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教师如何快速融入角色

新教师如何快速融入角色

新教师如何快速融入角色
新教师如何快速融入角色

新教师如何快速融入角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新教师如何快速融入角色作为一名非师范生,并且大学毕业四年从未从事过教师这一职业的新教师,我不得不感叹:昨天还在办公室文秘的书案上烦恼这份稿子怎么写,今天竟成了人家的老师,总感觉没这么快转过弯来。自己做学生时觉得教师这份工作应该很简单,每天两三节课,假期又多,这绝对是天底下最幸福的职业。但自己做老师这一段时间来,却有许多的困惑,其中最关键的便是如何快速融入教师这个角色并做一名好教师。教师成长之路是一条漫长且艰辛的路,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我便只顾风雨兼程,必须克服重重阻力,使自己快速成长。以下几个方面是我努力的方向:

一要勤于“学”。陶行知说过:“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养成常看书学习的好习惯,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提高理论素养,尤其是在所教专业学科上有系统扎实的功底,对于新教师的成长绝对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现在教一年级数学,但是我会先通读一至六年级数学教材,甚至也会对初中数学知识框架稍作了解,这样便于我的整个知识网的贯通。例如有些高年级还会重点讲解但是一年级教材书上稍有体现的知识,我不会强迫学生去学,简单带过,点到为止即可,不让自己钻进知识网的死胡同,而是心里装着整个知识网,占据主

动地位。此外,也要积极采取自学或参加继续教育等措施,拓宽自己知识的广度,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二要善于“思”。思不单单是指思考,还包括思想和反思。有思想,才能产生灵感;勤于思考,才能深刻地领会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善于反思,才能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进而从根本上改善教育教学工作。没有“思”的教师生涯,便如一潭绝望的死水,惊不起半点涟漪。所以,我会让自己做一名有思想,勤思考,善反思的教师,让自己的教师成长之路多姿多彩。

三要敏于“事”。常言道“事事留心皆学问”,面对一年级这个懵懂的群体,这一群天真无邪,烂漫如花的“上帝”,如何不落下任何一名学生,就要求我时时刻刻关注他们,研究他们。从何关注,从何研究?便是课上课下的方方面面。例如我班上有一男生上课十分好动,五分钟都坐不住的人,四十分钟的课堂简直太苛刻。但是他又十分热心,很喜欢帮助老师及同学,所以我允许他上课时间在不干扰其他同学学习的前提下,可以在课桌周围活动。现在,他每次能坐住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会期待他之后更大的转变。所以,顺应孩子们的天性,他喜欢做什么就让他做什么,但是在一个不恰当的环境下,他自己便会发现其中的不妥,进而约束自己,比起老师经常性耳边唠叨,更容易见实效。

四要新于“法”。众所周知,“一言堂”、“满堂灌”、“地毯式轰炸”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考试的机器,考分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这些都严重阻碍教育的发展,已经是不为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必须是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下,让学生在乐中学会学习,并且体现“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课堂上,我会利用多媒体及学具,变教为引导,让学生自己说出我需要教授的内容。也会转变角色,让学生来讲台上给其他学生上课。事实证明,孩子们都喜欢表现自己,当我说出请一位同学来讲台上当小老师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会举手,虽然其中难免会有“南郭先生”,但这同样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说不定“南郭先生”经过几次上讲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五要忠于“心”。当教师的初衷便是教书育人,教书简单,育人则需更用“心”。爱即师魂,只有对学生洒下爱之甘霖,才可能获取爱之回报。而真正的爱,必须营造彼此沟通的心心相印的氛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多看到学生的闪光之处,从做人、求知等方面予以悉心关照,不自恃过人、高居人上,这样才能构筑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春风风人,夏雨雨人”之效。用爱心去滋养每一名学生,用细心去研究每一名学生,用强烈的责任心去对待每一名学生,还要常怀感恩的心对

待身边的一切,提醒自己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感恩自己能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乐守清贫,弘扬“春蚕精神”。

虽然迷茫,但我正在看清前进的方向;虽然迷惑,但我正在拨开迷雾探索;虽然畏惧,但我正在不断武装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民教师的标签会伴随我终身,我已慢慢融入教师这个角色,且即将在教师这个行业开创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解读教师角色.doc

解读教师角色 教师角色行为的研究就是从角色入手,研究教师实际表现的特征和进入多种角色的方法和途径,帮助教师对照基本职能,完善自我。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学生所接受的是应试为中心的教育。老师把要讲的内容在课堂上讲完,老师就是绝对的权威,而做为学生的他们只要负责认真听讲就行。我们要如何看待当今的教师这个角色呢? 教师角色新思考 一、教师要是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 前不久,就因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不好,使得家长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了误会,生发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平时课堂上,就因为有一些教师语言表述的不清楚、不贴切、不到位,使得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不尽人意,带来了一些不应该有的缺憾;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因为部分教师说话不把握尺度、不注意分寸,使得学生心灵受到很大的伤害,造成了很多无法挽回的悲剧等等一些事例,都表明了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力是何等的重要。教师要完成职业使命,必须成为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 二、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 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有用之人,就必须正视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因为心理问题不解决,根本就无法实施正常的教育。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许多,心理问题产生的

原因也相当地复杂,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就要通过学习多掌握一些心理知识,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进行必要的开解和辅导,使之走出不健康的心理阴影,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所以说,新时期的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 三、教师要是一位细心的保健医师。 前日,一名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抽搐倒地,老师吓得惊慌失措,找来的学校领导比较有经验,掐了孩子的人中,孩子慢慢恢复,原来孩子有癫痫的家史。由此联想随时可能发生的其他的一些意外,比如一个淘小子在课间不小心把脚崴了、一位同学突然出了鼻血等等,作为临场教师应该做哪些工作?随着季节的改变、天气的突变、传染病的来临等,教师又要给学生提醒些什么?这些都是每个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都要经常面对的一些问题,为了不让意外变成遗憾,做教师的还真要补上医疗保健这一课,要了解一些易发生的常见性的"意外"事故的防范知识和处理办法,要掌握一些突发疾病或伤害的应急常识。因此,新时期的教师要是一位细心的保健医师! 为了完成教育使命,我们的教师角色越来越多,为了把教育做好,教师到底要扮好哪些角色,还真不好一下子说清楚,也许教师应该成为一名魔法师——能解决很多问题的魔法师! 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

改革中教师角色的新思考.

改革中教师角色的新思考 2008-05-02 本学期我们幼儿园开始了对二期课改的实践,对于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来说,虽然对“二期课改”这个词并不陌生,或多或少的听说过有关二期课改的消息,但是要真正的行动起来,大家都感到很困惑,不知该怎样做。后来,教研组专门组织教师学习了二期课改的精神和内涵,学习了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针对老师的困惑进行了讨论,并听了有关专家的报告,观摩了示范园的教学实践等等,使我们逐渐理会了二期课改的理念,走出自己的困惑,开始尝试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下面我就重点谈谈在进行二期课改活动中教师角色这一方面的体会: 1、教师要成为倾听者、观察者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伴随着大量的言语谈话,信息交流,其中包含了许多能促进幼儿发展的内容,而这时教师就应该是一位细心的观察者,去倾听幼儿谈论的热点话题,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热点,分析幼儿的探索需要,从而确立起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如在预设主题“周围的人”活动中,当时,我只是让幼儿事先调查他们身边认识的人的职业,以便幼儿在交流介绍时丰富知识,在幼儿相互交流介绍时,当梅姝华小朋友介绍“我爸爸是一名警察”时,冉豪小朋友就很自然发出了提问:“是不是和110中的警察一样的?”紧接着其他小朋友也发出了提问:你爸爸抓小偷吗?你爸爸本领大吗?等等,针对孩子好奇心,我就专门组织幼儿关于警察进行讨论,让幼儿自由提问你想了解警察的什么秘密?幼儿围绕这一话题提出了很多问题:如我想了解警察是怎样抓小偷的?我想了解警察是怎样破案的?……根据孩子们的提问,我进行了归纳整理,寻找孩子们的关注热点,于是“警察破案”,这一生成活动就生成了。 正是由于教师的留心观察、倾听才发现了来自幼儿的活动主题。当活动的内容是他们所喜欢和感兴趣的时候,幼儿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幼儿的潜能得到了真正的发挥。 2、教师要成为幼儿的促进者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随时都可能会产生许多问题,但由于年龄的特点和经验有限,他们往往还不会归纳事物的特点,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的介入和引导,是探索深入下去,从而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如有一次吃过中饭,我带领幼儿在幼儿园中散步。那天,阳光明媚,小朋友们在阳光下自由的玩耍,我发现许多幼儿都在做手影游戏,他们对影子非常感兴趣。于是我组织幼儿去找影子,找找自己的影子在你的什么地方?由于时间关系,那时幼儿回答的答案是有的影子在前面,有的影子在后面,有的在左面,有的在右面,当幼儿回答出四中不同的答案后,小朋友们都困惑了,他们都睁着眼盯着我,并问:“王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呀,怎么会这样呢?”而这个问题其实是幼儿站立时的方向不同造成的。于是,在我的引导下,幼儿开始了不同方位找影子,在观察、

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放飞梦想,让心灵去旅行” ——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谭夏瑜 以往,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给教师冠以诸多美名,诸如春蚕、蜡烛、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对教育观的提升,这些美名逐渐褪色。新课程在给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的同时,也期待着教师尽快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以适应新课程的深入开展。放飞梦想,回归本位,重新反思教师的角色将成为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当好新时期新教师的首要任务。 在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凸现其主体地位。而教师,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而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方面,教师不仅仅是学生活动的管理者,纪律的维护者,而更应该成为学生人格魅力的影响者、朋友和学习的伙伴。新课程还要求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建设者、研究者,故而,我认为,新时期的教师,应当是引导型、方法型、创新型、人格魅力型以及研究型的教师。 1、回归主权,新时期的教师应当成为引导型的教师。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导,是知识的拥有者,是权威。而在新课程下,教师要重新定位,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也由知识输出者的角色转变为给学生提供舞台,指出方向、关键时候给予引导和支持的导师。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2、因势利导,新时期的教师应当成为方法型的教师。 面对新课程,教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关键是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工夫,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促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热情更饱满。 在当今这个时代里,新知识以爆炸的速度更新和递增,人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得不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因此,教师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把浩如烟海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更何况这些知识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可能很快就过时。这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进行终身学习,而对于终身学习者来说,拥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培养知识经济时代主人翁的过程中,新课程要求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科学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总结出来的思维方法的操作方式,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有效的手段和工具。学生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世界、解决问

新课标下的教师角色定位(教师中心稿)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因为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要把新课程各该改革的教学历年真正落实到位,关键是要广大教师重新审视自己,变革自己,定好自己的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反省自己在传统教育理念中的角色、作用,他与新课标的要求有什么不同,需要如何改变才能使自己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面笔者拟对教师作用的传统理解做一些分析,以求就教于方家。一、教师是园丁社会一直歌颂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知道,园丁的作用是培土施肥,修枝剪叶,而在这过程中园丁是主动的,而园中的花木始终是被动的。园丁有怎样的审美标准,那么他对花木就会做怎样的修枝整形,所以花木的生长发育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园丁审美情趣的雅俗、审美能力的高低。而新的教育理念的核心是自主、合作、探究,它特别强调学生应能独立地、个性地发展。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说因此教师不是园丁,而应是根雕艺术家。对待雕的根必须是因势就形。它本身具有什么形体特征,艺术家的任务就是使它能更好地凸显其个性特点。教师对于学生来说就应该是通过自己的引导、教育使学生能充分地发展他们的个性,更好地成才。有文学天赋的就发展其文学素养,有艺术细胞的就发展其艺术禀赋,擅长理性思维的就培养理性思考的能力,擅长动手的就培养操作实践能力;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千人一面的标准化人才。二、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须有一桶水这一观念把教师的工作职责定位在给学生的是具体的东西,即一碗水。也就是教给学生的是死的知识,对教师自身的要求也只是你的知识大于课本知

识就行。这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师教给学生的如果仅是一碗水,远没有达到社会对一个人才的要求。社会是发展的,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仅有老师教的一碗水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在终身工作、生活中使自己的水源源不断的能力。所以教师教给学生的应是一种探求水源、汲取水流的能力。这样学生的水就是活水就会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师要能达到这一目的,仅有一桶水是不够的。第一,一桶水有量的局限性。第二,一桶水有质的怀疑。如果一桶水长期不动,它就会是死水变质的水,这样的水交给学生,只会贻害无穷,如果那样,教师岂不就无异于扼杀幼苗的刽子手。话虽然说得重一点,但理确实如此。因此教师必须始终坚持自我知识的更新、理念的更新,要力争把自己的一桶水变为活水、长流水。三、师傅引进门,修行在自身过去为了强调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就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自身。但我以为这还是有局限性的。我以为应该是师傅指指门,入门在自身。严格地讲,师傅是很难把学生引进门的,老师只能起引导的作用。老师教给学生的应是找门、入门的能力。要真正达到进门的目的,达到进门后能够识宝、取宝的目的,这都应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否则,学生尽管可能会进得门去,但不一定就能真正体味到门内的精彩,不一定能取到其中的精华。我一直认为教师不应是放牛娃,而应是牧羊人。小时侯放牛时,总要拉着缰绳,走在牛的前面,不然,要吗它不走,要吗它不按你的意图走。以故就常常羡慕牧羊人,

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定 位

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英语组潘文姬 首先,教师应是教育型的管理者 教师首先是一个管理者,这个我们老师都明白,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学教师的管理能力比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还重要。一位教师的管理能力差,他有十分的知识也许只能教给学生三分,另一位教师管理能力强,有七分的知识能教给学生五分,从教学效果看,后者显然比前者好。然而,管理学生并不简单,它是一门学问。认为管理学生就是紧盯不放,就是让学生怕老师,或是哄得学生听话,都是不正确的。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学生就范,而是使他们受到教育。看一个教师是不是善于管理学生,不是看他是否管住了孩子,而是看他“管”中有多少的教育因素。瞪眼、怒喝也能管住学生,但这样的管理并没有多少教育因素。说到底,学生只是惧怕你才“听”你,并不是他真正受到了教育。长此下去,学生就会成为一个看脸色行事的人,哪个老师凶一点,他就多听点;一旦遇到一个好说话的老师,他就很可能会发泄出来。因此,我们每一位老师应该从一个单纯的管理者变成一个教育型的管理者,真正以人为本、真正替学生的成长发展着想,而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努力的。 其次,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几个教师聚在一起聊学生,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会提出疑问,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怎么难教育?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会有这么多毛病?说着说着,我们会感叹:哎!我们以前哪会这样呀!以前的我们是多么

听老师的话啊!是呀,现在教书的确越来越难教,为什么?因为时代在变化,因为教师的“知识垄断”地位被打破了。在过去,知识还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学生觉得老师就是一本“百科全书”,老师的脑子里有所有我们不知道的知识。因此,学生崇拜老师,尊敬老师,视老师的话为权威。而如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学生有很多的途径可以学到知识,甚至有些知识学生知道而我们老师却不知道。这些大众媒体给学生带来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夺走了学生相当一部分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讲的课再生动,也不不上赵本山、小沈阳的幽默;你的内容再丰富,也比不上电视的专题记录片;材料再新鲜,也比不上声音色彩俱佳的电视画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维持自己在知识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维持威信,就必须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不能再简单地当“知识传播者”和“教书匠”,而应成为学生的“学习指导者”,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创设各种情境让更多的学生找到学习成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感觉,让学生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然,我们老师的课只会是越来越难教的。 第三,教师应是学习者、研究者 教师这一职业最大的毛病是让教师习惯于教训别人而不是提高自己,不断强化“教育者”的身份而淡化“学习者”的身份,最后使“活到老,学到老”成为一句空话。但是,教师的成长,他必定要经历学习与反思的阶段。每一位教师,要学会理性反思,对自己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掌握规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自我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使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地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这样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自我反思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一个反思型的教师首先先应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师角色的变化 教师角色的特征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历史上,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特征经历了从长者为师到有文化知识者为师,再到教师即文化科学知识传递者的演变历程。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这一角色的特征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当今在教师角色的重塑过程中,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前列,将历史的和现代的价值意义重新审视,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

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教数学的不研究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中的应用,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此次课程改革,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以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 具体来说,教师的角色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教师的职业观:要从做“教书匠”式的教师,向做专家型、学术型的专业化教师转变。 教师的教育主体观:要从以教师为本,或以教材为本,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教师的师生观: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为师生是交往互动、教学相长的协作关 教师的责任观:要从为学生升学考试负责,转变为“为学生的一生做规划”° 教师的教学观:要从“为教而教,,转变为“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教师的功能观: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是由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已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所决定的。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其主要职能已从知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发展的

教师在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角色定位

教师在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角色定位 摘要: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随着新技术的推广而诞生的,它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支持,教师必须主动调整自己,适应时代对教育改革和教师角色定位的要求,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建构主义;信息技术;教师角色 一、引言 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信息时代的到来拉开了序幕,传统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美国电脑教育家Bork曾于1978年预测:“到21世纪初,学校里各门学科的主要学习方式,将是通过电脑的互动学习来进行。”今天,这一预言已成现实。2000年12月,美国教育部向国会递交“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提出用“数字化学习”(E-Learning)作为提高年青一代“21世纪能力素质”的根本措施。2006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强调: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效果,推广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理论的进步创造了条件。近十几年来,把学生看作是对外部刺激作出被动反应、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逐步让位于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生作为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即建构主义理论。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提供了学习环境。 二、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也译作建构论或结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是与素质教育相吻合的、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理论。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来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如奥苏贝尔、维果茨基、布鲁纳等又从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人类社会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以及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予以丰富和发展,进而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为其应用于教学创造了条件。 1. “同化”与“顺应”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基本组成 学习不是信息简单地从外到内的单向输入,而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也就是学生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其中主要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世界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学生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的过程逐步建构起来,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与发展。 2. “情景”、“协作”、“监控”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情景:学习环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景的创设,真实环境的创设和模拟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协作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它既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也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及教师、学生、社会之间的协作。监控:学生对现有知识和新学到的知识进行监控和整合,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学习计划,交流彼此的意见与学习成果,每个学生的思维成果(智

新时期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时期教师角色的转变 随着新课标的施行,教师角色也有了明显的转变。 首先,从师生关系的角度看教师角色的转变。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的基本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韩愈的《师说》曾对教师角色是这样阐述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传统意义下教师的角色,但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定位,我想应该要一系列地转变。从“施教者”转变到“引导者”,从“独奏者”转变到“伴奏者”,从“执行者”转变到“决策者”。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溶化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止是忠实地执行教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师生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作为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的教师的角色会发生如下变化:1、教师由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当前,学生的学习正在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下向探究式、研究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播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教师即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变化的一个飞跃和突破。2.从独白到对话。由于教学过程将成为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交往过程,教师需要从过去的单

向的独白式表演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进而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展开平等交流的对话者。传统的教师吧自己置于课堂的中心,以知识权威者的角色说话,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了教师的“个人秀”。在这种“独白”式的教学中,教师忠诚于学科知识,却背弃了学生;关注的是自己的扮演忽视的是学生的反映和参与;体现了独断和专制,忘却了民主和平等。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几乎垄断了课堂里所有的话语权,从而吧学生置于“失语”的境地。与此相反,新课程把教学视为师生交往的过程。为此,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把课堂变成是语学生平等交往的场所。3.由权威转化为民主平等的关系。我国解放以后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情境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创制者和教学成果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习惯于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来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的将学生不很规范,但很有见地的,甚至是创造性的想法,按自己的要求进行“模式化”。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同时教师的教学也受到了严重的制约。所以说这种传统的师生观必须得到改善。 其次,从教师的自身角度看教师角色转变。1、终身学习者。“知识爆炸”的年代里,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变革孕育出了教师的学习者的角色。当今社会,知识随时间呈“几何级”

关于教师角色的思考与探索

关于教师角色的思考与探索 发表时间:2015-04-28T09:55:26.290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1期(上)供稿作者:苟敏[导读] 教师的工作繁忙而琐碎,既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也有生活上的烦恼。◇苟敏 (威远县观英滩镇中心学校威远 642450)教师的工作繁忙而琐碎,既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也有生活上的烦恼。但是孩子的心灵是纯真的,同时也是十分敏感的,更是十分脆弱的,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对学生的影响力都特别大,而一旦造成不好的影响,可能花上十倍,甚至二十倍的心血和时间都难以挽回。所以教师在工作中,既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放下架子,贴近学生,多一点微笑,少一丝威严,做学 生的知心朋友,成为学生快乐成长,健康成长路途中的良师益友。 一、用真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真诚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孟子说过:“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真诚常常被当作是人际交往中的第一准则,也是教师与学生交流、谈心时,必不可少的一项品质。 前苏联教育学家素霍姆林斯基曾花十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虽然我们无法像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们却可以像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在学生心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的特征。我是一名山区的小学语文教师,多年来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学生,其中既有成绩差的学生,也有行为习惯差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有时真有一种束手无策的感觉。“你怎么这么笨!”“你这么自私,真是叫人讨厌!”“你这种恶劣的行为,我为你感到羞耻。”诸如此类的话,有时真的想说出口,每每话到嘴边就咽下去了,为的是怕伤害了学生的情感,伤害学生的自尊。常想起教育家们的告诫:“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如果把这些带有歧视性的话换成带有启发性的话“我觉得你还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不赞赏你的行为。”“你是否想过你也许过于从自我出发去做事,这样别人能接受吗?”等等,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又能达到教育得效果,学生更容易接受。 二、俯下身,做学生行为的榜样 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确,我认为,老师的模范带头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可以想象,一个举止文明、公正无私、品德优秀的老师,他本身就是活得教材。当学生面对这样的教师时,他们的言行必然会有些收敛,首先会在老师的面前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言行,其次是在离开班主任的时候也能够主动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最后则是将这种约束转化成为内在的习惯。记得一次语文课下课后,我走出教室,看到地上有一个纸团,想想学生马上就会出来了,应该会捡,再说自己手里又抱着一叠作业本,就直接去了办公室。可等我再回来时,看到走廊上都是在玩的同学,那个纸团仍然在地上,不过位置移动了一下,当时正想发火,想想算了,于是我走过去,弯下腰捡起那个纸团。那些学生以为我要对他们不客气,当看到我捡起纸团的那一刻,他们都愣住了。我只是看了他们一眼说:“这个纸团的家应该在垃圾桶里,不应该再这里,你们不带它回家,就让我带它回家吧!”此时,我发现好多学生都低下了头,我明白这次身教非常成功。 在培养行为习惯方面,榜样也尤为重要。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具有特殊的作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就是模仿。他们可塑造性强,给他们树立什么榜样十分重要i,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就可以激励他们向积极方向去努力,如在遵守纪律方面,多给孩子树立身边的榜样,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及时树立典型,孩子们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就会不由自主地以他们为标准要求自己,养成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榜样还有校正作用,它像一面镜子,可以使学生经常对照检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如我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好的班级礼貌表现、组织纪律、集合、列队、升旗、课间活动等,直观形象地教育,使学生能够找出自己的不足,比较快、比较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另外,教师和家长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 三、善思索,做学生学习的伙伴 一个孩子在他的人生旅途中,与他相伴时间最长的就是家长、同学、老师,而教师更起着引导作用。一个小学老师要把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教育成比较懂事的青少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在这六年的时间里,他们不仅是师生关系,还是朋友关系,是伙伴关系。放眼当今社会,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看看我们的校园,有多少老师能静下心来学习。部分教师对教育理论定位过窄,误将教育理论窄化为教育文件、课程标准以及纯学术性教育理论文章。而大多数老师认为这些学习材料虽然对教育教学实践有价值,但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又距离,“没有吸引力”,且学习起来感觉枯燥乏味,于是对理论学习活动失去兴趣,这使得教育理论学习活动流于形式。所以,在教师所应承担的角色当中,“学习者”似乎是经常被遗忘或者误读的一个角色。教师是教别人学习的人,但自己必须首先是一个学习者,使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一个基本常识。教师除了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知识外,还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都说教师是一个多面手,小学课堂上的老师更是一个好演员,这个说法很确切,老师就像童话故事中的仙子,也像龟兔赛跑中的裁判,学生学习中最好的伙伴。

教师角色新思考(2)

教师角色新思考 提到教师的角色,从古自今有过很多的经典的描述,既有“蜡烛、春蚕、园丁、人梯”等传统美誉,也有“导师、母亲、朋友、合作者”等崭新形象。最近,因为一些意外的事件,让我对教师的角色又有了新的思考。 一、教师要是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 因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不好,使得家长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了误会,会生发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平时课堂上,就因为有一些教师语言表述的不清楚、不贴切、不到位,使得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不尽人意,带来了一些不应该有的缺憾;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因为部分教师说话不把握尺度、不注意分寸,使得学生心灵受到很大的伤害,造成了很多无法挽回的悲剧等等一些事例,都表明了教师的语言表述水平是何等的重要。教师要完成职业使命,必须成为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 二、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 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有用之人,就必须正视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因为心理问题不解决,根本就无法实施正常的教育。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相当地复杂,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就要通过学习多掌握一些心理知识,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实行必要的开解和辅导,使之走出不健康的心理阴影,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所以说,新时期的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

三、教师要是一位细心的保健医师。 一名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抽搐倒地,老师吓得惊慌失措,找来的学校领导比较有经验,掐了孩子的人中,孩子慢慢恢复,原来孩子有癫痫的家史。由此联想随时可能发生的其他的一些意外,比如一个淘小子在课间不小心把脚崴了、一位同学突然出了鼻血等等,作为临场教师应该做哪些工作?随着季节的改变、天气的突变、传染病的来临等,教师又要给学生提醒些什么?这些都是每个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都要经常面对的一些问题,为了不让意外变成遗憾,做教师的还真要补上医疗保健这个课,要了解一些易发生的常见性的“意外”事故的防范知识和处理办法,要掌握一些突发疾病或伤害的应急常识。所以,新时期的教师要是一位细心的保健医师! 为了完成教育使命,我们的教师角色越来越多,为了把教育做好,教师到底要扮好哪些角色,还真不好一下子说清楚,也许教师应该成为一名魔法师——能解决很多问题的魔法师!

新时期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

新时期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 1. 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破了教师对知识的垄断,我们应允许教师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 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 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 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了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 由“一桶水”向“长流水”转变 我们曾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具有取之不尽的“长流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7. 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实施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8. 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不管是春蚕还是蜡烛总是在奉献给客体的同时而毁灭掉主体。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的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而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掉自己。

新课标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教学观念的转变,给课堂教学带来质的变化。教学模式、课堂结构等方面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最显著的变化莫过于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教学模式偏重于讲练。教师口若悬河,学生正襟危坐。教师滔滔不绝,学生兴趣索然。这种现象司空见惯,虽然也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师生互动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达不到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通常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特别高,教师以为自己付出了艰苦的劳动,讲得声情并茂,讲到口干舌燥,课堂的教学效果以讲者的自我感觉作为评判的标准。课堂上也设置了问题情境,也进行了启发诱导,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按道理学生应该能融会贯通、熟练掌握,如果学生还不会,教师不乐意,可能会说学生“基础不好”,或者怪学生“没有认真听讲”,甚至斥责学生“学习不努力”。然后就是一遍又一遍讲概念,讲方法,讲步骤,一直到学生听懂为止。被动学习模式下,教师讲得累,学生学的累。恨铁不成钢会演变成语言暴力,变相体罚这些事例曾经在我身上真实地发生过,由此带来的懊悔内疚,曾经让我的内心产生过迷茫和挣扎。新的教学理念,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激发了教师的智慧和潜能,新的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具备特别的爱心和耐心,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学生渴望的眼神和柔弱的心灵。 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用新理念呈现教学活动,实实在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说到底是服务者,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学生问难质疑,教师着重点拨,学生分层练习,重视反馈检测,巩固学习效果。新型导学案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主学习的平台,教师给于学生更多的信任,放手让学生去自学,相信学生能养成独立钻研的能力。 学生有了充分思考的自由,通过自主探究进行知识迁移,掌握新的概念,理清知识脉络,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构建知识模型,在教师点拨下强化重点解决难点,化难为易,逐步学会归纳演绎推理,合理进行抽象概括总结。这样的学习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堂评价也偏重于启发、鼓励、赏识。宽容积极的学习氛围,特别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高效实用的课堂形成过程,体现了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常规的落实,教师角色的转变,不仅有利于促进优化课堂教学,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的成长进步。

音乐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如何进行角色的改变

音乐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如何进行角色的改变 一、领会新课标的理念,转变音乐教学观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教育行为,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任何教育行为的实施,都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基础上。人类需要音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音乐。按理,大多数学生应该是喜爱音乐的,事实也确如此。然而,多年来我们的音乐教育却屡屡遭到学生的排斥,“学生们喜欢音乐但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屡屡发生,甚至到了让学生觉得“音乐课的教室,简直就是我的刑场”的地步。有学生这样说:“一提到上音乐课,我就头痛。因为一上音乐课,就有无数个我根本不认识的音符迎面扑来,令我招架不住。更可怕的是,老师竟然让我全都记下来。这怎么可能呢?我又不是音乐天才,这么多的‘哆来咪’,看到都害怕,让我背下来,简直是谋杀……音乐课的教室,简直就是我的刑场!”——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不得不令我们深思!的确,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课内容单一、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求;教法死板、与音乐艺术的本质背道而驰。我们更多地注重音乐技能、技法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更多地关注教师本人的情感体验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音乐情感……使得我们的音乐课文不文,理不理,在某种意义上等于抹杀了学生作为一个有着相对独立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及情感体验、审美观念的个体的感受和创造欲望。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市的音乐教育者们本着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信念,通过教学,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并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在新课改之后,我市的音乐教学更加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因素,更加注重对“人”的培养,还音乐以其音乐艺术的本来面目,展现给了学生一个较为宽松的、和谐的、动态的、充满了美感与浓厚人情味的音乐学习的空间,而学生们则在教师的引领下步入了音乐艺术的美妙殿堂,在艺术殿堂里尽情畅游。“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扭转。也正因为如此,我市的音乐教育才真正肩负起了“培养人”的神圣使命。 二、教学实践中,教师角色的定位观念的转变需附着于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操作之上。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角色的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1、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变“指挥棒”为“引导者”音乐艺术有着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由于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知识层次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们对音乐的喜好千差万别。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只局限于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而应把“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美妙的音乐世界的“引路石”。在这里,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者,学生不再是教师思想、情感的复制品;课程也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单一的教材内容,相反,教师能够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音乐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地学习。这样,教师和学生就都成了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成了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体。2、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居高临下”为“平等相交”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美育,音乐教育的魅力在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

教师角色新思考,心得体会

教师角色新思考,心得体会 篇一:教师角色新思考 教师角色新思考 提到教师的角色,从古自今有过很多的经典的描述,既有“蜡烛、春蚕、园丁、人梯”等传统美誉,也有“导师、母亲、朋友、合作者”等崭新形象。最近,因为一些意外的事件,让我对教师的角色又有了新的思考。 一、教师要是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 前不久,就因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不好,使得家长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了误会,生发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平时课堂上,就因为有一些教师语言表述的不清楚、不贴切、不到位,使得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不尽人意,带来了一些不应该有的缺憾;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因为部分教师说话不把握尺度、不注意分寸,使得学生心灵受到很大的伤害,造成了很多无法挽回的悲剧等等一些事例,都表明了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力是何等的重要。教师要完成职业使命,必须成为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 二、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 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有用之人,就必须正视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因为心理问题不解决,根本就无法实施正常的教育。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许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

相当地复杂,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就要通过学习多掌握一些心理知识,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进行必要的开解和辅导,使之走出不健康的心理阴影,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所以说,新时期的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 三、教师要是一位细心的保健医师。 前日,一名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抽搐倒地,老师吓得惊慌失措,找来的学校领导比较有经验,掐了孩子的人中,孩子慢慢恢复,原来孩子有癫痫的家史。由此联想随时可能发生的其他的一些意外,比如一个淘小子在课间不小心把脚崴了、一位同学突然出了鼻血等等,作为临场教师应该做哪些工作?随着季节的改变、天气的突变、传染病的来临等,教师又要给学生提醒些什么?这些都是每个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都要经常面对的一些问题,为了不让意外变成遗憾,做教师的还真要补上医疗保健这一课,要了解一些易发生的常见性的“意外”事故的防范知识和处理办法,要掌握一些突发疾病或伤害的应急常识。因此,新时期的教师要是一位细心的保健医师! 为了完成教育使命,我们的教师角色越来越多,为了把教育做好,教师到底要扮好哪些角色,还真不好一下子说清楚,也许教师应该成为一名魔法师——能解决很多问题的魔法师!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二) 40年教学的20条经验 一、备课的经验 1.备课时要对三套不同的教材来回比较,从而选择确定一种较适合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角色的定位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角色的定位 武安市上团城乡马腾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塑造者,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效果。为保障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必须发生转变,因此急需对新型的教师角色作以认真的思考,加以重新定位。 一、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领导者 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释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的发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再把单纯的知识传递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充当“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而应该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担当起一个“学习促进者”的角色。担当“学习促进者”的教师对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关心甚于对他们掌握知识结果的关心,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方法的关心甚于对他们掌握知识的量的关心。 二、新课程要求教师也是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在传统的社会中,赋予教师以知识的至高权威的角色,这样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会有很高要求,似乎教师的储备一定要多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给教师背负了太多的“应该”,包揽了太多的“必须”,逼迫教师去扮演“超人”的角色。教师也是一个普通人,不可能无所不知,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困难不是教师个人所能解决的,有许多新兴的领域是教师未必熟悉的,有不少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是难以回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