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心理学角度谈谈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从心理学角度谈谈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从心理学角度谈谈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从心理学角度谈谈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从心理学角度谈谈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学习动机通常对学习有促进作用,但学习动机不能替代学习,它只能间接的促进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反作用于习动机,比如当学生学习进步,受到周围人的赞扬和鼓励、获得奖学金等,这些学习甜头又会增强学习动机。反之,不良的学习效果,会减低学习积极性,削弱学习动机,以至于最终形成学习的恶性循环。

但是,特别要注意:有些时候学习动机水平高不一定带来好的学习效果。换句话说,高强度的学习动机和低强度的学习动机都会降低学习效果:动机过强,学生容易在担心不能成功地完成学习目标时产生的不舒适、紧张、担忧的感觉,思维反而受到抑制,因此这种同学容易出现学习效率低下、考试失常等状况;动机过弱,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当然学习效果就非常糟糕。因而,只有明确适当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下面用两个案例来说:

【案例1】:韩某,男,现在校大三学生。该生高中时期,学习勤奋刻苦,学习目标十分明确——进入大学殿堂。然而,当该生走进大学后,就认为“中学学得太辛苦了,现在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大学嘛,混混也就过了。”于是,该生成为了逃课大军中的一员,即使到了课堂也是在和“周公”聊天,晚上还经常通宵达旦地泡在网上:打游戏、看电视剧、聊天……结果期末考试成绩飘红一片,被学校处以学业警示。现在已被处以3次学业警示,面临退学的境地,该生后悔莫及。

【案例2】:魏某,女,现在校大三学生。该生家庭贫困,深知就读大学不容易(申请有助学贷款),希望自己能凭借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能力表现毕业后谋求一份好工作,因此一直非常努力。大一的时候,该生获得二等奖学金。大二开始,该生发现周围的同学都开始用功了,于是倍感压力,更加努力的学习,可是学习的时间是越来越长,学习的效果却越来越差。结果这一次不仅没有获得奖学金,有一科还是低空飞过,成绩退后20名,该生十分苦恼。案例分析

案例1:韩某是学习动机太弱,主要表现为:无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自尊心、学习上注意力分散。此外,学习动机太弱还表现为:缺乏适当的学习方法、缺乏自信心、有厌学情绪等。

学习动机太弱的原因,可能是:①外部原因:受社会上知识贬值的影响,使部分大学生认为“穷不过教授,傻不过博士”,“四年寒窗苦,不如个体户”;外面精彩世界的众多诱惑,尤其是网络世界的极大诱惑;学校教育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和刻板,部分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些专业设置的不太合理;大学生评优评奖的竞争机制不太健全,不能很好地激励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择业机制也不够健全;有些父母的不恰当期望,甚至对孩子说“混个文凭就行,工作我们帮你解决了”。②内部原因: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信心,不是认为专业与兴趣不一致,就是认为专业是冷门专业没什么前途;学习目标的缺失,不知道来学校到底要学什么、干什么;自我效能感差,对自己能否顺利成功的完成学习任务信念不足,导致学习效果很差。归因偏差,习惯于学习的成败进行外归因,如把学业成功归因于猜对了答案,运气好,把失败归因于老师教得不好、出题太难等。

案例2:魏某是学习动机太强,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成败看的很重、自尊心太强、学习强度过大。此外,学习动机太强还表现为:过于追求完美(追求满分)、争强好胜并且固执、注意力高度集中、渴望受到周围所有人的肯定和赞扬等。

学习动机太强的原因,可能是:①成就动机过强。有些大学生由于对自己的能力水平认识不到位,所树立的理想与期望远远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水平。因而使自己非但不能专注

于学习,还会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心理负担过重,多半会导致学习失败,而这种失败的体验又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最后可能会使理想和期望变得很渺茫、很遥远。②不恰当的认知模式。有大学生认为,努力(勤奋)=成功,“只要我付出了努力,我就一定会成功”,这是产生过强动机的基础。事实上,任何成功都与自身能力和环境因素有关,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并非唯一条件。③具有一定的补偿心理。有部分大学生从小学习勤奋,成绩优异,但除了学习成绩好外,很少或不具备其他特长和兴趣爱好,不能在校园里引人注目,因而迫切希望通过学习上“领头羊”地位来得到补偿。④他人不适当的强化。这主要指各种具体的外部环境,如家庭、社会等。比如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好时给予很高的物质奖励,学习效果差就进行“棍棒”教育;同学之间不适当的攀比,认为谁的评优评奖多谁就更优秀、谁的价值更高。

朋辈支招

1.自我实现理论的运用

根据该理论,作为辅导员,我们可以先通过观察、谈话、家长联系、在同学中调查了解学生的需要;再分析学生合理需要是否得到应有的满足以及需要存在的问题,如是否父母离异使其归属和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是否得到老师和同学足够的关心和关注,是否需要出现偏差而沉迷于网络世界等;然后采取一些强化和训练手段式学生掌握一些认知和行为策略,使之内化为需要,认识到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自我实现,从而形成自觉地、坚定地、持续地学习品质。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指出:“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启发并加强青年人的这些心理力量,我看是学校最重要的任务。只有这样的心理基础才能导致一种愉快的愿望,去追求人类最高财富———知识与艺术技能。”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应该注意:

(1)探寻自己的兴趣:首先要问问自己“什么事是我渴望做的?”“我能否很愉快地去完成它?”“我是否真心地喜欢?”“完成后能否给我很大的满足感?”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不要把自己所擅长的就理所应当的认为是兴趣,还要排除父母、朋友、老师、同学、社会的影响。然后,尽量让自己多接触些活动、讲座、兴趣班等,打开自己的视野,从中挑选出自己感兴趣的,着手去试试。

(2)发展专业兴趣:如果你所读的专业刚好是你所喜欢的,也是你以后准备从事的行业,那要对你说声恭喜了。因为你的兴趣可以和你的专业相结合,你的努力能使你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收获和满足。你可以做这些努力:上课非常专心,甚至能发现老师讲错的地方;大量阅读本专业的书籍,掌握最前沿的研究情况;积极参加课堂探讨和各种学术沙龙,能就专业的某一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是每个同学都那么好运气,所读的专业刚好是自己喜欢的,但不能因为没有选到你所喜欢的、感兴趣的就一定要转专业,甚至放弃。要知道,这种对专业不喜欢,往往很多时候是因为学生的主观臆断。如果实在没有办法转专业,可以做以下努力:通过多方面了解的专业的发展前景,专业人才的需求;到相关企业参观学习,了解该专业的社会价值;参加老师的课题研究或者相关实践活动,培养自己对专业的兴趣;实在不行,可以曲线救国,学好普及知识,后期再选择。寻找到或者发展出学习兴趣后,还要重视把学习兴趣转变成一种快乐学习的动力,学习成功后就能获得快乐的情绪体验,从而更好的投入后面的学习中,建立“成功——快乐——成功”的良性循环,以最大限度的为自我现实而努力。

2.成就动机理论的运用

(1)思考学习目的: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转瞬即逝,必须要明确“为什么上大学”,否则可能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2)明确学习目标:合理的学习目标,作为学习行为的起始和归宿,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定向、启动、激励、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的心理作用。学生一旦有了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就会有极大的热情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即使是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能够坚持不懈;有了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就会获得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动力,不断地激励自己朝着目标前进,而且越接近目标,这种动力会越强大。

学习目标的建立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过程。每个大学生都必须根据社会和自己的需要和发展为基础,探索和寻找自己未来的角色定位,从而创造性地构建属于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还要随着情况的变化而进行不断修正和调整。学生制定的目标不仅有总目标,还应该有阶段性目标。不过,对于总目标的制定要高一些,使之不乏挑战刺激,但又不会可望而不可及,另外总目标最好是既有个人利益的追求又包含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以免学习动机狭窄;对于阶段性目标的制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使之能产生成就感,激发下一个目标的实现。

3.归因理论的运用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Weiner)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他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下面我们从这三个维度出发,谈谈对归因理论的运用。

(1)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大学生应该把学业成败归因于内部因素,比如把学习效果的好坏归因于自身的努力程度、能力水平、身心投入的状态等,这样学习好,学生会产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进而更好地投入后面的学习中去;学习差,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象,然后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从而避免再次的恶性循环。反之,进行外部归因,总把学习结果归因于运气的好坏、老师是否勾画重点等,学习就不会有任何进步。

(2)稳定性归因与非稳定性归因:大学生应该把学业成败归因于稳定性因素,比如个人能力,这些使你能对未来的学习结果有个成败的预期,取得成功,能增强你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获得失败,你会产生羞耻感和挫败感,两种体验都能激励你更好的进行后面的学习。反之,进行非稳定性归因,把学习结果与外界环境的影响、运气的好坏等挂钩,就不会产生对未来成败的预期,其体验也不会影响到后面的学习。

(3)可控制归因与不可控制归因:大学生应该把学业成败归因于可控制因素,比如自己的努力程度,这样学习成功,会对自己充满信心,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很有成效;学习失败,自己会十分内疚,甚至有罪恶感,因为自己不够努力。但如果把学业成败归因于不可控制因素,就不会有进步,比如运气,学习好时会心生感激、甚至求神拜佛祈求下一次的好运气;学习差时会怨天尤人,甚至产生仇视报复的心理。

4.强化理论的运用

(1)正强化的运用:辅导员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学习努力、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学生口头表扬(尤其是当众表扬,能给学生很大的鼓励)、允许学生参加喜欢的活动、班级进行操行加分或者物质奖励等,以更好地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负强化的运用:辅导员对于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既要让其知道自己的失败,还用一些惩罚的手段让其在失败中重新振作起来,可以是频繁地的找其谈话,让其厌烦“唐僧式”的说教;给予其学业警示,让其有危机感等。

5.自我效能感理论的运用

布鲁姆曾说:“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习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这是对自我效能感运用的佐证。

(1)寻找学习“闪光点”:大学生应该尽量寻找下自己学习上的“闪光点”,也许是一次作业得了A,也许是课堂讨论中提出了可行的一点建议,也许是站在讲台上清楚表达出自己

对某一问题的疑惑并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成功,都可以给自己及时的鼓励,鼓励可以是精神上的自我表扬,可以是对自己一顿大餐的慰劳,也可以是给自己买一样自己喜欢也能承担的礼物,这些都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

(2)向身边的学习榜样看齐:同学们周围总有不少学习的榜样,应该多学习一下他们的经验,比如认真听一场优秀毕业生宣讲会。能给你更大触动的是那些能力和自己差不多,却一下取得很大进步的同学,你要认真思考他能取得成功的原因,看看自己是否也能做到,然后努力的试试,也许你也会有很大进步,甚至比他进步得更多,这会极大地增强自我效能感。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研究教学提纲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研究

关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 一:选题背景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动机对其学习行为和学业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在一部分大学生中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学风不正、学习纪律涣散、成绩下降等现象,这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究其原因,学习动机缺乏是根本.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特点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如何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二:选题的意义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在课堂教学中具有核心作用。要通过对学习目的的教育,阐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通过加强考试和竞赛,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第一部分综述了学习动机的一些理论和这些理论对教学的启示。第二部分在理论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导向,从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教师和教学的角度提出来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的一般原则和策略。这些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三:研究的现状 前面的研究,我们发现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不仅来自于内在的,也有外在的影响,同时先行的强化也会对学习的动机产生影响。因此,当前的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低下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对成功的认识的偏失,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偏向于功利化,趋向于用利益或金钱来衡量一个人是否算得上成功。大学也由以前的由少数人的教育发展成为大众化的教育,基本上70%以上的高中生都有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上大学能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以及能否发展的很好与在学校的学习关系不大,且如今毕业的大学生的结果强化了这一点。这样就降低了学习的效能期待,因此学习的动机下降。 2、大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明确。 很多学生对于自己来学校的根本任务不明确,在校其间也没有一点的压力和忧患意识。对于自己想学什么,学好什么,没有清楚的认识,也没有很好的规划。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大多没有目标,学习动机不强。 3、学校缺乏一种竞争的环境,外在刺激因素不够。当前学校教学,基本上只是以每个学期的奖学金制度做为对学生一种奖励和考核;时效性

普通心理学理论总结概要

脑机能学说 (一)定位说 A:开始于加尔&斯柏兹姆于18C末19C初的颅相说; B:真正定位说的提出始于失语症的研究: 代表人物:波伊劳德和威尔尼克 主要观点:大脑的不同区域分别负责不同的心理机能。 波伊劳德:言语定位于大脑额叶,控制是在左半球; 布洛卡:运动失语症 威尔尼克:听觉性失语症 潘菲尔德:记忆和颞叶有关 (二)整体说 A:大脑是以整体发生作用的,大脑的不同部位对心理功能产生同等重要的影响代表人物: B:弗洛伦斯:局部毁损法:动物可以恢复功能-----不存在定位功能,功能的丧失只和皮层切除的大小有关,与特定部位无关。 C:拉什利:脑毁损实验-----脑损伤对习惯造成很大影响,且与损伤面积有密切相关。 ------均势原理&总体活动原理:学习活动a均势作用.b.效果与毁损面积成反比 c.大脑以总体发生作用。 (三)机能系统说 A代表人物:鲁利亚 B主要观点:a脑是动态结构、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 b三个机能系统:------动力系统:调节激活&维持觉醒状态。 ------信息接收加工储存系统。 ------行为调节系统:编制行为程序、调节控制行为。 c个别环节受损,高级心理机能受到影响; d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者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三个系统又各司其职。 (四)机能模块说 A:认知神经科学中产生 B:主要观点:a人脑在功能和结构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互独立的模块组成。 b不同的模块有不同的功能,模块的结合保证认知功能的完成。 c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 ------------------------------------------------------------------------------------------------ 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一)早期选择理论-------过滤器理论(单通道\瓶颈理论) A代表人物:布罗德本特博-----双耳分听实验 B主要观点:a神经系统信息加工容量有限,不能全部加工; b信息进入神经系统前,要先经过过滤机制 c只有部分可得到加工,其他信息完全丧失 (二)中期选择理论------衰减理论 A代表人物:特瑞斯曼 B主要观点:前两条相同; c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的信息或非追随耳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不是完全消失。d不同刺激的阈限是不同的,有意义的阈限低,即使出现在非追随者也会被察觉。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目录 3、 参考文献 (10)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摘要: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我们通常称之为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既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教育的目的。火车之所以能走起来是因为有火车头在拉动,学习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一种对学习的需要(学习动机是对学习的需要!)。

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是学习自觉性与认识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学习自觉性,就会对学习迸发出极大的热情,表现出坚毅精神,产生积极行动。因此,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鉴于学习动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在了解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的意义的基础上,根据当今学生学习动机(这里不大对劲哦)的现状,想方设法激发与培养(说培养与激发会不会好些)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学习动机,培养,激发,意义,现状 一、绪论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同样,人的学习行为也是由动机驱使。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从事活动的内部动力,学生的学习都是建立在愿望的基础上,没有学习的愿望,任何外界条件(条件这个词放在这不大合适吧)都没有用。学生动机虽然是内在的,但它的产生却是由外因和内因共同决定的。因此,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我们应该正确、合理的结合内外部条件此处删掉了一个着手,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增强,相互转化,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二、学习动机的含义及作用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其中包括:学习需要,学习兴趣、(这里有必要要逗号吗后面有必要加爱好吗)爱好,对学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最基本规律的科学。 3.基础心理学把其他心理学学科的探究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它总结出来的规律,对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等心理现象。 5.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人格也称个性,它不是不独立,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感觉(只有某种感觉器官)、知觉(有了各种感觉器官)、思维萌芽(灵长类动物)。 7.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大脑活动的产品,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8.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我们的生活的经验;临床事实和对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脑解剖、生理的科学研究成果所获得的大量资料都证明这一观点。 9.心理现象具有客观性和能动性。心理反映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 10.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 的行为活动客观的研究人的心理。 11.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1.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主张从意识经验的结构方面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

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研究任务就是: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惠特海默、克勒、考夫卡,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5.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杜威。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6.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弗洛伊德,等等等等~~~ 7.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他们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它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8.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把人看做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9.生理心理学主要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脑的机制、心理活动的大脑机能定位和心理活动时大脑的物质代谢。 1.研究心理学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①观察法;②调查法;③个案法;④实验法。 3.我们把组成神经元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4.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5.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6.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在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联络神经元)。

普通心理学中动机的一般概念

普通心理学中动机的一般概念 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 (一)动机的涵义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也 就是说,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是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如为了消除饥饿而引起择食活动,为了获得优异成 绩而努力学习,为了取得他人赞扬而勤奋工作等。动机激活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 强度决定的。一般,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指向功能 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如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图书馆或教室,在休息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电影院、公园或娱乐场所。 3、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 动能都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 活动就会在相应动机的维持下继续下去,相反,当活动背离了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进行 这种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或者完全停止下来。 二、动机与需要 (一)需要及其种类 1、需要的涵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生活条件的 一种稳定的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需要是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的。这种要求可能来自有机体的内部,也可 能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

最后,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需要主要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具有社会的性质,人的需要的内容以及满足需要的手段也和动物不同,由于人有意识,人 的需要会受到意识的调节与控制。 简单说需要的特点是: 对象性:指向某种具体的事物或对象,即可物质也可精神。 动力性:是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的一切积极性的源泉 社会性:区别于动物的高层次需要。 2、需要的种类: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按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 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需要的结构: 比较著名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五个等级构成的。 生理的需要,人对事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它们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 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力量的。 安全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归属和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 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就是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 力量和价值,使他在生活中变得更有能力,更富有创造性。 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在人生道路上自 我实现的形式是不一样的,带孩子的妇女或开卡车的妇女,一个在流水线上工作的男人或 做炊事工作的男人,他们都有机会去完善自己的能力,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它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 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维持体内的平衡状态不能只靠自动装置来解决。当 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把活动指向某一目标时,需要就成为人的动机。 动机在普通心理学中是很重要的一章,在心理学考研中,经常会出考点,在教育心理 学中也会涉及。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 学生孟静 学号 1016800143032 专业小学教育 层次本科 通讯地址定州市怀德小学 邮政编码 073000 指导教师彭泽平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 摘要 在学校教育当中,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的因素是极其复杂和不断发展的,鉴于学习动机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了解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的意义的基础上,根据当今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想方设法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及时采取措施,使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成功感;以激励为手段,使他们建立学习自信心;引导学生反思,分析失误原因;适当开展竞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学习动机,意义,现状,激发,培养

目录 摘要 (Ⅰ) 一、绪论 (1) 二、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的意义。 (1) 1、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学习动机强烈,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和决心就大,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意志就强。 (1) 2、学习动机对小学生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它可以增进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1) 3、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既是促进教师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途径,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1) 4、正确的学习动机既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又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 5、学习动机是推动人们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需要的具体表现。它可以唤起、维持、指导人们的学习行为。 (2) 三、当前中小学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 (2) 1、学习动机不太明确,内部动机薄弱。 (3) 2、外部学习动机很强,长远的社会意义的学习还没有形成。 (3) 四、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的建议。 (4) 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4)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4) 3、使用多媒体呈现学习材料,增强内部学习动机。 (5) 4、以激励为手段,树立学习自信心。 (5) 5、根据不同特点,提出不同要求,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6) 6、对症下药,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孩子学习动力。 (6) 7、适当地开展学习竞赛。 (7) 8、引导学生反思,分析失误原因。 (8) 五、结论 (8)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普通心理学学习心得论文doc

普通心理学学习心得论文 篇一:普通心理学心得 普通心理学心得 普通心理学这门课程,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较为系统的接触和学习心理学。坦率的说,虽然在平时,接触过心理学的丁点知识,但是对于系统心理学的了解很少,而且片面的认为心理学对于自己没有太大的意义,虽然它是一热门的学科,也很少花时间去看这方面的书,即便是某些时候自己心理可能存在问题,也不相信心理学家和心理医生能解决问题。可是通过心理学的学习,特别是聆听老师系统的讲课,不仅感到耳目一新,而且确实颇有收获。我庆幸自己当初选修了这门课程,它对我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是探究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纪律的科学,学习心理学,对于维护我们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以及对我们的行为道德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心理学上面的”三我“,即自我,本我,超我,老师通过公交车上只剩一个座位的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三个概念。自我的人看到这一个座位就会毫不犹豫的去坐,即使后来上来老弱病残他也不会让座这就是自我的人;本我的人虽然也会去做这个座位但当看到有老弱病残的人上来的时候他会主动的让座,这行自我的人;超我的人虽然看到这个空座位但是他不会去做仍然站着这是超我的人。学习心理学之后,我逐步了解了

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健康状态,通过老师生动的讲解让我认识到我是一个有点自我的人,因此我学会了更加关注周围的人。以前有一点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我会因为同学间处事不快而大动干戈,甚至会厌烦电话中父亲的谆谆告诫,母亲喋喋不休的关切话语。总是觉得受委屈的老是自己却很少有从别人立场考虑问题。学过心理学之后,我觉得以前的自己真的很幼稚,很不懂事。现在,我开始学着多多关注他人,多为别人着想。也尝试着多用公正公平的心态去考虑问题,而我也逐渐发觉,自己与同学亲人相处的 更融洽,周围的环境也更和谐了!心理学,使我变得成熟很多。普通心理学这门课程让我更好的认识了我自己这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收获了。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学过心理学之后,我的很多方面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 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还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并且,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心理,使大学生拥有善于独立思考,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2017年心理学考研彭聃龄普通心理学考研笔记及总结

2017年心理学考研彭聃龄普通心理学考研笔记及总结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最基础的内容,也是考试中的重点内容。力比多学院考研为大家整理总结了2017考研普心参考教材重点归纳,希望对你的复习带去帮助。 普通心理学的重要性: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入门课、基础课,是所有心理学课程的核心,也是统考心理学试卷的重点。考研大纲明确指出:普通心理学所占的比重是300分中的100分,占到了三分之一,因此考研的重心要放在普心上。 普通心理学的主要参考书: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2005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的结构和复习策略 考研大纲中将普通心理学划分成了十二部分,这十二部分每部分分别对应了参考书中的前十二个章节中的每一章。实际上这十二个部分可以分成4大块:绪论(心理学概述,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信息加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行为控制与调节(动机,情绪)、心理特性(能力,人格)。这四个块中最重要的部分又落脚到信息加工过程上,因此,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以便达到最好的效果而又不浪费时间。 普通心理学各章重点提要 第一部分:心理学概述 重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各心理学派的主要观点和评价 需要掌握的概念:观察法实验法格式塔 预测选择分值:2-3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10%,综合题0%) 第二部分: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重点: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主要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需要掌握的概念:突触定位说整体说机能系统说 预测选择分值:3-4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45%,综合题0%) 第三部分:感觉 重点:刺激强度与感觉强度的关系视觉感受野的概念色觉的理论马赫带及其理论解释听觉的理论, 需要掌握的概念:感觉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阈限韦伯定律对数定律乘方定律感受野马赫带侧抑制适应 预测选择分值:5-7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10%,综合题0%) 第四部分:知觉 重点:知觉的概念知觉中的两种加工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知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觉恒常性图形的组织原则产生距离知觉的线索时间知觉 需要掌握的概念:知觉知觉恒常性运动视差运动**** 双眼视差似动运动后效 预测选择分值:7-9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65%,综合题0%) 第五部分:意识与注意 重点:意识与无意识的概念睡眠的阶段和功能梦的几种解释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几种形式注意的认知理论 需要掌握的概念: 预测选择分值:6-7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60%,综合题0%)

普通心理学中动机的一般概念

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 (一)动机的涵义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也就是说,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是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如为了消除饥饿而引起择食活动,为了获得优异成绩而努力学习,为了取得他人赞扬而勤奋工作等。动机激活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一般,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指向功能 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如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图书馆或教室,在休息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电影院、公园或娱乐场所。 3、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都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就会在相应动机的维持下继续下去,相反,当活动背离了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进行这种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或者完全停止下来。 二、动机与需要 (一)需要及其种类 1、需要的涵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需要是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的。这种要求可能来自有机体的内部,也可能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 最后,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需要主要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具有社会的性质,人的需要的内容以及满足需要的手段也和动物不同,由于人有意识,人的需要会受到意识的调节与控制。 简单说需要的特点是: 对象性:指向某种具体的事物或对象,即可物质也可精神。 动力性:是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的一切积极性的源泉 社会性:区别于动物的高层次需要。 2、需要的种类: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按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需要的结构: 比较著名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五个等级构成的。 生理的需要,人对事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它们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力量的。 安全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归属和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就是归属和爱的需要。

动机的培养与开发

第二章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一、动机的含义及其功能 二、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 三、学习动机的种类 四、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 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 一、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 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三、奥苏泊尔的学习内驱力理论 四、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六、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明确学习目的和近期目标,引发和强化学习动机 二、通过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四、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学生动机的迁移 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 六、合理组织竞赛与合作 七、及时反馈,合理利用表扬与批评 第二章学习动机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一、动机的含义及其功能。 (一)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人不会无缘无故地采取行动。人的行为活动,都是在动机的驱使下,为了满足和实现某种欲望和需要而发生的。动机能够激发个体产生某种活动,具有策动、驱使有机体采取某种行动的作用。 2.指向功能 动机的激活功能决定人是否开始采取行动,而指向功能决定人接受什么样的信息,采取朝向什么对象的行动。动机能够使个体的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或对象,决定人的信息接受方向,即具有将行为引向某一特定接受对象的指向功能。如在成就动机的支配下,知识分子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而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3.维持和调节功能 动机产生后,动机推动着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并调节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如果活动达到了目标,动机将使个体终止这种活动;如果活动尚未达到目标,动机将促使个体维持或加强这种活动,或者转换活动方向以达到目标。 4、强化功能 当行动达到预定目标时,动机会促使有机体强化被肯定行为的发生频率,从而形成一种行为模式或接受习惯。 二、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 1.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学习动机的组成: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 (1)学习需要: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这种愿望或意向是驱使个体进行学习的根本动力,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2)诱因: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诱因可以是简单的物体如食物、水等,也可以是复杂的事情如名誉、地位等。凡是使个体产生积极的行为,即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的刺激物,称为积极诱因,例如,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育措施中,教师所提供的奖品、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1)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认知——感觉、知觉、记忆、言语、思维 心理过程情感 心理现象意志 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人生观、价值观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1、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即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 (1)单细胞动物:无心理现象 (2)环节动物:有“感觉”的心理现象,如蚯蚓(触觉)、蚂蚁(嗅觉)、蜘蛛(感受震动)(3)脊椎动物:有了知觉 (4)灵长类动物:思维萌芽阶段 (5)人类:思维,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2、心理发展史 (1)科学心理学建立:1879年、冯特、德国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艾宾浩斯(德):“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3、心理流派的分类 (1)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奥地利) 人格的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分类一:心理学三大势力(2)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 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 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S---R),是一 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3)人本主义:罗杰斯、马斯洛 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 心理流派分类分类二:内省实验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 及它们如何连接成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的规律 机能主义——杜威(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重心理学实际应用) 格式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认知心理学——把人看做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分类三: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4、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客观性、辩证发展、理论联系实际 5、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心理量表)、个案法、实验法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6、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功能是接受信息,传递信息。

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谈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摘要:众所周知大学英语的学习十分重要,英语成绩的高低与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关系密切。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必须深入了解、细心分析在校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并给予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培养,引导他们朝着有利于进一步学习、提高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培养;激发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及作用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行为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着一定目标进行的心理倾向。学习动机则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人的一切有意识的行为都是由动机决定并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同样,学习活动也是在一定动机的驱使下进行的。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是大学生适应高校英语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其主动能动性、创造性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心理动员。是实现高校英语教育目标的~个基本措施。 学习动机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具有激活、指向作用。学习动机决定着学习方向,以学习目的为出发点,它是推动学生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学习的动力。第二,学习动机决定着学习进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认真,还是敷衍,是勤奋,还是懒惰,是持之以恒,还是半途而废,这些差异都将取决于学习动机。第三,学习动机影响着学习效果。高的动机水平能取得高的学业成就,学习效率高,成绩优良:而没有动机力量或动机水平很低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还可能有其他不良行为。 二、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接受高等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大学,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明显呈现出多元性的趋势。据调查分析,大体上有四种类型。 (一)考试型 考试和检查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它属于表面性学习动机,一般包括两种情况,被动考试型和主动考试型。被动考试型的特点是: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以合格过关为目的。例如:为了能够拿到毕业、学位证书,必须学习自己并不喜欢的英语,以便通过国家规定的四级英语水平考试。主动考试型,即就是为了考出好成绩而学习,典型表现就是喜欢考试。由于当前的高等教育仍然主要是通过考试来评定学生的,学生的绝大多数利益(例如:评先进、奖学金、入党、甚至就业)也和考试成绩相挂钩。所以,他们喜欢参加考试。这类学生,他们往往学习成绩比较好。 (二)兴趣型 感兴趣和充实感是学习的主要动力,这种学习动机是由于学生对某一方面的知识的初步了解或个人的性格、爱好或觉得学习能使自己感到充实而产生的。他们觉得学习英语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有此学习动机的学生往往学习效果比较好。

普通心理学学习心得

普通心理学学习心得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出:21 世纪困扰人类的不是环境问题,不是资源问题,也不是恐怖主义,而是来自于人类心理的问题。诸如情结的烦闷,学业与工作的压力,孩子厌学,感情困惑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引发忧郁,失眠,焦虑或者其它现代文明病。这一组数据,不仅让人咋舌,更让人不得不证实当今的社会问题。可以说,如何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如何放松自己,关注心理健康,已成为21世纪重要的社会的新课题。 普通心理学这门课程,其实对我还是很陌生的,因为有点兴趣,然便选择了这门课。但是坦率的说,虽然在平时,接触过心理学的一丁点知识,只是从一些杂志上面,但是对于系统心理学的了解很少,而且片面的认为心理学对于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帮助,虽然它是一热门的学科,但是我也很少花时间去看这方面的书,也不会特意的去了解它。但,当我从参加第一堂心理学开始,对心理学就渐渐地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更加加深了我对此学科的浓厚的兴趣。通过了心理学的学习,特别是聆听老师系统的讲课,不仅感到耳目一新,而且确实颇有收获。我庆幸自己当初选修了这门课程,它对我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以前,它总给我神秘的感觉。总认为它很神奇而且虚幻。但是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被他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两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还有应用性。心理学理论固然枯燥,但配以实例,不但不乏趣味,反而有一种从生活中悟出的哲理的味道。视野也开阔了很多。心理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指导生活。经过对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想要了解自己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

《普通心理学》:动机的概念和种类

; 一、什么是动机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内容:(1)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2)动机为个人的行为提出目标;(3)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以达到体内平衡;(4)动机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二、动机的种类动机对于活动的影响和作用有不同的方面,由此可对动机进行不同的分类。 (1)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根据动机的引发原因,可将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由活动本身产生的快乐和满足所引起的,它不需要外在条件的参与。个体追逐的奖励来自活动的内部,即活动成功本身就是对个体最好的奖励。如学生为了获得知识、充实自己而努力读书就属于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是由活动外部因素引起的,个体追逐的奖励来自动机活动的外部,如有的学生认真学习是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好评等。内在动机的强度大,时间持续长;外在动机持续时间短,往往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事实上,这两种动机缺一不可,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对个人行为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2)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根据动机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动机分为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主导性动机是指在活动中所起作用较为强烈、稳定、处于支配地位的动机。辅助性动机是指在活动中所起作用较弱、较不稳定、处于辅助性地位的动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活动的主导性动机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事实表明,只有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的关系较为一致时,活动动力会加强;彼此冲突,活动动力会减弱。(3)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起源,可将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是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具有先天性。人的生理性动机也受社会生活条件所制约。社会性动机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是后天习得的,如交往动机、学习动机、成就动机等。(4)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远近的关系,可将动机划分为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近景动机是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动机;远景动机是指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动机。如有的学生努力学习,其目标是为期末考试获得好成绩;而有的学生努力学习,其目标是为今后从事教育事业打基础。前者为近景动机,后者为远景动机。远景动机和近景动机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远景目标可分解为许多近景目标,近景目标要服从远景目标,体现远景目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对近景与远景动机辩证关系的描述。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对学习的一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上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是学习自觉性与认识兴趣,学生一旦有了自觉性,他就会对学习迸发出极大的热情,表现出坚毅精神,产生积极行动。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是学生近期内或长远的达成目标,正如有了靶子才能瞄准射击,有了目标才能为之努力奋斗,不管有多大困难,都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排除一切干扰,达到理想的彼岸。学习目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学习与远大的理想联系起来,与集体利益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正确的、间接的、长远的学习动机。这类学习动机具有持久而强大的动力作用,它能推动学生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 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应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与个性特征的教育方式,易于接受,生动具体,富有感染性,使社会和教育的要求转化为个人的学习动机。诱导学生将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与国家人民利益结合起来,不要产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不良倾向。 二、培养学生浓厚的认识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知识”,要让学生认识

到知识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意义而产生学习的需要,而且在满足这种需要所从事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教师在讲授每门学科或每章每节之前,必须生动有力地讲清目的、要求和任务,并结合教材内容阐明其对社会的意义以及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 另外,我采用新颖的教学内容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如果照本宣科、死搬教条,只能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使学生获得更直观、形象的认识。丰富有趣、逻辑性和系统性强的教学内容,生动的教学方法及作业的多样化,可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三、重视学生学习成果的信息反馈作用 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因此,应让学生知道自己作出的正确答案、学习成绩的进步以及在实际中应用知识的成效等,以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在教学中,我有时进行一种专项训练,让学生自行做练习,并规定在一定时间、条件下完成。通过反馈,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和紧迫感并及时了解自己的欠缺,及时取长补短激发上进心。如果没有反馈,则缺乏激励很少进步。。 四、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鼓励 对学生的成绩给予评价和表扬鼓励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而巩固和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产生成功感,而后者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表扬与鼓励是我们对学生免费的赐予,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不要

普通心理学理论总结

脑机能学说 (一)定位说 A:开始于加尔&斯柏兹姆于18C末19C初的颅相说; B:真正定位说的提出始于失语症的研究: 代表人物:波伊劳德和威尔尼克 主要观点:大脑的不同区域分别负责不同的心理机能。 波伊劳德:言语定位于大脑额叶,控制是在左半球; 布洛卡:运动失语症 威尔尼克:听觉性失语症潘菲尔德:记忆和颞叶有关 (二)整体说 A :大脑是以整体发生作用的,大脑的不同部位对心理功能产生同等重要的影响代表人物: B :弗洛伦斯:局部毁损法:动物可以恢复功能-----不存在定位功能,功能的丧失只和皮层切除的大小有 关,与特定部位无关。 C :拉什利:脑毁损实验-----脑损伤对习惯造成很大影响,且与损伤面积有密切相关。 ------ 均势原理&总体活动原理:学习活动a均势作用b效果与毁损面积成反比 c. 大脑以总体发生作用。 (三)机能系统说 A代表人物:鲁利亚 B主要观点:a脑是动态结构、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 b 三个机能系统:------动力系统:调节激活&维持觉醒状态。 ------ 信息接收加工储存系统。 -- 行为调节系统:编制行为程序、调节控制行为。 c 个别环节受损,高级心理机能受到影响; d 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者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三个系统又各司其职。 (四)机能模块说 A:认知神经科学中产生 B:主要观点:a人脑在功能和结构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互独立的模块组成。 b 不同的模块有不同的功能,模块的结合保证认知功能的完成。 c 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 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一)早期选择理论——过滤器理论(单通道瓶颈理论)A代表人物:布罗德本特博-----双耳分听实验 B主要观点:a神经系统信息加工容量有限,不能全部加工; b 信息进入神经系统前,要先经过过滤机制 c 只有部分可得到加工,其他信息完全丧失 (二)中期选择理论------衰减理论 A代表人物:特瑞斯曼 B 主要观点:前两条相同; c 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的信息或非追随耳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 不是完全消失。d不同刺激的阈限是不同的,有意义的阈限低,即使出现在非追随者也会被察觉。 (三)晚期选择理论------反应选择理论 A代表人物:多伊奇 B主要观点:a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器之前都会得到加工;

心理学第八章情感与情绪知识点

第八章情绪与情感 1.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1)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情绪与情感是指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 (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①赖以产生的需要不同:情绪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为 人和动物所共有;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为人所 特有 ②强度不同:情绪具有冲动性,具有明显的外都表现、一旦 发生强度较大时难以控制;情感往往以内隐的形式或以微妙 的方式流露,并始终处于意识的调节支配之下 ③稳定性不同:情绪具有鲜明的情境性或短暂性;情感则具 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联系: ①情感离不开情诸、情诸的积累形成了稳定的情感,情感 通过情绪得以表达 ②情绪离不开情感,情诸变化受情感支配,情感的深度决 定着情绪表现的强度,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 情绪的本质内容 (3)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情绪的种类: ①心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②激情: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如:狂喜、 暴怒) ③应激:在突然出现的异常情况下产生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情感的种类: ①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人的思想和行为时所 产生的情感体验 ②美感: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③理智感:由客观事物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关系是否符合主体自 己所相信的规律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情绪与情感的规律 (1)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定的情绪情感,而人的情 绪情感又促进了认识过程的发展 (2)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 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姿态表情 (3)情绪的维度和两极性: 情绪的两极性:是指情绪的维度特征的变化幅度,表现为两种对立的状态 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性质、 强度和动机性等方面

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动机、需要与意志)-试卷2

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动机、需要与意志)-试卷2 (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 1.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指的是( )。 (分数:2.00) A.本能 B.动机√ C.情绪 D.能力 解析: 2.本能论最著名的鼓吹者是美国心理学家( )。他系统提出了动机的本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 (分数:2.00) A.麦独孤√ B.詹姆斯 C.赫尔 D.弗洛伊德 解析: 3.赫布和柏林等人提出的唤醒理论认为,唤醒水平的偏好是决定个体行为的一个因素。一般来讲,个体偏好( )的刺激水平,因为它能引起最佳的唤醒水平。 (分数:2.00) A.低等强度 B.中等强度√ C.高等强度 D.任何强度 解析: 4.有意识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指的是( )。 (分数:2.00) A.目标 B.坚定 C.动机 D.意志√ 解析: 5.军事指挥员、飞机驾驶员及汽车司机的当机立断,能及时排除险情、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他们的表现属于意志的品质中的( )。 (分数:2.00) A.独立性 B.果断性√ C.坚定性 D.自制性 解析: 6.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压力面前不屈服,在引诱面前不动摇,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指的是意志品质中( )的表现。 (分数:2.00) A.独立性 B.果断性 C.坚定性√

解析: 7.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成功概率约为( )的学习任务,最有利于激发学生达到最佳的动机水平。 (分数:2.00) A.30% B.50%√ C.70% D.90% 解析: 8.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 )达成某种平衡的结果。 (分数:2.00) A.奖赏额度与所需的努力 B.成功的机会 C.个人对目标的认识与现实之间√ D.一个人内驱力的强度与奖赏之间 解析: 9.激发动机的直接原因是( )。 (分数:2.00) A.需要√ B.行为 C.目标 D.刺激 解析: 10.从本质上说,赫尔的动机理论与( )的理论十分相似。 (分数:2.00) A.弗洛伊德 B.斯金纳√ C.铁钦纳 D.缪勒 解析: 11.“音乐家必须去创造音乐,画家必须作画,诗人必须写诗……一个人要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就必须真实地面对自己。”根据马斯洛的观点,这段话体现了人具有( )。 (分数:2.00) A.归属与爱的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安全的需要 解析: 1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所反映的动机冲突是( )。 (分数:2.00)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解析: 13.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 )。 (分数:2.00) A.诱因√ B.需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