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青海行动方案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青海行动方案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青海行动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青政[2016]48号

【发布部门】青海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6.06.27

【实施日期】2016.07.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青海行动方案的通知

(青政〔2016〕48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中国制造2025青海行动方案》已经6月15日省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青海省人民政府

2016年6月27日

中国制造2025青海行动方案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主要支撑。为全面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举措,着力推动全省制造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按照《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省委“131”总体目标要求,抢抓全球制造业格局重大调整和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大机遇,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为主线,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核心,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推动制造业发展从过度依赖资源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努力构建纵向延伸链条、横向促进融合、立体紧密关联的循环型制造业体系,打造青海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配套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绿色发展,质量为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方式,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大力实施质量品牌战略,着力提高制造业发展的质量,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创新驱动,人才为本。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积极开展“产学研用”相结合,着力提高工业设计能力、集成制造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带动制造业整体提升。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高新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全省制造业发展的智力支撑。

---融合发展,强化基础。坚持把融合发展作为制造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渗透融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机融合,推动制造业走融合互促的发展道路,夯实全省制造业发展基础。

---深化改革,开放合作。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创造活力。完善对内对外开放平台,拓宽产业领域合作,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产能合作,支持优势产业“走出去”,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

(三)战略目标。到2020年,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明显提

升,在若干重点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制造业创新体系基本完善,建成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20家产值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一批战略性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快推进,两化融合水平大幅提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到2025年,研发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成效显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层次大幅提升,服务型制造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度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两化融合迈上新台阶,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的大型企业和产业集群。

二、重点领域

立足现有基础,着眼未来发展,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七个重点领域,整合发展资源,集聚创新要素,突破关键瓶颈,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发展,着力构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锂电、光伏光热、新材料、盐湖化工四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引领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一)新能源产业。

1.新能源装备。加快建成太阳能光伏产业、太阳能光热产业和风能产业三条产业链,打造全国重要的光伏光热制造基地。加强高原光伏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尽快形成从晶硅等光电转换材料到新型太阳能电池和光伏并网发电的完整光伏系统制造产业链,努力提高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率。鼓励企业引进太阳能光热发电先进技术和高端装备,通过消化吸收,研发适合高原气候的光热发电技术,形成日光反射-集热-储热熔盐-热交换-日光跟踪等系统及相关设备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制造产业链。加强风电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突破高原风电关键技术瓶颈,以规模化风电场建设为核心,带动风机、叶片、轮毂、变速器、变压器等整机及关键零部件制造、维修、保养、运营和服务业发展,建成较为完整的风电产业链。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电站建设、运营服务全方位创新,将新能源产业打造成为我省技术、理念、效益领先的新型支柱产业和示范产业集群。

2.电力装备。发展储热熔盐和超级电容技术,培育新型电力储能装备产业。研发生产适应高原环境的电缆、逆变器和控制系统等高原电力基础零部件。

(二)新材料产业。

1.金属合金新材料。以延伸铝、镁、钛、铜等有色金属产业链条为重点,突破铝、镁板带、铝箔等关键工艺瓶颈,加快发展铝基、钛基和锂合金等新型金属合金材料,镍基

下游高端合金及功能材料。构建航空航天、船舶、车辆、轨道交通、3C产品用轻质高强合金、耐热合金、高韧性合金、高耐磨合金材料和加工型材的新型合金产业链。攻克高纯度海绵钛工艺,研发高温钛合金材料的制备工艺,发展钛合金的3D打印技术,形成钛矿-高钛渣-海绵钛-钛锭-钛合金及钛材加工产业链,加快实施大功率电子束冷床炉设备的国产化制造。努力将我省建成国内高端铝材加工产业基地、钛及钛合金专业化生产基地和全球重要的金属镁及镁合金生产基地。

2.新型化工材料。发展高端镁化合物系列优质耐火材料、高端无卤阻燃材料、绿色环保型镁建材、熔盐相变储能材料、聚苯硫醚、甲醇蛋白纤维、PVC和CPVC耗氯工程塑料材料等新能源和盐湖化工衍生产业链。开发先进高分子材料、特种纤维、其复合材料及功能性膜材料为主的新型化工材料。

3.锂电新材料。着力完善盐湖提锂生产工艺,扩大电子级碳酸锂生产规模。发展锂电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材料、电解液及锂电池辅助材料及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长寿命的锂电池、三元电池。着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电子数码、工业储能等锂电池终端应用产业发展。

4.光电新材料。发展高纯氧化铝、蓝宝石晶体及衬底材料,外延片、三基色荧光粉,氧化铝/氮化铝陶瓷产业,电子级碳化硅、LED光电材料、激光以及光学显示材料等。构建“高纯氧化铝-蓝宝石晶体-衬底-外延片-LED芯片-封装-模组-LED应用”、“碳化硅晶体-碳化硅衬底-外延片-芯片-碳化硅光电器件-应用”产业链。

5.先进钢铁材料。立足现有基础,以高品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国家急需的特殊钢关键品种为主导,全面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做精、做强特钢产品,建设高原先进钢铁材料生产基地。紧紧围绕国家航空航天、清洁能源、现代交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发展需求,重点发展工程机械、石油化工、电站(核电、火电)、轨道交通(含城市轻轨、动车、高速列车及重载货车等)、高端轴承、高端汽车用钢、工模具钢、400MP

以上高强度螺纹钢筋、军工等行业用钢,以及配套大压机用大厚度调质钢等产品,推动核电用超大口径热挤压无缝钢管等核心技术研发以及产业化。

(三)高端装备制造。

1.基础零部件及工具。加快实施680MN多功能模锻压机组项目,构建以军民两用的高端锻件、大型异型轴类件、大口径火电/核电用管为重点面向核电、航空、船舶和汽车制造等领域的铸锻基础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国内重要的铸锻高端、专业化生产基地。充分发挥我省在机床制造行业的生产技术优势,拓展核心基础零部件生产领域,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曲轴、轴承、齿轮箱、模具等,延伸产业链,拓展军民两用配套市场。加大量具、刃具、检具新产品开发,扩大生产规模。

2.数控机床。加快高端数控机床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研发,巩固发展高速铁路专用机床、多轴联动系列加工中心等复合智能化、高速精密化高端产品。推进工业机器人(包括关节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和AGV小车等)、先进传感器及信息传递技术和增材制造设备(3D打印装备)在机床行业的应用,推广集成化制造单元和集成化制造生产线,全面提升青海制造业智能化水平。

3.专用设备。推动专用运输车、工程自卸车、机场专用车、环卫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石油机械和矿山机械设备等专用设备的发展,构建专用设备制造产业链。围绕核电工程和有色化工等领域,大力发展高端管阀件、零部件及标准配件等产业。

4.节能环保技术及设备。发展高效高原型锅炉窑炉、新型节能建材等产品,进一步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支持高浓度、高腐蚀性化工废水、废渣处理、资源化再利用、冶金余热发电、粉尘回收等一批特色领域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及推广。布局发展服务于全省城镇、工业园区及企业循环化改造的固废、污水、废气等协同处置产业,提升绿色安全发展水平。研发牛羊粪便无害化环保处理技术装备,壮大新型水处理技术装备、生活垃圾处理成套化设备等环卫基础设施设备制造产业。

5.特色轻工和农机装备。鼓励开发和引进特色畜牧业(尤其饲料加工和肉食品加工)和特色食品加工产业(如高原有机绿色食品、牛奶及乳制品)需要的成套生产线和关键零部件,支撑青海省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发展面向青海省特色经济作物的育、耕、种、管、收、运、贮等适用于青藏高原高海拔、低气压环境的农机装备,实现农机装备与农业的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四)特色化工产业。

1.高端化工。加快推进钾、镁、锂、钠、氯循环产业发展,着力构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适度扩大钾碱等系列钾盐产能规模,积极发展精细化产品。继续推进东碱西移,巩固提升国家重要纯碱基地。加快金属镁一体化一期达产达标,积极推进二期项目,发展镁系列产品,加快培育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延伸发展硼、锂资源下游高端产品和无机功能材料。

2.能源化工。持续推进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形成千万吨级油气田,改造提升炼油和油气化工,积极实施格尔木炼油厂炼化一体化扩能改造项目。推进发展新型煤化工,促进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推进油气化工产业与盐湖化工、煤化工产业融合发展,开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积极引进、开发煤制烯烃和油气化工配套的先进技术工艺、特种非标设备和过程控制技术,构建油气化工/煤制烯(芳)烃、热解分质转化和物质能量的梯级利用与现代煤化工技术耦合集成的新型产业集群,实现能源化工产业的高端、绿色、循环发展。

(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云计算。建设“和谐青海”政务云、“幸福青海”民生云、“大美青海”生态云、“活力青海”产业云等四大“云朵”工程,形成云计算应用全产业链。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西北地区领先的数据资源备份中心。建设纵向服务省内、横向链接西北、辐射全国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青藏高原信息港,成为西北地区云计算产业集聚区和重要承

载节点。重点发展高性能低功耗高标准产品、存储设备等云端设备。

2.大数据。围绕大数据中心建设和产业链培育,引进大型数据服务企业落户我省。推进高端产品制造与大数据应用服务互动发展,形成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新格局,争取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性大数据应用省份。加快组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青海数据与应用中心,通过与盐湖数据中心融合,发展遥感卫星技术产业。围绕智能制造、智能监测监管、工业自动化控制、机器人替代工程等物联网应用,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发展。

3.电子信息材料。积极引进国内外电子信息制造优势企业,大力发展高效晶硅、N型电池、半导体元器件、光纤,逐步发展传感器、射频识别等数据采集设备,发展高性能低功耗存储设备。依托信息产业园,集聚一批大数据智能终端设备部件配套生产企业,实现终端产品制造与大数据应用服务互动发展。壮大发展LED光电材料、铜铝箔电子基材,电子级碳化硅、单晶及外延片等电子材料以及高纯氧化铝、蓝宝石、超级碳材料等人工晶体材料。

(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1.新型电池。立足盐湖锂资源,以动力储能电池为重点,扩大正负极、特种隔膜、电解液等产品产能,争取突破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单体电池、高功率密度超级电容及电池系统集成技术,并开展规模化生产应用,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锂电产业基地。

2.电动和节能汽车。拓展锂电池应用领域,引进国内外汽车生产企业,发展电动和混合动力的城市公交、乘用汽车、环卫车、旅游车辆等系列汽车产品,形成以整车生产为龙头,相关机械系统、电机系统、控制系统、零部件和配套协作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七)特色生物产业。

1.特色中藏药。加强中藏医药传承和研究,针对青藏高原特色中藏药材红景天、水母雪莲、冬虫夏草等特色资源,突破中藏药提取物生产集成技术,加强新型藏药、现代中药的研制、开发和生产,积极发展中藏药新型制剂。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分离珍稀药材

有效成分,增加中药单方药品品种,重点提高甘草单方产品产能。加大藏黄苷、双果糖酐等一类新药的研发力度,积极推进梓醇一类新药产业化。加强中藏药材基础研究,继承和创新传统中药材生产技术,加大传统中藏药方剂、单体药和中藏药饮片的产业化开发。鼓励中药材加工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工艺,提升中药饮片、中成药等传统产品品质。注重对羌活、唐古特大黄等根茎类药材中药材非传统药用部位的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

2.特色生物制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以保健品和化妆品两大系列为目标,构建特色生物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冬虫夏草、甘草、枸杞、沙棘、党参以及动物血液、脏器等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实现生物产业的规模化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积极融入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聚集优势资源,推进区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开展关键共性重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形成政府支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科研院所积极参与,“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优先支持具备条件的骨干企业、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创新实践基地和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支持省内高校加强与国内各类创新主体和创新力量紧密合作,建设一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检测机构和骨干企业等,推进区域性公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