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多西环素研究进展_刘辉旺

多西环素研究进展_刘辉旺

2

兽医导刊 2008年第1期 总第125期

多西环素是一种高效广谱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在兽医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概述了多西环素的理化性质、抗菌活性、作用机制及耐药机制、药动学特点、不良反应及临床上的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理化性质

多西环素又名强力霉素,脱氧土霉素,其化学名称为6-甲基-4-(二甲基)-3,5,10,12,12a-五羟基-1,11-二氧代-1,4,4a,5,5a,6,11,12a-八氢-2-并四苯甲酰胺半乙醇半水合物,分子式为C22H24N2O8,分子量为512.93。其盐酸盐为淡黄色或黄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或甲醇,微溶于乙醇或丙酮,在三氯甲烷中几乎不溶,1%的水溶液pH 在2.0~3.0,其解离常数为3.5,7.7和9.5,其水溶液不稳定,容易氧化。

二、抗菌活性

多西环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

许多细菌都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对多

西环素敏感的革兰氏阳性菌包括:链球菌、炭疽杆菌、某些葡萄球菌、破

伤风杆菌等;对多西环素敏感的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巴氏杆菌、沙门氏菌、布氏杆菌、克雷伯氏菌和嗜血杆菌等。除此之外多西环素还对一些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胡功政等对氟苯尼考及其与多西环素联合的体外抗菌作用的研究中,多西环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 和MBC 分别为0.0125,0.025g/L。J.-P.GANIERE 等报道对犬中分离的中间葡萄球菌对多西环素的MIC 50和MIC 90分别为0.125和8μg/ml。吴聪明等测得多西环素对金葡菌的MIC 为1.0μg/ml。于洋等报道多西环素对临床分离的猪源性链球菌的MIC 50和MIC 90分别为16、64μg/ml,质控

菌株肺炎链球菌ATCC 49619的MIC 为0.5μg/ml。汪以真等测得对链球菌 ATCC 25923的MIC 和MBC 分别

为0.25mg/L 和8mg/L。Duygu

Esel 等报道对火鸡中分离的40株炭疽芽孢杆菌的敏感性实验,结果其MIC ≤0.016-0.03μg/ml,MIC50和MIC90分别为≤0.016μg/ml 和0.03μg /m l 。K.Y A M A M O T O D 等报道对日本1988-1998年分离214株猪丹毒杆菌进行敏感性实验,MIC ≥6.25μg/ml,有58.9%的菌株对多西环素产生耐药性。

对G -菌,汪以真等测得多西环素对大肠杆菌E.coli K88的MIC 和MBC 分别为1mg/L 和8mg/L,对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MIC 和MBC 分别为2mg/L 和16mg/L。吴聪明等测得多西环素对禽大肠杆菌的MIC 为64μg/ml。BJ WILSON 等报道大肠杆菌的MIC 在1.5~256μg/ml。吴聪明等报道多西环素对沙门氏菌的MIC 为4.0μg/ml。胡功政等测

得多西环素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猪沙门氏菌、鸡沙门氏菌(漯河株)的MIC 和MBC 分别为0.4、0.8mg/L,64、128mg/L,16、128mg/L。汪以真等报道多西环素对猪霍乱沙门氏菌ATCC 50020的MIC 和MBC 分别为4mg/L 和32mg/L,对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 50013的MIC 和MBC 分别为4mg/L 和64mg/L。林琳等用几种药物对鸭疫里氏杆菌的抑菌试验,多西环素对其的MIC 为0.054μg/ml。H.YOSHIMURA 等报道从牛和猪中分离的多杀性巴氏杆菌,测得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多西环素的MIC50和MIC90值分别为0.39μg/ml 和1.56μg/ml,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0.78μg/ml 和 1.56μg /m l 。E.M.M a t e u -d e -Antonio 等报道从犬中分离的犬布氏杆菌和羊流产布氏杆菌的MIC 分别为0.12~ 1.0μg/ml 和0.25μg/ml。J.-P.GANIERE 等报道多西环素对铜绿假单胞菌、克雷白杆菌属MIC 分别在16~128μg/ml,12~24μg/ml。A.J.Speakman 等报道多西环素对犬中分离的支气管败血性博德特菌的MIC 50和MIC 90分别为0.19μg/ml 和0.75μg/ml,表明它对多西环素敏感。

对衣原体而言,刘聚祥等八种抗菌药物对绵羊肺炎霉形体的体外敏感性研究,多西环素对其的MIC 和MBC 值分别为0.208μg/ml 和0.333μg/ml。陈方文等用六种抗菌药对鸡败血霉形体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测得多西环素对其的MIC 值为0.125μg/ml。颜友荣等报道强力霉素对其的MIC 为0.025μg/ml。韦建强等替米考星及其他抗菌药对猪肺炎支原体的体外联合抑菌试验,测得多西环素对其的MIC 为0.219μg/ml。艾武等鸡毒支原体敏感药物的筛选,测得强力霉素对三种鸡毒支原体的MIC 和MBC 分别为0.025和0.025μg/ml。

多西环素研究进展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兽医药理研究室,广东广州 510642)

刘辉旺,刘义明https://www.wendangku.net/doc/1718775448.html,

2

投稿热线(010)87765385转13 订阅服务(010)87732679 投稿信箱sydk2007@https://www.wendangku.net/doc/1718775448.html,

三、作用机制及耐药机制

(一)作用机制 它主要的作用位点是核糖体,通过与细菌核蛋白体30S 亚基的结合,干扰氨基酰tRNA 与30S 亚基上的作用位点的结合,阻断氨基酰tRNA 达到mRNA,抑制了蛋白质合成时肽链的延长,导致蛋白质合成受阻,达到抑菌的作用。

(二)耐药机制 其耐药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由质粒或转座子编码排出系统在革兰氏阳性菌中广泛检测出tet(K),tet(L)耐药基因,在革兰氏阳性菌中广泛检测出tet(A)-(E)等耐药基因。由这些耐药基因编码出外排泵蛋白,目前研究最多的是Tet 蛋白,Tet(K)和Tet(L)蛋白大部分在革兰氏阳性菌中,而Tet (A)-Tet(E)、Tet(G)、Tet(H)、Tet(Z)这群蛋白大部分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在链霉菌属中发现Otr(B)和Tcr3等蛋白,通过这些外排泵蛋白将药物从菌体内排出,从而使细菌产生耐药性。②由质粒或转座子编码的核糖体保护因子表达,产生核糖体保护蛋白,目前已分离5种编码核糖体保护蛋白的基因:tetM、tetO、tetP、tetQ、tetS。已知9 种核糖体保护蛋白,这些存在于细胞质中的蛋白具有保护核糖体免受四环素作用,使细菌具有抵抗多西环素和美满霉素的能力。③产生酶使四环素灭活活钝化。tet(X)基因是唯一通过产生灭活四环素的酶而耐药,在两株厌氧拟杆菌转座子上携带有该基因。

四、药物动力学特点

(一)吸收和分布

多西环素总体而言,在动物体内吸收是很迅速的,吸收受动物种类、给药途径、动物生理状态及胃内容物等因素的影响。多西环素在不同动物体内的半衰期分别为:奶牛9.2小时,犊牛9.5~14.9小时,山羊16.6小时,猪4.04小时,犬7~10.4小时,猫4.6小时。Laczay 等以10mg/kg 的剂量给空腹鸡经口给药,吸收半衰期为0.39小时,达峰时间为1.73小时,但如果胃内存在食物,会减缓和增加吸收时间,其吸收半衰期为1.23小时, 达峰时间为3.34小时。A.M.Abd El-Aty 等给非哺乳期的山羊肌肉注射给药,达峰时间为0.86小时。Womble A 等报道给马驹经口给药,以10mg/kg 的剂量在血浆中的多西环素达峰时间为3.0小时,以20mg/kg 的剂量其达峰时间有了显著的增加,达到5.5小时。杨海峰等给猪按10mg/kg 的剂量肌肉注射普通多西环素注射液,其吸收半衰期为0.22小时,达峰时间为0.62小时,表明多西环素在猪体内的吸收较快。

多西环素的分布容积较大,吸收后广泛分布于肾脏、肺、肌肉、肠组织,胸水,支气管分泌物,脓液,唾液,关节液,腹水和房水内,甚至在脑脊液里也有分布。Womble A 等报道给马驹经口给药,在其血浆,腹膜液,滑膜液,脑脊液,肺上皮细胞衬液和支气管肺泡内均可以检测到多西环素。多西环素在动物体内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各有不同。Riond,J.L.等报道猪中多西环素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为93.1%。A.M.Abd El-Aty 等报道非哺乳期的山羊的为32.8%。Davis JL 等报道马的为81.76%。Laczay,P.等按10mg/kg 的剂量给鸡静脉给药,分布半衰期为0.21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1.36L/kg,表明多西环素在鸡体内分布很迅速。杨海峰等按10mg/kg 的剂量注射给药,普通注射液的分布半衰期为0.89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2.78L/kg 表明药物在猪体内的分布较广。

(二)生物转化与排泄 多西环素在动物体内主要的代谢

产物主要有4-e p i d o x y c y c l i n e 和6-epidoxycycline。S.Croubels等测定多西环素和4-epidoxycycline在火鸡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含量,可以检测到4-epidoxycycline的存在。Marc Cherlet等研究进行猪组织中的四环素类药物和其相应的代谢产物,在肌肉、皮肤、脂肪、肝脏、肾脏中都可以检测到4-epidoxycycline的存在,原形药物大部分经胆汁排入肠道又再吸收,因此有着显著的肝肠循环。多西环素主要在肝脏以结合或络合的方式灭活,再经胆汁分泌入肠道,随粪便排出,另外一部分可以通过肾脏排出。

五、毒性及不良反应

多西环素是四环素类药物中毒性最小的一种。多西环素的生殖毒性作用:对200~240g 的雌性孕大鼠,于孕后6天颈部皮下注射,强力霉素各组给药剂量分别按20mg/kg、60mg/kg、180mg/kg 的剂量给药,结果强力霉素对大鼠的致畸率在正常范围内,在临床剂量下没有发现强力霉素在胚胎形成期对孕大鼠有明显的生殖毒性, 临床用量的强力霉素对大鼠无明显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但是在高剂量给药的情况下以及对于大鼠一般生殖毒性和围产期的生殖毒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马属动物静脉注射可导致心律不齐、虚脱和死亡,引起不良反应与其他四环素类药物类似,主要有以下表现:①局部刺激。多西环素多以盐酸盐形式给药,刺激性较强,肌肉注射会有疼痛感;②引起二重感染。正常的成年草食动物肠道有大量微生物寄生,大量服用多西环素会使敏感菌受到抑制,而耐药菌选择性富集,使得肠道内菌群失调,从而导致二重感染。

六、临床应用

多西环素多西环素因其广泛的抑菌作用,在兽医临床上主要用于防

2

兽医导刊 2008年第1期 总第125期

所谓核酸疫苗,就是把外源基因克隆到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然后将重组的质粒DNA 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产生的抗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核酸疫苗是继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和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疫苗之后的第3代疫苗。199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疫苗和免疫规化等三个机构在日内瓦联合召开核酸疫苗会议,与会者充分肯定了核酸疫苗的潜在应用价值。

一、核酸疫苗的特点

同传统的灭活疫苗、减毒疫苗、亚单位疫苗及基因工程苗相比,核酸疫苗具有以下特点:

1.核酸疫苗在宿主体内表达的过程与自然感染相似,以自然的形式被加工后以天然构象提呈给宿主的免疫识别系统,激发免疫应答,抗原性强。并且不存在体外合成蛋白抗原的抗原表位的改变或丢失情况,而目前重组

技术在体外合成的蛋白质抗原常造成抗原表位的改变或丢失。

2.核酸疫苗具免疫原的单一性。只有编码所需抗原的基因被导入细胞得到表达,避免了载体病毒所带的大量抗原信息,减少了抗体免疫系统的无效应答,从而增强了特异性免疫应答。

3.既能诱导体液免疫,也能诱导强烈的细胞免疫,对于慢性病毒性感染等主要依靠细胞免疫的疾病预防具有较好的效果。

4.核酸疫苗中不涉及到致病的核

酸序列,因而蛋白质抗原在宿主动物细胞内表达无毒力回升的危险,也不必担心机体对病毒性载体免疫应答反应和载体对机体的不良影响。一般来说,外源DNA 不会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中。现在还没有报道称已发现外源DNA 能与宿主基因发生整合,应用起来比较安全。

5.核酸疫苗可用于携带母源抗体的婴儿和幼畜,其载体不会被母源抗体所识别,能进行正常性表达和诱导

免疫反应,而母源抗体却能影响传统疫苗的效果。

6.传统疫苗相对来说制备比较费时费力,而核酸疫苗制备则比较简单,外源基因极易克隆表达载体,可很快进行大量生产并且储藏运输也比较方便。

7.由于核酸疫苗制备比较快,所以,对于流感病毒这样变异快或类型比较多的病原微生物,可选择目的基因(保守区基因)来制备核酸疫苗,其表达产物在体内刺激引起的免疫应答,对该病原微生物的异源株可提供交叉防御作用。

8.核酸疫苗可以诱导免疫功能低下者产生强烈的免疫保护。另外,如果今后能找到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就可制备出防治肿瘤病的核酸疫苗,从而为其防治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因此,核酸疫苗已在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性疾病预防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实验证明,DNA 疫苗兼有重组亚单位疫苗的安全性和减毒活疫苗诱导全面免疫应答的高效力。核酸疫苗的研究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

向。本文将着重介绍核酸疫苗的机理和在寄生虫病预防中的应用。

二、核酸疫苗的作用机理

1990年由Wolff 等首先提出裸露DNA 技术,他们试图用化学方法促使小鼠的肌细胞吸收质粒DNA 以产

核酸疫苗在防治寄生虫病中的应用

周渊1,陈弘2,王东涛3

(1.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010020;2.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兽医站 012000;

3.内蒙古土左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010100)

治畜禽的支原体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布氏杆菌病、鹦鹉热及急性呼吸道感染。袁延文等报道以诺氟沙星为对照药物,研究盐酸多西环素治疗鸡白痢病和禽霍乱的效果,结果盐酸多西环素对鸡白痢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诺氟沙星。黄宏业等用长效盐酸多西环素对猪喘气

病的疗效试验中的结果为:长效盐酸多西环素高、中、低剂量组对猪喘气病的治愈率分别为76.7%、66.7%、46.7%,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表明各治疗组对猪喘气病均有显著的疗效。但必须注意到,随着其不断应用,其治疗效果有所下降。

(参考文献略)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718775448.html,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