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

从前淳于意先生说过这样的话:人们担忧的事情,是担忧疾病多;而医生担忧的事情,是担忧治病的方法少。病种多而治病的方法少的情况,没有比温病更突出的了。为什么呢? 六气之中,君火和相火造成的疾病不用说了,风邪、湿邪和燥邪造成的疾病没有不兼有温热证候的,只有寒邪造成的疾病跟温热病相反,但是被寒邪所伤的病人一定患有温热的证候,那么,天下的疾病有哪一类比温病更多呢?! 医方书是从张仲景开始有的。张仲景的书是专门论述被寒邪所伤的疾病的,这寒邪只是六气中的一种气罢了。其中有同时谈论风邪的内容,也有同时谈论温邪的内容,但是其中所谈的风邪,是寒邪中的风邪;所谈的温邪,是寒邪中的温邪:因为该书本来就是论述被寒邪所伤的疾病的。其余五气,一概没有涉及它们,因此后世没有对它们的传述。即使这样,医方书的开创者张仲景被称为圣人,阐述张仲景书的人也被称为贤明之人。学医的人们如果真的能够研究该书的文字,弄通其中的意义,灵活地加减变通其中的方剂,推广并且实行它们,那么用来治疗六气造成的疾病是可以的,用来治疗内伤造成的疾病也是可以的。无奈世上缺少才智超群的杰出人物和把医学的缺漏当作令人感到耻辱的精神,一般的医生又不能够举一反三,只是致力于像照着相马图经去寻求骏马的愚人那样套用该书,拘泥而不知变通。

自从王叔和以后,医家们大体上都是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来通治六气造成的疾病的,这就犹如用葛布抵挡风寒,方法实属不当;又好比指鹿为马,混淆了伤寒和温病的不同。等到一经使用就行不通时,也才知道了他们自己医术的浅陋。于是就仍然沿用旧有的方剂,只是稍微改变一下药物的组成,结果冲和汤、解肌汤等方剂就纷纷地被记载了下来。到了陶华的《伤寒六书》这部书问世以后,就竟然用臆造的治疗伤寒的方法来治疗天下的六气造成的疾病。不仅是张

仲景的书中没有讲出的内涵没能被阐发明白,连张仲景已经写定的书也全都遭到了窜改。世上的俗医们喜欢它浅显易懂,一起尊奉它,可是百姓的灾祸就多了。又有吴又可,写有《温疫论》,其中的方剂本来是治疗一定时期的季节性流行病的,但世上的俗医们却错误地用以治疗任何一个时节中都会发生的温热病。最后象方中行、喻嘉言等先生,虽然把温病列到了伤寒之外,但治法却最终没有脱离伤寒的范围。只有金朝的刘河间守真先生,独独通晓热病,超过了众多的医家。他所写成的《河间六书》,分为三焦论述治则,而不是死守六经辨证的纲领,差不多就像黑暗房间的一盏明灯,是一位中流砥柱般的堪当大任、独撑危局的人物。可惜他质朴而缺少文才,他的理论简略而且不够通畅,他的方剂有时也显得杂乱而不够精炼,继承他的学术的后世学者又不能阐明他的思想,弥补他的疏漏,同时下等智慧的人象张景岳之流的医生在听到了他的高明理论以后,还在责怪而且诋毁他。于是他的学说就不能发扬光大、也不能推行开来。至于世上的俗医们遇到了温热病,则是无不首先发汗解表,夹杂着用消食导滞的方法治疗,接着就猛用攻下之药,或者乱用温补之药,轻病患者因此加重,重病患者因此死亡。侥幸避免了灾祸就自己吹嘘自己的功劳,造成了死亡却闭口不提自己的过错。即使病人也只知道自己已是病人膏育难以挽救了,却不明白是药物害了人。这些欺世盗名的方法,父亲把它传给儿子,师傅把它传给徒弟,整个世上都是这种风气,牢固得不能打破。肺腑不会说话,被误治而死的冤鬼在夜半号哭,两千多年以来,大致走的就是这同一条路子,能够让

人感慨得尽吗?!

我们这个朝代政治和洽、学术昌明,高明的医家一批批地涌现,都知道从《灵枢》和《素问》中探求医学的本源,从张仲景的书中学习医道。自从吴县

人叶天士先生写的《温病论》和《温病绪论》问世以后,然后才确定了温病的名称、辨明了温病的内涵。好学的人们,也都知道了学习的方向。然而贪恋常规、沿用旧法之流的医生,仍还各自认为自己师傅的学说是正确的,厌恶听取这一高明的理论。至于那些技术粗疏的医生又只是大概知道温病的粗浅内容,没有通晓其精髓要旨,把它应用到实践当中后,很少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我的朋友吴鞠通先生,怀着救助世人的心愿,具有高超的智慧,酷爱学问,不知满足,研究医理,务求精深,坚持高尚的志向并仰慕古人,虚心地以百家为师。担忧这个世上的人们对温病蒙昧不明,阐述了前代名医的精辟言论,发抒了他自己平生的心得体会,深入研究了温病的源流,写成了《温病条辨》这部书。但是仍然不敢相信自己的水平,把它藏在书箱很久。我认为学者的心中,本来就没有相信自己水平的时候。但是对着天下最多的疾病,却竟然没有对付疾病的方法,幸运地得到了对付的方法,应该赶快拿出来使它公开。打个比方,就如同救助溺水的人、抢救被火烧着的东西,哪里能等到戴好帽子、梳好头发呢?! 何况人的心理没有不同,高明的医理不会孤立,这部书一经问世,扬子云那样的学者一定会迟早遇到它,而且将会出现阐明其中的意义、弥补其中的疏漏、使患了温病可能早死的百姓都达到长寿境地的人士。这是天下之人和后世之人的幸运,也是吴先生的希望啊!就好比《折杨皇苓》这样的通俗乐曲,一般的人们听后都会张着口发出会心的笑声,而《阳春白雪》这样的高雅乐曲,能够跟着唱的只有数人而已,自古以来就是如此。理解自己还是怪罪自己,完全听凭当今世上的人们,难道不好吗?! 吴先生认为我说的对,于是就与我一起对书作了评定然后把它付印了。嘉庆十七年八月十六,同乡愚弟汪廷珍敬序。

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

《温病学》学习体会 1、要明确伤寒与温病学的联系与不同: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完善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 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经过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也可以说,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并独立出来的一个体系。温病在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热病的更多的创见:病因上突出了致病的季节性,病机上突出了容易化燥伤阴的特点,辨证上尤其注重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病理传变上更加突出功能损伤到实质性损害,卫气营血不同阶段=三焦不同脏腑的传变规律, 2、要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以及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来学习温病、认识温病并相辅运用。 这两个辨证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古人在对温病学的探讨上发展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气血层次之辨,三焦辨证重点揭示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其实质损害,一定程度上涉及营卫气血的病机变化。从营卫气血的阴阳属性,辨析病变部位层次之浅深,阴阳偏衰之轻重,卫气营血辨证须横向看,三焦辨证须纵向看。借用《温热经纬》的比喻,即是以三焦辨证为经,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纬,换句话说,以三焦辨证为纲,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目,就可以层次分明地掌握瘟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层次、轻重、缓急,从而正确地施治。 3、明确温病学的任务以及意义:阐明病因病机,揭示本质,研讨防治方法。 虽然温病学的辨证治疗目前并不能对所有热性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但是却有西医不能代替的作用。如对病毒感染的传染病具有独到之处,对乙肝、爱滋病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扶正固本的方法则有良好的疗效;对乙肝转阴及肠伤寒的治疗,配合温病治疗方法,用中药比单用西医西药效果要好等。 二、学习温病学的几点疑惑 1、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三角辨证之下,是否也着力结合了脏腑辨证? 如对于温热病邪热入特定部位进行辨治,分别取用辛寒清热、苦寒泻热、甘寒生津、咸寒滋阴,甘淡渗湿、芳谷化浊等治法,针对性地作用于热在肺经、胸

《温病条辨》学习心得

《温病条辨》学习心得 《温病条辨》为清代吴鞠通所著,是一部理、法、方、药自成体系的温病学专著。这书问世迄今已经200多年,因为对温病的辨证论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被广大医家所称誉、效法,至今被看作是学习和研究温病学的重要参考文献。吴鞠通之所以能著成《温病条辨》这部在温病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作,除了他本人的勤奋努力之外,与他所生活的时代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社会环境来看,吴氏生活在清代中期的乾隆、嘉庆、道光年间,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出于清朝的鼎盛时期,即所谓“康乾盛世”。这个时期,清帝国的政权相对稳定,比较重视发展文化,人民的生活也较为安定,这就为文人、学者读书学习,致力于研究工作和著书立说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卷帙浩繁的丛书相继问世。吴鞠通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有机会“来邀京师,检校《四库全书》",能够从中看到历代医家的著述。从学术氛围来看,在中医学的学术上,自金、元、明代直至清初,经过刘完素、王履、吴又可、叶天士等医学家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倡导,温病学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已经逐步脱离《伤寒论》,的束缚而自成体系的趋势。特别是叶天士的《温热论》和《临证指南医案》的问世,对《温病条辨》的成书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温病条辨》一书的主要内容在三焦篇。在三焦篇中,吴鞠通把各种温病按病变性质分为温热病和湿热病两大类别,分别论述它们的辨证论治。 1、XX温热病纵观三焦篇有关温热病的全部内容虽然上、中、下三焦的证候类型繁多,治疗方药有异,但自始至终以温热邪气损伤阴津为主要特点。因此,治疗上始终以泄热存阴为目的。《温病条辨》三焦篇中所讲述的温热病,沿上、中、下三焦传变,按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由浅入深发展,在传变发展过程中,始终体现着温热伤阴这一特点。在治疗上,上焦用清法,清热以保津;中焦无形热盛仍然用清法,有型热结用下法,急下以存阴;下焦以滋阴法为主。三焦温热病的治疗,都以泄热存阴为原则。可以说,温热伤阴与泄热存阴,是吴鞠通对温热病辨证论治学术思想的核心。 2、湿热病在三焦篇中,吴鞠通把暑温、伏暑中属于暑湿病 的证候与湿温病一同归入湿热病范畴。因为其病因是湿热邪气,湿热熏蒸,弥漫表里,初起卫分与气分的界限并不明显,在湿热未化燥的阶段,一般又不入营分、血分,往往始终留连气分,所以用卫气营血辨证很难标示湿热病的传变发展规律。而湿是重浊之邪,有自上流下的特性,三焦辨证恰恰能清楚的标明湿热邪气由上至下的传变途径,所以书中论述湿热病很少用卫气营血辨证,而是以三焦辨证为纲领。综观三焦篇中湿热的内容,始终突

温病条辨方歌

桂枝大枣草姜芍,必备稀粥稻米煞。风温温热冬温疫,初恶风寒信可疗。霍乱湿伤吐利后,身痛不休小和调。冷汗自出温病者,身凉似水效还高。有汗却无咳呕痛,伤燥如寒甚推敲。 2.桑菊饮 辛凉轻剂桑菊饮,薄草芦根桔杏翘,疏风清热宣肺气,风温咳嗽辅之妙。 3.银翘散 辛凉平剂银翘散,薄草芦根豉蒡煎,芥穗桔梗淡竹叶,透表清热解毒先。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太阴温病巳非轻,气血燔时两不平。玉女煎方原可变,石膏知母地玄冬。牛膝趋下无从取,熟地偏温须易生。咽病血伤虽未见,但防邪热入其营。 4.五汁饮子 五汁饮子味甘甜,梨藕芦根荸荠鲜。更取麦冬同捣滤,冷服热饮善驱痰。又疗瘅疟阴先病,阳气独发热不寒。即或微寒亦多热,舌干口渴亦能安。温病后期肌肤燥,溲时茎痛燥咳兼。敹热脉数面微赤,皆当饮用莫迟延。 6.清营汤及其加味 清营犀地元银麦,连翘丹黄竹叶心,能疗烦渴目欠利,寐难舌赤暑厥阴;更医暑痫忽痉厥,还治邪烧老幼身;阳明温病舌黄燥,质绛不渴也当循;寸大舌绛不渴者,除去黄连效更矜。 6.清宫汤·加味清宫汤 清宫汤方治谵昏,误汗偏多用五心。玄冬竹翘莲同没,尖磨犀角可清神。血分热搏苔少绛,胸中大热早清金,须加三位知银沥,驱尽三焦邪暑温。 7.三黄二香散 三黄二香散谁传?乳没将军又柏连。茶水香油先后敷,宜时应以水仙穿。 8.翘荷汤 翘荷汤方草梗齐,黑栀绿豆取干皮,缘为燥火伤清窍,症见龈咽耳目疾。 9.清暑益气汤 清暑益气药拾柒,升葛芪姜冬柏执。曲泽青陈参归枣,二术五味草煎汁。发热恶寒身重病,中暍脉弦细芤迟。气弱肢冷前齿燥,汗下温针不可施。 10.清络饮 清络鲜鲜竹叶心,荷边银扁两花分,丝瓜皮配西瓜翠,不了头邪戡暑温。 11.银翘马勃散 银翘马勃散,牛蒡射干攻。湿温咽痛解,心胆两经清。 12-1.宣痹汤(一) 宣痹汤方通草轻,射干杷叶豉郁金。气分痹郁而为哕,湿温上受太阴经。 12-2宣痹汤(二) 宣痹杏翘己蚕砂,赤豆皮栀薏夏滑。灰苔黄目湿中热,骨骱烦疼经络辖。 13.桂枝姜附汤 桂枝姜附有白术,互证湿温是两途。不渴舌白寒脉缓,经拘络束岂能无。 14.杏仁汤 杏仁汤内翘滑桑,苓蔻梨芩取法凉。渴饮舌白伏暑致,嗽频背冷速煎汤。 15.沙参麦冬汤 沙参麦冬汤可贵,玉竹花粉豆桑甘,燥伤肺胃咳或热,久咳须加骨皮三。 16.清燥救肺汤 清燥甘桑膏杏参,救肺阿麦杷麻仁。痰多贝蒌血枯地,热甚犀羚一并吞。 17.化症回生丹

《温病条辨》序白话译文及重点词句标注

《温病条辨》序白话译文及重点词句标注 从前,淳于公说过:“人们担心的,是担心疾病多;医生担心的,是担心治病的方法少。”病多而治病方法少的疾病,没有比温病更突出的了。什么原因呢?六气之中,君火、相火不用说了,风、湿与燥没有不同时夹杂有温的,只有寒同温相反,然而被寒邪伤害的人一定患热证。天下的病哪有比温病更多的呢?记载和论述方剂的书是从张仲景开始的。张仲景的书专门论述伤于寒邪,但这只是六气之中的一种啊!其中有同时论说到风的,也有同时论说到温的,可是所讲的风,是寒中的风,所讲的温,是寒中的温,因为他的书本来就是论述伤寒的呀!其余五气一概没有论及它们,因此后代也没有传下来。尽管如此可是,创作的人称作圣人,阐述的人叫做贤明的人,学习的人如果能彻底究明他们的文章,通晓他们的文义,加以变通,用它们来治六气所造成的疾病是可以的,用它们来治疗内伤也是可以的。无奈社会上很少有能触类旁通、闻一以知十的才德之士、以缺而不言为可耻的医生,大都不能触类旁通,由已知推未知,只是就伤寒而论温病罢了。 自从王叔和以后,医生们大约都用治伤寒的方法治疗六气造成的疾病,用细葛布挡风,指鹿为马地混淆了伤寒、温病的界限,等到治疗时就行不通了,也就知道他们的医术粗疏

了。因此他们袭用原来的方剂时,稍微改变药味,冲和、解肌等方剂就繁杂地出现于记载。到陶华的《伤寒六书》出现,便竟然用没有根据的臆造的治伤寒的方法治疗六气造成的 所有疾病了。不仅对张仲景没有讲到的内容未能阐明,而且连张仲景已写定的书也都遭到了删改。一般人喜欢《伤寒六书》内容浅近,共同推崇它,而人民的祸害就频繁了。又有一个叫吴又可的,编著《瘟疫论》,其中的方剂本来是治疗特定时期发生的流行性疾病的,但是世人错误地用它治疗平常时候发生的温热病。最后像方中行、喻嘉言诸医家,虽然把温病列在伤寒之外,但是治疗方法则最终没有离开伤寒。只有金代刘完素先生能通晓热病,超出各家,编著的《河间六书》分上、中、下三焦论述治疗,而不固守六经,好似暗室中的一盏明灯,激流中的砥柱。可惜那个人朴素而缺乏文采,他的论述简略而没有发挥尽致,他的方剂有时也驳杂而不纯粹。继承他的人又不能阐明其中的含义,弥补其中的疏漏,像张景岳这一类医生听了刘河间的理论,都正在责怪诋毁他。于是,他的学术不被阐明,他的学说主张不被施行。社会上的平庸医生遇到温热病,没有不首先发汗解表,掺杂用消食导滞之法,接着就猛用攻下之法,或者乱用温补,轻病因之而加重,重病因之而致死。对侥幸不死的就吹嘘是自己的功劳,造成死亡便不说是自己的过失。即使是病人也只知道病情深重难以挽救,却没有想到是误用了药物而杀人。

温病条辨方歌

1、桂枝汤 桂枝大枣草姜芍,必备稀粥稻米煞。风温温热冬温疫,初恶风寒信可疗。霍乱湿伤吐利后,身痛不休小与调。冷汗自出温病者,身凉似水效还高。有汗却无咳呕痛,伤燥如寒甚推敲。2、桑菊饮 辛凉轻剂桑菊饮,薄草芦根桔杏翘, 疏风清热宣肺气,风温咳嗽辅之妙。 3.银翘散 辛凉平剂银翘散,薄草芦根豉蒡煎, 芥穗桔梗淡竹叶,透表清热解毒先。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太阴温病巳非轻,气血燔时两不平。玉女煎方原可变,石膏知母地玄冬。牛膝趋下无从取,熟地偏温须易生。咽病血伤虽未见,但防邪热入其营。 4.五汁饮子 五汁饮子味甘甜,梨藕芦根荸荠鲜。更取麦冬同捣滤,冷服热饮善驱痰。又疗瘅疟阴先病,阳气独发热不寒。即或微寒亦多热,舌干口渴亦能安。温病后期肌肤燥,溲时茎痛燥咳兼。敹热脉数面微赤,皆当饮用莫迟延。 6、清营汤及其加味 清营犀地元银麦,连翘丹黄竹叶心, 能疗烦渴目欠利,寐难舌赤暑厥阴; 更医暑痫忽痉厥,还治邪烧老幼身; 阳明温病舌黄燥,质绛不渴也当循; 寸大舌绛不渴者,除去黄连效更矜。 6.清宫汤·加味清宫汤 清宫汤方治谵昏,误汗偏多用五心。玄冬竹翘莲同没,尖磨犀角可清神。血分热搏苔少绛,胸中大热早清金, 须加三位知银沥,驱尽三焦邪暑温。 7、三黄二香散 三黄二香散谁传? 乳没将军又柏连。茶水香油先后敷, 宜时应以水仙穿。 8.翘荷汤 翘荷汤方草梗齐,黑栀绿豆取干皮, 缘为燥火伤清窍,症见龈咽耳目疾。 9.清暑益气汤 清暑益气药拾柒,升葛芪姜冬柏执。曲泽青陈参归枣,二术五味草煎汁。发热恶寒身重病,中暍脉弦细芤迟。气弱肢冷前齿燥,汗下温针不可施。 10、清络饮 清络鲜鲜竹叶心,荷边银扁两花分, 丝瓜皮配西瓜翠,不了头邪戡暑温。 11、银翘马勃散 银翘马勃散,牛蒡射干攻。湿温咽痛解,心胆两经清。 12-1、宣痹汤(一) 宣痹汤方通草轻,射干杷叶豉郁金。气分痹郁而为哕,湿温上受太阴经。 12-2宣痹汤(二) 宣痹杏翘己蚕砂,赤豆皮栀薏夏滑。灰苔黄目湿中热,骨骱烦疼经络辖。 13、桂枝姜附汤 桂枝姜附有白术,互证湿温就是两途。不渴舌白寒脉缓,经拘络束岂能无。 14、杏仁汤 杏仁汤内翘滑桑,苓蔻梨芩取法凉。渴饮舌白伏暑致,嗽频背冷速煎汤。 15.沙参麦冬汤 沙参麦冬汤可贵,玉竹花粉豆桑甘, 燥伤肺胃咳或热,久咳须加骨皮三。 16、清燥救肺汤 清燥甘桑膏杏参,救肺阿麦杷麻仁。痰多贝蒌血枯地,热甚犀羚一并吞。 17、化症回生丹 化症回生血搏坚,乳没丁茴降麝研; 香附元胡苏木子,良姜阿魏两头尖; 红花益母姜黄艾,棱杏

温病条辨

从前淳于意先生说过这样的话:人们担忧的事情,是担忧疾病多;而医生担忧的事情,是担忧治病的方法少。病种多而治病的方法少的情况,没有比温病更突出的了。为什么呢? 六气之中,君火和相火造成的疾病不用说了,风邪、湿邪和燥邪造成的疾病没有不兼有温热证候的,只有寒邪造成的疾病跟温热病相反,但是被寒邪所伤的病人一定患有温热的证候,那么,天下的疾病有哪一类比温病更多呢?! 医方书是从张仲景开始有的。张仲景的书是专门论述被寒邪所伤的疾病的,这寒邪只是六气中的一种气罢了。其中有同时谈论风邪的内容,也有同时谈论温邪的内容,但是其中所谈的风邪,是寒邪中的风邪;所谈的温邪,是寒邪中的温邪:因为该书本来就是论述被寒邪所伤的疾病的。其余五气,一概没有涉及它们,因此后世没有对它们的传述。即使这样,医方书的开创者张仲景被称为圣人,阐述张仲景书的人也被称为贤明之人。学医的人们如果真的能够研究该书的文字,弄通其中的意义,灵活地加减变通其中的方剂,推广并且实行它们,那么用来治疗六气造成的疾病是可以的,用来治疗内伤造成的疾病也是可以的。无奈世上缺少才智超群的杰出人物和把医学的缺漏当作令人感到耻辱的精神,一般的医生又不能够举一反三,只是致力于像照着相马图经去寻求骏马的愚人那样套用该书,拘泥而不知变通。 自从王叔和以后,医家们大体上都是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来通治六气造成的疾病的,这就犹如用葛布抵挡风寒,方法实属不当;又好比指鹿为马,混淆了伤寒和温病的不同。等到一经使用就行不通时,也才知道了他们自己医术的浅陋。于是就仍然沿用旧有的方剂,只是稍微改变一下药物的组成,结果冲和汤、解肌汤等方剂就纷纷地被记载了下来。到了陶华的《伤寒六书》这部书问世以后,就竟然用臆造的治疗伤寒的方法来治疗天下的六气造成的疾病。不仅是张

《温病条辨》原文

1、头痛微恶寒,面赤烦渴,舌白,脉濡而数者,虽在冬月,犹为太阴伏暑也。 2、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去牛蒡、元参加杏仁、滑石主之。 3、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主之 4、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有汗,或大汗不止者,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主之。脉洪大,渴甚汗多者,仍用白虎法;脉虚大而芤者,仍用人参白虎法。 5、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汗多,加减生脉散主之。 6、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 7、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8、湿温邪入心包,神昏肢逆,清宫汤去莲心、麦冬,加银花、赤小豆皮,煎送至宝丹,或紫雪丹亦可。 9、湿温喉阻咽痛,银翘马勃散主之。 10、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俗名为呃),宣痹汤主之。 11、太阴湿温喘促者,千金苇茎汤加杏仁、滑石主之。 12、《金匮》谓太阳中暍,身热疼痛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此热少湿多,阳郁致病之方法也。瓜蒂涌吐其邪,暑湿俱解,而清阳复辟矣。 13、寒湿伤阳,形寒脉缓,舌淡,或白滑不渴,经络拘束,桂枝姜附汤主之。 14、骨节疼烦,时呕,其脉如平,但热不寒,名曰温疟,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15、但热不寒,或微寒多热,舌干口渴,此乃阴气先伤,阳气独发,名曰瘅疟,五汁饮主之。 16、舌白渴饮,咳嗽频仍,寒从背起,伏暑所致,名曰肺疟,杏仁汤主之。 17、热多昏狂,谵语烦渴,舌赤中黄,脉弱而数,名曰心疟,加减银翘散主之;兼秽,舌浊口气重者,安宫牛黄丸主之。 18、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19、感燥而咳者,桑菊饮主之。 20、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 21、燥气化火,清窍不利者,翘荷汤主之。 22、诸气膹郁,诸痿喘呕之因于燥者,喻氏清燥救肺汤主之。 23、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24、阳明温病,脉浮而促者,减味竹叶石膏汤主之。 25、阳明温病,诸证悉有而微,脉不浮者,小承气汤微和之。 26、阳明温病,汗多谵语,舌苔老黄而干者,宜小承气汤。 27、阳明温病,无汗,小便不利,谵语者,先与牛黄丸;不大便,再与调胃承气汤。 28、阳明温病,面目俱赤,肢厥,甚则通体皆厥,不瘛疭,但神昏,不大便,七、八日以外,小便赤,脉沉伏,或并脉亦厥,胸腹满坚,甚则拒按,喜凉饮者,大承气汤主之。29、阳明温病,纯利稀水无粪者,谓之热结旁流,调胃承气汤主之。

医古文心得体会

扁鹊传 常谨遇之:接待间与语曰:私下不出三日必间:病愈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甚,很 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假使高明的人能预先知道隐微的病症,能让高明的医生及早治疗,那么疾病可以痊愈,身体可以存活了。人所担心的事情是担心疾病多;而医生所担心的事情是担心治病的方法少。 华佗传 太尉黄琬辟:征召当引某许:处所,此指部位 病亦应除:立即所患寻瘥:随即 人命所悬,宣含宥之:宽恕何患无疾去药,以待不祥:藏 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华佗告诉吴普说:“人体要得到运用,只是不应当让身体疲惫。运动那么食物能够消化,血脉能够流通,疾病不能产生,譬如门轴(门的枢纽)不腐烂就是这个道理。” 丹溪翁传 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少;能遂辐凑于道:聚集若将浼焉:玷污 又当消息而用之:斟酌 翁教之亹亹(伟伟)志疲:勤奋不倦貌其利溥哉:广大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汉兴,改秦之败:弊病今删其要:选取 朕甚闵焉:忧虑 今其技术晻昧:湮没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剂,以通闭解结,反之於平。 经方这类书,依据药物的寒温特性,估计疾病的轻重,凭借药物的作用,依据四气感应的适宜情况,分辨五脏六腑所适用各种性味的药物,得到各种特性的方剂,用它们疏通闭病解除结症,恢复到正常状态。 《伤寒论》序 崇饰其末,忽弃其本:此指名利荣势;身体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出众企踵权豪:踮起脚跟,形容急切仰望赍(肌)百年之寿命:持志躯徇物:追求身外之物危若冰谷:(履)薄冰,(临)深谷,比喻险境以演其所知:推衍,扩大,扩充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验之事不忒:差误 冰弱龄慕道:弱冠之年,指男子二十岁左右 幸遇真经,式为龟镜:用;借鉴岁月既淹:久至道流行,徽音累属(嘱):德音,美音;连续承接。属,接续 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解除疾病的缠绕,拜托疾病的痛苦,保全真元通导元气,拯救百姓使他们长寿,救助体弱多病的人使他们获得安康的,不是三圣的理论,就不能达到这个目的了。 《本草纲目》原序 亦仅仅晨星耳:比喻稀少,此指人才稀少解其装,无长物:多余的东西兹岂仅以医书觏(够)哉:看见,此谓看待 盍锲之:何不

温病条辨方歌84013

北京中醫藥大學倪磊 1.桂枝湯 桂枝大棗草薑芍,必備稀粥稻米煞。風溫溫熱冬溫疫,初惡風寒信可療。霍亂濕傷吐利後,身痛不休小和調。冷汗自出溫病者,身涼似水效還高。有汗卻無咳嘔痛,傷燥如寒甚推敲。 2.桑菊飲 辛涼輕劑桑菊飲,薄草蘆根桔杏翹,疏風清熱宣肺氣,風溫咳嗽輔之妙。 3.銀翹散 辛涼平劑銀翹散,薄草蘆根豉蒡煎,芥穗桔梗淡竹葉,透表清熱解毒先。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細生地玄參方太陰溫病巳非輕,氣血燔時兩不平。玉女煎方原可變,石膏知母地玄冬。牛膝趨下無從取,熟地偏溫須易生。咽病血傷雖未見,但防邪熱入其營。 4.五汁飲子 五汁飲子味甘甜,梨藕蘆根荸薺鮮。更取麥冬同搗濾,冷服熱飲善驅痰。又療癉瘧陰先病,陽氣獨發熱不寒。即或微寒亦多熱,舌幹口渴亦能安。溫病後期肌膚燥,溲時莖痛燥咳兼。暮熱脈數面微赤,皆當飲用莫遲延。 6.清營湯及其加味清營犀地元銀麥,連翹丹黃竹葉心, 能療煩渴目欠利,寐難舌赤暑厥陰; 更醫暑癇忽痙厥,還治邪燒老幼身; 陽明溫病舌黃燥,質絳不渴也當循; 寸大舌絳不渴者,除去黃連效更矜。 6.清宮湯·加味清宮湯 清宮湯方治譫昏,誤汗偏多用五心。 玄冬竹翹蓮同沒,尖磨犀角可清神。 血分熱搏苔少絳,胸中大熱早清金, 須加三位知銀瀝,驅盡三焦邪暑溫。 7.三黃二香散 三黃二香散誰傳?乳沒將軍又柏連。 茶水香油先後敷,宜時應以水仙穿。 8.翹荷湯 翹荷湯方草梗齊,黑梔綠豆取幹皮, 緣為燥火傷清竅,症見齦咽耳目疾。 9.清暑益氣湯 清暑益氣藥拾柒,升葛芪姜冬柏執。 曲澤青陳參歸棗,二術五味草煎汁。 發熱惡寒身重病,中暍脈弦細芤遲。 氣弱肢冷前齒燥,汗下溫針不可施。 10.清絡飲 清絡鮮鮮竹葉心,荷邊銀扁兩花分, 絲瓜皮配西瓜翠,不了頭邪戡暑溫。 11.銀翹馬勃散 銀翹馬勃散,牛蒡射幹攻。 濕溫咽痛解,心膽兩經清。 12-1.宣痹湯(一) 宣痹湯方通草輕,射幹杷葉豉郁金。 氣分痹鬱而為噦,濕溫上受太陰經。 12-2宣痹湯(二) 宣痹杏翹己蠶砂,赤豆皮梔薏夏滑。 灰苔黃目濕中熱,骨骱煩疼經絡轄。 13.桂枝姜附湯 桂枝姜附有白術,互證濕溫是兩途。 不渴舌白寒脈緩,經拘絡束豈能無。 14.杏仁湯 杏仁湯內翹滑桑,苓蔻梨芩取法涼。 渴飲舌白伏暑致,嗽頻背冷速煎湯。 15.沙參麥冬湯 沙參麥冬湯可貴,玉竹花粉豆桑甘, 燥傷肺胃咳或熱,久咳須加骨皮三。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温病学讲稿-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条辨》

05《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 上节课咱们讲了叶天士和薛生白对温病学的贡献,温病学派可以说,自从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问世以后,就正式的形成了。他形成之后又有很大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吴鞠通的著作《温热条辩》作者叫吴瑭,字配珩,号鞠通,他生于1758年到1836年,江苏淮阴人,他的著作比较多,除了《温病条辨》之外,还有《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这些书今年都有再版,都可以看得到,本来吴鞠通,他不是学医的,他是读孔孟之书,考科举的是一个儒者,他为什么学医?他在《温病条辨》自序里面说“瑭19岁时父病年余”,他父亲病了一年多,“至于不起”,最后病故了,“瑭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而不止医,尚复何言立于天地间”,遂“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从此就不考科举了,开始学医,所以说吴鞠通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也是个大家,“又越四载”他叫“犹子”,“犹子”就是侄子,“犹子巧官病温。开始喉痹,外科就给他吹冰硼散,吹完以后呢?喉遂闭,就完全闭住了,然后又遍延诸时医治疗,请了很多医生治疗,一般用药都是双解散,人参败毒散这一类的,最后发黄而死,没治好,所以吴鞠通当时也认为这个方法不好,但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治?因为当时对温病的治法大家都不熟悉,也都不了解。所以更激励他发奋读书。过了

三年,他来到北京,参加了检校四库全书,看到了明末吴又可的温疫论,中医学,温病学这个领域里边,进入四库全书的只有一本温疫论,因为什么呢?在温疫论之前,没有温病的专著,所以在修《四库全书》的时候,只有温疫论收进去去了,其他温病学著作都没有收进去,所以他就在书海里面博览群书,这个过程,他自己也有说法,我给大家念一下,他在问心堂温病条辨里面说,“盖张长沙悲宗族之死,作《玉函经》,为后世医学之祖。奈《玉函》中之《卒病论》亡于兵火”还是讲这个《卒病论》在伤寒论里面已经丢失了。“后世学者,后世学者无从仿效,遂至各起异说,得不偿失。又遍考晋唐以来诸贤议论,非不珠璧琳琅,求一美备者,盖不可得,求一美备者,盖不可得”就是说写的都很好,但是真正实用的没有。“其何以传信于来兹!”怎么能传给后人,“瑭”指他自己,“进与病谋,退与心谋,十阅春秋,然后有所得,”读了十年书,有了心得,“因有志采辑历代明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己意,以及考验,合成一书,名为《温病条辨》,这本书是这么写的,搜集了历代关于温病的论述,加上了他的心得体会,再加上他自己的临床实践,写了这本书,关于这个学术的渊源,他的继承性,他在《凡例》里边说“晋、唐以来诸名家,其识见学问功夫,未易窥测,瑭岂敢轻率毁谤乎?奈温病一证,诸贤悉未透过此关”就是关于温病历代的人都没有看透。“多所弥缝补就,皆未得其本真,

温病条辨学习心得(读后感)

温病条辨读书心得 工号:姓名:科室: 通读全本后了解:《温病条辨》共6卷,主体部分以三焦为纲,分上中下三篇,列条文265条,方剂108首。书前另有四篇序言和一篇凡例,介绍《温病条辨》的来源、概要与作者写作此书的目的。第一篇到第三篇序言分别是由朱彬、汪廷苏征保作序,第四篇是吴鞠通自序。就单从几篇序言来看,其中不仅介绍了当时医风之弊,伤寒与温病混淆不清,也阐述了作为一名医者应具备的医术和医德,读完之后感受颇深,便一一记录下来: (一)医者当有明辨之智,有创新之思 几篇序言当中都有提到当世医者伤寒温病不分,以伤寒之法,疗六气之疴。不能明辨伤寒是感受寒邪而发病,而温病是感谢温邪而发病。“病者亦但知膏肓难挽,而不悟药石杀人,脏腑无语,冤鬼夜嗥,二千余年,略同一辙,可胜叹哉!”世风如此,牢不可破,害人甚广,当时却无明辨医理之人出来打破这桎梏,“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至金代刘元素,勇创新说,治疗疾病三焦论治,而不墨守六经,成为划清伤寒与温病的重大转折,为后世医家提供辨病辩证的方向,犹幽室一灯,中流一柱;而后清代叶天士著《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辩证,则为温病学说奠定理论基础。若无这么多学者承前启后的思考探索,中医的发展又怎能日新月异,推陈出新。故医者需有明辨之智,能正确区分各类疾病的微小差异,有创新之思,才能举一反三,学有所长。 (二)医者当有学医之法,有行医之术 序言中写到:“医,仁道也,而必智以先之,勇以副之,仁以成之。必也博览载籍,上下古今,目如电,心如发,智足以周乎万物,而后可以道济天下也。”作为一名医生,我们不仅需要高超的医术,也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文化底蕴。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学医之法,只有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博览群书,熟读经典,才能在面对疑难杂症时,有独特的思想思考思辨能力,解疑破难,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术者,当以精专为要,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医学本是神圣的职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而疾病的发展又是变化多端,幽明莫测。作为学子,应先好学博学,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继而深研细究,厚积薄发,为临床疗效提供保障。 (三)医者当有济世之德,有谦卑之心 “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行医先做人,序言中也有写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医,仁道也。”作为一名医生,我们在行医时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病人的健康情况,只有怀有一颗仁者爱人之心,才能于点点滴滴之中体现出对病人的关怀与尊重,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怀有谦卑之心去学习与弘扬医学知识,昌黎有云:“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圣弗传。”如果没有前辈的指引,即使有才能有天赋也难以出人头地;如果没有后辈的传承宣扬,即使功业鼎盛一时也会在后世湮没无闻。学无止境,只有怀着谦卑的态度不断学习,不断前进,发遑古义,勇创新说,才能发挥出中医治疗疾病的优越性,为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培训学习心得体会陈明松 一、中医是世界观,中医是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范畴,与中医有什么关系?还是让我们先看看作为中医经典之首、理论之源的《黄帝内经》是怎样说的。《内经》有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中医典籍《内经》引入了阴阳学说,从对自然界的认识出发,构建了一整套的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整体观念、脏腑气血、经络针灸、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养生保健等等。这套理论的核心就是站在“天人合一”的角度,把人看作与自然界相联系的、本身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阴阳平衡就是健康,阴阳失调就会得病,阴离阳绝就会死人。可以说,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朴素的唯物观、矛盾观、系统观、演变观、整体观构成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说,中医首先表现为思辩之学,其次才是治病救人之学,说中医反映了一种世界观是丝毫不过分的。 同样,中医仍旧从朴素的唯物观出发,对人体生病这样的现象阐发出“有诸内必形于其外”、“治病必求于本”这样的朴素的认识。因此,中医临床必先望、闻、问、切,通过问寒热、察表里达到明虚实、辨阴阳的目的,这实际上是一个由症(外在表现)及证(病理)、由标(症状)到本(病因)的诊断过程。 二、中医探寻调理之法,中医追求养生之道+ m2 L1 |4 G$ C! C 中医目前走下坡路是个不争的事实。对此痛心疾首之余也只能无可奈何。 4 b2 N/ e! E' J) m# p 我觉得中医本身的局限、现代中医学院教学方式的弊端、对中医理论不正确的阐发、片面强调“经典”或过于强调中西医结合、对现代“快”生活节奏的不适应等等都可能是造成中医目前面临困境的原因,但核心问题我认为是没有很好地秉承中医传统。K& l4 C- G: b 我觉得中医有以下三个重要传统。& k5 K& _& p7 一是中医治未病。这是指中医讲究把握病机。正所谓“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二是中医重视辨证施治。中医的辨证包含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注重发展变化、抓主要矛盾、兼顾其他等几层意思。传统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并考虑天时地理因素, 再运用三焦、六经、八纲、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立法用药。《内经》中记载:黄帝问“医之治 病 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歧伯回答说:“地势使然。”这说明中医自始就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而是系统地、整体地看待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三是中医用药讲究配伍,对证下药,临症加减,极具灵活性。中药在性能上有四气、 五味、升降沉浮和归经,因由各种草药构成,中药组方讲究君臣佐使,还要根据症状的改变随时作出变化,实际上就是讲究药物的有机结合、协同作用,这不是随意而为,而是非常严谨的。 至于现代科技与中医的关系问题,我觉得仍然是一个如何更好地秉承传统和发扬传统的问题,而不应该成为为创新而创新的问题。科技之于中医的入侵,其中一个重要的动因是追逐中药的高额利润。$ 中医传统治未病(未雨绸缪)、重辨证(标本兼顾)、讲配伍(适应变化),就是用外力——中药来主动、积极地干预人体的生理功能,使之自行向正常的方向转变,最终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医实质上是重在“调理”而非“治病”,是把“养生”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理顺了,养好了,百病自然不生。 三、中医力求和谐之美,中医成就生活方式—B 中医是很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同样也很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到这里,似乎有点悬乎,但事实的确如此。 《内经》上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这里强调的是人与自然息息相通,人要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相协调、相统一,说白了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适应自然规律。只有适应

医古文心得体会

医古文心得体会 篇一:医古文总结 扁鹊传 常谨遇之:接待间与语曰:私下不出三日必间:病愈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甚,很 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假使高明的人能预先知道隐微的病症,能让高明的医生及早治疗,那么疾病可以痊愈,身体可以存活了。人所担心的事情是担心疾病多;而医生所担心的事情是担心治病的方法少。 华佗传 太尉黄琬辟:征召当引某许:处所,此指部位 病亦应除:立即所患寻瘥:随即 人命所悬,宣含宥之:宽恕何患无疾去药,以待不祥:藏 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华佗告诉吴普说:“人体要得到运用,只是不应当让身体疲惫。运动那么食物能够消化,血脉能够流通,疾病不能产生,譬如门轴(门的枢纽)不腐烂就是这个道理。” 丹溪翁传

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少;能遂辐凑于道:聚集若将浼焉:玷污 又当消息而用之:斟酌 翁教之亹亹(伟伟)志疲:勤奋不倦貌其利溥哉:广大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汉兴,改秦之败:弊病今删其要:选取 朕甚闵焉:忧虑 今其技术晻昧:湮没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剂,以通闭解结,反之於平。 经方这类书,依据药物的寒温特性,估计疾病的轻重,凭借药物的作用,依据四气感应的适宜情况,分辨五脏六腑所适用各种性味的药物,得到各种特性的方剂,用它们疏通闭病解除结症,恢复到正常状态。《伤寒论》序 崇饰其末,忽弃其本:此指名利荣势;身体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出众企踵权豪:踮起脚跟,形容急切仰望赍(肌)百年之寿命:持志躯徇物:追求身外之物危若冰谷:(履)薄冰,(临)深谷,比喻险境以演其所知:推衍,扩大,扩充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验之事不忒:差误 冰弱龄慕道:弱冠之年,指男子二十岁左右 幸遇真经,式为龟镜:用;借鉴岁月既淹:久至道流行,徽音累属(嘱):德音,美音;连续承接。属,接续

四圣心源读书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四圣心源读书心得 篇一:读书心得 大家印象中的经典似乎都是指内难伤寒这一类,我就说说我比较有体会的关于温病的一些东西吧。《温热论》:“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前半段大家都很熟悉了,这半段讲明了卫气营血辨证的大纲,但是真正有体会的是后半段,“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这就话的潜台词是“在卫分的时候需要用使出汗的方法祛除表邪,不可一味清里,尤其是到气才可清气,这个才可十分耐人寻味,提示人们注意清法应用的界限,温病不许凉!否则会凉遏、冰伏,这也是温病误治常见的一个误区,并非只有温病误用温热伤阴才叫误治!值得好好琢磨!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意思其实是讲透热转气可以贯穿温病的治疗的全过程,温病除了顾护气阴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调,所以才有?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销上下之势??温病救阴尤易,通阳最难,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

汗?。我的体会是如果能理解这段话,功用不亚于读完整本温病条辨” 单单看《黄帝内经》里面这句话: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在遇到数例因感冒经静脉输液病情加重后,发热,头痛,畏寒明显,脉沉。结合上二条,思为因输液致“直入少阴”,开上方2剂即缓解。个人体会,脉沉及病人呈无欲状态为重要提示。 “湿胜则阳微”----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 真是至理名言!现在社会,饮食不节,以酒为浆,以妄为常,肥胖多脂者众,湿邪为患,几乎涉及每位患者。经常有患者来说,最近老感觉疲劳,吃饭没胃口,懒洋洋的,一看舌苔,白腻滑或白厚腻,或兼齿痕,必是湿邪为患,有简单的只几管子藿香正气水即可解决问题。不明白的医家或患者有自服补气药的,有补阳药的,莫不是出现牙痛,溃疡诸症,这才真真是“虚不受补”呢! 无论寒湿还是湿热皆伤人体正气,尤其是阳气,用清化、温化、芳化、渗利之法祛湿之后,正气也是虚弱的,需要告知患者注意养护脾胃阳气,待其自身慢慢修复,要不就给予

浅谈《温病条辫》和《伤寒论》的关系

浅谈《温病条辨》与《伤寒论》的关系 摘要:伤寒与温病的名称都来源于《内径》,如《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伤寒和温病在唐宋以前基本是一致的,直到清末温病学派形成以后,就出现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争。争论的中心是:伤寒学派认为温病源于伤寒,伤寒可以概括温病;而温病学派认为伤寒与温病寒温异气,截然不同。笔者认为,温病学派发展了伤寒论,温病学源于伤寒,并在其基础上丰富了伤寒。 关键词:温病;温病条辨;伤寒;伤寒论 正文:1.病机和辩证方面三焦与六经相须为用 《温病条辨》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创三焦辨证法, 对外感热病的病机及辨证有很大的发展和补充。而三焦辨证与六经辨证又有相须互用之妙: 一、病机方面:《伤寒论》六经病, 从三阳至三阴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温病条辨》三焦病由上焦至下焦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阳明病和中焦病均属里实热证, 《温病条辨》不仅完全囊括了阳明病的实热方证, 而且还补充了湿温病等内容。《伤寒论》在三阴病重点论述了寒邪伤人阳气, 乃以救阳为急务,《温病条辨》在此基础上更加详细的对之进行论述并创制了鹿附汤等新方,为外感热病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作出了极大贡献。 二、辩证方面:三焦辨证和六经辨证都是为了阐明外感热病的病理发展和指导辨证论治。六经辨证是外感病辨证论治的基础,对寒邪发病的病变论述较详,而三焦辩证则对外感热病中常见症候如热如营血、热闭心包、热盛动风、伤阴、动血、湿热蕴阻脾胃等加以补充。可见《条辨》确实在病因、病机、辨证方面补充和发展了《伤寒论》。所以, 两者在外感热病的论治上,确有相须为用之妙。 2.善于使用仲景原方加减化裁赋新义 笔者作过统计, 《温病条辨》共有206方,其中借用《伤寒论》原方的有36个,如在下焦篇中治“温病解后,脉迟,身凉如水,冷汗自出者”

《温病条辨》原文资料讲解

《温病条辨》原文

1、头痛微恶寒,面赤烦渴,舌白,脉濡而数者,虽在冬月,犹为太阴伏暑也。 2、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去牛蒡、元参加杏仁、滑石主之。 3、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主之 4、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有汗,或大汗不止者,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主之。脉洪大,渴甚汗多者,仍用白虎法;脉虚大而芤者,仍用人参白虎法。 5、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汗多,加减生脉散主之。 6、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 7、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8、湿温邪入心包,神昏肢逆,清宫汤去莲心、麦冬,加银花、赤小豆皮,煎送至宝丹,或紫雪丹亦可。 9、湿温喉阻咽痛,银翘马勃散主之。 10、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俗名为呃),宣痹汤主之。 11、太阴湿温喘促者,千金苇茎汤加杏仁、滑石主之。 12、《金匮》谓太阳中暍,身热疼痛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此热少湿多,阳郁致病之方法也。瓜蒂涌吐其邪,暑湿俱解,而清阳复辟矣。 13、寒湿伤阳,形寒脉缓,舌淡,或白滑不渴,经络拘束,桂枝姜附汤主之。 14、骨节疼烦,时呕,其脉如平,但热不寒,名曰温疟,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15、但热不寒,或微寒多热,舌干口渴,此乃阴气先伤,阳气独发,名曰瘅疟,五汁饮主之。 16、舌白渴饮,咳嗽频仍,寒从背起,伏暑所致,名曰肺疟,杏仁汤主之。 17、热多昏狂,谵语烦渴,舌赤中黄,脉弱而数,名曰心疟,加减银翘散主之;兼秽,舌浊口气重者,安宫牛黄丸主之。 18、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19、感燥而咳者,桑菊饮主之。 20、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 21、燥气化火,清窍不利者,翘荷汤主之。 22、诸气膹郁,诸痿喘呕之因于燥者,喻氏清燥救肺汤主之。 23、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24、阳明温病,脉浮而促者,减味竹叶石膏汤主之。 25、阳明温病,诸证悉有而微,脉不浮者,小承气汤微和之。 26、阳明温病,汗多谵语,舌苔老黄而干者,宜小承气汤。 27、阳明温病,无汗,小便不利,谵语者,先与牛黄丸;不大便,再与调胃承气汤。 28、阳明温病,面目俱赤,肢厥,甚则通体皆厥,不瘛疭,但神昏,不大便,七、八日以

读中医经典心得体会

读中医经典心得体会 中医药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其科学性则是体现在了“中医四大经典”之中,即指导中医理论的《黄帝内经》;最早的中医临床医学经典著作,开创六经辩证理论体系,指导中医临床的《伤寒论杂病论》;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专论温热病的《温病条辨》。这些是前人宝贵的诊疗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新世纪中医的发展需要创新,而创新则离不开继承,继承是基础,而继承的第一步便是熟读中医古籍经典。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两篇。阐释了阴阳五行学说、人与自然高度统一的整体观、脏腑理论、经络系统、病因病机、疾病治法等。强调了“阴平阳秘”的人体平衡协调状态,简单来说就是阴阳平衡,比如在内的脏腑柔和通利,在外的肌肤致密坚韧,如此方可抵御邪气的侵害。 关于诊法,《内经》有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此为诊法之总纲。凡诊病,收集病情资料的过程中,得有的大方向来指导病情资料的收集,阴阳就是两个大方向,这个方向的辨别不是辨一次就完事了,其贯穿整个诊疗过程,因为临床病证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变化的,在变化之中把控好疾病的方向,才是真正的“善诊者”。 治法方面,《内经》以“谨察阴阳而调之,以平为期”为治疗大法,来指导中医临床治疗。“谨察阴阳”是治疗的前提,察明疾病的阴阳变化,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以达到阴阳的平衡,如此方可病愈。 对于疾病的防治,《内经》中邪正盛衰理论对中医防治疾病、判断病症的虚实及预测疾病的转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可见提高人体的“正气”是防治疾病的关键。而提高“正气”方法书中亦有提到,如:“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其中的“恬淡虚无”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忘劳作”,这三句话更是对我们健康生活的概括。这些简短的文字,蕴含了无上养生哲学,反映了古人的生活境界。 《内经》中也提到了错误的生活状态,即“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适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常”,这些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也是常见的,可见经典医籍中对世人生活告诫不无道理,值得深思。 天人相应论也是《内经》的重要内容,四时与五脏有对应关系,书中指出春应肝,夏应心,秋应肺,冬应肾,长夏应脾。把人放在时间中来认识,认识了四时养生的哲理——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长夏养脾。养生养在五味上,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四时调之以甘。这是时间病理论的最早创立。 《神农本草经》自古都是中医师和药师学习的教科书,书中对药物性质的定位和对其功能主治的描述都十分精确,首次提出了“君臣佐使”配伍理论,至今仍被 汉代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继承了《内经》、《难经》的精华,创立六经辨证法,将理法方药相结合,提出了很多中医治疗的基本法则,其灵巧的辩证思维方法和用方思路,对我们的临床实践诊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清代《温病条辨》,也是承古籍医典,创立三焦辨证,仿《伤寒论》体系,

温病学名词解释

温病学名词解释 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诊治方; 2.温病:是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 3.温邪: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4.热象:热的性质形于外的征象; 5.天受:指通过空气传播; 6.传染:指通过与患者的直接接触而感染; 7.逆传:相对顺传而言,即不按一般规律传变,而是;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危重,预后较差; 8.新感:感受邪气当时发病 名词解释 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2.温病:是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3.温邪: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包括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以及温热病邪等。 4.热象:热的性质形于外的征象。如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数、口渴、尿黄。 5.天受:指通过空气传播。 6.传染:指通过与患者的直接接触而感染。 7.逆传:相对顺传而言,即不按一般规律传变,而是急剧内陷生变。如由肺内陷心包或由卫内陷营血。特点是发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危重,预后较差。 8.新感:感受邪气当时发病,病发于表。特点是符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传变趋势,病情轻,病程短,易愈。 9.伏气:感受邪气当时不病,邪伏体内,过时而发,发病于里。特点是由内外透,亦可里而再里传变。病情重,病程长,难于速已。 10.温疫:指感受疫疠病邪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11.温毒:一指病因,即温毒病邪,具有蕴结壅滞,攻窜流走的致病特点; 一指病名,由温毒病邪引起的,具有温病的共性,还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溃烂或斑疹的一类外感热病。 12.升散疏泄:指向上、向外导致人体腠理疏松、津液外泄。 13.逆传心包:是证的概念,即肺卫之邪不解,患者突然出现神昏谵语或昏聩不语,舌蹇舌绛,四肢厥冷的病证。 14.燥干清窍:即燥热病邪化火上炎,干犯头面清窍而致清窍不利的病证。表现为目赤,咽痛,龈肿,耳鸣等症状。 15.疫气:是一种物质性的致病因子,是微生物的雏形,是温一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16.上受:邪从口鼻而入即为上受。 17.透营转气:治法概念,清泻营热的药物中,加入清轻透泄之品,如银花、连翘、竹叶使营分邪热出气分而解阴。 18.水不涵木:虚不能滋养肝脉。 19.瘛瘲:手指关节僵硬,屈伸不利。 20.心中憺憺大动:指振动而有空虚貌,因阴液亏损所致。 21.顺传:温病由上焦传中焦,由手太阴传足阳明为顺传。特点是温邪以脏传腑,正气逐邪外出,病情趋于缓解,预后较好。 22.寒起热伏:温病中发热恶寒此起彼伏,是邪留三焦的热形。 23.日晡潮热:日晡即日晡时,古代计时单位,相当于十二地支计时的申时和酉时之间,及北京时间下午3-5时。潮热即发热如潮水般定时涨落。每到下午3时发高烧,5时退烧。为阳明腑实,多伴有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24.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扬者,显扬、张扬之意。以手扪皮肤,始不觉热,甚则觉凉,久则渐觉体温升高,为湿中蕴热,热为湿遏之征象,见于湿温初起,邪遏卫气。 25.夜热早凉:入夜低热,天明热退身凉而无汗。提示温病后期,余邪留伏阴分。 26.战汗:急性热病过程中,突然恶寒战栗,继之全身汗出,谓之战汗,为邪正交争之象。 27.昏聩:深度昏迷,昏睡不语,意识完全丧失。 28.昏蒙:神志昏糊,意识朦胧,间或谵语。 29.昏狂:神志躁扰,意识狂乱,如狂发狂。 30.斑:为阳明胃热未得及时清解,内迫营血,从肌肉而出。形态为点大成片,平摊于皮肤之上,扪之不碍手,压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