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研究案例分析以中航油事件为例.docx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研究案例分析以中航油事件为例.docx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研究案例分析以中航油事件为例.docx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研究案例分析以中航油事件为例.docx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研究案例分析

—以中航油事件为例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衍生品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由于衍生工具使用不当会给企业带来极大风险甚至动摇整个金融界,本次研究将以“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高风险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中蒙受高达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成为继巴林银行破产以来最大的投机丑闻”事件为经典案例,具体从事件简述、事件分析、事件启示来探析衍生品风险,并从内外部两方面出发,采取风险防范措施,使金融衍生工具更好地为金融领域服务。

二、案例简述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中央直属大型国企中国航空油料控股公司(下称“集团公司”)的海外子公司,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从一个濒临破产的贸易型企业发展成工贸结合的实体企业,业务从单一进口航油采购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净资产从1997年起步时的21.9万美元增长为2003年的1亿多美元,总资产近30亿元,可谓“买来个石油帝国”,一时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中航油新加坡公司被新加坡国立大学选为MBA的教学案例,陈久霖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亚洲经济新领袖”,并入选“北大杰出校友”名录。但2004年以来风云突变,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高风险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中蒙受巨额亏损而破产,成为继巴林银行破产以来最大的投机丑闻。

2004年一季度油价攀升,公司潜亏580万美元,陈久霖期望油价能回跌,决定延期交割合同,交易量也随之增加。二季度随着油价持续升高,公司账面亏损额增加到3000万美元左右,陈久霖决定再延后到2005年和2006年交割,交易量再次增加。10月份油价再创新高,而公司的交易盘口已达5200万桶。为了补加交易商追加的保证金,公司耗尽2600万美元的营运资本、1.2亿美元的银团贷款和6800万元的应收账款资金,账面亏损高达1.8亿美元,另需支付8000万美元的额外保证金,资金周转出现严重问题。10月10日,向集团公司首次呈报交易和账面亏损。10月20日,获得集团公司提前配售15%的股票所得的1.08亿美元资金贷款。10月26日和28日,因无法补加合同保证金而遭逼仓,公司蒙受1.32亿美元的实际亏损。11月8日至25日,公司的衍生商品合同继续遭逼仓,实际亏损达3.81亿美元。12月1日,亏损达5.5亿美元,为此公司向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申请停牌,并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三、案例分析

3.1事件交易策略

此次事件所采用的策略是空头期权交易策略。持有空头期权交易策略的投资者是在判断(或者说预测、猜测)基础资产(在这里是原油)价格的未来变化方向。如果未来的基础资产价格呈现熊市(即价格普遍走低)那么该投资便会赢利。这正是中航油所期望的石油价格走势。但是,如果未来的基础资产价格呈现牛市(即价格普遍上涨),基础资产的价格走势与投资者的愿望恰恰相反,投资者便要承担损失。而事实上,对于中航油而言,这句话不幸言中了。

图1:空头期权交易损益图

不难看出,中航油所采用的空头看涨期权策略是一个风险很大的投资策略。当石油市场呈现熊市时,空头看涨期权的持有者便赢利。但是,赢利的数额是有限的。最大赢利数额就是期初卖出期权所获得的期权费!而当石油市场呈现牛市时"空头看涨期权持有者要承担亏损。而且,亏损数额是没有限定的!换句话说,持有空头看涨期权的投资者的风险是无限的。

3.2事件再现

2003年,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和三井住友银行等三家外国银行等进行场外期权交易,卖出看涨期权,执行价36美元,仓位是空头200万桶,于年底石油价为20多美元卖出,获得200多万美元的期权费。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当价格低于36美元时,收益是有的佣金收入。

图二:中航油公司2003年盈利情况

数据来源:

到了2004年的第一季度,中航油的逻辑认为原油现货并未短缺,根据供给需求理论原油价格仍存在下跌空间,因此继续看跌,然而石油价格却一路上涨,2004年上半年,已出现580万美元账面亏损。

图三:中航油公司2004年上半年亏损情况

数据来源:

为了掩盖账面亏损,而不是及时止损,中航油公司决定对合约进行展期,并放大交易仓位,以此期望油价能够回跌。然而账面亏损已扩大至3500万美元。于是不仅没有止损,反而将期权合约展期至2005年及2006年,并在新价位上继续卖空,交易量再次增加。

2004年10月,中航油先后两次将行权价格提高到45美元/桶和48美元/桶,同时将头寸从200多万桶放大到最后的5200万桶,翻了将近25倍,公司账面亏损已达1.8亿美元,公司现金全部消耗殆尽。

图四:中航油公司2004年下半年亏损情况

数据来源:

同时由于国际油价的猛涨,公司必须加大保证金,为此新加坡公司不得不向母公司中航油集团请求援助。而中航油集团不仅没有责令新加坡公司迅速斩仓,反而决定对其

实施救助。10月20日,中航油集团以私募方式卖出手中所持15%的股份,获资1.08亿美元,立即交给新加坡公司补仓。

然而油价还是令人绝望地一路上升,母公司并不能无穷无尽地提供庞大的资金,所以2004年10月26日和28日,公司因无法补加一些合约的保证金而强行平仓,从而蒙受1.32亿美元实际亏损。接着,11月8日到25日,公司的期权合约继续遭逼仓,虽然集团再向中航油提供1亿美元贷款,但此时却是螳臂趟车,截至25日的实际亏损达3.81亿美元。2004年12月1日,在亏损5.5亿美元后新加坡公司宣布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令。

有趣的是,假如中航油公司能够一直保持资金充足,石油的价格到年底已经再次跌回43.32元,中航油公司不但不会损失5.5亿美元,反而还能赚取3000多万美元。可惜的是,公司终究没能抵抗住衍生工具的杠杆带来的巨大损失,在盈利之前被平仓,从而承受了巨大的损失。

图五:中航油公司若不平仓盈利情况

3.3事件分析

1.套期保值还是投机交易

金融衍生市场的交易策略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套期保值策略,即采用两个或多个损益结构相反(或者部分相反)的金融头寸,以降低投资组合整体风险。例如买进股票的同时,卖出看涨期权。第二,投机交易策略,即投资者根据市场趋势预测,对某一市场走向加大投资力度,以期获得超额回报。例如,当投资者相信未来的市场将是牛市时,买进大量的看涨期权。第三,无风险套利策略,即投资者抓住市场上偶然出现的错误定价,设计适当的套利策略,赚取无风险利润。

那么,当我们回过头来看此次中航油的事件,2004年10月,中航油将将头寸从200多万桶放大到最后的5200万桶,翻了将近25倍,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每年实际进口的原油数量1700多万桶,超过公司每年实际进口量的3倍以上。这时的原油期权交易不是套期保值,而是投机交易。

2.策略失误还是时运不济

此次中航油采取的策略是空头看涨期权交易策略,即预测石油的价格会在2004年持续下跌。

而当我们回过头来去分析,自2003年8月后,美国经济开始复苏,摆脱了“911”事件的阴影,进入经济运行的快车道,日本经济从多年的低迷中走出,中国、印度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使世界经济增速明显高于原先的估计。世界经济的强劲增长带动石油需求大幅增加,而需求增加也将提高石油的价格。

另一方面,2003年3月美伊战争打响并很快推翻萨达姆政权后,世界一些产油国特别是中东主要产油国政局动荡加剧,恐怖事件频频发生。美元的长期贬值,也损害了产油国的收益,因此产油国也在暗中支持油价的走高。2004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笼罩在一股动荡不安的气氛中,为油价暴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因此,综上所述,应该对2004年的油价做出一个看涨的判断,而不是看跌的判断。因此在一开始中航油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而在已经形成亏损的情况下,还是没有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中航油公司能够及时平仓,进入空头看跌期权交易、或者进入空头对敲交易(事实上,在2004年石油价格剧烈波动的情况下,空头对敲并不是一个好的策略)、或者不进行交易只是进行现货交易、或者进行一笔反向交易以对冲风险、减小损失的可能性。那么也不会蒙受破产的下场。

图六:使用其他策略盈利情况

当然,陈久霖说:“如果再给我5亿美元,我就翻身了。”,这句话有他的道理,这当他认定石油价格达到53元已经达到了一个高点,价格下降是迟早的事时,使用空头看涨期权策略是没有问题的。但衍生品的杠杆巨大,让公司没有足够的资金撑到价格下降的那天。因此,此次事件并不是简单的时运不济,而是确确实实的策略失误。

3.4 风险分析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又称价格风险,即指在交易中,因标的资产(如利率、汇率、股票指数、商品等)市场价格波动而导致金融衍生工具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引价格变动的不同原因又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权益风险和商品风险。标的资产价格变动会影响到衍生工具未来的价值,当交易商的预期因为标的资产在现实中的价格变动出现偏差而产生了风险。

在这次的案例中,石油的价格在2004年的剧烈变动便是市场风险的最直接的体现。同时,市场还有被操纵的风险,比如在2003年,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美元的不断贬值,都会造成石油价格的不稳定性,从而加大市场风险。

2.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即为衍生工具持有者不能以合理的价格迅速地卖出或将该工具转手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包括不能对头寸进行冲抵或套期保值的风险。而流动性风险可能造成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金融衍生工具自身的原因。某些金融衍生工具本身就存在流动性差的缺陷。如部分远期合约。另一个是衍生工具持有者自身的资金流动性差而导致不能对头寸进行冲抵或套期保值。

2004年10月,每桶油价每上涨1美元,新加坡公司要向银行支付5000万美元的保证金,导致新加坡公司现金流量枯竭,新加坡公司因为无法补加一些合约的保证金而强行平仓两次,蒙受1.32亿美元实际亏损。其中也有仓位太大的原因,新加坡公司没有采取适度的仓位,为了转亏为盈,一味加大交易仓位,居然高达5200万桶。而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每年实际进口的原油数量也才1700多万桶。

3.信息不对称风险

信息不对称风险指交易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合约一方因缺乏部分信息而蒙受损失

的风险。

中航油公司管理层仅因为认为现货交易量不高,所以石油价格一定会回跌到36美元下就开始了一路的“豪赌”。然而却错估了国际形势。

此次中航油的对手都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实力较为强大的一方,而和其签署的期权条款更是复杂,从此案例来看,中航油的一定盈利和无限性亏损可能性不成对比,成为较为不利的一方。

3.5 事件启示

1.金融衍生产品的投机风险极大

金融衍生产品有财务杠杆作用,因为只需要保证金便可以进行交易,所以大多数交易没有以现货为基础,为此面临信用风险,也就是投机相对于套期保值所面临的更多的是违约等信用风险。尤其是缺乏监管的场外交易,所面临的风险更是加倍。然而国内的金融体制不够完善,所以国内企业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大多都在场外进行。中航油的追加的总额为110亿美元的原油期货合同,若以50美元一桶的价格计算则相当于3000万吨燃油,而中航油每年仅有500万吨航油需求,由此可见,中航油此次的行为不是套期保值,而是投机。而中航油所从事的卖出看涨期权风险极大,为了避免这种风险,一般期权的卖出方通常都会在现货市场或者其他衍生品市场进行相关的对冲操作,规避标的资产价格波动风险。但是中航油并没有采取相关措施。实际上,在中航油卖出期权之后不久,石油价格就一路上涨,而在其巨亏平仓之后,石油价格就大幅回落。可见在衍生品交易中,任何侥幸的赌徒心理都是不可取的,而是应该采取套期保值的做法。

2.金融衍生产品具有契约性

它会导致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使得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有可能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蒙受利益损失。中航油涉及金融衍生品交易不久,其信息来源比起久浸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交易对手方日本三井住友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等要来得少。并且对于国际的局势,特别是OPEC组织的战略等,也知之不多。如英国巴克莱银行会比中航油公司掌握更新更全的信息。3.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一方面内部控制失效。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总裁陈久霖的个人权力过大,公司的决策基本是由其一个人完成的,他的独裁主义加大了企业的风险。公司在陈久霖一人授意下随意地不断进行投机性石油衍生品交易,可以见得整个公司的内部监管机制的严重失灵。

另一方面金融衍生品交易专业人才的缺乏。美国投资银行高盛公司,在没有解释清楚所有风险的情况下向中国航油出售复杂而陌生的金融衍生产品。对期权这样的衍生品,一般公司不如投资银行的专业人士熟悉和了解,正是由于投资风险太高,所以中航油公司才和高盛公司合作,希望借此来控制和规避风险。殊不知正是由于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的缺乏,才在衍生品交易中受到国外投行的错误诱导。

3.6 事件展望

1. 提高判断的专业性和战略决策的理智程度

第一,加强金融衍生品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从投资者风险防范的角度分析,金融衍生品的运用程度及其效果很大程度上应该与企业相关团队的专业水平和管理经验相匹配。企业要在金融衍生品投资中合理控制风险的同时获得预期的收益,就必须提升企业管理层和相关团队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提高运用金融衍生品的能力。第二,企业在参与衍生品交易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预定方案确定操作目标、方向和原则。第三,充分作好交易前的准备工作。在金融衍生品的期权交易中,投机者,套期保值者和套利者这三类交易者共同维护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功能发挥,缺一不可。笔者认为衍生品巨亏主要不是投机问题,还是决策问题,要明确止损点位,如果能够进行理智的决策判断,只是导致少部分亏损甚至盈利。此案例中的中航油亏损巨大就是不能理智地明确止损点。第四,企业要采取正确投资策略和技巧,应着眼于企业的财力来决定规模来决定规模,并针对市场变化灵活应变,趋利避害,捕捉战机。

2. 理性选择交易对手

国际大型金融机构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设计出来的衍生品交易合约极复杂,甚至国内专业人士都看不懂,而在与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合作时,为防止信息不对称,让其设置圈套,可以选择较为普通的交易产品,不要一味追求金融创新和高杠杆性, 理智地选择浅显易懂的衍生产品。

3.加强衍生金融工具的内部管理。

如今衍生金融工具已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衍生品交易创造了空前繁荣和膨胀的金融市场。但如果对衍生金融工具本身的风险不能有效管理的话,就会像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一样遭遇致命打击。只要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它就一点也不可怕。

在此基础上,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合理的授权制度并确定合理的风险限额。

4.加强衍生金融工具的外部管理。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各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密切,因而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由上文的论述可知,衍生金融工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监督和管理,监管不足和监管缺乏力度是衍生金融工具出现风险并引起金融灾难的主要原因。

我们应当提出相关配套的法律制度,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管。完善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外信息披露,建立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规范。

四、结语

中航油事件无疑是企业利用衍生品交易不当而发生的一桩重大风险事故。衍生品交易本是个笼统的概念,远期、期货、期权、互换都是衍生品交易,而交易方式,既可以是在交易所集中交易,也可以是通过场外交易进行。中航油在国外从事境外衍生品交易,企业的交易成本、资金承受能力等商业机密都暴露在国外投资者眼里,不仅使风险相对

于场内交易变大,而且也使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管权力受限,加之中航油公司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存在着极大的缺陷,在交易中并没有做出反向对冲来防范风险,从而导致了惨痛的教训。

中航油事件不仅反映了我国企业在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防范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同时也进一步引发了市场对国有资产监管及风险控制的反思。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更趋激烈,企业发展金融衍生品既有迫切性也有必然性,这就需要企业在利用各种金融衍生品作为套期保值和投机套利工具的同时,也要加强规避金融衍生品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营运风险和法律风险的能力。我们虽然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信息不对称风险这四个角度分析了中航油的风险并从企业自身和宏观环境两大角度入手提供了一定的防范措施,但是没有办法拿到更详细的数据资料和更多的内部资料,从而将风险分析更为具体化。中国金融市场正在步入一个成长阶段,虽然金融衍生产品刚刚起步,但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需求还比较多。相信我们国家能够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金融体系,我们的企业也能够逐渐强大,将金融衍生产品应用得更好。

参考文献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华谊兄弟 姓名:周冰倩 学院:行知学院商学分院 专业:金融学

学号:12856218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分析之华谊兄弟 前言: 在21世纪初的中国娱乐业市场,涌现出一批商业巨头,而华谊公司正是个中翘楚。从一家小型的广告公司,到如今庞大的商业帝国,华谊走过了一条不可思议的崛起之路。当然,时势造英雄,这不仅仅归功于王中军王中磊两位创始人的商业才能,也要归功于繁荣的中国市场。 华谊概况: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民营娱乐集团,于1994年创立。1998年正式进入电影行业,因投资冯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随后全面进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时至今日,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涵盖广告、影视、音乐、发行、艺术设计、建筑、汽车梢售、文化经纪、投资等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并于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正式上市。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我认为可能会导致出现信用风险的原因有两个:

(1)经济运行的周期性。 (2)是对于公司经营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的发生。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 2013年起,全球经济逐渐复苏,中国经济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4年将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中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伴随着这种增速转换,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特征十分明显,服务业发展动能逐渐增强。国内外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国内深化改革的政策目标都将刺激中国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行业态势: 优势: 1.中国电影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为大型电影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而且娱乐影视这整个行业发展快,对优质作品需求大,有利于公司发挥自身优势满足市场需求,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2.华谊拥有出色的制作、宣传与发行能力,在国产大片市场处于优势地位;电视剧制作实力强产量高;艺人经纪业务拥有艺人数量超过百人。公司独创的经营管理模式,有助于降低风险保证收益。 3.公司以工作室独立运营进行作品创作等经营管理模式,有助于公司降低经营风险,取得最大收益。公司产业完整,影视资源丰富,电影、电视剧和艺人经纪三大业务板块有效整合,协同发展,在产业链完整性和影视资源丰富性方面有较为突出的优势。 劣势: 1.虽然我国电影产量已初具规模,但其中具备较高商业价值的影片数量仍然较少,高质量影片供应量的增加将直接推动电影票房收入的增长。 2.影片产量和放映数量均在增长,但银幕数量以及高质量影片的供应不足限制了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大,产业链完整,运作高效的电影企业将在发展中获胜。 综上所述,尽管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但总体来看,电视剧市场以及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外部因素都是有利于华谊公司的发展的。因此,外部环境对该公司造成的信用风险的压力较小。 华谊重大事件年表: 1994年,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创立 1997年,年销售额达6亿,进入中国十大广告公司行列 2000年,并购金牌经纪人王京花的经纪公司,成立华谊兄弟时代经纪有限公司;太合控股2000万入股,成立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公司 2001年,成立华谊兄弟太合文化经纪有限公司 2002年,华谊取得西影股份发行公司超过40%的股份 2004年,出资3000万收购战国音乐,成立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TOM集团出资500万美元收购华谊27%的股权,华谊更名为华谊兄弟传媒集团 2005年,中国最大SP之一华友世纪对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进行超过3500万战略性投资;华谊以3500万入股天音公司成立新的天音传媒有限公司;金牌经纪人王京花带领一些艺人跳槽橙天娱乐

十大经典风险管理案例pdf

风险管理十大案例 案例1:法国兴业银行巨亏 一、案情 2008 年1 月18 日,法国兴业银行收到了一封来自另一家大银行的电子邮件,要求确认此前约定的一笔交易,但法国兴业银行和这家银行根本没有交易往来。因此,兴业银行进行了一次内部查清,结果发现,这是一笔虚假交易。伪造邮件的是兴业银行交易员凯维埃尔。更深入地调查显示,法国兴业银行因凯维埃尔的行为损失了49 亿欧元,约合71 亿美元。 凯维埃尔从事的是什么业务,导致如此巨额损失?欧洲股指期货交易,一种衍生金融工具 产品。早在2005 年 6 月,他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技术,绕过兴业银行的五道安全限制,开始了 违规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我在安联保险上建仓,赌股市会下跌。不久伦敦地铁发生爆炸, 股市真的大跌。我就像中了头彩……盈利50 万欧元。”2007 年,凯维埃尔再赌市场下跌,因此 大量做空,他又赌赢了,到2007 年12 月31 日,他的账面盈余达到了14 亿欧元,而当年兴行银行 的总盈利不过是55 亿欧元。从2008 年开始,凯维埃尔认为欧洲股指上涨,于是开始买涨。然 后,欧洲乃至全球股市都在暴跌,凯维埃尔的巨额盈利转眼变成了巨大损失。 二、原因 1.风险巨大,破坏性强。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牵涉的金额巨大,一旦出现亏损就将引起较大 的震动。巴林银行因衍生工具投机导致9.27 亿英镑的亏损,最终导致拥有233 年历史、总投 资59 亿英镑的老牌银行破产。法国兴业银行事件中,损失达到71 亿美元,成为历史上最大规 模的金融案件,震惊了世界。 2.暴发突然,难以预料。因违规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受损、倒闭的投资机构,其资产 似乎在一夜间就化为乌有,暴发的突然性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巴林银行在1994 年底税前利 润仍为1.5 亿美元,而仅仅不到3 个月后,它就因衍生工具上巨额损失而破产。中航油(新加坡) 公司在破产的6 个月前,其CEO 还公开宣称公司运行良好,风险极低,在申请破产的前1 个月

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案例分析

金融衍生产品套期保值案例分析 130112300110 洪月佳 2015-05-04

金融衍生产品套期保值案例分析 本文将结合金融衍生产品产生原因、主要工具、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并结合两个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分别为西南航空公司套期保值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依然能盈利;中航油投资失败这两个案例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结合案例对金融衍生品的存在意义,及其实质进行阐述。 一、产生原因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利率摆动幅度幅度的增大,使债券和股票市场都经历了几段剧烈动荡的时期。由于经历的动荡与金融不断的发展,金融机构的管理者更加注重管理风险。在规避风险的利益驱动下,通过金融创新工具来帮助金融机构管理者更好地进行风险控制。这种工具被称为金融衍生工具,目前已经成为极为有效地风险管理工具。这里我们需要指出的是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并不是一种投机手段,将其作为投机手段那么我们也将看到由于杠杆效应,其需要承担的巨大代价。稍后我们更加具体的进行分析。 二、主要工具: 远期合约、金融期货、期权、互换。 远期合约:指交易双方达成在未来(远期)某一时间进行某种金融交易的协议。 金融期货合约: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实物商品或金融商品的标准化合约。 期权合约:指合同的买方支付一定金额的款项后即可获得的一种选择权合同。证券市场上推出的认股权证,属于看涨期权,认沽权证则属于看跌期权。 互换合同:互换合同是指合同双方在未来某一期间内交换一系列现金流量的合同。按合同标的项目不同,互换可以分为利率互换、货币互换、商品互换、权益互换等。其中,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比较常见。 三、保值而非投机的体现 假定现在为3月份,某农场主6月份有3万斤谷物要收获并出售,同时某粮食公司计划6月份收购3万斤同种谷物,他们都希望3个月后能以今天的价格成交,即双方都不愿冒价格变动风险。

中航油案例分析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

1、根据案例内容,请做出中航油卖出石油看涨期权的会计分录? (1)交易日:2013年10月中航油卖出200万桶石油看涨期权(假设每份合约为1美元,到期日为2014年4月份,并约定期权执行价格为每桶35美元,此外公司须向交易商按合约价的10%支付期权保证金): 借:其他应收款——期权保证金 7000000 贷:卖出期权——看涨期权合约 2000000 银行存款——美元 5000000 同时在表外按期权的名义本金额登记期权: 借:表外负债——卖出期权合约反向 7000000 贷:表外负债——卖出期权合约 7000000 (2)期权费结算日(通常交易日后2天进行) 借:银行存款——美元 7000000 贷:其他应收款——期权保证金 7000000 (3)期末日:2014年4月份期权到期,由于石油价格上涨(纽约轻原油价格约为38美元/桶),对买入期权者有利,中航油需履行期权合约账面价值共亏损580万美元: 借:交易损益 5800000 贷:卖出期权——看涨期权合约 5800000 (4)中航油高层没有及时撤出市场,而是选择延期交割,并选择卖出更多的看涨期权用获得的权利金填补保证金的窟窿。2004年4月份至2004年10月份期间,中航油卖出的有效合约盘口达5200万桶(增加5000万桶期货合约,假设合约的执行价格为45美元一桶):

借:其他应收款——期权保证金 0 贷:卖出期权——看涨期权合约 银行存款——美元 0 (5) 期权费结算日(通常交易日后2天进行) 借:银行存款——美元 0 贷:其他应收款——期货保证金 0 (6)至2004年10月份,石油期货价格每涨1美元,公司就必须追加5200万美元,共支付额外权利金8000万美元,账面亏损已达1.8亿美元: 借:其他应收款——期权保证金 贷:银行存款——美元 借:交易损益 0(0-5800000) 贷:卖出期权——看涨期权合约 0 (7)至2004年12月份,中航油衍生产品合约被强行平仓,共亏损5.54亿美元,中航油资不抵债,宣告破产: 借:交易损益 0(0-0) 贷:卖出期权——看涨期权合约 0 借:卖出期权——看涨期权合约 0 贷:其他应付款 0 资产负债表表外登记期权交易冲回: 借:表外负债——卖出期权合约 7000000 贷:表外负债——卖出期权合约反向 7000000 2、试根据分录,分析中航油被市场逼入“破产”境地的过程?

风险管理雷曼兄弟案例分析报告

目录 1.雷曼兄弟简介 (1) 2.雷曼兄弟破产过程 (1) 3.雷曼兄弟破产原因分析 (3) 3.1 自身原因 (3) 3.2 外部原因 (6) 4.应对措施及建议 (8)

1.雷曼兄弟简介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是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作为一家全球性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具有158年的历史。其雄厚的财务实力,以及“全球最具实力股票债券承销交易商”的名号可以追述到一个世纪前。 雷曼公司的业务能力一直受到众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广泛认可。它不仅担任这些跨国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财务顾问,同时拥有多名业界公认的国际最佳分析师。由此,它在很多业务领域都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包括股票、固定收益、交易和研究、投资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以及风险投资。这一切都有助于雷曼兄弟稳固其在业务领域的领导地位。《商业周刊》评选雷曼兄弟公司为2000年最佳投资银行,《国际融资评论》授予其2002年度最佳投资银行称号,其整体调研实力也高居《机构投资者》排名榜榜首。 这样一家信誉名声都响彻业界的全球性多元化投资银行,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15日,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加剧的形势下,丢盔弃甲。根据美国破产法,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向美国联邦破产法庭递交破产保护申请。以资产衡量,这是美国金融业最大的一宗公司破产案。 2.雷曼兄弟破产过程 表1罗列了自2007年夏天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金融市场上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雷曼兄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破产的。 表1 雷曼兄弟破产过程

3.1自身原因 1. 进入不熟悉的业务,且发展太快,业务过于集中。 作为一家顶级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注重于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证券发行承销,兼并收购顾问等)。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固定收益产品、金融衍生品的流行和交易的飞速发展,雷曼兄弟也大力拓展了这些领域的业务,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称为华尔街上的“债券之王”。 在2000年后房地产和信贷这些非传统的业务蓬勃发展之后,雷曼兄弟和其它华尔街上的银行一样,开始涉足此类业务。这本无可厚非,但雷曼的扩张速度太快(美林、贝尔斯登、摩根士丹利等也存在相同的问题)。雷曼兄弟破产前的几年一直是住宅抵押债券和商业地产债券的顶级承销商和账簿管理人。即使是在房地产市场下滑的2007年,雷曼兄弟的商业地产债券业务仍然增长了约13%。这样一来,雷曼兄弟面临的系统性风险非常大。在市场情况好的年份,整个市场都在向上,市场流动性泛滥,投资者被乐观情绪所蒙蔽,巨大的系统性风险给雷曼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可是当市场崩溃的时候,如此大的系统风险必然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2. 财务结构不合理,自身资本太少,杠杆率太高且过度依赖短期融资。 以雷曼为代表的投资银行与花旗、摩根大通、美洲银行等综合性银行不同,它们的自有资本太少,资本充足率太低。为了筹集资金来扩大业务,它们只好依赖债券市场和银行间拆借市场,在债券市场发债来满足中长期资金的需求,在银

金融风险案例分析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集 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 2009年9月2日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集 目录 案例一:法国兴业银行巨亏 案例二:雷曼兄弟破产 案例三:英国诺森罗克银行挤兑事件 案例四:“中航油”事件 案例五:中信泰富炒汇巨亏事件 案例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破产 案例七:越南金融危机 案例八:深发展15亿元贷款无法收回 案例九:AIG 危机 案例十:中国金属旗下钢铁公司破产 案例十一:俄罗斯金融危机 案例十二:冰岛的“国家破产”

案例一:法国兴业银行巨亏 一、案情 2008年1月18日,法国兴业银行收到了一封来自另一家大银行的电子邮件,要求确认此前约定的一笔交易,但法国兴业银行和这家银行根本没有交易往来。因此,兴业银行进行了一次内部查清,结果发现,这是一笔虚假交易。伪造邮件的是兴业银行交易员凯维埃尔。更深入地调查显示,法国兴业银行因凯维埃尔的行为损失了49亿欧元,约合71亿美元。 凯维埃尔从事的是什么业务,导致如此巨额损失?欧洲股指期货交易,一种衍生金融工具产品。早在2005年6月,他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技术,绕过兴业银行的五道安全限制,开始了违规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我在安联保险上建仓,赌股市会下跌。不久伦敦地铁发生爆炸,股市真的大跌。我就像中了头彩……盈利50万欧元。”2007年,凯维埃尔再赌市场下跌,因此大量做空,他又赌赢了,到2007年12月31日,他的账面盈余达到了14亿欧元,而当年兴行银行的总盈利不过是55亿欧元。从2008年开始,凯维埃尔认为欧洲股指上涨,于是开始买涨。然后,欧洲乃至全球股市都在暴跌,凯维埃尔的巨额盈利转眼变成了巨大损失。 二、原因 1.风险巨大,破坏性强。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牵涉的金额巨大,一旦出现亏损就将引起较大的震动。巴林银行因衍生工具投机导致9.27亿英镑的亏损,最终导致拥有233年历史、总投资59亿英镑的老牌银行破产。法国兴业银行事件中,损失达到71亿美元,成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案件,震惊了世界。 2.暴发突然,难以预料。因违规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受损、倒闭的投资机构,其资产似乎在一夜间就化为乌有,暴发的突然性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巴林银行在1994年底税前利润仍为1.5亿美元,而仅仅不到3个月后,它就因衍生工具上巨额损失而破产。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破产的6个月前,其CEO还公开宣称公司运行良好,风险极低,在申请破产的前1个月前,还被新加坡证券委员会授予“最具透明度的企业”。 3.原因复杂,不易监管。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产生既有金融自由化、金融市场全球化等宏观因素,也有管理层疏于监督、金融企业内部控制不充分等微观因素,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即使是非常严格的监管制度,也不能完全避免风险。像法兴银行这个创建于拿破仑时代的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不可谓不严,但凯维埃尔还是获得了非法使用巨额资金的权限,违规操作近一年才被发现。这警示我们,再严密的规章制度,再安全的电脑软件,都可能存在漏洞。对银行系统的风险控制,绝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市场繁荣之际,应警惕因盈利而放松正常监管。

宝洁公司利率互换案例分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成绩2009 —2010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案例题目宝洁公司利率互换案例分析 课程名称金融工程案例研究 小组成员朱雯杰326 滕菲340 孙泽源316 学院(系)研究生院 专业金融学院金融学 考试时间2010-7-4

宝洁公司利率互换案例分析 一、 利率互换简介 利率互换Interest rate swap IRS 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根据约定数量的同种货币的名义本金交换利息额的金融合约。交换的只是不同特征的利息,没有实质本金的互换。利率互换可以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利率互换是在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之间进行转换。企业通常会以签订利率互换的方式,来管理风险。现实中的利率互换一般并非由两个企业之间签订,而是两个企业分别和金融机构签订互换协议。这样,企业可以省去寻找交易对手的成本,而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同多方进行交易而达到风险对冲的目的。交易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二、 宝洁公司利率互换损失事件概述 1993年11月,宝洁公司向美国信孚银行(后为德意志银行收购) 购买具有对赌成分的利率互来降低融资成本。但1994 年2 月联邦备委员会提高了联邦基金利率 ,美国国债收益率随之上升,到1994 年4 月 ,宝洁接到了1 .57 亿美元的税前交易账。1994年 1 0 月,宝洁以美国信孚银行未就交事项披露重要信息(比如如何计算同情景下利率互换的支付额) 、错误提示交易风险、违背受托及顾问关系等由向辛辛那提市联邦法院提起诉讼,认为信孚银行并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对宝洁有违反诚信的诈欺行为,主张与信孚银行的两项交易无效,请求免除因金融衍生交易所导致的债务以及惩罚性违约金。 宝洁公司在利率互换中的损失并不是个例,联邦纸板公司、吉布森礼品公司、空气化工公司同样在于信孚银行的交易中遭受大量损失。这些事件导致公司的董事会对公司进行场外衍生品交易的重视,并重新对其风险管理战略进行审视。 三、 利率互换合约分析 1. 合约内容 起始日期: 1993年11月2日 期 限: 5年 支付方式: 半年一付 本 金: 2亿美元 % LIBOR % LIBOR

中航油事件深层剖析

中航油事件深层剖析 鲁晨光 我是一个投资组合和风险控制理论研究者[1],同时也是股票、期货、期权交易者。我从从2003年开始重点交易纽约石油期货和期权。半年前我就写过一篇介绍石油期权期货交易策略的文章[2]。我的策略是:卖出近期期货和做多期权,加倍做多远期期货。我采用这种策略,一万多美元的帐户赚了5万多。中航油就是因为卖空石油期货和做多期权亏损了五亿多美元。听到这个消息,我比其他人更加感到遗憾。我想,我赚哪一点小钱算什么?中国人的钱是廉价劳动汗水换来的。我的努力要是能减少国人汗水白流,那对我是莫大幸事。所以我很想把我对中航油事件的分析和认识写出来供大家分享。 1.中航油事件图解 中航油参与石油期货期权的交易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那时油价波动上涨,中航油初战告捷,2003年盈利580万美元。2004年一季度,中航油在油价涨到30元(指美元,后面相同)以上开始做空,以后越亏加仓越大,最后做空石油5200万桶, 在油价50元以上被迫强行平仓,合计亏损约5.5亿美元。 我根据纽约轻原油期货行情和《中航油末路纪实》一文[3]制作了图1。 图1. 中航油失败过程图解 纽约轻原油市场是石油期货交易量最大的市场,其交割的石油标准有所不同,所以叫轻原油。其价格稍高。该市场成交量超过伦敦石油期货市场的两倍,一个月份的期货合同总持仓量达到十几亿桶。所以该市场是石油交易主战场。中航油参与交易的是伦敦石油期货市场和场外衍生交易市场。这些市场油价走势是类似的。 2.例外的第六次石油危机 回顾石油行情历史,可见影响油价最重要的几个因素是:产量,需求,战争,货币贬值――特别是美元贬值,因为国际上的石油交易以美元标价。而战争的主要因素也是来自石油资源和运输通道的争夺。比如不久的伊拉克战争和70年代的第二次中东战争(争夺苏伊士运河控制权。 关于石油危机,流行的说法只讲暴涨,不讲暴跌,这是不全面的。如果把油价暴跌也当作危机,那么世界石油市场就经历了6次危机。 第一次,从1973年10月到1974年1月,油价从每桶3.11美元上升到11.65美元。主要原因是第二次中东战争造。战争造成产量下降,同时中东产油国用油价作为武器反击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 第二次:1978年底到1980年底,油价从每桶13.34美元上升到43美元。主要原因是两伊战争造成石油减产和恐慌。 第三次:1985年底到1986年10月,油价由每桶28美元下降到6.8美元。主要原因是:前两次石油危机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加大石油投资,造成石油供过于求。有人认为,阿拉伯国家联合降价导致油价下跌,为的是打击美国企业。布什家族经营石油,当然也难免受到惨重打击。美国的开采成本比中东高,根本经不起降价的打击。油价上涨,美国经济和美国人民受害;油价下跌,美国石油企业受害。这正是美国,特别是两位布什总统,插手中东,拉拢沙特和科威特、打击伊拉克的重要原因。

案例分析:从海尔集团看风险管控

案例分析:从海尔集团看风险管控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e14779999.html,2009-05-13 16:05:05 来源:CIO时代 【导读】:海尔之所以能在逆市中取得更上一层楼的佳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十多年中对风险管控的强化和创新。 海尔之所以能在逆市中取得更上一层楼的佳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十多年中对风险管控的强化和创新。 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其影响还在不断扩散之中,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同样面临着巨大挑战。 而在此背景之下,位于青岛的海尔冰箱生产车间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世界著名的消费市场研究机构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欧睿国际)最新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以单一品牌计,2008年海尔品牌在全球冰箱市场份额已达6.3%,超过惠而浦、LG和伊莱克斯等,跃居全球第一。 在弥漫着悲观情绪的市场上,2008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220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海外营业额同比增长9.8%,利润同比增长20.6%,目前海尔集团已经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这样一组数据,无疑勾勒出了在全球危机(尤其是在国内制造业危机)的寒冬之下的一抹盎然春意。 海尔今天的这一切得益于其十分注重吸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重视内控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我们认为,所有风险的源头可以说是战略,确定战略的时候,就锁定了全部风险。企业里的风险可以通过一些手法进行有效规避:财务管理、预算管理、人事管理、有效授权、投资管理和风险监控,制定风险管理体系以量化各项企业风险,制定风险防范的办法,降低经营的风险。 以海尔的具体风险管理措施来看: 战略层风险管理 集团化、国际化:目前海尔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贸易公司与设计中心,全球有10多个工业园,这么大的规模如果不建内控体系,企业的风险将非常大。 风险随着企业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等新经营空间的拓展,而有了很多新的课题、新的表现,在拓展的同时,需要不断提升对风险的认识、理解和控制。风险在遇到集团管控问题后会立即变得更加复杂:首先,集团企业在取得协同、整合、规模优势等利益的同时,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涉足产业的增加、所属子公司地域分布趋于分散,企业所面临的各种投资、运营、管理风险必将显著放大,对集团管控能力特别是风险内控体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因集团化、多元化和国际化之后产生的多层次、多法人问题,风险也成为一个跨层次、多对象的体系。因此,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其触角的全球延伸,风险管理便自然成为企业经营的充分必要命题。 在国际化运作中,海尔的理念是“出口创牌”,战略分为三步“走出去”、“走进去”和“走上去”,“走出去”仅仅是把产品出口到海外:“走进去”则是应成为在当地被认可的产品,进入到当地连锁,在当地设计,为当地用户服务“走上去”则是成为当地的名牌。在国际扩张的路径上,海尔的手段主要是:整体兼并、投资控股、品牌运作和虚拟经营。海尔兼并扩张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总体一定要大于局部之和”,必须兼并一个成功一个,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

中航油事件的反思

麦吉尔大学管理学院刘锋 此次中航油事件涉及在大宗石油交易中金融工具的使用问题。 金融衍生工具有两种用途,其一是套期保值,其二是用于投机。前者是企业常用的规避风险的有效方式。后者则完全是投机者基于自己对标的产品价格波动的预期来进行操作以期获得超额利润的手段。 中航油作为中国最大的进口航空用油公司,其操作直接关系到国内航空用油的命脉。由于中航油不断需要在现货市场上购买航空用油,国际油价的上涨,将使购油成本增加,从而造成损失。中航油应该使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国际油价波动带来的风险。在规避油价上涨带来的风险时,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多头(购买)远期合约或期货,或看涨期权。将远期的交易价格锁定在今天约定的执行价格上。 对于多头远期合约或期货合同,当远期价格上升时,执行期货合同可以获利,与现货市场高价买入带来的损失对冲;如果远期价格下降,执行期货合约将带来损失,而现货市场上以低价买进可以获利,二者对冲从而规避了价格波动的风险。对于看涨期权,如果远期价格高于合同的执行价格,则可以按照约定的执行价格成交;如果远期价格低于合同的执行价格,则不执行合同,损失的只是较少的期权费(相 当于保险费)。这时可从现货市场以低于执行价格的市场价购买标的产品。 然而中航油在此次事件中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定位,将自己作为投机者在期货市场上进行投机活动。在此次事件中,中航油交易人员预期油价将从某一高位下跌,而后采用了基本与他们预期相一致的衍生工具,即空头(卖出)看涨期权。当油价下跌至执行价格以下时,期权持有者将不会行权,从而卖者获得佣金(期权费)收入。 即使进行投机,如果预期油价上升,亦应该采用多头看涨期权或期货的方式来安排头寸;如果预期油价下跌,应该采用空头看涨期权和期货或者多头看跌期权安排头寸。其中多头看跌期权相对最安全,因为损失仅限于期权费(佣金)。而此次中航油采用的空头看涨期权的方式来安排头寸,却是这类策略中风险最大而潜在收益最有限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即使油价下跌,获利空间最大也仅仅限于期权的价格,即期权的佣金,相当于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相反,如果油价朝着与预期相反的方向上扬,其损失将是无限的。 中航油事件始末 中航油在2003年第一次航油市场价格为每桶20多美元时出售了200多万桶2004年航油卖出期权(即空头看涨期权),卖价为36美元/桶。佣金收入为200多万美元。中航油预期2004年航油价格会低于36美元/桶,如果市场真的如此,期权的买方将不会行权。这样200万美元的佣金即成为公司的赢利。如果2004年航油市场价高于36美元/桶,期权的买方将行权,即中航油必须以36美元/桶的价格卖出200多万桶石油。高出部分即为公司亏损。进入2004年以来,航油价格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出乎意料的直线上升,在油价高于36美元/桶后,公司的损失不断扩大,这时,中航油不但没有采取措施来规避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反而将赌注越下越大,他们预期航油价格不可能达到每桶48美元,先后两次将行权价格提高到45美元/桶和48美元/桶,同时将头寸从200多万桶放大到最后的5000多万桶,翻了将近25倍。即油价在高于48美元/桶的价格上每上升1美元,合约的净损失为5000万美元。在此过程中,由于要保持头寸,在油价上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追加保证金。如果保证金不能按期到位,交易所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将会采取强行平仓的方式,平仓后,巨额损失变现。这次事件中,中航油头寸的保证金总缺口最后达到了5.5亿美元之巨。 此次事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一) 中航油作为国内航油业唯一一家进出口公司,完全摆错了自己的位置,为了避免航油价格波动,他们本该采取套期保值的风险管理策略,而不是期货市场的投机行为。作为一个油料进出口公司,他们完全高估了自己的专业背景,应该是没有资格和条件进行投机活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2012年9月,借款人金某向银行申请个人经营贷款1笔,借款金额1200万元,期限为1年期,借款用途为其所任职的地暖管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日常经营购进生产原材料,借款人在该公司任总经理职务。为确保该笔贷款的顺利申请,借款人金某提供其个人担任法人的商贸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的厂房及用地,作为该笔贷款的抵押物,向银行提供担保。抵押物位于大兴区物流包装基地,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房屋及土地的总评估价值为2400万元,目前带有10年以上的租约,年租金约为260万元,承租方为汉拿山餐饮集团。由于该厂房需要作为该笔贷款的抵押物,因此借款人出具了承租方签署的放弃第一顺位回购权的承诺函,承诺若该厂房因借款人出现违约情况,银行需要处置该抵押物时,放弃优先收购该厂房的权利。 二、案例经过: 在经过现场调查及相关审批后,银行原则上同意发放该笔贷款,但是要求在厂房抵押的基础上,追加某担保公司作为连带责任保证人,在接到担保公司的担保函后才能发放该笔贷款。担保公司接到该笔担保申请后,经过现场调查后,基本认可了该笔贷款的用途及抵押物情况,准备与借款申请人签订相关委托担保合同后,向中信银行出具贷款担保函,协助银行完成后续放款手续。 但是在与借款人面签担保合同时,担保公司业务人员发现该借款人所携带的用款企业A公司的公章,与之前预留印鉴不符,经过相关部门鉴定核实后确认为私刻的假公章。经过询问借款人得知,因A公司法人为外籍人士,长期不在本市,公章随身携带。为了方便开展业务、配合银行早日发放贷款,才私刻公章,并无骗贷意图。但是这种信用风险已经引起了担保公司方面的重视,随即提高了反担保措施的等级,要求在抵押物的基础上,将借款人所属B公司的99%股权,暂时转让到担保人名下,在发生借款人违约的情况下,能以最快速度处置抵押物,维护自己的权益。如借款期限内借款人未出现违约情况,则贷款到期后,再将股权转回至借款人的B公司名下。

金融衍生品名词解释及案例

金融衍生品名词解释及案例 一。分类 1. 按照基础工具各类分 (1)股权类产品的衍生工具 股票期货、股票期权、股票指数期货、股票指数期权 (2)货币衍生工具 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利率互换 (3)信用衍生工具 信用互换、信用联结票据 2. 按金融衍生工具自身交易的方法及特点分类 (1)金融远期合约 远期利率协议、远期外汇合约、远期股票合约 (2)金融期货 货币期货、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股票期货 (3)金融期权 标准化期权、权证 (4)金融互换 货币互换、利率互换、股权互换、信用违约互换 二。名词解释及案例 1. 远期利率协议 (1)解释 远期利率协议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交换协议期间内一定名义本金基础上分别以合同利率和参考利率计算的利息的金融合约。签订该协议的双方同意,交易将来某个预先确定时间的短期利息支付。用以锁定利率和对冲风险暴露为目的的衍生工具之一。其中,远期利率协议的买方支付以合同利率计算的利息,卖方支付以参考利率计算的利息。 远期利率协议交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作为一种场外交易工具,远期利率协议的合同条款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量身定做”,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二是并不进行资金的实际借贷,尽管名义本金额可能很大,但由于只是对以名义本金计算的利息的差额进行支付,因此实际结算量可能很小;三是在结算日前不必事先支付任何费用,只在结算日发生一次利息差额的支付 金融机构使用远期利率协议(FRA)可以对未来期限的利率进行锁定,即对参考利率未来变动进行保值。 功能 通过固定将来实际交付的利率而避免了利率变动的风险 利率用利差结算,资金流动量小,为银行提供了一种管理利率风险而又无需改变资产负债结构的有效工具 远期利率协议具有简便、灵活、不须支付保证金等优点

《金融衍生品定价的数学模型和案例分析》简介

《金融衍生品定价的数学模型和案例分析》简介 同济大学数学系 姜礼尚 期权(option)是一类金融衍生工具,但从更广义上讲,期权是一种未定权益(Contingent Claim),它是一种选择权;应用Black-Scholes-Morton 期权定价原理,可以为多种不同形式的未定权益和选择权给出一个“公平”的估价。基于这个理念,我们认为期权定价原理的应用绝不仅限于期权本身的定价,而应更广泛地应用于金融、保险、财务、投资等各个不同领域。本书正是从这个思路出发,试图利用期权定价原理对当前市场上流行的一些金融和保险的创新产品进行定价。在这里我们把这些创新产品看成是相关标的资产(underlying assets):外汇、黄金、股指、公司资产和利率等的衍生物,基于无套利原理,得到一个风险中性的“公平”价格,它的定价强烈地依赖于相关标的资产的数学模型,虽然它只是一种近似,但对金融机构的实际定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可以看作是拙作“期权定价的数学模型和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的应用篇,着重研究在已有定价模型和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各种金融和保险创新产品的具体实施条款,建立数学模型(即建立偏微分方程定解问题),求出它的闭合解或数值解,并进行定量分析,讨论一些金融参数和创新产品定价之间的依从关系。为了帮助更多读者掌握用偏微分方程方法研究Black-Scholes-Merton期权定价原理,我们专门写了“期权定价的偏微分方程模型和方法”一章放在附录中,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本书作为金融数学专业的教学用书和金融、保险、管理等领域的参考教材,它适用于两大类读者:第一类读者是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师和研究人员,特别是广大攻读金融数学各类学位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第二类读者是金融、保险、管理等的从业人员,特别是正在从事金融和保险创新产品设计的金融(保险)分析师,金融(保险)机构的决策人员以及相关的研究工作者。我们深信本书将对他们的学习和研究有所裨益。 本书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我们同济大学数学系风险管理研究所的老师们和研究生们在最近三年内的研究成果,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在应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漫长道路上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以及我们正在追求的目标。 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对Black-Scholes-Morton期权定价原理在这一领域的应用起到一点推动作用。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得到数学届的同仁特别是金融和保险业界从业人员的批评和指正。 2007年1月22日 目录(部分) 序言 第一章 跳扩散模型下的期权定价 §1.1 跳扩散模型 §1.2 期权定价的PDE模型 §1.3 期权定价公式 第二章 个人理财产品案例之一-一类与得利宝有关的理财产品的定价研究 §2.1问题的提出 得利宝之亚洲货币挂钩投资产品是中国交通银行上海分行于2005年11月28日推出一种投资保本型金融产品。它的条款内容是:客户将美元存入银行,银行拿这笔美元去投资另一货币或国债,另一货币是一篮子亚洲货币,篮子货币由日元(JPY)、韩元(KRW)、新加坡元(SGD)、泰株(THB)各占25%构成。投资者通过汇率的变动获取收益,其投资收益由固定收益和参与投资收益两部分构成,参与投资收益=参与率×[(最终篮子货币值-最初篮子货币值)或零中较大者],其中,参与率(参与篮子货币投资的比率)为50%,最初篮子货币值指的是交易本金,最终篮子货币值=交易本金×(25%×JPY最初汇价/JPY最终汇价+25% ×KRW最初汇价/KRW最终汇价+25%×SGD最初汇价/SGD最终汇价+25%×THB最初汇价/THB最终汇价)。客户在到期日除了可获得保本的固定收益外,还可获得与亚洲一篮子货币相对美元升幅相挂钩的额外收益。这些一篮子货币升幅越高,客户所获得的收益就越高,即使出现最差情况,一篮子货币相对于美元全部走弱,投资者也可获得保本的收益。因此得利宝具有收益高、风险小、本金安全等特点。 我们将得利宝条款中的投资收益稍作改变:假设到期日T,保本收益为K,参与投资收益为0(T)XXλ+?,总收益为0()T KXXλ++?,其中T X为T时刻的投资帐户资产值,0X为初始

中航油事件的内控问题及反省

一、中航油事件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于2001年12月6日批准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在上市的《招股说明书》中,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石油贸易涉及轻油、重油、原油、石化产品和石油衍生品等五个部分,公司的核心业务是航油采购,公司交易的衍生品包括纸货互换和期货交易。中航油2004年11月底宣布,公司因进行衍生品交易而蒙受5亿多美元巨额亏损,震惊国内外市场。随后,中航油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的指示下,委任普华永道为特别审计师,调查导致公司亏损原因,同时检讨公司内部管理、风险管理和监管政策。普华永道认为,2003年底至2004年,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错误地判断了油价走势,调整了交易策略,卖出了买权并买入了卖权,导致期权盘位到期时面临亏损。目前,中航油的债务重组方案已经通过债权人的同意,将债务偿还比例提高到54%,将8年债务偿还期缩短至5年。 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中航油公司的内部控制包括部门领导、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内部审计三个方面,其在每一个方面都存在着问题,下面我们分别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其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 (一)部门领导。中航油负责人一直独立于中国航油集团公司班子的领导之外,陈久霖是此次事件的总负责人,是新加坡公司的CEO,在决策和管理上,他拥有了超过其职位的权力。他连续两次不任命总公司派来的财务经理,而选新加坡当地人作为财务经理,总公司派来的党委书记在任两年,竟不知道陈的场外期权交易,陈进行的场外交易根本不向董事会报告,更不会进行披露,这实际上使得新加坡分公司成为陈自己的天下。 (二)风险管理委员会。中航油公司本身有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为了追求制度的完美,他们还聘请了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制定了《风险管理手册》,在该手册中规定:损失超过500万美元,必须报告董事会,并立即采取止损措施等。然而,当陈久霖在处理期货头寸的过程中,这些规定的流程成为形式,设定的风险管理体系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在公司开始期权这项新产品交易时,风险管理委员会没有进行任何必要的分析和评估工作;交易开始后,未能对期权交易设置准确的限额,也未能准确地报告期权交易;在期权交易挪盘时,风险管理委员会未能监督执行相关的交易限额,或者未能控制公司的超额交易;风险管理委员会向审计委员会提供的公司衍生品交易的报告,实际上隐瞒了公司在期权交易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也未向董事会报告公司的期权交易和损失情况。 (三)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形同虚设,财务经理对总经理负责而不是董事会,这就意味着公司总经理陈久霖一手控制着财务部门,内部审计没有定期向审计委员会报告,而且报告内容重复敷衍了事,更重要的是内部审计部门的报告使人错误的认为公司的内部控制措施运行良好。 三、中航油事件对国有企业的反思 中航油事件暴露了海外国有企业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内部控制问题。下面我们就内部控制如何失效,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具体分析进而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建立合理的干部任命制度。一直以来我们国有企业干部都是行政任命产生,虽然我们不能说所有的干部任命都是“走关系,靠门路”,但是这其中人际关系网确实很重要,人际关系网的重要就有可能导致官僚作风严重,进而忽略能力问题还有可能导致周围人的愤愤不平。所以我们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干部任命制度,使其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赋予国有企业干部相应的职权,不得行使超过其职位权力之外的权力。建立国有企业干部的有效牵制制度,不能使国有企业变成某个人的天下。虽然这与中国的

金融风险案例分析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集 目录 案例一:法国兴业银行巨亏 案例二:雷曼兄弟破产 案例三:英国诺森罗克银行挤兑事件 案例四:“中航油”事件 案例五:中信泰富炒汇巨亏事件 案例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破产 案例七:越南金融危机 案例八:深发展15亿元贷款无法收回 案例九:AIG 危机 案例十:中国金属旗下钢铁公司破产 案例十一:俄罗斯金融危机 案例十二:冰岛的“国家破产”

案例一:法国兴业银行巨亏 一、案情 2008年1月18日,法国兴业银行收到了一封来自另一家大银行的电子邮件,要求确认此前约定的一笔交易,但法国兴业银行和这家银行根本没有交易往来。因此,兴业银行进行了一次内部查清,结果发现,这是一笔虚假交易。伪造邮件的是兴业银行交易员凯维埃尔。更深入地调查显示,法国兴业银行因凯维埃尔的行为损失了49亿欧元,约合71亿美元。 凯维埃尔从事的是什么业务,导致如此巨额损失欧洲股指期货交易,一种衍生金融工具产品。早在2005年6月,他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技术,绕过兴业银行的五道安全限制,开始了违规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我在安联保险上建仓,赌股市会下跌。不久伦敦地铁发生爆炸,股市真的大跌。我就像中了头彩……盈利50万欧元。”2007年,凯维埃尔再赌市场下跌,因此大量做空,他又赌赢了,到2007年12月31日,他的账面盈余达到了14亿欧元,而当年兴行银行的总盈利不过是55亿欧元。从2008年开始,凯维埃尔认为欧洲股指上涨,于是开始买涨。然后,欧洲乃至全球股市都在暴跌,凯维埃尔的巨额盈利转眼变成了巨大损失。 二、原因 1.风险巨大,破坏性强。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牵涉的金额巨大,一旦出现亏损就将引起较大的震动。巴林银行因衍生工具投机导致亿英镑的亏损,最终导致拥有233年历史、总投资59亿英镑的老牌银行破产。法国兴业银行事件中,损失达到71亿美元,成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案件,震惊了世界。 2.暴发突然,难以预料。因违规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受损、倒闭的投资机构,其资产似乎在一夜间就化为乌有,暴发的突然性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巴林银行在1994年底税前利润仍为亿美元,而仅仅不到3个月后,它就因衍生工具上巨额损失而破产。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破产的6个月前,其CEO还公开宣称公司运行良好,风险极低,在申请破产的前1个月前,还被新加坡证券委员会授予“最具透明度的企业”。 3.原因复杂,不易监管。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产生既有金融自由化、金融市场全球化等宏观因素,也有管理层疏于监督、金融企业内部控制不充分等微观因素,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即使是非常严格的监管制度,也不能完全避免风险。像法兴银行这个创建于拿破仑时代的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不可谓不严,但凯维埃尔还是获得了非法使用巨额资金的权限,违规操作近一年才被发现。这警示我们,再严密的规章制度,再安全的电脑软件,都可能存在漏洞。对银行系统的风险控制,绝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市场繁荣之际,应警惕因盈利而放松正常监管。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 内容速览] :当前我国衍生品市场存在规模大而品种少、需求大而本土市场浅化、金融衍生品发展滞后等困境,因此,选择一种合理的发展模式以确保衍生品市场的稳健发展变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国际衍生品市场发展路径及主流发展模式的分析和比较,结合我国的制度环境和经济基础,提出在模式选择上应该采用一种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以诱发性制度变迁为辅的混合模式;在发展路径方面,应该遵循“市场制度安排决定发展路径”的一般性思路;而在监管金融衍生品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的热点。我国经济发展对衍生工具的巨大需求,以及国际衍生品市场高度繁荣造成的严峻态势,使得发展模式的选择成为关系到国家金融安全和长远经济利益的核心命题,确立一种适宜的发展模式成为我国衍生品市场“突围”的关键。因此,关于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的研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关于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从市场的发展成熟度来看,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相对比较成熟的是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市场规模也比较大。因此国内学者关于中国金融衍生品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外汇衍生产品上,利率和债券衍 生品的相关 研究相对较少,而关于权益类衍生品的相关研究则非常少。 关于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基础条件,Fratzscher (2006)

指出,一国要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那么,标的资产的市场流动性, 稳健的会计、税收及监管标准,以及成熟的市场环境是比较重要的指标。韩立岩、王允贵(2009)对Fratzscher 所关注的重要指标在我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表示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基本条件仍然不成熟,大多处于尚未开始或者是正在建设的过程中。张维、王平、熊熊(2007)从制 度经济学的角度总结了海外股指期货和利率衍生品的发展条件,认为主要包括发达的现货市场、合理的投资者结构、完善的市场交易与风险监管制度和监管体系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等方面。 陈晗(2008 )指出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类演进模式:强制性演进模式和诱致性演进模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属于诱致性制度变迁,衍生品的出现完全是自发的,政府从未有意识地推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甚至法律常常成为衍生品发展的障碍。发达市场更倾向于诱致性制度变迁,以美、英为代表,而新兴市场更偏向于强制性制度变迁.以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以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为代表。强制性变迁的国家和地区中,日本和印度都是较为明显的失败案例,韩国和新加坡金融衍生品 市场则因为政府的介入迅速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韩立岩、王允贵(2009)则将外汇衍生品的发展模式归 结为三类:一是自然演进模式,以美国为代表,外汇衍生品的出现是市场发展的自然结果,是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外汇避险保值需求自然产生的;二是被动发展模式,如墨西哥、俄罗斯等国家的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