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读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读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读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读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曲折与前进

——读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一、绪论

近日读了万绳楠先生整理的《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演讲录》,被陈寅恪先生的历史学素养和别具一格的历史观所折服,陈先生不愧是一位历史大家。在运用大量的史料的基础上讲述历史,不拘泥于前人的思想学术,正如他的“三不讲”一样,他的对待历史的角度确实不同于以往的历史学家,他注重在阶级利益上分析魏晋那北朝历史的演进与变化,重视宗教在历史演进中发挥的不可磨灭的作用,这种观点是我在其他历史书中没有看到的,让我们站在更加广阔的历史角度看待历史,不拘泥于历史的细节以宏观的思维看待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他为我重新认识这段历史打开了一扇不同以往的的窗户。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民族融合的时期,也是一个国家分裂、政权林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各民族尤其是北方各民族之间不断地战争、征伐和交流,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和民族的融合,然而在着民族融合的背后确实血淋淋的屠杀。为什么这个时期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为什么在胡人的马蹄下东晋不堪一击?为什么南朝的政权军事实力不断下降而文化水平制度却依旧领先?为什么北方会出现这么多的政权?各民族之间为什么长时间混战而始终难以形成全国统一的局面?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而陈寅恪先生给了我一个看到他们的方法,在阶级、民族、宗教上打开了一扇通向历史的窗户,使我们能够看见广阔的历史平原。

二、关于阶级与阶级的分析

在这本书中我学到的第一个知识便是对于统治阶级中阶级的分析,统治阶级即我们所说的封建地主阶级,他在战国以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持续对中国的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的兴亡成败都和他们有着让紧密的关系。这个统治阶级也不是只有一种思想,就在地主阶级内部也有着巨大的分歧,通过对于这些各个朝代统治阶级地位与他们所代表的人的利益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更加清楚地认识历史。自从西汉中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经过改造的适应汉代政治需要的儒家学说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随着这些思想的传播,研究儒家经典和儒家道德的人物和世家逐渐崛起,因而形成了所谓的世家大族,正如袁绍家的汝南袁氏,司马懿家的河内司马氏这样的世家大族,他们通过治经顺应国家需要逐渐扩大势力形成集团逐渐控制了国家的权利和士人的导向,他们在政治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这个阶级也就是世家大族在控制了治经和道义导向之后就必须要控制政治,因而世家大族们无不是时代的官僚,他们通过广泛地结交和招收门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成为东汉以后至于隋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出身寒族的人物在顺应他们的要求的时候可能会建立自己的王朝,然而从根本上来说这样的王朝是与他们的利益相违背的,因而不能够长久地持续。曹操和刘备就是这样的寒族,曹操的父亲曹嵩本来是夏侯氏,做了中常侍曹腾的儿子而崛起,因而他的出身是寒族,与以儒家经典起家并一起为标榜自己的世家大族在根本利益上格

格不入,然而凭借着不可一世的气魄和才能在乱世之中造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他打败了以袁绍为代表的世家大族,然而世家大族只是一时偃旗息鼓了,而实际上还在蠢蠢欲动寻找新的代表人物,曹操时代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改变东汉以来制度。在人才运用方面,他主张用才不看出处,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用,不在乎他的出身于过去,这也正是一些乱世成功人士的经验,陈平不就是这样吗,他在刘邦的麾下能够做成事情就会得到赞许并不追究他的过去,两汉以来的察举、征辟已经走向腐败了。人才的运用不只要注重德,因为所谓的“德”是看不见的,而且不能转换成实在的作用,只有德的国家是不行的。正如汉宣帝所说“汉家自由之都,本霸王道杂之”,人才之运用也不能只注重儒家的德性而忽略法,曹操的时代就重视法,改变现状,输入新的人才,改造自己的阶级和统治。他极力地驱逐东汉以来的世家大族中形成的奢靡之风,这些从曹魏以后的墓葬中就可以看出,一次可以说是取得了一些成效的,然而正是他对于世家大族的打击一和他的子孙的对于这种制度的继承导致了世家大族对于他们的反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出身名门,以仁孝著名的司马懿崛起,他有出乎一般人的隐忍、毒辣和与诸葛亮、曹操比肩的才能,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逐渐剪除曹魏的忠诚良将,经过三代人的努力终于夺得了曹魏的江山,政权有一次回到了世家大族的手中。

然而曹操的这一行为毕竟是进步的,他把汉代以来的实际重视“德”的传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为后世隋唐从“德”转向“才”的用人机制提供了思想基础,这是我国用官体制汉唐之间的一大变局。

与他对立的然而是属于一个阶级的刘备也是如此,虽然是皇室后裔,可是经过几百年的流落已然成为了寒族,他建立的蜀汉政权是在世家大族实力薄弱的益州建立的,经过励精图治的努力勉强坚持了几十年,然而无论从人口、还是经济实力上说都远不能和北方的曹魏相比,因而灭亡是早晚的事。

相对于蜀汉和曹魏,江东的孙吴政权处在两者之间,他的势力范围内也有一些世家大族,这些大族中的非儒家世祖孙氏由于武力的强大优势成为了他们的代表,他们左右着孙吴政权的发展,当西晋建立在军事上消灭了东吴之后,他的实际上的实力还没有变化,江东士族豪右仍然拥有巨大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以至于后来的东晋朝廷不得不依靠他们才能站稳脚跟,晋元帝来到南方的时候依然与这里有着巨大的隔阂,认为这里不是自己的能够控制的势力范围,由此可见世家大族对于政治的影响。

三、南北形势的分析与统一

读了这本书我的另一个收获在于对南北朝形势和南北统一有了进

一步的认识。

(一)南朝的形式与不能统一的原因

1、西晋的灭亡与东晋的腐败

先说南朝,西晋经历了短短的统一,没有励精图治道还有些能力的晋武帝直接接受了父祖的成就,几十年没有掌权的世家大族尝到了权力中心回来的滋味,因而迅速变得奢靡,甚于东汉,对于军队的不合理分配使政权变得岌岌可危,先后经历了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的动荡,

将西晋的一点元气逐渐耗尽,在北方匈奴的压迫下遂迅速灭亡。汉族衣冠自过江以来,第一代还有些才能之士,其中王谢便是其中的代表。初到江南,晋元帝不受到当地世家大族的拥戴,王导从中联系才安抚他们使之支持新建立的东晋政权,他们之间实际形成了一种合作关系,互相保障对方的利益,赢得对方的支持,世家大族支持东晋政权承认它的合法性,这就稳定了面临北方胡人困境的东晋政权的心,另一方面,东晋朝廷承认世家大族的地位,给予他们相当高的地位,比如在经济上不收税以笼络他们,在政治上用以做官。由此逐渐形成了东晋以至于整个南朝的整体的风气,这也成为南朝衰落的原因。南朝的官员相当一部分是跟随晋元帝渡江而来的北方世家大族,他们保留着原来的郡望,实际上坚守着自己的法统,因而能够保证自己的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世家大族于江南之地既然已经安定下来,意识逐渐发生变化,奢靡之风又一次兴起,而且相比于前代尤甚。

2、南朝之军队与文化

这些来自于北方的世族逐渐腐败之后紧跟的就是军事实力的下降,尽管这一时期文化上依旧领先于满目疮痍的北方世界。史书记载,南方当时水土不利于生存,北方四十还是壮年,在南方三十几岁已经出现衰老的征状了。这一件大的现象已经折射出这个衰老的王朝的命运,刘裕起家于北府兵,正如桓温所言“京口就可饮,箕可用,兵可使”,京口北府兵的巨大实力在东晋到刘宋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到了齐梁时期不得不依靠襄阳集团,梁武帝时期襄阳集团实力也下降,不得不启用南方土著豪族,因而形成了南方的军事实力远远落

后于北方的局面。以至于不得不依靠北方的将领,侯景之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侯景嘲笑萧梁没有将的话是有道理的。自此南朝的军队实力完全不能与北方相比了,陈的灭亡世在历史大潮中只早晚的事情。

这一时期南朝的世家大族沉浸在安逸奢靡的生活环境中,文化中心自然在这里,世家大族在谈玄、游戏中度日。我们可以看到之一时期文学艺术上也出现了一些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就在于东晋、宋文帝和梁武帝时期。我们熟知的兰亭集序就是一帮世家大族在一起宴饮的状况,他们一出生就注定成为了国家的官员然而却处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中不考虑侧国家大事,尤其对于军事不闻不问,以至于世家大族中有人看到马居然大惊失色,以为是老虎,这样的统治者,这样的政权怎么能够强大怎么能战胜强横的对手呢。

3、南朝必亡之原因

南朝之所以不能战胜战乱中的北朝,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物质上。首先,在物力上南方不及北方,桓温北伐,刘裕北伐,显得十分豪迈几近成功,然而终究还是无功而返,没有收回故土,原因何在?就在于粮草不济,正如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不能够成功一样,其原因在于粮草,一旦这方面出现问题哪怕再强大的军队也不能胜利。其次的原因就是运输方面极为不方便,从三国时期到南北朝的历史告诉我们南方政府北方的困难是极大的,他们的运输就非常艰难,路途的艰险和漫长是一个原因,而根据《梦溪笔谈》中沈括的概括运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畜力,因此就需要成倍的兵丁,而南方的劳

动力本来就少,萧梁的人口数不及北周的人口数,而北周的人口数又不及北齐的人口,更与北魏全盛时期不能相比,因此南朝的人口远远少于北朝。以此粮草的运输要跟军队的步伐就要付出几倍大代价,所以往往难以成功。再次在于武力南不及北,北方多是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军队,而骑兵尤其强横,南方的军队首先在于京口北府兵,北府兵衰落之后不得不依仗楚人襄阳集团,然而楚人的实力终于还是不断下降,最后南方土著豪族还是缺乏向北方那样的拥有丰富经历和军事能力的将领。还有,南方人的不热心北伐,北人也不乐意南人的恢复,坞堡的形成与普遍将个体与整体隔绝开来,长时间的胡汉杂处将北人的思想上已经习惯,他们不关心南人的北伐,不去帮助他们,而南方的世族也不支持,王羲之所说的“须根立势举,谋之未晚”正是一般南方世族的看法,他注重在与冬季你应当休养生息提高战斗力再去北伐,然而还有一些人便是不主张北伐了,他们在长时间的安逸中已经形成了陶醉安逸的奢靡之风,加之北方的民族意识渐渐模糊,因而北伐成功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二)北朝的实力与必将统一

1、北朝的迁徙与混战

再看北朝,这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汉族、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在一个大熔炉里,这里充满了腥风血雨而又夹杂着互相学习,历史在不断反复中曲折前进。腥风血雨是难免的,然而如此大规模的密集的战争也是少见的,毕竟个民族在利益、环境、风俗习惯、文化制度上都要有着巨大的差异,寿命极短暂的王朝掌权者的意志又

容易造成灾难,因而无论是十六国的纷争混战还是北魏德统一还是北魏的分裂东魏北齐与西魏北周的沿革都伴随着残酷的灾难和制度变革。这一时期一大时代特征就是各族人民的迁徙,主要的方向在于南方、西北和东北,其中到南方的最多,他们是世家大族和依靠世家大族的农民工匠,他们的南下对于南方是极大的帮助,提供了先进的信息和技术有利于江南地区的开发。至于北方,就是各大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外迁,这是十分复杂的,然而也是明了的,自从东汉以来少数民族就生活在中央政府的旁边,至于晋代有一些官员提出了将这些胡人外迁于故地的想法,然而这些胡人已经在中原的边界生存了很长时间与中原文化已经趋同,骤然让他们迁回原地显然是不合当时的状况的。到了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统治者占据了中原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就要打击其他的民族势力,因而将其他的诸胡迁入关内,然而迁入关中之后统治者又不能适时对政策作出调整,由于种种矛盾又要外迁,这内迁与外迁便造成了民不聊生的状况。由此造成了社会混乱,前秦的苻健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崛起的,石虎将诸胡迁往观众而后又外迁,最终造成了氐族势力的联合,建立了前秦,前秦建立的同时鲜卑慕容部建立的前燕也在东部崛起,后来为前秦所灭,将他们迁往关中,苻坚又将中原观众的胡人和汉人迁往关东,或是为了安稳中原和使他们处在不威胁中央的位置稳固自己的统治。

2、汉化与胡化

南北朝的变迁伴随着腥风血雨,也掺和着文化的交融,但这样的暴力导致的交融最终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并且在不断地反复中前进,然而

终于还是在前进的。汉化与胡化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主题,少数民族想要长期居于中原就要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与制度,而那些坚持本民族传统不动摇的少数民族政权最终都将被历史的大浪所淹没。汉化,就是少数民族学习中原汉族的服饰、制度、文化、习俗,逐渐转变成汉族的过程,陈寅恪陈寅恪先生认为民族的区分不在于血缘而在于文化,在当时少数民族尤其是五胡都是带有明显身体特点的少数民族,他们纵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和习俗,然而终经不起几百年事件的打磨,最终也会被塑造成汉人模样,通婚塑造了他们的身形,交流打磨了他们的文化。民族的认同不在于血缘而在于文化上的认同,即使长着外国人的脸而操着流利的中国话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的人我们也会认为他就是中国人,在那个时代,学习中原文化逐渐汉化是历史的潮流。汉化既为历史的潮流,然而在当时人看来却是一个摆在每个统治者面前的实际的问题,要不要汉化,汉化多深令他们困惑。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多是拥有较高文化的人才,他们中许多人是在从小在汉文化的熏陶中长大的,学习儒家思想仁义礼智,所以对于世界的认识要优于一般的少数民族将领。孝文帝的改革可谓是比较彻底了,他通过在语言、服饰、血缘和习俗上改造鲜卑族,使它与汉族融合为一体,不顾群臣的反对执意迁都并进行改革,就连自己的姓氏也改变了由此可见其魄力,这是南北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改革促进了胡汉之间的融合,为中华民族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对于当时的他来说却是困难重重的,对于后世也是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他的大臣与将军老的部族难以理解他的深层意思,依旧用简单地和守旧的掼蛋看待自己的

利益因此产生了分歧。

然而正是这种分歧,造成了他们的隔阂与分化。鲜卑是一个大的民族,拥有众多的部族,他是在匈奴之后草原上兴起的又一大势力,其中部族复杂。东部的鲜卑中慕容氏和宇文氏最为有名,他们分别是前燕的北周的建立者,而中部的鲜卑则进入中原放弃了蒙古高原上的势力,因而被柔然人占领,这部分鲜卑人在中原的混战中建立了强大的北魏,而从东部迁徙而来的西部的吐谷浑也不容小觑,尽管他没有参与中原的混战。其中北魏的统治者已经将都城从盛乐迁往了平成然后到了洛阳,深入中原腹地的过程也正是逐渐汉化的过程。中原的鲜卑已经汉化而在北方老家的旧部族还处在以前的阶段,其中中原需要依靠边地镇守的六镇部族的拱卫,而六镇将领看到了汉化的中原官员已经失去了鲜卑民族的本性,而逐渐产生了汉族官僚的习气,本就对于他们不满,加之北魏皇帝的不正确决策用以降低他们的政治地位,以前的贵族瞬间变成了不值一钱的下层兵勇,这不得不使他们为自己的前途着想,遂使他们产生了改变汉化现状的想法并付诸实践。

3、反复曲折中的胡汉

六镇之祸由此而起,虽然统治者仍旧是鲜卑人,然而却换成了未汉化的鲜卑人,以六镇为主要支撑的东西魏和周齐既然已经用反汉化的旗帜打倒了北魏,他们就要树立新的制度也就是胡化。从尔朱荣尔朱兆到葛荣再到高欢宇文泰皆是如此,凡是北魏实行的汉化制度六镇将领几乎都进行了相反的政策予以还击,北齐的统治者虽然是汉族出身,然而其自小在鲜卑人中长大已经具备了实质上的鲜卑人的性质,

代表鲜卑六镇势力的利益,在六镇的支持下他必然要实行胡化的政策,因而对于北魏实行的都进行反复。高换位了保持先辈的实力自然不让军队和官僚汉化,然而对于汉人却要稳定他们,他极力地在两者之间维护平衡,对汉人说鲜卑人不过是吃了你们的粮食但是为你们保卫家园这何乐不为,对鲜卑人说汉人是你们的奴仆给你们提供生活物资。同样的在于北周依旧是对于旧的制度的否定,不仅反了汉化,胡化之风气也很盛行,不仅鲜卑人的姓氏许多改回了原姓,甚至汉人的姓氏也有改成鲜卑形式的。

这样北周和北齐实际上处于同一阶级,然而前期北周毕竟弱于北齐,无论是人口还是军事实力,宇文泰想要战胜北齐就系需要树立自己的特色,锻炼一支能打胜仗、世家大族支持的军队,于是就建立了府兵制。宇文氏之所以灭掉了北齐,不在于经济实力,而在于拥有更加完善的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建立了关中本为政治和胡汉融合的官僚制度。北周的管制的名称皆是沿用周代的官员名称,正如王莽的改制武则天的改制一样,此三人都对周礼进行了恢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然而最终王莽和武则天的改制都被后世讥讽,只有宇文氏的成功了,沿用周制的官员名称是为了笼络汉人士大夫的,而实质上府兵制则是鲜卑的旧制度的新形式,是部酋分属制,是兵农分离制,是特殊贵族制,具有双方支持因而更具有打击力。他建立的制度目的是为了将自己与一味反汉化,提倡鲜卑化甚至西胡化的北齐和坚守儒家思想体制的南朝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在建立府兵制的同时将府兵将领的郡望改成了关中,使之与土地结合起来,将他们真正变成关陇之人,

因而逐渐形成关陇集团,一心一意地为关陇服务。此举正如宋太祖用殿试将进士从座主门生变成天子门生一样,将将领与土地绑定使他们为自己而战,将关中豪右与军队将领结合起来混而为一便能够使之在关中生根。他采取的一系列不同于北齐和南朝的关陇文化本位政策也是为此服务的,借以稳固胡汉世族之心,它采用周官制度用心之灾维护人心,巩固关陇集团,而不像王莽那样凡事都要返古,全盘的实行周制,因而具有明显的现实作用。宇文泰的关陇集团配合着关陇文华本位的政策使北周逐渐成为北方的最强实力派,因而能够在消灭北齐。

4、北朝必将统一原因及其前提

总之,北朝的人口是远在南朝之上的,而北朝的军队也不是南朝能够相比的。从整体上看,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北朝的胡族为已经没落的中原汉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之生机勃勃,从而迎来新的盛世。孟子说过,“有恒产者有恒心”,北方之民族由于多为游牧而善于骑射、组织严密加之居无定所无所顾忌自古以来就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相比之下南方世族逐渐腐化军事没落,南北形成鲜明对比,故北方征服南方而统一华夏是必然的。

然而北朝终于还是在几百年的纷争之后才统一的,其原因在于未能解决南北民族问题,其主要在于北朝的民族问题,这个问题在于胡汉之争,这个问题一旦解决北朝的军事实力和经济、武备力量便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促进南北的统一。长期以来北朝处于各民族混战的界面,早期几乎没有一个民族能够完全征服其他的民族,到了前秦在

武力上征服了北方,然而却经不起南方的打击迅速瓦解,其北方之兵勇岂不如南方?非也,实则是北方之民族众多,胡汉之间、胡胡之间矛盾众多,难以协调,所以难以形成统一的力量,因而民族问题是当时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统一。中国历史上,统一不能看血统而要看文化的高低,文化高的征服文化低的,文化低的顺从文化高的,鲜卑何以发展至于后来如斯,而其他的如羯族、氐族几乎找不见了,就因为他只用武力而不学习先进的文化,因而永远是夷狄,学习了中原先进文化的胡人就成了华夏。华夏范围的不断扩大正是伴随着中原汉族文化的扩展和少数民族自主接受中原先进文化的脚步而进行的。只有推崇汉文化重用汉文化的代表世族才能达到目的统一南北,这个任务苻坚没有完成,北魏孝文帝也没有完成。苻坚一直到了只有消灭东晋才能得到中原文化,但是自身的根基不稳,孝文帝想要推行汉化一促进民族融合,将鲜卑人和汉人融为一体,然而中原的鲜卑人汉化了,留在北镇的鲜卑人依旧保持着鲜卑旧俗,这不仅不能团结一致向南,反而为自己埋下了祸根,最终导致了北魏的分裂。

能处理好民族问题的统治者才能战胜敌人,才能够统一。北周的经济、人口都远不如北齐,然而他却战胜了强大的北齐将之消灭了,原因就在于北周能将民族问题尽量解决,而在北周的民族问题则未能得到好的解决措施,统治者排斥占有人口最多文化先进的汉人怎么能赢得人心而成功呢?北周则不同,宇文泰重用了汉人士族苏绰和卢辩,虽然实行的是鲜卑兵制,部酋分属制,但经过周武帝宇文邕和隋文帝

杨坚的改革最终变成兵弄合一的的华夏兵制,民族界限在军队中消失。当北周消灭北齐之后,统一了北方,内迁的六镇鲜卑也逐渐汉化,到了岁为内地的时期北朝的民族问题得以解决,为南北统一奠定了基础。当解决了满足问题的时候北方的强有力的经济和武装力量便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同时的南朝便再也无力抵挡了。

四、启发与感想

最后,通过读这本书我受到的启发与感想。

(一)中国观

中国古代是没有清晰的明确的疆域概念的,因为我们是“中国”,是周围最强大的国家,蛮夷归则文明,不归则蛮夷。那么什么是“中国”呢?中国的概念不知什么时候谁提出来的,大概就是中央地方的意思。当然,他的意思不断变化发展,总的趋势就是由小变大。最早的“中国二字”当来自何尊,上边有“宅兹中国”的铭文,这一国宝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刻有长达122字的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王城的重要历史事件。全文是:“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达文王,肆文王受兹因(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牧民。”这里的“中国”意思大概就是中原地区。

“中国”的名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理念,我们是中国,古人认为天圆地方,陆地四周有四海,我们居住在大陆的中央地区,是最文明的所在。他们称呼世界为天下,天下很大,虽然我们不能全部占据,

但是我们处于天下的中心,也就是中国。因此,我们四周的都是蛮夷,所谓冻夷西戎南蛮北狄,也就是除了我们中国四周都是未开化的群体。事实证明,我们的周围的民族的确都比较落后甚至非常落后,所以可见当时人的思想并不是空穴来风。这种观点指导了我们几千年的行为。既然我们是天下之中,那么就要让四海臣服,让他们承认我们的老大的地位,如果不臣服,就是敌人,这种观念到澶渊之盟之后才逐渐改变,以前即使表面上的和亲友好,中央王朝永远认为这是我们的赏赐。即使一时不降服你,总有一天也会的,所以北方的那些少数民族,曾经剽悍的战士,要么迁徙走了,要么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怀抱。当然,这些说起来很简单,其实都是要经历血与火的斗争的,代价很大。中国的观念,不臣服我的要打,臣服我的就是弟弟,大哥一定要给好处的。历史上,周边的大部分国家都朝奉中央,其中以日本、朝鲜、越南、琉球最为大家所知。他们的民族血液中有些我们深深地烙印。附属国给中央王朝进贡,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屈辱,其实不然,中央王朝回赐给他们的东西远远超过他们的贡品,这些赏赐的东西在中央王朝国历强盛的气候算不了什么,但是在国力弱的时候就成了负担,但是由于“中国”观念的影响,我们又不得不这样做。这就导致了明朝的时候规定某些国家一年一贡,某些国家三年一贡,当然不能说经济原因,而是大哥顾及你们远道而来多有不便。

“中国”观念对于中国人的思维有着巨大的影响,对周边民族的称谓与态度可以看出来,因为居于中国,更因为国家政治经济实力强大,文化软实力也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我们拥有者巨大的民族自豪

感,民族优越感。而当这种观念面临现实的挑战的时候,我们就迷茫了,败于戎狄之手并承认他们的合法性挑战了“中国人的”传统看法,而近代的屈辱历史更是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全部扫去,扶起了政治经济,而文化的不足成为了我们自卑的主要原因。方当年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的时候,国人形成了多么大的心里落差,一种自卑让他们讲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全部推翻,然而理性的呼声在新时期又不得不讲人们的自信捡起。历史如何,现实又如何?毕竟,我们要面对的是明天,一味的沉浸于昨天的光辉或者痛苦当中都是不好的,回收看看很好,但是为了明天的美好今天还是要奋斗的,真正的自信还是要用今天的努力去换取的,中国再为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破灭与重生是痛苦的挣扎,但必须经历!旧的梦的破灭正是要孕育新的梦,真正的中国梦!

从“何以中国”的夏王朝,到“宅兹中国”的周王朝,到《尼布楚条约》上“中国”二字到现在,凡四千余年矣。中国何以为中国,我们一直在思考,只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伟大的民族才是真正的中国!最后以西北大学老校歌的结尾结尾“努力发扬我四千年国族之雄风”!

(二)历史观

陈寅恪先生的思想是从宏观上看来看的,不是从小处看的,而是将其置于庞杂的历史大潮当中,寻找每件事情的根源,阶级与阶级的关系及其发展、斗争最终将组成历史的必然。从大的方面来看我们就不会纠结于那一年那一月某人灭某国了,而从整体上看待这段历史,

从阶级的角度来分析,某个阶级与某个阶级的争斗最终必将导致某一后果,这就是历史的必然,然而这个必然还需要一定的偶然条件才能够在某一时间实现。正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在经济、军事上都远在南朝之上,因而实现统一是历史的必然,然而统一需要一定的条件,这就是民族问题的解决,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前提就不能成立,厉害的必然还要等一会儿。从宏观着眼能让我们看的更高更远,然而这种眼光必须要站得稳,正如牛顿所言“我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种大的历史观想要看得远首先要基于对文献的熟知和运用,在具体的基础上才能提炼出大的观点,锻炼出广阔的思维。陈先生的文献功底和这种宏观的看问题的观点是令我深深叹服的。(三)民族观

中国有许多民族,每个民族都在中华民族的行程中做出过贡献,虽然有许多已经在历史的花名册中出去了名字,但是他们的思想与历史还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历史的沿革中每个人扮演了一个角色,无论对错,他们都直接或者间接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什么样的民族能够生存下来他必然有其优秀的特质,中华民族的力量就在于他的文化,中国观念的发展、“中国”范围的不断扩大正是中华文化发展的脉络,真实历史的潮流,这个潮流中激浪者无数,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国家想要统一想要强大必须要处理好民族关系。南北朝时期北朝何以长久未能统一,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正确的处理好民族关系,有的是屠杀有的是歧视,还有的是迁徙,从早期的各民族之间相互排斥到中

期的意识觉醒逐渐汉化与反复到最后的民族交融融为一体,可见民族关系之处理好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当今世界何尝不是如此,民主问题和民族问题成为战争的根源,我国之民族问题处在世界大潮中,成为束缚国家前进的绊脚石。想要国家强大繁荣,就要处理好民族关系,由历史我们可以看见。

(四)历史的曲折前进

世界总是发展的,前进的,而这条道路却总不是一帆风顺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历史上没有人能主导什么时候前进什么时候后退,一如南北朝的政局,不断变化曲折中前进。开始的各民族之间水火不容,冉魏屠杀羯人,胡人屠杀汉人,然而终于还是需要理智者的时代。一些有远见卓识的统治者一直到了只有缓解胡汉之间的矛盾才能保持稳定与强大。于是孝文帝开始了汉化,汉化在中原起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却忽略了北地的旧部,这样汉化的路线出现了反对者。六镇将领便推选出了代理人来展开对于汉化的报复,于是反汉化出现了,鲜卑化和西胡化在北齐兴起,这便是历史的逆流。但逆流终将会被正源所淹没,因为只有顺应历史的潮流才能够生存再来。与北齐同样出身的北周就是这样的正源,虽然也存在着诸多的鲜卑因素,然而也适当继承了汉化的成果,因而能够将汉族士族的力量与鲜卑的军事实力结合在一起,最终战胜北齐。

在这个阶段,士族是一个重要的力量,它左右着政治,尤其是在前期,世家大族作为统治者展开了一系列的政治举动,但是在正如水煮青蛙一般南方的士族渐渐沉沦,不知不觉中寒族与帝王合作他们的

地位逐渐提升,三百年间,是中国走出贵族社会的时期,是中国古老的帝国注入胡族新鲜活力的时期,是民族交融的时期。

侯旭东:关于近年中国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观察与思考

关于近年中国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观察与思考① 侯旭东 居于汉唐统一帝国之间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表面看来国家分裂,战乱不已,民生凋敝,是中国历史上黑暗时代,经过研究却不难发现纷乱与萧条背后是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碰撞激荡,南方经济长足发展,诸民族密切交融,各种制度承前启后。20世纪以来经过陈寅恪、唐长孺等几代学者的辛勤探索,这一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不过,几经耕耘之后,学者亦面临资料有限、问题难求的困境,研究一旦面临“山穷水尽”的地步,就表明既有的研究思路已接近走到尽头,需要变换角度、拓展思路。兹不揣谫陋,谈谈对近几年中国魏晋南北朝历史研究的观感以及未来走向的点滴思考。 一、研究人员构成的变化 首先应当指出的是,目前,中国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队伍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世代交替。20世纪50、60年代大学毕业的学者基本退出研究工作,目前的主力是50、60年代出生,80年代以后毕业的学者。70年代以后出生,2000年前后毕业的年轻学者已开始步入学界,崭露头角。这些学者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接受相对系统的学术训练,观念上较少受到意识形态的束缚,视野开阔。但是,完全成长于现代学科教育体制之下,传统文化的修养说不上丰厚,对古代文化隔膜更深,要作到对历史的“同情之理解”也更不容易。另一方面,多年来中国历史学教育缺乏系统、周密的思考与安排,学术史的训练、理论与方法的训练与语言工具的训练不足,亦潜在地制约着学者的未来发展。 二、研究的新动向 1、围绕儒家及其礼制的研究 最近几年研究相对集中的领域之一是礼制,几位学者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到这一问题。梁满仓自2001年以来发表系列论文,讨论魏晋南北朝礼制上“五礼”制度化的过程、南北方不同特点、军礼的鼓吹、讲武礼以及礼学问题等②。指出魏晋之际源出于《周礼·春官·大宗伯》的“五礼”开始被应用到朝廷制礼实践中,至萧梁时期基本成熟。北方五礼体系建立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关于礼学的核心,清人皮锡瑞已注意到汉儒重《仪礼》,魏晋以后重《周礼》,作者则对此做了详细论证。③这实际揭示出两汉与魏晋以后在礼制——经典与实践两个层面上的一个重大变化。不同于梁满仓“礼制史”的角度,阎步克则基于制度史主体的立场对中古时期《周礼》所记载的六冕制度在汉代至宋明,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应用情 ①本文初稿是作者2007年8月25 日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中古史中日青年学者联谊会”上的发言。 ②梁满仓《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礼制度化》,《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第27-52页;《魏晋南北朝礼学述论》,《文史》2005年第3辑,第73-111页;《魏晋南北朝军礼鼓吹刍议》,《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3期,第37-59页;《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礼的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四集,商务印书馆,第273-307页;《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讲武》,《唐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1-62页;《魏晋南北朝礼学、礼制与凶礼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五集,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47-106页;《魏晋南北朝皇家宗庙制度述论》,《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2期,第13-35页。 ③梁满仓《魏晋南北朝礼学述论》,第84页。

历史学研究生必读书目

书目: 经学: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春秋公羊传注疏孟子正义经学历史(皮锡瑞)经子解题(吕思勉)春秋繁露谷梁传新学伪经考白虎通五经异义礼记 史学: 正史(按顺序):后汉书(今文,好懂)史记汉书明史(要分辨秽史)三国志 断代: 先秦:先秦史(吕思勉)先秦史(翦伯赞)先秦上古史研究(顾颉刚)战国史(杨宽)以及刘起于关于尚书的研究还有先秦思想史十讲(忘了谁写的) 秦汉:秦汉史(吕思勉)秦汉史(翦伯赞)秦汉史(钱穆)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军功受益阶层研究(李开元)秦帝国的崩溃(李开元)以及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秦始皇传汉高帝传光武帝传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单传诸葛亮大传 二十等爵制(西岛定生)察举制度史稿(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阎步克)士大夫政治衍生史稿(阎步克)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严耕望) 两晋南北朝: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若)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北魏政治史(张金龙)魏晋南北哦朝史讲演录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严耕望) 隋唐五代:隋唐五代史(吕思勉) 宋辽西夏:宋代经济史(漆侠)王安石传(梁启超)邓广明的一些书祖宗之法(邓小南) 元明清:明史讲义清史讲义(孟森)南明史(司徒林)(顾城)南明痛史 民国:民国史(李新)民国十年(唐德刚)袁世凯传(唐德刚)我只读了这些,或许还有一些忘记了,可以问我。我只注重秦汉和魏晋时期的史事。中华民国史(张宪文)子部:荀子集释论语集释 集部:杜工部集 理学: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朱子大传 1、徐中舒编注:《左传选》,中华书局1963年。 2、米新夏主编:《史记选》,中华书局1990年。 3、冉德昭、陈直主编:《汉书选》,中华书局1962年。 4、王仲荦编注:《资治通鉴选》,中华书局1965年。 5、余嘉锡:《士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6、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

魏晋南北朝史

魏晋南北朝史---王晓毅 1士族社会的发育 弘农杨氏,家传“欧阳《尚书》”,四世三公 汝南袁氏,家传“孟氏《易》”,四世五公 荐举制度与官僚家族形成 征辟 征:皇帝下诏指名征聘 辟:公府聘为专书 察举(自下而上):孝廉:郡级贡士 秀才 连带责任 官不用本地人,吏用本地人 黄范传 中国 领导上台要组建自己的班子 门生 故吏 田庄经济与乡里豪族 (凡事)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 士族来源: 士林学门 乡里豪族 官场官族 余英时《东汉政权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 3、庄园与士族的文化性格 庄园经济的特点:多种经营、自给自足 庄园的独立性与士族的自由精神 庄园经济的特征 在以庄园经济,,这个“平面” 仲长统-曹操 憧憬的庄园生活 使居右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舟车足以代《后汉书·仲长统传》 庄园经济与士族双重性格 儒家思想:教人做奴隶的东西,培植奴性 说了不做,做了不说 4士族与汉末政治 汉末清流的社会基础 (赵岐)因从官舍逃,走之河间,变姓字,又转诣北海,著徐 《三国志》卷十八《魏书·》 掩护党人 俭得亡命 《后汉书·党锢列传》 准备以暴力推翻汉王找台

水到渠不成 不推不倒 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不旋中者二爷 故圣人顺时移动,智者因二一发 《后汉书·皇甫嵩传》 《后汉书·郑泰传》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注引曹丕《典论》 二、汉末落 名教破产 《后汉书·陈蕃传》 良心不能培养,良心通过教育出来了,教育讲的太多使人变得虚伪。心硬的可以划得着火柴 1971年林彪—分水岭 中国走的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2道家复兴 老庄的贵生哲学 《逍遥》 《后汉书》卷六十《马融传》 闻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 良少诞节 《后汉书·戴良传》 山阳—山东 薛勤葬妻 夫复 《风俗通义》 枪挑法制 故圣人能与时推移 崔寔《政论》 三、建安~魏初社会与思想的变化 1、建安名士及其思想 慷慨悲凉的建安时代 (公元196-220) 黄老道家 信仰胜利,虚无 铠甲生虮四 百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南朝 北朝—鲜卑氏 第一代 领袖:曹操

魏晋南北朝史整理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政治 1)三国 三国包括了魏、蜀、吴,分别是曹丕、刘备及孙权所建立。 ①曹魏的年代始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都洛阳,史称魏或曹魏。亡于公元265年。②蜀汉为刘备所建立的国家,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于成都,国号曰汉,史称蜀或蜀汉。公元263年为曹魏所灭。③孙吴为孙权所建立的国家,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国号吴,建都于建业,史称孙吴或东吴。公元280年为晋朝所灭。 2)晋十六国时期 ①西晋与东晋 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公元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晋武帝),国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统一全国,秦汉以来的分裂,至此再度统一。但晋武帝死后不久,宗室之间爆发「八王之乱」,曹魏以来入徙塞内的游牧民族也乘机起兵称帝,全国又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公元317年,晋朝宗室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王朝,占有今长江、珠江及淮河流域,建都于建康,史称东晋。公元420年,刘裕代晋,改国号曰宋,东晋亡,共历十一帝、104年。 ②南朝 南朝分为宋、齐、梁、陈四代。①宋乃刘裕于公元420年夺取东晋政权后所建立,国号曰宋,建都建康,因皇室姓刘,故史称刘宋。②齐,公元479年萧道成所建,国号曰齐,建都建康,为了与北朝的北齐加以区别,史称「南齐」,也因皇室姓萧而称「萧齐」。

③梁,公元502年萧衍所建,国号曰梁,建都建康。④陈,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589年为隋所灭。 ③北朝 北朝主要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隋朝。 北魏乃鲜卑族拓跋部所建,公元398年建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399年改号称帝,逐步并吞十六国中的夏、北燕、北凉诸国。 公元439年统一北方,南大致以淮河、秦岭为界,与南方的刘宋对峙。 北魏国力颇强盛,孝文帝拓跋宏于公元493年迁都洛阳,进行一连串的汉化运动,但因种种因素,却造成汉化与反汉化两大阵营的对抗,引起「六镇之乱」,瓦解了北魏王朝。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与西魏,隔黄河而治,东魏后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从拓跋珪建魏,到公元557年西魏亡。东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受权臣大将高欢胁迫,逃往关中。 公元581年,北周大臣杨坚受禅称帝,国号大隋,公元583年建都大兴(今陕西西安),公元589年灭南方的陈朝,结束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全国再度统一。 经济 1)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黄河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秦汉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大规模的战乱多发生在北方并且时间持续很长,使得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则相对稳定,使得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这样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南方刚刚开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魏晋南北朝史学

魏晋南北朝史学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民族,地理、军事,士族、人物,学术、文化;宗教、考古、吴简研究;对魏 晋南北朝史进行讲述,其中包括:十六国各政权在如何使自己政权的 属性与五德历运学说相协调的问题上,先后表现出犹豫和矛盾的态度,蜀汉官制的特点,汉晋间民屯的不同形式及中古田制的演变,汉晋中 央政府对南匈奴的管理政策经历了转变过程,对南匈奴产生多方面影响,历史时期阮姓的起源、宗族的形成、人口变化及迁移与分布情况,得出两晋南北朝以前阮氏主要聚居陈留郡,之后大批南迁,形成了以 河南、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为中心的三大聚居地,使得南方阮姓人 口远远多于北方的结论,魏晋至隋唐时期历史文献学的重大发展与这 一时期人们的历史文献学思想走向成熟相关,孙吴初期长沙郡吏民的 取名风俗和婚姻生活,三国时期道教在魏、吴、蜀三国均有传播,但 方式与广度有所不同,长安、洛阳、建康、凉州四大文化中心的兴衰,僧侣自身的文学创作及佛教思想对于中古文学的巨大影响都说明了僧 侣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所起的特殊而重要的作用,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本年度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纪念缪钺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 术研讨会于2004年7月21—23日在四川成都召开,130余位中外学者参加了大会。 本年出版的魏晋南北朝史相关研究论著颇丰,主要有:《缪钺全集》(八卷,河北教育出版社),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中华 书局),高敏《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秦 汉魏晋南北朝史发微》(中华书局),周伟洲《古都西安:长安与南海 诸国》(西安出版社),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天津古籍出 版社),张金龙《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上下,中华书局), 张旭华《九品中正制略论稿》(中州古籍出版社),陶新华《北魏孝文 帝以后北朝官僚管理制度研究》(巴蜀书社),李天石《中国中古良贱 身份制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家族 宗族关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杨洪权《两晋南北朝徙民中若干

试论魏晋南北朝的人名文化意蕴分析

试论魏晋南北朝的人名文化意蕴 摘要:人名从表层形态来看,它是一种语言现象。但从深层实质上看它又是一种文化现象。人名是文化的一种镜像和载体,它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特有的审美情趣、风俗时尚、伦理道德、宗法制度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门阀制度兴起、南北民族融合,儒、佛、道等多元文化激荡、交相辉映的特殊历史时期。本文希望通过对魏晋南北朝人名特点的分析来考察负载在其上面的特定宗教文化内涵。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名字宗教文化士族 人名无可否认是一种语言现象。因为任何人名都是由语言文字这个物质材料表现出来的。但如果通过其语言文字表象挖掘的话,人名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的现象。人名与文化共生。当人名在民族历史、经济生活、心理状态等稳定的共同体中出现时,人名就成为了民族文化最典型的表征。它能形象地反映出一个时代特有的社会思想、信仰、习俗、道德观、价值观、文化心理及美学观念。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士族文化兴盛、民族文化大融合的特殊的历史时期。战乱频繁造成的剧烈的人口流动不仅产生了新的文化因素,而且完成了传统文化的重新分野。儒、佛、道等多元文化激荡、冲突、融合,互相吸纳而逐步走向统一。乱世喧嚣的历史表象背后,这种呈现在文化上的融合、改造、再生,却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都要神速。与此同时,东晋之后大批北方的士族为躲避战乱而南渡定居,南方因此人文荟萃。士族文化如火如荼。世袭士族更是为了表其世代豪俊的非凡身份相互攀比、相互标榜。所有这一些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聚焦在魏晋南北朝人

名上就使它流溢出了别样璀璨的光彩! 一.魏晋南北朝人名与儒家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分裂的年代。战乱频仍,社会极度不安定,中国思想文化格局趋于复杂化,儒学逐渐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即使如此,人们崇尚儒学之心不灭,儒学已经深入人心。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不但没有中断,相反,却有较大发展。所以《南史》《北史》中俱列有《儒林传》,封建儒家思想仍大行其道。 儒家文化逐渐形成以“仁”为特点的文化结构形态。即把客观伦理化后作为识知对象,以探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伦理和谐为目的。人的价值通过“内省”表现,讲究社会性、重内省。在这样的民族文化背景下,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含蓄朴实,中庸节制,谦恭有礼,讲求温柔敦厚,含而不露,以谦和、深沉为美。封建伦理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和五教“父义、田慈、兄友、弟恭、子孝”还普遍被人们所遵从。所以这一时期见于正史上的人名用儒家字样者仍为时尚,名字中流溢出浓烈的封建儒家礼教色彩。常用的字如仁、义、礼、智、信、忠、孝、诚、敬、温、良、恭、俭、让等等。《魏书·和其奴传》:“太安元年,诏群臣议立皇太子名。其奴与司徒丽等以为宜以德命名,帝从之。”(993页)从这里就反映出了君臣命名的意向,体现了儒教中君主应以德治天下的主张。君主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南朝就有任忠、孙谦、殷景仁、赵知礼等。北朝就有庾信、张景仁、吕思礼、王仁荣、马敬德等。名如此,字亦然。晋周觊字伯仁、潘岳字安仁、庾统字长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专题2 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

专题二整合训练 1、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建立夏政权的匈奴首领自称“大禹之后”,“(将)复大禹之业”。 这表明( ) A.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 B.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生活 C.中原文明的影响扩大 D.北方地区统一进程加快 2、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据下表可知。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 ) A.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 B.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 C.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D.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 3、唐在隋的基础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在礼部的下面又特设了“采风使”一职,主要的任务是到民间去采集民歌民谣,以观地方吏治与民风。这反映了唐朝( ) A.礼部执掌官员监察 B.政府关注民情民意 C.文化建设得到加强 D.儒学地位更加突出 4、唐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公元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代中期( ) A.赋税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 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 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 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 5、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众多风雅名士常聚集在一起, 醉心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圣人有情或无情等形而上的问题的讨论,一时蔚成风气。这反映了( )

A.儒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 B.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繁荣 C.“三教合一”的局面开始出现 D.理学形成拥有深厚民间基础 6、《宋会要辑稿》记载:“沿江诸郡税场,今后商贾所载物货,如系茶盐米面铜钱,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 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 ) A.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管 B.区域性长途贩运受到限制 C.商税不再是政府重要财源 D.商人合法利益受政府保护 7、宋代理学对孔子的形象进行了再认识,将孔子形象从继承周公、损益三代、为后世制定礼乐制度的圣人改变为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社会伦理、教化理念的制定者,从而为儒学格局转化奠定了基础。这说明理学( ) A.强化了周孔之道 B.颠覆了传统价值观 C.削弱了孔子地位 D.丰富了儒学的内涵 8、元朝时,“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人口增加推动边疆开发 B.君主专制统治更加强化 C.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管理 D.地方管理制度模式一致 9、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10、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11、宋代词人柳永经常出入秦楼楚馆,与乐伎、乐工往还,无心于仕进,自称“白衣卿相”,虽然他后来考取了进士并做了屯田员外郎,还是轻视功名,沉溺市井,可以说是把全部身心投入适应市井需要的词的创作。柳永这种类型的文人的出现,说明( )

读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曲折与前进 ——读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一、绪论 近日读了万绳楠先生整理的《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演讲录》,被陈寅恪先生的历史学素养和别具一格的历史观所折服,陈先生不愧是一位历史大家。在运用大量的史料的基础上讲述历史,不拘泥于前人的思想学术,正如他的“三不讲”一样,他的对待历史的角度确实不同于以往的历史学家,他注重在阶级利益上分析魏晋那北朝历史的演进与变化,重视宗教在历史演进中发挥的不可磨灭的作用,这种观点是我在其他历史书中没有看到的,让我们站在更加广阔的历史角度看待历史,不拘泥于历史的细节以宏观的思维看待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他为我重新认识这段历史打开了一扇不同以往的的窗户。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民族融合的时期,也是一个国家分裂、政权林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各民族尤其是北方各民族之间不断地战争、征伐和交流,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和民族的融合,然而在着民族融合的背后确实血淋淋的屠杀。为什么这个时期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为什么在胡人的马蹄下东晋不堪一击?为什么南朝的政权军事实力不断下降而文化水平制度却依旧领先?为什么北方会出现这么多的政权?各民族之间为什么长时间混战而始终难以形成全国统一的局面?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而陈寅恪先生给了我一个看到他们的方法,在阶级、民族、宗教上打开了一扇通向历史的窗户,使我们能够看见广阔的历史平原。

二、关于阶级与阶级的分析 在这本书中我学到的第一个知识便是对于统治阶级中阶级的分析,统治阶级即我们所说的封建地主阶级,他在战国以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持续对中国的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的兴亡成败都和他们有着让紧密的关系。这个统治阶级也不是只有一种思想,就在地主阶级内部也有着巨大的分歧,通过对于这些各个朝代统治阶级地位与他们所代表的人的利益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更加清楚地认识历史。自从西汉中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经过改造的适应汉代政治需要的儒家学说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随着这些思想的传播,研究儒家经典和儒家道德的人物和世家逐渐崛起,因而形成了所谓的世家大族,正如袁绍家的汝南袁氏,司马懿家的河内司马氏这样的世家大族,他们通过治经顺应国家需要逐渐扩大势力形成集团逐渐控制了国家的权利和士人的导向,他们在政治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这个阶级也就是世家大族在控制了治经和道义导向之后就必须要控制政治,因而世家大族们无不是时代的官僚,他们通过广泛地结交和招收门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成为东汉以后至于隋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出身寒族的人物在顺应他们的要求的时候可能会建立自己的王朝,然而从根本上来说这样的王朝是与他们的利益相违背的,因而不能够长久地持续。曹操和刘备就是这样的寒族,曹操的父亲曹嵩本来是夏侯氏,做了中常侍曹腾的儿子而崛起,因而他的出身是寒族,与以儒家经典起家并一起为标榜自己的世家大族在根本利益上格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史料拓展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史料拓展 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曾经被陈寅恪先生归于“不古不今之学”。学界对于所谓“不敢观三代两汉之书”等语意与语境的理解虽见仁见智,但“不古不今”之说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魏晋南北朝的史料特点。在20世纪前期的学术环境下,较之文献稀缺、史料难征的先秦两汉和文集众多、档案浩繁的明清时代,中古时期的史料系统完整,数量适中,学者可以凭借博闻强识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基础史料的积累,进行有的放矢的系统研究。数十年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名家辈出,硕果累累,但史料稀缺,选题难觅,也成为后继学人的共同困惑。 关于魏晋南北朝史料的特征,学界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往往将魏晋南北朝史学史与魏晋南北朝史料学混为一谈。二者不仅概念不同,而且存在强烈的反差。史学史意义上的魏晋南北朝,被周一良先生称为“中国史学的黄金时代”,传世正史完整而系统,前四史中的《后汉书》《三国志》,加上“二史八书”,占去二十四史之半;私家史著为数众多,史注之风盛行,史学体裁多样,国史、家传、别传、杂传、地志、记注、谱牒等异彩纷呈,史学也就此摆脱了经学附庸的地位,发展成为独立的乙部之学。而史料学意义上的魏晋南北朝,则是一个文献和考古资料都极度匮乏的时代,这一时期在中国古代书写史上很“不幸”地处在纸张广泛使用,而印刷术尚未发明的历史阶段。依靠手工传抄的大量图书文献,既无法如秦汉简牍那样历经岁月而长久保存,又不能像宋元典籍那般通过版刻印刷化身千万。牛弘总结隋以前古代典籍的五次毁灭性“书厄”,有三次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众多史籍未能逃脱焚毁和失传的厄运,完整存世文献屈指可数,且文本形式单一。

长期以来,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学术传统一直强调阅读基本史料,提倡引用常见之书,以小见大,从寻常史料推导出不同凡响的结论,这体现出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者所特有的学术自信。但缺乏史料发现这一原动力,这一断代史研究也面临着“增长的极限”。以20世纪初中国史料四大发现为契机,经过甲骨学、简帛学、敦煌学和明清档案学百年学术积累,加之近年来诸多先秦简牍的出土、契丹小字的破译、黑水城文书的整理、徽州等明清地方契约文书的大量涌现,几乎各个断代史研究的史料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魏晋南北朝的新史料发现则相对滞后,学界虽尝试通过各种新方法和新视角的引入发现和提出若干新概念和新问题,由于缺乏足够的史料支撑,真正能够落实定谳者不多,诸多问题还停留在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推论阶段。 基础史料的短缺成为制约研究深入的瓶颈,魏晋南北朝史料相对贫瘠的状况在短期内无法彻底改变,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欲改变现状,也必须从史料入手,努力拓展学术视野,开拓研究空间。新学术环境下的魏晋南北朝史料的挖掘与拓展,应当以史料的再发现与史实的再认识为主要研究方向,从史学研究的角度对相关文献史料进行深度发掘与研究,并在古籍数字化环境下对中古史料整理和研究进行新的尝试。 魏晋南北朝史料拓展方向之一,也是最显而易见的问题,是简帛文书和墓志碑刻等新出史料的利用。20世纪以前,除少量西陲晋简和西魏、高昌文书,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出土文献十分有限。近年来,长沙走马楼吴简的发现和北朝墓志的大量出土,使学界对于三国时期户籍、赋役、租佃制度的认识大大深化,对北朝官制、兵制和相关政治史、社会史的研究得到加强。相关史料的整理和研

2005年日本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2005年日本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作者】前岛佳孝/胡宝华 概况。2005年讲谈社出版了《中国的历史》系列著作,其中魏晋时期的有金文京《三国志的世界——东汉三国时代》和川本芳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两本专著。这套系列丛书比原来的《世界历史》丛书的篇幅增大了许多,所以这两本书不仅有概说和通论,而且作者因个人兴趣所发的议论也随处可见,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另外,关于北朝的历史,皮阿斯(Scott Pearce)发表了《代之地》(早稻田大学北朝史研究会翻译,刊于《史滴》27)。文章论述了五胡至北魏末年中国和北方的相邻地域社会的起源、发展与历史意义。 政治。津田资久的《曹魏至亲诸王考》(北海道大学《史朋》38)指出,传统认为曹丕与曹植之间有摩擦的结论,是基于陈寿《三国志》中某些含有偏见的记载而形成的,它反映了陈寿对西晋武帝与齐王司马攸兄弟之间的政治斗争的一种姿态。文章还认为曹魏西晋的诸王政策与对《周礼》解释的变化密切相关。渡边义浩的《杜预的左传癖与西晋正统性》(《六朝学术学会报》6)指出,杜预在《春秋左氏经传集解》里对弑无道之君给予认同的解释,提出了杀高贵乡公的司马昭与西晋正统化等问题。他的《杜预的谅制与皇位继承问题》(《汉学会志》44)一文,论述了杜预对服丧期缩短所给予经学证据的过程中,有维护司马攸政治发言权的目的。通过渡边的文章,可以看出运用经学知识对政治现象进行解释的研究方法正在逐渐形成。此外,渡边还发表了《杜预的春秋长历》(《东洋研究》155)。满田刚的《诸葛亮死后的集团指导体制和蒋琬政权》(创价大学《人文论集》17)指出,在诸葛亮死后出现了持续八个月之久的以蒋琬、杨仪、费袆、姜维为首的集体领导体制,但是最初的意图并非如此,而是要建立以蒋琬单独领导的体制。我们希望满田刚在以后的研究中,对蜀汉政权在诸葛亮死后出现权力向个人集中的原因能有所论证。三崎良章《关于十六国夏的年号》(《史观》152),强调在赫连勃勃的第四个年号“真兴”的改元过程中,曾强制要求对国家体制业已完成并开始行使国家主权的北凉政权,使用与夏同样的年号。吉田爱的《北魏雁臣考》(《史滴》27)认为洛阳迁都后,北魏存在着中原农耕汉族与北方、西北方游牧民族两个统治系统。属于后者并维持游牧生活和军事进攻力量的部族,不仅承担着来往于大本营和兼有贸易市场的洛阳之间的雁臣行动,而且在经济实力和部族社会享有很高的声望,在北魏末年的混乱时期具有左右政治的实力。文章中“北魏汉化政策具有一定局限”的观点应该引起学界的重视。板垣明的《高昌的内徙请愿与北魏的西域政策》(中央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编《亚洲史中的社会与国家》,中央大学出版社),考察了在高昌请愿内徙北魏领内的过程中,北魏政权表现出一种从许可到不许可的态度转变,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地处西域的柔然、高车、嚈哒等国之间争夺主导权斗争的形势使然。 仪礼。小林聪的《从泰始礼制到天监礼制》(《唐代史研究》8),概述了从西晋到梁期间,以仪注、律令的编纂和整顿官爵体制为中心的礼制内容。作者在另外一篇《梁武帝礼制改革的性质》(《集刊东洋学》93)中,阐述了天监年间礼制改革的主要意图在于强化天子在礼制中至高无上的地位。金子修一的《从即位仪礼到皇帝权力》(《唐代史研究》8),总结了汉唐期间即位仪礼的变迁,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阅庙和册书的操作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 阶层。村田哲也《关于“名士”论的考察》(《东洋史苑》65)是一篇对前年汲古书院出版的渡边义浩《三国政权的结构与名士》的批评文章。反观这些以总结归纳的方式发表的反驳论文,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渡边“名士”论的影响。渡边的另一篇文章《“封建”的复权》(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纪要》50-4)论述了西晋的“封王之制”,认为把地方行政和军事等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 专题二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时期讲义

专题二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时期讲义 【考纲要求】: 1、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商业的发展 3、宋明理学 4、文学成就1、 政治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隋 唐时期,典章制度发达,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 制度。宋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民族政权长期并存; 出现了又一次民族融合;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形成新的民族。 经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耕经济遭到破坏,南方经济得到开发;隋 唐时期,经济政策调整,生产工具改进,交通发达,农业、手工业繁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宋元商品经济水平超过前代;南方经济获得较快发 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海路和陆路的 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文化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书法成为自觉的艺术,文人画开始出现, 绘画理论形成,唐诗繁荣;佛道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又呈现三教合一 的趋势。文化封建文化高度繁荣;各族文化交融;科技成就突出,印刷 术、指南针和火药外传;理学有了较大发展;文学艺术逐渐平民化、通 俗化,突出代表有宋词、元曲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 【考情分析】:全国卷考题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基础知识】:学生自学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1、政治:制度:九品中正制,三省制逐渐形成 2、经济:农业:北魏开始实行均田制,江南经济发展 手工业:出现灌钢法的炼钢技术 商业:北方商业一度遭到严重破坏,草市形成 3、文化:思想:佛教盛行,道教广为传播,冲击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科技:东晋葛洪《抱朴子·仙药》中提到“仙药” 艺术:东晋王羲之“书圣”(擅长草书和行书) 四、隋唐时期(581~907年) 1、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道州县;羁縻府州(管辖民族地区) 2、经济:农业:曲辕犁,隋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读书报告

史学大家眼中的谁主沉浮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读书报告温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二班张姝颖16210611234 基本信息 书名:《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作者:万绳楠整理 责任编辑:王培德 出版发行:贵州人民出版社 版次:2012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阅读时间:2017年4月 本书提要 显而易见,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时代。在四百年多间,政客戎马倥偬,名士清谈玄理,流民四处迁徙......而这些现象,在史学大家陈寅恪眼中,又是缘何而起? 本书是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万绳楠先生在北平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听陈寅恪老师讲述魏晋南北朝历史时所作的笔记。分别从社会阶级、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五胡问题、人口流动、各个士族集团的兴衰、南北对立局势等诸多方面展开了深刻的讨论。 简而言之,这是一本史学大家眼中的谁主沉浮。

摘要 “魏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性质是不同的。不同处在于:河内司马氏为地方上的豪族,儒家的信徒;魏皇室谯县曹氏则出身于非儒家的寒族。魏、晋的兴亡递嬗,不是司马、曹两姓的胜败问题,而是儒家豪族和非儒家的寒族的胜败问题。” ——摘自本书第一篇第一节《魏晋统治者社会阶级的区别》 “西晋政权的出现,表明儒家贵族最终战胜了非儒家的寒族。西晋政权是儒家豪族的政权,政治社会道德思想与曹操时期不一样了,与曹操以前的东汉,则有相通之处。西晋统治者标榜儒家名教,中正以“品”取人,品指“行性”,即指儒家用来维系名教秩序的道德标准。而豪族与儒门是同义词,因此选举变成“门选”。门选起着巩固豪族统治的作用。唯才是举的时期过去了。又西晋豪族以奢靡相高,崇尚节俭的时期也过去了。司马晋与曹魏的统治是很不相同的,原因就在统治者社会阶级的不同。” ——摘自本书第一篇第三节:《西晋政治社会的特征》 关键词 西晋曹魏社会阶级 正文 这是陈寅恪先生从社会阶级层面对于魏晋政权更迭的深度剖析。 参考第一篇全文我们不难了解到曹操的出身——作为阉宦曹腾之孙,曹操自然是属于寒族的。这直接导致他在性格上“任侠放荡,不治行业”,行为上“务以俭率人”,任用人才上“唯才是举”。此举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强有力地冲击了儒家豪族所遵奉的金科玉律,但也获得了荀彧之流有才能的士大夫的支持,从而致使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以及三足鼎立时期曹魏政权的绝对优势。 然而,曹操在执政期间打压豪族,扶植弱民,无疑引起诸多不满:“曹操虽功盖中夏,威震四海,崇诈仗术,征伐无已,民畏其威,而不怀其德也。”而属于豪强大族的河内司马氏服膺儒教,重孝重礼,很快就获得了许多豪族强民的支持。加之司马懿父子生性狠戾善断,又有少数寒族官吏的倒戈,直接襄助了司马氏的夺权大业。

魏晋南北朝史试题复习材料

魏晋南北朝史试题复习材料 1.文言标点、翻译概括大意、说明的历史问题 沈约论曰:夫君子、小人,类物之通称,蹈道则为君子,违之则为小人。是以太公起屠钓为周师,傅说去版筑为殷相,明扬幽仄,唯才是与。逮于二汉,兹道未革:胡广累世农夫,致位公相;黄宪牛医之子,名重京师;非若晚代分为二途也。魏武始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而都正俗士,随时俯仰,凭借世资,用相陵驾;因此相沿,遂为成法。周、汉之道,以智役愚;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矣。 沈约论说:君子和小人是分别对一类人的通称,履行正道便是君子,违背它则是小人。所以,姜太公从最初的屠夫渔夫成为了周朝的太师,傅说放弃了筑墙的工作做了殷朝的丞相。从下层阶级中发现被埋没的人才,这完全取决于本人有否有才能。到两汉时期,这个道理依然没有改变:胡广家中世代为农夫,但他却做到了公相的位置;黄宪是兽医的儿子,名声却威震京城;并不像后世的人将人分成士族和庶族两类。魏武帝时开始建立九品中正制度,凭此来判断评价人才的优劣,而并不是用来判断评价世族的高低贵贱。但是见识浅陋的人却为了个人的利益,随波逐流,依仗着高贵的门第、显赫的出身,凌驾于他人之上;并因此一直延续,竟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法规。周代、汉代的方法,是有才智的人奴役愚笨的人;魏晋以后,是身份高贵的人奴役身份低贱的人;士族和庶族的分类有了比较明显的区别。 这段话是沈约对九品中正制度的评价,反映了九品中正制评价标准的改变。 九品中正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由掌管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中正官根据家世、品德、才能这三个平行并重的评判标准品第人物选拔官吏。 九品中正制度建立之初,评判人物的标准是家世、品德、才能三者并重,但在晋初之时,由于统治集团的导向和利用,选拔官吏的中正官多为门阀世族,于是在九品中正制度发展的过程中,家世这一项评判标准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品德和才能逐渐被忽视,到西晋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统治者利用九品中正制度赋予豪门贵族做官的特权,来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 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门阀制度的确立,九品中正制度成为了政治上的装饰品,逐渐衰落最终废除。 2.论南北朝异同 南北朝都处于一个政权不断更迭的时期阶段,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更替。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动乱,统治腐朽,农民起义等多次发生。南北朝时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土地制度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南北朝时期民族呈现大迁徙、大融合的趋势。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方面,玄学兴起,佛教道教发展。 南北朝的差异可从经济结构、门阀世族制度、兵制、学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在经济结构方面,又包括户口、土地制度、货币经济、地域四个小的方面。 首先,在户口方面南北朝差异有二。第一,南朝户籍上的户口数减少,北朝户籍上的户口数增多;第二,南朝的户口结构是小户制,北朝前期是大户制,后形成了与均田制、三长制相结合的以一夫一妇为单位的小户制。 其次,在土地制度方面,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发展与加强。南朝的大土地所有制继承了魏晋封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简介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简介 一、历史文献: 1、正史:一志、二史、八书。 ?陈寿:《三国志》、李延寿:《南史》、《北史》 ?房玄龄(唐太宗):《晋书》、沈约:《宋书》 ?萧子显:《南齐书》、姚思廉:《梁书》、《陈书》 ?魏收:《魏书》、李百药:《北齐书》、令狐德棻:《周书》 ?2、其它:世说新语、洛阳伽蓝记、颜氏家训、华阳国 志、水经注等 二、敦煌吐鲁番文书及敦煌吐鲁番学 三、近现代著作: 吕思勉、陈寅恪、唐长孺、王仲荦、马长寿、周一 良、汤用彤、何兹全、田余庆、胡守为等人的著作 一、东汉末年的军伐混战 ●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豪强趁机扩张自己的实力。 董卓、袁绍是其中影响较大的实力派。 ●何进谋诛宦官,反为宦官所杀。中军校尉袁绍率军诛杀宦官。董卓趁乱 领兵进入洛阳,废少帝,另立献帝,自称相国,独揽大权。190年,关东军阀推袁绍为盟主,进讨董卓。 ●董卓之乱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导火线。 3、曹操崛起的原因 ●曹操根据毛玠、苟彧谋划,于建安元年将处于困境的汉献帝从洛阳迎到自 己势力范围内的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作为傀儡,并迁都于许。从此,他“奉天子以令不臣”,政治上主动,号召力增强。 ●他采纳枣祗建议,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后推广到许多州郡,史称 所在积粟,仓廪皆满。从物质供应上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他精通《孙子兵法》,是今存为此书作注的第一人。著有兵书十万余言。 善于运用古代军事学说和战略战术,“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 ●他多次下令求贤,要求“唯才是举”。与东汉重视德行、门第不同,只要 才干杰出,有治国用兵之术,即使出身微贱,不懂儒家经术,不仁不孝,名声卑污,他都考虑予以重用,甚至拔为大将、牧守。豪强大族率众投奔者,也极力笼络,崇以官职。因此,他又不完全否定德行标准,而且很重视对名士的争取。部下对他如不竭诚效忠,一经发觉,立即清除,毫不容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手下人才济济。 ●曹操“揽申、商之法术”,受先秦法家思想影响很大,不官不功之臣,不 赏不战之士。强调“拨乱之政,以刑为先”。在此思想指导下,他残酷镇压农民反抗。同时对豪强大族的不法行为也往往给予严厉打击。 官渡之战(200) 200年(建安五年),终于爆发了著名的“官渡之战”。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一带。

中国现当代著名史学家

中国现当代著名史学家 陈寅恪(1860——1969)江苏义宁(今修水县)人,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代表作是《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倡导为人治学当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原名开贞,我国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主张用科学的历史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是中国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开创者,造就了一个唯物史观的中国古代文化体系。 范文澜(1893—1969),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著有《文心雕龙讲疏》《中国通史简编》《中国近代史》《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等,带有党性政治色彩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著名史学研究家,在《诗经》《尚书》以及史前史阶段颇有研究,曾发表论文《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汉代学术史略》、《王肃的五帝说及其对于郑玄的感生说与六天说的扫除工作》、《三统说的演变》、《汉代以前中国人的世界观念与域外交通的故事》、《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夏史三论》、《九州之戎与戎禹》、《鲧禹的传说》等篇。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是中国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 钱穆(1895~1990)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江苏省无锡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代表作有《先秦诸于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和《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等。是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儒家人文主义史学家的代表,他从历史的人文性和人文科学认识的独特性对历史认识问题作了阐述。钱穆力图把传统史家从事考据所揭示的个别事实的真实构成一个前后连贯、有因有果的时间序列,力求从时间上把历史综合为一个发展的整体,着眼于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统一性上去考察。 傅斯年(1896——1950)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聊城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语言学家。主要著作有:《东北史纲》《性命古训辨证》《古代中国与民族》《古代文学史》发表论文百余篇,主要有:《夷夏东西说》、《论孔子学说所以适应于秦汉以来的社会的缘故》、《评秦汉统一之由来和战国人对于世界之想象》等。“史学本是史料学”是傅氏史学思想的最基本点,应建设绝对客观的历史学。 翦伯赞(1898—1968),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著名历史学家。著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先秦、秦汉部分,唯物史观派的代表人物。 吕振羽(1900—1980),湖南邵阳人,著名历史学家。著有《简明中国通史》、《中国民族简史》等,唯物史观派的代表人物。 雷海宗(1902~1962)字伯伦,河北省永清县人。中国历史学家,著有《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西洋文化史纲要》等。雷海宗认为真正的史学不是繁琐的考证或事实的堆砌,于事实之外须求道理,要以哲学的眼光,对历史作深刻透彻的了解。 侯外庐(1903—1987),山西平遥人,著名历史学家。著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思想通史》(与杜国庠、赵纪彬、邱汉生合著,五卷)等,着重对历史做整体研究,在思想史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唯物史观派的代表人物。 吴晗(1909~1969)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省义乌人。中国历史学家,著有《历史的镜子》、《史实与人物》、《朱元璋传》、《胡惟庸党案考》、《〈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明代之农民》等文,颇受当时史界名流青睐,带有实用史学的观念。 黄仁宇(1918——2000)美籍华裔,祖籍湖南长沙,《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赫逊河

方案-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过去和现在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过去和现在 '【编者说明】这是田余庆先生20年前的旧作,是作者于1984年秋在四川成都召开的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上所作的大会发言。文章载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编《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页1-6,四川省 科学出版社,1986年3月第1版。 中国代史的研究状况,各段很不平衡。长期以来,周、汉、唐、明诸朝历史最受重视,主要的原因是国家“一统”,有盛世,有英主,有武功,典章制度灿然可观,比较发达。至于分裂时期的历史,历来总是被忽视,因为它往往延续于动乱之中,没有多少可以被称道的文治武功,典章制度也很混杂。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总是处于被忽视、受冷落的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当代史料编纂很盛,但都属于别史、杂史、载记之类,而且多出私家之手。后来正史编纂告成,大量史料也就散失殆尽。魏晋南北朝历时不过四百年,所含正史却有一志八书二史,如果加上隋书,总数达十二种,占二十四史之半。这一事实,正好说明魏晋南北朝史料纷繁杂乱,亟须作进一步的综合整理 。但是在中国的王朝时期作过这种系统的综合整理工作并取得重大成果的,我认为只有北宋刘恕一人。经刘恕整理的的这四百年的历史资抖,构成《通鉴》的一部分约一百二十卷。它揉和了几部正史的主要资料,还增添了一些正史以外的资料,于叙事中首尾相呼,南北对应,极具水平。《宋史·刘恕传》说:刘恕“于魏晋以后事考证差谬,最为精详。”这个评价是恰当的。刘恕以后数百年间,魏晋南北朝史料散佚更甚。唐宋以下颇富史料价值的笔记小说中,也没有多少魏晋南北朝史料可供钩嵇。史料整理更无从说起。乾嘉考据风起,出现了钱大昕、王鸣盛、赵翼等家考史著作。魏晋南北朝史以其所含正史种类特多,在诸家考史著作中占有较大比重。此外在正史的补注以及补表、补志中,涉及此段历史的也较多。乾嘉的务实学风是非常可贵的,这种学风影响下形成的考史、补史著作,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是乾嘉学者的史学思想缺乏新意,没有导致魏晋南北朝研究的重大 。 历代关于魏晋南北织史的研究成果不过如此,比之于汉、唐盛世历史来,这块学术园地显得非常荒芜,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古人囿于其时代水平,不具备理解魏晋南北朝历史的眼光,因而不能从深处思考这段动乱历史的意义和作用,不懂得魏晋南北朝史为什么会孕育、生成出来,为什么又会孕育、生成另一段历史。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史学界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研究的成果,启发了中国史家的思想。一部分中国史家继承乾嘉务学风,突破了乾嘉的狭隘眼界,重新探讨魏晋南北朝史的历史内涵,出现了一批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其中贡献最大的,是深受国内外史家景仰的陈寅恪先生。 陈寅恪先生具有爱国的、正直的士大夫情操和博学深思的中国文化学养。他在学术研究方面虽然保持着传统史学的风貌,但是他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都具有全新的内涵。他着眼于较长的历史过程,在较高的层次上探讨魏晋南北朝历史的脉络所在,提出并解答了许多前人认识所不及的东西。他重视以不同的种族、家族、地域、文化为背景的社会集团的活动,从中发现历史的 和推移,并以之解释各种纷繁的历史现象,他师承乾嘉而又不拘泥于乾嘉,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开辟新途径,奠定新基础,起了划时代的作用。陈寅恪的研究影响了几代史学工作者,近几十年来研究魏晋南北朝史最有成就的学者,几乎都是陈寅恪的弟子或私淑弟子,而他们的研究,几乎都是在陈寅恪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诚然,陈寅恪的功力和成就更多地是在唐史研究方面,但他的唐史体系在内容和方法上都是上承魏晋南北朝史。正是从魏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