社会主义流派,并加强了对各个时期重要政治思想家历史地位的分析和 总体的评价。 [关键词]西方政治思想史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权利政治观 [作者简介]徐大同,天津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景柱,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刘训练,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 一、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高景柱:徐先生,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欣闻由您担任首席专家所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政治思想史》在2011年底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了,我们首先向您表示祝贺!我们这次访谈也想主要围绕这本教材的编写情况、基本思路等内容展开。我们注意到,在这本教材的《导论》中,您提出以“政治观的演变”作为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来统领教材的编写,您能否给我们做一些进一步的阐释? 徐大同:以政治观的演变来观察、论述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是我们这个学术团体多年来一直坚持和完善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2000多年的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属于多元演变型,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横向上看,它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上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二是纵向上看,它经历了不同政治观的发展演变。 我们发现,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或者说探讨其产生的本源问题,并以此作为评价社会政治制度的依据,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基本传统和主要特点。所谓“政治观”事实上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同的政治观的回答是不同的。综观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它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三个阶段。当然,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 961

西方政治思想史主要内容

1.柏拉图:古代希腊城邦的政治学家,理念论是其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代表作《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乌托邦主义传统。哲学家执政是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理念”和“现象” (一)古希腊哲学的代表 (二)洞穴理论 (三)复兴城邦精神的愿望 (四)柏拉图乌托邦主义:现实政治的反面 (五)《理想国》中国家理念 ●合乎正义 ●整体主义传统 ●严格社会等级分工 ●哲学王治国 2.《理想国》:作者柏拉图,阐述理想城邦,包括其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生活方式。(1)政治学中理想国家和现实国家对立 (2)城邦的正义集中体现在社会分工上 (3)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4)论述等级划分的合理性 (5)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 3.亚里士多德:(一)首次进行学科划分 (二)创立政治学 (三)运用各种先进的方法 (四)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古希腊学术成就的集大成者; (五)著有《政治学》和《雅典体制》《伦理学》; 首次形成了自觉的学科分类意识,并对人类知识进行系统分类; 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研究领域; 政治学的对象是城邦,伦理学在广义上是其一部分。 (六)批判柏拉图 ●理想虚空(城邦像家庭、缺失个人的“整体幸福”) ●违背人性(自爱可贵、公有制难成功、没有个人利益范围) 4.(一)两大政治命题 1、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人按本性的要求必须过城邦生活才得以实现,人类社会组织由低级向高级演进也是人的本质不断趋于完善的过程。人类天生是合群动物必须过共同生活。人类为了适应更广大的需要,有若干家庭联合起来组成村社,进而联合起来组成城邦,城邦完全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2、城邦是一种至高而广涵的善在家庭和村社阶段,人还不是真正完善的人,只有在城邦里人的本性才得以体现,城邦的目的是至善,是公民“优良的生活”。个人价值依赖于城邦,城邦是平等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 5.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邦一、温和的整体主义二、有限的私有制三、肯定中产阶级的作用四、推行奴隶制五、主张中庸的民主选举六、倡导法治优先性 6.亚里士多德的贡献西方理性和科学传统的先驱 希腊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百科全书似人物 城邦政治文化的集大成者 城邦时代公民政治信仰的忠实表达者 ●塑造了西方政治文化的主流倾向

西方政治思想史1

填空和选择 1、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 2、柏拉图:三部代表作:《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 3、西塞罗:(公元前106-公元前43年)西塞罗生活在共和国末期,坚决捍卫共和传统,是共和国的殉道者。理论上总结什么是共和国国家。 4、尼古拉一世(p98):最早提出教权至上,引用教士们伪造的《伪伊西多尔教令集》为教皇权利辩护,代表作《君士坦丁赠礼》 5、格里高利七世(99):教权与王权斗争中最有名的人,提出“日月论”。 6、卜尼法斯八世(100):(1294-1303)提出“双剑论” 7、但丁:意大利人,是13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者,政治著作《论世界帝国》代表了早期市民阶级希望建立统一的君主国家,保护城市工商业发展的要求。 8、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1))英国托马斯﹒莫尔《乌托邦》(1516年)(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2)意大利康帕内拉《太阳城》(1613年) (3)德国安德利亚《基督城》(1619) 9、法国反暴君派的政治思想P150--153 (1)、浩特曼 (2)、莫耐 (3)、鲍埃西 10、斯宾诺莎:斯宾诺莎是17世纪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学家,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早提出并论证信仰与思想自由的政治思想家。 11、约翰·洛克:17、18世纪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自由主义最早的代表人之一,是西方最早对天赋人权学说进行系统证的思想家,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早对自然权利理论进行系统论证的思想家。其政治著作有《政府论》。国家有三种权利: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 12、卢梭(1712-1778年,即18世纪)是法国启蒙运动中特色鲜明的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兼著名的文学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代表作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公共意志思想 13、汉密尔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是美国见过初期的政治思想家、活动家,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者,联邦党的创始人之一。被称为“美国宪法之父”,政治著作:《联邦党人文集》,是解释美国宪法和联邦政府所依据的原则的经典文献。 14、洪堡:是18世纪德国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教育改革家、外交家。代表作:《论国家的作用》是洪堡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作,被誉为“德国自由主义的《大宪章》”。 15、黑格尔: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和政治想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法哲学原理》 16、孔德,是十九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实证主义的创始人。 17、托克维尔,是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政治社会学的奠基人。代表作:《论美国的民主》 18、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19世纪自由主义思想主要代表。代表作《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19、斯宾塞: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的早期代表人物。普遍进化论是综合社会哲学体系的第一原理。同等自由法是斯宾塞确立的道德学第一原理,也是第一和最主要的道德法则。是资本家对封建特权的否定。 20、来库古被认为是斯巴达政治制度的创建者 (了解)来库古改革的内容:立法活动公元前7世纪末期到公元前6世纪中叶,借助于德尔斐神殿的神意,颁布了“瑞特拉”,创建了斯巴达政治制度:在斯巴达内部创建了“平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