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共经济学名词解释(1)

公共经济学名词解释(1)

公共经济学名词解释(1)
公共经济学名词解释(1)

1)帕累托效率是指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也就是具有效率的。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即可以通过资源配置的重新调整而使得某人的境况变好,而同时又不使其他任何一人的境况变坏,那就说明资源配置的状况不是最佳的,也就是缺乏效率的。也就是经济活动上的任何措施,都应当使“得者的所得多于失者的所失”,或者从全社会看,“宏观上的所得要大于宏观上的所失”。

2、外部效应是指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即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当存在外部效应时,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决策所依据的价格,既不能精确地反映其全部的社会边际效益MSB,也不能精确地反映其全部的社会边际成本MSC。

结果:价格失真,从而使得社会资源配置发生错误,达不到帕累托效率的最佳状态。

3、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提供的且在消费上不具竞争性、受益上不具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

4、公共支出(Public expenditures)指政府部门在一个财政年度为实现其公共职能而耗费的资金总和及对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过程。公共支出数额反映政府介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规模和深度,反映公共财政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5、预算决策机会成本分析的含义

预算资金的机会成本指因这样一笔资金由私人部门转移到公共部门而导致的私人部门的效益损失。

预算决策的效率评估就是要以预算资金的社会机会成本作为评价公共预算决策效率的依据,即评估和比较同样一笔资金由公共部门和由私人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

如果一笔特定的资金交由公共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大于留在私人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这笔资金的预算决策是具有效率的,否则,就是缺乏效率的。

6、公共收入(Public revenue)

公共收入又称财政收入、政府收入,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取得的所有社会资源的总和。

是政府将私人部门的部分资源转移到公共部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公共部门分配活动的一个阶段或一个环节,形成特定的分配关系。

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公共收人也是以货币来度量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公共收入又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即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的价值,主要是剩余价值。

公共收入的原则

把政府生产或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成本费用分配给社会成员是公共收入的基本问题。受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是两个基本的原则。

7、税收原则

是同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和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现代税收原则理论主要渊源于凯恩斯主义及福利经济学,基本上围绕税收的经济职能作用立论。比较一致的是税收公平和税收效率两大原则。

8、扩性的财政政策

减轻或消除经济衰退的财政政策称为扩性政策。在衰退期,GDP小于充分就业均平,总需求不足,执行扩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

增加政府支出,包括增加公共工程开支,增加政府对物品或服务购买,增加政府对个人转移性支出,一方面使社会总需求中的政府开支部分提高,从而直接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刺激私人消费和投资,间接增加总需求。在政府支出乘数作用下,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引起GDP和就业量一轮又一轮的增长。GDP 增加额可以达到政府支出增加额的数倍。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减轻或消除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即紧缩性财政政策。经济繁荣期,GDP高于充分就业均平,存在过度需求,应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包括减少公共工程开支,减少政府对物品或服务购买,减少政府对个人转移支出。一方面使社会总需求中的政府开支部分降低,直接减少总需求;另一方面抑制私人消费

和投资,间接减少总需求。在政府支出乘数作用下,减少政府支出引起GDP一轮又一轮减少。GDP的减少额可以这到政府支出减少额的数倍。

9、社会边际效益(marginal social benefit,MSB):人们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以人们为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而愿付出的货币最高额测定。它随着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10、正的外部效应(Positive Externality),也称为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指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买卖双方均未意识到其间交易会给其他人或企业带来益处,如消防设备。在存在正的外部效应的情况下,交易量不足。

11、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向为其付款的个人或企业提供的,且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并很容易将未为其付款的个人或企业排除在受益围之外的物品或服务。

将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和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视作一个封闭区间的两个极点,居于它们之间的显然就是既带有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特性、又带有私人物品或服务的特性的物品或服务。

12、政治均衡,一个社会的人们根据既定的规则,就一种或多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以及相应的税收份额的分配达成了协议,这就取得了政治均衡。税收份额也称税收价格,是事先公布的社会成员所须承担的税收数额,它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单位成本的一部分。投票者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大小,是由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生产或提供成本所决定的。

13、购买性支出又称消耗性支出,指政府以购买商品、公共工程和劳务的方式占用和消耗社会资源,包括政府各部门的各种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它直接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政府的购买使这些社会资源流入到公共部门,意味着私人部门将无法使用这些资源,产生了所谓的“挤出效应”——公共部门的支出替代或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14、税收中性,降低税收额外负担的根本途径,在于尽可能保持税收对市场机制运行的“中性”,其一,政府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应以征税数额为限,除此之外,不能让纳税人或社会承受其他的经济牺牲或额外

负担;其二,政府征税应避免对市场机制运行发生不良影响,特别是不能超越市场成为影响资源配置和经济决策的力量。

15、税收公平原则(principle of tax equity)是最重要或首要的原则。税收公平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和纳税人对公平的自然愿望。一方面,税收的公平性对于维持税收制度的正常运转必不可少;另一方面,税收矫正收入分配不均或悬殊差距的作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避免爆发革命或社会动乱也是不可或缺的。

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各个纳税人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是相对于纳税人的纳税条件而言的。

16、税收归宿: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或税收转嫁的最后结果,税收负担归着于最后的负担者,即找到了税收归宿。

税收负担可以分为两类:

?直接负担:纳税人不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而由自己负担,纳税人和负税人一致。

间接负担:纳税人可以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纳税人不是负税人,或不是全部的负税人。

17、社会边际成本(marginal social cost,MSC):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可以用为补偿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值所需付出的货币最低额测定。它随着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18、负的外部效应(Negative Externality),也称为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经济,指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买卖双方均未意识到其间交易会给其他人或企业带来损害,如工业污染。在存在负的部效应的情况下,交易量过度。

19、混合物品或服务

居于纯粹公共物品或服务与纯粹私人物品或服务之间,既非纯粹公共物品或服务,又非纯粹私人物品或服务,兼有公共物品或服务以及私人物品或服务的特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