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德城市中心工商住混合型历史街区更新的比较研究

中德城市中心工商住混合型历史街区更新的比较研究

中德城市中心工商住混合型历史街区更新的比较研究
中德城市中心工商住混合型历史街区更新的比较研究

文章编号:1009-6000(2012)01-0034-13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蒋薇,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设计研究所。

中德城市中心工商住混合型历史街区更新的比较研究

——以柏林哈克雪庭院群和上海田子坊为例

A Comparison of Urban Renewal of Mixed-Use Residential/ Commercial/Industrial Historic Blocks in Germany and China ——Case Studies of Hackesche H?fe in Berlin and Tianzifang in Shanghai

蒋薇

JIANG Wei

摘要:

本文从中德两国不同的城市更新背景出发,撷取柏林哈克雪庭院群与上海田子坊为例,探讨了在城市中心工商住混合型历史街区的更新中如何以文化为主题,实现居住、文化、商业功能的和谐再生,在保护其城市肌理和历史文脉的同时提升地块活力,使之成为城市文化的地标。

关键词:

混合型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柏林;上海

Abstract:As two typical mix-used historic blocks in the city center, Hackesche H?fe in Berlin and Tianzifang in Shanghai have been analyzed as examples of urban renewal cases on purpose of urban-context-protection and revitalization. The paper focused on how to preserve cultural values and enhance the unique identity of local features through conversion of usages and spatial reconfiguration.

Key words: mixed-use historic blocks; preservation and renewal; Berlin; Shanghai

1 “庭院”与“弄堂”——构成城市中心典型历史街区的空间元素

城市肌理作为城市空间形态的表征,是城市的各种组成要素通过特定的布局方式在空间上所呈现出的“肌理”效果,随时代、地域、城市性质的不同而显示着差异性并不断变化着。“庭院”与“弄堂”都是由建筑围合而成的内向空间,代表着柏林和上海这两个城市中传统居住街区的特质。

围合式的庭院建筑群是柏林特有的一种街区形式,起源于19世纪后半叶工业革命开始后在内城中出现的“居住营”(Mietskaserne)。当时大工业的飞速发展使柏林成为拥有最多工人的欧洲城市,为了解决巨大的居住需求、争取更多的住宅空间,人们普遍对住宅进行了加建,并出于采光、通风等需求设置了庭院。它们通常由临街的前楼(Vorderhaus)、在前楼侧边加建的L形支翼(Seitenflügeln)和侧楼(Q u e r g e b–u d e),以及后楼(Hinterhaus)围绕着一个或数个相连的庭院构成[1]。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大量的庭院建筑中除了住宅建筑外,还混合了各种商业、工业用

途,此类混合型的庭院建筑群通常把沿街的前楼用作住宅,后面几进庭院用作工场或办公楼,建筑入口直接开向庭院,不设街区内道路,以大小不一的多进庭院串联成整个街区。渐渐地,庭院建筑群作为一种经济的建造模式在柏林内城中被普遍使用,构成了柏林中心城区的典型肌理结构,并成为大部分柏林人工作、生活的必要场所。

上海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门户,从一个封建社会的普通县城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工商业大都市,随着不断地扩张,逐渐成为各国租界和中国政府辖区混合兼容的城市。为了满足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各种人口巨大的居住需求,在用地极其有限的情况下,首先在法租界和公共租界区产生了由中国传统的院落建筑与西方联排式建筑结合而成的“里弄”住宅。由里弄住宅排列而成的封闭式街区构成了上海市中心的基本肌理,其内部道路被称为“弄堂”。弄堂并不仅仅起着通道的作用,在这狭窄的线形空间中还上演着市井生活的百态,为居住其中的各阶层居民提供了不同层次的交往空间,在近百年的沉淀中形成了

独一无二的弄堂文化。此外,随着上

海开埠之后国外资本和洋务派官员以

及民间资本家对工业的投资,除了大

型工厂以外,在寸土寸金的上海,里

弄居民区中也逐渐进驻了数量庞大但

是规模小、设备简陋的小型工厂——

“弄堂工厂”。弄堂工厂是一种小型企

业和手工作坊混杂于高密度的里弄住

宅区之中的特殊产物,随着时代的变

迁,它们的产权与性质几经变更,不

变的则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需求相适

应的前厂后住模式[2]。

城市是一个生存空间,它的空间

变化反映着贯穿了物质和文化因素的

社会变革,本文的研究对象哈克雪庭

院群与田子坊在诞生之始就加入了工

业、办公和商业等功能,以其多元化

区别于纯粹的传统居住街区。和其他

单一功能的居住街区不同的是,“弄

堂”与“工厂”、“庭院”与“作坊”

的混合来源于两大城市对时代变革的

应对,是当地市民生活和工业生产自

然结合而成的产物,反映着那个时期

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们生活和工作的

状态,对展现城市文化、传承历史文

脉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2 中德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进程比

无论是“弄堂”还是“庭院”,其

更新与再生都和城市发展的大环境休

戚相关。城市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

体,自诞生那天起,就不断经历着更

新。更新的内容与手段也随着城市发

展的不同阶段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自二战结束后的1950年代起,欧

洲城市兴起了以柯布西耶现代主义城

市的功能分区为蓝本的重建 (u r b a n

reconstruction)。出于当时人们对老城

区的无序混乱、拥挤暗淡和远离自然

的不满,以及对现代化新城市的热切

向往,许多城市中心已有建筑物被

拆除,建成了适应汽车交通的道路系

统,原来密集的城市空间被瓦解。随

后的1960-1970年代,城市更新(urban

revitalization, urban renewal)成为复兴

和改良城市的主要途径,旧城区的恢

复性重建逐渐开始。1980年代起,随

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发达国家城

市内城的“空心化”引发了一系列经

济、社会和空间问题,现代主义日益图1 典型的庭院与弄堂肌理

资料来源:左图: Verlag Dr. Hans Epstein/Wien & Leipzig 1929;右图: http://www.lilong.de/einfuehrung.htm

遭受批判,此时城市更新的主题演变为城市再开发(urban redevelopment),旨在保存内城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景观、改变内城土地用途,从而吸引新兴阶层来内城居住。19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加速转型、传统工业的衰退导致城市人口严重流失、大量工业建筑闲置。城市再生(urban regeneration)成为城市复兴的发展战略,对城市遗产和原有城市肌理进行保留式更新。[3]

从一开始大拆大建的更新到后来的保护式更新,柏林同样经历了上述漫长的路程。从二战结束一直到1960年代,东西柏林都采取了“推土机式”(Kahlschlagsanierung)方法将内城中整片的街区拆除重建,在城市外围建成了大片新区。然而到了1970年

代,整片重建(Fl–chensanierung)带

来的城市社会问题渐渐凸显,城市

更新的政策开始发生转变,在新建

建筑同时,渐渐加强了对具有保护价

值的历史建筑的整修。1971年,作

为对1960年颁布的《联邦建设法》

(Bundesbaugesetz)的补充,《城市发展

促进法》(St–dtebauf–rderungsgesetz)

正式出台,自此城市的更新改建正式

成为规划中重要的一环,老城区的更

新流程也具备了法律依据。

1979年起,西柏林开始了柏林

国际建筑展(I B A)的筹办工作。在

1984年举行的这场展示以“在内城

中居住”(Wohnen in der Innenstadt)

及“拯救毁坏的城市”(Kaputte Stadt

retten!)为口号,依据克莱胡斯(Josef

Paul Kleinhus)制定的“批判性重建”

(kritischen Rekonstruktion)原则以缝

合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间的裂痕,同

时拉开了柏林中心旧城改造的新帷幕。

1979~1987近10年间,“谨慎的城

市更新”(behutsame Stadterneuerung)

手法通过一系列的城市设计项目在实

践中日趋成熟。1989年柏林墙拆除,

次年两德统一后,柏林迎来了新的城

市发展契机。1992年起,伴随着政治

的重构,一连串的城市更新项目启动,

其中东柏林的城市更新作为主要任务

被列上了议事日程。[4]

即使在大规模重建时期,德国有

关历史建筑保护的法规制度也一直伴

随着城市的修缮与更新。早在1794年

德国就出现了保护法规的雏形,此后在实践中经历了不断地完善。二战之后,东西柏林走了不同的建筑遗产保护之路。西德柏林从1958年起在建筑法规中加入了保护建筑名单,东柏林则是从1961年起。历经了关键的1975年,即欧洲建筑遗产年,东西柏林都在1977年制定了各自的遗产保护法规。1995年,统一的柏林通过了统一的《文物保护法》(Denkmalschutzgesetz),指明保护的对象不仅有建筑物,还有与建筑物相连的街道、广场、园林、花园、水面、墓地、重要林荫大道等地面建筑设施。[5]

成熟的保护制度与谨慎的城市更新理念相辅相成,成就了柏林在历史城区更新改造中的大量成功范例,进入21世纪以来,德国在继续城市更新改造的同时, 为适应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巨变,提出了创建更宜居的社会整合城市(Soziale Stadt)的目标。相比之下,中国的历史建筑保护法制和管理体系显得先天不足,城市更新更是经历着一条曲折的道路。

建国初期,我国的城市建设以大型基建和改善生活环境为主要内容,刚刚进入了恢复阶段,却紧接着经历了文革期间支离破碎无人管理的阶段。直到改革开放的转型期,城市规划才慢慢得到恢复,自1980年代起逐渐开始了城市的更新与重建。由于当时大部分城市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新区的拓展上,旧城更新改造研究与规划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是停留在物质形态改造阶段。[6]

虽然我国在1951年已出台《关于地方文物名胜古迹的保护管理办法》,经过10年文革对旧城与历史遗产的严重破坏后,由此产生的断层却没有很快得到弥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城市在建设时无一例外地采用了

彻底变革的方式,对于历史建筑的重

视一度消失。

1990年代以来,在经济的快速发

展和城市空间的扩张过程中,很多城

市问题开始显现,中国城市逐渐面临

旧商业区、居住区和工业区等功能和

形态的置换更新,城市更新开始成为

普遍关注的对象。然而受到经济利益

的驱动,此时的城市更新过程表现出

西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特征,大

规模的推倒重建使城市文脉断裂,城

市特色逐渐消失。

以上海为例,建国后到1980年代

中期建造的大量工人新村大大改变了

解放前以里弄为主的城市肌理,当时

旧城区的改造仅以棚户区和危房的改

建为主。1990年代浦东开发以来,大

量的建设使更多的旧城建筑被成片地

拆除。上海并没有像柏林那样受到炮

火的毁灭性摧残,然而解放上海市区

时,解放军禁止用大炮作战所保护下

来的建筑大部分都被此时破坏性的建

设摧毁了。

2000年以来,历史建筑保护在中

国开始受到了普遍的重视,1998年下

达的《关于重点调查保护近代建筑物

的通知》揭开了各地区和城市系统调

查研究近代建筑的序幕,全国各地开

始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优秀近代建筑作

为文物保护单位上报。2002年《中华

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正式出台

标志着历史建筑保护走上正轨,有了

法律制度的约束。紧跟着出台的相关

法规、条例有2003年的《城市紫线管

理办法》、2006年有关工业遗产保护

的《无锡建议》等。上海则在1989至

2003年间相继宣布了四批优秀历史建

筑名单,列入其中的建筑与地段共计

617处,并于2003年1月开始实施《上

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

保护条例》,其中规定了12片历史文

化风貌区,共计27km2。

现今,虽然城市更新内容仍然比

较倾向城市物质环境方面,城市建设

的综合性与整体性已经受到了广泛关

注,对城市文脉传承的重视以及“自

下而上”的城市更新诉求也开始显现。

2007年,在北京召开的城市文化国际

研讨会上正式提出,城市发展要从“功

能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变①。现

阶段城市更新的目标、内容和方式较

上个时期有了更多理性的成分。

3 哈克雪庭院群和田子坊的更新再生

3.1 背景和过程

哈克雪庭院群所在的“市中心

区”(M i t t e)在中世纪是位于老柏

林城北部的施潘道郊区(S p a n d a u e r

Vorstadt),随着城市扩张逐渐被新的

城区包围并成为城市中心地块。在此

长期发展而产生的外街内院的街坊形

式是柏林老城区特有的历史肌理特征

(图3)。哈克雪庭院群则是其中甚至

是欧洲最大的庭院建筑群,占地面积

9200m2,1906年由建筑师库尔特·贝

恩特(Kurt Berndt)和奥古斯特·恩戴

尔(August Endell)规划建造。庭院的

前楼曾有供军官、官员及“上流人士”

居住的豪华套房,第一进庭院里设有

商店和娱乐场所,侧楼及背街庭院里

图3 哈克雪庭院群平面形态

则是手工工场和工人及平民百姓的住房。1924年,犹太裔商人雅各布·米歇尔(Jakob Michael)拥有哈克雪庭院的大部分产权,在1930年代纳粹的反犹浪潮中,他不得不逃往美国,哈克庭院被强制拍卖给了美国公司。接下来的几年间,当时租户中的犹太家庭被迫流离四散,直至1942年整个庭院被作为“敌国产业”没收。与柏林几乎所有的建筑物一样,它也不同程度地遭受到了1945年炮火的破坏,所幸的是并不严重。

二战后,哈克雪庭院在1951年被东德政府收归国有,用作汽车修配工场及小型手工工场。1977年开始,哈克雪庭院被列为历史建筑保护街区,但是由于东德政府缺乏整修历史建筑物的资金,庭院被当做工厂设备的机械和零件的堆场,变得疏于维护而破败不堪。两德统一后,米歇尔重新获得了哈克雪庭院的所有权,在1994年卖给了西德的两位投资商恩斯特和贝讷(Roland Ernst und Rainer Behne)。在投资商、区政府、文物保护局、建筑师与租户多方协作和努力下,修缮工程由怀斯与合伙人建筑事务所(Weiβ & Partner)规划,1995年开始,1997年便宣告竣工,实现了整个庭院群的

全面整修与功能置换。这个案例不但

是原东柏林地区建筑庭院群更新整修

的代表,其空间与使用模式至今还是

文化与商住混合街区的成功范例。[7]

田子坊所在的泰康路210弄位于

上海市卢湾区,形成于20世纪20年

代法租界和华人住区的过渡带,是上

海内城中典型的工厂混杂于住宅之间

的历史街区(图4)。除不同时代的里

弄民居以外,解放后在1930年代建

造的原天然味精厂、永明瓶盖厂、亚

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大中工业社所

在的地块组建的人民针厂和上海工业

食品机械厂等,成为上海近、现代里

弄工厂发展的缩影。虽然在抗日战争

时期,这里的部分住宅和工厂建筑曾

遭到炮火毁坏,但解放后基本维持了

原貌,里弄工厂区的工业在转制之后

发展也较为平稳。然而1990年代以来,

弄堂工厂的效益逐年下滑,厂房开始

出现大面积的闲置,同时大规模的城

市更新和房地产开发使大批里弄民居

面临着被拆迁的危机。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沿泰康路渐

渐出现了大量藤艺、石雕为主的工艺

品店铺,到1990年代末泰康路成为小

有名气的工艺品特色街。1996年,泰

康路艺术街的总策划吴梅森租下田子

坊的几家旧厂房,开始时长期弃用的

厂房破旧不堪,少有企业、公司愿意

租用。1998年9月,卢湾区政府实

施泰康路马路集市入室,路面被重新

铺设。不久画家陈逸飞率先将自己的

工作室搬进简单整修过的厂房,次年,

画家黄永玉将这条弄堂命名为“田子

坊”。从此,田子坊开始脱胎换骨,走

上了功能置换的更新道路。各国艺术

家和设计师纷纷进驻老厂房,将其设

计之后开设自己的工作室。2000年

5月,打浦桥街道办事处以盘活资源、

增加就业岗位、发展创意产业为目

标,对田子坊进行改造,开发旧厂房

2万余平方米。吸引了来自法国、英国、

加拿大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162家企

业,并形成了以室内设计、视觉艺术、

工艺艺术为主的产业特色。

然而在这种转变的同时,田子坊

所在的泰康路却一直没有逃脱被推倒

重建的威胁,甚至已在旧城改造中被

列入拆迁范围,有的地块已抵押给房

产商,重建的建议方案也曾出台:旧

建筑将被全部推倒,新建四幢高层高

档住宅楼和一幢商务楼。巨大的经济

利益直接威胁着这个已有集聚效应的

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生存,幸而并没

有抵挡住它的蓬勃发展。

2004年11月,旧厂房的供不应

求促使田子坊的里弄居民开始自发出

租自家的住宅,北面的里弄居住区也

开始成为创意产业机构的入选地,这

种民间的自发的“扩容”被称为“田

子坊二期”。2005年,田子坊成为上

海首批18家创意产业挂牌的园区之

一。2007年,在《泰康路历史风貌保

护与利用规划方案》中规定,泰康路图4 田子坊(泰康路历史风貌区规划范围)平面

图片来源:根据官网资料自绘

图5 1970年代庭院内的某成衣厂 图6 庭院文化节

图7 东德期间曾作为工厂仓库和堆场错误使用的活动大厅

图5-7图片来源:Schubert, P. Die Hackeschen H?fe: Geschichte und Geschichten einer Lebenswelt in der Mitte Berlins. Berlin: Argon, 1993: 84, 119

与当时的其他庭院明显不同的是,哈克庭院从诞生起就成为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图6)。庭院里设有活动大厅(Festsaal),是家庭以及各种协会开展庆祝活动的场所,经常举行有关艺术的讲演。1909年,在哈克庭院里还成立了一个表现主义诗人的协会“新俱乐部”(Der Neue Club),这里的住户在庭院工厂中生产着服饰、鞋子及软木塞的同时,感受和参与着此间独具的文化活动。[9]

哈克雪庭院群在功能上延续了原有的商住混合模式,恢复并加强了在其诞生之日就久负盛名的剧院等文化功能,当年在柏林家喻户晓的变色龙剧院(Varieté Cham–leon)和哈克雪剧院又重新焕发神采。原有的工厂作坊则作为办公空间出租给设计、创作与艺术相关产业,在东德期间被用作工厂仓库的新艺术风格活动大厅等则被赋予了餐饮功能(图7)。

原先纯粹的住宅建筑也在底层加入了商用空间,从而使商业功能一个庭院扩展到整片基地,形成贯穿整个街坊的步行消费区。不同于一般的商业街,其业态构成充分体现了文化的主题,从娱乐与餐饮功能到艺术展览、服装定制、精品消费、旅游观光和家居休闲,无论是对当地人还是访客都充满了吸引力。由于面积的限制,这些店面小而给人亲切之感,仿佛使人回到了百年前工业刚发展起来的年代。此外,其中画廊、手工艺精品店等商业形态还与周边三条街道的特色互相呼应,成为街道商业主题的延伸,同时依靠建筑自身的历史价值吸引着参观者和潜在消费群体。如今它又重新成为了柏林市中心区的一个热点,重现了柏林昔日的风采,是夜生活最理想的去处之一。

以北、建国中路以南、瑞金二路以东、思南路以西占地约7.2hm2的地块将作为泰康路历史风貌区得以保留,并发展成集里坊居住、创意产业为一体的现代新型里坊社区,田子坊将从一条弄堂扩展到一个街区,整个建设过程预计将于2015年完成。[8]

3.2 以文化为主题的功能布局更新

哈克雪庭院群从建成伊始,产业与文化功能便和居住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这种商业办公、集会大厅、工厂作坊与住宅等功能的组合不仅是当时社会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今天看来也开创了以文化为主题的混合功能街区的先河。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柏林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成衣生产基地。哈克雪庭院群在建立之初便云集了数家服装厂及服装配件厂,它们中有家庭作坊,也有大型车间(图5)。1906年至1912年间,哈克庭院所拥有的与服装生产和销售相关的企业数目,在它的百年历史中从未被超越过。如今哈克雪庭院里的时尚精品设计及展览以及时装订制店可

以说是当时传统的最好延续。

从“工、住混合”向以文化为主题的“工、商、住混合”的街坊转变是田子坊功能置换更新的主要方向,其中“工”以文化产业的形式出现。引进弄堂的新功能包括艺术创作、聚会、商业、餐饮等。如1935年创建的海华制革厂,1958年改为上海食品工业机械厂,其木工车间旧址被陈逸飞先生改建为其工作室(图9);又如1970年代建成的五层楼工厂建筑则被改为都市工业楼宇,在5000m2内引进了10个国家与地区的艺术人群,里边设立了设计室、工作室,将沿街底层

住宅置换成商业用途。对于已经不适

合继续居住的旧民宅则在保留建筑和

院落形态的基础上将一部分空间在一

定的时间段内开放为酒吧、咖啡等公

共场所,上层的住宅改造成廉价的公

寓出租房,由政府以优惠的政策提供

给低收入者。底层沿街住宅则成为小

而精的时尚小店、精品店、手工艺品

店、酒吧、餐馆等(图10)。

经过10年的发展,田子坊的

“工”——旧厂房里的艺术作坊、

“商”——石库门里的精致店面和

“住”——里弄住宅三个功能已渐渐

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发展局

面。根据《泰康路历史风貌区保护利

用规划方案》,田子坊的概念从一条弄

扩张到泰康路整条街,由泰康路、思

南路、建国路、瑞金二路围合而成的

地块。除了已被利用为创意工厂的工

业厂房建筑外,规划将在延续这个街

区的居住功能,保持居住空间和居民

阶层的多样化,并利用街区西部的公

共建筑拓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空

间。“将整个泰康路历史风貌区规划为

集里坊居住、视觉文化创意产业、艺

术消费休闲为一体的现代新型里坊社

区。”②

商业和居住与文化主题相结合的

功能混合理念在这两个例子中都得到

了充分体现和发展。其目的是达到特

色商业与传统生活模式的共存和双赢,

这也正是城市中心历史街区保持活力、

文化创意产业赖以发展的基本要求。

3.3 空间布局的延续与更新

哈克雪庭院群由沿街的围合式

建筑与内中八个院落与九个通道组成,

建筑物平均高度五层,入口位于罗森

塔尔大街(Rosenthaler Stra–e)和苏菲

图9:由弄堂工厂改建的前陈逸飞工作室图10:底层改作商业用途的里弄住宅

图片来源:左图:https://www.wendangku.net/doc/1311512701.html,/user1/35/14453.

html;右二图:作者自摄

大街(Sophienstra–e)。建成之初,办公与商业沿罗森塔尔大街落座,与作为集会大厅之用的侧楼围合成第一进内院,其出自建筑师恩戴尔之手的新艺术风格(Jugendstil)马赛克立面使之备受瞩目;第二、三进内院为庭院工厂建筑所围合而成,其建筑风格也清楚地表现出工业建筑所具有的朴素的实用主义;其余五个庭院皆为公寓住宅。1994年开始实施的更新改造重点包括:修缮几十年来由于错误使用和疏于维护而造成的建筑与环境的破败、整修在战争中受到破坏的临街立面和庭院立面、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居住质

量等。更新后的哈克雪庭院保持了建筑原有的结构及风貌,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出一组新的庭院生活场景。

首先,哈克雪庭院群的主入口位于罗森塔尔大街,其立面自建成之始就起着标志性的作用,在对它在战争中受到的创伤恢复之后,重新成为吸引人们走进庭院的磁石(图12);其次,第一进庭院以怀旧的新艺术风格立面为特色,当年的建筑师曾试图通过它展现柏林的“大城市之美”(Sch–nheit der gro–en Stadt),对此立面的修复和高级餐馆、剧院等早期商业与文化设施的回归使这个庭院再次成为哈克

雪庭院群的标志(图13:整修后的1号庭院)。第二进庭院原先为工厂和作坊围合而成,因此被称作工厂庭院,改造后仍然保持了质朴的外表,内部却以文化为特色,集合了办公、书店、画廊和露天餐馆功能,充满人文气息。并由于哈克雪剧院的后台位于此处,被重新命名为剧院庭院;3号内院中加盖了一小型现代玻璃展览馆,从原来的垃圾集中收集站变为艺术庭院;4号庭院保留了中央喷泉和大树,一圈精致的服饰小店围绕其展开,成为当地服装设计师的展示空间;6号庭

院通向索菲大街的出口,具有连接各庭院及通过的作用。其余的三个住宅庭院经过整修后,在二层以上保留了原有的出租公寓功能,底层则出租给艺术类及家居类小店等零售商业,整体环境呈现一片安静内向的气氛。这些庭院的修缮以加强绿化为重点,保留了原来的空间特色,增设了儿童游乐场地和座椅,地面也采用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风格和材质进行重新铺装。更新后,各个庭院的作用和特色得到了强调,1、2、4、6号庭院贯穿了整个地块,连接起两个入口,具有较强

的通过性和外向性,其中的业态也以

图12:沿罗森塔尔大街的外立面

图13:1号庭院内景

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大型的文化娱乐和商业功能为主。3、5、7、8号庭院则保留了原来作为住宅庭院的内向性特征,其中的小型零售业结合展览功能也更适合让人停留其中,细细品味[10](图14)。

挖掘空间的使用潜力、变半私

密庭院为城市公共空间庭院的改造让

柏林人重新认识了庭院:庭院并不只

具备作为交通联系和辅助仓储的功能,

它还能成为商业中心、艺术馆、内广

场。同样,田子坊的更新改造虽然契

机和进程与之大相径庭,其结果却有

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激起了上海对

城市传统空间演绎的新想法。

田子坊无论从建筑类型还是空间

格局来看,都以其多样性呈现着纷繁

复杂的社会变迁。既有上层社会居住

的花园住宅区,也有中产阶层居住的

普通新式里弄住区,同时还有下层社

会阶层人员和工人居住的拥挤的简陋

里弄住区,以及建筑空间尺度较大的

工厂生产区。从建筑类型看,有典型

的上海石库门里弄、新式里弄、清末

民居和现代主义风格的住宅建筑,与

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作坊式里弄工

厂和20世纪70年代前后建造的工业

厂房建筑混合在一起;从建筑风格上

看,集合了英国新文艺复兴风格、中

国传统木结构建筑风格、新艺术运动

装饰风格、西班牙风格、英国城堡建图15:更新前后的1号、3号、4号庭院对比

图片来源:上排:Schubert, P. Die Hackeschen H?fe: Geschichte und Geschichten einer Lebenswelt in der Mitte Berlins. Berlin: Argon, 1993: 130, 131, 133; 下排:作者自摄

筑风格、巴洛克风格、现代主义和折中主义风格等,记录了上海开埠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11]

与其他里弄不同的是,夹杂其中的弄堂工厂给田子坊带来了更丰富的空间。它们坐落于住宅的包围之中,本身很多就是前工后寝的格局。弄堂工厂的设计通常只需要满足运营生产的最低需求就可以,因此遗存下来的建筑通常外表粗鄙并鲜有艺术价值,除了有一些必要的生产标记牌之外基本无其他装饰。然而正是这些遗迹保存了当时里弄中的功能分布与形态格局,其兴衰直接反映着行业的兴衰和

社会状况的改变,因此保持其原有的

空间和特征有着持久而深远的社会文

化意义。

更新后,田子坊的交通格局依然

保持原先的鱼骨式结构,由一条主弄

作为出入整个街区的交通性道路,同

时辅以与之垂直的多条支弄作为次级

道路。在主弄的弄口采用过街楼的形

式,装饰性很强的坊门强调出空间的

领域性和标志感(图18)。原有的建

筑符号如裸露的混凝土表面、清水砖

墙及未加修饰的梁架结构、老式马赛

克铺地、老虎窗和天窗等皆被保留下

来,只是略作修整,部分插入玻璃和

钢结构等现代建筑元素。

在建筑外观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的情况下,对环境空间的改造亦尊重

了原有街巷空间的肌理,只是赋予了

它们新的性质:原本等级分明的公共

空间、半公共半私密空间与私密空间

转化成了不同层次的公共空间,夹杂

其间的不规则小空间则打破了原本较

为单调的线性结构。自然形成的小院,

以其精致而复古的铺地营造出随意的

氛围。

人们出于对多样性体验的期望,才聚集到公共空间中来,到广场上、庭院中以及弄堂里体验和享受着城市生活的不同魅力。更新之后的弄堂和庭院摇身一变,从半私密的街坊内部空间转化为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它们不再只属于地块本身,而是融入在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中,有效地拓展了城市中心公共空间领域,并丰富了城市生活的内容,同时自身的使用价值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3.4 更新方式

(1)哈克雪庭院——商业开发与公众参与的紧密结合。

哈克雪庭院的更新手段以经营文化特色的商业地块为构想,其目的是让代表着柏林城市发展的庭院建筑群焕发新生。在更新过程中,“哈克

雪庭院街坊联合会(Die Gesellschaft Hackesche H–fe e.V.)”起着很大的作用。它是由当时的租户自发而成的民间组织,为了促进改善城市生活而成立的协会,致力于修复在二战中被部分破坏的建筑,并保证其不再出于疏忽被毁坏。在区政府、市政府的城市更新和规划部门、文物保护局、艺术和就业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这个协会自1992年起便与投资方、政府一起开始研究庭院的建筑和历史,并制定出具体方案,以文化作为龙头,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率为目标,为实施更新做准备。

整个更新改造的过程中都紧紧伴随着公众的参与。从1992年至1995年,对哈克雪庭院的修缮所进行的研讨、准备和规划,具体方案都经过公

示和讨论[10]。为了使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和企业受到最小程度的影响,改造以极其谨慎的方式进行。充分体现了自柏林国际建筑展(IBA)以来倡导的谨慎的城市更新原则。

更新后的哈克雪庭院群以较低租金、税率的方式,鼓励从事艺术、工艺、设计的创作者成为租户,并且为新文化、新思想、新潮流、次文化提供了交流和发展的空间。项目完成至今已超过10年,其成功的运作使之成为柏林众多庭院建筑群改造的典范。

(2)田子坊—— 小规模、多元化、渐进式。

田子坊的更新改造始于1996年民间资本的推动,一开始并不被政府所重视,在发展过程中也一直面临着被

拆除的危机。几年的实践证明,文化

图19 更新后的田子坊空间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创意产业入驻废弃里弄工厂是历史街区更新的一种正确构想,由此民间力量在与政府抗争中取得了胜利,并且获得了政府的认可,田子坊成为2005年上海首批18家创意产业挂牌的园区之一。如今田子坊的二期扩容也与上海政府鼓励开发创意产业的政策密不可分。

田子坊一期工业厂房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向租户收取的定金中,开发新功能所需的土地则部分来自租赁的老厂房,部分由居民自行出租。开发的监管部门包括政府的行使代言人——泰康路艺术街管委会(简称艺委会),及居民自发成立的业主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其中管委会是2006年5月由田子坊210弄和248弄的六七十户业主通过自愿组织、民主选举而产生的,旨在“不以赢利为目的,不拿一分钱报酬”,共同管理田子坊石库门民居的出租事宜。[11]

人民日报的记者娄靖就此撰写过多篇文章,认为田子坊在“没有国家的资金投入,没有土地的开发,没有居民动迁房,却能使历史得以保护和发展,能使群众生活改善,城市形态更新,功能提升”。同济大学的王伟强老师则总结出“田子坊在城市更新上也是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道路,我把它概括为:‘自下而上’的城市更新。是由市民、当地居民、企业、艺术家、投资商形成一种多边伙伴关系,探索出一条"小规模、多元化、渐进式、动态性"的城市更新模式,使得这个街区的发展始终具有一种鲜活的"原创性与原生态性”③。

小规模的城市更新所具有的灵活性可以分解复杂的旧城改造问题,有效避免大规模改造带来的盲目性和破坏性。渐进式的更新则避免了在市场经济操控下对公众利益的侵害,利于

保障社会公平,也避免了全部推倒重

建对城市肌理、空间形态、邻里关系

和地域认同感带来的破坏。然而这种

现在看来十分理性的开发方式换个角

度来看却也是当初一种无奈的选择,

是参与各方不断抗争的结果,所幸的

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历史街区改造已吸

取了这种模式,不再以大商业和布景

式的形象为傲,认识到了保护城市文

脉的最好方式。

4 思索和启示

城市永远同时进行着保留与淘汰、

新生与衰亡的反复,这既是挑战又是

机会。尽管上海的城市风格与柏林大

相径庭,城市的建设规模也完全不可

同日而语,然而上海与柏林都是异质

的城市、宽容的城市,又都是精彩的

充满活力的城市。传统建筑、传统街

区和最新潮的国际建筑、试验性建筑

在同一个城市中呈现,彼此仅几步之

遥,人们已经习惯在街头转角遇到无

法预期的景色。

总结本文中两个以文化为主题的

历史街区更新案例,我们可以得到如

下启示:

4.1 合理的目标定位

城市作为一个巨大的经济、社会

和文化的综合体,其核心性资源已经

不仅是自然资源、技术及人才,还包

括城市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城市形

象等文化资本。为了使城市中心传统

街区的更新和开发取得成功,首先要

对其在整个地区,甚至整个城市中所

起的作用合理定位。

多年来,中国的城市更新一边重

蹈着欧美国家1950~1960年代的覆

辙,一边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变本加

厉,大规模地推倒重建,造成中心城

区原有的城市肌理慢慢消失,与普通

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文化产生了

突变,人们变得对自己生活的城市越

来越陌生。如何处理好“新”与“旧”

的关系,把握城市文化传承、历史延

续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正是城

市中心历史街区更新的重点所在。

田子坊和哈克雪庭院群一样,都

是在各自所处的城区中具有相当竞争

力的地标街区。虽然更新改造的契机

与进程不尽相同,发展至今,却显示

出相似的目标定位——即通过建筑的

功能置换、空间环境改善,在提升商

业价值的同时改进居民生活品质,营

造出当地居民和文化艺术从业者和谐

共生的生活状态。

此外,它们的定位与周边地域的

功能需求相呼应,在更新改造之后不

仅自身的品质得到了提高,同时也给

整个地区、整个城市带来了亮点,起

到了促进城市更新、活跃城市空间、

保护城市肌理和文脉的作用。

4.2 保护与开发并不矛盾

哈克雪庭院群见证了柏林百年来

曲折的历史,留存着人们的记忆,这

也正是除了商业因素以外,它能有如

此魅力的原因。同样,田子坊是记录

上海里弄式生产和生活状态的一块活

化石,是反映着城市历史变迁的独特

地标,也是传承海派文化的载体。

如今,在它们身上都体现着保护

和开发的和谐统一。保护指的不仅是

历史地段的外表,更是维护一种文化

环境,一种惯有的生活方式,开发也

不仅是经济效益的开发,还包括合理

化空间和功能的布局,为各种功能同

时高效地运作提供基础。

保护与开发结合的更新方法不

以简单地拆除作为对“改造”的诠释,

而是通过城市肌理的恢复和重建、吸

纳城市历史格局中留下的适合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部分,在新的使用中实现历史建筑和街区的价值,解决当代产业更新给历史街区带来的问题。实践证明,保护与开发的谨慎结合,能在最小化空间结构改动的前提下,使城市中心的历史街区从本质上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活力。

4.3 未来的发展

近几年来,原处东柏林的“市中心区”已成为城中的新兴艺术区,以哈克雪庭院群为首,通过一系列的更新改造项目在尊重和保护历史文脉的前提下成为最新的艺术、思想和文化交流的场所。

田子坊的入口牌坊虽不像哈克雪庭院的外立面那样夺人眼球,而静静伫立在街道转角的它恰恰表达着上海这座城市精致内敛的特质。里弄住宅加弄堂工厂这种独一无二的混合式街坊形式,加上文化产业的加持,就像一支强劲的无形广告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然而,近年来在商业化过度操作下创意产业工作者的流失、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受到影响以及里弄民居对外租借导致的原住民文化的消逝,

都对田子坊的发展打上了问号。虽然

整体改造规划已经出台,然而在当前

急剧变革的社会中,仍然欠缺成熟的

规范与制度来解决这些矛盾。

哈克雪庭院更新项目结束之时正

是田子坊第一批艺术家进驻之始,我

们不妨借鉴哈克雪庭院的经验:它并

没有以商业化攻势驱赶传统的生活模

式,而是通过强化庭院中的生活场景,

给予每一个人平等的归属感,以此在

使用中实现对城市发展文脉的保护。

注释

①《城市文化北京宣言》. http://ww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311512701.html, 2007年06月12日 10:03 中国经济

时报

②《泰康路历史风貌区保护利用规划方

案》.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311512701.html,/newsinfo.

asp?fox=42

③王伟强博客http://wangweiqiang.blshe.

com/post/3628/141943

参考文献:

[1]https://www.wendangku.net/doc/1311512701.html,/wiki/Mietskaserne

[2]安延清. 上海弄堂工厂的历史沿革与再生

研究[D]. 上海: 同济大学, 2008.

[3]Peter, R., Hugh S. Urban regeneration:

A handbook[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0.

[4]Kurth, D. Strategien der pr–ventiven

Stadterneuerung: Weiterentwicklung von

Strategien der Sanierung, des Stadtumbaus

und der Sozialen Stadt zu einem Konzept der

Stadtpflege für Berlin[M]. Dortmund: IRPUD,

2004.

[5]Haspel, J., Martin, D., Wenz, J.,

Drewes, H. Denkmalschutzrecht in Berlin[M].

Berlin: Kulturbuch Verlag, 2008.

[6]翟斌庆, 伍美琴. 城市更新理念

与中国城市现实[J]. 城市规划学刊,

2009(2):75-82.

[7]哈克雪庭院官网http://www.hackesch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311512701.html,.

[8]田子坊官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1311512701.html,.

[9]Bolk, F., Borgelt, C. Hackesche H–fe

Berlin[M]. Berlin: Stadtwandel-Verl., 2005.

[10]Schubert, P. Die Hackeschen H–fe:

Geschichte und Geschichten einer Lebenswelt

in der Mitte Berlins[M]. Berlin: Argon, 1993.

[11]管娟. 上海中心城区城市更新运行机制

演进研究——以新天地、8号桥和田子坊为

例[D]. 上海: 同济大学, 2008.

中国历史文化明街有哪些

中国历史文化明街有哪些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国历史文化明街有哪些》的内容,具体内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是为了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那么?第一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比北京市国子监街、山西省晋...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是为了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那么? 第一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比 北京市国子监街、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南大街、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央大街、江苏省苏州市平江路、安徽省黄山市屯溪老街、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山东省青岛市八大关、山东省青州市昭德古街、海南省海口市骑楼街(区)(海口骑楼老街)、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八廓街 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比 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江苏省扬州市东关街、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江苏省苏州市山塘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罗西亚大街、北京市烟袋斜街、福建省漳州市历史文化街区( 漳州古街)、福建省泉州市中山路。 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比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晋商老街、浙江省杭州市清河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渔梁街、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工业遗产街、江苏省无锡市惠山老街、上

海市徐汇区武康路历史文化名街、广东省潮州市太平街义兴甲巷、福建省龙岩汀县店头街、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诏古街、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翘街。 第四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比 福建省厦门市中山路、四川泸州尧坝古街、西藏江孜县加日郊老街、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古城老街、江苏省南京市高淳老街、山东青岛小鱼山文化名人街、浙江省临海市紫阳街、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广东省深圳市中英街、安徽黄山市休宁县万安老街。 第五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比 广东省广州市沙面街、上海市静安区陕西北路、河南省濮阳县古十字街、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河口明清古街、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龙川水街、广东省珠海市斗门镇斗门旧街、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永宁老街、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松口古街、江苏省泰兴市黄桥老街、四川省大邑县新场古镇上下正街 延伸阅读: 北京国子监街 国子监街位于东城区安定门街道,他的名字源于坐落在这条街的古老建筑——国子监。街道全长669米,平均宽11米,距今已有700年历史。街区内集中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子监、孔庙等大量历史文化遗产,是全市唯一一条以街命名的市级文物保护街道,也是北京保留下来的唯一一条牌楼街。东西贯通的国子监街以其幽雅、宁静的环境和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成为北京一处独具特色的文化景区。正如乾隆所言"京师为首善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 作者: 学号: 年级: 调查与分析 调研思路 调研报告的分析方法采用调查访谈与理论分析紧密结合的方法。调研过程有文献收集,确定调研方向,实地勘探、获取现状资料 、整理归纳资料 、分析结果。 调查主要采用下列方式、方法:现场勘踏、拍照、观测记录、数据统计分析、定量分析的问卷调查以及定性分析的访谈等,分析评价建立在坚实的数据资料基础上。问卷调查中总样本量为100份,有效问卷82份,有效率为82%;访谈中共10名被访者.在表达形式上,每一部分分析都由调查访谈的内容和理论知识两部分结合存在,充分体现了社会调研应联系实际,并最终分析解决问题。调查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宽窄巷子是如何围绕休闲这一主题展开保护与改造,研究其规模、特色、空间处理以及如何与周边历史环境结合,侧重点是接到的尺度比例,如何处理使其更适宜现代人生活,在保护历史遗迹的同时,发展现代空间,不使之冲突。 【摘要】 当代历史建筑与街区保护对历史街区整体和区域的保护理念的强调,不仅强调对历史、艺术价值较高的文物性历史建筑进行原真性保护,而且主张对大量存在的一般性的历史建筑、街区以及存在期间的文化内容、生活方式进行整体的规划保护,同时也要求保持地区活力,瞒住现代生活的要求;重视对历史见证遗产的再利用,对于大量存在的一般性历史建筑既反对大拆大改,也不再主张不做任何变动的保护方式,而是主张保护和发展相结合,保护应到满足现代生活所需的内容。较好的协调保护与历史遗产与现代生活、传统保持与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街道尺度; 比例; 公共空间; 改造 前言 李白有诗云:“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在诗圣杜甫眼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人陆游又以“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的诗句,真切道出当年成都的优美环境与休闲生活。近年来,成都又先后荣获 调研流程图 深入研究阶段 验证阶段 结题阶段

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有机更新

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有机更新 建筑大都保持着清末民初马车时代的规模、尺度和风貌。中山中路以西洋风格建筑为主, 大井巷以传统院落式作坊型商业建筑为主, 打铜巷以传统手工作坊为主,各建筑单体风格多变,从中国传统到西洋古典(一层皮),从木构土屋到早期现代主义,从山地民居到街坊石库门,从徽派商铺到江南店坊,琳琅满目。巷弄呈树状盲端状,无贯穿街坊的巷道。街区人口结构老化,消费能力减弱,社区精神和文化认同感减弱。 2 总体设计目标和定位 清河坊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重塑杭州地方山水人文的差异性价值观,挖掘千年街坊的诗意气息,保护和重现历史街区的场所氛围,恢复人们对城市的亲熟感和认同感,使振兴业态与延续原生态的市井生活共生共存,获得城市区块的全面复兴。 3 全面保护框架下的有机更新 清河坊街区的历史价值不仅仅在于拥有众多的历史建筑,其独具鲜明特色的街巷风貌和空间布局、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互为补充的商业活动与文化活动、传统的民俗文化和历史名人更是其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从整体统筹和全面保护的角度出 清河坊历史街区位于杭州市吴山脚下,是杭州市为数不多的保存完整的传统老街和传统古巷。其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而多彩的人文内涵以及货真价实的历史风貌,使它在我国历史街区中独树一帜。清河坊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就是在延续这一地区的环境特色和文化特征基础上,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逐步形成具有浓郁传统气息的文化、商业及游览街区。 1 街区格局和现状 清河坊历史街区在1400年前的隋朝置州时就是州治、县治所在地,自唐朝筑罗城、浚西湖、凿水井、御海潮伊始,至南宋定都临安,成为杭州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其形成坊巷至今,空间格局和 建筑师 马少军\刘丰\郑慧娜\齐星\蔡晓南\王晓萍\崔秋荣\ 翁巧莉\王金献\周苏波\徐新阳\沈萱旖地点/ 浙江杭州 设计/ 2006-2008年 / 竣工/2009年业主 杭州市清河坊历史街区管理委会基地面积 5.76 hm 2建筑面积 6.32万 m 2 线性街巷

2019年街道有机更新工作调研报告

2019年街道有机更新工作调研报告 有机更新是一种新的更新模式,是为了建设更好的街道,为社会、为祖国创建更文明和谐家园的一种工作措施,这个方案的实施也让我们有了较大的变化,你写好调研报告了吗?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2019年街道有机更新工作调研报告。 **街街道作为开福区老城区的重点区域,包括西园片区、潮宗街片区、吉祥巷片区等,与繁华而现代的五一商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房屋大多年代久远,道路狭窄,基础设施落后,很多家庭几代同室,居民群众幸福感不强。今年以来,**实施老城区有机更新,以留住城市记忆,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为了切实做好“有机”文章,彰显“宜居”理念,保留“**记忆”,**街街道认真抓好落实,全力推进老城区有机更新工作。 一、街道范围老城区基本概况 **街街道地处**市老城区中心、开福区最南端,东起**北路,西抵湘江大道,南接五一大道,北至湘春路,由原西长街、**街、如意街三街合并而成,总面积平方公里。老城区由北至南分为西园片区、潮宗街片区、吉祥巷片区等三个片区,其中,西园片区东至**北路,西至湘江大道,南至营盘路,北至湘春路,涉及西园社区和湘春路社区,共计有2376

户,其中,楼栋53栋,1828户,独栋548户,文保单位或者历史保护建筑8 处,危房6处。潮宗街片区东至**北路,西至湘江大道,南至潮宗街,北至营盘路,涉及寿星街社区和连升街社区,范围内共计3648户,其中,楼栋47栋,2049户,独栋183户,文保单位或历史保护建筑12处。吉祥巷片区东至**北路,西至湘江大道,南至五一大道,北至中山西路,涉及轩辕殿社区、盐道坪社区,共计有3648户,其中,楼栋65栋,2554户,独栋1094户,文保单位或历史保护建筑14处,危房8处。清朝中期至民国时期,**街老城区曾是湖南省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城市肌理、街巷格局和特色地名大多得以保存。但是由于房屋老旧,年久失修,房屋密度高,建筑老化严重,人居环境较差,交通拥挤,基础设施陈旧,公共用地不足,配套设施缺乏,存在较大的危房及消防等安全隐患。 二、有机更新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我街先后进行了**北路一期棚户区改造项目、潮宗街一期棚户区改造项目。过去,和全国大多数棚改项目一样,我街执行的是**旧城改造“拆、改、留”的“大拆大建”旧理念,直至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来一期项目视察后,对棚改理念进行了大的调整,核心区域只进行有机更新,不进行大拆大建,执行“留、改、拆”的“微改造”新理念。

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以台儿庄古城为例 姜玉磊 (枣庄市规划局山东枣庄 277100 )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对城市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台儿庄古城,从街区的内在价值和文化内涵出发,通过分析街区的现状问题,指出街区保护和更新的必然性,并结合实际提出街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更新的构思和方法措施。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文庙-慈云寺 1 引言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历史文化街区赋存大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在保护名城肌理,延续城市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更好地进行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对正处于快速城市化中的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已成为一个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难题。 自国务院1984年公布了第一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我国城市旧城市文化的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如北海市中山路和珠海路的历史老街区的改造,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连绵延续、尺度亲切宜人,其中珠海路骑楼建筑风貌为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骑楼风貌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体现中西建筑文化的历史脉络和古典气氛[1]。但由于缺乏社会的共识和法律的保障,再加上城市开发的压力以及技术观念的落后等因素,到目前为止我国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的遗存和风貌仍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有的甚至荡然无存,如香港旧城早已消失就是典型的一例[2]。 2 传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意义 “建筑与城市文化的可贵,在于它是一部最真实而珍贵的‘历史’。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1866~1952年)曾说过,人写出来的历史只能说是‘现代史’,因为它是现代人写出来的,是以现代的观点来表达的。因此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及其建筑,它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3]。城市是一部具体的真实的人类文化记录薄,建筑便是中国历史的写照[4]。 这些建筑一方面反映了工匠们的建造工艺,另一方面又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时代的建筑风采与建筑文化,其中蕴含着失之不可再得的文化信息资源,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

历史文化街区国内外研究现状

历史文化街区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始于1986年,但直到2012年,有关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文献数量才开始激增。尤其随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践的不断深人,学术界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不断跟进,形成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归纳起来,学者们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研究。 目前,学术界对“历史文化街区”相关概念的表述有多种称谓,如“历史地区”、“历史地段”和“历史城区”等。“历史文化街区”作为2002年以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中“中观层面”的核心概念,其前身为1986年提出的“历史文化保护区”。2002年10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所谓“历史(文化)街区”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起草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送审稿)》中,将“历史文化街区”定义为城市中保留遗存较为丰富,能够比较完整真实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色,存有较多文物古迹、近现代史迹和历史建筑,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其中,前者指代了城镇和乡村环境中的特定区域,而后者则特指城镇环境中的某一特定区域,且前者的规模大于后者。2012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12)的发布,使“历史城区”、“历史地段”、“历史文化街区”等成为我国名城保护体系“中观层面的规范用语。其中,“历史地区”的范畴最广、包含内容最多,其他概念都内含于“历史地区”之中;“历史文化街区”又内含于“历史地段”之中,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 2.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 (1)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尤其对历史文化街区开发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学者们给予了更多

城市化进程中历史街区有机更新的探索——以温州市朔门历史街区为例

【文章编号】l∞6一鹞配(20∞)嘶一oll9一艏傣护与更新 城市化进程中历史街区有机更新的探索 ——以温州市朔门历史街区为例 肖岚(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10009) 【摘要】如何在历史街区的更新过程中,做到街区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地方与社会特征的延续,是论文所关注的课题。以温州朔门历史街区更新为例。以探索通过有机更新模式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有机更新;历史街区;朔门街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城市性的同时,又能使生活其中的人们的居住条件与现建设模式化问题。伴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城市代生活需求相适应。 特色正在逐渐消失与被同化。世界范围内,城市普笔者希望藉由温州市朔门街历史街区更新的案遍出现了“特色危机”(Ident竹Crisis)和“故乡丧失”例,来探讨这一问题。 阍靳① ”。2,。。。.。一…一……,。……。。,上、.,l朔门历史街区的基本情况 …………一~一~…’传统建筑风格与民间生活构成了重要的集体记‘ 忆,并且形成了一个地区的识别性与标识。正如佩1.1温州市概况 兹(Pe乜)所言,“传统要素有利于提高一个地区的识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土沃物别性,给这个地区带来活力并形成持续的吸引力,随丰。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更加迫切需要通过这些传统润,故名温州。温州是浙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要素增强地区的特色。~。枢纽。在经济发展方面,其温州模式享誉海内外。 于是,对历史街区进行动态保护,并保证其可持然而在经济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和杭州、绍兴等城续的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历史街区更新的市相比,在城市特色塑造上表现出一些不足。作为社会意义受到重视。在我国开始对历史街区保护重一座港口城市,码头、大榕树、近代建筑,都是属于这视的十多年来,人们意识到集中式的保护模式——个城市的历史印记。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城市从在短时间内对历史街区进行大规模更新——的方式重“发力”(温州人的经商能力)走向重“补身”(重视产生的社会问题:忽视产权,文脉割裂。历史街区更城市文化与特色建设)上来。 新的过程不仅是公共权力与多种参与者相互争论与1.2朔门历史街区概况 协商的过程,更是文化观念碰撞的过程,因为人们有?朔门历史街区保护范围:西至解放北路,北至江不同的标准与价值观。拉米(IJaIn),)认为,历史街区滨路,南到永宁巷,东至水门巷,总面积9.6hm2(图保护与更新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回应不同社会群体1)。其中,重点保护区北起朔门街、西以无名小巷,需求的过程,是利益冲突的汇合的过程。从而,人们南到永宁巷,东与朔门小学东侧小路、打绳巷、朔门开始尝试有机更新模式。一方面通过政府提出的规工商所西侧小巷、北鹿巷、水门巷为界,总面积划政策来对街区风貌进行控制与引导,另一方面鼓5.4hoo。朔门街则是朔门历史街区中一条富有特励与保护人们的积极性与产权利益,鼓励他们继续色的古街。 使用这些建筑,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与改造。保存地朔门俗称双门,东起东门头,西至南北大街(今方和历史的特征,使街区更新既保留与过去的关联解放街),因其位于古城七大门之一的望江门之北,

文化创意引导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

文化创意引导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 ——以北京杨梅竹斜街为例 段文,魏祥莉,余丹丹 摘要:2010年开始的北京杨梅竹斜街保护修缮项目是近年来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的一次创新尝试。与以往屡屡发生的大拆大建不同,该次城市更新实践按照平等自愿、协议腾退的方式进行了人口疏解,小范围、渐进式地获得了居民腾退后的房屋作为更新利用的空间,代表了“新常态”下该类地段进行保护更新的趋势。项目实施主体国有企业大投公司提出以文化创意设计复兴老街区的策略,通过与北京设计周合作,连续4年不断探索文化创意引导下的街区更新利用方式。通过对大投公司访谈和现场调研,笔者对该地区引入的创意特色商业店铺、零散建筑空间的利用和公共设施的更新情况进行了研究,对文化创意引导方式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评价,在肯定其创新尝试的同时,提出当前文化创意引导在当地居民中参与性不强的局限性,未来如何调动广泛的社会参与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保护城市更新文化创意杨梅竹斜街 序言: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新常态”的解读 随着国家经济由高速增长步入中高速发展阶段的“新常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在城镇化进程逐渐放缓的情况下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概括而言,“新常态”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面临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外部环境特征:1)经济结构转型,城市中心区居住用地减少,中高端现代服务业发展,文化体验消费需求增长;2)建设方式转变,传统的房地产开发、大拆大建方式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更新难以为继;3)物质环境恶化,居住安全隐患突出,基础设施条件难以适应现代生活要求;4)社会结构下虑,流动人口增加,居民自我更新力量薄弱;5)历史问题累积,社会矛盾尖锐,就地解决所有问题存在困难;6)居民意愿多元,利益相互掣肘,组织协调机制建设不足。 2010年开始的北京杨梅竹斜街保护修缮项目是近年来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的一次创新尝试,其在人口腾退、资本运作、功能定位等方面都表现出与以往大不一样的地方,整体的行动思路契合了“新常态”下的现实要求。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常见模式及案例分析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常见模式及案例分析 摘要: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当下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过快的城市更新速度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它们的存在。本文对当下的一些历史街区保护模式进行了总结,并分别分析了其成功的方式,希望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更新 Abstract: th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is instantly many people care about, and the rapid urban renewal rate ha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ir existence.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om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mode a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s its successful respectively way, the hope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related department. Key words: th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update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尤为悠久,很多古老的建筑既见证着我们曾经的辉煌,又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因此必须予以积极保护。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运动的不断高涨,原有的建筑逐步被高楼大厦所取代,这其中有很多历史建筑也惨遭不幸,造成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和人文损失,有志之士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积极呼吁相关部门的保护和支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所有人都有足够的认识才是根本之道。 很多古城的历史文化气息浓厚,古建筑非常多,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建筑都是成片存在的,我们称之为历史街区,这些历史街区的存在让我们对过去的生活有了很多的理解,价值极大,但是只是单纯的进行保护效果又不好,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护与利用合为一体,使其重换青春,本文即基于这样的目的做了探讨,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我国的历史街区归纳而言有以下四种,其一是以古城文化为依托发展文化经济的历史街区,如丽江、平遥等均通过政府资金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伤修缮,成为了著名的文化旅游城市。其二是处于城市黄金地段的老商业街区和办公街区的“置换”,典型案例就是上海的外滩。其三是以艺术家自发改造为主的产业建筑历史街区,最初是在上海,一些艺术家在苏州河沿岸地区自发改造的中小型产业建筑遗产成为了艺术家的工作室,随后在北京、杭州、成都出现了有类似的项目。其四是城市居住型历史街区的商业化改造,最典型的就是上海的“新天地”,随后这一模式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历史街区改造经典案例——成都宽窄巷子

历史街区改造经典案例——成都宽窄巷子 蚀刻钢板壁画浮雕雕塑真实历史材料构成的多样化景墙是宽窄巷子的一大特色。这种边界处理通常都是设计难点,或者干脆被忽略。 原文地址:历史街区改造经典案例——成都宽窄巷子作者:dl国际新锐设计

来到宽窄巷领略这里的悠久历史,品味这里风土人情,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宽窄巷子是成都的一张名片,在这里你能触摸到历史在这里留下的痕迹,如同走入了时光隧道,也能体味到成都最原滋原味的休闲生活方式,这里的各种川味小吃可以让你大饱口福哦。 成都的千年少城能保留下宽窄巷子,实在是非常的难得,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落群组成。规划控制面积479亩,其中核心保护区108亩。该区域是我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于上世纪80年代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它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的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

作为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的宽窄巷子,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建筑在中国南方的孤本。 从2007年起,成都文旅集团对宽窄巷子进行全新打造。在搬迁900余户居民、修复50个院落、改造3万多平方米地面建筑、修建1.1万多平方米地下停车场后,老街重新焕发生机。2008年6月14日,宽窄巷子街区正式开放。开街第一年,就吸引800多万名游客,并先后获得2008年“中国创意产业项目建设成就奖”、“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9年“中国特色商业步行街”等荣誉称号。 宽窄巷子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典范。 项目在修复设计之初,进行了详细的实地测绘工作,将宽、窄、井巷子中的每一个院子按照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与建筑价值,分为了一类、二类、三类三个级别加以保护性的设计,按照“修旧如旧,落架重修”的原则,力求尽可能的保留古建筑,还原历史建筑的本来面目。为加强对项目的监督和指导,成都文旅集团邀请了历史、文化、艺术、建筑、考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成立了“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专家委员会”,指导各项保护工作。因此,宽窄巷子的一砖一瓦,每个院落的格局,都是对历史的还原。 (说明)在井巷子有一段400米东西朝向的墙体,用最古老的建筑物质元素---砖、垒砌台、城、墙、壁、道、碑、门、巷的历史文化片断,羊子山土坯砖、秦砖、汉砖、唐砖、宋砖、明砖、清砖、火砖、七孔砖、民国砖、水泥砖、瓷砖,阐述千年古都,演绎百年老宽窄巷。

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以淮安文庙、慈云寺地区为例

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以淮安文庙—慈云寺地区为例 李倩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对城市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淮安市文庙—慈云寺地区为例,从街区的内在价值和文化内涵出发,通过分析街区的现状问题,指出街区保护和更新的必然性,并结合实际提出街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更新的构思和方法措施。 1 引言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历史文化街区赋存大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在保护名城肌理,延续城市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更好地进行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对正处于快速城市化中的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已成为一个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难题。 自国务院1984年公布了第一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我国城市旧城市文化的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如北海市中山路和珠海路的历史老街区的改造,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连绵延续、尺度亲切宜人,其中珠海路骑楼建筑风貌为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骑楼风貌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体现中西建筑文化的历史脉络和古典气氛[1]。但由于缺乏社会的共识和法律的保障,再加上城市开发的压力以及技术观念的落后等因素,到目前为止我国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的遗存和风貌仍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有的甚至荡然无存,如香港旧城早已消失就是典型的一例[2]。 2 传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意义 “建筑与城市文化的可贵,在于它是一部最真实而珍贵的‘历史’。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1866~1952年)曾说过,人写出来的历史只能说是‘现代史’,因为它是现代人写出来的,是以现代的观点来表达的。因此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及其建筑,它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3]。城市是一部具体的真实的人类文化记录薄,建筑便是中国历史的写照[4]。 这些建筑一方面反映了工匠们的建造工艺,另一方面又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时代的建筑风采与建筑文化,其中蕴含着失之不可再得的文化信息资源,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城市建筑艺术价值。对其进行保护是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城市更新过程中历史街区的保护对策研究

城市更新过程中历史街区的保护对策研究 杜扬 【摘要】城市更新过程中,传统历史街区的原真性如何得到切实的保留,风貌和文物保护的工作如何可持续地进行,有必要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就浅议历史街区开发活动中的误区和存在问题,结合国内一些保护实践,以福建厦门同安地区历史街区的文物及风貌建筑的保护情况为例,探讨保护的若干要素控制原则,以及可持续性的保护发展策略,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对策方面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对策;可持续 1.引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生活的城市的面貌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近年来城市更新的潮流下,由于有着区位条件好、配套设施齐全等多方面的开发优势,位于旧城地段的传统历史街区也往往面临和遭遇着被商业开发甚至拆迁改造的命运。经济利益的驱动,风貌和文物保护意识的淡漠,使得很多历史街区即使作为驻留城市传统记忆和精华历史风貌的载体,依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甚至出现违背相关保护法规而遭到破坏的事件。城市更新过程中,规划工作者、管理者的价值取向、对保护的理解和对保护力度的把握等,都关系着传统历史街区的历史原真性是否可以得到切实的保留,关系到风貌和文物保护的工作是否可持续和有意义的进行。 2.历史街区开发活动中的误区和存在问题 2.1经济利益驱动导向,重开发,轻保护 近年来见诸于报端媒体的有多起破坏历史风貌建筑的新闻,不少名人故居、历史遗存都因为商业开发行为遭到破坏,但结果却仅仅是被处以罚款了事。专家表示,这种处罚力度根本不足以遏制产权人拆旧建新牟暴利的冲动,政府有关部门的失职和监管的缺位显而易见。[1]历史街区的商业开发行为带来了商业利润和税收,却容易出现开发商、施工单位不能严格执行相关的保护规划,在开发过程中忽视建筑风貌、文物等的保护,甚至产生破坏的情况,如随意拆建,更改历史建筑的外观和结构,不注意控制建设控制范围区内的开发强度等,商业行为本身与保持历史街区的原真性、保持传统的生活面貌等也存在着矛盾。 2.2改造策划内容雷同,缺乏挖掘街区的个性和特色

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

与 宋忠泽于继盛 应该说,城市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城市的发展水平总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类的生产方式相适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也总会不断地发展变化以适应人们的需要。在科学技术高度进步、城市迅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城市社会背景、经济结构、生活观念发生了变更,原有的传统街区已不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为了保证城市 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近20年来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然而在大规模的改造中,也发生了许多毁灭性的开发改造,许多有价值的历史街区也在悄悄地消失。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怎样具体界定好历史街区的内涵,区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发展手段如何进行选取等,对于我们在城市化和城市改造当中,厘清拆除与重建,再开发与扩充,修复与保护等等的区别,从而更好地在城市历史保护当中,将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等区分开来和结合起来,既加快城市化的步伐,又不失历史文化底蕴,变得十分必要和急迫。 一、历史街区与旧城有机更新的内涵。 1历史街区:是指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构)筑物且风貌相对完整的生活地区。确定历史街区,至少应该包含有以下几个原则:(1)该地区有保存较好的文物建筑或传统建筑群主体并构成一定规模。(2)地段或区域的传统物质环境,即原有街巷格局、河道水系、建筑风貌等保存较完整。(3)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文化价值。因此,历史街区的划定应有较为严格的标准和明确的地理界限。 2.旧城:是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产物,是指较完整地保持了最初的风格,但更多的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且现在仍在发展的城市生活区域。由于旧城大多是以历史建筑为主、新老建筑结合的有机体,因此,在这一区域内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健全,土地利用率低下,布局混乱,环境恶化等问题。 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的见证,是城市文化传统的载体,反映着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它的存在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知和解读城市。旧城中的历史街区是城市风貌中最为生动的部分。 从二者的涵盖关系来看,旧城区的界定和地理界限相对历史街区来说更为宽泛,可以说,历史街区是旧城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城市历史保护“不是为了过去而过去,而是为了现在而尊重过去”。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城市保护、更新和再开发。这三部分是不断变化、交替进行的,这也是城市基本而持续的生长活动。片面地鼓励新形式的开发而牺牲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或过分强调保护旧建筑,牺牲城市的舒适性和创新性,都是不应该的。也就是说,城市保护不仅是要重《理论学习))2006年第9期现已逝去的旧时风貌,而且要保存现存的美好环境,并指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旧城的有机更新最主要指的是要重视历史、尊重历史,挖掘旧城的历史文化优势,延续城市文脉。 旧城区中存在的历史保护建筑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是只有将其置于一定的周边环境中,才能充分了解它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内涵,才能突出其真正的价值。而一旦离开了原有的历史环境,只有几个孤零零的文物保护单位,而缺少周边与之相协调的环境,历史建筑就会变得不伦不类,甚至可能被人们误解为新建的“假古董”。也就是说,要强调与周围的环境与景观相协调。 同理,城市的再开发更要注重与原有的保护街区之间的协调与过渡。新建街区要在环境、性质、体量、高度、结构等各方面与历史街区相协调。城市的再开发应该是以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为前提的再开发。既要保持城市的特色和风貌,又要通过再开发改善城市和居民的生活水平,这也体现了城市文化与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势。 正如历史建筑的保护整治应将其置于整个历史街区中来考虑,历史街区的保护同样要将其置于整个城市环境中考虑。历史街区的保护是保护城市的历史信息,展示城市的历史延续和文化特色;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是以旧城有机更新为基础的;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也是以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提高为目标的。 可见,只有立足于城市整体,辨证、系统地认识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与旧城有机更新二者的关系,将旧城更新和街区保护置于城市整体的发展过程中,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综合开发,才能最终推动城市整体的发展。 二、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的内容分析。 1.旧城有机更新:是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城市老化地区有计划地进行城市改造建设,包括再开发、修复、保护3个方面的内容:再开发:是指在布局混乱、城市功能完全丧失、城市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的城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拆除全部建筑物和构筑物,拓宽城市道路,新建各种必要的城市基础设施,重新安排进行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环境质量,彻底改变原有地区景观的大规模城市改造建设。再开发之后的城区,应该具有现代化的理念并与现代化城市有机连接在一起。 修复:是指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拆除不良建筑物和构筑物,对尚可使用或具有保留价值的城市建筑物和构筑物进行保护性修缮、改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再开发,部分地改变原有城区景观的中等规模的城市改造建设。 保护:是指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对具有保留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街区进行保护性修缮,强化城市功能、保护城市环境和原有地区景观的小规模城市改造建设。保护的理念应该以原有地区景观为核心来进行。 2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其实,历史街区的改造方式也包括保护整治、改造更新和拆除开发三方面内容。只是其对象的范围有所不同。如果说,旧城有机更新是就一个区域内街区之间的协调而言,属于宏观层面的问题。它远超出了历史博物馆式、单纯的对古建筑保护的做法,将历史文化遗产和古建筑保护列入城市规划的通盘考虑,还包括了对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中各种因素的保护。那么,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则更多的是在地块改造的基础上考虑建筑的改造方式,属于微观的层面。它首先要保护街区的整体风貌,保护构成历史风貌的各个因素,除建筑物外还包括路面、院墙、景观小品、古树等细节的保护整修,并可对建筑内部进行改善生活的现代化改造。这一过程具体包括:街道建筑的保护、街道格局的保护、建筑高度与尺度的控制、基础设施的改造、居住人口与居住方式的调整、街区功能与性质的调整等,可以说是对旧城有机更新的进一步细化。 三、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的异同。(下转第37页) 31 旧城有机更新历史街区保护整治

最新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以台儿庄古城为例 姜玉磊 (枣庄市规划局山东枣庄 277100 )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对城市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台儿庄古城,从街区的内在价值和文化内涵出发,通过分析街区的现状问题,指出街区保护和更新的必然性,并结合实际提出街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更新的构思和方法措施。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文庙-慈云寺 1 引言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历史文化街区赋存大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在保护名城肌理,延续城市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更好地进行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对正处于快速城市化中的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已成为一个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难题。 自国务院1984年公布了第一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我国城市旧城市文化的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如北海市中山路和珠海路的历史老街区的改造,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连绵延续、尺度亲切宜人,其中珠海路骑楼建筑风貌为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骑楼风貌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体现中西建筑文化的历史脉络和古典气氛[1]。但由于缺乏社会的共识和法律的保障,再加上城市开发的压力以及技术观念的落后等因素,到目前为止我国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的遗存和风貌仍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有的甚至荡然无存,如香港旧城早已消失就是典型的一例[2]。 2 传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意义 “建筑与城市文化的可贵,在于它是一部最真实而珍贵的‘历史’。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1866~1952年)曾说过,人写出来的历史只能说是‘现代史’,因为它是现代人写出来的,是以现代的观点来表达的。因此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及其建筑,它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3]。城市是一部具体的真实的人类文化记录薄,建筑便是中国历史的写照[4]。 这些建筑一方面反映了工匠们的建造工艺,另一方面又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时代的建

历史文化街区开发特点及趋势

历史文化街区开发特点及趋势

————————————————————————————————作者:————————————————————————————————日期: ?

历史文化街区发展趋势及特点 在经历了同质化放量增长阶段之后,商业地产竞争的惨烈使“主题化”成为开发商关注 的焦点,体育地产、旅游地产、文化地产和影视地产等主题地产应运而生。其中,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商业街区开发备受青睐。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使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得以融合,既体现本土传统文化,又展现现代时尚生活。当前,体现本土文化认同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商业街区,如香港兰桂坊、上海新天地和南京1912等,成为城市的商业文化名片和现代城市运营的点睛之笔。 其实,商业街区自古以来就有,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但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与一般的商业街区和商铺是有很大区别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底蕴决定其特定的生存条件和获利方式,在商业地产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只有采取符合其内在规律的开发策略才可能取得成功。 目前,以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形式出现的地产开发模式,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那么,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的开发有怎样的特点?典型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经历了何种涅槃才换来如 今的光彩?未来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将朝着怎样的趋势发展?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在对商业地产创新模式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特点、运营模式和发展趋势等。今精选部分成果与您分享,希望对志于商业地产的业界同仁有所帮助。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指的是在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特色的区域地段,注入“文化、休闲、创意”元素,将其策划改造成为具有“国际性、文化性、时尚性”的休闲娱乐场所。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让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得以融合,既体现本土传统文化,又展现现代时尚生活。当前,体现本土文化认同和生活方式的商业街区,已经被广泛认为是更具亲和力和更可持续发展的经典模式,如香港兰桂坊、上海新天地、南京1912等。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侧重文化脉络和历史传承,通常以所在区域的历史资源和元素为文化类型,适当划分各区域功能,建设一流现代化基础设施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同时,借助历史文化的传播性、感染力以及先进设施的便捷性、现代感,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创造了一种新的休闲娱乐体验方式,让人们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感受历史,品味过去。 特点1:以特定的历史文化作背景 成功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体现的共性之一,是项目本身或周边拥有集中的历史建筑群, 有特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城市规划的重点区域。 我国近代建筑文化产生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凝聚了早期建筑向现代化转型的优秀成果。随着人们认识的一步步深入,近代建筑文化逐渐成为当代新的传统文化。 政府和企业在进行规划建设时也开始关注这种文化带来的影响力,在开发经营商业街时,充分挖掘原有自然条件之外能对项目价值产生影响的历史、社会和文化因素,选择最能表现地域历史积淀的特定文化作为商业街的文化背景,最终打造了众多经典项目。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长沙太平街保护与改造 一、长沙太平街概况 1、长沙太平街的历史概况 太平街座落于长沙市老城区南部,街区以太平街为主线,北至五一大道,南到解放路,西接卫国街,东到三兴街、三泰街;鱼骨状街区200年未变,全长375米,宽不过7米,占地面积约12.57公顷;交通十分便利。是“古老长沙”一缩影;自战国时期长沙有城池开始,是古城的核心地带,历经2000多年没有改变;街区内,小青瓦、坡屋顶、白瓦脊、封火墙、木门窗,是这一带民居和店铺的共同特色;老式公馆则保留了较为原始的石库门、青砖墙、天井四合院、回楼护栏等传统格局。 西汉杰出政治家、文学家贾谊的故居也位于太平街太傅里。因后人敬

仰这位高贤,故保存他的故宅及宅内文物用品至今。宅内雕一木像,宿存至今。贾谊故宅为西汉贾谊之宅,贾谊故居则被称为湖湘文化的源头,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是长沙最古老的古迹贾谊是当时的长沙王太傅,当时只有27岁。当时,整个湖南均是长沙国的范围,贾谊是中央政府派到长沙国的最高行政官。贾谊故居从明朝成化元年以来就是祠宅合一的格局。现在的祠匾是赵朴初先生最后的墨迹,祠两边均是清朝时湖南巡抚所写。湖湘人民在多年历史中,对贾谊故居维修和重建了100余次。 2、长沙太平街的现状概况(整治前) 太平街历史街区算是风貌犹存,格局还在,但是其现状已不容乐观。 太平街历史街区占地约12.6公顷,但其建筑密度偏高,质量较差,其中民国时期的建筑占19.75%,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占36.04%,80年代以后的占44.21%。三层以下的建筑占64%,45%以上是坡顶,老房子多已年久失修。建筑以私有产权为主,达2451户,占到全部住户的83%。街区内严重缺乏绿化及公共开敞空间,绿化率仅为0.83%,没有广场和停车场。 商业用地集中于太平街、金线街、西牌楼沿街两侧,约占用地面积的36.2%,但商业级别低,新建的一些大型商业设施严重影响了街区的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内没有成型的机动车交通体系,无公交线路,道路多数宽不到5米 二、长沙太平街保护与更新 主题:三大文化特征

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城市历史街区的改造与保护 ——以杭州桥西直街和小河直街为例摘要:当前中国的经济建设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的许多历史街区被改造,很多被改造成为商业街。杭州的桥西直街和小河直街就是典型的例子。但是如何更好地保护改造后的历史街区仍然是一个大的问题。历史街区的商业街作为传统街巷的一种类型,本身拥有非常鲜明的特色。但是目前,虽然对这些传统商业街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与更新规划,但是其现状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文从历史街区等的相关概念出发,以杭州的桥西直街和小河直街为例,通过这两个历史街区的被改造和被保护情况,结合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的规划思想,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历史街区;改造与保护;有机更新 一、引言 “城市”是历史文化的客观载体,也是社会经济的物质景观。城市建设一方面要为城市功能更新、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又要保护好各个不同时期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做到保护与发展并行。在1980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单后,针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的不足和面对旧城改造的新高潮,正式提出了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概念。至此,中国开始了历史街区的保护探索。① 二、历史街区等相关概念 何谓历史街区(Historic Districts)?城市规划理论界一般认为历史街区的标准有三:“第一,该街区内环境风貌保存完整统一,能反映出当地某一历史时期的典型风貌特色,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第二,该街区内反映历史典型风貌的居住建筑,构筑物及环境要素(道路、树木、院墙等等)基本是历史的真实遗存。第三,具有一定规模,能形成视觉的完整性。历史街区与文物保护单位不同,这是人们还要继续生活和工作”。 作为历史街区,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它由一条或几条主要街道及附属巷道构成的街巷体系作为基本框架,主要街道大多为商业性;它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形成比较连贯的传统风貌带;它承担的主要功能是居住,即使是通过规划整治之后,仍应该延续其居住功能为主的功能特征,同时可以辅助以获得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商业、文化、娱乐与旅游等服务性设施。 桥西直街,位于拱宸桥西侧,东至京杭大运河,西接小河路,北起杭州第一棉纺织厂保留仓库,南至登云桥,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拥有1112户居民和8家单位。这块历史街区曾经真实见证了清末民初地方城市建设的风貌特色,近现代工业发展轨迹,还有同时代文化特色,如民居民俗、生活方式、饮食礼仪。(图1) 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杭州市北部,地处京杭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三河交汇处。北起长征桥路,东至小河下东,南至小河与京杭运河交汇处、西至小河直街以西30米,面积为3.7万平方米。街区真实地反映了清末、民国初年运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