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国演义》中涉及曹操诗歌的叙事功能

《三国演义》中涉及曹操诗歌的叙事功能

2008年第1期第32卷(总第145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如“m以矿|skn缈曙Ⅳo肌以如西e瑙i钞细c谢Sciewe尉舶矽

№1.2008

V01.32

GeneraL№145

《三国演义》中涉及曹操诗歌的叙事功能

庞婧文,王昊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叙事中融入诗词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特征之一。《三国演义》中涉及曹操的诗歌共分三类:一、曹操创作的诗歌;二、直接评价曹操的诗歌;三、间接评价曹操的诗歌。这些诗歌在塑造曹操形象、推动情节发展、营造叙事氛围等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三国演义》、涉曹诗、叙事功能

[中图分类号】1207.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一5226(2008)叭一0093—04

在小说叙事中融入诗歌滥觞于魏晋笔记小说,文备众体的唐传奇更以“诗笔”为其重要特色,随着小说形态的演进,融人诗词等韵语遂成我国古代小说的一大特点。如毛宗岗所言,“叙事之中,夹带诗词”是“文章极妙”之处呼1。我们对小说中的诗、词的整体评价,不能仅仅关注其本身的艺术价值,更要着眼于它们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发展、主体价值的表达是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笔者统计,毛本中共有诗、词、赞、赋207首(词2首,一为卷首词,一为貂蝉出场词;赞两篇,一为徐母赞,一为崔琰赞;赋两篇,一为铜雀台赋,一为大雾垂江赋),涉及曹操的诗歌共有32首,其中曹操创作的《短歌行》l首属于故事层面,其余31首均属于叙述话语层面,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了叙述者对人物的评价①。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将涉曹诗分为三类:一、曹操创作的诗歌(1首);二、直接评价曹操的诗歌(9首);三、间接评论曹操的诗歌(22首)。本文从这三方面论述涉曹诗在塑造曹操形象、推动隋节发展、营造叙事氛围等方面的叙事功能。

一、曹操自咏的诗歌

《短歌行》在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中出现,是曹操诸多诗作中唯一一首被引入《三国演义》的作品。作者让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夕即兴创作、吟咏《短歌行》,并通过对之进行别具匠心的误读、曲解,成功地营造出大战前夕的不祥预兆,逼真地展示了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在此,曹操不再是历史的原型,而是小说中的人物,他吟咏《短歌行》是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根据西方经典叙事学的观点,这属于故事层面,而非话语层面。因此,我们对其加以考量,关注的重心不再是诗本身的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而是聚焦于它是否被充分戏剧化了,是否有利于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是否能营造一种适当的环境氛围,推动情节的发展。

华莱士说:“叙事的显著特征——进入人物的思想感情。”郾28从表面看,以历史原型曹操的诗作去表现艺术形象曹操的性格,可以起到增强历史演义的拟实性与逼真感的作用。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物原型曹操有诸多诗作,如以“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著称的《蒿里行》,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为警策的《龟虽寿》等等,作者为何偏偏选取《短歌行》,并罔顾史实地将其移置于赤壁之战前让曹操在宴会上即兴创作并吟诵?罗贯中如此安排究竟有没有明确的叙事意图?我们认为这样的叙事操作有以下两个明确意图,兹分述如下。

其一,通过让曹操横槊赋诗来使《短歌行》的创作与吟咏得以具象化和戏剧化,进而展示曹操的正、负两极性

[收稿日期]2007—09—15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2004jqw27)

[作者简介]庞婧文(1984一),女,安徽淮南人,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王吴(1972一),男,安徽淮南人,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①按:据笔者统计,在涉曹诗中尊其为“曹公”者3首,尊其为操公者1首,称其号孟德者1首,直呼其名“曹操”者4

首,贬其为奸雄者3首,曹操奸雄连用者3首,呼其为“曹瞒”者7首,斥其为奸者2首,斥其为奸党者l首,斥其为奸相者1首,斥其为虐者1首,称其为功首、罪魁者1首,以王莽况之者1首,用天道循环来阐释曹操所造之业者2首。

?93?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总第145期)

世所无,伏完忠义欲何如?可怜帝后分离处,不及民间妇与夫17’叙述者对曹操无君无父的行为的切齿痛恨溢于言表。第七十八回曹操临终时,诗日:“三马同槽事可疑,不知已植晋根基。曹瞒空有奸雄略,岂识朝中司马师?”叙述者站在一定的时空距离之外,嘲讽曹操机关算尽的谋逆行径实际上是为司马氏作嫁衣裳。综合以上分析可见,以上八首诗均结合具体情节,站在传统儒家伦理道德的立场对曹操的心理、言行、举止等进行否定性分析、阐释,甚至对其正确行为也加以负面阐释,表明了叙述者强烈的干预意识。在这种形势之下,曹操的奸诈、凶残等负面品行被放大,进而在戏曲舞台上被涂上“甚于斧钺”的大白脸也就在所难免了。另外,第三十回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获全胜后焚毁属下私通袁绍的信件,嘉靖本、李贽评本均有诗赞:“尽把私书火内焚,宽宏大度播恩深。曹公原有高光志,赢得山河付子孙。”毛本却对这样有利于反映曹操胸怀与气度的诗歌删除了,致使曹操形象的正面光彩越来越暗淡。

如果说以上八首诗偏重于对曹操作道德上的否定评价的话,那么毛本独有的《邺中歌》则对曹操作了偏于肯定的总体评价:“邺则邺城水漳水,定有异人从此起;雄谋韵事与文心,君臣兄弟而父子;英雄未有俗胸中,出没岂随人眼底?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文章有神霸有气,岂能苟尔化为群?横流筑台距太行,气与理势相低昂;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为霸大不王?霸王降作儿女鸣,无可奈何中不平;向帐明知非有益,分香未可谓无情。呜呼!古人作事无巨细,寂寞豪华皆有意;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异人”、“英雄”、“雄谋韵事”、“文心”云云均是对曹操过人的才能、胆识、谋略、文采、功业的充分肯定。但对曹操一生的定评是一分为二的,即“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统观直接评价曹操的诗歌,叙述者既有肯定,也有否定,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肯定其雄才大略,否定其大奸大恶。曹操原型本身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在经过艺术加工与合成后,更增加了其性格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毛氏父子虽然无法否认曹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才能与素质,却加强了对其在道德伦理方面的揭露与批判。

三、间接评价曹操的诗歌

所谓间接评价曹操的诗歌是指他不是诗歌关注的重点,也不是情节的主要参与者,而是述及其他人事时被顺便提及的诗歌。这类涉曹诗在《三国演义》中有22首,对曹操形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评价,其中有褒扬的,有贬抑的,也有价值中立的。此类诗歌中的主体评价主要从对曹操的称谓上体现出来,在22首诗中,有两首着眼于因果报应、天道循环,没有对曹操的称谓(第109回、119回),其他20首均有对曹操的称谓,其中直呼其名“曹操”者四首(第5回、38回、48回、120回),尊其为曹公者四首(第30回、34回、39回、50回),鄙其为曹瞒者三首(第19回、69回、109回),斥其为奸者二首(第24回、57回),斥其为奸党者一首(第23回),斥其为奸相者一首(第25回),骂其为虐者一首(第66回),斥其为奸雄者三首(第24回、37回、57回),曹操奸雄连用者一首(第40回)。按照叙事学的观点,这些对曹操的称谓可以看作是公开的叙述者的判断性评论,他们依据的是某些外在的价值、信仰、道德准则对故事中人物或事件的评价。15】229‘230从这些称谓可以看出叙述者对曹操是贬抑多于褒扬,这与宋代以来“拥刘贬曹”的倾向一致,而且叙述者对曹操的主体评价之词如“奸”、“奸党”、“奸相”、“奸雄”、“虐”,均主要聚焦于道德层面,而几乎不涉及才能层面(“奸雄”之雄肯定了其才能),这些评论属于话语行为,非常明确、公开地传达出叙述者的声音,在古代中国这样一个典型的伦理型社会中,直接影响了叙述接受者对曹操的印象,将其钉在道德的耻辱柱上。

先看直呼其名的四首诗。第五回描述三英战吕布的诗有“曹操传檄告天下,诸侯奋怒皆兴兵”两句,第三十八回赞诸葛亮的古风有“曹操专权得天时,江东孙氏开鸿业”两句,第四十八回徐庶识破连环计,庞统教其金蝉脱壳之法后有诗:“曹操征南日日忧,马腾韩遂起戈矛。凤雏一语教徐庶,正似游鱼脱钓钩。”第一百二十回总结三国归晋的古风有“曹操专权居相府,牢笼英俊用文武;威挟天子令诸侯,总领貔貅镇中土”四句,暂且抛开具体的情节,从叙述者在这四首诗中对曹操的称呼看,态度比较客观,价值相对中立,只有“专权”隐约透露出不满的消息。第五回的诗还肯定了其讨董卓的首倡之功,第一百二十回的诗实事求是地赞赏其得天时的战略眼光、唯才是举的领导才能,这些主要是从政治、军事才能的角度着眼的,而从道德立场的批判在此基本是缺席的。

再看尊其为曹公的四首诗。第三十回评沮授之死的诗中有“曹公钦义烈,特与建孤坟”两句,肯定其褒奖忠臣为敌人题墓碑的豁达胸怀。第三十四回咏叹刘备的诗:“曹公屈指从头数:‘天下英雄独使君。’髀肉复生犹感叹,争教寰宇不三分?”对曹操纵论天下英雄,慧眼识才充分肯定。第三十九回赞诸葛亮的诗:“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第五十回“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均是以强衬强,以博望、赤壁的两次败于火攻,突出诸葛亮、周瑜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在这四首诗中,叙述者对曹操的评价是公允、客观的,甚至流露出赞赏之意,如前两首。如果叙述者带着偏见,大可以藉曹操的两次败绩对他进行大肆的嘲讽、挖苦甚至丑化,然而,叙述者却放过了这一大好机会,这本身即是一种评价。

?95?

万方数据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总第145期)

复看鄙其为曹瞒的三首诗。第十九回论玄德:“伤人饿虎缚休宽,董卓丁原血未干。玄德既知能啖父,争如留取害曹瞒?”叙述者在诗中提出一种看法,认为刘备应该保住吕布的性命,让他像杀董卓、丁原一样杀掉曹操,这种想法极其天真,因为曹操智谋过人,丁原、董卓非其匹也。第六十九回“飞步凌云遍九州,独凭遁甲自遨游。等闲施设神仙术,点悟曹瞒不转头。”神仙左慈施展种种仙术后,劝曹操让位于刘备,表明叙述者对蜀汉政权合法性的认同。第一百零九回“昔时曹瞒相汉时,欺他寡妇与孤儿。谁知四十余年后,寡妇孤儿亦被欺。”将司马师废曹芳、株连张皇后解释为当年曹操棒杀伏皇后的轮回报应。从以上三首诗的具体诗句,结合曹瞒的称呼,可以看出叙述者对曹操种种僭越、不合道义的行为的负面评价,包括借用神仙幻术、因果报应之说来获得一种心理的补偿。

次看斥其为“奸”、“奸党”、“奸相”、“虐”的五首诗。第二十三回“汉朝无起色,医国有称平:立誓除奸党,捐躯报圣明。极刑词愈烈,惨死气如生。十指淋漓处,千秋仰异名。”太医吉平想要毒死曹操,事情败露后被害,此诗颂扬吉平即是对曹操欺君枉上的痛斥与怒骂。第二十四回中“密诏传衣带,天言出禁门。当年曾救驾,此日更承恩。忧国成心疾,除奸入梦魂。忠贞千古在,成败复谁论。”董承策划的衣带诏事件暴露,导致“赤胆可怜捐百口”、“伤哉龙种并时捐”的惨剧,董承对汉朝的忠诚与曹操对汉朝的不轨形成鲜明对比,褒贬自不待言。第二十五回中“威倾三国诸英豪,一宅分居义气高。奸相枉将虚礼待,岂知关羽不降曹。”叙述者把曹操爱才的一片真心、苦心解读为奸相的“虚礼”,讥讽他想收买关羽是“可怜无补废精神”。第五十七回:“父子齐芳烈,忠贞著一门。捐身图国难,誓死答君恩。嚼血盟言在,诛奸义状存。西凉推世胄,不愧伏波孙!”衣带诏事件的参与者马腾与黄奎要铲除曹操,谋事不密,招致满门抄斩。叙述者对其义烈忠贞的表彰与曹操的奸诈、狠毒作了判然分明的评价。第六十六回“华歆当日逞凶谋,破壁生将母后收。助虐一朝添虎翼,骂名千载笑‘龙头”’。叙述者在怒斥华歆犯上弑后的丑行时批判的锋芒亦直指背后元凶曹操。从这些对曹操评价的词语可以看出,叙述者在这五首诗中对曹操的评价均是从纯粹的道德立场出发的,其僭越、欺君、惨毒之举在强调君臣纲纪的封建社会是令人发指的。

再看斥其为奸雄的四首诗(包括“曹操”r“奸雄”连用的一首)。第二十四回“吁嗟帝胄势孤穷,全仗分兵劫寨功。争奈牙旗折有兆,老天何故纵奸雄?”叙述者将衣带诏事件的败露归因于旗折示警,并对老天的不公与纵奸发出诘难。第三十七回“群盗四方如蚁聚,奸雄百辈皆鹰扬”,是对汉末整体的政治乱象的一种描述,其奸雄必定包括曹操在内。第四十回的诗句“奸雄曹操守中原,九月南征到汉川”,是对曹操平定北方后南征的描述。第五?96?

十七回“苗泽因私害荩臣,春香未得反伤身。奸雄亦不相容恕,枉自图谋作小人。”借曹操都不相容来强烈谴责苗泽卖主的丑行。以上四诗虽然用了“奸雄”一词,但主要还是突出伦理道德的层面即“奸”,而丝毫没有强调智慧才能的层面即“雄”。换言之,在这些叙述话语中,曹操的政治、军事才能等受到某种程度的淡化,而其伦理道德上的负面品质则得到彰显。

最后看两首没有对曹操的称谓,却着眼于对其恶行报应的诗。第一百零九回“司马今朝依此例,天教还报在儿孙。”第一百一十九回“魏吞汉室晋吞曹,天运循环不可逃。张节可怜忠国死,一拳怎障泰山高。”司马家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取代曹魏家族,被叙述者归因于天理循环、因果报应,进而使接受者获得一种道义上的胜利与快感,得到某种程度的心理补偿。这与第十回将曹操父亲被灭门归因于果报是一个思路。

与直接评价曹操的诗歌相似,多数间接评价曹操的诗歌也蓄意关注甚至强化其不良品行,如奸恶、凶残、狡诈等,而在有意无意之间,曹操“敢为天下先”的政治前瞻意识、唯才是举的领导艺术、神机妙算的军事才能均在一定程度上被冲淡了。比具体的情节可能更有力度,在涉曹诗中,叙述者的干预引导着读者的审美判断,使“智足以揽人才而欺人才”,“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IN的曹操形象永远定格了。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的涉曹诗在凸显拥护仁政反对暴政的政治理想,建构戏剧化、具象化的场景,推动情节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叙事功能,尽管叙述者主要在道德层面上否定曹操,一再突出其奸其恶,却无法在才能层面否定曹操,客观地显示其雄其才,因此成就了曹操这一浑圆形象。恰如冥飞所云:“书中写曹操,有使人爱慕处,如刺董卓、赎文姬等事是也;有使人痛恨处,如杀董妃、弑伏后等事是也;有使人佩服处,如哭郭嘉、祭典韦,以愧励众谋士及众将,借督粮官之头,以止军人之谤等事是也。又曹操之机警处、狠毒处、变诈处,均有过人者;即其豪迈处、风雅处,亦有非常人所能及者。盖煮酒论英雄及横槊赋诗等事,皆其独有千古也。”16]440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汇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2】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3]马振芳小说艺术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郑铁生.三国演义叙事艺术【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5】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6】冥飞.古今小说评林[A∥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杨抱朴】

万方数据

《三国演义》中涉及曹操诗歌的叙事功能

作者:庞婧文, 王昊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刊名: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8,32(1)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7条)

1.按:据笔者统计,在涉曹诗中尊其为"曹公"者3首,尊其为操公者1首,称其号孟德者1首,直呼其名"曹操"者4首,贬其为奸雄者3首,曹操奸雄连用者3首,呼其为"曹瞒"者7首,斥其为奸者2首,斥其为奸党者1首,斥其为奸相者1首,斥其为虐者1首,称其为功首、罪魁者1首,以王莽况之者1首,用天道循环来阐释曹操所造之业者2首

2.罗贯中三国演义汇评本 1986

3.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 1990

4.冯振芳小说艺术论 1999

5.郑铁生三国演义叙事艺村 2000

6.罗钢叙事学导论 1994

7.冥飞古今小说评林 2003

相似文献(0条)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7117740.html,/Periodical_sysfdxxb-skb200801027.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4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