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浙江省宁波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调测(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调测(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调测(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调测(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宁波市2019年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旦离开生活的土壤,文化就会成为无根的浮萍、无魂的躯壳(ké),因此,文化生产者必须投身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践,从中汲取营养,才能不断进行美的发现与创造。

B.由于朝美双方在有关半岛无核化的某些关键问题上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备受关注的第二次“金特会”最终在没有签订任何协议的情况下戛(jiā)然而止,草草收场。

C.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说再多挽留的话,饮再多饯行的酒,也无法改变分离的结局。想到从此天各一方,诗人黯然神伤,顷(qǐng)刻间泪如雨下。

D.在新时代“一国两制”框(kuàng)架下,香港、澳门将秉持真挚的爱国热诚,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推动改革开放事业行稳致远,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篇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甲】战国时期,纵横家凭借机巧的言论,朝秦暮楚

....,取得了令世俗觊觎的高官厚禄,如公孙衍、苏秦

等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有人说他们是值得尊敬的大丈夫。孟子对此则不以为然

....,他认为,这些人摇唇鼓舌以博上位,毫无仁义道德的原则,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称得上是士大夫?【乙】并提出了自己的“大丈夫”标准,那便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丙】孟子的这段名言闪耀着思想和人格的光辉,两千多年来,鞭策

..豪杰,激励志士,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精神支柱。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秦暮楚 B.觊觎 C.不以为然 D.鞭策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宁波自2005年被授予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已连续五次蝉联该荣誉,第六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复评工作即将展开,大美甬城能否再次摘得桂冠,我们拭目以待。

B.学术腐败屡见不鲜,根源是追求眼前利益的浮躁情绪。防范学术腐败首先需营造务实严谨的社会氛围,这是任何行业规范都无法被代替的。

C.2019年的春节旅游市场异常火爆,数据显示,除夕前一周,上海、杭州等热门城市的机票预定量同比增长超40%。

D.《单筒望远镜》是冯骥才继《义和拳》《神灯前传》后推出的又一部长篇力作。经过较长时间的沉淀和酝酿,使这部作品呈现出穿越历史文化时空的厚重面貌。

5.文学作品往往离不开对人物的塑造,很多名著中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典形象,如《红楼梦》中充满叛逆精神的贾宝玉、《西厢记》中大胆追求爱情的崔莺莺等。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指明出处,并结合名著整本书赏析该人物形象,不超过50个字。(3分)

①孙少平②傩送③朗德纳克④格里高尔·萨姆沙

人物:名著:

赏析: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6分)

最近,“报复性熬夜”一词风靡网络。它的意思是,大家白天太忙,晚上明明困得厉害,还要吃夜宵、刷手机、玩游戏,非熬到两三点睡觉。有人说,只有这样才觉得“拥有了生活”。

虽说熬夜很伤身体,还要迎接第二天更严重的疲惫困倦,但奇怪的是,大家依然乐此不疲,这是为什么?“报复性熬夜”的快感其实来自一种“补偿心理”,按照个体心理学开创者阿德勒的说法,当人们因生理或

心理问题感到受挫,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其他方式(或在其他领域)来弥补缺憾,缓解焦虑。寻求“补偿”自然是有好处的,但是“过度补偿”无法给人真正的安慰,还可能造成“睡眠相位后移综合征”(一种慢性睡眠紊乱症状)。

(1)请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给“报复性熬夜”下个定义。(2分)

(2)“报复性熬夜”折射出当下怎样的社会现状?对此,你有什么更好的“补偿”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材料一

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使用。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国传统医学赠予人类的瑰宝。在研究最困难、最关键的时刻,我在传统中医文献里面找到了新的灵感和想法。传统中医在过去很多个世纪服务于中国和亚洲人民。毫无疑问,对传统医学的继续探索和发扬,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良药。我呼吁大力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对中国以及其他传统医学的研究,使它们最大程度地造福人类。

(节选自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药奖后感言)指标1 指标2 指标3

中医药现状调查的样本调查范围:31个省(区、市)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调查机构:覆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共计

73.96万个。

工作人员: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超过80

万名。

中医机构及相关资源全国医疗机构中,中医医疗机构

占8%左右。

每万人,中医执业医师数量约3人。未来

五年,中医人才缺口将达51万。

全国每万人中,中医院床位数不到4张。

中医就诊人数和方式中医门诊服务总量6.7亿多人

次,占各类医疗机构门诊服务总

量的19.2%。

选择中医的患者中,高血压、糖尿病、冠

心病等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医治率分别达

到90.1%、86.2%以及74.3%。

约有50%的受访者相信中医,但这些受

访者中有60%以上的人表示自己就医会

首选西医或者中西医结合的方式。

中医药事业发展存在的

问题中医药管理机构设置、相关政策

落实在不同省(区、市)有较大

差异。

中医医疗资源配置在不同省(区、市)存

在明显的不均衡。

农村中医医疗服务网点不够健全,村卫

生室具有中医执业资质的人员不足。

(节选自《全国中医基本现状调查报告》)

材料三

中医药具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双重属性。因此,要从理念层面、思维层面和行为层面,真正将中医药文化渗透、植入到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和健康教育当中,单纯依靠一些形式上的、短时期的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是行不通的。只有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系统地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教材、进课堂,才能真正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落到实处。

(节选自《中国中医药报》)材料四

中医药在欧美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是“以医带药”,即以针灸医疗为主带动中药产品的销售。中医药在日本的发展则是“以教带药”,就是说,以中医药的教育培训来带动中药产品销售。值得关注的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在日本推广国际中医师考试,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日本不同阶层人士踊跃参加培训和考试,使中医药文化得到了更深入的交流,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医药“以教带药”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将会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在日本的发展。

(节选自《中国中医药报》)7.下列对材料中“传统医学”和“以教带药”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屠呦呦认为,加强传统医学研究可以最大程度地造福人类。她说的“传统医学”即给她发明青蒿素带来灵感的传统中医文献。

B.“以教带药”指的是以中医药的教育培训来带动中药产品销售,并促进更深层次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发展模式。

C.日本采用“以教带药”的发展模式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在日本推广国际中医师考试的结果。

D.“以教带药”在日本取得成功,得益于不同阶层人士的广泛参与和他们在中小学校推广中医药教育培训。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国中医基本现状调查报告》显示,中医机构和资源的建设亟待加强,民众对中医的疗效信任度不高,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不容乐观。

B.屠呦呦的获奖感言具有全球视野,她站在世界的高度,呼吁加强国际合作,探索从传统医学中研究、发现良药,从而给人类健康带来福音。

C.中医药文化进教材、进课堂是全民理解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主渠道,中医药知识应该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单靠一些校园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是行不通的。

D.中医既有传统哲学基因,如把元气论、阴阳说等作为理论基础,又有切实的诊疗手段,如重视汤药针灸等施治方法,所以说中医兼具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双重属性。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两小题。(4分)

(1)上述四段材料讲的都是中医药,本质上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和“”问题。(在“现状、理解、模式、传承”中选择两个词填到横线上)。

(2)对于中医药文化进课堂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述之,不超过50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树上的波光

李宗贤

①我很遗憾自己不会画画也不会作曲,我所有的有点意思的感觉只能靠着文字来表达。当我在窗口望向河边美丽的樟树的时候,我好像是看见了天幕上一幅巨大的油画,油画里樟树浓密,树冠满缀着的精致而油亮的叶片,在北风中欢快地颤动,把阳光反射成一小片一小片密密的波光。波光里飞来飞去的鸟儿成丁游来游去的鱼儿,是我这时获得的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②油画里颤动的粼粼波光,在我的奇特感觉中习惯性地转换成小提琴柔和的颤音和钢琴悠扬的装饰音,这装饰音表达的是某几片十分光滑油亮的叶片较为强烈的反光。树上的波光里其实很少耀眼的反光,樟树馨香的卵形叶片虽然油亮得近乎精致,但表面布满细微突起的脉纹,到底有了些许的糙涩,毕竟不如水面光滑如镜。樟树树冠的油绿系列底色上,偶尔夹杂着几枚嫩黄色叶片,冬日温暖的阳光便在我的视觉和听觉里同时颤动出了树上的波光的美妙效果。

③树上的波光让我的欣赏达到了某种迷恋的程度,我甚至会走火入魔地想象卡尔维诺所说的男爵住的树上无数的树冠里的波光。乾隆三十二年的时候,在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维安正好完成了著名油画《沐浴的希腊贵妇人》,就在这年,差不多生活在这油画般的贵族家庭环境里的柯希莫,因为父亲阿米尼奥的训斥而决意从家庭出走,爬到翁布罗萨森林里的树上生活。那时候,比柯希莫大7岁的贾宝玉早已在《红楼梦》里出家到江西黎川洵口寿昌寺当和尚去了。所不同的是,贾宝玉的出家是他世俗生活的终结,柯希莫的上树却是他世俗生活的崭新开始。柯希莫在树上照样打猎、读书、恋爱、旅行,和各式各样的人交往,和社会保持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④我完全是因为精致的樟树叶片闪烁的波光,而在短暂的幻觉中也成为树上的鱼的。我和柯希莫对于树的迷恋或许就是一种本性。我们的祖先几亿年前就从海里爬上长满植物的陆地,然后上到树林里生活,后又从树上下到地面生活;现在我们回到树上就算是回到了故乡。

⑤我对于树上的波光的迷恋,是因为它唤起了我藏在基因里的祖先生活的美好感觉。我确信我在童年时代在一个叫作水边的地方经常感觉到树上的波光。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清澈的水面轻轻荡漾着并愉快地闪烁细碎的波光。我说的水边不是《褐色鸟群》里无可寻迹的地方,我的水边有一个在我的记忆里永远闪着波光的湖。我感觉到在久远的记忆中难以确定位置的湖,有着江南水乡极其妩媚动人的性格和形态。

⑥相比树上的波光,水面的波光由于亮度过高而有些晃人眼眸。但这不是缺陷,而是两者间或婉约或豪放的风格差异。人们正喜闻乐见于千姿百态的风格差异。然而水面的波光无法再现我遥远记忆中柔和细碎、密密麻麻涟漪状的光点,这让我怀上了挥之不去的失落感。水面的波光无法再现我关于水乡的美好记忆,是因为水面接连不断漂浮着菜皮、果皮、鱼内脏、鸡毛、塑料袋、塑料瓶、快餐盒等有机或无机、能降解或不能降解的杂物,大量漂在水面和悬浮在水中的杂物使得水体不仅肮脏而且沉重,这些杂物最终使得水面由于肮脏和沉重,对于阳光和风的呼应变得非常迟钝,无法做到在朝霞映照、微风吹拂下泛起细密的绚烂涟漪,以至于谭元寿一唱起“朝霞映在阳澄湖上”,我就会陷落到怀旧情绪中去。细密的涟漪是形成水面细碎波光的必要条件。我知道有一种叫作趋势的东西无可阻挡,水面细碎波光的必要条件消失,就是趋势无可避免的结局。

⑦树木上的波光似乎在温柔地对抗着趋势,以给人抚慰。高岸消失了,村落消失了,集镇消失了。无尽的消失凸显了树上的波光弥足珍贵。这种纯粹的波光,本来我可以在江南水乡的河面或湖面上很容易看到,

现在我即使匍匐在水边,向近看、向远看都难以看到。造物主似乎为了安慰我无尽的失落感而让我在窗口认真看河边的樟树,很久以来,冬日宁静的阳光里,樟树的香味会随风丝丝缕缕隐隐飘进我家的客厅和卧房。

⑧那天我因为惊奇于柯希莫从12岁到65岁的53年里都生活在树上,生活在圣栎树、橄榄树、柠檬树、美国榆树、角豆树、桑树、玉兰树、橡树、无花果树、樱桃树、木瓜树、桃树、杏树、梨树、梅树等组成的森林里的故事,便无限感慨地在卧室窗口出神望着河边的老樟树。我在恍惚中望着森林的枝叶间如长尾山雀般轻盈行走的柯希莫,以及足可与冬妮娅媲美的薇莪拉的同时,望见了令我感动的树上的波光。

⑨这波光以树冠的形态呈现浮光跃金的诗情画意,保持并延续了我对水面波光的美好感受。直到现在,一种温柔的情意使我在这美好的恍惚中,觉得自己就是树上的波光里一条快乐游动的鱼。

(选自2019年3月31日《解放日报》)10.本文多次提到了柯希莫,请说说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4分)

11.第⑤和第⑥自然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6分)

12.简要赏析文中划线的语句。(4分)

13.有人说本文标题“树上的波光”取得很好,请结合全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为君难论

欧阳修

语曰“为君难”者,孰难哉?盖莫难于用人。

夫用人之术,任之必专,信之必笃,然后能尽其材,而可共成事。及其失也,任之欲专,则不复谋于人而拒绝群议,是欲尽一人之用,而先失众人之心也。信之欲笃,则一切不疑而果于必行,是不审事之可否,不计功之成败也。夫违众举事,又不审计而轻发,其百举百失而及于祸败,此理之宜然也。然亦有幸而成功者,人情成是而败非,则又从而赞之,以其违众为独见之明,以其拒谏为不惑群论,以其偏信而轻发为决于能断。使后世人君幕此三者以自期,至其信用一失而及于祸败,则虽悔而不可及,此甚可叹也。

前世为人君者,力拒群议,专信一人,而不能早悟以及于祸败者多矣,不可以遍举,请试举其一二。

昔秦苻坚地大兵强,有众九十六万,号称百万,蔑视东晋,指为一隅,谓可直以气吞之耳。然而举国之人皆言晋不可伐,更进互说者不可胜数。其所陈天时人事,坚随以强辩折之,忠言谠论皆沮屈而去。如王猛、苻融老成之言也,不听;沙门道安,坚平生所信重者也,数为之言,不听:惟听信一将军幕容垂者。垂之言曰陛下内断神谋足矣不烦广访朝臣以乱圣虑坚大喜曰与吾共定天下者惟卿尔于是决意不疑遂大举南伐。兵至寿春,晋以数千人击之,大败而归。比至洛阳,九十六万兵亡其八十六万。坚自此兵威沮丧,不复能振,遂至于乱亡。

近五代时,后唐清泰帝患晋祖①之镇太原也,地近契丹,恃兵跋扈,议欲徙之于郓州。举朝之士皆谏,以为未可。帝意必欲徙之,夜召常所与谋枢密直学士薛文遇问之,以决可否。文遇对曰:“臣闻作舍道边,三年不成,此事断在陛下,何必更问群臣。”帝大喜曰:“术者言我今年当得一贤佐助我中兴,卿其是乎?”即时命学士草制,徙晋祖于郓州,明旦宣麻,在延之臣皆失色。后六日而晋祖反书至。清泰帝忧惧不知所为,但君臣相顾,涕泣而已。

由是言之,能力拒群议专信一人,莫如二君之果也;由之以致祸败乱亡,亦莫如二君之酷也。方苻坚欲与幕容垂共定天下,清秦帝以薛文遇为贤佐助我中兴,可谓临乱之君各贤其臣者也。

或有诘予曰:“然则用人者,不可专信乎?”应之曰:“齐桓公之用管仲,蜀先主乏用诸葛亮,可谓专而信矣,不闻举齐、蜀之臣民非之也。盖其令出而举国之臣民从,事行而举国之臣民便,故桓公、先主得以专任而不贰也。使令出而两国之人不从,事行而两国之人不便,则彼二君者其肯专任而信之,以失众心而敛国怨乎?”

(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注】①清泰帝即后唐末帝李从珂;晋祖即后晋建立者石敬瑭,时任后唐河东节度使,镇守太原。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信之必笃.笃:坚定

B.是不审.事之可否审:审度

C.即时命学士草.制草:草率

D.亦莫如二君之酷.也酷:惨痛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盖莫难于.用人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坚随以.强辩折之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C.助我中兴,卿其.是乎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D.齐桓公之.用管仲蚓无爪牙之.利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了君王应如何用人的问题,阐明了要想做好君主就得处理好信任大臣和听取他人意见之间的关系。

B.欧阳修认为,君主用人之术在于充分信任人才,要一切不疑,力拒群议,果敢行事,如此方能共同成就事业。

C.清泰帝害怕镇守太原的石敬瑭凭借地近契丹又握有兵权的形势,专横抗命,于是不听朝议,把他调防郓州,加速了石的背叛。

D.本文举苻坚、清泰帝与齐桓公、蜀先主刘备听言用人之例进行对比论证,以史为鉴,逻辑严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垂之言曰陛下内断神谋足矣不烦广访朝臣以乱圣虑坚大喜曰与吾共定天下者惟卿尔于是决意不疑遂大举南伐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亦有幸而成功者,人情成是而败非,则又从而赞之(4分)

(2)盖其令出而举国之臣民从,事行而举国之臣民便,故桓公、先主得以专任而不贰也(4分)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9-20题。(共8分)

博浪沙①

【元】陈孚

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社稷已惊摇。

如何十二金人②后,犹有人间铁未销?

督亢陂

【清】赵俞

提剑荆轲勇绝伦,浪将七尺殉强秦。

燕仇未报韩仇复,状貌原来似妇人。

【注】博浪沙:位于今河南省原阳县城东郊,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即诗中“祖龙”)东巡时曾在此遇刺,因铁椎“误中副车”而侥幸逃脱。②十二金人:秦始皇所铸十二大铜人像,《史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牧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19.就题材而言,以上两首都属于;内容上,二诗都写到了历史人物。(2分)

20.陈诗称赞“一击车中”的原因是什么?你觉得诗人赵俞支持这种做法吗?请结合《督亢陂》诗略作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①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

②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

③敬而将之以玉帛,则为礼;和而发之以钟鼓,则为乐。(朱熹《论语集注》)

21.“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与材料中①“礼,与其奢也,宁俭”的“礼”有什么不同?(2分)

22.结合上面的选段,你认为儒家推崇礼乐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

(2),,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4),对此如何不泪垂?,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5)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张溥《五人墓碑记》)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最近,“夸夸群”迅速火遍网络,“喷喷群”也随之诞生。在“夸夸群”里,你会获得方方面面的夸赞:在“喷喷群”里,你会遭到毫不留情的批评。

某心理学博士说,其实每个人都希望听到别人夸自己的好话,“尤其是现在年轻人面临的竞争压力、就业压力非常普遍,而遇到压力的时候就特别需要支持”。

也有人认为,这个社会真正需要的是努力,“喷喷群”恰恰告诉你不要沉浸在那些虚妄的夸奖之中,从别人不那么友善的言论中锻造更闪光的自己。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体验?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1.C项。A项“壳”在此读qiào,B项“戛”读jiá,D项“热诚”应该为“热忱”。

2.B项。觊觎:非分的企图,希望得到不该得到的东西,此处可改为“歆羡”。

3.B项。“便是”与冒号功能重复,可将“,那便是”删去,或删去“是”后的冒号,同时将引号内的句号调到括号后面。

4.C项。A项“蝉联”即连续获得,可改为“获得”,或将前面的“连续”删去;B项不合逻辑,可将“被”删除;D项缺少主语,可删去“使”。

5.答案示例

①孙少平(出自《平凡的世界》)这是个人格独立、自强不息的青年,他以自己的善良、坚韧和勇毅,在平凡的世界中走出了不平凡的人生之路。

②傩送(出自《边城》)这是个心地纯洁的湘西青年,他对翠翠爱得深挚,最终却因兄长遇难而负疚出走,离开了茶峒,让人唏嘘不已。

③朗德纳克(出自《九三年》)这是个丰满立体的叛军首领形象。他坚毅果敢,智斗炮兽;他冷酷无情,烧杀掳掠;他心存善念,勇救三童。

④格里高尔·萨姆沙(出自《变形记》)这是个勤劳善良的推销员,他深爱自己的家人,变成甲虫后却遭到家人的厌弃,最终在饥饿与孤独中黯然死去。

(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的侧面,学生答案言之成理即可。评分标准:对人物形象的概括提炼1分,结合原著简单分析1分,只概括不分析不得分。)

6.(1)报复性熬夜指的是为补偿白天被占用的大量时间而进行的以影响工作、牺牲健康为代价的过度晚睡行为。(2分)

(2)社会现象: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人们的业余时间、个人空间被大量挤占。(2分)补偿之法:①调节好心态,变被动为主动,爱上自己从事的工作;②搞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改善工作软环境;③业余时间多读书,多运动,从事健康文娱活动,放空自我。(根据语段中“用其他方式(或在其他领域)来弥补缺憾”的提示,写出两点即可给2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7.B项。 A项缩小了屠呦呦所指的“传统医学”的内涵;C项日本采用“以教带药”的模式不是世中联推行中医师考试的结果;D项材料并未显示日本在中小学推行中医进课堂。

8.C项。言过其实,不切实际。

9.(1)理解传承。(每格1分)(2)反对、认可均可以,只要言之成理。(2分)

10.①作者在阅读中惊奇于柯希莫的生活在树上的故事,引发了他的出神望向河边的樟树,望见了树上的波光。②引出了我对树和树上的波光的迷恋的探讨。③柯希莫和文章中的其他的文学和艺术材料组合在一起,也使得散文多了一种文化味和艺术感。(每点2分,写出2点即可)

11.这两段由展现树上的波光过渡到对水上波光的描述,(2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童年美好往事的思念和美景不再的感伤。(2分)也委婉批判了现实中乱丢垃圾、制造污染、破坏生态的行径。(2分)

12.①“温柔对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树上的波光在环境破坏的背景下给予作者的慰藉。(2分)②三

个“消失”运用排比手法,写出了时代变化之快以及高岸、村落、城镇消失后作者内心的失落与焦虑之情。(2分)

13.①“树上的波光”带有梦幻的色彩,与文章中呈现的那种美好恍惚的意境和氛围相契合。②“树上”和“波光”陌生化的组合,有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树上的波光”是贯穿文章的线索,作者由此浮想联翩,在艺术和人生、过去和现实之间穿越。④“树上的波光”也是作者的一种精神的寄托,保持和延续了他对于故乡、自然的美好情怀。(每点2分,写出3点即可)

14.C项。草:草拟,起草。

15.B项。以:介词,用、凭。A项介词,比/介词,表被动;C项表示揣测语气,大概/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D项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独/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6.B项。作者认为除非发出的政令、推行的事对臣民有利,得到臣民的拥护,否则就不能专任一人,拒绝众人的意见。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垂之言曰/陛下内断神谋足矣/不烦广访朝臣//以乱圣虑/坚大喜//曰/与吾共定天下者/惟卿尔/于是决意不疑/遂大举南伐

(“//”可断可不断,错一处不扣分,错两处扣一分,错三、四处扣两分,错五处不给分)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但是也有侥幸获得成功的,人之常情就是这样:事情成功了大家就认为是做对了,事情失败了大家就认为是做错了,便又随之赞美侥幸获得成功的人。(关注“幸”“情”“是、非”“从而”等词语的正确翻译)

(2)因为他们发出政令,全国臣民拥护;他们推行国事,全国臣民都感到有利,所以齐桓公、刘先主能够专用他们而不会有别的念头。(关注“便”“得以”“专任”“贰”等词语的正确翻译)

19.咏史诗(写“怀古诗”亦可给分),张良。(每空1分,共2分)

20.陈诗认为,张良敢于起身反抗暴秦,勇气可嘉,(1分)并且在博浪沙狙袭始皇意义重大,某种程度上动摇了秦的统治基础。(1分)

不支持。陈诗通过“勇绝伦”的荆轲与“似妇人”的张良一死一生、一败一成的对比,意在表明成大事不能靠匹夫之勇,须有大智慧、大谋略才行。对于“一击车中”这种冒险做法,诗人显然是不认同的。(观点1分,“对比”手法1分,主旨概括1分,指出“一击车中”的问题1分)

21.前者指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等级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后者指与前者相应的具体礼节、仪式。(2分)22.儒家推崇礼,目的在于追求秩序;推崇乐,目的在于追求和谐。(1分)礼和乐的核心内容是要求人有由内而外的恭敬和顺。(1分)所以,孔子反对追求玉帛的多少和钟鼓的大小等外在形式而忽视恭敬诚笃的内在的做法。(2分)

23.(1)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芙蓉如面柳如眉春风桃李花开夜

(5)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24.作文(按2018年高考阅卷要求)

【附文言文翻译】

俗话说“做皇帝很难”,难在哪里呢?大概没有比任用人才更难的了。

用人的方法,让他做事必须专一,对他的信任必须坚定,然后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才干,才能与他共同成就事业。至于那不当的做法,如果太过专任一人,而不再与其他人商议,拒绝听取群臣的意见,这便是想发挥一个人的才用,却先已失去了众人之心。如果太过笃信一个人,就会对其言行一概不怀疑,而轻易决断行事,这便是不审度事情的能做与不能做,不预料事情的成功与失败(而冒险蛮干了)。违背众人意见办事,又不审时度势而轻率出手,那样的人办一百件事就会失败一百次,并将招致祸乱败亡,这是理所当然的啊!但是也有侥幸获得成功的,人之常情是这样;事情成功了大家就认为是做对了,事情失败了大家就认为是做错了,便又随之而赞美侥幸获得成功的人,把他违反众人意见说成是有独特的见解,把他拒不纳谏说成是能不被各种论调所迷惑,把他偏听偏信而又轻率蛮干说成是英明果断。假如后世的人君仰慕这三点,把它作为对自己的期许。等到他专信专用的人一失误就会招致祸殃,即使悔悟也来不及了,这是十分可悲的。

历史上做人君的,由于极力拒绝众人意见,单独相信某一个人而不能及早觉醒,以致招来祸殃的情况太

多了,无法一一列举,请允许我试举一二个例子吧。

从前,前秦苻坚地广兵强,有兵将九十六万,号称百万。他蔑视东晋,指东晋为一隅之地,说可以直接凭借气势将其打败。可是前秦上下都说东晋不能攻打,轮番向苻坚进谏的人数都数不过来。凡有人陈说天时与人事的形势,苻坚便马上强词辩解,使之屈服,忠言直论一律因被压抑、遏止而不得不放弃。如王猛、苻融等老成持重的话,他不听;高僧道安本是苻坚平生最信任的人,多次向他进言劝谏,他也不听;只听一个叫慕容垂的将军的话。慕容垂对他说:“陛下自己在心里决断谋划就完全可以了,无需广泛征询朝中大臣的意见,以免扰乱陛下的英明思虑。”苻坚大喜说:“和我共同平定天下的,只有你了!”于是拿定主意不再疑虑,便大举南侵。军队开拔至寿春,东晋仅用数千人的兵力迎击,前秦军马便大败而回。等败退到洛阳时,九十六万大军己损失了八十六万。从此,苻坚的军威被打击,再没有振作起来,直到灭亡。

离现今最近的五代时期,后唐清泰帝李从珂担心石敬瑭镇守太原,地近契丹,怕他凭借兵权,专横抗命,准备把他调防至郓州。满朝官员都谏止,认为不可。皇帝坚持要调动他,晚上召同自己经常商议国事的枢密直学士薛文遇来询问,以便决定能不能这样做。文遇回答说:“微臣听说在道路旁建造房屋,(由于过路的人们意见纷纷,)三年也建不成功。这件事在于陛下的明断,何必再询问群臣。”清泰帝十分高兴地说:“术士说我今年会得到一位帮助我中兴的贤良辅臣,你恐怕就是这个人吧?”即刻命掌制文诰的学士草拟诏书,把石敬瑭调往郓州。第二天早晨宣读诏命,在朝廷上的大臣都为这事惊惶失色。过了六天,石敬塘反叛的牒文到达朝廷。清泰帝担忧惊惧,不知该怎么办,只有君臣互对而视,痛哭流涕罢了。

从这事说来,能极力拒绝众人意见、专信一人的,没有谁能像前秦、后唐两个国君那样果决;由此而带来的祸殃,也没有谁像两位国君这样惨痛。当苻坚想和慕容垂共同平定天下、清泰帝认为薛文遇是能帮助自己中兴的贤良辅臣时,可以说面对纷乱的社会的国君各自认为自己的辅弼之臣最贤良。

有人反问我说:“这样看来,那么用人的人不可以专信一人吗?”我回答他说:“齐桓公任用管仲,蜀先主任用诸葛亮,可以说是专信一人,未曾听说齐蜀的臣民非议他们。因为他们发出政令,全国臣民拥护;他们推行国事,全国臣民都感到有利,所以齐桓公、刘先主能够专用二人而不会有别的念头。假使发出的政令,两国臣民都不拥护;推行的事两国臣民都不感到有利,那么,这两个国君哪会专一任用并相信他们,以致失去民心而招来国人的怨恨呢?”

2020届高三语文晨读资料 (二)

2020届高三语文晨读资料(二) 一、成语积累 1、功高不赏:形容功劳极大,无法赏赐。【易错点】易误解为:有大功劳不用奖赏。 2、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艺术技巧精巧。【易错点】易误解为:大自然的精巧。 3、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分了,如同做得不够一样。【易错点】易误解为:过去了就没有了。 4、骇人听闻:使听的人十分吃惊害怕,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易错点】易误解为:让人听了害怕。 5、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易错点】易误解为:含苞待放。 6、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易错点】易误解为:冰雪融化或烦恼消除。 7、豁然开朗: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易错点】易误解为:人的性格开朗。 8、火中取栗:比喻为别人冒风险,徒然吃苦头而得不对好处。【易错点】易误解为:冒着危险做某事或获取利益。 9、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易错点】易误解为:只言片语。 10、计日程功:形容进展快,成功指日可待。【易错点】易误解为:算着日子哪一天成功。 11、济济一堂:形容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易错点】易误解为:一般人多的场面。 12、加人一等:形容才学出类拔萃。【易错点】易误解为:给予的比别人多一等。 13、见危授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易错点】易误解为:在危急时刻接受任务。 14、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易错点】易误解为:江河的水一天天减少或江河枯水。 15、今是昨非:指认识过去的错误。【易错点】易误解为:面目全非。 16、金针度人:比喻把秘法、诀窍传给别人。【易错点】易误解为:医生治病。 17、噤若寒蝉: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易错点】易误解为:十分寂静,寒冷,冷得不敢出声。 18、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易错点】易误解为:拒绝别人的要求。 19、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易错点】易误解为:说是很重要,其实很轻视。 20、绝无仅有:形容非常少有。【易错点】易误解为:绝对没有。 二、文化常识 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英语二模试题答案(最新整理)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英语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7.05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1. B 2. A 3. A 4. C 5. C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6. B 7. C 8. A 9. B 10. B11. B 12. C 13. A 14. A 15. C 第三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每小题超过一个词不计分;★拼写错误不计分;★16、18、19题首字母不大写扣0.5分。 16. Medicine 17. 627-549 18. Theatre/Theater 19. Half 20. red 第二部分:知识运用(共两节,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1. C 22. A23. A24. C25. B26. B 27. A 28. D 29. D 30. C 31. B 32. B33. D 34. C 35. A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6. C 37. D 38. B 39. D 40. A41. D42. A 43. B 44. C 45. C 46. B 47. C 48. A 49. D50. B 51. A52. C53. B54. D 55. A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56. C 57. D 58. D 59. A60. D 61. B 62. A 63. B 64. D 65. A 66. C 67. A 68. C 69. C70. B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71. G 72. A73. B 74. C75. D 第四部分:书面表达(共两节,35分) One possible version: Dear Jim, How is it going?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on my upcoming attendance in the CCTV program The Reader.

2018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1卷试题分析

2018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1卷试题分析新乡市一中语文组(2018年6月15日)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从文本题材上看,今年节选的是杨国荣的《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属文化、哲学范畴,仍旧是千字左右,选文具有思想性、知识性,文化内涵深厚。 2.从命题形式上看,本大题依然设置3个小题,均为单项选择,两道选择错误项,一道选择正确项,总分值没有变化,依然是9分。 3.考查内容上,第1题侧重于对主要概念的理解,第2题从2017年开始出现的重大变化依然延续,考查对文段整体论证的把握,这点在备考上尤其需要注意,第3题侧重于对文中观点的正确理解。 4.从考查难度上,整体难度不大,设置陷阱依然是七大类型,因此学生在做题时不能总是停留在找寻原句的阶段,应该特别注意训练自己对文章的分析、归纳、整合能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1. 文章从体裁上看,本次所选择的小说与传记类文本有相似之处,在小说的形式下融入了很多真实的历史资料。 2. 从对试题的解析来看,4、5两题较为简单,从文中可直接获得有效信息,题型也较为常见。第6题难度较大,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的叙述方式在小说中并不普遍,学生可能在练习中所见并不多,但是因为本篇小说阅读理解难度不

大,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还是能做出来的。这道题告诉我们,小说阅读做题固然重要,但不能机械,切实提高阅读能力才是根本。 3.从命题规律来看,文学类阅读改成必做以来,小说文本阅读难度有所降低,主题较为明显,2017年的《天嚣》与2018年的《赵一曼女士》理解起来都不太难。另外从主题来看,对正面人物、英雄、正能量的歌颂呈延续状态。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1.从文本选材上看,材料围绕“量子通信”,由三则材料组成,就材料选取而言,理科学生在对量子通信发展的理解上更占优势,与论述类文本选取的诸子之学,一文一理,遥相呼应,毫无偏颇。 2.从命题规律上来看,与2017年相比,试题形式变双选为单选,即两道单选题和一道主观题,总分值不变,且该题并未加入图表的考查形式。在考查内容方面,强化了考生对作者行文立场、思维过程的认知,例如第9题,让考生分析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这实质是让考生站在一个国际化的角度审视中国的科技发展现状,明确不同媒体有着不同定位和出发点,从而体会在国际的舞台上,中国所占的位置,同时通过试题,也向考生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领先性和前沿性,彰显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创造,打文化自信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

2019届朝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语文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春节上映的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成了一个热议的话题。因为原著作者是刘慈欣,因为主演是吴京, 更因为这是一部以大片标准呈现的中国原创硬科幻。《流浪地球》将天马行空 ....的想象与前沿的科技“无缝 对接”,并用高密度的细节把这两大板块铆牢 ..,宇航服、强化外骨骼、行星发动机等细节的设定完全不输 给《环太平洋》等海外大片,片中地球坠入木星时的大气流失逸散,空间站中的重力变化,也都有相对严 谨的表现。 “这个梦想已经很久了。”刘慈欣曾说,“我最想做的莫过于把我写的小说拍成电影,哪怕就一部。” 作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小说拉向世界顶尖水平的作家,他面对中国电影工业时却曾经无力。原因很简单,科幻电影往往代表了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作为一种类型片,科幻电影还原并视觉化科幻理念,不仅需要 巨大的资金投入,更需要参与者对科学有足够的理解,而中国科幻的银幕呈现一度并不尽如人意。《流浪 地球》弥补了此前中国原创科幻电影因欠缺科学逻辑而导致的硬度不足的最大短板。 《流浪地球》是一部硬科幻电影,也是一个纯粹的中国故事,它表现的亲情观念、英雄观念、故土家 国情怀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影片故事中,因为太阳加速老化,将要吞没地球,于是地球上建起了许多行星发动机,将地球加速到 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为什么不建造飞船飞离地球?”无论是原著小说中的人物,还是现实中的海外电 影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影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既关乎科学设定,也反映出中国文化对家园的理解。导 演郭帆说,将地球带走,“带着家园流浪”的想法表现了中国人对故土的情感。正是这样的人文内核,撑 起了与好莱坞不一样的属于中国的科幻大片。 对故土的眷恋,在影片中通过一家祖孙三代在灾难面前的选择体现出来。吴孟达扮演的姥爷看上去谨 慎得有些懦弱,却为了外孙、孙女牺牲了自己。吴京扮演的航天员父亲为了任务十多年没有见到儿子,倔 强的他和叛逆的儿子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话可说,却最终两代人合力完成了保住地球家园的使命。在飞出太 阳系的科幻背景下,传达的是中国人最熟悉也最刻骨铭心的主题——回家。 观众会发现,在这些平时含蓄而内敛的家庭成员之间,有着东方式亲情的默契——他们彼此依赖却并 不表现出来,小心地保有着一份温度。这样的温度激发了对家国责任的热度,灾难面前,没有超级英雄, 每个平凡人都是英雄。

2021高三语文晨读材料汇编二

2021高三语文晨读材料汇编二 一、默写天地(选材为高考范围64篇先高中后初中,高考前过一遍;横线上为易错书写,括号为需要 解释的重点字词,句子后的括号需要翻译。)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____________()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bēi)鄙(bǐ)(),____________(),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____________()。后值____________,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 【“有”是通假字,通“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所以读yòu】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____________(),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dù)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____________(),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____________()。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____________)()善道,____________(),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答案在本期最后 依据《出师表》,理解性默写 9、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的心态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国内有利的主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毫不懈怠,奋不顾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刘禅如果跟将军向宠商讨军队中的事情,就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稳定局面。 13、《出师表》中诸葛亮希望刘禅能自行谋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切追念先主临终留下的教诲。 答案在本期最后 二、翻译快车(选取最新模拟题上的一个句子,因为文言文划线句子中重点实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最为集中,尽量选择受文本干扰少的句子,逐字直译,并告知学生得分点。) 竺法深在简文坐,刘尹问:“道人何以游朱门?”答曰:“君自见其朱门,贫道如游蓬户。” 竺法深:和尚名;在:存留于某地点;简文:晋简文帝司马昱,据记载简文帝当时还没有登帝位,只是封为会稽王;坐:通“座”,座上宾;刘尹:刘惔;道人:和尚;何以:以何,凭什么、为什么(介词宾语前置);游:交游;朱门:红漆的大门,指达官贵人之家(借代修辞);答:回答;君:您;自:

2020届高三英语二模试题

2020届高三六月模拟考试 英语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man doing? A. Cooking dinner. B. Playing basketball. C. Watching a game. 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the barber's. B. At the tailor's. C. At the butcher's. 3. How will the man come back? A. By air. B. By train. C. By ship. 4. What is the man complaining about? A. The weather forecast. B. The bad weather. C. The useless umbrella. 5. What day is it today? A. Thursday. B. Wednesday. C. Tuesday.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

2020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情境至上素养为王 ——2020年高考全国I卷语文试题分析 邯郸市教科所 一、总体评价 2020年高考全国语文I卷和2019年全国I卷相比,题型保持不变。与往年试题稳中求新、稳中求变不同,今年可谓以稳取胜。在考查导向上,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考试功能;在考查内容上,突出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在考查形式上,则以真实、典型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为载体,设计典型任务,考查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可以说,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在破解模式化、套路化备考上下足了功夫,真正体现了“情境至上、素养为王”的考查意图,对今后的语文教学、高考备考有着鲜明的指导意义。 模式化、套路化备考正在走向式微!如果说以前长时间、大强度的模式化、套路化备考对高考有效果,那么现在这种备考方式已无法应对当下高考。只要我们研究一下新课标、新教材,只要我们研究一下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就会发现“考学科素养”绝不是一句空话,它已经真切的落实在高考考题中!高考试卷一再启示我们:语文学科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以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为核心。但“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已经习惯于刷题、习惯于套路化,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它裹挟着在错误的道路上奋勇前进!殊不知,如果方向错了,用的力越大,受的损害越大!低头拉车,还需抬头看路。所以,如果以前

我们用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复习备考,那么今后我们应该缩短备考时间,延长正常教学时间。认认真真搞好语文学科教学,扎扎实实做好阅读、写作实践探索。学科教学应该少一些功利之心,少一些浮躁之气,多一些方法探究,多一些素养养成! 二、试题分析 为了说明上述观点,下面我对全国语文I卷试题逐一进行分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原文论证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材料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文章肯定了“孝”的普遍意义,也指出了它的内涵变化,体现了思辨精神,彰显了传统文化。 第1题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C级。 [试题分析]A由文中信息可知社会伦理制度比家庭伦理规范范围更广,但并没有对二者谁更重要进行比较,所以,A项错在无中生有;B“‘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中“特有”二字无中生有;D“无提倡的必要”错误,文中说“‘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二者程度不同。其实,B 、D选项表述并不符合常识,如果学生有一定的在逻辑思辨能力,不结合文本也能发现们它在表述上存在的问题。

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8届上海市崇明县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积累应用(1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分) (1)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苏轼《水调歌头》)(2)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韩愈《师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断桥头卖鱼人散。(元·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4)舞台上遭逢苦难久别重逢的夫妻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时可以用《琵琶行》中哪两句诗句来形容这种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庭坚作诗善于锻炼熔造前人诗句,《登快阁》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便化自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在下文中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是一个具有癌细胞的基地,这些癌细胞为什么不能施展它们的魔法与威力呢?这是因为人体里有一种特殊的抗癌机制,能够及时而有效地制止这些致癌基因向周边渗透和蔓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质网能细致地辨认出病里头的致癌基因,当它们发现这些坏家伙后,会立即停止该基因的蛋白质折叠。 A.这种抗癌机制能负责将氨基酸折叠成蛋白质的是内质网 B.它们就是人体细胞内负责将氨基酸折叠成蛋白质的内质网 C.这种抗癌机制负责将氨基酸折叠成蛋白质的内质网生成 D.它们就是人体细胞内的内质网负责将氨基酸折叠成蛋白质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8题。(16分) 漫说“散文心” 沈扬 ①前些年在旧书摊淘到一本名为《文心》的书,1934年由夏丏尊、叶圣陶合作撰写并出版,是一本关于国文写作的指导性通俗读物。《文心》一书在提出用功求学用心作文的要求后,具体到写作的过程,讲述了确定“中心意旨”对于写

2021高三语文晨读材料汇编一

2021高三语文晨读材料汇编一 一、默写天地(选材为高考范围64篇先高中后初中,高考前过一遍;横线上为易错书写,括号为需要 解释的重点字词,句子后的括号需要翻译。)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____________(),今天下三分,____________(),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____________()志士之气,不宜____________(),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____(),不宜异同()。若有____________()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____________(),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____________(),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____________(),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xíng)____________(),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____________()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答案在本期最后 依据《出师表》,理解性默写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先叙述自己的布衣身份和所受先帝之殊遇,后用对偶句式,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临危受命、勇于担当。 2、《出师表》中诸葛亮建议后主凡事宜多征询侍中、侍郎的意见,并陈述了这样做的效果。表现这效果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3、《出师表》中,表达作者淡泊名利的高尚节操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师表》中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道出了“开张圣听”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要严明奖惩,对于功过好坏的评判要一视同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去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国家危急存亡之时。 8、《出师表》中一开篇就说明蜀国开国不顺的政治形势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本期最后

2020海淀高三英语二模试题word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2020. 6 本试卷共10页,12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知识运用(共两节,45分) 第一节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阅读下列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在未给提示词的空白处仅填写1个适当的单词,在给出提示词的空白处用括号内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A During my childhood, whenever the sun dropped and the blue sky came up, my father and I would climb the mountain near our house. Walking together, we had a lot of conversations through __1__ I learned many valuable lessons. He always stressed to me, “You should have objectives and capacity like the mountain.”This has 2 (large) influenced my life. 3__ the mountain-climbing, we couldn't have had enough time to spend together because my father was busy. B You have probably dreamed about __4 you would change the world, only to find that it seems impossible. However, you may have the power 5___ (make) the world better with baby steps. That’s the idea behind the BA Challenge, which is a public service campaign co-initiated by Alibaba and Sina Weibo. It asks people to do something positive and then record the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Since its first 6__(appear) on Sina Weibo on Sept. 2nd, the BA Challenge has attracted millions of viewers and participants. 7__ these little things may be easily ignored in our daily lives, they are well received by many viewers. C There’ s nothing better than flying to a foreign destination to visit the attractions it 8___ (have) to offer. Millions of people are doing the same, and why not? The world has an amazing variety of must-see sights, from breathtaking natural scenery to impressive old cities. But the problem is that too many of us 9___ (visit) them at the same time, putting pressure on these delicate and ancient places. That's why a number of beauty spots and historic sites have been introducing charges or restrictions on the number of tourists.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is: to reduce overcrowding, to manage wear and tear on old buildings and to tidy up the mess 10 (leave) behind.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上将该项涂黑。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试卷分析

2018高考试卷分析 语文组李坤 2018年的高考在6月8号结束时已经变为历史。斯宾诺莎曾言:如果你希望现在与过去不同,请研究过去。我想这是我们今天聚在一起的意义。 关于试卷:坚持大方向,留有小心机 考前多种预测,谁能料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高考题总是会给我们很多措手不及。拿到试卷完完整整做一遍,发现今年全国卷一坚持大方向不动摇,以“扬帆新时代,化育新一代”为目标,在反映时代要求、助推素质教育上作出了新探索。但整套试卷处处显示着出题人的“小心机”。 心机1:论述类文本相较去年的“气候正义”简单很多,唯一需要学生注意的是审题,由我们常见的正确不正确不正确变成了不正确不正确正确,打破固有思维,考验学生细心度。 心机2:文学类文本考前一直纠结于小说散文到底要考哪一个,结果考了一篇不像小说的小说,第四题直接是送分题,56题看似是小说的常规题型,但并不好得分,以第5题为例,表面上看是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考查,由常规的概括人物形象变为筛选对应信息,想要得满分并不容易,尤其是“拔俗的文人气质”,若学生不理解“文人气质”,答案很容易就变成了“用通俗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记叙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只能找到这一条,其实文人气质不应局限于文字类文学类,更包含着不俗的情趣、浪漫的情调、聪明智慧等,这道题非常考验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答案虽出自文本,但如何筛选整合却需要学生的真本事。 心机3;诗歌选择题由五选二变为四选一,难度降低。但C选项需要学生将背诵篇目《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绝胜烟柳满皇都”与试题材料中“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相比较,不要求学生直接默写相关诗句,但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名篇名句的基础上,结合试题的情境作出判断,考查学生平日的积累。同时李贺诗歌“辞尚奇诡”,加大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的难度,整首诗表达了李贺虽不遇于时,但依然乐观自信,不甘沉沦的情怀。考的那句“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学生非常容易想起考前那些相似的情感类术语: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壮志难酬的愤懑,加上尾句的“烟濛濛”理解为对前途的迷茫,素质不错的学生再联想一下李贺生平,越想越觉得自己答得对,其实根本没发现自己早就掉进了出题人的陷阱中,沾沾自喜而不自知。所以平时的诗歌教学,除了术语外,更应该关注读懂诗歌。 心机4:语言文字运用题是今年变化最大的题。成语、语病题,过去都在独立的句内完成,今年在一个文段中设计3道选择题,使考查语料从句子变为篇章。同时学生反映较难的20题启事改错题和图表题都直指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通过创设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实现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和素养的测评。 总体来说,我觉得今年高考题选择题难度降低,主观题相对以往的套路题,更灵活,也更侧重对学生思维和语文综合素养的考查,考的知识细,能力强,得分并不容易,属于典型的“一看题不难,一写就不会,一看答案都知道”。 关于备考:水石相激雷响万壑 韦应物有诗云: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所以在我看来,要想在高考中实现语文突破,离不开老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 我们15级教师团队在以下几方面积极备考: 一、就高考题紧扣时代的特点,我们编印资料,扩大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关注时代,提升格局。一周一次的《时评》坚持到高考前一周;在周老师建议下,将《人民日报》上所有的“暖闻热评”集结成册,既积累素材,又学习议论;全组通力合作,每个办公室分担相应

(word完整版)2019年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机密★启用前 青山中学2019年高考一模卷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先行者,危地马拉作家阿斯图里亚斯为其发展奠定了基调,后来的拉美作家或多或少循着他的路子创作。阿斯图里亚斯是他们中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 《玉米人》没有核心故事,其线索是漫溢散射式的。小说围绕土地争夺战展开,印第安酋长伊龙率领的部落,在政府骑警队和投靠政府的印第安人的双重围攻下惨遭屠戮,部落萤火法师临死前施下毒咒,多年后毒咒一一实现。小说的时间设置非常别致,以断线跳脱而非连续性的方式铺设,其中的罅隙埋伏了种种人生的悬念。 阿斯图里亚斯笔下的魔幻色彩,主要是心理上的超现实主义。作者精确地抓住了人的种种心理状态,将之投影于外物,通过外物施之视觉、听觉等感觉上的变形,反映人心的扭曲和变形。托马斯先生设毒计害死酋长伊龙后,看到一只预示断子绝孙的“嘤嘤哀鸣的小鸟”不离妻子左右,即是其恐惧的心所造的幻影;骑警队夜过森林遭遇颠簸起伏的大地、缠绕虬结的树枝、殷红似血的月亮、如蝗虫漫天飞舞的落叶,则是群体参与屠戮恶有恶报的心理反应。作者写得最妙的是盲人戈约,他失明时才能认识玛丽亚的美善,复明后反而认不出她了,亦即他借以“看见”玛丽亚的是“心眼”,注入了满满的关于爱情、信仰和生活的美好想象。而“真眼”复明,“心眼”闭合,他看到的则是满目丑恶,不拘世间的抑或人心的。书中写到大量的印第安神话和传说,这些东西当然是愚昧的,但其产生有人文、社会和心理上的渊源,它们是人类情感的寄托。此外,书中关于“人神合一”“人兽合一”的描写,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叙述在邮差尼丘和野狼、巫医库兰德罗和七戒梅花鹿之间来回切换,则代表了印第安民族特有的世界观。 玉米是人的血肉的来源,人因之繁衍子孙,人死后作为养料供玉米茁壮成长。这种“人-玉米土地”的共生关系使印第安人形成一种朴素的伦理观:卖玉米和土地即卖血肉和子孙,烧荒毁林不啻截断土地的经脉,滥垦滥伐更是污染其血液。这种观念与其说挑战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和道德制度,毋宁说是某种人类共同价值的阐发——信仰万物有灵,尊敬我们的地球,总要好过竭泽而渔式的发展。《玉米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值得我们深思。 (摘编自黄夏《魔幻视闽中的拉丁美洲风俗志——读<玉米人>》,有删改)1.下列对《玉米人》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没有核心的故事,采用漫溢散射式的线索和断线跳脱而并不连续的情节设置。 B.运用了把人物心理投影于外物,再通过外物使感觉变形的超级现实主义手法。 C.写到了大量的虽有愚昧之嫌但有人文、社会和心理渊源的印第安神话和传说。 D.叙述了代表印第安民族特有的世界观的关于“人神合一”“人兽合一”的内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介绍了阿斯图里亚斯开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之先的文学地位。 B.文章第二段分析了<玉米人》漫溢散射、断线跳脱、多设悬念的情节特点。 C.文章第三、四段评析了《玉米人》的写作特点、主题及给予我们的深远思考。 D.文章用举例、对比、比喻论证,着眼于魔幻视阈,对作品进行了客观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阿斯图里亚斯由于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有杰出贡献,因而成为拉美作家的一面旗帜。 B.骑警队夜过森林遭遇种种怪象是因为他们内心的恐惧投射于外物而使景象变形。 C.各国神话传说的产生总有人文、社会和心理上的渊源,寄托了人类的情感。 D.被称为玉米人的印第安人之所以被屠戮,是因为他们与玉米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条河流和我的命 韩浩月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一)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一定时间后,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考题视频讲解。 一、现代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宋代诗经学研究逐渐突破汉代诗经学束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南宋中期的朱熹是在诗经学理论和注解《诗经》两方面皆有创获的代表人物。他对于《诗经》演进历程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在审视历代诗经学者长处与不足的基础上自成一派,既上承汉代诗经学,又下启清代诗经学,还影响着

现代诗经学。 朱子在诗经学研究方面较之前宋儒走得更远,真正突破 了汉代诗经学的束缚。他不拘泥于门户之见,对汉代诗经学 和宋代诗经学中合理的部分加以吸收、为己所用;对不足之 处则加以批评、为己镜鉴。这与他格物穷理的认识论正相契 合:汉儒长于训诂,于格物有助≈宋儒长于义理,于穷理有益。同时,他亦能不断反思自己旧说之弊,最终去《小序》以言《诗经》,撰成今本《诗集传》并不断加以修正。正是 在这个扬弃过程中,朱子在义理的统摄下兼重训诂,合汉、 宋之长加以综合而弥补其不足,从而形成自己的诗经学。 朱子以绍承孔、孟道统为己任,以格物穷理为方法论原 则构建诗经学,重点体现在诗经学理论和治《诗》实践两个 方面。 朱子在诗经学理论方面所获尤多,这与其治《诗》理念 息息相关。其治《诗》宗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破除汉代 诗经权威,试图回归圣贤本意;二是遍采群言,加以熔铸综 合后成为新篇,以揭明圣贤大道和天地自然之理;三是指导 为人为学,以便于学者切己体察。朱子的治《诗》,首先以《诗》为“经”,其次才兼顾其中的学特色。朱子的治《诗》 原则,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严别经、传,以《诗》言《诗》;二是由训诂以求义理,二者并重,不可偏废;三是简洁;四 是多闻阙疑。

高考语文试题分析总结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总结 时间:2010-8-7 17:48:03 伴随着2010年高考在一场夏雨中的结束,新课改后的第一年高考也揭开了他神秘的面纱,看到真题的那一刻,曾经一度迷茫的我们内心踏实了很多,因为今年的语文高考试题紧扣大纲,突出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始终贯穿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主线。 但从整体看,学生要脱颖而出,还是有些难度,这主要是因为个别题型的变化,提问方式的变化。因此,今年语文高考试题整体特点是试题平稳平和,考查方式不断创新,简言之就是老题型、新形式。 一、试题分析 开卷第一篇现代文阅读为论述类阅读,主要摘自启功先生《金石书画漫谈》,比较浅显,讲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发展,选文字数控制在1000字,在问题设置上考查学生筛选信息以及对文意的理解分析能力,与平常的备考题没有太大区别。题目不仅使学生积累了传统文化知识,而且培养其审美情趣。 第二读文言文阅读节选自《明史?花云传》,内容上和课改前的高考文言文选文内容一致,仍然是人物传记,试题也是传统的实词考查、人物评价、文意的把握、翻译,试题较平易,注重基础性,没有出现考纲中新增的考点——文言断句,在这种情况下想得高分还是在于平时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素养的养成。 诗词鉴赏考察的是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乐府诗《雨雪曲》,诗歌内容不难,一看就是一首反映士卒边塞生活的诗篇,但要注重细节的把握、情感的理解以及题目变异问法的破解上,尤其是诗歌鉴赏第二题第一问,好多学生容易忽视题干要求,不能将意象与环境、情感联系起来,甚至不知道要答哪方面的内容,其实这个题就是问“旗彩坏”“鼓声低”的作用、原因以及对士卒的影响。针对今年诗词鉴赏中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我认为诗词鉴赏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提问方式和答案步骤的关系,尤其是研究近些年来多样性、变异性的提问方式,使学生明确答题的方向。

2019届高三语文作文素材一

安溪六中高三语文晨读材料+作文素材一 一、美句积累 1、细数门前落叶,倾听窗外雨声,涉水而过的声音此次响起,你被雨淋湿的心,是否依旧。 2、站在寒冬的冷风中,漫天的雪花正纷纷扬扬地包裹着这座寒冷的城市。想着逝去了的那份真挚的无价情义,我忍不住怆然泪下。 3、你在雨中行走,你从不打伞;你有自己的天空,它从不下雨。 4、那段岁月,无论从何种角度读你,你都完美无缺,你所缺少的部分,也早已被我用想象的画笔填满。 5、回首往事,日子中竟全是斑斓的光影,记忆的屏障中,曾经心动的声音已渐渐远去。 6、往事是尘封在记忆中的梦,而你是我唯一鲜明的记忆,那绿叶上的水珠,是思念的泪滴。 7、相信优美的生命,就是一曲无字的挽歌,漫过心际的孤独,早已蔚然成冰,而你,是这个季节最美丽的音符。 8、酒般的思念,一饮就醉,醉时就用全部的热情读这忧伤的月色。于是,月醉了,夜醉了,我也醉了 9、谁与我醉明月,愁在夕阳中。 10、融进银河,就安谧地和明月为伴,照亮长天;没入草莽,就微笑着同清风合力,染绿大 地。这样,才算得上善待生命,不负年华。 二、名言分类——爱国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是事事关心。——顾宪成 5、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6、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7、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 国统一的事业。——江泽民 8、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他就不属于人类。——海涅 9、失去祖国的人,犹如丧家之犬。三、哲理词语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5、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8、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9、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10、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四、时评素材 1、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陈星东 世界上力气最大的是什么?夏衍在《野草》中写道,是植物的种子。因为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而这份力量,正是源于“为着向往阳光”和“达成生之意志”的使命。 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这样一颗初心的种子。它或如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中说的那样宏大:“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也可能像毛泽东离开韶山冲外出求学时那么励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更多的则是“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在生活琐事里不忘理想追求,在往来奔波中寻找价值实现。这些初心都值得尊重,因为它们都有一个执着的信念充盈着,都有一个奋斗的使命守候着。 其实,人生的许多奋斗,都源自最初的梦想;世界上的很多伟大,都来自不变的追求。在看似简单的动机里,往往有着最原始的动力和最难得的坚持,不经意间就会爆发出惊人的伟力。无数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牺牲奉献,就是因为“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