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药方大全教学教材

中医药方大全教学教材

中医药方大全教学教材
中医药方大全教学教材

中医药方大全

中医药方大全

颈椎病方

[组成]川芎15克,黄芪30克,桂枝10克,羌活15克,当归20克,白芍15克,姜黄15克,桑枝10克,丹参15克,细辛5克,鸡血藤15克,红花15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

[功效主治]温阳益气,舒筋通络。用于颈椎病。

[用法]:水煎服。1日2次。

颈病消晕饮

[组成]天麻12克,钩藤12克后下,蔓荆子12克,当归9克,川芎9克,生白芍12克,首乌12克,丹参12克,白菊花12克,青箱子12克,生龙骨12克(先煎),生牡蛎15克(先煎),石决明20克(先煎),玄胡12克,姜黄12克,杜仲15克,桑寄生12克。

[功用主治]和血,活血,潜阳,镇逆。用治颈椎病引起的头昏,目眩,适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

[用法]水煎服,头煎先将生龙骨,生牡蛎,石决明先煎煮沸15分钟后,再入天麻,蔓荆子,川芎,当归,生白芍,首乌,丹参,青箱子,玄明,姜黄,杜仲,桑寄生煮沸10分钟后再加入钩藤,白菊花继续煮沸3~5分钟,即可取其汤服用。二煎,三煎将上药煮沸10~15分钟即可。每日3次。

[辨证加减]呕吐加用竹茹12克,法半夏12克;烦躁不安加用琥珀1.5克,研末冲服;小便黄赤加车前子12克,茯苓12克。

丹蚕米壳汤

[组成]丹参30克,赤芍20克,鸡血藤25克,米壳30克,蚕砂30克,元胡20克,防风15克,泽兰叶30克,猪苓20克,云苓20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利湿,通络,止痛。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腰椎神经根炎

[用法]上方诸药以清水900ml浸泡20分钟后煎,每剂煎四次。共取汁450ml,待药稍凉后分四次口服。在饭后每次6~8小时一次口服。

[特点与体会]有“一味丹参等四物”的说法,故有行气养血通经活络化瘀之功,与赤芍,鸡血藤配伍,更能强化丹参活血通经络作用,之外还能使瘀阻脉络之气,结而散之。元胡之延胡索素,米壳(即含罂粟硷的外壳)是药理学所公认的镇痛作用见长。猪苓,茯苓淡渗利湿有强功,泽兰叶最能利关节水,而防风能除经络中积留湿气,故滞留诸关节间水湿积液消散,即所谓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组织间水肿消退,使神经鞘膜神经细胞营养得以供给。

[辨证加减]颈椎病之疼痛加桂枝15克,葛根10克,腰椎部加杜仲15克,平时怕着凉有风寒湿症者加萆解(加草头)20克,香附15克,狗脊15克,;偏腰脚痛者加牛膝10克;小便不利短涩者加木通15克,薏苡仁10克。

气血辩证:平素阴平阳密身体强壮者,按上述剂量开方,平素体质较弱气血不足者,可将丹参,赤芍和鸡血藤各减10~15克,加黄芪30克以补气养血。

寒热辩证:舌质淡湿润水气多,舌周边有齿迹者,加肉桂5克,细辛5克,温经散寒

服药后疼痛加重者辨证:1服法次数改变12小时一次。2每次口服剂量减半,日服次数不变。3痛甚者停药24小时,如果痛减,视为有效。本方连服9剂为一疗程。

天柱通关汤

[组成]生黄芪15克,葛根30克,当归12克,生地15克,乳香6克,苁蓉15克,鸡血藤12克,僵蚕6克,威灵仙12克,桂枝6克,牛膝12克。

[用法]本方用于颈椎病。临床应用500余例,配合手法及练功,对各型颈椎病显效北在85%以上。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组成]黄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生姜3片,大枣4枚,细辛3克,制川乌5克,制草乌5克,止痉散粉1.5克。

[用法]上药除止痉散随饮片另吞服外,其余诸药加水煎,分二次服。

[特点体会]颈肩臂痛

胸椎,胸背痛

瓜蒌枳壳二陈汤加味

[组成]瓜蒌12克,枳壳10克,茯苓10克,半夏10克,陈皮6克,甘草3克,青皮6克,桔梗6克。

[辨证加减]痰多咳甚加蜜冬花10克,密枇杷叶10克,咳痰血加白芨6克,藕节炭10克;痛甚加元胡6克,郁金10克。合并血胸者;加桃仁10克,红花6克,丹参15克,葶苈子10克。

[特点体会]胸部内伤的治疗应以宣肺理气为主,因肺居胸中,肺主气为贮痰之器,胸部损伤致内伤气滞血瘀,肺气失宣,痰浊停留,气为痰阻,胸阳痹阻,致胸部疼痛,咳嗽痰喘。瓜蒌,枳壳二陈汤中以二陈汤行气化痰,治疗肺损伤后所致的湿痰,加瓜蒌以助润肺化痰,瓜蒌能“泻肺火”,“止一切血”,可制止肺损伤之出血。以青陈皮合用,加强行气止痛之功。枳壳,桔梗合用,升降结合,流畅胸中气滞,使气行则血自行。加强痰湿的排净,有利于肺中分泌物的排泄,防止肺的并发症。因肺宣气行血活,有助于气胸的吸收,枳壳破气又有泻除胸腔中不利之气,血胸的治疗因瘀血偏重应加桃红,红花,丹参,以活血化瘀,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因本方的行气化痰宣肺为主,使胸部内伤(伤气,伤血,伤经络,伤脏腑)均获治愈(心脏内伤除外)。

胸胁散痛汤

[组成]柴胡6克,郁金12克,赤芍12克,当归9克,川芎9克,玄胡12克,姜黄12克,木香5克,瓜蒌壳9克,地龙12克,炒山甲9克,香附9克,甘草5克。

[功用主治]疏肝理气,祛瘀止痛。主治胸胁挫伤,青紫瘀斑,两胁窜痛,咳嗽痛剧。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

[辨证加减]伤后咳嗽痛剧可加杏仁12克,桔梗12克,胸胁痛兼背脊痛加用狗脊12克,薤白12克。

胸肋骨痹痛治验—肋软骨炎

多见于胸壁2~5肋骨部位,局部疼痛,胸壁隆起高突,坚硬压痛明显,重咳或深呼吸震痛,胸闷,表面光滑,不红不热,屏气持重则疼痛加重。

治疗方法:虎杖12克,生乳香10克,生没药10克,甲珠10克,共研细末,用食醋加少许黄酒拌调成糊状,摊于纱布上外敷。有红肿热者,不加黄酒,

2~3天更换一次,一般敷贴3~4次,即可痛止全愈。

腰椎,腰臀痛

腰脱方

[组成]熟地20克,山药15克,山萸肉15克,茯苓20克,当归20克,鸡血藤15克,红花15克,续断15克,杜仲15克,山甲10克,黄芪30克,木瓜15克,细辛5克,没药10克

[功效主治]补肾壮腰,通经络,用于各种腰腿疼痛

[用法]水煎服,1日2次。

治腰第一方

[组成]川独活10克,防风10克,细辛3克,川断15克,桑寄生15克,小茴香5克,降香10克,枳壳10克,怀牛膝15克,元胡10克。

[功用主治]祛风理气,通络止痛。用于腰痛骤发,痛苦难忍,挺不起腰,俯仰屈伸则患部疼痛如钻似割,咳嗽喷嚏不敢放大声,动则双手撑托腰部,微屈腰膝方能艰难慢行,或卧床不得转侧。

[辨证加减]如腰部拘急,痛不可抑者,加制川乌,制草乌,小活络丹;腰冷如坐水中,得温则静,遇寒加剧者,加炙麻黄、川桂枝(或肉桂)、淡附片;兼见湿邪客于腰部,腰部胀,重困不适者,加川萆解(加草头),海风藤,木瓜,生米仁;腰痛及背,板滞不利者,加威灵仙,乌药。

[特点体会]腰为肾府,系足太阳膀胱经,带督二脉之枢纽,主一身之表,易受风邪所客,痹阻于经脉。其时,腰部用力过猛或失当,或腰部屈伸动作不相协调,姿势不正,或咳嗽喷嚏,卒然迸闪,而致疼痛。因岁邪致病快速,势如电闪,名为“闪腰”。故当以风论治,方用独活入太阳少阴之气分以搜风,细辛入肝肾二经之血分以治风,配以防风以加强祛风湿,通经络之功效。降香理气兼入血分,元胡索理血兼行气,小茴香行气,以治浅近之新寒,枳壳理气,以宽下焦之郁结。经曰:邪之年凑,其气必虚。故又用续断,寄生入督脉以补肝肾,通血脉,利骨节,除风湿,更以牛膝强壮筋骨,取其下行之力,直捣病所。全方具有祛风除湿,理气通滞,补虚镇痛之作用。

益肾固腰治损腰

损腰,亦称闪腰,岔气,急性腰扭伤。通常以气滞为病设治,针刺宣通滞积之气,或手法扳动骨节,俾气机顺畅,内服亦以理气通络止痛为主,佐活血之品。腰痛有诸多原因,风寒痰湿,瘀血滞气,皆标也。肾虚其本也。所以当益肾固腰以图其本,内服药物在治疗早期即宜增入川断,狗脊,杜仲等,症情缓解后更当以这类药为主以得巩固。而某些病例或年高肝肾不足,或体弱气血亦亏,或稍有不慎,转动间即易病发损腰,更当注重益肾为治。某,55岁,损腰已经多次,昨站立活动之际,骤然挫伤左腰骶关节,酸痛不能俯仰转侧,经脉气血阴滞,大便亦然干结。腰为肾之府,拟以理气活血固腰补肾。针刺阿是穴并作按揉手法,外敷三色敷药,内服:当归须9克,炒杜仲15克,川楝子9克,制香附12克,延胡索5克,炙乳香(去油)5克,盐水炒补骨脂9克,川断肉12克,巴戟天9克,青皮5克,陈皮5克,甜苁蓉12克,路路通6克。三日后症情大为改观,转侧间尚有酸痛,原方稍予增删再进二剂,并处调治脾肝肾(平素脾运欠健)之丸药,缓图取效。

腰龙汤

[组成]穿山龙10克,入骨丹8克,煅龙骨10克,川续断15克,牛入石10克,败龟版10克,桑寄生10克,全当归6克,留行子10克,熟地黄10克,骨碎补10克,川杜仲10克。

[用法]加水500毫升,浓煎成15毫升。每天一剂,早晚二次煎服,5天为一疗程。

[辨证加减]治腰部陈伤则去入骨丹,加无名异15克;若治风湿为主则去龙骨,牛入石,加防风8克;治慢性腰肌劳损,药后数剂症见日趋转愈,则原方去山甲、入骨丹、牛入石,续服几剂以为养后。

[特点与体会]本方专治腰肌劳损,亦治腰部陈伤及风湿。以补为主,以攻为辅,全方具有补肾壮腰,通经活络,祛风胜湿,舒筋活血之功。

腰痹止痛汤

[组成]骨碎补12克,威灵仙12克,当归9克,川芎9克,赤芍12克,熟地12克,延胡索12克,姜黄12克,狗脊12克,杜仲12克,肉苁蓉12克,枸杞12克,甘草5克。

[功用主治]壮腰补肾,活血化瘀。治疗腰椎增生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腰扭伤后经久疼痛,腰椎骨质疏松症。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

[辨证加减]腰痛牵涉腿痛加用川牛膝12克,木瓜12克;腰痛痛无定处,加用防风12克以祛风解痉止痛;腰膝重着加用羌活12克,独活12克以祛风胜湿止痹痛;腰膝冷痛加用桂枝9克以散寒止痛。

臀腿痛药物治疗(荆地细辛汤)

有臀腿痛麻却无腰及足踝症状。

[组成]荆芥6~9克,熟地或生地30~60克,细辛3~6克,蜈蚣三条,牛膝12克,猫人参30克,徐长卿12克,花粉12克,七叶一枝花9克。

在实践过程中,对虚寒型用药见效明显。阳虚与寒邪留滞,适量饮酒可助药力达病所。但对阴虚内热,或湿热浸淫者严禁饮酒。

腰痛汤

[组成]当归6克,牛膝6克,红花10克,杜仲10克,川断10克,威灵仙3克,生桃仁3克。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强健腰肾。用于一切腰痛。

[用法]水煎服,黄酒为引,日一剂。

辨证施治:五心烦热者加知母,黄柏各10克,腰脊经痛,小便清长者加附子6克,肉苁蓉10克,劳累后症状加重者加寄生,菟丝子各15克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勿过劳,忌房事,孕妇禁服。

乌龙固腰汤

[组成]制川乌9克,青龙骨30克,迁胡萦12克,川楝子12克,威灵仙12克,乳香9克,当归12克,制川军12克,金雀根30克。

[用法]本方用于急性腰扭伤或腰肌劳损时有发作者。

腰痛中医治疗

(一)外邪所致腰痛类

1.风湿型:主要证治:腰部发凉、酸困胀痛,遇阴雨气候改变加剧,坐卧则痛不减,痛无定处,抽掣作痛,舌白嫩,脉浮涩,常见于现代医学的增生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某些先天性变异(隐性骶椎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椎间盘突出)等症。

治法:祛风湿,益肝肾

方药:独活寄生汤化裁

独活10克,桑寄生12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细辛3克,熟地10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元参10克,炒杜仲12克,川牛膝15克,党参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一日2次。

2.寒湿型

主要证治:腰及髋痛,冷痛喜按,热则舒适,辗转不利,静卧亦不能减轻,舌苔白润或白腻,脉沉紧。见于现代医学中的慢性腰肌劳损。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脊柱炎,增生性脊柱炎等。

治法:祛风除湿,温经活络

方药:二炒散合舒筋饮

黄柏9克,苍术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莪术10克,干姜6克,海桐皮10克,羌活10克,沉香5克(冲),甘草10克。水煎服,一日2次。3.湿热型

主要证治:腰髋疼痛伴有热感,酸痛沉重,恶风,口渴,烦闷,遇热则痛加剧,小便赤涩,苔黄腻,脉濡或细数,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性风湿性腰肌炎,外感腰痛等。

治法:消热化湿

方药:四妙散加味

黄柏10克,苍术10克,川牛膝15克,薏苡仁30克,白术60克,芡实30克,干姜6克,木瓜10克,川断10克,炒杜仲12克,女贞子15克,功劳叶15克,佛手10克。水煎服。一日2次。

(二)肾虚腰痛类

1.肾阳虚型

主要证治:腰膝酸软痉痛,绵绵不绝,少腹拘紧,面色白,四肢不温,大便溏稀,舌淡,脉沉细无力。常见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慢性腰肌劳损,增生性脊柱炎,慢性肾炎等疾病。

治法:温补肾阳。

方药:右归丸

熟地10克,山药10克,山萸10克,枸杞子10克,菟丝子10克,鹿角胶10克,肉桂6克,制附片10克(先下),炒杜仲15克,当归10克。水煎服,一日2次。

2.肾阴虚型

主要证治:腰膝酸软,缠绵不绝,心悸,失眠,口干咽燥,五心烦热,面色渐红,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常见于慢性腰痛,胸腰段结核,慢性肾炎等病。

治法:滋阴清火

方药:左归丸

熟地10克,山药10克,菟丝子10克,枸杞子10克,鹿角胶10克,川牛膝15克,山萸肉10克。水煎服,一日2次。

(三)跌仆闪挫腰痛类

1.血瘀型

主要证治:腰前发酸如针刺,转侧不利,活动受限,痛在定处,伤处肿胀痉挛,压痛,腹胀便干,饮食不佳,舌紫暗或有紫斑,脉弦细,常见于急性腰扭伤,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棘间韧带损伤等疾病。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加味桃红四味汤

当归10克,赤芍10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川断10克,炒杜仲15克,木瓜10克,羌活10克,炒大黄3克,制乳香6克,制没药10克,甘草10克,黄酒引。水煎服。一日2次。

2.气滞型

主要证治:腰部胀痛,活动受限,胁肋窜痛,痛无定处,常有呼吸,咳嗽震动腰痛之症,疼痛和情绪有关,舌紫暗,脉沉缓或弦涩,常见于急性腰扭伤,椎间盘脱出,更年期综合征,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疾病。

治法:理气止痛

方药:加味乌药顺气散

白芷6克,白术15克,陈皮10克,青皮10克,乌药10克,木香6克,肉桂6克,破故子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一日2次。

2.劳损型

主要证治:劳累后腰痛加重,休息后缓解,四肢倦怠,饮食不佳,苔薄白,脉细缓,常见于慢性腰肌劳损,椎间盘脱出,棘间韧带损伤,后关节紊乱,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等病。

治法:益气祛风止痛

方药:金毛狗脊汤或用补肾止痛汤

金毛狗脊12克,制川乌6克(先煎),制草乌6克,露蜂房10克,蝉蜕10克,木瓜10克,川牛膝15克,川断10克,炒杜仲15克,石楠藤12克,防已15克,制乳香6克,制没药10克,水煎服,一日2次。

补肾止痛汤

当归10克,白术12克,川断10克,炒杜仲15克,破故子10克,毛姜10克,桃仁10克,木香6克,炒大黄3克,乌药10克,青盐少许。水煎服,一日2次。

通痹汤

[组成]制川乌15克,制草乌15克(另包),全虫10克,骨碎补15克,白芥子5克,白芷15克,鸡血藤30克,紫草茸6克,大熟地30克,麻黄6克。[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用于坐骨神经痛及慢性腰腿痛,并对各种骨质增生症亦有良好效果。

[用法]先将川,草乌水煎40分钟后再下其他药,沸后再文火煎45分钟至1小时,取药液250ml,再在药渣中加水煎40~50分钟,取药液200ml左右,两煎合在一起,早晚分服。服后半小时酸痛渐减,若用药后出现血压升高,血沉快或关节腔有积液,可加生石膏30克,诸症可消。

接骨,骨折,损伤

接骨消瘀散(外用)

[组成]:红花、白芷、五加皮。

[功用主治]软组织损伤和骨折,骨关节慢性炎症、各种痛证等。

[用法]将以上药物其研成极细粉末,加饴糖或蜂蜜、醋、酒调成软膏,外敷局部。24小时更换一次。急性软组织损伤3次为一疗程,骨折,陈旧性软伤、骨

关节及软组织慢性炎症7次为一疗程。一般使用一个疗程后,间歇2~3天再用。

[特点与体会]:止痛迅速。一般敷药后疼痛即刻缓解;具有明显的消肿及促进骨痂生长作用。少数女性患者敷药后局部可出现皮炎。

三色敷药

[组成]紫荆皮(炒黑)240克,黄金子(去衣、炒黑)240克,全当归60克,赤芍60克,丹参60克,牛膝60克,片姜黄60克,五加皮60克,木瓜60克,羌活60克,独活60克,白芷60克,威灵仙60克,防风60克,防已60克,天花粉60克,川芎30克,秦艽30克,连翘24克,甘草18克,番木鳖60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和匀,用饴糖或蜂蜜调和如厚糊状,置缸内备用。使用时摊于韧性纸张或纱布垫上,约0.3~0.4公分厚,上盖桑皮纸一层,敷于患处。隔三到五日更换。需要时可在桑皮纸上局部或全部加其他药膏如凉血清热的金黄膏,护肤生肌的红玉膏等或桂麝丹,接骨丹等掺药。

[特点与体会]引药膏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续筋骨、利关节。主治一切伤筋骨折,青紫肿胀,疼痛难忍,亦治陈伤及寒湿痹痛。方中的主药是紫荆皮和黄金子,用量明显重于其他药物。紫荆皮苦平,善于活血消肿,又能解毒。《仙传外科集验方》有一胜膏,仅以紫荆皮合白芷治初生痈肿。此类痈疽等病患是气血不从,逆于内里为病。治以活血消散,凉血解毒为先。今用治损伤,活血消肿又解瘀毒,颇为得当。黄金子辛苦温,能温经散瘀行气除痰,祛风止痛。今

以二味合用为君,消散瘀结而得肿退痛止之功。损伤后的外用敷药多偏于凉性,而三色敷药偏温。血本喜温而恶寒,温能运化散瘀。所以本方可用于损伤后各个时期,也可治陈伤及寒湿痹痛。

药名以三色为原由药铺加工时,黄金子捣去衣膜,炒成黑色,研末为一包,紫荆皮微炒为紫色,研末后作另一包,其他药物研末后合为三包。这是三包不同颜色的药末,因此原名三色敷药。自行混合均匀并用饴糖调制后成药膏,仍称三色敷药。

麒麟散

[组成]血竭6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制锦纹30克,地鳖虫30克,杜红花60克,当归尾120克,黄麻炭45克,参三七15克,煅自然铜30克,雄黄24克,辰砂6克,冰片3克。

[用法]共为细末,和匀。每日服1.5~3克,开水或黄酒送服。伤在上肢饭后服,伤在下肢饭前服,尤以晚饭前后服为宜。

[功用主治]散瘀生新,理伤续断。可用于一切损伤,诸凡骨折,脱臼,伤筋等。既可在使用汤药时同时嘱服,也可单独使用。

[特点与体会]血竭为散瘀血,生新血要药,主治“内伤血聚,金疮折”等。为本方君药。但血竭专主血分,佐“虽主血病,而兼入气分”的乳香,没药,则散瘀活血又能推陈致新。地鳖、三七、红花,归尾亦佐逐瘀理伤,破积通络之功。大黄用制锦纹,说明本方并非峻攻,而属缓行,因为伤损瘀血难以药后即祛,宜渐除方得清彻。自然铜散瘀血,续筋骨。雄黄解瘀毒,消肿散积,又能化积血

为水以得消散,辰砂能通血脉安神定志。冰片则走窜,引药入达伤处。黄麻炭甚少应用,作用为“破血,通小便”。“跌仆折伤疼痛接骨方:黄麻烧炭,头发炭各一两,乳香五钱为末,每服三钱,温酒下,立效。”可见黄麻为治伤良药。

珊瑚接骨丹

[组成]珊瑚10克,石决明30克,降香20克,乳香20克,代赭石20克,炉甘石20克,没药20克,西红花5克,寒水石20克,杜仲20克,银珠10克,麝香1克,三七10克,黄瓜子20克,自然铜20克,石膏20克。

[用法]以上十六味除麝香另研。其余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再兑入麝香细粉,混匀,制成黄豆大小丸。银珠挂衣,凉干,备用,一次9~13克,1日2次,白开水送服。

[功用主治]各种类型的新旧骨折,脱位,骨痂不易形成,废用性脱钙,肌肉,肌筋,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等。

[特点与体会]当地老百姓称其为“万能丹”。

仙灵接骨丸

[组成]仙灵脾,土鳖虫,骨碎补,川断各等份。

[用法]以上诸药共研细粉,蜂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日3次,每次1丸,温盐开水吞服,儿童用量酌减。

[功用主治]补肾接骨,活血散瘀,促进骨痂的生长。适用于各种各型新鲜骨折以及陈旧性骨折对位对线良好者。

正骨七吊散

[组成]白芥子300克,五加皮350克,生大黄300克,自然铜300克,香白芷300克,楠香木300克,山栀子300克,姜黄末200克,煅乳香150克,没药150克。

[用法]诸药依法共研为细末,烘干备用。按伤患处范围大小,酌情用药。使用时以冷茶叶水加金霉素眼膏半支,共搅拦成浓糊状,涂抹伤患处,后用不易吸水之纸或塑料薄膜包盖,再用绷带包扎。若治疗陈旧性挫伤则加入少量白酒搅拌。一天换药一次。

[特点体会]本方系外用药,专治软组织挫伤及伤筋,骨折早期。全方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

临床应用时切勿专用酒搅拌,否则易致皮肤过敏瘙痒。应用本方治疗停药后,局部皮肤会遗留浅黄及浅紫黑相兼之色,此系栀子与自然铜之色所致,几天后自然逐渐消失。皮肤破损或开放性骨折须待创口愈合后方可使用。本方一般无副作用,若偶有皮肤过敏,可用肤轻松软膏擦抹患处,则可痊愈。

珠碧沉香散

[组成]珍珠5克,琥珀25克,梅片5克,沉香50克,桔皮50克,京墨50克,秋石丹50克,柿霜粉50克。

[用法]诸药依法共研为极细粉末,密封备用。

重症每用2~3克,日3~4次;轻症1.5~2克,日2~3次。温开水送下。

[特点体会]本方主治跌打损伤所致之吐血,咳血、痰喘症重者。全方具有凉血止血,降气定喘、止咳化痰之功效。

如若陈伤之咳、吐血,病人体虚,且治之难以收功者,以此药散20克,麦芽糖250克,调匀后隔水炖。共分十次服。每天2~3次,温开水下。

栀乳散

[组成]栀子,乳香,大黄等量研为细末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急慢性扭挫伤及无破口的红肿痛热之症。

[用法]用温开水调药末外敷于伤部,每日1次。

活血止痛丸

[组成]党参9克,当归10克,骨碎补9克,破故纸9克,海马3克,川芎9克,自然铜10克(醋煅),杜仲12克,栀子9克,乳香9克,没药9克,黄瓜子10克,红花9克,三七3克,枳壳9克。

[功用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健脾固肾,清热及接骨。用于外伤肿痛,骨折脱位及关节扭挫伤的中后期,尤其对骨折延迟愈合有效。

一盘珠汤

高等中医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17511417.html, 高等中医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作者:严丽娜田伟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30期 【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为全社会所关注,通过对目前毕业生就业现状和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通过学校对毕业生进行心理教育、职业心理辅导等来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 就业为民生之本。当前大学生就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无业可就、就业不充分、有业不就等现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就业问题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也有同样的表现。中医药毕业生是我国极为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医药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但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中医药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已成为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祖国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受到社会和学校的高度关注。有研究证明,当前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存在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就业总量需求不足,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随着我国就业制度从过去统包统分的分配模式转变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选择”的就业机制,尤其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随着每年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就业率逐渐下滑,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根据教育部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达 660万,2012年增至680万,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被一些人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高校毕业生有727万,或者只有网络上那句老话“没有最难,只有更难”才能描述这种情况。事实上,除了727万这个规模之外,今年的毕业生面临的挑战还包括连续几年饱和的市场以及往届“剩下”的师兄师姐们。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更是给广大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状况、并及时予以积极的心理引导、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质、锻造大学生的基本技能,以使大学生毕业后否就业,已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中医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2010年全国中医药大学综合实力排名

2010年全国中医药大学综合实力排名(仅供参考) (2010-12-23 16:53:35) 转载 标签: 分类:杂谈杂记 广州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健康 资料来源难于找到可信服的出处,但内容有些道理,所以拿来与博友参考 1、北京中医药大学 2、广州中医药大学 3、上海中医药大学 4、南京中医药大学 5、成都中医药大学 6、山东中医药大学 7、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8、天津中医药大学 9、湖南中医药大学 10、辽宁中医药大学 11、湖北中医药大学 12、浙江中医药大学 13、长春中医药大学 14、福建中医药大学 15、江西中医学院 16、河南中医学院 17、陕西中医学院 18、云南中医学院

19、广西中医学院 20、安徽中医学院 21、甘肃中医学院 22、贵阳中医学院 23、山西中医学院 分类排名 一、从建校时间排名:1956年,政府决定在东、南、西、北各建一所中医类本科院校,即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这四所是最早建校的中医类本科大学。 二、从更名时间排名:各中医院校建校之初,均名中医学院,从90年代以来,一批中医学院更名为中医药大学。 1993年,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 1995年,广州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 1996年,山东中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6年,天津中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0年,湖北中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 除外,江西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云南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山西中医学院9所尚未更名。 三、从国家级重点学科排名 1、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覆盖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5个)

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教材

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教材

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一般课,西医课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教材(即中医五版教材)

一般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教材(即中医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

8477-2 中医伤科学(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赵文海 中医、推拿、针灸、中西 医结合、成人教育 27.00 9787532384778 8458-6 诊断学基础孙颖立 戴万亨 中医、推拿、针灸、中西 医结合、成人教育 40.00 9787532384587 8422-8 正常人体解剖学严振国中医、推拿、针灸、中西 医结合、成人教育 30.00 9787532384228 8443-8 正常人体解剖学实验 指导 严振国 中医、推拿、针灸、中西 医结合、成人教育 8.00 9787532384433 8416-7 药理学王乃平中医、推拿、针灸、中西 医结合、中药、成人教育 32.00 9787532384167 8473-0 生物化学金国琴中医、推拿、针灸、中西 医结合、成人教育 25.00 9787532384730 8475-6 内科学熊旭东中医、推拿、针灸、中西 医结合、成人教育 32.00 9787532384754 8419-5 临床中药学张廷模中医、推拿、针灸、中西 医结合、成人教育 32.00 9787532384198 8474-8 组织学与胚胎学(全 彩色) 祝彼得 中医、推拿、针灸、中西 医结合、成人教育 28.00 9787532384747 8479-9 中医儿科学(附光盘)汪受传中医、推拿、针灸、中西 医结合、成人教育 26.00 9787532384792 8453-5 病理学(全彩色)黄玉芳中医、推拿、针灸、中西 医结合、成人教育 33.00 9787532384532 8470-5 中医诊断学吴承玉中医、推拿、针灸、中西 医结合、成人教育 16.00 9787532384709 8480-8 中医外科学陈红风中医、推拿、针灸、中西 医结合、成人教育 32.00 9787532384808 8915-5 医古文蒋力生中医、推拿、针灸、中西 医结合、成人教育 28.00 9787532389155 9139-4 中药药理学(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沈印君 陈长勋 中药20.00 9262-9 预防医学申杰中医各专业20.00 9260-5 药用植物学谈献和 姚振生 中药、农学(估)35.00

2021年健康教育中医药内容

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中医药基本知识 (一)中医对生命的认识:介绍中医学天地生人的观念,了解人的生命来源于自然,是自然的一种现象,生长壮老是生命的自然过程。 (二)中医对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认识:介绍中医学的天人合一的观念,了解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息息相应的整体观念;介绍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三)中医对健康的认识:介绍中医学天人合一、脏腑合一、形神合一、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念;介绍中医学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和方法;介绍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规避虚邪贼风的健康生活方式。 (四)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介绍中医学对疾病产生的原因和病理变化的认识;了解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精神情志、饮食因素、起居因素等导致疾病的因素;介绍病、证、症的关系及中医学分析疾病的方法。 (五)中医学的诊治手段:介绍中医学独特的望、闻、问、切(尤其是脉诊)诊断方法和辩证的原理,中医学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中医的内治和外治方法。 二、养生保健的理念和方法 (一)养生保健的理念和基本原则:介绍中医学的顺应自

然、阴阳平衡、辩证施养的理念和思想;介绍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 (二)养生保健常用方法介绍中医学常用的养生方法,如体质养生、四季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经穴养生等。 1.体质养生:介绍中医学对体质的认识和辨识体质的方法,了解(平和、阳虚、阴虚、气虚、血虚、痰湿、寒湿、湿热、血瘀、气郁、特禀等)不同体质的特征及其相应日常养生方法。 2.四季养生:介绍中医学按照春夏秋冬四时变化,采用的相应的养生方法。 3、情志养生:介绍中医学对精神情志活动的认识,了解情志与脏腑的关系以及产生疾病的道理,介绍常用的心地善良、心胸开阔、心情快乐、心态平和、心宁神净等调摄情绪方法。 4、饮食养生:介绍中医学饮食养生的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饮食养生理念,采取适宜合理的饮食方式,尤其是适合自己的饮食方式。 5、运动养生:介绍中医学对运动养生的认识,介绍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常用的运动养生方法。 (1)太极拳:介绍其特点、作用、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2)八段锦:介绍其特点、作用、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3)五禽戏:介绍其特点、作用、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6、经穴养生,介绍中医学对经络的认识以及经络在人体中的作用,介绍常用穴位的部位、养生保健功效、按压方式以及注意事项。

探析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 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

探析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 发表时间:2018-09-18T10:45:28.9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作者:张宇李佳维朱灼金翟梦颖吕晨高原金爽(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人才市场对于实践性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4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人才市场对于实践性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院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以及输送的主要场所,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随之时代的发展进步,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相关的管理部门必须要及时的对其相关的教学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完善,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确立高等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与实践进行探讨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与实施;探讨分析 前言:大学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这个时期大学会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条件,帮助学生构建相关专业领域系统的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搭建相对完整的知识和能力架构,进而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地提升。目前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大学教育中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因此相关的管理部门必须要及时的对大学相关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进行改革完善,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等,进而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进行有效地提升。 一、目前阶段我国高等医药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我国高等医药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人才市场对于创新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需求也是在与日俱增,高等医药院校作为培养人才以及输送人才的主要场所,其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将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直接的影响。好在越来越多的高等医药学院逐渐开始意识到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逐渐的对相关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完善。但是其发展仍然还有待完善,高等医药学院的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封闭状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十分缺乏激励和支持创新实践活动的措施,缺乏有利于培养中医药人才创新实践的氛围与环境,进而使得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极其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高等医药学院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相关的考核评价体系也十分的匮乏,无法满足相关的考核要求,再加上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极易受到这样那样的影响,在参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缺乏主动性,而且再加上受到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导致教师自身创新教育理念不强,部分的教师在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之后,在课下几乎不会和学生有交流,这样一来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就会受到极其不利的影响。而中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如果在实际的学习没有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锻炼和培养,将很难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医学理论,也就无法用医学理论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更谈不上开展中医学的创新活动,进而使得其未来的学习以及发展受到极其不利的影响[1]。 1.2相关的教学模式还比较落后 高等中医药学院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实施中,大多都是以教师作为教学中心,将书本上的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进步。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重要的基础类课程,是连接基础与临床各科的桥梁,具有基础理论密切结合临床实践的特点。目前阶段,其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其一,课程内容抽象、直观性差,单一的语言讲解难以描述清楚,学生难以理解,更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些理论指导临床;其二课程实践性很强,即使是基础课程,也与临床密切相关,学生难以建立中医思维,而学习中医诊断学的阶段是建立中医思维的关键时期。因此要想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进行提升,那么相关的管理部门就必须要及时的对相关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完善,进而才能更好的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2]。 二、医药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析 2.1营造良好的创新实践教育氛围与环境 要想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进行有效地提升,那么高等中医药学校的相关的管理部门就必须要营造良好的创新实践教育氛围与环境,进而相关的教学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而要想营造良好的创新实践教育氛围与环境,就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其一要尽可能的成立一些兴趣小组或学生协会,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同时还可以举办相关的教学活动以及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其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必须要对实验室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在实验中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行有效地提升;其三,教师在进行相关的教学时,必须要重视临床技能课程,让学生多摸脉、多看舌象、多进行急救训练等,为进入临床实习做好准备;其四,重视基础课程教学中临床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地提升,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五,教师则要积极组织临床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中医辨证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学校相关的管理部门必须要创建一个创新实践平台,借助远程网络增强沟通,实现学生协会与教师指导团队的互相促进,切实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进而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3]。 2.2对相关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完善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高等中医药院校所实行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相关的管理部门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进而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地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以及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实际的研究分析显示,案例与情景模拟教学法使学生能够独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可以缩小理论与临床的距离,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进行有效地提升[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创新实践型人才已经成为各个企业发展过程中急缺的资源,因此高等院医药大学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而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进行有效地提升,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综合型人才。除此之外,高校相关的管理部门还必须要对相关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进行科学合理的完善,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创新创业的教

健康教育中医药内容

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 一、中医药基本知识 (一)中医对生命得认识:介绍中医学天地生人得观念,了解人得生命来源于自然,就是自然得一种现象,生长壮老就是生命得自然过程。 (二)中医对人与自然、社会关系得认识:介绍中医学得天人合一得观念,了解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与自然界得运动变化就是息息相应得整体观念;介绍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得影响。 (三)中医对健康得认识:介绍中医学天人合一、脏腑合一、形神合一、阴阳平衡得健康观念;介绍中医学阴阳五行得哲学思想与方法;介绍法于阴阳,与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规避虚邪贼风得健康生活方式。 (四)中医对疾病得认识:介绍中医学对疾病产生得原因与病理变化得认识;了解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精神情志、饮食因素、起居因素等导致疾病得因素;介绍病、证、症得关系及中医学分析疾病得方法。 (五)中医学得诊治手段:介绍中医学独特得望、闻、问、切(尤其就是脉诊)诊断方法与辩证得原理,中医学治疗疾病得基本原则与方法,中医学治未病得思想,中医得内治与外治方法。 二、养生xx得理念与方法 (一)养生保健得理念与基本原则:介绍中医学得顺应自然、阴阳平衡、辩证施养得理念与思想;介绍养生保健得基本原则。 (二)养生保健常用方法介绍中医学常用得养生方法,如体质养生、四季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经穴养生等。 1.体质养生:介绍中医学对体质得认识与辨识体质得方法,了解(平与、阳虚、阴虚、气虚、血虚、痰湿、寒湿、湿热、血瘀、气郁、特禀等)不同体质得特征及其相应日常养生方法。

2.四季养生:介绍中医学按照春夏秋冬四时变化,采用得相应得养生方法。 3、情志养生:介绍中医学对精神情志活动得认识,了解情志与脏腑得关系以及产生疾病得道理,介绍常用得心地善良、心胸开阔、心情快乐、心态平与、心宁神净等调摄情绪方法。 4、饮食养生:介绍中医学饮食养生得常用方法,树立正确得饮食养生理念,采取适宜合理得饮食方式,尤其就是适合自己得饮食方式。 5、运动养生:介绍中医学对运动养生得认识,介绍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常用得运动养生方法。 (1)太极拳:介绍其特点、作用、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2)八段锦:介绍其特点、作用、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3)五禽戏:介绍其特点、作用、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6、经穴养生,介绍中医学对经络得认识以及经络在人体中得作用,介绍常用穴位得部位、养生保健功效、按压方式以及注意事项。 三、常见疾病得中医药防治 介绍中医学对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骨质疏松症、流行性感冒、失眠、便秘等疾病得认识,重点介绍中医药对这些疾病得预防与治疗,介绍中医药对这些疾病辩证论治得内容。了解中医药针对这些疾病得预防保健方法与辅助治疗方法,如饮食、情志、运动、穴位按摩、药枕、敷贴、足浴、气功等方法。 四、重点人群得中医药养生xx (一)老年人得基本特点及养生xx 介绍中医学对老年人得生理特点、病理特点、常见疾病得认识,着重介绍中医学针对老年人生理、病理特点所采取得养生保健方法与常见疾病得预防保健方法。

中医药方大全有哪些

中医药方大全有哪些 中医一种非常不错的治疗方式方法,中医治疗可以帮助我们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可以有效的调节自身出现的各种疾病,而且用中医治疗方法很少容易出现复发的可能,现如今很多人也都在采用中药的治疗方法来帮助我们治疗自身出现的疾病,为大家普及一下中医药方大全吧。 1.发散风寒药;麻黄、根、桂枝、肉桂、紫苏叶、梗,细辛、防风、荆芥、生姜、干姜法、炮姜、葱白、辛夷、 2.发散风热药:薄荷、牛旁子、蝉蜕桑叶、葛根花、 3.祛风湿药:姜活、独活、五加皮、木瓜、威灵仙、白芷、秦艽、豨签草、苍耳子、桑枝、臭梧桐、 4.清热凉血解毒药:石膏、菊花、知母、柴胡、银胡、白薇、决明子、夏枯草、栀子、芦根、牛黄、玄参、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白头翁、与齿苋、柴草根、青

葙子、西瓜、虎耳草、 5.泻下药:大黄、芒硝、香泻叶. 6.润肠药:大麻仁、黑芝麻、蜂房。 7.消化药:山查、麦芽、谷芽、鸡内金、神粬、建神粬、午时茶、莱菔子、白萝卜. 8.芳香化混药:霍香、佩兰苍术、白术厚朴、白豆蔻、缩砂仁。 9.利水渗湿药:茯苓、茯神、泽泻、车前子、茵陈蒿、冬瓜皮、金钱草、竹茹、竹沥、款 冬花、滑石、薏苡仁、防已木通、灯心草、柴菀、百部、佛耳草、胖大海。 10.化痰止咳药:贝母川贝、浙贝、杏仁半夏、姜半夏、前胡、白前、枇杷叶、桔梗、瓜蒌、天花粉、草菓。 了解了以上介绍的中医药方大全当我们自身出现了可以用

中药治愈的疾病就可以采用中药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中药治疗方法不会像西药治疗方法可能会给我们自身带来很大的副作用,中药治疗方法可以达到一个标本兼治的同时会大大降低对人体 的伤害。

中医药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中医药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九期 2016年9 月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填表人(签字):负责人(签字): 填表时间 拔罐疗法(俗称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拔火罐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医术,儿童同样适用。还称“拔罐子”。有火罐、气罐等。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古称“角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建国以后,由于不断改进方法,使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围,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疗法。 一、拔罐疗法的适应范围 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吸拔经络中的风寒湿气外出,还具有引出排脓等作用,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风湿痛、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经痛、胃痛、疡初期未溃时,以及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等病症。 二、拔罐疗法常见的吸拔方法

①闪火法:用止血钳夹住95%酒精棉球,在罐内闪火排去空气,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 ②投火法:用小纸条点燃后,投入罐内并迅即将罐罩在应拔部位。③架火法:用一直径2~3cm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上置酒精棉球,点燃后将火罐扣上。 三、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 ①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合适的火罐。 ②拔罐时应选肌肉丰厚的部位,而在肌肉浅薄、骨骼突出、皮肉松弛、毛发较多的部位不易吸拔,罐易脱落。 ③体位要适当,拔罐过程中不要移动体位,以免火罐脱落。 ④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不宜拔罐。孕妇腹部、腰骶部须慎用。 ⑤拔罐时注意棉球沾乙醇不可过多,亦勿在罐口停留,以免罐口烧烫灼伤皮肤。 ⑥拔罐一般可出现局部红晕或紫绀色,一般不须处理,会自行消退。若留罐时间过长,皮肤会出现水泡,小者当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大的须用消毒针将水放出并包敷,防止感染。 ⑦起罐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入,罐即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

中医药方大全(免费)

中医药方大全 颈椎病方 [组成]川芎15克,黄芪30克,桂枝10克,羌活15克,当归20克,白芍15克,姜黄15克,桑枝10克,丹参15克,细辛5克,鸡血藤15克,红花15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 [功效主治]温阳益气,舒筋通络。用于颈椎病。 [用法]:水煎服。1日2次。 颈病消晕饮 [组成]天麻12克,钩藤12克后下,蔓荆子12克,当归9克,川芎9克,生白芍12克,首乌12克,丹参12克,白菊花12克,青箱子12克,生龙骨12克(先煎),生牡蛎15克(先煎),石决明20克(先煎),玄胡12克,姜黄12克,杜仲15克,桑寄生12克。 [功用主治]和血,活血,潜阳,镇逆。用治颈椎病引起的头昏,目眩,适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 [用法]水煎服,头煎先将生龙骨,生牡蛎,石决明先煎煮沸15分钟后,再入天麻,蔓荆子,川芎,当归,生白芍,首乌,丹参,青箱子,玄明,姜黄,杜仲,桑寄生煮沸10分钟后再加入钩藤,白菊花继续煮沸3~5分钟,即可取其汤服用。二煎,三煎将上药煮沸10~15分钟即可。每日3次。 [辨证加减]呕吐加用竹茹12克,法半夏12克;烦躁不安加用琥珀1.5克,研末冲服;小便黄赤加车前子12克,茯苓12克。 丹蚕米壳汤 [组成]丹参30克,赤芍20克,鸡血藤25克,米壳30克,蚕砂30克,元胡20克,防风15克,泽兰叶30克,猪苓20克,云苓20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利湿,通络,止痛。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腰椎神经根炎 [用法]上方诸药以清水900ml浸泡20分钟后煎,每剂煎四次。共取汁450ml,待药稍凉后分四次口服。在饭后每次6~8小时一次口服。 [特点与体会]有“一味丹参等四物”的说法,故有行气养血通经活络化瘀之功,与赤芍,鸡血藤配伍,更能强化丹参活血通经络作用,之外还能使瘀阻脉络之气,结而散之。元胡之延胡索素,米壳(即含罂粟硷的外壳)是药理学所公认的镇痛作用见长。猪苓,茯苓淡渗利湿有强功,泽兰叶最能利关节水,而防风能除经络中积留湿气,故滞留诸关节间水湿积液消散,即所谓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组织间水肿消退,使神经鞘膜神经细胞营养得以供给。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一版)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一版) 《中药学》 主编高学敏 (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副主编张廷模张俊荣郭建生 编委于虹任汉阳刘树民曲京峰 宋捷民张冰杨柏灿邱颂平 周祯祥胡锡琴钟赣生唐德才 部守琴崔撼难 主审王永炎颜正华 全国各地常用中药538味,掌握药133味,熟悉药94味,了解药106味,参考药149味,附药56味。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一版)” 《中药学》目录 总论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第一节产地 第二节采集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第一节炮制目的 第二节炮制方法 第四章中药的性能 第一节四气 第二节五味 第三节升降浮沉 第四节归经 第五节毒性 第五章中药的配伍 第六章中药的用药禁忌第七章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第一节剂量 第二节用法附篇: 1.中药的命名与分类 2.中药的化学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3.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各论 第八章解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麻黄 桂枝 紫苏(附药:紫苏梗) 生姜(附药:生姜汁、生姜皮) 香薷 荆芥 防风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苍耳子(附药:苍耳草) 辛夷 葱白 鹅不食草 胡荽 柽柳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荆子 柴胡 升麻 葛根(附药:葛花) 淡豆豉(附药:大豆黄卷) 浮萍 木贼 第九章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 寒水石 知母 芦根 天花粉 竹叶 淡竹叶 鸭跖草 栀子 夏枯草 决明子 谷精草 密蒙花 青葙子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 秦皮 苦参 白鲜皮 苦豆子 三棵针 马尾连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附:忍冬藤) 连翘 穿心莲 大青叶 板蓝根 青黛 贯众 蒲公英 紫花地丁 野菊花 重楼 拳参 漏芦 土茯苓 鱼腥草 金荞麦

中医药特色健康教育

中医药特色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怎样体现中医特色: 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生活起居指导, 情志指导, 饮食调护指导, 用药护理指导, 康复护理, 专科护理。 生活起居护理的基本原则: 顺应自然平衡阴阳起居有常劳逸适度慎避外邪形神供养 情志指导 七情内容:喜、怒、忧、思、悲、恐、惊。(损伤五脏) 情志护理的基本原则: 诚挚体贴全面关心有的放矢,因人施护清净养神宁心寡欲怡情畅 志乐观愉快 情志护理的基本方法:言语开导清净养神移情易性情志相胜顺情 解郁七情致病悲惊饮食调护 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饮食有节按时定量调和四气谨和无味饮食清 淡吃忌厚味卫生清洁习惯良好辨证施食相因相宜辩药施食特殊 忌口因人施食因时施食 按食物性质分类包括热性食物温性食物寒性食物凉性食物平性 食物补益性食物 (清补类食物温补类食物平补类食物) 发散类食物 食物的性能

1、热性食物:具有温里祛寒、益火助阳的作用,适用于阴寒内盛的实寒证。如白酒、生姜、葱、蒜、辣椒、花椒等。但热性食物多辛香燥烈,容易助火伤津,凡热证及阴虚者应忌用。 2、凉性食物:具有清热、养阴等作用,适用于发热、痢疾、痈肿以及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里热证。如李子、芒果、柠檬、梨等。凉性食物较寒性食物平和,但久服仍能损伤阳气,故阳虚、脾气虚弱患者应慎用。 3、补益性食物:具有益气、养血、壮阳、滋阴的作用。根据其寒凉温热的不同,分为温补、清补和平补三类。 4、清补类食物:清补类食物一般具有寒凉性质、有滋阴、清热的作用。适用于阴虚证或热性病需要补养或调养者,寒证和素体阳虚者慎用或禁用。如鸭、鹅、甲鱼、豆腐、莲子、冰糖等。 5、温补类食物:温补类食物一般具有温热性质,有温中、助阳、散寒的作用,适用于阳虚证,寒证或久病体弱,禀赋不足需进行补养和调护者,热证和阴虚火旺者慎用或禁用。如羊肉、狗肉、核桃、桂圆等。 6、发散性食物: 发散类食物习惯上称为“发物” ,是中医饮食调护中应十分重视的一类食物。发散类食物多腥、膻、荤、臊,食之易于动风生痰,发毒煮火助邪,诱发旧病尤其是皮肤病,或加重新病。比较典型的发物大部分海腥类。禽畜类中的猪头、鸡头、公鸡、狗肉、驴肉、各种野味、蔬菜中的蘑菇、香椿、葱、蒜、生姜、辣椒,虾、蟹,以及紫菜、胡椒、花椒、白酒等。

执业中药师考试方剂歌诀-大全

方剂歌诀-大全 【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苓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加味香苏散:加味香苏陈皮草,荆防艽蔓川芎姜,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小青龙汤: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辛凉解表 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绕,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麻杏甘石汤: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止法良。升麻葛根汤: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竹叶柳蒡汤:竹叶柳蒡葛根知,蝉衣荆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参甘麦,风疹急投莫延迟。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苓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葱豉桔梗汤:葱豉桔梗翘薄荷,山栀竹叶加甘草: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扶正解表 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 再造散:再造散用参附芪,桂甘羌防芎芍齐,再加细辛姜枣煮,阳虚寒闭最相宜。 葱白七味饮: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加减葳蕤汤:加减栽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施。 【泻下剂】 寒下 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峻下热结此方良。大陷胸汤:大陷胸汤治结胸,甘遂硝黄三味用:心下硬满不可近,泻热逐水建奇功。温下

《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全文

《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全文 一、中医药基本知识 (一)中医对生命的认识。 介绍中医学天地生人的观念,了解人的生命来源于自然,是自然的一种现象,生长壮老是生命的自然过程。 (二)中医对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认识。 介绍中医学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即人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息息相应的观念。 (三)中医对健康的认识。 介绍中医学天人合一、形神合一、脏腑相关、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念;介绍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规避虚邪贼风的健康生活方式。 (四)中医对疾病的认识。 介绍中医学对疾病产生的原因和病理变化的认识;介绍病、证、症的关系及中医学分析疾病的基本方法及特点。 (五)中医学的诊治手段。 介绍中医学独特的望、闻、问、切四诊合诊的诊断方法和辨证的原理,中医学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中医的内治和外治方法以及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和疾病防治方面一些具有特色的方法,如针灸。推拿、拔罐、足疗、刮痧、膏方等,着重介绍其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介绍中医学对体质的认识和辨识体制的方法;介绍不同体质(平和、阳虚、阴虚、气虚、痰湿、湿热、血瘀、气郁、特禀等)的特征及其相应的日常养生方法。 二、中医养生保健的理念和方法 (一)养生保健的理念和基本原则。 介绍中医学的顺应自然、阴阳平衡理念和思想;介绍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 (二)养生保健常用方法。 介绍中医学常用的养生方法,如时令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经穴养生等。 1.时令养生:介绍中医学按照春夏秋冬四时变化,采用的相应的养生方法。 2.情志养生:介绍中医学对精神情志活动的认识和情志与脏腑的关系以及产生疾病的道理;介绍常用调摄情绪的方法。 3.饮食养生:介绍中医学饮食养生的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饮食养生理念,采取适宜合理的饮食方式,尤其是适合自己的饮食方式。4.运动养生:介绍中医学对运动养生的认识,介绍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等常用的运动养生方法,分别介绍其特点、作用、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5.经穴养生:介绍中医学对经络的认识以及经络在人体中的作用,介绍常用穴位的部位、养生保健功效、按压方式以及注意事项。 6.其他养生:介绍中医学有关起居、房事、气功等养生方法。 三、常见疾病的中医药预防和保健 重点介绍中医学对常见病、多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结核病、肝炎、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骨质疏松症、流行性感冒、失眠、便秘等疾病的认识和预防保健方法。 四、重点人群的中医药养生保健 (一)老年人的基本特点及养生保健。 介绍中医学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病理特点、常见疾病的认识,着重介绍中医学针对老年人(尤其是65岁以上)生理、病理特点所采取的养生保健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方法。 (二)女性的基本特点及养生保健。 介绍中医学对女性的生理特点、病理特点、常见疾病的认识,着重介绍中医学针对女性各个阶段的生理、病理特点所采取的养生保健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方法。解释针对孕产妇常用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 (三)儿童的基本特点及中医养生保健。 介绍中医学对儿童的生理特点、病理特点、常见疾病的认识,着重介绍中医学针对儿童(尤其是0—3岁儿童)生理、病理特点所采取的养生保健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方法。 五、中医药常识 (一)一般常识。 介绍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特点和找中医看病应注意的基本事项。 (二)中药常识。 介绍中药的基本知识;简要介绍中药炮制方法和目的(炮制减毒增效的知识),介绍中药简单的加工炮制、中药的煎煮方法,服用中药的注意事项以及常用中药的鉴别知识等。 (三)家庭常备中成药。 介绍家庭常备中成药的主治、功效、适应症,以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服用禁忌等。 (四)应急知识。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疾病爆发流行、家庭急救时,介绍中医药应急处置的知识和技能等。 附篇 (一)政策法规。 介绍国家有关中医药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工作管理体制以及中医药在国家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二)中医药科学内涵、发展简史、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 介绍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发展简史以及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 (三)亚健康。

第三届远志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

第三届“远志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作品申报书 作品名称: 学校全称: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 说明 1.申报者应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

此申报书可复制。 4.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版),请以四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字数在8000字左右(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 5.每个高校每类限申报1项(可以缺项),并同时将纸质版作品申报书(一式六份)加盖学校公章统一寄至广西中医药大学团委。 6.其他参赛事宜请向组委会咨询。 7.寄送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广州中医药大学团委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邮政编码:510006 电子邮箱:ZGZYQNFZLT2015@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17511417.html, A1.申报者情况(个人项目)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

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 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

B1.申报作品情况(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部分中科研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 3.作品分类请按作品学术方向或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填写。

中医药特色健康教育

中医药特色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怎样体现中 医特色 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生活起居指导, 情志指导, 饮食调护指导, 用药护理指导, 康复护理, 专科护理 生活起居护理的基本原则 顺应自然 平衡阴阳 起居有常 劳逸适度 慎避外邪 形神供养 情志指导 七情内容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 七情致病损伤五脏. 情志护理的基本原则 诚挚体贴,全面关心 有的放矢,因人施护 清净养神,宁心寡欲 怡情畅志,乐观愉快. 情志护理的基本方法 言语开导 清净养神 移情易性 情志相胜 顺情解郁

饮食调护 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饮食有节、按时定量 调和四气、谨和无味 饮食清淡、吃忌厚味 卫生清洁、习惯良好 辨证施食、相因相宜 辩药施食、特殊忌口 因人施食、因时施食 按食物性质分类包括热性食物温性食物寒性食物凉性食物平性食物补益性食物 (清补类食物温补类食物平补类食物) 发散类食物 食物的性能 热性食物具有温里祛寒、益火助阳的作用,适用于阴寒内盛的实寒证。如白酒、生姜、葱、蒜、辣椒、花椒等。但热性食物多辛香燥烈,容易助火伤津,凡热证及阴虚者应忌用。 凉性食物具有清热、养阴等作用,适用于发热、痢疾、痈肿以及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里热证。如李子、芒果、柠檬、梨等。凉性食物较寒性食物平和,但久服仍能损伤阳气,故阳虚、脾气虚弱患者应慎用。 补益性食物具有益气、养血、壮阳、滋阴的作用。根据其寒凉温热的不同,分为温补、清补和平补三类。 清补类食物:清补类食物一般具有寒凉性质、有滋阴、清热的作用。适用于阴虚证

或热性病需要补养或调养者,寒证和素体阳虚者慎用或禁用。如鸭、鹅、甲鱼、豆腐、莲子、冰糖等。 温补类食物:温补类食物一般具有温热性质,有温中、助阳、散寒的作用,适用于阳虚证,寒证或久病体弱,禀赋不足需进行补养和调护者,热证和阴虚火旺者慎用或禁用。如羊肉、狗肉、核桃、桂圆等。发散性食物 发散类食物习惯上称为“发物”,是中医饮食调护中应十分重视的一类食物。发散类食物多腥、膻、荤、臊,食之易于动风生痰,发毒煮火助邪,诱发旧病尤其是皮肤病,或加重新病。比较典型的发物大部分海腥类。禽畜类中的猪头、鸡头、公鸡、狗肉、驴肉、各种野味、蔬菜中的蘑菇、香椿、葱、蒜、生姜、辣椒,虾、蟹,以及紫菜、胡椒、花椒、白酒等。 按食物的味分类分为辛味食物甘味食物酸味食物苦味食物咸味食物 补气类:粳米、糯米、小米、黄豆、豆腐、牛肉、鸡肉、兔肉、鹌鹑、鸡蛋、鹌鹑蛋、土豆、胡萝卜、大枣等,用于气虚证。 补血类:猪肉、羊肉、猪肝、羊肝、牛肝、甲鱼、海参、菠菜、胡萝卜、黑木耳、桑椹等。用于血虚证。 滋阴类:鸡蛋黄、鸭蛋黄、甲鱼、乌贼、猪皮、鸭肉、桑椹、枸杞子、黑木耳、银耳等,用于阴虚证。 补阳类:羊肉、狗肉、鹿肉、兔肉、羊肾、猪肾、鸽蛋、鳝鱼、虾、韭菜、枸杞子、刀豆、黑桃仁等,用于阳虚证辛温解表类:生姜、大葱、蒜等,用于风寒感冒。 辛凉解表类:杨桃、茶叶、豆豉等,用于风热感冒。

止痛活血化瘀中药药方大全

葛根 功效: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作用: 1 对平滑肌的作用 葛根中的大豆甙元具有抗乙酰胆碱作用,能够明显收缩平滑肌,被认为是葛根解痉作用的主要成分。 2 对冠状循环的作用 葛根水煎剂、醇浸膏、总黄酮和葛根素均有明显的扩张冠状血管的作用,能使冠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 3 对心肌梗塞和心律失常的作用 葛根醇浸膏、大豆甙元和葛根素均有明显的对抗乌头碱和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作用,葛根素还能明显缩短氯彷、肾上腺素诱发的家兔心律失常时间,葛根素能明显缩小心肌梗塞范围,被认为是一种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4 对心脏功能和心肌代谢的影响 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能减慢心率,降低心脏总外周阻力,减少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工作效率.葛根素还能明显减少缺血引起的心肌乳酸的产生,改善梗塞心肌的代谢。

5 对血压和外周血管的作用 葛根总葛酮和葛根素能使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显着降低,血压下降.葛根素对微循环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微血管运动的振幅和提高局部微血流量;葛根总黄酮具有明显扩张脑血管的作用,改善脑微循环和外周循环.据报道,葛根素还能改善视网膜血管末稍单位的阻滞状态,从而提高视功能。 6 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葛根素能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和5-HT(5-羟色胺)与ADP联合诱导的人和动物的血小板聚集;另外,葛根素还能明显抑制由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中5-HT的释放,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 7 降血糖的作用 葛根素能对抗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具有一定的降血糖能力。 8 对体温的影响 葛根总黄酮对内毒素致体温升高具有转持久而明显的降温作用,临床上常用于外感发热诸症。 9 对记忆的影响 葛根总黄酮和醇提物能提高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乙酰胆碱含量,并降低海马乙酰胆碱转移酶活性,对抗东莨碱所效的大鼠记忆获得性障碍,这说明,葛根具有一定的改善学习记忆的能力。

中医药大学排名情况汇总

中医药大学排名情况汇总 来源:大众医药网| 编辑:Gamely | 中医药大学排名情况一览 为全面了解高等中医院校的综合办学水平,本中心从中国大学排行榜、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教育部公布的有关资讯等渠道收集了部分公开的信息,将主要的几所中医药大学的排名情况汇总如下: 表1 中国大学医学院校50强排行榜(武书连版) 表2 中国大学排行榜(网大教育)排行(716所院校)排名 注:1、除声誉排行统计了115所,学术资源排行统计了485所,学术成果排行统计了631所院校外,其余指标都统计了716所。 2、↑表示升,↓表示降,后续数字表示位数;→表示持平。

表3 中国大学排行榜(网大教育)8所中医药院校的排序 表4 中国校友会网高校排名(2009年)

表5 武书连中国大学医学本科A++ 级专业排名 表6 教育部公布的有关信息汇总表

注:1.特色专业另有:长春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学院、辽宁中医学院、福建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类);浙江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福建中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安徽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湖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学院、贵州中医学院、云南中医学院、江西中医学院(中药学) 2.人才模式创新实验区另有: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类)、江西中医学院(中药类)湖北中医学院(中医类)甘肃中医学院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3.国家精品课程另有:江西中医学院(中药炮制学)、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 其他回答: 第一名上海中医药大学 第二名北京中医药大学 第三名南京中医药大学 第四名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五名天津中医学院 第六名山东中医药大学 第七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第八名成都中医药大学 第九名辽宁中医学院 第十名湖南中医学院 第十一陕西中医学院 第十二河南中医学院 第十三湖北中医学院 第十四浙江中医学院 第十五福建中医学院 第十六江西中医学院 第十七云南中医学院 第十八广西中医学院 第十九贵阳中医学院 第二十安徽中医学院 第二十一长春中医学院 第二十二甘肃中医学院 第二十三山西中医学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