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五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五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五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五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单元评估检测(五)

(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5题为单选题,6~8题为多选题)

1.(2017·南阳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与转台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物块重力的k倍,物块与转轴OO′相距R,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转动,当转速缓慢增加到一定值时,物块将在转台上滑动,在物块由静止到相对滑动前瞬间的过程中,转台的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为( )

A.0

B.2πkmgR

C.2kmgR

D.0.5kmgR

【解析】选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kmg=m,根据动能定理得W=mv2=kmgR,故D正确。

【加固训练】

安徽首家滑雪场正式落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安庆巨石山,现已正式“开

滑”。如图所示,滑雪者从O点由静止沿斜面自由下滑,接着在水平面上滑至N点停下。斜面、水平面与滑雪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1。滑雪者(包括滑雪板)的质量为m=50kg,g取10m/s2,O、N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s=100m。在滑雪者经过ON段运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

A.1 250 J

B.2 500 J

C.5 000 J

D.7 500 J

【解析】选C。设斜面的倾角为θ,则滑雪者从O到N的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μmgx OM cosθ+μmgx MN,由题图可知x OM cosθ+x MN=s,两式联立可得W f=

μmgs=0.1×50×10×100J=5 000 J,故选项A、B、D错误,C正确。

2.(2017·泉州模拟)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自斜面AC和BC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与两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滑至斜面底部C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kA和E kB,在滑行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 A和W B,则有( )

A.E kA=E kB,W A>W B

B.E kAW B

C.E kA>E kB,W A=W B

D.E kA>E kB,W A

【解析】选C。设斜面的倾角为θ,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f=μmgcosθ,则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μmgscosθ,而scosθ=CD,所以物体沿斜面AC和BC下滑克服摩擦力做功相等,物体下滑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h-μmgscosθ=E k-0,在AC斜面上滑动时重力做功多,故在AC面上滑到底端的动能大于在BC面上滑到底端的动能,即E kA>E kB,故C正确,A、B、D错误。

3.(2017·济南模拟)如图所示,某段滑雪雪道倾角为30°,总质量为m的滑雪运动员从距底端高为h处的雪道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为g的运动员从上向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 )

A.合外力做功为mgh

B.增加的动能为mgh

C.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

D.减少的机械能为mgh

【解析】选C。根据功的公式可知,合外力做功为W合=F合·=ma·2h=mgh,故A错误;对滑雪运动员,由动能定理得,ΔE k=W合=mgh,故B错误;对滑雪运动员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30°-F f=ma,解得运动员受到的阻力F f=mg,所以运动员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 f=F f·=mgh,故C正确;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减少的机械能应等于克服阻力做的功,即ΔE=W f=mgh,故D错误。

4.长L的轻杆两端分别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铁球,杆的三等分点O处有光滑的水平转动轴。用手将该装置固定在恰好水平的位置,然后由静止释放,当杆到达竖直位置时,轴对杆的作用力F的大小和方向为

导学号42722618( )

A.2.4mg 竖直向上

B.2.4mg 竖直向下

C.6mg 竖直向上

D.4mg 竖直向上

【解析】选A。对于整个系统而言,机械能守恒,有mgL= m +m,当杆运动到竖直位置时,顶端的小球向心力为F1+mg=mω2,底端的小球向心力为F2-mg=mω2,联立以上三式得轴对杆的作用力F的大小F2-F1=2.4mg,方向竖直向上,选项A正确。

5.(2017·邯郸模拟)一电动小车启动过程如图所示,已知小车所受阻力恒定,匀加速到t1时刻,小车达到额定功率P0,速度为v1,此后,保持功率不变,t2时刻达到最大速度v2,则下列关于小车额定功率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P0=m

B.P0=m

C.P0=m

D.P0=m

【解析】选A。小车达到最大速度时牵引力等于阻力,即F f=,在匀加速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 f=ma,由图象可知a=,在t1时刻小车达到额定功率,故P0=Fv1,联立解得P0=m,故A正确。

6.(2017·永州模拟)某重型气垫船,自重达5.0×105kg,最高时速为108km/h,装

有额定输出功率为9000kW的燃气轮机。假设该重型气垫船在海面航行过程所受

的阻力F f与速度v满足F f=k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42722619

A.该重型气垫船的最大牵引力为3.0×105N

B.从题中给出的数据,可算出k=1.0×104N·s/m

C.以最高时速一半的速度匀速航行时,气垫船所受的阻力为3.0×105N

D.以最高时速一半的速度匀速航行时,气垫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2250kW

【解析】选B、D。气垫船的最高速度为v=108km/h=30m/s,在额定输出功率下以最高时速航行时,根据P=Fv 得气垫船的牵引力F==3.0×105N,此时做匀速运动,由P=Fv知,在速度达到最大前,F>3.0×105N,即气垫船的最大牵引力大于3.0×105N,故选项A错误;气垫船以最高时速匀速运动时,气垫船所受的阻力为F f=F=3.0×105N,根据F f=kv得k=1.0×104N·s/m,故选项B正确;以最高时速一半的速度匀速航行时,气垫船所受的阻力为F f′=k=F f=1.5×105N,此时气垫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F′= F f′=1.5×105×15W=2250kW,故选项C错误,D正确。

【加固训练】

(多选)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由静止匀加速启动,运动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t1时刻汽车达到额定功率,之后保持额定功率运动,整个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恒定,由图可知( )

A.在0~t1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大小为

B.在0~t1时间内,汽车的功率与时间t成正比

C.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

D.在t1~t2时间内,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为m(-)

【解析】选B、C。在0~t1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F f=ma,在t1时刻达到额定功率,P=Fv1,t2时刻达到最大速度v2,此时牵引力等于阻力,故P= F f v2,联立解得

F=,F f=,故选项A错误,C正确;在0~t1时间内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牵引力恒定,汽车的

功率P=Fv=Fat,功率与时间成正比,故选项B正确;在t1~t2时间内,根据动能定理可得Pt-W f=m-m,解得W f=Pt-m(-),故选项D错误。

7.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在O1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小球穿在固定于竖直面内、圆心为O2的光滑圆环上,O1在O2的正上方,C是O1O2的连线和圆环的交点,将小球从圆环上的A点无初速度释放后,发现小球通过了C点,最终在A、B之间做往复运动。已知小球在A点时弹簧被拉长,在C点时弹簧被压缩,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导学号42722620

A.弹簧在A点的伸长量一定大于弹簧在C点的压缩量

B.小球从A至C一直做加速运动,从C至B一直做减速运动

C.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的速度最大

D.小球机械能最大的位置有两处

【解析】选A、D。因只有重力和系统内弹力做功,故小球和弹簧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小球在A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均最小,故小球在A点的弹性势能必大于在C点的弹性势能,所以弹簧在A点的伸长量一定大于弹簧在C点的压缩量,故A正确;小球从A至C,在切线方向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当切线方向合力为零(此时弹簧仍处于伸长状态)时,速度最大,故B、C错误;当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小球机械能最大,由题意知,A、B相对于O1O2对称,显然,此位置在A、C与B、C之间各有一处,故D正确。

8.(2017·漯河模拟)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θ=37°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如图所示,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A=2.0kg、长l=3m的薄板A,质量为m B=1.0kg的滑块B(可视为质点)位于薄板A的最下端,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开始时用外力使A、B静止在斜面上,某时刻给滑块B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v0=5m/s,同时撤去外力,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42722621

A.在滑块B向上滑行的过程中,A、B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5

B.从A、B开始运动到A、B相对静止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时间为0.5s

C.从A、B开始运动到A、B相对静止的过程中滑块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J

D.从A、B开始运动到A、B相对静止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J

【解析】选C、D。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 A==4m/s2,a B==10m/s2,则a A∶a B=2∶5,故A错误;B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时间t1==0.5s,B运动到最高点时,A沿斜面向下运动的速度为v A=a A t1=2m/s,设B从最高点向下运动到两者速度相同时用时为t2,则v=a B t2=v A+a A t2,解得t2=s,共同速度为v=m/s,因此从A、B开始运动到A、B沿斜面向下的速度相同时所经历的时间为t=t1+t2=s,故B错误;B沿斜面向上运动的位移x1=t1=1.25m,此过程中A向下运动的位移x2=a A=0.5m,B沿斜面向下运动到两者速度相同时,下滑的位移x3=a B=m,此过程中,A向下运动的位移x4=vt2+a A=m,故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对滑块B所做的功W=-μm B gcos37°x1+

μm B gcos37°x3=-J,即滑块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J,故C正确;整个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μm B gcos37°(x1+x2)+μm B gcos37°(x4-x3)=J,故D正确。

【总结提升】解决功能关系问题应该注意的三个方面

(1)分清是什么力做功,并且分析该力做正功还是做负功;根据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判定能的转化形式,确定能量之间的转化情况。

(2)可以根据能量之间的转化情况,确定是什么力做功,尤其可以方便计算变力做功的多少。

(3)功能关系反映了做功和能量转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和原因,在不同问题中的具体表现不同。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9.(7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下列物理量需要测量的是________,通过计算得到的是________(均填写相应字母)。

A.重锤质量

B.重力加速度

C.重锤下落的高度

D.与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

(2)设重锤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图乙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A、B、C、

D、E为相邻的连续点。根据测得的s1、s2、s3、s4写出重锤由B点到D点势能减少量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动能增加量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重锤下落时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该实验的动能增加量总是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解析】(1)因为动能的增加量和重力势能的减少量表达式中都有质量,可以约去,重锤的质量不需要测量,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下落的高度;通过计算得到的物理量是与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

(2)重锤由B点到D点势能减少量的表达式为mg(s3-s1),B点的速度v B=,D点的速度v D=,则动能的增加量ΔE k=m-m=。由于重锤下落时要克服阻力做功,有内能产生,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知,该实验的动能增加量总是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答案:(1)C D

(2)mg(s3-s1) 小于

10.(8分)(2017·武汉模拟)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在木板的左端固定一挡板,挡板上拴一轻质弹簧,弹簧的右端固定一小物块,物块的上方有一很窄的遮光片,当弹簧的长度为

原长时,物块恰处于O点,O点的正上方有一光电门,光电门上连接计时器(图中未画出)。已知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E p=k(Δx)2。

(1)实验开始时,______平衡摩擦力;______测量遮光片的宽度(均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2)所有实验条件具备后,将小物块向左压缩弹簧Δx后从静止释放,小物块在弹簧的作用下被弹出,记下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1。

(3)将小物块向左压缩弹簧2Δx、3Δx、4Δx…后从静止释放,小物块在弹簧的作用下被弹出,分别记下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2、t3、t4…

(4)将几次实验中弹簧对小物块做的功分别记为W1、W2、W3…,则W1∶W2∶W3=________,若以W为纵坐标,为横坐标作图,则得到的图象是______________(选填“一条直线”或“一条曲线”)。

【解析】(1)由于该实验要求弹簧弹力做功,所以不能有摩擦力做功,所以需要平衡摩擦力。光电门测速度的原理是用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v,小物块在弹簧的作用下被弹出,记下遮光片(宽度设为d)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小物块的速度v=,根据功能关系可以求出需要验证的关系式为W=mv2=m,若以W为纵坐标,为横坐标作图,则得到的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即可得到合力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所以不需要测

量遮光片的宽度。

(4)已知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E p=k(Δx)2,所以几次实验中弹簧对小物块做的功分别记为W1、W2、W3…,则W1∶W2∶W3=1∶4∶9,若以W为纵坐标,为横坐标作图,则得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答案:(1)需要不需要(4)1∶4∶9 一条直线

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37分。需写出规范的解题步骤)

11.(17分)(2017·孝感模拟)如图是某自动加热装置的设计图,将被加热物体在地面小平台上以一定的初速度经过位于竖直面内的两个四分之一圆弧衔接而成的轨道,从最高点P飞出进入加热锅内,利用来回运动使其均匀受热。我们用质量为m的小滑块代替被加热物体,借这套装置来研究一些物理问题。设两个四分之一圆弧的半径分别为2R和R,小平台和圆弧均光滑。将过锅底的纵截面看作是两个斜面AB、CD和一段光滑圆弧BC组成,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且不随温度变化。两斜面倾角均为θ=37°,AB=CD=2R,A、D等高,D端固定一小挡板,锅底位于圆弧形轨道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碰撞不损失机械能,滑块始终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求:

导学号42722622

(1)如果滑块恰好能经P点飞出,为了使滑块恰好沿AB斜面进入锅内,应调节锅底支架高度使斜面的A、D

点离地高为多少?

(2)接(1)问,滑块在锅内斜面上通过的总路程。

(3)对滑块的不同初速度,其通过最高点P和小圆弧最低点Q时所受压力之差的最小值。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三点:

(1)滑块恰好能经P点飞出说明滑块经过P点时只受重力作用,滑块恰好沿AB斜面进入锅内说明滑块经过A 点时速度方向与AB平行。

(2)由动能定理判断滑块能否再次回到A点。

(3)由牛顿第二定律写出滑块在P点和Q点时所受压力之差的表达式,再由动能定理确定滑块经过Q点和P 点时的速度关系,由此求出压力差的最小值。

【解析】(1)在P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m

解得v P=(1分)

到达A点时速度方向要沿着AB,在A点有

v y=v P tanθ=(1分)

所以A、D离地高度为

h=3R-=R (1分)

(2)滑块到达A点的速度为

v==(1分)

假设经过一个来回能够回到A点,设回来时动能为E k,由动能定理得

-4μmgcosθ·2R=E k-mv2(1分)

解得E k<0,所以滑块不会滑到A点而飞出(1分)

由mgsinθ>μmgcosθ得滑块不会停留在斜面上(1分)

设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总路程为s,由动能定理得

mg·2Rsinθ-μmgcosθ·s=0-mv2(1分)

解得滑块在锅内斜面上通过的总路程

s=R (1分)

(3)设初速度、最高点速度分别为v1、v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在Q点F1-mg=m(1分)

解得F1=mg+m(1分)

在P点F2+mg=m(1分)

解得F2=m-mg (1分)

所以ΔF=F1-F2=2mg+m(1分)

滑块从Q点到P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3R=m-m(1分)

解得-=6gR为定值(1分)

代入v2的最小值,

解得ΔF min=9mg (1分)

答案:(1)R (2)R (3)9mg

12.(20分)(2017·中山模拟)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0匀速运动,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P 和小物块Q由通过滑轮组的轻绳连接,轻绳足够长且不可伸长。某时刻物块P从传送带左端以速度2v0冲上传送带,P与定滑轮间的绳子水平,已知物块P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滑轮的质量与摩擦。求:

导学号42722623

(1)运动过程中小物块P、Q的加速度大小之比。

(2)物块P从刚冲上传送带到运动到传送带右方最远处的过程中,P、Q系统机械能的改变量。

(3)若传送带以不同的速度v(0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四点:

(1)物块P和物块Q的位移大小关系。

(2)判断物块P达到与传送带共速时的受力情况,确定物块的运动情况。

(3)由功能关系求解机械能的改变量。

(4)写出物块P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的表达式以及Q=F f x相对,求出产生的最小热量。

【解析】(1)设P的位移、加速度大小分别为x1、a1,Q的位移、加速度大小分别为x2、a2,则:

x1=a1t2(1分)

x2=a2t2(1分)

又有:x1=2x2(1分)

解得:a1∶a2=2∶1 (1分)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P:μmg+F T=ma1(1分)

对Q:mg-2F T=ma2(1分)

解得:F T=0.35mg

a1=0.6g (1分)

P先减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设位移为x1,则:

x1==(1分)

共速后,由于F f=μmg

a′2=a′1(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P:F T-μmg=ma1′(1分)

对Q:mg-2F T=ma2′(1分)

解得:a1′=0.2g (1分)

设减速到0位移为x2,则:

x2==(1分)

PQ系统机械能的改变量等于摩擦力对P做的功,则:

ΔE=-μmgx1+μmgx2=0 (1分)

(3)第一阶段P相对皮带向右运动,相对位移:

x′1=-v·(1分)

第二阶段相对皮带向左运动,相对位移:

x′2=v·-(1分)

由功能关系得摩擦产生的热量:

Q=μmg(x1′+ x2′) (1分)

解得:Q=m(v2-vv0+) (1分)

当v=v0时摩擦热最小(1分)

Q min=m(1分)

答案:(1)2∶1 (2)0

(3)当v=v0时摩擦热最小,最小值为m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吐血整理经典题)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下列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实验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重物质量的称量不准会造成较大误差 B .重物质量选用得大些,有利于减小误差 C .重物质量选用得较小些,有利于减小误差 D .纸带下落和打点不同步不会影响实验 2.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于电火花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的阻力,这样实验造成的结果是( ) A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明显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B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明显小于动能的增加量 C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D .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3.有4条用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打出的纸带A 、B 、C 、D ,其中一条是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打出的。为找出该纸带,某同学在每条纸带上取了点迹清晰的、连续的4个点,用刻度尺测出相邻两个点间距离依次为s 1、s 2、s 3。请你根据下列s 1、s 2、s 3的测量结果确定该纸带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791 m/s 2) ( ) A .61.0 mm 65.8 mm 70.7 mm B .41.2 mm 45.1 mm 53. 0mm C .49.6 mm 53.5 mm 57.3 mm D .60.5 mm 61.0 mm 60.6 mm

4.如图是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有关尺寸在图中已注明.我们选中n 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举一些计算n 点速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n 点是第n 个点,则v n =gnT B .n 点是第n 个点,则v n =g (n -1)T C .v n =s n +s n +1 2T D .v n =h n +1-h n -1 2T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9.80 m/s 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 kg 。 (1)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应该用天平称出重物的质量 B .可选用点迹清晰,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 mm 的纸带来处理数据 C .操作时应先松开纸带再通电 D .打点计时器应接在电压为4~6 V 的交流电源上 (2)实验中甲、乙、丙三学生分别用同一装置得到三条点迹清晰的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18 cm 、0.19 cm 、0.25 cm ,则可肯定________同学在操作上有错误,错误是________。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 、B 、C 到第一个点O 间的距离分别为15.55 cm 、19.20 cm 和23.23 cm 。则当打点计时器打点B 时重物的瞬时速度v =________ m/s ;重物由O 到B 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了________J ,动能增加了________J(保留3位有效数字), 6.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图(甲)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选取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7.10 能量守恒定律和能源 教案设计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教学目标】 1.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源和能量耗散。 2.通过对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 3.用能量的观点分析问题应该深入学生的心中,因为这是最本质的分析方法。 4.感知我们周围能源的耗散,树立节能意识。 5.学生在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之后拓展到能量守恒是不难接受的,特别是学生通过对自然界的认识、生物课的学习、化学课的学习,都学到了很多种类的能量,在这节课中把这些能量间的关系综合起来是有很大意义的。 【教学重点】 1.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1.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 2.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教学思路】 通过阅读让学生体会自然界中能量的确良转化与守恒关系,鼓励学生得出问题,理解能量品质、能量耗散等概念。新课程更多地与社会实际相联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本节“思考与讨论”对能源问题做了讨论,这是一个质疑的范例。它引导我们考虑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从物理学的角度研究宏观过程的方向性,在现阶段只需用一些简单的实例,让学生初步地体会一下就可以了。例如:摩擦力做功的过程,要损耗机械能而生热,产生的热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功。在其他的宏观过程中也是如此,例如:两种气体放到一个容器内,总会均匀地混合到一起,但不会再自发地分离开来。通过实例说明。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但能量的品质却降低了,可被人直接利用的能在逐渐减少,这是能量耗散现象。所以,能量虽然守恒,但我们还要节约能源。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准备】 玻璃容器、沙子、小铁球、水、小木块。

高三物理《能量守恒定律》公式总结

高三物理《能量守恒定律》公式总结 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 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S:油膜表面积2} 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 5.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Q:物体吸收的热量,ΔU:增加的内能,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0〕} 6.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4〕} 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 注: 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

度越高越剧烈;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 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 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温度升高,内能增大ΔU>0;吸收热量,Q>0 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 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 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见第二册P41〕/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见第二册P47〕/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见第二册P47〕。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一)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知道定律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二)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的基础上正确区分内力和外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会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 动量的概念和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动量的变化和动量守恒的条件.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的探究使我们看到,不论哪一种形式的碰撞,碰撞前后mυ的矢量和保持不变,因此mυ很可能具有特别的物理意义。 (二)进行新课 1.动量(momentum)及其变化 (1)动量的定义: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称为(物体的)动量。记为p=mv. 单位:kg·m/s 读作“千克米每秒”。 理解要点: ①状态量:动量包含了“参与运动的物质”与“运动速度”两方面的信息,反映了由这两方面共同决定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具有瞬时性。 师:大家知道,速度也是个状态量,但它是个运动学概念,只反映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而运动,归根结底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了物质便没有运动.显然地,动量包含了“参与运动的物质”和“运动速度”两方面的信息,更能从本质上揭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一个动力学概念. ②矢量性:动量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 师:综上所述:我们用动量来描述运动物体所能产生的机械效果强弱以及这个效果发生

的方向,动量的大小等于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动量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 (2)动量的变化量: 定义:若运动物体在某一过程的始、末动量分别为p和p′,则称:△p= p′-p为物体在该过程中的动量变化。 强调指出:动量变化△p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相同。 一维情况下:Δp=mΔυ= mυ2- mΔυ1矢量差 【例1(投影)】 一个质量是0.1kg的钢球,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一个坚硬的障碍物后被弹回,沿着同一直线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有没有变化?变化了多少? 【学生讨论,自己完成。老师重点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分析物理情景,规范答题过程,详细过程见教材,解答略】 2.系统内力和外力 【学生阅读讨论,什么是系统?什么是内力和外力?】 (1)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系统。 (2)内力:系统内物体相互间的作用力 (3)外力:外物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 〖教师对上述概念给予足够的解释,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加强理解〗 分析上节课两球碰撞得出的结论的条件: 两球碰撞时除了它们相互间的作用力(系统的内力)外,还受到各自的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使它们彼此平衡。气垫导轨与两滑块间的摩擦可以不计,所以说m1和m2系统不受外力,或说它们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3.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omentum) (1)内容: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守恒定律。 公式:m1υ1+ m2υ2= m1υ1′+ m2υ2′ (2)注意点: ①研究对象:几个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如:碰撞)。 ②矢量性:以上表达式是矢量表达式,列式前应先规定正方向; ③同一性(即所用速度都是相对同一参考系、同一时刻而言的) ④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受合外力为0。要正确区分内力和外力;当F内>>F外时,系统动量可视为守恒; 思考与讨论: 如图所示,子弹打进与固定于墙壁的弹簧相连的木块, 此系统从子弹开始入射木块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高考物理动量守恒定律试题经典

高考物理动量守恒定律试题经典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守恒定律 1.如图,一质量为M 的物块静止在桌面边缘,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一质量为m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 0射入物块后,以水平速度v 0/2 射出.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此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此后物块落地点离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 【答案】(1)2 0138m E mv M ???=- ??? (2)02mv h s M g =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1)设子弹穿过物块后物块的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得 mv 0=m +MV ① 解得 ② 系统的机械能损失为 ΔE = ③ 由②③式得 ΔE = ④ (2)设物块下落到地面所需时间为t ,落地点距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为s ,则 ⑤ s=Vt ⑥ 由②⑤⑥得 S = ⑦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点评:本题采用程序法按时间顺序进行分析处理,是动量守恒定律与平抛运动简单的综合,比较容易. 2.如图所示,一条带有圆轨道的长轨道水平固定,圆轨道竖直,底端分别与两侧的直轨道相切,半径R =0.5m ,物块A 以v 0=6m/s 的速度滑入圆轨道,滑过最高点Q ,再沿圆轨道滑出后,与直轨道上P 处静止的物块B 碰撞,碰后粘在一起运动,P 点左侧轨道光滑,右侧轨道呈粗糙段、光滑段交替排列,每段长度都为L =0.1m ,物块与各粗糙段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1,A 、B 的质量均为m =1kg(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A 、B 视为质点,碰撞时间极短). (1)求A 滑过Q 点时的速度大小v 和受到的弹力大小F ; (2)若碰后AB 最终停止在第k 个粗糙段上,求k 的数值; (3)求碰后AB 滑至第n 个(n <k )光滑段上的速度v n 与n 的关系式. 【答案】(1)5m/s v =, F =22 N (2) k =45 (3)90.2m/s ()n v n n k =-< 【解析】 ⑴物块A 从开始运动到运动至Q 点的过程中,受重力和轨道的弹力作用,但弹力始终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2mgR =- 解得:v = =4m/s 在Q 点,不妨假设轨道对物块A 的弹力F 方向竖直向下,根据向心力公式有:mg +F = 解得:F = -mg =22N ,为正值,说明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同。 ⑵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物块A 与物块B 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v 0,设碰后A 、B 瞬间一起运动的速度为v 0′,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 0=2mv 0′ 解得:v 0′= =3m/s 设物块A 与物块B 整体在粗糙段上滑行的总路程为s ,根据动能定理有:-2μmgs =0- 解得:s = =4.5m 所以物块A 与物块B 整体在粗糙段上滑行的总路程为每段粗糙直轨道长度的 =45倍,即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设计

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三维五环教学模式)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黑龙江双鸭山市田家炳中学 张娇月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2、掌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 3、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处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体验验证过程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验证,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亲身实践,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 2、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如何设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2、实验数据误差分析及如何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 【自主学习】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是。 2、能否设计一个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过程? 3、推导出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本实验中的具体表达式。 4、如何求出A点的瞬时速度v A? 5、如何确定重物下落的高度? 6、怎样分析得到的实验数据? 【合作研学】

1、 实验的设计思想?实验中需要哪些器材? 2、 本实验实验步骤有哪些? 3、 实验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4、 哪些环节会对实验数据产生影响?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1、推导出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本实验中的具体表达式。 在图1中,质量为m 的物体从O 点自由下落,以地作零重力势能面,下落 过程中任意两点A 和B 的机械能分别为: E A =A A mgh mv +221, E B =B B mgh mv +22 1 如果忽略空气阻力,物体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守 恒,于是有 E A =E B ,即 A A mgh mv +221= B B mgh mv +22 1 上式亦可写成B A A B mgh mgh mv mv -=-222121 该式左边表示物体由A 到B 过程中动能的增加,右 边表示物体由A 到B 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等式 说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动能的增加。为了方便,可以直接从开始下 落的O 点至任意一点(如图1中A 点)来进行研究,这时应有: mgh mv A =22 1----本实验要验证的表达式,式中h 是物体从O 点下落至A 点的高度,v A 是物体在A 点的瞬时速 度。 2、如何求出A 点的瞬时速度v A ? 根据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 间t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时间中间时刻 的瞬时速度可求出A 点的瞬时速度v A 。 图2是竖直纸带由下而上实际打点后 的情况。从O 点开始依次取点1,2, 3,……图中s 1,s 2,s 3,……分别为0~ 2点,1~3点,2~4点…… 各段间的 1 2 3 4 s 1 s 2 s 3 h 2 h 3 h 4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一、功 1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条件:. 力和力的方向上位移的乘积 3公式:W=F S cos θ W ——某力功,单位为焦耳(J ) F ——某力(要为恒力) ,单位为牛顿(N ) S ——物体运动的位移,一般为对地位移,单位为米(m ) θ——力与位移的夹角 4功是标量,但它有正功、负功。 某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可说成“物体克服某力做功”。 当)2 ,0[πθ∈时,即力与位移成锐角,功为正;动力做功; 当2π θ=时,即力与位移垂直功为零,力不做功; 当],2 (ππ θ∈时,即力与位移成钝角,功为负,阻力做功; 5 功是一个过程所对应的量,因此功是过程量。 6功仅与F 、S 、θ有关,与物体所受的其它外力、速度、加速度无关。 7几个力对一个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即W 总=W1+W2+…+Wn 或W 总= F 合Scos θ 8 合外力的功的求法: 方法1:先求出合外力,再利用W=Flcos α求出合外力的功。 方法2:先求出各个分力的功,合外力的功等于物体所受各力功的代数和。

1概念:功跟完成功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力(或物体)做功的快慢。 2公式:t W P =(平均功率) θυc o s F P =(平均功率或瞬时功率) 3单位:瓦特W 4分类: 额定功率:指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最大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指发动机实际输出的功率即发动机产生牵引力的功率,P 实≤P 额。 5分析汽车沿水平面行驶时各物理量的变化,采用的基本公式是P=Fv 和F-f = ma 6 应用: (1)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时,由υF P =(P 为机车输出功率,F 为机车牵引力,υ为机车前进速度)机车速度不断增加则牵引力不断减小,当牵引力f F =时,速度不再增大达到最大值m ax υ,则f P /max =υ。 (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时,在匀加速阶段汽车牵引力F 恒定为f ma +,速度不断增加汽车输出功率υF P =随之增加,当额定P P =时,F 开始减小但仍大于f 因 此机车速度继续增大,直至f F =时,汽车便达到最大速度m ax υ,则f P /max =υ。 三、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公式:mgh E P = h ——物体具参考面的竖直高度

高三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

高三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 1、知识与技能:掌握运用动量守恒定律的一般步骤。 2、过程与方法:知道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应注意的问题,并知道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的优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碰撞、爆炸等物体相互作用的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一)引入新课 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分析动量守恒定律成立条件有哪些?(①F合=0(严格条件)②F内远大于F外(近似条件,③某方向上合力为0,在这个方向上成立。) (二)进行新课 1、动量守恒定律与牛顿运动定律 用牛顿定律自己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1)推导过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碰撞过程中1、2两球的加速度分别是: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1、F2等大反响,即 F1= - F2 所以: 碰撞时两球间的作用时间极短,用表示,则有: 代入并得 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2)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意义 从现代物理学的理论高度来认识,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普适原理之一。(另一个最基本的普适原理就是能量守恒定律。)从科学实践的角度来看,迄今为止,人们尚未发现动量守恒定律有任何例外。相反,每当在实验中观察到似乎是违反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时,物理学家们就会提出新的假设来补救,最后总是以有新的发现而胜利告终。例如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衰变放出电子时,按动量守恒,反冲核应该沿电子的反方向运动。但云室照片显示,两者径迹不在一条直线上。为解释这一反常现象,1930年泡利提出了中微子假说。由于中微子既不带电又几乎无质量,在实验中极难测量,直到1956年

人们才首次证明了中微子的存在。(2000年高考综合题23 ②就是根据这一历史事实设计的)。又如人们发现,两个运动着的带电粒子在电磁相互作用下动量似乎也是不守恒的。这时物理学家把动量的概念推广到了电磁场,把电磁场的动量也考虑进去,总动量就又守恒了。 2、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 (1)分析题意,明确研究对象 在分析相互作用的物体总动量是否守恒时,通常把这些被研究的物体总称为系统.对于比较复杂的物理过程,要采用程序法对全过程进行分段分析,要明确在哪些阶段中,哪些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从而确定所研究的系统是由哪些物体组成的。 (2)要对各阶段所选系统内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弄清哪些是系统内部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力,哪些是系统外物体对系统内物体作用的外力。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条件,判断能否应用动量守恒。 (3)明确所研究的相互作用过程,确定过程的始、末状态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一、功 1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 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功是能 量转化的量度。 2条件:. 力和力的方向上位移的乘积 3公式:W=F S cos θ W ——某力功,单位为焦耳(J ) F ——某力(要为恒力) ,单位为牛顿(N ) S ——物体运动的位移,一般为对地位移,单位为米(m ) θ——力与位移的夹角 4功是标量,但它有正功、负功。 某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可说成“物体克服某力做功”。 当)2 ,0[πθ∈时,即力与位移成锐角,功为正;动力做功; 当2π θ=时,即力与位移垂直功为零,力不做功; 当],2 (ππ θ∈时,即力与位移成钝角,功为负,阻力做功; 5功是一个过程所对应的量,因此功是过程量。 6功仅与F 、S 、θ有关,与物体所受的其它外力、速度、加速度无关。 7几个力对一个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即W 总=W 1+W 2+…+Wn 或W 总= F 合Scos θ 8 合外力的功的求法: 方法1:先求出合外力,再利用W =Fl cos α求出合外力的功。

方法2:先求出各个分力的功,合外力的功等于物体所受各力功的代数和。 二、功率 1概念:功跟完成功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力(或物体)做功的快慢。 2公式:t W P =(平均功率) θυcos F P =(平均功率或瞬时功率) 3单位:瓦特W 4分类: 额定功率:指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最大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指发动机实际输出的功率即发动机产生牵引力的功率,P 实≤P 额。 5分析汽车沿水平面行驶时各物理量的变化,采用的基本公式是P =Fv 和F-f = ma 6 应用: (1)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时,由υF P =(P 为机车输出功率,F 为机车牵引力,υ为机车前进速度)机车速度不断增加则牵引力不断减小,当牵引力f F =时,速度不再增大达到最大值m ax υ,则f P /max =υ。 (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时,在匀加速阶段汽车牵引力F 恒定为f ma +,速度不断增加汽车输出功率υF P =随之增加,当额定P P =时,F 开始减小但仍大于f 因 此机车速度继续增大,直至f F =时,汽车便达到最大速度m ax υ,则f P /max =υ。 三、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公式:mgh E P =

高考物理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高考物理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守恒定律 1.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 上表面为一段圆弧的大滑块放在水平面上,圆弧面的最底端刚好与水平面相切于水平面上的B 点,B 点左侧水平面粗糙、右侧水平面光滑,质量为m=0.5kg 的小物块放在水平而上的A 点,现给小物块一个向右的水平初速度v 0=4m/s ,小物块刚好能滑到圆弧面上最高点C 点,已知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53°,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L=1m ,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重力加速度为g=10m/s 2.求: (1)圆弧所对圆的半径R ; (2)若AB 间水平面光滑,将大滑块固定,小物块仍以v 0=4m/s 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则小物块从C 点抛出后,经多长时间落地? 【答案】(1)1m (2)4282 25 t s = 【解析】 【分析】 根据动能定理得小物块在B 点时的速度大小;物块从B 点滑到圆弧面上最高点C 点的过程,小物块与大滑块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和系统机械能守恒求出圆弧所对圆的半径;,根据机械能守恒求出物块冲上圆弧面的速度,物块从C 抛出后,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求落地时间; 【详解】 解:(1)设小物块在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1v ,根据动能定理得:22011122 mgL mv mv μ= - 设小物块在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v ,物块从B 点滑到圆弧面上最高点C 点的过程,小物块与大滑块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则有:12()mv m M v =+ 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有:22 01211()(cos53)22 mv m M v mg R R =++- 联立解得:1R m = (2)若整个水平面光滑,物块以0v 的速度冲上圆弧面,根据机械能守恒有: 22 00311(cos53)22 mv mv mg R R =+- 解得:322/v m s = 物块从C 抛出后,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38 sin 532/5 y v v m s =?= 这时离体面的高度为:cos530.4h R R m =-?=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运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2、把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体验验证过程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验证,体会学习的欢乐,激发学习的爱好;通过亲身实践,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独标准”的科学观。培养学生的观看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把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 ★教学难点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误差分析及如何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亲自动手实验,并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工具 重物、电磁打点计时器以及纸带,复写纸片,低压电源及两根导线,铁架台和铁夹,刻度尺,小夹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备 教师活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本节实验。下发预习提纲,重点复习下面的三个咨询题: 1、推导出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本实验中的具体表达式。 在图1中,质量为m 的物体从O 点自由下落,以地作零重力势能面,下落 过程中任意两点A 和B 的机械能分不为: E A =A A mgh mv +221, E B =B B mgh mv +22 1 假如忽略空气阻力,物体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守 恒,因此有 E A =E B ,即 A A mgh mv +221= B B mgh mv +22 1 上式亦可写成B A A B mgh mgh mv mv -=-222121 该式左边表示物体由A 到B 过程中动能的增加,右 边表示物体由A 到B 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等式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重难点解析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重难点解析 第七章 课文目录 1.追寻守恒量 2.功 3.功率 4.重力势能 5.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7.动能和动能定理 8.机械能守恒定律 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重点】 1、理解动能、势能的含义。 2、理解功的概念及正负功的意义。 3、理解功率的概念及物理意义;功率的两个计算式; 4、正确计算物体或物体系的重力势能,用重力势能的变化求重力的功。 5、探究弹性势能公式的过程和所用方法。 6、学习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物理方法,并会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 7、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8、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 械能是否守恒。 9、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难点】 1、在动能和势能转化的过程中体会能量守恒。 2、利用功的定义式解决有关问题。 3、理解功率与力、速度的关系,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计算。 4、灵活运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5、推导拉伸弹簧时,用微分思想和积分思想求解拉力所做功的表达式。
6、图像法寻求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7、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8、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9、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一、追寻守恒量 1.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根据势能的概念可知: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叫势能.故重力势能的 大小与物体的位置的高低有关.物体的位置越高,重力势能越大,位置越低,重力势能越小. 不同的物体,其重力势能的大小还与物体质量(或重力)有关. 2.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精选文档

高三物理能量守恒定律详尽讲义

高三物理能量守恒定律详尽讲义 考纲解读1.知道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掌握重力的功、弹力的功、合力的功与对应的能量转化关系.2.知道自然界中的能量转化,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并能用来分析有关问题. 1.[功能关系的理解]用恒力F向上拉一物体,使其由地面处开始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若该过程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F做的功和阻力做的功之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B.重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 C.力F做的功和阻力做的功之和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 D.力F、重力、阻力三者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 答案 C 2.[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理解]如图1所示,美国空军X-37B无人航天飞机于2010年4月首飞,在X-37B由较低轨道飞到较高轨道的过程中() 图1 A.X-37B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X-37B的机械能 B.X-37B的机械能要减少 C.自然界中的总能量要变大 D.如果X-37B在较高轨道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则在此轨道上其机械能不变 答案AD 解析在X-37B由较低轨道飞到较高轨道的过程中,必须启动助推器,对X-37B做正功,X-37B的机械能增大,A对,B错.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C错.X-37B在确定轨道上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其动能和重力势能都不会发生变化,所以机械能不变,D对. 3.[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如图2所示,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B、C在水平线上,其距离d=0.5 m.盆边缘的高度为h=0.3 m.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并让其由静止下滑.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 下来,则停下的位置到B的距离为() 图2 A.0.5 m B.0.25 m C.0.1 m D.0 答案 D 解析由mgh=μmgx,得x=3 m,而x d= 3 m 0.5 m=6,即3个来回后,小物块 恰停在B点,选项D正确. 一、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 1.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ΔE减=ΔE增.

高三物理选修35动量守恒定律知识梳理

动量守恒定律 一、 考情分析 考试大纲 考纲解读 1. 动 量 守 恒 定 律 Ⅱ 2.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Ⅰ 1.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是本章重点、 高考热点,动量、动量的变化量两个 概念常穿插在规律中考查. 2.在高考题中动量守恒定律常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结合,解决碰撞、打击、反冲、滑块摩擦等问题,还要重视动量守恒与圆周运动、核反应的结合. 二、考点知识梳理 (一)、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作用前的总动量与作用后的总动量相等.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牛顿第三定律和动量定理推导动量守恒定律: 如图14-2-1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匀速运动的球,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 1和m 2,速度分别是v 1和v 2,而且v 1>v 2。则它们的总动量(动量的矢量和)P =p 1+p 2=m 1v 1+m 2v 2。经过一定时间m 1追上m 2,并与之发生 碰撞,设碰后二者的速度分别为,1v 和,2v ,此时它们的动量的矢量和,即总动量'22'11'2'1'v m v m p p p +=+= 下面从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出发讨论p 和p′有什么关系。 设碰撞过程中两球相互作用力分别是F 1和F 2,力的作用时间是t 。 根据动量定理,m 1球受到的冲量是F 1t =m 1v′1-m 1v 1;m 2球受到的冲量是F 2t =m 2v′2-m 2v 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 1和F 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 1t =-F 2t 。 则有: m 1v′1-m 1v 1=-(m 2v′2-m 2v 2) 整理后可得: 14-2-1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实验题: 本大题共20小题, 第1小题为2分; 从第2小题到第4小题每题3分 小计9分; 第5小题为4分; 从第6小题到第7小题每题5分小计10分; 从第8小题到第11小题每题6分 小计24分; 第12小题为7分; 从第13小题到第14小题每题8分 小计16分; 从第15小题到第17小题每题9分 小计27分; 第18小题为10分; 第19小题为12分; 第20小题为14分; 共计135分。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是 [ ] A.重物的质量 B.重力加速度 C.重物下落的高度 D.与下落高度对应的重物的瞬时速度 2、使用下图所示装置作“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除了图中已画出的器材以外,下面所列各项器材哪些是必须的? [ ] A.低压交流电源 B.低压直流电源 C.天平和砝码 D.刻度尺 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先释放重物,后接通电源 B.用秒表测量重物下落的时间 C.打完一条纸带后,立即切断电源 D.每打完一条纸带,活动复写纸位置 4、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如下哪些措施是必要的 [ ] A.打出几条纸带,从中选出打下的第1、2两点间距离接近2mm的纸带备用 B.重锤的质量应尽可能大些

C.实验中必须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D.实验中必须先从纸带上求出重力加速度g,用以计算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5、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实验原理是:重物自由落下,其动能增量等于势能减少量,即 (1)实验时,要从几条打点纸带中,选第1、2点的距离接近 _________mm的一条纸带进行测量,以保证是在开始打点的瞬间释放的纸带。 (2)除打点计时器以外,实验的测量工具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要用到的器材和测量仪器有 ________. A.打点计时器 B.低压交流电源 C.秒表 D.重锤E.铁架台和复夹 F.纸带 G.刻度尺 H.天平 7、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要验证的是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它动能的增加,以下步骤仅是实验中的一部分,在这些步骤中多余的或错误的有 [ ] A.用天平称出重锤的质量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到铁架台上,并用导线把它和低压交流电源连接起来 C.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到重锤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把重锤提升到一定高度 D.接通电源,释放纸带 E.用秒表测出重锤下落的时间 8、“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是研究自由下落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即重力势能的________等于动能的________.实验时,将纸带固定在重物上,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先用手提着________,使重物静止在________打点计时器的地方,然后接通________,松开纸带,让重物________,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9、在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所用电源 为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 ①下列二条打点纸带应选用(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不从起点0开始验证,而从点2和点4之间进行验证,则应该测量的物理量为_______验证的方程为(用测量值表示)_______________.

高中物理考试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

选修3-3 第3讲 一、选择题 1.有关“温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反映了每个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C.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温度较高的物体,每个分子的动能一定比温度较低的物体分子的动能大 [答案] B [解析]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但不能反映每个分子的运动情况,所以A、D错误,由ΔU=Q+W可知C错,故选项B正确. 2.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这是因为( ) A.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B.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C.机械能不能全部转变为内能 D.内能不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同时不引起其他变化 [答案] D [解析] 第二类永动机的设想虽然符合能量守恒定律,但是违背了能量转化中有些过程是不可逆的规律,所以不可能制成,选项D正确. 3.(2010·重庆)给旱区送水的消防车停于水平地面.在缓慢放水过程中,若车胎不漏气,胎内气体温度不变,不计分子间势能,则胎内气体( ) A.从外界吸热B.对外界做负功 C.分子平均动能减小D.内能增加 [答案] A [解析] 该题考查了热力学定律,由于车胎内温度保持不变,故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内能不变,放水过程中体积增大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胎内气体吸热.A选项正确. 4.如图所示,两相同的容器装同体积的水和水银,A、B两球完全 相同,分别浸没在水和水银的同一深度,A、B两球用同一种特殊的材料 制成,当温度稍升高时,球的体积会明显变大.如果开始时水和水银的 温度相同,且两液体同时缓慢地升高同一值,两球膨胀后,体积相等, 则( ) A.A球吸收的热量较多 B.B球吸收的热量较多

高考物理复习:动量守恒定律

高考物理复习:动量守恒定律 1.A 、B 两物体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沿一直线相向而行,A 质量为5kg ,速度大小为10m/s ,B 质量为2kg ,速度大小为5m/s ,它们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____kgm/s ;两者碰撞后,A 沿原方向运动,速度大小为4m/s ,则B 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m/s 。 答案: 40; 10, 解析:总动量m /s kg 405210521?=?-?=-=v M v M p B A ; 碰撞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21 21v M v M v M v M B A B A '+'=-,代入数据可得: v B =10m/s 2.2011年上海卷 22A.光滑水平面上两小球a 、b 用不可伸长的松弛细绳相连。开始时a 球静止,b 球以一定速度运动直至绳被拉紧,然后两球一起运动,在此过程中两球的总动量 (填“守恒”或“不守恒”);机械能 (填“守恒”或“不守恒”)。 答案:守恒,不守恒。 解析: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两球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外力和为零,故系统的总动量守恒。由于绳子在瞬间绷紧,系统的动能将有一部分转化为热量,故机械能不守恒。 3. 质量为M 的物块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 0射入物块后,以水平速度2v 0/3射出。则物块的速度为 ,此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 。 答案: 03mv M , ()M mv m M 1852 - 解析:由动量守恒定律,m v 0=m ·2v 0/3+Mv ,解得v =0 3mv M .由能量守恒定律,此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E = 12m v 02-12m ·(2v 0/3)2+12Mv 2=518 m v 02 -118M m 2 v 02。 4.两小孩在冰面上乘坐“碰碰车”相向运动。A 车总质量为50kg ,以2m/s 的速度向右运动;B 车总质量为70kg ,以3m/s 的速度向左运动。碰撞后,A 以1.5m/s 的速度向左运动,则B 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方向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 答案:0.5;左 解析: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B B A A B B A A v m v m v m v m '+'-=-,解得v'B = -0.5m/s 所以B 的速度大小为0.5m/s ,方向向左。 5.将质量为1.00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B .5.7×102 kg ?m/s C . 6.0×102 kg ?m/s D .6.3×102 kg ?m/s 【答案】A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动量及动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 动量及动量守恒定律 一、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碰撞 两个物体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相互作用,这种情况称为碰撞。由于作用时间极短,一般都满足内力远大于外力,所以可以认为系统的动量守恒。碰撞又分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三种。 仔细分析一下碰撞的全过程:设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1的物体A 以速度v 1向质量为m 2的静止物体B 运动,B 的左端连有轻弹簧。在Ⅰ位置A 、B 刚好接触,弹簧开始被压缩,A 开始减速,B 开始加速;到Ⅱ位置A 、B 速度刚好相等(设为v ),弹簧被压缩到最短;再往后A 、B 开始远离,弹簧 开始恢复原长,到Ⅲ位置弹簧刚好为原长,A 、B 分开,这时A 、B 的速度分别为21v v ''和。全过程系统动量一定是守恒的;而机械能是否守恒就要看弹簧的弹性如何了。 ⑴弹簧是完全弹性的。Ⅰ→Ⅱ系统动能减少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Ⅱ状态系统动能最小而弹性势能最大;Ⅱ→Ⅲ弹性势能减少全部转化为动能;因此Ⅰ、Ⅲ状态系统动能相等。这种碰撞叫做弹 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可以证明A 、B 的最终速度分别为:12 11 2 12 12112,v m m m v v m m m m v +='+-='。 ⑵弹簧不是完全弹性的。Ⅰ→Ⅱ系统动能减少,一部分转化为弹性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Ⅱ状态系统动能仍和⑴相同,弹性势能仍最大,但比⑴小;Ⅱ→Ⅲ弹性势能减少,部分转化为动能, 部分转化为内能;因为全过程系统动能有损失(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这种碰撞叫非弹性碰撞。 ⑶弹簧完全没有弹性。Ⅰ→Ⅱ系统动能减少全部转化为内能,Ⅱ状态系统动能仍和⑴相同,但没有弹性势能;由于没有弹性,A 、B 不再分开,而是共同运动,不再有Ⅱ→Ⅲ过程。这种碰撞叫完全非弹性碰撞。可以证明,A 、B 最终的共同速度为12 11 21v m m m v v += '='。在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能损失最大,为:()() 2121212 2121122121m m v m m v m m v m E k +='+-=?。 例1. 质量为M 的楔形物块上有圆弧轨道,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小球以速度v 1向物块运动。不计一切摩擦,圆弧小于90°且足够长。求小球能上升到的最大高度H /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