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石油海洋油田勘探开发形势

中国石油海洋油田勘探开发形势

中国石油海洋油田勘探开发形势
中国石油海洋油田勘探开发形势

中国石油海洋油田勘探开发形势

一、大港滩海

1、概况截止到2007年,大港滩海区总面积2758km2,宽度15-20Km,海岸线长146km。已钻探井114口(极浅海43口),获工业油流井74口,探井成功率65%,共发现七套含油层系(Nm、Ng、Ed、Es1、Es

2、Es3及前第三系),查明了8个构造带,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2414万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12000万方,控制石油地质储量4841万吨,预测石油地质储量8150万吨。

目前仅赵东合作区动用4376万吨,建成年产100万吨油田。

2、油气资源量按地质结构分为三大部份

(1)北部为高背景凹陷区,油气资源量分别为6507×104t和178.2×108m3;

(2)中部为深凹陷区,油气资源量分别为38712×104t和1586.3×108m3;

(3)南部为斜坡带背景的断阶区,油气资源量分别为27430×104t和319.7×108m3。

3.滩海工程实施现状(1)防潮堤以东1km内近岸区,与陆上油田相似预探、评价和开发的方法。

(2)防潮堤以东1~2km的潮间带,大位移定向井预探评价,近海路和海上人工井场开发。

(3)防潮堤以东2~5km的潮间带,浅吃水钻井平台+大位移定向井预探评价,近海路和海上人工井场开发,海油陆采。

(4)防潮堤以东5km外:钻井平台+大位移定向井预探评价。

4、2007年工作目标(1)北部滩海进行二维地震采集500km,部署实施预探井位6口,新增控制石油地质储量1800万吨,预测石油地质储量1700万吨。

(2)评价井计划7口,进尺2.26万米,探明地质储量2000万吨。

(3)提前实施钻井2-4口,进尺8000-16000米

(4)全面启动张东海工建设。

(5)关家堡2007年10月底投产新井17口,建成生产能力21万吨,当年产油4万吨;2008年全面投产,建成自营区第一个50万吨级产能区。

5、中长期总体部署

(1)产能规划

深化南部滩海、展开中部滩海,准备北部滩海;在三维二次采集基础上,强化基础研究和目标评价,注重规模突破、完善南、中、北区块的储量接替。

“十一五”期间:在南部滩海建成百万吨生产能力。

“十二五”期间:在中部滩海建成第二个百万吨产能建设区块,确保自营区产量的整体稳定。

“十三五”期间:在北部滩海形成50万吨生产能力。

(2)海工初步规划

建平台7座(含赵东平台),海底管道7条47km。

进海路4条14.4km(已建2条6.7km)。

人工井场4座(已建2座)。

二、冀东滩海油田1、概况

冀东油田的滩海及海上油田主要分布在南堡滩海地区,位于河北省滦南县、唐海县和乐亭县境内的0~5m浅水海域。

2、勘探开发现状南堡滩海地区勘探面积1000km2,具有良好成藏条件,资源量4.46×108吨,

南堡油田自2004年9月发现至2006年底,在五个构造上已完钻井44口,其中海油陆探井11口,海上钻探井33口。

成功37口,成功率84.1%,已试油23口井,获工业油流井17口。在明馆、东一、东二段控制三级储量规模7亿吨。

3、冀东滩海油田发展规划

(1)开发目标

至2010年南堡油田三级储量10亿吨;南堡陆地三级储量5亿吨,全油田累计三级储量规模达到15亿吨。

2012年南堡陆地年产原油300~400万吨,南堡油田年产原油600~700万吨。

(2)开发程序

2007年完成1号构造50万吨开发先导试验的实施,在此基础上完成1、2号构造总体开发方案编制。

“十一五”期间,以1、2号构造东一段、明馆为主力开发层系,先开发储量落实程度高的富集区。

(3)产能规划

南堡油田1号、2号构造可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2亿吨。开发初期动用率80%、采油速度2.5%,预计产能规模600万吨。据试采情况,生产气油比150方/吨,油气当量672万吨。

三、辽河滩海油田

1、概况

辽河滩海探区位于辽东湾北部,西起葫芦岛,东至鲅鱼圈连线以北,海图水深5米以内的范围,陆滩范围701km2、海滩1736km2,极滩海1038km2。矿产登记面积为3475km2,实际有效勘探面积2141km2。滩海三大构造带共探明4个油气田,探明含油面积62.4平方公里,探明天然气含气面积6.3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6.28亿立方米;伴生气78.07亿立方米。

2、滩海油田开发规划

(1)加快葵东和太葵油气评价: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00-3000万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0亿立方米。

(2)加快滩海月东油田储量研究、开发方案编制和开发建设步伐,力争实现储量规模上亿吨,产能建设超过100万吨

(3)深化老区综合治理,加大注水工作力度,不断提高现开采方式下的采收率。

(4)加快葵东1和太葵构造带的油气开发可行性研究和产能建设步伐,力争新建原油生产能力50万吨以上,新建天然气生产能力3.0亿立方米(5)已落实的储量规模,新建100万吨以上原油生产能力,新建3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生产能力,成为辽河油田最大的产能接替区。

四、南海探区油气勘探1、概况

中石油南海油气探矿权区块分为南(曾母、北康、南薇西),北(中建南、琼东南)两大探区,其中南部探区8个区块面积 56821km2 ,北部探区10个区块面积70027km2 。

2、勘探部署进展

(1)2003年7月30日提出申请南海矿权

(2)2004年4月30日国土资源部批准中国石油南海探矿权

(3)2004年6月17日成立了辽河油田海南油气勘探分公司

(4)2004年12月初完成南部探区的地震部署

(5)2005年4月完成北部探区的地震部署

(6)2005年6----10月完成琼东南盆地二维地震采集

(7)2006年5----8月完成完成琼东南盆地华光凹陷三维地震采集

(8)2006年12月完成探区三维地震处理.解释.及初步评价

(9)2007年3月完成华光凹陷三维探区的井位部署

3、勘探规划

(1)南部探区

曾母坳陷勘探程度相对较高,地质结构也基本清楚,特别是马来西亚在坳陷的南部地区已经发现了油田和气田,也投入了商业性开发。

从地震资料分析,我公司矿权区位于坳陷的主体部位,成藏条件应该更好,但水最深1000-1500米。

在属于中国石油矿权区边部已经有一口高产油井BURSA-1井,南边70公里处发现了L-构造大气田,东南200公里处发现了鲁科尼亚F6凝析油气田。

初步规划在南部探区评价重点圈闭28个,总资源量41.62亿吨。三维地震7500km2,二维地震8758km。

(2)北部探区

通过对北部探区已知资料的分析,勘探部署研究的重点放在N14°以北的6个区块--中建南盆地的北部坳陷和琼东南盆地的华光凹陷。

二维地震:共62条,13300km,主线33条,6700km,联线29条,6600km,其中华光凹陷:共33条,3603km,主线7条,1521km,联线26条,2082km。

主要地质任务:进一步明确华光凹陷及中建坳陷的地质结构和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在评价资源潜力的基础上优选有利勘探区带和目标方向。

五、黄海海域和国外勘探开发潜力

1、黄海东海8,000平方公里油气探矿权招标正在紧张进行,集团公司中标可能性很大。

2、集团公司在苏丹、利比亚、赤道几内亚、乌兹别克斯坦、缅甸的海上合作勘探区块已相继签约,尼日利亚471区合作协议将在2007年年底签订。上述合作区块面积达52,362平方公里,水深在3米至2300米之间,其中,100米以内的约占53.9%,预计在2008年初开始进入钻探阶段。

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通过多年的自主与创新,我国石油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拥有一批完善的炼油技术和较大的产业规模。我国能源现状为:富煤、贫油,这就导致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不仅对国家能源安全带来隐患,也使石油工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利用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煤制油技术与炼油技术的创新,保证我国石油工业的高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石油工业能源炼油技术发展趋势现状 一、前言 石油工业诞生150多年以来极大地推动了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逐步取代木柴和煤成为世界最为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迄今为止,石油依然是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不可或缺的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中国能源现状为:富煤、贫油、有气,面对石油的紧缺,长期过多依赖进口对国家的能源安全也极为不利,政府对此也做了大量相关的努力。表1列出了2011年中国、美国与世界总计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1和图2分别为2009年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 据以往数据统计表明,自石油取代煤成为主要的一次能源之后,其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例保持在40%左右,而根据以上2009年与2011年的数据统计显示,石油所占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比例在30%左右,比例有所下降,而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所占比例没有较大变化。这一方面是由于石油资源的短缺和开采成本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天然气等其他清洁能源的发展。虽然能源消费结构有所变化,但煤炭和石油仍然占据能源消费总量的50%以上,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石油仍然是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当前炼油技术发展简介 世界炼油工艺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4个阶段[1]: 1.出现阶段 1861年,美国冰夕法尼亚州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炼厂。当时是将一个直径约7ft的铸铁罐密封,安装在烧木柴的火炉炉膛中,从顶部释放出的蒸汽通过1圈浸在流水中的管子冷凝获得产品,通常1次操作可持续3d,煤油是唯一的产品。 2.发生阶段(1911~1950年)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对汽油的需求迅速增加,促进了提高汽油产量的裂化工艺技术的发明,并迅猛发展,1914年出现热裂化工艺,1930年标准石油公司发明了延迟焦化工艺,1942年Exxon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套FCC工艺装

海洋石油安全特点及管理模式研究分析

海洋石油安全特点及管理模式研究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21T16:46:21.85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作者:谭德春[导读] 石油资源在整个资源结构配置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基于海洋石油作业的复杂性、特殊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不安全因素 中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南堡油田作业区河北唐山 063200 摘要:石油资源在整个资源结构配置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基于海洋石油作业的复杂性、特殊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不安全因素,需要行业相关的工作人员加以重视。本文介绍了海洋石油现场安全管理的特点,分析了影响我国海洋石油开发的风险因素,提出几点强化对海洋石油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性措施,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海洋石油,安全管理,特点 海洋石油是海上进行石油勘探、开发和生产的行业,它具有作业环境恶劣、作业风险大、投资风险大、海洋污染的风险大、救援工作难度大等作业特点。由此可见,建立一个良好的海洋石油现场安全管理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下面笔者对此展开分析。 1.影响我国海洋石油开采安全的因素对于海洋石油开采来说,除了要面对和陆地一样的气候环境以外,还要面对复杂的海洋天气。而且由于石油钻井作业所产生的石油、天然气等具有高压、易燃、易爆等特点,所以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此外,海洋油气田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海洋钻井地层风险是在钻井的过程中遇到海底的一些特殊构造、复杂的岩层所造成的风险。复杂的海洋地质环境也极易促发各种井下工程事故。由于海洋的气候特点比较复杂,海风,海浪以及海啸,海冰等等的综合作用对海洋石油的开采工作破坏性比较强。不仅会腐蚀海洋钻井设备,还会影响海上工作的正常开展,严重威胁着海上石油开采工作的开展。世界范围内的海洋石油开采工作已经有了很多受到海洋风暴等恶劣天气状况影响的案例,这些海洋灾害的发生不仅给海洋石油开采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还严重威胁到了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海洋石油现场安全管理的特点 2.1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安全专篇因为海洋石油施工存在着高难度,高风险,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任何一点安全隐患都不能放过,因为如果忽略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可能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所以在作业前一定要由专业的人员论证可行性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经过相应部门的批准,编制安全专篇,从多个角度保证施工安全性。 2.2对作业人员进行海洋安全培训对作业人员进行专业系统的海洋安全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实践证明,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是保证施工安全的最有效的方法。 2.3定期检查、消除隐患应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如日常检查制度和月度检查制度,定时定点定期对海洋施工现场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应急方式解决,或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若问题比较严重,应立即组织专家对风险事故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和防范,将风险降到最低。 3.强化对海洋石油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性措施 3.1实施第三方检验推动安全环保三同时建设对海洋石油现场安全的管理模式是检验机构、作业者和政府三方进行协作式管理。在具体的海洋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中,政府机关、第三方检验机构和作业者自身都要积极的参与进来,同时这三者负责的方面也各不相同,所以在安全管理工作上需要三者之间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其中政府部门主要的职责是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以行政的手段方式来保证海洋石油施工的安全。而作业者是施工的具体参与者和执行者,所以他们才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和重心,所以需要作业者在作业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按照规范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第三方检验机构主要负责对油田的作业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价和监督,相关的检验机构在政府部门的审批之下,可以依法对海洋石油作业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价和监督,如果发现问题,有权利强制要求施工要按照标准进行规范化的操作,确保安全环保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3.2制定科学规范的施工方案,并做好技术交底记录由于在海洋石油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抗压测试以及对一些大型结构体的吊运等方面的工作,而在这些工作中出现风险的可能性一般都比较大,因此在施工方案中必须要对这些存在高危风险的操作中所涉及到的技巧进行明确说明,并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商议,只有施工方案通过审核后才能够按照施工方案上的规定进行后续工作的作业。同时在作业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的是开展一些小规模的安全技术会议,将施工中用到的一些细节性的技术手段进行明确,并且做好技术交底记录,以便施工中遇到的小问题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 3.3对应急性事故进行信息化管理对于一些应急性事故进行信息化的管理是事故应急处理的趋势,在信息化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努力的想要借助于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对事故进行应急化的处理,尽量的降低事故造成的不利影响。就目前来看信息化技术手段在事故安全管理方面主要朝着如下几方面发展。其一、通过网络手段对事故进行动态化的评估,并且根据事故的情况进行动态化的结构调整,实现可利用资源的优化配置,尽最大程度降低事故造成的不利影响;其二、构建决策辅助性模型,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提高作业过程中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其三、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施工进行全程管控,做好风险识别和评估工作,改变过去的那种事中应急的工作机制。可以说,目前海洋石油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引发的现场作业安全问题不能忽视和小觑。因为海洋石油项目繁重的生产任务和不断增加的现场作业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现场安全管理的难度。为此,需要我们多措并举,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通过不断细化改进安全管理制度,从而有效实现作业现场安全科学管理。参考文献:

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一、石油天然气行业相关概念 1.1 石油行业相关概念 1、石油 石油是一种液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产品。原油是从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称天然石油。人造石油是从煤或油页岩中提炼出的液态碳氢化合物。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 2、油气地质储量及其分级 油气地质储量就是油气在地下油藏或油田中的蕴藏量,油以重量(吨)为计量单位,气以体积(立方米)为计量单位。地质储量按控制程度及精确性由低到高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和探明储量三级。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 县境内。已累计找到14 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 亿吨及含油面积117.9 平方公里。1995 年年产原油192 万吨。油(气)按按最终可采储量值可分成4 种:特大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大于7亿吨(50 亿桶)的油田。天然气可按1137 米3 气=1 吨原油折算。大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0.7-7 亿吨(5-50 亿桶)的油(气)田。中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710-7100万吨(0.5-5 亿桶)的油(气)田。小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小于710 万吨(5000万桶)的油(气)田。2.2 天然气行业相关概念 1、天然气 地下采出的可燃气体称做天然气。它是石蜡族低分子饱和烃气体和少量非烃气体的混合物。天然气按成因一般分为三类:与石油共生的叫油型气(石油伴生气);与煤共生的叫煤成气(煤型气);有机质被细菌分解发酵生成的叫沼气。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2、天然气与液化石油气区别 天然气是指蕴藏在地层内的可燃性气体,主要是低分子烷烃的混合物,可分

世界石油工业预测分析报告文案

21世纪世界石油工业预测分析报告 总体来说,20世纪是廉价的石油时代,低廉而又充足的石油支撑了人类工业的大发展,使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廉价的石油在20世纪也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几次石油危机使世界为之震撼。20世纪世界石油工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高潮也有低谷,留给我们更多的是迷茫,因为我们到现在为止也不清楚地球到底蕴藏多少油气资源,只是凭借我们现有的手段来发现我们能发现的油气资源,尽量提高采收率,产出更多的油气来。石油工业发展到今天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21世纪的世界石油工业充满了希望,但随着人类对油气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及油气资源的不断减少,决定了油气资源——这种不可再生能源——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 有人预测21世纪石油时代即将终结,因为人类已经通过各种手段从地

下开采了一个多世纪的石油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油气的产出急剧加大,油气消费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而油气需求还在以比较快的速度增加着,以这种趋势持续发展下去,人类将会在21世纪用完地下的油气资源,石油时代将要在21世纪终结。而21世纪油气对人类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人类在很长一段时间还得依靠油气资源来维持发展。这里我们凭借自己有限的知识和认识,对21世纪的世界石油工业做一些初步展望。 一、有限的油气资源将成为21世纪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最大制约 虽然我们现在不能确定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油气资源,但是我们确信,油气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能源,在不久的将来某一段时间将出现枯竭,产量将逐渐下降,新发现储量将难以弥补产量的下降,但是人类对油气资源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并不会因此而减少,所以能否继续找到更多的油气资源,能否把地下以前没有采出的油气资源充分利用,能否改进各种技术充分利用各种油气资源,将成为21世纪世界石油上业的最大特点。同时,有限的油气资源将影响和制约着21世纪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这是我们对油气资源远景趋势的一个初步判断。 (一)短期油气资源展望 从总体上来看,世界油气资源丰富,在将来几十年仍然能维持人类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但是油气资源分布明显呈不均状态,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个现实。人们对世界油气资源数量的评价呈上升趋势,剩余石油探明可采储量是不断增长的。

中国石油现状

中国石油现状 070411427关伟旭石油是现代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物质基础。油价的不断上升使石油消费国不堪重负,并有可能引发石油消费国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等种种经济问题,威胁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作为经济安全重要一环的石油价格问题,已经列入了世界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 一、主要国际能源组织及其对石油价格的影响 (一)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对石油价格的影响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立为各国政府介入国际石油利益纷争开了先例,为国际石油领域的价格主导权与话语权之争奠定了组织基础。 石油输出国集团的主要目标是:维持世界石油市场的价格稳定局面,促进信息交流,推动石油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的对话。目前,国际能源组织缺乏密切的合作,这就是作为主要石油输出国的组织OPEC和消费国家的组织IEA都有自己的致命的缺点,无法制定和执行国际能源交易的统一规则,更无法达到稳定石油价格的作用。 总之,OPEC作为一个促进重要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之间协调的国际能源组织论坛,现在不断被纳入全球经济框架中。笔者认为,这需要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双方互谅互让,以成功制定出共同遵守的协调石油价格的合作规则以实现密切的合作。 (二)国际能源机构(IEA)对石油价格的影响 国际能源机构IEA的主要目的是西方能源消费大国应对OPEC而成立的国际组织。它是主要用于处理西方各国能源管理的应急共享系统,是制定各成员国政府间能源合作的国际能源组织。IEA要求经合组织成员建立共同战略石油储备,确保了长期的石油安全和控制了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IEA建立能源合作机制,这是笔者十分赞同的。它的运行规则是将来全球能源组织可以借鉴的,但是国际能源机构(IEA)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非常明确地表明只吸纳西方发达国家即大部分OECD国家作为自己的成员国,这是它不能成为稳定石油价格的全球性组织的致命之处。 国际能源机构(IEA)与生产国(OPEC)之间的分歧,在能源运行过程中的矛盾日益突显,对国际能源价格产生巨大的波动。已经有学者提出建立世界能源机构(WEA)的设想。笔者还是赞成托马斯.W.瓦尔德提出的创立一个真正的全球性世界能源组织(WEA)。 (三)能源宪章会议对石油价格的影响 能源宪章会议由所有欧洲国家、前苏联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和日本组成。《欧洲能源宪章》是其签署的一份重要文件。《欧洲能源宪章》主要是为欧亚的能源互利合作创造有利的政治环境,为欧洲石油价格的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欧盟委员会希望通过能源宪章条约来构建出同其主要能源伙伴促进能源价格稳定的制度框架。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能源宪章条约》谈判进行得艰难而复杂。 笔者认为,能源宪章条约及该组织通过能源宪章条约的服务致力于多边能源条约,这是它通过加强国际能源合作以促进石油价格的稳定的重要贡献。能源宪章条约的能源输送议定书是促进国际石油价格稳定的创新性发展。随着国际石油市场的全球化,石油的运输在能源出口、进口中显得特别重要,所以石油运输应该成为国际石油价格稳定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八国集团”对石油价格的影响 “八国集团”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也不可小视。首先,“八国集团”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消费国。相应地,“八国集团”的经济发展也决定着石油消费市场的局势。其次,“八国集团”拥有可观的金融潜力以及世界能源发展所必需的技术。最后,在接纳能源生产大国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发展现状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总公司简介: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CNOOC,以下简称中国海油)是中国最大的国家石油公司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公司成立于1982年,注册资本949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北京,现有员工6.85万人。涉及业务包括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化工化肥炼化、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综合服务与新能源等六产业板块。2010年,公司全年完成油气产量6494万吨油当量,实现营业收入3548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977亿元人民币,年末总资产达到6172亿元人民币。 二、组织结构概览: 上游业务中上游业务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辖)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销售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国化工供销(集团)总公司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专业技术金融服务 中海油田服务有限公司中海石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保险有限公司 中国近海石油服务(香港)有限公司中海石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其他 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基建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中化建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中海油信息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报社 中国海洋石油东海公司中海实业公司 公司文化以人为本,担当责任,和合双赢,诚实守信,变革创新;及对社会要节能减排,公益事业的责任。 二、进入外国市场的方式及公司的经营策略 进入外国市场的方式 (1)出口进入方式。 (2)合同进入方式。 (3)投资进入方式。 开展海外投资应主要采取以下几种途径[1]: 1 与东道国的石油公司联合 2 与有经验的大型跨国石油公司联合 3 无风险服务合同 4 购买储量 5 获得勘探开发股份的转让

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2015-04-01 10:06:00 0 深水勘探开发技术吕建中 文|吕建中等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目前,全球深水投资占海上总投资的1/3,深水项目占到全球海上项目的1/4。在全球排名前50的超大项目中,3/4是深水项目。近5年来,全球重大油气发现中70%来自水深超过1000m的水域。当前,深水油气产量大约占海上油气总产量的30%。深水,必然对现今以及未来的油气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前景广阔 近年来全球新增的油气发现量主要来自于海上,尤其是深水和超深水。来自深水的发现数虽然不多,但发现量却十分巨大,同时表现出水深越深、发现量越大的趋势:2012年,全球超1500m水深的总发现量接近16.3亿吨油当量(120亿桶),相当于陆上的6倍,接近浅水的3倍。2011年全球排名前十的油气发现中,6个来自深水,且全部都是亿吨级油气发现。2012年全球排名前十的油气发现全部来自深水,其中的7个为亿吨级重大油气发现(下表)。

深水产量逐年增加,至2013年全球深水油气产量已超过5亿吨油当量,占全球海上油气产量的20%以上,并且这个比例还将逐年上升。 过去几年的高油价,为海洋项目开启了较大的赢利空间。据PFC统计,深水盈亏平衡点为397美元/t(54美元/桶),一般的收益率都在15%以上,高的甚至可以达到28%,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公司参与其中。埃克森美孚等5家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勘探开发重点正在由陆上向海上转移,并且加快进军深水,海洋勘探开发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已经达到60%~85%,海洋产量占比均超过50%,其中的深水勘探开发投资已经占到海洋总投资的50%以上。 国际大石油公司在深水领域获得了丰厚的产量,BP公司的深水油气年产量已接近5000万吨油当量;道达尔的深水油气年产量已超过3500万吨油当量;而巴西国油和挪威国油则依靠深水在10~13年的时间里新增产量5000万t。可以说,深水在未来油气产量增长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石油公司的必争之地。 我国的深水油气资源也十分丰富。在我国南海海域,整个盆地群石油地质资源量在230亿至300亿t之间,天然气总地质资源量约为16万亿m3,占中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其中70%蕴藏于153.7万km2的深水区域。伴随着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战略的部署,未来我国的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前景广阔。 2 深水油气勘探开发面临的五大技术挑战

从20世纪的发展看世界石油工业的趋势和动向

从20世纪的发展看世界石油工业的趋势和动向 从20世纪的发展看世界石油工业的趋势和动向 (1) 一、石油的影响和地位 (2) 二、石油、天然气生产 (3) 三、美、苏(俄)两大产油国 (3) 四、中东 (4) 五、石油输出国组织 (5)

[摘要]从20世纪石油工业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1)石油需求大幅度上升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世界石油消费总量还将逐步缓慢增长。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石油的比重正在下降。(2)1980年以来,世界石油生产进入了在波动中缓慢增长的阶段,预计今后10-20年内仍将是同样的趋势,而10年后世界天然气的产量可能会超过石油。(3)美国作为世界石油工业的发源地,由于储量接替不上,原油产量逐步下降的趋势难以逆转。俄罗斯石油资源丰富,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和石油工业吸引外资力度的加大,石油生产的潜力还相当大。(4)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仍在稳定增长,2000年为932亿吨,占世界的66.5%,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该地区将是世界的石油资源重心。(5)经历了40年风雨的欧佩克已重新认识到维护内部团结和加强外部合作的重要性,它将积极寻求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新的对话渠道,推动市场的稳定和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世经评论·北京) 一、石油的影响和地位 在进入20世纪的时候,石油的主要用途是照明,主要产品是煤油。当时,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已经开始广泛应用,正在取代石油。20世纪头10年代,福特的变革使小汽车进入千家万户,也使石油从“煤油时代”进入“汽油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汽车挽救了巴黎;率先实现军舰以油代煤的大英帝国海军战胜了德国,初步显示了石油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一战以后,汽车、拖拉机和飞机工业的崛起,产生了对石油的巨大需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双方动用了大量汽车、装甲车、坦克、舰艇和飞机,石油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战后,来自中东的大量廉价石油促进了西欧、日本等国能源结构的变化。1967年,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的比重超过煤炭而居首位。60-70年代,石油的地位达到了顶峰。石油不仅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燃料和动力,而且由于石油化工的蓬勃兴起,也成为主要的化工原料。石油进入到人类生活的几乎一切领域。全球年石油消费量1953年为6.49亿吨,1973年跃到28.2亿吨,增长了3.34倍。1973年中东战争中,阿拉伯石油出口国动用“石油武器”,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日本和西欧造成严重的经济和政治的振荡,更显示了石油影响之巨大。 作为转折点,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推动了各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大调整。在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用油工业的比重从1977年的22%降到1997年的17%;石油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81年的8%降到1998年的3%。海湾战争显示出高科技已经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第一要素。从整个世界来看,石油需求大幅度上升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世界石油消费总量还将逐步缓慢增长。石油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逐步下降,1983年为23.3%,1987年已下降到6.1%。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石油的比重也正在下降,1970年为48.7%,1980年48.6%,1990年下降到38.6%,1999年为40.57%。天然气的比重正在上升,1950年为9.7%,1970年18.6%,1999年已上升到24.2%。 尽管如此,石油仍然是世界第一能源,仍然在人类经济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来石油的主要用途将从燃料转为化工原料,它的“孪生兄弟”天然气将取代石油成为第一能源。对石油的最大挑战将是新能源(特别是燃料电池)的产业化和广泛应用,但这可能还需要10-20年。 与石油相应,石油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经历了大变化。20世纪的前80年,石油公司的地位节节上升。1980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的前3名是石油公司,在前10名中石油公司占8家,在前50名中占20名;美国500强中,第1、2名是石油公司,前10名中石油公司占4家,前50家里石油公司占15家。但是,80年代以后,石油公司的地位逐步下降,1999年在世界500强的前10名中,石油公司只有1家,前50名中只有4家;

国内外海洋石油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海洋石油开发现状 世界石油开发已有200 多年的历史,但直到19 世纪61 年代末期,才真正进入近代石油工业时代。1869 年是近代石油工业纪元年,从此,世界石油产量开始迅速增长。尽管在19 世纪末,美国已在西海岸水中打井,开始了海洋石抽生产,但真正成为现代化海洋石油工业,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海洋石袖是以1947 年美国成功地制造出第一座钢质平台为标志,逐步进人现代化生产。 1990-1995 年期间全世界除美国外有718 个海上新拙气田进行开发。最活跃的地区在欧洲,有265个油气田进行开发,其配是亚洲,有l88个,非洲102 个,拉丁美洲94 个,澳大利亚41 个,中东21 个。 1990 -1995 年期间开发的海上新油气目中,储量、天然气田生产能力、油田生产能力排在~ 前 5 位的国家如下图所示。在此期间,全世界18个国家开发的海上油气田数见表1990-1995 年期间油田开盘前5 位的国家统计表 1990- 1995 年期间开发的海上油气田数

1989-1993 年期间,世界石油钻井作业小断增多,共钻海上钻探井或评价井约6 870 口,发展最快的是北美,从1989 年的410 口上升到1993 年的500口。全世界有242 个海上油气田投入生产,其中油田139个,气田103个。从分布上看,西北欧居第一位,共投产67个油、气田,其中油田40个,气田27个。在此期间全球海洋石油总投资额为3379亿美元。 1990-1995年期间,全世界(不含美国)共安装了7113座平台,其中有83座不采用常规固定式平台,而采用半潜式、张力腿式和可移式生产平台。巴西建造了300~1400m深的采油平台,挪威建造的张力腿平台水深达350m,中国南海陆丰22I生产储

全球油气勘探进展与趋势

全球油气勘探进展与趋势 文/胡文瑞鲍敬伟胡滨 近10 年来,国内外油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2001—2011 年,全球新增石油剩余可采储量614.0×108 t,新增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39.9×1012 m3,其中,中国累计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12.2×108t,累计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8×1012 m3,相继探明了姬塬、塔河、蓬莱19-3 等15 个地质储量大于1×108 t 的油田和苏里格、普光、徐深等14 个地质储量大于1 000×108 m3的气田。在油气资源勘探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油气勘探的理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对传统油气勘探理念形成了挑战和冲击。 1 油气勘探新成果 21 世纪以来,全球油气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勘探对象日益复杂,然而由于认识的深入、理论的突破和技术的进步等,发现的油气田储量和数量不断增长,勘探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截至2011 年,全球石油剩余可采储量达2 343×108 t,比2001 年增长了35.5%;全球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达208.4×1012 m3,比2001 年增长了23.7%。一些大型油气田不断被发现,2000—2008 年,全球共发现大油气田(可采储量油大于6 850×104 t、气大于850×108 m3)90 个,主要位于被动陆缘深水、碳酸盐岩、岩性-地层、前陆冲断带、老油气田、新区新盆地等领。2010 年全球新发现的7个大油气田合计探明可采储量达31.4×108 t 油当量(见表1),占当年全球新增探明可采储量的40.5%,而数量仅占2010 年全球新发现油气田数量的1.4%。 2 全球油气勘探进展与趋势 2.1 从储油气层到生油气层 以前认为,油气勘探的基本要素是寻找“生、储、盖、圈、运、保”组合,具备此条件就有可能找到油气田,且油气生成后从原生地层(烃源岩)“二次运移”到储油(气)层,原生地层是生油(气)层,但不是储油(气)层。现在勘探开发的视野已扩展到原生地层,即从原生地层中寻找油气资源。某种意义上,“回归原生地层找油(气)”是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对传统油气勘探理念和理论的挑战,已成为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美国页岩气和致密油资源的成功勘探开发证明,传统意义上的生油(气)层已成为了勘探开发对象。美国产页岩气盆地超过30 个,产层包含了北美地台区所有的海相页岩烃源岩地层;致密油产于原生地层或与其互层、紧密相邻的致密砂岩、致密碳酸盐岩等,是继页岩气之后美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又一新热点,2012 年美国致密油产量突破7 000×104 t,预计2020 年全美致密油产量将达1.5×108 t。

浅析当前中国石油开采的现状及其措施

浅析当前中国石油开采的现状及其措施 【摘要】石油是国家经济发展与人民日常生活都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针对石油能源开采问题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本文系统的分析了目前中国石油开采的基本现状,并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为石油行业实践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与智力支持。 【关键词】能源石油开采 1 引言 石油是世界工业的血液,是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支柱能源。中国石油开采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涉及到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转,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江淮等地区,石油储量在松辽盆地。国内针对石油开采方面的相关研究,本文在分析了目前中国石油开采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为石油行业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2 中国石油开采现状分析 国内分布石油资源分布相对较为分散,陆地部分约占76%,海域部分大约占24%,其中海域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渤海、南海和东海,然而海域地区目前石油资源的发现率约为18.5%。陆地石油资源分布形态,东部地区分布约占51%,西部地区分布约占49%,西部地区的石油资源大多分布在沙漠、山地、高原、沼泽等非常复杂恶劣的地理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下导致我国石油开采难度较大。自从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的净进口国,我国石油进口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状态,2000 年我国逐渐成长为世界石油的生产大国,石油生产量排名位于世界第7 位,在2001 年世界排名上升至第 6 位,2006年中国原油产量达到18368万吨,同比增长约1.7%;石油净进口约16287万吨,同比增长约19.6%。2006 年开始位于世界第5位,仅次于美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及伊朗四国。2009 年,我国石油生产量达到约18900.0 万吨,与1990 年产量相比增加了约5069.4万吨,这主要归功于我国新勘探的油田项目逐步增加,国内石油开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相关部门预计在2020年国内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可能增至52%,据国际能源署分析,预计2030 年中国石油消耗量的80%需要依靠进口完成。我国石油探明情况,截至2008年底我国累计探明油田约614个,探明石油地质储累计约287.2×108t,其技术可采储量78.4×10 8t,采收率平均约为27.3% 。公司分配情况,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探明石油地质的储量累计约占6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累计约占1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累计约占25% ;地方公司大约占2%。国内石油可采的存储量情况,截至2008年全国累计剩余可采储量累计约为28.5×108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剩余可采储量占66.6%,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占13.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占18.4%,地方公司大约占17%。陆地东部区域的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等剩余可采储量为14×10 8t,占全国总剩余可采储量的大约51%,陆地西部的准噶尔、吐哈、

海洋石油技术七大发展趋势

海洋石油技术七大发展趋势 2015.7 世界海洋油气储量丰富,海洋油气产量稳步上升,成为世界油气产量增长的源泉。由于深海的极大魅力,未来几年,在深海的投资将会不断增大,深海油气所占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第46届美国海洋技术大会(OTC),作为参加人数最多的石油界盛会和世界海洋石油技术及市场趋势的风向标,会议呈现的海洋石油工业七大发展亮点值得关注。 1.世界海洋石油工业前景依然乐观 国际油价暴跌给世界石油工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海洋石油工业同样不能幸免。 在专题论坛、专题早餐会和午餐会上,多数专家认为,随着国际油价企稳并逐步走出谷底,“严冬期”总是要过去的,曙光就在前方。他们对世界海洋石油工业尤其是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前景依然乐观,业界的信心逐渐恢复。 据Douglas-Westwood公司的最新预测,2015~2019年世界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将增加69%左右,即从上一个五年期间的1240亿美元增加到2100亿美元。 2.合作是应对低油价、实现共赢的必然选择 无论是油气项目的开发还是新技术的研发,都离不开合作,在低油价时期更是如此。无论是油公司还是服务公司,都在通过合作寻求发展。 BP公司认为,合作对于技术开发至关重要,为满足未来的技术需求,海洋石油工业需要在业内外开展合作。正因如此,BP的技术开发模式正从传统型转向更加对外合作型。 斯伦贝谢公司同样认为,合作和整合是应对低油价挑战的有效策略,通过资源整合可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供更高效的一体化服务,降低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3.安全环保文化建设不容忽视 BP墨西哥湾泄油事件之后,包括政府、行业和公司在内的各界对深水作业

中国石油价格现状及分析

中国石油行业价格趋势分析方案 目录 摘要 (1) 一、严峻的中国石油安全现状 (2) (一)、中国石油依存度逐年升高 (2) (二)、世界油气资源争夺日益激烈对中国的影响 (3) (三)、世界石油价格变化多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4) 二、对策分析 (4) (一)、压缩快速增长的石油需求 (4) 1、节约使用 (4) 2、开辟新能源 (5) 3、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 (5) (二)、积极应用政治和外交手段加强对国际石油的控制能力和决定力 (5) 1、为什么? (5) 2、怎么做? (6) (三)、加快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步伐 (8) (四)、参考文献: (9) [1] 《21世纪中国石油发展战略》 (9) [2]《价格理论与实践》 (9) [3] 《价格学》 (9) 摘要 我国作为石油的消费大国及进口大国,国际石油价格频繁变动对我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高油价的冲击,对我国石油市场的稳定提出更大的挑战。本文首先通过石油依存测算,客观地反映出我国石油市场价格变动对其他各行业的影响。而后对中国石油市场的价格机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现行定价机制及其缺点所在。面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冲击,我国石油市场价格机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完善价格机制需要从诸多方面入手,本文仅选取了三个重要的改革方向进行详细分析,并且相应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希望本文对我国成品油市场全面开放之后价格机制的完善,以及缓解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起

到一定的指导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石油需求量迅速增大,石油的进口依存度大幅提高,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净进口国。深入分析石油价格的波动,进而进一步研究我国石油定价机制,对于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快速、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基于理论系统分析、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统计分析及对比分析紧密结合,从宏观的角度,全面地分析了中国石油价格波动及其定价机制,可以说目前的机制对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证国内市场供应,减弱国际市场价格非正常波动对国内的负面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国目前实行的石油定价机制中还是存在不少弊端 【关键字】中国、石油、价格、波动 一、严峻的中国石油安全现状 (一)、中国石油依存度逐年升高 表1:中国原油生产、消费、进口量和进口依存度统计与预测(亿元,万吨) 由表1可知我国石油消费的对外依存度正在迅速攀升,中长期无下降势头,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特别是近五 2005 2010 2015 2020 生 产 18000 19500 19000 18500 消 费 28000 34000 39800 48400 净 进 10000 14500 20800 30000 依 存度 35.7 42.6 52.3 62.0

我国石油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

我国石油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 一.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增长,石油作为一种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性物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对石油的需求与日俱增,成为了世界石油进口大国,石油供需矛盾日益严峻。 二.关键词:石油的勘探与开发;石油资源 三.目录 1.石油的勘探 2.国际石油资源现状 3.国内石油资源现状 4.国外石油储备制度 5.我国石油储备制度 四.正文 1.石油的勘探 所谓石油勘探,就是为了寻找和查明油气资源,而利用各种勘探手段了解地下的地质状况,认识生油、储油、油气运移、聚集、保存等条件,综合评价含油气远景,确定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找到储油气的圈闭,并探明油气田面积,搞清油气层情况和产出能力的过程,为国家增加原油储备及相关油气产品。钻井就是人们从地表向下挖掘一个筒形的通道,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汲取地下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钻井大体经过了挖掘井技术、顿钻井技术和旋转钻井技术三个发展阶段。在前两个阶段中,中华民族都是处在该项技术的最前列。公元前1500年前后,我国出土的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井”字,春秋战国时期的井深已达50余米,到唐朝时已超过140米。这个时期属于人工挖掘井阶段,井的直径大约为1.5米,人可以从井筒下到井底。 中国古代钻探技术历经两千年的发展。到北宋的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我国古代钻井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取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突破,出现顿钻井技术。钻井井筒直径有碗口大小,井深可达130米左右,古称卓筒井。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研究了我国古代钻井技术后极为赞叹,在他所著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明史》一书中写到“今天用于开采石油与天然气的深井就是从中国人的这些技术中发展起来的”,并指出“这种技术大约在12世纪以前传到西方各国”。1835年(道光6年),我国打成世界第一口超千米的“卓筒井”,在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寨,深度达1001.42米。19世纪末期出现的旋转钻井技术,实际上是在我国顿钻井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石油天然气井,我国古代称“火井”。据《汉书——郊祀志》记载(公元61年):“祠天封苑火井于鸿门。”即在今陕北神木县附近的鸿门火井处建立祠庙。唐朝著名诗人李贺曾有“火井温泉在何处?”的诗句。据《蜀中广记》一书记载,明正德末年(公元1521年),在我国四川省的嘉州,在钻盐井或天然气井的过程中,由于钻出了石油后即改为油井。明清时期,我国四川钻凿油气井的技术就很普遍了,井深都在1000米左右。【1】

我国石油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石油行业产业效率分析 一、我国石油产业的发展现状 石油,是现代社会中一种极其重要的能源,是当代各国发展经济的血液。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石油价格的波动对国家安全也极端的重要,尤其是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的中国。 近年来,我国经济呈高速发展之势,能源需求量大增,导致能源供应越来越紧张,石油市场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成品油及石油制品的消费增长速度变快,石油炼制产能和产量也有较大提升,原油的进口规模更是令人惊叹……消费量、炼制产量和产能、成品油产量、进口量的变化,将我国的石油行业推向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的新高潮。据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国内原油产量、原油和全部石油产品净进口量首次突破5亿吨,达到5.03亿吨,较上年增长5.6%,其中原油产量达到2.07亿吨,增长1.9%;全年成品油产量则为2.82亿吨,增长5.5%;石油净进口量为2.96亿吨,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升至60%,这个数字说明在紧迫的市场需求压力下,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性变得越来越高。 表1 2012年国内石油及主要石油产品表观消费量 产品名称2012年2011年同比增长,±% 石油50309.3 47637.7 5.6 原油47613.4 45364.3 5.0 成品油27663.4 26287.1 5.2 润滑油1054.0 1062.1 -0.8 燃料油3446.2 3251.2 6.0 液化石油气2468.6 2417.5 2.1 石油沥青3362.6 2839。8 18.4 注:石油表观消费量=国内原油产量+原油和全部石油产品净出口量 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3》报告,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家和石油进口国。到2035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将比当前水平增长50%,人均能源需求增长40%。如果我国GDP增速能够保持7%,到2015年的时候,我国石油的消费将会达到5.85亿吨,2020年石油消费将达到7.38亿吨。 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世界能源领域每一秒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能源消费的变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对中国石油产业发展进行总体了解与判断是一个非常必要的研究。 二、寡头垄断的中国石油行业 截止至201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大石油公司在国内生产原油近 1.9 亿吨,占国内市场原油消费量的 42.3%;中国50%批准建设的加油站统一由中石化、中石油负责; 80%以上的油源被三大石油公司控制。此外三大石油公司垄断成品油进口、原油储备、开采和炼化。 寡头垄断市场是介于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之间的一种混合市场,是指少数几个或十几个

中国石油进口的现状

中国石油进口的现状和前景1 陈波 摘要:中国的石油进口,涉及四大方面问题: 一是,石油获取的多元化,从10年前侧重东南亚,转向控制中东,巩固非洲,开拓南北美,突破里海; 二是,石油通道在巩固海运为主的同时,扩大陆运; 三是,中国石油公司参与第三方贸易,在既买又卖的过程中,认识和掌握国际石油贸易的游戏规则,并影响基准油市场; 四是,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和商业库存建成后,有必要通过间接商业运作,盘活资源,做到以库养库. 我所在的中国联合石化公司,是中石化的全资子公司.中石化在中国原油进口里面占 78%,联合石化在中石化进口里面占78%.本文侧重从进口企业,贸易公司视角,从四个 方面谈谈中国石油进口的现状和前景:能源获取;能源通道;中国公司在国际贸易,第三 方贸易的作用和影响;国家的商业储备问题. 一,能源获取的多元化 10年前,中国能源获取主要来自亚太地区,比如印尼.后来,随着炼油技术,炼油装 置的改造和技术提升,运输的大型化,加上国内装卸条件,码头的改善,现在,中国从不 同区域进口能源. 以我们贸易公司为视角,总体来看,中国对外能源获取的战略思路是:控制中东,巩 固非洲,开拓南北美,突破里海,扩大陆运.这一战略的着眼点是: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 确保中国能源安全.这一战略对各个地区做出轻重缓急的重要依据是:相关区域具体的政治,经济形势. 我们初步把全球能源(石油)供应分为六大区域: 首先,是中东.从2006 年来看,中东石油占全球生产链的31%.尽管中东是国际冲 突的热点,是一个火药筒,但OPEC的努力终成正果,已经在国际油价话语权上掌握主动, 充分利用它油量大的优势,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发挥了越来越重大的作用.同时,中东国家 已经开始,并且在未来三五年里会更迅猛地发展其石油产业的中下游,包括炼油装置和化 工装置.中东石油产业这种变化,对中国未来的能源获取形成非常大的挑战.也即,中东 石油,即便产量不变,甚至还有所增加,但他的出口将减少,因为他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 品优势,从而加速国际市场油品,化工品贸易的增速.事实上,在过去几年的国际市场中, 油品产品的增速已经远远高于原油贸易的增速. 第二个,是非洲.非洲地区2006 年占全球生产链的12%.对于中国而言,非洲主要 有两大问题:其一,中国企业对非洲的需求是刚性的,现在中国每个月从非洲至少进口2000 万桶,这是无可替代的,至少在目前这种状况还无法改变.从油质来讲,中国从非洲进口 的大多数是中质和低硫油,这是其他地区不可能替代的.其二,非洲从发展来看,是兵家 必争之地.现在,全球力量最集中的就是在非洲的争夺,无论是上游的走出去,还是下游 的贸易公司.传统上,非洲石油主要供应欧洲.现在,对中国的供应增长较快.中国在非 洲的主要竞争者,现在是美国,未来印度将加入进来.美国这些年没建什么新的炼厂,炼 油装备的改革进展不大,由于离非洲的距离近,因此加大了对非洲石油的需求.2 007年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