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用图表展示统计结果(教学设计)

用图表展示统计结果(教学设计)

用图表展示统计结果(教学设计)

用图表展示统计结果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三种不同类型图表的功能;

2.学会在Excel中插入图表的操作方法;

3.能合理修饰图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学生能直观的看到,我们在表达结果的时候,不单单只是用数据说话,而是可以配以相关的图表表示,使统计结果更直观。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任务单来进行图表的学习

3、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进行图表学习

4、学生通过演示自己作品,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增强了自信

情感目标: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培养了自己的独立学习的能力

在交流中学生提高交流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生是否能进行自主学习。是否习惯通过微视频进行学习。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精选版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太平中心校新形式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太平中心校立志小学教师吕文良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进行合理的推测。 [过程与方法]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初步学会统计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弄清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2、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并依据数据变化的特点进行合理推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课题 1、引言:同学们,最近人们都在关心城市空气质量,你们知道这是为什 么?空气质量好坏,其实与PM2.5有关,对于PM2.5你有哪些了解? 那么最近上海的空气质量如何呢

2、复习条形统计图:课前,老师收集并整理了上海过去7天的PM2.5数据,并绘制了一副条形统计图,仔细读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3、小结:在条形统计图中,根据直条的长短,我们能清楚地知道PM2.5的含量是多少。如果要进一步反映PM2.5含量的变化情况,除了用这样的条形统计图绘制,猜猜看,还有没有更好的绘制方法 4、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图表,解决问题 (一)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组成与区别 1、出示:折线统计图绘制过程。 2、小组合作研究: (1)一副完整的折线统计图由哪几部分组成? (2)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3、质疑:那么点与折线在折线统计图中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4、小结:由此可见,折线统计图就是根据数量的大小先描出各点,然后用折线将各点依次连接起来,这条折线反映的是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二)读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1、根据图意,解读数据。 (1)4月18日,pm2.5的含量是多少微克/立方米 (2)在这七天中,哪一天空气质量最差 (3)哪一天空气质量最好,pm2.5的含量是多少?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及反思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 三窑完小 王亚玲 教学目标: 1.认识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3.能根据统计图作出合理的预测。 教学重点: 能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教学难点: 认识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5×3= 19×3= 11×3= 12×3= 18×3= 16×3= 17×3= 14×3= 13×3= 二、回顾旧知 1、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 2、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板题明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统计图的选择》,齐声朗读学习目标。 三、先学 (一)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阅读课本59页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了什么内容? 2.第一部分内容。 3.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5-8分钟后,比比谁能做对类似题。 58 3232?÷58 3216÷÷4 1 212341?+?

(二)学生自主学习 四、后教 (一)检测 完成课本60页练一练第1题。 (二)展示交流 1、展示、核对学生作业 2、讲解 3、小结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表示出各项目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反应出项目数量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表示出了总体与部分的关系。 五、当堂训练。 5、花卉开花期统计表 植物园为举办国庆花卉展览,对一部分花卉的开花期做了调查: 若清楚反映花卉开花

时间,宜选用图。 六、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反思 三窑完小王亚玲学生已经学过每一种统计图的特点,教学中将重点放在怎样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数据本身的特点及统计图本身的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统计图。让学生亲自去感受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实际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收集数据、选择决策的能力。 在小组讨论时,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应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活跃性,出现了很多的闪光点,对我的启发也很大,可谓教学相长。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去理解和把握,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推理的意义,让学生在做中学,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但是仍然留下了许多遗憾。例如,对学生的回答,虽说有时也给予了肯定,如“回答得很好,某某同学对这些数据观察得很仔细”,“很不错”等等。但是,鼓励的语言还不够“丰富多彩”,有时还对学生的回答没有及时给予肯定,甚至忘了请学生坐下。这种失误,同我平时的“教态”不严谨有关。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与学生的关系显得比较“随意”,学生回答问题后,我往往用手势示意学生坐下。 虽然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是其中的不足之处令我难忘,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希望自己今后在这些方面有所改进和突破。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案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殷惠平一、课程内容标准 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中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广东教育出版社)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的第二节“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第二部分内容:“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是表格数据处理之后对表格数据应用的进一步深化。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图表处理操作使用方面,能够根据具体需求恰如其分地表达意图。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认识图表的作用与适用特点,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了解数据和图表的关系,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和价值,培养学生多角度的分析问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作风。感悟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图表的分析及应用。 2.难点:如何根据任务需求,进行图表数据的分析。 五、教法学法:采用讲授、探究、任务驱动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网络微机室 七、教学过程:

(1分钟)学生看幻灯片回答,转置前后不同. 老师总结(1分钟):针对同一组数据,通过改变不同的统计任务,得到 的图表表达信息有明显的不同。由此可见,对于同一组数据,我们如果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目标来审视和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就会有不同方 面的结果,这就是利用图表加工信息的价值所在。 ★ 任务3:合作探究:图表的灵活应用 (1分钟)老师:在学习和工作中,各种表格、图表被大量运用到报告或文档中,不同的任务需求,设计的图表会不同,不同的图表表达的息 也不同。下面请同学根据你对图表理解,选择合适的图表分析工作表。 我们的资料:“自行车品牌统计” “绿色出行 人数变化” “绿色出行 人数比例”。分两步进行,首先请小组长搜集本组同学讨论一下,确定图表 类型(2分钟),基次,同学们按讨论结果,将工作表转成图表,并得出结论。 3.1 选择合适图表类型分析工作表“自行车品牌统计”,得出结论? 3.2 选择合适图表类型分析工作表“绿色出行 人数变化”,得出结论? 3.2 选择合适图表类型分析工作表“绿色出行 人数比例”,得出结论? 3.4选做: 3.4.1做完上述任务的同学,请将“图表”进行适当修饰,例如: 更改图表背景; 3.4.2 做一下工作表”选做题”中的任务。 选做题,看时间是否演示。 学生讨论确定图表类型(2分钟) 学生练习(6分钟) 学生演示(3分钟) 学生回答(3分钟) 老师:上面我们综合运用了三种图表类型,下面请同学们参考p54表格,对上述三种图表类型进行总结。 ★任务4:图表的用途 通过前面对各种类型图表的运用,总结各种图表有哪些作用? 类型 具体用途 擅长比较数据间的多少与大小关系 合作探究 学生讨论: 确定图表类型。 学生练习 学生总结

实验---统计-统计图表制作

实验---统计整理-统计图表制作

————————————————————————————————作者:————————————————————————————————日期:

实验3 统计整理--统计图、表的SPSS创建与制作 3.1实验目的 学会运用SPSS统计软件,用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用统计图和表显示整理结果。 3.2相关知识(略) 3.3实验内容 3.3.1用spss进行统计资料分组。 3.3.2利用SPSS 创建常用的统计图形。 3.3.3利用SPSS制作统计表格,显示分组结果。 3.3.4 撰写实验分析报告。 3.4实验要求 3.4.1准备实验数据: 1.某集团所属20家公司基本资料。 2.某市2993个住户居民住房情况调查资料。 3.搜集财管专业2009级1-4班的“概率”成绩。 4.某企业139名职工基本工资情况表。 3.4.2编制数列: 1.将20家公司的数据编制成品质数列。 2.将某市2993个住户居民住房情况数据按常住人口数编制单项数列。 3.编制组距数列。即将财管专业学生概率成绩整理成组数为5、组距为10的等距数列,计算频数及累计频数,编制频数分布统计表和累计频数分布统计表。 3.4.3绘制茎叶图、直方图和线形图等。 3.4.4利用SPSS制作统计表。 3.4.5根据绘制的统计图表及计算的指标,对频数分布特征作出简要分析。 3.5实验步骤 3.5.1准备实验数据: 1.某集团所属20家公司基本资料,见表3-1所示。

表3-1 某集团所属20家公司的基本情况表 公司代号公司规模产业类别获利能力资本来源 1 小型饮料亏中资 2 中型化学盈中资 3 大型电子盈美资 4 大型电子盈美资 5 中型食品亏美资 6 中型食品亏港资 7 大型化学盈美资 8 中型食品亏日资 9 中型电子亏美资 10 小型食品亏中资 11 大型航空盈港资 12 大型化学亏日资 13 小型食品亏中资 14 中型饮料盈中资 15 大型电子盈美资 16 中型食品亏中资 17 大型航空盈日资 18 中型食品亏中资 19 大型电子盈美资 20 中型食品亏中资 2.某市2993个住户居民住房情况调查资料,由于数据过多,此处略。 3.财管专业2009级1-4班的“概率”成绩,见表3-2所示。 表3-2 财管专业1-4班概率成绩表 单位:分序号财管1班财管2班财管3班财管4班 1 95 95 76 60 2 99 86 77 88 3 99 8 4 82 83 4 97 94 84 80 5 95 88 73 91 6 96 84 82 100 7 94 96 92 90 8 90 94 64 100 9 87 87 64 99 10 96 88 84 94 11 98 90 75 99 12 93 93 81 43 13 86 93 83 88 14 94 96 74 89 15 92 95 91 86

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作者:郑家敬发布日期:2008-12-19 匚324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doc 一、案例背景信息 1 ?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2 ?年级:高一年 级 3 ?学时数:1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针对广东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进行教学的设计。本节内容体现的课程内容标准是:(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2)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和基本特征。 采用图表方式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地表达统计结果,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用到,而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是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是每个人 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通过本节利用图表工具软件处理表格信息,引导学生在图表处理、图文排版等操作使用方面,能够根据需求恰如其分地表达意图。

教材的本节内容是在安徽《衔接教材》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提炼和提高,对软件的功能使用及其基本操作不再详细介绍,而侧重于引导学生从如何分析问题或任务需求着手,学会从各种需求中寻找技术解决的办法或策略,从而实现利用恰当的技术表现形式呈现主题,表达意图。 三、学生分析对于表格加工软件的使用,我校是农村高一年级学生明显觉得困难,几乎没有学生懂得图表处理的基本操作技能。对于根据图表呈现的分析结果用文字来加以组织,并形成丰富的报告形式,他们大多数缺乏问题分析、组织文字和设计制作的能力。因此《 3.2.5 形成报告》在下节课讲,本节课从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中提出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让学生们在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领会利用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体会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①了解表格加工与表达的基本流程。 ②能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图表来呈现表格的分析结果。 ③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④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 2、过程方法目标①懂得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即从明确任务 ——建立表格——图表展示等一系列环节的一般方法。 ② 懂得多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并结合图表展示科学准确

《制作统计图》教学设计

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第7课 《制作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材内容简析 1、《制作统计图》一课是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三册里的内容,是以“制作统计图”为任务,教小学生运用WORD程序中的图表对象制作统计图的一课。 2、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要求,及和小学数学、美术等课程整合的思想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操作,学生能进一步了解“统计图”的作用,并能对各类统计图有初步的认识。 通过用电脑对统计图的设置,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索过程加深理解“统计图”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组成部分,并知道制作统计图的三个步骤。 2.能力目标: 通过操作,学生就可以学会在WORD中插入对象的基本操作过程。 通过完成统计图学生可以巩固已有的操作技能,同时掌握统计图的操作方法。 通过同学之间的作品展示和评价,可以提高学生自我表现和点评他人作品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探索,学生可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3.情感目标: 通过创设统计表设置操作任务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动手操作,他们可以面对困难,敢于尝试解决困难。 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并在掌握操作方法后还能美化自己的作品,并将所学到、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渗透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三、教学的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 四、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删除行时,学生有时并没有完全选中,导致出错。在评价他人作品时,鼓励学生给出解决办法或方案,促使学生在评价、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其综合能力。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针对本课教学的内容、目标,我在教学设计中主要抓住指导学生在制作成长统计图这一重点。根据课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能力共安排为“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教学新课;开展竞赛、巩固提高;发展评价,进行延伸”四个部分,“教学新课”中包含“分析制作内容;自主合作,尝试制作;交流汇报,互助合作”等几个环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首先,展示教师课前制作的课件(介绍一位同学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的成长照片,且请这位同学配上声音。)让学生在听和看的过程中,借助课件的感染力打动小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产生像这位同学一样“制作一张自己成长的统计图那该多好”的想法,从而创设本课的教学情境,为整堂课提供了线索,教师再演示“精美的统计图”的动画,学生的心情在一抑一扬后,学习的欲望被充分调动;其次,以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动探索相结合的方式,及和数学课相结合,一步一步解决制作统计图的问题,即教学word中的插入对象命令;再次,以美化统计图的形式(修改图表属性),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点;最后,将学生修改完善的统计图放在一起,进行作品的展示和评价小结,使学生感受到自已六年来成长的情况,体验集体创作的乐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和能力的知识。在“教学新知”这一重点环节,教师没有一讲到底,而是重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寻求解决方法。尽可能的给学生创设氛围,让学生在回顾、交流、比较、尝试中掌握方法,提高学生寻求规律、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对象】:五年级或六年级学生 【教学准备】: 自制的教学软件、教师机与学生机。 学生根据素质报告单,收集几年来自己的身高、体重的数据,用表格的形式保存在电脑中。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及媒体运用】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案)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并形成报告 运城中学王庆【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粤教版高一第三章“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第2课时,它既是文本信息加工与表达的延伸,又为后面数据库的学习奠定基础。表格信息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常用的一种方式,而采用图表方式更方便分析数据、挖掘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地表达统计结果,因此,表格信息加工是中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表格数据的加工、处理及分析,能从中发现和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发现有价值的东西,提升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excel的基本操作,但对表格数据的挖掘、提炼能力欠佳,将所学知识迁移至实际生活中应用更是有待加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体验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一般过程; ②知道图表的类型、用途及特点; ③能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图表来快速提炼信息;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验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一般过程,并能 结合图表科学准确地得出合理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 正确分析、评价数据的价值观及科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使用恰当的图表类型来呈现数据;(2)总结各类图表的适用范围;难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 【教学方法】 教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比较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学校德育处每月都要进行文明班集体的评选,现有图1的数据需要同学们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出以下信息: 哪个班总成绩最好? 哪个班三周成绩趋于平稳? 哪个班进步最快?? 请同学们比较分析下:图1和图2哪个更容易帮助我们完成任务。显然,图2的图表直观明了,可以快速挖掘出我们所需信息。下面我们开始本节课的学习-------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及形成报告。 我们来复习下图表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一般流程: ——— ——— 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本环节围绕3个知识点通过3个任务的学习来完成,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 主学习、小组协助实现。 ( 图1) (图2) 明确任务 建立表格 分析数据 形成报告

SPSS实验一统计图表制作

实验一统计图表制作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PSS统计图表制作的界面; 2.掌握SPSS制作统计图表的步骤; 3.掌握SPSS输出图表的编辑。 二、实验要求 1.提交打印的统计图表结果; 三、实验步骤 (一) Spss获得条形图的途径 1.启动SPSS,打开数据文件计生调查问卷.sav。 2.点击“Graphs”→“Bar”,出现条型图主对话窗口。 3.选择“Simple”并点击“Define”按钮进入“Define Simple Bar”对话框。 4.在左边的变量列表中选中(单击)要绘制条形图的变量,并单击向右的箭头健使其进入“Category Axis”框。 5.其余选项按默认设置,按OK,得到条形图。 6.双击条形图,进入图形编辑窗口。

(二)Spss获得直方图的途径 1、graphs→histogram 2、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explore→plots→histogram 3、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ies→charts→histogram (三)Spss获得茎叶图的途径 1、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explore→plots→stem-and-leaf (四)Spss获得箱线图的途径 1、graphs→boxplots 2、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explore→plots→boxplots (五)Spss获得帕累托图的途径 1、graphs→pareto (六)Spss获得散点图的途径 1、graphs→scatter (七)spss频数分布表 Frequencies对话框的界面如下所示:

用Excel制作统计图教学设计(20201227050349)

用Excel绘制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长春版信息技术教材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第六节Excel图表制作的部分。从本单元来看, 统计图表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同文本信息表达相比,统计图对信息表达更加的清楚直观。因此,建立统计图是中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能。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向导制作统计图的基本方法;知道几种常用图表的特点;学会利用图表进行简单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对象分析 本节内容的教授对象为七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在数学课中已经学习了手绘统计图表的方法,同时,学生掌握了Excel的基本操作,这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掌握运用图表向导”制作统计图, 并理解利用图表进行问题分析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图表向导”制作统计图; 2?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在柱形图、饼图、折线图中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3?能够根据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利用图表向导,能熟练的创建柱形图、饼图、折线图,并能对图表进行恰当的编辑。 2?通过比较不同图表类型的用途及特点、体验使用图表表达数据的过程、理解用图表显示分析结果的优势,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图表进行表示、分析及表达数据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上海世博会”的相关数据为学习素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统计图的学习,体会用电子表格工具绘制的优越性,加深为科技进步努力学习的意识; 3?设计循序渐进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尝试去解决,使学生逐渐增加成就感与自信心,从而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勇气和意识。 四、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利用Excel图表向导建立统计图; 2 ?能根据统计表的特点及问题的重点来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教学难点: 1?图表源数据的选择 2?图表类型的选择; 3?根据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合理表述自己的观点。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教学设计 山东省青州实验中学李福军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中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广东教育出版社)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的第二节“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第二部分内容:“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是表格数据处理之后对表格数据应用的进一步深化。教材内容比较简单,没有图表制作的操作过程;对于数据图表类型的选择及应用仅有简单的设问。 二、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水平方面有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Excel的基本使用,如表格数据的统计等,所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就相对容易一些,但也有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比较陌生,所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稍微有些吃力,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这一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Excel图表的制作方法,学会用图表向导制作图表。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根据实际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达,根据图表分析数据,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并能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作风,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学会合理地使用技术产品。 五、教学重点: (1)图表的制作方法(2)图表的分析及应用 六、教学难点 (1)图表类型的选择(2)图表选项的设置(3)图表数据的分析 七、教法和教学策略 利用好任务驱动法,充分发挥小组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展示,教师及时精讲点拨,与学生合作,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起到引领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八、整体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和经济为主线,进行一体化设计,通过学生对“关于高中生带手机问题的问卷调查”的现场投票导入正课,通过利用现场采集

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在这一单元集中认识条形统计图,在三年级初步认识了统计表基础上,本节用了2个例题、三个课堂活动来学习用1格表示1个单位和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随之延伸到一格表示多个单位,例1在选材上注意了生活现实北京8月份的天气情况,在呈现方式上都采用了表图结合,统计表提供统计数据,通过统计图反映其直观优势;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上,都通过对话框的形式,引导学生经历怎样要用1格表示1个单位,如何画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数据整理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3、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 1、师:通过学生最喜欢的动画片导入,让学生在游戏中统计人数。 2、问:你能清楚的把喜欢看每种动画片的人数表示出来吗?现在我们就去探究。

板书:条形统计图 3、认识统计图,出示例1.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图表示出来,请大家认真观察、仔细对比,想一想他们的效果有什么不同?(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清楚、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2)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意义和作用。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对比,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一目了然、印象深刻,现在以这一幅统计图为例,谁能说一说你的感受? 你从这幅统计图上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师:怎么看出来的呢? 生:直条越长,数量越多。 师:说明直条的长度是根据什么画出来的? 生:数量的多少。 师:纵轴,在这里表示什么? 生:表示人数。 师:横轴,在这里表示什么?生:表示统计的天气。 师生谈话制出条形统计图。 师:这幅图里面晴天共几天? 生:9天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一格一格数的。

统计图 教学设计

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教学过程采用学生阅读、观察、思考、小组交流的教学过程来进行,先从观察统计图表开始,从统计图表中尽可能多地提取数据的信息、数据的特征,发现规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针对具体问题自己设计统计表和统计图来表示数据资料,并对数据和统计图作出全面分析,得出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鼓励学生尽可能从报纸、电视、互联网收集各种统计图表.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意义和用途. 2.能从统计图中获得有用的信息,会画扇型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统计分析,培养统计观念,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对社会生产、生活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从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提取信息以及根据数据设计扇型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难点:根据扇型统计图说明得出的结论以及理由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上节课我们学了数据整理,统计数据除了可以分类整理制成统计表外,还可以制成统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常用的统计图有扇形、条形和折线统计图(用投影器逐一显示)小学的时候,我们已初步认识了统计图,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 二、探求新知 (一)扇形统计图

中国人民银行资料显示,到2001年底,我国城乡居民银行存款额为8,7万亿人民币.你想了解居民存款的目的是什么吗?图12一4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资料制作的统计图,图中的百分比是受访者中选择不同存款目的(每人只选一项)人数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1月20日) 一起探究 观察图12一4,研究下面问题: 1.选择哪种存款目的的人数最多?占多大百分比? 2.选择人数最多的前四类的存款目的各是什么?这四类人数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3.图中各个扇形代表什么?扇形面积的大小表示什么? 4.图中的各个百分比是如何得到的?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5.假如总共调查了1000人,你能知道选择不同存款目的的人数吗?请你把结果填写在下表中. (学生讨论填表,教师从旁指导) 给出扇形统计图的定义 我们经常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总体和部分的关系,即用圆表示总体,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面积的大小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sectorstatisticalchart). 讲解例题 例1:小明一周内总共花了24元钱,其中交通费6元,购买文具花费4元,午餐花费10元,娱乐消费4元.请设计统计表表示数据,画扇形统计图直观表示各项消费金额所占百分比,画条形统计图表示各项消费的金额.

统计学实验报告1

统计学实验报告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实验报告

二、打开文件“数据 3.XLS”中“城市住房状况评价”工作表,完成以下操作。 1)通过函数,计算出各频率以及向上累计次数和向下累计次数;2)根据两城市频数分布数据,绘制出两城市满意度评价的环形图三、打开文件“数据 3.XLS”中“期末统计成绩”工作表,完成以下操作。 1)要求根据数据绘制出雷达图,比较两个班考试成绩的相似情况。 实验过程: 实验任务一: 1)利用函数frequency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 步骤1:打开文件“数据 3. XLS”中“某公司4个月电脑销售情况”工作表 步骤 2.在“频率(%)”的右侧加入一列“分组上限”,因统计分组采用“上限不在内”,故每组数据的上限都比真正的上限值小0.1,例如:“140-150”该组的上限实际值应为“150”,但我们为了计算接下来的频数取“149.9”. 步骤3.选定C20:C29,再选择“插入函数”按钮 3 步骤 4.选择类别“统计”—选择函数“FREQUENCY”

步骤5.在“data_array”对话框中输入“A2:I13”,在“bins_array”对话框中输入“E20:E29 该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指定用于编制分布数列的原始数据,第二个参数指定每一组的上限. 步骤6.选定C20:C30区域,再按“自动求和” 按钮,即可得到频数的合计

步骤7.在D20中输入“=(C20/$C$30)*1OO” 步骤8:再将该公式复制到D21:D29中,并按“自动求和”按钮计算得出所有频率的合计。

统计图教案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98~99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使学生知道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培养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2.通过对三种统计图的认识、制作和选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能力及统计观念,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培养统计观念。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扇形统计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扇形统计图,你对它了解了多少? 课件出示扇形统计图:我国居民平均月膳食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就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它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2.你还学过了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点击出现相关内容。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趋势。 通过刚才的复习,我们发现,生活中有时用扇形统计图,有时用条形统计图,还有用到折线统计图的情况。那么人们在选择统计图时,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呢?这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3.揭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板书)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98页例2第(1)组数据。 课件出示: (1)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 仔细观察,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如果让你用统计图表示这一组数据,你觉得可以用哪一种统计图? 学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什么?竖轴表示什么?怎样确定竖轴上的数据每

实验3 统计整理 统计图表制作

实验3 统计整理--统计图、表的SPSS创建与制作 3.1实验目的 学会运用SPSS统计软件,用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用统计图和表显示整理结果。 3.2相关知识(略) 3.3实验容 3.3.1用spss进行统计资料分组。 3.3.2利用SPSS 创建常用的统计图形。 3.3.3利用SPSS制作统计表格,显示分组结果。 3.3.4 撰写实验分析报告。 3.4实验要求 3.4.1准备实验数据: 1.某集团所属20家公司基本资料。 2.某市2993个住户居民住房情况调查资料。 3.搜集财管专业2009级1-4班的“概率”成绩。 4.某企业139名职工基本工资情况表。 3.4.2编制数列: 1.将20家公司的数据编制成品质数列。 2.将某市2993个住户居民住房情况数据按常住人口数编制单项数列。 3.编制组距数列。即将财管专业学生概率成绩整理成组数为5、组距为10的等距数列,计算频数及累计频数,编制频数分布统计表和累计频数分布统计表。 3.4.3绘制茎叶图、直方图和线形图等。 3.4.4利用SPSS制作统计表。 3.4.5根据绘制的统计图表及计算的指标,对频数分布特征作出简要分析。 3.5实验步骤 3.5.1准备实验数据: 1.某集团所属20家公司基本资料,见表3-1所示。

表3-1 某集团所属20家公司的基本情况表 2.某市2993个住户居民住房情况调查资料,由于数据过多,此处略。 3.财管专业2009级1-4班的“概率”成绩,见表3-2所示。 表3-2 财管专业1-4班概率成绩表

表3-3 某企业139名职工基本工资情况表

25 柏青A部门女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 26 王秀明A部门男职员技术员650 300 30 27 贺东A部门男职员高工800 600 70 28 裴少华A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 29 群义A部门男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 30 亚英A部门男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 31 武A部门男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 32 林桂琴A部门女职员技师700 400 50 33 增建A部门男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 34 A部门男职员工程师700 450 50 35 吴正玉A部门男职员工程师700 450 50 36 鹏A部门男职员工程师700 450 50 37 吴绪武A部门男职员技师700 400 50 38 鄂卫A部门男职员高工850 600 100 39 胡冰A部门男职员工程师850 450 100 40 朱明明A部门女职员工程师850 450 70 41 谈应霞A部门男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 42 符智?A部门男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 43 连进A部门女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 44 王永锋A部门男职员工程师850 450 100 45 周小红B部门女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 46 钟洪成B部门男副经理技术员700 300 300 47 钟延B部门男副经理技术员700 300 300 48 汪勇B部门男副经理工程师800 450 300 49 文坤B部门男经理高工900 600 500 50 宇B部门男副经理工程师800 450 300 51 少杰B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 52 邹明鹏B部门男职员技术员650 300 30 53 同亮B部门男职员技师700 400 50 54 苑昌B部门男职员工程师700 450 50 55 曾良富B部门男职员高工800 600 70 56 开明B部门女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 57 其森B部门男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 58 良B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 59 雪平B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 60 浩B部门男职员高工800 600 70 61 彦B部门女职员技师700 400 50 62 文辉B部门女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 63 开银B部门男职员技师700 400 50 64 荣珍B部门女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 65 大贞B部门男职员技师700 400 50 66 河光B部门男副经理工程师850 450 300 67 伟B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 68 德辉B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

四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四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条形统计图》是人教版新课改中四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了统计观念。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让学生完成两个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并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二为一,然后介绍这就是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提问:“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引起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一方面让学生从更高更宽的角度认识新的统计图和统计量,体会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建立统计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怎样根据新的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教材处理: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实际情况出发设置问题情境,打破原有知识结构,促使学生重新思考,自主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在此过程中,本课以主题情境为主线,有意识的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中,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具体地说,本课的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深层的内涵。 通过例题,我认为,本课的教材编排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然而,对于农村的四年级学生而言,城乡的人口发展问题毕竟是个“遥远”的情境。所以,我从调查学生体育活动的爱好为素材。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及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复式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等知识。另外,学生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需要成对出现进行比较,如男生和女生、城乡和乡村、工业和农业等,在此基础上,我以学生熟悉的事为学习的素材,通过主题情境问题的提出,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达到新的平衡。 (三)、注重知识呈现的完整性,思维过程的灵活性,思维方法的多样性。 本课的设计从调查学生的兴趣开始,让学生完整的经历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过程,而不是直接出示数据,最后环节通过统计学本节课的表现结果,再一次参与统计,深切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及统计活动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中以主题问题情境为中心,展开讨论,自主探究,允许灵活的不同的处理方法,从不同中找相同点,从比较中得出最佳方案,再运用到实际中,体现了学习活动的完整性、灵活性、多样性。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 一、案例背景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广东版信息技术教材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4.学时数:本节内容为1课时,非上机时间为15分钟左右,上机操作时间为15分钟左右,陈述与展示时间为10分钟左右。 二、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内容是利用图表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地表达结果,旨在为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服务,为其提供一种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思路,帮助学生适应现在乃至将来的社会生活,对于学生来讲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概括与提高,是对社会生活的预适应。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本节课内容选自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材《信息技术基础》中第三章第二节内容,其内容主要介绍怎样为不同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并利用图表呈现数据,通过生成的图表分析数据,得到分析结果,形成报告。 (二)学情分析 1.学习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年龄:16~17岁。 2.知识技能:学生在初中阶段接受过本节相关内容的学习,参加过初中升高中的信息技术考试,对excel软件的各种功能、基本操作都颇为熟悉。 3.学习风格:对新鲜的事物抱有好奇心;有较为强烈的好胜心和进取心,富有激情;思维敏捷、灵活,记忆力好;不能长时间保持注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熟练Excel中有关图表的各项操作,掌握四种常见图表的类型的用途和特点。 (2)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分析图表,利用图表呈现结果,得出结论。 (3)学会使用计算思维的转化和约简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和讨论,回顾和熟悉excel中有关图表的操作,并结合和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解决问题,逐步将新的学习内容与旧的学习内容链接起来。 (2)通过解决问题的实践练习,了解怎样使用计算思维的转化和约简等策略,通过灵活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发掘自己的非智力因素。 (3)通过外显思维过程和对比思维过程,了解他人的思维过程,比较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树立对图表的正确认识。 (2)体会自己与他人在解决问题、处理信息和思维上的差异,关注自己思维质量的提高。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用恰当的图表类型呈现数据信息,通过分析图表,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撰写用语规范、描述准确的结论。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设计 1.使用讲授教学法,配合相应的图片,引导学生树立关注自己和他人的思维过程的意识,并明确学习目标。 2.使用自学指导法,配合教材的实操步骤,帮助学生回顾和复习图表的创建和转置等操作,以便为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做好铺垫。 3.使用讲授教学法,配合使用范例教学法,配合相应的实例,通过创建和分析图表,得出结论的过程,给学生作出示范,并介绍其中使用到的思维方法,以便为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做好铺垫。 4.使用思维外显化教学的方法,上机实践,解决设置的问题,使用口语报告法,学生和教师将个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外显出来,帮助学生对比自己与他人思考方式的差异,改进自己的思维过程,提高自己的思维质量。 (六)教学资源 计算机多媒体教室,课件(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ppt),学生练习的数据(活动1.xls,课堂练习.xls)。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 过程的观察 和考察 媒体 运用 预期效果 导用问师:大家在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学生比较感PPT希望通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