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理论名词解释

教育理论名词解释

教育理论名词解释
教育理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教育: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2、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3、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4、校园文化: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5、个体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6、教育功能: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7、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

8、教育的本质

指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9、人的发展:是指贯穿在人一生中的身心诸方面的变化过程。

10、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专指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社会的道德、信仰、法律、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习俗等。

11、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12、素质教育: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行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13、教育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

14、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15、美育: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16、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关于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总指针,是对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包括三部分内容:教育的性质或任务、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其中教育目的是核心内容。

17、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

18、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19、学校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相互衔接关系。

学制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

20、教育体制:是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

21、教育研究: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22、教育研究方法:是人们在进行教育研究中所采取的步骤、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22、义务教育:依照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

23、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4、教师:是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

25、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包含双重意思,既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性职业、准专业性职业向专业性职业进步的过程。

26、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专家的过程。

27、教师职业道德: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作为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准则。

28、教师教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进行通盘考虑、整体设计,体现了对教师的教育是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理念。

29、学生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注册并由其记录学业档案的受教育者。

30、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31、心理相容: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

32、狭义的德育(学校德育):教育者有目的的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33、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

34、学校德育内容:是教育者依据学校德育目标所选择的,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35、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的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36、德育原则: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的知道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37、德育模式: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等有机组合方式。

38、德育途径: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

39、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40、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

41、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和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42、班集体:是按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关系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43、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44、课外、校外教育: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1、课程:从狭义上讲,课程即课业及其进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2、隐性课程: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3、课程计划:它是指导和规划课程与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具体说来,是指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与类别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4、课程标准:是国家关于某一教学科目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5、课程评价: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目标、实施和结果等问题的价值和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

6、教学:狭义的教学是在学校中传授经验的活动,既是指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等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等为基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

7、教学目标: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8、教学过程:即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

9、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和教学实践经验而制定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10、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方式的总称。

10、教学组织形式: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主客观条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

11、教学模式: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12、班级授课制:也称班级教学,是根据年龄或程度把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按照课程表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3、教学评价: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14、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评价对象的学习准备程度作出鉴定,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实施而进行的测定性评价。

15、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确定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

16、绝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以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评价对象与这一客观标准相比较,以判断其达到程度的评价方法。

17、相对评价法:是从评价对象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对象作为基准,将余者与基准作比较,排出名次、比较优劣的评价法。

18、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

相关文档