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测试题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测试题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测试题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测试题

第二章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如图1所示,用AB 两把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则A 尺测得物体的长为

cm ,B 尺测得物体长为

cm 。

2.请给下面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牛飞同学的质量约为48.5 ; 大头针的质量约为80 ;

初中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约为 2.6 ,其中每张纸的厚度大约为

0.1 。

3.水的密度是 kg/m 3,90 kg 的水全结成冰以后,冰的体积为

m 3。

4.小红的妈妈从超市买回一桶花生油,瓶上标有“5 L ”净含量4.5 kg 的字

样,则花生油的密度为 kg/m 3。

5.一块小石头先后放入装满水的杯子中和装满另一液体的杯子中,溢出水

与另一液体的质量之比为5:4,则另一液体的密度为 kg/m 3。

6.两个实心正方体铁块,边长分别为 2 cm 和 6 cm ,则它们的密度之比

为 ,质量之比为 。

7.对某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甲、乙、丙三人的结果分别为11.85 cm ,

11.82 cm ,11.8 cm ,三个人在操作上却没有错误,则甲、乙结果不同的原因

是 ,乙、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8.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满了水,把质量相等的铜块、铁块和铝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则从杯中溢出水最

多的是( )。 A.铜块 B.铁块 C.铝块 D.溢出水一样多

9.图3是甲、乙两物质的质量—体积图像由图可知

( )。 A .甲的密度大 B .乙的密度大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10.某同学四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分别是9.2 cm ,9.8 cm ,9.3 cm ,9.3 cm ,则物体的长度应该为( )。

A. 9.3 cm

B. 9.4 cm

C. 9.2 cm

D. 9.23 cm

11.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 )。

A .1.5 kg

B .1.5×10-1 kg

C .1.5×10-2 kg

D .1.5 ×10-3 kg

12.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块,把它们合在一起后,它们的密度( )。

A .为原来的一半

B .和原来一样

C .为原来的2倍

D .无法确定

13.一个最多能装1 kg 水的瓶子,它一定不能装下1 kg 的( )。

图1 V m 乙 甲 图2

A.盐水B.酒精C.水银D.硫酸

14.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1,体积之比为1:3,甲、乙两物体密度之比为()。

A.1:1 B.1:3C.9:1 D.1:9

15.为了使测量更准确,在实验中应该()。

A.尽量使每一次的测量结果完全一致

B.当发现测量数据相差太大时,可以修改数据

C.记录数据和计算时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越多越好

D.按实验要求认真测量,如实记录数据

16.封闭在容器中的气体,当气体体积被压缩时,它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A.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B.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C.质量变大,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D.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17.实验室中的量筒通常做的细而高主要是因为()。

A.美观好看B.便于操作,使用方便

C.为了提高稳定度D.为了提高精确程度

三、实验与探究(第18题10分,第19题8分,共18分)

18.小军与小明测盐水的密度

小军的方法是①用天平测出盐水与烧杯的质量m1。

②向量筒中倒出一部分盐水,记下体积V。

③用天平测剩余盐水与烧杯的总质量m2。

= 。

④计算盐水的密度ρ

盐水

小明的方法是①用天平测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1。

②向烧杯中注入盐水,测出总质量m2。

③将盐水全倒入量筒测出体积V。

= 。

④计算盐水的密度ρ

盐水

⑴写出两人最后的密度表达式。

⑵你认为谁的实验过程更科学合理,为什么?

⑶另一种测量会导致测量结果(选“偏大”“偏小”)。19.有三个体积不同的正方体金属块,其中一个是空心的,请你利用刻度尺和天平找出这个空心的,写出你的方法。

四、综合应用题(第20题8分,第21题11分,共19分)

20.一块碑石的体积为30 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碑石样品,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40 g,用量筒装入100 mL的水,碑石样品浸没在水中,水面升高到150 mL处,利用以上数据,求这块碑石的总质量。

21.小明的爸爸用科学方法种植马铃薯喜获丰收,共收了12 t,并准备将这些马铃薯的密度确定收购价格,小明用所学的知识测定马铃薯的密度,他先用天平称出一些马铃薯的质量(已切成小块)。所用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再将这些马铃薯倒入装有40 mL水的量筒,量筒中的水面升到100 mL。

马铃薯的密度

1.08 1.10 1.10 1.14 1.15 (克/厘米3)

马铃薯中淀粉的

14.0 18.0 22.5 25.0 29.0 质量分数(%)

收购价(元/千

0.50 0.60 0.70 0.80 1.00 克)

问:

(1)小明家种植的马铃薯的密度多大?

(2)分析厂方收购马铃薯的价格表,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3)小明家卖掉这些马铃薯将有多少收入?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2.70 2.7(2.6)2.Kg mg dm mm

3.1.0×1030.1 4.0.9×103

5.0.8×1036.1:1 1:27

7.由于误差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8.C 9.A 10.A 11.B 12.B 13.B 14.C 15.D 16.B 17.D

三、实验与探究题(第18题10分,第19题8分,共18分)

18.(1)小明ρ盐水=(m1-m2)/V小军ρ盐水=(m2-m1)/V (2)小军、小明在测盐水体积时,易产生较大误差

(3)偏大

19.略、方法合理即可

四、综合应用题(第20题8分,第21题11分,共19分)

20.8.4×104kg

21.(1)1.14g/cm3

(2)马铃薯的密度越大淀粉含量越高收购价越高

(3)9600元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二、透镜 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 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 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度,目的是:使烛焰的 屏中央。 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 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 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

⑴u =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 =2f 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 ⑸成虚像时: 四、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运动和力》知识点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 6、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 、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 、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变小) 物距减小 (增大) (增大)像变小 (变大)

八年级上册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初二物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人们在远近不同处听到同一声音的大小不同,是因为声音从声源发出后在空气中传播 时 A、振幅不断减小 B、速度不断减小 C、频率不断减小 D、音调不断减小 2、以下各种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A、观众在剧院里听到的音乐声 B、升旗仪式上的国歌声 C、某同学听到的音乐声影响了他的学习 D、大型乐队中利用锣的声音烘托演出的效果 3、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注满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当乙同学用力敲击一次水管的另一端时,甲同学会听到几次敲击声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以上都有可能 4、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5~6Hz,苍蝇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约为300~400Hz,当他们从你身边飞过时,你将 A、只能听到苍蝇的声音 B、只能听到蝴蝶的声音 C、苍蝇和蝴蝶的声音都能听到 D、都听不到 5、科学家发现,人体上的“身份证”不仅限于指纹,在眼睛、嘴唇、大脑、血液等各部位都有“身份证”,其中有一种“身份证”叫做声纹。由于人的发音器官有微小的差异,科学家就可以利用这种差异分辨出不同的人。这种声纹即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6、在月球表面有岩石和尘埃,流星打在月球表面的岩石上,就像演无声电影一样,在其附近听不到一点声音,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流星的撞击不发出声音 B、流星撞击岩石的声音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附近的空间没有空气,缺少声音传播的介质 D、原因不明 7、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 A、只与声源的振幅有关 B、只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C、与声源的振幅和声源到人耳的距离等因素都有关 D、与声源的振幅和振动的频率都有关 8、敞口烧杯中装有水,加热到沸腾后再用大火继续对烧杯加热,这时水的温度 A、迅速升高 B、慢慢升高 C、不变 D、无法判断 9、文艺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这种烟雾实际上是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2017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1-3章)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 1、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当物质处于固态时,引力作用较强,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之间空隙很小,每个分子只能在原位置附近振动,所以固态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固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的运动足以使它们离开原来的位置,而在其他分子之间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如果温度再升高,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会摆脱其他分子的作用而自由地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气态的形式存在。二、温度的测量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 (1)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时再读数。 (2)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3) 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4)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5、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三、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如:沥青、松香、玻璃。四、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3、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4、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

八年级物理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试题及答案 【篇一:初中物理中考试题】 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 请把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在 本试题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1.小明打开一瓶矿泉水,喝几口后,瓶内矿泉水的属性(或特性) 发生了变化的是 a.密度 a.与赛程同步 b.质量 c.导电性 d.比热容 2.北京奥运会盛况通过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向全世界转播,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b.与电视实况转播车同步 d.与运动员同步 b.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d.分子之间有空隙 b.质子和电子 d.分子和电子 c.凝华 d.熔化 c.与地球自转同步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c.分子的体积很小 a.中子和电子 c.原子核和电子 a.凝固 b.液化 3.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可以准确嗅出毒品。这一事实 说明 4.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 子的组成是 5.早晨,我们常看到花草上有露水,这一物态变化是 6.如图1所示,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则乒乓球 a.下落, 因为它受到重力的作用 b.下落,因为用力对它吹气 c.不下落,因为它上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d.不下落,因为它上 方气体流速小,压强小7.乘客之所以会在汽车突然刹车时向前倾倒,其原因是 a.汽车和乘客都没有惯性 c.汽车和乘客都有惯性

b.乘客有惯性 d.汽车有惯性 b.一支铅笔的质量约0.5kg d.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1s 图1 8.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50n c.洗热水澡时合适的水温约80℃ 9.潜艇从海面开始下潜,直至完全浸没。这一过程中它受到海水的 a.压强和浮力都不变 c.压强和浮力都减小 b.压强和浮力都增大 d.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10.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 a.落回地球 b.飞向太阳 d.做匀速直线运动 c.绕地球运动 11.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压u 不变,开关s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电流表的读数增大 c.电压表的读数增大 b.电流表的读数减小 d.电压表的读数减小 12.图3中能反映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 ab c d 图3 13.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可从0℃的水中吸热 c.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100℃水的内能比0℃水的内能大 d.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 14.材料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下列说法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光导纤维促进了现代通信的发展 b.桥梁的建造自古就有,建桥不再依赖材料科学的发展 c.高纯度大直径的硅单晶(半导体材料)促进了集成电路的发展 d.纳米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物理、化学特性,它将引发新的工业革命 ★15.凸透镜和平面镜均能使物体成虚像,比较它们所成的虚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doc

北师大版八年级[ 上册 ] 物理知识点总结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开尔文。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度 , 沸水的温度为100 度 , 它们之间分成 100 等份 , 每一等份叫 1 摄氏度某地气温 - 3℃读做:零下 3 摄氏度或负 3 摄氏度③换算关系 T=t + 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 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 在外面的玻璃 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 20℃~ 110℃- 30℃~ 50℃35℃~ 42℃ 分度值1℃1℃0.1 ℃ 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 , 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 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 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 中稍候一会儿 ,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 ①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②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奈、各 种金属 ③熔化图象: ④熔化特点:固液共存, 吸热 , 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 先变软变稀 , 最后变为液态 ⑤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温度不断上升。 ⑥熔化的条件: a 达到熔点。 b 继续吸热。 2、凝固: 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②凝固图象: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一、物态 1、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当物质处于固态时,引力作用较强,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之间空隙很小,每个分子只能在原位置附近振动,所以固态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固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的运动足以使它们离开原来的位置,而在其他分子之间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如果温度再升高,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会摆脱其他分子的作用而自由地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二、温度的测量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 (1)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时再读数。(2)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4)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5、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三、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如:沥青、松香、玻璃。 四、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3、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4、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5、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6、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7、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完整版)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总复习整理

透镜及其应用 1、区分透镜的方法: (1)、摸中间和边缘;中间厚两边薄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薄两边厚的透镜是凹透镜 (2)、汇聚光的是凸透镜,发散光的是凹透镜; (3)、看字时放大的是凸透镜,缩小的是凹透镜。 2、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用平行光平行于主轴经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用刻度尺测出焦点到透镜的距离; 3、制造平行光的方法:将发光的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光通过凸透镜就变成了平行光; 4、会聚和发散的判断方法:将入射光线延长,看出射光线在延长线内是会聚,在延长线外是发散;5 ①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不改变方向②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透 镜后过焦点 ③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后 平行于主轴 凸 透 镜 凹 透 镜 6、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实验前,应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能成在光屏中央.若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位置,在光屏上也得不到清晰的像,其原因可能是:(1)f≧u,(2)蜡烛、凸透镜、光屏不在同一高度. 物距u 像距v 成像特点应用像距 u>2f 2f>v>f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物在外区,像在中区)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像分大小处;可测焦距f=u/2 2f>u>f v>2f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物在中区,像在外区)镜头银幕的距离 u=f 不成像分虚实处 uv时,凸透镜相当于照相机;u

2020年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 完成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2分) 1. 有一个质量为540克,体积是250厘米3的铝球,该铝球空心的。(填"是"或"不是") 2. 分别装有相同质量的水、盐水、酒精、水银的四个相同容器。液面高低情况如图1所示,则甲、乙、丙、丁容器中装有的液体分别是:、、、。 3. 人站在公交车上,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向后倾倒,这是因为人的脚和车厢底板的___________作用,使脚的底部随车一起运动,而人的上半身由于___________而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出现上述现象。 4. 一艘潜艇在海面上时,其排开水的质量是1500t,此时潜艇受到的海水的的浮力为___________N;当它下潜到海面以下300m深处时,在其2m2的仓盖上受到的海水的压力是___________N。(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 5. 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舱口跳下,一开始降落伞尚未张开,运动员下落后的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重力空气阻力;当降落伞张开后,经过一定时间,运动员做匀速竖直向下运动,这表明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重力空气阻力。(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 坐沙发要比坐板凳舒服,这主要是因为沙发较易发生形变,增大了人与沙发间的,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选填"增大"或"减小")了压强。 7. 我国航天技术飞速发展,2003年10月15日发射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实现了载人航天的梦想。宇航员在太空中要穿特制的宇航服,宇航服的作用很多,你能说出其中的两点吗?一:;二:。 8.小民同学将一小铁块用细线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8N,当把小铁块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N,那么这个小铁块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__N;浸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 9.将一个长方形的物块平放和竖放在水中。两种情况下,物块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差是 大,压力差是大。(填"平放"、"竖放"或"一样") 10. 建设中的长江三峡水电站由于设计库容(蓄水量)极大,预计建成后将会对库区的气温产生一定的影响;夏天的气温将比原来的下降2℃左右,冬天的气温将比原来升高2℃左右,造成这一影响的原因是:水的。 11.两长方体A和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受重力为10牛,B受重力为30牛,已知A对B 的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3:2,则A与B的底面积之比为。 二、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5分) 12. 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水结成冰,质量不变 B. 百克铁块从沸水中取出后,质量和原来一样 C. 一吨黄沙比一吨棉花质量大 D. 把一块玉石雕刻成玉器,质量变小了 13. 一个鱼缸注满水,另一个注满水的相同鱼缸中浮有一只"小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漂浮在鱼缸中的"小船"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 把两个鱼缸分别放在台秤上,台秤的示数相同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开尔文。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 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换算关系T=t + 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 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 使用方法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读数 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 ①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②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奈、各种金属 ③熔化图象:略 ④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⑤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温度不断上升。 ⑥熔化的条件:a达到熔点。b继续吸热。 2、凝固: 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②凝固图象:略 ③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 ④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最后变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⑤凝固的条件:a达到凝固点。b继续放热。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吸热,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二、透镜 1、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 )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 点。 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 典型光路 3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 分虚实,2f 大小,实倒虚正, ⑴u =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 =2f 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 ⑸成虚像时: 四、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 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 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运动和力》知识点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物距减小 (增大) (减小)像变大 (变小) 物距减小 (增大) (增大)像变小 (变大)

(完整版)总结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1.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 每一等分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关系:T=t+273k ,1 k=1℃。 2.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测量前(1)观察量称,以便选择合适温度计;(2)观察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测量时(1) 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充分接触;(2)示数稳定后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对象;(4)视线与温度计标尺垂直。 4 5. 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一类物质,如海波、奈、冰、食盐、明矾和各种金属。 6. 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一类物质,如蜂蜡、松香、沥青、玻璃等。 9 说明: (1) 晶体熔化(凝固)特点:温度达到熔点(凝固点);继续吸(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2)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 10. 液化:雨、雾、露、“白气”、玻璃窗出现小水珠。 11.凝华:雪、霜、玻璃窗出现冰花。 12.升华:樟脑球变小、冰冻衣服变干、碘的升华、干冰升华。 13.电冰箱内部(蒸发器)是汽化,外部(冷凝器)是液化。 14.航天:燃料:将氢液化减小体积,热值高;整流罩:光滑减小摩擦,发生熔化和汽化。 1.长度单位:米(m )、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 长度单位关系: 10 10 10 kmmdmcmmmμmnm 2.测长度的工具:刻度尺。常用的有直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3.刻度尺测长度方法: 测量前:(1)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 (2)认。认清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时:(1)放。刻度尺与被测物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物一端对齐。 (2)看。视线正对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 (3)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记录测量结果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4.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误差产生原因:测量工具不够准确;测量方法不够完善;观察不够细致。 减小误差的方法: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5.间接测量长度方法:(1)累计法;(2)化曲为直法;(3)配合法。 6.面积单位:、。 面积单位关系: 7.体积单位:、、升(L)、毫升(mL)。测量液体体积工具:量筒。 关系: (L)(mL) 4.质量单位:吨(t)、千克(kg)、克(g)、毫克(mg)。1t=、1mg=、1 g=。 测质量的工具:天平(实验室);磅秤、台秤、杆秤和电子秤。 天平测质量方法:(1)使用前调节天平水平平衡。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侧零位,调节横梁平衡螺母,是指针指在分度标牌的中央刻度线上。(2)测量时:把待测物放在天平的左盘,估计被测物的质量,用镊子夹取适当的砝码到右盘,必要时移动游码使天平恢复平衡。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数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就是待测物的质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无关。 5.密度单位:千克/米3(kg/、克/厘米3(g/)。1 g/= 把某中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是物质固有的一种特性。 公式:变形公式:m=v 、v=。 水的密度:,表示每的水的质量是。 6.测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 7.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 8.新材料及应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 2.运动的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45分)(选出一个正确或最优的答案)A 2. B 3.D 4.B 5.A 6.B 7.C 8.B 9.C 10.B 11.B 12.C 13.D 14.D 15.B 1.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 A.声源处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B.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声音不能通过头骨传播 D.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2.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B)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3. 蝙蝠夜间在空中飞行从来不会撞到墙壁等障碍物上,是因为(D ) A. 蝙蝠有夜视能力 B. 只要有月亮,蝙蝠就能看得清楚 C. 蝙蝠嗅觉灵敏,可以代替眼睛的作用 D. 蝙蝠发出超声波并接收在障碍物上反射波,根据反射波可以判断障碍物位置 4.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保持5m远。若人通过平面镜观察视力表,当视力表与平面镜相距3m时,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B ) A.1m B.2m C.3m D.4m 5.下列关于光学器件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照相机在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投影仪在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放大镜成的虚像是倒立、放大的D.平面镜成等大的实像 6. 对红外线和紫外线,正确的说法是(B ) A、红外线是可见光,黑夜中会特别清楚 B、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所以人需要适当晒太阳 C、紫外线是不可见光,可以用热力杀死细菌 D、红外线是不可见光,可以用来识别钞票的防伪标记 7.如图1中,哪个图表示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情况(C ) 图1 8.分别取凹透镜和凸透镜各一个,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那么能在纸上出现最小、最亮光斑的是(B ) A、凹透镜 B、凸透镜 C、两个透镜都可以 D、两个透镜都不可以 9. 图2中的四幅图哪两幅图分别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 C) 图2 A、②和① B、③和① C、②和④ D、③和④ 10. 如图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下图的(B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开尔文。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 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换算关系T=t + 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 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 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 ①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②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奈、各种金属 ③熔化图象: ④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⑤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温度不断上升。 ⑥熔化的条件:a达到熔点。b继续吸热。 2、凝固: 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②凝固图象: ③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 ④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最后变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试题及答案 说明: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在 答题卡上作答,用铅笔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上涂上横线) 1.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振幅不同 2.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 3.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可知,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好像蜂窝似的,主要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减小回声B.吸收声波,提高声音的音调 C.易于反射声波,增强声音的响度D.装饰得美观些 4.下列光学器件中,没有 ..使用凸透镜的是 A.放大镜B.近视眼镜C.照相机D.投影仪 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在平静的水面,可以看到堤岸上树的倒影 B.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C.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D.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了 6.“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夏天乘凉的“树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岸边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C.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摄影利用了凹透镜成像的原理 7.彩色电视机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彩色电视机的光屏上呈现的多种颜色,是 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下列不属于 ...这三种基本色光之一的是 A.红 B. 黄 C. 绿 D. 蓝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在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由照射光的颜色决定 B.实验表明,色光的混合规律与颜料的混合规律相同 C.电视机的遥控器通过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D.任何情况下,紫外线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利的 9.下列物态变化中,都需要吸热的一组是 A.熔化、汽化B.熔化、液化C.液化、凝华D.液化、升华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中有电荷,绝缘体中没有电荷 B.导体中自由移动的是自由电子 C.导体是重要的电工材料,绝缘体则用得很少 D.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图1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版)

呵呵~免费版啊,和原来的一样...... 1.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 每一等分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关系:T=t+273k ,1 k=1℃。 2.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测量前(1)观察量称,以便选择合适温度计;(2)观察分度值, 以便准确读数。测量时(1)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充分接触;(2)示数稳定后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对象;(4)视线与温度计标尺垂直。 4 5. 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一类物质,如海波、奈、冰、食盐、明矾和各种金属。 6. 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一类物质,如蜂蜡、松香、沥青、玻璃等。 9 ( 说明: (1) 晶体熔化(凝固)特点:温度达到熔点(凝固点);继续吸(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2)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 】 10. 液化:雨、 雾、露、“白 气”、玻璃窗出现小水珠。

11.凝华:雪、霜、玻璃窗出现冰花。 12.升华:樟脑球变小、冰冻衣服变干、碘的升华、干冰升华。 13.电冰箱内部(蒸发器)是汽化,外部(冷凝器)是液化。 14.航天:燃料:将氢液化减小体积,热值高;整流罩:光滑减小摩擦,发生熔化和汽化。\ 1.长度单位: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长度单位关系: 10 10 10 km m dm cm mm μm nm ~ 2.测长度的工具:刻度尺。常用的有直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3.刻度尺测长度方法: 测量前:(1)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 (2)认。认清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时:(1)放。刻度尺与被测物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物一 端对齐。 (2)看。视线正对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 (3)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记录测量结果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 4.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误差产生原因:测量工具不够准确;测量方法不够完善;观察不够细致。 减小误差的方法: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5.间接测量长度方法:(1)累计法;(2)化曲为直法;(3)配合法。 6.面积单位:、。 面积单位关系: 》 7.体积单位:、、升(L)、毫升(mL)。测量液体体积工具:量筒。 关系: (L)(mL) 4.质量单位:吨(t)、千克(kg)、克(g)、毫克(mg)。1t=、1mg=、1 g=。 测质量的工具:天平(实验室);磅秤、台秤、杆秤和电子秤。 )

【良心出品】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上下全册,略详)汇总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知识要点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一、物态 1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同时分子之间 有一定的空隙。当物质处于固态时,引力作用较强,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之间空隙很小, 每个分子只能在原位置附近振动, 所以固态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固体的温度升高, 分子的运动加剧,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 分子的运动足以使它们离开原来的位置, 而在其他分子之间运动, 这时物质便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如果温度再升高, 分子运动更加剧烈,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 分子会摆脱其他分子的作用而自由地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二、温度的测量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 1.01×105Pa 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 100度,把 0度到 100度之间分成 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 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 (1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时再读数。 (2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4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5、体温计:量程一般为 35~42℃,分度值为 0.1℃。 三、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过程中吸热, 但温度不变。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如:沥青、松香、玻璃。 四、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3、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4、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5、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6、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7、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