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工业地域类型

工业地域类型

工业地域类型
工业地域类型

工业区域的形成与发展

考试大纲:1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纲解读:

⑴掌握并分析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理解各区位因素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⑵结合世界和中国工业的发展状况,掌握目前世界和中国工业出现的集聚和分散趋势,并进行原因分析。

⑶通过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评价工业区位和工业布局。

⑷掌握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⑸通过探讨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

预测趋势:

2013年高考本单元的侧重点:①用工业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及工业转移、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②工业地域类型的考查由区域知识考查向模拟显示、反映时代特色的方向发展;③结合具体的工业区,分析其发展的区位、面临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④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评价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梳理

一、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地形、水源、原料、燃料、动力等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政策、农业基础等环

境因素。

原料导向型工业→接近_________产地。

工业区市场导向型工业→接近__________

位因素不同工业的主导动力导向型工业→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区位因素不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_______

技术导向型工业→接近____和____发达地区。

1、从经济效益看工业区位选择原则: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

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

素的依赖程度,______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2、工业区位②环境保护因素:环境质量日益成为工业区位选择

因素发展的重要因素。

工业变化。③政策的变化: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区位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都会发生有利于投资办厂的

的选变化

择④企业决策者理念和心理因素,有时甚至成为_______

因素

3、环境因素

对工业区

位的影响

工业 生产上的联系:工厂之间存在着产品与原料的联系。

联系 空间上的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或廉价劳动力。

工业

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集聚 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概念: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工业 形成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地域 类型 性质 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 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 为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 厂之间并不要求工业集聚。 分散 成因 有些生产企业所需要的零件也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 工业 的地 作用: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资和信息等的流动。 域联 发展动力: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和现代化的通信技术 系 、手段 三、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典型地区:德国鲁尔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发展条件:丰富的煤、铁资源 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 存在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丰富的煤炭资源;便捷的水陆交通;离法国洛林铁矿区较近;丰沛的水源;广阔的市场。 生产结构单一,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煤炭能源地位降低。 世界钢铁市场需求急剧减少。 重化工业带来的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 调整工业结构

整治措施 调整工业布局

发展第三产业

美化环境

兴起时间:20世纪50年代以后。

主 以中小企业为主

要 以轻工业为主

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点 生产高度专业化 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发展模式: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

四、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 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利 深刻影响人与环境的关系。

不 工业生产对原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加剧。

利 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二、表解按主导区位因素划分的工业类型

二、表解环境因素对工业生产与布局的影响

图示法记忆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区位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

因素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

发展

变化

五、工业区位选择及评价

1、工业区位选择

在选择工业区位时,主要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环境因素等几个方面考虑,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因工业部门而异,选择最佳方案,取得社会、经济、生态效益高度统一。

(1)从经济因素看,要考虑土地成本、原材料、运输、消费市场、劳动力价格等因素分析。

土地是工业生产活动的依托,城市中心、边缘、远郊地区的低价差异很大。因此电子、纺织、食品、出版印刷等无污染、高利润的企业一般位于市区;钢铁、石化、火电厂等需要大面积地势平坦的土地,并且要减少对城市的污染,一般选择在郊外。

原料是工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像钢铁、制糖、火力发电等制成品重量大为减少,原料及运输成本比重高的企业应以原材料产地为首要区位因素。

有色金属冶炼等消耗大量能源,应接近廉价的电力供应地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对于电子装配、服装、纺织等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企业,接近廉价劳动力是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

对于高科技产业来讲,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区位选择的关键。

啤酒饮料、家具制造一般宜接近消费市场,原因是运输比重高或运输不便。许多交通枢纽城市往往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首选。

(2)从环境因素看,需要考虑风向、河流流向等因素。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时要考虑风向,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水污染严重的工厂则要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企业则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2、工业区位评价

工业区位评价就是对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进行评价,以分析某工业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区位因素的评价性语言常用的是:

原料、燃料:丰富的程度

经市场:前景是够广阔

济劳动力:数量多少(是否丰富)、素质高低、是否廉价

因科技:科技是够发达或科技水平高低

素交通运输:是否方便、快捷

信息:信息、网络通达性强弱

土地:是否平坦、广阔、适于建筑

自然因素

水源:是够丰富近便

六、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工工降提和取

业低高利得

集生规

系聚节约生产建设投资产模

成效效

本率益成因高形成工业城市如钢铁城、石油城、

业汽车城

分类地低规模小、工厂少,如面粉厂、糕

域点厂、糖果厂等

体积小、质量轻、目的

价格昂贵的零部件

生产企业与产品组动力

装厂之间

技术和手段。

产品结构复杂、零结果

部件种类繁多的复

杂产品生产散人员物资和信息等的流动。

七、世界上最重要的传统工业区

①太平洋沿岸多优良港外

日本太②重视科技,技术力量雄厚

平洋沿优越条件③发展教育,劳动力素质较高

岸工业④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出资扶植

带主要的工业城市:北九州、福山、阪神、名古屋、京滨(沿太平洋沿岸

或濑户内海沿岸)

布局方式:临海型

鲁尔区

①是世界上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历史悠久美国五

优越条件②区内煤、铁资源丰富,为工业奠定了基础大湖及英国中③掠夺殖民地的资源财富用于生产

部地区主要工业城市:伦敦、伯明翰、利物浦、设菲尔德、曼彻斯特沿岸、

辽中南布局方式:煤铁复合体型工业区八、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比较

九、中国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

铁矿、石油、海

铁矿、石油、海

洋资源丰富洋资源短缺

煤炭资源丰富内河航运发达

海陆运输便利

水资源充足

水源不足

市场体制健全

市场体制薄弱

十、世界一些国家新工业区及形成

1、世界其他地区的高科技工业区

(1)印度“硅谷”班加罗尔—环境优美,有“花园城市”“科学之都”“计算机之都”之称。

(2)工业布局的变化

中部南部

日本环太平洋工业带日本“硅岛”—九州岛

中部北部

东北部西部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美国“硅谷”

中部南部

德国鲁尔区慕尼黑

中部北部

英国中部工业区英国苏格兰地区

东北部、西部南部

印度东北部、西部工业区印度班加罗尔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同步练习题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自主测控卷) ●共同基础平台(90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下列工厂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 A.甘蔗制糖厂 B.家具厂 C.服装加工厂 D.面包厂答案:A 2.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工业布局规划图”。你认为规划合理的是 答案:C 3.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考虑的是 A.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B.政策的影响 C.煤炭丰富 D.河流众多,交通便利 答案:B 4.关于工业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汽车厂生产各种零部件的工厂间存在着生产联系 B.绝大多数产品从原料开始的全部加工过程是在一个工厂里独立完成的 C.甜菜制糖厂与钢铁厂间存在着生产联系 D.有些工厂为了共同利用资金、技术形成空间联系 答案:A 5.关于工业集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B.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C.降低运输费用 D.增大能源消耗 答案:D 6.下列哪些城市由于工业地域扩展而形成 A.天津 B.成都 C.马鞍山 D.济南 答案:C 7.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工厂中,应靠近钢铁厂的是 A.化纤厂 B.机床厂 C.砖瓦厂 D.食品厂答案:B 8.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发展区位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B.多瑙河航运便利,可直通海洋 C.有十分丰富的铁矿资源 D.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答案:A 9.德国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中,不属于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影响的是 A.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冲击 B.钢铁生产总量过剩 C.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D.生产结构较为单一 答案:D 10.新兴工业区是在传统工业区开始走向衰落的同时出现的,它首先形成于 A.传统工业集中的大城市 B.传统工业相对较少的小城市

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中国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水田农业(也称水田农业或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地处亚热带湿润区,水热条件充足(或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②地势较为低平;③土壤肥沃;④灌溉水源较丰富;⑤旱、涝灾害频繁。 2.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存在问题:①小农经营(或生产规模小);②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土地资源退化(或土地肥力下降)。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④兴修水利;⑤培育良种;⑥合理利用肥料和农药;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二、立体农业,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地处亚热带湿润区,水热条件充足;②地形复杂,土地类型多样;③生物资源丰富;④水资源丰富;⑤红壤分布面积广。 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漠化。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③封山育林,保护农业生态环境;④改良土壤;⑤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⑥兴修水利。 三、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条件较好;②地势较平坦;③土壤肥沃;④水源不足;⑤旱、涝灾害频繁;⑥多风沙和盐碱地。 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土地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③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④发展喷灌,滴灌技术;⑤加强水资源管理(或合理开采地下水);⑥退耕还林还草;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四、灌溉农业(也属于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等地区。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营养成分的积累;③地势较平坦;④土壤肥沃;⑤有黄河水(或祁连山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⑥气候干旱,降水不足;⑦多风沙和盐碱地。 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土地次生盐碱化和沙漠化。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③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④发展喷灌,滴灌技术;⑤退耕还林还草;⑥加强水资源管理;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五、商品谷物农业(也属于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雨热同季;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③地势平坦开阔;④土壤肥沃;⑤灌溉水源较丰富;⑥农作物生长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水稻习性——水稻是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和热量。 材料二:海南火山香米是海南利用本地特有的富锌富硒土壤资源,联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开发的第一个有机水稻产品,是海南发展精致农业的又一典范。在刚刚结束的北京“海南商品大集”上,海南火山香米俏销的局面让生产商措手不及,每斤16元的高价也没有挡住消费者购买的热情,生产商不得不紧急从海南空运新货。 (1)东北与海南相距近30个纬度,可两地都能发展水稻种植业,共同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北大米质地优良、商品率高,请分析其原因。(请从自然方面分析前者,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后者)(4分) (3)材料表明,海南现在也能生产出优质大米,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但与东北地区相比,海南要做大做强有机大米产业还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同属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2分) (2)东北大米质地优良的自然原因: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的优势;黑土土壤肥沃,化肥施用量少。(答出其中一点可得2分。)东北大米商品率高的社会经济方面原因:耕地面积广大,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国营农场集中;专业化程度高;交通运输便利。 (3)技术与土壤。(或答本地特有的富锌富硒土壤、科学院提供技术支持亦可给分。)(2分)耕地面积小,地块分散,不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2分) 2.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5分) ⑴图中A、B、c、D所代表的地区分别属于哪一种农业地域类型?(填序号):①混合农业②大牧场放牧业③商品谷物农业④水稻种植业 A , B , C , D 。 ⑵与A处(地域类型)相似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和地区。

高中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教案

工业地域的形成 【要点细化】 1、了解工业联系的主要形式 2、理解工业聚集和分散现象及工业地域的形成 知识纲要 生产上的联系:投入与产出的联系 工业联系空间上的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或廉价劳动力 信息上的联系:如计算机联网 工工业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集聚:出现环境问题业工业的集集聚新型生产方式生产的集聚:获取更多的效益 地聚和分散工业轻、薄、短、小、价格高的工业产品形成分散现象 域分散复杂产品的原料、零部件形成跨国和跨地区的企业 的形成自发形成 形类型规划建设形成 成工业地域性质 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面积小,潜力小分类 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面积大,潜力大, 可扩展为工业城市

◆学习目标 1、理解工业联系和集聚现象,并结合实例了解不同工业地域的形 成和发展特点 2、理解工业的分散与工业部门的生产特点密切相关,分散是为了 在更广阔的空间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 ◆学习重点 1、工业集聚和分散 2、工业地域的形成 【学习策略】 “工业的联系”以读图法进行学习,“工业的积聚和分散”,“工业地域”以对比法和读图法进行学习 【知识内容】 一、工业联系 生产上的联系:投入产出联系 物质联系空间上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或廉价劳动力 信息上的联系:如计算机联网——非物质联系

[例题1]图5-19是“工业地域联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右图中左列的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属______的联系,右列中的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属________的联系。 (2) 左列和右列的工业都分布在一个地区,联系的中间环节是________,这反映了工业的________现象,并形成了__________。 答案:(1)生产上;非生产上(2)基础设施;集聚;工业地域2、工业的集聚和分散 (1)工业集聚: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费用和能源消耗等。因此工业集聚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表5-6:工业集聚的分类 类型成因结果举例 传统工业在传统的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一 些在生产上有投入一产出联系,且原料和产品 运输量都较大的协作工业企业,相互靠近导致 形成专 业化工 钢铁工业 区、石油 图5-

高一地理农业地域类型资料讲解

即墨四中高一地理导学案——农业地域类型 出题人:高一地理组时间:2015.5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重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学习难点:对比分析各农业地域类型和区位条件方面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考查点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常用的几种农业类型(补充介绍) (1)亚洲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 区位因素:自然条件 1、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多雨热量充足气候区。大部 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区,降水充沛, 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2、地形: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形平 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3、土壤:人工改良的水稻土,土壤肥沃 4、水源: 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原因 1、劳动力: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力强度大, 而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2、人均耕地:由于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小,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3、生产习惯:由于历史的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 4、食物偏好 (2)商品谷物农业 种植作物:小麦、玉米 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 亚、俄罗斯、乌克兰,我国的东北、西 北国营农场 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 优势 自然因素: a)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中央大平原) b)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世界三 大黑土区之一) c)水源: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 河提供灌溉水源) d)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温带大陆性气候) 社会经济因素: a)人口: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b)工业: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及电力、化肥、农药 c)科技: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d) 交通:五大湖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3)大牧场放牧业 分布及放牧牲畜品种美国、阿根廷牧牛 (干旱、半干旱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牧羊 潘帕斯草原发展气温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 大牧场放牧业的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区位优势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促进了牛肉的销售 阿根廷为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使肉牛方便地通过布宜诺斯艾利斯等港外运发展牧牛业采取的措施大打机井,开辟水源 种植饲料 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农业地域类型知识点全面总结(1)

二、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专题 1.地形与气候 (1)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产生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观.在中低纬高山地区表现尤其明显. (2)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而背风坡形成雨影区,降水稀少。 (3)地形对气候类型分布的影响 南北走向的山地,对海陆之间的气流交换有阻碍作用.使沿海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呈狭长带状特征.如南北美西海岸。而东西走向的山地使气候类型

分布向内地延伸,如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 (4)气候对地形的影响 ①主要是高寒地带,气候寒冷,冰蚀地貌广布;②沙漠地带.降水稀少,温差大.风力作用强,风蚀地貌.沙漠广布:③湿润地带.降水较多.流水作用强大、普遍.既有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沟谷).又有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三角洲、冲积平原)。 2.地形与河流 (1)地形影响河流走向、水系形状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自西向东;德国地势南高北低,河流自南向北;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形成放射状水系:四川盆地中部低、四周高,形成向心水系:亚马孙平原南北两侧地势高,形成树枝状水系。 (2)地形影响河流落差 在流量一定的情况下.不同地区的河流价值体现不同:在山区.流速较大,水能资源丰富:在平原地区.水流平稳.航运价值较大。 (3)河流对地形的影响 流速大的山区.侵蚀作用强烈:流速较慢的平原地区.沉积作用显着。 3.河流与气候 (1)气候要素中的降水.气温直接影响河流的流量和冰期。雨季长、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反之.河流流量小。冬季最低月平均气温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反之.河流有结冰期,而且气温越低,冰期越长。 (2)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直接影响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3)我国夏季锋面雨带的推移影啊东部外流河汛期的长短、迟早。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六种学习资料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六种: 1.水稻种植业: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2.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3.种植园农业: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美国南部以及萨哈拉以南非洲 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5.混合农业: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6.乳畜业: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 一、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是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季风水田农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有以下特点:一是小农经营;二是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三是机械化水平低;四是水利工程量大;五是科技水平低;六是种植经验丰富。 解决措施:加大科技投入,适度扩大种植规模等。 二、大牧场放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这种农业往往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广人稀,地表主要为草原植被,因而形成了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区有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 生产特点: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专业化程度高。 解决措施: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培育良种、开辟水源、种植饲料等。三、种植园农业 种植园农业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我国海南岛的国营橡胶农场,生产形式虽然与种植园相似,但性质、规模、管理方式都与种植园有很大差别。种植园农业往往从事的是大规模生产。园内拥有一套完整的生产、生活设施,不少种植园不仅有农业和运输机械,还有

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2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2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8分) 1. (2分) (2016高三上·吉安期中) 下图为某地年内气温折线图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该地适宜发展 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 季风水田农业 B . 乳畜业 C . 商品谷物农业 D . 热带种植园农业 2. (2分)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等地域类型所具有的共同点是() A .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其发展的优势条件 B .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是其发展的基础 C . 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是其生产的保证 D . 投入资金和技术多、商品率高的商品性农业 3. (2分) (2014高一下·资阳期末) 大洋洲的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我国最大的奶粉来源国.2013年上半年,我国从新西兰进口的奶粉达37万吨,占我国进口奶粉总量的83%.从乳业整个纵向产业链上来看,目前我国奶牛养殖生产、乳品加工、乳品销售三环节的投入比为75:15:10.而利润比则为10:35:55.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1)新西兰乳畜业发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新西兰地形以平原为主,面积广大 ②新西兰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 ③新西兰气候温和湿润,降水丰富,多雾,日照少 ④新西兰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人们有消费乳制品的习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针对材料中我国乳业的情况,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 . 继续保持新西兰居我国进口第一的势头 B . 加大我国奶牛养殖的科技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C . 加快构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一体化的养殖体系 D . 加强质量监控,提升监管水平,及时更新生鲜乳收购标准 4. (2分) (2018高一下·无锡期中)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气候分布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 季风水田农业 B . 商品谷物农业

12种农业地域类型

一、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迁移农业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这种耕作方式没有固定的农田,耕地选择在森林和草地茂盛的地区,农民通过砍伐、焚烧,在森林中清理出一片土地,用原始的方法种植农作物。当这片土地土壤的肥力减退,不能再生长植物时,农民就放弃它,去开发另一片土地,所以称为迁移农业。这种农业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如今,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的低地、丘陵地区。迁移农业种植的农作物各不相同,主要为热带作物。 二、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 水稻种植业是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水稻种植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亚洲的水稻种植业有以下特点:一是小农经营;二是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三是机械化水平低;四是水利工程量大;五是科技水平低。 问题及解决措施:加大科技投入,适度扩大种植规模等。 三、种植园农业 种植园农业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我国海南岛的国营橡胶农场,生产形式虽然与种植园相似,但性质、规模、管理方式都与种植园有很大差别。种植园农业往往从事的是大规模生产。园内拥有一套完整的生产、生活设施,不少种植园不仅有农业和运输机械,不有园内的道路系统、农产品加工厂、农机具维修厂、供电供水以及教育、卫生设施。 在这些地区有许多特殊的植物资源,如咖啡、可可、茶;香蕉、菠萝、芒果;油棕、剑麻、烟草、棉花和黄麻,它们在世界的经济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 生产特点: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 问题及解决措施:生产、销售多受发达国家市场和资本控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四、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是世界上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地域类型,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类型,种植的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主要分布区有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商品谷物农业一般是家庭经营,而我国的一般是国营的。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工业地域的形成及类型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其类型 一、单选题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是知识、技术密集,价值链高端和高附加值的装备制造业,其发展水平决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环渤海、长三角地区为核心,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的三大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格局。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三大高端装备制造业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A.经济发达,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密集 B.政策扶持力度大,环境清洁优美 C.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集中,专业科技人才多 D.专业化程度高,工资待遇丰厚 2.推测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的变化趋势是 A.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迅速扩散,趋于均衡布局 B.向专业技术密集区域集聚,区域发展差异显著 C.由面状分布趋于点状集中,进一步强化区域发展 D.东部地区优势显著,形成沿海纵向分布带 3.下列地区,将呈现出现明显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特征的是 A.中原地区、南岭以南地区B.东南沿海地区、海南岛 C.内蒙古河套地区、河西走廊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1.C 2.B 3.D【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高端装备制造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高端装备产业的核心区域均集聚在各国科研机构密集、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环渤海、长三角地区为核心,中西部地区的优势区位应是高等教育发达、科研机构密集。第2题,根据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特点判断,该产业将继续向专业技术力量密集的地区集中,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区域之间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差异;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科教力量薄弱,难以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在一定时期内,该产业的均衡布局难以实现:从宏观上看,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布局是点状分布,趋于面状分布;高端装备制造业仅在沿海的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形成其核心,东部沿海的其他地区因科技力量的比较劣势,在短时间内难以快速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形成沿海纵向分布带的趋势并不明显。第3题,根据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特点判断,该产业将继续向专业技术力量密集的地区集中。与中原地区、南岭以南地区、山东半岛、福建沿海、内蒙古和河西走廊等地区相比,

地理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图1为某企业在甲、乙、丙、丁四地生产同一批产品的成本费用。如果从最小成本原则考虑,该企业的区位指向是() A.原料和动力指向型 B.市场和劳动力指向型 工资燃料费原料运费科技C.劳动力和动力指向型 D.动力和市场指向型 图2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2---4题 2.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D.动力指向型 3.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B.产品科技含量高

C.以航空运输为主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4.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环渤海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D.中、西部地区 右图为华北某小城镇略图,读图回答5—6题。5.该城镇依托矿产资源,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你认为最适宜在该城镇布局的工厂是() A.建筑材料厂B.化肥厂 C.冶炼厂D.电镀厂 6.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若该城镇规划—处住宅区,你认为较合理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某跨国公司的芯片生产厂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但2007年3 月,该跨国公司决定在中国大连投资25 亿美元建芯片生产厂。回答7--8题。7.通常,计算机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A.原料指向型B.市场指向型

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D.技术指向型 8.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片生产厂,主要因为中国拥有() A.丰富的原料B.庞大的市场C.廉价的劳动力D.先进的技术 9.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和我国沪宁杭工业区相同的区位条件是() A.交通便利B.原料、燃料自给,水运方便 C.人口多,劳动力价格低廉D.农业基础好,盛产稻米 读某类工业净收入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变化图,回答10~11题。 10.仅从经济效益考虑,图中最适宜该类工业布局的区域范围是( ) A.H~I B.I~J C.J~K D.K~M 11.影响该类工业净收入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工资和市场距离 B.运费和原料成本 C.地租和原料成本 D.运费和地租下图为某城市的居民区和工业区布局规划图,从大气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回答12—13题。 12、若该城市是我国北京,则布局比较合理的是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一、季风水田农业 (1)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作物:水稻为主(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A、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B、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 E、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A、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B、单产高,商品率低 C、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 D、水利工程量大 二、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1、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2、主要特征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三、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 (1)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作物:小麦、玉米(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A、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降水丰富) B、交通运输便利 C、市场广阔 D、地广人稀 E、机械化程度高 F、农业科学技术先进(3)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四.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及生产对象 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美国和阿根廷以牧牛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以养羊为主 (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 A、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B、地广人稀,地价低 C、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五、乳畜业 (1)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2)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A、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B、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3)乳畜业的主要特点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六、立体农业 地势起伏的高海拔山地、高原地区,农、林、牧业等随自然条件的垂直地带分异,按一定规律由低到高相应呈现多层性、多级利用的垂直变化和立体生产布局特点的一种农业。种植业一般多分布于谷地和谷坡,山地为天然林,间

必修2+第四章+第2讲 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其类型

第2讲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其类型 最新 考纲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考纲 解读 1.理解工业联系、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关系。 2.结合实例,说明传统工业 区和新工业区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知识 体系 1.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2.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类型原因实例目的 老工业区 过度饱和 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短 缺,污染严重 不少企业由美国东北部 向西部、南部迁移 利用廉价土地、劳动力、 原材料,占领市场,寻求 最优区位 电子工业 产品轻薄短小且价格昂 贵,适宜空运 “硅谷”企业在东南亚、 墨西哥设分厂 跨国公司 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 类繁多;现代工业的标准 福特汽车、波音飞机的全 球化生产网络

化生产和运输技术的新 发展 1.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联系 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工业扩散是工业过度集聚后产生的现象,其结果又形成了新的工业地域。四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图解如下: 2.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比较 优点缺点 工业集聚①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和协作;②减少运费 和能耗,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③共 用基础设施,节约建设投资 环境污染严重,能源资源供应紧张 工业分散①寻求最优区位,降低生产成本;②环境 污染小 加大运输成本,难以发挥规模集聚效应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3·大纲全国文综)下图示意某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分布。该公 司在中国多地投资建制造企业主要是为了利用廉价原料。( × )

解析该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多分布于我国的人口稠密地区,由此可判断占领市场是其在我国各地设厂的主要目的。 (2)(2013·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某家电企业组织的空间分布。该跨国企业的空间布局特 点是信息中心分布具有分散性。( √ ) 解析从图中可知该企业组织空间分布和信息中心分布具有分散性;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分布。 (2011·广东文综)读“汽车产业链结构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题。 2.从产业链角度看,P代表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A.配套产品生产(仪表、轮胎等) B.汽车研发(发动机、变速箱等) C.农机制造(拖拉机、农用车等) D.能源加工(石油、天然气等) 3.影响汽车服务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B.市场C.动力D.劳动力 答案 2.A 3.B 解析第2题,从题干要求“从产业链角度看”,即“从产业之间的关系看”,可以看出,各环节之间相互影响,P代表的产业比较符合配套产品生产,所以A项正确。第3题,汽车服务业主要是销售和售后服务,因此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2011·海南地理)20世纪80年代初,某国W汽车公司开始在我国合资生产汽车,我国为此逐步建立了相应的零部件供应体系。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产量和销售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练习题(3份)(含答案解析)

工业的区位选择 一、单项选择题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不同工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区位指向。据此回答1~2题。 1.薰衣草精油是由薰衣草提炼而成,每100千克薰衣草约萃取0.5千克精油。薰衣草精油生产的区位导向属于() A.市场导向型B.原料导向型C.动力导向型D.技术导向型 2.加拿大铝土矿蕴藏很少,但它从其他国家进口铝矿,炼铝能力居世界前列,其原因是()A.利用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B.水能资源丰富,炼铝成本低 C.铁路运输发达,便于原料输入D.科研力量强,具有人才优势 截至2013年12月5日,空客A320系列飞机(欧洲空客工业公司研制生产)天津总装线共完成总装并向14个中外客户交付了151架,这是空客天津总装线项目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3.从工业区位因素分析,飞机制造工业的区位选择最符合下图中的() A.模式1 B.模式2 C.模式3 D.模式4 4.“空中客车”公司总装线落户于天津,这是 因为天津() ①生产协作条件好②水陆空交通便捷③工 业基础好④劳动力资源丰富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原创)读我国某家电企业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各大洲分布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 研发中心 4 5 1 0 0 生产基地9 1 1 2 2 5.该企业在欧洲设有较多研发中心,主要是利用当地的() A.市场B.交通C.技术 D.劳动力 6.该企业在北美洲设有1个生产基地,可以() A.利用先进技术B.降低劳动成本C.便于原料运输D.便于产品销售 (原创)近些年,中国钢铁工业频频出击。2012年宝钢在韩国投资新建钢材加工配送中心;2013年鞍钢在澳大利亚的卡拉拉铁矿项目正式竣工投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宝钢在韩国投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环境B.扩大市场C.降低运费D.输出技术 8.鞍钢在澳大利亚投资卡拉拉铁矿项目的主要原因是() A.便于产品销售B.扩大市场份额C.获取质优价廉原料D.保护生态环境 (原创)读中国某汽车集团产业链结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1题。 9.图示汽车研发基地最不可能位于() A.北京B.上海 C.广州D.拉萨 10.根据产业链示意图,M代表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A.整车制造(铸、锻、热、焊、冲压等) B.汽车研发(发动机、变速箱等) C.农机制造(拖拉机、农用车等) D.能源加工(石油、天然气等) 11.影响汽车服务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B.市场C.动力D.劳动力

农业地域类型的介绍(地理的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及产地和区位优势)

农业地域类型的介绍 迁移农业(特点:生产力低下、生产技术简单、不断迁移) 区位因素:自然区位因素: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常年炎热多雨,植被茂密。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人力为动力,不使用畜力,很少使用,工具生产技术极其简单,无固定土地,迁移种植。 迁移农业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这种耕作方式没有固定的农田,耕地选择在森林和草地茂盛的地区,农民通过砍伐、焚烧,在森林中清理出一片土地,用原始的方法种植农作物。当这片土地土壤的肥力减退,不能再生长植物时,农民就放弃它,去开发另一片土地,所以称为迁移农业。这种农业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如今,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的低地、丘陵地区,如东南亚的某些热带雨林气候区,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我国海南岛和云南的某些少数民族也还有采用这种耕作方式的。迁移农业种植的农作物各不相同。 用这种方式种植的作物各地并不相同,在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的印第安人,种的是玉米、木薯、豆子和土豆;居住在东南亚山区的丛林的部族,种的是山药、旱稻等。迁移农业的耕作十分粗放。在一片土地上种的作物的品种不一,种植的方式杂乱无章,不成垄也不成行,作物长的有高有矮,看上去是一种落后现象,其实也是对热带雨林环境的一种适应。热带雨林雨量大,雨点密集。混杂种植,作物高矮不齐,高的植株遮盖和保护了下面低矮和脆弱的植株,多层植物又逐层地阻止了热带暴雨对作物及对地面的袭击和冲刷。另一方面,多种作物混杂,成熟的时间各不相同,可供食用的时间先后交错,避免了储存粮食的困难。但是这种耕作方式是种上以后,不加任何管理,任其自然生长。由于不向土地施肥,经过二三年或三四年,土地的养分除了作物吸收,雨水冲刷和细菌快速分解,使由焚烧植被留下的灰分营养元素消耗,每块土地仅能耕种0—2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如果农民们周围的土地充裕的话,就等待植被基本恢复以后再行刀耕火种;如果土地不充裕,就只好加速其更替的速度,不等植被恢复,就再行刀耕火种。这样,火烧后留下的灰分营养就逐步减少,维持生长的年限就不断缩短,更替的速度就更快。如此恶性循环,最后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农民们就只好迁往他处。

(完整版)高一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练习题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二)》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2011·盐城调研)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完成1~3题。 与城市中心的距离(千米) 1.表示土地、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 A.a、b、c B.b、a、c C.c、b、a D.c、a、b 2.综合考虑土地、运输、劳动力等成本,该工业部门应布局在()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3.从主导因素看,该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A.服装厂B.糕点厂 C.乳制品厂D.炼铝厂 读工业生产成本比重示意图,回答4~6题。

工业生产成本比重 4.在我国,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的地区是() A.西北内陆地区B.长江三角洲 C.山东半岛D.辽东半岛5.下列工厂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的是() A.在广州建棉纺厂B.在上海建钢铁厂 C.在南京建石化工厂D.在舟山建水产品加工厂 6.20世纪下半叶,丙类工业在东亚转移的先后顺序是() A.日本→中国沿海→韩国→中国内地 B.中国内地→中国沿海→韩国→日本 C.日本→韩国→中国沿海→中国内地 D.韩国→日本→中国沿海→中国内地 (2011·日照模拟)右图中,M、N、G分别为 原料 地、能源地和市场。P1点是某企业生产产品的运费最 低点和劳动力费用最高点,以P1为圆心的同心圆是该 企业的等运费线(单位:元)。下表是该企业生产单位产 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单位:元)。据此完成7~8题。 地点P1P2P3P4 劳动力费 50 42 28 20 用 7.若仅从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成本考虑,企业厂址应选择() A.P1点B.P2点C.P3点D.P4点 8.若企业的厂址选择在P4点,则该企业可能是()

工业地区的形成与发展

专题十工业地区的形成与发展 五年高考 02~05年高考题组 一.选择题 某企业于20世纪末在呼和浩特建立乳品加工厂,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1世纪初,该企业又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分厂。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呼和浩特建乳品加工厂的优越条件是()?A.原料供应充足B.交通运输便捷C.市场庞大D.技术领先 2、吸引该企业在北京、上海建分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廉价劳动力 C.消费市场 D.先进技术 3、一些发达国家将部分家电生产企业迁往中国、东南亚等地,主要是考虑利用当地()? A.洁净的环境B.先进的技术 C.便捷的交通D.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4、本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量增长速度很快。这充分表明我国()?A.汽车工业基础好 B.汽车市场前景广阔 C.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D.拥有丰富的能源 5、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先后进入我国汽车产业。这种现象反映了( ) A.世界汽车工业生产更趋于集聚 B.汽车工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 C.汽车工业技术与管理的空间扩散D.跨国公司需要寻找最优区位 广西平果县以丰富的铝土资源为基础,发展了氧化铝和电解铝工业,这将会吸引铝电缆、铝铸件和铝连轧等加工企业在此集聚。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6、这些企业在此集聚的目的是()?A.组建高科技产业基础B.满足当地对铝制品的需求 C.减少当地的环境污染D.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益 7、当地电解铝工业发展的能源优势是( ) A.火电 B.水电 C.核电 D.风能 图10.1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种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8、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A.37.6:17.4:45.0 B.31.6:30.5:37.9 C.15.5:24.5:60.0 D.37.6:24.5:37.9 9、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① B.②C.③ D.④

中国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中国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水田农业(也称水田农业或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地处亚热带湿润区,水热条件充足(或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②地势较为低平;③土壤肥沃;④灌溉水源较丰富;⑤旱、涝灾害频繁。 2.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存在问题:①小农经营(或生产规模小);②商品率低;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土地资源退化(或土地肥力下降)。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④兴修水利;⑤培育良种;⑥合理利用肥料和农药;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二、立体农业,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地处亚热带湿润区,水热条件充足;②地形复杂,土地类型多样;③生物资源丰富;④水资源丰富;⑤红壤分布面积广。 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漠化。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③封山育林,保护农业生态环境;④改良土壤;⑤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⑥兴修水利。 三、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条件较好;②地势较平坦;③土壤肥沃;④水源不足;⑤旱、涝灾害频繁;⑥多风沙和盐碱地。 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土地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③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④发展喷灌,滴灌技术;⑤加强水资源管理(或合理开采地下水);⑥退耕还林还草;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四、灌溉农业(也属于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等地区。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营养成分的积累;③地势较平坦;④土壤肥沃;⑤有黄河水(或祁连山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 ⑥气候干旱,降水不足;⑦多风沙和盐碱地。 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土地次生盐碱化和沙漠化。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③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④发展喷灌,滴灌技术;⑤退耕还林还草;⑥加强水资源管理;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工业地域类型专题练习

工业地域类型专题 一、单项选择题 图甲为美国“硅谷”地区图,图乙为鲁尔区图.读图,完成1~2题. 1.两个地区发展工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劳动力丰富 B.交通便捷 C.气候干燥 D.水源充足 2。两个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A。因生产联系而集聚B。经历了衰落、重振过程 C.新增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D.工业布局趋向原料产地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美国“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核心,而德国鲁尔区以传统工业为主,都依赖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第2题,两个工业区新增企业都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2015·甘肃天水一中高一下期末)读图,完成3~4题。 3.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生产特点有() A.以大型企业为主 B.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C。生产过程集中 D.工业多分散在小城镇 4。从上述两幅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某县地毯企业的发展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模式不同的是() A.我国企业的生产、运输、推销和信息收集都由同一个企业完成 B。我国企业的生产、运输、推销和信息收集都由联合企业完成 C。我国形成了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体系

D。我国的地毯生产已经实现了规模生产 【答案】3、D 4、A 【解析】第3题,意大利新工业区有以下特点:以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高度专业化;工业多分散在小城镇。第4题,我国企业的生产、运输、推销和信息收集都由同一个企业完成,而意大利却形成了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体系。 燕郊高新区于1999年12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成立,区内拥有各类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企业182家,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机械制造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已成为河北省通信与电子专用设备产业园区。读燕郊高新区位置示意图,回答5~7题。 5。下列各工业区中,发展的主导区位条件与燕郊高新区相同的是() A。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工业区 B。我国苏南的乡镇企业集中区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印度班加罗尔工业区 6。关于燕郊高新区工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企业生产规模大 B.产品主要供应北京、天津等附近地区 C.产品更新换代较快 D。生产成本中,工人工资所占比重很大 7。与高新区相比,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一般不包括( ) A。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 B。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大 C。污染物排放量大 D.工业区内集聚的企业数量大 【答案】5、D 6、C 7、D 【解析】第5题,由材料可知,燕郊高新区是一个以高科技为主导区位因素发展起来的新工业区,与印度的班加罗尔工业区相似。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工业区、苏南乡镇企业集中区虽然也是新工业区,但它们是在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