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册)易错题解题技巧汇总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册)易错题解题技巧汇总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册)易错题解题技巧汇总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册)易错题解题技巧汇总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册)易错题解题

技巧汇总

易错点一: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易错题典例】在研究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反应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与金属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A.钠的熔点低B.钠的密度小

C.钠的硬度小D.钠的金属活动性很强

【答案】C

【错因分析】以钠与水的反应为载体,考查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易错点:(1)对钠与水的反应原理不明确,2Na+2H2O=2NaOH+H2↑;(2)实验现象不熟悉;(3)现象与性质不吻合,如钠浮在水面上得到钠的密度比水小,而不是比水大或其它性质,钠熔化体现钠的熔点低,而不是硬度低。

【解题指导】明确钠与反应的实验现象及钠的性质是解题关键,其中钠单质很软,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97.81℃,沸点882.9℃,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有:

主要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浮在水面上密度比水小

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

迅速游动反应产生气体(H2)

嘶嘶作响反应剧烈

溶液呈红色反应生成NaOH,遇酚酞变红

易错点二:碱金属的性质

【易错题典例】钙和钠相似,也能形成过氧化物,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钙的化学式是Ca2O2

B.1mol过氧化钠或过氧化钙跟足量水反应都生成0.5mol氧气

C.过氧化钙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为2:1

D.过氧化钙中只含离子键

【答案】B

【解析】A.氧化钙的化学式是CaO2,故A错误;B.因过氧化钠或过氧化钡跟水反应:2H2O+2Na2O2=4NaOH+O2↑,2H2O+2CaO2=2Ca(OH)2+O2↑,都是1mol过氧化物跟足量

水反应都生成0.5mol氧气,故B正确;C.过氧化钙中阴离子为过氧根离子,过氧化钙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为1:1,故C错误;D.过氧化钙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B。

【错因分析】以分析过氧化钙的性质为载体,考查过氧化钠的性质和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易错点:(1)对过氧化钠的组成结构不熟悉,过氧化钠是离子型化合物,Na+和O22-的比值是2:1,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2)不熟悉过氧化钠的主要化学性质,能与水和CO2反应,并生成氧气,且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电子数目为2mol电子;(3)知识迁移,不是纯粹模仿,不能根据Na2O2的化学式简单推断Ca2O2,因为钙为+2价。【解题指导】考查过氧化钙的性质,依据过氧化钠的结构及性质,并注意钙离子显+2价即可解答;具体碱金属的主要性质有:

1、物理性质:碱金属都是银白色的金属(铯略带金色光泽),密度小,熔点和沸点都比较

低,质地软,可以用刀切开,露出银白色的切面.碱金属物理性质的递变性:

碱金属中的特殊性:

1)Na、K通常保存在煤油中,Li通常用石蜡密封;

2)碱金属元素只有Li与O2反应的产物为Li2O一种,其他元素与O2反应的产物至

少2种,生成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

3)碱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只有LiOH微溶,其他均为易溶于水的

强碱;碱金属的盐一般都易溶于水,但Li2CO3微溶;

4)碱金属元素从Li到Cs,密度逐渐增大,但K的密度小于Na;

5)通常的合金多呈固态,而钾钠合金却是液态.

2、化学性质:由于碱金属化学性质都很活泼,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切面很快便失去

光泽,一般将它们放在矿物油中或封在稀有气体中保存,以防止与空气或水发生反

应.在自然界中,碱金属只在盐中发现,从不以单质形式存在.碱金属都能和水发

生激烈的反应,生成强碱性的氢氧化物,并随相对原子质量增大反应能力越强.

1)与氧气反应;2)与水反应;3)与氯气、硫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易错点三: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易错题典例】用脱脂棉包住0.2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几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上述实验现象可得出两条有关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结论是:

第一:有氧气生成;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以验证上述结论.用以验证第一条结论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

②为了验证第二条结论,将管口b浸入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q插入盛水的小烧杯中,有气泡冒出。

【答案】(1)有热量放出(2)①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a口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将导管b置于水槽中.再打开分液漏斗的开关,发现b处有气泡放出

②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如果该反应放热,放出的热量能使集气瓶内空气的压强增大;

如果b导管插入盛水的小烧杯中,有气泡冒出,证明此反应放热。

【错因分析】本题是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考查将过氧化钠的性质融合到实验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易错点:(1)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原理不熟悉,无法准确判断实验现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且为放热反应;(2)无根据过氧化钠的性质设计实验探究能力。

【解题指导】结合过氧化钠的性质,设计实验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明确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是解题关键,具体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实验目的: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仪器:试管木条酒精灯

实验药品:过氧化钠酚酞试液蒸馏水

实验步骤:

1.把水滴入盛有少量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放出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用手轻轻摸一摸试管外壁,试管外壁较热.

3.向反映后的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剧烈,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强碱和氧气;

2Na2O2+2H2O=4NaOH+O2↑。

易错点四: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易错题典例】下面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水中的溶解度:碳酸钠>碳酸氢钠

B.热稳定性:碳酸钠>碳酸氢钠

C.溶液酸碱性: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Na2CO3溶液pH小于NaHCO3溶液的pH

D.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消耗HCl的量前者多

【答案】C

【解析】A.Na2CO3和NaHCO3在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则在水中的溶解度为:Na2CO3>NaHCO3,故A正确;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不稳定,则热稳定性为Na2CO3>NaHCO3,故B正确;C.Na2CO3水解程度比NaHCO3大,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碳酸钠溶液碱性较大,故C错误;D.设质量都是106g,则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mol,根据Na2CO3~CO2,NaHCO3~CO2,产生的CO2的

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mol,故D正确,故选C。

【错因分析】考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涉及溶解度、稳定性、与酸的反应等,易错误点:(1)对NaHCO3和Na2CO3性质不熟悉,不能准确判断性质差异;(2)利用水解能力,判断NaHCO3和Na2CO3溶液的碱性强弱,在浓度相等时,CO32-的水解程度远大于HCO3-;(3)等质量与等物质的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易混淆。(4)NaHCO3和Na2CO3

溶液均能和澄清石灰水作用得到白色沉淀,不能利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两溶液。

【解题指导】明确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差异是解题关键,具体包括:(1)溶解度,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溶解度小;(2)稳定性,碳酸钠稳定,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3)与酸的反应,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碳酸钠消耗的酸多,生成的CO2也多,但反应速率是碳酸氢钠快,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是一样多,但反应速率是碳酸氢钠快;(4)碳酸氢钠能与NaOH溶液反应,碳酸钠与NaOH溶液不反应,但二者均与澄清石灰水作用得到白色沉淀,不能利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两溶液;(5)溶液的碱性强弱,浓度相等时,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强。

易错点五:焰色反应

【易错题典例】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只有金属单质才有焰色反应

B.只有金属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C.只有某些金属或其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D.只有金属离子才有焰色反应

【答案】C

【解析】因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则同种金属的单质或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焰色反应,并且只有某些金属元素有焰色反应,如Fe不具有焰色反应,故选C。

【错因分析】深入理解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易错点:(1)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体现物质的物理性质;(2)焰色反应只能证明元素存在,不能推断元素存在的形态,即不能确定元素是以游离态还是化合态;(3)焰色反应使用的铂丝实验前、实验后均需用稀盐酸洗涤并酒精灯灼烧;(4)注意钠、钾元素的干扰,如直接透过蓝色钴玻璃显紫色,则只能确定存在钾元素,无法排除钠元素;反之直接观察显黄色,可推断钠元素的存在,但无法排除钾元素;(5)部分元素存在焰色反,不是所有金属元素均存在。

【解题指导】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明确常见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现象及焰色反应原理是解题关键,特别注意焰色反应只能证明元素的存在,不能判断元素存在的形态,常见的焰色反应有:Li紫红、

Na黄、K紫(透过蓝色钴玻璃片)、Ca 砖红、Sr洋红、Ba黄绿、Cu绿。

易错点一:镁的化学性质

【易错题典例】下列有关金属镁说法不正确的是()

A.Mg在CO2中燃烧生成MgO和C,是放热反应

B.工业上通过电解MgCl2溶液制取金属镁

C.Mg和稀硫酸反应时,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

D.镁可以用来制造信号弹和焰火,MgO可以作耐高温材料

【答案】B

【错因分析】本题是对的镁的化学性质的考查,很明显熟练掌握镁的主要性质能准确解题;

易错点:(1)镁是活泼金属,具有金属的通性,但容易忽视其某些特殊性质,如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2)工业冶炼镁是电解熔融MgCl2,而电解氯化镁水溶液只能得到氢氧化镁、氯气和氢气;(3)原电池可以加快反应进行的速率,选项C即是利用此原理。

【解题指导】考查有关金属镁的知识,明确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镁是活泼金属,镁和氧

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发出耀眼的白光且放出大量热;镁和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氮化镁;镁和二氧化碳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电解MgCl2溶液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得不到金属镁;据此分析解答.

易错点二:铝的化学性质

【易错题典例】向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加入铝片,立刻有大量氢气产生,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不会大量存在的是()

A.Na+B.NO3-C.CO32-D.HCO3-

【答案】D

【解析】因Al能与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都能生成氢气,则无色透明溶液可能为酸或碱溶液;A.在酸或碱溶液中都不会与Na+反应,则Na+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存在,故A不选;B.碱溶液中不会与NO3-反应,能大量存在,但在酸性条件下不符合题意,即可能大量存在,故B不选;C.碱溶液中不会与CO32-反应,能大量存在,但在酸溶液中能与CO32-反应,即可能大量存在,故C不选;D.在酸或碱溶液中,都能与HCO3-反应,则在该溶液中一定不会大量存在,故D选;故选D。

【错因分析】以离子共存为载体考查金属Al的性质,易错点:(1)对溶液的酸、碱性判断不准确,铝有两性,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2)不能结合离子反应的条件,快速判断溶液里存在的离子反应,排除某些离子的存在,酸性条件下,NO3-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作用无氢气生成,从而淘汰NO3-;(3)忽视此题满足条件为一定,如碱性条件下,Na+、NO3-和CO32-均可存在,但酸性条件下,NO3-和CO32-均不存在。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金属Al的性质与离子共存,属综合题型,可根据Al能与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都能生成氢气,先确定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而HCO3-在酸、碱性溶液里均不可能存在,而当溶液显酸性时,CO32-不可能大量存在,难点是酸性溶液时,因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则不能存在NO3-,最后利用离子的共存来分析解答。

易错点三: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易错题典例】把镁铝合金用稀硫酸溶解,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右图,则合金中镁和铝的质量比是()

A.1:1 B.8:9 C.4:3 D.4:9

【答案】B

【解析】设NaOH的浓度为cmol/L,合金中Al的物质的量为x,Mg的物质的量为y,

由6~7mL发生的反应为Al(OH)3+NaOH═NaAlO2+2H2O,则

Al~Al(OH)3~NaOH

1 1

x (7-6)×0.001L×c

x=0.001cmol,

由1~6mL发生Al3++3OH-═Al(OH)3↓、Mg2++2OH-═Mg(OH)2↓,则

Al3++3OH-═Al(OH)3↓

1 3

0.001cmol 0.003cmol

Mg2++2OH-═Mg(OH)2↓

1 2

y (0.005c-0.003c)mol

y=0.001cmol,

则合金中镁和铝的质量比为0.001cmol×24g/mol:0.001cmol×27g/mol=8:9,

故选B。

【错因分析】以图像为载体,考查镁、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涉及镁、铝与酸的反应、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的性质差异等考点,易错点:(1)结合图像判断反应原理,不能准确判断各段发生的化学反应,如开始滴加时没有出现沉淀的原因是盐酸过量,发生酸碱中和,沉淀开始减小时是氢氧化铝溶解于氢氧化钠;(2)不能准确应用原子守恒,如溶液里的Cl-始终保护不变,等于原盐酸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3)不能准确应用电荷守恒定律,如沉淀量最高时,溶液里只存在Cl-和Na+,此时溶液是电中性的;(4)对沉淀的成分判断不准确,沉淀量不再改变时只存在Mg(OH)2。

【解题指导】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与图象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图象可知,最

初溶液里滴加NaOH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金属与酸反应时酸过量,利用6~7mL发生的反应为Al(OH)3+NaOH═NaAlO2+2H2O来计算Al的量,由1~6mL发生Al3++3OH-═Al(OH)3↓、Mg2++2OH-═Mg(OH)2↓来计算Mg的量,然后计算合金中镁和铝的质量比。附铝相关图象分析:

1、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1)实验现象:

①AlCl3溶液中先出现白色沉淀;②继续滴加NaOH溶液沉淀溶解.

(2)反应离子方程式

①Al3++3OH-=Al(OH)3↓;②Al(OH)3+OH-=AlO2-+2H2O

(3)图象.

2、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至过量.

(1)实验现象:

①NaOH溶液中开始无沉淀(或出现白色沉淀后迅速溶解);②继续滴加AlCl3溶液中

产生沉淀达到最大值后保持不变.

(2)反应离子方程式

①Al3++4OH-=AlO2-+2H2O;②Al3++3AlO2-+6H2O=4Al(OH)3↓

(3)图象.

3、向AlO2-溶液中滴加HCl溶液至过量.

(1)实验现象:

①AlO2-溶液中先出现白色沉淀;②继续滴加HCl溶液沉淀溶解.

(2)反应离子方程式

①AlO2-+H++H2O=Al(OH)3↓;②Al(OH)3+3H+=Al3++3H2O

(3)图象.

4、向HCl溶液中滴加AlO2-+溶液至过量.

(1)实验现象:

①HCl溶液中开始无沉淀(或出现白色沉淀后迅速溶解);②继续滴加AlO2-+溶液产

生沉淀至不变.

(2)反应离子方程式

①AlO2-+4H+=Al3++2H2O;②Al3++3AlO2-++6H2O=4Al(OH)3↓

(3)图象.

易错点四: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易错题典例】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②(NH4)2SO3③Al2O3④Al(OH)3⑤Al

A.全部B.①③④⑤C.③④⑤D.②③④⑤

【答案】A

【错因分析】以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为载体,主要考查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两性性质,易错点:(1)对题目要求理解不够,与酸或碱的反应,要求物质具备的是并列关系的性质,而不是选择关系;(2)错误的认识NaHCO3为钠盐,同离子效应,不与NaOH反应,事实两者是发生HCO3-+OH-=CO32-+H2O反应;(3)只考虑到NH4+与OH-的反应,

忽视SO32-也能与H+反应。

【解题指导】本题只要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特别是铝、氧化铝及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即可解题;常见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有:

1、两性物质:

两性物质指即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如Al2O3、ZnO、Zn(OH)2、Al(OH)3、氨基酸、蛋白质等.

2、物质的两性:

物质的两性,如强碱弱酸盐(NaHCO3、KHS、Na2HPO4等)弱酸弱碱盐(CH3COONH4、NH4HS)等,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作用,但只能说这种物质的性质有两性,不能将它们称为两性物质,因为这些化合物不是由本身直接电离出的H+和OH-参加反应,并且生成物不全是盐和水.

3、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1)Al既能与酸作用,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但不属于两性物质,也不能说它具有两性,因为Al与强碱溶液反应的本质是:2Al+6H2O=2Al(OH)3+3H2↑,

Al(OH)3+NaOH=NaAlO2+2H2O,两式相加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以上反应可知:Al不直接与NaOH溶液反应,Al仍然为金属元素.(2)Al2O3:Al2O3具有两性,是两性氧化物,

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3)Al(OH)3是两性物质,可用电离平衡移动的原理来解释:

Al(OH)3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如下:

AlO 2-+H++H2O Al(OH)3Al3++3OH-

其电离程度相当微弱,只有加入强酸(或强碱)时,大量的H+(或OH-)才能破坏Al(OH)3的电离平衡,使平衡向右(或左)移动,生成铝盐(或偏铝酸盐),所以Al(OH)3即具有碱性,又具有酸性.当加入弱酸或弱碱时,因H+(或OH-)浓度太小,不能使上述平衡移动,因此Al(OH)3只溶于强酸或强碱,而不溶于弱酸或弱碱(如碳酸、氨水).

结论:Al3+只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如AlCl3、Al2(SO4)3溶液均是酸性溶液;铝元素在碱性溶液中能以AlO2-离子大量存在,所以AlO2-与H+、Al3+OH-与不能大量共存,AlO2-与Al3+也不能大量共存,其离子方程式是:Al3++3AlO2-+6H2O=4Al(OH)3↓。

易错点五:氢氧化铝的制取和性质探究

【易错题典例】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的最佳方案是()

A.Al+H2O B.Al2O3+H2O

C.AlCl3+NaOH D.Al2(SO4)3+NH3?H2O

【答案】D

【解析】A.铝和水在常温下几乎不反应,在碱性条件下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不能制备氢氧化铝,故A错误;B.氧化铝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所以不能制备氢氧化铝,故B错误;C.AlCl3中加入NaOH先生成Al(OH)3,发生Al3++3OH-═Al(OH)3↓,Al(OH)3具有两性,继续加入NaOH溶液则发生Al(OH)3+OH-═AlO2-+2H2O,沉淀溶解,控制氢氧化钠适量使生成的氢氧化铝不溶,操作难度大,不是最佳方案,故C错误;D.硫酸铝哈氨水反应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氨水是弱碱不能溶解氢氧化铝,无需控制氨水的量,操作简便,副产物硫酸铵无污染,是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的最佳方案,故D正确;故选D。

【错因分析】以探究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为载体,考查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方案的选取,应从操作是否简单、安全,生成物是否会有污染、反应物是否经济等多角度去综合考虑,易错点:(1)对题目要求理解不够,最佳方案,而不是只要生成Al(OH)3即可,故选项C易错点,此方案不是最佳,因无法控制反应物的用量,将Al3+完全转化为Al(OH)3;(2)氢氧化铝是难溶于水的碱,不可用Al2O3与水直接化合得到;(3)对Al(OH)3的两性认识不够,不是所有的酸或碱均能溶解Al(OH)3,弱酸如碳酸、弱碱如NH3?H2O 不能溶解。

【解题指导】实验方案的选取,应从操作是否简单、安全,生成物是否会有污染、反应物是否经济等多角度去综合考虑,把握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解答该题的关键,氢氧化铝的制备和性质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试管中产生白

色絮状沉

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试管中白色沉

淀溶解

Al(OH)3+3HCl═AlCl3+3H2O

试管中白色沉

淀溶解

Al(OH)3+NaOH═NaAlO2+2H2O

特别注意:1)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既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2)Al(OH)3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

易错点一:铁的化学性质

【易错题典例】含n克HNO3的稀溶液恰好与m克Fe完全反应,若HNO3只被还原为NO,则n:m可能是①5:1、②9:2、③3:1、④2:1、⑤4:1()

A.②③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③

【答案】A

【错因分析】以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计算为载体,考查铁与硝酸反应原理,易错点:(1)反应物的用量不确定,无法判断可能存在的反应,铁与硝酸作用,还原产物始终为NO,但铁过量氧化产物为硝酸亚铁,硝酸过量氧化产物为硝酸铁,再者适量时硝酸亚铁和硝酸铁均有;(2)对硝酸的性质认识不准确,反应中硝酸部分还原为NO,部分起酸性作用,生成硝酸盐;(3)守恒规律的应用不熟悉或不准确,本题应灵活应用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4)本题为讨论型计算,答案不唯一,应确定满足题意的区间。

【解题指导】Fe和稀硝酸反应方程式为3Fe+8HNO3=3Fe(NO3)2+2NO↑+4H2O、Fe+4HNO3=Fe(NO3)3+NO↑+2H2O,当反应物用量不确定时,明确可能发生的反应原理是解题关键,可利用极限法解答,分别讨论恰好完全氧化为硝酸铁或硝酸亚铁的情况,再设置一个满足题意的区间,选择符合题意的选项即可。

易错点二: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易错题典例】向Fe2O3和铁粉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量的稀H2SO4,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溶液中不含Fe3+,且Fe2+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那么在反应中,Fe2O3、Fe、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1 B.1:2:4 C.1:2:3 D.2:3:5

【答案】B

【解析】Fe和Fe2O3与稀H2SO4作用,固体恰好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3+,且生成的Fe2+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设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a,则亚铁离子物质的量为4a

依据反应:Fe+H2SO4=Fe2++H2↑;

则有 a a a a

Fe+2Fe3+=3Fe2+;

a 2a 3a

Fe2O3+3H2SO4=Fe2(SO4)3+3H2O;

a 3a a

所以反应物中Fe2O3、Fe、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a:(a+a):(a+3a)=1:2:4,;

故选B.

【错因分析】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为载体,考查铁和铁的氧化物性质,易错点:(1)对溶解里只存在Fe2+的信息解题不到位,反应完全后溶液里Fe2+来之铁与稀硫酸和铁与硫酸铁的反应;(2)不能准确应用电子守恒规律,本题铁失电子数和Fe3+和溶液里H+得电子总数相等;(3)不能准确原子守恒规律,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为FeSO4,可以此建立守恒等式。

【解题指导】明确铁和铁的化合物性质并灵活应用电子、原子守恒规律是解题关键;Fe和Fe2O3与稀H2SO4作用,固体恰好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3+,且生成的Fe2+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依据反应Fe+2H+=Fe2++H2↑;Fe2O3+3H2SO4=Fe2(SO4)3+3H2O;

Fe+2Fe3+=3Fe2+分析计算。附铁和铁的主要化合物的性质:

一、铁的氧化物的性质:

二、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

4Fe(OH)2+O 2+2H 2O=4Fe(OH)3

2Fe(OH)3 Fe 2O 3+3H 2O 实验

取 原理 Fe 2++2OH -=Fe(OH)2↓

Fe 3++3OH -=Fe(OH)3↓ 注意

如何避免被氧化变质?

①FeSO 4晶体中不能含有 Fe 3+; ②配制FeSO 4溶液加入少量铁粉; ③配制溶液的蒸馏水及NaOH 溶液均须用“煮沸”等方法以除去其中溶解的氧

气;

④反应过程避免和空气接触.

如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向沸水中滴加几滴FeCl 3溶液而得,FeCl 3不宜过多,浓度不宜过大,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产生沉淀.

易错点三: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

【易错题典例】向2mL0.5mol/L 的FeCl 3溶液中加入3mL3mol/LKF 溶液,FeCl 3溶液褪成无

色,再加入KI 溶液和CCl 4振荡后静置,CCl 4层不显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e 3+不与I -发生反应

B .Fe 3+与F -结合成不与I -反应的物质

C .F -使I -的还原性减弱

D .Fe 3+被F -还原为Fe 2+,使溶液中不再存在Fe 3+

【答案】B

【错因分析】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方法,易错点:(1)不能准确利用

题干信息,如加入KI 溶液和CCl 4振荡后静置,CCl 4层不显色,错误判断Fe 3+不与I -发生反应;(2)忽视Fe 2+的溶液显浅绿色,错误认为I -没有被氧化是由于Fe 3+被F -还原为Fe 2+。

【解题指导】掌握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合理分析、理解题干信

息,或借助于逆向思维分析,FeCl3中加入KF后溶液呈现无色,而其中没有还原性物质,因此可能是Fe3+被其他离子结合成无色的物质( 有可能是Fe3+与F-络合导致);再加入I-,CCl4层不显色,说明溶液中没有I2生成,也证明了Fe3+结合后的物质不与I-反应,据此进行解答。

易错点四: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易错题典例】Cu(NO3)2是制备Ca-Zn-Al系列催化剂的重要原料,制取Cu(NO3)2现有三种方案

①Cu与稀硝酸反应制取:3Cu+8HNO3═3Cu(NO3)2+2NO↑+4H2O

②Cu与浓硝酸反应制取:Cu+4HNO3═Cu(NO3)2+2NO↑+2H2O

③通氧气于铜屑与稀硝酸的体系中制取:2Cu+4HNO3+O2═2Cu(NO3)2+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取相同量的Cu(NO3)2需硝酸的量③最多

B.制取相同量的Cu(NO3)2,①产生的有毒气体的物质的量比②多

C.从环保角度考虑,应选用方案③

D.三种方案的反应都可以在铁制容器中进行

【答案】C

4molHNO3,放出2molNO2气体,硝酸利用率为=50%,③中没有气体放出,HNO3的利用率为100%,三种方案中硝酸的利用率③>①>②,产生等量的硝酸铜假设为

3mol,①产生2molNO、②产生6mol二氧化氮,方案③没有生成污染物,且消耗硝酸最少,应选用方案③,故C正确;D.稀硝酸与铁发生反应,且生成的Cu(NO3)2与铁反应,故不可以在铁制容器中进行,故D错误;故选C。

【错因分析】以制备Cu(NO3)2为载体,考查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易错点:(1)对实验方案评价原则不明确,应从安全性、可行性及绿色方案等角度分析;(2)不能灵活运用原子守恒、电子守恒规律进行计算;(3)忽视铁与硝酸反应的性质,错误选择D;(4)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能力,对化学方程式意义理解不准确。

【解题指导】考查Cu(NO3)2的制备,可利用比较法并结合制备实验方案的探究原则来解题;

根据方程式①、②、③计算制备1molCu(NO3)2,需要HNO3的物质的量及生成NO、NO2的物质的量,根据N原子守恒,计算制备1molCu(NO3)2硝酸的利用率,产生等量的硝酸铜假设为3mol,①产生2molNO、②产生6mol二氧化氮,三种方案中①、②都生成污染性气体,③最经济环保;通过比较,并参照是否完全合理、有无干扰现象、经济上是否合算和对环境有无污染等,对几个实验方案的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做出正确判断。

易错点五:Fe2+和Fe3+的检验

【易错题典例】向某晶体的水溶液中加入FeCl2的溶液后,无明显变化,当滴加几滴溴水后,混合液出现血红色.那么,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该晶体中一定含有SCN-

B.Fe3+与SCN-形成了血红色Fe(SCN)3

C.Fe2+被Br2氧化为Fe3+

D.Fe3+与SCN-不能形成血红色物质

【答案】D

【解析】A.只有铁离子遇SCN-才能形成红色的化合物,所以晶体中一定含有SCN-,故A 正确;B.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反应生成了血红色的络合物硫氰化铁,故B正确;C.溴的氧化性大于铁离子,亚铁离子能被溴氧化为铁离子,故C正确;D.铁离子遇SCN-能形成红色的化合物,Fe2+与SCN-不能,故D错误;故选D。

【错因分析】考查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注意掌握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性质及常用的检验方法,易错点:(1)忽视铁离子、亚铁离子检验时相互干扰,如检验亚铁离子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 S:32 Cu:64 N:14 Cl:35.5 Fe:56 Ba:137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60分) 1、当钠、钾等金属不慎着火时,可以用来灭火的是:() A、水 B、煤油 C、沙子 D、泡沫灭火剂 2、在自然界中,既有以化合态存在,又有以游离态存在的元素是() A、碳 B、硅 C、镁 D、铝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N2的质量是14g B、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g C、H2O的摩尔质量是18 g /mol D、1mol HCl的质量是36.5 g /mol 4、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 A.CO32-、H+、Na+、NO3-B.H+、Ag+、Cl-、SO42- C.K+、Na+、OH-、NO3-D.Ba2+、Ca2+、SO42-、OH- 5、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硫酸反应Fe+2H+====Fe3++H2↑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2H++CO32- C.碳酸钡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Ba2+ 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OH—+Cu2+====Cu(OH)2↓ 6、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 A.石墨、醋酸溶液、食盐晶体B熔融状态的KOH、熔融状态的NaCl C.稀H2SO4、NaOH溶液、纯HNO3D.液氨、石灰水、水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e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答案 第四章非金属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第一节(P80课后习题) 1.(1)⑧⑩(2)④⑤⑥⑦⑨(3)①②③④ 2. 材料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玻璃透明、坚硬、熔点高、不溶于水稳定。其实能与HF、NaOH溶液反应。陶瓷不透明、坚硬、熔点高、不溶于水稳定。跟玻璃一样,与HF、NaOH溶液反应。 3.Na2SiO3 + H2SO4 + H2O = H4SiO4↓+Na2SO4H4SiO4 = H2SiO3 + H2O (注:从水溶液里析出的硅酸其实都是原硅酸H4SiO4,书上为了简便,就把它写成了硅酸) 4.B(注:SiO2+4HF = SiF4↑+2H2O;NaOH与SiO2的反应太慢,故并不选D。)5.玻璃、石英、陶瓷里都含有大量的SiO2,熔融烧碱时有: SiO2+2NaOH=Na2SiO3+H2O反应发生,对坩埚造成腐蚀。 6.河沙主要成分是石英,其化学成分为SiO2晶体,属于原子晶体,非常坚硬,可以做磨料。 7.SiO2+2NaOH=Na2SiO3+H2O、Na2CO3+SiO2高温Na2SiO3+CO2↑(注:其实水玻璃是指Na2SiO3的水溶液,并非Na2SiO3本身,Na2SiO3叫“泡花碱”。)8.半导体。用于二极管、三极管及集成电路(IC)生产。 9.(1)还原剂(2)化合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剂 (3)SiO2(沙滩物质)—— Si(粗)—— Si(纯)——集成电路产品如电脑(用户) 10.(1)同: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异:电子层数不同。二者为同主族元素。(2)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的结构非常相似,二者的硬度都很大,熔点都很高。但碳元素的另一单质石墨由于结构的关系,却很软。 (3)CO2、SiO2由于结构关系,物理性质差异非常大。CO2常温下为气体,而SiO2为非常坚硬的固体。但二者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如都是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都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能被C还原等。 11.(1)n(Na2O):n(CaO):n(SiO2)= ::=1:1:6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第一卷(选择题 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过滤时不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 A.烧杯B.玻璃棒C.漏斗D.试管 2.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干布擦,后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用水扑灭火焰。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g氢气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B.0.5mol/L、2L的AlCl3溶液中含有氯 离子数为N A C.32g氧气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 A D.1mol/L、500mL的H2SO4溶 液中 SO42—的数目为0. 5 N A 4.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蒸馏、萃取 B.萃取、蒸发、分液 C.分液、萃取、蒸馏 D.蒸馏、萃取、分液 5.下列除杂方案正确的是(括号内为除杂剂)( ) A.NaOH溶液中混有Ba(OH)2 (CuSO4) B.Cu(NO3)2中混有AgNO3 (Cu粉) C.CO中混有CO2 (炽热的炭) D.CO2中混有HCl气体(NaOH溶液)6.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该容量瓶必须是 ( ) A.干燥的 B.瓶塞不漏水的 C.用欲配制的溶液润洗过的D.以上三项均须 要求的 7.下列各溶液中,Na+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4L0.5mol/LNaCl溶液 B.1L0.3mol/LNa2SO4溶液

高一化学必修一试卷及答案

安徽巢湖春晖学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化学2012.9.25 说明:①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章至气体摩尔体积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②请将答案规范的填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写在试卷或其他地方的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O=16 C=12 S=32 N=14 Na=23 Cl=35.5 K=39 Ca=40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湿布扑灭 B.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 C.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赶紧用水冲洗 D.衣服沾上大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需将此衣服浸泡在盛水的盆中 2.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B.物质的量是一个独立的专有名词 C.摩尔是物质的质量的单位D.摩尔质量等于相对分子质量 3. 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B.0.012 kg 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C.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物质的量是1 mol D.1 mol NH3所含原子数约是2.408×1024 4.下列常用实验仪器中,不能直接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的是() A.分液漏斗B.普通漏斗C.蒸馏烧瓶D.容量瓶 5.有一种气体的质量是14.2g,体积是4.48升(标况下),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28.4 B.28.4g·mol-1C.71 D.71g·mol-1 的是( ) 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 ... 7.已知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密度小于1 g·mL-1,沸点约为55℃。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蒸馏B.分液C.过滤D.蒸发 8.两份质量相同的CH4和NH3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分子个数比为17:16 B.原子个数比为17:16 C.氢原子个数比为17:12 D.氢原子质量比为17:12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的体积是11.2 L 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 C.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约为2×6.02×1023 D.磷酸的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以g为单位)在数值上相等 10.20 g A物质和14 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 g C物质、3.6 g D物质和0.2 mol E物质,则E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 A.100 g/mol B.108 g/mol C.55 g/mol D.96 g/mol 11.下列各物质中含氮原子数最多的是( ) A. 0.1molNH4Cl B. 0.1molNH4NO3 C. 1.204×1023 CO(NH2)2 D. 0.2mol NH3·H2O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二课后习题答案

《化学(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p10 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p17 1.D 2.B 3.B 4.B 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溶质有损失。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 10.40 (M=40 g/mo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p19 1.C 2.B 3.A 4.BC 5.C 6.(1) 不正确。(标况下或没有明确O2的状态) (2)不正确。(溶液体积不为1L)或氢氧化钠加入水中后,形成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3)不正确。(水标况下不是气体)或水在常温下是液体 (4)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7.(1)5% (2)0.28mol/L 8.

9.1.42 g , 操作步骤 (1)计算所需硫酸钠的质量,m (硫酸钠)=0.2mol/L×0.05L×142g/mol=0.56g (2) 称量 (3)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4)转移至50ml 容量瓶,并洗涤小烧杯2次~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第二章第一节 p29 1.②⑧ ①④ ⑤ ⑥ ⑦⑩ ⑨ 2.树状分类法 略 5.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大小 主要特征 举例 浊液 >100 nm 不稳定,不均一 泥浆水 溶液 <1 nm 稳定,均一 饱和NaCl 溶液 胶体 1~100 nm 较稳定,均一 豆浆 6.BD 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 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 p33 1.水溶液 熔融状态 电离 阴阳离子 阳离子 H + 阴离子 OH - 铁 粉 过 滤 Fe 、Cu FeSO 4溶液 稀硫酸 过 滤 FeSO 4溶液 蒸发 结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

化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①常见气体的检验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1)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 命题人: 考试说明: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23 S:32 :64 N:14 :35.5 :56 :137 第I卷(选择题,48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答题卡和第卷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5题,每题2分。16—21题,每题3分,共48分) 1、当钠、钾等金属不慎着火时,可以用来灭火的是:() A、水 B、煤油 C、沙子 D、泡沫灭火剂 2、在自然界中,既有以化合态存在,又有以游离态存在的元素

是() A、碳 B、硅 C、镁 D、铝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N2的质量是14g B、H24的摩尔质量是98 g C、H2O的摩尔质量是18 g D、1 的质量是36.5 g 4、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 A.32-、、、3- B.、、-、42- C.、、-、3- D.2+、2+、42-、- 5、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硫酸反应 232↑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22232- C.碳酸钡与盐酸反应32—+222↑2+ 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2()2↓ 6、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A.石墨、醋酸溶液、食盐晶体 B 熔融状态的、熔融状态的 C.稀H24、溶液、纯3D.液氨、石灰水、水银 7、设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 B.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 C.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 D.常温下,2.7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 第一章第二节 1.D 2.B 3.B 4.B 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 )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 2)Cu2+: Cl-: 10.40 (M=40 g/mol ,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 第一章复习题 1.C 2.B 3.A 4.BC 5.C 6.(1) 不正确。(标况下) (2)不正确。(溶液体积不为1L ) (3)不正确。(水标况下不是气体) (4)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 7.(1)5% (2)L : 8. 9. g ,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 1.②⑧ ①④ ⑤ ⑥ ⑦⑩ ⑨ 2.树状分类法 略 , 5. 铁 粉 过 滤 Fe 、Cu FeSO 4溶液 稀硫酸 过 滤 % FeSO 4溶液 蒸发 结晶

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 第二章第二节 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H+阴离子OH-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H+ + OH-=H2O 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 3.C 4.C 5.C 6.B 7.D 8.(1) NaOH=Na++OH-(2) CuCl2=Cu2++2Cl- (3) Fe2(SO4)3=2Fe3++3SO42-(4) Ba(NO3)2=Ba2++2NO3- 9.(1) SO42-+Ba2+=BaSO4(2) 2Al+3Hg2+=3Hg+2Al3+ ~ (3) CO32-+2H+=H2O+CO2(4) 不反应。 10.(1)可溶铜盐+强碱=可溶盐+Cu(OH)2(2)强酸+强碱=可溶盐+H2O (3) 强酸+CaCO3=可溶钙盐+H2O+C O2(4) 强酸+可溶盐=可溶盐+H2O+CO2 (5) 可溶铜盐+Fe=可溶铁盐+Cu 11.金属导电的原因是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于水后发生电离,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形成电流。 金属是单质,不属于化合物,因此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 第二章第三节 1.电子氧化还原失去氧化还原得到还原氧化2.O2 K ClO3 KMnO4 HNO3 H2O2 Fe3+等H2 C CO 金属单质等 3.氧化S+O2=点燃=SO2还原 4.C 5.D 6.C 7.C B 8.B C 9.(1)还原剂H2氧化剂O2转移电子4e- (2)还原剂P 氧化剂O2 转移电子20e- (3)K Cl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转移电子12e- $ (4)还原剂H2氧化剂W O3转移电子6e-10.略 第二章复习题 1.(1)A组CO2;B组非金属单质或气体等;C 组O2;D组酸

【重点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试卷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浙师大附中2011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化学试题卷命题:杜彩卿审卷:吕长高 注意:①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②I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II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③相对原子质量:H-1;He-4;C-12;N-14;O-16;S-32;Cl -35.5 ;Ca-40;Na-23,Al-27,Cu-64。 第I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铁 B. 酒精 C. 五氧化二氮 D. 氯化氢 2.英国《自然》杂志曾报道,科学家用DNA制造出一种臂长只有7nm的纳米(1nm=10-9m)级镊子,这种镊子能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与纳米级镊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3.下列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Al+Fe2O 32Fe+Al2O3 B.2Mg+CO 22MgO+C C.N2+3H 22NH3 D.SiO2+CaO CaSiO3 4.某校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B.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C.用纯碱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SO4的质量为98 g·mol-1 B.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 g C.98 g H2SO4含有N A个H2SO4分子 D.6.02×1023个H2SO4分子的质量为9.8 g 6.右图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7.在下列条件下, X Y Z A.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氧化物B.胶体分散系混合物C.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D.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新版

高一化学必修-知识全点 第一章从科学实验中学习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8)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9)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③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 三、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6.02x1023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复习题及答案--新版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Na:23 O:16 S:32 H:1 N:14 Si:28 Ca:40 C:12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A.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O 3 和NaCl固体的混合物 B.除去混在镁粉中的少量铝粉,加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 C.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D.将O 2和H 2 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H 2 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光束穿过胶体时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B.胶体粒子大小在1 nm ~100 nm之间 C.胶体有电泳现象 D.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3. 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64g SO 2含有氧原子数为N A B.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 MgCl 2溶液,含有Cl-离子数为N A C. 标准状况下,22.4L CCl 4的分子数为N A D. 常温常压下,14g N 2含有分子数为0.5N A 4.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3+、NH 4+、SCN-、Cl- B.Na+、H+、NO 3 -、SiO 3 2-、 C.OH-、Ba2+、Na+、AlO 2- D.Fe2+、NH 4 +、Cl- OH-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Na+2H 20=Na++20H-+H 2 ↑ 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4OH-= AlO 2- + 2H 2 O C、小苏打与盐酸反应: HCO 3- + H+ = CO 2 ↑+ H 2 O D、往水玻璃中通入二氧化碳:Na 2SiO 3 +H 2 O+CO 2 =H 2 SiO 3 ↓+2Na++CO2- 3 6. 下列六种物质:①Na 20 ②Na 2 2 ③CaCl 2 溶液④Na 2 C0 3 溶液⑤NaOH ⑥ NaHC0 3 中,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③⑥ D. ③④⑥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试卷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试卷 【一】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 A.温室效应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D.酸雨 2.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中部,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B.铁制菜刀生锈 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D.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 4.将3.2gCu跟30.0mL10.0molL-1的HNO3充分反应,还原产物有NO和NO2,若反应后溶液中有amolH+,则此时溶液中含NO-3的物质的量为( ) A.0.5amolB.0.1amolC.(0.1+a)molD.2amol 5.要除去氯气中少量的HCl和H2O,可使气体依次通过() A.饱和食盐水、浓硫酸B.NaOH溶液、浓硫酸 C.NaHCO3溶液、硅胶D.浓盐酸、碱石灰 6.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Fe3+、Ba2+、Al3+、Cl﹣、OH﹣、CO32﹣、NO3﹣. 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只放出H2,则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A.3种B.4种C.5种D.6种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B.碳酸钡溶于稀盐酸:CO2-3+2H+===CO2↑+H2O C.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 D.把水玻璃滴入盐酸中:SiO2-3+2H+===H2SiO3↓ 8.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l2能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大多数金属反应 B.N2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雷雨时,可直接转化为NO2 C.硫是一种淡*的能溶于水的晶体,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硅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9.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1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甲)∶V(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 A.1.8gB.2.7gC.3.6gD.5.4g 10.下列对SO2和SO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条件下,都是无色气体,都易溶于水 B.都是酸性氧化物,其水溶液都是强酸 C.都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时红色又能再现 D.都能跟碱溶液反应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浓度与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稀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1 B.1∶3∶1 C.3∶3∶8 D.1∶1∶4 12.把aL含(NH4)2SO4和NH4NO3的混合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用bmol烧碱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 命题人:王俊命题时间: 2012-8-7 (本试卷共23个题,满分11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是()A.蒸馏B.蒸发 C.过滤D.搅拌 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 B.1 mol臭氧和1.5 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6H12O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4.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氦气中有2N A个氦原子 B.14 g氮气中含N A个氮原子 C.2 L 0.3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0.6 N A个Na+ D.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 5.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 g B.32 g C.64 g/mol D.32 g/mol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当某实验没有准确的药品用量说明时,为看到明显现象,取用药品越多越好 B.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标签朝外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 C.胶头滴管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 D.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固体小颗粒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 7.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测试题

高中化学必修一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Mg:24 C:12 O:16 S:32 Cl:35.5 Na:23 Al:27 K:39 Fe:56 Cu:64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1.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 A.HCl B.2Cl C.3NH D.NO 2.已知由NaHS 、MgSO 4、NaHSO 3组成的混合物,硫元素的质量分为a%,则 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A.a% B.2a% C. 1―1.75a% D.1―0.75a% 3.下列各组物质中,与O 2和O 3的关系相同的一组是( ) A .Na 和Na + B .金刚石和 C 60 C .11H 2和2 1H 2 D .水和重水 4.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烟。 B.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 C.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在集气瓶口形成白色烟雾。 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见光易分解。 5.某学生想利用下图装置(烧瓶位置不能移动)收集下列气体:① H 2 ②Cl 2 ③CH 4 ④HCl ⑤NH 3 ⑥NO ⑦NO 2 ⑧SO 2,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烧瓶是干燥的,由A 进气收集①③⑤ B.烧瓶是干燥的,由B 进气收集②④⑥⑦⑧ C.在烧瓶中充满水,由A 进气收集①③⑤⑦ D.在烧瓶中充满水,由B 进气收集⑥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碳族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其非金属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 .碳族元素的单质都有导电性 C .硅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史上最全】---人教版

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综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2)生成气体法(3)氧化还原法(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6)离子交换法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新课标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

新课标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1-12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2每小题2分,13-22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4分) 1.钠跟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C.钠的硬度小D.有强还原性 2.某无色溶液中放人铝片后有氢气产生,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肯定能够大量存有的是( ) A。Na+ B.Mg2+ C.OH- D.HCO3- 3.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灯焰中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下列相关叙述中准确的是( ) A.只有Na+ B.一定含Na+,也可能含K + C.既有Na+ 又有K+ D.可能含Na+,也可能含K + 4.在空气中能生成致密氧化膜的金属是( ) A.Al B.Cu C.Fe D.Na 5.区别固体Na2CO3和NaHCO3最好的方法是( ) A.加热 B.两者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C,溶于水,比较其溶解性 D.两者分别加入NaOH溶液或石灰水 6.下列钠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不存有的是( ) A.氧化物B.硫酸盐 C.氯化物D.碳酸盐 7.等质量的钠实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 A.将钠投入到足量水中 B.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水中 C.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 D.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 8.决定金属性强弱的是( ) A.1个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多少

B.1 mol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的多少 C.1 mol金属失去电子的多少 D.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水准 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硬铝B.钢铁C.青铜D.金箔 10.把一小块钠投入盛有煤油和水的烧杯中,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钠浮在烧杯中的液面上B.钠沉在烧杯的底部 C.钠会在水和煤油的交界面上下浮动,直到反应结束 D.煤油会燃烧起来,产生很浓的黑烟 11.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把前者逐滴滴入后者与把后者逐滴滴入前者,所产生的现象不相同的是( ) A.AlCl3和NaOH B.Na2CO3和HCl C.NaHCO3和HCl D.NaCl和AgNO3 12.世界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应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明矾净水⑤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⑥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片⑦银色漆颜料⑧易拉罐⑨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 A.③⑤⑧⑨B.①②⑥⑧⑨C.③⑤⑨D.③④⑤⑥⑧⑨13.将适量铁粉放入FeCl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2+和Fe3+溶度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2 :3 B.3 :2 C.1 :2 D.1 :1 14.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准确的是( ) A.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 B.金属具有导电、导热和延展性 C.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D.金属元素绝大部分以化合态存有于自然界 15.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实验直接完成的是( ) A.Al(OH)3 →Al2O3B.Al2O3 →Al(OH)3 C.Al →AlO2-D.Al3+ →Al(OH)3 16.某溶液能溶解Al(OH)3,则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Mg2+、Cl-、Na+、NO3-B.K+、Na+、NO3-、HCO3- C.Na+、Ba2+、Cl-、NO3-D.Fe3+、Na+、AlO2-、SO42-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期末模拟试题(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P —31 S —32 Cl —35.5 Mn —55 Fe —5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实验操作:①取液体试剂,②取固体试剂,③溶解,④过滤,⑤蒸发。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磷酸 (H 3P O 4)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 C.32 g 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 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的体积是11.2 L 4.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H 2 B.O 2 C.Cl 2 D.SO 2 5.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铁与FeCl 3溶液反应:Fe +Fe 3+==2 Fe 2+ B.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 3-+OH -== CO 2↑+H 2O C. 金属铝加入到NaOH 溶液中:Al+2OH -+H 2O====Al+2H 2↑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A KCl 溶液 I 2 加热,升华 B KNO 3 K 2S O 4 BaCl 2溶液,过滤 C Cu CuO 稀硫酸,过滤 D CaCO 3 CaO 盐酸,过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