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库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库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库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库

《经济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题

第2页

区位;区位理论;区位因子;区位条件;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通达指数;遍在原料:局地原料;原料指数;区位重量;

第3页

需求圆锥体;中心商品;基础聚落;门槛值;跨国公司;产品周期理论;区域经济结构;区域产业结构;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关联产业;;潜导产业;极核式空间结构;区位指向;农村工业化;增长级;支配效应;极化效应;扩散效应;乘数原理;加速原理;经济地域综合体;经济区;经济区划;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梯度推移理论;

第4页

中心-外围理论;绝对成本学说;相对成本学说;经济地理学的特性;区域经济结构;区际联系;

回波效应;货物的供给范围(商品服务范围);内部范围经济;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增长极;

中心性;中心地;区域创新网络;需求收入弹性;战略外包

二、问答题 (4)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4)

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4)

古典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的区别与联系 (4)

区位因子的演变 (5)

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5)

市场对经济区位的一般影响 (5)

政府行为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5)

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5)

运费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5)

杜能农业区位论产生背景、理论前提、形成机制、主要内容和意义 (5)

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及缺陷 (6)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6)

胡佛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 (6)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6)

廖什市场区位论的重要内容 (7)

集市的特征 (7)

斯坦集市理论的重要内容 (7)

企业成长动因 (7)

企业空间扩张规律 (7)

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有何阶段性特征? (7)

各种企业空间演变模式的共同点 (7)

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区位要求 (7)

跨国公司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深入之间的相互关系? (8)

如何选择主导产业 (8)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机制 (8)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8)

如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 (8)

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 (8)

弗里德曼的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8)

集聚机制及其成因 (8)

扩散机制及其成因 (9)

集聚与扩散机制的相互关系 (9)

空间近邻关系对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9)

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9)

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 (9)

胡佛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9)

罗斯托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9)

经济区划的原则 (9)

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10)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义及途径 (10)

比较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差异? (10)

胡佛的工业区位论的主要理论贡献是什么? (10)

中心地等级结构的普遍性特点 (10)

一般经济轴线主要有哪几种?试举例说明。 (10)

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 (10)

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 (10)

简述双核结构模式的内涵,并列举出我国至少5个包含该模式的区域(用城市模式)? (11)

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11)

简述区域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11)

简述外包价值活动的主要类型并举例说明? (11)

跨国公司总部或其区域总部在全球化区位特征是什么? (11)

公司总部对区位条件的要求? (11)

论述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 (11)

论述跨国公司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及其原理? (12)

论述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周期划分与各阶段区位的国家选择? (12)

中国产业集群的特点? (12)

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 (12)

区域分工的经济性? (12)

要素禀赋学说的基本思想? (12)

比较成本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 (13)

试论述现代经济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研究特征及其新进展? (13)

简述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13)

简述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13)

一、名词解释题

区位: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

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因子: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内部规模经济: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

外部规模经济:属于空间集聚经济,指若干工厂、企业在同一空间地域内的集聚与联系,产生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经济效益的产生。通达指数: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它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遍在原料:任何地方都存在的原料。局地原料:只有在特定地方才存在的原料。

原料指数: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区位重量:单位产品所产生的运送总重量。

需求圆锥体:廖什认为如果一个区域只存在一个企业,随着距离生产地距离的增加,运费增加,销售价格

增加,需求量随之减少,到市场边界需求量为零,将需求曲线围绕生产地的销售量轴线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圆锥体就是需求圆锥体。

中心商品:在少数的地点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

基础聚落:廖什中心地理论中等级最低的消费者居住地和企业的分布地。

门槛值:维持一个中心职能单元存在所需的最起码的人口或最起码的购买力被称之为中心地的门槛值。

跨国公司:在两个以上国家(包括公司母国)具有生产或实际性经营活动的公司。

产品周期理论:由弗农提出的用于解释国际投资空间变化的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在产品的不同阶段,因为产品的研发、销售等方面的要求、情况不一样,生产布局地也应进行相应地调整。

区域经济结构: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产业: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总称。

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主导产业: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主导产业具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产品输出率高,二是与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强。

关联产业:指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潜导产业:当前规模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

极核式空间结构:区域发展早期的空间结构模式,指区域中个别地点因为某种发展机遇而率先发展起来,成为增长极,然后通过极化作用,不断吸取周围区域的资源和要素,导致两者的差异越来越大,存在着上述明显极核的区域空间结构就被称为极核式空间结构。

区位指向: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

空间近邻效应: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种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农村工业化:指农村地区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增长级: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支配效应:增长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

极化效应: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

扩散效应: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活动输出,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乘数原理: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于投资量的总收入的增加。

加速原理:在工业生产能力趋于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度增长。

经济地域综合体: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经济区:即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经济区划:经济区划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按照既定的原则、指标,识别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并把它们的空间界限划分出来;二是对各种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依据全国或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对经济区未来发展方向、目标、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等进行战略性规划,提出相应的对策。

极化-涓滴效应学说:用于解释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地区发生,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将领先于其它地区,该发达地区被称为北方,欠发达地区则被称为南方,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不利作用称为极化效应,有利作用称为涓滴效应。

梯度推移理论:一个地区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反之则是低梯度区域,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进。

中心-外围理论:上世纪研究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

称。若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则成为“中心”,其它区域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中心和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

绝对成本学说:由斯密提出,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适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根据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就可以使成本绝对降低,然后,彼此进行产品交换,则对有关国家都有利。

相对成本学说:由李嘉图提出,他认为如果有两生产率水平不相等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大有利的程度不同;另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大不利的程度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相互获得利益。

经济地理学的特性: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本身所固有的特殊性质。它包括:地域性;系统性;综合性。

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区际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行为。

回波效应:表现为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受收益差异吸引而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造成落后地区的衰退,区域差距扩大。

货物的供给范围(商品服务范围):由中心地供给的货物能够到达多么大的范围即为货物的供给范围。货物供给范围上限: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货物供给范围下限是:供给货物的商店能够获得的正常利润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消费者的范围。

内部范围经济:价值链的内部整合使垂直整合或多元化企业得以在企业内部实现不同价值创造环节的分工协作,提高效率,同时还可以使企业资源在不同价值链的相同环节上实现共享,带来成本的节约。

范围经济:由于企业经济范围的扩大而获得的效益或基于价值活动的可分割性,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之间的实行分工与协作,价值链各环节在企业内部或不同企业间实现整合带来的成本节约。

规模经济: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或基于产品或设备的整体性及价值活动的不可分割性,成本在产品或不同企业间的分摊,从而获得的效益。

经济协作区:是行政区向经济区的一种过渡形式,以横向经济联合为主要目的。由各级政府建立的跨地区经济技术合作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

增长极: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集合体。

中心性: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中心地:为周围居民提供中心商品和服务的场所,通常为城市、城镇。

区域创新网络:集聚在某个区域内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需求收入弹性: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率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之比。一般用收入弹性系数来表示,某产业的收入弹性系数= 该产业产品需求增加率/人均GDP增加率。一般,某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系数<1,则意味人们在增加的收入中,用于购买该产业产品的比重在下降,该产业产品的市场处于相对萎缩状态,该产业在经济发展总量中的比重也会下降。反之,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高,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比重提高的速度也越快。

战略外包:是企业将价值链活动的一个或几个环节(职能)交给一家或多家在技能和知识上只专注于某一项活动的独立的专业化企业,而外包企业只保留其核心职能的一种公司层战略。

二、问答题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很多学者,由于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不同,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有分歧。

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二是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和效率研究;四是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古典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的区别与联系

主要从生产地的数量、企业生产、经营的组成及过程、利润目标的是否唯一性、目标是否具体、是否考虑了风险及不确定性;、产品性质、市场、与生产资料是事先给定或固定还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是否考虑了资金、地域文化、决策人的行为7个方面进行比较。

区位因子的演变

参考教材的区位因子分类表

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土地因子:任何经济活动都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的影响。

原材料因子: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大小、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以影响。

能源因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量、稳定的能源供给尤其是二次能源中的电力供应对产业活动的发展尤其重要,其次能源还影响了产业经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等。

资本因子:包括金融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沉淀的地区对企业形成巨大的吸引力。而有充分的资本供应,对于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来说也是区位选择的关键。

劳动力因子:是经济活动中重要的区位因子之一。劳动力在质和量上的空间分布差异以及劳动力移动上的摩擦等因素导致劳动成本存在着空间差异,从而影响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智力密集型产业的不同空间分布

市场对经济区位的一般影响

答题要点:主要从市场规模、市场战略、市场特性等方面分析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政府行为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尽管我国是市场经济国家,但政府干预是很明显也是不可缺少的;

(2)政府行为和政策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包括政府的购买力、基础设施投入、规范市场、税收和财政补贴等政策

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问题的凸显,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越来越大;

(2)因为环境问题会影响到某些经济活动的存在;

(3)因为环境问题会增加某些经济活动的生产经营成本。

(4)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运费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运费构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部分组成,前者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后者一般与运输距离无关,所以,胡佛提出著名的端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的原理。

(2)不同运输方式适宜的运输距离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3)运费定价制度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杜能农业区位论产生背景、理论前提、形成机制、主要内容和意义

产生背景:主要是批驳当时德国社会流行的轮作式农业经营方式的观点,认为应有地域差异,因地制宜确定农业生产方式。19世纪,德国的农业制度改革;杜能本人是农业资本家;1826,他发表了《孤立国》,认为当时流行的泰尔轮作式农业生产方式并非是合理农业经营的一般地域配置原则。

理论前提: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通航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通工具;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其他自然条件也是匀质的);

4、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

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 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

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7、运费是运量和距离的函数,且由生产者承担。此外,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是其重要的前提条件

形成机制:考虑到当时德国社会的需求,最大限度地节约吨公里数

主要内容: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的同心园结构。(1)自由式农业—距市场最近,生产易腐、难运的产品,集约化程度高,如花卉、草莓、蔬菜、鲜奶等。(2)林业区—内层生产供城市用的薪炭木材;外层生产建筑用材。(3)轮作式农业——六年一轮回,没有休闲地(4)谷草式农业——七年一轮回,有休闲地,生产较粗放(5)三圃式农业——三年一轮回,休闲地增加,生产更粗放(6)畜牧业圈——距城市远,运费高,生产不易腐烂或直接养活畜,谷物只能自给。以外则为无人荒地。

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及缺陷

意义:(1)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提出了农业地理学的两个原理:(1) 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优越性。(2) 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布局是合理的,由此而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从农业地域总体上看收益最大。总之,它的重要共同贡献在于对农业地域空间分异现像进行的理论性,系统性总结。(2)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意义在于它的研究方法,杜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像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这对以后的经济学家产生了非常有益的影响,对现代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第一次系统的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其原理不仅可以用说明农业土地的利用方式,对于解释其他土地利用问题同样有效,可以说是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

理论的局限性:(1) 杜能对其理论的修订,杜能放宽了“孤立国”的假设条件,首先考察了河流的影响,其次考察了其它小城市的影响,进而考察了谷物价格和土质的影响。

(2) 杜能理论的其它缺陷,没有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得杜能理论中的距离因素决定性作用制约变小;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1)韦伯在对区位因子进行深入研究之后,选取了三个主要因子即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运费;

(2)韦伯通过原料指数、区位重量,首先探讨了运费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3)然后通过综合等费线,探讨了劳动费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4)最后同时考虑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运费,探讨了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胡佛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

(1)胡佛把运费分成场站作业费和线路运输费,认为在中转场站布局可以节约运费;(2)不同运输方式适宜的运输距离不同,按照原料和产品的运输距离可以通过选择运输方式降低运费;

(3)送达价格是采掘费和运费之和,送达价格相等之处是相临两企业的边界。边界线与运费倾斜线相切的点是市场的最佳规模。

(4)企业一般应布局于区位三角形的顶点。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1)理论前提: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小交通费;相同的中心商

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中心地职能在统一的中心地集聚。

(2)市场原则:中心地是具有等级的,且各等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间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服从于K=3原则。交通原则: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服从于K=4原则。行政原则:低级中心地完全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服从于K=7原则。

市场区的从属关系和中心地数量的从属关系;

(3)三原则的适用条件

(4)意义:第一,克氏的中心地理论是地理学由传统的区域个性描述走向对空间规律和法则探讨的直接推动原因,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第二,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城市等级划分的研究;二是关于都市与农村区域相互作用的研究;三是关于城市内和城市间的社会和经济空间模型的研究;四是关于城市区位和规模,以及职能为媒介的城市时空分布的研究;五是关于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布局、规模和空间模型的研究。第三,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廖什市场区位论的重要内容

(1)由基础聚落形成的蜂窝状六边行

(2)门槛值不同的商品,需求相应数量的基础聚落作为其市场区;

(3)在大城市的周围地区,形成疏密相间的中心地分布格局的经济景观。

集市的特征

周期性、巡回性、交易的地区性、集散性、等级性和社会职能性

斯坦集市理论的重要内容

斯坦将商品到达范围的下限和上限的组合分为四种类型,当下限远大于上限时,必须巡回销售,当两者的差异减少时,巡回的次数回减少,当上限超过下限时,便停止巡回销售。

企业成长动因

(1)实现规模效益(2)实现交易内部化(3)技术优势的发挥(4)来自竞争的压力(5)管理者的成就感(6)政府重视大企业

企业空间扩张规律

(1)接触扩散(2)等级扩散(3)中国特色的通道扩散

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有何阶段性特征?

(1)第一阶段:企业形式十分简单,产品单一,具有一个工厂。组织功能较少,仅管理一个工厂的生产。没有战略、管理和日常运作的决策等级划分。

(2)第二阶段:随着企业生产规模和空间分布范围的扩展,引起组织的劳动地域分工。一些承担特殊功能的专业化部门出现,这些功能的专门化以及不同区位上工厂的建立,需要更大程度的中央控制。由此,分离出公司总部。其功能是进行总体规划,并协调其它组织单元的活动。该阶段的企业空间格局特点是不同功能部分在空间上的分工。

(3)第三阶段:随着企业的增大,企业生产活动多样化。这时组织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形成多分部结构。每一分部负责一种产品生产,存在于特定的市场、技术和政策环境条件之中。与此相应,公司组织结构上产生了三个等级:高层管理、战略决策,控制、协调和管理决策以及企业日常运作管理。在地理分布上,由于各分部自成生产和销售系统,这种类型的组织结构变得更加扩散。

各种企业空间演变模式的共同点

答案:要点

1、均展示了公司从单厂到多厂、单区位到多区位的扩张过程;

2、在公司扩张中,销售起先导作用,其次为生产机构的建立;

3、市场占领促进公司的扩张。

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区位要求

要点

(1)接近科研机构和贸易组织;(2)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供应地;(3)接近新

产品的使用者。

跨国公司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深入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起着关键性作用(5分):

1)跨国公司加速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跨国公司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

3)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了国际贸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4)跨国公司的国际金融活动给国际金融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

5)跨国公司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与融合

同时,全球化的深入也使各国经济更加开放,国际间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更为完善,从而为要素自由流动和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的实施创造了有利的环境(3分)。

如何选择主导产业

主要通过高比较优势系数、高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收入弹性、高生产率上升率、高产业创新能力等指标选择主导产业。上述指标各有价值,有的用于反映主导产业的区际意义、又的用于反映主导产业的关联度或创新能力等。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机制

两个机制,一是市场机制,二是政府干预,以市场机制为主,政府干预为辅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四种学说:佩蒂-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法则、霍夫曼定理、雁行形态说

如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

(一)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

(二)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三)评价区域产业的内部关联程度。(四)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五)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六)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

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组成。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点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形态。区域空间结构中的先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呈现出的线状分布形态。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网络是指由相关的点和线相互连接所形成的。区域空间结构中的域面是由区域内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表现出的面状分布形态。点、线、网络、域面不是简单的空间形态,它们具有特定的经济内涵和相应的功能,区域中点、线、网络、域面之间的组合方式有7种组合模式。“点一点”构成节点系统,表现为条状城镇带和块状城镇群。“点一线”构成交通、工业等经济枢纽系统。“点—面”构成城市—区域系统,表现为城镇聚集区,城市经济区。“线—线”构成交通、通讯、电力、供排水等网络设施系统。“线—面”组成产业区域系统。“面—面”组成宏观经济地域系统,如经济区、经济地带。“点—线—面”就构成了空间经济一体化系统。“具体表现为节点相互依存,域面协调发展,通道配套运行,各种空间经济实体的联系交错密集,呈现网络化系统。”弗里德曼的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代表了工业化之前的时期,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区域空间均质无序,其中有若干地方中心存在,但是它们之间没有等级结构分异。

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是工业化的初期,区域性的经济中心产生,整个区域的空间结构由单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出现新的经济中心,形成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外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趋于复杂化和有序化。

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在这个时期,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了较高水平,区域内各地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紧密和广泛。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缩小,随着中心与外围地区界线的逐渐消失,区域将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

集聚机制及其成因

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二是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三是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在空间上会发生一系列的

变化。首先,集聚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其次,集聚将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第三,集聚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第四,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扩散机制及其成因

扩散机制的形成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避免集聚不经济。第二,需求新的发展机会。第三,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作用。第四、政府的政策作用。

集聚与扩散机制的相互关系

首先,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

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在区域空间结构发展时期,集聚机制起着主导作用,当区域空间结构进入成熟期,一般情况下是扩散机制的作用强于集聚机制。其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某一种机制发育过度,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机制必将转为以另一种机制为主,但原有的主导机制仍然会继续发挥作用,但其在内容、规模、层次、速度等方面会发生不断的变化。

空间近邻关系对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空间近邻关系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促进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二,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三,影响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要点1、组织和带动区域发展;2、构造区域空间结构;3、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一、聚集、扩散作用二、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三、创新功能四、龙头作用

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

(1)资源禀赋

区域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劳动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资金是区域经济增长中完成各种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技术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始终保持上升趋势。社会环境因素是区域发展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资源配置能力

资源配置能力主要由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产业结构等构成。经济体制决定了制约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进而影响到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效率。政府代表着区域的整体利益。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直接影响了区域资源的配置效率。企业是区域经济的基本活动单位。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水平、规模结构、数量结构等决定了企业本身的发展状况,进而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经济结构包括了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区域资源的配置实际上就是在由经济结构所规定的框架内进行的。经济结构的先进性或优劣影响到区域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

(3)区位条件

首先,区位条件决定了一个区域与其它区域的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通过它们相互之间的交通联系所决定的距离成本而对其经济增长产生作用。其次,区位条件大体上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大的自然环境。再次,区位条件也左右着一个区域在全国就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位置。区位条件只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外在条件之一。

(4)外部环境

区域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包括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区际经济关系、国际就背景三个方面。胡佛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第一,自己自足阶段;第二,乡村工业崛起阶段;第三,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

第四,工业化阶段;第五,服务业输出阶段

罗斯托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第一,传动社会阶段;第二,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第三,起飞阶段

第四,成熟阶段;第五,高消费阶段;第六,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经济区划的原则

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资源的相关性经济发展方向的一致性考虑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要求,满足综合经济区在地域分工中承担独特任务的需求适当照顾一定行政区界线的完整性。

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1、区域经济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具有诱导和强化作用,成为区域经济主体调整自己就行为的参照系或指示器。因此,它的存在和变化就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正负双重影响。首先,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增强了各个区域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紧迫感。其次,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客观上家具了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竞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会诱导区域经济主体的行为。再次,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扩大将引起资源和要素在高投资收益和机会的诱导下,从欠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

2、区域经济差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区域和国家的社会发展是以发展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2)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是人口区际迁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欠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的人口迁移中有利于先进的社会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传播,推动区域之间的社会融合和进步。但同时也会引起发达区域人口拥挤,就业压力增大,社会问题增多,而欠发达区域则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社会精英的流失对其发展产生了较严重的制约;

(3)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扩大,强化了各区域的自我中心意识,直接或间接地助长了地方主义的流行。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义及途径

要点

1、我国区域贫富差距过大,已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急需采取措施,改变旧格局;

2、具体途径包括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促进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

比较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差异?

答: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并在区域产业系统中处支配地位的产业。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支柱产业不等同于主导产业,因为,支柱产业虽然在本区域的经济总量扩张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全国的同类产品中所占比重却较小,或者与其他区域的同类产业相比病不具备发展的优势,产品输出率低,因而它不能发挥区际分工的作用,也就不具备主导产业应有的功能。

胡佛的工业区位论的主要理论贡献是什么?

答:对韦伯区位论中的运费计算方法作了重大改进,将运费分成站场作业费和线路运输费两部分。根据对运费结构分析,提出了运输费随距离增加而递减的趋势,强调在区位布局中,运输要避免多次中转;并根据原料和产品的运输距离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提出了自己的运费最小区位分析法,结论表明在区位三角形内部一般很少存在最小运费点,相对的在三角形顶点出现的可能性较大。

中心地等级结构的普遍性特点为:①等级越高,提供的商品服务越多,反之…②高级中心地不仅有低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另外增加有较高门槛值和较大服务范围的较高级职能。③级别越高,数量越少,间距越远,服务范围越大。反之…。

一般经济轴线主要有哪几种?试举例说明。

答:沿交通干线分布的经济轴线沿大江(河)分布的经济轴线;海岸经济轴线;山地与平原交接处的经济轴线。举例略。

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

答:①加速生产和资本国际化;②促进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夸大了国际贸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③跨国公司的国际金融活动给国际金融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④跨国公司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与融合。

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

答:①消费市场状况:人口规模、消费者收入;②购物空间的接近性(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距离中心越远,交通费增加越多,购买价格增加,购买量减少。交通条件好,空间费用降低,

零售的销售范围扩大,商业规模等级也会扩大。③零售业间竞争状况:两种趋势,一是相互排斥区域分散,一是在竞争中产生联合。④地价:零售业趋于追求最高地价区位。不同经济活动对地价支付能力不同。

简述双核结构模式的内涵,并列举出我国至少5个包含该模式的区域(用城市模式)?答:双核结构模式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在双核结构中。一方是区域中心城市,集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于一体,以省会城市为主;另一方是重要港口城市,承担着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门户功能。该结构兼顾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居中性和港口城市的边缘性,从而实现区位上和功能上的互补”。举例:沿江双核:成都-重庆长沙-岳阳南昌-九江;沿海双核:沈阳-大连北京-天津济南-青岛杭州-宁波广州-深圳。

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答:①贸易自由化②生产国际化③金融全球化④科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四个主要载体都与跨国公司密切相关,或者说跨国公司就是经济全球化及其载体的推动者与担当者。

简述区域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答:①专业化的某一类或某一种产品的生产,必须超过当地的需求量,只有超过当地需求量的生产规模,才有产品输往区外,参加区际交换。②区域分工所节约的劳动量,应大于因产品进行区际交换而增加的劳动量,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前提条件。换言之,专业化产品的生产成本与运往消费地区运费之和,必须小于在消费地区生产同类产品的成本。③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的商品价格,必须有一定的梯度存在。如果在运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单位产品的差价愈大,对区域分工的实现和发展愈有利。

简述外包价值活动的主要类型并举例说明?

答:①制造外包(最常见的职能外包,NIKE,美特斯邦威);②研发外包( 大连——打造中国最大、面向全球的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基地;印度——国家层次的全球软件外包与服务基地);③管理外包(美州银行外包其15万员工的人事事务,接受外包企业为Exult公司,合约期10年,价值11亿美元);④销售外包(美特斯邦威);⑤客服外包(微软、戴尔)。

跨国公司总部或其区域总部在全球化区位特征是什么?

答:①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a便利的交通运输;b及时的信息获取;c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②公司总部的实际区位:主要大都市区,即“全球性城市”或“世界城市”。大都市区具有以下三种优势:具有公司之间当面接触可能性;提供金融、法律、广告等方面服务的便捷性;具有与其它大都市高度接近性。③公司总部的区位变化:a随着公司的地理扩张及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公司总部的区位也会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在不同尺度、不同国家表现有所不同。b在宏观尺度上,跨国公司一般很少将其总部从其母国移往它国。至多发现有的跨国公司将其总部的一部分迁往它国。c在一国之内,公司总部在都市间的迁移时有发生,使得总部区位区域分散。d在都市内,存在着公司总部由市中心区外移的现象,主要是为了避免市中心的过分拥挤现象。

公司总部对区位条件的要求?

答:①便利的交通;②及时的信息获取;③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④相应的职能机构要非常密集。

论述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

答:地理集中: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是产生集聚经济的基础,也是集群作为一种地域经济现象存在的基础。地理集中是一个相对的尺度。生产弹性精专:集群内单个企业的生产总是集中于有限的产品和过程,形成专业化的特点,专业化的分工是与生产的技术可分性以及垂直分离的生产组织方式相关的。企业网络: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常常通过生产系统形成本地网络。网络中的各行为主体之间以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频繁地进行着商品、服务、信息、劳动力等贸易性或非贸易性的交易、交流和互动,相互学习,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地区的发展和企业的持续创新。企业间的关系网络是集群的一个主要特征。学习和创新性。分工协作与竞争并存。根植性:这是集群的社会文化特征。根植性的概念来源于经济社会学,是指经济行为深深嵌入社会关系中。集群内的行为主体具有很强的地方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经济的,

还包括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等各方面,集群与当地的社会网络密切联系在一起。企业发展需要根植在本地,因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国家环境,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它所在的区域和地方环境。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企业的根植性更加重要(王缉慈等,2001)。自组织:亦称产业集群的自我强化特征。这种特征来源于外部经济的正反馈机制。

论述跨国公司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及其原理?

答:①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区位选择原因:a跨国投资者仿效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在投资国的经济中心区投资,可以减少因对投资地情况不了解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b受资国的经济中心,交通、信息通畅,基础设施良好,经济活动集中。区位转移:发展中国家的外资区位变化相对迟缓。一方面与发展中国家非发达区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有关,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时间滞后于发达国家,其区位扩散也应出现相应滞后期。②集中于边界地区:a边界地区,历史上相邻两国(地区)交往较多,彼此了解加深,投资者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较多。这种情况十分有利于邻国投资者的区位选择。b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在边界地区建立“经济区”、“出口加工区”等,给予较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加强了这种边界区位。③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a亲属联系,对外资区位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作用。b密切的社会和亲属联系,对外资区位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作用。c由于相同的语言和文化习惯,可以减少对信息了解的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当地各有关方面的沟通;了解当地的习惯、法律等,也利于避免劳资冲突。

投资原理:弗农的产品周期论;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拉格曼的国际生产内部化理论;邓宁的折衷理论。。

论述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周期划分与各阶段区位的国家选择?

答:①新产品阶段:该阶段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等条件,主要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随后受市场需求驱动,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但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②成熟产品阶段:该阶段已实现部分标准化。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如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包括运输成本)高于目标国直接生产的平均成本时,企业选择直接投资以发达国家为主。③标准化产品阶段:该阶段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产品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此时,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从而,使母国成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中国产业集群的特点?

答:①产业集群都是自发形成的,且集中在浙江与广东省;②产业集群的最终产品主要是居民消费品;③产业集群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在农村与小城镇而兴起;④产业集群基本上是由非公有制企业组成的,且主要是中小企业。

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

答:①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即相关区域之间必须存在对某种商品、技术、资金、信息或劳动力等方面的供求关系。②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可达性主要取决于:空间距离和运输时间;被传输客体的可运输性;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区域之间是否存在政治、行政、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障碍;③干扰机会,指两个区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受到了来自其它区域的干扰。

区域分工的经济性?

答:分工是一种组织结构,它以专业化为基础。以某种地域优势提供生产和交易,从而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分工经济性表现为:①分工能够直接地提高劳动生产率;②分工将复杂劳动分解为简单的甚至机械式的劳动;③分工所引起的生产工具的变革,直接促进了迂回生产方式的发展;④但分工产生了异化。⑤区域分工的经济性强调了地区专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各种利益,具有以下特点:a区域分工使各地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条件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增加区域经济福利;b区域分工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效益;c区域分工有助于范围经济的形成;d区域分工的经济性与外部性。

要素禀赋学说的基本思想?

答:要素禀赋学说的基本思想是,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他们之间出现

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

比较成本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

答:国际分工中如果两国生产力不等,一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低于另一国,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国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都低于该国,处于绝对劣势。两国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由于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一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商品,而应该集中生产在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全部商品,而只停产本国处于最大劣势的商品,通过自由交换,提高生产率,共同获得福利的增进。

试论述现代经济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研究特征及其新进展?

(1)主要学派

成本—市场学派(胡佛、艾萨德);行为学派(普瑞德、施梅内尔);社会学派(克拉克、劳斯贝);

历史学派(达恩、奥托伦巴);结构学派(斯科特、施托佩尔);计量学派(贝里、加里森)(2)研究特征

研究内容:改变了过去孤立地研究“区位、生产、价格、贸易”等因素,而进行多种因素的综合研究;由区域类型、区域划分的理论研究转向各种现实问题的解决,并注重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研究对象:市场机制的研究转向政府干预和计划调节机制的研究;单个经济单位转向区域总体;现代区位与区域开发问题相结合,综合分析和宏观研究经济、社会、自然等因素

研究方法: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从纯理论的假定推导转向对实际的区域分析和应用研究;从微观经济角度转向宏观经济研究。

(3)主要进展

新背景:门户区位和信息区位、网络节点区位等的作用正在强化;产业组织形态的急剧变化促进对多工厂企业区位选择和空间组织的研究

新内容:多工厂企业的投资区位决策过程和影响因素;总部和地区办事处的区位选择、研发中心的区位选择;企业内部组织的区位调整和各分支机构的空间组织;企业外部的空间联系等。

简述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自然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部分,自然资源则是一定时空和一定条件下能产生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自然环境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它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1)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提供必要的自然前提; 2)为实行劳动地域分工(生产地区专业化)提供自然基础; 3)它是制约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4)它影响着产业地理分布的地区界限。

总之,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对人类产业活动及其分布具有重大影响,但它们最终并不能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与产业布局。

简述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的集聚地,对区域发展具有组织、带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1)组织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首先是区域的生产中心、流通中心、服务和管理中心、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对外交流中心和区域的创新中心,因此,它是区域中最具发展实力和活力的组织,通过其中心作用的发挥,它与区域形成了广泛和复杂的联系。区域中城市的兴衰、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往往引起区域整体的发展出现相应波动。

2)构造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往往由一个规模较大的城市及其腹地共同构成,区域内规模不等的城市体系则可构成区域的空间框架,可见城市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及与周围地区的联系就构造了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形态。

3)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城市化引发和增强了区域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以城市为模式或导向发生相应变化,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引进。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产的三要素是:、和。 2.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可得出公路适合运输,铁路适合运输,而水路则适合运输。 3.定价制度一般有、、和。4.依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的同心圆结构依次为、、、、和。5.企业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和四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 2.主导产业: 3.运输: 4.区域经济发展:

5.世界经济一体化: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1.产品周期理论: 2.佩蒂-克拉克定理: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劳动、自然和资本。2.短途,中途,长途。 3.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 4.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和畜牧业圈。 5.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和来自竞争的压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3.运输:是指人类为了生产、工作、学习等目的,借助交通工具促使人或货物沿着交通线路移动的过程。 4.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5.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但生产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这使得使用已有的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⑴由农业、工业向商业、城市、区域研究方面转化 ⑵由微观的特殊区位转向宏观的一般区位 ⑶由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⑷由纯数量方法转向非数量方法的制度研究,包括心理、行为、职业、政策。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⑴国际企业至少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⑵规模庞大⑶具有寡头独占性⑷实行全球经营战略⑸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⑴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但城市化进程逐步减缓 ⑵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考试重点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 2018年1月1日最新版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即能够吸引并确定人类活动场所位置的支持条件。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二是与前者正好相反。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也就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或费用的节约。区位因子(经济因子(成本(运费、非运费)、收入)、非经济因子) 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要求达到一定规模,这一规模也就是所谓的需求门槛。 市场特性: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 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企业增长的因素: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竞争激励。 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分为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 产品周期理论:每个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从研制生产出来到退出市场一般要经历:创新、增长、成熟、衰退、老化等阶段。 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的地区。 跨国生产单位分为的几种组织模型:全球集中生产、市场地生产、专业化生产、跨国一体化生产。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区域: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而划定的地球表面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是因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而历史奠定,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体。 区域的类型:均质区、结节区和规划区。 配第—克拉克定理: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人中的比重大体是上升,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第一,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第二,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第三,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第四,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五,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最后,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区域创新网络:就是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网络式。 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A.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B.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C.带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域条件、外部环境。 增长极的概念: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的作用:A.支配效应B.乘数效应C.极化与扩散效应。 产业集群: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

《经济地理学》

论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内容摘要: 本文在深入分析陕西省对中心城市研究情况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心城市的产生、发展及其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阐述了中心城市运动的基本形式和主要趋势,介绍了中心城市的产生、发展及其趋势、最后联系西安的实际对如何发挥中心城市在西安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切合实际又具有一定超前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中心城市;经济发展;作用 中国的经济区是全国统一的地域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为因地制宜发展国民经济服务的。每一个经济区,应根据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扬长避短,发展一个或数个具有全国或区际交换意义的专门化部门以及辅助性部分,自给性部门和基础设施,使区内国民经济个部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按一定比例协调发展。 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和规模。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结合的程度,并且是由低级向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经济区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的经济区已建成高度发达的地域生产综合体;而在一些边远地区,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尚未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地域生产综合体,只能称为“后备经济区”或“正在形成中的经济区”。一个高效能的经济区是内部结构协调发展,当地自然、劳动力资源和经济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并和区外保持畅通经济联系的经济实体。根据经济区的结构和职能特点,可分为部门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两类。 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考察的七大指标:综合经济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辐射带动能力、交通通达信能力、息交流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7大指标。 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为北京(首都)、天津(环渤海,北方)、上海(东部)、广州(华南)、重庆(长江上游地区);

武汉大学考研 经济地理学历年试题2002-2010

经济地理学真题 2009年经济地理真题 一、名解(每题4分,32分) 工业用地选择城市环境容量地域分工城乡一体化聚集经济圈层结构综合平衡外部不经济性 二、问答 1、在区域条件分析过程中,如何针对经济活动的聚集于分散特征?(15分) 2、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把握城乡统筹?(15分) 3、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决策中,如何把握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尺度?(15 分) 4、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体现区域的分工与协作?(13分) 5、在区域条件评价过程中,如何体现系统分析的观点?(12分) 6、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体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目标?(12分) 三、论述(每题18分) 1、论基于测度与评价的区域发展决策。 2、论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 2008年经济地理学真题 一、名解(8*4分=32分) 区位条件用地空间结构功能分区地区专门化区域规划规模经济技术经济论证法生态工业区 二、问答(共82分) 1、在区域条件分析过程中如何把握区域发展的优势?(12分) 2、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体现因地制宜的基本原理?试举例说明。(14分) 3、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把握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14分) 4、在区域发展决策中,除坚持“地区专门化”,为什么还要坚持“综合发展”?(14分) 5、如何理解区域发展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14分) 6、如何理解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系统性?(14分) 三、论述(2*18=36分) 1、论区域分工与协作,并举例说明。 2、论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基本方法。 2007年经济地理学真题 一.名解(8*4) 用地选择因地制宜用地平衡城乡一体化组团布局距离衰减作用城镇体系人地关系二.问答 1.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把握区域发展特色。(12) 2.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实现“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15) 3.在区域条件评价中,如何正确把握区域条件的基本特征?(15) 4. 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体现区域的分工与协作?(15) 5.如何理解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的集聚与分散机制?(13)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

经济地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可以分为是()、()和()三个阶段。 2、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经济地理学文献:()和()。 3、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成最是()提出的。 4、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 )、()。 5、经济地理学研究尺度的变化主要表现: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50十年代(),近二十年来( )。 6、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有哪些? (1)经济活动的内容(三大产业)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场所发生、为什么会在这个场所发生,作用:对过去的总结,对未来的预测) (3)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相互关联)。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7、简述经济地理学科学体系? 经济地理学-通论-(区域)(部门)-{(农)(工)(交)(商)(信)}(公司) 8、分析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世界人口问题;世界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 9、简述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1)人地关系与区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2)全球与地方的关系 (3)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 (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益 (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1、区位:事物所占有的场所,位置、位置关系、分布、布局等方面的意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简述区位理论的含义 (1)由区位主体选最佳区位。 (2)已知区位研究区域,研究区位主体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4、区位条件:即区位本身具有的条件、特点、属性、资质。 主要包括:主要区位条件:劳动力、资源、原料、能源、运输、市场。 次要:水、研究开发、经营、税制等 5、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成本因子、运费因子、非运费因子等) 6、需求门槛:能支持任何经济活动的基本运营成本,达到的需求规模。 7、定价制度:(距离比例)、(区段)、(远距离递减)、(均一)定价。 8、交通网络连接度:β=边数/点数 9、通达度:可以用(通达指数)、(分散指数)来衡量。 10、通达指数:A i=一个顶点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的区间个数,指数越小,该点越通达。 11、分散指数:各个点的通达指数之和,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指数越小,该网络越通达。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学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章 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就是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就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与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与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就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与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就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与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 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与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与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就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就是事先给定或认为就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

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总结(部分)

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总结 1.经济地理学发展概况。 答: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 (一)史志描述 史志描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初级阶段(17世纪以前)代表作《山 海经》、《禹贡》、《地理学》等 (二)商业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学的前身 1.时间——17世纪至19世纪。 2.背景 (1)资本主义发展及大规模商贸出现 (2)地理大发现 3.特点: (1)理论与实践方面推动了商业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2)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3)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三)经济地理学研究-诞生阶段 1.背景 (1)产业革命(2)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2.特点 经济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经济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研究全面展开 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本书观点) 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内容:包括所有产业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及其原因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即考虑经济活动之间关联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答: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地理学发展的目标之一。 (1) PRED指标体系选定问题 (2)区域发展质量的科学认定 (3)微观尺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4)区域生态型经济与循环经济系统的建立问题

经济地理学全套课后思考题复习资料详解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概念题 《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 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 )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 、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 4 、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重点整理by老眠

《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一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3 、简述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 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区位因子不仅包含有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所测算的非经济因子。 第二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2 、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外,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也使得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趋于变小。另外,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造成杜能区位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偏离的重要因素。在孤立国中,杜能只是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而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其他利用方式。 3 、评价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一)农业经济地理学上的意义 1 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 2 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 3 在距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因为由之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总体上受益最大。 (二)经济学上的意义 1 杜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象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 2 关于合理性生产布局的设定,对韦伯以及克里斯泰勒等后来的区位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和启发; 3 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的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其原理不仅可用来说明农业土地的利用方式,对于解释其他土地的利用问题同样有效,可以说是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 5 、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 1 )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 )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3 )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这里,可以用上述的原料指数以及区位重量来得出一般的区位法则: ( 1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 2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 3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第三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1 、概念题 中心地的等级: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有高低等级之分。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人文地理学 二、填充题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神的意志决定和生产关系决定论。 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文化地理问题和政治地理问题。 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对立统一和空间布局。 5、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地理环境。 6、人地关系研究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人地关系论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人地相关论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行为革命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区域性性、综合性性和社会性性。 三、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地理学系统,三大子系统,五大圈层,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 联系。2.二元论:自然地理二元论:地理学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不包括研究人文现象 的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二元论:经济地理研究应从经济部门为出 发点,抛弃自然地理空间基础。3.人地关系适应论:人地关系的本质是适应,即人对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适 应性。4.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形成原因的科学。5.人地关系:人与地理环境之间以物质流、能量流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6.人地相关论:人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是积极因素;人地互为因果。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人文现象是社会现象;人文现象时间发展即变化。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人类利用环境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人类对环境 的改造能力不断加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不断加强。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人地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人与人文地理环境的 关系,内含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 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 新的科学理论:和谐论、人地共创论 新的方法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调论、耗散结构。 四、问答题 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地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形成演化过程及产生原因。 包括(1)空间分析(2)时间序列分析(3)人地关系分析 主要内容:(1)基本理论:元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人文地 理学方法论;(2)应用理论:区域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3)应用学科:综合人文地理学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全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认为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 切,时代背景(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电子版)

经济地理学 李小建 目录 ?内容提要 ?序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 20 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二、 20 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 ?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三、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第五节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一、本书编写指导思想 ?二、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 ?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五节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 ?二、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 ?三、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 ?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二、胡佛的区位理论 ?三、区位的相互依存学派 ?四、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五、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 ?六、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第四节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 ?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 ?二、普雷德的行为矩阵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经济地理学重点

经济地理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规模经济:指由于专业化水平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成本下降,规模扩大,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P115 2,门槛人口: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人口,即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P94 3,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P174 4,互补产品:指两种产品间存在着某种消费依存关系,即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与另一种商品的消费相配套。 5,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产生的阶段扩展。P117 6,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的扩大。P117 7,范围经济:指企业由于经营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益。P115 8,霍夫曼比例:是一个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比利式,其重点分析了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此比例被称为霍夫曼比例,即,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增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增值。P181 9,增长极:指区域经济中,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聚集而成的经济中心。P209 10,乘数效应: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长生示范、祖师和带动作用,从而加强了其与周围的联系,而在此过程中受到循环积累因果机制的影响,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的扩大和强化,影响范围和程度也随之增大的效应。P209 11,极化效应: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的效应。P209 12,扩散效应: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效应。P209 13,溢出效应: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P209 14,区域管制:指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变化和政府自上而下的控制的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P228 二、简答题 1.简述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P38 答:土地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以及其所处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土地的自然特性是其自身特性的主要表现,它一般以一下两种方式参与并影响经济活动。 其作为劳动对象,如在农业农业活动中自然特性就起着决定性作用。 作为作业的空间活动场所影响经济活动,如在城市的交通、建设用地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则起着决定性作用。 2,简述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形成机制P60 答:农业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最大化为目标的合理行动。其研究认为交通工具唯一时,运费与距离成比例,运费率也因作物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度能给出了地租收入的公式: R=PQ-CQ-KtQ=(P-C-Kt)Q 其中,R为地租收入,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C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Q为农产品的生产总量,K为生产地距离城市的距离,t为农产品的运费率。 3.简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劳动费指向论和集聚指向论P69 答:运费指向论:其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的基础上,如何确定仅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其主要理论内容包括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最小运费原理和综合等费线的提出等三个方面。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

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条件:人类进行活动的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劳动对象、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 劳动力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质量、劳动力成本、劳动移动。 区域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 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首先是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其次是“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 第三,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 第四,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结构由连接度和通达度来表述。 看图说明杜能圈形成的机制及空间配置原理。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空间配置原理: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在某一圈层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随着种植作物的不同,农业的全部形态随之变化,将能在各圈层中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农业组织形式。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 答: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 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1.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 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2.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 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3.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4.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 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5.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 6.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 7.规模经济: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 增加,称规模效益。 8.范围经济: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而获得的效率。 9.生产链:生产与销售活动关系系统。从原材料、运输、逐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每一环节均为成品 提供相应的增加值。 10.组织链:组织关系系统。 11.主导产业: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12.支柱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13.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 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14.产业集群: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 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 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15.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认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将产生不利 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16.地域根植性:指生产网络中的每个要素,都深深地根植于一定的地理区位,这个区位具有与当地的历史 文化和制度相适应的“沉没成本”,虽然地理距离的阻力变小,但地理的作用并未变小。 17.讨论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发展特点。定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界出现的新研究视角与研 究方向;其主要标志是“文化及制度转向”,即从原来单纯注重经济要素转向研究社会文化要素与经济要素的综合作用。发展特点: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近20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经济地理学家对此的研究也日益升温。);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的实际,更加侧重于大型跨国公司内部组分空间格局和演变的研究);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结构主义地理学应运而生。); 18.古典区位理论和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 和内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19.试分析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离标,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消费成本以及交 通便利程度都成为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一)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而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减少装卸等站场费和线路运行费均可起到减少运费的作用。供给地与消费地的空间距离一般很难改变,除非改变供给地或消费地。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