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江苏省丰县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基本概念复习(一)

江苏省丰县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基本概念复习(一)

江苏省丰县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基本概念复习(一)
江苏省丰县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基本概念复习(一)

江苏省丰县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基本概念复习(一)

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

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长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的国际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1m= mm= μm= nm。

使用刻度尺的规则:

(1)"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

(2)"放"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尽量靠近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测量值是由和组成,测量结果的记录形式为:、、;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是值,最末一位是值,包括估计值在内的测量值称为有效数字。

(5)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用累积法测微小长度,如细铜丝直径、纸张厚度;用平移法测量硬币、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法测量地图上的铁路长度、园的周长。

误差与错误:叫做误差,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能绝

对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或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第二章简单的运动

物理学里把称为机械运动。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需要明确是以哪个物体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观察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叫匀速直线运动;叫变速运动。把变速运动当作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即把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需时间的比值,称为物体在这段路程或这段时间内的,它只能粗略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是用来表示的物理量,用符号表示。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内通过的。速度的计算公式是:;速度的单位是:,读作:;1m/s= km/h。从速度公式变形得到公式可用来计算路程,从速度公式变形得到公式可用来计算时间。

解题方法:

(1)认真分析题意,判断物体运动性质、过程、正确选用公式;

(2)对较为复杂的"相遇"和"追赶"问题,可以作草图帮助分析,确定已知量、找出隐含条件,如已知条件不够可采用等量代换方法或列方程组求解;

(3)火车过桥(涵洞)问题中的S总为车长加桥长(涵洞);

(4)平均速度等于S总除于t总,而不能用v=(v1+v2)/2。

第三章声现象

声音是由产生的,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靠传播,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在液体中较,而在气体中较;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米/秒。

中不能传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人耳朵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0.1s,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t≥2×17/340 t≥0.1秒)。

声音的三要素是:①(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越大,音调越高)。

②(是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还跟

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越大,距发声体越近,越大)。

③(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是不同的。)

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时发出的声音;人们用来计量噪声的强弱,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30分贝;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应超过70分贝;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不应超过50分贝。

第四章热现象

一、温度计

温度是表示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

摄氏温度(t):是把的温度规定为零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100等分,每一等分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用表示。宇宙中温度的下限约是,也叫绝对零度;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每10格是,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有很细的缩口)读数时体温计可以,第二次使用时要。

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

1、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2、清它的分度值和零刻度;

3、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被测液体中,不接触,待温度计示

数后再读数;

4、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温度计,视线要与液柱的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变为叫做熔化,要热;从变为叫做凝固,凝固过程要热。

晶体都有一定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分别叫做、。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

晶体熔化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温度必须达到,二是熔化过程中要继续热、但温度,同样凝固时要热,但温度

三、汽化和液化

物质从变为叫做汽化,汽化时要热。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

蒸发:(1)是在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可以在温度下发生。

(2)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物体热,液体本身温度降低(蒸发致冷)

(3)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沸腾:(1)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

(2)沸腾的条件是:液体的温度达到,必须继续热,液体在沸腾过程中,

温度。

(3)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同种液体沸点与压强有关。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时降低,气压时升高。

物质从变化为叫液化,液化时要热。液化的两种方法

是: 、 。

四、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 直接..变成 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 热;物质从 直接..变成 叫凝华,凝华过程中要 热。

第五章 光的反射

一、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 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m/s 。

应用:影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激光准值等。 二、光的反射现象:

反射定律: 光线与 光线、 在同一

平面内; 光线与 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角

等于 角。在反射时,光路是 的。 右图中,入射光线是 ,反射光线是 ,法线是 ,

O 点叫做 ,∠i 是 ,∠γ是 。

反射类型: (1) :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也平行,是定向

反射(如镜面、水面);

(2) :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向着不同方向,这也是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物体的原因。

三、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 立的 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像与物体大小 ;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 。

成像原理:根据 成像。

成像作图法:可以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反射定律作图。

平面镜的应用: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要求会画反射光路图)

第六章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 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 ,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折射定律:光从空气 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

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折射光线和入

射光线分居 两侧,折射角 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

传播方向 。在折射时光路也是

的。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 角 于入射角。 二、透镜的概念: 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 。中间薄,边缘厚的叫 。

主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通过光心且垂直于透镜平面)

的直线叫透镜的 。

光心:光线通过透镜上某一点(透镜的中心)时,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 。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经凹透镜折射后要发散,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轴上一点)这一点叫透镜的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N`

光的折射

光的反射

叫,用表示。

凸透镜的光学性质: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2、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

3、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所以又叫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如图四),所以又叫透镜。

三、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时,能成立的、的

像;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时,能成立的、的像;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焦距时,能成立的、的像;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第七章质量和密度

一、质量:

叫质量,任何物体都有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

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质量的国际单位是(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实验中常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处。

(2)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这时横梁平衡。

(3)使用时被测物体放在盘,砝码放在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再次平衡,此时物体质量=

+ 。

二、密度:

某种物质的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通常用字母表示密度,表示质量,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可写为:。如果质量的单位是kg,体积的单位用m3,那么密度的单位就是:;纯水的密度是kg/m3= g/cm3,水银的密度是,它表示。

1 m3 = dm3(升)= cm3(毫升)= mm3。

要测物体的密度,应首先测出被测物体的和,然后利用密度公式

求出密度值。对于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或进行测量。

密度的应用:(1)利用公式求密度,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2)利用公式求质量。

(3)利用公式求体积。

答案:

第一章 测量的初步知识

刻度尺 米 km dm cm mm μm nm 103 106 109

零刻度线在哪里 量程 分度值

垂直

数据 单位 准确值 估计值 单位 准确 估计

测量值和准确值之间的差异 避免 减小误差

第二章 简单的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 参照物 参照物

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

物体运动快慢 v 单位时间 路程 v=t

s m/s 米每秒 3.6 s=vt t=v s 第三章 声现象

振动 振动 介质 快 较快 慢 340

真空 回声 0.1 加强

音调 频率 频率

响度 振幅 振幅 响度

音色 音色

无规则振动 分贝

第四章 热现象

物体冷热程度 液体热胀冷缩

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 水沸腾时 ℃ -273 36.5℃

35℃ 42℃ 1℃ 离开人体 用力将水银甩玻璃泡

完全浸没 容器底和容器壁 稳定 拿出 上表面

固态 液态 吸 液态 固态 放

熔点 凝固点 相同

熔点 吸 不变 放 不变

液态 气态 吸 蒸发 沸腾

液体表面 任何 吸 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内部 表面 沸点 沸点 吸 不变 减小 增大

气态 液态 放 降低温度(降温) 压缩体积(加压)

第五章 光的反射

同种均匀介质 3.0×108

反射 入射 法线 反射 入射 反射 入射 可逆

AO OB ON 入射点 入射角 反射角

镜面反射 漫反射

正 虚 相等 相等 垂直

光的反射

第六章光的折射

斜射 发生偏折

斜 同一平面内 法线 小 增大 不变 可逆 大

凸透镜 凹透镜 主光轴 光心 焦点 焦距 f

会聚 会聚 发散 发散

大于二倍焦距 倒立 缩小 实 照相机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倒立 放大 实 投影仪

小于 正立 放大 虚 放大镜

第七章 质量和密度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形状 状态 位置 千克 天平

水平工作台 “0”刻度线 中央的刻度线 左 右 游码 砝码的总质量 游码所示质量 单位体积 质量 密度 特性 ρ m V ρ=

V m kg/m 3 1.0×103 1 13.6×103 1立方米水银的质量为13.6×103kg

103 106 109

质量 体积 ρ=V m

量筒 量杯 ρ=V m

m=ρV V=ρm

((人教版))[[初三物理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

初三物理总复习教案 一 运动的世界 1、运动的相对性 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 则称该物体静止。 例:教室相对于行走的人是运动的。 龙舟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龙舟相对于舟上的人是静止的。 2、长度的测量 选:选择一个清晰的刻度开始测量 放:放正刻度尺、紧靠被测物 看:测量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刻度尺里面最小的刻度值) 记:记下数值和单位 例:图中测出的该物长度是 1.00 cm. 3、长度单位换算 1Km=103m 1m=10dm=100cm=103mm=106μm=109nm 例:45μm=4.5?10-5m 0.23dm=2.3?107nm 4、速度的计算 公式:v=s/t 其中:(1)计算时将s 和t 的单位化成m/s 或者km/h (2)式中三个物理量应对应于同一个物体 (3)懂得将题中的物理情景画成简图,找出相应的方程 例: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他听到了回声。若 汽艇以100m/s 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是多远? 解:5秒内人走的路程为: S 船=V 船t=100m/s ?5s=500m 5秒内声音走的路程为:S 声=V 声t=340m/s ?5s=1700m 如右图可知:他喊时离高崖的距离为:S= (S 船+ S 声)/2=1100m 5、平均速度 严格按公式v=t s 来计算,切勿利用V=2 21V V +来计算。 例:汽车在长100m 的公路上行驶,前50m 的速度为20m/s,后50m 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 这100m 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 解:前半段时间为:t= v s =s m m /2050=2.5s 后半段时间为:t=v s =s m m /1050=5s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t s =s m 5.7100=13.3m/s [应用练习] 1.小明同学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内: (选填“运动”、“静止”) (1)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的;以行驶的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

初中物理九年级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分子的热运动 1,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气体,液体、固体); 分子的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作用力: 4,内能: 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单位:焦耳 J ) (与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有关) 内能的改变: ①: 热传递; ②: 做功 机械能: 5,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之比。 C = J / (kg·℃) 热量的计算: Q 吸 = c m( t - t 0 ) (t 0为初始温度,t 为末态温度) Q 放 = c m(t 0 - t ) ①质量相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时,比热容大的温度变化小。 比热容小的温度变化大。 ②适合储存热量的物质---比热容大 温度变化快的物质---比热容小

1,热机:将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蒸汽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汽轮机) , 2,内燃机: (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3,热机的效率 热值: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J / kg)(J/m3) 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有用功×100% η= 总能量 4,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化具有普遍性,在一定条件下各种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能量守恒: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他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和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 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总能量= 动能+势能+内能+电能+光能+化学能+......

初三物理总复习基本概念

初中物理各章基本概念 第一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声源)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声音依靠介质传播,它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而真空是不能传声的。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3.声速: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在液体中传播要快,在气体中传播要比在液体中传播要慢。150C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声速跟物质和温度有关。 4.回声: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利用回声测距离的公式是s=1/2vt 。听到回声的条件是(1)距离发声体17米以内或(2)源声和回声时间间隔在0.1秒以内。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人耳的构造:人耳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和其它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这样就听到声音了。 2.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 3.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它特征都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双耳效应。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判断声源的方位。 第三节声音的特征 1.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生体的振动频率,它表示发声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我们把超过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2.响度: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响度与振幅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音是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音。相反,乐音是发声体有规律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或人们想要听的声音的声音。 2.噪声的危害和等级:人们以分贝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强弱。30---40dB 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3.噪声的控制:控制噪声可从声音的声源处;声音的传播途中处;接收声音的人耳处三方面着手。 第四节声的利用 1.声与信息:声音可以传第信息,如:B超。根据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 2.声与能量:声音可以传第能量,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和击碎体内结石。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期中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事件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搓手取暖 B. 玩滑梯,臀部发热 C. 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 D. 压缩空气 【考点】物体内能的改变. 【难度】易 【专题】图析法;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的实质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即:内能和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转移的过程,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解答】解:ABD、搓手取暖、玩滑梯以及压缩空气都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的;

C、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是通过热传递使纸的内能增加的; 显然C选项与其它三个选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不同.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2.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 A.B.C.D. 【考点】比热容. 【难度】易 【分析】比热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比热相同,不同物质比热一般不同.水和煤油的比热不同,质量相同,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解答】解: A、B 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放在同一只烧杯中加热,相同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A、B图象均错误; C、D 由于水的比热较大,在质量相同、加热时间相同也就是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水温升高的较小.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将物理规律以图象或统计图表的形式呈现,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应

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九年级部分

2010年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九年级部分)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知识梳理: 1.物质的结构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存在,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3)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绕核运动。 (4)量度宇宙的大小通常用光年,量度原子的大小通常用纳米。 2.质量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kg ,测量质量通常用天平。 3.密度 (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密度的公式:P=V m ,国际单位是:kg/m 3 (3)密度测量的一种间接测量方法,通过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物体的体积,再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知识梳理: 1.机械运动 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1)定义:说物体是在运动还是在静止,耍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所选择的参照物而言的,即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运动的快慢 (1)速度 ①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②速度的公式:t s v =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③速度的主单位为米/秒(m/s),常用单位为千米/时(km/h),1 m/s=3.6 km/h 。 ④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它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平均速度 ①变速运动: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 ②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大致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运动快慢的程度. ③求平均速度或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都可以用速度公式t s v =进行计算,只要知道公式中的两个因素,就能计算出第三个未知量。 4.长度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使用刻度尺前要“三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选、放、看、读、记”五点方法:要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的刻度尺;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观察示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的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2)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3)长度的单位 ①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其他常用单位,比米大的是千米(km),比米小的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②单位换算:1 km=103m , 1 m=10 dm=102cm=103mm=106μm=109nm . 5.时间 (1)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其他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 1 h=60 min ,1 min=60 s 。 (2)测量工具是钟表。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用停表,日晷和沙漏是古代的计时工具。 6.误差 ①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②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与测量工具和测量的人有关。 ③减小误差的方法主要有: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同一长度时选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④误差和错误不同。误差不是错误,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错误是由予不遵守测量规则引起的,是不应发生的,应当避免。 7.力 (1)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托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是0.5 N 。 (2)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包括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示意图:可以形象描述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一般起点在物体上即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代表力的方向,在同一图中,线段越长表示力越大,最后在箭头旁用数字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有力作用的物体可以不相互接触。 8.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解释:“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指当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任何运动)的物体将以力消失时的速度沿力消失时的方向沿直线永远运动下去。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出的。

初三物理(九年级)总复习资料剖析

第十一章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各星系团-----银河系----太阳系----地球 地球及其它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 一般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0.3-0.4nm)。 2: 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是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 项目 状态 分子间的 距离 分子间作 用力 分子的运动 情况 特征 形状 体积 流动性 固态 很小 很大 规则振动 有确定的形状 有确定的体积 没有 液态 较大 较小 比较自由 没有确定的形状 有确定的体积 有 气态 很大 很小

极度散乱 没有确定的形状 没有确定体积 有 3: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夸克),核外电子 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 4:长度单位:光年;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二:质量 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质量的符号:m 单位:千克(kg) 克(g) 毫克(mg) 吨(t) 1t=103kg, 1kg=103 g 1g=103mg. 2:质量的测量: 工具:天平. 原理:杠杆原理。 注意事项:被测物体不要超过天平的称量;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能把砝码弄脏、弄湿;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3:托盘天平的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拔动游码,使游码位于标尺的最左端的零刻度处;(3)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使天平的横梁平衡.(4)测物体的质量(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夹从大到小,必要时拔动游码使天平平衡).(5)读数:左盘=右盘+游码.(6)整理好器材 注:失重时不能用天平称量质量 4:体积的单位:m3 dm3 cm3 mm3 L mL 1m3=1000dm3 1 dm3=1000 cm3 1cm3 =1000 mm3 1L=1 dm3 1 mL=1 cm3 三、密度 1 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属性;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定值。 密度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受到温度的影响,与质量、体积无关。公式:ρ=m/V 单位:kg/m3 g/cm3 1g/cm3=1×103kg/m3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1:实验原理:ρ=m/v 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细线水,石块;

总复习:初三物理概念

初三物理总复习之概念篇 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 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长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的国际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1m= mm= μm= nm。 使用刻度尺的规则: (1)"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 (2)"放"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尽量靠近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测量值是由和组成,测量结果的记录形式为:、、;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是值,最末一位是值,包括估计值在内的测量值称为有效数字。 (5)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用累积法测微小长度,如细铜丝直径、纸张厚度;用平移法测量硬币、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法测量地图上的铁路长度、园的周长。 误差与错误:叫做误差,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能绝对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或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第二章简单的运动 物理学里把称为机械运动。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需要明确是以哪个物体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观察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叫匀速直线运动;叫变速运动。把变速运动当作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即把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需时间的比值,称为物体在这段路程或这段时间内的,它只能粗略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是用来表示的物理量,用符号表示。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内通过的。速度的计算公式是:;速度的单位是:,读作:;1m/s= km/h。从速度公式变形得到公式可用来计算路程,从速度公式变形得到公式 可用来计算时间。 解题方法: (1)认真分析题意,判断物体运动性质、过程、正确选用公式; (2)对较为复杂的"相遇"和"追赶"问题,可以作草图帮助分析,确定已知量、找出隐含条件,如已知条件不够可采用等量代换方法或列方程组求解; (3)火车过桥(涵洞)问题中的S总为车长加桥长(涵洞); (4)平均速度等于S总除于t总,而不能用v=(v1+v2)/2 。 第三章声现象 声音是由产生的,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靠传播,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在液体中较,而在气体中较;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米/秒。 中不能传声。

九年级:初中物理常见的易错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九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初中物理常见的易错知识点归纳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很多同学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易在一些知识点上丢分,为此,我们总结了一些常见的易错知识点归纳,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分析记牢,从而提高物理的学习效率。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3.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物理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7.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8.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1kg≠9.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最新九年级物理复习备考技巧秘诀完整版

最新九年级物理复习备考技巧秘诀 一、现状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分两年,八年级教学内容主要是声、光、力学等部分,这些内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约占一半的比例,非常重要,但初二的物理知识学生几乎都忘了,有的学生甚至在初二学习物理都没有入门;到了初三的热学、电学,学生一方面是感觉理解起来很吃力,另一方面用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要使学生熟悉初中物理的这些基本知识,掌握新课改要求的各种技能,考前优质高效的复习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让学生能系统地梳理和归纳所学的知识。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基本规律的掌握,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加强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科技的联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应试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参加初中毕业的选拔性考试——中考而作准备。 三、复习重点: 1、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基础知识,重点实验、书上的插图等的内涵和外延; 2、进行专题复习,加强知识“点”“线”“面”之间联系; 3、模拟训练,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四、具体安排: 一、第一轮复习(3月10日——4月30日)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遵“纲”循“本”,注重过“三关”: (1)记忆关。要求记住所有的计算公式,各物理量的单位。抓住重点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但不能死记硬背;而要抓住每个物理概念或规律中关键的“字”和“词”,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并要注意物理概念或规律的适用条件。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通过题目的字里行间分析出其物理本质,并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物理的能力。 (2)基本方法关。要求掌握考纲要求掌握的各项基本技能。 (3)基本的解题技巧关。要求熟练掌握解基础题的思路。

初三物理全套总复习教案(必看)

简单电路 【知识导航】 一、电路 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元件所组成的电流路径。 2、电路中元件的作用: (1)电源: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是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装置,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用电器: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开关:接通或断开电路,控制用电器工作。 (4)导线:连接电源、用电器、开关,让电流形成通路,起传输电能的作用。 3、电路的三种状态: (1)通路:在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电路中会有电流的电路叫做通路。 (2)开路:当开关断开,或电路某处断开,电路中不再有电流的电路叫做开路。 (3)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用导线直接连接电源的电路,叫做短路。 (短路有两种情况:用电器部分短路和电源短路) 4、如图1所示,几种元件的符号: 图1 图2 5、如图2所示,短路有两种:一是电源短路,即将电源的正、负极直接用导线相连,这样可能会烧坏电源; 二是局部短路,即将用电器(或电表)的两端用导线直接相连,这样会导致被短路的用电器(或电表)不能工作,但不会烧坏。 二、串并联电路 串联并联 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首— 尾—首—尾) 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首— 首、尾—尾) 特征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 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 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作用控制整个电路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 的开关控制该支路,控制该支路的用 电器。 电路图

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 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1)电流分析法:根据“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的方法分析电路中的电流,若电流在途中不分流, 则用电器串联;若在某处分流,则用电器并联。 (2)断开法:去掉任一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 作则用电器并联。 (3)经验法:如路灯、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是并联;电灯与控制它的开关之间是串联;节日小彩灯是串联等。 三、电流(用字母I表示) 1.电流是导体中的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电流的单位: (1)国际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2)常用单位:毫安 (mA)、微安(μA)。 (3)换算关系:1A=103mA=106μA 3.一些电流值:台灯和手电筒中的电流都约0.2A,计算器中的电流约100μA,电冰箱中的电流约1A等。 4.电流用电流表来测量,其使用方法是(两要两不要): (1)要串联在待测电路中; (2)要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3)被测电流不要超出电流表的量程;若超出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 被烧坏。 (4)不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接在电源两端。否则造成电源短路,可能会烧毁电源和电流表,原因 是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电阻很小。 四、电压(用字母U表示) 1.电压的作用: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某段电路中有电流必有电压,而有电压时不一定有电流。 2.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2)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3)换算关系:1kV=103V,1V=103mV=106μV。 3.一些电压值:1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一个蓄电池的电压为2V,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手机锂电池的电压为3.6V。 4.电压的测量:电压用电压表测量,其正确使用方法: (1)必须把电压表和被测电路并联。 (2)必须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3)被测电压不得超过电压表的量程。若超出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 坏电压表。 (4)电压表可以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把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此时测得的电压是电源两端的电压。不会造成 电源短路,原因是电压表相当于一个很大的电阻。 5.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异同点: 比较项目电流表电压表 A V 不符号 连接方式串联并联

初三物理如何复习教学内容

初三物理如何复习 通过合理科学的安排复习方法,把新教材新教学理念落实到总复习中,创新复习方法,提高复习质量,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复习效果。当然,特别在复习的后阶段,还要注重各种信息的收集、筛选、整理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同时要不断调整学生的心理和应试状态,使学生的实际更切合于中考。 初三物理如何复习 初中物理复习方法及要点: 1、记住公式,作到提到一章的标题,有能自然反映出本章 所有的公式.这样可以帮住你做到心中有数,为你的解题建立信心. 2、灵活运用,作到不死学物理(我认为要从概念入手).这 样可以帮助你快速找到突破口.可以多看一些有关物理的小知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3、学会复习.作到定期总结,使所学的内容不易忘记.且初三是个大熔炉,到最后的中考更是考察学生的综合实力. 4、多练.作到基础打扎实,综合题分章节练习,不要求难, 要做一些经典的物理中考压轴题,切记不要眼高手低或遇难畏缩,要有恒心有毅力,若实在不会要学会去寻求老师的帮助. 初三物理如何复习 一、梳理强化知识,夯实基础,发展能力 历年来中考基础题面广量足,而一些综合题也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也应用,因此抓好基础是关键。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学的重点放在《物理考标》的学习和研究上,做到定时间、定内容,明确中考对各章、各知识块的知识点的

能级要求、变化情况、考试新动向;重点、难点、学生的薄弱点在哪里,就设置怎样的典型例题和针对性练习,做到心中有数。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在学新课时可能没有全面正确的掌握,在复习时就有必要强化和加深。如在复习《长度的测量》一章介绍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时,教师可以设疑:“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什么?”除了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外还有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如“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和比较(如“测量小灯泡的功率”)。从而让学生加深对多次测量目的的理解。再比如复习《机械效率》时,(对于滑轮组而言)η=(W有用/W总)×100%=(Gh/Fs)×100%=(G/nF) ×100%,即若想测量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一定要把物体的重力---G物、物体移动的距离---h、绳子的拉力---F、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全部测出,根据公式的推导,我们只需测出物体的重力---- G物、绳子的拉力---F和明确承担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就行了。从而加深学生对滑轮组机械效率测定的理解。 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病历”和复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设陷”来纠错。“设陷”就是要在学生的错误认识上设陷,以消除接受科学知识的障碍;“设陷”就是要在解题思路上设陷,以克服消极呆板的思维定势;要把典型错误,拿出来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刨根求底,“自己解放自己”。对于同一类问题,要变换方式,在新情景、新角度中设置练习,进行反复训练,并及时反馈,扎扎实实把基础夯实,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 二、分层复习,分类推进,全面提高复习质量 在综合复习阶段,学生的差异很大,为了使复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以“面向全体,分类指导”为原则,在综合分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探究型实验

探究型实验 一、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1.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X4-3-1所示的实验,并得到下列表格中的有关数据,请回答: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入射角(度) 12 22 32 42 52 反射角(度) 12 22 32 42 图X4-3-1 (1)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的空格处,应该填的数据是________.分析上述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表数据,你还能发现其他哪些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可折转的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光的反射有何实际应用?又有什么危害? 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如图X4-3-2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图X4-3-2

初中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十三章内能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 (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如闻到花香。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5.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6.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内能还与物体的质量和状态有关。 7.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8.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9.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10.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11.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12.比热容(c ):在数值上等于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如水的比热容为4.2x103J/(kg.℃)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为4.2x103J. 1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种类相同,比热容就相同。 14.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5.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16.热量的计算: (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①Q吸=cm(t-t0)=cm△t 升

初三物理复习知识点大全

初三物理总复习 二 声的世界 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二、 乐音与噪声 1、 区别:动听悦耳的、有规律的声音称为乐音; 难听刺耳的、没有规律的声音称为噪声。 与情景有关,如动听音乐在扰人清梦时就是噪声。 2、 声音的三大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与 离声源的距离、振幅、传播的集中程度 有 关。 音调:声音的高低;与 声源振动的快慢(频率)有关, 即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前者音调低,后者音调高) 例:热水瓶充水时的音调会越来越高(声源的长度越来越短) 音色:声音的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能认出是哪个人说话或哪种 乐器就是因为音色。 3、 噪声的防治: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三、 超声与次声 1、 可听声:频率在20Hz —20000Hz 之间的声音;(人可以听见) 超声:频率在20000Hz 以上的声音;(人听不见) 次声:频率在20Hz 以下的声音;(人听不见) 2、 超声的特点及其应用 (1) 超声的方向性强:声纳、雷达、探测鱼群、暗礁等 (2) 超声的穿透能力强:超声波诊断仪(B 超) (3) 超声的破碎能力强:超声波清洗仪、提高种子发芽率 四、 与速度公式联合,解题时应依物理情景画出草图。 例:远处开来列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空气传来的声音早2s ,求火车离此人 多远?(此时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 ) 解1:设火车离此人的距离为S ,则 340S —5200 S =2 解得S=727.6m 解2:设声音通过钢轨传播的时间为t,则通过空气传播的时间为t+2,则依题意有: 340(t+2)=5200t 解得t=0.14s 则火车离此人的距离为S=vt=5200m/s ?0.14s=727.6m 初三物理总复习 三 多彩的光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例:日食、月食、手影、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等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

初三物理概念复习要点

初三物理概念复习要点 初三物理概念复习要点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温度的单位有两种:一种是摄氏温度,另一种是国际单位,采用热力学温度.而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 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规定为100度,0度 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摄氏度.-6℃读作 负6摄氏度或零下6摄氏度. 3.使用温度计之前应:(1)观察它的量程;(2)认清它的最小刻度. 4.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1)温度计的 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 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 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5.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要吸热),从液态变为固态 叫凝固(要放热). 6.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 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7.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吸热),气态变为液态叫液 化(放热).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沸腾与蒸发的区别是: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 剧烈的汽化现象,而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8.要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

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9.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沸腾时只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有时因为液体中含杂志沸点会有适当变化,水的沸点是100℃. 10.要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11.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叫气化(吸热),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s(); 【初三物理概念复习要点】

粤沪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电子教材

机械功与机械能 11.1怎样才叫做 功 11.2怎样比较做 功的快慢 11.3如何提高机 械效率 11 .4认识 动能和势 能

怎样才叫做功 11.1 物理学中的“做功”与日常生 活中所说的“做工”有着不同的含义。 在如图11-1所示的实例中,推车车不动,搬石石未起。人虽竭 尽全力、大汗淋漓,但从物理学的 角度看,人却没有做功! 怎样才叫做功 那么,究竟怎样才叫做功呢? 图11-2中的两位同学正在做功。请仔细分析他们的活动,找出两者的共同点。 找找共同点 活动1 (a ) (b ) 图11-2 物理学中做功的实例 图11-1?人用了力,但没做功 (a )用力推汽车,没有推动(b )用力搬石头,没有搬起 F s F F s

力对物体做了功吗 活动2 在图11-3的示例中,哪种情况力做了功?哪种情况力没有做功?为什么? 图11-3 做功了吗(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a)小鸟将虫子从地里叼起来(b)人将油桶推到仓库中 研究力做功的问题时,还要明确谁施力、谁受力,即谁对谁做功。

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人们不但要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而且还要计算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物理学中规定,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即 功=力×距离 如果用W 表示功,F 表示力,s 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则 W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N )?,距离的单位 是米?(?m )?,功的单位就是牛·米?(?N·m )?。功的单位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焦耳?(?joule )?,简称焦,符号为J。这是 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焦耳?(?J.?P.?Joule,1818—1889?)?而命名的。 1?J=1?N·m 图11-4 焦耳 用手匀速托着两个鸡蛋升高1?m (?图11-5?)?,手对鸡蛋做的功大约是多少焦? 想一想 图11-5 手托鸡蛋上升“做功” 1 m 怎样测算功

初三物理知识点复习

初三物理概念公式复习一 姓名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刻度尺 。 2.长度的主单位是 米 ,用符号 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 米. 3.长度的单位关系是: 1千米= 103 米;1分米= 10-1 米, 1厘米= 10-2 米;1毫米=10-3米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 mm 地球的半径:6400 km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 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垂直 ,在精 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 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 数字 和 单位 组成。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 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辅助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7.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秒表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 秒 (s),它的常用单位有 小时 , 分 。1h= 60 min= 3600 s. 1.2 机械运动 1.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 位置 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 标准 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 不动 的物体) 叫参照物.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参照物 。 4.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 相等 。(速度不变) 5.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 运动快慢 的物理量。 6. 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 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 路程 。公式: v=s/t 速度的单位是: m/s ;常用单位是: km/h 。1米/秒= 3.6 千米/小时 7.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 路程 除以 时间 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 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 v=s/t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 平均速度 。 9.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v=s/t 实验器材除了斜面、小车、金属片外,还需要 刻度尺 和 秒表 。 1.3 声现象 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 振动 而产生。 振动 停止,发声也停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 介质 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空气 传来的。 3. 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m/s 。声音在 固体 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 播又比 气体 体快。利用回声可测距离:总总vt S s 2 121== 4. 乐音的三个特征: 音色 、 音调 、 响度 。(1)音调:是指声音的 高低 ,它与发声体 的 振动频率 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 大小 ,跟发声体的 振幅有关 、声源与听者 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 音色 不同 5.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30dB ~40dB 是较理想的环境,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 超过 90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 分贝。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 声源处 减弱;(2)在 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 人耳 处减弱。

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备考计划

2018年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备考计划 一、指导思想 物理复习一般分为三轮,第一轮是章节,第二轮是板块,,第三轮是模拟训练。围绕着物理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下是这学期的物理复习备考几点做法。 二、复习目标 第一轮:对“双基”进行巩固和提高; 1、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 2、面向全体学生,重点是让基础差的学生有所收获,基础好的同学有所提高。第二轮:专项复习及综合训练 1、通过计算、作图、实验与探究等题型,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方法; 2、通过综合训练,来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 第三轮:模拟冲刺 依据中考命题说明,多方位、多渠道搜集信息,编写质量较高的模拟试题,并据学生答题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三、学生思想工作 1、指导、激励、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每个班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学生,他们对学习的态度都各有不同。学习成绩的好坏,关键是学生心理是怎样看待学习的。好的学习态度和好的学习动机,加上良好的学习心境,都对物理学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认真努力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在考察学生的时候,不要过多的使用太复杂,太难的试题给学生做。这样的话会打击学生,使他们对物理学习会失去兴趣,以至于他们会有对物理学习有厌倦感,不爱学,这样他们的成绩就会下降。我们应该适当给予他们成功感,刺激一下他们心理上的满足感,这样他们对物理学习上起码就会有不讨厌,不怠慢的行为发生。还可能会因此对他们的学习有促进作用。 3、让他有个劲头去自觉地学物理 中学生的心理,大多数是爱在班上炫耀自我,当自己在学习成绩上有很大的进步的时候,他们都会有自豪感。为了保持这种状态,他们会不断的努力来维持,不使他改变。所以学生在学习上小小的进步,还有老师不断的重视他,给予各种支持等等,这样他就是不断地自觉地去学习。 四、中考题型分析 为了更好地做好总复习工作,教师必须研究、分析、把握好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及命题原则、知识难度、题型结构、考试范围和重难点,并把握以下特点: 1、重视在实际情景中考查物理知识; 2、突出实验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 3、重视渗透科学思想、学科方法的考查; 4、试题载体体现当代科技、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热点; 5、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发挥试题的教育价值,渗透情感、态度、价值感的引导。 五、复习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