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工资集体协商谈判技巧知识讲解

工资集体协商谈判技巧知识讲解

工资集体协商谈判技巧知识讲解
工资集体协商谈判技巧知识讲解

工资集体协商谈判技巧

篇一:企业工会参与工资集体协商的策略和技巧

企业工会参与工资集体协商的策略和技巧

熟练运用工资集体协商的策略和技巧是成功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的关键,因此,工资集体协商的策略和技巧是各级工资协商指导员、工会干部,尤其是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具体操作的企业工会干部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一、首次工资集体协商时机的选择

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工资协商制度,必须把握好第一次谈判的时机。选择最佳时机向资方提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是成功开展首次工资集体协商的关键所在。

二、工资协商前的准备工作

1、做好舆论宣传。兼顾双方利益的

宣传为工资集体协商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2、推选协商代表,组织好协商班子。

3、做好资料搜集工作。资料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协商谈判工作成功与否。资料搜集要有针对性,越详细越好。

外部资料主要包括:①当地工资指导线;②当地市场劳动力指导价位;③当地城镇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④国内同一投资主体的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⑤本地区或其他地区同行业企业工资水平及工资集体协商的有关情况;⑥本市国有、集体、外商投资企业以及私营企业中相同行业的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和增比例等。

内部资料主要包括:①产品品种和年生产总值;②年销售总额;③年度总成本及制造费用;④中方职工工资总额及人均工资水平;⑤中方职工平均人数;

⑥中方职工年龄结构、文化结构、职务结构;⑦当年新聘用职工、临时工、借

调人员、退休反聘人员的比例及其工资总额;⑧职工加班工资总额和病、事、产、探亲假的扣减工资额;⑨出口产品比例汇兑损益;⑩利税总额及其增长情况等。

资料搜集完毕,注意做好资料的分析和整理工作,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做一些图表和计算,以保证协商资料准确无误。

4、了解职工对工资调整的要求。工资集体协商是工会代表职工而不是代替职工同经营者进行协商,因此,必须了解职工的意愿和要求。工会可通过召开座谈会、单独交谈等方式了解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同时,也要向职工介绍有关政策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使职工对工资调整的要求趋向合理。

5、拟定工资集体协商方案。根据搜集的资料和职工的要求,拟订出工资集体协商方案,包括对企业行政的反应作出预测,并拟订应对措施等。

在拟订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计划或方

案时,制订目标非常重要,一般制订目标,要分为三个层次:?希望达到的目标,是谈判者想获得的最高利益;?必须达成的目标,也就是协商的底线;?灵活机动的目标,在必要时可以放弃。把目标分为主次,使目标有了弹性,增加了协商的回旋余地。

6、先期交流,沟通情况。正式协商前,工会应就协商中的重要问题先期交流,沟通情况,了解行政的想法和打算,做好说服工作,同时提出职工方的基本要求。在先期交流沟通中,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要全部交底。

三、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应把握的原则

1、控制原则:在集体协商过程中,工会或职工代表要始终把目的放在自己要到达的目标上,想方设法使协商谈判逐渐靠近自己的目标。

2、协调原则:在集体协商过程中,工会或职工协商代表必须明确每名代表应该做什么,以及选择何种适当时机发

表看法。

3、听取原则:在集体协商过程中,工会和职工代表必须聆听和理解对方观点的内容和实质,以便捕捉所需的信息。如果企业行政方的允诺符合自己的要求,

就应该确定下来。

4、休会原则:在集体协商过程中,若双方协商陷入僵局时,应及时建议休会,以便各自做出对策选择。

四、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可运用的策略

1、双赢策略。在集体协商过程中,既要考虑职工的利益,也要兼顾企业方面的利益,使双方共同受益。

2、重点切入策略。工会在工资协商中应抓住重点,慎重地选择协商的切入点。工会在工资协商中,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工资的增长幅度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准备几种方案。并从中选择理由最充分、最有说服力,对谈判最有利的方案作为工资协商的切入点,争取满意的

结果。

3、让步策略。工资集体协商实践中,让步是使协商能够继续进行并取得协商成功的常用策略。让步涉及到众多因素,包括采用什么方式让步,什么时候让步,怎么让步等。让步的原则和策略主要有(1)一次让步的幅度不易过大,让步的节奏也不宜太快,最好是“步步为营”。

(2)不要作无谓的让步。

(3)让步要让在刀口上。

(4)让步的时间选择要恰当。

(5)提供充分理由帮助对方做出让步。

(6)双方的让步要同步进行。

有人说劳方在企业是弱者,协商中只有让步没有进步,其实不完全是这样。因此,要掌握好进退的尺度。一般认为,涉及全体员工整体利益的问题必须坚持,涉及少数人利益的问题可以暂时让步;涉及到员工工资收入增长幅度的问题要全力争取,涉及到员工一般性福利

待遇的问题可暂时放弃。

4、迂回策略。协商实际就是一种谈判,既然是谈判就不可能每个问题的看法都一致,往往会出现双方目标差距较大,争论不下,谁都不肯让步使协商难以继续的局面,也就是所谓的“僵局”。为避免出现僵局,要及时启动替代方案,来达到相同的目的,这就是迂回策略。

5、借用第三方策略。以有关问题请示政府劳动部门或上级工会,让劳动部门和上级工会讲话,促成问题的解决。

篇二:第六章第2节工资集体协商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第二节工资集体协商知识要求一、工资集体协商(一)工资集体协商的含义1、工资集体协商——是指企业工会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2、工资协议是指专门就工资事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3、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调整劳动关系运行

的重要机制。4、在劳动关系的运行中,工资的决定方式、工资制度、工资形式与水平是关系劳动关系双方利益的重大问题。(二)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简答题)1、工资协议的期限;2、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

3、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

4、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

5、工资支付办法;

6、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

7、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

8、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9、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三)工资集体协商咨询指导员1、由省一级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会议明确工资集体协商咨询指导员的任职条件工资集体协商咨询指导员由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联合推荐,经省、市劳动关系三方培训和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后,以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聘用的方式产生。工资集体协商咨询指导员、可以从社会各界从事劳动关系领域工作的学者、律

师、教师、社会工作者、企业管理工作者以及在企业直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会工作的干部等方面人士中聘用工资协商指导员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能熟练运用劳动法法律法规,熟悉相关劳动、工资方面的政策并能熟练运用政策分析处理问题。(2)了解本地区相关行业的工资水平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3)具有一定的指导和综合协调能力,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协商谈判艺术,能够熟练地组织和处理集体协商、集体合同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相关事宜。取得工资集体协商咨询指导员资格的人员,由省、市、县(市、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根据实际情况聘任为工资集体协商咨询指导员,委托同级总工会对工资协商指导员进行日常工作管理和指导。2、明确工资集体协商咨询指导员的工作职责经过培训考试合格、

接受聘任的工资集体协商咨询指导员,履行以下工作职责:(1)指导和帮助企业、基层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2)指导和帮助企业(行业)或基层工会收集职工意见、提出协商要约、拟定协商方案、研究协商策略、确定协商内容、起草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草案等,并负责收集和整理与工资集体协商相关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资料、数据和信息。(3)受市、县(市、区)或乡镇(街道)协调劳动关系三方的委派,接受企业(行业)或基层工会委托,作为工资集体协商正式代表,全过程参与工资集体协商,跟踪了解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履行落实情况,帮助企业建立适应行业、企业特色的工资分配制度。(4)为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供咨询服务,并在聘任单位的领导下,对工资集体协商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研究。

3、确定工资集体协商咨询指导员的义务(1)坚持认真执行国家收入分配

政策,坚持客观、公正、维护企业整体利益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相一致的原则。(2)真实反映所委托方的意愿,维护委托方合法权益,及时与委托方沟通情况。(3)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中产生的矛盾,认真负责地进行调解,避免突发性事件和冲突事件发生,并及时向上级组织报告,维护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和社会稳定。(4)严格保守商业秘密,不得向外界泄露工资集体协商中涉及的有关秘密信息等。(四)社会协商在我国,集体合同制度实施的是以基层集体合同为主导的体制,因而工资集体协商通常在一家企业的范围内进行。但是,在一些行业,如饮食服务业、修理行业、商业零售行业;以及在一些地区,如城市街道或中小城市中,小微企业众多,雇员比较分散,工会的组建率也比较低,为了更好地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工资集体协商可以超出企业范围,在同一地区相关企业内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此类工

资集体协商被称为社会协商。二、工资指导线制度的含义和作用(一)工资指导线制度的含义工资指导线制度它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工资总量和水平,调节工资分配关系,指导工资增长,指导企业工资分配的办法、规定的总称。目的——是调整、规范工资分配关系,逐步提高工资水平,保证所有的劳动者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公平。适用——各类企业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各类人员均应列入执行工资指导线的范围。工资指导线的作用1、为企业集体协商确定年度工资增长水平提供依据,有利于企业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2、引导企业自觉控制人工成本水平。政府在工资的宏观调控方面总的原则:(1)实施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经济效益的增长(2)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3)在工资的调控上由总量控制向水平控制转变,实施工资指导线制度有利于实现这种转变。3、完

善国家的工资宏观调控体系,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企分开”。三、制定工资指导线应遵循的原则1、工资指导线的制定应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工资增长的总体要求,坚持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的原则。2、国家不实行全国统一的工资指导线标准,允许各地根据其具体情况确定当地工资指导线水平,即使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不同行政区域也可以有不同的工资指导线水平。3、制定工资指导线实行协商原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工会、企业家协会研究制定,并将当年工资指导线方案报劳动保障部审核后,经地方政府审批,由地方政府颁布。’四、工资指导线的主要内容(一)经济形势分析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分析;本地区上一年度经济增长、企业工资增长分析;本年度经济增长预测以及与周边地区的比

较分析。工资指导线意见工资指导线有三条线:上线,基准线,下线。1、工资指导线上线:也称预警线,是对工资增长较快、工资水平较高企业提出的预警和提示。在符合“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实际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的原则下,工资增长水平不宜突破的警戒线两低于原则2、工资指导线基准线:是年度货币工资平均增长目标,是对生产经营正常、有经济效益的企业合理的工资增长水平。’3、工资指导线的下线:主要适用于经济效益较差或亏损企业,这类企业的货币平均工资增长在工资指导线适用的年度内允许零增长或负增长,但向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劳动者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五、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内容和意义(一)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内容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形式两种形式:年工资收入和月工资收入

建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做法。(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意义1、建立并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能够为劳动力市场机制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提供条件。2、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有利于政府劳动管理部门转变职能,由直接的行政管理,转为充分利用劳动力市场价格信号,指导企业根据劳动力供求状况和市场价格,合理确定工资水平和各类人员工资关系,形成企业内部科学合理的工资分配体系。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是政府向社会公布的一种劳动力工资价格信号,它只具有指导性,不具有指令性3、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有利于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调节地区、行业之间的就业结构,使劳动力价格机制与劳动力供求机制紧密结合,构建完整的劳动力市场体系。4、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可以为新办企业在确定雇员初始

工资水平时提供参考,也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工资水平提供参考依据。企业劳动关系双方在参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时,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关系:其一是指导价位与企业短期货币工资决定方式的关系。其二是指导价位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其三是指导价位与“两低于”原则的关系。工资总额增长速度应低于经济效益增长速度,平均工资增长速度应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能力要求一、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一)工资集体协商代表的确定工资集体协商代表的确定程序与集体协商代表的确定程序是一致的。工资集体协商代表应依照法定程序产生雇员一方由工会代表,未建立工会的企业,由雇员民主推举代表,并得到半数以上雇员同意雇主一方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和法定代表人指定的其他人员担任各方代表人数对等,每方至少三名协商双方应各自确定一名首席代表,在协商期间轮流担任协商会议执行主席,负责工资集体

协商有关的组织工作,并对协商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提出处理建议雇员一方的首席代表应当由工会主席担任,工会主席也可以书面委托其他雇员方面的代表作为首席代表;未成立工会的,由雇员集体协商代表推举雇主一方的首席代表应当由法定代表人担任,法定代表人也可以书面委托其他雇主方面的代表作为首席代表协商双方均可书面委托本企业以外的专业人士作为本方协商代表,但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的1/3 由企业内部产生的协商代表参加工资集体协商活动,应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原来所享受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保险福利待遇不变协商代表应遵守双方确定的协商规则,履行代表职责,并负有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的责任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施步骤(简答题)劳动关系双方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对方提出工资集体协商的要求,其步骤如下:1、提出方应事先向另一方提出书面的协商意向书,明确协商的时间、地点、内容等;

另一方接到协商意向书后,应于20日内予以书面答复,并与提出方共同进行工资集体协商。2、在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协商双方有义务按照对方的要求,在协商开始前5日内,提供与工资集体协商有关的真实情况和资料。3、协商形成的工资协议草案,应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审议。4、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由企业行政方制作正式工资协议文本,经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盖章后成立。(三)工资协议的审查1、工资协议签订后10日内,由企业将工资协议一式三份及说明,报送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2、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收到工资协议15日内,对协商双方代表资格、工资协议条款内容和签订程序进行审查。若对工资协议无异议,应及时向协商双方送达《工资协议审查意见书》,工资协议即行生效;如对工资协议有修改意见,则应将修改意见在《工资协议审查意见书》中通知协商双方,双方应就修改意见及

时协商,修改工资协议,并重新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3、工资协议报送15日后,协商双方未收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资协议审查意见书》,视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该工资协议即行生效。4、在接到已经生效的工资协议后,协商双方应于5日内,以适当形式向双方人员公布。(四)明确工资协议期限(一)信息采集1、信息采集——主要通过抽样调查方法取得。数据资料的采集是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2、调查范围——包括城市行政区域内的各行业所有城镇企业,采取等距抽样办法抽取企业。3、调查内容——上一年度企业中有关职业在岗职工全年工资收入及有关情况。4、调查时间——每年一次。价位制定1、工资指导价位的制定——是将同一职业调查全部的职工工资收入从高到低进行排列,对有关数据进行检查、分析及做必要调整后,分别确定本职业工资指导价位的高位数、中位数和低位数。高位数——指工资收入数

列中前一定百分比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为处于工资收入数列中间位置的数值;低位数——为工资收入数列中后一定百分比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2、考虑指导价位差别的因素(1)同一职业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水平的高、中、低之分:是由企业经济效益、企业规模、企业经济类型以及不同层次的劳动者等因素决定的。(2)不同地区工资指导价位的差异: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就业状况、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制约。3、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低位数不同于最低工资标准(1)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是按照法定程序,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制定,其实施具有法律约束力;最低工资标准只能有一个。(2)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低位数——是市场自然生成的;对不同职业来讲是不同的。4、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制定应注意以下几点:(1)坚持市场取向原则。依据市场上劳动力供求关系、就业状况、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汇总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笔记二 第一节土地的概念 (一)土地的基本定义(掌握) 目前,从土地管理的角度分析,比较公认的土地定义是: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地貌、土壤、岩、水文、气候和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种种活动结果。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土地是综合体。 2、土地是自然的产物。 3、土地是地球表面具有固定位置的空间客体。 4、土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 5、土地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活动结果, 二、土地的特性(掌握) 土地的特性,包括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土地的自然特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属性;土地的经济特性则指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面表现的特性。 (一)土地的自然特性 1、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2、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3、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4、土地永续利用的相对性。 (二)土地的经济特性 1、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这一特性有两层含义:首先, 供给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其次,特定地区,不同用途的土地面积也是有限的,往往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各类用地的需求,从而出现了土地占有的垄断性这一社会问题和地租、地价等经济问题。由于土地的稀缺性所引起的土地供不应求现象,造成了地租、地价的昂贵,迫使人们节约、集约地利用土地,努力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生产力。 2、土地用途的多样性。 3、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 4、土地增值性。 5、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三、土地的功能(熟悉) (一)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二)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 四.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了解) (一)土地面积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虽然我国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土地而积只有11.7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而且耕地、林地和草地的人均占有量都远低于界平均数,分别为世界平均数的42.4%,11.6%和1/3强。 (二)后备土地资源有限。宜农荒地只有5亿亩,其中可开垦为耕地的仅有1亿亩,而且这1亿亩土地大多分布在边远地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蛩兀枰隙嗟耐蹲史侥茏魑┮涤玫亍?/P> (三)土地类型多样,山地多于平地。全国山地占33%,高原占26%,丘陵地占10%,三项合计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9%;盆地占19%,平原占12%,两项合计占全国土地的31%,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高原占我国土地面积的25%,不宜于发展农林牧业。 (四)农地分布不均匀。我国右90%以上耕地、林地和水域分布在东南部的湿润、半湿润地区(该区土地面积,与全国的32.2%),其余10%的耕地、林地和水域分布于全国其它67.8%的地区。这种分布格局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不利,形成了东南以农用地为主,西北以特用地为主的两大区域。 (五)森林覆盖率低,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2.7%,美国为34%,原联为36%,日本为68%,瑞典为57%,德国为30%,世界平均为22%;人均森林面积我国为1.8亩,美国为22亩,原联为50亩,日本为4亩,瑞典为45亩,德国为2亩。无论是森林覆盖率还是人均林地,我国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门本、德国等人口密度较大的。 (六)土地质量较差。在现有的耕地中,有1/3以上为低生产力土地,包括盐地、红壤丘陵地、水土流失地、风沙干旱地和涝洼地等。解放初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km2(17.4亿亩),虽然至今已治理了40万KM2(6亿亩),但根据卫星测算结果,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50万山(X.5亿亩),仍在不断扩大。目前,全国有1/3的草场处于退化之中,每亩产草量由原来的200kg减少到50—100 kg。我国约有沙漠化土地17万km2,其中:历史上形成的为12万km2,近半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为5万km2,还有潜在沙漠化土地15.8万km2,两者共32.8万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4%。我国盐碱地估计有5亿亩,农作物单产不足百斤。此外,还有大量的“三废”污染地。 (七)水土资源不平衡。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000多亿M2。长江、珠江、浙、闽、台及西南诸河流域的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82.3%,而这些地区的耕地,仅占全国耕地的36%;黄河、淮河及其它北诸河流域水量约占全国总水量的17%,而耕地却占全国的63.7%。

工资集体协商合同(标准版).docx

编号:_________________ 工资集体协商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和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企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广东省实施〈工会法〉办法》、《广东省集体合同条例》、《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相关规定,结合公司经济状况、市场物价指数以及职工工资情况,公司与职工代表经过充分协商,签订本协议,并共同遵守。 第一条本协议期限自年月至年月。 第二条工资协议 1、工资制度:公司实行(岗位工资制、动态结构工资制和岗位效益年薪制)等。 2、工资标准:工资最低标准为元/月。 3、工资分配形式 (1)岗位工资制月收入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计件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组成。 (2)承包单位的分配形式由承包者根据效益确定,但从业人员工资不得低于

最低工资标准。 (如公司正职元/月;副职元/月;中层正职元/月;中层副职元/月;办事员1类元/月;办事员2类元/月。) 4、工资目标 公司上年工资总额万元,预计本年工资总额达到万元,比上年增长%.推行工资总额增长与企业经济效益相挂钩。 5、工资支付办法 公司于每月日前以形式足额支付全体员工的工资。 6、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办法 根据《劳动法》第六十二条、第五十一条、劳部发[1994]489号《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一条、国发[1996]77号和《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的相关规定执行。 (1)产假、晚婚假、丧假、工伤假的准天数: a、符合计划生育规定、产假为90天,难产者增加15天,多胞胎增加15天;晚婚假10天;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土地管理概述 (6) 第一节土地的概念与特性 (6) 一、土地的概念 (6) 二、土地的特性 (7) 第二节土地资源构成及特点 (7) 一、土地资源构成及分布 (7) 二、土地资源特点 (8) 第三节土地管理的内涵与原则 (8) 一、土地管理的概念与性质 (8) 三、土地管理的职能和主要内容.. 9 四、土地管理的基本原则 (10) 第四节土地制度与政策 (10) 一、土地制度 (10) 二、土地政策 (12) 第五节土地管理体制 (12) 一、土地管理体制的含义 (12) 二、现行土地管理体制: (13) 第六节建国以来土地管理的演变历程 (13) 第七节土地管理与社会发展 (13) 一、土地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13) 二、土地管理在社会发展的中作用 (13) 第二章土地经济理论 (14) 第一节土地的供给与需求 (14) 一、土地的供给 (14) 二、土地的需求 (14) 三、土地供求关系 (15) 第二节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与土地集约利用 (15) 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内涵 (15) 二、土地报酬曲线之间的关系以及 报酬三阶段分析 (15) 三、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对集约利用 的制约作用 (16) 第三节规模经济原理与土地规模利用 (17) 一、规模经济和规模经济原理。 17 第四节地租理论 (18) 一、地租概述 (18) 第五节土地金融与土地税收 (21) 一、土地金融 (21) 二、土地税收 (22) 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24) 第一节土地利用与土地利用规划 (24) 一、土地利用的涵义 (24) 二、土地合理利用的准则 (24) 三、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 (25) 四、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 (25) 五、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 (25) 六、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25) 七、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 (26)

土地估价师考试试卷(1)土地管理基础知识

土地估价师考试试卷(1)土地管理基础知识此部分由100道标准化试题构成,每一道题后有三或四个备选项,请将你认为正确的一个选项的代号填在空白处,每题1分,共:10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1.土地的供给可分为_______。 A.弹性供给和元弹性供给;B.国家供给和社会供给;C.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D.划拨和征用 2.土地资源的总供给受______能提供的总量限制。 A.地球表层陆地B.地球表层空间C.地球表层空气D.地球总面积。 3.土地关系是指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上人们在利用土地过程中发所生的______之间的关系。 A.人与人B.人与地C.地与地D.土地使用者与所有者4.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______理论的。 A.土地使用B.地租C.价值 5.地价税是以______为课征对象。 A.土地B.地价C.土地所有者D基准地价 6.田赋是以______为课征标准,按年定期征收的一种土地税。 A.田地面积B.田地C.土地收益D.田上赋税 7.《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是______在19xx年4月1日发布的。

A.国务院B.农业部C.国家土地管理局D.国家税务总局 8.报酬递减规律所指的报酬递减是指______递减。 A.平均报酬B.总报酬C.边际报酬D.临界报酬 9.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是 A.均不受限制的B.均受一定限制的C.所有权不受限制,使用权受一定限制D.以上答案都不对 10.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是______改革。 A.土地所有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B.土地所有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 C.土地所有制度D.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 11.地籍最早是为______而建立的一种田赋清册或簿册。 A.产权B.不同用途C.征税D.土地估价 12.地籍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______两部分工作。 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B.土地条件调查C.地籍测量 13.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一级地类共有______个。 A.10 B.6 C.8D.7 14.土地权属调查的内容包括:宗地权属状况调查和______调查,以及土地使用状况调查。 A.界址认定B.权源C.权属性质D.土地面积 15.土地登记的主要内容中的”土地位置”是指土地的______。 A.座落B.四至C.座落和四至D.土地所处地段的优劣。

工会基本知识230题

工会基本知识230题 一、基本常识题 1. 中国工会会徽,选用哪两个汉字,经艺术造型呈圆形重叠组成,并在两字外加一圆线,象征着什么?答:“中”、“工”两字;象征“中国工会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团结统一”。 2. 中国工会会徽为圆形,会徽的底和选用“中”、“工”两字组成的主体图案分别是什么颜色?答:红色和金色。 3. 某人与用人单位准备签定2年劳动合同并约定1个月的试用期,请问该试用期是否包含在2年的劳动合同期限内?答:是。 4. 什么情况下劳动者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答: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或竞业限制约定的。 5.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履行中拒绝用人单位的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能视为违反劳动合同吗?答: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 6. 劳动者提前多长时间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答:30日。 7.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多长时间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答:3日。 8.《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议》是在什么时间、什么会议上通过的?答:2005年7月;全国总工会十四届六次主席团会议。 9.《劳动合同法》自什么时候起施行?答: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10. 省(市)自治区以下各级工会接受地方党组织和上级工会的双重领导,以谁的领导为主?答:地方党组织。 11.《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规定,会员多少人以上的企业建立工会委员会?答:25人。 12. 企业工会具备法人条件的,依法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谁是法定代表人?答:工会主席。 13.《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规定,会员在多少人以下的企业工会应召开会员大会?答:100人。 14. 大型企业工会经上级工会批准,可设立什么机构,负责工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答:常务委员会。 15. 职工多少人以上的企业工会依法配备专职工会主席?由同级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工会主席的,应另外配备什么职务?答:200人;专职工会副主席 16.《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规定,哪些人不能作为本企业工会委员会成员的人选? 答:企业行政负责人、合伙人及其近亲属。 17. 负责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日常工作的工作机构是什么? 答:企业工会。 18. 区域性和行业性的企业联合工会或工会联合会的工会主席候选人,可由上一级工会同有关方面协商,经过哪些方式确定,经过3个月工作试用期满后,再履行民主选举程序?答:招聘、选聘、委派等方式。 19. 按照有关规定,企业提取职工教育培训费用和劳动竞赛奖励经费占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比分别是多少? 答:1.5%至2.5%;1%。 20.《企业工会工作条例》是根据什么制定的?答:根据《工会法》、《劳动法》和《中国工会章程》制定。 21. 工会组织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什么?答:建立工会组织,发展会员。(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 22. 劳动者加入工会成为会员,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答:一是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二是承认中国工会章程。 23. 全国各级工会组织普遍开展的“双爱双评”活动中,“双爱”“双评”分别是指什么?答: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及法规测试题.doc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与法规模拟测试 一、判断题(共10 题,题号1-10,请判断各题说法正确或错误,并将答题卡相同题号对应 的符号涂黑,正确涂“√”,错误涂“×”。每题 1 分,共10 分。判断错误每题倒扣 1 分,最多扣至判断题总分为0) 1.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 水面等。( ) 2.1987 年,颁布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城镇土地有偿使用走 上法制化的轨道。( ) 3.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是指依靠增加物质和劳动投入来提高土地收益的利用方式。( ) 4.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图的比例尺大多是大于1:1 万的;而对于土地利用详细 规划和专项规划,布局调整大多是在大比例尺上进行,其比例尺通常小于l:1 万。( ) 5.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只能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 空闲用地。( ) 6.因为土地使用权划拨的特点是无偿无限期使用,所以支付了土地征用补偿、安置等费 用的土地不属于划拨土地。( ) 7.土地的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是土地市场运行机制的核心。( ) 8.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市场是土地一级市场,其主要市场活动是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 份,将土地使用权按规划要求和投资计划及使用年限,出让给土地使用者或开发商。( ) 9.有基准地价的地区,协议出让最低价不得低于出让地块所在级别基准地价的50%。( ) 10.《物权法》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 ) 二、单项选择题(共40 题,题号1~40,每题有a、b、c、d 四个备选项,其中只有一个 符合题意,请选择并将答题卡相同题号对应的字母涂黑。每题1 分,共40 分。选错不得分,不倒扣分) 1.《土地管理法》规定,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不包括( )。 a.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 b.工矿用地 c.交通水利设施用地 d.农田水利用地 2.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为70 年,原土地使用者使用20 年后转让,受让 人的使用年限只有()年。 a、20 b.30 c.50 d.70 3.土地上承租人投资建造的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归( )所有。 a.国家 b.出租人 c.承租人 d.出租人和承租人共同共有 4.( )年颁发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案草案》,明确了农村集体土地的范围,基 本形成了适应计划经济需要的土地管理体制。。 a.1960

土地管理专业知识

土地管理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土地规划、测量、地籍管理、土地利用与管理等 土地资源管理学专业考试相关知识(事业单位考试专用) 土地的概念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土地的含义(概念)①土地是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②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③土地的性质和功能取决于各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④土地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全部土地,或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土地是我们所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总称,它包括了一切类型的土地;而土地资源则是从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的角度来阐述其具体涵义,它的分类一般要经过对土地的资源价值和利用功能的评价以后,才能确定其是一种什么样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在不断扩大。即是:土地资源包含于土地。土地的特性(简答或填空)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土地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土地与景观、环境的区别与联系景观指土地的具体一部分,与土地存在外延上从属关系;土地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景观强调其美学、生态价值及长期效益;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以实体或非实体形式存在。景观是指构成人类环境的实体部分。土地资源学的概念土地资源学是资源科学和土地科学的重要分支科目,它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类型与特征、数量与质量、调查与评价,以及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与管理等诸问题的一门综合学科。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6 个方面)(1)土地资源学基础理论研究(2)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4)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潜力(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6)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四种)1(土地)系统分析方法2现代技术应用方法。(3S 技术:GIS、RS、GPS)3景观生态分析方法4社会经济分析方法构成土地资源的自然要素: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土壤、生物等地学因素填空主要是一种区域性因素地学因素往往是使区域内的光温水土四大要素在大的气候规律控制下进行的重新组合分配土壤要素特征分析有 7 个指标土壤剖面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肥 可容性盐类土壤 PH 植土壤石灰质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水(降水)三个方面。、温(热量)评价某一地区的太阳辐射条件可用: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衡量热量特征的指标主要有:温度、积温、无霜期在农业上较有意义的温度衡量指标有:≥0℃农耕期;≥5℃喜凉作物的起始温度;≥10℃喜温作物的起始温度,又称活动温度;≥15℃喜温作物的安全生长期积温:连续大于等于某一温度( 0℃、 10℃)起到连续小于等于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 目录 1、集体协商指导员制度依据 (1) 2、集体协商指导员管理: (1) 3、集体协商指导员与一般工会干部和职工协商代表 相比的势: (1) 4、集体协商指导员和职工协商代表的区别 (2) 5、集体协商指导员的要求: (3) 6、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的条件: (3) 7、集体协商指导员的作用: (4) 8、集体协商指导员的义务 (5) 9、集体协商指导员应掌握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6) 10、集体协商指导员的工作原则 (7) 11、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在协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9) 12、集体协商指导员参与集体协商工作的主要途径和法10 13、集体协商指导员的主要职责 (11) 14、集体协商业务培训内容 (12)

1、集体协商指导员制度依据 2000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2008年、2012年5月,全国总工会下发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对专职指导员的基本要求、主要职责、选聘条件和办法、管理制度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2、集体协商指导员管理: 集体协商指导员是由工会组织领导、聘用和管理,负责指导、帮助和参与基层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方或企业代表组织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人员。 3、集体协商指导员与一般工会干部和职工协商指导员相比的优势: 1、能力素质。集体协商指导员熟悉国家和地方的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具有依法依规协调劳动关系的能力和政策水平;熟悉企业情况,具有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工作经历;熟悉工会工作,具有一定的协商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民情民意,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在协商中敢于表达职工的诉求,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综合辨析能力,能够在协商中为职工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更好的解决“不敢谈”、“不会谈”、“不善谈”等问题,提高集体协商质量和水平。 2、整合职工诉求。不同职工的利益诉求差异性较大,集体协商指导员能够将职工的不同诉求集中和统一起来,指导和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相关法规与制度 §1、1 增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一.建筑法——《中华人民共与国建筑法》 1.建筑许可 ①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与程序批准开工报告的建筑工程,不再领取施工许可证; ②申请施工许可证应具备的条件: a)已办理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 b)在城市规划区里的建筑工程,已取得规划许可证; c)需要拆迁的,其拆迁进度符合施工要求; d)已经确定建筑施工单位; e)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 f)有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具体措施; g)建设资金已经落实; h)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她条件。 ③施工许可证的有效期限:建设单位应自领取许可证之日起3个月内开工,延期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3个月。既不 开工又不申请延期或延期超时的,许可证自动废止。 ④在建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设单位应自中止施工之日起1个月内,向发证机关报告,并做好维护管理工作。 ⑤批准开工的建筑工程因故不能按期开工超过6个月的,应重新办理开工报告批准手续。 2.建筑工程承发包 ①联合承包:联合承包的各方对承包合同承担连带责任,并应按资质等级低的单位的业务许可范围承揽工程;将共同 投标协议连同投标文件一并提交; ②除总承包合同已约定的分包外,须经建设单位认可; ③但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她人,或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全部转 包给她人;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④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按总承包合同约定对建设单位负责,分包单位按分包合同约定对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 与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3.建筑工程监理 实施建筑工程监理前,建设单位应将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监理内容及监理权限,书面通知被监理的建筑施工企业; 4.建筑安全生产管理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与群防群治制度

全国土地估价师考试试卷(1)土地管理基础知识

全国土地估价师考试试卷(1)土地管理基础知识 此部分由100道标准化试题构成,每一道题后有三或四个备选项,请将你认为正确的一个选项的代号填在空白处,每题1分,共:10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1.土地的供给可分为_______。 A.弹性供给和元弹性供给;B.国家供给和社会供给;C.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 D.划拨和征用 2.土地资源的总供给受______能提供的总量限制。 A.地球表层陆地B.地球表层空间C.地球表层空气D.地球总面积。 3.土地关系是指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上人们在利用土地过程中发所生的______之间的关系。 A.人与人B.人与地C.地与地D.土地使用者与所有者 4.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______理论的。 A.土地使用B.地租C.价值 5.地价税是以______为课征对象。 A.土地B.地价C.土地所有者D基准地价 6.田赋是以______为课征标准,按年定期征收的一种土地税。 A.田地面积B.田地C.土地收益D.田上赋税 7.《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是______在1987年4月1日发布的。 A.国务院B.农业部C.国家土地管理局D.国家税务总局

8.报酬递减规律所指的报酬递减是指______递减。 A.平均报酬B.总报酬C.边际报酬D.临界报酬 9.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是 A.均不受限制的B.均受一定限制的C.所有权不受限制,使用权受一定限制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0.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是______改革。 A.土地所有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B.土地所有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 C.土地所有制度 D.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 11.地籍最早是为______而建立的一种田赋清册或簿册。 A.产权B.不同用途C.征税D.土地估价 12.地籍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______两部分工作。 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B.土地条件调查C.地籍测量 13.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一级地类共有______个。 A.10 B.6 C.8 D.7 14.土地权属调查的内容包括:宗地权属状况调查和______调查,以及土地使用状况调查。 A.界址认定B.权源C.权属性质D.土地面积 15.土地登记的主要内容中的"土地位置"是指土地的______。 A.座落B.四至C.座落和四至D.土地所处地段的优劣

工资集体协商谈判技巧知识讲解

工资集体协商谈判技巧 篇一:企业工会参与工资集体协商的策略和技巧 企业工会参与工资集体协商的策略和技巧 熟练运用工资集体协商的策略和技巧是成功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的关键,因此,工资集体协商的策略和技巧是各级工资协商指导员、工会干部,尤其是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具体操作的企业工会干部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一、首次工资集体协商时机的选择 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工资协商制度,必须把握好第一次谈判的时机。选择最佳时机向资方提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是成功开展首次工资集体协商的关键所在。 二、工资协商前的准备工作 1、做好舆论宣传。兼顾双方利益的

宣传为工资集体协商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2、推选协商代表,组织好协商班子。 3、做好资料搜集工作。资料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协商谈判工作成功与否。资料搜集要有针对性,越详细越好。 外部资料主要包括:①当地工资指导线;②当地市场劳动力指导价位;③当地城镇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④国内同一投资主体的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⑤本地区或其他地区同行业企业工资水平及工资集体协商的有关情况;⑥本市国有、集体、外商投资企业以及私营企业中相同行业的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和增比例等。 内部资料主要包括:①产品品种和年生产总值;②年销售总额;③年度总成本及制造费用;④中方职工工资总额及人均工资水平;⑤中方职工平均人数; ⑥中方职工年龄结构、文化结构、职务结构;⑦当年新聘用职工、临时工、借

调人员、退休反聘人员的比例及其工资总额;⑧职工加班工资总额和病、事、产、探亲假的扣减工资额;⑨出口产品比例汇兑损益;⑩利税总额及其增长情况等。 资料搜集完毕,注意做好资料的分析和整理工作,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做一些图表和计算,以保证协商资料准确无误。 4、了解职工对工资调整的要求。工资集体协商是工会代表职工而不是代替职工同经营者进行协商,因此,必须了解职工的意愿和要求。工会可通过召开座谈会、单独交谈等方式了解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同时,也要向职工介绍有关政策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使职工对工资调整的要求趋向合理。 5、拟定工资集体协商方案。根据搜集的资料和职工的要求,拟订出工资集体协商方案,包括对企业行政的反应作出预测,并拟订应对措施等。 在拟订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计划或方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土地可持续利用制约因素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土地可持续利用制约因素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城镇人均住宅面积已由1997年末的17.6平方米提高到2002年末的22平方米,则这期间城镇人均住宅面积年平均增长.【2004年考试真题】 A:4.6% B:3.8% C:5.0% D:5.7% E:土地 2、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有__。 A.城市市区的土地 B.城市郊区的土地 C.农村中依法没收、征用、征收、征购,收归国有的土地(依法划定或者确定为集体所有的除外) D.国家未确定为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山岭、荒地、滩涂、河滞地以及其他土地 E.国家已确定为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山岭、荒地、滩涂、河滩地以及其他土地 3、根据作物吸收肥力的难易程度不同,可将土地肥力分为()。 A.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 B.经济肥力和有效肥力 C.经济肥力和潜在肥力 D.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 4、某企业出资150万元购建一厂房,预计可使用20年,净残值为10万元,若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则月折旧额为万元。 A:7.00 B:1.25 C:14.94 D:0.58 E:土地 5、A市两个定级单元B、C的级别分别为5级、6级;D市的某个定级单元E 的土地级别为4级,关于B、C、E三个定级单元土地质量比较正确的判断是。A:E<B<C B:C<B<E C:C<B,B、C与E不可比 D:B<C,E与C不可比 E:合法性 6、目前我国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项目用地的获取方式以为主.【2007年考试真题】

A:行政划拨 B:招标出让 C:拍卖出让 D:挂牌出让 E:土地 7、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估算工程量和总造价 B:规定建筑后退红线距离 C: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 D: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E:土地 8、某宗地(丘)有5个界址点,其坐标分别为11(5,1)、J2(6,1)、J3(4,4)、J4(2,2)、J5(3,1),则该宗地的面积数值为.【2006年考试真题】 A:6.5 B:7.5 C:13.0 D:15.0 E:土地 9、下列用地在城市用地中占比例最大的是用地。 A:居住 B:工作 C:商业 D:绿地 E:时间因素 10、以下__方法不适宜地租量的求取。 A.从房租中分离出地租 B.从地价中求出地租 C.从土地开发成本中求出地租 D.用类似剩余法的方法求出地租 11、根据《农用地估价规程》,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可以采用的技术路线包括()。A.级差收益测算法 B.样点地价平均法 C.定级指数模型法 D.标准田法 E.样地法 12、市场比较法以替代关系为途径,所求得的价格称。 A:收益价格 B:替代价格 C:比准价格 D:等同价格 E:合法性 13、预收账款是按合同规定向购买单位预收的货款,它属于__。 A.长期负债 B.或有负债

土地管理基本知识

土地管理基本知识 课前准备: 一主要思考: 1土地管理的概念; 土地管理的概念可以这样描述,国家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为维护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综合性活动。其本质是对土地的行政管理。这一概念包括6个方面的含义: ①土地管理的主体是国家。②土地管理的客体是土地,以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地、地与地之间的关系。③土地管理的目的是维护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目标是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④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管理土地。⑤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⑥土地管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其目的和特点受社会环境的制约,特别受社会制度、土地制度的制约。 2征地和转地含义,土地征用费的构成; 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批准,并依法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收归国有的行政行为。国家行政机关有权依法征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土地等。 土地转让有两种情况: 1、土地所有人将土地所有权有偿或无偿地转移给他人。有偿的是买卖,无偿的是赠与或遗赠。土地转让行为只能发生在土地私有制的社会里,我国在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土地变私有制为公有制,因而不允许土地转让。但是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受让人仅对土地享有使用权,而所有权仍属于国家或集体。 2、在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情况下,土地转让指承包人自找对象,由第三者代替自己向发包人履行承包合同的行为。转让的合同内容虽无改变,但是变更了承包人,终结了原承包人与发包人的权利义务关系,确立了受让人与发包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时,承包方与第三者应订立书面协议。 3批地的含义和供地的方式; 土地供应的含义及土地供应的三种基本方式 土地供应关系到政府的房地产调控、关系到国有土地的有效利用,对国计民生至关重要。那么,土地供应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供应方式又有哪些? 土地供应 土地供应指地方政府第二年准备投放到土地市场上以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土地数量,以及土地的位置、用途、土地规划利用条件等内容的总称。 供地方式:

2008年《土地管理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第1题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的职权之一。() 第2题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协调,在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利用应当符合城市规划。() 第3题建设用地是指已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第4题知悉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包括持有公司lO%以上股份的股东。() 第5题土地使用权是从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一项权利。它具体表现为土地使用人对土地享有使用权、出租权、转让权和抵押权。() 第6题建设用地具有土地利用逆转相对困难性特征,所以不要轻易将建设用地转为农业用地。() 第7题如果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较少和公司规模较小,可不设董事会,只设一名执行董事,执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同时,可不设监事会。() 第8题由于在物理形态上房屋不能离开土地而存在,因此房屋产权和土地产权是不可分的。() 第9题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第10题农用地转用批准权属于国务院,而征用土地权限属于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的先由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再由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征用土地和建设用地划拨。( ) 第11题土地出让合同中所规定的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抵押条件由出让方制定。( ) 第12题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土地自然要素的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 第13题国家建设重点工程、城市建设,乡镇企业、农村居民建房,占用耕地的都必须履行开恳耕地的义务,但国务院批准免除的例外。() 第14题建设用地政策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制定。() 第15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个多层次的规划体系。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规划按行政区域分为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市(地)级、县(市)级和乡(镇)级5个层次。() 第16题建设用地区位的优劣可以随着周围环境和土地用途的改变而改变,这就是土地区位的相对性。() 第17题土地政策的政治性是指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符合其阶级要求的土地制度而制定的。()

工资集体协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 《专业技能》精讲班 第五章薪酬管理 第二节工资集体协商 【知识要求】 本节需要明确工资集体协商的含义、内容;工资集体协商咨询指导员的任职条件、工作职责和义务;工资指导线制度的含义、作用和主要内容,制定工资指导线的原则;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内容和意义;掌握工资集体协商以及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定程序和方法。主要题型为单选、多选,分值约为2-3分;专业技能部分,出题概率较低。 【知识点】 一、工资集体协商 (一)工资集体协商的含义 含义:是指企业工会(雇员)代表与企业(雇主)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工资协议:专门就工资分配事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调整劳动关系运行的重要机制 (二)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 (1)工资协议的期限 第一条本协议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2)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 第二条企业根据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则,结合本企业的特点,确定企业的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具体是: ①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企业内部工资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企业工资分配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 第三条本着职工工资总额增长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相一致的原则,以企业上年经济效益增长率为

基数,本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随之上下做相应的浮动,在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情况下,职工工资也要有相应的增长,在企业效益不佳时,允许企业适度降低职工工资标准。 (4)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 第四条奖金、津贴、补贴分配形式:____________ (5)工资支付办法 第五条企业每月日以货币形式按月足额发放职工工资,如遇节假日则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企业在支付工资时应向职工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6)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 第六条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协议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对协议进行修改或变更: ①国家法律、规定有重大变化,如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等; ②企业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变化,工资协议中部分条款难以履行时; ③本地区或同行业员工平均工资水平发生较大变化。 (7)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 第七条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协议双方协商一致,可以提前终止协议: ①企业破产或濒临破产; ②协议双方发生重大对抗,致使企业生产经营不能正常运行; ③发生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8)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 第八条违约责任:①由于甲乙双方中任何一方的过错造成协议不能履行或部分条款不能履行,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法律责任;如属双方的过错,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别承担法律责任;②因不可抗拒因素造成不能履行协议或一方受损害的,可不承担法律责任;③甲乙双方中任何一方违反协议时,应按国家规定承担违约责任;④甲乙双方中任何一方违反协议,给对方造成损害的,应根据后果和责任,按国家有关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9)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九条本协议未尽事宜或条款与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有抵触的,按国家和省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一份,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和企业上级工会组织各一份。 (三)工资集体协商咨询指导员 1. 由省一级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会议明确工资集体协商咨询指导员的任职条件

土地管理系统基础知识精彩试题(1)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试题(1) 一、判断题(共10题,题号1-10,请判断各题说确或错误,并将答题卡相同题号对应的符号涂黑,正确涂“√”,错误涂“×”。每题1分,共10分。判断错误每题倒扣1分,最多扣至判断题总分为0) 1.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答案:√ 解析: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2.1987年,颁布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城镇土地有偿使用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答案:× 解析:1990年,颁布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城镇土地有偿使用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3.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是指依靠增加物质和劳动投入来提高土地收益的利用方式。() 答案:× 解析: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是指依靠外延扩,通过增加土地面积来满足获取土地收益的方式。集约型土地利用方式,是指依靠增加物质和劳动投人来提高土地收益的利用方式。 4.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图的比例尺大多是大于1:1万的;而对于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布局调整大多是在大比例尺上进行,其比例尺通常小于l:1万。()答案:× 解析: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图的比例尺大多是小于1:1万的;而对于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布局调整大多是在大比例尺上进行,其比例尺通常大于l:1万。 5.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只能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空闲用地。() 答案:× 解析:《土地管理法》第62条第2款规定: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空闲用地。因此并非“只能”。 6.因为土地使用权划拨的特点是无偿无限期使用,所以支付了土地征用补偿、安置等费用的土地不属于划拨土地。()

土地利用与管理知识点

1、土地的涵义是地球表层的陆地部分。公认: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地貌、土壤、岩石、 气候和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集合体,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种种活动规律。 2、城市城市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整体。人口较稠密且具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的地区称为 城市,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等功能分区,具备行政管辖功能。 3、狭义的城市土地是指城市市区,即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城郊土地除 有法律规定为国家所有外,多数属于集体所有。 4、广义的城市土地是指城市行政区内陆和水域及其地上、地下的空间总称。行政区域上划 分三个层次:是建成区土地,即城市建设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除去城市建成区外的外延扩建区域,大部分为村镇占用的土地;是指城市行政区内的全部土地。 5、市域是指城市行政上所管辖的区域,包括下辖的县及县级市; 6、市区是指实际的城市区域,包括城市近郊区和建成区,但不包括所辖的外围县、乡。 7、建成区是指城市建筑物外沿的范围; 8、中心城区和中心市区概念相同,是依繁华程度单独划出的一个区域,一般指城市核心的 城市商业和城市设施密集的地区。 9、城市土地利用特性1、城市土地的固定性2、扩展性3、利用的区位性4、利用的空间性 5、用途逆转的困难性 6、永续利用性 7、供应的稀缺性 8、资产性 9、生态的脆弱性10、 利用的社会性 11、城市土地利用是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下所开展的各项开发与建设活动。 12、城市土地管理是城市政府依据国家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对城市土地的占有、分配、 使用而进行的规划、组织、控制和监督等一系列活动。 13、土地利用管理是土地管理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指从国家利益的全局出发,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依据土地的自然特点和地域条件,对土地资源的配置、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等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工作的总称。 14、城市土地利用管理的原则1、规划计划管理原则2、节约集约利用原则3、优化结构布局原则4、经济、社会、生态三效益统一原则5、保护耕地原则6、依法利用管理原则 15、城市土地利用管理的内容 1、城市土地利用基本理论(1)租 理论(2)区位理论(3)可持续利用理论(4)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2、城市土地制度 (1)土地所有制 (2)土地使用制 (3)土地国家管理制度3、城市土地利用 (1)城市土地整理 (2)城市土地开发 (3)城市土地利用 (4)城市土地保护 4、城市土地管理 (1)城市土地地籍管理 (2)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计划管理 (3)城市建设土地审批管理(4)城市土地市场与价格理(5)城市土地税收管理 1、地租的概念及分类 ●是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 ●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的形式,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 2、广义与传统地租的概念 ●广义:泛指土地所有者将其所拥有的土地及与土地相关的房屋或其他附着物租给他人 使用所获取的报酬。 ●传统:是土地使用者租用土地所支付的租金,是其所获利润中超过平均利润的部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