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急性冠脉综合征处理

急性冠脉综合征处理

急性冠脉综合征处理
急性冠脉综合征处理

ACS/MI

【入院常规医嘱】

1.长期非药品

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糖尿病饮食(建议半流质饮食);

测血压qh;留陪客一人;心电监护(不计价);中心吸氧(不计价);

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病危

2.临时药品

盐酸吗啡3mg iv 胸痛未缓解;

拜阿司匹林0.3g+波立维300mg咀嚼吞服(双抗负荷后复查EKG);

立普妥60-80mg;

低分子量肝素钙5000iu ih(急诊PCI不用,PCI时使用肝素);

NS45ml+鲁南欣康25mg iv 8ml/h(→5ml/hr)泵入根据血压调整速度(SBP>180mmHg速度可稍快达10ml/hr,140/90mmHg速度调至5ml/hr,避免SBP<90mmHg);低血压、心动过缓、右心室心梗可疑者不宜使用。

NS100ml+泮托拉唑80mg ivgtt;

10%GS500ml+RI 10iu+10%KCl 15ml+MgSO4 20ml ivgtt 极化液

3.长期药品

拜阿司匹林0.1g qd;波立维&泰嘉75mg qd;雷贝拉唑20mg qd;

立普妥&阿乐20-40mg qn;鲁南欣康20mg bid 7-16;

酒石酸美托洛尔6.25mg bid 7-16(根据HR调剂量,下壁MI注意);

低分子量肝素钙5000iu ih bid 9-21;

曲美他嗪片20mg tid(自带);

活血化瘀ivgtt qd;

NS100ml+左卡尼汀10-15ml ivgtt qd

4.检验申请

1)当天急查:血常规、电解质、心肌酶谱+肾功四项+血糖、凝血、(+淀粉酶)

动态监测心肌酶谱(包括血清心肌标记物)

2)次日:肝肾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包括TnI)、BNP、甲功+肿瘤、感染性疾病四项(乙肝、丙肝、HIV、梅毒)、尿常规、便常规+隐血

5.检查申请

1)心电图:EKG+床旁EKG加收;Hoter+心率变异性分析;

AMI完成18导联EKG检查;动态观察EKG变化

2)彩超:心彩+LVEF;颈部血管彩超;肝胆胰脾;泌尿系+肾动脉彩超

3)摄片&CT:胸片、胸部CT;头颅CT

【急诊PCI】

胸痛12hr内,24hr内ST段持续抬高;

知情同意:手术风险较大、心功能预后较好;

【溶栓治疗】

1.适应症:①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0.2mV,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而ST 段压低不宜溶栓;②发病12hr内,若12-24hr患者仍有严重胸痛,并且ST段抬高导联有R 波者,可以考虑溶栓;③发病超过12hr症状好转不宜溶栓。

2.禁忌症:①既往脑出血或半年内缺血性卒中(包括TIA);②颅内肿瘤;③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180/110mmHg);④活动性出血或出血素质;⑤主动脉夹层可以。

3.处方:尿激酶10W iu×10-15支

NS100ml+尿激酶100W-150W iu 30min内静脉滴注完毕前数分钟慢滴,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AMI频发室早、短阵室速】

方案一:NS20ml+利多卡因注射液30ml(5ml:0.1g 6支)iv 1mg/1min泵入

方案二:5%GS 20ml+盐酸胺碘酮针0.15g iv 缓慢静脉注射→5%GS 24ml+盐酸胺碘酮针0.3g iv 3ml/hr开始泵入→胺碘酮片(可达龙)0.2g bid(7-16)×7d

→可达龙0.2g qd×7d →可达龙0.2g 隔天1次

【下壁AMI、右心室AMI合并低血压、III°A VB】

右心室AMI大多和下壁心肌梗死同时出现,也可单独出现。尤其是V4R ST段≥0.1mV高度提示右心室,易出现低血压,但很少心源性休克。

1.升压:补液要快(注意预防性补钾);

NS250ml+多巴胺80mg ivgtt & NS45ml+多巴胺60mg iv 10ml/hr 泵入

2.窦性过缓:①阿托品0.5-1mg iv,效果不明显10min重复,老年人易排尿困难、便秘、口干等;②NS500ml+异丙肾上腺素1mg ivgtt慢滴,可增加心肌氧需要量和心律失常的危险,慎用;③临时起搏器

【CAG/PCI术前术后】

1.二甲双胍停用48hr;

2.术前必查:凝血;肾功;感染性四项(乙肝、丙肝、梅毒、HIV);胸片&CT;心彩

肌酐>200umol/L不做CAG,100-200umol/L可考虑

3.术前医嘱:拟明日行CAG检查;复方泛影葡胺注射剂15.2g 皮试;阿司匹林300mg+波立维300mg +雷贝拉唑20mg 20:00

4.术前讨论、手术同意书

5.术后医嘱:CAG/PCI术后护理常规;NS500ml ivgtt 1ml/min,嘱多饮水排造影剂

6.次日复查肾功,LMWH皮下注射5天。

【CAG/PCI术后胸痛气喘】

考虑冠脉主干置入支架闭塞小分支所致

1.复查心电图,与之前心电图对比;继续电子监护;吸氧。

2.硝酸异山梨酯5mg 口含;

3.NS45ml+鲁南欣康25mg 8ml/hr泵入;

4.次日复查心肌酶、肾功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 近期,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等发布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以缩短ACS 患者从首次医疗接触到治疗的时间,规范并更新国内ACS 的诊疗流程。 全文发表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上,现整理如下,一起来看看指南中的重要内容吧。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涵盖了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其中NSTEMI 与UA 合称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 ACS 的诊治规范流程 ACS 患者的诊治需要多学科包括院前急救、急诊科、心内科、心外科、检验科和影像学科的合作。胸痛患者及(或)目击者呼叫院前急救体系、或是胸痛患者首诊于急诊科,皆应在首次医疗接触(FMC)后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施以下措施,作出初始诊断并给予相应治疗(图1)。 图1 为ACS 诊治流程 若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危急情况,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或血流动力学支持。常规处理包括心电监护、吸氧、开放静脉通道,查验血生化、心脏功能标记物(BNP 或NT-proBNP)、D-二聚体及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ACS 的诊断 心肌肌钙蛋白I/T(cTn I/T)是用于AMI 诊断的特异度高、敏感度好的生物学标志物,高敏感方法检测的cTn I/T 称为高敏肌钙蛋白(hs-cTn)。推荐首选hs-cTn 检测,如果结果未见增高(阴性),应间隔1~2 h 再次采血检测,并与首次结果比较,若结果增高超过30%,应考虑急性心肌损伤的诊断。 若初始两次检测结果仍不能明确诊断而临床提示ACS 可能,则在3~6 h 后重复检查。在AMI 早期cTn(hs-cTn)升高阶段,CK-MB 对于判断再梗死有益。STEMI 患者的心电图有特殊诊断价值。 a. 至少两个相邻导联J 点后新出现ST 段弓背向上抬高[V2-V3 导联≥0.25 mV(<40 岁男性)、≥0.2 mV(≥40 岁男性)或≥0.15 mV(女性),其他相邻胸导或肢体导联≥0.1 mV]伴或不伴病理性Q波、R波减低;

急性冠脉综合征处理

ACS/MI 【入院常规医嘱】 1.长期非药品 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糖尿病饮食(建议半流质饮食); 测血压qh;留陪客一人;心电监护(不计价);中心吸氧(不计价); 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病危 2.临时药品 盐酸吗啡3mg iv 胸痛未缓解; 拜阿司匹林0.3g+波立维300mg咀嚼吞服(双抗负荷后复查EKG); 立普妥60-80mg; 低分子量肝素钙5000iu ih(急诊PCI不用,PCI时使用肝素); NS45ml+鲁南欣康25mg iv 8ml/h(→5ml/hr)泵入根据血压调整速度(SBP>180mmHg速度可稍快达10ml/hr,140/90mmHg速度调至5ml/hr,避免SBP<90mmHg);低血压、心动过缓、右心室心梗可疑者不宜使用。 NS100ml+泮托拉唑80mg ivgtt; 10%GS500ml+RI 10iu+10%KCl 15ml+MgSO4 20ml ivgtt 极化液 3.长期药品 拜阿司匹林0.1g qd;波立维&泰嘉75mg qd;雷贝拉唑20mg qd; 立普妥&阿乐20-40mg qn;鲁南欣康20mg bid 7-16; 酒石酸美托洛尔6.25mg bid 7-16(根据HR调剂量,下壁MI注意); 低分子量肝素钙5000iu ih bid 9-21; 曲美他嗪片20mg tid(自带); 活血化瘀ivgtt qd; NS100ml+左卡尼汀10-15ml ivgtt qd 4.检验申请 1)当天急查:血常规、电解质、心肌酶谱+肾功四项+血糖、凝血、(+淀粉酶) 动态监测心肌酶谱(包括血清心肌标记物) 2)次日:肝肾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包括TnI)、BNP、甲功+肿瘤、感染性疾病四项(乙肝、丙肝、HIV、梅毒)、尿常规、便常规+隐血 5.检查申请 1)心电图:EKG+床旁EKG加收;Hoter+心率变异性分析; AMI完成18导联EKG检查;动态观察EKG变化 2)彩超:心彩+LVEF;颈部血管彩超;肝胆胰脾;泌尿系+肾动脉彩超 3)摄片&CT:胸片、胸部CT;头颅CT 【急诊PCI】 胸痛12hr内,24hr内ST段持续抬高; 知情同意:手术风险较大、心功能预后较好; 【溶栓治疗】 1.适应症:①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0.2mV,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而ST 段压低不宜溶栓;②发病12hr内,若12-24hr患者仍有严重胸痛,并且ST段抬高导联有R 波者,可以考虑溶栓;③发病超过12hr症状好转不宜溶栓。

急性冠脉综合征汇总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其中AMI又分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血小板的激活在ACS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治疗策略 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抗栓治疗策略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破裂(rupture)或糜烂(erosion),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 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是包括不稳定心绞痛,非Q波心肌梗死和Q波心肌梗死的一系 列临床病征。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患者的临床症状各异,其冠状动脉却具有 非常相似的病理生理改变,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继而破裂导 致血栓形成。因此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栓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非ST段抬高型ACS中更是如此。抗栓治疗可分为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血酶治疗。 分类 急性冠脉综合征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其中非ST 段抬高型又分为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梗,而ST段抬高型主要是指急性心肌 梗死。两者在病生理上的差异可能在于:非ST段抬高型病生理基础为血栓不完全堵 塞动脉或微栓塞,而ST段抬高型则为血栓完全阻塞动脉血管。虽然两者病生理过程 相似,但两者在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上有着较大区别。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梗。2002年 ACC/AHA推出了新的UA/NSTEMI治疗指南其中关于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的建议如下: I类 1.应当迅速开始抗血小板治疗。首选阿司匹林 (Level of Evidence: A) 2.阿司匹林过敏或胃肠道疾患不能耐受的患者,应当使用氯吡格雷 (Level of Evidence: A) 3.在不准备做早期介入治疗的住院患者,入院时除了使用阿司匹林外,还应 尽可能使用氯吡格雷,用药时间为1 (Level of Evidence: A)-9个月 (Level of Evidence: B) 4.在准备做介入的住院患者,应当使用使用氯吡格雷1个月以上 (Level of Evidence: A),如果没有出血的高危因素,则可使用9个月 (Level of Evidence: B) 5.在准备做择期CABG并且正在使用使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应当停药5-7天(Level of Evidence: B)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 2016-06-16 17:42 来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作者: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 引用文本: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4):397-404. DOI:10. 3760/cma. j. issn. 1671-0282. 2016. 04. 002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 本共识全文免费下载,请点此进入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涵盖了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其中NSTEMI 与UA 合称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 ACS 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增加,《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显示,全国有心肌梗死患者250 万;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2013 年农村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死率为66.62/10 万,城市地区为51.45/10 万。 目前,绝大多数ACS 患者首诊于急诊科,为进一步缩短ACS 患者从首次医疗接触到治疗的时间、规范并及时更新国内ACS 的诊疗流程、使其简便易行、且与国际学术进展接轨,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邀请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中华电子音像出版社,参考《2015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管理指南》和2015 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等主要学术文件共同制定本快速诊疗指南。ACS 的诊治规范流程 ACS 患者的诊治需要多学科包括院前急救、急诊科、心内科、心外科、检验科和影像学科的合作。胸痛患者及(或)目击者呼叫院前急救体系、或是胸痛患者首诊于急诊科,皆应在首次医疗接触(FMC)后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施以下措施,作出初始诊断并给予相应治疗(图1)。

ACS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 ACS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常见于老年、男性及绝经后女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腹型肥胖及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患者。ACS患者常常表现为发作性胸痛、胸闷等症状,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如及时采取恰当的治疗方式,则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并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 分类 由于不同类型的ACS的治疗策略存在一定差异,根据患者发病时的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可将ACS分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其中,根据心肌损伤血清生物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或心脏肌钙蛋白(Cardiactroponin,cTn)]测定结果,NSTE-ACS 又包括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见图1)。 病因 绝大多数AC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结果。 极少数ACS由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所致(如动脉炎、外伤、夹层、血栓栓塞、先天异常、滥用可卡因,或心脏介入治疗并发症)。 当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时,即可发生心绞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造成一支或多支血管管腔狭窄和心肌血供不足,一旦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20~30分钟以上,即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 危险因素 1.主要的危险因素 (1)年龄、性别本病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近年来,临床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与男性相比,女性发病率较低,但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 (2)血脂异常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或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增高,相应的载脂蛋白B(ApoB)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减低,载脂蛋白A(ApoA)降低都被

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指南解读

医脉通2013-08-07 分享 侯爱洁 近年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疗指南更新很快,为方便大家掌握指南的要点,在锦州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基层心血管病大会上,辽宁省人民医院的侯爱洁教授对最新ACS诊治指南进行了解读。详细内容如下: 1、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指南 近几年,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指南更新较快,2007年ACCF 和AHA联合发布了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病人的管理指南,2011年对该指南进行了全面修订,2012年再次修订了该指南。 2011年,ESC发布了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防指南。 2012年5月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也发布了中国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与治疗指南。 1)新指南强调早期NST-ACS的风险评估 低危险分层个体化评估,NST-ACS是连续的过程,随着干预手段的介入,其缺血/出血的风险不断变化。新指南推荐应用缺血积分系统(TIMI评分和GRACE)。

炎症因子(hs-CRP)、神经体液激活因素(BNP、NT-proBNP)等对早期风险评估的价值有待确定。 2)NST-ACS的治疗 改善心肌缺血 除有禁忌证外,常规应用β受体阻滞剂;ACEI/ARB通过RAS系统发挥显著的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硝酸酯类远期疗效尚缺乏随机双盲试验证据;CCB目前缺乏改善长期预后的证据。 抗栓治疗 入院后尽早开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于出血风险低或CABG可能性小的患者,也可以给予普拉格雷60mg;出血风险小,可以考虑上游静脉给予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磺达肝葵钠因其高选择性的抑制Xa因子,抑制凝血酶的产生,从而发挥其优异的抗凝作用,因此,20112011ESC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防指南推荐磺达肝葵钠作为NST-ACS的首选用药(Ⅰ类推荐,B级证据)。 对于行PCI治疗的患者,术后抗血小板治疗至少维持12个月,不主张常规基于血小板功能测定,增加氯吡格雷维持量,少数患者考虑行血小板功能测定或CYP2c19功能丧失变异的基因测定,以评估血小板抑制剂反应。 对于行CABG或非选择手术的患者,可继续服用ASA,术前停用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5天或普拉格雷7天,术前4h停用替罗非班。 血运重建

急性冠脉综合征地诊断与治疗进展试题与答案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进展(1) 1、()年,美国 AHA/ACC/SCAI 三大协会对 STEMI 指南进行更新。 A、 2014 B、2015 C 、2016 2、()年 ACC/AHA 冠心病双抗疗程指南的更新。 A、2014 B、 2015 C、2016 3、心梗后心肌出现凝固性坏死的时间为() A、20 ~30分钟 B、1~ 12 小时 C、1~2 周 D、 6~8 周 4、急性冠脉综合征不包括以下哪个病症() A、稳定型心绞痛 B、不稳定型心绞痛 C、非 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D 、 ST 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5、()年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丰收之年,各类疾病机 制和相 关预后研究均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临床新数据必将改变临床实践。 A、2012-2014 B、 2013-2015 C、 2013-2014 4、急性心梗病人出现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和血沉增快,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 A、感染 B、坏死物质吸收 C、疼痛刺激 D 、血栓形成 1、PRAMI 研究结果公布在()欧洲心脏病学年会上。 A、2012 B、 2013 C、2014 4、()的 STEMI 患者具有多支血管病变,非罪犯血管的存在与不良预后明显相关。 A、20%-30% B、30%-40% C、30%-50% 4、关于心肌梗死的疼痛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部分病人位于上腹部,易被认为是急腹症 B、部分病入可放射至下颌、颈部、背部上方 C、疼痛部位和性质和心绞痛相同、程度较重,持续时间长 D、含用硝酸甘油迅速缓解 4、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的适应证不包括()。 A、稳定型心绞痛 B 、急性心肌梗死C、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进展(2)

1.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急救护理常规

苏家屯区中心医院急诊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制定时间:2013年1月4日修改时间:2014年1月3日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急救护理常规 一、概念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导致心肌梗死。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梗、ST段抬高型心梗。 二、病情观察 1、疼痛 为最早出现而最突出的症状,大约70%的心肌梗死患者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似,在胸骨后、心前区,可波及剑突下或上腹部。不典型的疼痛部位还有右胸、下颌、颈部、牙齿等。疼痛性质是压榨性有窒息性。常伴有大汗及烦躁不安,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或者数天,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亦不能使疼痛缓解。 2、休克 主要是由于左心室受损后,心排血量骤降所致,常发生于心肌梗死的早期。患者表现面色苍白、焦虑不安、大汗淋漓、皮肤湿冷、尿少、脉搏细而快、血压下降,甚至昏厥。 3、心功能不全 发病时觉胸部压闷,窒息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肺部可闻及水泡音等,咯白色或者粉红色泡沫痰,出汗,发绀。 4、心律失常 经监护观察,在心肌梗死起病三天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达90%以上,且为急性期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以窦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心肌梗死时出现的室性早搏,如为频发、多源性、成对出现或R波落在T波上,则常为心室颤动的先兆。 5、胃肠症状 在发病早期,特别是在剧烈疼痛时,常发生恶心、呕吐。 三、急救护理

1、绝对卧床,保持病室安静,防止不良刺激。 2、立即平卧位,给予心电、血压、血氧监测,吸氧2-5L/min,利于氧气送到缺 血的心肌层,可减轻气短、疼痛症状。 3、缓解疼痛,剧烈疼痛可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和心排 血量增加,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根据医嘱及时使用止痛剂,常用哌替啶50-100mg肌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给药。 4、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硝酸酯类药物的治疗,一般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 40mg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需密切观察血压和心率以调节输液速度。 5、控制心率失常、休克及心力衰竭等病发症。室性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一旦发现立即给予利多卡因50-100mg静脉推注,之后以1-3/min静滴维持。 6、心肌再灌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与冠脉内血栓形成有关,因此尽早溶解血 栓复冠状动脉灌注是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最重要的手段。 7、饮食护理,24h内禁食,24h后可给流食、半流食、软食。要少食多餐,进易 消化、产气少、高维生素、富含纤维、低脂肪、低胆酷醇的食物。 8、大小便的护理,避免大小便时用力,使心率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必要时给 予缓泻如番泻叶代茶饮,导尿,灌肠。 急诊科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急救护理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急救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救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6 年11月-2017年9月收治的34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快速评估高度危险因素,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开通绿色通道,尽早溶栓或介入治疗。结果31例患者抢救成功,3例患者死亡。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早期护理干预,快速评估高度危 险因素,正确、有效地配合抢救措施的实施,能够缓解和稳定患者的病情发展,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关键词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救;护理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或出现裂纹,继 而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完全阻塞或不完全阻塞。急性冠脉综合征,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VA)。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 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 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1]。因此,早期、及时、正确、有效地救治与 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病人生存质量的关键。现将我院急诊科201 6 年11 月-201 7 年9月抢救3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急诊科2016 年11 月-2017 年9月收治34例急性 冠脉综合征34例患者,男性21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74.2 3 ±2.37)岁。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12例,急性心肌梗死22例,胸痛均≥30min。口服硝酸甘油后不缓解、既往有急性心肌梗死进行PTCA 3例,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明确冠心病16例,成功抢救患者31例,死亡3例。 2护理 2 . 1早期干预对策接诊护士重点询问主要临床症状,尽量在5min内给病人完成心电图检查。用最短时间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注意观 察患者有无休克、心衰、心律紊乱,若患者出冷汗、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在 排除疾病影响的因素下,应安慰病人,使之镇静。一旦医生明确了ACS的诊断,第一时间启动生命绿色通道,联合心内科、介入科、 CCU、检验科等,确保绿 色通道畅通无阻,使抢救、检查和术前准备所用时间减少到最少[2]。 2 . 2快速评估高度危险因素ACS病人急诊入院,如果能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 采取相应的急救处理,可减少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死亡率发生[3]。迅 速地评估和判断患者是否有高度危险性因素非常重要,特别是对非创伤性胸痛 老年患者进行快速评价应高度警惕,如老年人主诉反射性牙痛、胃痛、无胸痛 的呼吸困难,有精神状态异常等,同时患者伴有冠心病史,高血压、高血脂、 糖尿病的老年病人切不可忽视。 2 . 3舒适体位接诊护士立即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安静平卧或坐卧,不要再走动,告知家属不要慌乱搬动病人,就地抢救。如出现心跳呼吸停止,立即就地心肺复苏,待病人病情平稳后方可搬动, 争取最短时间内送入急诊介入室。 2 . 4建立静脉通路左上肢或者左下肢 建立静脉通路,均留置Y形静脉套管针(以备抢救和急诊介入手术)。 2 . 5 术前准备对急诊PCI的病人,迅速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备好急救药品和除颤器,争分夺秒配合医生采用溶栓或支架置入,尽快重建血运通路,同时告知病 人及其家属PCI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让病人排空膀胱,必要时留置尿管。当患者胸疼剧烈时,立即遵医嘱皮下注射吗啡2~5 mg或肌肉注射杜冷丁50~100 mg。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 SpO2的变化。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室颤等,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2 . 6溶栓的护理溶栓治疗是急性

急性冠脉综合症的现场急救流程

急性冠脉综合症的现场急救流程 【概述】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所导致的,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在内的一组临床综合症。不稳定性心绞痛有别于稳定性心绞痛。后者胸痛出现后,逐渐加重,随后3-5分钟内逐渐消失,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类药物可以缓解;前者的胸痛发作持续时间>5分钟,胸痛的部位,性质与稳定性心绞痛相似,但具有以下不同的特点: 1.原为稳定性心绞痛,在1个月内疼痛发作频率增加,程度增加,时限延长,诱发因素变化,硝酸类药物作用减弱。 2.1个月之内新发生的心绞痛,并因较轻的负荷所诱发。 3.休息状态下发作心绞痛或轻微活动即可诱发,发作时ST段抬高的变异型心绞痛也属此列。ACS中,急性心肌梗塞是常见的严重病变;心源性猝死则是最危急的状态。ACS的发病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临床表现及危险性差异很大、早期识别、危险分层、并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尤为重要。 【现场病情评估】 1、利用上述基本概念区分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心绞痛。 2、关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胸痛特点: (1)性质和部位“胸痛的部位多在心前区、胸骨后、颈部、左肩背部、左臂内侧、下颌骨、亦可为上腹部。疼痛的性质为压榨性、撕裂样、堵塞感、恐怖感、频死感,以及无法忍受的、终生难忘的闷痛。 (2)诱发因素:常为激动、劳累、饱餐。 (3)持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如持续时间延长提示病情可能严重。 (4)伴随症状:ACS同时可伴有发热、心动过速、胸闷、大汗、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烦躁、焦虑不安、头晕、晕厥、抽搐、心律失常、低血压、休克及心力衰竭等多种症状。 3、早期的心电图检查(ST段改变及T波变化等)对ACS的诊断、分型及判断预后是非常重要的,应尽早安排进行。 【现场急救流程】 1.休息:让患者休息,保持环境安静,解除焦虑,必要时可使用镇静剂。 2.吸氧:对有呼吸困难和发绀者,立即予以吸氧。 3.建立静脉通道:保持给药途径通畅。 4.对发生心脏骤停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系列抢救。 5.解除疼痛选择下列药物尽快解除疼痛。 (1)哌替啶50-100mg肌注或吗啡5-10mg皮下注射。 (2)疼痛较轻者可选用可待因或罂粟碱0.03-0.06mg肌注或口服。 (3)或再试用硝酸甘油0.3mg或硝酸异梨酯5-10mg舌下含化或静脉点滴。要注意心率增快和血压降低。 6、抗血小板治疗:对确诊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立即口服阿司匹林75-325mg,若患者对阿司匹林过敏伙不耐受,则可用氯吡格雷75mg治疗。 【注意事项】 对ACS的院前急救要有预见性,借助早期的心电图等可采取相应的措施: 1.对于ST段抬高型ACS应及早实施血运重建,应坚持及早、充分、持久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的原则,进行溶栓及介入治疗(PCI),故应减少急救过程中的时间延误,尽快将患者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2019)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201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 烂继发新鲜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ACS的发病率在我 国依然呈逐年增加的态势,而且绝大多数ACS患者首诊于急诊科。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急诊 学专家委员会以及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急救分会组织相关 专家对2016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进行修订,形成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2019)》。 1、ACS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作出初始诊断并进行最初的不良风险评估。(ⅠA) 心电图 患者就诊或首次医疗接触(FMC)后10min内行标准12导联甚或18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动态记录,有条件者行多功能心电监护。(ⅠC) 生物标志物 检测cTn或hs-cTn作为诊断AMI的生物标记物。(ⅠA) 如不能检测cTn,可以CK-MB质量检测作为替代。(ⅠC) 有条件者可行床旁快速检测(POCT方法) 。(ⅠC)

动态检测cTn(hs-cTn)和(或)CK-MB,直至明确临床诊断,后视病情减少检测频率。(ⅠB) 同时查验BNP或NT-proBNP、D-二聚体及凝血、肾功能等有助于临床诊断和评价病情。(ⅠC) 影像学等检查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运动与功能,同时具有确诊或鉴别诊断意义。(ⅠA)如果患者无反复胸痛、心电图结果正常、cTn(hs-cTn)水平正常,但仍疑似ACS,建议行无创负荷试验以诱发缺血发作,视结果再进一步考虑是否行有创检查。(ⅠC) 如果cTn(hs-cTn)和(或)心电图结果正常,但仍怀疑ACS,建议行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DCT)冠脉造影检查。(Ⅱa A) 2、ACS患者的风险评估 高龄、心力衰竭、房颤等心律失常、前壁梗死、收缩压降低、肌酐增高等多个因素独立增加STEMI患者死亡风险。(ⅠA)。 使用GRACE评分和(或)TIMI积分评估NSTE-ACS缺血风险和预后。(ⅠA)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ACS患者,应用CRUSADE评分预测严重出血风险。(ⅠA) 3、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 所有无阿司匹林禁忌证的患者均立即服用阿司匹林(负荷量300mg,继以75~100mg/d长期维持) 。(ⅠA)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2019)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2019 )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新鲜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ACS的发病率在我 国依然呈逐年增加的态势,而且绝大多数ACS患者首诊于急诊科。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急诊学专家委员会以及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急救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对2016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进行修订,形成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2019)》。 1、ACS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作出初始诊断并进行最 初的不良风险评估。(I A) 心电图 患者就诊或首次医疗接触(FMC )后10min内行标准12导联甚或18导联心电 图检查,并动态记录,有条件者行多功能心电监护。(I C) 生物标志物 检测cTn或hs-cTn作为诊断AMI的生物标记物。(I A) 如不能检测cTn,可以CK-MB质量检测作为替代。(I C) 有条件者可行床旁快速检测(POCT方法)。(1 C)

动态检测cTn(hs-cTn)和(或)CK-MB,直至明确临床诊断,后视病情减少检测频 率。(I B) 同时查验BNP或NT-proBNP 、D-二聚体及凝血、肾功能等有助于临床诊断和评 价病情。(I C) 影像学等检查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运动与功能,同时具有确诊或鉴别诊断意义。(I A)如果患者无反复胸痛、心电图结果正常、cTn(hs-cTn)水平正常,但仍疑似ACS , 建议行无创负荷试验以诱发缺血发作,视结果再进一步考虑是否行有创检查。(I C) 如果cTn(hs-cTn)和(或)心电图结果正常,但仍怀疑ACS,建议行多排螺旋计算机 断层扫描(MDCT)冠脉造影检查。(口 a A ) 2、ACS患者的风险评估 高龄、心力衰竭、房颤等心律失常、前壁梗死、收缩压降低、肌酐增高等多个因 素独立增加STEM I患者死亡风险。(I A )。 使用GRACE评分和(或)TIMI积分评估NSTE-ACS缺血风险和预后。(I A )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ACS患者,应用CRUSADE评分预测严重出血风险。(I A ) 3、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 所有无阿司匹林禁忌证的患者均立即服用阿司匹林(负荷量300mg,继以75?100mg/d 长期维持)°(I A)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前二者合并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病史采集】 1.病人住院后24 小时内必须完成病历记录,门诊病人必须建立病历简要病情记载。 2.病历采集的内容应该包括症状的发生、发展、诱因、危险因素、有无合并症,治疗的经过和治疗反应。 【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1.入院后15分钟内必须完成体格检查,10分钟内进行18导联心电图检查,以评价缺血性变化,如果最初心电图不能诊断但患者仍有症状,以及ACS临床高度疑似,应进行系列心电图检查(如就诊最初1小时内间隔15~30分钟)以发现缺血性变化。 2.对症状符合ACS的所有患者,就诊时和症状发作后3-6小时应该获得系列心脏肌钙蛋白(T或I)检验结果,疑似ACS但系列肌钙蛋白检验值水平正常,症状发作后超过6小时应该再次进行肌钙蛋白检验。 3.超声心动图:AMI及严重心肌缺血时可见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同时有助于了解左心室功能,诊断室壁瘤和乳头肌功能失调等。 4.其它影像学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MRI等。 【诊断】 非ST段急性冠脉综合征

(1)胸痛时间更长,可达数10分钟,胸痛在休息时也可发生。 (2)体检可发现一过性的第三心音或第四心音,以及由于二尖瓣反流引起的一过性收缩期杂音。 (3)根据病史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典型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新发或一过性ST段压低≥0.1mV,或T波倒置≥0.2mV)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可以作出诊断。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诱发因素:促进斑块破裂出血及血栓形成的诱因包括:晨起6时至12时交感神经活动增加,机体应激反应性增强;在饱餐特别是进食多量脂肪后,血脂增高,血粘稠度增高;重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血压剧升或用力大便时,致左心室负荷明显加重;休克、脱水、出血、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失常、致心排血量骤降,冠状动脉灌注量锐减。 (2)先兆:半数以上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初发型心绞痛和恶化型心绞痛为最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性质较剧、持续较久、硝酸甘油疗效差、诱发因素不明显。疼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心动过速,或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血压大幅度波动等 (3)症状 1.疼痛最先出现的症状,疼痛强度轻重不一,多发生于清晨。少数患者无明显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在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多见。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部分患者疼痛放射

最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绍

简介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临床症状表现与急性心肌缺血相符的一种综合征,它包括心电图上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非ST抬高的心肌梗死(non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和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 其中,STEMI大多是由于冠状动脉的急性完全性阻塞所致,而NSTEMI/UA则是由于罪犯血管的严重但非完全性阻塞导致,NSEMI/UA的病理形成机制和临床表现类似,所区别是心肌缺血的程度不同,NSTEMI所导致的心肌缺血情况较重,血液中可检测到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即肌钙蛋白T(troponin T TnT)、肌钙蛋白I(troponin I TnI)或肌酸磷酸激酶-MB(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phosphokinase,CK-MB)。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这一概念的提出,其临床意义在于将冠心病的所有的急性临床类型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治疗的重点是尽快恢复和改善罪犯血管的有效血流灌注,挽救缺血和濒死的心肌,同时对ACS的始动因素-不稳定斑块进行干预,使其趋于稳定甚至消退,这是近代冠心病治疗对策的重大进展,其意义已为大量严密科学设计的随机临床试验(random clinical trials,RCT)所证实。 ACS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常见于老年、男性及绝经后女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腹型肥胖及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患者。ACS患者常常表现为发作性胸痛、胸闷等症状,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如及时采取恰当的治疗方式,则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并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 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抗栓治疗策略: 近20余年来大量随机临床试验资料表明,这种按照心电图上是否出现持续ST的抬高将ACS分为STEMI和NSTEMI/UA分类方法,简便迅速,且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以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为主的紧急冠状血运重建术是STEMI主要的治疗手段,而对于STEMI和NSTEMI/UA,首要的处理是进行危险度分层,然后选择相应强度的抗血小板和抗凝血酶治疗,然后根据病人的基础情况和治疗反应再次进行危险度分层,高危患者可进一步选择以PCI或CABG为主要手段的冠状血运重建术。 ACS中的UA包括以前一系列老的心绞痛称谓,如梗死前心绞痛(preinfarction angina),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acute coronary insufficiency),中间冠状动脉综合征(intermediate coronary syndrome),ACC/AHA定义UA应至少具有如下一条临床特点:1、静息时发生的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延长,20分种以上不能缓解。2、新发生的心绞痛,程度达加拿大心脏学会心绞痛分级至少III级。3、最近加重的心绞痛,程度至少增加I级,达加拿大心脏学会心绞痛分级至少III级。在临床上,根据UA的严重程度、临床环境和对治疗反应的不同,还常常使用Braunwald关于UA的分类,具体标准另见《UA和NSTEMI》一章。近年来,随着更为敏感和特异的的心肌标志检测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特别是TnI、TnT和CK-MB 亚类)以及它们在指导治疗和评价预后方面的特殊价值,对于无ST段抬高的ACS,ACC/AHA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