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1测量基本要求

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2 检测参数名称

2.1 测区平均回弹值R m

2.2 平均碳化深度值d m

2.3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f cU

3 检测依据

3.1 《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以下简称规程)

4 使用仪器设备

4.1 HT225PH2-E型普通回弹仪(浙江省舟山市博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4.2 碳化深度测量仪(山东省乐陵市回弹仪厂)

4.3 1%^ 2%酉精酚酞溶液

5 典型报告

典型报告,报告编号HT201600133其回弹数据如下图,表1

测区平均回弹值R m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测量任务:用回弹仪测量某构件一个测区(面积在

0.04m 2以内)的平均回弹

值,共测量16个回弹值,剔除3个最大和3个最小的回弹值后取剩下的10 个回弹值的平均值作为该测区的平均回弹值。

数学模型:

10

R

m

八R

i 4

式中:R m 为测区平均回弹值;

R i

为剔除测区16个回弹值中3个最大和3个最小的回弹值后剩下的

10

个回弹值。并且这些回弹值已考虑了角度修正和浇筑面修正。

说明:剔除的回弹值可以作为异常数据处理,不考虑它们引入的测量不确定

度。因为这些数据通常是由于回弹仪弹击到了隐蔽的石子、钢筋等而造 成回弹值偏大,或由于回弹仪弹击到了隐蔽的空洞或疏松层等而造成回 弹值偏小。而在实测过程中,弹击位置为明显的石子、钢筋、空洞、疏 松层等情况时,不应记入16个回弹值中。

影响因素

检测人员的影响:凡使用回弹仪进行工程检测的人员,均应通过主管部门认可 的专业培

训,并持有相应资格证书,否则不得进行检测。故不考虑由于检测人 员操作不熟练而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

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1 ; 读数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 2 ; 弹击方向偏离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 3; 回弹仪系统性能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U 4 ;

被检测构件表面应已打磨平整, 表层已经干燥,否则不能进行检测;被检测构 件混凝土应符合规程要求。不满足以上条件时应另外选择其它方法进行检测。 构件本身性质对回弹测试值的影响已包含在 16个回弹测试值中。 实践经验表明:检测人员的弹击速度等对检测结果没有明显影响。

检测环境空气湿度过大而造成构件表面潮湿时, 不得进行检测;检测现场照明

不足或噪声过大时应停止检测。满足以上条件时不考虑环境因素对检测结果的

6.1

6.2

6.3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影响。

6.4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641 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i

按A类方法评定,由实测回弹值得实验标准差s(R)

n 10

' (R-R m)2' (R i -R m)2

s(R)彳一齐——=1.853 (回弹值)

S(R)=429(回弹值)

由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i

'芽驚0865

(回弹值)

6.4.2 读数:检测人员读数造成的误差在土 0.5个分度值以内,设这一误差在该区间

内为均匀分布,取k = 3,则回弹值读数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U2=0.5/ .3=0.289(回弹值)。

6.4.3 回弹仪偏离角度对回弹值的影响:用回弹仪检测时,弹击方向应垂直于被检测

面。但实际操作时,要做到完全垂直是不可能的,但经过培训的技术较熟练的检测人

员,应能够把偏离角度控制在 5°以内。由于目前尚没有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资料,现根

据实际操作经验估计弹击方向偏离角度对回弹值的影响在土 1

个分度值以内。设该影响在允许偏离角度范围内为均匀分布,取k- 3,贝际

准不确定度为U3=1/ .3 =0.578 (回弹值)。

6.4.4 检测用的回弹仪应已经过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校准并合格,在有效期

内,并已经过保养且率定合格,否则不得投入检测。根据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的

校准证书(证书编号:164214774),由回弹仪系统性能引入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1.24

( k=2),从而标准不确定度为U4=1.24/2=0.62 (回弹值)。由于检测构件时只能使

用一部合格的回弹仪完成检测,检测结果也是针对这一部特定的回弹仪给出的,故不

考虑不同回弹仪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6.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由于上述四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之间不相关,所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为

U c(R^ :;u2 u2 u| u2 = s2 R /10 0.2892 0.5782 0.622= 2(回弹值)

6.6 测区平均回弹值R m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概算表

7 平均碳化深度值d m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7.1 测量任务: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

不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值极

差大于2.0mm时,应在每一测区测量碳化深度值。由于实际测量时很少遇到碳化深度值

极差大于 2.0mm的情况,故这里只讨论极差小于 2.0mm

的情况。

7.2 数学模型:

n

d m = ' d i

i 1

式中:d m为平均碳化深度值;

d i为测点碳化深度值;

n为测点数。

7.3 影响因素

7.3.1 检测人员的影响:不考虑由于检测人员操作不熟练而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

7.3.2 检测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i

7.3.3 读数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2

734 测量碳化深度时,规程要求碳化深度准确到 0.5mm 由于碳化深度测量仪的测

量精度0.1mm 远小于0.5mm ,故不考虑碳化深度测量仪精度对碳化深度测量值 的影响。

7.3.5 酒精酚酞溶液为碱性指示剂,其浓度对碳化深度的测量无明显影响。 7.3.6 构件本身性质对碳化深度值的影响已包含在碳化深度测量值中。 7.4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7.4.1

检测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i

典型报告中,5个测区共15个的碳化深度值,按A 类方法评定,由实测碳化 深度值计算

得出标准差s(d),

n

(d i -d m )2

s(d)=--------- -- =0.3mm

s (d )= 1.1mm

7.5

不同检测人员测量同一碳化深度的差别在土 0.5mm 范围内。这一差别已考虑到

读数及取整所带来的误差。故检测人员对碳化深度测量结果的影响为土 0.5mm

设碳化深度测量值在该误差范围内为均匀分布, 取k= 3,则标准不确定度为

u 2=0.5/ ' 3 =0.29mm

7.6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由于上述两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之间不相关,所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 c 为

u c (d )二 u 2 u ;二 0.12 0.292 = 0.4mm

7.7 平均碳化深度值d m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概算表

由读数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s(d)

=0.1mm

8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f cU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8.1

数学模型:

f

cu

=

f ( R m

,

d m

)

式中f Cu 为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单位 MPa

R m 为测区平均回弹值; d m 为平均碳化深度值,单位 mm f(R m ,d m )是以表格形式给出的函数关系,

R m 步长0.2,d m 步长0.5mm

8.2 灵敏系数

f

测区平均回弹值R m 的灵敏系数C R -,单位MPa 分以下几种情况计算:

eR m

一般情况下:C R - f R m * 0.2,d m - f R m -02d m 加必

f(R m ,d m )为下限时:C^ If R m ■ 0.2,d m - f R m ,d m " °?2 f(R m ,d m )为上限时:C R = If R m ,d m - f R^0.2,d m 1/0.2

般情况下:C d - f R m ,d m -0.5 - f R m ,d m °?5 1/1.0

f(R m ,d m )为下限时:C d R m ,d m - f R m ,d m 0.5 1/0.5 f(R m ,d m )为上限时:C d R m ,d m-0.5 -f R m ,d m 1/0.5

8.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由典型报告求出R m 和d m 的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U c(R)和U c(d),它们的灵敏系数 分别为C R 和C d ,则它们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分别为 C R U C (R )和

C d U c(d),由

于二者不相关,从而可以得到f ;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U f

-■. (c R U c(R)

)

(

C d U

c(d)

)

平均碳化深度值d m 的灵敏系数C d =

;:

f

■:

d m

单位mm/MP 分以下几种情况计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