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哀婉不存余音绕梁 2014李国强整理

哀婉不存余音绕梁 2014李国强整理

哀婉不存余音绕梁———记河北梆子演员筱小香水

景县大端小学李国强整理电话156********

[以下材料根据蒋玉芬(艺名:筱俊玲,大端安维国之妻,夫妻二人均为筱小香水的徒弟)、潘树常老人口述整理于2006年-2007年10月。是2006年-2007年10月大端村委会编写村志期间整理。后发表于德州电台《德州文艺》(大致2006年5-6月间)}

蒋玉芬(艺名:筱俊玲):小筱香水的得意弟子,景县连镇大端人安维国之妻。与筱小香水同台演出,文革受迫害期间,陪伴左右,病重期间,照顾其生活,病逝后收藏其骨灰,并将其安葬入土。)

小时侯就常听大人们说起小筱香水,留在记忆里的只觉得是一个好听的名字。后来接触到了蒋玉芬老师———临邑县河北梆子剧团的老演员,已七十余岁,艺名筱俊玲,小筱香水的义女、亲传弟子。筱俊玲这个艺名是恩师小筱香水给起的。蒋玉芬六岁丧父,母女俩相依为命,清苦难捱。是小筱香水收留了母女俩,认蒋玉芬为义女、弟子,母亲跟着拾掇家务。蒋玉芬老师的讲述,让笔者渐渐了解了小筱香水那鲜为人知的悲苦出身,以及她为世人称道的艺德双馨的优秀品质。

小筱香水的名字叫李艳芳,李艳芳也是后来的定名。她自幼父母双亡,家贫如洗,五岁那年被狠心的嫂子,串通人贩子辗转卖于北平一戏老板。因当时年幼,只隐约记得自己是河北雄县李姓人家,终不知确切的家乡和姓名。就这样,李艳芳成了戏团的娃娃生,学唱京梆子。苦水里学戏,苦水里生长,孤苦伶仃,风雨飘摇。李艳芳识字不多,却聪慧好学。在传统的言传身教习艺中,13岁的她即能登台献艺,辗转于京津之间卖艺求生,褒誉之声已杳杳渐起。这时的李艳芳已出落成1米55的大姑娘,瓜子脸庞,丹凤眉眼,豆蔻年华的窈窕身段,散着淡淡的羸弱,滢滢秀目中闪着几分凄苦。

李艳芳的聪慧天质,宣泄般地显露在她的习艺中。一幅丽质的嗓音,在偶见精到的唱腔里,如濯于涟漪中的小荷,稚嫩清新,高眼人已瞅出,她是个有潜质的戏胚子。艺圈里森严的等级、避贫趋荣的风气和对低贱出身的鄙视,使得孤苦的李艳芳没人愿意接纳为徒。想必是出身于燕赵之地的缘由,血液里浸透了悲苦、凄冷,恰应和了梆子里那西来的悲壮激越、高亢豪放,那种彻骨的向往温暖的根性,掺揉着秦腔的韵致,浑汇交融成一种力量按捺着。在北京的广德楼、三庆戏园、中和戏院的演出中,陪衬穿缀于名角之间,已显露出夺人耳目的气象。

崔晏林,河北景县连镇大端庄人,50岁开外,是当时河北省有名的巨贾,在津、京、吉林、河北等

地有着雄厚的买卖和产业。此人情致高雅,聚富不豪夺,颇为开明,正义感极强,在东北为抗日联军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他酷爱梆子戏,识得李艳芳是个角色,获悉是同乡,更知李艳芳的悲苦身世和坎坷经历,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相近相亲故乡人,崔晏林斥巨资于戏老板,赎出了李艳芳。李艳芳泪流满面,十几年的苦日子,终于走到了尽头。

崔晏林在李艳芳的吟唱和神情里,感觉到了她对梆子腔的那份衷情,更知道她的天份极佳,决定请以“金刚钻”名噪津门的梆子名角——筱香水,做李艳芳的师傅,此人金姓。在崔晏林的操持下,筱香水答应收李艳芳为徒。

学艺几载,李艳芳勤奋用功,兴致其中,艺有大进。名师的教导,聪敏的天质,独特的嗓音,超人的记忆力,李艳芳把梆子的慢板唱腔、二六唱腔、流水唱腔、尖板唱腔,均谙熟清晰于心。李艳芳角色青衣,反串须生,时有登场献艺,喝彩声不绝于耳,唱腔日臻成熟。因师傅是筱香水,艺界和百姓们便称其为小筱香水,也习惯把师傅称为“金香水”、“老香水”,把李艳芳称作“李香水”、“小筱香水”。

崔晏林善施济贫,内心雅洁,对待小筱香水,他关怀备至,几次欲言想为小筱香水张罗个好人家,欲以义父义女相称。但小筱香水非他不嫁。后崔晏林与其叙谈劝解,说我们论岁数已是父女之辈,老家连镇有妻室五房,此事万万使不得。小筱香水铁了心肠。除却情感之外,在小筱香水的心灵深处,知恩必报是为人的本份,更是天理。就这样,小筱香水嫁给了崔晏林,后随夫居于吉林四平。期间小筱香水的演艺在长春、沈阳、哈尔滨,也颇有声望。“七七事变”后,小筱香水销声隐居,拒不登场为日伪演唱粉饰。1948年,随夫崔晏林回归河北老家---景县连镇大端庄。老百姓因为热爱小筱香水的演唱,自发的捐赠小米,筹集资金,给她盖了4间房,供其传授徒弟。很快闻名于乡邻间。

1952年,临邑县河北梆子新光剧团成立。剧团负责人听说小筱香水居住在连镇,三顾大端庄。1953年,小筱香水应邀入团,从此随团演出。临邑县梆子剧团因有了名角小筱香水而名声大振。

小筱香水正工青衣,反串须生,皆臻炉火纯青之境。青衣以《三上轿》、《教子》、《双冠诰》最为拿手,那震人肺腑、动人魂魄的独特腔韵,听来绕梁萦怀;演唱中,掌声连连,叫好声不绝于耳。反串《辕门斩子》,唱念作打,精到传神。在改编的传统剧目中,她饰演《百岁挂帅》中的佘太君,声情并茂,惟妙惟肖;《四郎探母》,泪飞倾盆,感人至深。为了扮好现代剧《社长的女儿》中的小红妈、《会计姑娘》中的黑奶奶,她深入乡村体验生活,与百姓们同吃同住,虚心向群众学习,力求从形体和感情上,准确地把握角色的分寸。一句唱词,一段唱腔,一个动作,从不马虎,非精致满意不可。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曾为《社长的女儿》、《会计姑娘》进行了录音并播放。

1963年,国家第一次挖掘整理文化遗产中的戏剧艺术流派。小筱香水作为筱香水的金派艺术传人,在《戏剧报》上披露出来,《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均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马铁丁先生在《文艺报》上发表了评论,引起了全国艺术界同仁对小筱香水的注目和赞许。艺术家杜近芳、常香玉等纷纷来信来函,表示向她学习。1963年她被推举为剧团业务副团长,同年被选为山东省人大代表,又被选为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赴京参加大会,与常香玉、新凤霞等艺术家们,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并合影留念。后与

常香玉书信往来不断,互致勉励。

1953年,小筱香水应邀加入临邑河北梆子新光剧团时是47岁。正值百废待兴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小筱香水以忘我的热情,投入到梆子剧团的繁忙演出中。水库工地、田间地头、村镇集市,到处都留下了她的莲步印痕。经常是一天演出四五场,从不叫苦叫累。

小筱香水艺高传徒,传带弟子十六人,不保守,不摆架子,不墨守成规。在那个不富裕的清贫年代,弟子们哪个没吃过她做的饭菜?弟子筱俊玲和她亲如母女,多少个夜晚,坐在炕头上,一言一句地教唱说戏。筱俊玲成人结婚后,因生孩子坏了嗓子,气得老人一年多不理筱俊玲。在她心里,正如常香玉先生说的那样,“戏比天大!”。

“文革”中,小筱香水被批斗游街,责令其在剧团烧水、种菜。为浇菜地,蹒跚着半裹的小脚,艰难地踯躅在湾堤上。萦怀的屈辱,按捺不住胸中的梆子腔,慷慨、粗犷的西域秦川的猎猎长歌,在老人的身体里潜流成哀婉的低吟短唱。1969年,老人患胃癌住进了德州人民医院,住院期间依然念叨着剧团里的事情,欲向医院大夫请假回临邑参加演出,未允。1971年的一个夜晚,可敬可怜的老人家,带着对第二故土的眷恋和独有的精绝唱腔,离开了人世,享年六十五岁。

1979年,临邑县委县政府为蒙冤的小筱香水平反昭雪,隆重地为她补开了追悼会。几十年间,老人家的骨灰就存放在火葬厂里,火葬厂搬迁,筱俊玲老人就把骨灰盒抱回了家。后在梨行那个地方选了块墓地,安葬入土,离着筱俊玲老人的住处相隔不远。筱俊玲老人说:“这样,给老太太上坟近些,想她了,抬眼就能望见。”青草萋萋,杨柳依依,哀婉美丽的小筱香水,就沉寂地安息在这鲁西北小城的东北隅。

2014年2月26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