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绪言_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导学案

绪言_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导学案

绪言_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导学案
绪言_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导学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练习题

【基础知识】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规律的科学。

2、化学的发展历史:

(1)在古时候,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

(2)到近代,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和学说。他们认为物质

是由和构成的,的破裂和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新的。论和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3)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和,这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

有规律可循。

(4)现在,化学家们利用先进的仪器和技术对化学进行了微观探索,并正在探索利用

技术制造出具有的产品。

3.化学的作用:

(1)利用化学生产和,以增加粮食产量;

(2)利用化学合成,保证人体健康;

(3)利用化学开发和,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4)利用化学综合利用和,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4、陕西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反映了中国代的化学成就。

5、化学在、、、、和等研究领域以

及工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6、绿色化学的提出,使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的方向发展。

7、写出下列物质的元素符号以及表示物质的化学符号。

元素符号:碳、氢、氧;

表示物质的化学符号:水、氧气、二氧化碳。

【巩固练习】

8.下列各项内容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的是()

A.培育新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

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C.综合利用石油制造优良的人造纤维

D.设计程序,开发电脑软件

9.下列有关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结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原子也会破裂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使人类对化学的认识由表象转化为内部本质

10.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A.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

B.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C.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

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B.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C.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药物,在保障人体健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D.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都是化学惹的祸,化学在改善生活环境中有害无益

12.下列生产中属于化学工艺的是()

①发明指南针②造纸技术③烧制陶瓷④火药的发明⑤青铜器的制造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

【能力提升】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新型半导体和有记忆功能的新材料的研制,都将得益于化学科学的发展

B.化学只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与新物质的合成毫无关系。

C.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是目前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D.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可以有效地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自从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后,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了3000万种,可见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也已超过了3000万种

B.食盐除了作调味品外,不再有其它用途了

C.自从陶瓷、铜器被人类发明和使用之后,化学就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D.自从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分别提出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并用原子、分子的观点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以后,化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5. (中考题)2009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产品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利昂

D.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率

16.(中考题)下列各项研究课题,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围的是()A.C60等碳单质的制取与性质研究

B.从水中提取氢能源的有效方法研究

C.制造太空电梯的碳纳米管纤维材料研究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17.学习化学能让我们更好的认识生活和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香烟烟气中含有尼古丁等有毒物质,吸烟有害健康

B.食用经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水产品对人体有益

C.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天然物质都无毒无害

四、拓展训练

18.化学与环境、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肥的合理使用,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B、绿色化学的快速发展,减轻了环境污染。

C.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D、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19.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

①合成高效化肥

②新型高效药品的开发

③研制可快速降解的塑料

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能下分解水得到氢气作为燃料

⑤合成人造皮肤和血管

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

⑦开发新型制冷剂取代氟利昂

⑧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毒物质

请把上述问题归类,并把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______________。

(2)能源问题:______________。

(3)粮食问题:_ _____________。

(4)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

20.绿色化学的目标是降低或除去化学产品设计、制造、应用中有害物质的使用和生产,使所设计的化学产品或过程对环境更加友好.它包括研究和寻找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和能源、减轻化工过程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化工过程整体成本等的方法、技术.下列化工生产体现绿色化学内涵的措施是 ( )

①减少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量

②设计可重复使用的催化剂

③回收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和非反应试剂

④研究有关产品的回收和再生利用

⑤对废弃物进行排放前的无害化处理

A.①②③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初中化学常见元素、根的化合价和离子符号

* 亚铁离子:Fe2+ 、亚铜离子:Cu+

4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Zn—65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南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用2%的小苏打漱口能有效预防口腔黏膜糜烂溃疡的发生或修复原有口腔黏膜的损伤。小苏打属于(A) A.盐B.酸C.碱D.有机物 2.有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B) A.油脂B.维生素C.蛋白质D.无机盐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A.量取液体时读数B.稀释浓硫酸C.过滤D.酸碱中和 4.(2018?贵港)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B) A.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B.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 C.复合肥料:尿素、*钾、氯化铵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5.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根据下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B) 体液唾液胆汁胰液

pH6.6~7.17.1~7.37.5~8.0 A.人体的唾液一定呈酸性B.人体的胆汁一定呈碱性 C.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酚酞试液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B.*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 D.尿素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B)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容易锈蚀 B.酸溶液的pH<7,常温下测得某溶液的pH=3,所以该溶液一定是酸性的 C.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CO2溶于水后能跟酸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可调节土壤的pH B.推广加碘盐是为了预防胃酸过多 C.钢铁在干燥的环境中比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被腐蚀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设计与反思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教材分析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是一门起始学科,而本课题又是化学的第一课题,能否上好这一节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为主要教育目标的课题。本课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出发,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和精美的图画,让学生感受人们的许多美好愿望,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渐实现,展示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引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从而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设计思路 采用“实验导入——问题情景——讨论交流——应用与发展”的模式展开教学。充分利用趣味实验、身边的化学知识,尽可能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利用课本中的资料、图片,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组织好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和学习兴趣。 教学流程

布置作业 1.阅读“绿色化学”。 2.观察蜡烛燃烧的情况 板书设计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化学发展简介 4.化学学习方法。 (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2)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教学反思:首先是几个实验确实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兴趣,基本上达到了本节的教学目标与重点,以后的教学中要考虑如何保持学生这一份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看来化学课是离不开实验的。其次是这一堂课安排的内容过多了些,以致于时间很紧,学生参与性方面不够。第三,师生课前准备一定地充分,否则的话,一节的教学任务很难完成。今后要想办法事先加强动员学生,自己也应不怕麻烦,严格要求自己。 学员:王双丽 单位:屏南二中

【化学】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及答案(word).docx

【化学】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及答案(word) 一、走进化学世界选择题 1.标签向着手心,以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污染或腐蚀标签; 2.“三不一要”原则,即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具体是就是: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3.对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A.通过闻气味区别厨房中的醋和白酒 B.往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沉淀一定是BaSO4 C.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除去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镁 D.降温某溶液有晶体析出,该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答案】 A 【解析】 分析: A、白醋与酒气味不同. B、溶液中加入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并不一定说明是硫酸钡,也可能是碳酸钡氯化银等沉淀. C、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除去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镁,确实能除掉氧化镁,但同时又引入了新的杂质. D、降温某溶液有晶体析出,不一定说明原溶液饱和,即使原溶液不饱和降温溶液照样会析出晶体. 解答:解: A、白醋与酒气味不同,闻气味可以区分,故此选项正确. B、溶液中加入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可说明有可能生成了硫酸钡、碳酸钡、氯化银等沉淀,故此选项错误. C、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除去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镁,确实能除掉氧化镁,但同时又引入了氯化镁的杂质,正确的做法是加入稀硫酸除掉氧化镁,故此选项错误. D、降温某溶液有晶体析出,不一定说明原溶液饱和,即使原溶液不饱和降温溶液照样会析出晶体,只要在降温过程溶液达到饱和时即可,故此选项错误.故选 A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规范的是() A.给液体加热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C.闻药品气味 D.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 试管容积的 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标签未朝向手心,错误,符合题意。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固体药品的取用时,试管横放,用纸槽或药匙,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避免沾在试 管壁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5.在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天然气燃烧B.把水烧开沸腾C.铁锅生锈D.蔬菜腐烂【答案】 B 【解析】 【详解】 A、天然气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把水烧开沸腾只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物质本身没变,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C、铁锅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蔬菜腐烂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点睛】 一般情况下燃烧指的是化学变化 6.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在现代有继承和发展。下列不涉及到

沟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沟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目的: 1. 认识到沟通是相互的,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2. 懂得不良的沟通方式会直接导致人际关系恶化,造成人际矛盾; 3. 认识到真诚的方式包括具体的说话方式和恰当的面部表情及肢体语言; 活动材料:投影仪,照相机, 肢体语言,面部表情 指导老师:晏磊, 活动地点:中心团体辅导室 活动: 总结上次活动,介绍这次活动内容:时间5分钟; 一、热身活动: 1.从组长开始,对站在右边的同学快速做一个动作或说一句话(讲故事和笑话不算),目的让右边同学瞬 间展露出迷人的笑容,一次循环进行,知道每个人都昨晚这个动作。 小组内成员间动作最好不要重复。 2.第二轮,从组长开始,把自己左边同学对自己做的动作或说过的话原样“归还“回去,依次循环,直 到每个人都昨晚这个动作。 3.讨论:如果把刚才的两轮游戏做一次人际沟通,你能得到什么启发?你有什么感受? 4.总结:并引出此次活动主题,人际沟通,要想对方尊重自己,首先得要尊重对方。日常生活中很多矛 盾的产生往往由于沟通不当,双方瞬间变脸,导致关系恶化,在场各位是否已掌握沟通的要诀? 二、盲人摸象 1. 按照在场人数在卡片上从1开始依次写下号码。请每位组员随机抽取一张卡号,打开并记住卡片上号码,并且保证号只有自己知道。 2. 抽完号码后,全部带上眼罩。 3.带领队员打转,再由组员根据每人的好书,在15分钟内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一条直线,中途安排助手对队员干扰。 4、全程不能说话,若有人说话或脱下眼罩视为无效。全程录像或拍照。 5.讨论: 当失去视觉及言语时自己有哪些感受? 活动过程中你选址了什么办法来确定自己的位置? 活动中,有哪些内容或想法是难于表达的? 当没有语言时,我们还可以选择哪些有效手段,帮助我们表达自我并了解他人的想法,同事语言也会伤人,善用言语,可做到良好沟通。此时,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是除了语言外可以用来沟通的工具,正确使用这些工具会增进沟通有效性。 哪些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三、挑战计划 1. 成员分成3组, 2. 假设老师是人际关系很差的学生,,,,,,,,,。 3. 请各组讨论5分钟,制定挑战计划; 4. 各组代表上来挑战, 无论挑战成功与否,“人际关系差同学“都必须给予评判其成功还是不成功,并给出不成功理由。 各小组里由一位组员来扮演寝室问题,其余成员挑战,请扮演者给出评判及理由。 总结这项活动中组员的表现,大家是否真诚友善,是否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是否采用合理方式进行沟通等。 5. 什么方式是合理的沟通方式? 6. 分享活动感受。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一章_化学的魅力_1.1_化学使世界更美好_同步检测题(有答案)

备战2019年中考复习: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章化学的魅力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同步检测题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2分,) 1. 人类认识化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物质的出现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①火的发现和利用②纳米化学③原子分子论的提出④火药() A.④①③② B.①③④② C.④③②① D.①④③② 2.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下列各项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培养新品种,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B.综合利用石油,制造优质的人造纤维 C.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的新功能 3. 下列不属于化学制品的是() A.不锈钢和玻璃 B.钢铁和水泥 C.煤和石油 D.塑料和橡胶 4. 通过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选项,其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 A.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B.物体的运动与静止 C.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D.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5. 下列有关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 B.化学只能研究自然界存在的物质,不能创造新物质 C.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D.化学可以为人类战胜疾病提供必要的药物保证 6. 下列学习用品中不属于化学制品的是() A.毛笔 B.圆珠笔 C.塑料直尺 D.课本 7. 我国科学家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于年当选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他是() A.袁隆平 B.杨利伟 C.张青莲 D.刘翔 8. 下列知识归纳中,错误的是() A.化学巨匠及其杰出贡献 B.化学与农业

2020年初中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解析版)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以下发明中不属于化学发明的是() A.烧制陶瓷B.黑火药C.造纸术D.指南针 2.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 A.试管口B.中下部C.中上部D.正中间 3.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C.氧气不易溶于水D.木炭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4.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你认为下列能量主要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 5.学习化学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柴劈成块B.西瓜榨成汁C.残雪化成水D.高粱酿成酒 6.在甲、乙两个烧杯(一杯装清水,另一杯装盐水)中各放入一个同样大小的萝卜条。过一段时间,观察到甲、乙两个杯里的萝卜条的形态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杯装的是浓盐水,泡在盐水里的萝卜条变得软缩 B.乙杯装的是浓盐水,泡在浓盐水里的萝卜条更加硬挺 C.甲杯装的是清水,泡在清水里的萝卜条变得软缩 D.甲杯装的是清水,泡在清水里的萝卜条更加硬挺 7.下列取用试剂的操作图示错误的是()

A. A B. B C. C D. D 8.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的操作中正确的有() ①如果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擦拭干净,然后再加热 ②加热时,为防止试管脱滑,应使试管底部放在灯芯上加热 ③烧得过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会破裂 ④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应先进行预热,方法是在火焰处上下转动 ⑤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应把灯焰固定在固体部位加热 ⑥给液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切不可朝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 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⑤⑥D.③④⑤⑥ 9.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10.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有些来自化学反应。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 A.利用电热器取暖B.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C.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D.利用蜡烛照明 11.目前人类所使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化学反应。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家庭烧煤取暖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C.利用海洋潮汐发电D.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干电池

人教九年级化学导学案绪言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温故知新】 1.想一想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是物理课本中所学习的。 2.日常生活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A.家中的味精久置在空气中会变潮湿 B.盛由食醋的瓶子打破后,会散发出一种刺激性气味 C.在水中无论放多少食盐,食盐都能全部溶解 D.冬天装满水的玻璃瓶结冰后,瓶子炸裂 【我会自学】 1. 环顾你的身边,说一说: 属于自然界本来存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 运用化工技术生产的有______________ 2.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___和___构成的,___和___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我会探究】 1.下列各项内容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的是() A.培育新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C.综合利用石油制造优良的人造纤维D。设计程序,开发电脑软件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纳米材料是一种称为“纳米”的新物质制成的材料 B.化学是研究物质对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C.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 D.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絢丽多彩 【体验收获】 1.化学是一门以____为基础,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以及___的自然科学,而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经过了漫长的历史,_____的创立,才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2.利用化学生产___和___,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利用化学合成___,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利用化学开发___和___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利用化学综合应用___和___,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3.化学家对化学世界进行的微观探索,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下列各种化学工艺产品中,属于探索微观结构成果的是() A.纳米铜B。传统工艺酿酒C。使用无铅汽油D。古陶瓷制品 4.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B。积沙成塔C。百炼成钢D。铁杵磨成针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走进化学世界选择题 1.下列仪器中,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有 ①试管②集气瓶③瓷质蒸发皿④量筒⑤烧杯⑥燃烧匙⑦石棉网 A.①④⑤⑥⑦B.①③⑥⑦C.①③⑤⑥⑦D.①②③⑤⑥【答案】B 【解析】 :①试管②集气瓶③瓷质蒸发皿④量筒⑤烧杯⑥燃烧匙⑦石棉网.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瓷质蒸发皿、燃烧匙、石棉网;集气瓶、量筒不能用于加热;烧杯可垫石棉网加热. 故选B 2.“三不一要”原则,即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具体是就是: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3.节约原则,即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没有说明用量时,一般按最少量取用,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4.下列图示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A、取用固体药品时,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应用药匙取用,故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故错误。 点睛: 固体药品的取用原则有如下三条: 5.对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A.通过闻气味区别厨房中的醋和白酒 B.往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沉淀一定是BaSO4 C.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除去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镁 D.降温某溶液有晶体析出,该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A、白醋与酒气味不同. B、溶液中加入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并不一定说明是硫酸钡,也可能是碳酸钡氯化银等沉淀. C、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除去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镁,确实能除掉氧化镁,但同时又引入了新的杂质. D、降温某溶液有晶体析出,不一定说明原溶液饱和,即使原溶液不饱和降温溶液照样会析出晶体. 解答:解:A、白醋与酒气味不同,闻气味可以区分,故此选项正确. B、溶液中加入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可说明有可能生成了硫酸钡、碳酸钡、氯化银等沉淀,故此选项错误. C、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除去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镁,确实能除掉氧化镁,但同时又引入了氯化镁的杂质,正确的做法是加入稀硫酸除掉氧化镁,故此选项错误. D、降温某溶液有晶体析出,不一定说明原溶液饱和,即使原溶液不饱和降温溶液照样会析出晶体,只要在降温过程溶液达到饱和时即可,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6.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向青少年连续开展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化学绪言课教学设计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指导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有着密切的关系。 1、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通过资料搜集、展示和演讲,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表述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3、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二、课前分析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而本课题又是化学的第一课题,能否上好这一节课,能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

和经验,走进化学。通过实验现象明显的变色、沉淀等试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对化学的浓厚兴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富有想像力的问题,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同时也感受到许多美好的愿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靠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劳动逐步实现的,并由此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难点: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四、教学准备 1、试验现象明显的化学药品和实验器材; 2、与化学有关的图片、资料、实物等。 五、教学过程 1、通过趣味性试验,创设化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品,提出问题“我们周围的哪些物品与化学有关系”,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3、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问题“什么是化学”,使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作用下,提高对化学的认识。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与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一、选择题 1.(07济宁)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与对该变化的判断,不符合 ...的是 A.沙里淘金…………………………………………物理变化 B.滴水穿石…………………………………………物理变化 C.百炼成钢…………………………………………化学变化 D.火树银花…………………………………………化学变化 2.(07重庆长寿区)以下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没有 ..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被消化了 B.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呼吸作用增强 C.水放进冰箱一段时间后结成冰 D.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结合成各种蛋白质 3.(07常州)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B.可燃性C.延展性D.挥发性 4.(07常州)下列化学仪器需垫加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试管B.烧杯C.燃烧匙D.蒸发皿 5. (07成都)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剩饭变馊B.自行车生锈C.牛奶变酸D.电灯发光 6. (07济南)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牛奶变酸C.铁锅生锈D.氢气燃烧 7. (07上海)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粗盐 B、生铁 C、烧碱 D、空气 8. (07苏州)在做镁条燃烧实验时,用于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A.弹簧夹B.坩埚钳C.铁夹D.试管夹 9. (07苏州)实验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以下操作不当 ....的是 A.点燃氢气前必须要检验其纯度 B.刚从酒精灯火焰上撤下的试管应放在石棉网上 C.将鼻孔直接凑到盛有二氧化硫的集气瓶口闻气味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0. (07苏州)下列有关酒精灯使用或存放的图示错误 ..的是 A.B.C.D. 11. (07金华)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全册)整理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学习目标: 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容是什么? 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一一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 学习研讨: 1、什么是化学? 【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 【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容,并讨论交流信息。思考以下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 (4)?怎样学习化学? 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1、化学的发展历史 ①.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②?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道尔顿、阿附加的罗) ③?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门捷列夫) ④?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3?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 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 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 归纳总结: 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 彩。(点出课题1 )但是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化学。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学、为人类造福打好基础。那么,如何能学好化学呢? 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2.讲规、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评价样题: 1 ?化学研究的主要容是:()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物质的运动规律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但组成纸屑物质的基本元素 只有() A.3000多种 B.1000多种 C.30多种 D.100多种 3? 1896年,____________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 可循。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史于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 研究领域是() A .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的物质 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 D ?防治环境污染 教学后记: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最新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经典

最新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经典 一、走进化学世界选择题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大米酿酒C.苹果腐烂D.人的呼吸 【答案】A 【解析】 A、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大米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苹果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人的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点睛: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三不一要”原则,即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具体是就是: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3.下列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火焰熄灭,可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答案】B 【解析】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无气味的气体生成;B. 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酸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火焰熄灭,可证明该气体没有助燃性,但不一定是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才是二氧化碳;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选B 点睛:鉴定物质时应根据物质的特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是所有不助燃的气体的共性,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才是二氧化碳的特性。 4.对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A.通过闻气味区别厨房中的醋和白酒 B.往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沉淀一定是BaSO4 C.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除去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镁 D.降温某溶液有晶体析出,该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答案】A

初三化学专题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初三化学专题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1.你听说过“化学”吧,你能选出一些与化学相关联的事物吗? A.空气 B.水 C.土地 D.食物 E.衣服 F.化石燃料 G.农药 H._______(你的想法) 2.你能选出出一些与化学相关联的现象吗? A.煤气燃烧发热 B.电灯发光发热 C. 火药爆炸 D.轮胎爆胎 E. _______(你的想法) 3.你了解的化学对人类有什么贡献吗? A.火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造纸 F.火箭 G.医药 H. __________(你的想法) 一、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1、分辨自然科学研究对象 自然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都是用不同的方式来描述与研究物质运动的。 2、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 新物质 生成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 新物质 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关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有物理变化。 取一小段镁带(颜色______________;状态_________),用砂纸擦亮(颜色_________),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观察现象。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1212++?????→++反应条件反应物反应物生成物生成物 +???→点燃镁氧气氧化镁 化学方程式:2Mg O MgO +???→点燃 实验2:向石灰水吹气 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颜色_________;状态_______),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吹气(吹入的是____________气体) 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的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把酸滴在大理石上 取一个试管,放入少量大理石碎块(颜色________;状态_________),逐滴加入盐酸溶液(颜色_________;状态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的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会描述】化学变化的条件和现象 化学变化的条件:常温、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

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 B.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 C.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 2.下列变化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B.矿石粉碎C.钢铁生锈D.葡萄酿酒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丝做导线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焦炭用于炼铁 D.石墨制铅笔芯 4.下列不符合近代化学观点的是( ) A.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会破裂 C.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破裂 D.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5.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 A.试管 B.量筒 C.燃烧匙 D.蒸发皿 6.在化学发展史上,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道尔顿 B.阿伏加德罗 C.拉瓦锡 D.门捷列夫 7.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假设 B.设计实验 C.观察现象 D.作出结论 8.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继续燃烧,而在呼出的气体瓶内熄灭。由此说明( )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 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小 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空气 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9.伦敦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C3H8)。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沸点为-℃,易液化 B.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C.着火点为450 ℃,易燃 D.无色气体 10.下列仪器中,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三种用途的是( ) A.烧杯 B.量筒 C.集气瓶 D.试管 11.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

10《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所选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从棉花纺成纱到制成布的工艺 B.新能源的开发和新材料的研制 C.“神七”飞船轨道的研究 D.动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A.有颜色变化B.有其他物质生成C.有气体生成D.有发光、放热现象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实验时,若液体药品的用量没有说明时,应取1mL—2mL 4.下列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熔化 B.花香四溢 C.洗净的铁锅常出现锈渍 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要紧贴试管内壁 B.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让标签向着手心,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 C.用100mL的量筒量取10mL液体 D.向试管里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紧挨试管口 6.下列对化学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化学物质就是有毒有害物质 B.食品中添加化学物质一定对人体有害 C.化学物质绝对无毒无害 D.化学物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但有些化学物质给人类带来灾难 7.实验室里下列仪器属于玻璃仪器,且可直接加热的是()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锥形瓶 8.下列关于各物质的叙述中,其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石蜡受热会熔化 C.酒精挥发 D.氧气能变成淡蓝色液氧 9.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10.小红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的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 量为15.5g(1g以下用游码)。若按正确的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 A.15g B.15.0g C.14.5g D. 14.0g 11.下列实验操作,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A.急于加药品时,也不可用手直接抓取 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可让试管口对着自己和旁人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1218.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等于9mL B.大于9mL C.小于9mL D.无法确定 二、填空与简答(共32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学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填空题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以及的科学。 2. 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人的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是化学变化的基础。门捷列夫发现了和。 3.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人们利用化学生产了,保障人体健康;利用化学开发,以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利用化学生产了,以增加粮食产量;利用化学综合应用,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4.某广告语“本饮料是纯天然产品,绝对不含化学物质”这句话是(对或错)。因为饮料本身是包含在内的多种化学物质都是化学研究的对象。 5.⑴我国古代三大著名化学工艺: 。⑵我国造出青铜器,时期就会冶铁、炼钢。 二、选择题 1.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 ) A.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 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2.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富B.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 C.新型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 A.研发氢能源B.合成新材料C.编写电脑程序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A 化学变化—— B ) 矿石粉碎()火药爆炸()轮胎爆炸()金属生锈()熔化()沸腾()汽油挥发()食物腐烂()电灯通电后发光发热() 用高梁酿酒()可燃物燃烧()湿衣服晾干()铜抽成铜丝() 白糖熬成糖块()泥土压成砖坯()冰化成水()空气被液化() 燃放烟花爆竹()海水晒盐() 2 .判断下列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物理性质—— A 化学性质—— B ) 酒精易挥发()汽油可燃()水可变成冰()食盐有咸味() 空气无色无味()银能导电()金属钠很软()常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 铁的熔点为1535 ℃()木头能浮于水上()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尿素受热可分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以粮食为原料可酿酒() 食物放置时间长了易变质() 3..你根据哪些性质区别下列各组物质。 ①酒精和水;②冰和水;③铜丝和铁丝; ④氨气和碘酒;⑤味精和蔗糖;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2分×10=20分) 1、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其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C、汤姆生 D、爱迪生 2、我国古代有几大闻名世界的化学工艺是( ) A、烧陶瓷、指南针、造纸 B、烧陶瓷、冶铁、印刷、酿酒 C、烧陶瓷、造纸、冶铁、制火药 D、制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 3、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4、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 A、计算 B、推理 C、测量 D、实验 5、人们的习惯性动作中也大有学问,例如:生活中常有揭开盖子(塞子)的动作,如 茶杯盖子、锅盖、酒瓶、饮料瓶的盖子等,这些盖子取下后应该怎样放在桌面上,才符合良 好的卫生习惯呢?( ) 6、用酒精灯加热,被加热的试管(或其它器皿)部分应对位于( ) A、火焰的内焰 B、火焰的外焰 C、火焰的焰心 7、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滴瓶上的专用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回位。 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8、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 9、下列药品图标中,属腐蚀品的是( )

让世界更美好教案

《让世界更美好》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公益海报的概念、构成要素、表现方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技能目标: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有创意又生动形象的公益海报。 德育目标:在本课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关注人类社会,增加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公益海报的表现形式及设计方法。 难点:通过有新意的创意来表达公益海报的主题。 教学准备 学生:各种海报、环保资料、作画工具(铅笔、纸、涂色工具) 教师:课件、环保宣传视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请同学们观看一段环保宣传视频,在观看的同时感性认知地球面临的困境。教师课件展示21世纪人类将面临的十大全球性问题。 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介绍生活中所见到过的环境污染引起的事件及现象,并引发学生思考该如何行动? 3.不仅是我们自己要爱护环境,我们也应该唤起更多的人意识到污染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那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宣传手段来唤起人们的关注呢? 展示海报、雕塑、摄影、绘画形式的宣传,导入课题《让世界更美好》,学习公益海报的设计。 二、欣赏探究 1.教师出示公益海报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公益海报和普通海报的不同之处。 2.分配小组学习任务: (1)1——2小组分析海报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学生分析归纳后,教师课件展示《心灵之窗——目染篇》来说明海报的组成结构:a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主图。b与主图有关的说明文字。c表达主题的文字。 主图在整张海报中所占的分量最大,也是画面中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其次是主题文字直接的表明要传达的信息,说

明文字所占分量最小,它辅助主图把信息传达得更明确,在设计海报的时候要注意经营三者的位置。 (2)3——8小组分别欣赏作品《拯救汶川》、《茶杯》、《树债树还》、《反对吸烟》、《每一次付出都是积累》、《酒鬼雕塑家的杰作》,请小组代表来评述。 (3)9——10小组思考讨论一张公益海报想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什么? 教师总结海报设计的设计要素: a创意新颖 b图形具有视觉冲击力 c色彩鲜明强烈 d文字有号召力、感染力 三、设计创作 1.大家知道6月5日是一个什么日子吗?教师揭示答案:世界环境保护日。我们中国今年的环保主题是“减少污染——行动起来”,我们既然是祖国的一份子,当然也应该出一份力,而我们刚好可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设计一张以“减少污染——行动起来”为主题的公益海报。 2.欣赏同类主题海报,学习其中设计要素的运用。 3.欣赏学生的作品。(与前面精选的作品相比,降低了难度,思维上得到启发增强学生创作的自信,为后面的海报设计做铺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