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第六课:春天的故事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第六课:春天的故事

6 春天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2

教学重点

了解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材说明

1.本课的课题借用了一首著名歌曲的名字,用此表明改革开放给祖国带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由于在第四单元还要专门讲述我国对外交流的历史过程与现实状况,因此本课的侧重点在改革。但改革与开放

不能截然分开,所以在很多地方改革与开放并提。

2.本课由5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历史访”和“交流会”

本部分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两个重要事件,以及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小岗惊雷”是讲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而农村改革的先行者是安徽凤阳小岗的农民,因此他们当时写的“保证书”原件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见教材中的照片)。由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因此小岗的改革得到了支持。这也表明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走向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里程碑。“深圳巨变”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项重大举措——建立深圳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果,使小渔村变成现代化的大城市。同时建立的经济特区还有珠海、汕头、厦门,以后海南岛也成为经济特区。深圳只是一个缩影,从它的变化可以看到建立经济特区、实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本课侧重于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功效,其突出的一个标志是结束了我国曾有过的短缺经济时代。教材还呈现短缺经济时代的票证,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变化。以此切入,引发学生交流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第二部分:“小舞台”、“人物志”

本部分着重介绍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小舞台”节选了《春天的故事》的歌词,对课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课文第一部分内容的总结,歌颂改革开放带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又提到了改革开放中不能忘记“一位老人”的功劳,以此引入对邓小平的介绍。邓小平的革命经历十分丰富,在革命战争时期建立过赫赫功勋,本课限于篇幅,着重围绕主题介绍他在领导改革开放方面的功绩。这些功绩可概括为如下要点:(1)1975年就开始进行整顿和改革;(2)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3)1979年提议建立经济特区;(4)1992年发表南巡讲话,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决策;(5)提出以“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国家统一问题。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人民说“小平您好”,体现了领袖与人民心连心。

第三部分:“探究角”

教材用三幅图作提示,启发学生想一想为什么改革开放会使国家更快发展。这三幅图分别提出来三条理由:(1)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推动农业发展;(2)工厂引进先进管理经验,提高了生产效率;(3)实行市场经济,商店更有活力。这些理由并不能全面说清改革开放推动发展的原因,只是让学生有些初步的认识。即使这三条,学生也不容易理解,教师可以作必要的解释。

第四部分:“瞭望台”

本部分介绍了21世纪前五十年我国发展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三步发展目标:第一个十年“翻一番”,第二个十年“更加发展”,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新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第五部分:“我能行”

这是联系实际的导行部分,即把改革精神引入学生生活中,从小培养开拓创新的改革意识。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对教学方法提出的建议可作为提示和参考,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提出更多的改革建议。

教学活动

活动一:观察票证,引发对改革开放的兴趣

出示短缺经济时代曾使用过的各种票证,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有什么用,然后教师说明当时要用这些票证,原因是商品短缺,不得不限量供应。而现在这些票证已成历史,因为各类商品非常丰富。让学生思考,这个变化是怎么来的呢?

活动二:介绍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大事件

在学生探究短缺经济为何会成为历史这一问题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习课文中“小岗惊雷”和“深圳巨变”,体会改革开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学生对“小岗惊雷”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什么是经济特区还不容易理解,教师可参照本课“教学资源”的内容,并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讲解。

活动三:交流会: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课前可让学生询问家长或家中的老人,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发生的变化,在课上进行交流。交流时如同时出示反映生活变化的照片或录像,则更生动、真切。教师也可参与交流,说说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和自己所知道的生活变化事例,有条件的也可以多媒体辅助。

活动四:认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运用《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曲,让学生朗读歌词,欣赏歌曲。教材中只引用了第一段歌词,这段歌词中的“画了一个圈”是指办深圳特区;教学时可补充出示第二段,歌词中的“写下诗篇”指的是南巡讲话。让学生从歌词中体会邓小平的功绩,然后再让学生自学“人物志”,了解有关邓小平的更多功绩。有条件的可同时播放有关的录像资料。教师在学生列举邓小平的功绩后,帮助学生进行归纳(可参照本课“教材说明”)。

活动五:探究活动:改革开放为什么会推动经济发展

可先让学生在学习上述内容后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自由发言,然后参阅教材中三位小朋友的访谈内容,教师作总结性讲解;也可以先让学生参阅课文中的访谈内容,从中得到启发,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补充说出其他理由。

活动六:了解祖国发展的宏伟目标,激发志向

可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瞭望台”部分内容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到2019年(第一个十年结束)将会是什么样子,第二个十年结束(2021年)时将会是什么样子,建国一百年(2049年)时将会是什么样子。教师也可以参与想象,引导学生从经济、科技、文化、环境、生活、教育、道德风尚等各方面去憧憬美好的未来。然后让学生想一想,到2019年、2021年、2049年自己分别可能在干什么,体验祖国发展宏伟目标的实现与自己的关系,从而意识自己肩负的责任,立志成为实现宏伟目标的生力军。

活动七:实践活动:我为改革出份力

为将来当实现宏伟目标的生力军作准备,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从小培养开拓创新的改革意识。可以让学生参考课文中的三名学生的发言内容,以小组合作形式,对学习方法、教材教法、班级工作、学校管理方面提出改革的建议,然后进行讨论。特别有创意、有价值的建议可予以鼓励,并向学校领导汇报。

本课可用3课时。第一课时着重教学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第二课时教学邓小平的功绩

和探究改革开放推动发展的原因;第三课时了解我国发展的宏伟目标,并对学校的改革提出建议。

学习评价

1.能列举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2.能举例说出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作的贡献。

3.能大致说出21世纪前五十年我国发展的目标。

4.能为学校的改革提建议。

注意事项

教学资源

文字资料

资料名:改革开放

指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广泛而深刻的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方针。中国改革的进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2月—1984年9月,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发展多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在城市,进行企业改革试点,扩大企业自主权,兴建经济特区,开放了沿海14个港口城市。第二阶段:1984年10月—1991年12月,改革重点转向城市,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配套推进市场建设和价格改革、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农村以及科技、教育和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开放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带。第三阶段:1992年起,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对外开放向广度和深度推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取代计划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

文字资料

资料名: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它是由集体经济组织把土地、山林或水面等承包给农户经营,由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签订生产合同。农户对承包的土地等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所有权仍归集体。根据承包形式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1)统一经营,联产到户。农户向集体组织承包生产任务,根据劳动完成的最终产品,计算劳动报酬。(2)包产到户。集体与农户签订包产合同,实行包工、包产、包费用。农民在限定的生产费用范围内,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如农户超过合同规定的产量指标,按照比例给予奖励。(3)包干到户。农户在承包的土地、山林或水面,自行安排生产和自主经营。农户除向国家缴纳农业税和集体提留外,其他收入全归农户所有。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

文字资料

资料名:经济特区

指一些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在一般行政区内,划出一块地域(一般为港口、沿海或边境),在那里采取减免关税等优惠办法,以吸引外资,又称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自由关税区等。我国于1979年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在经济特区中,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成为我国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的窗口。

1984年,国家又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这些开放城市享受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优惠。文字资料

资料名:走进新时代——改革开放进程回放

1978年12月的一天夜里,安徽省凤阳县黎园公社小岗生产队20名农民,代表全队20户农民(其中两户单身),聚在村里的一间屋子里,神态极为严峻地写下了一纸契约,全文如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