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6.1 蒙昧中的觉醒 教学设计

6.1 蒙昧中的觉醒 教学设计

6.1 蒙昧中的觉醒 教学设计
6.1 蒙昧中的觉醒 教学设计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蒙昧中的觉醒

主备教师:xxx

课时计划:1课时

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包括智者的启蒙、苏格拉底的智慧、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三个子目,其核心是人文精神的内涵,理解它的关键就是要注意与同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历程结合起来,以辨明思想文化与政治层面和经济层面之间的辩证关系。学生已经学过初中的有关知识,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其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高中历史必修课第一册第六、第七专题,第二册第五专题和本册第七专题的知识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重要的地位,并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塔哥拉和雅典的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掌握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和苏格拉底“发现自我”的主张理论。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定位: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塔哥拉的主张

(2)理解雅典的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以及产生这种思想倾向的时代背景;

(3)理解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的主张

2、目标解析:

(1)是指普罗塔戈拉(约前481年-前411年),代表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2)是指苏格拉底(约前469年-前399年),主要贡献:1、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所判断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的”。

(3)是指以创始人塞内卡为首的斯多亚学派主张:一是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二是人生而平等。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为什么说普罗塔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具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含义难理解。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让学生细读100页最后一段后自由发挥举例感受,其中关键是要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对所有问题都应采取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计划使用多媒体,这样便于学生形象、直观的了解本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学生朗读课题,以“什么是人文精神”?

通过多媒体展示,呈现“人文精神”的三大内涵(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教师总结:西方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有一定的联系,它和人文主义一样是发源于古希腊哲学,发展于文艺复兴,但是人文精神最后还经过了启蒙运动理性精神的滋养,对人和人性有着比人文主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接着,讲清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体系——三个阶段、三大运动,由此导入新课。问题1 :归纳分析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是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学会用历史辩证法正确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1)什么叫“智者”?智者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智者: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由于民主政治的需求,公民要想在公共事务中有所作为,就需要有在公众面前演说的能力和知识。因此人们需要学习。智者就是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而出现的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智者运动兴起的原因:

①古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参见必修Ⅰ)

②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希波战争中希腊获得的决定性胜利,希腊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雅典的奴隶制的民主政治发展起来,达到高峰期。

③平民地位的提高

④个人主义的成长

⑤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哲学家们放弃了对物质世界的穷理析微,转而关心与人类自身更密切相关的问题。代表这种新知识倾向的是“智者”,他们的出现标志着希腊人的思想已从对神秘浩渺的宇宙探索转向喧嚣的人类社会。

(2)归纳分析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是什么?

普罗塔戈拉,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

普罗泰戈拉说出了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把人自身当作评判万物和世界以及一切知识的唯一标准。传统哲学关于知识、真理、善、神、正确和正义等问题的论证和解释,在智者学派看来是不足和不够的,他们的这种怀疑主义思想和观念,实际上包含了一个重要的看法:哲学思考必须要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才能进行。智者学派的这种思想和学说,导致了古代希腊哲学的一种转变,即把哲学家的注意力从自然世界转向人本身,从理论批判转向理论思维本身。

(3)影响(P.100-101):以人为中心;第一次觉醒;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4)智者学派主张的评价

积极意义:这种思想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具有高度的自信。智者开始了用人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的有益尝试,并从自己的新方法中得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结论。智者的启蒙作用在于对自然、社会、国家、政治、法律、道德、人类社会的形式和规则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明显合理化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局限性: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智者的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例题: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思想观点的中心内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

B.美德即知识,知德合一

C.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

D.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解析:考查对智者学派观点的理解,强调以人为研究对象,反映了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尊重。B项是苏格拉底的观点;C、D两项的意思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变式训练:一天在课外活动时,王力说:“今天的风真大,天气转凉了。”而刘敏则说:“今天的风好凉爽,真是好天气。”以下与他们的说法观点相似的是( ) A.“水是万物的本原”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D.“认识你自己”

解析:天凉、天爽全在人的感觉,这反映了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哲学观点,即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人的感觉,它强调人的价值与作用。

问题2:仔细阅读课文,总结雅典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以及产生这种思想倾向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学会用历史辩证法正确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1)对苏格拉底你了解多少?

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的奠

基者。

(2)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主要有哪些?有何历史地位?

①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自于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知识是美德基础,知识是美德的本质。愚昧是罪恶之源。智慧是一种美德,但智慧需要知识辨别是非真假;正义是一种美德,但正义需要能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知识;勇敢是一种美德,但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节制是一种美德,但节制离不开严于律己的知识;因此,知识是一切美德共有的东西。

认识:“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强调知识的作用,关注人的伦理道德。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故事)苏格拉底与青年人关于求知的答问:

一个青年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

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里,海水淹没了年轻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

苏格拉底问道:“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空气,当然是呼吸新鲜空气!”

“对!学习就得使上这股子劲儿。”

②主张“认识你自己”,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可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认识:“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做人的道理,是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思考,闪耀着理性的光辉,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从而使人文精神从低级走向高级。是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

(3)对苏格拉底,你是如何评价的?

史实:公元前399年,他被人控告有罪,罪名主要是两项:不敬神和腐蚀青年。有五百零一人作为此案的审判官,最后他们以二百八十一票对二百二十票认为苏格拉底有罪,并进而判他死刑。朋友们打算营救他逃离雅典,但他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必须遵守雅典的法律,因为他和国家之间有神圣的契约,他不能违背。苏格拉底认为虽然如果城邦的法律是不公正的,你就不必遵从它们,但是如果你违反了城邦的法律,你仍然必须服从惩罚。

苏格拉底被收监,等待执行死刑的日子,照说这日子最多几天。这时有了个意外,在宣判的第二天,正巧是去提洛岛的朝圣团的舰队出发的日子,朝圣团是为了祭祀雅典民族英雄赛苏斯杀死人身牛头怪物,从而免除了向它进贡七男七女的可怕习俗。按规定,朝圣团未从提洛岛归来之前,不得处决犯人,苏格拉底也因此多活了三十天。就因为多了这三十天,柏拉图的对话录就多了两篇重要的对话——《斐多篇》和《克力同篇》。苏格拉底把最后的时间放在了与他的追随者们探讨灵魂不灭的问题——这也是柏拉图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

毒芹草的汁液已经碾好,盛在一只杯子里端了上来。苏格拉底不动声色地说:把这玩意作奠酒怎么样?克力同恳求苏格拉底等太阳从地平线上落下去再服食毒药。苏格拉底把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说毕,一口喝干了毒酒。在场的人都伤心地哭起来,连狱卒也流下眼泪。毒酒的作用渐渐发挥,苏格拉底感到双腿沉重,就按看守的建议躺了下来,他的神志开始混乱,最后留下的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

评价:①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②崇尚真、善、美。鼓舞人们追求整理和知识,对西方哲学和科学教育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例题: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关于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

B.强调知识的作用

C.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D.他使哲学开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解析:“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智者学派的基本观点

变式训练:(2008·江苏,12)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

A.重视道德的意义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D.推崇君主权威

解析:孔子主张维护周朝的礼,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维护君主权威。而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追求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A、B、C三项是两者的相同点。

问题3:归纳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的主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1)斯多亚学派的产生时间与代表人物是什么?

产生时间: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

代表人物:创始人芝诺、西塞罗、塞内卡等

(2)斯多亚学派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①“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世界从中产生,必带理性。

②自然界的一切发展和变化都是有规律的,是符合理性的;

③人类社会也具有理性;“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④人同自然界一样都产生于理性——逻各斯,从而得出“人人生而平等”

的结论。

(3)斯多亚学派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历史作用: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等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题:斯多亚学派的创始人是( )

A.芝诺B.西塞罗

C.苏格拉底D.逻各斯

变式训练:庄子主张顺应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

在古希腊也有人与庄子持相当的主张,这人可能是( )

A.普罗塔戈拉B.苏格拉底

C.芝诺 D.伯里克利

解析:斯多亚学派认为“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像所有人一

样都具有理性,得出了“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的结论。芝诺是斯多亚学派的

代表,故选C。

1.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是东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对

儒家的“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主要的不同是 A.讨论主题不同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

C.价值取向不同 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2.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

A.“自由是天赐的”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美德即知识” D.“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3.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

...的是A.认为没有人就没有万物B.强调了人的价值和重要作用

C.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D.突出了人的尊严和地位

4.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5.某天,临上课时,同学甲说:“今天的风真大,天气有点冷。”同学乙说:“今天的风凉爽,好天气。”他们的说法与谁的观点相类似

A.泰勒斯 B:普罗塔戈拉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八、配餐作业

A 组

1.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主张的最大区别是注重

A.人的法律关系

B.人的自由与平等

C.人的个性张扬

D.人的伦理道德

2.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

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 D.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

3.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一了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人是世界的主宰 D.渴望征服自然

4.古罗马的斯多亚学派指出:“奴隶是人,不管其社会地位如何,他们的灵魂中同样赋有人类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的品性。”这说明斯多亚学派A.是对奴隶制度的血泪控诉

B.是提倡解放奴隶,解放人性的最早呼吁

C.奠定了罗马奴隶制瓦解的思想基

D.是对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的最早阐释

5.下列关于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A.研究主题开始从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

B.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热衷于考察和认识社会问题

D.提出“知识就是道德”的伦理思想

B组

6.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判断:普罗塔哥拉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是

A.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 B.是否民主和强盛

C.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D.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7.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对“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主要体现在

A.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

B.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自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

C.知识即美德,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D.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判断是非

8.8世纪英国诗人雪莱曾写道:“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都起源于希腊。如果没有希腊,我们现在还可能蒙昧、无知、与野人无异。”雪莱认为希腊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是

A.希腊人创造出的法学体系沿用至今

B.近代西方文明复原了古希腊文化

C.希腊文化完全涵盖了近代西方文明

D.希腊文明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9.狄摩西尼指出:“培根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志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雅典

A.人文主义盛行 B.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

C.具有反抗精神 D.对公民长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0.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现代奥运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重视个人价值,捍卫个人的独立性。这种核心价值观源于:

A.古希腊的人文精神

B.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C.古希腊文化的理性精神

D.苏格拉底把研究的对象从社会转移到人身上

C组

11.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

材料1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而人民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为欺诈。

材料2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的2008名乐手击缶而歌“有朋至远方来不亦悦乎”和孔子的“三千弟子”吟诵《论语》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通过最合适的载体来强调中国早已提出的“和谐社会”新理念、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口号,与希望通过体育来实现世界和平、人类团结友爱的奥林匹克精神相一致。

材料3 早在公元前5世纪,以普罗泰格拉为代表的古希腊智者学派,开创将

人的活动和创造性,人的认识和活动的社会意义、性质作为研究方向,在研究中,普罗泰格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著名的命题。此后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继续这一命题的研究,他们的思想直接成为西方自由主义者关于民主基础上的法律和“法律下的自由”的思想渊源,以及建立法律统治的正当理由。从此意义上讲,人文精神构成西方法治理论的精神底蕴。

⑴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

⑵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思考,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强调“和谐社会”,对展示中国形象有和重大意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表演体现了怎样的人文奥运理念?

⑶联系希腊先哲的贡献,说明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精神的发端。

(1)主张和谐,倡导仁爱,提倡礼治,重视道义,倡导诚信。

(2)意义:向世界表明中国向来是一个追求和平、和谐的国度。也通过奥运会展示开放后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形象。

理念:团结友爱,崇尚道德,和睦相处,和平发展。

(3)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对探索知识和自由的理性精神的崇尚与追求,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深远影响。他们的思想成为了西方的法治理论的精神渊源。)

(4)自由、平等、科学、理性的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共同家园。

九、教学反思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上课)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材分析 1.本专题是一个难度大,理论性强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专题。学习时首先要明确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应先将本专题四节课的内容综合概括介绍,使学生对人文精神起源、复兴和成熟的三个阶段及其所对应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公元前5世纪中叶产生于希腊的智者运动;公元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有一较完整的认识和较全面的理解。同时,可注意本专题与高中历史必修课第一册第六、第七专题,第二册第五专题和本册第七专题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即要把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演变与同时期西方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历程结合起来,以辨明思想文化与政治层面和经济层面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学习本专题的时候,要结合现代教育所提出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求,加强、加深对人文素质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反思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人文精神与西方相比有何特点。 2.本专题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首先应将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的含义给学生解释清楚。人文主义是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及人的价值具有首要意义。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重视人、肯定人,强调个人的价值和人对自然界的优越性。 二、教学对象分析 1.本课属世界古代史部分的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接触过,从知识的衔接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加强对教材背景知识的了解。可让学生复习高中历史必修课第一册第六专题的内容,并根据导学案进行预习。 2.本课的内容理论性很强,高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课前可指导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以增强对人文主义、智者学派、美德即知识等重要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2)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提高辩证思考的能力;理解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这一观点 (3)发挥历史借鉴作用,利用人文智慧解决问题或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课文所提供的历史材料,学会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 (2)从图书资料或网上收集整理苏格拉底和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先哲们(孔子等)的道德说教,掌握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编演历史剧,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将教材中的重要人物、重要概念、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分为若干个问题包,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负责在课前搜集本小组所需解决问题的答案,并与其他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交流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认识它对人类精神觉醒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人文精神是以往人类文明所创造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2)理解人之为人的可贵理性,人要反思、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3)引导学生感受古希腊先哲勇于否定权威,坚持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 (4)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树立尊重别人,善待生命,平等与人相处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古希腊“智者”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2.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难点:1.对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尺度”所孕育的人文精神的内涵的分析和理解;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教案

阿菲尔:中午到我家讨论公民发言权问题,如何? 阿里托:不行,我要去听普罗泰格拉老师的课。我想参 加陪审法庭,但演说水平不够。上次与你讨论 的问题想好了吗? 阿菲尔:“究竟是标枪,还是掷标枪的人,还是主持者 对标枪刺死事件负责?”我思考很久,但没有结论。 2、背景: (1)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繁荣 (2)奴隶制民主发展到顶峰 (3)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人在社会的地位日益突出 过程三:提供文献,归纳智者学派的观点。 材料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普罗泰格拉《论神》 “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论语》 材料二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三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正如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惬意,全在于个人的感觉。 材料四在社会生活中,人为自己立法,制定规则,确立制度。惟有人才有资格对这些人定的法规进行评估、修改和裁断。 过程四:多媒体展示漫画,评价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 设计意图:(1)通过文献的阅读,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习惯和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做课堂的主人。 (3)通过漫画,抽象问题形象化,培养学生历史分析和阐述能力 (4)通过学生答案的呈现,培养学生获取文献关键字词和对文献的

归纳能力。 (5)通过以上几个过程,达到突破本课的重点知识点。 二、苏格拉底 过程一:根据课文内容,得出背景。 1、背景 ①智者运动忽视道德、重视功利 ②雅典民主政治弊端显现 设计意图:解决多媒体课堂,学生经常忽视对教材内容的把握的问题。 过程二:通过多媒体展示文献和图片的方式,介绍苏格拉底的生平。 2、生平简介 材料一: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苏格拉底生就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体。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材料二: 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妇、坏老婆的代名词。 她是个心胸狭窄,性格冥顽不化,喜欢唠叨不休 ,动辄破口大骂的女人,常使堂堂的哲学家困窘不堪。一次,别人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夫人”时,他回答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女人的话,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据说苏格拉底就是为了在他妻子烦死人的唠叨申诉声中净化自己的精神才与她结婚的。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哪知苏格拉底摸了摸浑身湿透的衣服,风趣地说:“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的。这是自然法则,也证明这是真理.” 材料三:苏格拉底之死 设计意图: 1、让距离我们遥远的人物生动起来。 2、每段材料归纳一个字的特点,让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更生动。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最新第1课 蒙昧中的觉醒 [人民版] [说课稿]

蒙昧中的觉醒(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及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说的是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的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我将从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说课。 一、教学目标 (一)教材分析: 本专题内容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理论性强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专题。学习本专题时首先要明确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应先将本专题四节课的内容综合概括介绍,使学生对人文精神起源、复兴和成熟的三个阶段及其所对应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公元前5世纪中叶产生于希腊的智者运动;公元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和理解。 (二)课标要求: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阐释,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三)学情分析: 1.本课属世界古代史部分的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接触过,从知识的衔接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加强对教材背景知识的了解。 2.本课的内容理论性很强,高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课前可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以增强对人文主义、智者学派、美德即知识等重要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塔哥拉的主张。 (2)理解雅典的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以及产生这种思想倾向的时代背景。 (3)理解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的主张。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课文所提供的历史材料,学会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 (2)从图书资料或网上收集整理苏格拉底和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先哲们(孔子等)的道德说教,掌握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如果有能力编演一幕历史剧,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将教材中的重要人物、重要概念、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分为若干个问题,让全班每位同学解决一个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5.37 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课时提升作业 人民版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七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 1.(2016·沈阳模拟)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写道:“到了希腊人那里,我们马上便感觉到仿佛置身于自己的家里一样。”这句话旨在说明希腊文明奠定了欧洲人的( ) A.社会习俗 B.道德规范 C.法律秩序 D.精神基础 【解析】选D。社会习俗是特定社会的产物,与社会制度变革有密切关系,古希腊政治文明不可能奠定近代欧洲人的社会习俗,故A错误;道德规范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不符合主旨,故B错误;罗马人的法律奠定了近代西方的法律基础,与希腊无关,故C错误;“到了希腊人那里,我们马上便感觉到仿佛置身于自己的家里一样”,可知希腊政治文明对欧洲人精神层面的影响是深远的,故D正确。 2.普罗塔戈拉等称自己为智者或“有知识的人”,苏格拉底则“自知自己无知”。这种差异反映出( ) A.前者的文化素养更高 B.后者兼顾知识与道德 C.两者受教育程度不同 D.两者对知识认识不同 【解析】选B。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是全希腊最富有智慧的人,但他很谦虚,“自知自己无知”,说明其兼顾知识与美德,B正确。 3.(2015·遵义联考)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代表,当时不存在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他)发起一套辩证科学……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者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因为它会为人生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 A.人是万物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B.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 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 【解析】选A。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希腊道德败坏的原因是由于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

蒙昧中的觉醒-教案

导入 播放视频歌曲《爱琴海》,并在大屏幕上展示图片:希腊宙斯神殿遗址,奥林匹亚遗址,宙斯、雅典娜、阿波罗的雕像。 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着蔚蓝的天空,深蓝的海水,白色的小屋,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有许多美丽的神话,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这里诞生,世界闻名的圣贤先哲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里也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同学们说,这是哪啊?(希腊)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下人文精神如何在古希腊滥觞。 首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9页的导语回答下面的问题(屏幕显示问题) 1、什么是人文精神? 2、人文精神在西方经历了哪三次演进和变化? 3、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答:… 屏幕显示答案:1、人文精神是一种重视人与人性,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的思想意识, 2、人文精神的起源—BC5世纪智者运动,复兴--14至17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成熟—17、18世纪启蒙运动 3、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 一、智者的启蒙 这种重视人、肯定人价值的人文精神起源于BC5世纪的智者运动,这在当时是一种创新与突破,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材料: 公元前8、9世纪的希腊神话时代,人们称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泰勒斯(公元前6世纪) 人是万物的尺度——公元前5世纪中叶——普罗塔戈拉(公元前5世纪) 我们能看出希腊人认识世界的角度发生了变化:神—自然—人,哲学家们放弃了对神、自然的探索,转而关心人类自身,这种反对旧的思想传统的运动就是智者运动。 通过阅读教材和屏幕上的打油诗,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讨以下问题:何为智者?智者运动的兴起背景?代表人物是谁?其思想主张是什么?有何历史影响? 我叫帕帕迪,雅典一公民,经商和参政,生活乐无比。 我的葡萄园,葡萄大又甜,酿成葡萄酒,卖了好价钱。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教案完美版

专题六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一蒙昧中的觉醒 名师说课 本课课标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重点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精神的内涵。 通过学习,了解人文主义起源的重要原因,了解古代希腊智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着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提高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前组织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网上资源等感受西方古典时期伟大哲人的丰富思想。课堂上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体会人文主义内涵,追溯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合理评价其历史和现实意义。课后还可以依学生的兴趣程度和疑点继续探讨。在“一标多版”状况下,教学时可参照其他版本对此专题的论述及其采用的史料;人民版中与其他相关专题的联系(如必修一的第六、七专题,必修二的第五专题,必修三的第一、七专题等)。 本课地位 作为衡量文明程度重要指标并对社会发展起着独到作用人文精神,在西方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它是伴随着西方思想上的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从而经历了由产生、复兴再到成的发展过程。西方的人文精神是西方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全球化的今天,它应该成为我们汲取其他优秀文化营养的重来源。毛泽东就一贯主张学习西方文明,他说:“古为今用,洋中用。”他曾明确地指出:“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并特别强调:“还外国的古典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显然,这里所指的启蒙时的文化,主要指的就是西方的人文精神。邓小平也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些经典论述,成为我们积极汲取西方文化的精华、借鉴西方的人文精神以加速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 (人民版)专题十五 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 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说明:标“★”题难度稍大,意在提醒学生慎思慎做,教师可对这些题目进行选讲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滨州期末)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2.(2013·银川模拟)斯多亚学派认为() ①逻各斯,即规定着的理性②自然界的一切发展和变化过程是符合理性的③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④逻各斯从世界中产生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3.(2013·太原一模)智者学派是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他们以雅典为中心,周游希腊各地,对青年进行修辞、论辩和演说等知识技能的训练,教授参政治国、处理公共事务的本领。由此可见,公元前5~前4世纪的希腊() A.诸侯割据,城邦民主制发达 B.社会剧变,政治派别众多 C.思想民主,人文色彩很浓厚 D.中央集权,重视思想统一 4.(2012·汕头调研)古希腊存在多神崇拜,就连众神之主的宙斯在人们心中也没有无上权威,这说明古希腊() A.思想自由B.经济发达 C.政治稳定D.制度先进 5.(2012·海淀期末)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主张人文主义思想。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不同于智者学派的是() A.探究人的问题B.强调人的价值 C.树立人的尊严D.注重人的道德 6.★苏格拉底坐牢时,听到一犯人在唱一首新歌,他就要求犯人教他唱。唱歌的犯人很吃惊:“您就要被处决了,为什么还要学唱新歌呢?”他回答:“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

蒙昧中的觉醒习题

1.柏拉图说“人是一种文明的动物,然而他需要适当的教育,或教育的不好,他就是最野蛮的动物”“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据此你认为柏拉图①肯定、重视人的价值②赞同雅典直接民主制度③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④重视教育,以挽救颓废的城邦制度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智者学派重视永恒的正义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的作用 C.启蒙运动萌发于古代希腊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 答案: 3.古希腊哲学家安提丰(公元前426年一公元前373年)说:“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源于自身),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在他看来A.人应该无条件服从法律确B.法律制度与人性相违背 C.法律制度源于人的契约D.所有人都应当是平等的 4.以下是某一学派对法律本质的论述:“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这一学派是A.智者学派B.苏格拉底学派C.启蒙思想家D.自然哲学家 5.苏格拉底开创了哲学研究的新方向,指的是他() A.把研究对象从社会转向自然B.重视对人性本身的研究 C.重视对自然界的探讨D.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6.“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 A.以人为本,关注社会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 C.民主权利,渊远流长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7.某天上学路上下雨了,同学甲说:“今天真倒霉,偏偏这时候下雨!”同学乙说:“太好了,今天不会热了!”他们看法的差异与下列谁的观点相类似 A.亚里士多德B.普罗泰格拉 C.苏格拉底D.柏拉图 8.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扰,勇者不惧。”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这说明二者都 A. 强调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 B. 希望建立一种平民政治 C. 主张通过对人的道德改造维护等级秩序 D. 主张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 9.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出现,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这种理论是: A.万物皆由水而生B.吾尤爱真理 C.人是万物的尺度D.知识即美德 10.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

重庆市开县中学高中历史 61蒙昧中的觉醒学案 人民版必修3(1)

导读—训练评价单——6.1蒙昧中的觉醒 【课标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基础构建】 一、智者的启蒙——“人是万物的尺度” (一)智者运动的兴起 1.产生时间:公元前。 经济:古希腊发展; 2.背景政治:希腊的提高。 思想:希腊的成长、解决的需要。 3.性质:是一场反对的运动。 4.探讨问题:探讨与密切相关的问题。 (二)智者及其言论特点 1.智者含义:教授和的教师。 2.言论特点:⑴言论从和出发,倾向于 和。 ⑵注重。 ⑶怀疑,否认。 (三)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观点 1.代表人物:。 ⑴思想核心: ⑵评价:西方的先驱。 ⑶作用:启蒙作用 积极——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的第一次觉醒; (四)评价它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也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局限性——过分强调个人的感觉,否定了客观真理,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 义。 探究一: 为什么说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二、苏格拉底的智慧——“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 1.研究范围:。 2.重要主张:⑴反对智者、(与智者学派不同)。 ⑵强调人类的,否定(与智者学派相同)。 ⑶“ ”。(在哲学上重大贡献是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 ⑷“ ”。 3.被判死刑:既遵守了城邦的法律,又捍卫了思想自由和人格的尊严。 4.评价:⑴马克思:“ ”,“ ”的化身。 ⑵德菲尔神谕:他是的人。 ⑶启蒙思想家:把他视为。

5.意义: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认识1:“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做人的道理,是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思考,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和道德的重视,丰富了人文主义的内涵。 认识2:“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对道德问题的思考,体现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探究二: 苏格拉底的思想与智者学派有哪些异同? 三、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 1.产生时间:公元前末至公元前初。 2.创始人:(因他在斯多亚画廊讲学而被称为斯多亚学派) 3.代表人物:芝诺、等 4.逻各斯思想:逻各斯即。人人与生俱来带有理性,所以得出的结论。 5.历史意义:第一次论证、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四归纳总结 【自主训练】 1.“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2.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 A.“自由是天赐的”B.“人是万物的尺度”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时达标检测卷及答案:蒙昧中的觉醒

蒙昧中的觉醒 一、选择题 1.(2019·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联考)苏格拉底用“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扭转了希腊哲学的方向,把希腊哲学从天空拉到人间。这说明此时期希腊哲学( ) A.放弃对自然的研究转向人事问题 B.开始追求绝对不变的本体和理念 C.通过心灵的内在原则来认识外部世界 D.从理性角度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 C 2.(2019·怀化模拟)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 ) A.提倡民本B.呼唤仁爱 C.强调理性D.倡导美德 C 3.(2019·武汉调研)苏格拉底之死使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感到失望,觉得由于个人利益的存在,人们无法认识真理,进而热衷于对现实本质的认识,如怎么知道何者为真?可见,柏拉图认为( ) A.“人是衡量所有事物的标准” B.“理念是万物之本源” C.“人类正当的研究对象就是人自己” D.“本能是创造性的肯定的力量” B 4.(2019·太原高三测评)亚里士多德提出,一切政体都要有三个要素: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构,其二为有关公务执行的行政机构,其三为审判机构。他认为“如果三个要素都有良好的组织,整个政体也将是一个健全机构”。亚里士多德的上述观点( ) A.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真实写照 B.最早提出了权力制衡的理论

C.关注到政治统治的制度化问题 D.反映了城邦居民的共同愿望 C 5.(2019·成都摸底)在古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神与人的形象和性情相同,只不过神青春常驻、最有智慧和最为健美而已。这反映出古希腊( ) A.人文主义精神缺失 B.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C.文明开化程度较低 D.忽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B 6.(2019·江西红色七校高三联考)古希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他们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发表了许多理性的言论。下列各项与智者学派的观点相符的是( ) A.“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 B.“荣誉远比财富、名声等东西重要” C.“一切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 D.“生好还是死好只有神知道” C 7.(2019·黄石调研考试)据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可推知古希腊当时( ) A.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 B.人们的思想充满迷信 C.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 D.民主政治获空前发展 B 8.(2019·孝义高三摸底)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这说明他( ) A.强调个体的感受和自由 B.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秩序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说明

高中历史《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 (人民2009年11月第4版)课时数:1课时(45分钟) 仪征市第二中学吴凌雁 一、课标要求与设计理念 关于本课,课程标准的要:“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涵”基于整合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益的理念,结合教学实践与教材容,我确立如下教学思路:立足于雅典的顶峰的政治(背景),引申出智者学派和格拉底两者对人的思考。通过对两者观点的阐述、分析和比较,从而概括人文精神的涵及引申。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 本课为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的第一课容《蒙昧中的觉醒》。本课是本单元的起点,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具有重要的开头和启下的作用,对以后人文精神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本课与必修第一册专题六《古希腊的政治》、选修改革《梭伦改革》的容相关联。基于对课标和教材的研究,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运用文字、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掌握智者学派代表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及成因,分析格拉底的哲学思想;通过问题研究、历史比较等方法,让学生分析智者学派和格拉底思想的异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展示格拉底之死的图片、及文字材料,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雅典的局限性,并使学生在人格上得到升华----继承和发扬先贤科学或理性的认识事物、自信和自主的探究、判断、行动的精神,认识和追求真、善、美,为人类作出贡献。 三、教学重点、难点与突破方式 通过创设情境、设问导思、合作探究的方式突破教学重点:“人是万物的尺度”所孕育的人文精神的涵;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的意义;通过图片导学、师生对话、归纳整合突破难点:对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尺度”所孕育的人文精神的涵的分析和理解;对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名言所体现的尊崇理性和追求思想自由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与教法学法 高二学生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认知发展时段----绝大多数学生基本上完成了由初中学段到高中学段、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换。本模块特别是本专题本课时的学习容,是绝大多数学生开始能够在教师课堂教学的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的。不过,要注意到的是,一部分学生处于尚未完成转换的时段,熟悉形象思维的学习模式;其他同学也刚刚脱胎于形象思维,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其认知上的不足,又要充分利用其长处,以事半功倍的完成教学任务。此教学容探讨的是人性,此话题比较哲理、抽象,学生难以掌握。基于这一情况,课堂教学要以材料为基础创设情境,以问题为导向引导思考,让学生真正经历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课前发放“学案”,引导学生预习古希腊人文精神产生的社会背景,熟悉相关的史料;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讲解、图片、情境体验、合作探究等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五、教学环节与设计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 材料:“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 ——黑格尔 师:在古希腊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制度,诞生了人文精神,以及后来有罗马人在希腊人的文化和理性思维之上建立起来的法制原则,正是这些构成了现代西方文明的核心。古希腊制度和罗马法我们在必修一中已学习过,今天我们来讲解古希腊的人文精神。 图片展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蒙昧中的觉醒课后练习

第40讲蒙昧中的觉醒 (建议用时:30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成都摸底)在古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神与人的形象和性情相同,只不过神青春常驻、最有智慧和最为健美而已。这反映出古希腊( ) A.人文主义精神缺失 B.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C.文明开化程度较低 D.忽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解析:选B。题目中“神人同形同性”“神与人的形象和性情相同”说明古希腊时期重视人文精神、重视人的价值,故B项正确。 2.(2019·江西红色七校高三联考)古希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他们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发表了许多理性的言论。下列各项与智者学派的观点相符的是( ) A.“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 B.“荣誉远比财富、名声等东西重要” C.“一切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 D.“生好还是死好只有神知道” 解析:选C。“一切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强调了人的作用,与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是一致的,故C项正确;“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是苏格拉底的观点,不是智者学派的观点,故A项排除;“荣誉远比财富、名声等东西重要”强调的是荣誉的重要性,与智者学派的观点不符,故B项排除;“生好还是死好只有神知道”强调的是神的作用,而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作用,故D项排除。 3.(2019·黄石调研考试)据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可推知古希腊当时

( ) A.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 B.人们的思想充满迷信 C.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 D.民主政治获空前发展 解析:选B。“人是万物的尺度”,梳理的是人与神的关系问题,故A项错误;当时社会普遍存在对神的崇拜,故B项正确;该观点的提出,恰恰说明当时并未能很好的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故C项错误;该观点提出时期,古希腊民主政治高度繁荣,但是该观点不能反推出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 4.(2019·孝义高三摸底)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这说明他( ) A.强调个体的感受和自由 B.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秩序 C.注重人的理性和价值 D.主张人的品德高于一切 解析:选C。根据材料“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可知,苏格拉底的研究非常注重人的理性和价值,故C项正确。 5.(2019·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联考)苏格拉底用“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扭转了希腊哲学的方向,把希腊哲学从天空拉到人间。这说明此时期希腊哲学( ) A.放弃对自然的研究转向人事问题 B.开始追求绝对不变的本体和理念 C.通过心灵的内在原则来认识外部世界 D.从理性角度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 解析:选C。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苏格拉底提出在心灵中寻找规定外部世界的内在原则,把心灵的内在原则伦理化,致力于探讨德性的定义,与材料中“把希腊哲学从天空拉到人间”相符,故C项正确。 6.(2019·怀化模拟)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 ) A.提倡民本B.呼唤仁爱 C.强调理性D.倡导美德 解析:选C。“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并未体现出民本思想,故A项错误;“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也并未体现出仁爱思想,故B项错误;题干中孔子反对盲从,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二者都体现出了理性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有思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优秀教学教案(4页)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 臧晓玉 【课标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 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思考”及“材料阅读与思考”等学习,丰富相关的 历史知识,培养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着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 一观点,提高辩证思考问题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给出的材料及思考题,并在课后完成教师 设计的具有启发性的习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肯定“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名言的同时,更应认 识到其具有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加以批判地继承和发展;苏 格拉底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物质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更要 有为捍卫真理而不惜付出任何代价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教学难点】:对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尺度”所孕育的人文精神的内涵的分析和理解;对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名言所体现的尊崇理性和追求 思想自由的理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向同学们推荐两部电影《卧虎藏龙》《少年派的奇异漂流》,《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少年派的奇异漂流》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有人这样评价:李安手下的诸多作品尽管故事千变万化,尽管技术日新月异,但李安却从未改变过!他永远是沉静的视角配以一成不变的人文关怀,并最终在华丽的视效中升华为寓言的史诗。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精神。 导语分析 1、人文精神(humanism) 狭义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 张扬人的理性;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 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①人性,追求人的幸福和尊严;②理性,追求真理;③超越性,追求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 2、西方人文精神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 智者运动---人文精神的起源(公元前5世纪)——蒙昧中的觉醒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复兴(14--17世纪)——神权下的自我 启蒙运动---发展成熟(17、18世纪)——专制下的启蒙 新课教授 一、蒙昧中的觉醒 (一)、出示课程标准: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2.理解人文 精神的内涵。 (二)、词语解释: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方建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水平 (1)掌握智者学派兴起的背景,探讨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和意义; (2)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历史发展轨迹,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 (3)发挥历史借鉴作用,利用人文智慧解决问题或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1)阅读课文所提供的历史材料,学会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 (2)从图书资料或网上收集整理苏格拉底和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先哲们(孔子等)的道德说教,掌握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培养语言表达水平。 (3)编演两幕历史剧,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培养语言表达水平。 (4)将教材中的重要人物、重要概念、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分为若干个问题包,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负责在课前搜集本小组所需解决问题的答案,并与其他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交流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理解它对人类精神觉醒所起的重要作用,理解人文精神是以往人类文明所创造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衡量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指标。 (2)理解人之为人的可贵理性,人要反思、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促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3)引导学生感受古希腊先哲勇于否定权威,坚持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注重现实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 (4)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树立尊重别人,善待生命,平等与人相处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西方人文精神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教学设计 第一个环节:课前探究 1、通过对网络、书籍、报刊、杂志、光盘等媒体的找寻和浏览,找到与人文主义、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人物相关的资料。 2、查阅与课本相关的史实。 3、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完成《问题导学单》,并写出没有弄懂的问题。 第二个环节:导入新课 提问“什么是人文精神”?导入新课。 第三个环节:教学相长 在突破教学难点“分析智者学派的观点及其影响”方面,请学生“试用一句话来评价智者学派”。以此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归纳水平。 再接下来,请负责搜集苏格拉底资料的学习小组成员介绍苏格拉底及其“美德即知识”的思想内涵。并通过对苏格拉底为尊崇理性和追求思想自由而志愿选择死的做法,请同学们展开讨论。由此培养学生的思辩水平和准确的生命价值观。 为了最大水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里能够设计“问题与活动导学”教学方式,由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 如“你如何评价苏格拉底以公民应服从法律为由而从容赴死的做法?”让学生畅所欲言,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第四个环节:课余研究 ①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的道德说教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如何理解它们的不同? ②比较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斯多亚学派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检测 专题六 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 人民版必修3

蒙昧中的觉醒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面是不同的人生、生活设计,哪一设计在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眼里可能被认为是幸福的人生、生活( ) A.以人的需求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在一种共同的习俗和法律下,实现人的价值与尊严,大家公平、自由地生活 B.法律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实现人民大众对资产阶级的专政 D.努力追求财富,以财富为标准,实现人生价值 解析:结合所学的智者学派的主要主张来认识比较四个选项,选出符合智者学派的一项即可。 答案:A 2.古希腊智者学派讨论的重点是( ) A.认识自然B.认识社会 C.认识自己D.传统神话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智者学派主张的掌握。智者学派的代表们虽然在具体的主张上不完全相同,甚至在某些问题上是截然相反的,但是他们之所以能称为一派,在于他们研究问题的方向是相同的,即他们都把讨论的重点由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认识人上。 答案:B 3.(2012·福州检测)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愿意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情是出于无知”。主张“美德即知识”的思想家是( ) A.苏格拉底B.柏拉图 C.普罗塔戈拉D.西塞罗 解析:本题实际上是考查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思想主张。 答案:A 4.苏格拉底把古希腊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提出“认识你自己”,把思考重点从自然引向自我②提出“美德即知识”,启发人们去追寻人生真谛③把古希腊哲学发展为一门研究人的学科④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思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塔戈拉的思想,排除④。 答案:A 5.在古代希腊,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

蒙昧中的觉醒教案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课程分析】 1、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二者在看待“人”自身这个问题上的共同之处及其差别。 难点:古代人文主义思潮兴起和人文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通过学习教材中提供的史料,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着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提高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理解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这一观点。 2. 结合教材及课件提供的图片及史料,培养学生借助史料进行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推理和论证,提高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和分析能力,渗透“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可以根据史料,尝试运用讨论法、阅读法等进行历史问题的探究和思考。 2. 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对讨论过程和结果以及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普罗塔戈拉的观点具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从而学会对所有问题采取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通过本课学习,体会知识对于完善一个人美德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1.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北重三中高二年第二学期的学生,基本的哲学内容学生还没有接触过,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有主动参与的热情,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2. 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优势,但仍属于经验型的,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在材料的选择上,以典型、贴近学生生活为原则,资源丰富,学习过程中对问题的分析以学生为主,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方法采取讲解、设疑、汇报、讨论相结合,及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有效组织教学。 3.大部分学生对哲学历史知识储备不够,但学生对于历史人物苏格拉底普遍兴趣浓厚。 【设计思路】 运用多媒体手段以图片、材料的方式创设历史情境和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参与问题探究,通过四人小组交流、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的思想产生碰撞,在协作中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学习目标】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课件投影:

蒙昧中的觉醒_教案

蒙昧中的觉醒_教案

导入 播放视频歌曲《爱琴海》,并在大屏幕上展示图片:希腊宙斯神殿遗址,奥林匹亚遗址,宙斯、雅典娜、阿波罗的雕像。 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着蔚蓝的天空,深蓝的海水,白色的小屋,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有许多美丽的神话,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这里诞生,世界闻名的圣贤先哲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里也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同学们说,这是哪啊?(希腊)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下人文精神如何在古希腊滥觞。 首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9页的导语回答下面的问题(屏幕显示问题) 1、什么是人文精神? 2、人文精神在西方经历了哪三次演进和变化? 3、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答:… 屏幕显示答案:1、人文精神是一种重视人与人性,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的思想意识, 2、人文精神的起源—BC5世纪智者运动,复兴--14至17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成熟—17、18世纪启蒙运动 3、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 一、智者的启蒙 这种重视人、肯定人价值的人文精神起源于BC5世纪的智者运动,这在当时是一种创新与突破,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材料: 公元前8、9世纪的希腊神话时代,人们称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泰勒斯(公元前6世纪) 人是万物的尺度——公元前5世纪中叶——普罗塔戈拉(公元前5世纪) 我们能看出希腊人认识世界的角度发生了变化:神—自然—人,哲学家们放弃了对神、自然的探索,转而关心人类自身,这种反对旧的思想传统的运动就是智者运动。 通过阅读教材和屏幕上的打油诗,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讨以下问题:何为智者?智者运动的兴起背景?代表人物是谁?其思想主张是什么?有何历史影响? 我叫帕帕迪,雅典一公民,经商和参政,生活乐无比。 我的葡萄园,葡萄大又甜,酿成葡萄酒,卖了好价钱。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3讲 蒙昧中的觉醒与神权下的自我

考点一蒙昧中的觉醒——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c) 1.智者学派 (1)背景 ①政治: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②经济:希腊工商业发展,平民地位提高。 ③思想:个人主义的成长,哲学家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 (2)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 (3)主张:普罗塔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4)意义: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1)积极意义:提倡人性,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

醒。 (2)局限性:过分强调个人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认为认识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2.苏格拉底 (1)主张:提出“美德即知识”和“认识你自己”。 (2)意义: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是欧洲启蒙思想的源头。 3.斯多亚学派 (1)时间: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 (2)代表人物:芝诺、西塞罗和塞内卡。 (3)思想:认为逻各斯是贯穿万物永存不朽的理性。得出两个结论,一是“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二是人生而平等。 (4)意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系统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智者学派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但并不怀疑和否定神的存在,而且还借助古希腊的神话传说进行人文思想的宣传。 苏格拉底不仅没有否定“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而且对这一观点进行完善和发展,进一步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探究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史料研读】 史料一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象是什么。 ——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探究:(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研究对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研究对象的变化:由神与自然界到人与社会。 原因: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工商业经济繁荣;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先哲们勇于探索。 史料二美德的“本性”是什么呢?苏格拉底提出了两个假设:“美德是知识”“美德是善”。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即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也不会有智慧。 探究:(2)根据史料二,指出苏格拉底对人文主义内涵的拓展,并说明其拓展的主要目的。[提示]内涵拓展:(从关注人的自然属性到)关注人的美德,注重改善人的心灵;重视对人的教育。主要目的:培养公民的道德价值观,拯救城邦(克服直接民主制的弊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