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傅道春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傅道春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傅道春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傅道春

【书名】教育学-情景与原理

【作者】傅道春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一章教师--认识教育

第一节教育是什么(教育的属性)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3、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二)、教育的定义:

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它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的活动方式和方法。教育影响又可分解为教育媒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方式和教育环境五种成份。

(二)、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教师的中介作用就在于充当联结教材与学生的中间环节来调节他们之间的关系,缩小他们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在矛盾中达到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材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

2、教育影响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

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总之:教师、教育影响和学生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教育影响、学生三者的互相对立、互为中介中运动和发展的。

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产生

教育是在劳动基础上,在人、社会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教育的产生离不开社会和人的形成。

(二)、教育的发展

远古教育(原始社会教育)--古代教育(农业时代社会的教育)--现代教育(包括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教育)

1、远古教育:具有原始性,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①非独立性

②贫乏性

③无阶级性

2、古代教育:特征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教育具有了自身的独立活动领域

②教育内容丰富充实起来

③教育具有了阶级性、系统性、狭隘性

④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教育的第一次分化,古代学校的出现,是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3、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现代教育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使用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后期)

第二阶段: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

第三阶段:以使用信息机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阶段(20世纪中叶--目前)

第二节教育应该干什么(教育的目的)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的追求

(一)社会广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

1、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

2、鲜明地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

3、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二)教育目的的结构

1、什么是教育目的:

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定。

2、教育目的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①、是对培养何种社会成员(角色)的规定,这是教育目的的核心部分。中学教育是普通教育,它要培养的是一般的社会主义公民。

②、是对教育对象形成何种素质结构的规定。中学教育是普通教育,主要是为提高人的一般素质打基础。

教育目的又有着明显的价值取向,具有比较重大影响的主要是两大派:个人本位论(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和社会本位论(教育的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的目的)。

马克思观点: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3、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普通中小学的教育目的包括: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五个组成部分。五个组成部分相对独立,缺一不可,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同组成统一的教育过程。

(三)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

1、教育目标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大致有以下层次:

第一层次:教育目的。是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目标、或称终极的教育目标。由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或以政策形式规定。其具有高度概括性、方向性、指导性,是制定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标的依据。

第二层次:教育目标。即某一级某一类学校培养目标,依据教育目的,结合各级各类学校性质、专业特点制定。它可分解为各种教育目标。

第三层次:课程目标。是依据教育目标而制定的各种教学、教育活动的课程标准,体现在课程计划、教学大纲以及德、智、体等各种教育大纲中。课程目标可以是一个学年的,也可以是一个学期的。

第四层次:单元目标。即一个教学单元或一项教育活动的教育目标。

上述第一、二层次教育目标是按学制规定,整个修业期满方能实现的目标,称为无期目标或理想目标,是制定具体目标的重要依据。第三层次目标是更加具体化的,可在短时期内实现的,我们称为中期目标为中程目标。第层次目标称其为近期目标。我们把具体到可观察、可测量、可直接操作的目标称作教育的行动目标。

2、教育目标的分类:一般分为三大类

①认知领域:包括有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定理、定律

②能力领域:包括一般的智能,各学科的特殊能力、思想品行能力(包括政治领悟和道德践行等主观条件)、审美能力、体育运动技能等

③情意领域:包括观点、信念、情趣、态度、价值观、适应性等等。

3、教育目标的实施问题:

各层级教育目标的制定从确立教育目的开始,按照: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育行动目标的顺序

而教育目标的实现所经历的顺序是:教育行动目标--课程目标--教育目标--教育目的。

第三节教育能够干什么(教育的功能)

一、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个体发展即个体的身心发展,教育对个体的发展的影响更多地在个体“心”的方面,个体“心”的发展反映出来的对教育的需求,主要为个性化和社会化两方面,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可分为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与个体个性化功能两方面。

(一)、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四种:

1、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的生物特点,是人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

2、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的一种活动,对人的发展,特别对年轻一代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包括自身的态度和所付出的精力。学生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

(二)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

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呈现如下特点:

1、顺序性:即由低级到市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阶段性:即在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3、不平衡性:指在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方面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

4、个别差异性:指的是学生个体间在发展速度、水平和个性心理倾向上的不同。

教育者必须研究和把握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教育必须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按照人的发展规律来进行,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①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②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③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④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三)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个体社会化反映着个体与社会的一种关系,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修改的过程。

1、政治社会化:就是个人逐渐学会被现有政治制度接受和采用的规范、态度和行为的过程。

2、道德社会化: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将道德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就是道德社会化。

人的道德性一般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关心别人,愿意帮助和保护别人,为别人着想。第二、对道德问题作出判断。第三、行动。

3、性别角色社会化:社会对不同性别的人有着不同的角色期待。人的行为方式和个性的似乎与性别角色标准有着密切的联系。将性别角色的标准内化的过程就是性别角色社会化。

(四)个体个性化的形成

自我是社会化过程或者社会性相互作用的一个副产品,这个副产品又将反过来影响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化和个性化都是在社会性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的。社会性相互作用有两大功能。

一是使个体社会化的功能,社会化功能保持每个个体作为受尊重的个体进入社会。通过社会化功能,个体与他人乃至社会建立和睦共利的关系。如果社会化历程频繁受挫,会导致个体与他人、与社会的冲突,导致行为偏离社会规范,起到犯罪。

二是个性化功能。个性化功能帮助人们理解自我的个性特质。通过个性化功能,个体建立起与客观相统一的自我意识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控制意识。个性化受失传常导致内心混乱、绝望意识的产生。

因此,社会化与个性化是贯穿人的一生的相辅相成的过程,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

二、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基本上可以用“制约”和“促进”四个字来概括。“制约”与“促进”表明了社会与教育两者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社会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并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保证条件;教育通过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才又反过来不断推动、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一)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一定地区,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结构的人的总体。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是指教育事业与社会中人的总体的关系。

1、教育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

2、教育与人口质量的关系

人口质量:是指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

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表现为间接和直接两个方面。教育除具有控制人口数量的社会功能外,同时也具有提高人口质量的功能:首先表现为对青年一代的培养。还表现在对成年人的教育上。

教育还具有调整社会人才构成与流动的功能。

社会人才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具有不同科学文化程度的人才之间的比例。第二、具有不同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人才之间的比例。

人才流动所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四点:①人才在不同技术特点的劳动部门之间的流动②人才在不同性质的劳动部门或工作种类间流动③人才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流动④人才在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

(二)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关系

1、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2)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物质生产的发展越来越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2、教育对社会物质生产的作用

(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和生产中所必须的各种人员“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

劳动能力的增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①提高对生产要求过程的理解程度和劳动技能技巧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②能合理操作、使用工具和机器,注意对工具机器的保养和维修,减少工具的损坏率。③能提高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能缩短学习新技术或掌握新工程所需的时间。④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⑤提高加强生产管理的愿望与能力。

(2)教育是加速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利因素。

(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

1、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总是与一定阶级的利益相关。政治是阶级利益的反映,所以政治对教育不但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而且,这种制约作用波及到教育的一切方面。

(1)政治通过一定的组织手段对教育实现控制。

(2)政治对教育作用的第二种手段是通过政府、政党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

(3)政治对教育作用的第三个手段是法律。

(4)政治对教育作用的另一个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直接对受教育运行时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政治立场、观点与态度,形成受教育者的公民意识和行为。教师对学生能产生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2、教育对政治的作用

(1)通过教育,宣传一定的政治政治观点、理论、方针、路线、千万舆论。

(2)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政治活动。

(3)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4)通过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四)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1、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文化对教育的作用可分为两个层次来看,一个层次是深入到学校教育活动内部的文化,即“亚文化”,另一层次是作为学校教育外部的文化以文化背景的方式对教育的影响。

文化的发展除了直接影响教育内容的质量与结构外,也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传递文化手段的发展渗透到学校内部后产生的更深层的影响是使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变化。

文化渗透到学校教育内部所产生的最深层的影响是对教育目的的影响。

学校教育外部的文化,是学校的文化背景,对学校教育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①社会文化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②社会文化发展促进学校与社会联系的加强

③人们的生活、习俗、民族特性等因素还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师生的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2、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首先表现为教育是文化延续和更新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是文化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2)教育的第二个作用是对文化的普及。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是一个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3)教育还具有交流、整合不同类型文化的作用。

(五)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剟又是探索真理性知识的认识活动,还是一种社会建制即某种共同的规范和独特的精神气质。

技术:是科学的就用化,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发展而形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科学与技术相辅相成,它们对教育的关系: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可能影响:

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最终促成教育的革新与发展。其次,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领教育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科学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三方面:①科学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②科学能够影响受教育运行时的数量和教育质量。③科学可以渗透到教育资料的所有环节中去,为教育资料的更新的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思想基础的技术条件。

(2)可能的影响转化为现实的影响。科学能否对教育发生影响,关系在于科学因素是否进入教育过程。主要有两种形式:①科学以理论形态进入教育领域,影响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教育能力,影响教育的内容。②科学以物质裸体和操作程序的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引起教育的物质资料的更新,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教育应用上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技术的成果。

3、新科技革命与教育

(1)能力比知识更重要:能力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方法教育比结论教育更重要。

(2)教学形式个别化。

(3)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加受到关注。

第四节教育实际干了什么--教育的效应

教育的正效应、负效应(以及零效应)

一般把符合预定目标的效应称为正效应,把偏离或背离预定目标的效应称为负效应。

社会主义教育效应的判定标准是社会的进步与个体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与个体发展的教育效应为正效应,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教育效应则为负效应。

一、应试教育的负效应

(一)片面追求升学率

导致的结果:

1、把基础教育制成升学教育、应考教育、驱使广大学生为争夺高学历而奋斗,脱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2、把精力焦躁在少数学生身上,放松或忽视了多数学生的培养,合他们成为教育的弃儿,推动发展的机会与前进的信心。

3、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置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于不顾,单纯抓智育。在智育上,又重知识教学,轻智力培养,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知识结构残缺,养成唯书、唯背的心理定势,缺乏求实求新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

4、把学生封闭在狭窄的生活空间里,个性受到严重压抑和损伤。

片面追求升学率是背离我国教育的目的和基础教育的性质的,也是违反人的成长规律的。

(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具体表现在:

1、不断加入习题量和使用各种辅导材料

2、不断增加课时,拉长授课时间。

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

(三)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

1、确定名次是考试的重要目的。

2、以考试为中心组织教学。

3、实施恶性补习

4、大量购置应付升学考试的参考书试题集和模拟试卷

5、面对升学有希望的学生教学

6、简化教学方法。

二、现代教育的功效

(一)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现代教育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管理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形式的总和。

其基本特征:

1、商品性

2、生产性

3、科学性

4、民主性

5、发展性

(二)传统教育的扬弃

传统教育并不完全过时、陈腐,不能一概否定,需要改革的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传统教育;对仍然适用、甚至是优秀的东西,则需要吸收、继承和发扬。

传统教育的优点:注重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育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倡班级授课制;注意观察、实验。

我国实际来看,传统教育的弊端:

1、培养目标上,只重传授知识,不重发展能力,按一个模式培养学生。

2、在教学内容上,陈旧凝固,只重纵向知识体系,忽视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运用。

3、在教学方法上,注入式、满堂灌,只研究教师如何“教”,不重视学生如何“学”。

4、在教学形式上,只是课堂一个渠道,单一化、模式化,忽视因材施教和课堂外渠道。

5、在师生关系上,重教师作用,忽视学生的主动性

6、在方法论上,传统教育是保守的、封闭的。

在这种传统教育指导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同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三)创造型人才培养

传统教育,侧重于传递和储存知识,不注重培养能力和发展创造力;现代教育,重视对创造力的研究,培养创造型人才。

1、什么是创造型人才的几种观点:

观点一:

创造力是一中综合性的能力,创造型人才一般应具有以下一种素质:

①敏锐的观察力,关于观察事物,从中发现问题

②丰富的想象力,关于针对问题提出新的设想

③科学的思维能力,关于分析复杂事物,处理各种矛盾

④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动用多方面知识来解决理论或实际的问题

⑤实践能力,并有不折不挠的坚强毅力。

观点二:

创造型人才需具备三方面素质:

①专而博

②有较强的创造思维能力

③对社会发展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追求真理,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创新意向,有独立的批判精神,有较强的耐挫折力和有合作精神等。

观点三:具有良好创造性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称为创造型人才。创造性心理素质包括智力、情绪、兴趣与动机、意志、性格等方面。

2、创造型人才的个性特征:

①创造型人才,感觉、知觉、感情都极敏锐,心扉开放,总想开拓自己的内心精神世界和对于外部世界的经验

②创造型人才,对非合理的事物、无秩序的东西是宽容的

③创造型人才,不屈于压力,不因循守旧,思考和行动有独立性,具有自信、讨嫌妥协、不介意他人的想法。

④创造型人才,内向,有的缺乏社交性

⑤创造型的人,好奇心强,敢于冒险,找现状的缺陷,不满于现状。

总之,教育应承担起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任务:传递文化,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

第二章教师--了解自己

第一节塑造自己--情感养成与智能储备

一、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

决定教师能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康的发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是教师的职业情感价格品质。一个好教师的职业情感人格品质的基本内核是“促进”,指的是教师对学生行为有所帮

助,包括提高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缓和焦虑,以及克服优柔寡断等等。这种促进的教育态度,可综合成四类:理解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的期待。

(一)理解学生

1、心胸豁达:心胸豁达所含的第一个品质是灵活性,第二个品质是体察性。

2、敏感性:敏感性是指一个人对他在人际关系即社交关系中出现的变化,能够及时作出情绪反应的能力。

3、移情作用:其心理学意义是在情绪或理智上都处于别人的地位。

4、客观性:人要保持客观,意指能够退后一步,并以一种中性、无强加的参照系来看待所发生的事件。客观性意指能够就事物本来的面目来看待它,而不受先入之见、偏见或预期的歪曲,它也完全适合于移情的一般范畴。

(二)与学生和谐相处

1、真诚:指开诚布公,不虚伪行事,不以个人的权威或职业地位作掩护。

2、非权势:不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应出于帮助的热情来追求想往的成效。

3、积极相待:若帮助者对他要帮助的人持积极、认可的态度,那么发展和变化最有可能发生。

4、交往技能:是教师用学生最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达思想意义的能力。

(三)积极的自我意识

教师如果具有了积极的自我意识,他就有信心,能明确地正视自己,他可能使已具有的教育技术得到积极的发挥。

教师对自己具有比较全面、实际和最接近真实的看法,有助于他的举动表现得敏感而有节制。

(四)教育的期待

原理: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会促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而对学生的消极期望,可能使学生自暴自弃,学习表现越来差。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及其影响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习潜力的推测,二是对品德发展的推测。

教育的不同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会表现在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上;

其次会表现在学生的各种行为与学习成绩上;

再次,表现在师生关系上。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影响,教师首先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要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对每个学生都有积极的期望;

第二、教师要不断地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不要由于自己的不公正而损害了学生的发展。

第三、教育要注意充分理解每一个学生。

二、教师智能结构

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表述的清晰度有着显著的相关。而这种表述的清晰度和流畅性又都是智能素质的反映。

(一)教师的知识结构

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

2、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

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二)教师的能力结构

1、教育预见能力:教育活动开始以前对教育对象的身心状况,教育内容的适合性,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可能性以及教育效果的估计能力。其核心是教育思维。

2、教育传导能力:教师将处理过的信息向学生输出,使其作用于学生身心的本领。其核心是语言能力。

3、教育过程控制的能力: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操纵教育活动的能力。教育活动控制包括三个方面:

①对学生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教育尤其是思想教育来实现

②对自已的控制:教师的自我控制关系到教育活动的成败或教育效果的好坏。包括对自身结构主体的控制和对自身的心境、情绪和情感的控制。

③对情境的控制:教师要具备组织协调的能力,组织学生集体、协调师生关系。

教师能力素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方面,是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保证;

另一方面,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因素。

此外,对于教师自身而言,教师能力还有自我提高的重要保证作用。

第二节进入教师角色--教师行为规范与模式

一、教师的“教员”角色

教师应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技巧和知识,用以帮助学生获得同样的知识。

二、教师的“领导者”角色

教师的“领导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水平。

领导角色的心理学解释:领导活动是一种行为的过程。领导概念的含义有三点:1、领导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形态。2、领导是一种施加心理影响的活动;3、领导是致力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领导者的具体行为有八点:1、领导者受社会委托,在一个集体中施加某种有权威性的影响。2、领导者不但指导和指挥着集体以及其中的成员,还帮助从这个集体决定目标并实施向实际任务的转化。3、领导者的个人作用对集体有有重大作用,并能创造一个起积极作用的组织和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4、领导者能激发动机,强调工作的效率和集体中成员的个人成长。5、领导者能对一群人天天在一起工作必然出现的问题做出适当的反应。6、领导者坚持明辨是非的一贯原则。7、领导者推进集体内的相互交流,调节冲突,解除混乱,保持集体的稳定、协调和统一。8、领导者有判断和预见能力,能精确地预计结果。亦有诊断集体及其组织问题并予以改进的能力。

教学的领导行为包括建立和保持一个内部的环境,用以激发学生潜能的释放,使每个学生有可能竭尽全力去完成达到规定的目标:1、教师的领导技巧。2、教师的领导品质。3、教师对权力的使用。

三、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

社会对教师的职业期待:突出了教师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了教师工作中学学生的精神塑造和智力的开发意义,肯定了教师在教书育人的系列工程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含有对教师实际教育能力的估计和评价。

原理:教师要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重要的是履行以下两项职责。

1、解决人的人生方向问题

2、对学生的思想灌输和改造

四、教师的“心理医生”角色

原理:课堂情绪气氛是学生成长中的一个心理环境,是集体心理气氛的表现,课堂上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气氛,教师负有很大的责任。教师还应是学生个体的心理医生。主要表现是:教师要提供一个能谅解和

宽容的气氛,帮助学生减轻焦虑或紧张,帮助学生获得心理需要,缎带学生以情感和心理方面的支持,教师在扮演多种角色时都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效应。教师担当学生心理顾问的角色与课堂教学又有密切的联系。

五、教师的“青少年的朋友”角色

原理:教师这个角色的主要表现就是对学生的喜爱、友好、宽容与理解,并积极地给予心理支持。这个角色的教育意义主要是强调教育中的情感因素。

教师作为朋友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私人朋友,而师生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一种制度化的支配和从属关系。是以公务情感为基础的朋友。

六、教师的“父母”角色

七、教师的“榜样”角色

实践证明,最有成效的教师是不断增长他所教学科和有关方面知识的人。学生最为钦佩、最愿效仿和追随的榜样是品学兼优的教师。

八、教师作为“被攻击的对象”的角色

九、教师的“研究者”角色

原理:教育研究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转化为教育效果的中介和桥梁。

十、学校管理者的角色

十一、教师的角色冲突

十二、中国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

1、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

2、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

3、自我修养先于他人教育

第三节适应特殊劳动--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的工作从社会劳动的形态上加以考察,其构成要素有:有目的的活动、劳动的对象和劳动手段

一、特殊的复杂性

1、教师劳动的对象是青少年,影响青少年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既受生物因素的影响,又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同时每个人本身还有主观能动性。从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殊的内心精神世界。教师怎样把国家的要求和社会的标准转化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这无疑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劳动。

再说教师的任务要既教书还要育人,同时教师的工作是一个运用智力的过程,是一种综合使用、消化、传递、发现科学知识、技能的复杂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二、强烈的示范性

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

教师的劳动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模仿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教师的示范作用只能是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而不是强加强加给学生的现成模式。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意识,而不能强求学生盲目顺从。

三、独特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这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境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也表现在对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上。还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

教育机智:就是一种对突发性教育情境作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四、显效的长期性

教师的劳动是为未来培养人才,而培养人,一是周期长,二是见效慢,甚至可以说是一辈子的事。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还表现在青少年学生某一具体的、局部的身心特点发展变化上,也是需要经历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

五、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这是由于学校虽然是专门的教育机构,但学校不可能控制所有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因而学校也就不可能把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完全集中在学校内部。就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会在空间上具有广延性,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其原因还在于在每一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劳动不能机械地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随意中断。

六、劳动量的隐含性

教师劳动的特点,决定了此职业不可避免地存在隐性劳动。这些隐性劳动的存在,使教师劳动具有更多的奉献性。

七、教师劳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教师的劳动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实践活动,它要求教师具有现场表演的技巧。从这一角度看。教师劳动带有艺术创造的特点。其艺术性,至少包含下列几种要素:①形象性的示范表演;②人格风范和环境气氛的熏染;③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撞击和融合;④“灵机一动”的临场创造性发挥。

八、劳动的协作性

教师劳动的成果是个体劳动和集体劳动相结合的产物。

第三章透视教育对象

第一节学生是怎样的人——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人

(一)是一个能动体

所谓活的能动体,首先,意味着他具有发展自身的动力机能。第二,作为一种实践对象,他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塑造和改造,而是能够意识到自己是被他人所塑造和改选的,从而有可能自觉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去,以一种与教师相重叠的目的活动,共同完成教育的过程。

(二)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

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各具其思想感情。因此,教师的心理上,不仅仅把学生作为一种认识对象,而且必然会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其他心理系统,而各种心理联系同时又必然是双向的。

学生是一个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又意味着他具有自身独立的人格,他有自己的需要、愿望和尊严,这一切都应当正当的满足和尊重,学生不同于其他的物可以听任摆布,屈从于人。

(三)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处于学习期间的学生虽然尚未进入创造价值的过程,但是通过教育却可以使他们对社会、对人类作出积极的贡献,甚至创造出伟大不朽的价值。在教育过程中应当珍视学生作为人的无与伦比的价值,不能任意损伤和残害他们。

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一)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

青少年、儿童不是成份的雏形,具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的特点。

(二)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

对于发展中的人来说,在青少年、儿童身上所展现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趋向于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并不是已经到达发展的顶峰和终极。

(三)学生具有获得成份教育关怀的需要

由于青少年、儿童各方面发展不够成熟,取得成人的教育和关怀都成为他们发展中的必然需要。

三、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教育工作作为一种培养人的专门活动,它所面对的人——学生,却是一个完整的人。总之,教育所要实现的是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的发展。由此可见,从教育学意义上看人必然是一个完整的人,全面的人。

四、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一)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以学习为其主要任务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特点。以学习为主,这是学生质的规定性。学生的主要职能是学习,这就决定了学生在社会结构中所占据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参加社会生活结构化了的方式。期望于学生这一角色的行为程序都是由此而产生的。

(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这是学生与从事学习活动的其他社会成员的区别之一。

(三)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它是由一定的教育制度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所规定了的。

五、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学生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对象,但这一对象与其它实践过程中的对象不同,他是一个有意识的人,他在教育过程中的一切行为,都要受到他自己意识的支配。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学生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教师的影响下形成的。但又要看到学生的主体意识一经形成,就具有其相对独立性,它以其自身固有的模式去同化外来的影响,从而产生出每个人自身特有的反应。还要看到,学生作为接受外部影响的复合体,他还有接受非教育影响的一面,这种影响与教育影响交杂在一起,构成了每个学生特定的意识结构,形成对教育影响作出反应的选择性和定向性。此外,教师的作用作为一种外部影响,是不会自动地主体化为学生的意识的,教育影响不能简单地授予、移植到学生身上,它必须以学生自身的活动作为中介。才能使外部影响纳入到学生主观世界中去。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不单纯是一个由外向内的传导过程,也是一个由内向外的主动过程,而前者要以后者为中介环节。总之,教育实践中客体的变化,虽然是在教师的干预下引起的,但是他们归根到底要通过客体自身的矛盾运动而实现,要为这种运动的固有规律所决定,教师无法超越脱离学生自身的活动而为所欲为。

原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教育的影响以客观的形式作用于受教者。受教者以其主动活动接受教育影响,他们不断地将客观形式的外部影响内化为主观形式的认识、情感、动机、态度等等。随着内部因素的变化和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他能逐步脱离教师的指导和影响,从事独立的学习和自我修养。这一过程的全部实现,也可以说是学校教育过程的完成。因此说“教是为了不教”。它也说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样,是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

六、学生的社会地位

(一)青少年是权利的主体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他们是也独立的社会个体,他们不仅享受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而且受到社会的特别保护。

(二)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

1、生存的权利

2、受教育的权利

3、受尊重的权利

4、安全的权力

第二节学生都有哪些不同——学生的多种特征

一、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初中阶段是指12-15岁左右的阶段,被称为学龄中期或少年期,也叫青春发育期。

(一)初中学生生理发展的特点

初中学生处于生理上的“激变期”,主要表现为成长发育迅速,体型剧变,身体机能迅速健全,性开始成熟。

(二)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由于初中生身体器官的发育和激变,生理机能逐步向成熟过渡,以及由小学升入初中后,新的学校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促使他们心理的各个方面也发生重大的变化。

初中学生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记忆力的发展是人生记忆“高峰”的前奏,如果教育有方,其记忆力会获得较大的发展。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前者仍起重要作用,而后者则逐步占主要地位,处在一个质变时期,这对初中学生心理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随着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兴趣的扩大和言语的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也加速发展,而且想象中的创造性成份逐渐增加。初中学生学习活动的复杂程度提高,难度增加,以及青春期生理上的剧变,情感的波动等变化,都要求他们要比小学时期做出更大的意志努力,去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增强意志的控制能力。

(三)针对初中生身心特点的教育

初中生正处在生理发育的激变期,发育快、不平衡,又远未达到完全成熟定型,可以说是正处在长身体的重要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教师对学生的体育和卫生保健教育特别重要。要防止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正常的体育锻炼,过重地增加学生学习负担。

针对学生进入性成熟的过渡期带来的特点,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生理知识和性的教育。

针对初中生渴望有独立性而又自控能力差的特点,教师应该协同家长创设有利于相互理解的教育环境和关系,应该用亲切关怀、启发引导代替限制。可以对学生进行艰苦朴素,选交良友的教育,也可以用积极、健康、有趣的活动代替学生无益的活动,但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不要过多地挑剔,更不能讽刺、打击。

初中学生的认识能力介于儿童和青年之间,而且其发展水平和教学活动是否得法,是否符合他们心理发展特征有密切关系。因此应该精心地选择教学方法,通过适当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针对他们表现出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的特点,教师应善于组织有利于培养集体荣誉感的竞赛活动,使学生这种荣誉感得到满意的发展和巩固;树立正确的道德认识和是非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注意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制力。

二、初中学生的气质、性格差异和教育

(一)气质差异和教育

首先,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在组织教育活动时使他们不断克服自己气质上的缺点,发展其优点。教师应根据学生气质上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使他们逐步认识和监控自己气质上的缺点,形成健康的人格。

其次,教师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特点占主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第三,教师就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有的职业需要具备某些气质特征,才能有助于活动顺利进行。

最后,教师本人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对于搞好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二)性格差异和教育

1、性格有好坏之分

其主要原因是:

(1)性格特征具有社会文化的价值。每一种文化都试图塑造它所崇尚的性格。

(2)性格特征具有道德评价意义。性格是与意志相联系的心理特征。个人在意志行动中所追求的目标总是具有道德意义的。

(3)性格特征与个人的潜能发挥、心身健康密切相关。

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当前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以及学生心身健康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需求,重视对学生优良性格的培养和不良性格的矫正。

2、不良性格是可以矫正的

3、良好性格是可以自我塑造的

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我修养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

通过自我修养来塑造自己良好性格的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崇高的追求是性格自我修养的航标。

第二、要不断地强化自我修养的决心。

第三、在困难中磨炼自己。

三、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问题

(一)身心失衡带来的困扰

在少年期,个体生理上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一方面,由于这些生理上的改变太快了,往往给青少年带来震动和不安。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教育期限延长,家庭、学校忽视生活教育,新一代的年轻人因缺少生活经历的磨炼而使心理成熟延后。生理成熟提前与心理成熟延后,造成了青年期的延长,从而导致现代青少年情绪困扰增多。

(二)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青少年处于特殊的具有过渡性质的年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父母一方面想给予子女更多的支配自己行为的权利,另一方面又要按自己的观念来维持家庭的秩序;青少年想得到更多的自我决定的权利,又不愿意独立承担更多的责任。

(三)同辈群体与父母价值观的冲突

当今社会变化迅速,新观念层出不穷,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失去连续性。父辈的生活方式不一定能被子女认同,一些年轻人在顺从同辈规范与取悦父母之间,体验到动机与价值观的冲突。

(四)自我探索中的迷惑

人进入青少年阶段就要开始自我探索,确立自身形象,选定生活目标。但青少年独立选择能力的增长有一个过程,在没有教师或父母提供辅导与“朋友式”帮助的情况下,一时可能限于迷惑。

(五)父母过高期望引起的压力

由于父母与学校的过高期望,青少年学生在繁重的课余学习与频繁的考试中,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愈是意识到学业成败、升学考试与个人前途关系重大,就愈是对自己前途命运缺乏把握感。

第三节学生是合作者——师生之间的关系

一、师生关系表现

(一)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

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是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关系。师生之间良好的工作关系表现为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协调一致,它对教育的效率能产生直接的影响。这种良好工作关系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直接受制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技能、思想品德和人格力量等。具有较高教育水平的教师,能够有效地控制整个教育过程,协调他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二)师生间的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不限于工作关系,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已开始为当代的教育理论所重视。人际关系首先不是由客观条件所决定的,它的目标是指向于满足人的交往需要。在某种情况下,人际关系在师生关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调节器,良好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表现为情感上的融洽。

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是密切联系的。师生之间如果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难于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三)师生间的组织关系

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的结构中各自占有不同的位置,履行不同的职责,这种不同的地位和职责,也即是从组织和制度上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应当成为我国师生关系的特征。

(四)师生间的心理关系

师生之间心理交往和关系贯穿与教育全过程,渗透于一切师生关系中。心理关系有认知方面的,也有情感等方面的。

1、师生之间的认知关系

一切心理关系都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师生之间的认识也要经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师生之间的感知和理解,还要受到社会心理学的规律的制约。因此,在师生的认识关系上,一方面要建立起一种移情性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教师要设身处地地以一种同情态度深入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情感因素和思想活动。但另一方面,由于在认识中有情感因素的渗入,当这种因素失去理智的控制时,容易导致对客观对象的歪曲反映和作出错误的解释。教师应善于处理在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和理智的关系,力求对学生作出客观、公允的认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防止在学生心目中造成消极、不良的印象。

在对于人的认识中,又经常要受到认识者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来认识对方。为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修养,用以奠定对学生认识的正确思想基础。在这同时,还要防止形成成见和偏见,导致消极师生关系的形成。

师生之间的认识又具有相互反馈的特点。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反之,也如此。

师生间积极肯定的认识,可以促进教育过程的进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2、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

(1)师生之间情感关系的功能。

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情感具有调节教师自身行为的功能。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还具有调节学生行为的功能。

同样,学生对教师的积极热情在教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学生与他所喜爱的教师相处,可以形成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良好心境,这种心境能够激发积极的认识、意志等活动,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

其次,学生对他所爱的教师,总会伴随着某种依赖感。这依赖感赋予教师的教导以一种魅力,它足以排队各种障碍,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产生出积极的反应。

(2)师生之间情感关系的特征。

第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特征。

教师对学生的感情,首先表现为它的社会性。这种感情应当出于对祖国下一代的关怀,是一种包含着深刻社会内容和社会意义的感情,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以某种社会目标为中介而建立起来的。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感情又具有普遍性的特征。教师应当热爱所有的学生,在他心中装有一切教育对象。

最后,教师的情感又表现为它的稳定性。由于有理智因素的控制,教师的情感不为偶然因素所左右(如教师一时的心境,学生的某种表现),它不是瞬息即变的冲动,而是始终如一的热爱。

在个别交往的层次止,教师对学生的感情一般要经历生疏——熟悉——亲近——热爱等不同发展阶段。

第二方面,学生对教师情感的特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对教师的感情具有不同的特征。

幼儿园和初入学的儿童对教师具有一种依恋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广博的知识,崇高的人格是他们产生对教师爱慕礼宾司的主要原因,也是构成他们对教师情感的主要内容。

学生对教师的感情,一般要经历接近——去除生疏感、惧怕感,与教师相处有一种安全感;亲近——感到与教师关系和睦,自己已经得到教师的肯定和承认,会主动地去亲近教师;共鸣——产生与教师情感上的共鸣,为教师的言行所感动,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信赖——能与教师倾心相交。

(五)师生间的非正式关系

师生之间非正式关系的形成,可以有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它对于学生的影响和控制可以起到正式关系所不能起的作用。它能成为一种有利的关系机制,消除在正式关系中由规章制度等所形成的外来压力的副作用,可以使师生之间发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交往,缩短由外来因素所形成的心理距离。它也可以改变在正式关系中较多使用的面积集体的沟通方式,缩短信息沟通流程与层次,实现与个别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往,增加双向沟通的渠道。因此,师生之间的非正式关系应当作为正式关系的补充与发展,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师生关系的改善

(一)我国目前中小学存在的师生关系类型

对立型、信赖型、自由放任型、民主型

(二)教师的人格态型

加拿大柏恩博士提出的人格结构PAC理论。

1、父母(P)态

2、成人(A)态

3、儿童(C)态

(三)教师的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是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包括自己与他人关系和他人与他人关系的知觉。

教师与学生关系知觉表现为两种:(1)教师与所教班级集体的关系知觉。教师对班集体的整体认识,班集体对教师的主要的、核心的或有影响的评价。(2)教师与某个学生个体关系的知觉。是教师与有不同学习基础、智力技能、同伴状况、个人目标和情感的学生的关系认知。

教师的人际知觉在当前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对学生知觉失真。这种情况容易出现在摩擦和矛盾交往的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知觉失真还可能演变成严重的知觉偏见,即以已度人,以自己的情绪和品质来判断别人也有类似的情绪和品质。教师的知觉偏见将对职业行为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提倡并注意培养儿童积极主动精神,尊重儿童的人格和个性特长,反对用专制的办法来强制儿童学习,反对用各种死板、教条的模式限制儿童个性特长的自由发展。

第四章瞭望教育环境

第一节好的学校能出更多的好学生——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一、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一种特别的社会环境,它用专门设备来教育孩子。

在学校环境中,学校建筑负有教育的使命,它可以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象征某种精神和理想,合理安排的学校建筑可以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

学校的设备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风气。

一个学校社会气氛,即校风,也是校内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势力,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两种。它是影响学校师生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积极的校风则使师生员工不断增强自学性,代代相传,相沿成风,是外力难以破坏的。学校组织系统的优良气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不仅具有约束力,而且有促进力量。树立优良校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需。校风中的学风和教风是中心,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校风,关键又在于领导的作风。学校领导的角色行为,只有符合各方面的角色期望,全力以赴,才能同心协力建立优良校风,并发扬光大。

二、课堂内的环境

所谓人际环境,就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而形成的在心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所千万的心理后气氛;所谓物质环境,则是对人产生影响的物质条件。师生在教学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与集体的关系,所产生的教风和学风,所表现出的竞争与合作行为,决定了课堂中人际环境的状况。教室内的设备、教具、乐音或噪音、光线、空气温度等对师生的影响,则决定了课堂中物质环境的状况。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是相联系的,物质环境的优劣会导致人际环境的变化,而人际环境好坏也能导致物质环境的改观。因此,课堂中的气氛是由人际环境和物质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状态。

三、微观环境的影响

1、同伴影响。学生同伴群体是由地位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群体。彼此间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超时父母和教师的影响。

2、花盆效应。花盆是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态环境,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条件上有明显的人为性,是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的教育生态系统。只强调求同思维,只限于“标准答案”;只要求掌握现成的结论。结果造成学校脱离社会,理论脱离实际;学生高分低能、适应能力差、经不起风浪,难获得社会成就。

3、教师的期待效应。教师对差生的期望传递十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第二节首席教师——家庭教育的影响

一、家庭的教育功能

首先,家庭在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方面起重要作用。

其次,家庭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起重要作用。

再次,家庭在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和志趣方面起重要作用。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它能引导受教育者逐渐地懂得现实生活的意义,注意发展他们的各种正当兴趣和爱好。随着年龄增长,能帮助他们树立远大抱负和理想。使得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能做出有价值的选择。

再其次,家庭群体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也具独特的作用:一方面是家庭通过影响受教育者的志趣、理想、抱负、职业选择等途径,使他们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选择和充任一定的社会角色;另一方面,家庭又是一个多重角色组合而成的初级群体,在这群体中受教育者依自己与家庭不同成员之间的不同关系首次成为一个承担多重角色的主体,也就形成了在日后社会上充当复杂多样的角色的启蒙经验。家庭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的独特作用,还表现为它能复制出社会文化传统习俗所要求的不同社会角色,比如男女性别角色行为,等等。

最后,家庭在形成个人性格特征、个人对社会适应的动力特征等方面,也有着它不可替代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的教育影响不仅带有广泛性,而且具有特征性,家庭教育相对于其它教育组织、教育机构而言有着它特别优越的有利条件。

第一、家庭教育影响具有先主性。所谓先主性,指的是家庭教育影响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某种先入为主的定势作用,它使得受教育者继后接受其它影响时形成一种“准备状态”,即奠定了他接受教育的基础。

第二、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家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群体,家庭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与学校中的师生关系相比,存在着特殊性。这首先体现在家长对子女的控制方式上。在家庭教育中,双亲对子女的控制,除了认识和章法外,主要则是通过情感的和经济辅助的纽带去实现的。

第三、家庭群体中交往接触的密切性。

第四、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由于家庭教育和家庭生活的统一性,家庭的教育影响就永远带有连续性和潜移默化的性质。

第五、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

综上所述,家庭对于受教育者的教育影响是无处不存、无处不在的。家庭是社会关系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强有力的现实机制,它不失为传输价值观念、社会经验、文化习俗的中心场所之一;家庭是开放于社会的,但却又是相对有条件地、能动地开放于社会的初级参照群体,它的重要性还在于能够发挥教育的“中介”作用,家庭在影响受教育者方面有着它的特殊性,它不仅提供了丰富广泛的教育内容,不仅与学校、社会一样积极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形成模式化的行为,形成他们个性品质的主观序列,而且还提供着“内化”这些内容和品质的有利条件。

家庭教育的适中原则:若将有关家庭对教育起作用的因素(尤其是家长教育态度和方式方面的因素)依其性质程度的差别绘制成一条轴线,那么家庭教育的功效在该轴线上就存在着一个“优势区间”。某一家庭教育因素的作用在其优势区间内,其效果就达到了极限状态。

三、家庭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由于家长职业在类别上的不同,使得家庭教育和家庭生活都受到不同影响。

家长的文化程度是影响子女学习成绩和品德面貌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经济状况、物质生活条件这一因素对教育的影响可得到两点认识:第一,家庭极端贫困,经济水准在温饱紧下,就不能为其子女提供正常或必要的学习条件。这种将严重影响子女的教育和身心发展。第二,超过满足其子女正常学习需求的家庭经济条件在任何同谋上的增长额,对于子女正常学习和教育而言就不再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对于优裕的家境条件,可能反而易养成子女养尊处优的品性,成为影响他们学习的不利因素。

家庭结构在其完整性上,可区分为常态家庭和非常态家庭。非常态的家庭自然结构可能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精神负担。

家庭的气氛,指的是家庭成员在经常状态下占优势的、一般的态度和感受,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个非自然的主观因素。

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对学生的学业有很大的影响。期望水平越高,则子女对自己学习成就的愿望越强烈,其学业成绩也普遍提高。

四、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

创造良好的家庭条件,保证家庭教育任务的完成。良好的富有成交的家庭教育的条件,主要有如下见方面。

(一)父母的表率作用

人的最初道德观念、是非标准、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从家庭中得到的。所以,希望孩子具有什么品质、修养,父母首先应该具备这些品质、修养。

(二)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

家庭气氛是家庭物质生活条件、父母文化和道德素质水平和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准则的体现。一般说来,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归纳起来有如下主要特征:(1)父母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相互支持、互相体谅、互相爱护,共同关注孩子的长成。(2)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3)父母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既提供所需的物质条件,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又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4)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按时起床、睡眠,科学地分配一天学习、活动、劳动、休息的时间,有规律地生活,完成各自分担的家庭事务。

(三)父母的文化修养

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基本的一条是提高父母的文化修养。

(四)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教育孩子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不仅要有广泛的知识,而且要学习教育、心理科学的专门知识,掌握教育规律和教育的方法与技巧。需要指出的是,教育观点和方法与父母自身的修养是相联系的,缺乏良好的修养,即使懂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也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

第三节校外之校——社区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社区,是社会学中一个以空间形式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概念。

一、社区文化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学生受到社区文化的陶冶和熏染的性质、方向和程度是不一样的,从大范围上可分为城市与乡镇区域。

城市学生兴趣广泛,热衷于课外兴趣小组,注意服装的样式。城市学校的学生犯罪和种种社会越轨行为较之农村学校多。在交往意向方面,城市学生更多要求对方活泼、开朗、有特长、有幽默感。

农村学生喜爱体育活动,愿意承担社会工作。在交往意向上,农村学生更多地要求对方持重、守纪律、勤劳、有集体责任感,较少地要求对方活泼、开朗、有幽默感。

教育学原理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 一、单项选择: 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主要因素是(B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传统 D科学技术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D )。 A.决定作用 B.加速作用 C.延缓作用 D.加速或延缓作用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B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4.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D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5.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与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B )。 A.具有阶级性 B.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C.不能脱离政治经济 D.具有永恒性 6.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影响经常要以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为中间环节,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C )。 A.历史性 B.永恒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7.我国目前的教育有很多方面不同于解放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D )。 A.历史性 B.永恒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二、多项选择 1.中国封建社会学校类型主要有(ACD )。 A.官学B.骑士学校C.私学D.书院E.教会学校 三、判断 ( F )1.教育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所以教育是消费事业,是社会的福利事业。 ( T )2.远距离教育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 F )3.只有进入现代社会,教育才具有文化功能。 四、简答:

1.简述教育万能论。 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学者爱尔维修,其主要观点是教育可以超越政治和经济,可以不受遗传规律的制约,而独自地改造社会、创造天才。这一理论以强调教育是政治和经济的工具,为政治与经济服务,曾受到批判。 2.试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⑴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 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⑶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⑷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⑸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⑹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理念。 ⑺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3.简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表现在: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学校的结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沿革;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直接决定教育的性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宗旨、目的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也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力;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也决定着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的管理体制。 4.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5.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制约教育目的、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学校结构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几方面。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生产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三方面。 6.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制约性。 ( 1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它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教青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几方面。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

电化教育教学计划

电化教育教学计划 引导语:电化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投影、幻灯、录音、录像、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传递教育信息,并对这一过程进行设计、研究和管理的一种教育形式。以下是推荐给大家的电化教育,欢迎阅读! 以学校工作要点为中心,充分发挥电教室的功能,以加强信息技术管理和应用为重点,以科研为龙头,以发展为主题,以应用为抓手的基本工作思路,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切实提高我校全体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信息技术培训与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师与学生信息技术能力。 1、按上级有关要求,继续做好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工作,做到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2、积极组织好校本培训工作,使我校教师能制作出更加精美的多媒体课件,部分教师能制作出专题学习材料。及时组织教师进行电教技能教学的探讨。

3、积极组织有关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相关电教培训活动。 4、搞好活动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如文字、电脑绘画、电脑小报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兴趣、合作意识、动手能力和对领域的探索本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利用自己的专长优势,开展有特色的信息技术活动,培养具有特长的苗子,力争在各级活动和比赛中取得优良成绩。 5、填写好电脑使用记录,填写好维修申请单,以便学校做好维修计划。 6、本学期各科教师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7、发挥电教器材的作用,让现有的器材最大化的发挥作用,不能造成资源的闲置及浪费。 (二)加强电教实验研究,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 1、继续加强各学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工作,探究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设备、教学手段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规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整合”不是信息

教育学原理重点梳理: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学原理重点梳理: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文化功能: (1)文化保存和传递功能 (2)活化文化功能 (3)文化选择功能 (4)文化批判功能 (5)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6)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他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认识发展理论”:当代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著名的“认识发展理论”。他认为儿童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1.感知运动时期(0-2)2.前运算时期(2-7)3.具体运算时期(7-12)4.形式运算时期(12-15)最后一个阶段儿童思维达到成人思维水平的准备阶段。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主要表现在: 1.顺序性和阶段性。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既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稳定性和可变性。个体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其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都大体相同。在不同环境中和教育条件下,同一年龄儿童身心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 3.不均衡性。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均衡的,表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甚至同一方向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4.个别差异。由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即遗传、环境、教育和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其身心的发展过程和结果也有差异。 5.整体互补性。整体互补性反映个体的身心发展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命整体。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遗传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解答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1、首先,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 2、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它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有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而人类具有高级语言符号系统,藉此系统,人能将经验类化,使人类具有自觉的类意识,能自觉地维持类的发展,并在资源共享的条件下,使人能为共同的利益做出自己的贡献。 3、再者,动物的“教育”也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动物一旦长成之后,就离开自己独立的生活,它的“教育”历程也告终结,而人的教育则绝不会止于生理的成熟。 二、大教育观的最终形成,是否意味着学校的消亡? 大教育观就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教育不仅在时间上贯穿人生全程,在空间上也往往充注于人生所处各种场所,最终目标是为了维持或改善生存处境,提高生活质量。这种教育基于提高人的能力学习能力,从而使每一个人都成为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终身教育:时间、空间、方式、性质) 三、学校是怎样产生的? 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不定期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1、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2、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3、文字的出现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四、你怎样看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教育终身化 2、教育社会化 3、教育产业化 4、教育民主化 5、教育国际化 6、教育现代化 7、教育国际化(研究的方法、教育形式、教育的文化背景) 现代教育的特点是:鲜明的生产性、大众化道路、内容科学化、班级授课 五、你认为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教育者(凡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影响他人身心发展为目的的人:主导作用)、受教育者(凡在教育活动中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教育中介: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个人行为、言谈举止、处世方式、与学生态度是否公平)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物质(包括器物)和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社会文化、风俗、乡土人情、教育目的、方法、手段)的东西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动态联系: 关系:教的活动中,教育者是主体性、必须在受教育者的“学”中才能成立 学的活动中,受教育者是主体,必须教育者的“教”与之相对应才能实现 教育者与教育中介的关系:教育者是主体,教育中介是客体。教育中介都是教育者直接作用的对象,教育者是行为的发出者,总是教育者利用教育中介传达意识,教育者必须选择、认同、吸收这种中介,而后才能影响自己在施教活动中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行为。 受教育者与教育中介的关系:受教育者是教育行为和意识中介的直接承受者,是物质中介的直接受利者,但这并不意谓着受教育者是客体。只有受教育乾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受教育者,发挥他对教育中介的主体作用,即发挥复合主体的作用,教育中介才起到教育中介的作用;根据自身的需要和价值观,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教育中介,促进自身的发展。教育中介仍只充当客体,处于客体地位。 (二)、教育学的诞生与发展 赞诃夫凯洛夫

教育学原理重点(一)——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原理重点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①揭示教育规律;②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③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创立标志是: ①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划分出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②概念和术语方面; ③研究方法方面; ④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出版,标志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⑤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3.二十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出现了分化与综合两大趋势;表现在 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

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③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 ⑤教育学加强了自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 ⑥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 ⑦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 (四)20世纪以来主流的教育派别 1.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拉伊等; 基本观点: ①反对思辩教育学; ②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研究; ③提出教育实验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 ④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 2.文化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 基本观点: 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②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③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辩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精神/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和解释的方法; ④教育的(首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冶”; 3.实用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 基本观点: ①教育即生活; ②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③学校即社会; ④课堂组织应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要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题3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有两个方面,即()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是()。 4、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法的主要方式有()、理论学习法、()、演讲报告法。 5、培养有理想、()、()、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6、我国现阶段的道德可分为社会主义道德和()道德两个层次。 7、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艺术有疏通引导艺术、语言文字表达艺术、()艺术、个别谈心的艺术、()的艺术、运用制度、规范的艺术奖惩的艺术、组织会议的艺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B、教育学基本理论 C、伦理学基本理论 D、政治学基本理论 2、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原则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 A、德育至上 B、以修身为本 C、“正人必先正己” D、“学在官府” 3、提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现代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塔洛齐 D、柯尔伯格 4、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成熟的标志是() A、《古田会议决议》 B、《论持久战》 C、《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 D、党的“七大”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是() A、思想道德建设 B、民主政治 C、依法治国 D、科学文化建设 6、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是() A、儿童 B、少年 C、青年 D、领导干部 7、共产主义人生观以实现()为最高理想 A、人的全面发展 B、无产阶级专政 C、人类解放 D、共产主义 8、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个人主义 B、利己主义 C、集体主义 D、泛爱主义 9、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是() A、理论教育法 B、实践锻炼法 C、榜样教育法 D、自我教育法 10、同辈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具有()特点 A、权威性 B、计划性 C、全面性 D、自由性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文献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社会调查法 E、总结经验法 2、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可以从()等方面进行 A、目标导向 B、政策导向 C、舆论导向 D、自主导向 E、自由导向 3、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主要包括() A、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B、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教育 C、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D、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E、人生价值评价教育 4、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有() A、方向原则 B、求实原则 C、民主原则 D、渗透原则 E、层次原则 5、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是() A、科学性 B、应用性 C、针对性 D、系统性 E、模糊性

浅谈电化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电化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4)03-035-02 电化教育中国之路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五大支柱,即基本理论研究、硬环 境建设、软件资源开发、新型模式建立、有效管理探索;第二部分是三大应用领域、学校信 息化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教育管理与信息化教育队伍培训。电化教育理论在信息化进程中 融合信息科学技术理论,已经并将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 我国的电化教育学科形成了独具特色、比较严谨的知识体系,南国农教授主编的《信息 化教育概论》将信息时代的电化教育定义为:"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 新的教育方式"。电化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促进教育的最优化,电化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作为一种教育方式.电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涉及教育手段的运用、教学 技术的开发.也包括教育各种过程和资源的开发、运用和管理。电化教育以现代教育理论和 信息技术为支柱,形成自己的理论和技术基础。电化教育的内容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 过程,这是信息化时代电化教育的基础。优化教育过程是开发教育资源的目的,开发教育资 源是实现优化教育过程的手段和过程。忽略优化教育过程,教育资源的开发就失去了意义; 没有教育资源的开发,优化教育过程就不能实现。信息时代电化教育定义中的教育过程是包 括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的过程和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的过程,教育资源包括人员、信息、媒体 和环境等因素。因此,信息时代的电化教育是教育中多种因素的技术整合。培养和提高学生 信息素养是信息化教育的重要目标。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电教媒体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新一轮课程改 革起到了越来越明显的支撑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电教体的优势,能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唤起情感的共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电教媒体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它是沟通教师(信源)与学生(信宿) 之间,传输教学信息的通道。它的运用适应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起到了越来越明 显的支撑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电教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 的积极思维、唤起情感的共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内化学生的素质,最大限度 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地说,它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电教体是学习兴趣的"载体" 兴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都说"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则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教师应充分运用电教媒体,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一种渴 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的欲望。 1、课件演示,激情引趣。上课伊始,就给学生展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观察 欣赏。如教学《西沙群岛》时导入一段风景录象,让学生饱览了西沙群岛的秀丽和富饶,引 起学生莫大的兴趣想去亲身感受一下"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这样,无需多说,学生 的身心自然都沉浸到课文描写的情景中去,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设疑导课,质疑生趣。在教学《矛和盾》一文中,先由学生自由发言说说坦克是怎样的-- 铁壳保护,枪口射击。适时提问:"你知道它是怎样发明的吗,是谁发明的呢?关于它,还有

教育学原理分章节复习重点

教育学原理》分章节复习重点 08政教内部资料 绪论(多出选择题 ) 一、教育学科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课本P1-P9) 1. 教育学孕育、萌芽阶段 (1) 孕育时期: 孔子的《论语》 、 柏拉图的《理想国》 。但均不是专门的教育著作。 (2) 萌芽时期: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专.论.教.育.的.著.作. 《学记》 ,被称为“ 教.育.学.的.雏.形. ”、古罗马帝国的 昆体良 所著 的西.方.第.一.部.教.育.专.著. 《论演说家的培养》 。 2. 教育学的独立阶段 标志:捷克著名教育家 夸美纽斯 的《大教学论》 ,探讨“把 . 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 ”、 德国心理学 家和教 育家 赫尔巴特 的 《普通教育学》 。 (1) 夸美纽斯对教育的贡献: a. 倡导教育对象普及化。 b. 建立了较为严密的教育学科体系——开始尝试 班.级.授.课.制 . 。 c. “.经.验.—.—.描.述.”.的.写.作.及.论.述.方.式. 成为了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d. 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设.想. ,将人的一 生划分为成七个阶段,并为每个阶段规定了具体的教育任务。 (2) 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 ,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 “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的教育家。。 同时期其他代表人物:洛克..(英)、卢.梭.(法)、裴.斯.泰.洛.奇. (瑞士)、福.禄.贝.尔.(德)、康.德.(德)等。 ? ? ?? ????? ???? ?? 3. 教育学学科群形成阶段 (1) 英国教育家 斯宾塞 的《教育论》 ,他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 ,教育方法上主.张.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 性.,反对形式主义教学。 (2) 德国教育家 拉伊 的《实验心理学》 ,他将生物学作为教育的理论基础,把学生的学习分为“感受 ..—.—.整.理.—.—.表. 现.”三个阶段。 (3) 美国教育家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他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 主张“儿.童.中.心.论. ”,提出了著名的教育论断 “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 (4) 苏联教育家 凯洛夫 的《教育学》 ,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教育的规律,标志着社会主 义.教.学.理.论.... 的 诞生。 4. 教育学学科群深化、整合阶段 (1) 美国心理学家 布卢姆 的《教育目标分类》 ,他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 三类。 (2)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布鲁纳 的 《教育过程》 ,他提倡发.现.学.习. 。 (3) 苏联教育家 赞科夫 的 《教学与发展》 。 (4) 苏联教育家 巴班斯基 的《教学过程最优化》 ,他把教学过程划分为:社会方面(目的、内容)、心理方面(动 机、意志、情绪、思维)和控制方面(计划、组织、调整、控制)。 第一章 教育的涵义(以选择题为主) 一、 教育家对教育的宽泛与偏狭解释(课本 P17) 1 、宽泛: 杜威 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 2、偏狭: 斯宾塞 认为,“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 ”。涂尔干 认为,“教.育.就.是.系.统.地.将.年.轻.一.代.社.会.化 二、 教育起源(课本 P30-P31 ) 1 、动物起源说

教育学原理思考题

教育学原理思考题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教育学原理 1、联系实际,谈谈对“教育”概念的理解。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它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其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广义:凡是以教和学为活动形式,有意识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得到发展的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 2、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3、 教育者是活动的主体,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着教育责任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育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间中介的总和,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物的活动方式和方法。 三者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掌握着教育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者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4、教育起源上有几种观点? (1)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沛西·能,观点:教育存在于人类社会和动物届中,教育的产生来源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评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忽略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2)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观点: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评价:看到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但是否定了教育的有目的性,尽从个体的无意识的模仿来解释教育的起源。 (3)劳动起源论:代表人物:恩格斯,观点:人类教育起源于其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 (4)生活起源论:代表人物:恩格斯观点:教育是来自对生活的需要。 5、教育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 6、

电化教育技术对素质教学的必要性

电化教育技术对素质教学的必要性 本文素质是指人以先天的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各种特性、品质与能力的总和。人的素质主 要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素质教育是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其核心就是强调人的素质的培养,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把人培养成适应现代社会的高质量、高 素质的人。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营造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环境,构建符合素质教育需求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实现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方面的现代化。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将现代教育媒体与 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使媒体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有机结合,进行教 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电化教育不是彻底否定传统教育,也不是要代替传统教育,而是现代科技发展与教育相结合的结果,它是传 统教育的发展,是追求教育最优化的产物。教育最优化体现在最优的教育目标、最优的教育内容、最优的教育程序。由此可见,电化教育是关于教育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教育教学设计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 它为规划素质教育提供了系统方法,它可以从素质教育的结构合理、内容全面、方法科学、手段恰当等方面促进其实施。现代教育技术具有 声与像、动与静、表与里、虚与实相互结合、相互转化的特点,又具有思想与文化、科学与技术、科学与艺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物质,还具有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的双重作用,所以,现代教育技 术可以推行素质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广阔的功能作用,投影可为教师所用、展示认知对象,也可以为学生所用表现个人才能。录音、录像,也可以为师生所用表现个人才能。录音、录像能够反映外部世界,进行各种形式的专题教学、示范教学,也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反馈,促 使学生形象化的自我认识和发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更是神通 广大,它对课堂教学的设计、结构和方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认识 过程也带来深刻的变化,在启发思维,突破难点,生动形象,强化重点,激

浅论教育学原理学习的重要性

浅论教育学原理学习的重要性 论文关键词:教育学理论和实际前沿性 论文摘要: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学原理》以教师发展需要为基本立场,为教师提升教育学原理的基本素养,用教育学原理的眼光重新解读自己的教育实践,在解读中形成对教育学原理的理解,看到教育学原理的存在与意义服务。 对于“教育学原理”的概念,在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学原理》一书中的解释:“教育学原理就是有关如何通过教育活动促进生命成长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它的起源、发展和变迁,本身就显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中国教育学的发展态势。在经历了漫长的探索道路之后,中国走出了一条探索——改革——实践——创新的发展道路。在顾明远看来,教育学的兴起,是很有必要的,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好好参悟。 《教育学原理》以教师发展需要为基本立场,为教师提升教育学原理的基本素养,用教育学原理的眼光重新解读自己的教育实践,在解读中形成对教育学原理的理解,看到教育学原理的存在与意义服务。书中主题与内容的选择以当代中国的学校教育变革为核心,以体现此书时态上的当代性、空间态上的本土性和校本性。此外,在这本书阐述中渗透着编写者近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持续了十多年,且还在深入进行的“新基础教育”研究。 在本书中,对教育学提出了以下几个重点问题:

第一,重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这套教材是根据在职教师的特点专门编写的,既重视教育理论的介绍,又重视研究教育实际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把教育实际中的问题提升到理论上来阐述,可以提供学员的认识。教师学习理论是十分必要的,老师只有在充分认识教育规律后,才能去创造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理论的学习,就是要提高教师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提高教师的理论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创造。 这就指出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意义。理论联系实际,是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概括表述,其基本精神是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教学的过程中,同样也要坚持这一理论。如果只是一味地学习理论,而忽略了实际,或是只是注重实际,而忽略了理论知识,都是非常有害的。 案例分析:如教一年级的学生识字。如果生硬地教给学生那些生字,可能对于刚接触的他们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如果在理论中联系一点实际,那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收效更大。可以播放一点轻音乐,创造一种氛围,运用多媒体演示“实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过程。然后老师讲述:由于劳动和生活的需要,他们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下来,可是那时候还没有文字,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是富有智慧的,他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们看见“船”就把“船”记下来。(屏幕上以动画形式依次出现由实物图变成象形字的过程。)然后为了便于书写,后来,人们就在这个象形字的基础上,

《教育学原理》考试试卷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 姓名:刘换霞 单位:河南省中牟一高 专业:数学 考试科目:教育学原理 考试分数: 2010年 7 月24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育学原理》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题(每道题4分,共16分) 1、教育 答: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和人的体质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者的积极主导和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下,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全面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过程。 2、学制 答: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教育目的 答: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4、终身教育 答: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二、简答题(每道题8分,共32分) 1、简述教育经验与教育规律之间的关系。 答:教育经验是指符合教育规律的有效做法。经验既然是一种做法,它便带有工作的程序性、作用的有限性、产生的偶然性。教育经验是对教育实践的较低层次的反映教育规律是在众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总结出来的反映了事物本质特点的东西。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层次和本质联系的反映。它摆脱了教育实践的具体形式、地点、时间、类别的种种限制,而使其概括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永恒性。 2、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答:(1)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2)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3)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4)教育的个性性。人的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5)教育的多样性。教育的个性性必然要求教育的多样性。(6)教育的变革性。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不断变革。(7)教育的国际性和开放性。(8)教育的科学性。(9)教育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依赖性。 3、简述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答: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几个部分组成。各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互相促进,又不可替代。德育是各育的方向、统帅和动力;智育

教育学原理-西北师大胡德海知识讲解

教育学原理-西北师大 胡德海

教学模式 美国师范教育家乔伊斯与韦尔《教育模式》一书中提出,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和方式。教 教学形式、策略的模式化的教学活动结构。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师教学风格等方面存在多样性,决定了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 程序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暗示教育模式、范列教学模式. 集体教育——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模式 也称平行教育影响,旨在让学生成为教育主体。它以集体为教育对象,是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其优点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要使学生总感觉自己是被教育的对象,而产生厌恶感,要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才是教育的主体,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情景教育——明日快乐论——前苏联马卡连柯 马卡连柯在集体教育模式中提出,以任务驱动实现目标。在改造过程中,不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过去的错误上,而应引导他们看到美好的未来。即给学生提出一个或几个需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的新任务,吸引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为完成新任务,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地开展活动,由简单地原始满足发展到最

高的责任感,从而使整个集体积极向上。(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看到希望,看到未来。) 教学设计 相关课程是由一组相互联系和配合的学科组成的课程。编制相关课程要使各学科教学顺序能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插进行,即保持原有学科界限,又要确定学科间的联系点。 融合课程亦称合科课程,是由若干相关学科组合成的新学科。融合比关联更进一步,它是把相关学科内容融合为一门的学科。如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融合为生物学。 广域课程和数门相邻学科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如有的国家把地理、历史综合形成“社会研究”课程等。 因此,共同点是:三者都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综合课程。 不同点在于:三者对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程度不同。相关课程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知识综合在一门课程中,但不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融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把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知识合并为一门课程。广域课程将各科材料依赖性归到各个领域,再将同一领域的各科材料加以组织和排列,进行系统的教学,与相关课程、综合课程相比,其综合范围更加广泛。

关于电化教学的心得体会

关于电化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一:电化教学的心得体会 电教信息化教学的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多媒体应用与教学改革创新的密切关系,主要体现为多媒体的先进特性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能够得以充分地发挥,对探讨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启发活学活用的创新精神,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具有现实的意义。 无论那一种媒体形式,只有在教学中切实起到了其它媒体无法替代、举足轻重的作用,使教师和学生亲身感受到其教学应用的优越性、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才能认定此种媒体形式在教学中的存在价值。先进的教学媒体只有为先进的教育思想服务,它才具有目标和出发点,具有自由广阔的创作天地,具有活的灵魂。 随着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迅猛发展,教育软件,教学资源在形式内容等方面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在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等诸多层面赋予教学以全新内涵。我个人认为远程的作用和好处有四个:

一是帮助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我们有时间、有精力真正用心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自身水平.通过学校的系统 培训后,在我的学习和运用过程中,让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视野逐渐开阔,技能大大提高,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更新。二是远程的运用,使得信息技术的使用已成为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最佳途径。信息技术的使用符合了中学教学过程有效利用远程,实现信息化教学、媒体化教学、提高课堂 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使教学方式方法更精益求精,丰富多彩,声色具备。在充分利用远程之后,我感到自我需求的不满足和对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不满意,便开始大胆的对原有资源重新、改造、升华,从而更有效的组织利用资源,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方法,制作出更符合实际教学的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索精神及求知欲。 三、利用远程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 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远程充足、精美,在教学中,我把有关教学资源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利用图片、背景音乐等素材创设出符合课程要求的情境,渲染了课堂气氛,在讲课中适时利用电影、动画,通过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演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

教育学原理重点归纳

1、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3、从横向上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自然形态的教育。(1)社会教育: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 4、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5、教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中的一般问题。 6、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教育科学是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二者关系)。 7、反映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论语》;它是孔子弟子记述孔子言行的著作。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作则。 9、中国战国晚期乐正克《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10、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是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11、1623年,英国培根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12、捷克夸美纽斯根据年龄分期确立了班级上课制,首次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教育理论的独立阶段,《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一门独立学科。13、西方著名的教育家和论著有: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尔》;爱尔维修《论人及其智力和教育》;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福禄倍尔《人的教育》;斯宾塞《教育论》等。 14、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康德。 15、赫尔巴特是继康德后,最早系统讲授教育学这门学科的,于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视为“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将其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 16、实用主义杜威主张“儿童中心论”,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是“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17、前苏联后期出现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及其论著有: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柯《教育诗》;凯洛夫《教育学》。 18、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1)蔡元培:毛泽东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著《对教育方针的意见》;(2)陶行知:主张“生活教育”,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1927年创办晓庄师范,实践其生活教育理论;周恩来称“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著《中国教育改造》;(3)杨贤江: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新教育大纲》;(4)徐特立。1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出现的著名教育家及其论著有:美国布鲁纳《教育过程》;前苏联赞科夫《教学与发展》;德国瓦·根舍因1951年倡导“范例教学”理论;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20、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21、前苏联凯洛夫1951年出版的《教育学》对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主义教学理论的诞生。 22、学习和研究教育原理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1)实验法: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个名称的是德国梅伊曼。基本特征:有理论假说、有控制、有变革、可重复操作。(2)文献法:是人类用文字、图形、声频、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学原理试题3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学原理试题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教育学界公认的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A.《论语》 B.《大教学论》 C.《康德论教育》 D.《普通教育学》 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 B.冯特 C.布鲁姆 D.沛西?能 3.主张“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全面发展”观点的教育学派是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制度教育学 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4.教育制度的制定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分工性质决定,这表明教育制度具有 A.强制性 B.客观性 C.历史性 D.复杂性 5.柯尔柏格划分人的发展阶段的依据是 A.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 B.个体活动形式的转变轨迹 C.智力发展水平 D.个体的社会情感体验的形成过程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说法,主要体现对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是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内因 7.壬戌学制的中学阶段是 A.4年一贯制 B.5年一贯制 C.6年一贯制 D.三三分段制 8.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A.理想人格 B.人性假设 C.价值取向 D.社会历史条件 9.裴斯泰洛齐认为:“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这种教育目的观属于 A.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B.神学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10.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表明了体育具有 A.娱乐功能 B.健体功能 C.教育功能 D.社会功能 11.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社会实践 B.教学 C.课外活动 D.校外活动 12.培养学生具有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和资源意识的教育属于 A.集体主义教育 B.爱国主义教育 C.行为规范教育 D.人生理想教育 1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