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除法竖式与试商》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除法竖式与试商》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除法竖式与试商》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除法竖式与试商》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六单元检测 1我会填。 (1)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 )对齐,也就是把( )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一般要把0( )。 (2)计算65-(13.5+24.6)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 (3)爸爸身高1.86 m ,比妈妈高0.27 m ,妈妈身高( )m 。 (4)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约为3.61亿平方千米,比陆地面积多2.12亿平方千米,陆地面积约有( )亿平方千米,整个地球面积约为( )亿平方千米。 (5)3.26至少加上( ) (6)(3.58+10.63)+1.42=10.63+ 29.5-(9.5+6.42)=29.5 (7)35连续减去4个2.5, 1.36,和是( )。 (8)找规律填数。 ①2.5,2.8,3.1,( ),( )。 ②10,9.3,8.6,( ),7.2,( )。 2我会选。(对的在括号里画“ ”,错的画“?”) (1)210-17 100改写成小数计算是( )。 A.0.2-0.17 B.0.02-0.017 C.0.2-0.017 (2)比5.72小1.36的数再加上0.52,和是多少?列式是( )。 A.5.72-1.36-0.52 B.5.72-1.36+0.52 C.5.72-(1.36+0.52) (3)减数是1.5,比差少0.32,被减数是( )。 A.1.82 B.3.32 C.2.68 (4)一个三位小数减去一个两位小数,差是( )。 A.三位小数 B.两位小数 C.一位小数 (5)0.62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后,比原数大( )。 A.6.2 B.6.82 C.5.58 3我会算。 (1)口算。 0.36+0.05= 5.2+0.48= 1-0.56= 8.5-5.8= 23 100+0.1= 0.75-0.25= 0.1+0.01= 1-0.01= 20.9-2.8= 45100-3 10= (2)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100-23.65= 2.56+20.4= 6.35-3.56= (3)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100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是生活数学的最好体现,它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多位数加减法 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全册的重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对以后的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二、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 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 四、单元教学难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六、单元课时安排:17课时

第1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能熟练计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4、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理解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精讲多练、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出示口算卡)3+2= 7+5= 9-4= 8-2= 5+5= 3+5= 2、口答:30里面有()个十; 90里面有9个(); 7个十是(); ()里面有6个十; 40里面有()个十; 2个十是() 二、探究新知: 1、设疑导入: 前面我们学过了十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题里出现的数都是整十数.同学们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课件出示)教学例1: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1)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 (2)指导学生操作理解20+10的计算方法.(课件演示) 3、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1中“30-20”. “30-20=”让学生自己摆小棒,讨论计算方法并算出结果. 三、反馈练习 1、第62页“做一做” (1)第1题.独立完成. (2)第2题.比较每组算式:相同数位上的数直接相加减. 2、遂一完成练习十四各题 四、全课小结:今天同学们都学会了什么?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与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计算方法不同. 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借助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得来的.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山东假日游——百分数(二) 【教材分析】 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与分数知识的学习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有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同时在六年级上册学生学习了百分数(一)单元,知道了百分数的意义。另一方面,生活中百分数可以说随处可见,学生又有着丰富的生活基础。本单元在知识的编排及情境的选择上都是立足于此基础之上。 【教学目标】 1、会叙述成数、税率折扣利息的含义,知道他们在工农业和生产和日常生活的作用。 2、在明确百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3、会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百分数的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2、会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难点】 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第一单元信息窗 1 第一课时 【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的用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以及求常见的百分率的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它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学生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 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难点】 能准确会分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过程】 一、 基础练习: 1、 口算天天练 23×100= 9.8-4.8= 480÷40= 0.53÷100= 5.1+2.3= 125×80= 0.078÷10= 0.52+0.4= 70×12= 2、把下列各数化成百分数 0.42 2.15 9 0.037 53 81 4 1 85 二、创设情境,导课明标 (一)创设问题情境 谈话:同学们,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往往选择外出游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济南市客运情况。 观察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几? (二)出示学习目标: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运算律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运算律,包括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分数的运算中同样存在,教材先在整数范围内教学运算律,以后再推广到小数、分数的运算中去,是一种合理的安排。 运算律是整数加法和乘法计算法则的推理依据。多位数加法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即具有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直接相加,主要依据了加法结合律,也应用了加法交换律。三位数乘一位数把三位数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依次分别乘一位数,主要依据了乘法分配律。三位数乘两位数把三位数分别乘两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再把两次乘的结果相加,也是依据了乘法分配律。小学数学里,计算教学在前,运算律教学在后,计算方法不从运算律推出,是考虑了学生年龄与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不过,在教学运算律以后,如果再认计算法则,还会有深一层的理解。 运算律是继续教学某些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如,几个分数连乘,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各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可以互相交叉约分。尤其是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既提高了解决计算问题的效率,更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运算律是高度概括的运算知识,是在大量的计算现象中归纳出来的数学内容。运算律是加法、乘法计算中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经过演绎推理能够运用到具体的计算中去,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十分有益。所以,教学运算律需要联系实际,从现实的解题活动中得出运算律。教学运算律不仅要解释数学规律,还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运算律的意义,能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同桌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自我复习能力及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难点:加强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与运用,通过比较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区别。 教学措施 1.在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学习活动中主动认识运算律。 2.体验简便运算,培养主动应用运算律的意识。 3.应用解决问题的策略,联系乘法分配律,探索相遇问题的解法。 4.单元《整理与练习》进一步明确知识、技能的教学要求,进一步明晰知识结构,进一步加强运算规律的应用。 课时安排9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负数 课时(一):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负数的意义,负数的读写法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负数产生的过程、意义,对负数有初步认识。 2、能正确地读写负数。 3、能对生活中有关负数的事物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含义。 2、结合具体情境,说明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设备、温度计等。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方法:引导法、探究法、讨论法、交流总结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第一单元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 义的两个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正、负数的意义,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现象,认识正、负数的大小。 三、单元教材分析和解读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 是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选取的素材具有典型意义。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知。 学生对正、负数比较陌生,但是对用正、负数表示温度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常常在电视的天气预报中见到。基于学生具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教材从温度的表示方法入手,借助温度计来 学习正负数的知识,融陌生的知识于熟悉的生活场景之中,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3、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编排教学内容。 借助温度计和海拔高度示意图认识正、负数,既直观形象,又具有典型性。由用正、负数表 示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正、负数,然后延伸到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其他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而归纳概括出意义。这样,在知识的编排与呈现上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由 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正、负数的意义。 五、单元学与教建议、突破措施: 1、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 对于温度学生并不陌生,许多学生不仅能根据温度计测量温度,描述温度,而且有部分学生还能正确理解天气预报中一些温度表示的含义。教学时,应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 生活经验,借助温度计让学生读出温度计上一些具体的温度,提供一些用正、负数形式表示的温度,让学生描述其含义,然后再引入负数的概念来帮助学生认识正、负数的意义。 2、要加强直观教学。 因为正、负数的意义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背景材料激发 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运用实物(如温度计)、现实情境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六、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温度计等 七、本单元建议课时数: 3 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 4 页例 1、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2 。 0 不是 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容是在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用分数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会解决一般性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六年级上册主要编排百分数的认识以及用百分数解决一般性问题,而本单元主要涉及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的特殊应用。通过这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提升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容是在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用分数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会解决一般性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会进行相关计算。 2、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等活动,提高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成功的经验,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会解答有关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百分数(二)——折扣………………………………………1课时 百分数(二)——成数………………………………………1课时 折扣与成数练习课………………………………………2课时 百分数(二)——税率………………………………………1课时

百分数(二)——利率………………………………………1课时 税率与利率练习课………………………………………2课时 第一课时:百分数:折扣 教学容:P8例题1,做一做,P13练习二1、2、3 教学目标: 1、明确折扣的含义,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2、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圣诞节期间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的? 二、新课讲授 1、理解“折扣”的含义。 (1)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打“七折”,你怎么理解? (2)你们举的例子都很好,老师也搜集到某商场打七折的售价标签。(课件出示) (3)引导提问:如果原价是10元的铅笔盒,打七折,猜一猜现价会是多少?如果原价是1元的橡皮,打七折,现价又是多少? (4)仔细观察,商品在打七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

第一课时:年、月、日(1) 【教学内容】年、月、日(教材第76~78页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一年有365天或366天,一年有12个月,包括大月、小月;二月份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 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2、会用24时计时的方法表示时刻。能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难点】 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制作年历,培养初步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体验数学知识是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各年份的年历一人一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播放视频。2013年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①这些时刻里有哪些表示时间的单位? ②哪些是我们学过的?(时、分、秒) ③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年、月、日。

板书课题:年、月、日(1) 二、新课讲授 1、初步认识年、月、日。 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时刻。(课件出示) ①介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个伟大的日子,请大家读一读这个时间。 ②展示申奥成功的图片。这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同学们知道是哪年的7月13日么?(2001年) ③还有很多有意义的日子,来看看。出示植树节图片(3月12日)、六一儿童节(6月1日)。 2、学生介绍有意义的日子。 一年中还有哪些有意义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一起在年历上标出来。(人手一张年历,各种不同的年份)学生汇报。 生1:春节、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日重阳节。 生2:五月一日劳动节、九月十日教师节、十月一日国庆节。 3、自主探索,发现年历的知识。 年历上有这么多有意义的日子呀,其实年历上还可以找到很多信息和知识!请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下,看看哪组获得的信息多。 课件出示:(1)观察2013年、2014年的年历,记录每月的天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 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用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第一课时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 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 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 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 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

新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六单元测试卷(1)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分数: 一、看图填空。(10分) 1.图中纵轴每格代表( )人。 2.参加( )组的人数最多,参加( )组的人数最少。 3.舞蹈组的人数比武术组多( )人。 4.青少年活动中心这5个小组共有( )人。(每人只允许参加一个活动小组) 5.平均每个小组有( )人。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10分) 1.学校舞蹈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说明舞蹈队队员的身高没有高于135厘米的。( ) 2.四(1)班的数学平均成绩是93分。四(1)班肯定没有不及格的。( ) 3.四(1)班和四(2)班的同学为希望小学共捐书200本。四(1)班的同学捐的书有可能超过100本。( ) 4.魏晶晶所在的班级的数学月考平均分是95分。魏晶晶的月考成绩不是低于95分,就是高于95分。() 5.四(3)班在一年4个季度内平均每个季度都有9人过生日。说明四(3)班每个季度都有9人过生日。( ) 三、动手操作。(30分) 1.小强和小文调查了上星期每天去动物园的游客人数,统计表如下: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 人数1000300040003000400080007000 (1)根据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2)星期几游客人数最多?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星期几游客人数最少?与人数最多那天相差多少? 2.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下面是我国华中平原地区20年来污水处理厂的数量统计情况。 (1)根据折线统计图填写下面的统计表。 年份 数量/个 (2)看统计图回答问题。 ①1992年有污水处理厂( )个,2012年有污水处理厂( )个,这20年间新建了( )个污水处理厂。 ②从( )年开始,加快了新建污水处理厂的速度。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2-63页)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应用已经学过的数的组成知识,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算理。 四、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小棒。 学具:小棒。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开学的时候老师要给你们发什么啊?今天有一个班的老师就正在为小朋友发新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教师出示课本第61页的主题图。 (二)互动新授: 1.整十数加整十数。 教师出示例1的情境图。 师: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什么? 同学汇报:桌上放着书,左边有10本,右边有20本。 师:看着这些书,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师: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本书,怎样计算? 学生个别发言,师板书:10+20 师:那它的结果应该是多少呢?请小朋友们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一下。

全班交流: (1)数的方法:10、20、30; (2)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3)数的组成:1个十加2个十是3个十,就是30. 师:同学们想出来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你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教师指导学生摆小棒:左边摆10根,右边摆20根。 请个别学生上来演示。 2.整十数减整十数。 师:如果老师从这30本书中拿走20本,小朋友们,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师:怎样求还剩下多少本书呢?可以怎么列算式? 学生回答,师板书:30-20 师:它的结果又是多少呢?(10)你是怎么知道等于10的?同桌两人说一说。 请个别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师进行板书。 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课本第62页做一做的第1、2题。 2、完成课本第63页练习十四的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呢? 学生个别汇报。 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4页)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负数 课时(一):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负数的意义,负数的读写法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负数产生的过程、意义,对负数有初步认识。 2、能正确地读写负数。 3、能对生活中有关负数的事物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含义。 2、结合具体情境,说明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设备、温度计等。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方法:引导法、探究法、讨论法、交流总结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与减法》 一、教学内容与作用 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加、减法。它就是数的运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就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在三年级下册学习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册的第1单元与第3单元,又分别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减法的性质,及其简便运算,第4单元又进一步学习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在此基础上编排了本单元内容。这部分内容又就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竖式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例1 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例2 总结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 例3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例4 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1,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

计算的算理,掌握一般算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使学生经历计算、比较、归纳、推理等活动,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增强计算的灵活性。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验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以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1、理解小数点对齐,即数位对齐的道理。 2、灵活选用方法使混合运算简便。 3、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与灵活性。 三、教材编排特点 1.选择生活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 内容编排上,以两位同学购买图书的情景贯穿教学,在例1、例2与例3中分别提供了用小数表示的相关图书的价格,然后结合现实情景与具体数量来研究小数的加减运算。在做一做及练习题中,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现实出发,编排了相关的小数加减计算活动,如商品的价格、学生的体重、体育竞赛的成绩等。通过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1、第一单元负数 单元分析: 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方向的量,或某种量的增大和减小,也可用这种量的某一状态为标准,把它们看作是向两个方向变化的量。从而产生了负数,正数和负数的学习过去安排在中学中学习,现在提前到六年级学,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教学要求: 1、经历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解释。 3、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数轴表示正负数 课时安排: 1、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1课时 2、用数轴表示正负数…………………………1课时 第一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 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

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1)现在你能看出长沙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高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高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长沙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长沙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最新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新课标人教版四(下)第六单元达标练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口算。 2.6+l.4= 1.9+0.8l= 0.58+0.42= 1.63—1.23= 0.9-0.25= 9.9—0.01= 4—2.3= 3.2一1.7= 7.05-0.05= 0.78—0.38= 3.5十5.5= 5.5—3.9= 二。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8.42+9.48= 42.56+3.124= 91.26-30.35= 验算:验算:验算: 15.6十0.237= 80-52.l= 7.35—1.41= 验算:验算:验算: 三、用小数计算。 2吨50千克十630千克 5米80厘米十4米15厘米 5元6角十8元3角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计算4 2.7-9.47的正确坚式是()。 ①4 2 . 7 ②4 2 . 7 ③4 2 . 7 -9 . 4 7 -9 . 4 7 -9 . 4 7 2.用“米”作单位计算,“8米6厘米十5米60厘米”的正确算式是()。 ①8.6+5.6 ②8.06+5.06 ③8.06+5.6 3.减数增加5.6,被减数不变,差()。 ①增加5.6 ②减少5.6 ③不变 4.两个小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0.7,另一个加数减少3.6,和()。 ①增加4.3 ②增加2.9 ③减少2.9 5、8.48-(0.65+3.48)=() ①8.48-0.65+3.48 ②8.48-3.48-0.65 ③8.48-3.48+0.65 五、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8.51-9.03-0.97 32+6.4十68十3.6 15.5十26.5一20.4 IO.27十0.4-8.27 24.6一3.98十5.4-6.02 64.3一18.75十15.7一11.25

第六单元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数学教案Unit 6 mathematics teaching plan

第六单元数学教案 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数学游戏,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2.培养学生仔细检查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用小棒或计数器做一做,再用竖式算一算。 90-47= 57-19= 100-28= (集体订正) 二、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81页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得数对不对,再学着分析错误的原因。 2.完成课本第82页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然后请做得快的学生介绍经验。 3.完成课本第83页第8题。 练习时,可先计算出结果写在鱼尾上,再将3个得数进行比较,比较时,要提示学生看清题目要求,弄清排列顺序。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第82页第4题。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2.完成课本第82页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 1.□-13.7=37.4,□中应该填()。2.已知甲数是82.3,比乙数多53.41,乙数是()。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或“-”。13.28-(5.4+7.28)=□○□○□。 4.计算7.92+(14.87-8.49)时,要先算()法,再算()法;结果是()。 5.用“千米”做单位,计算4千米63米-198米=()。 二、选择 1.6.357至少加上()才能得到一个整数。 A.0.357 B.3.643 C.0.643 2.两个小数相加,一个加数减少3.4,另一个加数增加2.95,和()。A.增加0.45 B.减少0.45 C.减少0.55 3.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少3.7,差()。 A.增加3.7 B.减少3.7 C.不变 4.4.6+3.7+10.4=4.6+10.4+3.7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5.6.74-(3.26+1.74)=()。 A.6.74-3.26+1.74 B.6.74-1.74+3.26 C.6.74-1.74-3.26

三、解答 1.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1.21-13.18 21.5-16.65 3.49+12.4+6.66 考查目的:小数加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答案:18.03,4.85,22.55。 解析: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还要看清运算符号;算后要主动验算进行检查。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4.6+3.3+4.4+6.7 37.12-19.78-2.22 24.75-4.96-6.75 12.64-(2.75+7.64) 答案:19,15.12,13.04,2.25。 解析:观察数据特点、符号特点,选用恰当的方法,合理进行分组。 3.开心文具店在开学之初做促销活动。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

-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 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 【教学准备】: 师:塑料袋、易拉罐、水结冰图片 生:蜡烛、火柴、铁绣钉、纸 【教学过程】: 一、理解世界是物质构成的 1、切身环境导入:观察我们的周围,由哪些物质构成了我们的教室? 2、学生自由发言,(预计大多为可视性的具体物体)教师指出: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可以叫做物质。 3、深入探讨:我们的教室其实不仅存在这些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的物质,还有我们不能直接感触到的空气、火、声音、电、光,它们是物质么? 4、建议作出讨论,要求学生列出证据和理由。 5、教师介入抽象物质的界定:对学生见解适当点评,必要情况下以空气做示例,塑料袋实验证明。引申教室以外的世界物质构成。 6、小结:无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还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感触的到的物质,都说明了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二、过渡物质在变化: 以教室为例,教室里同学们所列举的物质都是一成不变,没有任何变化的么? 学生会列举许多变化,教师给予肯定。 1、师引入演示:在我们的教室里还有老师带来的两种物质——易拉罐和水结冰的图片。讨论:捏扁易拉罐和水结冰也同样是物质发生了变化,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呢?(物质本身没有变,形状改变,变化速度不同) 我们生活里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2、分组实验发现:实验盒里有火柴和铁钉,它们会发生变化么?它们的变化又会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实验讨论:火柴燃烧过以后变成了什么物质?和之前一样么?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么?(除变化速度不同以外,都产生了新的物质) 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么? 3、比较前后两种实验:这两组实验有什么相同和异同点? (前者没有产生新的物体,后者产生新的物体) 三、让物质发生变化: 1、在教师提供的铁丝、热水、纸张、蜡烛、火柴中,它们都会产生在怎样的变化呢?(学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全套教案

整理和复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学生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整理与复习,对学过的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把知识点串成知识线,把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知识结构,达到持久记忆,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非常有益的。 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经验,以及初步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都为本单元的整理与复习奠定了基础。教师根据复习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去整理知识,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1.能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以及方程的基础知识;能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对整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正确估算;能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简算;会解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 巩固常用计量单位的换算,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改写。 3. 掌握所学的几何图形的特征;能够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并能应用;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掌握图形平移、旋转的方法;能用数对或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并能应用。 4. 掌握所学的统计的初步知识,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会分析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能够解决一些计算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5. 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掌握所学的常见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加强整理和复习的系统性。在平时学习的基础上,更大范围内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更全面的回顾、整理、比较和对照。使互不联系或联系较少的知识有机会得以沟通,形成纵横联系的知识体系。加强整理和复习的系统性,使所学知识结构化是本单元的首要任务。 2. 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所学内容。复习时,利用教材,调动学生参与整理知识的主动性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